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资风险价值管理(精选4篇)
旅游投资风险价值管理 篇1
1. 引言
现实生活中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 任何一个投资项目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一般而言都是具有多个层次的, 每个项目的目标设定也受其自身的限定条件约束, 因此项目投资的最终结果与预期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背离, 因此对于投资项目而言, 需要在项目投资活动中尽可能规避风险, 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近几年来,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各地都加大了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投资, 但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投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在旅游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中不少旅游项目面临失败,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旅游项目投资的特征
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其他项目投资的区别在于其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存在的收益价值和风险, 还需要综合考虑旅游项目的隐性价值和风险。旅游项目投资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而投资建设的项目, 从内容上来划分, 可以将旅游投资项目划分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以及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等。正是因为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和行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与其他投资项目的不同, 旅游投资项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季节性
由于旅游产品的消费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淡季旺季的交替也会给旅游产品的投资带来诸多风险, 当处于旺季时, 资产通常会超负荷运转, 带来诸多压力和经营负担, 但是淡季由于消费不足, 导致资产闲置浪费, 财务上入不敷出, 从而带来投资风险。
2.2 依托性
旅游投资项目的依托性较强, 主要是对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依托。
2.3 敏感性
旅游项目因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常常会受社会各方面的制约, 既有行业内部的因素又有行业外部的因素。
2.4 不可转移性
工业投资可以随意转产, 而旅游投资却不能, 一旦投资形成, 若无人使用, 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 因此容易形成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 投资退出的门槛较高。
2.5 相关性
旅游产业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极为紧密, 旅游产品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 具有较为明显的需求导向性, 换言之, 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往往需要经历非常多元化的细分, 走马观花式的消费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 与各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
2.6 投资大回收期长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 尤其是随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数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存储性、非完全排他性以及临时使用性, 从而使得旅游项目投资的风险明显增大。一般而言, 旅游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 一个项目建成后需要长期运营才能实现回报和收益。
3. 旅游项目投资的风险
3.1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及整体经济形式变动带给投资者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总的来说经济效益风险主要包括了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市场供求风险、获利能力风险和变现能力风险。
3.1.1 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物价上升或是下降导致的市场供需失衡, 消费市场的变化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通货膨胀风险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度假型旅游项目本身档次一般较高, 当通货膨胀率下降时, 会抑制市场上对这类产品的需求, 从而消费减少, 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 则会刺激市场需求, 对投资者有利, 但通货膨胀率过度上升时也会引起各类建筑材料价格的上升以及劳动力和管理费用上升, 这会增加旅游项目的后期建设成本, 也具有经济效益风险。
3.1.2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因为利率的变化带给旅游项目市场的影响, 从而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度假型旅游项目一般来说规模较大, 因此开发时间长, 投入的资金大, 项目的投资回报期一般较长, 因此就对资金支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投资者需要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利率上升时, 资金成本上升, 一方面增加资金压力和经营周转压力, 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市场需求。利率的变化则使得投资者陷入经济效益损失之中。
3.1.3 市场供需风险
市场供需风险是因为市场供需的变化造成的风险, 消费者对旅游项目的需求朝着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 供需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带来价格的波动变化从而导致投资的实际效益偏离预期收益, 这无疑将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风险。
3.1.4 获利能力风险
投资任何项目最终都是以投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但是如果投资该项目获利能力比较低, 则必然导致整个项目开发失败。
3.1.5 变现能力风险
变现能力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变现的时间和方式变化而造成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的收益变成货币或延迟变成货币, 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休闲度假型旅游项目的开发周期长, 因此其变现能力较差。
3.2 社会风险
随着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 造成旅游项目的变化, 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这便是旅游项目面临的社会效益风险。具体来说社会效益风险包括了区域旅游业发展风险、公众干预风险、公共配套设施风险、治安风险和交通便利程度风险。
3.2.1 区域旅游业发展风险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风险主要是指目标项目所在区域的整体旅游行业发展程度及发展前景。当区域发展相对迅速时, 则能够从整体上提升目标项目的旅游产品价值, 也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如果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滞后时, 则会影响项目的旅游产品或服务价值, 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3.2.2 公众干预风险
当项目所在地区的居民对项目持有反对态度时, 项目实施会困难重重, 面临诸多风险。一般来说度假型旅游项目的占地面积较大, 受影响的范围较广, 容易激起周边居民的不满, 阻碍项目的实施。
3.2.3 公共配套设施风险
旅游项目集合了度假、休闲、娱乐和消费为一体, 如果公共配套设施不健全, 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完善全面的服务的话, 则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降低营业额, 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3.2.4 治安风险
治安风险是旅游项目普遍面临的问题, 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是吸引客源的关键, 如果一个项目区域内常发生抢劫、凶杀等犯罪案件, 旅游消费者的数量会大大减少, 影响到休闲度假型旅游景点的产品价值。
3.2.5 交通便利程度风险
交通便利是旅游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如果项目所在地交通通行能力差, 则会大大降低项目的经营效率。
3.3 生态风险
旅游项目的生态体系一般来说较为脆弱, 如果在项目建设中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或是破坏, 并且使得景区遭到破坏, 则可能会导致中途停工, 带来经济损失。由于度假旅游项目重在为消费者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 因此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一般较高, 如果开发运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不当, 失去了自然特色, 则会削弱此类项目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 带来风险。
3.4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由于技术能力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包括了规划、施工及后期管理各个环节的技术风险。
3.4.1 规划设计风险
项目的规划设计风险是大多数度假型旅游项目面临的风险, 由于这类项目规模较大, 投资大, 在设计上的要求高, 一旦设计出了问题, 整个风险将会从建设初期一直持续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经营的持续性, 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 影响较大, 因此规划设计风险是旅游项目面临的首要技术风险。
3.4.2 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选择风险
由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材料选择不当则会直接给项目带来损失影响工期, 不仅带来了施工安全隐患, 还带来了资金浪费, 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3.4.3 施工安全风险
施工安全风险涉及在场的所有人、物和环境, 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 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包括了施工单位的监督机制、施工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技术措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4 工期拖延
工期拖延风险主要包括了承包商自身原因和非承包商两个方面, 从承包商的角度来说, 如果承包商缺乏此类项目的施工经验,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错误估计项目特征和施工要求, 造成施工组织和规划不合理, 造成工期拖延;从非承包商原因的角度来说, 主要是因为开发商缺乏开发经验, 设计要求不断变更, 或是施工过程中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施工被迫暂停等。
3.5 运营管理风险
运营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在项目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中出现的管理风险, 主要包括了管理者的素质和经验风险、合同风险、销售风险以及运营决策机制风险。
3.5.1 管理者素质和经验风险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 旅游项目需要有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 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 若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则会导致对开发运营过程中的内外影响因素不敏感, 风险估计不充分, 防范措施使用不当, 从而带来项目运营的风险;
3.5.2 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主要是指在由于合同涉及的个体和经济活动一般来说较为复杂, 相关的合同法律法规上不完善, 因此造成合同条款不完整、叙述不严密或是管理及当事人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错误发生, 导致索赔事件发生。
3.5.3 销售风险
销售风险主要与市场环境和市场情况密切相关, 如果在销售中市场定位不准确, 所应用的营销手段不力都会影响产品的销售, 从而产生销售风险。
3.5.4 运营决策机制风险
运营决策机制风险主要是由于项目建成后管理架构、管理公约、管理费用制定不合理, 以及各种决策失误和决策系统的不完善带来的项目运营过程中关键性或是非关键性决策的不合理, 为项目的长远发展带来风险。
4. 旅游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由于旅游项目投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 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 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 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4.1 经济风险防范
4.1.1 做好研究规划
在旅游项目实施之前, 进行前期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极为重要, 针对旅游项目的前期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 借鉴其他相似项目前期调研的严谨态度, 旅游项目要做好前期完整的项目研究, 包括对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 聘请专门的研究机构展开深入调查, 并且强化审批制度, 充分考虑项目的不可行意见。
4.1.2 降低投资经济风险
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选择较为稳定的时机进行开发, 积极运用各种融资手段来降低投资的经济风险, 并且通过挖掘旅游市场来增加旅游收入, 综合开发配套旅游产品, 增加销售, 并且做好项目形象定位。
4.2 技术风险防范
(1) 项目规划设计时, 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 发掘当地传统特色, 使项目和当地地域文化融为一体, 反映出其地方独特的品位。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优选, 选择满足消费者需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成熟的设计方案。
(2) 在材料设备选择方面要进行方案比较, 必须严格执行选择程序, 优先选择已经投保产品质量险的先进产品。材料设备的质量水平关系到项目产品的质量, 因此进行产品筛选才能避免设备、材料选择错误而带来的风险。
(3) 要加强对施工建设的管理,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实际施工进度, 并和计划进度相比较, 如果发现偏差, 就应该及时分析偏差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4)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力度, 通过督促施工技术、组织、措施、人员、机械的落实, 防止质量缺陷发生;通过提高施工人员基本素质, 加强其安全意识, 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4.3 运营风险防范
(1) 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重视开发企业内部风险管理, 强化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加强风险损失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
(2) 聘请专业人士负责合同的起草, 经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审查后再投入使用, 合同条款要明确、详尽、合法。签订合同时, 要明确双方的责任范围, 避免合同歧义、漏洞和陷阱, 并加强日常的合同管理。
(3) 聘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 对度假型旅游项目产品的日后运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加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4) 在运营管理阶段, 可以采用优秀的营销代理, 充分利用代理人丰富的营销经验, 以避免营销手段不当的风险。
(5)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以便及时察觉计划的偏离, 尽早采取防范措施来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
4.4 社会风险防范
4.4.1 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
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项目开发中重点规划项目文化, 通过文化挖掘, 增强项目的社会吸引力。对于旅游项目而言, 增强文化认同是降低社会风险的重要措施, 要让人们感受到项目挖掘的本土文化潜在的经济利益和价值, 从而驱使其对本土旅游文化感到认可和自豪。
4.4.2 促进旅游业与当地居民的亲和度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决策, 充分了解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获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可以通过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针对当地居民的旅游消费优惠等措施, 拉近居民与旅游项目之间的亲近度。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项目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 许多旅游项目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突出, 但是旅游项目的投资本身具有大量的风险因素, 导致不少旅游项目投资失败, 因此加强对旅游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和风险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旅游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翁钢民, 张海燕.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 (6) :114
[2]焦慧.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10)
[3]曾艳.浅谈休闲度假型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应对[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09 (5)
[4]肖彦, 路立敏, 崔丽萍.旅游投资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1)
旅游地产投资及风险控制 篇2
【关键词】旅游地产;投资;风险控制
旅游地产投资的风险和普通房地产投资相比,其风险更高,因此在对旅游地产投资之前,开发商应准确的认识到在旅游地产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并对相应的风险选取一定的解决方案,保证投资期间的效益。
一、旅游地产的投资风险
每种投资行为都必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旅游地产的投资周期比较长,所需要的投资资金比较高,并且旅游地产的收益周期还比较长,其管理运营的过程相对更为复杂,后期所需要的维护费用也更高,因此,旅游地产的投资风险更高。但是开发商大多数对旅游地产中的投资风险的认识并不是很到位,对风险的认识不足,一般来说,旅游地产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决策的风险
旅游地产的投资的前期的成本比较高,后期资金回收时间比较长,决定风险的因素也比较低,是一项长远的战略性投资。因此投资旅游地产,对开发商的资金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保证在旅游地产开发的过程中不出现受到资金不足的影響而使运营陷入困境。因此加强对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投资非常重要。投资决策的风险受到投资环境、市场预期和投资方式的影响较多。投资环境主要是市政的设施情况和开发的难度,市场预期主要表现的是日标群体所能接受的消费能力的大小,投资方式分为联合开发和独立开发。因此投资企业在进行旅游地产投资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到各个方面,咨询相关机构,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以此来减少投资风险。
2.地段选择的风险
旅游地产的投资的地段选择的风险十分明显,风险的大小受到景观环境、地理位置、文化遗存和交通条件的影响很大。旅游地产选择的环境应该尽可能具有独特的,能够吸引广大游客的风景等,同时还不会受到旅游地产的开发而引起周围环境的破坏。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旅游地产的影响也很大。
3.开发运营的风险
与其它的房地产投资相比,旅游地产投资的独特性更为明显。从承载功能上看,普通的房地产开发只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就可以了,但是旅游地产在满足人们的居住条件还应该具有休闲度假的功能。从消费需求上来看,旅游地产的消费需求比较大,主要的客户是以投资作为主要日的的投资群体,或者是以养老为日的的人群。其次旅游地产在开发设计和销售等方面对开发商的资金的要求都比较高。旅游地产的市场的运营的过程中,对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人才的培养又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因此旅游地产投资存在的风险更为严峻。
二、控制旅游地产投资的风险措施
每个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我们无法杜绝风险,但是却可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为了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制定一些防范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如何控制旅游地产的投资风险有以下几种方面。
1.投资前的可行性报告的分析
在对旅游地产进行投资前,相关部门应该对旅游地产投资所在地和周围地区做好全面的市场调研,然后,选择相应的专业的咨询机构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尽可能多的掌握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而后制定一个详细准确的可行性报告的分析,提高开发商对风险的认识。可行性分析中首先应该对旅游地产的开发进行定位和开发规划,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周围风景区的产业进行一定的考察,还应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和交通情况,分析国家政策制定全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加强经营风险的控制
地产投资企业应该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在进行项日开发前向企业提供有力的服务。咨询服务公司可以有效的改善物业部门对市场认识的局限性.对营销的策划和管理能够提供较多的建设性意见。同时企业还应该不断的进行技术改进,与其他企业跨行业的结合,使消费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企业对合同的管理必须更为严谨。专业人员起草完和通过应交由自身的律师对合同进行审查,比如保证合同条款的合法、合规、明确合理同时合同应该明确双方的责任,保证责任的正常履行。
3.分析利弊,进行分散性的风险管理
在进行旅游地产开发前,开发商应该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开发后所得利益等方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通过合伙经营、多元资产组或者是风险转移等方式分散,争取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通过选择和其他的企业进行合伙经营,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内部存在的资金不足的情况,有效地保证旅游地产开发期间不会受经济的影响导致工程停工。风险转移主要是通过利用承包合同和发包工程的方式有效地将风险转移出去,避免受到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物价变动的风险、
4.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在进行旅游地产的投资的时候应该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采用全面有效的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和人才的培训机构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进行项日投资之前应该对所投资项日依照一定的运作流程,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投资的风险。从技术方面考虑,开发商应根据项日所在地的环境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使保证项目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及时补救。
三、结束语
旅游地产的投资受到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其风险性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旅游地产投资的过程中,控制好风险对提高旅游地产的发展,保证旅游地产的后期收入十分重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应该根据旅游地产的所建项日,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的分析,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尽可能的将风险降到最低,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豪.我国旅游地产投资分析与发展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15.05.15
旅游投资风险价值管理 篇3
1 旅游投资风险的研究进展
风险一般指不利结果出现或不幸事件发生的机会, 旅游投资风险就是未来投资结果变化偏离了预期的可能性以及其对投资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翁钢民和张海燕 (2004) 认为制约旅游投资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障碍因素中, 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淡薄是制约对旅游投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障碍, 我国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在技术手段、理论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差距较大, 主要体现在旅游投资项目风险识别困难, 风险评价缺乏科学性、误差大, 风险处理技术和手段落后等方面。
王奇和颜醒华 (2005) 认为旅游项目的投入大、关联性强、阶段性明显, 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大, 通过引入实物期权理论, 分析旅游项目在阶段性投资的过程中所隐含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对阶段性投资旅游项目可进行柔性管理。冉恒 (2006) 分析了旅游投资的筹资渠道, 进行了不同渠道筹资成本的计算, 并据此分析了融资风险及控制策略。
万先进和丁黎明 (2007) 分析了民营资本投资旅游项目的风险, 认为民营企业旅游投资开发失败的原因有市场定位不准、投资盲目、融资困难、规模不经济、行为短期化、管理落后等等, 应全面引入风险管理知识与技巧,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降低和转移风险。许甜 (2008) 认为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是来自于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 提出从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入手, 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加强旅游项目风险管理。
邓小明 (2011) 认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类型主要有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类, 而且具有综合性、波动性、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树立风险意识、重视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完善旅游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等。戴卫东和马帅 (2011) 建立了评价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层次模型,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以减少投资风险。
2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投资风险管控模式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居民出游的选择将更趋多样, 旅游产品的供应将更加丰富和充裕, 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发展不是简单地适应需求, 而是满足现实需求、引发潜在需求和创造新的需求的综合体现。随着旅游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的转型与变革, 旅游业态自我变革与产业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 推动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发展的新阶段。鉴于中国旅游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限制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的壁垒越来越少, 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已经形成。从旅游资源的投资开发具体特性来讲, 旅游投资决策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类指标、财务类指标、社会类指标和生态类指标, 需要在具体项目实施中满足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不能竭泽而渔, 也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罔顾其他。1921年,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 (Frank Knight) 对风险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他首先将风险与不确定性区分开来, 认为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是可知的, 而不确定性的概率是未知的。此后也对应出现了基于概率的风险分析, 以及未知概率的不确定分析两种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由于导致旅游投资项目发生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众多, 包括企业外部某些经济或环境变量的波动, 也包括企业内部投资风险控制水平的变动, 从而导致企业在资本、资产或者收入等方面偏离预期目标。因此, 旅游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条件就是对投资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对于旅游投资的系统性风险, 投资者可通过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将其降低, 而对于非系统风险, 比如投资主体的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建设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人力资源风险等, 要重点进行识别、防范和化解。在旅游投资风险的管理过程中, 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 通过对可能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和排序, 选择影响力大、持续时间长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 其中重点关注可能出现对应风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对策, 包括回避、转移、分担和自留等风险管理策略, 以降低旅游投资项目实施的总体风险。一般而言, 旅游项目投资的主要风险如表1所示:
因此, 无论从提高旅游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还是减少旅游投资风险的角度, 客观上都需要对投资项目做深入的可行性分析, 尤其应该格外考虑的问题包括:资金用途是否合理, 能否产生足够的收益来偿还本金和利息;资金的投资期限和偿还期限是否配合。选择评估投资风险的指标除了长期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外, 还应该明确旅游投资风险的核心问题是旅游投资能不能为股东带来合理的回报。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对策研究四个基本阶段。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3 投融资互动的视角下管理旅游投资风险的若干思考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 截至2012年末, 全国11367家星级饭店, 拥有客房149.72万间, 床位267.74万张;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767.5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430.22亿元;上缴营业税金152.95亿元;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5%。旅游投资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旅游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旅游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来讲, 中国若想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必然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旅游产业已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旅游投资风险控制的实质, 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 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在决策者决定进行旅游项目的投资之后, 就要开始收集各方面的资料, 详细识别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估计和评价, 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控制风险损失。旅游投资项目的建设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 而且一旦建成将难以更改。因此, 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更显重要。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不仅在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中需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研究。更重要的是, 在项目实施过程及经营中应有效地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因此, 基于投融资互动的视角, 需要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旅游投资决策主体需要明确旅游投资决策的框架体系。为减少旅游投资风险, 投资主体除了建设全面风险管控体系以外, 还必须明确企业总体战略定位, 尤其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 如何通过实施旅游投资项目来充分利用外部机会, 挖掘内部优势资源, 求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旅游产业链的形成需要逐步完善, 其赢利性与协同能力和水平有自身的发展周期, 旅游新业态快速扩张, 但是任何企业层面的创新活动都必须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因此, 旅游投资决策前要对市场需求情况和投资的产业或产品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谨慎选择投资项目。如果通过旅游投资活动挖掘投资的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能够成为市场的领先者, 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新产品与其它产品的性能差异, 降低和其它产品的可替代性, 从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这样就可以加快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战略, 无疑可以减少旅游投资风险。
第二, 投资与融资是资金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旅游融资必须以投资需求为依据, 旅游投资必须充分考虑融资能力。对大多数投资主体而言, 发展战略是基本的战略选择, 包括新领域进人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这些不同的战略实施中固然需要一系列的投资项目来落实, 但是必须考虑融资约束的边界条件。融资约束是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 企业由于内外部融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内外融资具有不完全替代性, 并由此产生投资低于最优水平、投资决策过于依赖企业内部资金的问题。市场化决策和混合经济的组织体系, 有助于投资决策时的理性选择, 表现在资金选择上一方面是选择资金成本最低的来源, 另一方面也自觉接受来自不同资金主体的相关约束。因此, 在关注旅游常规的融资渠道比如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以及外资的基础上, 应积极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的多层次综合服务体系, 通过多元化手段完善对旅游的金融服务, 拓展金融供给渠道, 通过建立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基金, 以及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创新, 是约束和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途径之一, 重点方向是加强对旅游业的产业基础、技术进步途径、产业投融资模式进行系统的支持。
第三, 科学计算融资成本, 减少额外的利息支出。融资方案研究是在已确定建设方案并完成投资估算的基础上, 结合项目实施组织和建设进度计划, 构造融资方案, 进行融资结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分析。融资研究首先要考察项目所在地的融资环境。融资环境调查包括法律法规、经济环境、融资渠道、税务条件和投资政策等方面。其次, 再详细分析具体的融资渠道。旅游投资的筹资来源渠道包括如下几方面:自我积累、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资、财政投资。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采用不同的方式资金筹集方式, 其代价和成本是不同的。在这一融资决策过程中, 投融资互动主要表现在需要科学安排财务和资金预算, 管理投资收支脱节的风险。由于旅游投资期时间长, 因此进行融资时财务预算应考虑风险因素, 储备一定的现金防止投资初期难以预见的资金缺口, 减少利息支付的压力。再次, 明确合理的还款期限, 确定借款额度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综合偿还能力。最后, 债务偿还能力和投资效果密切相关, 在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条件下, 市场发展状态较好, 有利于通过借款来加大旅游投资。反之, 则导致经营危机。
第四, 积极利用融资方式创新, 在债务融资适度的范围内, 利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带来更多回报。从股东的角度考虑, 融资风险多指借贷融资, 是指企业过分依赖借贷来筹集资本导致无法支付利息和偿还债务而破产的风险。在分析旅游投资资金来源时, 决策主体应根据行业和项目特点, 找到股本融资和负债融资的最佳组合。旅游产业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不足、融资难始终困扰着旅游企业, 特别是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过于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 不仅融资渠道相对集中、融资方式单一, 而且融资规模也有限。如何拓展和创新融资渠道成了当务之急, 其中, 资产证券化是旅游企业融资途径的创新性尝试。在价值分析的体系框架里, 衡量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自有资金用于投资活动的指标主要是自由现金流, 从投融资互动和融资创新角度, 资产证券化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 是实现旅游投融资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ABS融资方式的运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组建特殊目的公司 (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 SPC) 、将原始权益人所拥有项目资产的未来现金收人的权利转让给SPC、信用增级、SPC发行债券阶段、SPC的偿债阶段。由于项目原始收益人已将项目资产的未来现金收入权利让渡给SPC, 因此, SPC就能利用项目资产的现金流入量, 清偿在高等级投资证券市场上所发行债券的本息。
总之, 旅游产业构成的多元性以及跨多行业的特性, 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但旅游业本身又具有敏感性、脆弱性、涉外性, 旅游项目投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在空间上呈现聚集而非网络扩散的特点, 它对创意和文化内涵要求也比较高, 因而旅游业投资具有大于其他行业产业投资的复杂性。在进行旅游项目的投资决策时, 要研究旅游投资资金融入成功与否的不确定性。基于旅游投融资互动的视角, 通过在旅游投资决策阶段的系统论证, 可减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点, 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
摘要:旅游投资规模和结构对建设旅游强国至关重要, 但是旅游投资除了一般意义的相关风险外, 还有自身独特的风险特性。旅游投资风险管控得当, 将有利于实现既定的旅游投资效益, 还可加快旅游投资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基于投融资互动的视角, 在统一的战略架构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 通过旅游投融资活动的互动管理, 是化解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旅游投资,旅游融资,全面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 (ABS)
参考文献
[1]万先进, 丁黎明.民营资本投资旅游项目的风险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2]王奇, 颜醒华.阶段性投资旅游项目实物期权的动态分析与柔性管理[J].基建优化, 2005 (6) .
[3]戴卫东, 马帅.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
[4]许甜.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及其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2) .
[5]冉恒.旅游投资的筹资成本研究初探[J].特区经济, 2006 (11) .
[6]翁钢民, 张海燕.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 (6) .
[7]邓小明.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及其控制[J].柳州师专学报, 2011 (4) .
[8]肖彦, 路立敏, 崔丽萍.旅游投资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1) .
[9]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投资) 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2008年版)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旅游投资风险价值管理 篇4
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是风险投资过程中不同主体、不同阶段流程间的相互衔接配合及相互关联作用的功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是确保投资获利的保障,其主体包括风险投资者、风险资金管理者、风险资金使用者,由此形成三位一体的风险资金运行和效能达成机制。
(一)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资本筹集机制我国旅游产业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资本筹集通常都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资本投入和管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旅游产业市场化步伐加快,民间资本依托公共旅游资源优势开始进入旅游产业,通过同旅游景点、旅游代理公司、旅游相关服务产业等的合资、合作、持股等方式拓宽了旅游产业的资本筹集渠道,形成了以政府、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资本筹集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图1阐释了风险投资主体和风险资本间的流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的旅游产业已经具备了吸引多元化投资渠道的能力。
(二)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组织机制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制、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这三种模式在风险投资的激励、约束、运行和融资等功能上各具特点,而其中最具效用的是有限合伙人模式,目前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采用这一模式组织风险投资。有限合伙人制充分考虑了风险投资这一资本运作模式的内在特点,吸纳了有限责任体制优点,弥补了传统 “人合”体制的不足,因此更加契合现代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向(见图2)。
从图2可见,有限合伙人中的一方当事人(有限合伙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一般合伙人)进行风险投资(通常为资金总额的99%),有限合伙人不参与、不代表旅游企业或项目管理,只分享约80%收益,同时以投资额为限承担企业责任;而一般合伙人则负责公司经营、风险资金筹集、投资决策、风险资金管理、资本退出等,并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一般合伙人的利润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1-3%的风险资金管理费;二是15-25%的资本收益。相比西方成熟的有限合伙人模式,我国目前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组织机制还采用公司制形式。
(三)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监管机制首先,在监管主体和内容上,旅游产业牵涉面众多,因此其监管主体也涵盖了包括经济管理、金融管理、证券监管、工商税务等管理机关,以及投资活动涉及的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同时涵盖了产业相关的如风险投资协会、证卷交易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而监管内容则涵盖了市场资本准入、风险基金审核、新技术新产业认证、企业融投资合规性审查、各投资主体间的权益转让、财务信息管理等;其次,在监管方式上,通常有集中型监管、自律型监管和中间型监管三种,强调了从政府宏观立法监管到企业自由掌控的由严到宽、有政府到市场、由宏观到微观的监管重点。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因此更多依靠集中型监管体制。
(四)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分担机制其类型包括:(1) 投资者之间分担。这是旅游产业风险分担机制的基础,即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按照投资者权责比例在所有投资人中进行分担,由此使得风险分割,使单个投资主体面临更小的投资风险;(2)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公司间分担。即投资者为将风险降至最低,通常会寻求专业的投资公司代为管理资金,同风险投资公司达成代理关系,由投资公司承担部分或全部投资风险。另外投资公司之间往往也会通过联合来共同分担投资风险;(3)投资人和外部机构间分担。由于旅游风险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会要求以贷款担保、补偿金、 政府补贴等方式减少风险。
(五)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风险退出机制实质上是资产权益转移,是投资获利的主要表现形式,因而需要旅游企业在进行风险投资活动时构建一条快速便捷的资本变现退出机制,在法律法规和合作协议框架下强化资本迅速变现能力,因为只有确保风险投资获取收益,才能增强资本活力,才能使资本在不断的“投资———收益———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中不断实现增值和推动产业发展。
二、旅游产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筹资机制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就西方发达国家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筹资机制而言,通常个人资本和非风投机构资本是投资主体力量,甚至占主导地位,其资本渠道多元化,涵盖了政府财政、大公司资本、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投资、个人及其他非风投机构投资等全方位的社会资本体系。而目前我国旅游产业风险投资仍以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为主体力量,这两种投资中首先政府财政资本实力不强,同产业发展需求相去甚远,其次则是银行因为现金流和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旅游产业投资也同样持严谨甚至苛刻态度,由此导致我国现有旅游产业风险资本筹资上渠道单一,极大制约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
(二)组织机制上,缺乏适应产业投资需求的组织结构目前国际上通行并被实践证明为高效的风险投资组织结构是有限合伙人模式,而目前我国通常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国有独资或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下的风险投资公司,其表现为政府或国企通常在旅游产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股独大,组织形式僵化,权责定位模糊,未能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健全的法人权责结构,也未能形成有效的自我风险控制机制和自我市场适应机制,由此导致投资风险加大或投资目标偏差。
(三)监管机制上,法制体系不健全风险投资属于资本市场金融活动,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旅游产业风险投资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目前我国法制体系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如《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必须是自然人,又如我国《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同样禁止保险、银行进入风投领域,这就人为制约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再如《公司法》对股权转让回购上做了诸多限制,阻碍了风险资本的高效流通。现行风险投资法制体系不仅制约了民间资本和其他资本进入旅游产业,更适得其反,使目前的产业投资风险更大,成本更高。
(四)风险分担机制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现有风险投资往往资本实力小,风险抵御能力差,稳定性不高,因而不愿承担更多风险,多以短期获利为投资目标。在这种投资风险分担理念下,风险资本往往被用在相对成熟的或者短期见效的旅游项目上,而急需资金的成长中项目和需要长期资本投入的重大产业项目却往往得不到资金支持。同时,以政府和国企为主导的投资结构也使风险分担主体权责混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风险退出机制上,退出渠道不畅资本退出机制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突出障碍,现有风险投资框架下,资本市场体系严重不健全,产权制度严重不合理,如股权流通上国家股和法人股分割、主板市场门槛高、创业板运行体系尚不成熟,这些都制约了旅游产业风险资本退出和流通的顺畅,使得风险资本不能充分契合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三、旅游产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完善对策
(一)拓宽筹资渠道,优化资本筹集机制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投资体系中,都会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本投资包括旅游在内的各种经济产业,如美国将养老基金作为资本投入风险投资项目。我国在风险投资筹资中也应调动各种社会资本,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投资政策为保障,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首先,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强化民间资本对旅游产业的了解和认知,政府出台政策对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予以充分保障。其次,鼓励上市公司资本投入,理顺股票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等多种投资模式渠道,增强上市公司投资意识和投资能力,以间接参股和控股方式投资旅游产业。再次,注重海外投资,不仅要利用外来资本的规模,更要充分学习和吸收外来资本在管理和运作上的先进方法和经验,鼓励国外具有实力的投资公司资本进入我国旅游产业。最后,加强政策性资金投入,如旅游国债、旅游专项资金、国外金融贷款等。通过上述方式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由此逐步形成我国旅游产业以民间资本为主、以政府资本和其他投资资本为辅的现代化、多元化旅游产业资本筹集机制。
(二)引入有限合伙制组织模式组织机制是目前制约我国旅游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外实践已经证明了有限合伙人制度是目前风险投资组织架构中最为有效的模式,因此我国应大胆引入该组织模式,同时结合我国旅游产业实际和资本市场发展实际,科学构建,合理组织。首先,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高效的资本管理提高报酬分配能力。其次,完善约束机制,严格界定投资对象和行业,保障资本退出权利,保障资本退出时的获利权益。再次,完善相关有限合伙人的法律体系。通过上述方法合理配比风险收益,合理调节资本进出,同时推进相关配套体制发展转型,逐步将有限合伙人制推行扩大,最终在更广的旅游产业风险投资中发挥效能。
(三)完善监管制度建设,打造良好产业投资环境首先,建立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充分注意微观与宏观监控相结合,方向与细节监控相结合,流程与整体相结合,确保整个监管过程的合法性、高效性。其次,打造良好政策环境, 在税收优惠、担保补助等方面为旅游产业风险投资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再次,健全法制环境,围绕有限合伙人制进行法制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同时为保险银行等金融资本、海外资本以及风险资本转移、资本退出等影响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最后,完善行业自律机制,通过行业协会、行业准则等自我约束,自我监管,自我保护,由此确保整个旅游产业风险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
(四)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风险承担能力首先,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公司间,以及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间制定合理的委托代理和风险分担协议,依据权责合理界定各投资主体间的风险承担额度,避免过度分担,也要避免分担不足,通过科学运作提高投资主体承担风险的积极性; 其次,根据风险资本对旅游产业的认知程度和旅游风险企业发展程度,采用分阶段投资的方式控制和规避资本风险,降低投资风险负担,同时可以加强资本和旅游产业间的互动,强化资本专业性和投资能力。
(五)拓宽资本退出渠道,完善资本退出方式首先,大力发展产权交易,通过企业重组、收购、兼并、破产拍卖等形式完善资本退出形式;其次,通过海外上市增强风险资本退出能力,由于海外资本市场专业程度更高,机制更加灵活健全,资金流动性更强,是风险资本退出的理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