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资环境

2024-10-03

旅游投资环境(精选12篇)

旅游投资环境 篇1

一、旅游投资环境的构成

旅游投资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旅游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活动时需面对的所有对旅游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要素、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一)自然环境旅游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自然环境是旅游投资的基础性要素,自然环境和旅游投资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通常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意味着自然资源条件富足,其对投资的吸引能力相对较大,反之自然环境差的地区则不易吸引到旅游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旅游投资反作用于自然环境, 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旅游投资必须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容量。自然环境对旅游投资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效用。

(二)经济环境旅游投资是一种经济活动 ,因此必然与经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环境通常是吸引旅游投资的核心性因素。一方面,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旅游供应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进而直接影响旅游投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水平,从而通过影响资源要素流通效率、旅游顺畅程度、旅游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间接影响旅游投资水平。经济环境具体通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涉外经济环境等要素对旅游投资产生影响。

(三)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主要是背景因素影响,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局势稳定、政策科学高效,则会对旅游投资产生较强吸引力,政治局势动荡,战争、疾病、灾害等频发则会使资金投入止步。另外,如果该地政策环境糟糕,对旅游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在税务、工商、外贸、交通等方面层层设卡,甚至存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地方保护等现象,则势必会使旅游者和投资者心存顾虑。政治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是通过政策环境、政府态度、官员廉洁程度等加以实现。

(四)法制环境 法制是规范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保 障性因素,法制环境同样对旅游投资环境具有保障作用,是吸引旅游投资的保障性因素。旅游者以及旅游投资者在进行地区选择时,该地区的法制环境是否优越、旅游产业市场是否规范,对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意外状况等能否给予及时、合理的法制支持,这些都是必需考虑的要素。旅游产业涉及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作用营造了旅游投资的法制环境。

(五)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为旅游投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吸引旅游投资的支撑性因素。社会环境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了除上述列出的因素之外的所有因素集合, 如科技、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居民素质、活动规律等,其中对旅游投资影响较大的则是居民素质,具体表现为:首先,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旅游投资有极大影响,通常从业者素质高,则旅游投资能力就强;其次,旅游者素质的高低对旅游投资同样有极大影响,旅游者素质决定了对旅游方式是否理性选择和对旅游资源是否合理消耗;最后,旅游地的民众素质对旅游投资有极大影响,主要取决于旅游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和旅游投资能否理性认识,适度支持。

通过图1具体概述旅游投资环境各要素同旅游投资的影响关系。旅游投资环境具体是通过对“旅游投资主体”和“旅游投资收益”两方面影响旅游投资。首先,对于旅游投资主体而言,旅游投资同任何一项经济投资一样,其目的通常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投资环境无疑会对投资主体的投资收益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投资环境是投资主体必然要考虑的因素,优越的投资环境可以为投资收益提供最大可能,甚至成为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因此任何投资行为都要对投资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尤其作为同环境关系密切的旅游产业投资, 只有确定了投资环境,才能进而确定投资形式、投资规模、资本结构、收益预期等一系列后继问题。其次,投资环境对投资主体的收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投资环境涵盖了投资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资源要素和配套资源要素,从而保障了投资活动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其二, 投资环境中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对投资活动的成本有重大影响,同时对投资收益的回收也关系重大,进而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效益,而政策、法律法规等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间接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收益。

二、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人文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社会结构层次多样,地域间差异较大,因此对旅游环境科学合理的评估是保障我国旅游投资活动健康、高效的前提。

(一)旅游投资环境评价原则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旅游环境包含了自然、经济、政治、法制、社会等众多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相互关联、复杂共生的因素,因此在对旅游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时, 首先必须要从宏观上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对旅游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盘布局,系统规划,以求投资效果的稳健性;其次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解,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不同因素对旅游投资的不同影响、不同机理、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等进行区分。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原则就是要在对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时,必须在宏观和战略基础上对微观和细节进行把握,在全面分析旅游投资环境各要素的同时,解决核心问题并兼顾次要问题,使环境评价更加体系化,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旅游投资环境的静态评价是指旅游投资环境必然是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客观存在,因而对其进行评价,也必然不能脱离特定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力求达成紧密贴合实际情况基础上的评价机制客观性。同时,旅游投资环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等,都会对旅游投资环境造成影响,带动旅游投资环境的改变,另外旅游投资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且具有复杂的内在运行机理的体系,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就对旅游环境评价提出了“动态性”要求,即要本着变化发展的观点进行旅游投资环境分析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加具有现实性,并能够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改进,确保评价机制的先进性。

(二)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环境指标。经济环境具体可以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两个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特征和投资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界定投资属性和投资容量的重要标准。经济发展水平涵盖了有关地域经济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基础设施水平指标衡量的是旅游投资的保障性,优越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增加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也由此会吸引更多、更高质量、更长期限的投资。另外在众多基础设施指标中,交通运输设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对旅游投资有着最为核心的影响。交通设施水平可以用路网密度来衡量。

(2)地理条件指标。旅游环境的地理条件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到消费目的地之间的心理距离,是衡量旅游产品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地理条件可以从客运流量、人均客运时间、人均客运距离、私人汽车保有量、邮递及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总量几个内容去做具体分析 界定。

(3)政治环境指标。政治环境指标是用来衡量政治环境对旅游投资影响力的工具。对于政治环境指标的衡量目前学术界观点不一,还未形成公认的分析方法,笔者通过对现有理论整理及研究,提出以“投资—资源”比来做定量分析的方法,即一定数额的投资能够获取多大程度的资源支配能力,定量上可以用国家预算外的资源投入量同投资总额的比值来计量。

(4)产业发展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包含了市场需求、产业水平、人力资源、旅游资源等内容。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指标的核心要素,是决定旅游投资的核心内容,也是旅游投资的动力源。这一指标可以用旅游消费时间、旅游消费人数和旅游消费收入来具体衡量;产业水平是指旅游产业的现状,如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处于产业何种成长阶段等,越发达的产业水平意味着越大的投资吸引力。产业水平可以具体用景区固定资产额、景区营业收入、旅行社数量、旅行社收入、配套酒店客容量、配套酒店营业收入等来具体衡量;人力资源同样对旅游投资发挥影响,这一指标可以用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及产业配套从业人员数量、学历结构、年资、薪酬等指标衡量;旅游资源同样是吸引旅游投资的基础,特别是在投资初期往往决定旅游投资的导向,旅游资源可以用景区等级、景点数量、景点密度来衡量。

(5)社会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社会环境指标反映的是旅游投资的持续性,可以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城镇人口比重、人口年龄结构、就业率、薪资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指标具体衡量。其中教育水平是确保旅游产业能从社会获取专业人才和高素质旅游消费者的 重要保证,由此对旅游投资水平发挥更重要影响。

三、基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分析

通过上述旅游环境评价指标,可以对旅游产业投资环境做具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旅游投资模式。具体而言,基于旅游产业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资源主导型投资模式资源主导型是指在上述环境评价指标中,资源环境指标相对优越时适用的投资模式,该投资模式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地域景观作为吸引投资、获取投资效益的主要考量因素。资源主导型投资模式适用于自然环境优越、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地投资,依托地域旅游资源对投资做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从而获取投资收益,如对温泉资源开发的投资、对自然风光开发的投资等。

(二)经济主导型投资模式经济主导型是适用于环境评价体系中经济环境比较优越的投资模式,其以雄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现代化的旅游景观、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高舒适度的旅游体验作为吸引旅游投资的核心元素,依此为旅游投资持续创造效益。经济主导型投资模式适用于经济发达,产业水平高、服务业发达的地区,如对会展旅游投资,对节庆旅游游投资等。

(三)综合发展型投资模式这一投资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具备一定实力、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的旅游资源的投资,可以依托经济基础充分开发和提升旅游资源价值。该模式以打造现代化服务水平下的旅游景观为吸引投资的因素,并依此实现旅游收益,如北京奥运旅游投资。

(四)基础薄弱型投资模式这一投资模式适用于经济评价较低、具备一定资源优势但开发难度大的旅游投资, 其环境特点为地区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旅游投资条件恶劣。这一类型的投资出发点是自然和生态优势,其利润源也是自然生态,如对西藏旅游的投资。

四、基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应用对策

(一)立足旅游投资环境,达成投资和环境的和谐共赢“立足旅游环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旅游投资环境是影响旅游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投资必须依托旅游产业环境,通过对旅游环境做科学合理分析评价,对旅游产业的经济环境、地理条件、政策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做出科学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基于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实际确定科学的投资模式,由此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投资收益;其二,投资虽然能提升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并进而带动地区经济水平提升,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投资也同样会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此时的“立足旅游环境”则应强调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包容度, 旅游投资不应以获取投资利润为唯一目的,而是要兼顾投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提升和改善。

(二)合理选择旅游投资模式,获取旅游投资效益旅游投资模式描述了旅游投资主体、目标、内容、要素等一系列旅游投资行为的整个体系,合理的旅游投资模式对旅游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提升作用,也能够更快、更大限度、更高质量地获取投资收益。因此必须依托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指标和评价机制合理确定投资模式。首先,要明确投资模式的适用条件,不仅要静态地分析旅游环境的各个指标要素,也要以动态的发展眼光及时分析和科学预测旅游环境的发展趋向,从而合理选择旅游投资模式;其次,依托旅游投资模式正确实施旅游投资活动,依据不同的旅游投资模式特点规划旅游投资实现途径,如对投资主体的权责界定、对投资对象的侧重权衡、对投资要素的组合运用,以及对整个投资活动施以科学高效的管理,确保投资沿着既定模式和目标进行,同时通过及时的环境评价策略对投资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三)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吸引高质量旅游资本目前我国旅游投资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投入和企业资本投入两个渠道,其中政府投入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旅游投资中,应该充分依托旅游环境科学、全面地调动政府投资积极性,发挥其投资主导作用,尤其要求政府以战略眼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既要通过资金、技术等直接投入改善产业环境,也要通过教育、交通等投入间接为旅游产业环境优化做可持续发展的准备,由此吸引更多、更高质量的资本介入。另外,企业作为另一个旅游投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自由、活跃、便捷的资本特性,一方面充分借助市场机制及时掌握旅游市场动向,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投资调控管理发现市场机制的不足,做有针对性补充,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旅游投资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旅游投资环境 篇2

2.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

2.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

2.2.2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2.2.3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

2.2.4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旅游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2.2.5客容量超负荷问题

旅游股投资 长短两相宜 篇3

申银万国的旅游行业研究报告称,当前,旅游业还处于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交融,区域化差异、城乡差异较大的梯次性旅游消费阶段。今后,城镇化进程有望成为行业快速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在细分子行业中,更有成长性的投资标的包括:传统行业中迎合新消费趋势、有前瞻性战略眼光、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代表性公司;处于高增长、高壁垒、独特性强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代表性公司;在大众化旅游时代专注细分行业、致力于提供物美价廉旅游服务且处于高速发展的行业领先公司。推荐桂林旅游、宋城股份和锦江股份。

国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虽然前期旅游板块已有较大涨幅,但“十一”长假短期将继续支撑板块走势,9月旅游板块跑赢大盘的概率较大。暑期各旅游景区游客增速均保持较好增长,三季度板块业绩有望加速增长,加上政策利好出台、提价、资产注入预期等题材加温,以及估值基准的切换(2012年重点公司整体动态市盈率25倍),建议短期继续稳健配置重点个股。个股依次推荐中国国旅、峨眉山A、丽江旅游、湘鄂情、黄山旅游、中青旅、宋城股份、锦江股份和三特索道。

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预计,旅游业今年利润增速将达26.6%,9月将是阶段性行情收获期。行业2012年估值目前处于运行区间底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短期关注黄金周行情,长期动态布局来年行情。重点推荐4只中长期投资个股:锦江股份、中国国旅、中青旅和三特索道。短期可关注三季度客流超预期可能性较大的中西部景区公司峨眉山A、ST张家界和黄山旅游。

行业评判

招商证券 节能减排行业有利好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工作方案对节能减排行业发展有全面促进作用,利好节能减排类的环保上市公司,如从事脱硫脱硝业务的国电清新、龙源技术、燃控科技、龙净环保,提供低能耗产品的天立环保,从事水泥余热利用的易世达。

国泰君安 白酒行业高增长可期

白酒行业未来1~2年业绩高增长趋势可见,但个股估值却低于历史同期水平。首推一线白酒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短期超额收益和长期投资价值交织作用下,预计白酒板块估值波动区间将收窄。建议从四季度起逐步加大行业配置,等待成本回落后的交易机会。重点推荐五粮液、贵州茅台、张裕A和山西汾酒。

中信证券 物流网规划促进发展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于近期出台。国家有望通过专项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产业发展,其中感知层和下游行业应用潜力较大。前者发展重点在于核心技术创新,包括导航定位、二维码和海量数据存储与挖掘等技术;下游行业应用中的交通、电力和安防发展较快,农业和环保具有中期潜力。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拓尔思、易华录和东软载波。

申银万国医药股增长分化明显

今年医药企业增长分化明显,而板块下跌后也开始分化,增长确定和估值合理的个股逐步表现出较好的防御性,建议在下跌中增配高成长、基本面良好的个股。9月重点推荐康美药业、东阿阿胶、天士力、仁和药业、云南白药和江中药业。建议在四季度加大配置:中国创新股——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华海药业;中国消费股——科伦药业、鱼跃医疗、海南海药。

投资策略

国泰君安 像样反弹需政策支持

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结构性低估状态,企业盈利增速也仍然处于回落的过程中,市场要形成像样的反弹最终需要政策上的倾斜。8月份的通胀数据有所回落,但是6.2%的同比增速仍处于众多预测的上限。在海外经济依然纠结于欧债问题的背景下,市场弱势将依然延续一段时间。但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慢慢消除,在一片悲观声中市场将逐步迎来底部。

平安证券 正进入左侧观察窗口

市场正进入左侧重要观测窗口。市场三大压制力量将在进入四季度后趋弱:一是通胀变量,CPI已属强弩之末;二是增长变量,GDP增速逐季小幅回落排除了“硬着陆”的风险;三是欧美意外事件冲击打乱了三季度市场节奏,但最坏时刻已过。负面压力减弱决定了四季度无需悲观,9月中下旬将进入重要观测窗口。坚持“绿九红十”的核心逻辑在于流动性收放的时间差。一方面,补缴存款准备金等紧缩政策带来的资金面冲击前高后低,虽然补缴高点在四季度,但对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和社会资金面的冲击将集中体现于9月份;另一方面,对冲补缴准备金的配套措施的效果需要渐次积累,将呈现逐步放大特征。在此背景下,未来市场资金面环境有望渐进改善。

长城证券 四季度后期或现反弹

旅游投资环境 篇4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 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存在着矛盾, 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旅游业有促进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分成两派, 一种是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 另一种是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一) 在环境税背景下, 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

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中来,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 对世纪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据相关部门统计, 在20世纪90年代, 旅游业的增加值对全球GDP的影响远超其他行业, 也就是说, 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业。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 我国旅游业的建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 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 由于旅游商品不受关税壁垒的约束, 因此旅游业还能促进商品的进出口, 增加外汇收入, 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 在环境税背景下, 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虽然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 过度发展旅游业也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很多地区在看到旅游业带来的好处之后, 也想要效仿其他地区开展旅游业, 但是在进行之前并没有对该地区进行统筹规划, 使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 旅游商品本来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建设, 象征着旅游地文化风情的物品, 却在飞涨的价格中变成了游客避之不及的事物。不仅达不到提高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目标, 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给居民带来了过大的经济压力, 只会使经济越来越不稳定。由此可见, 在发展旅游业之前, 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 不能过于以来旅游业, 要根据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促进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 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几年来, 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 首先要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拓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 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 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一般情况下,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 生态环境相对于旅游业来说, 其价值就是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 如果你旅游的时候, 你是希望在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地方还是希望在臭气熏天、漫天要价地方, 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 由此可见, 想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其次, 生态环境的和谐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 让人们在观光的同时对植物、动物、地质等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 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矛盾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 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 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的中, 人类制造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带走, 留在旅游地堆积成山, 不仅会降低旅游景点的观赏性, 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 加重了环境污染的情况。另外, 很多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 对旅游地进行随意的开发,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使生态环境失去了其原本的样子, 毁掉了很多生物的家园[1]。

三、在环境税背景下, 如何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

(一) 大力宣传旅游环境税的好处

很多旅游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旅游环境税的好处, 甚至不知道旅游环境税的内容, 但是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旅游环境税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环境税, 接受旅游环境税, 必须要加强对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每一旅游出行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从思想、环境、道德等各个方面对人们进行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对象也各种各样, 政府官员、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人民群众都在宣传的范围内, 要从旅游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是人民群众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 用民众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环境。

(二) 完善法律机制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发展情况不是非常乐观的原因除了其宣传力度不足以外, 还缺少完善的法律机制, 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 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合法的控制, 即使不能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也要从法律的角度对他们进行约束, 强制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我国现阶段旅游环境税的实施情况来看, 针对旅游环境税的法律机制还存在很多漏洞, 像是在分工、核算、税基、税率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不非常完善, 才会让旅游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由此可见, 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 确保旅游环境税的顺利实施。

(三) 加强绿色管理

我国很多旅游地由于旅游企业的肆意开发和人类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不仅破坏了旅游地周围的生态环境, 使生物失去的家园, 还会影响到旅游地的观赏性, 长此以往, 会大大降低旅游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 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 要以绿色管理为主, 积极的对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 像是水体、土壤、大气等各个方面, 与有关部门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 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近几年来,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绿色管理手段, 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不断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制定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绿色管理计划, 确保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的全面发展。另外, 国家也要对参与旅游绿色认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优惠, 为绿色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四) 拓宽实施渠道

旅游环境税的存在价值就是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进行旅游业的发展, 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为了旅游企业能够积极落实旅游环境税, 充分发挥旅游环境税的作用, 国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激励政策与优惠制度, 提出对旅游企业有利的政策, 加强旅游企业对旅游环境税的执行力度, 如果实施旅游环境税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那么旅游企业也会积极执行的, 以此来实现“双赢”的目标[2]。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在环境税的背景下, 我国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既有良性互动, 也有矛盾冲突, 而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就是环境税的存在价值。要不断加强对环境税的宣传与实施, 为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近几年来,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 各个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更加完善, 旅游成为他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重要途径。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是生态系统无法维持平衡, 因此, 如何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成为现阶段旅游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环境税,旅游经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

参考文献

[1]潘华丽.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旅游投资环境 篇5

2005年8月15日 第3458期

林峰

一、旅游产品及产业的特殊性

1、资源的国有性:旅游资源,基本上需要依托于土地而存在,是地上或地下的资源,因土地属性国有,旅游资源一般为国有。

2、资源的非流通性:更为重要的是,在法律上,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营权,是不可转让的。因此,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不能进入市场流通。我们称之为旅游产业投资的“资源限制”。

3、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旅游开发不能破坏生态与文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点。问题是因为受到体制、部门利益、保守理念的制约,都借用了“保护”之名来抗拒合理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由社会投资参与的开发。

4、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性与旅游项目的区域依赖性:旅游项目(景区、宾馆等),只是目的地系统中的一部分,企业不可能超越目的地去开展运作,也不可能代替目的地进行营销推广,只能在目的地系统内部形成市场合作结构,借助目的地整体营销,开拓项目的市场。这样,旅游项目投资,就形成了对区域的整体运作的深度依赖,自主运作的空间太小,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5、跨行业的综合复杂性:我将旅游相关行业划分为八类十三个:1)游憩行业:景区、公园、娱乐区、游乐区、主题公园、体育园区、康疗区;2)接待行业:宾馆、饭店、餐饮、会议、展览等。3)营销行业:旅行商、旅游媒介广告。4)交通行业:公路、铁路、航运、水运。5)建设行业:园林绿化、生态恢复、古建、艺术装饰。6)生产行业:车船交通工具生产、游乐设施生产、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饭店用品生产。7)商业行业:旅游购物商业、购物休闲商业等。8)旅游智业:规划、策划、管理等。

6、多环节配合的服务消费特性:出游过程需要媒介、旅行社、运输、宾馆、餐饮、景区、商业、娱乐多个环节系统紧密配合,形成全游程消费的服务整合,是一个多环节服务链。因此,旅游产品的营销与业绩,相互依赖非常强,需要服务链各个环节的提升与质量保障。对于旅游项目投资,对其他环节的服务依赖,成为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7、异地预先销售与本地现场消费的结构:“异地预先销售”,是指游客在客源地通过旅行社进行旅游预定;在目的地进行游憩时,才实现了产品的消费,也才真正实现了产品的销售。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时空差异,决定了旅游产品营销与经营的模式,与其他产业的产品有了巨大的差别。

8、资源的独特性不等于产品的独特性: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

9、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时代变化:出游的目的差异很大;人群有多少种,差异就有多大;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很高的开发要求。市场的需求,随时间的推移,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之中的中国市场,生活水平、时尚趋势、文化开放都快速变化,因此,游客需求也在快速转换之中。

10、自助化趋势与深度服务化趋势同时并存:自助旅游,喜欢自主决定游憩过程,对于深度的精细的服务,不会过多的要求,相反,他们会自己寻找新的游乐,从社会与自然的丰富性中得到需求的满足。另外一种服务深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要求旅游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多样化需要,服务水平、服务方式、服务过程达到更高的水准。

二、旅游投资的主要特征

1、高投入与持续回报的投入产出特征:旅游从原来的低门槛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中高门槛,进入性投资的加大,竞争加剧及竞争环境的国际化,使旅游的高投入,并不能产生快速的回收。因为旅游是一个持续回报的长效投资产业。中国的民营资本,已经适应了快速投资,快速回收的短平快投资理念。我们提出“五重杠杆运作模式”的目的,就是解决高投入与慢回报之间的矛盾。

2、旅游产业链整合与多产业整合特征:旅游投资,已脱离单一项目时代,投资商进行区域整体投资,力求整合旅游产业链,整合多元产业,寻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城市景观、房地产、小城镇、休闲娱乐等等深度结合,产生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的结构――“泛旅游产业”。其直接产业链包括宾馆、餐馆、运输、娱乐、体育、保健美容疗养、博彩、会展、生态与观光农业、加工工业、技术产业;综合延升的产业链包括旅游房地产业(旅游度假酒店、旅游公寓、别墅区),城市游憩型商业(步行街、SHOPPING MALL、中央游憩区等),这就把旅游的产业链与城市经营结合在一起。

3、旅游资源的资本化流通障碍: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文物保护法》,旅游资源是不可转让的资产,其经营权,也不允许流通。转让经营、抵押贷款、资源入股实际上都没有法律依据。

三、旅游投资理念

1、四先定律:第一,先进行产品策划,再编制规划,而非先规划后策划;第二,先通过规划,再获取建设用地,进而建设;而非盲目建设,或搞四边工程;第三,先签定旅游特许经营权,再锁定核心地块,进而获得相关资源权益;以区域旅游资源锁定为前提,核心地块为关键;第四,先设计商业模式(运作模式),再投入资金;以明确的投资评价为前提,极其清晰的把握投资运作思路。

2、杠杆运作理念: 规划杠杆:通过旅游规划修编,把项目在国际、全国、区域的定位大大提高,进行大规模的炒作,产生出巨大的影响,为融资、招商、旅游营销、土地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政策杠杆:旅游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政治操作平台——以绿色GDP 政绩观为指导,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形成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通过政绩策划,要求政府给予旅游开发的最大优惠条件(低价资产收购、税费减免、申请扶持资金等);

营销杠杆:造势炒作、全面进行景区管理提升和科学营销,形成现金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改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给银行融资,土地价值提升,投资商追捧提供坚实的证据;以营销造成的人气旺、收入提升、效益好的形象,可以很好的实质性的撬动融资和招商引资;

土地杠杆:以低价获取的景区周边土地为核心资产,通过以上三重杠杆的运作,实现土地的大幅升值,以商业房产、旅游房产等方式,实现最大的资产收益;

融资杠杆:关键是依托收购兼并、政府优惠、低价获取大量资产,以前述三重杠杆为手段,产生资产大幅升值的市场评价,以现金流量增长的事实,支持对融资及招商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美丽包装,从而实现大规模融资,高价出让资产的目的。

旅游投资要以文化为载体 篇6

旅游不等于旅游地产

在旅游投资领域里,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无疑是旅游地产问题,在房地产的住宅市场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国内多家知名开发商如万达、恒大、碧桂园、世茂、雅居乐等纷纷开拓新的盈利点,转而投身旅游地产市场,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旅游地产市场的风险也正在逐步累积。对于这种现状,王琪非常担忧,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在短短的2~3年之内,全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了以百计以几十平方公里为单位的投资额度在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旅游投资项目,而且可以测算出他们投资的房产面积有几百万平方米,这样他们需要十万以上的购房者和数以千万的游客,如果这样的项目占少数我们还可以保持乐观,但是全国同时出现这样大的项目,我就很难对其市场前途保持乐观了。作为行业的观察者,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不得不说,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这么大的项目该如何运营?如何让消费需求跟得上你的建设速度?想想看,几百个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千万游客的话,总共可能需要几十亿的旅游人口,有没有这么多的旅游人口支持这些项目?我们把当前旅游项目科研报告中研究的市场定位范围划出来,会发现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一个区域里面会被无数个项目圈住,这说明目前旅游地产投资已经出现过热情况,这一问题在将来会反映在各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上,会出现固定资产沉淀,流动资金明显不足,经营收入难以达到原定目标的问题等。”

事实上,在现在的旅游地产市场中,不少开发商都是借旅游开发之名,行圈钱圈地之实,开发高档住宅。开发商热衷的是“地产”,而不是“旅游”,开发商更关注以开发旅游的名义而带来土地增值,实现周边商业地产和住宅的高回报,旅游项目正在被房地产绑架。王琪认为,这些大企业投资旅游项目,并不能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现在很多机构挂羊头卖狗肉,说是投资旅游,实际是搞旅游地产,现在旅游和旅游地产有点分不清楚。旅游投资到底怎么办?现在旅游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这几年,现在不是投几十个亿都不好意思说了,现在的旅游行业根本不是在做一个富民工程,我认为这是目前我们整个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内,财富在向很少的人那里集中。实际就是在瓜分资源,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参与进来,变成了少数人的游戏,原本属于全体人民的资源被迅速瓜分一空,到了垄断性企业的手里。国外很多旅游投资都是个人行为,比如说日本的家庭式温泉旅馆等等,人人都能参与到旅游项目投资中来,现在这些大企业进入旅游项目,挡住很多中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道路。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在这里面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眼睛里只盯着大企业,对那些在微部改善旅游环境的小额投入并不上心,他们只关心大项目。我想强调的是旅游和地产是两回事,而且更让我担忧的是,旅游投资领域里存在着严重的投资结构问题,不该投资的地方投得太多了,该投资的地方没有投到,这些不懂旅游项目的大企业,都急于圈资源,并没有把金钱和时间放在产品研发上面,真正有创意的旅游项目少之又少,文化产品需要好的创意,也需要高科技投入。”

很多企业在投资旅游上缺乏经验

旅游项目具有它的特殊性和规律,有很多人只会做地产,不会做旅游,旅游项目挣不到钱,因为很多投资旅游的人都缺乏经验。王琪说,现在很多人认为旅游开发钱投得越多越好,开发得越快越好,这些都是错误的。“旅游开发不是钱越多越好,投资需要一个过程,投资节奏和市场成熟要同步,不能有差异。过量投资肯定会造成亏损。”王琪说,“举一个我自己经历的事。当年我们和安徽的新安江合作投资,新安江风景秀丽,整个面积有40多公里,经过评估,我认为总投资在1个亿左右,5000万做邮轮,另外5000万做基础设施和岸上景区的建设,大约3~5年来完成全部投资。但是当地政府急于发展,他们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强行要求我们把投资额从1个亿提高到5个亿。我真的是哭笑不得。如果真的投资5个亿,环境肯定要被破坏,新安江就毁了。而且一下投资那么多,成本提高会导致门票价格上涨,游客不可能马上实现同步增长,盈利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一口气砸进去5个亿,后续投资没有了,每年游客来看到的景色都一样,还会有新鲜感吗?

“我认为旅游投资如果跑得越快,最后很可能落得越远,科技的进步、材料的变化甚至审美观的变化,都给旅游产品打上强烈的时代烙印,如果开发得太快,可能几年就落后了,尤其是主题公园项目,一定要留下后续开发的空间,我给很多企业提建议,不要把地一次性开发完毕,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5-10年旅游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应该分阶段开发。”

另外,王琪认为,在旅游行业里特别重要的是需要细分市场,旅游市场包括自然景区、文化历史景区、运动景区等,不同项目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是不同的,投资者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出自己擅长的领域,要知道产品做出来是给谁的。“国内成功的旅游项目都是细分市场的结果。比如中坤集团做的安徽宏村,它是以古村落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这说明他们在古镇旅游上有心得,但是做其他景区就不一定能成功;大连海昌集团投资的极地海洋馆,是主题公园,而且是以海洋为主题的,他们就做这一个产品,把这一个品牌做到极致;张裕的葡萄酒庄园旅游也非常独特,他们成功地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但是我接触到一些投资者,看到红酒庄园有钱赚,就想自己也开发一个,他们实际上是房地产企业,不懂酒的企业做这样一个项目是不切实际的。”

旅游产品要以文化为载体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王琪说得最多的几个词是:文化、精神、个性化和核心竞争力。大多数投资商不懂文化,很多以前做煤矿的,做钢铁的,还有做服装的人,他们在投资实体经济有困难的情况下,转而投资旅游,但是他们不懂旅游,最后赔得很多。

王琪说:“旅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业,旅游消费是一个循环消费,没有上限,从背包客到直升机都可以,它涵盖社会上的各种人群,这就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的产品如何满足各种人群的口味和需求?除了刚才说的细分市场,旅游产品还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我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很多旅游产品之所以那么有魅力,是因为它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

谈到以文化为载体的旅游项目,我们首先会想到主题公园,但是目前各个省市在做旅游项目时,几乎一窝蜂地选择了复古主题公园,谈到文化时,大家都想到了传统文化,比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北京大观园、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王琪开玩笑地对记者说,现在真是“复古主义盛行啊”。他说:“据我所知,现在主题公园几乎是每个省份的标配项目,每个省份都看到旅游项目拉动经济的作用,都在寻找自己本地的文化特色来规划建设大型的主题公园,全国各个省市区都在以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比如新疆的阿凡提公园、西藏的文成公主主题公园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文化载体。就复古主题公园来讲,我认为复古主题公园不是不好,但是这类主题公园必须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不是有些地方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拿出来作为载体来宣传,这我是不赞成的。”

“N+1”概念

王琪还向记者特别强调了成功的旅游项目所具备的“N+1”概念。他说:“N是指旅游项目的基本标准配置,只有那个1才是该项目所具备的核心价值,如果只有N没有1那么这个产品就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说高尔夫球场,可以说是N中的一个,但是如果可以做到自己的品牌,也可以变成1,旅游产品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重点还是要在文化理念上下工夫。比如说华侨城的欢乐谷游乐园,他们成功地走出了品牌化的路线,得以在全国各地复制。但是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的旅游项目缺的不是钱,是创意,并且融合文化和高科技产业,这样的旅游项目才是有生命力的。”目前我们旅游项目的治理服务机构所设计的产品和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国内的公司都是和国外的机构合作设计产品。国内比较成功的“印象”系列,虽然目前还是靠国内团队打造,但是随着未来国际制作团队进入中国,势必会增加竞争,也会让我们看到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在探寻旅游项目个性化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丰富产品的种类使得观光旅游项目有新的亮点是很多旅游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王琪认为,旅游投资企业要努力拉长产品线,游客冲着景点而来,但是旅游过程中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做景区产品中的增量投资是旅游投资中很重要的亮点。

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篇7

1 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尝到了旅游效益带来的甜头, 就不顾生态环境的利益, 一味的开发新的旅游环境, 造成当地的生态利益一再受到破坏, 将经济作为第一指标后, 其他利益就置若罔闻, 造成一种不伦不类的现象。环境保护一再被忽视的后果就是谋求经济效益舍弃环境效益, 最终导致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著名景区游船遍布江面上, 景观的美感不再, 有些游人的素质不高, 将垃圾随处乱扔, 原本清澈的水面变成了污臭的水沟, 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有的森林景观附近兴建了众多工厂, 这些工厂的排污设备不合格, 造成森林资源受到污染, 原本的绿色世界不再了, 还有对树木胡乱采伐的现象, 以至于周围水源的水位逐年下降, 面临枯竭的状况。上述一系列情况只是冰山的一角, 还有更多的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 严重影响到旅游价值。

1.2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的素质不高是造成自然资源受到破坏直接因素。近些年来, 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出现某某游客在某景区随意刻画等不文明现象的报道, 究其原因, 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情况不够重视造成的, 等到问题真正积压到了爆发的境地, 才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根本上说, 旅游者在游览景观的过程中潜意识里不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 完全忽视了景区内的警告牌标志, 随意进入草坪内践踏, 到处可见垃圾的身影, 垃圾桶反倒成了一种摆设, 随处乱吐痰, 采摘花草早已屡见不鲜, 虽然加大了监管力度, 但是作用仍然是微乎其微。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改掉这一恶习, 导致环境资源的大面积破坏。

1.3 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一些景观并没有设置旅游人数, 导致一到大型节假日就出现景区内人数超负荷的情况, 而景区内又没有配置与游客人数相当的公共设施, 因此造成了环境污染。当游人数量超出景区的承载量时, 环境破坏的程度就会变得更加严重。比如某处喀斯特地貌的景观, 在某一时间段的游人如织, 人数一多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增多, 造成空气中的温度与适度增加, 引起景区内的环境发生变化, 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溶洞内融化, 遇到干燥的空气进入, 又会出现结晶的现象, 由此造成景区的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在我国的许多景区, 这都不是罕见现象, 超负荷的人流最终会导致景观的寿命缩短, 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发展。

1.4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当前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由于相关部门在前期缺少相应的调查与研究, 没有进行详细的评估便急于开发资源, 导致景区的建设并不能与当地的整体环境相适应, 这种不协调的现象最终会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有些地区忽视了原有的自然古迹, 而盲目改造, 使之变得不伦不类, 具有悠久历史的估计反倒被现代化的巨擘所取代, 违反了发展规律。究其原因, 都是开发者过于贪求经济利益导致的, 只注重不断地开发, 却忽视了环境的保护, 最终带来的后果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2 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 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 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 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 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做到有法必依。

2.2 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树立“防胜于治, 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 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 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 规划时, 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 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 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 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2.3 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体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部门, 管理部门, 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 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 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 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2.4 研究环境容量, 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 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 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结束语

总之, 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 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 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 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 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 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汤春琳, 唐.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20) .

[2]李淑萍.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成才之路, 2009 (18) .

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篇8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令人不满意之处。

二、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2)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旅游投资环境 篇9

一、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的影响

(一)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可以带动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工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在无形之中可以为当地创造很多的收入。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当地的收入得到增长。

旅游业做为一项产业,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获得更多的收益。旅游业由各种不同性质的产业构成,直接或者间接地都会获得一定的收益,很多地区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二)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游客的大量涌入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

旅游业快速发展,原本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人积极的投身于旅游业当中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原本从事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农民和工人可能会在旅游的淡季失去工作。过度依赖旅游业将增加旅游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旅游业对旅游地社会系统的影响

旅游的本质是消费,消费也成为了旅游的本质属性,带动着当地社会系统的发展。

(一)旅游业对当地就业的影响

由于旅游活动包括“住宿,旅游,购物,娱乐”,六要素,因而带来了运输,餐饮,商业网点的酒店服务,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服务业、纺织工业、建筑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就业机会较多,门槛较低,从而给妇女,老人,和无业、半失业或有其他工作的人增加了就业机会。

(二)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转型的影响

发展旅游业对于旅游地市场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工业发展,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延伸到领域的形成。促进城市建设。旅游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使当地的形象得到改变、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带动百业兴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休闲农业,交通,餐饮,娱乐,旅游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业。以旅游业为契机可以促进经济的转型,使旅游地的运营管理更加科学,让旅游景点可以面向市场。

(三)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发展国际旅游有利于外币的流入,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可以刺激消费,食宿消费、购买旅游纪念品等行为,有利于收入水平的增加。发展国内旅游有利于增加货币的流动,使货币的回笼速度加快,加快资金的周转,为旅游地增加更多的财富。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税收,增加资本。无论是发展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收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三、旅游业对旅游地居民心理的影响

旅游业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当地社会更加稳定。旅游所带来的收益会使旅游地的经济状况带来很大的改变,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加强居民的经济意识,使当地居民不再安于现状,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会给旅游地居民得心理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更加强烈的经济意识,就会使当地居民有更大的经济欲望,从而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出现违规操作,欺骗外来游客,将旅游产品高价卖给旅游者等一系列事情,生产经营者出现牟取暴利,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加可以改变了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加大了贫富差距,影响旅游地居民的心理。

四、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业对旅游地环境的积极影响

发展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旅游地的环境的发展,能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旅游地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文物、野生动物和当地特色文化的保护都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舞台,对旅游地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让旅游者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旅游资源经过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使旅游资源的发展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发展中保护好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对旅游地环境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业对旅游地环境的消极影响

旅游开发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过分追求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当地的居民经济欲望增强,从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忽略旅游地的承载力。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道路,自然资源枯竭,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水体受到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不仅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五、结论及建议

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让旅游业更好的发挥其与其他产业关联性的作用,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系列问题,谨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研究 篇10

湘鄂渝黔边系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黔江开发区、贵州铜仁地区6个地州市, 俗称武陵山区, 既是多民族聚居区, 又是国务院确定的18个贫困片区之一[1]。

湘鄂渝黔边的旅游资源密集度高, 文化内涵丰富, 民族风情浓郁, 堪称“旅游大观园”, 被国家列为“中华旅游第一走廊区”, 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如果要想把湘鄂渝黔边的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开发转化为经济优势, 资金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 旅游业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为, 其回报率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商引资的环境, 特别是软环境。

目前, 湘鄂渝黔边的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招商引资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投资软环境建设理应受到湘鄂渝黔边地方政府的重视。基于此,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湘鄂渝黔边的主要旅游投资企业进行软环境内容的调查, 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 对湘鄂渝黔边在旅游投资软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据此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以期对湘鄂渝黔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文选取湘鄂渝黔边的主要旅游投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它们分别是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百龙天梯旅游发展公司、湖南武陵源索道有限公司、天门山索道公司、黄石寨索道公司、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通道龙底生态漂流公司、湖南天一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三特梵净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黔江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鸿业实业 (集团) 有限公司、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等14家旅游投资企业, 其中张家界市6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家、怀化市2家、贵州铜仁地区1家、重庆黔江开发区3家、恩施州1家。

2.2 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中的留置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方法中的电子邮件问卷调查法以及网络电话访谈法。留置问卷调查方法是调查人员将问卷当面交给被调查人, 并说明填写方法和要求, 由被调查人自行填写, 过后再收回问卷的调查方法[2];电子邮件问卷调查法采取网络查询企业的Email地址, 把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邮寄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邮回的方法;网络电话访谈法是根据网络查询得知企业的电话, 再进行电话访谈完成问卷的方法。笔者于2009年1—3月分别走访了张家界、湘西州7家公司并发放问卷, 得到相关结果;期间通过电子邮件、电话进行咨询, 得到其他地区4家公司的回复。在调查的14家公司中, 有11家公司进行了问卷回答, 得到11份有效问卷, 有效率为78.6%。

3 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

3.1 评价体系设计

根据层次分析法, 可构建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体系 (图1) , 即由目标层 (U) 、一级因子层 (Ui) 、二级因子层 (Uij) 构成。目标层 (U) 即旅游投资软环境, 一级因子层 (Ui) 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政务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二级因子层 (Uij) 是一级因子进行分解后的细化因子。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前景、信用观念、市场秩序、同行企业的竞争力4个因子;政策法规环境包括政策透明度、优惠政策、政策落实状况3个因子;政务环境包括审批手续、检查频率、合理收费、依法执政、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素质6个因子;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居环境、居民的旅游感知态度、社会服务环境3个因子。

3.2 权重的确立

根据图1的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体系, 问卷调查表围绕指标体系进行设计, 并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权重。Ui表示一级因子层指标, Uij表示第i个因子层指标的第j个因子指标, Wi表示第i个因子层指标的重要性权数, 且undefined。式中, Wij为第i个项目指标的第j个测评因子指标对该项目指标的重要性权数, 且undefined。

在确定因子的权重时, 利用统计软件对指标测量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法处理, 从而得到权重集, 这样有助于减小传统的专家估测法存在的主观误差[3]。求得指标权重集的步骤为:①由于各评价指标对应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 首先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②项目层指标Ui为一因子, 如市场环境U1是项目层指标, 其因子指标如市场前景U11、信用观念U12、市场秩序U13、同行企业的竞争力U14作为影响主因子市场环境的变量, 根据某次对市场环境的调查数据由SPSS分析得到, 各变量对因子的载荷模型为:Ui=a1U11+a2U12+a3U13+a4U14。其中, a1、a2、a3、a4分别表示U11、U12、U13、U14各变量在市场环境项目因子上的因子得分系数。因子得分系数表示变量与因子的相互关系, 系数越大, 说明该变量与因子的关系越密切, 对因子的贡献越大, 所应赋予的权数也越大。对a1、a2、a3、a4进行归一化处理, 可得到各变量对主因子的权重集。同理, 得出其他项目因子的变量权重集。③利用SPSS再对项目因子进行因子分析, 假定主因子数为1, 得到各项目因子对主因子的载荷模型, 逐步对所获得的各因子得分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各项目因子对旅游投资软环境指标满意度的权重集。

3.3 旅游投资软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在旅游投资软环境的衡量中, 使用精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适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计算出各个指标满意度等级的模糊隶属度, 从而进行评价和求解[4]。本文以图1的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体系为框架,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计算出湘鄂渝黔边的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情况。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时, 将项目层指标作为第一层指标, 因子层指标作为第二层指标,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应按第二层次诸因素进行。设评价对象是第二层次中的因素Uij, 对该因素的评价值隶属度为Eijk。如在抽样调查50人中, 评价值为5分的有10人, 则非常满意的隶属度为0.20, 其他评价隶属度以此类推。以图1中项目层市场环境的评价因子层为例, 构建第二层次因素评价矩阵:

undefined

该矩阵中第一行的值表示第一层次因素 (市场环境) 的评价因子 (市场前景) 的评价隶属度。因子U1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为:M1=W1×E1。其中W1= (W11, W12, W13, W14) , W11、W12、W13、W14分别表示市场前景、信用观念、市场秩序、同行企业的竞争力等因子在市场环境的评价中的重要性程度, 且它们的加权值为1。依此类推, 建立在测评体系上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Mi=Wi×Ei。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是将每一个因素Ui作为一个元素, Mi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隶属度值矩阵, 则Mi= (Mi1, Mi2, Mi3, Mi4) 。其中, i=1, 2, …4, 构建第一层次因素评价矩阵E, E= (M1, M2, M3, M4) T, E就是集合U={U1, U2, U3, U4}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每个Ui作为构成U的指标, 其权重集为W= (W1, W2, W3, W4) , 于是第二级综合评判Y=W×E, Y= (Y1, Y2, Y3, Y4, Y5) 。其中, Yi (i=1, 2, 3, 4, 5) 表示旅游投资软环境指标满意度为Vi的隶属度, 则S=H×Y, 即可算出旅游投资软环境满意度的综合得分;H为旅游投资软环境满意度的评价集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较不满意, 不满意) 相对应的标度向量 (5, 4, 3, 2, 1) 。

3.4 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分析

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评判结果:为了测评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情况, 首先以图1的测评体系为框架进行问卷设计, 继而对湘鄂渝黔边主要旅游投资企业进行软环境随机问卷调查,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份, 回收有效问卷11份, 回收率为78.6%, 一级评价结果见表1。由表1的一级评判结果, 计算二级评判值。由二级评判值Y=W×E, 计算得到:Y= (0.151, 0.38, 0.237, 0.228, 0.004) , 其中W= (0.236, 0.254, 0.252, 0.258) , E= (M1, M2, M3, M4) T。

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评判结果分析:由表1可见,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 一级评判除M3、M4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较满意”外, 其他两个项目层指标的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 (M2) 和“不满意” (M1) , 显然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综合评价等级结果不太令人满意。

为使各项目指标满意度水平的比较变得直观化, 计算各级项目层指标的满意度均值。由Ui=Mi×H, 其中H= (5, 4, 3, 2, 1) , 计算得到U1、U2、U3, U4分别为3.206, 3.441, 3.228, 3.883。比较排列:U4>U2>U3>U1, 同理也可对因子层指标的满意度水平进行比较, 同样计算得到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均值为3.439。按照满意度水平标度向量:非常满意 (5分) 、较满意 (4分) 、一般 (3分) 、较不满意 (2分) 、不满意 (1分) 的5个等级划分标准, 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尚属于“一般”与“较满意”水平, 还有待建设。以横轴表示项目层因子的权重系数, 纵轴表示满意度的得分, 图2的项目层指标评判结果在散点图上的相对位置反映了湘鄂渝黔边旅游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

4 结论

4.1 急需重视市场环境的建设

问卷调查显示, 湘鄂渝黔边主要旅游投资企业对旅游市场秩序颇有微辞, 认为旅游市场秩序存在严重问题。在旅游企业间存在信用观念淡薄, 不讲信誉的现象。因此, 各地政府, 尤其是旅游业的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整顿与管理, 根据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各个旅游投资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信用观念, 提高企业声誉。

4.2 持续加强对政务环境的建设

问卷结果表明, 旅游企业对工作人员的执法较不满意, 认为执法不透明、不规范, 有约1/2的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态度有意见;30%以上的企业认为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一般;大多数企业认为审批手续繁琐, 存在多头检查、频繁检查现象;40%的企业认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判决结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执行, 并存在腐败现象。因此, 湘鄂渝黔边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监督, 建立服务型政府, 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 发现故意刁难或索贿的人要及时严厉查处, 并向企业通报与道歉;创建“一站式”服务窗口, 提高办事效率;要制定执法部门的约束机制, 不得多头检查或频繁检查, 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对故意给企业“穿小鞋”的行为要严惩。总之, 各级机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把“服务”牢记在心头。

4.3 继续加强政策法规环境的建设

问卷结果说明, 旅游企业对政策的完善性、明确性不太满意, 对政策的透明度也有看法, 对政策的具体落实存有一些的意见。这就要求湘鄂渝黔边地方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在遵守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时, 一定要保证政策的完善性、明确性与连续性;在政策内容上一定要具体, 不得抽象务虚;在政策的落实上一定要得到保证, 不能落实的在政策制定时就要考虑清楚, 要确保旅游投资企业无后顾之忧。

4.4 重视社会人文环境的后续建设

问卷结果表明, 旅游企业对人居环境、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态度是比较满意的, 但对社会服务环境还不太满意。这就要求湘鄂渝黔边地方政府加强对社会服务环境的建设,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连接景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社会治安, 邮电通讯建设, 确保信息的畅通;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提高人员的素质, 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有保证;在旅游地居民中加强旅游业地位的教育与宣传, 在全社会中形成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这样才能给旅游企业一个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兆峰.湘鄂渝黔边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营销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5, 32 (2) ∶28-31.

[2]杜靖川.旅游市场营销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琼华.综合评价中的赋权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4, (4) ∶118-119.

[4]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02-122.

[5]张英.湘鄂渝黔边旅游业建设融资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25 (5) ∶66-69.

[6]丁丁.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软环境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02, (70) ∶21-29.

[7]胡燕京, 黎凤英, 高会丽.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因子分析及政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 2002, (4) ∶143-145.

[8]周运瑜.张家界旅游投资环境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28 (10) ∶33-35.

[9]董观志, 杨凤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 2005, 20 (1) ∶27-30.

投资旅游地产正当时 篇11

最近,我考察了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在中央宏调政策的步步紧逼下,海南房地产发展战略走到了十字路口,恰逢国务院关于把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概念的提出及持续发酵,催生海南房地产的战略转型:旅游地产业态将迅速崛起,成为海南地产业的轴心业态。

旅游地产这种全新业态会从沿海逐渐向内陆推进,投资置业旅游地产正当时。

旅游地产是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明确的旅游度假主题定位,从而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较之一般的住宅,旅游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

旅游地产是比较宽泛的概念,粗略概括可以分为五类:景点地产、商务地产、度假地产、住宅地产、混合地产和产权式酒店。

随着旅游地产的迅速升温,目前在市场中常见的几种旅游地产产品有分时度假、旅游主题休闲社区和产权式酒店等。

从实质上看,分时度假是介于房地产产品和酒店产品之间。旅游地产中分时度假酒店(公寓)就是加入了分时度假交换体系的“时权酒店”。

而旅游主题休闲社区则是以一个或多个旅游主题项目为主体,将传统的景区概念打破,把旅游休闲的功能分散到社区的每个角落,组合了观光、度假、休闲、会展、运动、娱乐、养生、教育、居住等不同功能。

产权式酒店是旅游房产的重要一类,其实质就是“分时度假+房产投资”。

旅游和房地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但又相互交叉、理念渗透,形成了许多边缘性的全新综合结构,旅游地产开发就是把这两种不同的业态有机地嫁接在一起。

旅游地产开发成功与否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旅游度假休闲的主题定位。旅游项目设计,要围绕主题定位来进行,新西兰的海边旅游小镇凯科诺之所以成功,与它的依托本地旅游特色资源,精心打造“运动休闲”这一主题定位是分不开的。

其次是景观设计。景观是旅游的基础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自然景观要尽量保护,人造景观主要集中在居住休闲区的环境营造,要与主题定位吻合及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再次是游憩方式设计。游憩方式设计中的很多理念与技术,在旅游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中是通用的。比如,情景设计、体验设计、娱乐化设计等,对房地产开发有实际的借鉴价值。

最后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要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做旅游,后做房产原则。

2011年,随着国家严酷新政对高房价的大力打压,限购等一系列高压政策逐渐扩展至二三线城市,曾经火爆的传统住宅市场成交表现逐渐暗淡,限制了投资客的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在此形势下,旅游地产凭借其政策导向性和资源稀缺性优势深受投资客们青睐,成为万众瞩目的楼市投资置业新宠!

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地产在中国的消费需求市场会越来越大。投资消费这两种市场的叠加,就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的巨大牵引力。

旅游投资环境 篇12

长三角地区是指苏浙沪毗邻地区16个市组成的都市群, 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其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19%, 人口占全国的10.28%, 却创造了24.99%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4.74%的财政收入和36.94%的出口额。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达, 具有很高的旅游投资价值。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 长三角地区占四分之一, 区内旅游景点占全国4A级旅游景点数的一半, 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占全国8.3%, 国内旅游者占28%。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而能够引进资金或引进资金的多少受到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人口和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对旅游投资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评价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获得预期收益。旅游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邓宏兵深入分析了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系[1];孙矩、曲延芬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投资环境[2];应望江、孟凡祥设计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3];黄秋昊、郭敏、吴晓春等研究者则分别对江苏[4]、湖北[5]、陕西部分地区[6]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现有研究多为投资环境理论性分析, 实证分析限于各省行政区划内, 跨省区对旅游投资热点区域的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尝试构建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其内部区域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运用聚类方法对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进行类型划分并综合评价, 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以及受资区域改善投资环境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 对其评价需要考虑众多指标和因素, 这些指标和因素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构成了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定量分析方法对各指标之间综合信息提取能力的局限性, 实际操作中将指标体系设置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精简, 以尽可能减少因资料数据准确性或其他因素带来的结果误差。同时, 为突出体现各指标值地区差异特点, 剔除指标地区差异较小的指标、难以量化或因统计工作导致资料不全的指标, 最终确定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教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等5个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结构层, 各结构层分别对应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社会从业人数、客运总量、货运总量、本地电话用户数、高校在校生数、专业技术人数、国际游客接待量、国内游客接待量、星级饭店总数、旅行社总数、人均耕地面积、全年供水总量和城市绿化率等具体评价指标, 由此建立了由总目标层 (1个目标) 、评价结构层 (5个专题指标) 和评价指标层 (15个具体指标) 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 。

三、聚类分析

根据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三省 (市) 调查与统计资料, 按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所列指标分别赋值 (如表1) , 再进行旅游投资环境聚类, 以全面、系统地反映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区域特征, 为旅游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聚类分析主要用于辨认具有相似性的事物, 并根据彼此不同的特性加以“聚类”, 使同一类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同性。本文利用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s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2.0版,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类型进行划分。根据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区域差异状况和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 本文采用了二阶聚类法, 用对数相似值测量距离, 聚类数量为6, 聚类准则严格采用施瓦兹贝叶斯准则来进行聚类,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确定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分类 (如表2) 。

四、综合评价

根据表1的综合评价指标原始值和表2的类型划分结果对长三角地区各旅游投资环境类型进行评价。

第一类:国际大都市类型

包括上海市。除人均耕地面积和客运总量外, 上海市其他评价指标均为正值, 并遥遥领先于其余15市, 国际游客接待量、国内游客接待量、星级饭店总数和旅行社总数4个旅游业发展特征指标尤为突出, 各均值接近甚至超过其他五类相应指标均值之和。作为我国华东地区经济发展中心, 上海市无论是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科教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都为旅游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最佳的城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掀起旅游投资新的高潮, 商务饭店、国际旅行社、旅游电子商务、会展中心成为近年上海旅游投资热点, 但竞争十分激烈。

第二类: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类型

包括南京、杭州两市。南京、杭州为江苏、浙江两省省会, 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 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结构合理、科教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各指标除人均耕地面积、货运总量和国际游客接待量外均为正值, 且货运总量和国际游客接待量控制在-0.1之内, 仅次于上海, 旅游投资环境优秀。南京和杭州两市不仅经济基础、科教文化等条件十分优越, 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质量很高, 但均已发展成熟, 旅游景区投资空间较小。所以, 南京和杭州两市旅游投资具有与上海相类似的特点。

第三类:资源型旅游发达城市类型

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和绍兴五市。苏州等五市均为江苏、浙江两省经济发达城市, 其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教文化、资源环境的条件较好, 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较均衡, 虽有10项指标为负值, 但都控制在0~-0.5之间, 位于16市前列。苏州等五市分别为环太湖、临杭州湾城市,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休闲度假需求的发展使环太湖地区成为华东最热门的旅游地产投资板块, 杭州湾生态旅游也将成为新一轮旅游投资的热点。所以, 苏州等五市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和很大的发展潜力, 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优秀的城市。

第四类:第三圈层发展中城市类型

包括镇江、湖州和舟山三市。镇江等三市同处于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第三圈层, 这一圈层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大部分评价指标值低于-0.5。但随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进, 与核心城市以及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日益便捷, 特别是与核心城市上海的时空距离将极大地缩短。镇江、湖州和舟山三市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特别是舟山丰富的海岛资源正迅速整合为旅游和度假房产资源, 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的海上后花园。所以, 镇江三市旅游发展潜力大, 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较好的城市。

第五类:资源型工业化城市类型

包括台州和嘉兴两市。台州、嘉兴两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早期向中期过渡阶段。2004年长三角地区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分列第11、12位,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科教文化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业发展水平4个指标均低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 旅游业发展基础一般;城市绿化水平最差, 低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但是, 台州和嘉兴两市旅游资源较丰富,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兴起, 为旅游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 台州和嘉兴两市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较好的城市。

第六类:资源与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类型

包括扬州、南通和泰州三市。扬、通、泰三市为苏中发展型城市, 经济基础薄弱, 基础设施、科教文化等条件较差, 旅游资源较丰富但质量不高, 旅游业发展水平一般。评价指标体系中除城市绿化比例和人均土地面积外均为负值, 其中人均GDP和旅游业发展水平4项指标值最低;人均耕地面积指标十分突出, 其值超过1.5, 说明该地区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南通依山傍海, 泰州是里下河地区通江达海的门户,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是吸引旅游投资的重要条件。所以, 扬、通、泰三市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一般的城市。

五、结论

1. 旅游投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受到自然条件、区位、人口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长三角地区苏浙沪16市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达, 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 该地区成为旅游投资的一大热点。

2. 确定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目标层、结构层及指标层, 选取人均GDP等15个具体指标, 构建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聚类分析法将长三角地区16市旅游投资环境划分为6类, 即国际大都市类型、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类型、资源型旅游发达城市类型、第三圈层发展中城市类型、资源型工业化城市类型、资源与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类型。

3. 基于各投资环境类型的综合评价, 结合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对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等级划分。认为第一类 (上海市) 旅游投资环境最佳;第二类 (南京、杭州) 、第三类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绍兴) 旅游投资环境优秀;第四类 (镇江、湖州、舟山) 、第五类 (台州、嘉兴) 旅游投资环境较好;第六类 (扬州、南通、泰州) 投资环境一般。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达, 具有很高的旅游投资价值。通过对影响旅游投资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选取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教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等5个结构指标分别对应人均GDP等15个具体指标, 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及指标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旅游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将长三角地区16市聚为6类。在对各类型城市旅游投资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 把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划分为最佳、优秀、良好、一般四个等级。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邓宏兵.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联探析[J].经济地理, 2000, 19 (增刊) .

[2]孙矩, 曲延芬.城市化进程中投资环境的评价[J].华东经济地理, 2005, 19, (6) .

[3]应望江, 孟凡祥.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其应用[J].投资研究.2006, (4) .

[4]黄秋昊.江苏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与政策建议[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5]郭敏.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上一篇:校园文学下一篇:中学数学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