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成功率(精选6篇)
采访成功率 篇1
很长时间以来, 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但是近些年来, 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工作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也正是如此, 多种不同的媒体形式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而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从没有过的。在这种情况下, 信息与新闻的传播速度大大增加, 内容也在逐渐丰富, 但是这也对记者自身的全面素质提出了要求。
1 做好三方面准备工作
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之前都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采访工作亦是如此。对于采访工作要做的第一手准备就是了解所要采访的对象, 最好达到熟悉的程度。当记者接到采访任务之后, 需要同时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例如心理、政策等[1]。其中, 对采访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因为了解工作做的越好, 发掘的信息也就越多, 而记者的判断能力也就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一来, 记者便可以极大地拉近与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从而提高采访成功率。第二手准备则是拟定合理的采访计划。采访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解题过程, 需要记者逐步进行, 而每一个解题步骤与方法都会带有一个小目的, 通过获得多个小目的来实现采访“大目的”的实现。除此之外, 制定采访计划还能够避免出现不知如何继续进行的尴尬局面。第三手准备则是完备采访器材。对于采访所需的设备, 如话筒、摄像机以及录音机等都需要进行多次检测, 一经发现出现问题, 则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检修[2]。
2 提升自身亲和力, 对采访对象“一视同仁”
新闻记者必须要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完成采访工作。与此同时, 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 与采访者做好沟通, 从而提高采访成功率。
2.1 采访社会名流要不卑不亢
记者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职业, 这是因为它拥有与人进行平等对话的权利。在采访工作中, 难免会遇到社会地位高或影响力大的人物, 面对这部分人群时出现紧张情绪是正常的, 因为这种情绪会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与经验的增多而消失。社会名流的身份注定了他们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所以在采访工作开始前要对被采访者的语言风格、爱好有一定的了解[3]。这样一来, 当记者根据被采访者的爱好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问题后, 被采访者的兴趣常常会被激发出来, 进而采访成功率也就实现了50%。除此之外, 记者还要事先了解被采访者所属领域、相关专业名词等, 避免在采访时多次向被采访者提出过多基本常识问题, 因为这种情况会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 进而影响采访效果。最后, 社会名流所提出的采访时间常常会比较紧迫, 所以记者要抓住时机, 在被采访者的回答中挖掘有价值的点, 采访结束后再根据多个点连成一条“线”, 最终做成一篇完整的采访稿。
2.2 采访弱势群体要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记者所要采访的对象差距非常大, 或许是某位领导人, 或许是某位艺术家, 又或者是贫困村民, 但是不管采访对象的社会地位有多低, 记者都要保持一颗平等的心态[4]。在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 从心理层面接受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尊重的观念, 不论被采访者有过什么行为, 都应该尽可能做到理解。例如, 在采访某些犯罪者时, 如果我们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被采访者, 那么采访工作将会很难完成, 这时就需要记者以一颗理解和包容的心和被采访者交流。第二点, 采访过程不能存有“精英思维”。在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记者将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加诸到了采访过程中, 对被采访者,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指手画脚。笔者认为,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当别人做出了与我们不同的选择时我们要对他们持有尊重的态度, 将自己与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2.3 采访特殊人群时, 记者要学会变通
特殊人群通常是指护士、官兵等这类人群, 对于这部分人群的采访需要记者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例如, 在采访马航MH370乘客家属的过程中, 由于他们面临着可能失去亲人的境遇, 心理压力非常大, 所以在采访时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 尽可能表现出一种轻松与乐观的情绪, 给予家属无声的安慰。当家属获得了一定的安慰之后心理压力将有所缓解, 记者便能够借此机会获得更多的采访内容[5]。又如在已经过去的汶川地震采访中, 假使一位幸存者刚刚获救, 当记者想要对其进行采访过程中, 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介绍时, 究竟是要介绍成记者还是介绍成一名普通的同胞。由此可以看出, 对特殊人群进行采访时需要特别注意具体的采访环境, 从而为采访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记者要积极调整自身心理, 克服心理波动
我们可以将整个采访过程看做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活动, 而交流双方则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采访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被采访者说出自己的心声或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还要让记者能够做好自身的调整工作, 防止出现心理上的异变, 最终完成采访工作。
3.1 面对突发事件, 记者要能驾驭自身心理波动
记者的工作生涯中必然会经历做“突发新闻”, 这类新闻很大一部分都是危险性比较大的时事新闻, 例如火灾、爆炸以及车祸等。在这类事件面前, 出现紧迫与压力情绪实属正常, 但是在出现了这种情绪之后记者要具备及时调整自身情绪与心态的能力, 将它看做是工作内容之一[6]。记者只有处在冷静的情绪中时才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好采访的重点。但是部分记者却为了为群众带来视觉冲击力, 把摄像头对准血淋淋的画面, 而这违背了记者的最基本素质要求, 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3.2 面对常规采访, 记者要能保持工作激情
实际上有很多类似的新闻每年都会发生,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常规新闻。例如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以及中秋节等。对于这些常规性新闻的采访与报道, 要想抓住群众的关注焦点就需要记者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 而这对于记者来说是一轮考试, 考试内容则是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积极性与热情, 并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是非常难得的。
3.3 面对采访困难, 记者要有强大的意志力
网络时代下, 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在新闻现场往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了多家媒体, 而这对记者来说要想完成采访任务就需要具备足够的突破能力。不仅如此,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隐私的保护, 不愿过多在媒体镜头前谈论, 这时就需要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沟通能力。
4 总结
新时期下的采访工作已经不再是“千篇一律”, 而是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与工作能力, 尽可能的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摘要:自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的经济有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这为我国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互联网、电子广播、小电视广告以及报刊等都成为了新时期人们获取新闻与信息的重要途径, 而这几类媒介之间的竞争也必然会十分激烈, 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尽一切可能地提高记者的采访成功率。对此, 本文主要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提高记者的采访成功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
注释
1[1]王志华.于无声处听惊雷—浅谈新闻细节的发现与运用[J].青年记者.2010 (22) :10-11
2[2]王扬扬.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技巧[J].中国播音主持.2012 (08) :184-185
3[3]徐东杰, 王瑞.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素质[J].科技传播.2013 (13) :9-12
4[4]唐燕.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采访[J].科技传播.2012 (04) :22-25.
5[5]吴鳗, 曹璐.播新闻业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9
6[6]王小宇.练好采访提问基本功[M].记者摇篮.2009
采访成功率 篇2
陈靖:可以说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想法吧。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关注盖伦,从它的开始发展到逐步壮大再到迅速发展。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儿童培训教育机构创始人的云关秋,颇富传奇色彩。要把这样一个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思维定势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就需要另辟蹊径。
10月16日晚,我采访了云总。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盖伦的成功秘诀到底是什么?”他接连提出了几点,比如“盖伦人做事总是脚踏实地”,“盖伦人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盖伦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深思熟虑以后才去做”等。我承认这些都是盖伦成功的要素之一,但感觉好像还差了点什么。最后,云总把问题丢还给了我,“那你说说,盖伦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我也有点回答不上来,但还是说了我的感觉:“依我看,盖伦做任何事情都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又怎能不成功呢?”的确,盖伦就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甘愿做其中的一颗螺丝钉,对盖伦有一份难得的归属感,一种“家”的感觉。原因何在?“可能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吧,我们自己的理念,我们自己的‘场’。”云总指了指摆放在案头的蓝皮书——《盖伦理念》。这部厚达348页的专著,四易其稿,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晶,也使得盖伦在众多的企业中显示出一份与众不同来。
记者:您认定盖伦的成功秘诀是理念,那么您是怎样看待盖伦特有的企业文化及其对盖伦的意义的?
陈靖:翻阅过《盖伦理念》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和价值的力量。在采访中,云总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企业的在倡导财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道德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在中国目前许多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下,谈论道德力量、文化力量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这两种力量在我们今后的每一天都会体现,其中涉及到决策者的人格魅力与员工的职业道德。人格的魅力,决定事业的成败。”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伴随着盖伦发展壮大,也必将伴随盖伦走向未来。
有人讲,在21世纪将流行这样的理念:民众富强靠经济,经济兴旺靠企业,企业发达靠管理,管理成功靠文化。可见,文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盖伦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是盖伦的核心和基石。优秀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盖伦最宝贵的资产——不会被竞争者所窃取,甚至不能模仿,它将与企业同在。
记者:您觉得这次采访的收获有什么地方是其他企业可以借鉴的?什么地方又是盖伦需要再努力的?
陈靖: 在我曾采访过的老总中,云总可以说是最清醒的企业家。他经常认识自己并做自我剖析。的确,一个现代化企业绝不能陶醉在领导者的个人智慧中。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优秀团体的共同的理想。永不满足,挑战昨日之我,是盖伦生存不可更改的理念。要做百年企业,盖伦必须要准备百年的思考,百年的奋进和努力,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敢于创新,勇于变革。
记者:在《沈阳日报》上登这样一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您和您的同行是怎样看的?
陈靖:<才俊版>每一期人物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如东大阿尔派集团董事长刘基仁、罗布泊之花王弭力、国内民俗学领军人吴炳安、著名文物鉴赏家杨仁锴,以及深受人们喜爱的主持人水均益等等。透过文章,读者既可以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也可以感受他们个人的情趣以及人格上的魅力。能够登上这个版面本身意味着已经被社会承认,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翘楚。一直以来,<才俊版>的选材都十分谨慎,是要上报到社里审批的。对这次采访,有的就有不同看法:“有什么秘诀,要我看,就是‘点儿脆’。”但我感觉这中间没有那么简单,否则为什么只有盖伦成功了?一定有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在里面,这也激起了我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如何成功完成新闻采访 篇3
一、确定目标
我们在众多的新闻线索中, 首先要确定目标, 在目标确定后, 提前做好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不打无准备之仗,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我们只有对即将采访的新闻事件有所了解, 我们才能提前做好采访提纲及报道计划, 这样我们的采访就成功了一半。例如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条消息“深圳率先运营电动出租车”, “率先”说明走在前列, “电动出租车”说明这又和环保密不可分, 仅从标题看, 就极具新闻价值, 试想如果记者不提前做好“功课”, 那么到现场后就可能把一个新闻价值极强的新闻做成普通新闻了, 岂不是遗憾。
二、提早来到新闻现场
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腿勤、嘴勤、手勤”, 有的记者习惯在活动正式开始前赶到现场, 甚至刚到现场活动就开始, 根本没有时间了解更多的情况, 或者拿着被采访单位的新闻材料匆匆录些画面, 采上两个同期就走人。其实任何一次成功的新闻采访必须提早来到新闻现场, 了解新闻背景。还是以“深圳率先运营电动出租车”为例, 记者只有提早来到新闻现场, 通过采访首批参与运营的出租车司机, 让他们谈谈试车的情况, 特别是汽车的充电、驾驶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让稿件内容更丰富, 另外, 提早到现场, 还可以对现场的氛围进行简单的描述, 既有情又有趣, 既真实又好看。
三、充分采访相关人员
众所周知, 成功完成一次新闻采访, 确定目标、提早到现场了解信息这都是为完成采访做准备, 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充分采访相关人员, 这些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会丰满新闻稿件, 特别是作为广播, 声音的魅力会为新闻本身增色不少, 而电视媒体通过画面的巧妙配合, 把新闻现场真实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更能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奇境的感觉, 所以做好相关人员的采访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 对新闻现场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要想让相关人员全面配合完成采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需要我们记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记者必须是杂家, 在采访前必须做好准备, 对要采访的新闻事实略知一二, 在提问时要有针对性, 不能让采访对象轻视, 否则很难让对方尊重和配合。这在以往的采访中也发生过由于记者问题不符合事实及新闻规律, 引发被采访对象不配合采访的事情。
(二) 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由于在采访中,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被采访对象有可能是农民、普通市民, 也有可能是基层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政府部门的领导, 由于文化水平、政治素质有差异, 在应对媒体的时候, 有的愿意接受采访, 有的就不愿意接受采访, 特别是进行舆论监督时, 那就更不愿意配合了, 这就需要记者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 以不变应万变, 取得被采访单位的支持和理解。
(三) 讲究采访技巧
与人沟通是一种能力, 那么要想完成一次好的新闻采访, 采访技巧也很重要, 比如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居民反映暖气不热, 我们在接到线索后, 首先要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 然后要到供暖单位了解情况, 没有经验的记者可能一进门就质问对方, 为什么暖气供暖不达标?这让被采访对象很反感, 自然就不会配合采访。有经验的记者会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采访, 比如找到供暖单位说, 我们接到了居民反映供暖不达标的新闻线索, 我们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来了解一下情况, 这样自然不会引起他人反感, 相反他会很配合地给你介绍情况, 跟你到现场调查, 甚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采访成功人士的小结 篇4
是的,一个成功的人士,不是与生俱来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他们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会成为人上人的,因此他们具备了常人不能乐观向上的心态。
他们拼命努力工作,总是起早贪黑。为了市民有一个好环境的家园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所以他们总是能完成一些其他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并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完成那么,他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不一定要多么棒的职业,只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能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就像黄叔叔那样,虽然只是一个环卫工人,但能养家糊口,他就是一位最成功的人!
组长: 赵楚烨
副组长:李润蕾
笔记员:李伊
浅谈电视新闻成功采访工具 篇5
有人说, 电视是一只“独眼兽”, 它不同于报纸, 也有别于广播。电视可以给观众带来的, 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和一场听觉上的震撼, 因此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在充分对事实进行采访的同时, 还要考虑更多的方面。观众们通过电视机, 不仅只是解了和知道了新闻, 也更真切的看到和听到了。新闻是真实的, 电视还原了新闻现场的真实感, 怎样在新闻采访中, 将真实有效的信息, 传达给观众, 每一位记者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一、态度决定采访的成败
态度, 是做事情的前提, 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 一个积极的态度, 都会是一项工作的良好开端。电视新闻记者也是一样, 发现了新闻线索, 或者是领导下达了任务, 主动的去研究和应对, 都是一次好采访的前提条件, 也是记者的工作动力。
从新闻采访报道的意图来看, 新闻采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是表扬型, 另一种是批评型。在做表扬类新闻采访的时候, 采访工作会十分顺利, 被采访者乐意与记者交谈, 面对镜头, 他们会滔滔不绝的讲述他们自己的成功经验。相反的, 在新闻中不可避免的, 是对于一些事情进行批评和评论, 比如中央电视台收视率很高的《焦点访谈》。一年里, 《焦点访谈》大致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节目, 都起着批评警示的作用。那么, 在对这类新闻进行采访的时候, 记者要时刻保持公平客观的态度。不能因为被采访对象的身份, 或者是此前的所作所为, 就妄下定论。
另外, 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 也是记者所必须的。一名《华商报》记者到甘肃采访一派出所所长为毒贩改年龄的事件, 尽管整个采访过程相当艰难, 但最后还是成功。追根溯源, 在采访之初, 他就下定决心, 一定要追根究底, 直至他的成功。一个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 这句话早就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一个好的态度, 影响着一名记者的采访成败, 积极的做好访前准备, 友好的面对新闻中的人, 事, 物。另外, 值得重视的一点是, 记者只是新闻事件的旁观者, 他们的工作是, 还观众一个真相。
二、做好每次采访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事关重要。在一次采访前, 准备是多方面的, 比如, 新闻背景材料的收集, 新闻相关事实信息的收集, 还有不容忽视的, 是要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积极的工作态度, 优秀的职业素养, 以及丰厚的工作经验, 面对任何突发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纽约时报》老记者罗斯, 曾经说过: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之为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中。面对一则新闻, 观众通过新闻背景, 可以充分的理解了新闻事实以及来龙去脉, 同时也从中获取了大量的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同样, 对于记者来说, 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 充分的了解新闻背景资料, 可以帮助记者能够好的找到, 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点, 用有限的时间, 准确的把握新闻,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身为记者, 还要做到时刻武装头脑。无论是新闻专业知识还是公共基础知识, 作为电视记者, 都要有所涉及。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从主持人到记者, 他们几乎所有人, 每天都在读书和学习。由此可见, 知识的准备是无时无刻的, 每一名电视工作者都需要长期准备, 来应对未来将会发生的各种事件。
三、适当的进行采访前的排练
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和被采访者都拥有决定采访内容的权利, 记者在采访之前会制定一个方案, 也就是所谓的采访议程, 而被采访者往往也会制作一个议程, 以便在采访中能够说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当然, 在采访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有经验的记者, 会很好的应对, 而对于一名刚刚走出学校大门, 或者经验不丰富的新记者来说, 似乎就有些难以应对。因此, 记者在采访之前, 适当的进行几次简单的采访排练, 也是不错的方法。
有时候, 采访的对象可能是国际政要或者是大牌明星, 他们的时间很宝贵, 能够接受采访, 就是一次难逢的好机会, 记者如何抓住这个机会, 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 就成为了每一名记者心中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就在最近的G20金融峰会中, 奥巴马与中国记者的对话中, 可以看到一名成熟的记者, 是如何把握珍贵的采访时间。中央电视台记者芮成钢向奥巴马总统提出的两个问题, 顿时掀起了现场的一个小高潮。第一个问题, 问到了总统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 问到了对于国家治理的问题。两个问题都是大家所关心的, 鞭辟入里而且一针见血, 提问方式幽默且不失深刻, 可见记者功力, 以及记者背后那个团队的实力。毕竟在采访的时候只有一名记者与被采访者对话, 访前的集思广益和广泛讨论, 可以使这一名记者采访提问的恰到好处, 正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经过简单的排练, 记者在采访中就会胸有成竹, 一条好新闻势在必得。
四、注意被被采访者的沟通与交流
在摄像机面前, 我们会发现, 内向的人可能会变得外向, 而外向的人却可能半天开不了口, 可见在面对摄像机的时候, 每一个人, 都或多或少的改变着自己的本来面目, 也许是因为紧张, 也许是因为激动。而作为记者, 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 必须收录现实中人们的真实想法, 真实客观, 是采访的原则, 也是新闻的灵魂。这就要求记者必须要帮助被采访者放松下来, 还原他们真实的自己。
在采访之前, 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一分钟的简单沟通, 可以帮助记者更好的了解被访者的知识层次和脾气秉性, 同时也可以帮助被采访者适应这种环境, 更好的面对摄像机。当一个人, 从容不迫的面对记者和摄像机的时候, 他的大脑才可以自由运转, 不至于目光呆滞, 说话结结巴巴, 从而导致在采访结束之后, 工作人员后期进行剪辑的时候, 可使用的部分很少, 进而失去其本来的目的。当然, 有的时候, 记者需要用一点时间去适应被采访者的说话风格以及他的思维方式, 听听他的想法。也许, 被采访者对此非常有见解经验, 经过简短的交谈之后, 他会给出一个更加合适的采访议程, 记者按照这个议程进行采访,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采访气氛, 会得到很好的采访效果。由此可见, 记者在采访前与被采访者进行简短的交谈, 既可以使得没有准备的人, 从容面对, 又可以使准备充分的人, 完美展现。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 当采访属于隐蔽采访时, 与不知情的被采访者的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沟通, 放下警惕心, 把记者当成他们的同路伙伴。在这种情况之下, 沟通则更加必要, 而且需要小心谨慎。
五、准确把握棘手问题, 见机行事, 保持思路灵活
记者面对采访工作的时候, 都会提前做出一个大致的采访议程, 然而, 在采访现场, 往往会出现一些谁也无法提前意料到的小问题。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总会应对自如。而对于经验并不丰富的记者来说, 更多的还是要靠现场的反应速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大多数采访是中立或者是友善的, 没有敌意而且不含对抗, 但是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 封闭式问题也总是要有所涉及的, 也就是所谓的棘手问题。在对棘手问题进行提问的时候, 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往往是最紧张的时刻, 就算是在采访之前进行了一定的交流, 他们也会感觉气氛尴尬。这个时候, 如何很好地使气氛转变过来, 使接下来的采访仍能够顺利进行, 就需要记者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和职业素质。“60分钟”的记者, 麦克·华莱士, 对于采访时遇到的问题, 有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当然, 记者也可以换一种方式, 用调侃或者幽默的话语, 调和一下过于紧张的气氛, 这同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另一种情况, 有的被采访者在回答棘手问题的时候, 会反问记者, 听听记者的看法, 在这个时候, 记者就要思路灵活, 要让被采访者从记者的回答中感觉到, 你们之间有一种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如果他认为, 他所面对的记者的思想跟他自己很对路, 采访就可能会到达一个新的出乎意料的高潮。一个知识渊博的教授, 面对一个聪明而且有修养的记者的时候, 他会找到一种奇妙的感觉, 从而滔滔不绝, 任凭记者问什么样的问题, 他都会乐于回答或者与之探讨。水均益就是一个善于采访的人, 他既通晓国际上的各种时事, 又懂得如何去提问, 他的节目受众群属于精英人群, 给人一种很有分量的感觉。
当然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别出心裁的想法,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更要很好的抓住每一个被采访者的闪光点, 散发它的光芒, 完整展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面前, 并且按照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工作原则, 掌握好采访的尺度和深度,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愉快的将采访进行下去。
六、善于采访后的冷静思考与总结
在网络上, 不少记者喜欢写一些自己的采访记录他们的博客里, 工作过程中的心酸与快乐都尽显其中,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新闻背后的点点滴滴。
在现场采访结束后, 需要冷静思考。不要在结束之后就好像解脱了一样, 就算采访的顺利, 也不要匆匆离开。当采访完成, 机器不再停止运转, 这个时候记者应该与被采访者继续交谈, 比如致谢。这个时候, 有的被采访者可能还有想说的, 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 应该要安静的聆听对方所讲的一句话, 也许其中就有新闻点, 即便无法用机器记录, 也可以记在自己的头脑中, 进行新闻评论的时候, 就又多了一个素材。
新闻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连续报道和后续报道是很吸引观众的节目形式。记者在一次采访结束过后, 其形象已经在被采访者的心里成型, 但是如果记者在最后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美好的形象也许就会因之而改变, 进行后续采访报道的时候, 可能就不再那么顺利了。所以, 从始至终的友好和善, 和蔼可亲是必要的, 采访之后不要急着转身离开, 再交谈几句, 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每一次采访都是经验的累计, 辛苦了一天, 安静的坐下来, 总结工作中的胜与败, 有利于以后的工作的开展和更加顺利的发展。一名记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很大程度上就是经验的累计, 无论成功与失败, 经验是必需的。当然, 反复看采访录相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自己或者是别人在采访中的小闪光点和小毛病, 适当的记录和总结, 为这以后的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面对之后的采访任务, 就可以从容不迫, 任何难题都能有依据的迎刃而解。
总之, 电视不同于其他媒介, 电视比所有媒体都面向更加广大的受众, 从电视上获取信息的人也比其他媒体获取信息的人多。电视在传递视频信息或者配有视频图像以帮助叙述故事, 阐释观点的信息方面尤其具有优势。
采访成功率 篇6
前不久, 在电视中看到一个访谈节目, 访谈对象是和已故的探险家余纯顺有着同样经历和追求的国内外闻名的探险家, 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付出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在近十几年的艰难跋涉中, 他几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戈壁、横断山、罗布泊、阿里。在节目中我们看到, 主持人对探险家感兴趣的不是他为何选择了这样一条充满荆棘、坎坷的人生之路, 主持人不厌其烦、反复强调的是向探险家提出他和妻子到底是谁先提出的离婚, 探险家作了解释后, 主待人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直至探险家面露难色, 无可奈何地说:“咱们还是不要说这个问题吧。”事实上, 谁先提出离婚与本期访谈主题相去甚远, 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心灵受到震动的是, 探险家的精神品格, 他的独树一帜的人生选择, 是现代人渴望冲破心灵桎梏与大自然交流的一种极致、或者说是一种境界。作为访谈者的主持人, 如果不能用心去“倾听”被访者的心灵之声, 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节目的预定宗旨, 就不能将“信息”准确到位地传递给电视机前的受众。
时下随着激烈的媒体竞争, 电视台的访谈类节目也增多了, 广播、报刊也随之开办了相应的贴近听众、读者的生活类节目, 有时, 我们看到电视台的摄像机或者新闻记者的录音机、话筒会突然对准公共场所毫无准备的路人、游客, 请他们对某事、某人发表看法, 在这种时候采访者如不能对被访者保持一种尊重、理解, 那对被访者真的可以说是一种冒昧和打扰。想想看, 人家为什么要对你 (采访者) 一个陌生人谈那些隐秘的话题呢?如果人家不愿谈, 那是他的权利, 采访者不能强求, 也不应要求被访者按照你的意图, 说出符合你事先策划出的话来, 比如:你对婚姻中出现的“第三者”持何种看法;你给单位领导的道德情操打多少分……
不可否认, 一次成功的访谈既要关照到被采访者, 同时也要关照好自己的采访任务, 而在采访现场, 采访者传播的信息, 并不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据有关专家研究, 非语言信息在采访现场的比率高达65%以上, 甚至可以说越是生活化的交流现象, 它对语言的依赖程度就越低, 而在采访现场除了人们的体态、表情、服饰、声音等非语言方式, 能否真诚地“倾听”被访者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是采访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现场采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行为环境, 从情绪感应的角度看, 人与人存在着多种关系, 构成了种种社会行为。人的情绪, 大多是社会行为在自身心灵上激起的波纹,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形成情绪感应的主要来源, 那么现场采访正是人与人的一种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下进行一场特殊的关系行为, 相互之间必然产生情绪感应, 采访与被采访双方必然产生情绪互动、互感。对方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都会在对方心中产生微妙的感应, 从而驱动其言语行为, 形成或鼓舞、激动、愉悦, 或沮丧、反感、不悦等情绪反应, 特别是那种陌生人对陌生人的谈话, 学会倾听, 方能打开相隔在访谈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心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话题的“休闲”栏目, 访谈的内容原本就是以家常的、日常的、内心的情绪内容为主, 它和一些新闻节目不同, 后者要求大胆的、深刻的、睿智的、率真的, 甚至是单刀直入的, 而此一类访谈却要展示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 不能设想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发问和回答去逼近采访对象, 它应该是涓涓细流的汇合, 谈话者应该在感情上互相交流。特别是对采访者来说, 真诚的倾听既是对被访者的尊重, 亦是采访成功的必要因素, 因为只有倾听了, 才能激发出被采访者的谈话热情, 倾听的过程又是挖掘谈话内容和谈话深度的过程。在采访现场, 如果只有事先设计好的提问, 谈话就是单向的, 只有在倾听中与被访者交流, 谈话才会呈现出令人感动的场景, 而采访和被采访的形式被淡化, 情感的交流共鸣才发自内心。
谈话是一门艺术, 学会倾听是这门艺术的无声钥匙。严格地说来, “倾听”不简单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是有关采访者的思想、精神、素质、情操等相关的问题。要求在访谈中能够真诚地倾听, 也是对采访者的考验, 如果缺乏对生活的热爱, 就不会去关心他人的喜怒哀乐, 如果不具备深厚的同情心, 就会对别人的处境无动于衷, 如果眼睛里只有自己, 自我表现成了最重要的, 怎么能够设想去倾听别人的感受、经历。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 同时它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膜, 许多时候, 语言较之于内心的复杂是苍白、浮浅的, 对于真正的内心活动, 我们能涉及的, 也许是微乎其微。崔永元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把古琴, 上面有很多弦, 其中有一根是最脆弱的, 就看拨动的人能不能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