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管理(共12篇)
风险投资管理 篇1
在我国的风险投资管理过程中, 政府曾先后制定出一些相关政策并且不断进行相关机制的完善, 这些都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 这些措施对风险投资全面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作为重要的资本管理活动, 对风险投资的管理, 不应单单以政府、市场、投资人为主体进行的管理。作为风险资本的直接使用者——被投资企业, 更应成为风险投资成败的重要关系人, 作为在完善宏观管理环境之外的关注对象, 更需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风险企业, 也就是被投资企业, 他们拥有技术、产品, 但缺乏资金支持, 因此, 得到风险投资支持就得到了“雪中获炭”的效应。同样, 对于投资企业, 他们拥有管理技术、资金, 也需要通过被投资企业的高效管理与经营获得目标收益。因此, 作为风险企业, 充分考虑投资人的利益与需求, 积极接受与投资人的风险协同管理, 将成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现风险投资“双赢”的根本保障。为此, 从风险企业角度看, 必须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即:如何恰当描述企业或项目争取到风投资金、如何有效管理使用风投资金、如何为投资企业提供资金退出途径等。
一、做好项目描述获取风投资金
作为风险投资的第一步, 风险企业必须对其需要资金支持的项目或企业进行详细的描述, 这样才能引来更多的投资机会。目前投资者寻找投资项目的途径有三种: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家主动联系、风险企业主动寻找。从目前的形势看, 第三种方式在我国流行的程度要少于前两种, 更多的是通过中介机构的介绍。投资者通过中介机构寻找投资项目, 而风险企业通过中介机构吸引投资。对于我国很多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选择一个中介结构来帮助其完成风险投资的全过程既节省了精力又能更好的得到资金支持。而风险投资家主动联系、风险企业主动寻找两种方式对于我国大多数处于谨慎投资的投资家来说成功的概率并不是很大。同时, 通过中介机构对风险企业详细的分析、描述以及对其的指导、建议, 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使风险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增加。所以, 对于风险企业来说, 运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投资公司会让创业者拟订一份投资项目计划书, 通过计划书来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率, 进而对投资做出初步判断。投资计划书一般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创业家的素质、产品的核心技术、市场的前景、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 利用中介机构的丰富经验, 可以较好地完成计划书的编写。风险企业在这一环节必须做到通过财务部门的有关数据提供企业的详细情况, 为计划书提供有效、合理的数据。杭州华锦药业有限公司在寻找风险投资的时候, 就选择了投资银行对其进行指导。在初次洽谈的过程中, 投资银行详细了解了企业的主营业务, 了解了该项产品或整个企业是否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企业有没有专利申请或其他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证书, 通过对负责人的相关询问了解了企业目前的规模、盈利能力等信息。企业在此时必须准确回答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才能说服机构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帮助其成功融资。
二、有效管理与使用风投资金
风险企业在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后, 必须明确自己所筹资金的运用方向, 要对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样才能用好风险资本, 降低投资风险。以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脱硫技术、引进消化与创新为主, 在其招股说明中, 对筹集到的资金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内容包括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实现目标的作用、募集资金运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及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等十几大项几十小项。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方面, 该企业对托克托电厂发电机组上网小时数、脱硫用电的电价和石灰石价格的变动等详细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因此, 只有明确资金的用途以及对各项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
除了风险企业明确资金的使用、企业自身对风险资本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外, 风险企业接受投资方的管理也是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接受投资后, 风险企业和投资企业便结为利益共同体, 投资企业的支持与管理将大大提高风险企业的存活率。虽然, 据美国调查显示典型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的监管以及提供咨询的时间仅占了总时间的40%, 也就是说美国的风险投资家在管理风险企业时并不主要以对投资对象的监控来降低风险, 但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由于我国处于风险投资初始阶段, 风险企业接受投资方的管理, 能够对风险企业的成长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究其原因, 风险投资家一般都拥有专业的知识, 丰富的管理经验, 这些可以帮助风险企业进行资本管理并使其快速增值。比如在监控和管理方面, 投资者可以帮助风险企业设计薪酬方案和激励机制, 或者撤换经理人;投资者还能通过协助安排外部融资, 解决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资金紧缺问题, 以及协助制定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在这些具有专业技术的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大力管理与协助下, 风险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 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的不必要损失。所以对于风险企业来说, 接受服从投资者的参与及管理是其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而投资企业提供适度的辅导与参与管理也成为加强风险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为投资企业提供资金退出途径
风险资本的退出是风险投资最后环节, 它是风险投资企业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 以一定的方式结束对风险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并将资金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的过程。没有资本的退出, 风险投资就无法生存和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和退出机制尚不完善, 但是如果能够在现有退出方式中为投资企业选择合适的退出途径, 也可以帮助其取得较高的风险回报率。目前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有四种:公开上市 (IPO) 、股权收回、企业兼并收购和风险企业清算。四种方式中, 公开上市是目前国内外认为较为有效的一种形式。虽说美国目前以收购与并购为主要的退出方式, 但是以IPO为形式的退出方式仍占了30%的比例, 并且取得了优良的业绩。尽管如此,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 再加上主板市场限制条件苛刻, 对于一些刚刚兴起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它们在盈利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所以主板IPO形式往往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才能奏效。
一般来说风险资本不能通过IPO方式退出, 高额回报就不能实现, 新兴产业就得不到风险资本的支持。所以对于这些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可以选择非主板市场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但是目前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也都存在各自的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中小型风险企业来说选择什么方式上市, 如何进行上市前一系列的准备活动, 将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建议投资者选择主板市场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还是非主板市场, 或者是在国内进行资本的退出还是在国外进行, 这都是需要风险企业和投资方共同考虑的。虽说选择退出的方式更多的是由投资者来决定, 但是作为更了解自己本身的风险企业来说, 为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退出建议, 有助于双赢的局面。
(一) 国内非主板市场
对于那些没有资格在主板市场上市的风险企业来说, 风险企业可以建议投资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资本的退出:
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企业, 二板市场退出应是个较好的选择。相对于主要面对大中型企业的主板市场, 二板市场专门面向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企业设立的。它放宽了企业上市的标准, 降低了上市的费用, 但是监管更加严格, 交易更加灵活。高新科技企业在创业的初期, 资金相对缺乏、实力较弱, 而且产品技术成熟度、市场的接受度都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是很难在主板市场进行风险资金的退出, 但是在二板市场不断完善的今天, 二板市场为其退出提供了可能。
由于在整个社会资金融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一直受到歧视。由于二板市场主要是针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而建立的, 所以对于一些在二板市场不能进行资本退出的民营企业, 三板市场的建立弥补了它的不足。
(二) 境外红筹上市
红筹上市是指公司注册在境外 (通常在开曼、百慕大或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 , 适用当地法律和会计制度, 但公司主要资产和业务均在我国大陆。对投资者发行股票并且在香港联交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禁售期结束后, 所有股票都可以流通。红筹上市分为两种形式。红筹主板:主要以国有背景的企业为主, 但其中也有一些民营企业;红筹创业板:很多内地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方式主要以红筹上市为主, 而且多是以红筹创业板的形式。
对于一些特殊的民营企业来说, 境外红筹上市也是相对较好的退出方式。这些特殊的民营企业, 比如新东方等教育机构, 中国的法律还不能认可其在国内上市, 而另一些刚刚兴起的企业, 在利润等原因上也并没有达到在国内上市的要求, 因此选择了上市门槛较低的境外上市。以新东方为例, 新东方可以说是打破了中国教育业在美国上市的零记录。成立于1993年的新东方, 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2006年9月7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开盘报价22美元, 较发行价上涨46.7%。近几年来股价更是一路攀升。除了通过严格控制学校和学习中心扩张速度、减少新增教师数量、缩减营销开支等措施大幅削减成本支出实现利润的不断增长从而带来股价提升外, 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新东方在一开始就选择了适合它的风险投资退出路径。而这些都是在通过对国家的政策、企业产品市场或客户的地区分布、不同风险资本退出地行业认同情况、上市费用等因素的考量之后做出的选择。
总而言之, 风险企业从最开始对投资者清楚描述自己的项目, 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筹集足够的风险投资资金后对该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再到最后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途径的建议, 风险企业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活动, 才能实现对风险投资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 才能使得投资方的降低风险, 保障风险投资活动整体回报率, 从而最终增加投资者信心, 取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所以, 风险投资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投资者的责任, 更是风险企业的责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 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推动了企业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增长。但与国外相比, 除了宏观政策、体制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外, 在微观角度上, 企业在对风险投资的管理方面也还存在较多问题。在现实经济环境下, 如何通过获取风险资本管理、使用风险资本管理, 以及资本退出管理实现对风险投资的有效管理与利用, 实现与被投资企业的有效结合, 成为企业风险投资管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风险投资管理经验及国内风险投资状况的分析, 探寻我国企业风险投资管理发展之路。
关键词:风险投资,监管,退出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元.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0.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09) .
[2]段海艳.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9 (18) .
[3]李风霞.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2) .
风险投资管理 篇2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下列关于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B 风险管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即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等
C 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D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正确答案: B 2.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了很多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下列选项没有体现的是()。√
A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B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C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D 完全的风险规避制度
正确答案: D 3.以下不属于市场风险的是()。√
A 利率风险
B 汇率风险
C 法律风险
D 商品风险
正确答案: C 4.《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国际活跃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不低于(),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 8%;4%
B 10%;5%
C 4%;2% D 20%;10%
正确答案: A 5.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A RAROC=(EL-NI)/UL
B RAROC=(U-NI)/EL
C RAROC=(NI-EL)/UL
D RAROC=(EL-UL)/NI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6.下述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中,属于风险转移的有()。√
A 为营业场所购买财产保险
B 对于不擅长承担风险的业务,银行对其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本
C 银行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提高贷款利率
D 将贷款资产证券化后出售
E 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担保
正确答案: A D E 7.商业银行通常采用()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A 风险规避
B 风险补偿
C 风险对冲
D 冲减利润
E 提取损失准备金
正确答案: D E 8.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承担和管理风险的益处主要有()。√
A 有助于金融产品的开发
B 降低现金流的波动性 C 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本
D 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本结构
E 有助于获得更多收益
正确答案: A C D 9.关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B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C 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D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E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正确答案: A B C D E 10.下列关于风险分散化的论述正确的有()。√
A 如果资产之间的风险不存在相关性,那么分散化策略将不会有风险分散的效果
B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1,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差
C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1,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好
D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正,那么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好
E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负,那么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好
正确答案: A E 判断题
11.结算风险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企业。√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2.市场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来说,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既存在于表内业务,又存在于表外业务,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的风险是信用风险。√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会计资本是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媒介。√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随机变量的方差描述了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程度。√
正确
错误
项目投资风险管理 篇3
前期的风险管理措施
项目在进入投资建设之前首先要经过决策、筹资和概预算的审查等环节,不同的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投资风险。在项目的投资前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或减轻风险损失。
1、项目决策环节的风险管理
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为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项目投资的前提。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大型项目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其成败影响面大,投资风险也比较大。
由于面临战略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其他如引进技术水平风险等多重风险,对项目要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分析,必须充分考虑抵御风险的有效措施,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投资项目的经济技术论证。在对投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时,根据投资方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单一方案风险决策分析、多方案的风险决策分析和多阶段的风险决策分析,不同的风险决策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2、项目筹资环节的风险管理
资金筹集被视为项目投资运作的“血液”,是利益和风险聚集的焦点。在项目筹资环节。需要通过内部筹资和外部融资相结合,短期与长期资金的使用规划,合理确定、安排资金的使用量,节约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从而有效地控制筹资成本,进而控制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量。
由于筹资环节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和资金运作,所以关注各种筹资方式的选择和金融工具的运用和资金使用计划,使筹资成本和使用成本降到最低。
3、项目概预算审查环节的风险管理
要加强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就离不开概预算审查。概算是指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建设地区自然、经济技术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工程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费用文件。审查概算的目的在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项目投资;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结合;核定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可以将总控制做到准确、完整;为项目投资资金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
预算是指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的投资文件。施工图预算是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环节。审查预算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概算的重要措施,因为预算是编制和调整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的依据,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是承包方投标报价的基础,是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
企业通过加强对投资概预算的审查,可以确保概预算的准确性、完整性,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从而减少投资缺口,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最后造成实际投资大幅度突破概算,进而减少投资风险。
执行期的风险管理措施
项目投资执行期是实现项目目标最重要的关键阶段,也是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无论是项目的合同谈判签约、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还是试运行和竣工验收,项目都会面临着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等诸多问题。这一时期只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使项目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
在项目投资执行期,风险转移是管理风险常用的技术手段,而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又是转移项目风险的常用方法。
1、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指项目所有者和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对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工程保险一般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种。
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强制性的工程保险主要有: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社会保险、机动车辆险等等。而国际上涉及工程自愿保险的有:国际货物运输险、境内货物运输险、财产险、责任险、政治风险保险等等。
2、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是指担保人应工程合同一方的要求向另一方做出的书面承诺。工程担保是工程风险转移措施又一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常见的工程担保有: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和维修担保。除此之外还有反担保、付款担保、分包担保和完工担保等。
运行期的风险管理措施
投资项目进入生产运行期,意味着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已经大为减少,投资风险在逐渐减弱。但并不是说这一时期项目的风险就没有了,生产经营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同样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因此,项目生产运行期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上,同时要在适当的时期进行项目后的评价,总结项目投资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和补救措施,提高项目的后续实施和管理水平。
1、生产经营期的成本管理
项目在生产期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倒推成本、零库存管理和零基础预算都是近年来被普遍认可的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可以结合项目的具体行业特点选择实施。⑴倒推成本是一种生产成本实行动态倒推管理的方法,它按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算出倒推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节奖罚超,一年调整一次,不断挖潜,从而保证单位生产成本及物耗的不断下降。⑵零库存管理通常是指根据最新市场状况制定销售计划,采购材料后直接进入车间,产品生产完工后直接销售,减少或消除库存费用,使库存占用成本达到最低。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期货,锁定材料价格、交货地点和交货时间,从而减少库存。⑶零基础预算。在项目的生产运行期,可以对费用控制实行零基础预算。费用主要是指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利润的高低。费用支出有逐年上升的特点,因此在对费用进行控制时,费用的预算不要以上年预算或上年实际支出额为基础,而是以零为基础,对各项支出严格把关,有利于降低费用、消减冗员,直接增加利润。
2、生产运行期的质量控制
投资项目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科学的质量管理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统计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重要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图是统计过程控制最基本的工具,是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人们对控制图的评价是:“质量控制始于控制图,亦终于控制图”。由于它把产品质量控制从事后检验改为事前预防,为提高产品质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有:⑴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统计控制状态。⑵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⑶查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实际精度,以便作出正确的技术决定。⑷为评价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3、项目后评估
项目后评估是指在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并生产运营了一段时间后,对投资活动的全过程(项目的立项决策、建设目标、设计施工、生产运营等)进行系统综合分析,以及对项目实际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效益和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再评价,是判断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项目后评估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是否详实和准确;项目后评估的范围是否全面、内容是否完整;专家评估小组成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否过硬;后评估确立的标准是否合理,确定的评估方法是否科学;后评估对工程项目得失是否做出恰当的反映。
由于项目后评估在项目投资控制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对项目周期其它阶段具有制约作用,是投资、计划和管理的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一种延伸,能有效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项目投资控制,并提高以后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它是回避投资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水平、有利于投资项目的最优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作者就职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研究 篇4
风险投资是我国古代一个内在的概念, 实际上把它理解成创业投资更为恰当。风险投资分为广义的风险投资和狭义的风险投资, 前者是指风险高、收益也高的投资, 而后者是指技术创新时代下的的风险投资。
二、风险投资在我国运作与管理现状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比较缓慢, 目前的资本市场不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许多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这就使得许多的投资者产生了恐惧心理, 对风险投资望而止步。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现状是数目少、范围小, 资本实力不克不及, 以至于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因为受限于当前的产业规模和资金实力, 因此不能进行均衡投资、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风险投资的操作最终要靠人来操作, 因此人才在风险投资的运作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条件下, 我国缺少了解外国风险投资情况和熟悉本国国情的专业人才。
三、我国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在我国目前有很多问题, 阻止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快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问题:
( 一) 风险资本供给单一
从理论上说, 存在大量潜伏的风险资本供给。然而,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私人资本纳入风险资本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是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现状是数量少、资金少。少许风险投资公司资本实力较弱, 只有依靠一些低投资低风险, 低收益的项目, 很难承担高技术产业化企业带来的重任, 形成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是我国缺乏风险化的投资。我国风险资本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的, 但不管从理论还是从成功经验上看, 政府和银行都不适合作为风险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政府财力和银行的贷款其本身就有着局性。
( 二) 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
风险投资说到底是要靠人才来运作的, 风险投资人才是风险投资良好循环的有力保障。但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 我们不仅缺乏对国外情况的分析以及中国现阶段的处境, 并且既懂实施方案及政策设计的研究专家少之甚少。人才是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光是要懂科学技术和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灵活的管理才能, 风险投资过程的成与败很多程度上取决于风险作业有没有一批相关专业知识雄厚、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风险投资家, 以及有没有有效的制约风险投资家的约束机制。风险投资者专业队伍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的瓶颈。
( 三) 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合同约定不够严谨合理
第一, 投资项目的选择, 没有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投资项目, 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是对项目过于苛求, 风险投资公司普遍觉得没有值得投资的项目, 另一方面是对一些具有社会背景企业的投资把关不够。第二, 与风险企业的合同约定, 大多数采取投资换取普通股权的方式, 不能很好的体现投资和融资双方共担风险的原则, 体现不出风险投资的特色。
( 四)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是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灵活的退出机制。假如说风险企业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 那么就不能对风险投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这就为风险投资家提供公义的条件。随着近年来市场和产权交往不断完善, 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间隔多渠道、多层次的退出机制还有差距。
四、完善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的措施
根据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来完善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 一) 开辟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在规范性政府风险投资的同时, 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吸引并引导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两大资本的进入。另外一个比较富足并且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社会阶层形成的同时, 个人投资就成为一种具有相当潜力的渠道, 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问题上, 应该着手计划保险基金的投入渠道, 将这一块沉淀资金充分利用起来, 此外, 当前国内还允许组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大力鼓励和促进公募或私募的风险投资基金迅速发展, 同时鼓励具有一定实业投资经验和资本实力的大型工商作业设立相对的风险投资机构。
( 二) 加强对风险投资管理的培养
人才是作业发展的关键, 人才的培养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的重要环节, 因此,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员, 应认真抓好培养一批创新专业的风险投资家, 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作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作用。任何一个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决策者, 他们的职责不仅要为作业的投资进行筹集资金, 还要为作业制定投资战略, 提供各方面的管理咨询, 甚至是搜寻销售渠道, 如果一个风险投资企业, 缺乏专业的风险投资家的话, 那么这个风险投资企业将面临很多的投资风险。
( 三)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和退出机制
建立完善退出机制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基础。我国要尽快建立创业板市场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优先安排高技术企业上市, 并适当降低高技术企业上市条件, 最大限度的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和退出机制。
摘要:近几年,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后劲的特征, 已经渐渐地为国人所了解, 国内风险投资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并带动了有关行业的成长和发展。风险投资工业的兴起和成长已经势不可挡, 吸引了大量的高收益, 并有很强的经济实力的风险投资家。然而,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现状还是不够成熟, 限制了中国的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本文概要介绍一下我国风险投资运作与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谢科范, 杨青.风险投资管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风险投资管理 篇5
一、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业务管理制度
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制度
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五、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员工个人交易制度
六、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司投资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实现基金投资综合效益最大化,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开展的各类投资业务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投资原则及标准
第三条 投资原则
(一)投资策略定位于对上市前的成长优质企业股权进行投资,追求与被投资项目公司共同成长,并为基金投资人获得满意回报。
(二)考虑到风险投资的风险较大,在投资方向上将优先选择财务指标符合上市要求且具有较大增值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确保投资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第四条 投资资金的分配
合理分配各期募集资金,以确保公司能获得持续而稳定的投资收益。
第五条 投资限制
(一)不得投资于非股权投资领域(可转换债券等金融工具除外);
(二)不得投资于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三)不得为非所投资企业提供担保。所投资企业要求担保的,应按股份比例承担担保责任,且须经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同意;
(四)不得直接投资于经营性房地产业务;
(五)不得从事未经投资决策委员会(或董事会)授权的其它业务。
第六条 投资标准
(一)选择投资的项目应在行业内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例如一定的市场占 有率、技术优势、新商业模式、具备稀缺资源优势或准入资格等,并至少具备 以下五点:
(1)发展战略清晰、未来增长可预期;(2)清晰且经检验的有效盈利模式;(3)稳定、专业、可沟通的经营团队;(4)法人治理结构清晰;
(5)具有完整财务、税务记录,无潜在损失。
(二)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投资价格合理;
第三章 组织管理与决策程序
第七条 公司投资管理业务的运作部门主要包括:投资立项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以及综合管理部。
第八条 投资立项委员会是项目立项的评审决策机构,由公司董事总经理、执行董事组成,对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立项评审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对时间要求紧迫的立项项目,可灵活掌握。
第九条 投资立项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对立项审核工作负有勤勉、诚信之责;
(二)对投资经理经筛选后提交申请立项的项目进行审查、评估,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立项的决定;
(三)组织项目的审慎调查工作,对上报投资决策委员会的项目文件进行 初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十条 投资立项委员会由3人组成,项目立项由立项审核委员采用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每人1票。每次参加投资立项会议的委员为 3名,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2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2票为未通过。立项审核委员可以投同意票、反对票,并简要说明原因,不允许投弃权票。因故无法参加立项评审会议的委员可书面提交表决意见。
第十一条 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公司投资业务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投资决策 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委员由公司投资决策委员 会决定产生。每次参加投资决策会议的委员为5名,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4 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4票为未通过。因故无法参加投资决策会议的委 员可书面提交表决意见。
第十二条 投资决策委员会的职责为:
(一)制订、修改公司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政策;
(二)审核立项申请文件(提交的文件),出席投资决策委员会小组会议,独立发表评审意见并客观、公正地行使投票权;
(三)对拟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审,作出批准或不批准投资的 决定;
第十三条 综合管理部是投资立项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是公司投资管理业务运作的后台支持部门。
第十四条 综合管理部的职责为:
(一)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项目立项会及投资决策会;
(二)管理项目资料和会议文件;
(三)其他与项目投资管理相关协调支持工作。
第四章 投资业务流程
第十五条 项目的投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初审、立项管理、审慎调查、投资决策、协议的起草和执行、跟踪管理、投资退出等步骤。第十六条 项目初审
投资经理负责收集项目方提供的《商业计划书》及其他相关信息材料,对 项目进行初步筛选、评判,提出可否跟进的初审意见。
第十七条立项管理
立项是审慎调查前的一项工作。对具有进行审慎调查价值的项目,投资经理应填写《立项申请报告表》,连同项目方提供的《商业计划书》等有关资料,报公司立项会审批。
投资经理将项目基本情况向立项委员会委员进行汇报,评审委员应对立项会所评审的项目出具书面的评审意见,经委员一致认可的项目即可开展尽职调查工作,若委员对项目最终持否定意见,则该项目终止。对未通过立项的项目,应将资料交由综合管理部归档。
第十八条 审慎调查
对经立项会批准立项并决定进行审慎调查的项目,由执行董事组织项目组进行项目的审慎调查与评估。在完成项目现场的审慎调查后,项目组应制作完成《项目审慎调查报告》及《项目投资建议书》。
第十九条 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委员会采用会议方式,全体委员均须表决。自所有投资委员接到全套评审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召开投资决策会议,并形成《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核意见表》。项目在通过决策之后的后续入资过程中,若因客观原因遇到与投资决策会议表决之时发生预设条件的重大变化,应撰写书面报告并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重新表决。
第二十条 合同的起草与执行
投资决策委员会做出项目投资决议后,由项目小组根据投资决策委员会决议以及公司律师起草的投资合同标准文本与拟投资企业及其原股东进行合同条款的磋商,洽谈投资协议。在起草完项目合同后,投资经理需填写《合同审批表》,按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要求,一并逐级上报审批,并提交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署。《合同审批表》应列明:投资金额、投资方式、违约责任条款、管理约束等项目投资的保护性条款的简要内容。
投资合同签署生效后,由投资经理负责合同的具体履行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应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 跟踪管理
公司对所投资项目原则上通过委派产权代表进入被投资企业董事会或监事 会,并由投资经理配合进行项目投资后的管理工作。产权代表及投资经理的主要职责为:
(一)依照《投资合同》的规定,负责监管投资资金到位;
(二)督促被投资企业及时出具有效的出资证明或股权证明;
(三)监督被投资企业章程的修改和工商、税务登记手续的办理;
(四)监督被投资企业融资资金的使用,如与资金使用计划有重大变更,应及时向公司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定期将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告呈报公司,并向公司书面汇报被投资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填写《企业季度情况报告表》;
(六)代表公司参加被投资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会议,不得缺 席,并按照经批准的表决意见进行表决;
(七)向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八)完成公司安排的其他保障公司在被投资企业内利益的工作。
第二十二条 投资退出
投资经理提交《投资退出方案书》,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批同意,并组织实施,项目退出后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为保证公司规范化运作,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促进公司诚信、合法、有效经营,保障客户及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本基金管理人建立了科学、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
(1)保证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合规性;(2)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实现公司稳健、持续发展,维护股东权益;
(4)促进公司全体员工恪守职业操守,正直诚信,廉洁自律,勤勉尽责;
2.公司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覆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各项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并普遍适用于公司每一位职员;
(2)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组织体系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都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相互制约原则:公司设置的各部门、各岗位权责分明、相互制衡。(4)独立性原则: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机构、部门和岗位;公 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必须权责分明;
(5)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6)成本效益原则:公司运用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方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 效益,力争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内部控制效果。
3.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
公司制定了合理、完备、有效并易于执行的制度体系。公司制度体系由不同层面的制度构成。按照其效力大小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公司章程;第二个层面是公司内部控制大纲,它是公司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和依据;第三个层面是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第四个层面是公司各机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制定的各种制度及实施细则等。它们的制订、修改、实施、废止应该遵循相应的程序,每一层面的内容不得与其以上层面的内容相违背。公司重视对制度的持续检验,结合业务的发展、法规及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风险控制的要求,不断检讨和增强公司制度的完备性、有效性。
4、控制活动
公司对投资、会计、技术系统和人力资源等主要业务制定了严格的控制制度。在 业务管理制度上,做到了业务操作流程的科学、合理和标准化,并要求完整的记录、保存和严格的检查、复核;在岗位责任制度上,内部岗位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不相容的职务、岗位分离设置,相互检查、相互制约。(1)投资控制制度
①投资决策与执行相分离。投资管理决策职能和交易执行职能严格隔离,实行集中交易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平的交易分配制度,确保各投资组合享有公平的交易执行机会。
②投资授权控制。建立明确的投资决策授权制度,防止越权决策。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制定投资原则并审定资产配置比例;基金经理在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的范围内,负责确定与实施投资策略、建立和调整投资组合并下达投资指令,对于超过投资权限的操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交易部负责交易执行。
③警示性控制。按照法规或公司规定设置各类资产投资比例的预警线,交易系统在投资比例达到接近限制比例前的某一数值时自动预警。
④禁止性控制。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禁止投资受限制的证券并禁止从事受限制的行为。
⑤多重监控和反馈。交易管理部对投资行为进行一线监控;风险管理部进行事中的监控;监察稽核部门进行事后的监控。在监控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将及时反馈并督促调整。(2)会计控制制度
①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应的操作和控制规程,确保会计业务有章可循。②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经办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每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和资料的准确性。编制会计凭证、报表时应经专人复核,重大事项应由财务负责人复核。
③公司真实、全面、及时地记载各项业务,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确保信息资料的真实与完整;建立完整的业务台账系统,并通过业务台账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交叉印证,防止出现帐外经营、账目不清等问题。④制定了完善的档案保管和财务交接制度。
⑤公司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强化资产登记保管工作,确保公司及客户资产的安全完整。(3)技术系统控制制度
为保证技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对硬件设备的安全运行、数据传输与网络安全管理、软硬件的维护、数据的备份、信息技术人员操作管理、危机处理等方面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公司建立了科学的招聘解聘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等人事管理制度,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5)监察制度
公司设立了监察部门,负责公司的法律事务和监察工作。监察制度包括违规行为的调查程序和处理制度,以及对员工行为的监察。
5、信息沟通
公司建立了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与业务汇报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公司员工及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充分了解与其职责相关的信息,信息及时送交适当的人员进行处理。目前公司业务均已做到了办公自动化,不同的人员根据其业务性质及层级具有不同的权限。
6、内部监控
公司设立了独立于各业务部门的稽核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完备性和有效性,监督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 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 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 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第五条 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
(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 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
(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
(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4)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委员会,其职责包括:(1)组织拟订公司的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2)对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应当提交董事会审批的股权投资事项进行合规性审核;(3)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风险控制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
投资决策委员会职责:
对单笔投资额不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的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不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的40%的股权投资项目的投资和退出作出决策。风险控制部是公司内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其职责包括:(1)独立于业务部开展风险控制、合规检查、监督评价等工作;(2)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出具合规意见;(3)对投资协议进行审核;
(4)在出现重大问题时及时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报送相关专项报告。业务部职责:
具体负责项目开发、执行、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业务部负责人作为股权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风险控制执行工作,并负有及时报告、反馈项目投资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风险问题的职责。一般情况下,项目组配备一名具有项目公司所属行业相关背景的人员。
第六条 为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公司设立独立于项目组的后台管理和监督部门。
综合管理部负责股权投资项目的文档管理、印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董事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会议筹备,以及相关会议资料的管理等。
财务部负责股权投资业务的财务核算和资金划拨,为股权投资项目分别设 置账户、独立核算、分账管理。
第三章 风险控制流程
第七条风险管理的业务流程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五个步骤组成,是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及防范措施的重要基础。
第八条 风险识别指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内部及外部风险的来源进行辨别。
第九条 风险测量是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及发生概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
第十条 风险分析主要对风险的驱动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并评估其影响,提出避险建议和措施。
第十一条
风险控制是对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制定风险防范和处理措施。
第十二条 风险报告是指业务部、风险控制部根据职责范围和报告体系定 期或不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的与风险评估分析相关的报告。
第四章
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十三条 股权投资业务面临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多种风险。
公司运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对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识别、评估及分析,履行相关的风险控制职责。
第十四条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会影响项目公司的估值和退出方案的实施,从而转化为投资失败风险。项目公司所属行业的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税收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项目投资前后技术、市场、产品、客户发生不利变化,并导致项目公司偏离投资方案、估值整体下降,造成无法退出或亏损退出。
第十五条 合规性风险
项目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证监会的监管要求,对法律法规等理解有误、故意违反则将出现合规风险;项目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要求,对法律法规等理解有误或故意违反则将出现合规风险。
第十六条 法律风险
与被投资方、合作方、项目管理人之间的合同协议存在缺失导致出现不利于我方的诉讼。
第十七条 操作风险
股权投资业务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即项目开发、初步审查、项目立项、尽职调查、投资决策、项目实施)、投资项目的管理和项目退出等业务环节,在上述每个环节均存在操作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决策失误、投资失控、员工内部欺诈、被投资方和合作方的外部欺诈、尽职调查存在缺失、资金划拨差错、项目公司经营管理不善、项目跟踪缺失、项目公司报告不畅等风险,其中,决策失误、投资失控是重大风险。
第十八条 市场风险 由于股权投资业务从项目投资到投资退出往往要经历宏观经济、项目所属行业、产品市场、证券市场等的波动,导致项目公司估值、项目退出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退出方案无法实施或投资目标无法实现的风险。其中,对以上市为退出方式的项目,证券市场整体下行的系统性风险是难以控制的。
第五章 风险控制
第一节 合规风险的控制
第十九条 公司对股权投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全面和重点分析和检 查,控制投资业务的合规性风险。
第二十条 公司通过以下手段对合规风险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
(一)为保证股权投资业务合法、合规,制定、审查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二)制订、审阅股权投资业务的相关合同、协议,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监督股权投资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
(四)确保股权投资业务投资决策服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第二十一条 公司通过以下手段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后控制。
(一)制定股权投资业务的合规检查制度;
(二)对股权投资业务运作和内部管理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并向公司通报;
(三)检查相关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资产管理业务遵守 公司内部制度。
第二节 市场风险的控制
第二十二条 市场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体现在投资立项环节上。
第二十三条 公司制订项目立项标准。立项标准应该参照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公司关于投资范围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业务部应当根据立项标准和投资范围,对备选企业进行筛选形成项目池。项目人员应当在广泛收集项目方提供的商业计划书及其他相关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对入选项目池的项目进行初步评估和风险收益分析。符合立项条件的,根据公司规定申请立项审批。
第三节 法律风险的控制
第二十五条 风险控制部应当对公司签定的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进行审核,防范法律风险。
第二十六条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风险控制部提供法律方面的专业支持。必要时,可申请引入外部中介机构提供法律服务,防范法律风险。第四节 操作风险的控制
第二十七条 公司制定专门的项目管理和投资决策制度,明确项目投资的业务流程和具体要求。
第二十八条 为维护公司的权益,项目投资的范围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不得将公司资产用于资金拆借、贷款、抵押融资或者对外担保等用途;
(二)不得将公司资产用于可能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
(三)单笔投资额不得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的30%,如果突破30%,需提交股东审议;
(四)单一投资股权不得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的40%,如果突破40%,需提交股东审议;
(五)不得将公司资产投资于股东或其控制的企业;
(六)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约定禁止从事的其他投资;
第二十九条 尽职调查的风险控制
(1)公司建立尽职调查制度,规范尽职调查的工作内容。项目组在尽职调查期间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程序,记录尽职调查工作底稿,形成相关报告。(2)项目组开展尽职调查工作期间,项目负责人必须对拟投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3)项目组应当对尽职调查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完备性负责。
(4)项目组认为必要时,可申请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参与或独立进行调查工作。
第三十条 投资决策的风险控制
(1)投资决策委员会对项目投资或退出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投资决策委 员会成员独立发表审核意见;
(2)投资决策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委派专人或聘请外部专业机构进驻现场 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提交独立的调查报告;
(3)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项目投资和项目退出必须经投资决策委员会通过。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项目,应当经过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提交股东审议。
第三十一条 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 公司建立对已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机制。
(1)项目组负责项目投资后的跟踪管理,具体包括:定期实地回访项目公司;定期收集项目公司财务资料、行业发展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定期对项目公司进行重新估值;定期对原定退出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重新评估等。
(2)项目组负责每月度、每半年度完成项目公司一般估值工作和全面估值工作,编制《月度项目情况报告》和《项目股权价值评估报告》(每半年),并向主管领导提交估值报告。
第三十二条 公司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对投资项目重大风险事项的处置进行决策。项目组在跟踪过程中发现公司在项目公司中的权益发生变动、或者项目公司的财务指标恶化、亏损等重大事项的,项目组应当及时报告。相关规则另行制定。第三十三条 公司建立项目退出审批机制,对项目退出进行决策。
当项目达到预期投资目标或出现重大紧急事项需要退出时,项目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退出方案,报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的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应当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审议。
退出方案未通过审议的,项目组应当研究并重新设计退出方案,直至项目实现退出。
第五节 其它环节的风险控制
第三十四条 对财务与资金管理的风险控制公司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制定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配备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及要求使用资金、单独开立银行账户。
第三十五条 对人员管理的风险控制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应当专职。
第三十六条 公司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公司风险进行隔离,防范利益冲突,规范关联交易。
第六章 风险控制报告
第三十七条 风险控制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临时性报告两类。
第三十八条 风险控制部定期对公司业务运作、日常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与评价,在每年度4月底、8月底前向公司领导上报年度或半年度风险控制报告,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十九条 公司发生或可能重大事项的,风险控制部接到报告后,根据重大事项报告的相关规定向公司领导报送临时性报告。
第四十条 风险控制报告中应明确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或补救措施等内容。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二条
第七章 附则
本办法由风险控制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基金制度建设,规范基金信息披露工作,特制定稳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第二条 信息披露原则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三条 信息披露内容基金信息披露实行定期披露、临时披露。其中定期披露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治理信息、管理信息、项目信息、财务信息、募集信息、重大事件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等。临时披露的信息包括:项目动态信息、突发事件信息、重大事件及重大人事变动公告、临时财务信息等。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时间和形式
第四条 披露时间。定期信息以半年为披露时间节点,临时信息随时披露。第五条 主要形式。以邮件形式发至各基金合伙人。管理人留存纸质文件备案。第六条 信息披露流程。基金经理拟定报告公司董事上核查、签字基金经理发送报告。
第三章 信息披露格式
第七条 日常信息(word文档)第八条 财务信息(excel表格)第九条 要求
(一)充分认识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性。公信力是基金的生命力,信息披露工作是公信力建设的根本举措。要把信息披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二)明确责任,要按照层级负责和谁经办谁落实的原则,责任到人。对外披露信息时,提供信息要及时、准确、详实。对披露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受到合伙人质疑的,将追究直接落实人的责任。
(三)加强对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情况的总结。要在信息披露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带规律性和比较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基金信息披露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同时,信息披露工作情况将纳入基金经理工作年终考核中,奖优罚劣。
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办法由公司负责解释。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员工个人交易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公司投资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树立公司员工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维护公司声誉,规范公司员工的执业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开展的各类投资业务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员工个人交易原则及标准
第三条
员工应自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接受并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监督与管理,接受并配合协会的自律管理,遵守交易有关规则、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业公认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第四条 员工应当维护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合法利益,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行业声誉。
第五条 员工应具备从事相关业务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通过所在机构向协会申请执业注册,接受协会和所在机构组织的后续职业培训,维持专业胜任能力。
第六条
员工应保守国家秘密、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客户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对客户服务结束或者离开所在机构后,仍应按照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承担上述保密义务。
第七条 公司员工不得进行与履行职责有利益冲突的交易。遇到自身利益或相关方利益与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或可能发生冲突时,应及时向所在机构报告;当无法避免时,应确保客户的利益得到公平的对待。
第八条 机构或者其管理人员对公司员工发出指令涉嫌违法违规的,公司员工应及时按照所在机构内部程序向高级管理人员或者董事会报告。机构未妥善处理的,公司员工应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或者协会报告。
第九条
公司员工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一)从事内幕交易或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活动,泄露利用工作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或其他未公开信息,或明示、暗示他人从事内幕交易活动;
(二)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和信息优势,单独或者合谋串通,影响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误导和干扰市场;
(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做出虚假陈述或信息误导,扰乱市场;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所在机构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五)从事与其履行职责有利益冲突的业务;
(六)接受利益相关方的贿赂或对其进行贿赂,如接受或赠送礼物、回扣、补偿或报酬等,或从事可能导致与投资者或所在机构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的活动;
(七)买卖法律明文禁止买卖的证券;
(八)利用工作之便向任何机构和个人输送利益,损害客户和所在机构利益;
(九)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交易记录;
(十)中国证监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条 公司员工应主动倡导理性成熟的投资理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导向,自觉弘扬行业文化,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履行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服务社会和投资者。
第三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私募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相关业务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产品或相关服务,适用本办法、本公司其他业务规则及相关行业自律组织有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定。
本公司可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产品或服务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坚持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第三条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实施不能取代投资者本人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相应的投资风险、履约责任以及费用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第四条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一)了解投资者的相关情况并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
(二)了解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
(三)向投资者提供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或服务,并进行持续跟踪和管理;
(四)提供产品或服务前,向投资者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性质、特点、业务规则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
(五)揭示产品或服务的风险,与合格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
第五条 本公司可对参与的投资者设置准入条件。
投资者准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状况、证券投资知识水平、投资经验等方面的要求。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对投资者准入条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条 本公司的投资者按照财务状况、证券投资知识水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成为合格投资者。
第七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和本公司业务规则另有规定外,公司向投资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应当履行以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
(一)对于投资者,应当全面履行本办法规定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
(二)对于本办法投资者,应当履行揭示产品或服务的风险、与合格投资者 签署《风险揭示书》;
第八条 投资者要求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公司认为该产品或服务超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应当向投资者警示风险。
对于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公司业务规则规定的产品或服务准入条
件的投资者,公司应当拒绝为其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
第九条
公司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司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第十条
本公司对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职责进行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引导公司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
风险投资管理 篇6
关键词 投资效益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防范 投资项目评估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risk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benefit of shallow discussion
HuoYun Cheng Shanghai's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941
Pick to investment is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necessary means, is 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 core value and the wa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ut investment risk exists.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can put the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high income, rapid, risk small project up, to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Improv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we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hoice of investment project decision level, and improve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all kinds of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 investment benefi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and investment risk investment project evaluation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 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個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 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資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 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篇7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 比如说投资过蒙牛的摩根史坦利, 进行互联网高科技投资的红杉资本投资公司, 就成功的投资过思科等著名企业。当然, 并不是这些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进行投资, 而是在他们的初创期进行投资。这就涉及到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一些起步公司, 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增长性强的高科技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进行资金支持, 也会进行一些意见的提出。等到投资的公司做大做强, 达到可以上市的程度, 风险投资公司就会“撤场”, 出售其所持有的股份给大众, 转向下一个企业。投资成功率比较低, 一般投资一百个公司能成功一个。但是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成功的一个公司会把之前的所有损失都弥补回来。所以说关注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消失, 存在于资本市场的角角落落。狭义的风险指的是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企业在经营上会面临利润为负或者破产等负面的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广义的风险则不只是强调损失的可能, 还包含了盈利的可能, 即盈利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也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因为负债的筹措不当, 超过一定的资产负债率而导致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而破产清算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涉及公司财务的风险。对于风险投资公司而言, 包含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本退出的风险。
二、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退出的风险。下面就对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各个财务风险进行一一阐述。
1. 筹资风险
风险投资公司要投资很多公司, 需要其他的后续资金。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与所筹集资金的来源与结构有关。而在我国, 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是政府拨款组建, 筹资的来源比较单一。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私人资本、养老基金、银行和保险资金。由于筹资会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支出, 而一旦公司没有持续的盈利, 在某一环节上失误, 就会发生公司丧失偿付能力, 引发破产风险。
2. 投资风险
这是指风险投资公司面临众多需要资金的公司时对哪些公司进行投资的风险。一些公司会投资失败, 倾家荡产, 另一些会投资成功, 赚的盆满钵满。如何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 是摆在风险投资公司面前的一个难题。首先, 风险投资人才的匮乏会产生较大的投资风险。很全面的风险分析人才很难找到, 阻碍了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其次, 政策的影响也会加大投资风险。比如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 会降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新能源的风险。另外, 投资项目的寿命也会产生投资风险。一个项目寿命越长, 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 政策的变更也越大, 面临的风险越大。
3. 资本退出风险
这是指当风险投资资金准备退出的时候, 遇到的资金难以回收的风险。如果资本无法做到便捷安全的退出, 那么风险资本就无法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也违背了风险投资公司的初衷, 从而会限制更多的风险资金的流入。目前产权市场还不是很成熟, 产权的流动性不足。再加上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退出机制不是很便捷, 造成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成为了投资项目的永久性股东, 形成财务风险。
三、风险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 对于筹资风险的管理
前文已述, 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来源单一, 筹集的资金量就不会太多。而拓宽筹资渠道可以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首先, 要培育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资本供给机制。上市公司一般资金实力雄厚, 治理能力以及风险投资的参与意识较强。其次, 要适当放宽养老基金, 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投资限制。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 这些坐拥大笔资金的机构还无法进行风险投资。最后, 鼓励证券公司或者证券投资基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都有着优秀的人才, 可以利用这些人才的优势来培育风险管理人才。
2. 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
首先, 先要对所投资企业的价值做出一个评估, 被投资项目预期的现金流能否达到预期。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对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包含对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其次, 要有分阶段投资的方式, 资本不宜一次性全部投入, 可以考虑分步骤的投入。分步骤的投入既是对被投资企业的一种监督约束, 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工具, 可以促使被投资企业更好的发展。
3. 对于资本退出风险的管理
风险投资的目的是适时退出以攫取高额超常利润, 而非成为公司股东长期控制公司。最初时候的投资就遵循着分散投资的策略, 将资本投资于不同行业, 不同地区, 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在这些前提下, 风险投资公司应该按照投资组合原理, 根据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 对资本退出的渠道、时机做出预期, 形成风险项目组合退出方案。然后, 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寻求最小的风险或者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寻求最大的收益, 从退出方案中选择出最合适的退出方案, 即最有退出方案。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是摆在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需要结合国外的经验,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蕙.浅析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J]金融市场2012
浅谈我国金融风险投资管理 篇8
关键词: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完善
1 前言
中国金融风险的投资开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在1995年, 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的改革里明确表明对于变化比较迅速、风险比较大的一些高新的技术开发工作, 可以建设风险投资并且给予支持。在1985年的9月, 中国成立了首家风险投资公司, 简称中创。由此开始在我国进行有关风险投资的实践探索。尤其是民建中央在1998年提出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被列为了一号提案之后, 风险投资在我国就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共同关注及重视。各种风险的投资基金及融资的担保基金迅速发展。中国金融风险的投资机构数量快速上涨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2 投资风险现况
在全国, 深圳的实际风险的投资总额据我国首位。华中及中南地区变成了新的适合风险投资的发展地。根据调查表明, 2004年中南及华东地区的机构选择投资的项目效率比较高, 分别是12%、9%, 比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传统的投资地点要高。
依据风险投资机构的调查, 我国在2012上半年的风险投资总额是19亿美元, 同比降低40%左右。投资的笔数约为一百左右, 同比下降40%左右。虽然投资的总额度有所降低, 但在2012年上半年的投资中位数依然相对稳定, 金额为1150万美元, 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 现今寻找风险投资面临着很好的机会。首先几年之前由于网络泡沫破碎而转为低潮的投资现象已经有所改变, 渐渐呈现出一种复苏的姿态, 我国的市场的潜力对国际上的资本拥有很大的诱惑, 而且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也让国际上的一些人考虑是不是要拥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可以说如今的资金供给是相当充裕的, 有着充足的机会让好的项目得到发展。而且中国的证券市场给场外的交易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海外的市场也渐渐变成新的热潮。完善的各个渠道的机制可以把中国国内的过分关注于投资转变成对于国内企业创业的关注。除了传统的和互联网相关的行业以外, 生物医药得到的资金支持也逐渐变多, 有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新技术也被专家看好。
3 中国金融风险投资的问题
3.1 缺少风险投资的相关法规
缺少风险投资的相关法规, 造成了对于风险投资的发展一个最大的制约。从法律的制度来说如果要保证风险投资系统的正常运作, 除了基本的法律制度以外, 还要两种法律制度:第一种是和风险投资的主体相关的特殊的法律, 比如《商业银行法》等;第二种是和风险投资的活动过程有关系的其他的各种制度, 比如《经济合同法》还有关于会计、律师事务所人员的管理方面的法规。
如今中国在上述的两个地方的一些法律都是空白。比如中国还没有一些有关风险投资的行业法规, 导致了关于风险投资的运作没有法规可以参考, 比如, 因为中国风险投资的基金法没有立法, 导致了风险投资的机构不能够通过公募的方式来建立风险投资的基金, 只能够通过私募这种形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是有限责任公司来进行运转。即使现在中国居民的储蓄金额已经多于六万亿元, 可是却不能够通过基金的方式合法地进入到风险投资的领域。
3.2 缺少优惠税收的政策
由于缺少优惠的税收政策, 对于风险的投资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各个国家的风险发展充分表明了, 税收的优惠政策也是风险投资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早在1969年美国的国会曾经把长期的资本收益税率进行更改。从30%左右提升到50%左右, 这样的决定给美国的风险投资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让美国的风险投资规模降低为之前的6%。之后在1978年的时候, 迫于现实的压力, 美国国会被迫取消了原来的决定, 将长期的资本收益最高的税率从50%左右降到了30%左右, 当年美国的风险投资的规模就得到了恢复, 并且还有所增加。在1980年美国的政府为了激励私人的风险投资的发展, 又把风险企业的税率 (所得税) 降低到20%左右。这个措施的实施让美国的风险投资在一段时间内以每年度46%的速度增长。英国在1983年制订出企业扩大的计划, 规定了个人的投资者可以免税。法国在1985年公布的法案规定, 风险的投资公司从拥有非上市公司的股票里得到收益或者资本的净收益可以免交所得税, 而最高的税额甚至可以达到收益的三分之一。
现今, 中国还没有有关风险投资的专门的税收政策的规定, 风险的资金提供者、投资公司、被投资的企业, 在运行的过程里存在着重复征税的问题。此外, 在对高新技术的企业增值税上, 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成本里“智力”这一部分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是却没有办法开出进项税票, 也没有办法在计算时进行相关的抵扣。
4 怎样完善风险投资管理
4.1 加快培养人才
培养中国风险投资的人才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 如今我国缺少许多可以通过业绩来证明有能力的投资家, 因此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现在每一年的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大概有三万项, 但是这其中真正能够变成商品的不足20%, 在这中间能够产业化的仅有5%。科技的人员虽然拥有创业的积极性, 不过缺少融资以及管理的相关经验, 有投资实力的又很难找到可靠的代理人员。
4.2 高度重视与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 仔细研究并且制订有关投资的计划, 依照突出业主、提升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的原则来选取投资的项目, 优化资源的配置, 实现国有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没有得到批准的省管理企业不能从事有关股票期货, 委托管理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关于企业要对已有的委托理财的项目进行集中的检查以及清理, 对于委托的机构经营的状况已经恶化抑或是有恶化迹象, 要采用有效的举措进行资产保全或者追收, 确定国有资产的安全。
4.3 控制投资的规模
经过批准的企业进行金融风险的投资, 必须严格依照我国的有关规定来进行操作, 来对投资的规模进行控制。建立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业务相合适的风险管理的制度, 内部控制的制度及业务处理系统, 操作流程的优化, 匹配专业的人员, 提升金融的风险投资的业务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从事期货以及其他投资产品企业, 应该用套期保值或者锁定资本为目的, 逃避投资的风险。
4.4 风险防范
中国企业应该有一个信息收集的部门, 预先做出科学的分析以及预判, 抑或是在风险发生的时候, 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和本部获得联系, 及时采取对策来减少一些损失。除此之外分散投资海外投资保险也为降低风险的发生的措施。在遇到好的机遇时, 中小企业也该努力去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有关专家的忠告是让投资者能够更加现实、更加理性, 因为投资人是非常现实的, 听起来有道理的理念远远没有商业计划里的数字更加具有魅力。优秀的中介机构能够让一系列的准备过程更加的合乎规范并且顺利进行, 也可以让投资人更加相信企业职业水准。不过企业也不可以忘记提升自我, 如果企业自己准备不充分, 那么即使有中介也没有用。
4.5 加强教育
应该要加强投资者的教育, 加强对于资本市场的管理。由于市场渐渐变得活跃, 有许多新的投资者进入, 这些人往往缺乏风险意识以及风险承担的能力。对于如今市场的状况, 应该继续深入做好有关投资者的教育, 进一步增强新局势下的市场监管的工作, 防范市场的风险。各个证券公司金融公司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给投资者充分的讲解个中风险以及按时的提供信息。证券公司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以及交易产品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执行开户的程序, 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种类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担能力, 建立正确的理念, 看重长期的投资。
总体来说, 中国金融投资的机构数量在渐渐增加,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缺少风险投资的相关法规和缺少优惠税收的政策, 同时指出了完善风险投资管理的方法, 可以加快人才培养、重视与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控制投资的规模、增强风险防范以及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在这些方面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刁孝华.基于行为金融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 (6) .
我国风险投资企业运作与管理 篇9
(一) 风险投资的概念。
现代风险投资, 又译为创业投资、创业资本、创业风险投资。它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 以期在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
(二) 风险投资的特点。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 而不是借贷资本。风险投资为风险企业投入的资本通常来说占30%以上的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来说, 风险投资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金增长, 也有可能是唯一可以利用的。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 银行贷款是比较便宜的, 但是银行为了回避风险, 以防资金收不回来, 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是无法得到的。
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相对不流动的权益资本。一般投资期在5~10年左右。一般来说, 风险投资企业会将风险资本金分批次投入风险企业, 以继续考察被投资企业在发展工程中是否具备高市场收益以及好的发展前景。
风险投资最终将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虽然投入的是权益资本, 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 而是盈利, 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
风险投资从风险企业退出有三种方式:首次公开发行 (IPO) ;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破产清算。显然, 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目标。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损失。
以何种方式退出是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 风险投资家就制定了具体的退出策略。退出决策就是利润分配决策, 以什么方式和什么时间退出可以使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最佳退出决策。
二、风险投资运作存在的问题
(一) 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外部发展环境滞后
(1) 在资本市场方面。目前, 我国的主板市场门槛过高, 中小企业板市场还没有建立适合风险企业股票流通的机制, 产权交易市场则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风险资本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由进出, 这是非常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的:政府资金占较大比重, 资本来源不足, 风险资本的运作不协调。
(2) 法制与社会诚信建设落后。风险投资是一个委托代理的过程, 一方面委托人可能在与代理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相应的资本利益得不到保障, 又没有相应的条件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代理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管理时必然要放弃一定权利, 是无法保护自己的权力的。
2、要素组织的不合理。
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却普遍偏小, 这导致其项目投资规模也普遍较小, 投资周期较短, 风险和收益都相对较低, 无法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由于风险资本不足, 国内的风险投资企业无法借助有效金融市场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 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 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3、组织模式不合理。
目前, 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一般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 也有很少一部分采取传统的事业投资机构的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约束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风险投资基金业的发展。
4、投资决策不完全。
风险投资决策是指投资人为了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目标, 运用—定的手段和方法, 并通过一定的步骤对所投资本的规模、方向、结构和预期收益进行必要的估计、判断和掌控。投资决策是生产环节的重要过程。有些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投资效益目标而忽略其他方面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 健全风险投资运作的措施
1、加强外部环境发展。
创造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 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 鼓励创新, 为风险投资失败者提供保障机制, 对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 对商业银行投向风险企业的投资实行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如果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收益, 从而严重影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2、加强风险投资机构的合理运作。
风险投资机构是风险投资中最核心的部分, 最直接的参与者与操作者是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企业, 而且也是资金来源和资金运作的连接点。
风险投资是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筹集资金是风险投资的典型特征, 资产买卖的差价是风险投资利润的主要来源。融资过程中, 风险投资家所购买的只有资本, 出售的是自己的信誉。投资时, 他们购买的是企业股份, 出售的是本金。退出时, 他们出售企业股份, 买入资金, 外加丰厚利润, 以及光辉业绩和成功口碑。
3、加强风险投资决策的合理运作。
投资人为了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目标, 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 并通过一定的步骤对所投资本的规模、方向、结构和预期收益进行必要的估计、判断和掌控叫作风险投资决策。在决定投资后, 要讨论被投资公司的运作可行性, 制定详细的投资方案。通常要准备两个备选方案, 来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来实施;要评价所选方案的可靠性, 预期此方案能够带来的利益与其风险, 使能够承受的风险控制在范围以内, 防止有过于侥幸和投机的心理, 一旦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超过其承受的能力, 将会铸成大错, 可能致使企业破产。
三、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风险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1、在风险投资的要素上重资金和技术要素。
风险投资方认为, 只有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 眼睛只盯着高投入项目, 而忽略了那些虽然投资少, 但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实际上, 风险投资方的实力既在于自身资金多少, 更在于自身人员素质。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过程中, 一般都注重资金的投入, 而轻视了管理方面与人才方面等的投入;估测时, 对被投资企业的评估不够合理, 偏重财务状况, 轻视人才与管理等。
2、从风险投资的决策看, 缺乏科学性。
重视收益, 轻视风险。盲目决策, 而轻视决策前的调查与风险投资的可行度, 有投机的嫌疑。理性的决策是风险投资基本前提, 需经过各方面考察与探讨, 来降低投机心理, 不能存半点侥幸, 否则, 就会失败造成严重的损失。
3、重视初始投入, 轻视跟踪管理。
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操作性强。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普遍存在投入后管理跟不上、管理不善的问题。重第一次投入, 轻第二次投, 入风险投资公司一旦认准一个项目, 一般就会注入第一笔资金, 助其创业, 而忽略二次投入。有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后, 可能一时会有比较好的业绩, 但长期来看, 并不能给投资者一个好的预期。长此以往, 只能从根本上葬送投资者对于风险投资的热情。
4、重导入战略, 忽略退出战略。
在资金注入时, 企业比较注意风险资金的导入战略, 而忽略退出战略。一旦资金被退出, 企业会因缺乏新的融资渠道不能形成风险投资良性循环。
5、缺乏政府支持。
风险投资, 一方面对促进科技进步产生“外部正效应”, 被认为是“准公共产品”;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市场失灵”, 则要求政府积极参与增加风险投资的供给。
6、缺乏风险投资相关人才。
风险投资企业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所以急需相关领域的人才。在高科技风险企业中, 风险投资企业对高科技不了解, 对企业不熟悉, 无法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评估, 从而造成盲目投资的现象, 容易失败。风险投资企业无法判断高科技企业的未来, 所以是不确定的。所以, 通晓高科技又熟知金融理论的风险投资人才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 风险投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1、均衡分配投资要素。
风险投资方应多注意那些虽然投资少, 但有发展前途的项目, 这样能够把资金分散从而投入更多少投入但收益很好的企业。风险投资方的实力既在于自身资金多少, 更在于自身人员素质。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过程中, 也应注意其他要素的投入, 例如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评估项目时, 不仅要注重财务和技术, 同时也要注重市场和管理等问题。
2、谨慎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保障是把握好风险资金的投入时机, 以及投入的资金数量, 降低投资风险。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是风险投资具有典型特征。风险资金投入风险企业后, 加强风险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 一直到企业的高成长期后, 利用风险资金尽快使企业产品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为风险资金的回收作好铺垫。在风险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利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上市 (IPO) 、兼并收购、股份回购和清算注销等方式, 风险投资家及时收回资金, 风险资本运作才告一段落。
3、重视二次投入, 加强跟踪管理。
风险投资公司在新企业扩大时, 就会要求进一步提供资金以壮大企业实力, 这时, 风险投资公司应该为其第二次融资, 以便达到风险投资资本增值的目的。要随时保持被投资企业的好的业绩以给投资者好的预期, 保持对风险投资企业的热情。
4、慎重选择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
风险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退出。退出风险资本时套取高额利润而不是要获得风险企业的红利是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只有风险资本的及时退出, 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才能实现并保证风险资本开展下一轮的投入。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应作为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过程是否顺畅, 将是资本能否积极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5、加强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控制。
我国风险投资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 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以适量的投资提升风险投资企业的信誉, 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同时,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和外部运行环境, 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国风险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拓宽筹资渠道, 采取一系列激励及优惠政策。国外风险投资公司介入, 既可解决风险资本规模偏小, 又可引进国外先进的风险投资理念, 打造我国风险投资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严格执行, 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
6、加快风险投资相关人才的培养。
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风险投资人才, 他们是风险投资中最重要的主体。支持创业者创业、帮助投资人投机是他们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人才的能力对风险企业影响很大, 好的资本投资家能够给投资企业树立信心, 给够给投资者希望。我国应该大力加强风险投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风险人才成长的机制, 采取有限合伙制, 激励风险投资人才;积极与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合作, 向国外优秀的风险投资家进行学习, 提高他们的投资能力;积极吸收优秀的海外风险投资人才。
四、结论
虽然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存在风险较大、市场不成熟、制度不健全的国内诸多问题, 但是我国风险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在机遇不容忽视。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地不断接轨, 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也有了很大进展, 在科技创新以及完善市场资源分配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 风险投资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式, 各方面都不太成熟, 体制也不太完善, 如何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中风险投资合理运作, 有效地管理我国的风险投资企业, 使得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繁荣迅猛发展, 还需要专门懂得风险投资知识的人才去不断研究, 才能成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险投资实际上是一种高科技与金融相结合, 将资金投入风险极大的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中, 从而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的新型投资机制。然而, 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运作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的风险投资更好地运作, 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方便的管理, 以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风险投资,运作,管理
参考文献
[1]许如宝.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对策.蚌埠党校学报, 2005.3.
[2]李悦.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问题的探讨.现代会计, 2009.5.
[3]钱彦敏.风险投资与民营企业资本运作.国际学术动态, 2008.5.
投资管理风险研究 篇10
一、投资效益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关键
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 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 即通过对各种投资项目和资源的需求 (包括人力资源) , 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投资活动的成果, 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 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 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参控股的方式控制或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二是通过直接购买生产经营性资产, 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 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 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 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 即在一定时间内, 按投资预算的要求, 用最少的资金投入, 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搞好项目建设, 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 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在选择投资项目时, 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 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 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 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二、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和方法
1、投资项目决策依据
投资项目的决策, 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 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条件, 借助于科学的分析方法, 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 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 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 运用系统分析原理, 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 最后做出取舍。此外, 投资项目决策, 是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 和企业的技术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较多, 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 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 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 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 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 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 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 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 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 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 (1) 在选择投资项目时, 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环境, 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物资流通体制、政府的管理体制等; (2) 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 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3)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4)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 应分析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 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2、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 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 是降低投资风险, 确定合理的投资组合, 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 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 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 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 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 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 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 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 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 (NPV) 和内部收益率 (IRR) 。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 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 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 确定投资目标。然后, 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 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 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 选择静态分析指标, 以及动态分析指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以减少投资风险, 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 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 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外部影响因素, 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 另一类是内在因素, 即个性心理因素。
三、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 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 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 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 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 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 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方面。
目前, 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 仅局限于不确定性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 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 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 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 强化投资风险意识, 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 制定防范措施, 是避免决策失误, 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以及实现投资项目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
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 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 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 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 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 做出最佳决策, 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 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 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 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
在科学观的引导下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 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 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 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 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 并减少各种浪费, 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需对原材料, 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 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
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 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 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 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 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
对投资项目而言, 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 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 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 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 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
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 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 靠近水源、电源, 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 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 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 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 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 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杜绝同业竞争, 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 减少各种投资浪费, 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 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 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 才有可能减少损失, 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四、投资管理风险及控制
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采用间接投资的方式, 对一些业务有关联的企业进行参控股, 采用委托管理和派驻董、监事行权对其进行管理, 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参股单位的董、监事派驻没有完全就位, 无法行使监管权力, 致使部分改制企业设立子公司, 将其主营业务转移到子公司, 使母公司账面产生巨额亏损, 从而稀释国有股权。如:部分多经改制的股权项目利用改制企业的优惠政策, 购得公司存量土地使用权后, 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自己另行注册或租用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再通过往来账的形式把巨额资金垫付到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而开发房地产形成的收益均留在另行注册或租用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形成实质的账外收益。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企业股权权益受损, 另一方面容易产生资金风险, 滋生腐败, 还可能会造成企业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优惠政策, 不能惠及到每个改制企业员工身上。
为杜绝改制企业利用另行注册公司或往来账的形式转移和稀释国有资产, 应加强派驻董、监事的监管力度,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 《投资研究》, 2004 (9) 。
[2]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 《经济论坛》, 2004 (15) 。
风险投资管理 篇11
一、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应该遵循三项原则,即稳健性、系统性、分散与集中相统一。
二、全面风险管理任务
全面风险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六项:(1)把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结合起来。确保企业在预测并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2)建立易于公司组织内部的理解、实施的风险管理过程;(3)合理安排人员、组织指导和风险行为,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4)对各类风险进行理性划分,合理反映公司商业策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对应的风险;(5)建立一个透明、可信、及时和可操作的风险和行为的衡量系统,实现个人行为与企业商业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的统一:(6)创造强化的组织意识并关注改善受益的质量和持续性,提高风险承受的能力。
三、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将各种风险一体化分析的方法和模型,考虑各种风险的相关性,从整体上去反映风险的状况。
四、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无处不在,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虽然,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但是,风险控制决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各级管理层、各个业务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并对风险管理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董事会下设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管理层必须执行。
五、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
2004年6月正式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称新资本协议)中贯穿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鼓励更多地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以此达到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不执行新资本协议。但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商业银行转向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
1 制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
把握“五创新”的基本原则,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的:一是金融制度的创新。通过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增加银行资本金,有效地提高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主要通过建立以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督的分离,从机构设置上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业务流程创新。采用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VAR风险价值法。识别和度量风险,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有效增强识别、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科技手段创新。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科技手段创新,已成为银行高效稳健运转的基础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前提。
2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
在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由于在企业财务欺诈现象严重、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产品发展不充分、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异常严重等因素影响下。许多数学模型一时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还难以发挥其功效。如何深刻理解中国的金融风险,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级模型,这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设计结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国银行系统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为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3 完善内控机制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必须从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人手。在内控体系设计思路上,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体现“过程方法”的原则,即不再以传统的风险分类为管理对象,而是以过程为控制对象,在业务和管理过程中控制风险。在对风险的控制上。针对绝大部分风险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情况,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操作风险上。研究人事风险控制的方法与策略,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人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操作风险和风险管理职责。落实到机构、部门和个人。
4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应在银行内部成立专业化机构,组织调配各类资源,持续和深入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风险管理的需要。注重开发和使用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要多渠道收集和积累各项业务交易数据:引入先进的分析方法,如动态敏感度分析、蒙特卡洛模拟以及系统仿真等技术;提供风险管理的依据,如设定风险限额。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高级计量法的研究,争取尽快达到符合標准法的要求,努力提高操作风险计量能力,以加快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
5 国际化分散信用资产
风险投资管理 篇12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2012年-20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65%,7.67%,7.40%,2015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为7.00%,经济呈现出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且伴随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地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要实现不一样的增长需要创新。创新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引导机制、拓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发展国有资本风险投资、推动风险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等举措来扩大风险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
由于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新企业,而创新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面对不同的风险。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最终追求的仍然是资本的增值。只有合理防范和控制风险,才得获得与高风险相匹配的高收益。因此,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非常重要。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手段、技术对项目活动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贯穿于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因此对其的风险管理应该贯穿其整个运行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yebjee和Bruno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风险投资项目的运行过程包括:交易发起(Deal Origination)、项目筛选(Screening)、项目评估(Evaluation)、投资协议设计(Structuring)、投资后管理(Post Investment Activities)。学者们通常讨论风险投资项目运行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由于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就成为风险企业共同的拥有者。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企业的风险,下面分别从增值服务和投资后监管两个角度综述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情况。
一、增值服务
风险投资降低风险的机制在于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人力资本,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可以促进风险企业良性发展,更大可能实现投资收益,进而减少投资风险。
针对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增值服务,学者们主要讨论提供增值服务的形式、方式及增值服务对于项目运行的影响。
对于一个拥有坚定信念和强烈成功欲望的风险企业家而言,他需要为自己的项目找到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他需要风险投资家的资本、经验及各种社会关系网络。风险企业家希望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支持并与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学者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险企业提供帮助: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参与制定风险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与经营计划;为风险企业的后续发展筹集资本;积极促进风险企业的并购、回购或公开上市等。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建立有活力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招聘重要员工;促进和完善风险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当CEO智囊团,提供技术、知识、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为风险企业家提供精神上和信念上的支持,激励风险企业家引领风险企业走向成功等。
在企业外部,帮助企业铸造关系网络、开拓企业产品市场等。
具体地,王干梅(2004),徐锦荣(2010)分别分享了高新投和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投资经验。在经营中,投资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帮助高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资金,协助风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修订发展战略,设计融资、资本运作和上市方案,进行资产重组等;在内部管理上,帮助风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规范管理、进行制度建设,调整完善治理结构,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外部,疏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
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指出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资源包括行业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专家网络及信息资源网络等。Stam和Elfring(2008)和Lu等(2013)认为,通过风险投资机构构建的资源网络,风险企业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技术、知识、资金、信任等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并且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关系和技能,帮助风险企业筹集发展所需后续资金或开展并购、上市准备等活动。
袁蓉丽、文雯和汪利(2014)通过对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呈现正向变动,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而且高质量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更大。
风险投资机构积极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从微观角度,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竞争力,减少项目风险并提高风险企业的收益。
首先,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管理能力、治理结构、为企业设计长远的发展蓝图。
Kulow和Khoylian(1988)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更换风险企业高管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Hochberg(2011)研究证明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收支水平较低,更积极地采纳股东权利协议,有更独立的董事会结构。Baker和Gompers(2002),Suchard(2009)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以上观点,他们发现风险资本的进入使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有更多的具有行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使董事会更加具有独立性。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认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参与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协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帮助风险企业发现创新机会和先动商机,提升项目的评估准确性。并且通过帮助企业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结构以及向企业家提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动力,提升风险企业的创业导向,即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钱野(2014)对浙江省348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将上市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并更容易上市。
另外,Hellmann和Puri(2000)提出风险投资的参与可以缩短风险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Matusik和Fitza(2012)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帮助风险企业克服所在领域特有的技术难题,并有助于识别企业潜在的风险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Hsu(2006),Gu和Lu(2014)提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更容易建立战略联盟和技术授权等合作性的商业关系。
其次,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有助于控制项目风险。
Hellmann和Puri(2002),Kaplan和Strmberg(2003)发现通过协助招聘风险企业的管理者、聘任或解聘经理人等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影响风险企业决策并约束管理者的私利行为,使风险减少。
Gompers(1995),杨艳萍(2003)指出,向风险企业派出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熟悉风险企业业务、能为风险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的投资经理出任企业董事,可以克服或减少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协议、契约和各种规定的不完整性及信息不对称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赵玮,温军(2015)利用2005年-2013年间1481家风险投资机构和133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薪酬较低,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增加高管的持股比例来抑制高管的短视行为,有助于降低代理风险。
第三,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给风险企业及机构自身带来高收益。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与没有风投支持的风险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上市时及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有所不同。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上市时成立的时间更短,资产账面价值更大,权益比率更高(Megginson,Weiss,1991);上市时表现出更低的折价率(Brophy,1988;Barry,1990;Megginson,Weiss,1991;Wang,2003;);上市后,其市盈率、投资回报率更高(Jain,Kini,1995);而且具有更高的长期绩效(Brav,Gompers,,1997)。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风险投资家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对信息的掌握比较充分(Brav,Gompers,1997);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向市场传递了企业资质优良的信号(Barry,1990);并且市场投资者承认风险投资家在被投资企业中的正面作用(Jain,Kini,1995),提高了风险企业的附加值。同时,由于风险投资家对于风险企业上市时对高管和董事会的调整,风险企业上市后企业的盈利可能性增加(Bharat A.Jain,Narayanan,Omesh Kini,2007)。
在国内,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王干梅(2004)直接利用数据说话。高新投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了风险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高新投在三年内(2001-2003)因此获得了64.2%的高回报率。
钱野(2014)调查发现125家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值(包括总产值和人均产值)、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平均额及增长率也明显增加,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融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葛翔宇,李玉华,叶提芳(2014)通过对创业板市场335家企业新股发行和二级市场股价变动等数据的分析,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降低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且其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使风险企业在上市时具有显著较低的抑价率和更优异的股票异常回报率。郑秀田、许永斌(2015)利用2009年-2011年间281家创业板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也发现,由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风险企业在IPO时具有更高的超募率。李曜,王秀军(2015)为此做出解释,他们认为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过程中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与认证的,使发行定价更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减少企业的发行损失。同时,风险资本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交易,首日收盘价更高。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赵玮,温军(2015)通过对2005年至2013年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证实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具有高持股比例和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显著地改善风险企业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二、监管
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则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防范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风险,风险投资家要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学者们讨论了影响监管的因素及监管的内容和方式。
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管理,学者们认为既要避免事事插手的保姆式监管,也要避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监管方式。要既能发挥风险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又要使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要把握对于风险企业管理的介入程度。
影响对风险企业监管程度的因素来自于风险企业及项目自身情况、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及两者间的联系等。如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风险企业家的经验与能力、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水平、风险投资对项目运行的满意程度、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金额的大小、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距离、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目标一致性、二者的声誉等。
项喜章(2002)认为在风险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风险企业家缺少管理经验,市场网络没有建立起来,风险投资家的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而风险企业发展壮大以后,风险投资家会更多提供战略管理方面的帮助。同时如果对于所投行业不确定性越高,而且当风险企业面临困境时,风险投资家的监管会越多。李延喜(2002)提出如果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合作的时间越长、风险投资家的经验越少、风险投资家对投资收益越满意,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会越弱。Higashide和Birley(2002)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当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不满意或投资家认为能够为风险企业提供帮助时,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
Gompers和Lerner(2002)指出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控具有很大的成本,如果风险投资家距离风险企业比较近,则干预成本较低,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李志萍、罗国锋和龙丹(2014)的研究证实中国风险投资存在地理亲近,即随着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空间距离的增加,其交易达成的可能性减小。Barry(1990),项喜章(2002),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赵玮、温军(2015)等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于风险企业的监管也会越多。风险投资机构会更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改革。另外,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认为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介入程度的因素还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家个人的行业经验和专长、双方的谈判能力、风险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家的职业声誉等相关。
学者们也强调了对风险企业监管的重点内容及监管方式。
杨艳萍(2003)强调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后要加强对风险企业关键人物的流失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程静(2004),付玉秀(2006),王立新、李勇(2007),彭飞(2011)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要对风险企业运营总体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的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控。企业运营监控的方法包括:通过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营或营销计划制定、重大人事变动、资金运用等)施加影响;监控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营销状况、股权变动、报酬水平、追加贷款沃土产;调整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在风险企业面临重大经营危机时接管企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风险监控的方法包括:参加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审查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实地考察;与风险企业家会晤;审查企业财务报告;定期招开会议讨论风险;对已察觉的风险进行记录、跟踪、监视和控制;使风险水平与管理层次匹配,即由中层管理人员处理较低风险,由高级管理层处理可能威胁整个项目的风险;任命风险经理负责项目的风险信息处理、风险责任分配等工作。
王石、谢丛梅和郑巍(2006)认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额度及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企业的风险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据此决定风险管理的程度和力度。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处于发展期和扩张期的中小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动态的风险监管体系。体系中包括监管主体系和辅助体系。其中风险监管主体系是核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技术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辅助体系包括财务指标体系和企业成长性评估体系及法律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体系。通过建立风险监管体系,以期对中小风险企业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徐锦荣(2010)提出投资机构对于项目的管理实行小组跟踪管理机制,项目小组成员要定期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并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控。在机构内部建立项目等级评估制度,按照风险水平由大到小对项目实施ABC三级分级管理,以便科学有效地管控投资风险。通过对于项目风险的有效监管,即使经历了2008以来的金融危机,高科技投资集团在2010年的前8个月的经营业绩仍比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表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提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专长及项目不确定性选择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模式。对于“高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高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而且虽然监管模式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特殊事件的发生,监管模式也会随之变化。
三、小结
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过程,在其运行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风险。从风险资本对项目的审核、评估、进入到最终的退出,都需要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以便及时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明显偏重于投资前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而忽视投资后项目的风险管理;偏重于风险发生后的风险控制,而忽视风险发生前的风险预警。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促进高风险、高成长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直面高风险的同时,更应该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更好的对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发生之前遏制其发生,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收益。风险资本更加有效地运行,才能进一步放大其宏观经济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摘要: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其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项目风险。文章分别从增值服务和监管两个角度对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综述。
【风险投资管理】推荐阅读:
投资风险管理07-16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07-31
风险投资后管理05-11
企业风险投资管理07-28
旅游投资风险价值管理06-13
风险投资后管理内容07-28
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管理09-05
石油企业投资风险管理06-07
管理风险的企业投资论文06-25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问题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