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价值管理

2024-09-01

行为价值管理(精选12篇)

行为价值管理 篇1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美国、日本等国家兴起了以提高价值产出为核心的价值创造管理 (Value Based Management) 的管理理念和有关的理论研究。目前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可是关于价值是什么, 股东价值等于企业价值吗, 价值从何而来, 什么样的机制设计才能提高价值, 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探讨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探索价值创造的本原, 并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试图建立基于价值本原的管理机制。

一、企业价值及其管理目标

(一) 企业价值内涵

现代公司的存在依赖于多种资源的集合, 股东和债权人提供的财务资本、经营者和员工提供的人力资本、客户和供应商提供的市场资本、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资本等, 实际上都是企业存在的资源基础, 用契约论来解释, 现代企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和公共资本达成的一组合约, 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周其仁, 1996)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企业, 则企业就是依赖于资源提供者而又独立于资源提供者的实实在在的社会实体, 而不是法律上的一个虚构, 企业由人利用各种物质资源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在使客户获得满足的同时企业得到大于投入的好处, 满足各资源提供方的利益要求。人利用资源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实现。在本文中企业价值是各资源提供方的共有经济价值, 因为价值的实现需要经营者和员工的行为附加其上, 所有又叫行为价值。

(二) 企业价值管理目标

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 这就意味着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利益相关者共有价值的最大化, 因其依赖于经营者和员工行为, 所以本文认为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是行为价值的最大化。如果把企业价值比作一块蛋糕, 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则当这块蛋糕一定时, 各利益相关者者利益就会此消彼长, 而当这块蛋糕增大时, 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会有所增加, 提高经营者和员工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把价值创造的源泉培育好、利用好, 使蛋糕不断做大, 行为价值最大化,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企业价值溯源及其启示

(一) 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一般观点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美国、日本等国家兴起了以提高价值产出为核心的价值创造管理 (Value Based Management) 的管理理念和有关的理论研究, 有的从财务评价角度出发, 注重的是结果的度量, 如在经典的MM理论中, 公司价值表现为未来预期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阿尔弗洛德·拉帕波特认为价值驱动因素包括:销售增长率、营业毛利率、所得税税率、营运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增长期;Copeland (1994) 指出, 公司价值创造的根本驱动因素是投资资本回报率和预期增长率。有的从经营角度出发, 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注重对过程的度量, 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出版了其后来引起世界广泛影响的专著《竞争优势》, 依据其竞争优势理论, 创造公司价值的因素主要是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管理控制。

我国学者宋常、郭天明在对已有理论总结概括的基础上, 将公司价值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 表层因素:具体包括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如销售利润率、每股盈余、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成长性的指标如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反映营运、投资支出的指标如营运资本增长率, 投资资本增长率;反映资本成本的指标如负债比例、不同资金来源的筹资成本等。第二, 中层因素:中层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平衡计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 即包括顾客、内部运行、学习与创新。第三, 核心层因素:核心层因素亦即公司的核心能力, 由公司的核心技术、核心管理和核心营销网络三个要素构成。

(二) 企业价值本原寻踪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马克思严厉地批判了庸俗经济学的理论, 认为剩余索取权属于劳动者, 其依据是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原则。劳动价值论将劳动看作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创造新价值的是“可变资本”, 而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等只是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劳动者的劳动将自身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根本不能创造新价值。由于非人力资本都是同质的, 是没有差别的, 而人力资本才是具有异质性的, 所以人力资本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 人力资本所有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一切形式的价值归根结底都是知识积累和储存的形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物力资产或物力资源是价值创造的特定条件, 但是, 仅仅有这个条件是不能产生价值的, 条件也未必是必需的。即如果没有员工行为作用, 其上物力资产自身并不能产生经济价值。所以, 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 物力资源提供的只是价值创造的基础, 是行为作用的对象。而只有当行为附加其上, 只有经过生产加工或者是劳务提供和经营运作的过程, 经济价值才能被创造出来。

(2) 核心利益相关者与价值创造。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来看, 中外学者提出的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很多, 其实这些价值驱动因素对企业价值的作用形式和直接程度各不相同, 图1给出了从公司价值链和最终财务绩效角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初始框架。从该模型中能够很系统很清楚地看到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还可以得知:员工行为直接影响到顾客及其所接触到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而且员工生产率也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成功。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合作和支持都是与员工密不可分的, 其实它们都源于企业员工和企业内部的合作伙伴, 因而员工是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出发点。Harris (1998) 在对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调查中指出, 3/4的CEO预言, 在不久的将来, 对组织而言, 员工是比以前更挑剔的利益相关者。由此也说明了员工的价值正处于回升的阶段, 员工行为是企业价值的动因, 员工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引导员工的行为, 使其在企业大环境的指引下, 做出行为选择, 实现行为净值的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三) 企业价值管理应以行为价值管理为核心

人力资源是价值的源泉, 人的行为是价值的动因, 企业价值管理应以行为价值管理为核心。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创造、利用的主体, 是企业剩余的源泉, 离开人的劳动, 物质财富就无法实现, 即使是机器人, 也离不开人的设计操作, 而且员工行为直接关系到自己和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

三、行为价值管理机制

(一) 量化机制——以人为中心

企业管理必然涉及到人与物的关系, 由此就可能产生两种管理思想:一种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 实质上是以物为中心;一种是以人为中心, 强调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人的价值。根据最新的一项估计, 在当前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中, 50%~90%源自于智力资本, 而非传统的物质资本, 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 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知识、信息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 而掌控这种资源的是人, 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是通过企业经济行为来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 那么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度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每个员工或团队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为其提供实物资本, 记录每个员工或团体的行为增值、减值和行为净值。青岛海尔的不断成功正是得力于企业内部市场化体系的建设, 自主经营体理念的实施, 企业岗位都参照市场价格建立内部市场体系, 使企业的各种行为与企业最终价值挂钩, 甚至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也建立了标准的价值计算, 每个人当月的工作价值, 月底自己都能计算出来, 形成企业内所有行为的目标都指向企业的最终价值的氛围, 也使海尔集团的竞争力逐步加强, 获得超出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回报。

(二) 体现机制——所有权与剩余收益的分享

杨瑞龙和周业安 (1998) 提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 以通过各产权平等地参与决策相互监督以提高治理结构的效率。让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 分享企业控制权, 就可以给其以刺激、鼓励他们去监督自己的同事, 通过相互施加压力来减少其在工作中的偷懒行为, 从而有助于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并进而改善企业的生产力;并且还可以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弹性, 增加其主人翁意识。因此也就减少了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激励和监督的成本, 降低了交易成本, 实现了企业治理效率提高的目标。公司对每个员工或团队的投入与其创造的价值之差即为公司行为净值总额, 也即剩余收益。对于每一个员工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都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利益分享协议在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 主要是经营者代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分享协议和员工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享比例的确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绝大多数的资本所有者只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寻利者, 只要给予其资本市场相同风险的期望收益率, 企业总能找到投资者, 经营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即达成利益分享协议, 经营者和员工按照量化机制确定的各自创造的价值在博弈中也可以达成利益分享协议。

(三) 提升机制——自我价值的实现

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等级理论, 他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 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成需要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 企业只有满足了员工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员工才有创造价值的条件和愿望, 所以, 给予员工与贡献相符的报酬, 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是员工创造价值的基础要素。在满足基本需要后, 员工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这些需求也是员工创造价值的重要驱动力, 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尊重和关爱, 付出能够得到认可, 工作富有挑战性, 在企业中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并且有一定的自主性, 能够有成就感都是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

知识经济环境下, 企业边界变得不确定, 员工的知识水平增加, 员工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增加, 难以完全靠制度来管理员工, 企业里受过良好教育且具有良好素质的员工, 除了选择工作环境条件和报酬以外, 他们更看重工作的挑战性, 乐于从工作中寻求满足感、成就感和胜利感。即这些员工不需要依赖于领导的监督与控制, 更多的是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去完成本职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中,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普遍提倡一种“自我领导”的模式, 提倡自我激励与惩罚, 员工要善于自己从工作中寻求乐趣, 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当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充分提高以后, 就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发挥最大的热情, 会正确的预测自己的行动效果并加以评估, 主动地加入到团队中并与他人进行协作以取得最大的绩效。我国古代有句谚语叫做:“不须扬鞭自奋蹄”, 讲的就是自我激励的道理。我们希望管理模式由组织主导型向自我管理转变, 以人为中心, 实现以每个人创造的行为净值为基础的价值分享, 价值本原自我驱动, 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论

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是员工行为附加于物质资源创造行为价值的过程, 企业管理应由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建立相应的机制, 激励增值行为, 约束非增值行为, 使员工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 《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期。

[2]徐国君:《基于行为价值论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和会计属性的思考》, 《中国经济评论》。

[3]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4]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5]李心合:《嵌入社会责任与扩展公司财务理论》, 《会计研究》2009年第1期。

行为价值管理 篇2

1.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成就。

2.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3.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他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精神等便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所有难题也就不能称之为难题了;这种热情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4.一个真正的人才,绝对不是自封的,而是的确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价值;他能够正视现实,着手完成工作,并成功达到目的。

5.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自己眼前的责任,认为等到以后准备好了、条件成熟了再去承担才好。在你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马上就去承担它,这就是最好的准备!如果不这样去做,即使等到条件成熟,你也不可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

6.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一个人应该尽早去做,否则就会迫于形势而去做某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人生才不一样!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错误!任何规划都有缺陷,规划是纸上的,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可以在执行修改,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

7.除了薪水,职业给予一个人的“报酬”,还有珍贵的经验,专业的训练,才能的表现,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些与薪水相比,其内在的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8.细心一点,勤快一点,认真一点,精明一点,小事做好一点!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把每件小事做到位,大事也会随之完整。一个不原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想比别人优秀,只有在每件小事上比工夫。“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总是忽略了不该忽略的小事情,小细节,从而在接踵而至的小事情面前穷于准备,忙于应付。

9.不要以为自己不做自会有人来做,也不要以为自己不负责不会被发现。放弃承担,就是放弃一切。假如一个人除为自己承担之外,还能为他人承担,1他就会无往而不胜。那些不需要别人监督而且具有坚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变世界的人。

勇于负责表面是为工作负责,为老板负责,实际上为自己负责。愿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责无旁贷。明确的责任体系,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10.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任何一个单位总是希望把每一份工作都交给责任心强的人,谁也不会把重要的职位交给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任何一个领导者都清楚,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能够真正负责任的员工对于企业的意义。

11.无论谁在承担责任时都是不轻松的,因为不轻松,所以能够担当责任的人才值得尊敬!

12.“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一流的员工与企业一起奋斗,与企业共命运,只有与企业共患难,才可能与企业共同成长!

13.企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因此,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一个不把自己当成企业一分子的人,就可以走了!责任是团队精神的核心,是企业的立命之本!

14.“从我开始改变”,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至少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企业目标要变成共识,才能执行。有执行力的人的特色:自动自发、注意细节、为人诚信负责。

15.知易行难!路虽远,行则必达;事虽难,做则必成!有人说的多,做的少;有人说的少,做的多;有人说的少,做的也少;有人说的多,做的也多;有人只说不做;有人只做不说!有人说的好,做的更好!有人既能干事,又讨众人喜欢;有人虽能干事,却得不到大多数人喜欢;有人不能干事,却花许多心思去讨人喜欢;有人既不能干事,也令人感到厌烦。我们每个人,都该认真思考清楚,今后如何努力改变自己,进而影响身边的人!改变周围的环境,成就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行为价值管理 篇3

[关键词]经济行为 道德行为 价值和谐

市场经济的人文意义在于造就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经济行为,这无疑与传统的以追求道德为价值取向的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传统地看,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在行为宗旨方面有利与义的对立;在行为目的方面有利己与利人的对立;在行为依据方面有遵法与重德的对立等。但如果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立的层面上,会使市场经济体制的生存和运行因缺乏价值认同而处于尴尬境地。所以,我们不但要看到二者的对立,更要看到二者的和谐。

一、市场主体利义并举之和谐

市场经济同任何经济一样,内含着对人性及价值取向的认定。毋庸置疑,凡是市场主体,都有着自身独立利益目标并总是为着自己利益目标而行动。这是经济行为的最一般内涵。市场主体属性的完整性在于它是生存需求利和道德理性义的有机统一。经济行为只揭示了市场主体的主要特征;并没有包含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全部画面。何况,经济行为本身就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说,市场主体首先是社会主体,是带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的。作為社会人并从事社会活动,市场主体必须要关涉到社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正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社会人的角色,把经济行为从经济利益的必然性中引导到道德行为的轨道上来,这就为社会对经济行为做价值判断和道德升华提供了内在根据。

可见,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是市场主体属性假设的两个侧面,它们是同体联姻,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把二者推及绝对化,那么前者只能是动物,后者只能是神。因为动物无须精神、道德追求,神无功利所需。而只要是市场主体,就是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体。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利”和“义”在具体的人格个性中有主次、内外、里表的差异,但是二者同体,就奠定了经济行为和道德道德行为之价值和谐之桥。

二、人类本性利人利己之和谐

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是人性欲与理的不同方面,两者和谐构成完整的人性。而一个个完整的欲、理个体构成了人类社会,以人类社会的方式区别于动物与神,叫人“类”。人只有作为类的存在,才能战胜自然,才能创造文明,才能构成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意识体制、社会秩序。从人性本质上来讲,人的所有行为(不光是经济行为)都是利己的。追求利是人的本能性利己,追求义(名)是人的社会性利己。换个角度讲,社会公利的最终意义是满足私利,这表明公与私是相通的,利己与利人是相容的。这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之和谐的人性基础。人类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在于它体现了同类相依、利己利人的本性本质。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事实,即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人的经济活动的最深层的策动力。这就是市场主体的利己特性。但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互利原则。因为经济行为主体的利己目的,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任何商品交换和权利的转移,在形式上都不能由于交换双方的非自愿和被迫所为。市场主体的理性权衡,本质上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因直接关涉到自身利益与对方利益乃至社会利益的郑重判断,它也就不能脱离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价值追求,经济行为的利己与道德行为的利人不仅理论上相通,而且有其相通的现实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毫不掺杂个人丁点私心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不存在的。如果那样的话,就不能在社会中存在下去,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存保证。同样,利己也不能绝对化。走上绝对,就变成极端利己主义。当一个市场主体践踏公利、侵害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时,就变成了害群之马,最终必将被社会所不容。因此,通过法规、政策、舆论和道德等种种手段,从市场主体的互利中导引出合作互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精神,提倡利己利人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合理的。

三、行为规则遵法行德之和谐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及其利己心如果没有约束,确有陷入极端利己主义而作恶的倾向,在经济冲动和私利物欲面前,道德并非战无不胜的武器。因此,社会不但需要道德秩序,还必须同时借助于强制的外在力量,创设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订立制度建立法规。这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自身的运作逻辑必然要孕育出相应的制度法规,为市场主体划定行为规则和空间界限,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市场交易风险,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然而,德与法并不是相背的,在实质上,二者都是调控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规则。尤其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律规则同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是相通的。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国家法律的民众化,法律是民众道德的国家化,二者之间是互相转化、和谐统一的。

市场主体违背市场法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又必将受到市场运作本身的经济制裁,还将受到社会舆论的制裁。这种制裁实际上是一种校正力量,促使市场主体接受、认同和履行市场法规,并逐渐消融市场法规的外在钳制性,而逐步转化为主体的某种内在要求,进而开启道德良知之门,领悟到市场法规的合理性,最终内化为应当遵守的一种规范。

需要强调的是,在法律完善并能内化为人的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依据不再有经济行为守法、道德行为重德之区别,遵法行德都将成为一种自觉,康德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必须自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必须依法办事,就会避免那些钻法律空子的所谓合法不合德行为和那些所谓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合德不合法行为。当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依据遵法行德得到和谐之后,其行为约束的自律和他律也就得到了统一。所以,市场经济法规的完善,是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之价值和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理性批判[M].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987年

行为价值管理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公平,效率,内在统一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国际经济竞争力急剧上升, 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足一面也不容忽视, 因为这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总体而言, 尽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缺位息息相关。比如, 土地等要素市场仍然是双轨制, 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 政府干预较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宏观调控方式有待改善, 近年来通过直接干预价格实施宏观调控的现象比较明显, 这些都是由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边界划定不科学, 导致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不了积极效用。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是经济管理主体所从事的具有经济法意义的行为, 是经济管理行为的法律形式, 是经过经济法调整后的经济管理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 (在我国含事业单位) 、公共企业等主体在内的公共部门, 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 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善治环境的行为。它包括制定规章、决策、执行、命令、指示、组织协调、监督、处罚等行为。[1]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只有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在市场失灵领域有作为, 在市场存在缺陷时发挥弥补作用,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必然显现。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对经济管理行为起到内在约束效果, 为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评价提供价值尺度, 有助于充分发挥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在国民经济运转中的积极效用,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一、公平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一) 公平是法的价值目标

法以公平 (正义) 为价值目标的历史痕迹, 可追溯到公元前8-6世纪荷马之后的时代, 那时一些文学作品就反映了公平 (正义) 的观念。比如, 赫西奥德就谴责了“不公判决”之罪恶。[2]通常认为, 西方公平观念肇始于古希腊的公平概念。正义 (公平) 是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的核心论题。他指出, 正义是指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人根据其才能的差异和天性形成不同的等级来担任与其天性相应的职务;不同等级之间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3]之后, 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他认为公正种类有二:一是分配性的公正, “表现在荣誉、财物以及合法公民人人有份的东西的分配中 (因为在这类东西中, 人们相互间存在着不均和均等的问题) ”[4];二是矫正性的公正, “是在交往中提供是非的准则, 其原则是得与失的均等, 即按照算术比例关系进行调整。”[5]尽管希腊社会没有“正当法律程序”的概念, 但程序正义的理念却是存在。比如, “若一个人未经审判或定罪而被处死是一种暴行”。希罗多德等人的著作已经提到了这点。[6]到了近代,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提出自然权利或天赋人权的概念, 主张平等权是人依照自然生来而具有的权利。这实际上是古典自然法学用“自然权利”或“天赋人权”概念重新诠释“正义”的内涵。西方传统的公平观念是西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过程的映射。这种公平观念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平等、自由和功利五个方面。

法律眼中的公平、正义归纳起来主要可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法律地位平等, 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政治和经济地位平等不因出生、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二是机会公平, 机会平等也称起点公平, 是指社会个体在教育、就业和投资上等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三是分配公平, 是指社会个体收益的获得与其劳动付出和资源投入相称。四是结果公平, 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收入分配结果上适度平等。

公平作为法律价值, 对法律实践和法学理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公平指引法律规范的制定, 贯穿于执法和司法过程的方方面面, 并塑造着社会主体的法律观。

(二) 实质公平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公平为价值追求。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眼中的公平观念是经济意义上的公平,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所要实现的公平是机会公平与实质正义的辩证统一。

实质公平是对形式正义的扬弃, 是现代社会为纠正形式正义引起的社会实质不公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这一现实, 决定了我国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实质正义观, 就是以社会范围内的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和公平为追求目标。“这种正义观, 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之福祉的、社会主义的正义观。”[7]

现代社会要求对不同的情况、事项和社会个体应采取不同的法律调整方式, 这是实质公平的基本内容。实质公平的基本内容囊括了分配正义的要求。正因为这一基本内容要求国家在以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追求和实现公平问题上必须采取丰富性和多样化的法律调整手段。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追求和实现实质正义的法律调整手段之多样化, 表现为国家通过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纠正社会不公现象所采用的多种积极干预措施或手段。实质正义尽管是相对于形式正义而言的, 但是它和形式正义并非是相悖的。实质正义同样包含着形式正义对于相同情况做出相同法律调整的要求。它是在形式正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对形式正义的一种扬弃, 而不是简单地走向反面和极端化。[8]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实质公平为价值目标,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不能用僵化的思想去分析、理解实质公平问题, 实质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范畴, 公平的标准并非恒定不变,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管理不能以一种统一和恒定的标准去套用国民经济生活的每个阶段和每个方面。因此, 我们不能用“永恒的公平”、“公平的分配”等臆想的标准强加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国家以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实现实质公平时, 不但要把实质公平置于具体历史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关系之中, 也应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把握和解决实质公平问题, 从而确实科学地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二是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和谐持续发展,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应追求和实现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分配公平。三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和谐同一,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的基本理念之一, 表现在实质公平层面, 不但要求经济社会资源代内之间即地区之间的合理公平分配, 也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对于公平的评判不能仅靠伦理道德观念一个视角。不能把平均主义机械化地套用在实质公平上, 但也不能放任贫富差距任意扩大。毕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畸形的贫富差距更不是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合理、适度的差距不但是对能力和劳动的承认, 也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动力。五是实质公平价值理念突出强调保护社会弱者利益,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性关怀的基本要求之一。六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所追求的实质公平的价值观还要求国家在对经济生活的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好市场活动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相匹配与统一。社会应该以社会个人贡献了多少利益为依据, 分配给社会个体相应的利益。

二、效率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一) 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

法律以效率为价值目标, 法律以其特有权威的方式实现效率最大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特殊类型的资源配置系统, 法律以其特殊权利义务架构为社会成员提供理想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样式, 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形成利益的互补和补足结构, 并通过保护规范子系统维护这一结构, 从而调整一定的具体的实然性社会关系内资源的合理流向, 促使社会成员顺利实现其合法合理的利益, 从而使社会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效率实现最优化。在法律如何促进效率价值的实现问题上, 有学者认为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法律通过确定和维护人权,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二是法律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 从而鼓励人们为物质利益而奋斗;三是法律通过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 鼓励人们为效益的目标而占有、使用和转让财产;四是法律通过确认、保护和创造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 使之容纳更多生产力, 促进效率价值的实现;五是法律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 从而为促进生产力进步而提高效率价值的实现。[9]

(二) 效率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效率是经济法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经济法作为法律的分支以及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作为经济法的规制对象, 必然决定经济法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促进和实现效率为价值目标。其次,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存在与变更在于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用, 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因此而具有经济理性的内核, 而效率是经济理性的核心内容。所以, 促进和实现效率也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应有之义。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掀起了放松管制的浪潮, 很多经济法措施纷纷被取消, 政府减少和转变对市场的干预, 这种浪潮的背后, 则是内在追求效率的经济理性在起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 适时提出“推动经济更有效率……”,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由此可见, 现阶段“推动经济更有效率”仍是我国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三、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为价值目标

在改革开放前期, 我国采用“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 政府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在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问题, 以效率为首位, 适当兼顾公平。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 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提高了国际地位。但是, 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政府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则应追求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并重”, 致力于谋求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一)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为价值目标的理据

一是“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国家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仍应以经济发展的效率为关键。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 逐渐发展并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历程,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的背后, 既有艰辛的探索、有沉痛的教训、也有辉煌的成绩。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把发展作为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第一选择, 适时把效率作为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价值目标, 是科学合理的选择。

二是“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第一要务, 但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也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关键与核心。我国社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贫困现象得到大幅度的减少, 我国社会开始从整体上步入“小康”之路。但我们也碰到了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 也出现了利益阶层与弱势群体,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我国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0.473 (2013年) 、0.469 (2014年) , 已经远远超出国际上所标示的0.4的警戒线譹) , 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政府如何主持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 实现包容性增长, 让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惠及更多数人, 包括改革开放中受益不多甚至是牺牲者, 是维护我国社会继续稳定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三是“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第一要务, 是我国经济繁荣,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本保障。任何理想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作为依托, 因此夯实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经济基础则成为必然之路。但是, 经济发展是现代国家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 而非是唯一条件。因此, 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效率, 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不把社会公平也作为价值追求, 忽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以人为本”理念,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会失去终极目标。 (经济发展相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来讲只是手段而已。)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第一要务, “社会的平等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关键要务。两者优势互补, 相互之间不可或缺, 否则就会因走极端而最终导致社会发展不可持续。当前国家对两者的并重, 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经济生活管理过程中对发展之价值追求的思考更为精深, 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理解更加深邃, 在处理社会问题上, 更为积极主动, 执政机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更强。

(二)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以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为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

现阶段, 国家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对效率价值的实现, 要致力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权源上下功夫, 在全国范围内全力推进权力清单制度, 让国家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经济管理主体“不得法外设定权力, 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加强经济管理决策执行的制约与监督, 扩大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司法审查范围。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对社会公平的维护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科学管理, 实现国家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科学合理性,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公平实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譺) , 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需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科学治理来解决;二是国家在经济治理的过程中, 应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国家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应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切实把社会公平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增长辩证地统一起来。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就是要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每个环节和步骤贯彻和落实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思想, 在国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 国家要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等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作为重要问题予以解决。总之, 社会公平的维护必须以经济效率的提高作为基本条件, 没有经济效率的提高, 社会公平事业就会失去生长的土壤, 同时, 社会公平的维护又是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 如果社会收入分配极为不公平, 则社会处于动乱的高风险状态, 经济难以稳定持续发展, 这样的经济效率不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李伟舜.经济管理行为的法学定位[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 (6) .

[2]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7-8.

[3]柏拉图, 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154.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92.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92-96.

[6]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9.

[7]史际春, 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140.

[8]史际春, 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142.

让顾客从购买行为中获得价值感 篇5

“Very Important Person”译成中文就是“高级会员、贵宾”,缩写为“VIP”,这是一些商家鉴于竞争激烈,而想出的经营手段。凡是成为某个商家VIP会员的人,就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有的优惠或者折扣,VIP会员还有消费返利、联谊活动、免费停车等特殊权利。不仅如此,有时人们办一张VIP会员卡为的不是得到更多的实惠,而是一旦成为哪个商家的VIP会员,会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可以说VIP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事实上,顾客总是希望你能给他做一些“特殊”的安排,特别关照他们,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特殊的地方也许就是顾客的“关键点”!当我们用所谓的“规定”来拒绝顾客时,也许顾客已经做好了“另选他家”的决定。事实上也必然是这样的,当你满足了顾客看似“无礼”的要求,顾客对你的印象马上就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即使结果不是很乐观,让他看到你的诚意,也许你还能获得他的长期信任。

杜小姐经常去一家商务会馆消费,于是,会馆的经理向杜小姐推荐了VIP会员卡的项目。杜小姐考虑了一下,觉得比较划算,就马上办理了一张会员卡。一次,杜小姐请几个顾客在那家会馆吃饭。吃完后杜小姐去前台结账,她出示了自己的会员卡。服务员接过去一看,是老板签字的会员卡,立刻满面笑容,不仅酒水按七折算,海鲜也打了八折,这让她省了不少钱,

而且后来经理还亲自送来一盘水果布丁,说是算自己请客,希望他们下次光临。这让杜小姐觉得自己在顾客面前很有面子。

人人都有虚荣心,有人说,你有VIP卡,就说明你有消费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为顾客办理VIP卡,用打折、积分和优惠等活动来吸引顾客消费,同时给予顾客实惠。VIP卡的形式已经从商场扩展到各种各样的小商户,其种类也是各式各样。据调查,23%持有VIP卡的人在办理的时候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26%的人是因为商家推销而办理的,还有15%的人是抱着“别人有我不能没有”的心态办理VIP卡的。这个调查说明,你的顾客都想要得到VIP待遇,而推销成功与否,要看你怎样应对顾客的这种心理。

“看得出来,您对IT产品的经营颇有心得。这个店面在您苦心的经营之下,每一寸面积都在创造利润。张经理,本公司的产品也有不错的利润。而且我们的产品绝对热卖,这样的高周转率,会再提高您的利润,相信这一点是您最重视的。”

无疑,上面事例中销售人员的销售手法是成功的,在成交之前,对客户大肆赞美一番,使别人觉得不买你的产品就没有面子,有伤他的自尊心。正所谓顾客就是“上帝”,作为“上帝”,他们当然希望你能给他们关怀和实惠。不要只把“上帝”放在嘴边,而是将实惠落实到实处才行。

销售建议

TOPK行为风格理论的应用价值 篇6

TOPK行为风格理论介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在1920年提出人类行为风格的DISC理论:Dominance支配型:Influence影响型:SteadinesS稳健型:Conscientiousness尽责型。DISC理论主要用在团队建设、员工招聘等领域。十多年前,笔者在哈佛大学研修领导力时接受过DISC训练,之后在销售管理工作岗位用DISC理论组建销售队伍,并在2D04年,运用DISC理论来观察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与企业家。2007年,用TOPK理论替代DISC理论来观察、收集、分析与归纳整理中国企业的创业团队和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团队时,发现更能通俗易懂地把握四种个性行为风格,而无须通过漫长的相处经历去领悟搭档的智慧。

所谓TOPK,是由老虎(tiger)、猫头鹰(owl)、孔雀(peacock)与考拉(koala)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TOPK理论技术就是四种动物的组合技术,也是“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顶级智慧(TopKnowledge)。如果自己是老虎,就需要猫头鹰、考拉与孔雀的帮助。用横坐标表示支配力,纵坐标表示自制力,两个坐标轴组成十字架,十字架的右上角为老虎风格,左上角为猫头鹰风格,左下角为考拉风格,右下角为孔雀风格。四个动物都在自然界存在,它们的行为风格跟人类行为风格很相像,人们很容易记住并把握其风格,非常贴切生动。TOPK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周易中“四象”和“君子四知”等,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气质学说、恩培多克勒的四根理论、荣格的四功能学说和马斯顿博士DISC学说等。老虎型的特质是干得多,猫头鹰型的特质是想得多,考拉型的特质是听得多,孔雀型的特质是说得多。老虎型的心理基本需求是权力与成就,猫头鹰型的心理基本需求是秩序与安全,考拉型的心理基本需求是安全与合作,孔雀型的心理基本需求是认同与成就。老虎型与猫头鹰型对事敏感,考拉型与孔雀型对人敏感;老虎型与孔雀型外向,猫头鹰型与考拉型内向。每种行为风格都有优缺点,恋爱时看到的是对方的优点,婚姻后容易看到对方的缺点。如婚前看到的是猫头鹰型风格人的优点:理性聪明、善于分析、认真、严谨、勤勉、数据敏感;婚后则看到的是猫头鹰型风格的缺点:沉默寡言、挑剔、不合群、吹毛求疵、工作狂。

TOPK与创业团队的建设

对创业者来说,找到志同道合,互补互助的伙伴,搭建高效稳定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有力保障。人们在选朋友时,往往倾向于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点是人们相互吸引的主要因素,工作效率与执行力都会很高。研究发现这些相似点应该是价值观与道德观。但若选择创业搭档,自然是在目标与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互补最好。这就是第二种交往原则,即黑白相吸,人们明知道对方与自己迥异,但是被对方的优点(自己的缺点)所吸引。不同风格相处虽然难度大,工作效率会因讨论而有所下降,但是创新度与活力会很高,而且不容易走极端。物以类聚与黑白相吸对于寻找成功创业的好搭档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形成最大的合力。事实上,正因为两个人不一样,才能互相冷静、清晰地看到对方的缺点和优点,而不至于总是“惺惺相惜”,难免功败垂成。这同时也意味着:会有一个人不断地提出反面意见,双方在争论和探讨中更成熟地考虑问题;在一个人头脑发热时,另一个人能保持足够的清醒;当遭遇一个人不擅长的问题时,另一个人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解决。

我们通过对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创业成功的团队研究发现,能够成功创业的好搭档必须具备三个核心条件:一是与自己的价值观类似(志同道合);二是能力卓越并能互补:三是行为个性风格差异,但能相互珍惜。对于第三个核心条件,我国创业管理专家也有不少研究,但都停留在二分法:内向与外向性格互补。在分工上也是主内主外,老板主事,专责是战略谋划、“开疆掠土”;“内当家”管事,专责是部署落实、“守土安邦”。企业有这二元的结合,才可能成为公正的、有凝聚力的组织。如张瑞敏与杨绵绵、任正非与孙亚芳、宗庆后与杜建英、马云与何一兵等都是范例。但是随着创业初期的成功以及时代竞争的加剧,随着三元乃至四元风格创业团队不断涌现,二元风格创业团队成功的几率在降低。

由“柳倪之争”看TOPK的应用

创业因珍惜搭档的行为风格差异而成功,因误会搭档的行为风格而失败。创业搭档因行为风格差异而导致分手的例子非常多,最为典型的柳倪之争,对创业者就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柳传志与他创业搭档倪光南的矛盾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俩人之间的风格冲突,因此柳倪之争实际上是孔雀和猫头鹰之争。倪光南的基本行为风格为猫头鹰型,柳传志的基本行为风格为孔雀型,他们天生相互讨厌与理性的取长补短共存。由于联想公司初期奉行的是“技工贸”的经营方针,把技术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经营企业的价值观相似,属于志同道合。因此,倪光南和柳传志的合作具有三大特质:价值观相似、能力互补、风格对角差异。价值观的相似使得双方度过了最和谐的一段合作时光,但存在风格冲突的隐患。

猫头鹰型追求精确、逻辑以及证据。具有这种风格的人做事严谨,喜欢关注细节,最信奉“细节决定成败”。需要提醒的是:猫头鹰型的人一定强调细节,但强调细节的人却未必一定具有高精确特质,其他特质的人也可能很细心,如老虎型对与目标高度相关的细节会格外关注,但其他细节却视而不见。可见,他们重视的是目标而不是细节。猫头鹰型的人则倾向于关注所有的细节——无论它们和最终目标有多大关系,因而他们可能过度地追求细节而迷失目标。猫头鹰型风格的人不但细心,他们还追求“精益求精”,不会只满足于看到事物的表象,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总要探求事物的内涵和真相,对所从事的工作一丝不苟。他们可以坐在钢琴前练几小时的基本功,力求技术精湛,而其他人可能仅仅弹完两次“练习曲”就想罢手了。于是,猫头鹰型的风格成就了许多顶尖的发明家与科学家,也成就了许多有深度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倪光南作为总工程师,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技术上,在他的主持下,联想汉卡的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扩大。

孔雀型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他们说服力强,在塑造品牌、宣传愿景、鼓舞人心、公关社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优势,他们也通过发挥这种优势来开拓事业。从一开始,为了联想事业的需要,柳传志认定公司需要倪光南这面旗帜,他调动公司的众多资源,使公司的高级经理们不遗余力地宣传倪光南,通过倪光南的技术权威形象带动产品宣传。在宣传倪光南时,柳传志的孔雀型特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便与事实

有一定的出入,他也不会太计较。但“倪”和“柳”都有老虎亚型特质,在出现分歧时,他们彼此都不会向对方妥协,矛盾和冲突也就形成了。

孔雀型的人喜欢说话,把所有情感都表露出来:猫头鹰型的人则是思考者,他们喜欢寻根问底。孔雀型的人喜欢出席公共场合,接受媒体采访;猫头鹰型的人却不适应社交场上的喧哗,他们需要享受自己那份安静。举一个例子,也许能形象地说明孔雀型与猫头鹰型风格的典型区别。如果他们都成为文学家:孔雀型的作家会以华丽的词句抒发浪漫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猫头鹰型的诗人却在自己的世界里,多愁善感地自问自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孔雀型的作家写喜剧,猫头鹰型的作家写悲剧。历史上的李白属于孔雀型,而杜甫属于猫头鹰型。

随着联想的发展,“倪柳”之间的分歧从经营方针的不同看法影响到个人的关系,又因为行为风格的差异而使分歧进一步加剧,双方面对面进行沟通变得十分困难,以致柳传志曾经写过一封意浓情深的书信给倪光南,但从最终结果来看,柳传志的沟通显然是不成功的。柳传志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倪光南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最终却分道扬镳,更重要的是,他们冲突的最主要原因是行为风格而非彼此的人品,这就更值得总结和借鉴了。那时的柳传志对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他的沟通显然缺乏对倪光南的行为风格的针对性。孔雀型的人重人情,对他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以情动人”,但猫头鹰型的人重事实,对他们“以情动人”的沟通毫无意义,他们讲究“以理服人”,只有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面前,才可能被说服。也就是说,在与他们进行沟通之前,你必须检查自己能否拿出充分的事实与证据。

猫头鹰型风格的人内心有想法也不愿与人沟通,对人对事开始时表现为多疑,一旦形成看法后又容易固执己见,在关注细节时容易失去大局观,容易陷于情绪纠结而不能自拔。所以,对于猫头鹰型的技术高管而言,主动沟通、在人际交往上不能太拘泥于细节、关注市场变化而非闭门造车、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等,这些是他们的必修功课。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益于企业、有益于团队、有益于他们本人。

领导者该如何面对猫头鹰型风格的技术骨干?要说服并影响他们,就得摆出大量的事实与证据,仅凭语言、尤其是夸耀式的语言是很难得到对方认可的。如果初次结识一个猫头鹰型风格的人,千万别期望对方会太热情,他会心存疑虑。他们遵循一种严肃的生活哲学,他们不喜欢开玩笑,他们不喜欢气氛热烈的场合,他们也不喜欢通过拥抱和亲密接触来传达情感。他们在内心深处也希望被人欣赏和理解,但总是时时提防别人,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人觉得他们不容易亲近。在和不熟识的人接触时,他们总是担心别人会利用自己,会占自己的便宜,因而显得斤斤计较。要想让猫头鹰型的人真诚地开放心胸与人相处,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当双方交往久了,他认可了对方的人品,就会变成忠实的朋友,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此时,猫头鹰型风格的人是如此的忠诚可靠,不管面临什么挑战,都与对方并肩而行。到这个阶段,对方会发现,他们实际上都是最踏实可信的人。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老虎型的人才长于用魄力来开拓,孔雀型的人才长于用社交和品牌宣传来开拓,考拉型(耐心性格)的人才长于客户服务,猫头鹰型的人才长于技术研发。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需要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一定需要风格不同的人才。交朋友的时候可以“人以群分”,但相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做企业,他们的优势只能是放大而非互补,在某个方面可能非常强,但在其他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短板。所以,每一个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根据不同特质的风格,掌握他们各自的行为特征、思维习惯与沟通方式,是相当重要而关键的。

TOPK与个人行为风格的调整

人类的行为风格本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读懂对方的风格,即读懂人类的TOPK行为风格。读懂风格之后,不是要对方调整风格,而是自己根据时间与事件等情景的变化,采取自调与互补的原则,主动调整自己的风格,并按照对方的风格与之交往,达到双方的契合,使工作更顺畅、生活更和谐。那具体怎么调整自己的行为风格?一般来说,先往相邻象限调整,再调往对角线。拿婚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我与我的夫人是属于一见钟情类型的,两个人都属于猫头鹰型,生小孩后,两人吵了一年多的架。之后我往老虎型的风格转变,风格开始转为外向,形成了主内主外的格局,大事情,如买房的决断等,由老虎型定夺。老虎型风格运用五年后,发现这个家对事很敏感,对人不敏感,这个家属于工作导向型,或企业型,于是我又开始转向孔雀型风格,这样,家庭内外特质和事情人际的特质都拥有。当与对方出现分歧时,不再往价值观与人品考虑,而是从行为风格考虑,宽容和理解其行为风格。

行为价值管理 篇7

看着100位辅导员用心、用情专注于该项事业的时候, 我对他们表现出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钻研、把握深感钦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辅导员、班主任建设问题, 指出他们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学生朝夕相处, 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很大, 其作用不可替代。《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更加明确规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 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看出, 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光荣而又艰巨长期的事业中, 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全局战略。因此, 我们不难感受到辅导员责任之重大, 也不难看出辅导员工作的重大价值所在。

谈到价值取向, 就必须先分析价值的概念。简单地讲, 价值可以看做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主体的需要的效用。具体到辅导员工作的价值, 辅导员的工作结果就是客体, 辅导员工作的主体可谓多元化, 正如上文指出的, 大到国家命运小至学生成长成才, 无不凝聚着辅导员的心血。从另一个角度讲, 价值也有好坏, 好的就是“正价值”, 坏的就是“负价值”。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增加“正价值”、避免“负价值”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是学生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制度价值判断的审视意识, 不从制度本身是否适应工作主体需求方面看问题, 而把已有的管理制度看做天然合理的和有效的, 用这样的套路来对待学生, 就只能落得感叹学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的地步。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第一, 学校的管理制度由管理者制定, 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 制度的制定往往体现管理者的意愿, 甚至是管理者的个人喜好, 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往往偏离管理对象的需求。第二, 管理制度更多地把重点放在约束学生的行为上。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 大量的管理工作都以“管住学生、不让学生出事”为工作目的, 而不是从制度和源头上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 管理制度强调的内容和目的远离社会生活现实, 这也是导致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差异的很重要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忽视了学生个体行为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 如果没有个体积极性的发挥, 由这些“个体”组织起来的“集体”的效率也是低下的。马克思曾这样预见将来的社会:“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之中, 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人。”所以, 有价值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应为保证个人行为全面发提供条件, 更加注重对每一个个体的关注, 而不是关注浮于表面的整齐有序。

二是学生管理行为的价值取向。辅导员日常工作大多是与学生打交道, 事务繁杂, 学生哪些事该管哪些不该管, 好像没有标准, 常常引发困惑。我认为,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保障学生的集体利益和每个学生的利益入手, 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如在工作中正确评价奖励符合规范的行为, 劝诫惩处违背规范的行为, 形成积极向上有序的公共秩序, 保证学生个体在这样的秩序下正常生活和学习。如对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品德高尚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旷课或作弊的违纪学生给予处分, 对困难学生给予帮扶等行为是有效的、有价值的管理行为。当然, 辅导员在管理行为中也可能会出现诸如在工作中以一己之惰对学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以一己之便对学生戒律森严、横加指责;以一己之见对学生妄加评论、背离事实等行为, 这些当然会令工作与目标南辕北辙, 对工作的主体非但没有效用反而有副作用。

文化行为背后的文化核心价值 篇8

一、从“国民行为方式”看“洋葱文化模式”

在有外国人士在场的环境下, 中国人喜欢抱团讲母语, 而德国人却试图用对方的语言与之交流; 在食堂或者工作餐厅吃饭时, 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说话, 而德国人喜欢一人一座, 安静地享用美食;在与人交谈时, 中国人的眼神总是游离飘忽, 看着天花板或是看着脚尖, 德国人却长久有力地与之对视;在与对方握手时, 中国的握手方式短促而轻柔, 而德国的握手方式则强劲有力;在独自走路时, 中国人喜欢环顾左右, 生怕错过需要打招呼的人, 德国人却笔直向前, 昂着高傲的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对比中德民众行为方式的区别,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行为方式的背后, 是中德两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荷兰心理学家和文化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了著名的“洋葱文化模式”1 (Zwiebelmodell) :

他认为, “洋葱”文化模式从内到外, 共分四个不同层面: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理念文化, 即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核心文化, 在进行跨文化理解时我们常常会把这一内容和国民的整体形象划等号, 例如中国人的“和谐观”, 或者美国人的“自由平等观”等。 把理念文化付诸实践, 指导各项法律制度的拟定, 便形成了制度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能体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最核心的文化观念。 西方议会制的三权分立,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及各种国家机构的设置等都是这一核心文化内容的体现。 以上两种文化内容从精神层面, 表达了民族、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同时, 它们也是一种抽象文化。 更为外在、具体的文化内涵表现在“洋葱”模式的外面两层, 即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上述各种中德两国国民行为方式的差异正是行为文化这一文化内涵的体现。 这些行为文化日积月累, 日渐形成了各个国家的传统习俗和礼俗, 形成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如我国的各民族传统节日、服饰、食物等,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礼俗。

信仰, 核心道德准则和看法, 社会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 行为方式, 以及礼俗。 “洋葱文化模式”的每一个层面都由内向外地影响着它的上一层面, 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 从不可见到可见, 从精神到物质制度文化层面的发展变化。

二、中德两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在进行跨文化理解时, 我们着重关注文化核心价值和文化行为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和国家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文化。 具体而言, 这种关系表现为:Finalwert→Kernwert→Kulturstandard→Verhaltensart/spezifika, 即终极价值→核心价值→文化标准→行为方式。

这里我们把文化核心价值归纳成三个层面, 即终极价值、核心价值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标准, 这三个层面共同作用, 使得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文化行为方式。

终极价值层面, 这是各个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中国人的“和谐”, 西方人的“自由”, 皆为各自的终极文化价值目标。

核心价值层面, 这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最根本的文化层面。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 西方的“两希文明” (古希腊和希伯来) , 均影响着直到近现代的中国和西方的信仰、准则、制度、行为及礼俗等。 对于中国文化而言, 核心价值主要包括等级观 (Hierarchie) 、集体性 (Kollektivitt) 和礼仪观 (Ritusprudenz) 。德国文化更多地要倾向于平等意识 (Gleichheit) 、 个体意识 (Individualitt) 和法治意识 (Jurisprudenz) 。 这些核心价值层面的不同性直接导致了上述文化行为的不同, 例如就事论事与就事论人, 讲究务实和讲究关系, 法理重于情理和情理重于法理等2。 这里就不做展开讨论。

想要了解当今中国的文化, 就必须对中华民族长达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有深入了解;要认识当代德国的文化, 也要对德国的文化历史谙熟于胸。 举个例子, 今天的德国人对于工作非常看重, 在工作中总是勤奋刻苦, 对于失业更是谈虎色变。 “工作” (Arbeit) 在西方文化中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化:在旧约全书中, 对于“工作”有着消极的描述, 认为人类的工作是一份受苦的劳作 (leiden) , 是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后的人间“苦差”。 到了新约全书, 工作有了更积极的意象, 工作被视作为能够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 (Man kann nur durch die Arbeit zu Gott kommen) , 因此, 德国人眼中的 “ 工作” 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生计的体力劳动, 而是带有了宗教性和神性, 工作是为上帝“工作” (vom Gott berufen) , 谁要是不幸失业了, 那就是被上帝所遗弃的灾难性事件。 有了对“工作”的文化历史的认识, 那么对德国人工作上的“勤勉”和工作至上的理念就不难理解了。

三、从“文化核心价值”再看“国民文化行为”

在两种文化接触、碰撞、交融的过程中, 双方都不免对对方的文化行为方式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 从跨文化角度看, 这是“他我” (das Fremde) 在“本我” (das Eigene) 眼中的行为方式和形象。 很多中国人认为德国人是严肃, 不苟言笑的, 有人觉得德国人是理性、细心、直接的, 有人眼中的德国人是有责任感的、守时的和勤劳能干的, 也有人眼中的德国人却是高傲、自负好胜和呆板、不知变通的。 这些异文化行为方式所造成的“德国形象”都是由不同的中国人, 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 通过不同的媒介, 直接或间接地总结归纳出来的。 这些行为方式和德国形象并没有真伪对错之分, 它们都是不同中国民众对德国人形象的真实反映。

对“他我”文化行为的认知需要“本我”了解对方文化层面中的文化核心价值, 我们处在全球化融合的时代, 跨文化接触不可避免, 更好地了解本我和他我文化的文化核心价值, 对理解本我和他我的文化行为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阿尔奇上尉功课做得再足一点, 对德国的历史文化和德国人的文化核心价值理解得再透彻一点, 那么他的这一次秘密任务一定会成功。

摘要:中德两国的国民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行为方式, 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核心价值的不同性。文化行为方式和文化核心价值互为表里, 互相影响, 共同形成一个民族与文化的多元内涵层面。中国人的“和谐观”, 德国人的“自由平等观”, 并由此延伸出不同的文化行为方式。

关键词:文化行为,文化核心价值,中德不同性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关于组织机构的不寻常感——案例, 研究和实地考察, 1994.

[2]王志强.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行为方式——中西文化价值和文化行为不同性探究.德国研究, 2007 (1) , VOL22, 总第81期.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10.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品牌价值研究 篇9

关键词:品牌,品牌价值,消费者行为,心智区隔

一、引言

企业产品的普遍品牌化促进了人们对品牌的功能、作用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尽管在社会高度商业化的今天, 品牌主要仍然是用以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别的手段。据研究表明, 消费者选择不同的产品, 并不完全是产品本身的物理差异造成的, 品牌本身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换言之, 品牌名字就是很有价值的资产。

二、品牌、品牌价值的含义和研究

品牌代表什么, 为谁而设, 其定义不计其数, 其中最简单的定义是:产品/服务+氛围=品牌传播, 其中氛围表示主张的意旨既区别特征的传播。伦敦大学戈尔史密斯学院社会学家塞利亚。拉瑞将品牌比作指示位置的旗杆:“旗杆与信息实际完全相同, 旗杆本身没有多大意义, 然而它所指示的事务与信息的意义一样重要。”彼得。约克说:“品牌应与消费者保持长期而又宽容的关系”, 强调长期性和动态的消费者关系。

关于品牌价值的含义, 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 品牌价值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正如Lukeman所指出的, 品牌资产不是物体, 而是一个条件, 像温度和湿度一样;第二, 品牌资产是由品牌名字带来的, 品牌名字是一个公司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第三, 品牌对公司的价值是通过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产生的。第四, 品牌价值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它客观存在, 它依附于消费者, 而不是依附于产品。正如美国著名广告公司杨比肯的高级副总裁Agres&Dubitsky所说的, “品牌不是存在有形的商品上, 而是存在于顾客心中。”

在企业将品牌当作一种无形的资产进行交易的过程中, 如何评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人们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提出各种品牌评估方法。然而多数评估方法只解决一个品牌的财务价值是多少的问题, 而没有解决一个品牌为什么值钱的问题。既然能够肯定有些品牌有价值, 有些品牌价值不高,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或者说如何提升一个品牌价值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于是人们不仅关心品牌资产的价值评估, 而且开始关心品牌资产的价值内核。就这样, 试图建立品牌价值评估理论基础以及品牌管理理论依据的品牌资产研究, 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品牌价值评估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特别是来自Aaker在其著作《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品牌资产的理论模型之后, 关于品牌资产的研究一直就是营销研究的热点、品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Psy LIT (心理文摘) 的搜索发现, 文章中包含“Equity”一词的研究论文或报告, 其发表时间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最早出现时间是1990年。

品牌对企业有重要的价值, 这一点毋庸置疑。许多人认为品牌价值源于品牌的资产价值 (Brand Equity) 或财务价值 (Financia Value) 。但也有人认为, 品牌价值主要源于市场, 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信赖与忠诚。以笔者看, 品牌价值的形成是以前者为根基, 而研究消费者行为过程对品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来提升品牌价值

顾客则被看作是品牌资产的积极构建者, 顾客关于品牌的客观感知、联想与情感倾向形成了品牌资产概念的主要内核。

1. 建立有效的心智区隔符号

认知成分是指各方对品牌的客观认知, 包括品牌期望、品牌质量认知和品牌联想;情感成分主要是指各方对品牌的信任感或认同感。在实际的操作中, 消费者是通过品牌来区分和选择某种商品的, 品牌因此成为引导消费的旗帜。另一方面, 产品和企业也通过品牌来建立明确的标识, 从而使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所以, 心智较量的第一步是建立品牌旗帜, 使品牌成为有效的心智区隔符号。品牌的演进过程:“字号—产品商标—名牌—复合型名牌—品类名牌—个性化名牌”这样一个链条。如何把他们转化成其所代表的核心功能, 就成为了这样一个链条:“生产符合—产品符号—信任符号—综合象征符号—心智区隔符号—人性符号”。

心智区隔是人脑信息存储和记忆的分类特点。我们每个人一生能记忆如此多的信息, 得归功于大脑的归纳、分类和存取机能。人脑通常会习惯性地赋予一个记忆符号代表某个分类信息的使命, 从而构建一个庞大的信息存取库。也就是说, 每个消费者的心智中像是有很多信息抽屉, 且每个抽屉都有符号标签来标明信息分类。这些抽屉将海量的商品信息按品类逻辑存入其中。如果我们的品牌能起到品类符号的作用, 就会在消费者心智中成为此类商品的符号和代名词, 会成为信息抽屉的符号标签。这样一来就能极大地提高该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

2. 从情感上带给消费者愉悦效应

令消费者情感得到满足的方式强调突破品牌传统维度, 直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并且考虑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持不同价值观念的消费者需求。后现代主义认为消费者现在越来越需要表现自我和灵活多样的新形式, 零碎不成系统的认同感可以通过对情感需求的理解来分析。因此, 品牌愉悦效应可以定义为“品牌带来的情感性享受与实际性益处” (乔丹, 1996, 泰戈尔, 1987) 。这是保持消费者信赖感的一个好方法, 同时也是提高品牌价值的一种手段, 消费者有了情感上的满足感之后就能成为该品牌的有力捍卫者。

四、小结

品牌价值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很多学者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来分析了如何提高品牌价值。消费者和品牌之间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也有着最重要的影响, 和消费者建立长期互动的关系是品牌价值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点, 建立起心智区隔, 从情感上满足带给消费者愉悦效应是建立有竞争力品牌的可行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成荣邹珊刚:论品牌价值的来源和构成商业研究[J].第317期

[2]卫海英等:基于企业—顾客—利益相关者三方互动的服务品牌资产研究:一个分析框架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2010年第1期

[3]雷恩-爱尔伍德:品牌必读[M].新华出版社2003.7

[4]爱成心智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特许权价值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 篇10

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是决定银行稳健性的关键, 而特许权价值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重要因素。特许权价值是进入壁垒、利率上限和竞争限制为银行在信息生产、流动准备和证券转换等一系列金融活动中所创造的租金。金融监管部门明确规定, 银行只有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和批准后方可获得相应的特许经营权。这就意味着特许经营权为银行提供了竞争限制, 营造了追求超额利润的垄断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 特许权价值反映的是银行持续经营下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一旦破产, 银行便会丧失获得超额利润的特许经营权。因此, 银行为了保障特许权价值的持续性, 会降低风险行为来避免破产损失。

就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 金融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 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而外资银行的加入, 也势必对银行特许权价值带来一定的冲击。金融危机后, 《巴塞尔协议Ⅲ》将风险资本纳入了银行的监管资本, 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上调至6%, 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8%。可见, 银行风险的行为更加受到国际银行业的关注。所以, 分析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对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 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Diamond和Rajan (1968) 最早提出了特许权价值的概念, 认为银行取代了个人信用交易并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许可, 因而具有特许权价值。Demsetz等 (1996) 从“市场相关”和“自身相关”的角度阐述了特许权价值的形成机制。一方面, 政府作用产生的壁垒、监管和限制创造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获得垄断利润的机会;另一方面, 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客户关系的维护以及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建立为银行实现盈利提供了便利。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削弱了市场相关因素的重要性, 银行自身相关因素愈发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

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 陆前进 (2002) 对特许权价值的经济租金属性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给出了特许权价值的度量公式。而李艳 (2006) 利用税前利润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特许权价值, 得出存贷利差、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是影响特许权价值的重要因素。此外, 李燕平、韩立岩 (2008) 以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为研究视角, 指出隐性保险降低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敏感性, 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几乎失效, 对非国有银行的风险约束效应也不显著。

三、研究方法

(一) 变量确定与回归模型

1. 特许权价值的度量

目前对特许权价值的度量主要有三种:一是陆前进 (2002) 提出的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计算公式,

, 其中D指存款, R是存款准备金率, R*指超额准备金率, k代表投资资本金占存款比率, Eri是稳健投资平均收益率, 为存款利率, 是资本成本, C为本金, 为贴现率。这种度量方法只是反映出银行过去和当前的经营业绩, 用来衡量特许权价值显得不够准确。李艳 (2006) 用税前利润法构造了特许权价值, 即, 其中为税前权益利润率, 为无风险利率。第三种衡量方法是国外研究大量使用的托宾Q值法, 其计算方法又分为银行资产的市账值比和权益资本的市账值比。我们认为, 特许权价值是银行未来获得利润的净现值, 所以采用税前利润来衡量。

2. 银行风险行为

国外文献一般采用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刻画银行风险行为。由于样本数据的限制, 我们必须寻求新的指标来衡量银行风险行为。当前, 我国银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银行业务大多集中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不良贷款率 (NPL) 可以很好地反映银行选择风险行为的倾向, 能够比较客观地衡量银行风险水平。因此, 我们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银行风险行为的指标。

3. 其他控制变量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银行风险行为, 我们引入存贷比率 (DTL) 、资产负债率 (L) 、经营杠杆 (OL) 、净息差 (NIG) 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说明见表1

根据上述变量设定, 我们建立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行为影响的回归模型:

(二)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我们选取了2008-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 删除了两家2008年之后上市的商业银行 (光大银行和农业银行) , 剩下14家上市银行, 包括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信银行。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注: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我们以14家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和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值作折线图 (如图1所示) , 其中特许权价值均经过放大10倍, 以便于进行趋势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到, 特许权价值近来有上升趋势, 而不良贷款比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受到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国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 使得银行特许权价值上升。

四、实证分析

从表2给出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F统计量为19.15, 在1%的置信水平上 (临界值为3.41) 显著, R2值为0.657, 远远大于1%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0.254, 表明回归方程显著具有线性形式。因此, 上述线性回归模型在1%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一) 特许权价值与银行风险行为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 特许权价值越高, 银行采取风险行为的动机越弱。在危机后, 特许权价值呈上升趋势, 表明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和控制, 使得竞争限制和壁垒限制得以固化。同时, 特许权价值的提升降低了银行的冒险动机, 商业银行为了保障特许权价值的持续性, 更加倾向于采取稳健经营方式来获取持久、超额的利润。

(二) 资产负债率和经营杠杆与银行风险行为显著正相关

这一结果显示出, 银行的杠杆作用使银行具有更大的风险承担行为 (Risk-taking) 。存贷比和净息差与风险行为的显著正相关作用揭示了随着银行存贷业务的扩大, 也势必带来风险的增加。由于我们用来衡量风险行为的变量是不良贷款率, 所以上述这一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注:因变量为NPL, ***代表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五、总结

金融危机后, 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呈上升趋势, 这是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的直接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 特许权价值越高, 银行风险行为程度越小, 采取冒险动机越小, 这正好符合特许权假说。银行为了保障特许权价值的持续性, 会相应地降低风险行为程度, 以获取长期的超额利润。

摘要:特许权价值是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8—2011年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 实证表明:特许权价值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显著负相关, 说明商业银行为了保障特许权价值的长期持续性, 会降低自身的风险承担。

关键词:特许权价值,风险行为

参考文献

[1]韩立岩, 李燕平.中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J].金融研究, 2006 (12) .

[2]Diamond, Rajan.Present models that formalize a bank’s franchise value and its liquidity and fragilit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968 (76) :542-593.

[3]Demsetz, R., M.Saidenberg&P.Stradan.Banks with something to lose:The disciplinary role of the franchise value[J].Economic Policy Review, 1996 (10) .

[4]Anthony Saunders, Berry Wilson.An analysis of bank charter value and its risk-constraining incentive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001 (19) .

[5]陆前进.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分析及政策含义[N].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3) .

[6]李艳.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1994-2003[J].上海金融, 2006 (02) .

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干预性探析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学生价值观;教师价值观;官方价值观;价值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37-03

一、课堂教学中的三个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个主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着三种价值观:一种是学生现有的价值观;另一种是以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具体化了的价值观,我们简称为官方价值观;第三种是教师自己已经形成了的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观中,从完备程度上来讲,官方价值观具有纯粹性和理想性的特点,而学生现有的价值观通常是复杂多样的和需要引导发展的,具有不成熟性的特点。教师的价值观介于两者之间,与官方价值观有很大的交集,但是又不等同于官方价值观。

课堂教学行为是价值体现的载体,再者教育目的和性质也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价值干预的不可避免和必不可少。并且体现在一系列的不同程度上: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归因、价值选择、价值评判和价值灌输等。其中价值中立和价值灌输分别位于价值干预的两个极端。也就是说价值中立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干预。只不过干预的程度比较弱。而价值灌输则是把价值干预发挥到了极端。但干预的效果并不一定好。

科学合理的价值干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现存问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程度的价值干预,但尽量避免价值灌输等不切实际的过分的价值干涉——因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醒我们要经常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不直接对学习者个人及其思想行为做出是非好坏的价值评判,不把外在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对方,而应由学生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进而靠自己最终解决自己的问题。主张不过分干预学生实质上是倾向于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灌输,影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自身价值取向和做出价值判断,而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完全的价值中立。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我发展是建构性的。因此,一定不能脱离学生的现有状况,在坚持官方价值的同时我们对学生的价值影响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来建构。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绑架,否则,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价值干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价值存在着有意识的干预和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干预(但这种干预是客观存在的)两种情况:所谓有意识的干预就是教师通过课堂互动或者以往的教学经验了解到学生的价值现状。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对我国教育目的和课程标准解读。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或干预策略,有目的地扭转学生不健全(当然大多数时候是以官方的价值取向为标准)的价值观或者塑造某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观;所谓无意识的价值干预是指教师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观会通过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出来,但这种体现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是一种隐性的存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干预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比如说,某位教师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而对商人存在很大的偏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可能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而义愤填膺地发了一通针对商人的牢骚,可能教师并没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但是很可能已经与我们的官方价值要求相背离了,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因此,这样的情况也是需要教师时刻自觉和自控的。也就是说。要尽量把无意识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意识化,以减少课堂教学的无效性或者低效性。但是这种干预方式本身对我们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没有太大意义,我们重点讨论有意识的价值干预。

有意识的价值干预又可以细分为内容干预和功能干预。所谓内容干预,是教师对学生原有的价值观进行影响与改变。价值的功能干预是允许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自己去发现价值,去选择价值。例如,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澄清其价值追求,协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帮助他们认识其价值观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认识价值选择和自己的需要之間是否存在矛盾或者不一致之处;让学生领悟其价值观与行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及其后果等等。

三、教师行为干预方式选择的依据

中小学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课堂教学中价值问-题的类型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细节中体现的价值干预有着特殊的要求:

(一)中小学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1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对象

中学与小学的课堂教学不同首先取决于教育的对象不同。中小学课堂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小学阶段(6-12岁)的儿童其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评价自己时比较模糊,同时开始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但对老师和成人的依赖使其价值判断受家长、教师、媒体宣传等影响较大,缺乏稳定的价值信念。从认知能力发展上看,其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感性经验成分。对事物的理解处于从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向比较本质的理解的过渡阶段。中学生(12岁-18岁)的心理特点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并存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问题,如孤立地、偏激地评价问题等,这一时期自我评价能力有所发展,但不够稳定和客观,自我意识增强,逆反心理明显,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独立自主,但社会经验缺乏。

与针对其它人群教育一样,中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学生进行选择和做决定的权利,同时要促进其做出基于自身价值观的适宜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自主权是根植于学生自身的能力的。这种能力是指个人能够了解、评估和使用各种有利于做出决策的信息与资源,并能预测各项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中小学生能否做出理性而适宜的判断和决定,受限于他们本身具备的知识、信息、资源和经验。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大多数的中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以及不能充分认识并恰当使用自己具备的资源和信息,不具备正确地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同时。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未定型阶段,学生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可以影响学生端正主体意识,规范体系、目标理想与价值本位的取向。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大都有依赖、服从教师的心理,他们带着自己的困惑来,希望教师能帮助他们认识和判断问题。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以建议与是非判断标准,不帮助学生克服不正确的价值观,则只会让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与混乱。因此,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价值评判和价值引导。

中、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可能对同一个事物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这些观念和评价可能不尽成熟和完善,但对他们来说意义却极为重大,是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这些价值观,理解这种价值选择背后的独特理由,从而便于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协助他们进行改变。

2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价值问题的类型

(1)发展性价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学生无明显的价值问题,基本能做出符合教育要求的价值判断。教师的价值干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开掘潜质,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2)适应性价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明显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这类价值干预的目的是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课堂教学行为显性或隐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冲突。

(3)障碍性价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暴露出了他们已经形成的较稳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并且这种价值取向是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并已经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的价值诊断和价值分析,采取合理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纠正学生的价值误区。

从以往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来看,课堂教学中价值问题多集中于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这两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尊重和接纳学生原有的价值观。承认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可以采取非言语的、隐性的行为方式进行引导和促进。但同时,针对第三种问题,如果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有反社会的、有害于他人利益的,教师应保持警觉。从中发现问题。诊断出问题,并果断进行内容于预,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有害行为的发生。实现错误价值取向的正向扭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

四、基于价值干预思考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收集和分析学生现有的价值观信息,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有意识的价值干预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人就是依据这一套价值系统去评价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并以此去规范、引导自己的认识及行为的。中小学生的价值观还处于未定型阶段,也就是说,学生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都与价值有关,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进行价值干预。我们认为当学生属于下列情形者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价值干预:第一,对自己的价值追求不清;第二,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第三,对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和情感问题的联系不清;第四,缺乏价值选择的能力;第五,存在与社会规范不相适的价值观。对于需要进行价值干预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进行价值引导。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二)功能干预与内容干预相结合。以功能干预为主

价值的功能干预是允许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自己去发现价值,去选择价值。例如。帮助学生澄清其价值追求,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协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帮助他们认识其价值观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认识价值选择和自己的需要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者不一致之处;让学生领悟其价值观与行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及其后果等等。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在对他们进行价值的功能干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内容干预也是必要的。当然,不管是功能干预还是内容干预一定要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内容要求,不可凭借教师的爱好和偏向进行不科学的干预。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作为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用正确的方法赢得学生的信任。林孟平指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一個人的学位、资历、理论和技术的纯熟,而是教师本身的修养m。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把一些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传达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自觉

行为价值管理 篇1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读者价值观的偏差在网络行为上失范的体现

据有关部门发布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6亿之多。而在高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超过90%,是绝对的上网主流群体和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完善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向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的偏差,也体现以他们为主的读者群中的少数人,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网络行为上的失范。

1.抄袭剽窃。

很多大学生不愿进行独立思考,把网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修改、甚至原封不动地当作作业上交来应付老师。在毕业设计的时候,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2.不良信息。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虽然管理严格,但时常也有读者浏览、下载和传播黄、赌、邪信息,很多人对网上不良信息甚至反动信息鉴别力不高,有的甚至还热衷于接受或传播各类不良信息。

3.言行随意。

有的大学生通过聊天工具或网上的交流平台,对他人、学校或某件事情进行谩骂、诽谤、中伤、恶毒攻击,以发泄不满的情绪。

4.非法操作。

有的读者滥用信息技术攻击或破坏他人信息系统,盗取别人的密码、资料。进行这些非法操作的读者多数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很少是出于恶意破坏的目的。

5.认识模糊。

一些读者对网络的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在虚拟的世界里,注不注意公德无所谓,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馆员的批评教育也采取不理不睬、甚至是不礼貌的态度。

6.过分迷恋。

网络聊天、适当游戏、网上音乐、网上电影、网上电视等,这些本是正规的网络行为,但有的读者常常“乐而忘返”,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聊天数小时、看电影或听音乐十几个小时的读者大有人在。

7.无聊空虚。

当代大学生面临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表现出极度空虚,无所事事,于是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便成为打发时光的好去处。在这里各种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读者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1.规范读者的网络行为。

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时很难奏效,而许多做学生工作的领导、教师对网络又不熟悉。因此,学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走进网络,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馆员都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和技术,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的优越条件,了解读者们的上网情况以及思想状况,从宏观上对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基本规律;也可以通过网络并结合传统的教育方式,规范读者的网络行为。在这方面,我们图书馆馆员必须有所作为。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2.坚定读者的政治信念。

要大力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全面深化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采取更加科学、灵活、有效的方式,组织读者尤其大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真正使科学理论植根于脑海之中,达到有效的心理认同,并转化为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从而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3.坚持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广大青年读者尤其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坚持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人人成才,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我为本,唯我独尊。每个人都有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又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支持帮助。每个人只有始终坚持我为人人的宗旨,最终才能达到人人为我的和谐境界。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青年读者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思想偏激。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理论学习;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摆脱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桎梏,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青年人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是牢牢把握人生航向的行动指南。这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也是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倡导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二是加大正面教育和引导力度,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大学生向先进看齐,加强自律,努力做到知荣明耻、知耻改过。三是积极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作用,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历史意义等的认知,使大学生全方位地接受、理解和践行“八荣八耻”这一重要道德规范。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辩证统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指导大学生思想行动的指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理所应当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图书馆馆员也要以图书馆为依托,利用电子阅览室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一种新的方式,长期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的网络行为进行定位研究,积极引导广大读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第二课堂”作用。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的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读者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其网络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的价值内核,图书馆应从多方面引导广大读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读者,网络行为,失范,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祖钧.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龙岩学院学报,2007(1):115-118.

[2]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36-37.

[3]刘继红,孙新建,陈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3):117-119.

上一篇:放射性肝损伤下一篇:电路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