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能力

2024-06-19

价值管理能力(共12篇)

价值管理能力 篇1

现代企业追求以价值为基础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以企业财务人员在产品盈利能力管理中的三年历程为案例,从案例A中分析在发挥财务价值引领作用中,如何契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如何因时而变,创造财务最佳价值。

一、案例

X公司历经十年创业,逐步发展成年产能高达百万吨的生产企业。然而,随着08年金融危机以及市场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滑落。公司各部门上上下下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作为单一加工企业,公司如何在有限的产品差价内求生存、谋发展?无疑“成本”摆到了首当其冲的位置。财务部门围绕提升成本竞争力,推动形成全员降本的良好氛围,每月成本例会无论从会前材料准备到会后落实都得到了各厂、部的积极响应,公司连续四年的现场单耗水平一降再降,贡献近亿元。

与此同时,财务部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创造财务价值,尝试从经营分析入手,开发了“效益分析系统”,通过采集明细产品的实际工艺履历,进而综合分析各明细产品的盈利能力,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财务部同样每月将产品盈利能力排序在公司经营例会上予以汇报,但是效果却与成本例会迥然不同,如石入海,没有激起多少浪花。我们的工作成果仅仅是做了一项“汇报”而已。财务人员很彷徨、迷惑,“花费这么大精力做这项工作有意义吗?”、“到底怎样才能发挥盈利能力分析的价值引领作用呢?”、“怎样才能让业务部门像关注成本一样关注它呢?”……

我们跟营销人员进行了了解,回答让我们很意外,“你们的数据可信吗?市场上某某产品售价这么高,行情这么俏,怎么会盈利比某某产品低呢?”、“我们能拿到订单就不错了。”……我们陷入了沉思中。

当我们从专业角度审视,希望能发挥产品盈利能力评估的价值导向作用,并且“固执”地相信财务数据的权威性,恰恰忽视了其最重要的使用部门——销售部的作用和价值取向,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最贴近市场的第一手信息。

我们立即调整工作方法。第二个月在准备经营例会材料前,首先与销售部营销室进行了多次的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对系统计算结果与市场反映偏差大的产品重新溯源审查数据,看是否存在加工返修异常、产品特殊定价等因素影响,以求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不锈钢产品的真实盈利水平,使我们的材料更具说服力。同时我们不仅在经营例会上向部门领导汇报,并正式发布月度的《常规产品盈利能力评估报告》。这是一份颇具份量的评估报告。它更主要的是面向公司生产和营销部门人员。希望通过我们潜移默化地灌输,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公司明细产品的盈利性,心中有“数”。

成果:2009年初步建立了产品盈利能力管理的模型,及联动机制。

但是事情到了这里还没结束,仅仅是公司盈利能力管理迈出的第一步。随着第二年公司经营方针调整,提出“全员营销”的理念,财务作为“营销”一员,以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契合公司经营形势变化,产品盈利分析得以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分析纬度由最初的仅区分常规产品的钢种逐步拓展到全部产品并区分规格、原料来源、行业类别......当公司首次实现月达产,财务部及时与制造部门沟通,推出了以瓶颈工序的小时边际贡献分析。尤为可喜的是在这一阶段盈利能力管理得到了营销部门的热烈关注,营销人员跑单、接单时不由自主地会先考虑产品的盈利性。

成果:部门高效协同、在公司现场成本降本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公司产能已满负荷运作、订单需求量远远超出产能,如何再提升?此时,公司提出“能效最大化”的经营总目标,突破思维,大胆求变,率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生产、销售、财务三结合,将产品盈利能力评估由通常的后评价提前到合同评审阶段,即在制定销售资源预案时先进行盈利能力的预评估,择优选择方案,月度终了再进行后评价。同时,公司积极策划拟将“长期盈利产品销售量”作为营销人员的重要绩效评价指标,直接与其薪酬挂钩。

成果:毋庸置疑公司产销财一体化协同的乘积效应必将凸显,员工活力、潜力迸放。

二、案例分析

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管理的三年成长历程中,曾经有过迷惘、困惑,但是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各层级员工紧紧围绕不同时期的经营方针,群策群力,形成了良好的协调运作机制,实现了盈利能力管理的质的飞跃。可以说,X公司在盈利能力管理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最好地诠释了创造财务最佳价值。

1. 转变观念、形成一致的价值目标。

2009年公司深刻总结前几年的经验和教训,摆正心态,提出“统一认识,坚定信心,重塑形象”的经营方针。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走出困境,重塑品牌。公司领导身体力行,也激发着公司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抱成一团,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正是有了价值取向的一致,也为后续的跨部门无边界合作奠定了深厚的根底。

财务部在具体践行价值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固有理念的破旧立新。在产品盈利能力管理建立的第一年,财务部过多看重了“管理者的决策参谋”这一角色。然而公司的价值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同时还需要销售、生产等核心部门的管理活动来支撑。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视角和观念。此时,财务部深思熟虑后提出财务人员转变观念,将财务角色定位为——“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触动财务人员更多关注于业务,建立了双向的富有成效的沟通机制,使得产品盈利能力管理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

2. 快速响应、形成高效的部门协同。

公司根据战略、环境变化制定了不同时期的经营方针。而将公司策略方针到目标结果的联结靠执行,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做到系统优化、协同高效,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运作机能。产品盈利能力管理起步阶段的举步维艰,告诉我们只有实现财务管理体系与业务体系的充分对接,才能快速响应外部产品市场变化,才能保证实现对业务管理的价值导向及引领作用。

09年X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初步建立财务和销售部门的联动开展盈利能力分析。10年这种联动关系中销售部由相对的被动响应转为主动参与,主动关注每个月、每个品种的盈利性,甚至会更深入了解其成本构成。同时队伍增加了新成员——生产制造部门。11年成立项目小组,以“利”为中心,进一步加强销售、财务、生产三结合,突破性地实现了盈利后评估向前评价的转化。

在盈利能力管理推进中,我们看到了跨部门的无间合作,各部门如同一个整体,不再推诿扯皮,不再界限分明,而是以高涨的热情、高效的工作方式为同一目标而不断探索、前进。正是有了部门间如此的高效协同,才实现了价值链上每一环节的价值增值,凸显了整体协同的乘积效应。

3. 以项目管理为手段,激发团队活力

在产品盈利能力管理推进中,以项目管理为手段,建立虚拟团队。当下,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运营控制、绩效考评提供重要支撑的管理活动,所以财务人员要深入现场、融入业务,再辅以专业分析方法和手段,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后,才能提供出真正有“含金量”的盈利分析数据。

项目管理同时能最大的实现团队价值,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实现优势互补,并减少公司资源占用。本例中团队成员相当一部分为年轻人,当遇到困难,部分员工出现畏难情绪时,项目团队负责人提出合理有效的方法,为团队指明方向,带领大家围绕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共同探讨,出现问题不回避,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随时调整策略,实施改进。最终,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管理成效显著、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年轻员工通过这次历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业务技能,而且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向上追求。也算是该项目的一次意外收获!

着眼于集团新一轮发展战略,财务人员以“价值整合者”为己任,必将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更卓越的作用。

价值管理能力 篇2

2010年全行网点转型工作强势启动以来,营销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网点外表形象、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服务礼仪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营业部XX支行网点仍然停留在“交易为主、服务欠缺、自然增长、粗放经营”上,变化的只是外在形象,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根据对2011年全省营销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推动营销改进,最重要的就是落在“实”字上,给力在“效能”上,实现网点的“两个转变”,即让网点成为支行业绩的支撑,让客户经理成为支行营销的主力军。本文拟结合XX支行的实际情况,重点就如何改进网点营销能力、提升网点价值作初步探讨。

一、加强网点低柜区与理财室区域建设,强化网点营销功能

网点转型后,我行经过装修的各个网点均按照统一的标准设置了低柜区和理财室,为营销和服务开辟了新的阵地,但是目前这两个区域的效用却不太明显。低柜基本只用来办理非现金交易结算业务,理财室则几乎全部被网点主任和客户经理占用。为发挥这两个区域应有的功能,XX支行准备强力推行“四个到位”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两个区域”的建设实现网点真正的转型和实质性的转变,构建网点立体营销体系。一是客户经理到低柜,强化产品推介职能。网点低柜区域建设重点是把客户经理推向低柜,进一步完善网点低柜功能,通过增设个贷专柜、咨询专柜等措施,要求网点所有客户经理把低柜区作为工作岗位,把低柜作为办公桌,倡导客户经理必须8小时面对客户,不在网点低柜推介产品,就在市场面对客户,增加与客户交流沟通频次,发现客户需求,将网点低柜打造成我行推介产品的主阵地。

二是理财经理入理财室,将理财室打造为销售产品和服务客户的主要阵地。服务客户与销售产品是理财室的两大基本功能,理财室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配齐服务设施,强化与贵宾客户沟通交流、为贵宾客户服务的私密性;二是理财师回归理财室,强化对贵宾客户服务的专属性;理财室建设的评价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延长与客户交流的时间;理财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品营销机会,营销适合的产品;理财室使用的规则是“谁需要,谁使用”,客户在,其专属客户经理即可使用。从而彻底改变目前理财室就是客户经理办公室的局面,恢复理财室的本来面目。

三是客户维护责任到人。优质个人客户的分户、管户强化到人,并明确了其管户职责,包括建立维护档案,明确维护途径及频率等,一是编制管户台帐。包括客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存款余额及在我行购买、办理的各类金融产品;二是丰富客户资料。每位管户客户经理根据平时收集的客户信息丰富客户资料,包括客户工作地址、家庭地址、通讯地址、兴趣爱好、风险偏好、社会关系等经常更新,以便给分析客户提供可靠详实的资料。对于存量客户,通过个人客户系统原则上对10万元以上的客户进行清理,将客户按资产规模划分,分户到人,网点可以与管户人员签订《管户责任书》;对于新增客户,原则上按照“谁营销谁维护”的原则进行分户管理,不受分档限制,由营销人凭客户申请向网点主管申请,网点负责人确认后进行指派管理,并及时申报、纳入支行考核系统,并按照客户层级由维护责任人、协助维护人于一周内及时回访。

四是产品档案建设到位。一是要建立、健全已经销售产品的档案,以各类主打产品使用人为主线建立产品核心客户群,为维护与服务客户打好基础;二是系统地建立、健全各项产品档案,例如个贷,目前总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一系列个人贷款产品,形成以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个人经营类贷款等多品种共同发展的个人贷款产品体系,2011年XX支行在个人贷款上要全面营销三个系列产品组合,涵盖各类客户在创业、消费、安居方面的所有需求,同时各网点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及客户需求,有重点的选择自身特色产品或是拳头产品。如果没有产品档案,没有客户分户,则会与两个区域的建设脱节。

二、强化网点四项功能,改进网点营销能力

目前我行网点的营销功能严重错位。营业大厅摆放的宣传材料和宣传的重点大都是第三方产品;低柜基本用于办理非现金交易结算业务;客户经理占据着理财室,不直接面对客户;贵宾室只相对地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了一个私密、便捷的空间,网点在产品宣传、产品推介、产品销售、产品服务方面的功能基本缺失,要使网点真正成为营销的主阵地,使网点业绩成为支行业绩的支撑,就必须恢复并强化网点的四项功能:

一是产品宣传功能。支行或者上级行可以统一制定网点宣传内容,定期下发,要以农行产品和支行当期营销重点为主,适当补充第三方的理财信息,做到重点突出;在设立个贷等产品的营销专柜外,各个区域包括低柜、理财室、柜面、展板、滚动屏、液晶电视等要构成一个立体的宣传体系,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产品宣传渠道,包括开展进市场、进街道、进社区、进楼盘的专项宣传;利用电话、短信方式对目标客户进行宣传;在区域繁华地段悬挂、张贴我行产品广告,在报刊、杂志、政府网站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积极参加各商会、行业协会、交易会、经济论坛开展宣传;不定期举办优质客户联谊会等方式进行宣传。

二是产品推介功能。强力推行体验式推介,尤其电子银行类产品,尽量实行体验式营销、体验式推介,将产品体验作为营销和推介的主要方式;不能进行体验式营销的时候客户经理就要去现身说法;进一步固化柜面的巧推介环节,利用交易机会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及时与相关客户经理联系,实现进一步的推介和价值挖掘。三是产品销售功能。要由现在的柜面销售、低端产品销售向全区域营销、全品种销售立体营销体系转变。要提升理财室的销售能力,使理财室成为销售理财产品、服务贵宾客户的主要阵地;要加大低柜综合营销功能,将其打造为引进客户的重要阵地,利用低柜进行重点推介、营销,提高客户的认知度,认同度,锁定客户,实现产品的捆绑销售,对个人助业贷款客户,可捆绑营销员卡、信用卡、转账电话、POS等产品,对住房贷款客户,可捆绑短信通、基金、保险等产品,对随薪贷客户,可捆绑电子产品营销;要提升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的营销能力,使他们充分发挥网点营销主体的主要作用。

四是产品服务功能。首先是根据客户需求,利用交叉营销、捆绑营销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其次是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品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第三是确立以日常情感关怀、售后服务跟踪等为主的基础性服务体系和以定期财富诊断、组织客户活动等为主的增值服务体系,并实现了网点服务与支行服务的并行、对接。

三、重构网点服务体系,提升网点营销品质

从网点现状来看,虽然通过一对一营销、服务营销、产品组合营销、立体营销、交叉营销、差别营销等非现场营销和现场营销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服务体系不完备,营销受到标准、流程、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网点仍然存在综合营销功能欠缺、专业化营销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重构网点服务体系,激活网点营销活力势在必行。

一是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劳动组合。首先,针对基层网点普遍存在人员紧缺,人员与业务量之间配比失衡的问题,支行一方面通过考核的方式将一批优秀员工充实到了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队伍中;另一方面根据经营规模、营销业绩将网点划分为龙头网点、骨干网点、进位网点、潜力网点,按不同位阶配置人力资源,确保资源效用最大化。其次,为调整网点前后台人员配置不平衡的现状,实现高低柜、前后台、内外勤、大堂与户外的科学分配,支行对二级支行按照内、外勤1:1的配比方案,加大对前台人员的倾斜力度,目前二级支行至少配置了5名客户经理,其中三分之一的网点外勤人员数量达到7名。

二是梳理网点服务体系,固化服务流程。重新梳理服务体系,在原有的网点服务组织架构中,营销人员的配备主要是针对“六大功能分区”设置“五类营销人员(网点主任、大堂经理、低柜柜员、个人客户经理、个人理财顾问)”,支行为构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扫除网点服务营销的盲点,将岗位角色重新梳理:为增强大堂服务功能创设了营业经理、大堂副理,营销经理作为大堂管理的主责任人,全面负责大堂内外客户的引领及大堂内所有人员的工作指派和监督;对低柜、三方人员及保安的职能角色重新定位,明确、丰富了他们的服务内容和工作要求;柜面仍以优质文明服务为主线,弱化影响柜面操作人员办理柜台业务的营销功能,倡导其转推介意识;对客户经理实施岗位弹性设置,让客户经理走到低柜中去,低柜中的客户经理综合服务专柜由网点所有客户经理轮流当值;为理财经理减负,使其专职营销理财产品。固化服务流程,通过在日常服务工作中不断实践强化标准服务话术、规范动作、服务步骤,形成服务时的条件反射,为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

三是明确贵宾客户认定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在客户关系管理中,优质存量客户的维护不仅成本低、见效快,而且还能在短期内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所以个人贵宾客户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战略性资源。为培育和稳定高价值个人贵宾客户群体,支行将贵宾客户认定标准重新明确,加强了个人贵宾客户服务的精细化管理:首先是制定“四包责任制”,包客户不流失、包金融资产增加到位、包优先优惠专属专享到位、包客户档案建立到位;第二是明确贵宾客户认定标准,即储蓄存款在10万元(含)以上或对网点各项业务起到支撑作用的优质客户(含电子产品类、理财类);第三是分户到人,并实施分层维护、分类管理,以客户维护为主线,以产品管理为补充和支撑;第四是为贵宾客户实行“2对1”双重维护模式,客户经理或理财经理的身份对客户维护,同时以产品经理的角色,通过产品服务锁定客户,双重维护,交叉互补,整合服务资源;第五是明确维护责任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为贵宾客户的维护主体,网点负责人为客户维护的责任人,行长、分管行长、支行个人业务部经理为客户维护的协助人;第六是根据个人贵宾客户等级的递增,对客户的关注度和维护服务层次逐层递增;第七是规范维护职责,包括完善客户档案,定期联系客户,维护人要根据客户喜好、习惯选择多元化维护途径,如发送短信、电话通知、生日祝福、节日拜访等,并登记客户经理工作日志;第八是固化维护内容,分为基础性服务工作包含产品售后跟踪、电话拜访、客户满意度调查、日常情感关怀;增值服务工作包含客户培训、定期财富诊断、客户活动、定期拜访、特殊拜访(上门拜访/约定拜访)等。

四是建立服务评价体系,保障服务质量。成立专班,组织推动。为促进网点将两个转变、四项功能落到实处,支行成立由分管行长、个人金融部、财会运营部、综合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的专班;网点成立由负责人、会计主管、营业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组成的小组,负责与支行专班对接。强化评价,确保落实。制定《XX支行营业网点优质文明服务实施细则》、《优质文明服务提升及营销技能提升导入固化标准》和《窗口服务检查计分表》等办法;强化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网点负责人的履职能力评价挂钩、与员工的岗位挂钩;在支行督导专班日常检查考核的基础上,实施行级领导带队检查制度,每位行级领导每半月带队对12个网点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按照《窗口服务检查计分表》进行打分评价。加大奖惩力度。支行督导专班将定期不定期对网点转型各项内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根据各网点评价情况,每季度对名列前茅的网点授予“流动红旗”和费用一次性补贴,对表现不良的网点给予积分处罚。对评价排名靠后的网点及负责人将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建立客户经理机制,激发网点营销活力

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核心群体,是商业银行与市场接轨、与客户沟通的主要桥梁,是银行金融产品的主要推介者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因此,建立客户经理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客户经理队伍势在必行。

一是明确支行客户经理范畴,加强职责意识。针对各序列营销人员的岗位角色定位,客户经理队伍有以下三个层面:基层负责人是基层营销团队的带头人,要有全局观念,协调各方面关系,传导经营理念,激发团队精神;网点客户经理要捕捉客源信息,收集客户基础资料,并把了解到的客户抽象信息转化为具体业务需求,将客户引进银行;机关客户经理要为基层客户营销提供智力支持和后台处理,帮助网点找客户、找市场,提出营销建议,负责基层网点引进客户的业务申报。同时加大老客户上下游关联客户的拓展,承担直销任务。

二是建立支行客户经理评价体系。支行客户经理评价主要分为对基层客户经理个人积分评价和对机关客户经理团队任务评价两种模式。即支行对基层客户经理按产品积分进行个人考核评价,定期对客户经理按业务积分进行排队,对排名最后的客户经理采取退出机制,强调个人贡献度,鼓励基层员工个人多创效益;对机关客户经理按组制定任务目标,按团队任务完成率进行整体考核评价,强化客户经理团队维护客户的理念。

三是加强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激发营销动力。支行对客户经理考核重点突出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占绝对比重,以充分调动客户经理营销积极性。具体模式为:首先,网点主任绩效考核70%与网点的经营目标责任制得分挂钩,30%与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和客户结构的调整挂钩,存款的增长和客户增长必须超计划20%才能拿全工资;其次,基层客户经理绩效考核30%与网点的经营目标责任制得分挂钩,70%参与客户经理考核,按支行产品计分表,得4000分以下的,按产品计价,4000分到8000分计价并按60%依率计发绩效,8000分以上的计价并依率计发绩效;第三,机关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以组为单位,制定各项营销目标,按各项指标完成率占比计分,年末考核在各项指标均完成的基础上按实际完成率计分,上不封顶。

挖掘文本价值 提高写作能力 篇3

一、品读文本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读书应该认真仔细,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每个字都不应该忽略,每句话都要认真领悟其含义。教师要抓住文本中表达精准的词语、优美的句式,引领学生细细品味、鉴赏。

《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教学时,教師应紧扣这些地方,引导学生赏析、品味,使学生感受其语言表达之妙,并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了帮助学生领略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笔者专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板:“我认为

是文中最为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就妙在

。”有学生认为“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把济南的地形特点写了出来,而且还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有学生认为“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中的“卧”字既传神,又表现出了一种安静平和的气氛,这样的用词很讲究。

文本语言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走进文本,领悟情感,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分析结构技巧

课文作为文学佳作,往往具有巧妙的结构技巧。常见的承上启下、倒叙、首尾呼应、悬念设置等都是文本结构技巧的体现,体现了作者在结构安排上的匠心,教师切不可忽视。假如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写作就会更加活泼灵动、别具一格。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促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前一部分写的是百草园,后一部分写的是三味书屋,中间用一个过渡段把这两个部分连接了起来。在教学时,笔者这样引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进行深层阅读: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课文的结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有的学生认为这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的快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冷酷、陈旧作对比,以体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有学生认为是衬托关系,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来衬托封建教育制度的苛刻;还有的学生认为它们之间是和谐统一的,都是作者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学生的回答见仁见智,在对文本结构的探讨中,学生的思想自然地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引导学生探析文本结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重要的不是探究的结果,而是探究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去,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评价,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认识,使学生对文本结构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三、赏析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使读者受到感染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模仿课文的表现手法,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社戏》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习文章中对比的表现手法以及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而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与认识。笔者在引导学生分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1.认真朗读有关描写闰土的句子或者段落,并想想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2.课文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的对比来突出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就这样,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读、思、画、议找到了以下几个对比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外貌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动作、对话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对“我”的前后态度对比。这样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将对比的表现手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教材这个范例,努力挖掘文本表达精华,引导学生阅读、赏析、感悟、仿写。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透过语言形式习得其精髓,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的。

价值管理能力 篇4

一、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毁损价值的企业一定是价值创造能力低下的企业, 一定是在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发生问题或存在严重管理短板的企业, 一定是自我改善能力不强、忽视管理创新的企业。创造价值的企业一定是重视企业管理、重视自我改善、重视管理创新, 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

(一) 从经济增加值本质看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经济增加值 (简称E V A) , 80年代开始盛行欧美, 90年代末传到中国, 现已成为我们身边热点的价值管理理论, 并已在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及一批其他类型企业中应用。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即长期以来被经济学称为的“剩余收益”或“经济利润”。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 (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营损益调整项×50%) × (1-25%)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营损益调整项×50%) × (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在这里必须注意: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时, 需要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 以消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扭曲, 需要结合资产负债表计算资本成本。

经济增加价值其本质是企业经营产生的利润扣除为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成本后所剩下的利润。经济增加值大于零, 说明企业收益多于为取得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 说明企业在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小于零, 说明股东的财富在减少, 说明企业在毁损价值。毁损价值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较低, 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较高, 经济增加值持续改善提高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 管理问题是影响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根本问题

经济增加值形成过程既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过程, 又是企业价值创造或价值毁损过程, 既是检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高低的过程, 又是检验企业对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各种资源整合管理能力高低的过程。管理问题始终是影响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高低的根本问题。

经济增加值的核算过程就是查找企业管理短板的过程。影响净营业利润的收入规模、收入结构、税费及成本费用水平都是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因素, 影响资本成本及投资净收益的资本占用规模及资产使用效率也是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因素。通过经济增加值核算分析, 可以发现影响经济增加值的主要问题是净营业利润太低还是资本占用规模过大资本成本太高。

经济增加值改善过程就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过程。经过对经济增加值形成过程的详细核算与分析, 企业都会找到影响经济增加值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问题, 都会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措施, 去打通制约环节, 解决存在问题, 去创造比上一期更多的经济增加值, 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每一期创造的经济增加值都比上一期多出一块增量经济增加值, 就说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得到持续改善, 企业管理得到持续改善, 企业创造价值在逐步提高 (或企业毁损的价值在逐步降低) , 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不断提升。

(三) 管理创新是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既然企业管理问题是影响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根本问题, 那么, 企业就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不断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 持续推进管理创新, 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虽然很多, 但管理创新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不同方法, 其实施难度与效果各异。从就事论事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程修复式的“原样复制”、完善流程式的“查找漏洞”等传统方法到更新换代式的“运用新思想、新工具、新方法”的管理创新, 其实施难度逐渐增加, 实施效果不断向好。创新就意味着改变过去, 就意味着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 (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 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的动机源于对企业现状的不满, 就是带着问题、针对问题, 以全新的理念、方式、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 实现管理改善目标。

二、如何开展管理创新, 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开展管理创新, 首先要打造富有创造性的组织、集聚资源、营造创新氛围;其次是构建管理创新体系, 组建团队、明确制度、筛选课题、制定方案、有效实施, 使管理创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评价、有激励, 从而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 持续推进管理创新, 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一) 创造环境, 营造氛围

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是企业有效开展管理创新的三个关键因素。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 (如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 , 有机式组织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 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 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这三个方面是组织结构层面的创新环境。充满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 接受模棱两可, 容忍不切实际, 外部控制少, 接受风险, 容忍冲突, 注重后果甚于手段, 强调开放系统, 是管理创新的文化环境。人力资源是管理创新的又一重要环境, 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对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 以使其保持知识更新, 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 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 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力, 使他们主动而热情的将新思想予以深化, 新方法予以实践推广。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需要企业有意识的培育、培养和维护, 是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基础。

(二) 建立团队, 明确制度

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从2007年开始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建立了董事长为组长、规划、技术、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质量等部门领导及相关业务骨干为成员的管理创新团队, 明确了“构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程序化、制度化、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新体系”的团队愿景, 制定了“以提升管理效率为目标, 以‘持续改善、持续创新、持续提升’为主题, 以‘改革、求新、顺畅、高效’为理念, 以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为途径, 强化管理基础, 优化管理流程, 细化管理过程, 健全管理制度”的团队工作方针, 制定了“管理创新项目切实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每年推荐1—2个管理创新成果参加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选并力争获奖, 管理创新体系完善并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与企业文化”的团队目标, 同时还明确了团队任务、团队基本职责和团队工作制度, 有效推进了管理创新工作。

(三) 筛选课题, 制定方案

根据经济增加值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各二级单位可以向公司管理创新团队申报创新项目, 公司管理创新团队根据汇总结果和掌握的影响企业价值创新能力的管理问题, 按影响程度与涉及范围, 与各二级单位沟通后确定公司级管理创新课题, 未选入公司级管理创新课题的申报项目, 作为各申报单位的部门级管理创新课题, 按照“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 开展管理创新活动。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按上述程序, 2011年确定了“构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预算管控模式”等19个管理创新课题, 其中公司级8个, 部门级11个, 目前, 正在有序推进。

(四) 定期研讨, 有效实施

管理创新项目经审核立项后, 各课题组要按创新实施方案细化月度工作计划, 认真落实推进。管理创新团队要定期不定期了解掌握各管理创新项目开展与落实情况, 做好跨部门项目的协调工作, 重点做好两个层面的定期研讨, 解剖麻雀, 锻炼培训创新业务骨干:一是坚持创新团队例会制度, 每季度召开一次各管理创新项目课题组长参加的团队会议, 汇报、交流、研讨各管理创新项目开展情况, 进行创新理论业务培训, 提高团队创新意识与工作能力;二是定期选择典型项目, 管理创新团队与所选项目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该课题理论依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对该课题创新点的进一步认识与体会, 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鼓足勇气、鼓足干劲, 切实推进项目实施。

(五) 总结评审, 有效激励

价值管理能力 篇5

新教材上册有四章,一章内容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通过引言加以概括,给我们展示出体现某个时代特征的历史知识面。引言的这一特点为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即把具体史实和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我在讲第二章第七节日本锁国政策时,先引导学生分析引言,概括出17~18世纪东西方世界的时代特征:当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更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地威胁着正在走向衰落的东方封建国家。在作了以上概括后,再把日本的锁国政策放到这个大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日本之所以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因为这个时期英法等殖民国家积极在亚洲地区开拓殖民地,这对日本造成极大威胁。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德川幕府陆续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这种政策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独立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它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是消极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扼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维护日本的独立;同时这种消极的防范,又隔断了日本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成了19世纪中期被动挨打的隐患。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具体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的基本方法。当学生以后遇到诸如:拿破仑的功过是非、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西方列强对外侵略的正反作用等历史问题时,就会自觉地根据引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阶段性特征,对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二、利用“引言”,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引言所列的基本史实是以相互关联状态展现出来的。所谓关联就是把分散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组合,在举出其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得出观点,从而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出引言中史实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从而较为顺利地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学习第一章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引言全文,再让学生列举出:新航路开辟、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等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引言的中心内容,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并进一步指出各历史事件是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角度来说明中心内容的。

这就让那些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在学生心中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学习第二章时,我先提示学生注意“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面发展”这一历史结论,然后让学生阅读引言后概括列出基本史实,再引导学生分析基本史实与历史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这就把观点和史实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依据具体史实,概括出基本观点的能力。学习第三章时,我从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入手,寻找事实之间联系的纽带,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维也纳会议等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受到动摇;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如此归纳使学生对维也纳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又如,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工业革命——各国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列强侵略扩张——亚洲革命风暴的形成等,都可以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联系,把分散的知识归结成整体。学习第四章时,我让学生阅读引言,再从引言中提炼出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重新瓜分世界及其矛盾、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第二国际、列宁主义诞生、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纳概括出三条主要线索: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国际关系新变化;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③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使学生学到了分析归纳和概括的基本方法。当然归纳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视具体问题具体确定。总之,借助于引言体现出的基本史实的关联性,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确是事半而功倍。

三、利用“引言”,培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引言以基本历史事实为载体,蕴含历史思维方法,支撑历史理论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基本史实是以直观形态展现出来的,而理论观点和理论方法是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基本史实中,是体现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叙述、分析和评价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并挖掘这些隐含的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我对第二章引言的部分内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维也纳会议后,……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说明旧势力的顽固性、新旧势力斗争的长期性和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如此逐一细致地分析挖掘,既没有一味注重理论观点而忽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又没有只讲授历史知识而忽视理论观点教学,而是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四、利用“引言”,培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所谓历史知识,应该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线索和历史发展过程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在引言中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反映出来,这也正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再认、再现的内容。再认、再现就是记忆能力,从记忆方法上分类,它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引言知识结构既可以帮助我们机械记忆,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因为引言总揽和概括了全章内容,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联系紧密,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补充、说明,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机械记忆的效果。我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记忆的几个方法。第一,在讲授某一章具体内容时先结合引言提供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帮助学生去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线索,让学生从宏观上去认识历史知识面。第二,在讲授新课时,结合引言,导入新课,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延续性,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在讲授具体内容时,联系引言的历史结论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和必然结果,评价

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第四,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以引言为纲,对历史知识的六个方面进行系统地、全面地理解。通过这样反复理解,多重刺激,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且使学生懂得了理解的必要性、复习的重要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价值管理能力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教育;思维价值;思维能力;二项式定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34-03

【作者简介】张松年,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21000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表明:数学价值包括思维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而思维价值又是数学的核心价值,是数学学科独有的价值;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而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数学思维能力,或者说,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就中学数学教学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思维价值,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应是每一个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二项式定理”教学为例,对这个内容的教学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教学建议。

一、凸显数学思维价值

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就是“数”和“形”,数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数量间和空间内的关系和形式。数学思维强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从思维的层面理解、领悟数学的内容、意义和方法,在实践中自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数学思维的价值是给每一个普通人以数学的意识,能够发现周围世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当他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时,能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提出合理的建议。面对现实中的许多事情,有的人总是能善于概括和总结,事半功倍地处理,就是得益于长期运用数学思维的结果。数学的思维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知识和工具的角度来看,数学是认识自然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和交流的载体;从思想和方法的角度来看,数学促进了近代科学的高速发展,逻辑证明和公理化体系已经成为任何一门学科数化自身体系的普遍思想,甚至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精神层面来看,数学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行为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是一种理性的探索精神,是一种对完美愿望的追求。

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概念的抽象性、推理的严密性和理论的应用性来培养人的理性精神、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启迪人的智慧,开发潜在的创造力。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应具体做到:(1)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注意对数学本质的形式化刻画;(2)讲求逻辑推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二项式定理”是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第5节的第1课,是初中数学中多项式乘法的延伸,是高中数学中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教材在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的基础上,通过对等式(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的观察,提出“你能写出(a+b)n(n∈N*)的展开式吗”这一核心问题。我们看到,这一编排方式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契机。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高中阶段,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根据某些假设,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结论。学生应当能从一些特殊的事例中,发现一般的规律,找到一些内在的关系,并可以对总结出的结论按照一定的程序丝丝入扣地给予证明,甚至列出等式对未知的对象进行求解。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来自于实践,从林林总总的现象中抽象出本质,并对抽象出的结论进行逻辑论证。抽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基本特征,而数学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严密的逻辑推理。推理的严密性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出某些结论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对培养人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的发明创造始于感性的发散性思维,止于理性的收敛性思维。

教材从(a+b)2、(a+b)3的展开式中每一项是如何得到的入手,对难点进行突破,指出:由于(a+b)2=(a+b)(a+b),所以(a+b)2的展开式中的每一项都是从两个括号中各取一个字母的乘积;由于(a+b)3=(a+b)(a+b)(a+b),所以(a+b)3的展开式中的每一项都是从三个括号中各取一个字母的乘积。当然,这样得到的项有同类项,通过合并同类项,就得到了相应的展开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可知:一般地,对任意的n∈N*,由于(a+b)n=(a+b)(a+b)…(a+b),所以(a+b)n的展开式中的每一项都是从n个括号中各取一个字母的乘积,如果取了r(r=0,1,2,…,n)个b,即从n个括号中选取了r个括号,每个括号中取b,那么必定从余下的n-r个括号中都取a,这样形成的项就为an-rbr。由于这样的取法共有C■■种,所以an-rbr共有C■■个,表明(a+b)n的展开式中,an-rbr的系数为C■■,从而得到了二项式定理:(a+b)n=C■■an+C■■an-1b+…+C■■an-rbr+…+C■■bn,其中n∈N*。右边的多项式叫作(a+b)n的二项展开式,式中的C■■an-rbr叫作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Tr+1表示,即展开式的第r+1项:Tr+1=C■■an-rbr,其中的系数C■■(r=0,1,2,…,n)叫作二项式系数。

上述对二项展开式的探求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将合情推理(归纳与类比)和演绎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研究与发现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数学理性精神,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课堂教学建议

现代数学的发展表明,数学教学要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基于上文中的分析,笔者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出如下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a+b)n(n∈N*)能展开吗?怎么展开?

(2)(a+b)n(n∈N*)的展开式有多少项?你是怎么发现的?

(3)(a+b)n(n∈N*)的展开式中各项的次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

(4)(a+b)n(n∈N*)的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

(5)对于上面的几个问题,你遇到困难了吗?对于(a+b)n(n∈N*)的展开式,还可以怎么理解?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一般很难把上述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回答,对于问题(1)的回答必定是“能,用多项式的乘法展开”,这种回答是基于他们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而对于问题(2)的回答必定是“n+1项,通过观察、归纳得到”;对于问题(3)的回答必定是“都是n次,通过观察、归纳得到”;但对于问题(4)的回答就不会那么直接了,学生最终会找出这些系数与指数的关系,但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有的学生会从n=2,3,4时的展开式是按照a的降幂方式(或b的升幂方式)呈现的前提下,发现(a+b)3=(a+b)2(a+b)=(a2+2ab+b2)(a+b)=a3+3a2b+3ab2+b3,其中的项a2b可由第一个括号中的2ab与第二个括号中的a相乘得到,也可以由第一个括号中的a2与第二个括号中的b相乘得到,从而a2b的系数为2+1=3…;(a+b)4=(a+b)3(a+b)=(a3+3a2b+3ab2+b3)(a+b)=a4+4a3b+6a2b2+4ab3+b4,其中的项a3b可由第一个括号中的3a2b与第二个括号中的a相乘得到,也可以由第一个括号中的a3与第二个括号中的b相乘得到,从而a3b的系数为3+1=4…,这样下去,会得到后面将要学习的“杨辉三角”,学生会感觉到这其中有一种规律存在,但无法用具体的数学语言或符号表达出来。问题(5)就是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孤立地对每个终端对象(在这里是展开式)的观察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而对对象产生的过程(在这里是每一项的形成)进行观察、分析,看到的则会是本质。只有找到项的形成方式:由于(a+b)n=(a+b)(a+b)…(a+b),所以(a+b)n的展开式中的每一项都是从n个(a+b)中各取一个字母的乘积,才能发现(a+b)n的展开式中共有2n项,每一项的次数都是n,其中有些项是同类项,an-rbr(r=0,1,2,…,n)可以看作是从n个(a+b)中选取了r个(a+b),每个(a+b)中取b,从余下的n-r个(a+b)中都取a,经过乘积而得,这样的取法共有C■■种,所以an-rbr的系数就是C■■。

如果按照b的升幂这一规则排列,那么(a+b)n的展开式的表达方式就是唯一的、确定的,就不可能产生歧义或其他理解,就成了定理,从而C■■就反映了二项式(a+b)n的展开规律,才称为“二项式系数”。

二项式定理的本质是一个数可以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幂的形式和多项式的形式,简单地说,就是“算两次”。尽管表达形式不同,但数值始终相等。根据二项式定理,不但可以求出(a+b)n的展开式,而且可以直接写出某个特定的项。

综上,笔者始终以为,数学思维的教育意义,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理性精神,为每一个未来公民的发展打基础;在于培养人积极地寻找、概括一定范围内的事物的共同特征或一定阶段内事物变化规律的意识;在于培养人本质地看问题的意识,从一定的角度把事物的相关的质提取出来;在于培养人的良好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增强人的反应能力。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逻辑地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使人有条理地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处理问题,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数学思维教育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最能激发思维的情境,促使学生进行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思考,促进学生用数学头脑对待问题,使理性思维得到健康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观念,如何有效地促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需要每个教师做出思考与选择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台阶,应多给学生留一点思维的空间,给学生多一点尝试的机会,让他们跳一跳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价值链管理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篇7

心基于集团财务管控的需要统一对整个集团的资金进行管理, 对成员单位的内外部结算业务进行办理, 对各单位按预算控制资本支出进行监督, 并对内部企业间的资金余缺进行调剂, 全面发挥集团财务资源的整体优势, 达到财务资源的聚合协同效应, 进而保障企业集团的偿债与支付能力, 使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大幅降低。

3、实施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指的是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内为达到企业集团目标而规划的量化说明, 并层层分解到各子公司, 当作考核评价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业绩的根据, 来达到超前控制子公司的经营业务。把所有企业集团的业务活动都归到全面预算里, 并将此当作依托, 将各子公司的目标和激励约束等各种控制手段融合到一块, 从而形成渗透到生产、经营、销售和融资等各个阶段的财务控制体系。

全面预算的中心主要是利润目标, 把基础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因此, 加强价值链管理以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就是对企业价值链的计划、分析、调整和控制, 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作业连成整体, 按照“链”的特征组合业务流程, 使其既“链”又“锁”地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对象是对企业内外部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这种新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进行价值链的管理, 要分析内外部价值链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分析供应商价值链及其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联系, 目的在于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是分析购买商价值链及其与本企业价

公司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归入预算管理, 用利润目标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指引, 并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所以, 应基于企业不同情况与发展目标, 计算并规定出全面预算的中心指标, 也就是利润目标。全面预算也表现在公司集团具备一套系统的预算管理链, 制定目标、沟通对接、分散实践, 等等。编制流程的规则是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和上下联合。由各层审核以后, 最后由最高管理者决定, 然后签订业绩考核合同。

4、人员控制的管理。

分公司的财务部门不受分公司的控制, 是集团公司的下派机构, 管理权限在集团, 财务中心集中对集团公司的一切对外经济业务进行办理, 所有分公司的经营业绩最后都要由各财务部门显示, 财务部门需要把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记录下来, 并在记录过程中充分进行监督, 从而使会计控制的效用得到提值链之间的联系, 目的在于建立与购买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 扩展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增强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最后是分析经营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彼此的价值链, 确定本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二、价值链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优势分析

实施价值链管理是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 实施价值链管理对企业核心能力提升有以下优势:

(一) 实施价值链管理可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现代企业把消费者奉为上帝, 而消费者要求提供消费品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 价值链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紧密联结在一起, 并对之进行

高。财务中心是分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权限所在, 任免会计人员、设立会计岗位、发放工资、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都包括在内, 财务中心建立并完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考核方法、对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强化对财务的约束, 形成合理恰当的财务控制体系, 进而使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水平日益得到提升。

企业集团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财务控制作为企业集团管理的中心, 就需要正面面对本身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提出并应用有针对性的策略, 建立并形成合理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 对集团内部的财务控制进行强化, 依靠稳健、有力的财务控制建立形成真正有竞争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五局广州公司) 优化管理, 使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关系, 使产品、信息的流通达到最快, 从而可以使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沿价值链逆向准确、迅速地反馈到生产厂商。生产厂商据此对产品的增加、减少、改进、质量提高、原料的选择等作出正确的决策, 保证供求良好的结合。

(二) 实施价值链管理可减少库存, 降低成本。我国企业库存积压十分严重, 大多数消费品供过于求。究其原因, 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 但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价值链缺乏有效管理有关。而实施价值链的有效管理, 要求对组成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加以优化, 建立良好的相让关系, 减少各个环节的信息延迟, 消除信息扭曲现象, 促进产品需求信息的快速流通, 以减少盲目生产和社会库存量, 避免库存浪费, 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库存成本。

(三) 实施价值链管理可产生规模效应。今天, 企业面临的对手可能不只是一个经营单位, 而是一些企业集团或相互关联的竞争者群。价值链是一个整体, 它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联系在一条链上, 并对之优化, 使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该整体中的各个企业虽各自为一个实体, 但为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 协调相互关系, 加快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 缩短产销周期, 减少库存, 使整个企业的价值链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企业利用价值链管理提升核心能力的战略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 结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面临的严峻竞争环境, 利用价值链管理, 形成与保持核心能力, 是现代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基本方略。

(一) 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优化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指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在企业价值链中, 一个业务流程就是一组以顾客为中心, 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活动。价值链业务流程重组就是指对价值链上原有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改造, 来适应新的企业价值链环境的要求, 以使业务流程更加连续化、流程的功能更加柔性化、流程中员工的自主决策权更加扩大化, 从而改造和提高企业与整个价值链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业务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的职能与部门的界限, 通过重新组织企业的业务流程, 把原来分散的活动用流程的观点优化后组合起来, “创造”出了新的“流”, 为工作的过程管理提供了条件。业务流程重组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流程, 一切“重组”工作都是围绕业务流程展开的。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是顾客满意, 即通过降低顾客成本, 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 这一点与价值链理论中的顾客价值相一致。

(二) 发挥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 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所谓协同效应, 是指企业整体协调后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的增强。企业在战略管理的支配下, 企业内部实现整体性协调后, 企业内部各活动的功能耦合而成的企业整体性功能, 它远远超出企业各战略活动的功能之和, 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1>2”, 即公司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的价值之和。正是这种隐性的、不易被识别的价值增值, 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统一, 各分支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人员的合理流动等使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各项战略活动的协调互补可以使一项新的管理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和创新, 也能够使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相关或相似的活动当中去, 从而使产品不断创新。在现代企业中, 各部门应在平等的基础上, 为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相互协调活动, 创造整体的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 它还必须和系统以外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不断调整自己, 以保持整个系统的自身平衡。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由战略模仿的困难性所决定。协同造成的竞争优势来源的模糊性使竞争对手不知如何模仿。“1+1>2”这个式子不是简单的加总, 式子中多出的部分即为协同效应产生的竞争优势。企业是由特定的环境、组织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各因素之间有形的及无形的协调让竞争对手难以识别。海尔总裁张瑞敏把海尔的管理经验总结为:“海尔管理模式=日本管理 (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 +美国管理 (个性发展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然而, 海尔的管理绝对不是这三者的简单相加, 而三者各占多大比例以及怎样融合在一起是很难被量化的, 这就是协同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协同效应的存在, 使竞争对手面对已阐明的经验却束手无策。价值链管理能产生协同效应, 而协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给竞争对手增加了竞争难度。

(三) 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外包战略。业务外包“Out sourcing”也称资源外包, 英文一词是“外部寻源”。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具体而言,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相对优秀的企业资源, 将这一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 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 而自身仅专著于那些核心的、主要的功能或业务。所以, 从本质上讲, 外包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理念。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每个环节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他环节, 从而对整个价值链体系产生致命的影响。业务外包所推崇的理念是:如果我们在企业的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上不是世界上最好的, 并且也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同时, 这种活动不至于把本企业与客户分开, 那么应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去做, 这样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摘要:运用价值链管理来确定核心竞争力, 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 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以形成和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结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面临的严峻竞争环境, 利用价值链管理, 形成与保持核心能力, 是现代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链管理,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2]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价值管理能力 篇8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FO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推向前台,成为股东价值管理的重要环节。CFO职责越来越重 要,已从传统 的“管家”角色 转变为CEO的战略伙伴,由关注日常收支活动发展到参与公司战略管理,不仅其职权得到极大拓展,在公司中的权力地位也明显上升。CFO职责之一是执行企业经营战略和保障高效的企业业绩,那么,CFO的管理能力是否会影 响企业价值?通过什么路径来影响企业价值?这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有待经验证据予以解答。

Hambrick和Mason(1984)创立的高阶梯队理论认为管理团队特征会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经营业绩[1],引发了一系列文献对于高管特征对企业战略与企业业绩影响的文献(Smith等,1994;Tihanyi等,2000;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6;Sambharya,1996;Papadakis和Barwise,2002;张平,2006;权小锋和 吴世农,2010等)[2,3,4,5,6,7,8]。但是,上述研究主要观察高管团队整体特征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的路径往往是高管团队特征→公司战略→公司业绩,或者直接是高管团队特征→公司业绩。而对于CFO个人管理能力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该作用的发挥的路径则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研究的是CFO个人管理能力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而考察的路径是CFO的能力→公司税负→公司价值,不仅从CFO这一特定角度进行了分析,而且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公司战略的研究路径,拓展和深化了已有的研究,加深了对高阶梯队理论的理解。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CFO管理能力与企业价值

高阶梯队理论在管理层的领导力理论上作出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CEO、管理团队 与公司战 略决策,以及公司绩效等战略关系的研究,该理论将高层领导这一变量引入战略研究领域,并证实高层领导对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Papadakis和Barwise(2002)通过对高 管团队决策过程的分析发现,CEO和高管团 队其他成 员会从不同维度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过程,CEO任期越长,越倾向于分权决策;而高管团队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竞争性特质则会影响到决策 过程的全 面性[6]。Peterson等(2003)研究了CEO人格特性如何影响到高管团队的运作过程,结果表明CEO的个性差异(比如责任心、情绪波动、一致性、外向性和开放性等)对高管团队运作过程具有明显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最终会反映在企业间的绩效差异上[9]。张平(2006)通过对深沪两市356家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2年的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绩效受其高层 管理团队 特征的影 响与国外 的不同,高层管理团队的任期异质性、职业经验异质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7]。

CFO作为CEO的最重要的战略协作者,将给予CEO有力的支持。CFO的职能发挥领域包括财务战略、投资管理、融资税务和财政、成本计划与预算、财务活动和业绩管理等领域,上述领域的正常运作不仅是企业再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CFO的管理能力越强,则企业上述活动的进行将安排得更加井然有序,企业经营活动更加有保障,因而,提升了企业的业绩表现,增加了企业的价值。因此,本文预期:

假说1:CFO管理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越高。

2.2 公司税负与企业价值

税收将影响到企业的 资本结构、股 利发放政 策、激励政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进而影响 到企业的 价值(Auerbach, 2002; Graham, 2003 )[10,11]。Desai和Dharmapala(2008)发现在公司治理比较好的公司里,避税能够有效提高公司价值[12]。Frank等(2009)发现市场 通常会高估避税公司的价值,作者认为这是由于激进的避税公司通常具有较为激进的财务报告行为,而市场将会对激进的财务报告公司进行过度定价[13]。而从企业税负的角度,中国企业缴纳的税种包括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 以一般生 产性企业 为例,增值税率 为17%,所得税为25%,仅此两项税率相加已经超过40%.《福布斯》发表的2009年度“税负痛苦指数”中,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数位居全球第二。高额的税收将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损害企业价值。而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税负水平,则企业的价值将得到提升。因此,本文预期:

假说2:企业税负水平越低,则企业价值越高。

本文还考虑了CFO管理能力和企业税负水平的交乘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为一方面,CFO能够利用其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CFO的管理能力也可 能与企业 税负水平 形成一种 相互强化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水平的提升。因此,得到研究假说:

假说3:在将CFO管理能力、企业税负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回归中,CFO管理能力 与企业税 负水平的 交乘项显著为负。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3~2013年所有A股上市公 司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了金融类公司、CFO影响力指标缺失的公司、税前亏损和所得税费用为负的公司、ETR大于100%的公司,最终得到14554个公司年 度观测值。CFO管理能力数据来自对公司财务报表中CFO简历的手工检索。其他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另外,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处理。

表1为样本的年度分布状况。由表1可知,样本数目逐年增长,由2003年的811家公司到2013年1907家上市公司,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相符。

表2为样本的行业分布,行业划分依据是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指引》;由于制造 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太大,所以将之细分到下一级子行业(十个子行业)。由表2可知,制造业样本公司的数量最多,占总样本数的57.59%,其次是批发 和零售贸 易行业和 房地产业,分别占样本数的6.67% 和6.38%.考虑到制造业需要继续细分到下一集子行 业,未列示的 制造业细 分的结果 显示,总体来看,样本并没有表现出在某一年度或某一行业集中的特性。

3.2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本节使用 模型(1)对假设1进行检验,其中因变 量TOBQ为托宾Q值,衡量了企 业的价值。CAP为CFO管理能力的衡量指标,根据Finkelstain(1996)对CFO管理能力维度的划分,本文将CFO的管理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即:组织能力FACT1、专家能力FACT2、政治能力FACT3和所有权能力FACT4[14]。组织能力是指个 人在组织中影响他人的能力,拥有越强的组织能力对组织中他人(尤其是下属)的影响力就越大,能够更有效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组织内部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CFO的重要性排名、是否兼任董事、任职数量、任职期限、性别、是否为内部提拔七个方面衡量CFO的组织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利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环境的认知力和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技能。本节财务专业能 力包括CFO的教育程 度、专业背景、财务工作经历、审计工作经历、CPA资格、高级会计职称六个方面的指标。政治能力也是CFO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中国环境的特殊性,本文将高管的政治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本文选取是否担任政协或人大、政府工作背景 和党员背 景三个方 面来衡量CFO的政治能力。最后,本文考察CFO的所有权能力的影响。在以所有权权力为中心的代理关系中,所有权(股权)是权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拥有股权的CFO权力更大。此时的CFO既是管理者又是股东,CFO拥有的股权越大,对董事的选择过程则越有较大的影响力,越有能力抗拒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影响,在巩固自身地位、避免被罢免方面更具优势,并且更有能力决定公司的成长方向。权小锋和吴世农(2010)采用了高管持股作为所有权能力的度量[8]。结合已有研究,本文选取高管是否持股和持股比率两个指标作为高管所有权能力的度量。在上述明细指标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每个维度的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构造主成分作为各维度CFO管理能力的综合指标。具体变量内容见表3。

一般控制变量中,SIZE为企业规模,取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LEV为资产负 债率,采用负债 总额除以资产总额进行计算。CAPR为资本密集度,采用固定资产总额除以总资产计算。ROA为总资产 收益率。AUD为审计质量,当审计机构 为“四大”会计师 事务所时 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GROW为成长性水平,为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率。POE为股权性质,民营企业取值为1,国有企业取值为0。

根据假设1的预期,CFO管理能力CAP的回归系数β1显著为正,说明CFO的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越高。

本文使用模型(2)对假设2进行检验,变量的定义与前面模型一致。根据假设2的预期,实际税率水平ETR的回归系数β1显著为负,说明公司实际税率水平越低,则企业价值越高。

本文使用模型(3)对假设3进行检验,变量的定义与前面模型一致。根据假设1的预期,CFO管理能力CAP的回归系数β1显著为正,说明在控制了实际税率的因素之后,CFO的能力越强,则企业价 值越高。根据 假设2的预期,实际税率水平ETR的回归系数β3显著为负,说明公司实际税率水平越低,则企业价值越高。根据假设3的预期,交乘项CAP·ETR的回归系数β2应当显著 为负,说明CFO管理能力 越强,同时企业 税负水平 越低,两者将形成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水平的提升。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多元回归结果

表4的前4列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第5列报告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前4列的回归结果显示,CFO组织能力FACT1的回归系数为0.016,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CFO的组织能力越强,则企业价 值越高;CFO的专业能力的回归系数FACT2的回归系数为0.028,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CFO的专业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越高;CFO政治能力FACT3的回归系 数为0.027,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CFO的政治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越高。

不同的地方在于CFO的所有权能力,此时为0.023,接近10%的显著性水 平,说明CFO的所有权 能力越强,而企业价值反而会有所降低。本文认为出现这种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如Shleifer和Vishny(1988)采用分段 回归方法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在0%、5%或大于25%时与企业托宾Q值正相关,而当其处于5%~25%时,与托宾Q值负相关。并认为,发生上述现象是因为高管持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利益趋同效应,即随着高管持股比例提高,对高管人员具有激励作用,高管追求的效用会与股东趋向一致,从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另一种是壕沟防守效应,即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高管对企业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原先来自外部的其它约束对他的作用越来越弱,进而高管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提高代理成本,降低企业价值[15]。而本文的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可能体现了壕沟效应的优势地位。

因此,表4的前4列回归结 果说明,CFO的组织能力、专业能力与政治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越高,与假设1的预期一致。由于壕沟效应的存在,导致CFO所有醛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会有所降低。

表4的列5的回归结果中,实际税率ETR的回归系数为0.465,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的所得税水平越低,则企业价值越高,与假设2的预期一致。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表5报告了模型3的回归结 果。表5第一行显 示,CFO的组织能力、专业能力 与政治能 力的回归 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在控制了所得税因素的影响之后,CFO的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和政治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高。而CFO的所有权能力此时已经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控制了所得税因素的影响,此时CFO持股中,壕沟效应占据了优势地位。表5的第三行回归结果显

示,实际税率ETR的回归结果均显著为负,说明实际税率越低,则企业价值越高,与假设2相符。交乘项回归结果显示。组织能力FACT1、专业能力FACT2与政治能力FACT2与实际税率ETR的回归系 数均显著 为负,说明CFO的管理能力也可能与企业税负水平形成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水平的提升,与假设3相符。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因此,表4和表5的结果大部分与本文的预期相符合,说明了CFO的管理能力越强,则企业价值越高。实际税率越低,则企业价值越高,且CFO的管理能力也可能与企业税负水平形成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水平的提升。与预期不同的地方在于,CFO的所有权能力的提高对应较低的企业价值,这可能是由于CFO的持股较多的体现了壕沟效应。

4.3 稳健性测试

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行如下稳健性测试:

本文对所得税税负按照其他两种计算方法:1ETR1=(所得税费用 - 当期递延 所得税变 化额)/(税前会计利润+当期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含坏账准备-投资收益 +收到的现金 股利 + 收到的现 金债券利 息 )(王延明,2003)[16];2ETR2= (所得税费 用 - 递延所得 税费用)/(税前利润-递延税款变化额/法定税率)(Shevlin,1992)进行计算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主要结论不受因变量计算方法的影响[17]。

5 结语

价值管理能力 篇9

(一)战略性资源

战略性资源是指在某个具体市场上能构成一个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资源。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具有难模仿性、难替代性等特征。其与企业整体融合在一起,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价值管理能力

价值管理能力是一种解决在现时经营活动中所面临各种难题的能力。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各种能力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作用形成的由多层次能力组成的平衡系统。价值管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它可以使企业适应和协调内外环境,并使企业通过整合一种或有限几种能力持续获取超额利润。价值管理能力信息可以帮助各利益相关者从分析报告中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通过分析价值活动来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影响企业价值管理能力因素的分析和界定,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战略管理能力、核心市场能力、组织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二、基于财务资源的价值管理能力和基于非财务资源的价值管理能力

企业的价值得以实现和提升是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的协调发展,并且要使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的匹配比例达到最佳。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就在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财务资源的价值管理能力和非财务资源的价值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价值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企业的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基于战略性资源的企业价值管理能力,就是将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有机融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基于财务资源的企业价值管理能力

从企业财务资源角度看,企业价值管理能力是在外部的市场环境下,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创新为核心,以企业财务战略为指导,借助一系列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源使其协调运行,并经过长期整合和提升,最终形成企业的可持续盈利增长的能力。具体包括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

1. 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能力是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规划、识别、分析、监测和控制的能力,包括风险信息的沟通能力、风险过程管理能力、风险管理的监控能力等。

(1)风险信息的沟通能力。企业的风险管理通过整理和识别所获取的内外部的相关信息来进行,因此,企业内外部相关信息的有效和及时决定着风险信息沟通能力强弱。良好的风险信息沟通能力要求企业形成规范化的信息传送渠道,企业内部各部门机构的风险信息能够及时、有效沟通。

(2)风险过程管理能力。风险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过程。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产生负面影响的性质及大小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过程;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制定和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案并对应对方案的残存风险重新评估的过程。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直接影响着风险过程管理的效率,进而影响风险管理能力。

(3)风险管理的监控能力。风险管理的监控能力包括控制和监督两个方面,风险控制保证企业风险应对方案得到正确执行,而风险监督对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及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信息反馈,以保证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有效性。

2. 资本运作能力。

资本运作能力是企业通过对其所拥有的资本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经营效益增长的能力,包括CFO的才能、资金管理能力等内容。

(1)CFO的才能。CFO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高级管理者,是企业价值的管理者、资本运作的决策者、企业资本安全的监督者,同时也是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伙伴。CFO才能的发挥对企业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整体价值的创造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资金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作用力,是形成、培育企业价值管理能力的前提。企业整体的财务活动首先要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未来的资金活动进行预测。再根据经营战略需要,结合内外环境因素进行资本运营决策,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方法,利用相应的控制标准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最后,将经营状况和财务业绩信息与预算相比较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基于非财务资源的价值管理能力

非财务资源在创造企业价值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是,当企业财务资源的可持续增长率确定之后,企业的非财务资源也应该保持相应的增长率。企业价值管理能力的非财务能力包括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核心市场能力、组织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1. 战略管理能力。

战略管理能力是企业根据所处外部环境,制定战略目标、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并依次协调和配置资源,以使企业在市场上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企业的背景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前瞻性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业绩信息等内容。

(1)背景信息。包括企业成长历程、长远目标、企业经营内容和范围、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

(2)竞争对手信息。主要包括竞争对手范围、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与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时竞争对手的反应等内容。

(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与预算经营业绩的比较、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之前评估的风险之间的比较等内容。

(4)经营业绩信息。经营业绩信息是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主要包括与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信息、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信息、与生产率有关的信息、与顾客的战略关系信息等内容。

2. 核心市场能力。

核心市场能力是指能够使企业准确判断市场的成长前景和获利潜力的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核心产品市场控制能力、核心产品市场开拓能力等内容。

(1)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主要是在经营活动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所提供服务在质量、交货时间等方面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可以用产品合格率、产品返修率、准时交货率、客户多样化需求满足率来衡量。企业生产制造能力越强,对客户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越强。

(2)核心产品市场控制能力。主要是指已经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的市场控制能力以及对所占有市场份额保持能力,可以用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核心产品客户保持率来衡量。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客户保持率越高,核心产品对市场及原有客户的控制力就越强,企业用于维持市场占有份额及客户关系的费用就越少,企业获取未来利润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越大,企业的价值管理能力就越强。

(3)核心产品市场开拓能力。核心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可以用核心产品的订单增长率、新客户增长率、市场份额增长率来衡量。订单增长率越高,企业未来盈利的可持续性就越强,对投资者预测企业价值也能提供有力依据。新客户增长率越高,核心产品满足新客户需求的能力越强,为核心产品取得新的利润增长提供了客户基础。而市场份额增长率是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的最直接表现。

3. 组织整合能力。

组织整合能力是企业在综合分析当前企业所处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后,将目标业务纳入其战略之内,并通过相应的安排与调整,使目标业务的所有资源服从企业的总体战略,使企业的各个业务单位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互相配合的体系,从而取得协同效应的能力,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特性、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各部门间协调能力等内容。

(1)企业组织结构特性。企业组织结构特性可以用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方向适应性、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管理人员权限与积极性来衡量。如果企业组织结构能很好地与企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组织结构越稳定,管理人员权限越合理积极,则企业的组织整合能力就越强。

(2)企业的文化凝聚力。企业文化凝聚力可以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员工离职率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企业的整体业绩,全要素生产率越大,企业聚合力越强。员工离职率表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合理的人才流动比率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过高的人才流出,表明企业文化凝聚力不强,从而影响企业的组织整合能力的强弱。

价值管理能力 篇10

内部控制是一个既普遍、前沿的理论实践问题。组织出现就有了管理, 有管理就有内部控制, 任何组织都希望组织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 内部控制就是为合理保证组织目标实现而建立的控制机制和实施的管控措施。同时,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概念, 它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拓展, 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的一种客观独立的评价监督活动, 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管理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适当性, 促进设定目标的实现, 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我国当代金融市场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我国正在进行和深化以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体制改革;二是金融业逐步走向集团化, 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多元化“混业经营”的格局初现;三是商业银行正逐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风险监管;四是市场监管逐步规范, 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所有这些都强调一个主题———对商业银行资本的管理和计量, 即为股东提供更多和更稳定的回报。因此,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成立理论研究和经营实践的热点和重点, 商业银行正逐渐引入并使用价值管理理念和方法。

现阶段, 加强价值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我国金融业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 市场化程度不高, 存在政府隐性担保, 经营目标多变且含混, 如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存贷款规模等, 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市场经营理念有待建立。目前, 我国改革涉及金融体系的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中小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为主, 对股东价值的关注是一个重要转变, 因此, 建立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管理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具有极强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二) 价值管理是企业建立经营战略、检查业务活动的绩效和增进组织效率的有力工具。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中小银行及信用社在金融体系当中一直居于相对主导地位, 截至2014年12月末,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72.3万亿元, 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85%以上。然而, 中国金融业由于长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经营管理体制下运作, 竞争力不强, 盈利效率不高, 通过价值管理改进效率队我国金融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三) 分析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要素 (key value driver, KVD) , 将企业经营目标、运营技术和管理理念程序结合在一起, 挖掘和寻求价值驱动元素并使之具体化、制度化和工具化, 使得公司高管和普通员工正确理解价值的形成过程, 掌握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方法, 并按照驱动要素的正确顺序来确定公司的资源配置方案。

(四) 价值管理可为主要的利益拥有者, 对企业的价值进行信息沟通。对企业进行价值管理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管理层改进决策、监管层有效监督和国家有关当局改善决策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后期, 中国银行业引入了“风险”和“控制”的概念, 但整个银行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系统发展相对缓慢, 长期以来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满足于围绕内部规章制度、各类档案、企业报表、账簿及凭证, 通过查账、算账、找问题、提建议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未能从简单的发现违规问题、检查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二是重结果审计而非过程审计。目前, 按照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 一项业务不允许由—个人或一个部门独立完成, 问题的形成也不仅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环节的原因, 审计最终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 对其内部控制作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但是目前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多数从问题结果切入, 着重单一成因审计, 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过程审计;三是管理审计理念尚未形成,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内部环境、风险管理、业务控制、监督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逐步形成了应用数理统计抽样审计、非现场审计等方法, 审计工作趋向标准和规范, 但是, 基于价值管理的商业银行管理审计尚未形成成熟的方式方法, 使得内部审计增加商业银行价值的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 对基于价值管理的商业内部审计研究, 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需求。

三、基于价值管理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需具备的几种能力

(一) 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

由于内部审计岗位的特殊性, 内部审计人员既是各项制度政策的笃行人, 也是党风行纪的审计监督人, 一举一动影响较大, 一定要严于律己, 做好表率。

1. 心要正

宋代诗人林逋说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 志不明无以立功”, 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培养清心寡欲的道德观念,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党员原则, 重付出, 轻回报, 以国家、集体、单位利益为重, 少计较个人得失并时刻对照党章党纪、理论理想、员工所想、先辈先进“四面镜子”, 省心明志。

2. 行要正

欲正人者先正己, 欲下廉者先己身, 只有端正自己的品行, 对他人的审计检查才能名正言顺。一是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坚决反对“四风”;二是严守纪律, 不触碰“四十个严禁”和“九十二条高压线”;三是对违规违纪问题敢于动真碰硬, 一查到底;四是督促违规问题风险控制到位、问题整改到位、责任处理到位。

3. 令要正

一是监督检查要公正。按照项目性质、覆盖面、业务时间等, 正确安排检查对象和检查范围;二是责任处理要公正, 根据违规问题性质及发生环节、时间, 准确界定违规责任人, 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责任处理;三是条线考核要公正。“明赏必罚, 审信慎令”, 科学设定各项考核指标, 细化考核内容, 动态监测, 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公正体现考核结果。

(二) 需具备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并存的管理意识

人不以规矩则废, 党不以规矩则乱。内部审计人员除了遵守政治规矩外, 还应形成自身条线规矩并严格遵守, 做到具备三个意识:

1. 要有全局意识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首先是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和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这要求内部审计党员首先应具备全局意识。一是要了解农行的企业文化、战略愿景、经营目标及政策措施, 了解内控合规条线要求及最新精神;二是遵守并推行合规文化, 让“合规从我做起”、“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大合规体系构建, 积极参与涉及全面业务、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大合规体系建设。

2. 要有风险意识

转变内部审计观念, 从合规性审计转变为风险性审计, 从单纯的发现问题、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 从结果审计转向过程审计。如审计过程中, 发现某笔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未实行双人调查、客户面签等制度执行问题, 要通过分析贷款资金流向、还款资金来源、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 采取与信贷调查、审查人员及客户本人核实等方式, 进一步核查贷款真实性, 有无员工参与冒名贷款情况, 对信贷资金风险做出评估并提出适当建议。

3. 要有管理意识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内部环境、风险管理、业务控制、监督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逐步形成了应用数理统计抽样审计、非现场审计等方法, 审计工作趋向标准和规范, 但是, 基于价值管理的商业银行管理审计尚未形成成熟的方式方法, 使得内部审计增加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探索管理审计方式方法, 对我行资本利用效率、业务办理流程优化等方面监督、审计、提高。

(三) 需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内部控制工作归根结底落实到内部审计人员身上, 内审人员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内控合规条线工作质量以及全行风险识别和防控质量。笔者认为, 一个合规的内审人员, 要提高以下几项业务能力:

1. 提高专项业务能力

当前, 金融业务发展飞快, 产品更新迅速, 而内部审计人员长期脱离业务岗位, 经常导致跟不上知识更新步伐, 落后于业务发展。因此, 内审人员须按照“一专多能”的岗位要求, 专注于某项业务的学习钻研, 成为该项业务的“专家”, 同时要熟知其他业务, 检查过程中, 以点带面, 发散思维, 联动核查, 力争对所查业务查实查透。

2. 提高非现场分析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运用CAS、CMS、COMAP、CCRM等系统及软件, 从多样的系统、丰富的产品、海量的数据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提炼有用的线索,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问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积累经验, 归纳违规问题类型, 总结违规问题成因, 通过分析发现违规问题的共性, 在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中编制方法实现对该类问题的集中抓取, 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3. 提高现场检查能力

违规问题和违规人员的核查确认, 最终只能通过现场检查环节, 因此, 提高现场检查能力至关重要。内审人员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冷静、客观、多角度、多纬度分析问题, 发现并确认违规问题。一是要熟知相关规章制度;二是要积累经验, 了解被查业务的重要违规点;三是提升发生风险的敏锐性。

4.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一是提高审计人员之间的团队协调能力, 分工合理, 各司其职, 并在检查过程中密切合作, 互相弥补不足, 以实现最终的审计目标;二是提高与被查人和被查机构的沟通能力, 由于岗位不同, 所站立场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因此在沟通中如何消除歧异, 达成共识是重要的环节;三是提高与管理层及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 内部审计成果最终要向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汇报, 为领导决策服务。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能够用简洁、流畅的文字描述总体现状、审计发现、问题成因及审计建议等, 清晰表达意图。

参考文献

[1]高印朝.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88.

[2]倪珂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问题研究—以中行双鸭山行案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005-6033, 156—158.

价值管理能力 篇11

1注重能力考查,突出试题的思辨性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阅读材料、提炼信息,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考生初步运用科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卷上的不少试题都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能力考查,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例如第5题人们购买对抗雾霾用品现象的解读,第14题国家拟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改革经历的程序,书本上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解读试题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从而较完备的描述、阐释、论证问题。

人的痛苦连过三次当然是种不幸,可是谁也没有想过,快乐重温三次,也是一种悲哀。——安伯托·埃柯

“我不需要在我自己面前把自己藏起來,因为我看不见我自己。——彼得·汉德克

2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气息。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理论的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政治学科教学和命题的追求。多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包括江苏高考在内都非常重视以社会热点为命题背景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33题选择题中至少有一半以当年的时政和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霾单”、低价药物供给、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存储、人口政策调整、互联网金融等,诸多的热点话题承载了学科考查的切口和命题者的智慧,同时也赋予了试卷浓郁的时代气息。这些试题把社会热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巧妙地将书本知识考查融入到时政素材之中,彰显了知识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看到,2014年江苏卷一如既往地关注长效热点的考查,既保持稳定性,同时又与时俱进。如雾霾天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近年来为公众所熟悉的时政内容。这有助于对国家发展长效热点的持续关注,显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

3润物无声,凸显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新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导向。2014年江苏卷立意深远,价值导向鲜明,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试卷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选取丰富的命题素材,考查考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如第8题从低价药物供给问题着手,要求考生思考政府应如何履职;第34题则要求考生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巧妙地引导考生对社会文明意识的自省,第(2)问更是引导考生正确梳理、对待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突出了公民责任感的塑造。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符合新课改的方向。

4稳中有新,启示教学方向

2014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与思想政治学科《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命制,试卷坚持能力立意,在保持近来江苏高考命题特色的同时,又有所突破和创新。试卷整体上比较平稳,不偏不怪,同时又有所创新,符合江苏高考命题稳中有变的风格。今年试卷最大的新意就在于首次出现了时事评论。如第37题第(3)小问: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这一变化对考生围绕论点构筑证据、全面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种时事评论考生平时几乎未曾涉及,回答好这一小题,关键是看考生的平时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教师必须让时事、生活走进政治课堂,学会用学科知识、试题材料和生活实际分析、评价和解决具体问题。

二、对今后备考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为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知识是基础。试题无论如何强调能力立意,没有知识目标作为载体,能力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就成了无源之水。况且,每年高考题都有一定份量的基础题,当然,高考题对基础的考查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而是侧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试题的一大特点,我们要想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需要充分的知识积累和储备。所以, 高考复习我们始终要坚持以教材为根本,教材是我们复习的重要依据,是考试命题的根据。备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书为本,回归教材,精心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进行知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把握每一个考点及其与其他考点之间的联系。

2注重能力训练

高中政治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学生要能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今年的高考试题还是坚持了能力立意方向,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就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来解答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线索。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平时不断地积累。复习中我们要通过一定的专项训练,通过审题训练,树立审题意识,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答题训练,树立理论结合实际的意识,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研究高考试题答案,提高组织答案的意识、能力和方法。

3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每一年的政治高考试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考试题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焦点是政治试题设置情境的原材料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关注时政关注国内外重大的典型事件,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平时的复习中,学会在掌握书本的同时,努力地尝试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并结合高考对此热点的考查进行归纳总结并做到知识迁移,另一方面,要把握一定的时代主题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找到命题的角度进行分析训练,形成一定的学科思维。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价值管理能力 篇12

我国的汽车技术受外方控制, 对外方存在很大的依赖, 自身的汽车产业变成了别人的“加工厂”, 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是如此。不少企业习惯于对外方的依赖, 其实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技术和国外技术差距还很大, 缺乏自主创新, 缺乏与整车同步开发的能力, 大多数是拿样件照抄照搬。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有一定的发展, 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 使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受到重大削弱。因此, 必须加强新技术的基础和创新研究、必须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对汽车制造装备的开发和应用。

上一篇:接发球训练方法下一篇:安全阀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