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2024-10-19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共12篇)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1

现代金融学理论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前提而形成的, 其中投资者的理性是其假设条件之一。理性的投资者会评估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 然后最大化其期望效用, 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然而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金融的不断复杂化, 尤其是金融市场上大量“异常现象”的出现, 使得现代经典金融学理论在实践和实证检验方面都受到了挑战, 尤其是对“理性人”的假说提出了质疑。行为金融学理论正式基于此产生的。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 “有限理性”与“有限套利”是其两大支柱。它用“前景理论”描述人的真实性, 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是不具有长期理性行为的, 至多拥有“有限理性”。

1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者行为

对于行为金融学理论,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研究体系。虽然不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但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已经达成共识。因此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投资者的个体行为, 投资者的群体行为, 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1.1 投资者个体行为

投资者个体行为是指投资者因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的行为方式偏差, 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 以及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行为金融学对个体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又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认知的形成过程, 相关实验和统计检验证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存在诸多的偏差。其次是决策的形成过程, 传统金融理论中绝大多数模型假设投资者根据期望效用框架评估风险, 然而人们在实际风险决策时却系统的违背期望效用理论。

认知偏差指的是智力正常、教养良好的人却一贯做着错误的事情, 金融市场中常见的认知偏差主要有:过度自信偏差, 保守主义偏差, 框定偏差, 事后聪明偏差, 小数定律偏差, 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 确认偏差, 心理帐户等。由于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常表现出过分自信、厌恶、避免后悔等心理, 因而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对股票价格判断的准确性, 过分偏爱自己掌握的信息。对于损失和收益, 投资者更注重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他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并非是现代金融所说的最优决策过程。围绕金融资产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依据投资者认知偏差,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导致金融资产错误定价的现象, 国外行为金融学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投资者认知偏差模型, 其中比较典型的模型是BSV模型, HS模型和BHS模型。

1.2 投资者群体行为

著名的投资者群体行为理论是“羊群效应”理论。在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 通常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是在理性约束下相互独立随机完成的, 但现实大量实证数据研究表明, 投资者的行为是受其它投资者影响的, 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学习模仿的。由于对信息不充分和缺乏了解的条件下, 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 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 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 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 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因此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 在他人买入时买入, 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当“羊群效应”产生时, 个体趋向于一致的行动, 即所谓的“赶潮流”, 这时个体往往放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而附和他人的行为, 虽然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 按理性分析可能显示他们应采取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

1.3 非有效市场

有效市场理论在理论和时间上都受到挑战, 大量的文献发现金融市场中存在着有效市场理论及其传统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波动率之谜、股权溢价之谜、价格动量效应、价格反转效应、规模效应、价值效应、日历效应等等。有效市场理论的三个假设:第一, 投资者是理性的, 可以理性评估证券价值;第二, 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者为非理性, 但由于其交易具有随机性, 他们的非理性会相互抵消, 证券价格不会受到影响;第三, 在某些情况下,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具有相关性, 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者会通过无风险套利来消除这种影响。这三条假设都具有非合理性。在现实世界中, 人类理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人类存在理性之外的情绪和冲动, 以及建立在情绪和冲动基础上的非理性决策。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并不是偶然地做出非理性决策, 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非理性决策。投资行为中的“羊群行为”, 即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 他们的投资策略都表现出明显的考虑趋同性, 而不是相互抵消。

2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启示

中国股市相对于其他成熟市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中最特别的一点是:个人投资者占绝大多数。中国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只具有基本的股票投资知识, 例如, 他们主要根据历史价格趋势来选择股票:, 并主要根据市场谣言进行交易。这导致了股市的狂热, 加重了股市的过度投机, 股票价格经常被推高几倍然后迅速被纠正。因此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中, 非理性人的投资决策会更加困难。行为金融学通过其对人行为心理的研究从不同于传统金融理论的视角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提出建议。

前景理论对投资者预期的非理性有了很好的描述。遵循非贝叶斯预期规律的人们在证券市场反复的变幻中, 会失去原本理智的判别标准, 产生主观的心理概率。这点也往往是被庄家机构所利用的。克服这种心理只有更多地加强自身修炼, 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不要以先前股票表现的好坏来判定其之后的走势, 这样往往会犯“小数法则偏差”。损失规避和后悔厌恶的心态, 使得当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 不敢再随意买卖股票, 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这跟过度自信正好相反。投资者要充分注意克服这两种极端心理, 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认知偏差的存在会使投资者对信息的把握存在误差。想要改善这种现象学习、训练等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提高对信息的质疑、辩驳和分析能力, 在反复实践中吸取经验, 提高自身的投资决策水平。投资者必须建立自己的分析方法, 有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该行业一系列公司营运状况的研究, 运作模式的分析, 配合相关的政策法规, 做出合理的判断, 分辨各种利好利多的真实性, 不被眼前的错误信息所蒙蔽, 尽可能的获得超前于市场认知的优势信息, 形成一套独特的信息捕捉和删选方法。反向思维的方法也是成效较好的一种, 但因为把握不好尺度而较难实践。比如可以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 卖出近期表现好的股票。并且股票市场通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 通过对金融市场上常见现象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心理漏洞的存在, 投资者应刻意地去对修正反应过度的症状, 并对反应不足进行弥补。这种反向投资策略可以很好的弥补投资者心理的弱点造成的决策失误。

3总结

行为金融学立足于对投资者心理的研究, 从人的角度解释市场行为, 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 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 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不仅注重决策本身, 更注重形成决策的信息。行为金融学并不是对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完全否定, 而是从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在内的更广阔的社会科学视角来研究的金融市场中的现象, 使金融研究更加符合现实。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行为金融这一新兴的理论, 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将人的心理因素, 决策行为的有限理性引入到现代金融理论中, 推动行为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完善中国金融市场, 特别是证券市场。让金融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理论来理解、解释中国的证券市场行为, 提高我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投资管理水平。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2

行为金融学这一术语出现在90年代中期,是金融领域一次较新的革命。所谓行为金融学即是我们对于常在使用有效市场理论时,遇到一些极端情况的一种解释。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由此才引出行为金融学。

以下是行为金融学家们认为投资者心理特征的两个主要观点:

过度自信:当投资者过度自信时,市场中的交易量会增大。在完全理性预期的市场中,如果不考虑流动性需求,交易量应该是零。如果理性已是共识,当一个投资者买进股票时,另外的投资者卖出股票,买进者会考虑是否存在卖出者知道而买进者不知道的信息,这时就不会有交易产生。以过度自信而闻名的费雪,在1929年峰值之前的两周接受了一次访问时说道,他认为股票市场将持续处于高位。期间还写了一本书,阐述了20世纪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支持未来股市向好的前景,并且根本找不到股市有下跌的理由。他曾经有一座华丽的宅邸,也一度非常富有,却在随后的股市崩盘中变得一无所有。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形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做法能帮助人们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推断出结果,但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偏差。

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美国行为金融学家奥登在研究了10000个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后发现,投资者更可能卖出那只上涨的股票!当股票价格高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获利)时,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希望锁定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亏损)时,投资者就会转变为风险喜好者,不愿意认识到自己的亏损,进而拒绝实现亏损。当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既有盈利股票又有亏损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而将亏损股票保留在投资组合中,回避实现损失。这不是理性的思维模式。有一名教授在于同事吃饭时打赌说:“我们来玩投硬币的游戏吧,如果是正面我给你2万元,如果是反面你给我1万元。”同事有点不知所措。答道:“得了吧,我才不玩这个。”教授说道:“那我们换个玩法,我重复抛100次,如果正面朝上我给你2万块,如果反面你给我1万块。”同事想,如果真这么玩100次的话,我赢定了。于是欣然同意打这个赌。当然后来他们没有这么玩。不过这件事证明了同事一开始的选择是非理性的。不能说我愿意接受100次这样的赌局但不接受只有1次。实际上,获得2万元对我来说是件好事,但我仍会对可能遭受的损失感到忧虑,1万元可是一大笔钱,当然俩人都负担得起。说明当面对得失同等概率时,损失带来的痛苦往往支配着人类的行为。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3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证券投资基金 羊群行为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投资者是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基础之上的。但EMH在实践与实证检验两方面同时受到了强烈挑战。大量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质疑。与之不同,行为金融理论则主要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相关的认知和情绪上的弱点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研究个体心理决策程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决策行为,为金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就试图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基金羊群行为的表现

根据Bikhchandani(2000年)的定义,“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和表现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

二、基金羊群行为对市场的影响

羊群行为具有的学习与模仿特征使众多基金经理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许多基金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的股票时,对该股票的超额需求曲线将会向下倾斜,从而导致单个股票的价格大幅波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行为金融对羊群行为形成的描述

行为金融学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偏差的系统分析来描述羊群行为。当证券市场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时,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心理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改变,人类固有的行为模式会不知不觉地主宰着投资者的行为。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并希望规避风险。但是,当他发现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把握投资行为的可靠性时,便会向政策的制定者、媒体、专家或自己的感觉、经验等寻求心理依托,投资行为的前景愈不明朗,这种心理依托感就会愈强烈,人类特有的认知偏差的弱点就会显现。

四、成因分析

1.委托—代理关系下,基金经理道德风险的存在和风险厌恶是导致羊群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在证券投资基金中,投资人是委托人,基金管理公司是代理人。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基金经理的素质,无法区分基金赢利是否由基金经理工作的努力程度所致。而对基金经理来说,他比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更清楚自己的素质、能力和努力程度。他会想方设法利用自身种种优势减少努力程度,从而有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即产生道德风险。同时,基金经理对风险的厌恶使他在减少自己努力的同时认为与其他经理保持一致是最优选择,从而出于利益和声誉的考虑而选择羊群行为。

2.基金经理关注声誉超过对盈利的关注是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基金经理可分为“能力强”和“能力弱”兩种类型。“能力强”的可以从各种信息渠道观察分析得到关于投资对象的有用信息,而“能力弱”的观察后得到的是噪音信息。在作投资决策之前,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均不知道他们属于哪种类型,只有通过决策后的结果得知。由于基金经理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清楚,也就不知道自己观察到的是有用信息还是噪音信息。所以他可能会模仿其他经理的行为。因为,如果自己采取与其他经理不同的行为而事后证明自己错了,即证明自己“能力低”,而如果别的经理错了,自己和他们一样,并不能说明自己“能力低”,可以把错误归于不可预测因素。

3.基金经理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投资行为上具有较高程度的同质性。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年)指出,机构投资者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对盈利预警或证券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做出相似的反应,在交易活动中表现为羊群行为。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股市价格的过度波动,而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非理性行为主要源于基金经理在投资时相关的认知和情绪上的弱点以及制度缺陷为其认知和情绪弱点提供了发挥空间。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外部环境。一方面要规范上市渠道,尽可能地扩大市场的容量,并重点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使基金在选择自己的投资组合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及足够的风险对冲工具,为基金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

2.建立科学适用的基金评价体系标准。鼓励更多高质量的独立的证券中介机构从事基金评级、证券分析等业务,引导基金向建立自身独特投资风格以吸引投资者的方向发展。

3.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要加强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各种信息成本,控制内幕交易;另一方面要适时在基金界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建立形式和内容规范统一、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与报告制度,以加强基金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易宪容赵春明:行为金融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单树峰: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J].国际金融研究,2004

[4]伍旭川何鹏:中国开放式基金羊群行为分析 [J].金融研究,2005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4

一、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行为金融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 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 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有限理性理论、前景理论、价值理论、羊群效应、有限套利理论、投资者认知有限理论等。

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股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受到各种客观的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并且存在一定偏好。通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 我们总结出投资者行为的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可以了解自己决策偏好, 有意识地对投资策略进行适度调整, 尽可能避免因决策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和股票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分析、判断股票投资者的行为, 必要时进行有效引导, 以维护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 使我国股市稳健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角度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指导, 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法, 以608名有投资经验的社会个体投资者为样本,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入手, 对影响他们投资决策的因素的进行调查, 从投资者的基本财务状况、外部环境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信息披露情况调查、上市公司影响因素以及投资者本身的认知偏差五个方面对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个体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购买蓝筹股、低价大盘股和科技股。而选择购买这几种类型股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市盈率低, 并且业绩好。

个体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主要受到外界宏观环境和个体生活的社交环境, 以及个体主观因素三方面信息的影响。

外界环境的信息, 如国家宏观政治、股市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行情走热的专家分析, 以及个股或专家的小道消息等因素中, 国家宏观政治的变更是被45.3%的投资者认为是投资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且72.4%的人在不同程度上相信经济发展能够支持股市上升。这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股民的股市预期颇具参考价值。

由于人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的个体, 所以在决策时难免会接收到来自社交圈里他人给的建议或意见, 此时有28.9%的股票投资者会听从他人意见、放弃自己的想法, 27.6%的股票投资者会综合考虑他人建议进行决策, 还有43.4%的人不理会他人意见, 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见, 超过一半的股票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采纳他人意见。

当然, 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以外, 投资者自身的技术知识、认知习惯和个性, 也会对股票买卖行为带来影响。个体知识和获取的市场信息是有限的 (例如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读懂并利用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他们就不可能从公司详细的财务状况这方面对股票进行评估) , 加上自身的对损失的厌恶、害怕后悔, 以及把一部分希望寄托于政府行为的偏好, 致使股票投资者的决策难免带有主观判断。

(二) 建议

根据上述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票个体投资者提出建议:

1. 在进行决策时, 投资者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准确理解新出台政策意图为基础, 把握政策的发展方向, 预测变化趋势;同时, 广泛搜集信息结合所处的市场背景, 分析管理层的监管思路, 把握监管焦点, 立足管理层的监管立场上换位思考, 推测监管政策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此外, 关注国民经济状况, 据以判断国家宏观经济工作重点。努力实现自身投资水平的提高。

2. 投资者应树立维护自身投资权益不受侵犯的意识, 并落实于行动。

对于蓄意侵害个人投资者利益的券商、中介机构、分析师、上市公司, 勇于举报, 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3. 个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加强证券投资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 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5

研究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的策略

现代金融理论由于忽略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模式的研究,造成了理论与实证的背离。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社会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证券市场的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建立了行为投资决策模型。在对证券市场的大量统计研究基础之上,行为金融理论家们已获得了关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大量实证研究结论,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证券投资策略。因此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用行为金融理论深入探讨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决策模型

大量的事实证明,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及其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对投资活动的结果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在研究复杂的金融市场时,我们必须考虑人类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复杂多变性特点。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投资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对应于现代投资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给出自己的理论假设:(1)人是有限理性的;(2)非完全市场的存在;(3)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群体行为特征。行为金融理论基础主要有:(1)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1979);(2)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3)行为金融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在此基础之上构造的行为金融投资决策模型有:(1)BSV模型与DHS模型;(2)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3)羊群效应模型。

二、行为金融对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结论

1.过度自信。人的心理中往往有过分高估自己能力和知识的倾向,表现为投资决策中过分相信自身的判断和决策,而忽视了客观情况变化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由上交所组织完成的《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指出,我国股市6500万投资者中无业者占较大比例,有理由相信这些无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人,由于无事可做,也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就想到股市赚钱,由此可见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之严重程度。

2.抛锚性错误。人们在对某件商品的价值进行判断时,通常需要一定的信息锚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同样,投资者对于证券价格的变动预测也需要一定信息作为参照的锚。抛锚性往往导致投资者对新的、正面的信息反应不足。我国投资者往往是利用类似行业、板块、股本大小、经营业绩等的股票价格来衡量其投资股票的价格的。但是锚并不能长时间一直保持准确性和有效性,即锚会使投资者判断出错。

3.羊群行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其关键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对他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我国股市中存在的大量“跟风”、“跟庄”、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类同等都是典型的“羊群行为”.孙培源通过构造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绝对偏离和市场收益率的非线性检验,实证了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存在。

4.噪声交易。非理性投资者把与价值无关的信息认为是与价值有关,或者某些投资者人为地制造虚假信息,而其他投资者无法识别其真伪,这两种信息被认为是噪声,相应产生的交易称为噪声交易。我国股市近400%的年换手率中至少300%可以归因于噪声交易。施东晖()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技术分析方法在上海股票市场被广泛使用,当某此技术信号显示“上升”或“下跌”趋势时,将引发大量的买卖行为,从而强化现有的股价趋势。

5.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由DeBondt和Thaler(1985)最早发现的,他们发现投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不是做出正确的贝叶斯反应,而是过度反应致使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我国王永宏(2001)运用DT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自身的判断过度自信,或是一味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犯抛锚性错误),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丧失了获利的良好时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轮涨效应”就是一种“反应不足”.

6.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长时期持有套牢的股票而过早抛出赢利的股票的现象。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赵学军(2001)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我国股市的处置效应在年末相对增强,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强于机构投资者。

7.动量效应。在一定持有期内,平均而言,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些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通过对我国股市历年大盘及个股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大盘还是在个股上,我国股市都存在动量效应。大盘的动量效应以日为时间单位比较明显,而一些典型个股无论是以日、周还是以月为时间单位都非常显着。

8.过度恐惧与政策依赖性心理。当股市虚假消息满天飞、股市暴跌时,投资者不计成本的大量抛出股票,表现出十足的恐惧。在股市暴跌时,我国投资者往往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救市政策上,这种对政策的依赖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9.遗憾。遗憾理论认为投资者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可能避免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还有,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能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而言,这种决策方式就优于其它决策方式。因此,投资者有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

10.暴富心理与赌博心理。中小投资者短线频繁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快速致富。面值1元的股票炒到100多元还有人敢去追涨;公司亏损了几亿元,已经资不抵债还有人敢去接盘;ST现象是指那些被冠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在特别处理消息公布后不跌反升的现象。明知上市公司巨额弄虚作假还有人敢去炒底,这些都充分暴露了我国投资者实足的赌性。

11.轮涨轮跃效应(补涨补跌效应)。在一次行情中,如果某些股票没有上涨(下跌),那么它们就具有补涨(补跌)的潜力。没涨的要无条件补涨,没跌要五条件补跌。长期以来我国股市个股轮番炒作就是一例。

12.小盘股、新股效应。我国股市对小盘股、新股独有情忠,逢小必炒、逢新必炒已是我国股市的惯例。我们统计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小盘股、新股的收益率显着高于大盘股和老股。但自6月中国股市长期下跌及证券投资基金大量发行以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

三、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投资者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目前有数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实践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其中有的基于行为金融的共同基金取得了复合年收益率25%的良好投资业绩。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点,我们总结出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

1.针对过度反应的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2.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

3.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

4.时间分散化策略。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

5.小公司效应策略。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7%,而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根据小公司效应而采用的投资策略称为小公司效应策略。

6.组合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一般指半强式有效,semlstrong efficient)。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中,“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将可能获得额外收益。

7.针对羊群行为的相反策略。由于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羊群行为,证券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投资者可以利用可以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来进行套利交易。中国的股票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会发现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在消息面上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不同的投资者对政策的反应是不一的。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模式,投资基金可以制定相应的行为投资策略――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

8.购买并持有策略。个人和机构投资于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投资者在为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购买理由,而且要制订一定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

9.利用行为偏差。心理学和决策科学提出,在某种情形下,投资者并不是尽力使财富最大化,并且在某些情形下投资者还会在智力方面犯系统性判断错误,这些行为偏差将导致证券定价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行为型投资人则尽力寻找由于行为因素而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可见,对人类行为偏差的正确把握是获取市场超额利润的来源之一。

10.ST投资策略。上市公司被宣布为特别处理,意味着公司陷入严重困境。但同时,ST公司也成为潜在的并购目标。考虑到壳资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稀缺性,ST公司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作为一种投资策略,ST公司是可以被纳入证券投资组合之中的。

总之,行为金融理论寻求并确定投资者可能对新信息产生反应过度或反应迟钝而导致证券定价错误的市场情形。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前,投资那些定价错误的股票,并在股票价格正确定位之后抛出获利。

四、应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始于公理并寻求建立在公理上的理论能解释金融市场的行为。它试图理解和预测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的金融市场意义。如上所说,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而用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之,并由此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行为投资策略,但在具体运用这些投资策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行为金融理论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是:在大多数投资者尚未意识到错误时投资于某些证券,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一旦证券市场的绝对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同的策略,那么结果又会怎样?我们相信随着行为科学的深入研究、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会进一步发现更多的行为金融问题,并且一些已有的行为金融现象可能会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应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要防止教条化。

2.要切忌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主要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产生的。我国证券市场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较,还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历史短、不规范。中国金融市场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共性与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不是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而应当掌握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特点的我们自己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

3.行为投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的深入及投资者结构的改善,我国金融市场行为金融现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小公司效应现象就不如过去明显、庄股由于监管的加强从而动量效应也明显减弱。我们预言随着管理层对股市认识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ST现象迟早会消失。

4.不同投资者需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可以合理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要通过教育来使其趋于理性化,提高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投资者决策中的心理偏差是与生俱来,而这些认知偏差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不同投资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只有呼吁所有各层次的投资者共同参与探讨我国行为金融问题,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才能在我国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 阳建伟。蒋馥。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2001,(4)。

[2] 杨胜刚。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1,(5)。

[3] 孙培源。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2,(2)。

[4] 王永宏。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5] 施东晖。中国股市微观行为:理论与实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6] 赵学军。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7)。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6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及理论假设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利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来解释金融市场现象的一门科学。具体而言,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有别于传统的投资理论假设,行为金融理论基于以下的理论假设:第一,人是有限理性的。是指投资者的具有非理性的行为偏差,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存在心理账户,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第二,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群体行为特征。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群体行为的从众心理也被称为“羊群行为”,指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或相近的投资策略。我国股市中存在的大量“跟风”、“跟庄”、投资组合类基金等都是典型的“羊群行为”。

第三,非完全市场的存在。是指市场不是全面有效的,即可称为基于特定信息集的有效市场理论。特定信息集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有特定的信息来源,如内幕消息;二是有特定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如分析技术。这些信息是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的。但是,基于特定信息集的有效市场是进化的。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信息的扩散以及投资者的学习机制,原先你所独享的信息来源或信息处理方式可能会在市场上泄露,或者被更多的人采用,否则这种盈利模式就会消失,市场即对该信息集有效。

二、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心理特征

理性投资者交易的基本原则是:买进预期将表现较好的股票而卖出预期将表现较差的股票。但是,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过度自信,就会进行一些非理性的交易,结果其股票的买卖交易往往与预期的不一致。投资者越是自信,所获得的收益与预期相比反而越低。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体现为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心理特征表现为:

第一,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即自负,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相信。过度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大结果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二是缩小可能发生结果的范围。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由此引发的股票市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也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研究最多、最深入的行为偏差。

第二,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的数量更让他们难以接受,同样数量的收益带来的幸福感的程度小于损失带来的痛苦感的程度。后悔厌恶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Shefrin(2000)指出,后悔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除了损失以外,还自认必须要对损失负责任的感受,因此后悔带来的痛苦比因错误引起的损失带来的痛苦还要大。

第三,心理账户。传统经济理论假设资金是“可替代的”,也就是说,各种用途的资金都是等价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投资者对自己的不同来源和用途的资金有着不同的期望,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能完全替代,比如一部分用来养老,一部分用来投资,还有的用于教育或日常消费等,也就是投资者把资金分为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行为者往往每次只考虑一个心理账户,把目前要决策的问题和其他决策分离看待。

第四,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人们在面临新的信息时不愿意理性地更改他们的既有观念或信念,从而造成对信息的延迟反应。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的行为不可能完全符合贝叶斯定理,而是倾向于过于重视先验概率,而忽视了条件概率。

三、我国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分析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计年鉴,截至2010年底,我国A股股票账户数量已达到1.5亿户,其中自然人账户数量占比近99%。包括证券公司、社保基金、基金公司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账户总数不足1%,这表明从数量上看,个人投资者毫无疑问是绝对的投资主体。对这近二十年的投资者的交易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的中小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如下特征:

第一,更倾向于较快地卖出获利的股票,而较长时间地持有亏损股票。根据统计数据,2008~2010年我国股民对盈利股票的平均持有时间是42天,而对亏损股票的平均持有时间约是70天,这种趋势在熊市中更为明显。

第二,存在着过度交易的现象。按照传统金融理论的分析,如果没有新信息到来,投资者将按照基本面价值原则进行投资,而基本价值变化是很小的,因此,市场交易量应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我国中小投资者交易频次普遍偏高,由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能够致其过度交易。

第三,过度依赖政策、 “过度自信”、“过度恐慌”。相当多的投资者的交易与政策的出台导向息息相关,缺乏自主投资意识。投资者存在明显的过度自信倾向,频繁换手,希望自己的股票总能成为黑马。另外,庄家行为不但得不到公众的反对,反而成为大家效仿的典范。

四、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建议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特点,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政策法规的出台应具有前瞻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应该“让利于民,取信于众”,不应该“朝令夕改”,让市场参与者对证券投资有一定的预见性,尽量减少非理性投资的冲动。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对证券市场的直接干预,建立证券市场的自我适应机制。

第二,个体投资者针对过度反应的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三,个体投资者针对“羊群行为”的相反策略。由于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羊群行为”,证券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可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来进行套利交易。中国的股票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会发现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在消息面上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模式,投资基金可以制定相应的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

第四,个体投资者的组合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中,“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将可能获得额外收益。

论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 篇7

一、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投资问题的修正

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 但实际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对于特定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来说, 信息也是不完备的。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 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 而是参照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表现来确定的, 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羊群效应”。同时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 其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市场主体能够对一切信息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却一再表明:理性人假设只能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抽象, 并不能涵盖人类复杂的行为特点, 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赞同这种结论的金融学家认为, 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 金融学研究应当吸纳不同于理性行为模型的其他人类行为模型, 吸收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引进到金融学研究中来, 以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行为金融学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行为金融学属于金融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它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 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和决策纳入心理分析的视野。同时基于心理学的原则, 把金融投资过程视为一个心理过程, 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过程可能会导致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情绪偏差;意志过程既可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又可能受到情绪偏差的影响, 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 可能导致投资或投资组合中的决策偏差。投资决策偏差就会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 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 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与情绪偏差, 从而形成一种反馈机制。

行为金融学主要讨论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的投资者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与反常, 它试图通过投资心理因素来解释金融领域中观察到的反常情况, 着重解释投资者在判断决策时为何会产生系统性错误。它不仅研究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交易者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来的非理性行为, 而且由此上升到反思传统投资理论的交易范式, 探析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为什么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并指导交易者认清自身的行为特点, 避免和合理修正金融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 从而实现科学的投资决策。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 投资决策人常常会主观判断失误, 基于其失误的判断, 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也会改变, 这种判断失误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中往往会反应过度或者是反应不足。据此,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找出投资者这些非理性行为的行为动因, 进而努力使投资人的投资行为趋于合理。

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 行为金融学为解决传统金融学在解释现实经济世界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的简单假设, 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操作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 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投资者而言, 其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因素的重视, 无疑为研究投资问题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域。

二、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分析法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 最通用的投资分析方法有两种: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是以基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及微观财务数据作为投资分析资料, 主要分析经济形势走向同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这是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分析方法, 其有效性是建立在投资者对宏、微观经济局面进行全面、真实地把握的基础上的, 这种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中、长期投资者。技术面分析法是根据市场走势所形成的统计规律和图形对未来的投资前景做出分析预测, 它是以市场运行的客观技术特征以及各类技术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 特别重视经验判断以及对市场运行规律的总结, 这种分析方法要求投资者对于市场变化更为敏感。相比之下,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分析方法则更为侧重于心理因素的分析, 着重分析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认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支配, 其分析思路是:心理状况影响投资行为, 投资行为决定投资收益。

依照行为金融学看来, 在市场交易行为中, 投资者做出交易决策的依据无非就是自身的主观判断或是市场的客观走势, 而市场走势的变化也是由无数市场参与者行为选择所导致的。由此出发, 行为金融学特别重视心理分析法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具体来说, 心理分析法以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为分析基础, 通过分析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方向、行为习惯及市场主流资金的流向, 来推测市场未来的走向。心理分析法的长处在于顾及到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因素, 强调了投资行为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过分强调人的能动因素而忽略市场发展的客观性, 交易行为易于受到投资者性格弱点的干扰。较之已经比较成熟的的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的理论支撑和实证资料都还相对比较薄弱, 但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 心理分析法在对某些市场重大转折点的心理把握以及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按照行为金融学的观点, 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 投资者总会在综合各种客观因素的基础上, 按照他们的主观判断来做出投资决定, 亦即投资者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方式来把握市场, 弥补了基本面分析法与技术面分析法的各自缺陷。这不仅拓宽了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领域, 也对传统的投资决策范式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三、健康的心理范式有助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的崛起给人们提供了投资分析的新思路, 引发了人们对于投资者深层次心态的分析, 启发人们重视投资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可以预见的投资心理误区, 提醒人们防范心理偏差导致的投资失误, 从而能够启发投资者改善心理范式, 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其正面指导作用就在于引导投资者确立健全的心理范式, 进而提高投资行为的成功概率。

1、培养优良的情商

投资心理按照深层或浅层能够划分为非理性层面和理性层面, 前者可称为投资者的情商, 主要包含投资行为人对于自身情绪的体验深度、把握力度, 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自我激励与自我调整能力;后者则可称为投资者的智商, 更多地是考察投资行为人智力程度的高低, 主要涉及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及理解深度, 对经济状况的把握以及对投资对象走势分析预测的能力。总体来看, 行为金融学更多地还是从情商的角度看待投资, 认为情商比智商重要。在行为金融学看来, 既然投资更是投资者心理素质的角逐, 那么投资者若想强化和提升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 首先就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情商, 培育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思维方式, 克服自身的性格弱点。从情绪管理方面入手, 设法控制甚至驾驭自己的情绪, 这也是走向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投资实践中, 投资者可以通过不间断的情商培育来弱化自身固有的负面性格特征, 养成优秀投资者所需要的若干良好操作习惯。

2、培养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

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培养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 以避免被各类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在投资的场合里, 各种虚假不实的信息无所不在, 为了避免受其影响, 投资者要尽量做到全面理解经济数据, 学会分析鉴别信息真伪。首先, 要避免偏听偏信, 避免以偏概全, 避免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客观信息做出主观色彩过浓的判断。其次, 要避免盲目从众的心理, 时刻注意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被投资大众的力量所左右, 即避免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所谓“羊群效应”就是指行为方式上的盲从现象) , 避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在投资市场中, 虚假的信息、主观上的偏执和浮躁的市场情绪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 这就要求投资者一定要冷静地独立思考。再者, 对待投资的态度要平和, 避免对市场变化反应失当, 否则很容易做出欠理性的投资决策。投资者怎样看待损失和收益对其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故而对投资收益要抱有合理的期望值, 要善于等待, 避免急于求成。另外应学会比较正面的和负面的消息, 努力摒弃对市场形势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的判断, 因为从长远来看, 市场价值总不会偏离均值太远。另外, 面对同样一组数据, 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要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利弊方面的良好习惯, 避免单向思维, 应当刻意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及表述方式去分析问题, 善于通过自己的正反两方面思考去得出结论。要学会从各种角度来衡量问题, 在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候, 全面权衡得失, 切忌孤注一掷。最后, 还要学会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善于把握市场发展的走向与节奏, 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订原来做出的投资决定。因为正像人们常说的, 市场永远是正确的, 投资者自身的主观判断只有与市场上的客观现实相吻合时才是有价值的, 不能削足适履地用既定的框框去硬套变化着的现实, 而应当尽可能地不断根据事态的变化对原先的判断进行修正。

3、远离市场上的投资氛围

金融市场的环境以及特定人群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投资经验等, 都会影响投资者心理范式的形成, 进而影响其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决策。为了避免受投资市场上众人情绪的影响而扰乱自身的心态, 干扰自己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应当学会与投资市场保持距离, 养成远离投资群体静处独思的习惯, 这对于防范投资中的从众心理 (这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是一处致命的死穴) 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建议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距离。远离投资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首先是在一定时期内远离所投资产品, 在确信应当刻意等待的时段内, 竭力让自己不知道手中所投资产品的即时价格, 避免受到投资对象价格一时波动的影响而改变原先正确的决定;其次是要远离市场, 也就是离开投资大众, 避免因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 一时冲动, 盲目从众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4、用严谨的投资规则和周密的投资计划约束自身的投资行为

正所谓“江山易改, 禀性难移”, 人要想克服自身的固有习惯是相当难的。故此从事投资的人往往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则或计划来限制自己, 用铁的纪律来约束自身的投资行为, 以免让主观情绪影响投资决策。避免被一时的市场氛围所影响, 冲动之下做出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有经验的投资者往往都是以价值投资理念作为信条, 不太过于关注频繁的市场波动。投资者的情绪之所以非常容易波动,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投资市场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若想避免情绪的波动, 首要的方法就是学会控制和管理好投资风险。只有降低了投资风险, 才能够保持平和的投资心态, 避免因冲动操作造成投资失误。国内外指数基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 在一轮中长期的景气行情中, 主动操作型的基金囿于频繁操作、过分关注市场短期波动等原因, 常常难以跑赢大市;而被动配置型的指数基金则因为无为而治式的被动管理战术, 往往既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又能降低交易成本, 因而能够在经济形势的总体上升趋势中获得稳健的长期收益。应当强调的是, 投资者的秉性不同, 其心理范式往往也会有明显的区别, 因而投资习惯肯定也会有所不同。所以, 对于个性有差异的投资者来说, 制定的投资计划也要有所差别,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而一旦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 就要认真遵守, 严格执行。

四、把握趋势, 相机操作

按照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观点, 人的秉性特征对于投资习惯的决定作用远大于传统投资理论所体现的认知深度, 人性可以超越经济因素成为决定人们市场行为乃至市场走向的重要动因。这里以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往复摇摆为例来进行说明。倘若投资者依照有限的信息做出了过分自信的预计, 则他们会根据新信息的属性支持或否定其先前的判断而做出过度反应或不足反应。譬如, 倘若投资者对一家公司的前景看好, 而新披露的信息似乎也支持这一看法, 则他们就会对该信息产生过度反应, 变得更加看好该公司并且更加自信, 从而把投资于该公司的投资工具的价格推升到某种过高的水准;反之, 倘若新披露的信息对原先乐观的看法具有否定性的意味, 那么它通常就会被“打折扣”, 投资者就会对该信息做出不足反应, 并且不能对所投资产品的价格预期做出适当调整, 体现出一种“价格粘性”。

在面临复杂的投资选择时, 投资者难免会举棋不定。那就应当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自身的投资战略和自身的性格特征、风险偏好等, 分析自身所属的投资类型, 选用不同的操作方式, 以获取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投资策略, 主要包括逆向投资策略和顺势投资策略。逆向投资策略乃是针对投资市场上的集体非理性现象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反市场操作方式, 它要求投资者注意观察市场上大多数人的表现, 倘若大家的意见过于一致, 便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效果往往不错。顺势投资策略 (又称惯性投资策略) 与逆向投资策略相反, 它要求投资者充分顺应市场走向, 紧跟趋势操作。最好在市场刚刚启动, 但大众对信息表现出谨慎和迟疑时, 及时抢进。其内在逻辑是, 投资者需要一段时间对市场反转进行消化, 稳健一些的投资者可以在趋势形成以后再及时跟进, 顺势而为。但要防止犹豫再三, 迟迟不采取行动, 错过最佳时机, 或者介入过晚, 反而造成损失。

从总体上看, 逆向投资策略属于一种长期的, 且风险小、投资收益高的交易策略, 但在短期内并不排除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逆向操作者不免经常过早行动, 短期的逆向震撼会让投资者痛不欲生。所谓短期逆向震撼是指, 当各种迹象显示可以采取逆向投资策略时, 由于投资者不可能刚好抓住反转点, 所以一旦采取逆向投资后, 市场走势可能和投资者选择的方向相反, 而且有时候持续很久, 这个时候投资者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投资者必须了解, 当投资人群的意见趋于一致时, 它在短期内推波助澜的力量是极为快速而且巨大的, 某些具有市场支配力的投资主体也会趁机打压市场以获取廉价的筹码, 此乃投资市场上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逆向投资者就必须经常承受这种短期震撼, 一旦无法承受, 很可能又会随众人趋势而行, 做出否定原先正确决策的举动, 从而丧失盈利机会、增加交易成本、搞乱投资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 往往会进一步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 造成亏损或者减少盈利机会和盈利幅度。因此若想成为真正的逆向投资者, 就必须有能力承受这种短期震撼的压力。另一方面, 相对于逆向投资策略, 顺势投资策略属于一种短期策略, 风险很高, 仅适合于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

最后需要强调出一点:无论具体采用哪一种投资形式, 规避投资风险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 判断失误总是难免的。为此, 投资者一定要采取严谨的风险控制措施, 比如:分散投资,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学会及时止损等等, 并且要立说立行, 坚决果断地执行既定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帅林:行为金融学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22 (12) .

[2]特维德: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国平: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郝什·舍夫林:超越恐惧和贪婪——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心理诠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5]陆剑清:投资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6]刘力等:信念、偏好与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7]安·史莱佛: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篇8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 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 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 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 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二、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 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 这样, 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 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 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 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 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 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 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 常常拥有自信情节, 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 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 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 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 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 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 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 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 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 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 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 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 永远感到困惑的是, 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 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 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 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 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 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 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 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 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 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 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 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三、股票投资策略

(1) 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 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 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 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 市场可能是无效的, 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 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 也不是静态的, 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 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 并广为人知, 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 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 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 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 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 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2) 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 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 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 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 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 刘力, 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8)

[2]、刘少波主编.证券投资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9) .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9

为了顺应国际金融市场一体的潮流, 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希望通过引进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制度, 稳妥、有效地逐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2003年以来, 以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不仅依靠其专业的投资分析能力和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获得了不俗的业绩, 而且其投资行为对中国证券市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远远超出了其规模与持股比例的范畴。2007年3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随后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全球证券市场纷纷下跌,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面临如此的严峻态势, QFII是否能经受住考验, 继续起到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呢?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QFII在中国A股市场投资行为这一问题, 比较金融危机前后QFII的投资状况, 分析金融危机后QFII的投资特征, 并阐述金融危机给QFII投资行为带来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前后QFII投资状况比较

2008年1月, 世界各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报出巨额亏损, 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并冲击到中国内地的证券市场。在金融危机标志时点前, 本文又选择2005年5月以后的QFII投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原因在于在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前, 由于中国的政策限制和QFII初入市场持有的谨慎态度, 加上当时中国股市正处于不景气的低迷状态, 使得QFII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资金较少, 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太明显。而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 以及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对QFII的限制逐步放宽, QFII明显加大了对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力度。

1. 市场准入与投资额度。

自2003年5月瑞士银行首家获准QFII资格, 此后不断有QFII涌人中国证券市场。表1统计了从2003年5月至2009年6月的每年累计所获批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与投资额度。

注:根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统计资料整理得出。

从2005年5月至2007年底大约两年半时间内, 共增加25家境外金融机构获准QFII资格, 增加投资额度共计65.75亿美元;而从2008年1月到2009年6月整一年半时间内, 共增加31家境外金融机构获准QFII资格, 但也出现了第一例外资退场的事件 (即2009年5月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基金宣布放弃QFII资格) , 增加投资额度共计28.05亿美元。从准入资格数量上看, 金融危机后获批机构数目高于金融危机前;从投资额度上看, 金融危机后投资额度年增加速度相比金融危机前没有太大变化, 原因在于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底宣布将QFII的投资额度将由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 但实际上的额度发放却十分缓慢, 截至2008年年底仅有128亿美元额度获批, 距离300亿美元的上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2009年以来, 证监会只新批7家境外机构获准QFII资格, 节奏放缓。

2. 投资运行态势。

从2005年5月中国开始稳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到2009年6月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在此四年间QFII经历了中国股市几轮剧烈幅度的波动 (如下图所示) 。

2005年6月至7月, 伴随股权分置改革第二批试点的顺利推进, 中国管理层再推出包括允许上市公司回购、允许上市公司买基金等六项利好政策,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阻止了2004年4月以来的证券市场不断下挫的趋势, 而且增加了海外投资者的信心。QFII积极发掘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2005年第三季度开始加速建仓, 通过购买股改股、绩优股、认购股票型基金和建仓封闭式基金等方式, 加快了进入A股市场的步伐。2006年, QFII继续增持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股, 将过半的仓位集中在G股上, 对重点行业的收益率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内证券市场出现强势发展势头, QFII也随之迅速扩大投资规模, 截至2006年末, QFII中国A股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达到37.72亿美元, 其投资规模已成为在A股市场中仅次于投资基金的第二机构投资者。2007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新一波的高涨行情, 沪深300指数从年初的2 067点上涨至年末的5 338点。QFII也大举增仓, 并在2007年第四季度做了持股组合的调整, 增持一些消费小盘股和医药股, 而减仓2007年涨幅较好的高估值内股票, 这也验证了QFII独到的选股思路和价值投资的理念。

2008年1月开始全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商品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跌导致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出现低迷, 中国证券市场也一路下跌, 上证指数从年初的5 265点跌至10月底的1 664点, QFII在第四季度开始纷纷减持。表2显示了金融危机后QFII持仓变化状况。

注:根据金融界、东方财富网QFII持股状况整理得出。

可以看出, QFII虽然在2008年3—4月因为印花税的下调有过一次成功抄底获利的操作, 但由于其在2008年二三连续两个季度逆势增仓, 导致整个2008年QFII的A股基金出现大幅亏损, 跌幅高达65.05%, 高于国内股票型基金。而2008年10月以来, 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通过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等重大举措, 中国股市出现回暖, 国内众多机构纷纷建仓, 反观QFII却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连续两季减仓操作, 反映其对中国股市行情信心不足。

总体上看, 在金融危机前, QFII的仓位变动趋势和中国股市大盘的整体行情基本吻合, 并且QFII投资行为受政策驱动, 只要中国政府推出利好政策, QFII就会积极寻找受益行业的投资机会。但在金融危机后, QFII的仓位变动与中国股市行情呈现出不一致的态势, 并对政府政策采取观望态度, 表明在金融危机给QFII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带来不小的冲击。

二、金融危机后QFII投资特征分析

1. 行业分布。

自2005年中至2007年底, 从QFII重仓股的大类行业分布来看, 机械设备, 金属非金属, 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几大行业, 是QFII投资最频繁的行业。医药、水电煤生产以及商业零售也是QFII投资比较频繁的行业。金融危机后, QFII在A股市场中的投资行业倾向变动不大, 大多仍然集中在机械设备、化工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行业上 (如表3所示) 。原因在于这些行业是国家的优势产业和国家重点倾斜的行业, 其资产具有安全和稳定的特征, 适合做长期的价值投资。

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部分行业龙头如中国国航、大唐发电、上港集团等业绩出现下滑, 导致QFII对这些周期性行业股票作重新估值并大量减持。反之, 与消费增长直接相关的非周期性行业如电子、医药行业被QFII普遍看好, 另外与中国政府的景气刺激政策相关的受惠行业, 如铁路、建筑、能源行业股票备受QFII关注。

2. 选股标准。

金融危机后, QFII选股标准开始从以业绩稳定的行业龙头股向业绩有明确增长的成长型股票转移。在金融危机前, QFII对A股市场的投资比较注重股票的流通性、公司规模、业绩稳定、分红派现的能力, 对业绩稳定高于对成长性的要求, 因此更多选择行业龙头股和大盘蓝筹股。金融危机后, QFII将关注点转向资产负债表健全、较强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前景明朗的股票。这种倾向表现在2008年第四季度, QFII逆市加仓24只高成长股, 包括安泰科技、博汇纸业、国统股份、恒星科技、华新水泥、建投能源、晋西车轴、兰花科创、龙净环保等。这表明QFII将价值成长作为选股的又一大参考标准。

注:根据金融界、东方财富网QFII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3. 选股偏好。

金融危机后, 在2008年第二三季度被QFII重仓持有的大盘蓝筹股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遭遇大量减持, 如宝钢股份、上港集团、海螺水泥、白云机场、陆家嘴。万科A是QFII减持数量最大的公司。此外, 中国石油、中国铝业、张江高科、攀钢钢钒、中信国安5只股票均被QFII剔除。究其原因, 一方面因为部分机构资金对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持有谨慎心态, 另一方面QFII还受到为填补本国的资金空缺而被迫收缩海外投资问题的困扰。

相对来说, QFII始终非常青睐业绩优秀的中小盘股。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QFII持有中小盘股比重明显增加, 包括青岛软控、国统股份、拓邦电子等业绩实现高增长的股票。这表明金融危机后在上市公司经营面临困境的环境下, 选择成长性较好的中小盘股成为QFII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结论

综上所述, 金融危机后QFII在A股市场的投资行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QFII仍然有着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证券市场寻求投资机会的动力, 但在金融危机不稳定的态势下QFII更注重投资的安全性。金融危机后仍有源源不断的境外金融机构希望获取QFII资格且投资额度始终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同时QFII是在全球资本市场范围内构建其资产组合, 存在规避投资国市场系统风险的现实需要, 因此在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证券市场时, 即使有利好政策推出, QFII还是宁可选择减仓和观望。 (2) QFII仍然遵循其价值投资的主流理念, 但在金融危机期QFII对价值型股票并没有长期持有, 而是采取了灵活的操作策略。其典型表现为QFII仍然将投资重点放在优势行业上, 但在金融危机后又出现频繁换股的倾向。比如2008年第三季度对于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的周期性股票予以减仓, 同时对于行业龙头股采取了逢低增持或买入。而到2008年第四季度又对业绩下滑的大盘蓝筹股大量减持, 积极兑现。 (3) 在行业配置上, QFII在金融危机期间摒弃经济周期风险较高的行业, 而看重非周期行业和热点行业股票。具体表现在QFII对医药、电子行业股和建筑建材及交通运输行业股的新进和增持。这种对行业间股票投资的积极调整反映了QFII对金融危机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 (4) 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 QFII注重股票的成长性。金融危机后, QFII将投资重点从行业龙头股、大盘蓝筹股向成长型股和中小盘股转移, 这既是QFII在市场不稳定状况下制定的一种新的投资策略, 又是QFII规避金融危机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

总体来讲, 金融危机期间QFII在面临较大的风险时特别强调资产的安全性, 选择保持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 在选择股票上QFII的投资行为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值得国内机构借鉴。

参考文献

[1]谭小芬.QFII制度的市场影响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3, (2) :28-31.

[2]耿志明.中国QFII的投资行为特征及其成因[J].统计与决策, 2006, (8) :114-115.

[3]曾志坚, 徐迪, 谢赤.金融危机影响下证券市场联动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 2009, (2) :33-39.

[4]孙立, 林丽.QFII投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6, (7) :123-133.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分析 篇10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分析

在证券市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投资者, 投资市场对于资源进行配置的效率的高低直接受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产生的时间比较落后, 还存在着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因此, 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投机性以及换手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这种情况的影响, 股票的供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影响, 有的时候, 心理因素能够对投资者的行为起到支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十分有必要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从而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 这样行为金融就应运而生了, 在金融的领域范围之内引入行为经济学, 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分析

传统金融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心理方面是理性人, 而行为金融则持相反的观点, 认为投资者在投资市场是非理性的, 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心理和情绪的干扰, 从而无法理性的进行投资活动。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将为造成资产的价值与其当前的价格的严重背离。行为金融理论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1.1 过度自信

相关的研究认为, 个人对于其自身的能力过高的进行估计, 对于其它的一些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 比如, 机会对于成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生失败, 人们往往认为是由于外部的一些原因导致的, 而不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并进行及时的改正。这种对于自己能力的盲目的自信, 极大的增加了交易了的风险。

1.2 过度反应

股票的价格由于人们的盲目乐观而极大的高于其应有的价值。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 那就是投资者过度悲观的预期, 造成股价的大幅下跌。当投资者对股价进行合理的估计的时候, 股价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依据行为金融的相关的理论, 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投资者的认知的准确性受到了各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导致对现状判断的失误, 最终导致股票价格的上下波动。

1.3 羊群行为

这在实质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行为。投资者依据别人投资的方向进行跟风的投资, 这样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进行重复的投资, 极大的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1.4 动量效应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某些股票保持了较好的涨幅, 那么在将来的很长时间内这些股票很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涨幅。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人对于政策过分的依赖或者是一夜暴富的心理等。

1.5 处置效应

作为投资者大多对盈利持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 然而一旦出现损失, 那么就会产生十分厌恶的心理, 这中心理在投资者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当股票上涨的时候, 投资者为了防止突然下跌带来的损失而将手头的股票卖出, 这样可以保持现有的收益。当股票下跌, 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 投资者为了能够获得收益而继续保有股票, 而不愿意出售。简单的说就是股票上涨的时候, 投资者急于卖出, 而下跌的时候则继续持有。

1.6 启发式偏差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 这是其进行当前思考的主要的思维范式。但是遇到一些非常规的问题或者超越了其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的时候就会采取启发法进行决策, 这虽然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有的时候会造成认知错误, 进而引起错误的决策, 尤其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人更容易出现启发式偏差。

2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2.1 反向投资策略

为了有效修正股市的过度反应, 行为金融通常采用反向的投资策略, 简单的说就是将上涨的股票出售而买进下跌的股票。这是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往往存在着盲目的自信, 这就很可能导致获得收益的投资者往往高估了股价, 而受到亏损的投资者则往往对股价进行低估。依据行为金融的相关的理论, 投资者对于冷门股票的前景不够乐观, 那么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投资者对于股票的国度反应来进行套利。对着些股票的投资一定要及时果断, 要先于多数的投资者, 在多数投资者反应过并对这些股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立即将手头的股票出售。

2.2 动量交易策略

这种策略是首先设置一定的标准, 当股票达到这些标准的时候就进行买进或者卖出。根绝行为金融的相关的力量, 如果某只股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较好的表现, 那么一般情况下, 其在以后一段时间之内的表现也会比价不错, 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股票收益的惯性来买入或者卖出股票, 从而获得收益。

2.3 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

投资者在对股票进行投资的时候, 特别是投资金额比较大的时候, 为了对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散, 往往分次对价格不同的股票进行投资,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某只股票进行一次性投资所带来的巨大的风险。对不同价格的股票分期进行投资, 这些投资的成本平均之后要比股票的平均价格低很多。这是因为在投资者进行分期投资的过程中, 往往都是选择某只股票下跌的时候买入, 对于上涨的股票就很少购买, 所以在买入的总股数中自然低价股的数量大于高价股的数量, 这样在所有的股票中平均的成本要远远的地于股票的价格。因此, 一定时期后每股的平均成本就自然会低于股票平均市场价格。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 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即时间会分散股票的风险, 也就是说股市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隔有关, 因此, 投资者在运用时间分散化策略进行投资时, 需要注意切忌过于频繁的交易。

2.4 基于启发性偏差的投资策略

通过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启发式心理偏差的分析, 优秀的投资者不仅应当了解市场中的投资者和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且能够避免由于自身因素造成重大的失误, 以及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寻找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 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 由于投资者受经验法则的谬误和情绪因素的影响, 将会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偏离理论价格。通过发现这些偏差, 买入低估的股票, 卖出高估的股票, 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投资者发现这些偏差的最好方法是长期坚持特殊的投资策略。

3 总结

基于金融市场异象和投资人认知与行为偏差的众多投资策略, 诸如反向策略、动量策略、小盘股策略、平均化策略、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略, 如果应用得当, 可帮助投资者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时, 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 学习和运用行为金融理论, 应将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曹宇锐.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 2006, (02) .

[2]徐健.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01) .

行为金融投资管理 篇11

一、以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应用推进农民金融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顺应信息技术革新和广泛应用趋势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与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科学技术通过转化为可视、易接触、易上手的生活用品,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其的使用度与依存度,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电子化金融产品是信息技术革新的产物,通过不断的创新,安全性、操作性、简易性、功能性兼具,足以满足绝大多数金融需求,虽然目前农民对绝大多数电子化金融产品使用并不广泛,但在计算机、手机等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农民逐步使用电子化金融产品、并逐渐改变其金融行为已是一种趋势。

在这种趋势中,商业银行有必要抓住机遇,以优质的电子化金融产品占领先机、在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中抢占电子交易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赢得更为广大的客户群体。

(二)有利于方便农民开展金融行为,提升银行基础金融服务能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传统的,也正是农村现今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农民在超市、商店等地方进行消费,用现金进行消费,在电子化金融产品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农民可以使用转账电话或POS机在商户进行刷卡消费,以减少现金流动,增强安全性和便利性;农民想要存个定期或做个理财,通常会走进营业厅,既有排队上的时间成本,也有去往营业厅的交通成本,而农民其实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就可以成功进行业务办理。诸如此类,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应用让农民可以选择现代化的金融方式进行金融活动行为,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金融行为的便捷化,有利于基础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

(三)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

农村地区人流量相对少、业务办理种类相对简单与固定,主要集中在现金存取、缴费转账、支付结算、投资理财、查询等方面,而这类业务的办理,都可以通过ATM机、转账电话、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通、POS机来完成,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营业网点大多设立在人流集中、有较大盈利空间的地段,电子化金融产品在农村的应用推广有助于分散客流、降低网点运营的人力、物力成本,延伸物理网点的服务半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二、以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应用推进农民金融行为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一)银行电子化金融产品已相对成熟,并将不断完善,具备产品实力保障。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激烈竞争,也促成了银行电子化金融产品功能的成熟,当今的电子化金融产品,在农村范围内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金融需求,为其自身推广提供坚强的实力基础,也为其被农民客户接受提供了保障。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发现与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化金融产品也将随之不断进行完善,并从操作的简易、功能的齐全、安全的可信赖等方面不断满足农民客户需求。

(二)农民具备使用电子化金融产品的能力,具备使用主体保障。

一是设备获得能力。在现今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多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手机、固定电话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化金融产品大多依附于这些物理载体,设备的获取使通过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应用推进农民金融行为创新提供设备保证。

二是产品操作能力。当前软件等使用方式趋于一致,掌握基本设备使用方法的人基本具备了使用电子化金融产品的操作能力,随着界面友好性的增强,产品的操作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和视觉享受,使用的越发便捷将进一步吸引农民的积极性。

三、在农村推广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建议

(一)增——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子化金融产品。

一是设计出有“三农”特色的电子化金融产品。当前,除了惠农卡具有农村小额贷款等“三农”特色的业务外,其他产品都具有普遍性,而缺少针对性。设计出有“三农”特色的农村电子化金融产品,或在现在产品中增加农民感兴趣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将金融服务切实服务于“三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农村对产品的选择。

二是增加农村地区电子终端的投入。在农村的人流相对聚集区增加ATM机、自助终端机的安装,方便农民现金存取、查询、缴费、转账等业务的办理。在商户中推行POS机、转账电话,便于消费结算的进行。通过电子终端的投入安装与日常维护,保证农民常规业务就近办理。

(二)推——在农村地区大力做好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宣传营销工作,主动培育市场。

一是利用农民到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契机进行营销。对于可以在自助设备上进行交易的操作,主动引导其至机器上进行办理,让农民感受自助设备的便捷性,增加其在离行式自助设备上进行交易操作的概率;对于办理转账、汇款等业务的农民,可推荐其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应用,等等。

二是通过走街串巷,上门营销电子化金融产品。改变原来等客上门的做法,主动走进农民之中,通过减免费用、小礼品的发放等形式,进行产品的营销。

三是进行口碑营销。有研究调查发现,在农村中,超过50%的营销是口碑式的,可见口碑营销在农村中的重要性。电子化金融产品的推广,需要利用这一有效的营销方式,通过产品优质的使用体验,让农民切身体验其可靠的安全性与使用的便捷性,从而自发地在人群中进行传播,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将金融行为转向电子化金融产品。

四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营销。全面使用电视、报纸、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电子化金融产品功能优势的介绍与推荐,通过曝光率的增加来增强农民对产品的认知度,进而增强产品在农民中的使用率。

(三)帮——为农民着想,细节处彰显银行关怀。

一是设立服务点,为电子化金融产品提供使用指导。在农村,很多人不使用电子化金融设备的产品在于其对产品使用的不熟悉,通过培训了解业务的人员在服务点进行驻守,可以就近为农民在电子化金融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不了解之处进行讲解与手把手的指导,方便农民产品的使用,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服务点的设立也可以成为一个电子化金融产品体验点,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使用指导,增强其对产品的接受度。

二是在人群集中区设立温馨提示牌。在电子化金融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人会因为保管或使用不当、遇到电信诈骗等情况而造成钱财损失。在人群集中区设立温馨提示牌,内容包括产品中密码保护问题、电信诈骗防范问题等,有助于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口碑。

三是妥善处理农民投诉。对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投诉问题,做到及时沟通、妥善解决,避免因为处理不当而在农民中进行不利的口碑传播,增强农民对产品的信任度,进一步促成其金融行为的转变。

投资项目决策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篇12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项目决策,控制

标准金融理论给管理者提供了正确的决策规则, 管理者按照这些规则选择方案, 确保公司利益最大化。其核心规则规定:投资项目的选择、继续和终止要依据其净现值, 尤其在考虑项目是继续进行或是终止时, 必须比较两种情况下项目的净现值。事实上, 面对效果不好的投资项目, 许多项目的管理者往往继续投入, 陷入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陷阱, 投入的资源和金钱越来越多, 但项目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即使对聪明的经理人来说, 能够王佐断臂, 做出认赔出局的决策也是很难的。那么如何解释和阻止这种“一旦投入就继续投入”的现象呢?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研究对解决该问题有很多启发。

一、行为金融学的四个要素

行为金融学是关于不确定情景下决策行为的描述性理论。包括四个因素, 一是前景理论中的心理账户概念;二是根据前景理论对心理账户进行评估;三是后悔厌恶概念;四是自我控制。

(一) 前景理论:心理账户

管理者对项目的启动、继续和终止所做的选择, 事实上是依据不确定的现金流所做的博弈。按照标准金融理论, 管理者遵循净现值规则, 应该把这些现金流框进经济账户中。然而, 事实上管理者将其框进心理账户。这里, 区分二者的重点在于经济账户中忽略了沉没成本, 而在心理账户中没有忽略。

前景理论把决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框定产生了心理账户, 第二阶段涉及心理账户的评估和抉择。试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人卷入了一项商业冒险, 已损失2000元。目前他面临这样的抉择:确保获得1000元, 或者赌一把, 赢了可获2000元, 输了就一无所得。他怎么选择呢?

(二) 根据前景理论对心理账户进行评估

不论经济账户还是心理账户, 都很像支票户头。一个人运用经济账户规则构建两个账户。第一个账户记入损失了2000元;接下来如果他选择确定获益选项, 第二个账户中将记入获得1000元;如果赌一把, 记入账户的也许是2000元获益, 也许是0。原先损失的2000元是沉没成本, 反映在已结清账户中, 对后来的选择没有影响。假定某人是风险厌恶的, 他会选择稳获1000元, 而不去冒险博弈那2000元。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人们不会轻易承认失败, 接受损失。人们用心理账户记账, 不轻易接受2000元损失的事实, 他的眼里只有一个账户, 而且没有结清, 里面记载着损失2000元。换言之, 沉没成本没有被忽略。这个人对其选项是这样框定的:要么选择损失1000元 (原来损失2000元-获得的1000元, 实际损失是1000元) , 结清账户;要么选择接受2000元的损失 (当然博弈的结果也可能是最终没有损失)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 当人们面临确定的损失和博弈机会时, 往往表现出风险寻求行为。所以, 这个人很可能选择博弈而不是接受1000元的损失。

以上分析对工程的继续或者终止也适用。假如人们是风险厌恶的, 经济账户就会命令要忽视2000元的损失, 就是说工程应该被放弃。而事实上人们按照心理账户来框定问题, 不忽视沉没成本。在那样的情况下, 损失2000和一分不损的机会均等, 就相当于工程继续进行, 确定接受损失1000元的现实, 相当于放弃工程。因此按照标准金融理论的解决方案应该放弃工程, 而按照行为金融学观点就会继续工程的实施。

(三) 后悔厌恶

对损失耿耿于怀的个体会陷入继续实施工程的泥潭, 他把损失分为纸上的、还没有兑现的损失和已经兑现的损失, 并且只有当损失兑现以后, 他才死心。卡尼曼等人认为, 人们不愿使损失兑现, 因为这会引起后悔。卡尼曼认为, 后悔是一种特殊的挫折, 个体希望改变的事件是一种行为, 该行为是个体已经实施的、或者没有实施的的行为。如果某人想象自己当初如采取了某种行动, 或许会是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减少后悔, 人们往往放手一搏。

泰勒指出, 当个体必须对最终结果负责时, 后悔的程度就大, 泰勒解释了士兵不愿交换巡逻任务的现象, 即使交换对双方都很方便。如果两人交换了巡逻班次, 而且一人阵亡, 另一个就会一直想, 厄运本来应该是自己的。抵制交换就会减轻由此带来的自责困扰。即使任务交换对双方均有便利, 也会遭到反对, 说明交换的潜在责任成本是很大的。

(四) 自我控制

当工程终止, 损失兑现时, 后悔的痛苦十分强烈。人们为了对抗损失, 往往倾向于拖延, 从而使痛苦的感受也延后出现。

拖延很像这样的困境:先交完了税, 还有欠债要还。在前面的例子中, 管理者不愿使2000元的损失兑现, 希望工程继续实施, 他也许已经意识到经济账户支持终止项目的决策, 然而他要在行动上与经济账户保持一致是很难的。自我控制问题可以用泰勒 (Thaler) 和谢夫林 (Shefrin) 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按照该框架, 终止项目还是继续项目被视为决策者头脑内部进行的理性的、有远见的委托人与激动的、目光短浅的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理智的委托人把利益与标准金融理论的解决方案联系在一起。然而行动只能由激动的代理人采取, 随损失兑现而来的后悔痛苦也只能由他来承受。拖延使代理人的痛苦也延期。自我控制问题会导致不愿损失兑现, 这种观点得到了支持。因为对最初的决策负责与随后的不愿损失兑现之间有密切联系。

二、终止项目:哪些机制可以做到

(一) 承诺的两面性

行为金融学实验研究所得结论与人们反对工程终止的倾向一致。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倾向, 因此, 组织中的重要部门和金融机构试图对付它。

人们兑现承诺完成工程而不是破坏承诺中途而废的倾向普遍存在, 而且社会也很看重兑现承诺。我们赞赏那些不畏困难, 不怕失败, 百折不挠争取胜利的人。一方面承诺是激励人们攻坚克难, 超额完成任务的动机因素;另一方面承诺也是诱人陷入失败泥潭的因素。这就是承诺的两面性。

为了避免人们在有些工程建设中越陷越深, 有一个可行的补救措施就是, 教会人们区分值得坚持的项目和不值得坚持的项目。具体讲就是教人们忽视沉没成本, 按照经济账户解决方案对项目进行判断。对那些有积极净现值的项目继续实施, 反之则及早撤出。这样的教育内容对商学院的教师来说, 无疑是对学生的大贡献。然而, 即使教育学生要忽视沉没成本, 但是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因为完成承诺的倾向是根深蒂固的。看来, 光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 还要建立机制, 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倾向。

(二) 后悔与自控

教会人们区分值得坚持的项目和不值得坚持的项目, 在智力上没有困难, 标准金融理论的净现值解决方案很简单, 容易理解。困难主要体现在自我控制问题上。终止项目意味着一个心理账户已结清, 结果是损失, 即损失被承认为事实。理性的内在委托人深知终止失败项目的好处, 但他发现很难促使激动的内在代理人采取所需的行动。

在项目终止中很有用的两个规则分别是:第一, 按照经济账户原则给出明确限定, 只有具有积极预期净现值的项目才被接受;第二, 对每个项目都进行多次阶段性评估。通过每次评估, 发现净现值大于终止价值时, 该项目可以继续实施。这些规则可以由内部的项目管理者强制实施, 但面对自我控制问题, 内部强制实行起来也很困难。

(三) 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

当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失灵时, 外在的规章制度相当有用。公司可以专门设计由项目经理之外的职员组成的小组, 通过这些小组定期的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估, 根据经济利益的衡量来决定项目应该跟进还是终止。事实上, 这种对项目定期性的核查在公司中很普遍。项目中的“财务标准”是大部分项目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项目的进展往往要拿来和财务标准进行对比。

跟财务标准进行对比, 是一种能够有效辨别出需要被终止的项目的方法。但是, 这种方法必须严格执行才能起到判定作用。其有效性必须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事先承诺才能得以实现。事先承诺是指, 一旦项目计划被判定不符财务标准, 那么即使项目终止的决议未被达成, 项目也要执行事先承诺好的自动终止。

在某些情形中, 太严格的事先承诺反而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信息不可能一次性完全地被收集, 后来收集的信息有可能影响到财务标准的修订或推迟其发布。但是, 依据事先承诺而做出的决策仍优于依据带有偏见的信息所做出的决策。具体而言, 我们知道那些陷于困境中的项目经理更倾向于跟进他们的失败的项目, 同时假报或不上报那些负面信息。

财会人员往往是精准的项目信息的来源, 但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项目更加全面的了解使得他们分析的更加准确。其实, 项目经理也许才是对项目的各方信息了解最全面的人。然而, 项目经理同时也是项目的提倡者, 这使得他们更易陷入对项目的固执投入而隐瞒负面信息。

财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是财会并不参与到项目之中。财会人员只要没有陷入盲目投身于项目的恶性循环中, 就能保持“客观”。他们作为“反对者”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当然, 扮演反对者并不容易。项目经理常常抱怨道财会人员不懂得“团队合作”;他们都是和项目拥护者对立的项目反对者。对立固然令人不悦, 所以财会人员总是被试图卷入项目之中。然而, 良好和文明的对立视角在推动项目终止的过程中作用重大。

当总裁赋予财会人员和项目支持者相同的权力时, 财会人员可以有效的扮演反对者的角色。但事实上, 并非所有的总裁都会授予财会人员同等的权力。财会人员常常只能扮演“吹毛求疵的会计”这样的角色。

也有其他方法能避免项目拥护者对失败项目的固执坚持。例如, 有些银行成立了应对不良贷款的“解决”小组。贷款人员更倾向固执于最初的放款决定。他们更愿意接受哪怕是不利的项目安排, 也不愿手足无措的关闭他们的心理账户, 承认他们的贷款是一个失误。然而, “解决”小组中的职员和贷款决策几乎没有牵连。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敦促贷款的偿还, 尽管如此积极地敦促可能会揭露出起先的贷款根本就是失误。

(四) 奖励与惩罚

尽管除了项目参与者之外, 没有人知道项目必须终止, 项目参与者还是会感到痛苦的后悔。尽管除了股东之外无人知晓他进行的股票买卖, 但是当股东发现自己的账面浮亏时仍然悔恨不已。而且, 当他人得知项目终止的消息时, 项目参与者的痛苦和悔恨会更加强烈。随着公司采取处罚措施, 如降级或减薪, 这些感觉会进一步加深。可观的公司惩罚机制会导致项目拥护者变得“双倍投入”和更加固执, 不愿承认失败而继续投资于失败的项目。

从这里我们能明显看出, 对项目的承诺具有两面性。成功带来的高额奖励和伴随失败而来的巨大惩罚增大了对项目的承诺。这些奖惩不仅强化了承诺所带来的内在奖惩, 同时也增加社会奖惩的程度。高度的承诺于项目增加了完成项目的可能性。人们往往只强调对承诺的奖惩所带来的益处, 而忽略了承诺和陷入陷阱的区别。也许我们需要更好的权衡两者。

(五) 局外监管者的政策实施

即使是顶级经理人也不会常遇到陷入陷阱这种问题。事实上, 有时那些需要被终止的项目是顶级管理层制定的全面战略。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外界的干预。正如Jensen所说, 更换项目主管是一种终结失败的策略和项目的方法。

经理人常常不愿放弃他们设计和实行了多年的策略, 尽管这些策略已经不再对企业的生存有任何意义。这些变动往往包括放弃主营项目, 搬迁设施, 管理层人员变动和一些设施或部门的关闭或出售。对于新任顶层经理人来说, 由于和现有的员工或团体没有任何关联, 做出变动的决定也就更加容易。

新任顶级经理人起到的作用和顾问、“解决”小组的作用相似。他们更容易成功的处理失败的策略或项目, 不是因为他们比前任经理了解更多信息;他们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和现存的策略和项目没有任何瓜葛。

(六) 项目的善后

当意识到损失时, 悔恨和痛苦随之而来。但是损失并不完全是损失。即使是失败的项目也有可取之处。例如, 这些失败的项目让公司进一步理解科技或更加了解消费者。仅关注于收益而对损失轻描淡写, 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嘲弄并不懂得, 损失也是一种收益。相较于终止一个带来损失的项目, 终止一个带来收益的项目就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员工因项目终止而痛苦不已, 这种情况各家公司早已了解。多数公司对解雇的员工提供“向外安置”服务。提供向外安置服务的前提是, 因项目终止而被解雇的员工在面对收入损失的同时, 受到了极大的心里痛苦, 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被公司帮助以渡过难关。讽刺的是, 公司注意到了被解雇员工的痛苦, 却忽略了在职员工的痛苦, 比如项目被终止但仍在职的项目经理。项目被终止的项目经理在公司中往往会逐渐被孤立、受排挤, 尽管有时他们并不该为项目的失败负责。也许公司可以利用向外安置服务的技术来帮助这些项目失败的经理。

三、结论

承诺具有两面性。一面具有激励的作用, 帮助我们鼓足力量克服那些看上去无法解决的困难, 实现那些貌似极其遥远的目标。承诺的另一面则十分浪费资源。承诺很容易变为错误的固执, 从而不停的将钱投入无底洞, 去追寻一个不可能的目标。

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一种普遍趋势, 即具有激励性质的承诺变为对陷阱的固执追求。尤其是公司项目被定义为心理账户, 其中负面心情带来的成本也被考虑入内。当项目的终止带来损失并使得心情沮丧, 就会产生对陷阱一味的错误追求。因为项目的终止会带来悔恨和痛苦, 而将项目继续下去可以推迟这种痛苦的到来。

个人和公司都已经认识到陷入错误的固执中所带来的麻烦, 并且创立了一些能够及时终止项目的机制。例如, 顶级管理层通过阶段性地进行项目标准对比来控制项目经理承诺程度的范围。由财务人士和外界顾问进行项目审计, 可以防止项目经理隐匿和改写负面信息。最后, 如果公司没有充足的的内部资源来终止项目, 更换项目主管往往是终止项目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庄锦英.决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B.M.Staw and J.Ross.Commitment in an ExperimentingSociety:An Experiment on the Attribution of Leader-ship from Administrative Scenarios.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 (June 1980) , pp.249-260.

[3]H.M.Shefrin and M.Statman.Explaining InvestorPreference for Cash Dividends.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June 1984) , pp.253-282.

上一篇:国家教育考试下一篇:三重管高压旋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