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后管理

2024-05-11

风险投资后管理(精选12篇)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1

风险投资后管理包括了除现金投入外的其他一系列投入 (Fried和Hisrich, 1995) , Tyebjee和Bruno (1984) 将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归纳为4个方面:帮助招募关键员工、帮助制定战略计划、帮助筹集追加资本、帮助组织兼并收购或公开上市等。随着风险投资实践的发展, 国内外一些学者在Tyebjee和Bruno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Gorman和Sahlman (1989) 发现风险投资家在投资后参与管理活动上大约花费60%的时间, 他们根据对风险投资家的调查得出如下的结论:风险投资除了向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外, 还提供建立投资者网络、评估和制定经营战略、为管理团队物色合适人选等三方面的支持。

Barney等 (1996) 发现风险投资家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的帮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管理建议, 包括提供有效的财务建议, 提供合理化的经营建议、提供合理化的管理建议等;另一类是运营帮助, 包括为被投资企业介绍客户、介绍供应商、帮助被投资企业招募员工等。

Dotzler (2001) 发现风险投资家的管理参与活动包括融资顾问、战略建议、招募高层管理者、充当CEO智囊团、组织和激励体系建设、管理层业绩反馈、选择其他专业服务 (如法律等) 、与其他公司的战略联系、营销、工程技术咨询等多个方面。

Knockaert等 (2005) 将风险投资后管理活动分为监控活动和增值活动两部分, 其中, 风险投资家的监控活动包括监控财务状况、监控市场营销状况、监控股权变动、监控CEO的报酬、监控追加借款等;增值活动包括制定战略计划、充当管理团队的参谋、招募CEO或CFO等高层管理人员、招募新员工、联系潜在客户、组建有效运行的董事会、运作管理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王益和许小松 (1999) 将“Post-investment Activities”译为“投资后管理”, 并指出其内容包括“设立控制机制以保护投资、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募集追加资本、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

项喜章 (2002) 指出风险投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增值服务和监控, 增值服务是风险投资家为被投资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咨询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帮助寻找和选择重要管理人员、参与制定战略与经营计划、帮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帮助寻找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帮助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实现并购或公开上市。

付玉秀 (2003) 通过调查发现风险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监控主要包括对重大决策的制定、重大人事变动、资金运用、财务状况、市场营销等活动的监控, 对经营计划的制订的监控强度一般, 而对被投资企业的融资行为和日常经营监控较弱;风险投资家向被投资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主要是参与制定战略与经营计划、辅助财会管理、帮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帮助聘请外部专家、提供管理技术/经验知识、传授营销技能开拓市场、帮助寻找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综合国内外有关风险投资后管理内容的研究, 本文归纳出风险投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值服务和监控两部分, 并认为, 增值服务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企业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的战略上的支持、关系网络资源上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支持、后续融资上的支持、生产运作上的支持等几方面 (Liu、Cui和Fan, 2006;Liu和Fan, 2006) ;风险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监控主要包括对被投资企业重大决策、经营计划的制定、重大人事变动、市场营销状况、财务状况、资金运用、运营绩效等的监控。

摘要: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催化剂和孵化器, 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风险投资后管理内容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并指出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增值服务和监控两大部分, 并介绍了各部分所包括的各种管理活动。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后管理内容,增值服务和监控

参考文献

[1]Fried V H.and Hisrich R D.The venture capitalist:A relationship investor[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5, 37 (2) :101~113

[2]Tyebjee T.T., Bruno A.V.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J].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 (9) :1051~1066

[3]Gorman M.and Sahlman W.A.What do venture capitalists do?[J].Business Venturing, 1989, 4:231~248

[4]Barney J.B., Busenitz L.W., Fiet J.O., et al.New venture teams'assessment of learning assistance from venture capital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6, 11 (4) :257~272

[5]Dotzler F.What do venture capitalists really do, and where do they learn to do it[J].The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 2001, winter:6~12

[6]Knockaert M., Lockett A., Clarysse B., et al.Do human capital and fund characteristics drive follow-up behavour of early stage high tech.VCS[A].Vlerick Leuven Gent Management School Working paper, 2005, 20

[7]王益许小松:风险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8]项喜章:论风险投资后管理[J].探索, 2002, 4:97~100

[9]付玉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3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2

为了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知识,在公司的安排下我们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组织,由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投资项目管理与投资项目后评价专题培训班】。由各地的发改委和企业人员的一百多人来参加了学习。

此次培训的第一讲由由中国建筑协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杨春宁主讲<<业主的工程管理概论>>。一.业主在项目中的主导地位并为社会提供更可持续法杖的优良资产,基本建设中的五个参与主体分别为政府、投资人、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承包人组成,投资人在基本建设五个主体中起着重要作用。1.投资人是项目全过程的参与者,2.投资人是项目“游戏规则”制定者,3.投资人是项目管理水平推动者,以上三个方面决定了业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意味着投资人的的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将决定建筑业各参与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决定是否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优良资产;也决定其投资项目是否顺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二.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1.项目决策立项包括项目立意启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政府备案核准、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证、项目融资方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项目产品策划包括以设计优化为主题:功能定位、市场定位、客户定位、业态定位、租售定位、价格定位、标准定位、管理模式定位。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项目的实施策划包括项目管理组织、范围管理文件、项目采购模式、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市政配套工程合同、标书、合同文件准备,施工招标、签订合同,施工前准备、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通过以上学习的知识,简单的了解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流程,知道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增值,而“可行性报告”中所设定的项目建设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是实现增值目标的约束条件,在项目建设中最大的失误是决策失误,最大的风险是法律风险,最大的漏洞是管理的漏洞。

第二讲是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后评价局苑志杰主讲《投资项目后评价》。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项目后评价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在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双边或多边援助组织用于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评价中。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项目后评价基本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

1、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前提:项目后评价是以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实施的结果之间的对比为基础。

2、项目后评价的内容有: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持续性评价。

3、项目后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时间不同,后评价又可以分为跟踪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和影响评价。

4、项目后评价的方法:有逻辑框架法、对比法、调查法和专家打分法。

5、项目后评价的实施:。项目后评价实行分级管理。中央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负责本企业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和管理;项目业主作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项目自我总结评价并配合企业具体实施项目后评价。项目业主后评价的主要工作有:完成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在项目内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向后评价承担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配合后评价现场调查以及其他相关事宜。中央企业后评价的主要工作有:制订本企业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对企业投资的重要项目的自我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后评价项目;制订后评价计划;安排相对独立的项目后评价;总结投资效果和经验教训,配合完成国资委安排的项目后评价工作等。通过学习知道了项目后评价的意义在于

1、确定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查找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提高未来新项目的管理水平;

2、为项目投入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3、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活动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公正地、客观地确定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

第三讲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建伟主讲《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1.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总体特征降中有稳经济运行仍处在中长期回调状态,短期看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有升,GDP增速中长期波动即将进入扩张期,工业增加值增速中长期波动即将见顶,GDP增速中期波动即将进入衰退期,工业增加值增速中期波动已进入衰退状态。2.我国经济增速降中趋稳的影响因素分析:投资实际增速相对稳定是主要因素,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在16.7%的重要原因,是信贷保持平稳增长、建设性财政支出恢复较快增长;消费降中趋稳的重要原因,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降中趋稳,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提升;出口增速高位回调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复苏势头弱化、进口增速大幅度下降,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下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口高增速源于进口价格大幅度上涨,增速大幅度回调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速回调。3.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物价涨幅不断的提高,主要推动因素是输入型价格上涨、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提高和工资上涨。4.未来我国经济法展的内在趋势与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2011年到2015年基本稳定在9.8%左右;美欧日经济的复苏道路依然漫长,欧元区市场需求低迷,主权债务危机尚未结束,日本经济仍徘徊在失去的年代,美国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尚需时日,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有限,以量化宽松政策转嫁危机是否能成功还是未知数,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外部挑战。

危机后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变革 篇3

第一,整体——突出对整体风险的监管和预警。针对现有监管架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明显漏洞,20国集团的改革建议呼吁尽快建立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体制,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为此,欧洲监管局计划设立系统性风险监管委员会,美国的多德-弗兰克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也载明要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计划由财政部长担任主席,成员来自联邦监管机构及其他机构。委员会不只负责识别和预警系统性风险,更是一个超级行动决策机构:委员会将就对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实施更严格监管向联储提出具体建议,机构扩张将变得更加困难;出于整体金融稳定的考虑,必要情况下可以要求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交由联储监管;批准联储关于金融机构拆分的决定。

第二,全部——覆盖所有市场、机构和工具。影子银行系统将被置于监管之下,包括各类对冲基金、结构化投资工具和管道投资基金、场外衍生品市场以及证券化市场等。对于具有系统性重要性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以及由金融机构进行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支付、清算、结算活动,也将在统一监管框架下促进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

第三,审慎——审慎监管。不只是商业银行,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将面临严格的监管资本要求。除重点加强对交易帐簿和表外工具的监管资本要求外,监管当局还将就金融机构总的财务杆杠比例提出要求。在涉及监管资本的质与量以及如何避免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等一系列关键细节问题上,监管当局将出台更为严格的细则,并辅之以在会计制度上的相应变革。此外,为促使金融机构的证券化业务更加审慎,已经有建议主张,那些对信贷资产实施初始证券化的银行必须继续将一部分风险留置在表内,而不是一卖了之。

第四,长期——鼓励长期行为,抑制短期风险激励。金融机构的薪酬设计和奖金发放应该立足于鼓励长期行为,抑制短期行为,尤其是那些旨在获取短期利益的对风险收益的掠夺性开发。为此,金融机构应建立跨越经济周期的储备金制度,薪酬发放应参照扣减准备金后的盈利状况进行,对高管和交易人员的奖金发放应以风险调整后的绩效为基础。此外,根据多德-弗兰克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美国将在管理层薪酬和黄金降落伞等问题上赋予股东发言权,使其有权利行使不具约束力的投票权,帮助约束错误的激励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

第五,制衡——加强对投资者和其他金融服务消费者的保护。针对此次危机中有毒资产的泛滥状况,尤其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失控,新的监管架构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降低金融产品的复杂度,促使信息更加透明。为此美国政府计划美联储框架下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金融产品进行监管,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举意味着世界主要监管当局长期以来奉行的不直接监管金融产品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第六,集中——中央交易对手。该原则主要涉及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采用单一中央集中交易对手不仅有利于交易商之间的头寸轧差,减少不必要的总敞口暴露,也有助于降低交易对手违约风险。

围绕上述六原则,微观领域的审慎监管,包括资本监管、流动监管等将会率先推进。可以预计,接下来监管机构将重点推动以下八个领域的监管改革。

(一)提高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鉴于充足的资本在抵御风险以及将风险成本内部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新的资本监管体制将侧重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重新定义资本充足要求,强化资本基础。在资本的定义方面,新的方法将着重考虑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要求,而不只是抵御单个金融机构的倒闭风险;更加强调核心一级资本的地位和作用,而非次级债务或其他混合型资本工具。

鉴于此,新的资本监管方法将更加强调资本质量,并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现行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绝对最低水平的要求是,核心一级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不低于2%,一级资本不低于4%,总资本(包括次级债券)比例不低于8%。新的资本监管预计会显著提升这一水平。例如,英国金融监管局(FSA)已经启用了一套指引,要求最低核心一级资本的比例不低于4%。未来可能的监管要求是,在整个经济周期中核心一级资本最低比例不低于4%,一级资本比例不低于8%。

(二)对交易帐簿的资本要求显著上升

现行资本监管的最大失败在于忽视了对交易账簿的资本监管要求,该缺陷是导致此次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主要因素。目前对交易账簿风险的计量方法形成于1996年,作为对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增补文件,一直延续至新巴塞尔协议实施,未曾改变。该方法的关键漏洞在于:由于假设资产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市场迅速出售,因而只考虑了资产的市场风险,没有考虑交易对手风险以及其他相关风险;采用风险值(VAR)指标计算市场风险,由于假设风险正态分布,没有考虑到极端的尾部事件,由此低估了实际的市场风险暴露;三是风险计量具有强烈的顺周期性,当资产价格下滑时,风险测量结果会放大风险效应,导致加速的资产价格下滑。与此同时,由于近十年来证券化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持有的交易类资产迅速增长,加上监管套利因素,越来越多的信贷资产包括结构性信贷合约等从银行账簿转移到交易账簿。同政府债券以及货币互换等资产或合约相比,这些新的资产和合约流通性极差,价格波动剧烈,此时采用风险值指标计量风险必然有高度的误导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交易账簿的资本计提方法进行彻底改变。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大幅度修订了原先的方法,计划2010年底付诸实施。新的方法将突出以下主要变化(1)要求计算有压力的VAR指标;(2)增加覆盖违约和信贷风险的额外资本要求;(3)增加对证券化,特别是再证券化的资本要求。初步估计,由于这些变化,一些银行的交易账簿的资本要求将增加三倍以上。

(三)建立反周期的资本缓冲机制

尽管对顺周期问题的担心可以通过实施跨周期信用评级加以安慰,但监管改革的目标不限于此。为降低系统性的银行倒闭的概率,减少公共救助成本,同时为了平抑经济周期,监管改革建议主动出击,推行动态资本储备制度,实行公开的反周期性监管。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在好的年份,当贷款损失低于长期平均水平时,监管要求的以及实际到位的资本将增加,从而为衰退年份的损失增加创造资本缓冲,吸收风险损失。

在确定动态资本储备规模方面,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授予监管当局自由裁量权,由监管当局参照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分析并结合宏观审慎要求,制定适当的资本比率要求。这主要将取决于监管判断的质量和独立性。 二是建立某种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通过公式确定。无论是监管的自由裁量还是通过预设的公式来确定,最低资本要求都将与经济周期反向运动:在经济增长强劲时增加资本要求,储备资本,在经济衰退时也将允许出现资本比例降低。

(四)抵消公布会计信息的周期性,建立跨周期超额准备制度

无论实施动态资本储备制度,还是建立以风险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客观上都要求以相应的会计核算体系作为支撑。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会计制度的新的会计实践。传统的会计制度以服务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为首要目标,对利润和损失的反映一切以事实为基础,对允许管理层随时间推移自行管理收益,或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嵌入从外部看来是不透明的判断持谨慎态度。而新的会计制度则强调前向预期,根据对未来的判断建立跨周期利润储备和超额资本储备,以更好地服务于央行、监管机构以及系统性风险威胁下的公众利益的特定需要。换言之,新的会计不仅仅要核算出一个具体的利润数字,还要把对未来的展望包括进来,以便各利益相关方完整、准确地理解利润数字的经济含义。

按照英国金融监管局的设想,传统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扩展,以满足建立动态资本储备的需要。在具体操作上,经济周期储备可以只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也可以体现在损益表上。扣减经济周期储备后的盈利结果可以进一步应用在薪酬激励制度上,从而确保这些制度反映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信贷损失和资产减计的合理估计,而不是计算接下来可能被证明是虚幻的时点利润。

(五)遏制流动性风险

所有金融危机最终都体现为流动性危机。尽管管理流动性风险与管理金融机构的资本/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同样重要,但直到危机发生前,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也是导致英国北岩银行和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深陷困境的直接原因。但与以往历次金融危机相比,这一次危机伴随的流动性特征也有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是金融机构的融资来源对货币市场批发融资过度依赖,核心存款比率下降。

针对这一特点,危机后世界主要的监管当局普遍把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核心融资指标(比如贷存比指标)为例,多年来,除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香港和新加坡)持续对这些方面实行监管限制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已不再对该类指标给以多少关注。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补充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内容,计划监管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指标。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等也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转而强调实施核心融资比例指标监管。其中英国金融监管局已公布了新的流动性管理建议,强化了针对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和管理办法。对于大型复杂的金融机构,监管要求这些机构必须提供详细的到期日缺口报表(包括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提供单一流动性充足状况的详细评估,量化参与不同类别交易活动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并反映在内部成本系统中。作为补充,监管当局强烈要求这些机构关注和重视压力测试,既考虑整个市场范围内的压力事件,也考虑特定公司的压力事件,将系统性风险作为流动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加以处理。

(六)审慎监管

无论是资本充足率要求还是流动性比例要求,本质上都在于增强金融机构的审慎性。但真正要增强金融机构对审慎性的重视,关键还是从激励机制入手加强监管,尤其是真正有效解决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问题。在这方面,从多德-弗兰克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披露的内容看,相关改革最有可能在美国率先取得突破。

为终结太大而不能倒问题,美国方案的要点是:

第一,明确纳税人不再会被迫出资救助倒闭的金融机构,成本将由受救助机构的股东和债权人承担,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清盘一家公司的可借入资金数额,仅限于它预计从该公司被清算资产中得到的偿还额。

第二,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建一个有序的清算机制,终结那些失败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公司。股东和无担保债权人承担损失,管理层和有罪董事将被开除。

第三,实施生前遗嘱(葬礼计划),要求大型、复杂的金融公司定期提交计划,说明在公司倒闭时如何迅速、有序地关闭公司。如果他们未能提交可接受的计划,公司将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及在成长和业务方面更多的限制,甚至于被强制性削减投资规模。计划将帮助监管机构了解被监管对象的结构,并作为公司失败时关闭公司的路线图,同时激励金融机构促进结构和运营更加合理。

第四,对于大型、复杂、增长迅速的金融机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将监测其道制的系统性风险,并向联储建议采用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则,包括资本、杠杆、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以及其他随着公司规模和复杂性增加而提出的要求等。严厉的监管要求,使得追求规模扩张不再容易,也不再划算。

第五,重新定义美联储在救助方面的权力,允许其提供基于全系统范围的支持,但不再扶植个别公司。

第六,落实所谓的沃尔克规则(Volker’s Rule),禁止或限制银行、银行附属公司和控股公司从事自营交易,投资于或赞助(Sponsorship of)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并限制其与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基金之间的关系。由美联储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面临有关自营交易、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投资方面的限制。

(七)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

证券化位于金融风暴的核心,对证券化的监管自然成为监管改革的重中之重。相关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改进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标准。比如在交易层面上,美国证券化论坛(American Securitization Forum)正在制定标准,增加对交易信息的披露,尤其是资产池贷款构成和收息情况的详细信息。同时修订会计标准,增加有关表外实体的信息披露,对转出资产负债表活动施加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产品方面,推动产品设计更加简单,更加标准化。

二是实施风险留置要求,理顺证券发行人的风险激励。为了给发行人更大的激励做好尽职调查,欧洲和美国的监管当局正在修订证券化监管规例,以激励发行人在他们发行的证券化产品中保留一部分利益,比如百分之五的发行面值。在证券化方面,监管鼓励发行担保债券(Covered Bonds),其中证券发行人持有对抵押资产表现的全部敞口。从德国和西班牙在担保债券上的发行经验看(例如,德国的Pfandbriefe和西班牙的cédulas),强有力的审慎标准有助于限制放款人的过度冒险,限制放松贷款和监管标准。

三是对证券化和再证券化敞口实行更加审慎的监管资本要求。其中,不论是采用标准法还是采用内部评级法,针对再次证券化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都显著提高了。针对与证券化有关的流动性便利,采用更高的信用转换系数。比如对流动性便利不再区分短期和长期,统一采用50%转换系数。对采用外部评级的流动性便利采用100%的信用转换系数。这一方面是为了促使证券化更加审慎,同时也有助于消除表内外的监管资本套利机会。

(八)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外部信用评级环节暴露的问题最多:(1)评级的透明度不够。(2)利益冲突。(3)外部评级的半监管属性。(4)风险管理外包。(5)顺周期性。(6)评级机构从发行人等处获得的评级所需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改革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监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增强透明度、竞争和责任,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为此,监管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努力提高外部评级机构评级方法和结果的透明度,同时也要增加可替代信息的供给。另外更重要的是改革评级机构的商业模式,缓解外部评级机构存在的利益冲突,促使评级更多地反映投资者的关切而不是发行人的利益。比如,成立集中的评级平台,由监管机构根据规则随机选择评级机构,确定收费基准。或者,对评级机构实施费用追回条款(Claw Back),即如果所评债券出现违约,则全额追回评级机构所得费用,用于对投资者损失的补偿,借此实现风险分担,理顺风险激励。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4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2012年-20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65%,7.67%,7.40%,2015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为7.00%,经济呈现出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且伴随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地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要实现不一样的增长需要创新。创新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引导机制、拓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发展国有资本风险投资、推动风险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等举措来扩大风险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

由于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新企业,而创新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面对不同的风险。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最终追求的仍然是资本的增值。只有合理防范和控制风险,才得获得与高风险相匹配的高收益。因此,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非常重要。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手段、技术对项目活动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贯穿于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因此对其的风险管理应该贯穿其整个运行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yebjee和Bruno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风险投资项目的运行过程包括:交易发起(Deal Origination)、项目筛选(Screening)、项目评估(Evaluation)、投资协议设计(Structuring)、投资后管理(Post Investment Activities)。学者们通常讨论风险投资项目运行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由于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就成为风险企业共同的拥有者。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企业的风险,下面分别从增值服务和投资后监管两个角度综述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情况。

一、增值服务

风险投资降低风险的机制在于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人力资本,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可以促进风险企业良性发展,更大可能实现投资收益,进而减少投资风险。

针对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增值服务,学者们主要讨论提供增值服务的形式、方式及增值服务对于项目运行的影响。

对于一个拥有坚定信念和强烈成功欲望的风险企业家而言,他需要为自己的项目找到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他需要风险投资家的资本、经验及各种社会关系网络。风险企业家希望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支持并与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学者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险企业提供帮助: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参与制定风险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与经营计划;为风险企业的后续发展筹集资本;积极促进风险企业的并购、回购或公开上市等。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建立有活力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招聘重要员工;促进和完善风险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当CEO智囊团,提供技术、知识、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为风险企业家提供精神上和信念上的支持,激励风险企业家引领风险企业走向成功等。

在企业外部,帮助企业铸造关系网络、开拓企业产品市场等。

具体地,王干梅(2004),徐锦荣(2010)分别分享了高新投和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投资经验。在经营中,投资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帮助高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资金,协助风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修订发展战略,设计融资、资本运作和上市方案,进行资产重组等;在内部管理上,帮助风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规范管理、进行制度建设,调整完善治理结构,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外部,疏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

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指出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资源包括行业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专家网络及信息资源网络等。Stam和Elfring(2008)和Lu等(2013)认为,通过风险投资机构构建的资源网络,风险企业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技术、知识、资金、信任等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并且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关系和技能,帮助风险企业筹集发展所需后续资金或开展并购、上市准备等活动。

袁蓉丽、文雯和汪利(2014)通过对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呈现正向变动,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而且高质量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更大。

风险投资机构积极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从微观角度,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竞争力,减少项目风险并提高风险企业的收益。

首先,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管理能力、治理结构、为企业设计长远的发展蓝图。

Kulow和Khoylian(1988)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更换风险企业高管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Hochberg(2011)研究证明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收支水平较低,更积极地采纳股东权利协议,有更独立的董事会结构。Baker和Gompers(2002),Suchard(2009)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以上观点,他们发现风险资本的进入使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有更多的具有行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使董事会更加具有独立性。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认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参与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协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帮助风险企业发现创新机会和先动商机,提升项目的评估准确性。并且通过帮助企业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结构以及向企业家提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动力,提升风险企业的创业导向,即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钱野(2014)对浙江省348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将上市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并更容易上市。

另外,Hellmann和Puri(2000)提出风险投资的参与可以缩短风险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Matusik和Fitza(2012)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帮助风险企业克服所在领域特有的技术难题,并有助于识别企业潜在的风险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Hsu(2006),Gu和Lu(2014)提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更容易建立战略联盟和技术授权等合作性的商业关系。

其次,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有助于控制项目风险。

Hellmann和Puri(2002),Kaplan和Strmberg(2003)发现通过协助招聘风险企业的管理者、聘任或解聘经理人等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影响风险企业决策并约束管理者的私利行为,使风险减少。

Gompers(1995),杨艳萍(2003)指出,向风险企业派出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熟悉风险企业业务、能为风险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的投资经理出任企业董事,可以克服或减少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协议、契约和各种规定的不完整性及信息不对称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赵玮,温军(2015)利用2005年-2013年间1481家风险投资机构和133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薪酬较低,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增加高管的持股比例来抑制高管的短视行为,有助于降低代理风险。

第三,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给风险企业及机构自身带来高收益。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与没有风投支持的风险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上市时及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有所不同。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上市时成立的时间更短,资产账面价值更大,权益比率更高(Megginson,Weiss,1991);上市时表现出更低的折价率(Brophy,1988;Barry,1990;Megginson,Weiss,1991;Wang,2003;);上市后,其市盈率、投资回报率更高(Jain,Kini,1995);而且具有更高的长期绩效(Brav,Gompers,,1997)。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风险投资家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对信息的掌握比较充分(Brav,Gompers,1997);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向市场传递了企业资质优良的信号(Barry,1990);并且市场投资者承认风险投资家在被投资企业中的正面作用(Jain,Kini,1995),提高了风险企业的附加值。同时,由于风险投资家对于风险企业上市时对高管和董事会的调整,风险企业上市后企业的盈利可能性增加(Bharat A.Jain,Narayanan,Omesh Kini,2007)。

在国内,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王干梅(2004)直接利用数据说话。高新投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了风险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高新投在三年内(2001-2003)因此获得了64.2%的高回报率。

钱野(2014)调查发现125家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值(包括总产值和人均产值)、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平均额及增长率也明显增加,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融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葛翔宇,李玉华,叶提芳(2014)通过对创业板市场335家企业新股发行和二级市场股价变动等数据的分析,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降低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且其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使风险企业在上市时具有显著较低的抑价率和更优异的股票异常回报率。郑秀田、许永斌(2015)利用2009年-2011年间281家创业板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也发现,由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风险企业在IPO时具有更高的超募率。李曜,王秀军(2015)为此做出解释,他们认为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过程中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与认证的,使发行定价更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减少企业的发行损失。同时,风险资本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交易,首日收盘价更高。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赵玮,温军(2015)通过对2005年至2013年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证实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具有高持股比例和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显著地改善风险企业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二、监管

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则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防范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风险,风险投资家要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学者们讨论了影响监管的因素及监管的内容和方式。

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管理,学者们认为既要避免事事插手的保姆式监管,也要避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监管方式。要既能发挥风险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又要使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要把握对于风险企业管理的介入程度。

影响对风险企业监管程度的因素来自于风险企业及项目自身情况、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及两者间的联系等。如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风险企业家的经验与能力、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水平、风险投资对项目运行的满意程度、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金额的大小、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距离、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目标一致性、二者的声誉等。

项喜章(2002)认为在风险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风险企业家缺少管理经验,市场网络没有建立起来,风险投资家的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而风险企业发展壮大以后,风险投资家会更多提供战略管理方面的帮助。同时如果对于所投行业不确定性越高,而且当风险企业面临困境时,风险投资家的监管会越多。李延喜(2002)提出如果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合作的时间越长、风险投资家的经验越少、风险投资家对投资收益越满意,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会越弱。Higashide和Birley(2002)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当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不满意或投资家认为能够为风险企业提供帮助时,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

Gompers和Lerner(2002)指出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控具有很大的成本,如果风险投资家距离风险企业比较近,则干预成本较低,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李志萍、罗国锋和龙丹(2014)的研究证实中国风险投资存在地理亲近,即随着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空间距离的增加,其交易达成的可能性减小。Barry(1990),项喜章(2002),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赵玮、温军(2015)等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于风险企业的监管也会越多。风险投资机构会更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改革。另外,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认为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介入程度的因素还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家个人的行业经验和专长、双方的谈判能力、风险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家的职业声誉等相关。

学者们也强调了对风险企业监管的重点内容及监管方式。

杨艳萍(2003)强调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后要加强对风险企业关键人物的流失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程静(2004),付玉秀(2006),王立新、李勇(2007),彭飞(2011)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要对风险企业运营总体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的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控。企业运营监控的方法包括:通过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营或营销计划制定、重大人事变动、资金运用等)施加影响;监控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营销状况、股权变动、报酬水平、追加贷款沃土产;调整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在风险企业面临重大经营危机时接管企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风险监控的方法包括:参加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审查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实地考察;与风险企业家会晤;审查企业财务报告;定期招开会议讨论风险;对已察觉的风险进行记录、跟踪、监视和控制;使风险水平与管理层次匹配,即由中层管理人员处理较低风险,由高级管理层处理可能威胁整个项目的风险;任命风险经理负责项目的风险信息处理、风险责任分配等工作。

王石、谢丛梅和郑巍(2006)认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额度及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企业的风险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据此决定风险管理的程度和力度。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处于发展期和扩张期的中小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动态的风险监管体系。体系中包括监管主体系和辅助体系。其中风险监管主体系是核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技术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辅助体系包括财务指标体系和企业成长性评估体系及法律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体系。通过建立风险监管体系,以期对中小风险企业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徐锦荣(2010)提出投资机构对于项目的管理实行小组跟踪管理机制,项目小组成员要定期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并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控。在机构内部建立项目等级评估制度,按照风险水平由大到小对项目实施ABC三级分级管理,以便科学有效地管控投资风险。通过对于项目风险的有效监管,即使经历了2008以来的金融危机,高科技投资集团在2010年的前8个月的经营业绩仍比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表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提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专长及项目不确定性选择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模式。对于“高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高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而且虽然监管模式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特殊事件的发生,监管模式也会随之变化。

三、小结

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过程,在其运行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风险。从风险资本对项目的审核、评估、进入到最终的退出,都需要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以便及时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明显偏重于投资前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而忽视投资后项目的风险管理;偏重于风险发生后的风险控制,而忽视风险发生前的风险预警。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促进高风险、高成长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直面高风险的同时,更应该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更好的对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发生之前遏制其发生,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收益。风险资本更加有效地运行,才能进一步放大其宏观经济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摘要: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其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项目风险。文章分别从增值服务和监管两个角度对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综述。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课后测试 篇5

1.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叫做()√ A B C D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国家风险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2.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的金融环境有()√

A B C D 金融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日益深化

利率自由化的步伐日益加快

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

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逐步转化

正确答案: A B C D

3.市场风险的类别包括()√

A B C D 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

股票价格风险

商品价格风险

正确答案: A B C D

4.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分为哪三个层次?()√

A B C D 风险水平

风险迁徙

风险抵补

风险消耗

正确答案: A B C

5.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哪几类()√

A 人员 B C D 内部程序 系统 外部事件

正确答案: A B C D

6.柜面操作风险的特征包括()√

A B C D 内生性

多样性

可控性

损失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 A B D

7.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

A B C D 操作失误型

主观违规型

内部欺诈型

外部欺诈型

正确答案: A B C D

8.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

A B C D 识别

评价

预警

控制

正确答案: A B C 判断题

9.巴塞尔委员会规定,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比率不得低于25%。√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

正确 错误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6

关键词:财资管理 风险识别 管理策略

一、引言

2007年以来,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金融风暴笼罩下的各国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上,金融危机源于趋利的动机,次贷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美国政府、房地产商、各种金融按揭机构导演的一场风险大戏。从次贷危机的后果堪,其影响非常广,危害也较大。金融危机过程中,大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从企业的角度看,如何提高自身的财资管理水准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理论上说,企业财资管理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是对企业的财资风险源进行识别,然后形成较为清晰的投融资逻辑分析思路。后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刚步入复苏之期时,通胀与贸易保护实际上构成了企业财资管理的主要风险,也使得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资管理策略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将尝试基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背景,结合企业财资管理理论的进展,提出改进企业财资管理的思路。

二、对企业财资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识别

作为现代企业,其经营活动中充满各种风险。从会计的角度看,财资管理的重点就是要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这些风险涉及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及较高的杠杆资本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造成的各种财务损失。从企业的角度看,要充分降低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企业的财资风险管理步骤分五步:一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确立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这是进行财资管理的起点。二是充分识别企业进行财资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对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波动的行业差异性进行考察。三是度量风险,涉及企业的风险损失、风险概率和风险价值三部分。四是根据对风险诱因的识别,对重大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实施一定的风险控制策略。五是要对风险敞口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和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从一般的财资管理经验出发,上述五个步骤中,财资风险源的识别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对财资风险的来源有深刻认识,才可能对症下药、提出适合的策略。以下就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财资风险的来源与特征进行说明。

三、当前经济趋势分析及超常规救市政策潜在风险的防范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先于世界经济复苏。不过,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加速性、扩散性等特点在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也越来越明显。时间不到一年,美国的各种投资银行和按揭机构就大量倒闭或者濒临破产,并迅速蔓延至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迫使各国大量实施了超常规的救市政策,比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际上,这些政策的本质是扩张政府信用,各国在治理金融危机中的超常规救市政策潜藏着各种风险。

比如,当前庞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急剧上升。同时,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大都从自身出发,着重衡量自身利益而非从全球共赢和全球化的角度考虑后果。因此,从自身成本和效益出发,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与全球经济复苏并不完全协调。

四、后危机时代的企业财资管理策略

企业的财资管理主要从三大要素进行考察:管理目标、经济发展环境、财资管理工具。作为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财资管理工具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财资管理策略。

首先,企业财资管理的核心是要建立清晰的投融资逻辑分析思路。企业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投融资,财资管理也要从这一首要问题开始。一方面,企业要以风险的视角对投融资项目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竞争情况对项目进行风险评判。净现值法(NPV)是项目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但项目实施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遵循谨慎性的财资管理原则。本轮金融危机中,中国轮胎行业与钢铁行业就面临了较大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风险,使得财务成本加大,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同时,要进行收益分析,要按照风险、收益、成本的逻辑分析思路锁定收益,避免对投融资项目盲目乐观。

其次,要认清后危机时代两大潜在风险,即通货膨胀与贸易保护。尤其对中国企业而言,对出口型企业,变相的贸易保护将提升经营成本。在投融资分析中,要关注变相的贸易保护政策,注意把握央行调息的节拍,對未来政策的变化保持敏感。

再次,具体的财资管理工具。一是首选抗通胀理财产品,对企业进行资产配置。这类资产可以是央票、同业存款利率等资产,既保持流动性又能把握利率变化。二是选择高息货币配置。后危机时代可以选择率先进入加息周期的货币,例如盛产矿石、农产品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货币。同时,在证券投资方面,企业也可以采取较多的措施。比如,面临通胀预期过程中,企业的证券投资可以更加关注金融类、资源类、地产类等企业的上市公司,资源类企业涵盖了石油、有色金属、黄金、煤炭等,这一类企业由于处于产业链顶端,将是通胀环境下受益最大的群体;金融类企业通常是早周期行业,通胀来临时,央行必然要加息以抑制通胀,此时银行的利息收入就会相应增加;地产类企业方面,由于通胀预期、低利率借贷成本和宽松的信贷环境等因素的存在,投资性需求会被大大释放,尤其地产储备量大的个股品种将是其中的优选。通过这些具体的财资管理工具,企业也能进行良好的财资管理。

参考文献:

[1]何经涛.通胀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1,(8)

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初探 篇7

一、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实施背景

1、企业自身发展呼唤管理创新。

凤凰山经济共同体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由沁秀公司对大企业多经三产和后勤存续进行重组整合先后控股凤凰实业, 成立凤凰润宁, 以提升多经三产竞争优势, 促进后勤系统减亏增效, 进一步加大了一企业一公司两大实体之间的融合力度, 为共同体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 一批重点投资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 15#煤水平延深项目、矸山治理工程、选煤厂环节改造项目等, 大量的资本投资必然要有相应的管理来适应, 领导层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 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成为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出台的巨大推手。

2、内部投资管理体系完善的需要。

凤凰山矿在资本投资项目的管理上, 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专项资金计划管理, 基本流程为收集投资项目——现场调研——审批立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 整个流程由计划部门牵头, 工程管理部、物资采供部和机电管理部等部门配合, 从流程中可以看出, 对项目完成的效果、优劣等无事后的评价, 一个部门一把抓缺乏有效的监督, 虽然有审计部门参与, 但也只是以法律和有关规定为准绳审查项目, 重点是工程造价的审计, 而不是对项目总结经验教训, 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和作用。因此, 从投资项目的管理角度出发,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做法

1、选择后评价项目。

后评价的具体对象是投资项目, 在项目征集环节中, 选择哪些项目进行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具有典型的出资项目才能突出后评价的意义, 因此我们对项目提出了范围要求, 针对设备项目为单台价值在50万元以上、针对单项工程为在100万元以上。我们共征集到符合条件的项目七项, 其中工程三项:分别是矸山护坡治理、矸山处置场坡面维修、中南区路面维修;设备四项:分别是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计算机房设施Ⅱ、粒煤改造设备、大屏幕电视。

2、对项目调查摸底。

本环节目的在于摸清项目的使用运行状况, 为以后的评审进行初步调查。根据征集的项目通知各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针对项目投资后的使用情况、技术能力、质量状况等指标, 填写《资本投资项目调查表》。经各使用单位填报的运行情况来看, 其中五个项目运行正常, 两个项目存在问题, 即中南区路面维修存在局部地面裸露;大屏幕电视中的电子显示屏信号传输不正常及下雨时易发生故障。对于暴露出问题的项目, 将在下一步评审进予以特别关注。

3、组建评审组。

评审组的成员构成, 要配置合适的专业人员, 要有懂技术的、懂经济的、懂管理的不同专业人员, 并按照项目内容的不同, 分为工程评审组和设备评审组, 结合企业各单位职能职责, 我们确定人员后从各相关单位抽调评委, 每组由五人以上评委组成, 工程评审组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评审, 设备评审组负责对设备类项目进行评审, 根据不同项目分别组织召开了三次项目评审会, 明确评审的有关事项以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开展评审。

评审组依据项目建设基础资料,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 对项目建设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紧紧围绕建设过程和项目效果两大部分进行, 确立了评价标准, 各评价指标合计基准分为100分, 建设过程和项目效果各占50分, 建设过程中以决策程序、设计方案、组织实施、竣工验收为主, 项目效果以技术指标达标和投运效果为主, 由评委结合项目资料及现场情况, 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打分, 填写评价报告, 确定资本投资项目等级。

5、项目评分等级。

将项目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 良好, 合格, 失败。优秀项目的评价分在90分以上 (含90分) , 各项目标都全面实现或超过, 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和影响;良好项目的评价分在70—90分, 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 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合格项目的评价分在60—70分, 实现了原定的部分目标, 只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影响;失败项目的评价分在60分以下 (不包括60分) , 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 几乎没有产生效益和影响。

三、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效果

所征集的七个项目均被评价为优秀项目, 尤其是粒煤改造设备项目, 投资额268万元, 建设周期为五个月, 该项目主要为达到增加6~13mm高硫粒精煤品种的目的, 根据选煤厂现在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情况, 对局部工艺环节进行针对性改造, 在不改变主要生产工艺的前提下, 增加6~13mm高硫粒精煤品种,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经测算粒煤售价比洗末煤售价每吨高100至200元左右, 创收1182万元, 减去初期投入, 实现毛利914万元, 预计未来将实现更多收益。

通过后评价对原来的一把抓部门实施监督, 暴露出投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有些项目建议书过于简单, 未对项目立项的理由、现状、建设要求、技术指标、效益分析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无项目的现场办公、方案会审、预算等资料;《工程竣工交接证书》中未签署“合格”意见;工程的实施网络图未保存;设备类的验收表格式不规范;设备实施的比质比价程序未保留比价记录;路面铺设局部质量差等。利用项目后评价工作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完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是进行此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目标之一。

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除了项目管理者、建设者、参与者之外, 还有使用者及其所辐射的各类人员, 因此一个项目的成败其影响是巨大的, 与企业发展稳定是密切相关的。随着企业快速发展, 大型重点项目的建设, 资本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作用也将更加突显, 项目决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利益的集合, 后评价则是检验项目决策执行的情况, 无形中起到了监督作用, 是扼制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拍脑袋工程的有力武器, 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建设项目中去, 取得投入收益的最大化, 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天华.项目评估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5.[1]周天华.项目评估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5.

[2]周鹏.项目验收与后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周鹏.项目验收与后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风险管理 篇8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银行,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众多机构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中, 并遭受重创。我国政府审时度势, 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这些政策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但由于配套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一定程度上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这次次贷危机吸取教训, 深刻反思当前发展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业务等风险性与可行性以及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最早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 强调通过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20世纪七十年代,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危机的冲击, 如何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 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九十年代后。在金融全球化、分业经营壁垒消除、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创新此起彼伏的时代背景下,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的进展包括风险价值法和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等。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市场风险模型的方法和体系, 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风险和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就是指银行的客户或交易对手无力履约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一些重要变量 (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变动而导致银行面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缺陷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导致的风险, 这类风险是由于人为错误、系统失灵、不正确的流程和无效的监督等原因造成, 其他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 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在业务发展中是相互交叉的, 并呈现出连锁态等。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动因

(一) 受到金融监管加强的压力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 流动性风险导致欧美大批中小银行倒闭, 严重破坏了区域金融的稳定。我国央行和银监会在继续支持经济稳健复苏的前提下, 适时调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的风险, 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管理框架实现精细量化的风险管理, 以确保区域金融稳定, 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期, 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正在逐步调整资本监管框架, 强调IT系统的报告和预警功能, 加强实时动态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09年已进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预评估阶段。

(二) 自身优化信贷资产的动力

商业银行由于区域集中度高, 为继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 就要直面未来经济波动可能造成的信贷风险:一是信贷集中可能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 使城市商业银行无法充分发挥区域金融调控作用, 不利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亲地方政府化”的单一操作极有可能为城市商业银行埋下隐患, 如果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转变, 由于其区域集中度高, 潜在的呆账、坏账就可能浮出水面。二是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由于政府融资平台项目信贷60%以上是依赖财政偿还, 一级政府往往设立多个政府融资平台, 同一个政府融资平台往往有多家银行贷款进入。在加速投资的背景下, 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出现过度负债, 且财政担保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并无法律约束和保障。尤其是商业银行主要在一定区域内发展, 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不得不面对新一轮不良贷款的重组, 对利润和资本造成侵蚀。三是部分行业贷款风险上升趋势不容忽视。最显著的是房地产业, 经历了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后, 管理部门连续出台税收、土地等政策也对市场造成一些压力。如果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 银行集中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都将暴露在较大的风险中。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凸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内需的扩张提供了积极的动力, 但其所蕴含的风险须引以重视。一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上升较快, 贷款集中度较高。二是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高, 公司治理不完善。在负债率偏高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的负债率高, 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三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资金的偿还具有不确定性。平台贷款多流向不具有自偿性的公益项目, 还款来源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土地拍卖收益, 在房地产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易导致还款来源不足。贷款期间涉及到政府、人大的换届或主要党政领导人的变动, 也为贷款的偿还带来不确定性。四是政府融资贷款多以“政府信用”为依托, 风险缓释措施不足。多采取政府隐形担保, 以各级财政出据保函方式, 没有签订规范的担保合同, 贷款担保的有效性难以落实。

(二) 大额信贷集中风险隐患突出

新增贷款向“大行业、大客户、中长期”集中。银行新发放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电力、燃气、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述行业大部分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尤其是制造业、采矿业与电力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行业风险一旦扩散容易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 危及面广、影响力大。部分银行集团客户贷款集中度超标, “垒大户”现象十分普遍, 贷款的担保方式以信用和保证为主, 风险防控手段弱化。

(三) 我国金融体系建立较晚, 现行金融市场还不能向投资者

和银行机构提供足够的风险管理工具,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风险管理工具匮乏主要体现在, 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所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非常有限, 真正的衍生金融市场尚不成熟。

(四) 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结构不完善, 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建立了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 但是刚刚起步, 在风险控制上缺乏经验, 执行力度较弱, 多为事后控制, 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略显不足, 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管理部门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工作比较分散, 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气象站”的作用, 未能真正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的工作落到实处, 部分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审批还停留在依靠过去经验, 由部门领导定价的阶段。

(五) 风险管理缺乏科学性, 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风险管理目标不明确, 评级机制未完善, 评级不细化, 缺乏公正权威的外部评级机构。风险指标不合理, 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之上, 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起步较晚数据相对匮乏。我国缺乏信用文化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亟待改善, 信用风险的外部管理条件尚未成熟。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存贷款计息方式也日益市场化, 固定利率房贷以及其他利率计息方式日益普遍, 利率缺口风险将逐渐加大。目前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要求, 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工具、系统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六) 我国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 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能否把风险管理意识融入企业文化, 决定了企业能否进行成功的风险管理。疲软的风险文化会向管理风险妥协, 事实上这也是致命的。商业银行是企业, 以盈利为目的, 因而在风险管理方面意识淡化, 缺乏优良的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风险管理具有复杂性、技术性和专业性, 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 风险管理人才必须有前瞻性和较好的洞察性, 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本质, 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控措施。我国商业银行亟须通过各种途径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 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团队。

四、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 防范系统性风险

一方面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内外部约束, 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通过规范准入、规范融资、规范担保等强化融资平台自身管理。另一方面, 要把好银行信贷风险关, 在对政府融资平台逐项打开, 重新评估风险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对项目不合规、合同手续不全、风险缓释不足等有瑕疵的贷款要采取补救措施, 调整信贷结构, 适度压缩政府融资平台的授信规模。探索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 发挥其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 研究强化对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要求, 保持金融体系稳健、防范系统性风险, 增强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 加强资产质量管理, 防范贷款信用风险积聚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新增贷款风险的把握, 对不良贷款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 应认识到不良贷款余额下降与实施经济刺激计划, 对到期贷款展期重组有较大关联, 不良率下降与新增贷款的大量投放有关。在信贷新增减速、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新政出台等新的形势下, 警惕贷款短期化、快速化不良的倾向, 确保不良贷款“双控”目标的实现。严格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提足拨备, 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 做好呆账核销。建立并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产质量大幅度向下迁徙。

(三) 严把信贷闸门, 加强信贷管理

首先应该把第还款来源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除了注重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以外, 银行对于客户现金流的管理, 对于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关注永远要摆在信贷管理的首位。通过有效的调查和审查, 甄别判断客户的预期现金流情况, 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依据,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冲击。其次要正确对待第二还款来源, 并购贷款出现不良时, 银行通过实现抵质押权短时期内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由于分业经营的市场环境, 风险转移机制和工具相对有限, 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关注的焦点。然而, 银行信贷资产的长期性与市场强烈的周期性往往难以匹配, 市场上涨时的繁荣和下跌时的惨烈经常让置身其中的银行无所适从, 要警惕经济周期出现拐点后, 在紧缩政策下, 市场资金链绷紧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隐患。

(四) 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

当前,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了一些资产证券化方面的有益尝试。然而, 对于我国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来讲,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商业银行更愿意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将不良贷资产分散转移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就我国国情而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也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而且评估难度大, 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稳定现金流。基于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 应该认识到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却无法化解不良资产本身质量低劣、还本困难的实质风险。因此, 在尝试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初级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应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 谨慎地应用资产证券化方式来处理现存不良资产。

(五) 改进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 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运用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资本管理理论, 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技术手段的运用方法, 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兼顾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 将经营资本管理风险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基本理念融入经营管理活动中, 降低经营风险。通过风险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 正确评估风险的状况和程度, 为风险排列和监督提供依据。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 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 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科学测量、评估与控制

(六) 创建风险管理文化, 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商业银行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系, 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对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 增强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商业业银行应优化信贷结构, 防范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发展和完善事前监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推行风险经理制, 风险关口前移, 防患于未然, 由事后被动督导型管理向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转变。对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监控, 主动识别、评估和衡量风险, 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制定政策确保风险管理、评估、监察等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加强内部学习和外部引进, 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培养一支懂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戴盛《.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10 (36) .

[2]陶勇强, 王智勇.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研究[J].经营管理者研究, 2010 (7) .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9

在“营改增”的税负分析前,首先引入税负平衡点的概念,其指在不同条件下企业的税收负担达到相等程度的临界值。税负平衡点分析就是在不同条件下找出企业税负相等的界点,以此来确定税负边界从而判定各不同情况的税负大小,从而为企业“营改增”税务筹划提供理论指导。

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平衡点理论测算: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可抵扣项目额×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可抵扣项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增值率×增值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征收率

注:以上均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1-可抵税进项占销项税额比率)。

当两类纳税人税负相等时,满足以下等式:

销售额×增值率×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增值税征收率

从而满足:平衡点增值率(A0)=增值税征收率÷增值税税率×100%

当实际增值率A=A0时,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与小规模纳税人相等。

当实际增值率A>A0时,表明一般纳税人税收大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对企业更为节税;反之,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对企业更为节税。

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平衡点测算。

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测算税负平衡点时首先注意区分销售额是否含税。“营改增”之后,试点行业企业将由原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由于税种和税率的变更,相应的计税方法也将改变,那么其税负又怎么改变呢?借鉴前面的理论,仍从税负平衡角度分析:

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增值税税率

营业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营业税税率

当税负平衡点满足增值税税额=营业税税额时,即有:

增值率×增值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营业税税率

以交通运输业为例,原营业税率为3%,改为11%的增值税,将税率代入公式:平衡点增值率=(1+11%)×3%÷11%=30.27%,即达到税负平衡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金占销项税金额比重需达到69.73%。以上海为例,“营改增”试点的各行业税负分析见下表1。

从上表看出,要使“营改增”企业不增加税负,则收取的进项税份额至少要达到税负平衡点时对应的进项抵扣占销项税比重,如交通运输业需达到69.73%,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则需要达到11.67%。收取的可抵扣进项税越多,比重越高,企业降税越为明显。同时,如果进项税额抵扣不足,“营改增”不仅不能减负,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需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3.“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平衡点选择分析。

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后企业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税负分析方法和现行增值税制度下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处理方法一致。

平衡点为:增值率×增值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

通过测算,税负平衡点时相关临界值见表2。

由上表看出,从纯粹考虑税负角度,企业如何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主要看其收取的进项增值税比重有多大,只有在进项增值税比重超过税负平衡点所占比重时,选取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能减负,如交通运输业进项税额比重需超过69.73%,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则需要达到47%,否则还不如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收取的可抵扣进项税额越多,比重越大,企业降税作用越明显。但是,对增值税纳税人的类别选择,并非由企业主观决定,国家税务总局对一般纳税人有明确的界定,应由企业本身的性质和规模决定其所属类别。

目前,“营改增”一般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定为500万元(含本数)。但如果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规范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为一般纳税人资格。因此,处于500万元左右销售规模的相关企业,可根据预计收取的进项增值税比重大小,合理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类别:收取的进项税金足够多,则可选择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否则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是纳税筹划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二、实践总结中的“营改增”税务风险管理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于试点企业,“营改增”能否给企业减税的关键是如何获得足够比重的进项增值税。只有获取超过以上临界平衡点的进项税金,企业才能真正减税,否则将增加税负,这也并不符合国家“营改增”的初衷。那么,作为企业管理层,尤其是税务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相关的税务风险管理?笔者结合上海地区各相关试点行业的实施情况,尤其是本企业试点改制过程中的管理经验,给予以下建议:

1. 高度重视“营改增”工作,加强业务学习与应对宣传。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广泛,要求企业的经营合规性和综合管理能力更高,在收入确认、成本确认、分包管理、设备材料采购、固定资产、办税环节等一系列环节都相继有新的变化,绝不能简单将其认定为税务会计的事情,需高度重视。

税改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行业的特性,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各部门学习新颁发的各项政策制度,多渠道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公司各级人员,如高层管理者、财税管理人员、采购人员、资产管理员等开展增值税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对增值税的理解与认识,积极配合“营改增”,培养在采购材料、项目分包、日常购销环节索要专用发票的意识,及时出台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增值税管理办法以及“营改增”应对措施,以确保在税制改革过程中顺利对接。

2. 完善经营合规,加强发票管理,甄选分包商,合理控制公司税务风险。

由于增值税是按环节流转征税,因此上下游环节均须做到合法合规,管理有序,企业才能合理进项抵税,最大地减少本环节征税。在原缴纳营业税前,由于纳税环节不严密,有些企业合同管理不严,经营行为随意,发生经济纠纷时拿不到合法票据还可以勉强应付。但“营改增”后无法再应付,其无法获取合法票据来抵扣,企业就必须为此买单;如果收取的进项发票本身有问题或随意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则容易被认定为偷税漏税,增值税的严密管理体制将可能使企业出问题,此类情况在原增值税体系中就发生不少。

当然,企业应以“营改增”为契机来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合理设置核算单位和内部经营结构,规范细化核算项目和记账科目设置,完善设备材料采购制度,建立更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等。

在对外收取发票的环节,需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尤其是对大额的工程分包商以及材料供应商的甄选。对于不规范、不合格的供应商,综合考虑后严格淘汰。在试点地区,应选取具一般纳税人资质的合格供应商,以保证抵税;在非试点地区,开具营业税的服务分包商业可按照销售额直接差额缴税,即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再计算销项税金,这类政策需要充分利用起来,并在会计核算、收入成本确认、纳税计算、税务申报的各相关环节做好对接,具体的会计核算可参考财政部文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具体的纳税申报,则在纳税申报表《本期销售额减除项目金额明细表》中相关项中填报。

3. 通盘筹划纳税期间,充分获取资金时间价值。

由于增值税是差额缴税,当月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差额即为次月缴税额,但是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往往难以做到同步,因此应尽量提前收齐本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发票并认证,合理谨慎确认本期的销售额并开票,保证本期销项税额对应的进项税额发票已完全抵税。

4. 加强对不合格的进项税额的转出处理,保证操作规范,降低税务风险。

对于已纳入试点的企业,其营业范围并非全部属于“营改增”范畴,可能还存有部分业务目前仍未纳入“营改增”项目,仍需缴纳营业税,因此,对于属于营业税业务收取的进项税额发票,则需要剔除,不能纳入抵税范围。对于混合经营收取的发票,如日常办公用品类进项税额发票,其部分用于增值税项目生产,部分用于营业税生产,则需将属于营业税部分的进项税款转出。那么该如何操作呢?可以先全部进行进项税额认证,再按照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分配比重,对属于营业税部分的进项税金进行转出,以保证抵税合规,降低税务风险。以前很少有企业进行这种操作,但“营改增”后税局往往将此作为偷漏税项检查,在此特别予以提醒。具体的转出比例,可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由各企业根据实际业务情况予以确定。

5. 纳税申报表填报,对个别特殊项填报需引起关注。

“营改增”后,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一步复杂,相应增加了“营改增”相关项及附表,因此纳税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过渡期间仍开具营业税发票。上海地区在试点期间前3个月,由于各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复杂,选择执行过渡方案,既可开具“营改增”的增值税发票,也可开具原营业税发票,但均按照增值税来计算销项税金。这样在税金计算和报表填报就容易存在疑惑,具体的解决办法是:税金按照增值税税率将营业税发票额反算出不含税销售额和销项税金,并填报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的“普通发票”项下“销售额”和“销项(应纳)税额”栏内。

(2)“营改增”以前的进项待抵扣税金。不少企业“营改增”以前,期末留有待抵扣进项税金,但“营改增”后此部分进项税金只能用于原有的货劳项抵扣,并不能直接抵扣新增的“营改增”项目。因此,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检查并注意。

(3)对于收取的非试点地区的、属于“营改增”范围内的营业税发票。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发票,按规定可直接抵减销售额,需登记在申报表《本期销售额减除项目金额明细表》、《本期可抵减税额明细表》中,以扩大本期进项抵税额。

此外还需特别提醒,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管理应具有一致性,凡涉及相关“营改增”的特殊税务处理,其对应的会计处理也需在账面及时完成,如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的,税务中虽然是直接扣减销售额,但纳税申报中最终体现为减少销项税金,则对应的会计处理也应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并由此借记来减少本期账面上的应缴增值税。

6. 如因“营改增”导致税负增加,可按规定申报财政补贴。

对于现代服务企业,由于发生的主要成本为人工,进项税额发票收取很少,“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升。这从税负平衡点分析也可以看出。基于此,国家下发专门文件《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予以财政资金扶持。试点企业实际税负确实有所增加的,可向财税部门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但从客观上要求试点企业核算规范准确,证据充分,申请及时,方能获取资金补贴。

参考文献

[1].汪士和.“营改增”利空预警建筑业如何应对?.建筑,2012;18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篇10

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 但欧美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高失业、高赤字等诸多问题, 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未来三年, 我国经济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 GDP增速呈放缓趋势, 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 民间借贷等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警示我们, 商业银行需要从这次危机中汲取经验, 运用合理的措施的加强风险管理, 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一、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 保持资产质量持续优良的挑战

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 部分企业偿债能力降低, 违约还款风险增加, 系统性风险加大, 有可能释放为现实的资产质量问题。同时, 持续激烈的同业竞争以及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将会进一步分流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 挑战过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

(二) 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 降低信用资产资本消耗的挑战

《巴塞尔协议Ⅲ》确定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模式, 大幅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要求。近年来, 我国监管部门陆续发布或正在酝酿出台包括“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杠杆率、动态拨备率、差别准备金率在内的监管新规,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更趋严格和细化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资本要求, 有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提升风险偿付能力, 同时也约束了银行资产规模膨胀速度和收益能力, 必然会对传统发展方式带来挑战。

(三) 利率、汇率市场化及贵重金属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挑战

从利率管理情况看, 受社会上影子银行业务影响, 民间存贷款实际利率逐步拉升, 为满足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未来时间里, 国家将逐步放宽利率限制, 利率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深化, 金融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商业银行利率议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汇率管理情况看,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升值将变为常规态势, 而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 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冲击程度将不断加深, 双向波动幅度将会加大, 波动频率和调整深度将会升高, 汇率风险管理难度将更大;理财业务方面, 产品价格除了受利率、汇率影响外, 贵重金属随市场形势大幅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要求市场风险管理融入新的元素, 增加新的手段。

(四) 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风险之一, 并强调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国内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等监管规定都全面引入了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新的形势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具和足够的管理经验, 尚未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且非常成熟的操作风险管控体系。

(五) 不良影响给道德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一些员工受不良思潮影响,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有所抬头, 甘于堕落, 甚至出现了个别人为一己利益, 不惜牺牲单位与集体利益, 铤而走险做出了违规犯科的事, 道德风险防范形势更加严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商业银行虽然风险管理日趋完善, 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风险管理硬性手段和软性手段的统一。因此, 能否把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决定了商业银行是否能进行成功的风险管理。如果银行的员工都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这种疲软的风险文化会像管理风险妥协, 而这也许是致命的。

(二) 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过分追求业务指标, 忽视风险管理, 甚至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 重客户的营销轻信贷质量管理, 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 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 形成信贷风险。

(三) 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 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并且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滞后, 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 缺乏量化分析, 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

(四) 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

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少, 缺乏有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 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 加强国别风险管理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信贷国别风险已上升为商业银行2最0为13关注年的第风3险期之一中。旬201刊0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银行业时代金融。企业文化具有群体认同性特征, 银行的风险N管O理.文3化, 2必01须3构 (国总别第风5险1管0理期指) 引》, 要求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T行i全m面e风s Fi得n到an员c工e发自内心的认同, 成为员 (工C自u我m的ul价at值iv和et行y为N准O则.5, 才10能) 险管理体系, 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

国别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商业银行需从三分方面强化国别风险管理:一是健全国别风险管理体制, 建立国别风险管理的互动机制。编发国别风险管理文件汇编, 提高相关业务部门的国别风险管理认识和业务能力, 明确国别风险管理操作流程与职责分工;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国别风险相关管理制度, 形成有效互动与积极联动。并加强国别风险监测, 重点分析、报告国别风险敞口变化情况、重点地区或国家风险情况、重大国别风险变化等重要信息。二是充分发挥管理层在国别风险管理方面的组织牵头作用。银行管理层要采取必要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国别风险, 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国别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操作规程, 并提交监控和评价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报告。同时要明确界定各部门的国别风险管理职责以及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国别风险管理职责, 确保国别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细化分支机构的管理。首先, 要明确业务审查要求, 国别风险及国别限额使用情况是业务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银行分支机构在业务办理前均须明确:该业务是否会产生国别敞口;国别敞口金额和所在国家 (地区) 。其次, 明确国别风险限额使用范围, 银行分支机构除办理低风险国家业务、占用外资代理行授信额度的相关业务外, 超过一定限额的业务均需按流程向总行申请限额, 获得国别风险限额后方可办理相关业务。再则, 明确国别限额申请流程, 商业银行按原业务审批权限归属的不同 (分行或总行) 设置不同的申请流程, 分别由分行风险管理部或业务经办机构发起国别限额申请流程。最后, 要明确国别风险限额监测要求, 相关业务部门及分行对产生国别风险敞口的业务均需及时向总行报备, 总行负责全行国别风险敞口监测统计工作。

(二)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 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一定意义上, 银行经营的是风险, 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英国巴林银行因违规操作而破产倒闭, 法国兴业银行和瑞银因违规交易而造成巨额损失, 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体现了银行业的高风险性和违规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认同感, 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 在创造社会价值, 也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从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 这才是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纵观我国银行业风险事件, 绝大部分是由于银行机构及其员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造成的, 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形成任重而道远。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全员参与原则。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银行全体员工, 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要启动每个员工内心的力量和道德标准, 使员工由做人最基本的追求开始, 成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创造者、行为的实践者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获益者。二是实际原则。要立足于本银行的实际, 对自身的历史精华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和提炼;同时, 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先进银行好的做法, 以充分聚集和吸纳外部资源。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来源是银行自己现存的文化。不同的银行, 风险管理文化在形式上可以相同, 但在价值内涵上是各有侧重各不相同的。因此,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从银行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从优良传统、特点等方面提炼历史精华。并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包容性和一定共同性, 体现“吸纳传统精华, 与时俱进内涵”的准则。同时, 银行要结合实际, 制定风险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 明确各层面的工作和各级人员在风险文化建设中的职责, 达到预期效果。三是特色原则。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一个特色机制在于确立和尊重每位组织成员的主体地位, 引导和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从而使银行倡导的风险管理理念在银行内部与全体员工达使风险管理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另一个特色是有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理念, 并围绕着这一理念开展风险管理活动。理念是一种指导银行管理者经营者及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 有什么样的风险认识, 就有怎样的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转变观念和作风, 形成银行意识和群体标准的过程。因此, 商业银行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内外意见的基础上, 应对原本已经拥有的风险好的风险文化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和梳理, 精心提炼符合本行的特色风险管理理念。并通过教育培训, 加快员工接受风险文化理念的进程, 使警惕风险、识别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的意识深入员工的心灵深处。

(三)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建设国际一流风险管理为目标, 加快完善覆盖境内外机构和表内外业务的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战略、风险偏好、政策制度、风险计量、风险评价的统一。

1. 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不断拓展深化风险管理空间。

按照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 推动风险动态化管理策略, 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建立健全管理框架, 适时延伸管理触角, 使全面风险管理始终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与产品创新风险、道德风险及声誉风险等各个领域, 完善管理体系。

2. 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约束力。

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制度先行”的管理理念, 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风险偏好制度及指标体系, 修订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完善风险报告制度, 加强风险管理评价和风险自我评估, 细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丰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容, 形成更加完备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3. 深化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领域的应用,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加强非零售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评级授信、RAROC刚性控制, 严把客户准入关, 不断引导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 要PD、LGD等计量结果引入信贷管理, 作为信贷业务进入或退出的重要依据, 实现风险早预警早处置。同时逐步扩大零售资产内部评级结果在个贷、银行卡业务领域的应用, 要客户评分、评级、RAROC评价广泛应用于业务营销、贷款定价、授信审批、后期管理、财务核算等领域, 科学判断客户风险程度, 确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要求, 提高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并且要单笔EVA或单户EVA计量结果用于业绩考核, 充分体现绩优者多得的分配原则, 促进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4. 加快推进风险高级计量法 (AMA) 的实施, 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强化风险报告制度, 通过预测性分析提高报告质量, 并对风险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做好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工作, 确保损失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银行潜在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为AMA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并认真实施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 (RCSA) 工作流程。

5. 加强经济资本管理, 提高经济资本综合营运能力。

完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体系, 在PD、LGD等风险量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资本计量, 根据资本回报要求落实到各个分支机构和产品上, 并通过经济资本限额和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对其风险收益水平进行约束, 以促进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6. 完善风险限额管理机制, 满足风险偏好要求。

制定年度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方案, 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 重点加大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力度, 逐步扩大行业限额管理范围, 细化贷款品种限额, 加强地区信用风险限额管理。

7. 开展压力测试, 及时校正经营策略。

通过不断规范压力测试操作、提高压力测试技术和系统化水平, 增加压力测试频率和扩大压力测试应用范围, 实现压力测试制度化、全面化、自动化、日常化。并通过压力测试, 正确评估商业银行能够承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2013年第3期中旬刊行业风险程度,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8.实施风险管理人才战略, 满足新形势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

优化人员结构, 逐年提高专业人员占比, 推行资格认证制度, 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岗位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梳理风险管理岗位职责, 优化岗位设置, 逐步统一规范岗位层级体系。并开展多层面的风险管理业务培训, 建立分层次常规性培训机制, 更新风险管理理念, 推介国际前沿理论、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逐步实现深度、持续和系统的培训, 从而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

9.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积极应对现代化大额支付, 保同时关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变动趋向, 从价格变动中理解政策意图, 有目的地争取业务市场。并实施调整流动金融NO.总量结构、改善期限匹配, 降低贷款成本、增加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①09年美国银行倒闭总数达140家, http://money.163.com/10/0104/13/5S6I078200253B0H.html。

②欧洲银行业危机可能升级, http://www.cs.com.cn/hw/03/201206/t20120611_3365967.html。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11

国资委为何对风险管理如此重视?应该说,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元年,必定是改革与风险相互交织的新开始。这使得新一年里,“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在中国企业经营目标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企业更应该管理好自身风险。

那么,如何看待三中全会后,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管理趋势呢?

2014年企业风险形势

首先,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确定了市场在企业经营中的决定性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自由,但是,所有的自由都必须是在法律规则之内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事实上,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商业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律风险,或者最终以法律风险的形式体现,二者密不可分。

其次,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国家政策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但在监管思路上实施宽进严监管,修改了一批法律法规。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实施的新法律法规达30余部,切实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例如:《公司法》修改后,放宽了注册公司条件,无需注册资本即可注册公司。这让很多创业者欢欣鼓舞,虽然准入门槛降低,但国家加强的却是对公司在参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监管。

这就要求企业在注册时根据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审慎认缴出资,而不能因为无需注册资本,就不顾自己能力,盲目注册大额资本公司。企业要改变以往的重注册资本而忽视运营规则的理念。

新法考验企业应对风险能力

2014年实施的新法规所带来的风险,律师行业本身也感同身受。

以前企业上市发行股票,需要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出具意见,企业只要一上市,相关方都能享受这场资本盛宴。但证监会新的监管思路是:企业上市虽然由审批制转为注册制,但是加大了对上市企业,以及券商、律师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及处罚力度。在此形势下,中介机构出具意见都更慎重。

还有如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要求企业来证明自身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否则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这无疑也大大加重了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

在这种形势下,2014年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更应懂得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

2014管理风向标

Q:您认为中国企业风险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A: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快节奏的经营过程里,会忽视每一步应当遵守的游戏规则,甚至不听从律师的建议,却盲目信任某些人的“表弟”。有时还用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语言签订合同,或者轻率地同意并未对争议解决作出明确规定的条款。而风险管理好的企业,都有对经营活动及时进行“健康检查”的习惯。管理

(受访者系道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风险投资后管理 篇12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 企业集团与风险管理

(1) 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 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外围层, 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业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企业集团在结构上, 表现为以大企业为核心、诸多企业为外围、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在联合的纽带上, 表现为以经济技术或经济联系为基础、实行资产资本联合的高级的、深层的、相对稳定的企业联合组织;在联合体内部的管理体制上, 表现为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 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又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的制度, 建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在联合体的规模和经营方式上, 表现为规模巨大、实力雄厚, 是跨部门、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企业联合体。 (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对其所面临风险的管理和控制。COSO 2004年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指出“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的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 用于识别那些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 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 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确定的目标。”我国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 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其目标就是帮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二)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挑战

(1) 公司治理的多层次性导致组织风险扩大。随着企业集团规模日益扩大, 集团的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企业集团因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等各级组织的存在, 管理的层次性增多, 管理跨度变大。集团公司很难对各级组织实施直接的控制和监督, 集团公司必须通过层层委托实现企业管理, 各所属组织为本单位利益而进行的违规行为增多, 整个集团的代理成本增加。 (2) 业务经营的多样性导致经营风险扩大。企业集团经营方式主要分为一业为主和多元化经营两种方式。多元化经营可以分为不相关经营和相关经营两种方式。在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中, 不相关程度越高, 企业的投资跨度越大、资金越分散, 抵抗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的能力越弱。在相关的多元化经营中, 相关的程度越高, 风险传播的力度越大, 对相关企业的影响越大, 容易引发“多米诺”效应。 (3) 经营规模扩大导致环境风险复杂化。企业集团多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经营。在跨行业经营中, 各行业的行业结构、技术发展趋势、经营特点不同, 面临的风险不同。如金融行业把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三类;地产行业把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在跨地区、跨国经营中, 其所面临的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不同。这些都使企业集团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 环境风险扩大。 (4) 集团内部的利益博弈引发风险的冲突性。企业集团拥有不同的成员公司和业务部门, 由于各成员公司和各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业务、技术等多种差异, 因此集团公司对于业务部门或成员公司的利益调整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利益冲突, 带来不同部门之间利益的博弈。 (5) 成员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发风险的传染性。风险可以在集团内部相互传染。风险传染的途径主要是集团内部关联交易, 如内部购销交易、投融资交易等。集团内部相互救助也可引发风险的相互传染, 当企业集团某一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困难时, 成员企业的相互救助可能引发集团其他成员的资金困难, 使风险进一步扩大。

(三)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 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 防范重大损失。企业集团是多个企业的联合体, 成员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可能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平台, 协调各成员企业的利益关系及风险管理举措, 达到集团风险管理的最优化, 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体系, 实现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和实时监控, 从根本上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维持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 (2) 有助于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集团战略执行层面之上, 将企业集团成长与风险相联, 设置与企业成长及回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承受度, 从而将战略目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支持企业集团战略目标实现。通过风险管理, 降低费用, 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增强企业集团安全感, 增强企业集团扩展业务的信心, 降低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的波动性。 (3) 有助于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细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机构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 将风险责任落实在企业集团各个层面, 保证风险管理的公允性和有效性, 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最大化。 (4) 有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企业集团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 (5) 有助于降低社会成本。风险管理对于企业集团、个人和其他经济单位, 都具有提高效益的功能, 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或增加。风险管理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使风险处理的社会成本下降, 使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增加。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集团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集团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如合俊集团, 该集团是我国一家年销售额近10亿元大型的玩具生产商。金融危机中, 合俊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急剧恶化, 从形式上看, 合俊集团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实际上风险管理滞后才是真正原因。合俊集团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差, 对自身负债能力预计过高, 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对不足, 生产缺少严格的质量监控。风险管理的严重缺失使合俊集团成为中国企业实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倒闭的第一案。即便经历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仍然有大量企业集团没有对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把风险管理当作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根据统计结果, 我国有近44%的上市公司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或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程序。只有8%的上市公司提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 风险管理职责不清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复杂、产权关系不清晰导致风险管理依据不明。这种情况在我国较为严重。我国50%以上的企业集团为国有大型企业, 集团内成员企业间产权关系模糊、集团公司持股状况不清晰, 造成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掏空上市公司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国有企业集团接受政府的监管, 企业在发展时不仅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兼顾政府的需求, 如接管经营不善的企业、兼并重组从而快速的做大做强等。除了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之外, 政策性因素占据了主导, 政府需要国企在经济低迷期地带头进行区域经济建设, 振兴区域经济。部分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职责散落于部门职责或岗位职责中, 缺乏对于风险管理职责的分层次表述, 缺少从上至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制定风险管理职责的集团, 首席风险官往往由公司高管兼任, 职责不明。公司高管具有丰富的公司运营经验, 但往往缺乏风险管理和风险资本运作的知识和经验。

(三) 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刚性不足

企业集团现有的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 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实时地评估, 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 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企业满足于现状, 缺少自主创新的意识, 缺少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到来时风险集中爆发, 企业大规模减产甚至破产。部分企业集团建立了详细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并未落到实处, 尤其是在企业高管面前, 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措施如同一纸空文,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中信泰富。中信泰富有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2008年中信泰富发出盈利预警, 称公司为减低西澳州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和约引致巨额亏损。杠杆式买卖合约属于高风险金融交易, 和约的操作者集团财务董事对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正确评估, 没有遵守公司对冲保值规定, 在交易前没有得到公司主席的授权, 公司的风险控制程序在公司高管面前形同虚设。

(四) 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在已实施风险管理的企业中, 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 缺乏系统、整体性地考虑企业风险的相互关系, 影响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如瑞士银行。众所周知, 金融机构开展衍生品交易普遍实施内部授权授信和止损限额制度等风险管理举措。瑞士银行对阿德波利团队的授信为20亿美元, 但阿德波利通过构造虚假交易等手段绕过瑞士银行风险防控, 交易头寸高达100亿美元。阿德波利还利用远期交割, 将风险控制部门对虚假交易进行控制的时间推迟, 从而使中后台对虚假交易的识别和监控暂时失效。瑞士银行案例充分暴露出该企业在风险评估和整体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根据不相容职责分离的要求, 即使交易员逾越授权开展违规交易, 后台也应当能够通过风险评估及时发现违规操作。但是瑞士银行存在对ETF产品的交易确认不及时、风险评估不深入等问题, 使得交易人员能够轻易避开风控进行违规操作。部分企业集团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一认识, 很多没有建立风险信息的实时预警、处理、监控系统, 缺乏实时的量化的数据支持, 影响决策的效率效果。另外, 风险信息的传递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 不能实现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信息共享。同时信息的上下沟通渠道不畅, 上级风险指令的下达和下级风险信息的反馈不及时不充分。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集团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一) 构建原则

(1) 适应性原则。风险管理应与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相适应。并根据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的最优化。 (2) 系统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覆盖所有业务、所有部门、所有岗位和所有操作环节。 (3) 全员参与原则。全体员工都应参与风险管理。如果没有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 仅靠风险管理部门的力量, 是难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 (4) 实时监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借力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5) 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利益最大化原则, 采取全面管理和重点防控相结合的原则,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6) 融合发展原则。风险管理应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 以风险管理推动业务稳健发展, 确保企业价值的长期提高。 (7) 刚性弹性机制相结合原则。风险管理要刚柔相济。风险管理要有足够的刚性, 任何人都不能逾越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又要具备一定的弹性, 要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 不断的对自身的管理模式和人员分工进行调整。

(二) 风险管理流程构建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构建应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 以事后救济为辅。 (1) 事前预防。一是改革产权制度。国际经验表明, 股份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股份制可以广泛募集社会资金, 帮助企业集团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营的效率效果。企业集团应改革产权制度, 建立股份制企业, 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就我国来讲, 国有企业集团占据多数。国有企业集团存在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的情况。应通过股权交易方式吸引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的加入, 稀释国有股权, 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 从而改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效果。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完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行使股东会的职权、防止董事会和总经理职权的扩大化, 真正发挥监事会、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真正发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管理作用。针对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多、产业链长的特点, 应加强对成员企业的管理。通过对成员企业关、停、并、减, 减少成员企业的数量, 缩短管理的跨度, 降低代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再造业务流程, 建立风险控制点。进行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再造, 删减不必要的业务流程, 建立风险控制点。四是建立基于风险意识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要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两者应该相互融合。企业应基于风险意识构建内部控制, 风险防控的措施应嵌入到内部控制系统当中。五是实现战略制定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战略目标的制定要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在制定战略目标时, 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要保证风险可控, 不能只讲收益、忽视风险。针对战略目标中的风险因素要制定专门的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就我国企业集团来讲, 更要注重战略制定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一是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盲目多元化、急于做大做强的问题, 企业集团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忽视了风险的存在, 以至于在金融危机到来时缺乏风险抵御的能力, 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我们认为我国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张的时候, 应坚持做大做强主业, 不断提高主业优势。在主业优势稳固的前提下, 选择与主业密切联系的业务作为发展模块。这样既可以扩大企业规模, 也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险。这也是世界500强中大多数企业选择的道路。二是我国企业集团应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 此次危机中我国贴牌企业损失巨大, 与此同时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却显示出较强的抗拒风险的能力。因此, 企业集团只有把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结合, 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才能夯实抵御风险的基石;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潜在风险的做法只能在危机来临时束手无策。

(2) 事中控制。一是风险识别。首先, 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企业集团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参与风险管理, 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应涵盖企业所有业务流程, 涵盖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 既能满足企业单个业务风险管理的需要, 又能满足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需要。其次, 设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定量方法为主的方式。定性方法可以采取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管理层访谈等。定量方法可以采取指比率预警法、指数预警法、统计预警法等。通用技术集团在风险识别预警方面成效显著、值得借鉴。通用技术集团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确定了风险管控的重点, 制定出风险监控指标体系。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兼顾成员企业间的差异、并且能够做到客观清晰地反映风险状况。同时根据管理的要求动态开展风险预警, 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通过上述举措, 通用技术集团经营稳定, 即便在金融危机中也未出现重大损失。最后, 编制风险提示报告或风险通知书。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风险监测的情况定期编制风险提示报告或风险通知书。风险提示报告或风险通知书需要迅速反馈到有关的部门和个人, 提示他们哪些指标异常, 要求作出解释说明, 并要求其制定、提交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管理部门应认真审查其应对措施并提出反馈意见。二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推荐的方法有风险坐标图法、蒙特卡罗法、关键风险管理指标法、压力测试法等, 广大学者对于风险评估的研究也以数理模型居多。数理模型设计复杂, 条件要求高, 操作起来需要较高专业水平。我们认为企业集团结构复杂、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 在设计风险评估指标的时应坚持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结合企业集团实际设计简单易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便于全员风险管理的实施。三是事中风险应对。风险应对的常见策略包括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笔者认为最佳的风险应对策略应是“风险转化为机遇”。如中海集团在金融危机时期, 面对“美西罢工”等不利事件, 通过全面论证, 细致的调配, 牢牢把握住了“美西罢工”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机遇, 化不利为有利, 出奇制胜, 获得了经营风险的超额收益。要做到把风险转化为机遇, 需要企业集团科学的论证, 需要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 同时要及时的捕捉机会, 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时, 要强化部门联动, 做好总体规划和分部门的计划安排。 (3) 事后救济。一是事后风险应对。风险一旦引发大额损失, 应立即采取措施中止风险活动、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将损失的范围和金额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或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澄清事实, 消除社会传言, 避免引起误解。事后应尽快查明原因, 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制定出应对措施, 避免问题再次出现。二是风险监察。应做到:将风险导向审计融入到风险监察中, 发挥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分层次设置评价指标, 以量化指标为主, 评价企业集团各部门、各成员单位风险管理的情况;实施风险管理绩效考核, 将这部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对各部门、各成员单位的综合考核之中, 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员工的奖惩挂钩。对违规造成的风险损失要进行严厉的处理处罚。

(三) 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

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渗透到集团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风险的发生无时不在, 要做到风险的实时监控、及时应对, 就必须将风险管理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 (1) 首席风险官。首席风险官是集团中负责风险管理的最高长官。首席风险官的主要职责是:拟定集团风险管理战略, 提出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监督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实施, 建立风险管理评价标准和组织;建立风险管理队伍;评价集团内外部环境, 对企业存在的风险提出建议, 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目前, 世界上80%大型金融机构都设立了首席风险官。我国在银行业、保险业、期货业和中央投资公司中也设了首席风险官一职, 但其他大型的企业集团还较为少见。 (2) 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集团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组织。成员中应有熟悉集团经营管理的董事, 也要有具备风险监管专业知识的董事, 同时风险管理委员应吸收风险防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加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交风险管理的总体报告, 审议风险管理策略, 审议重大风险应对措施, 审议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结果, 审议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情况, 审议风险管理组织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3) 风险防控部。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面, 分行业、分业务或分风险类型设立风险防控部。如荷兰ING集团按照风险类别设置风险管理部门, 分为信用风险管理部、市场风险管理部、操作风险管理部、保险风险管理部、合规管理部等。风险防控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企业集团经营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的识别、分析、预测和评价, 负责制定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方案, 负责与各业务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提出风险管理策略, 提出风险管理组织设置及其职责方案。风险防控部门可以单独设置, 也可以融入集团各部门、各成员企业。风险防控部应实行垂直管理, 独立行使职责, 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 避免受到相关部门的干扰。 (4) 风险管理专岗。集团各级部门要设置风险管理专岗, 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识别、上报、应对等风险管理工作, 将风险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同时要让每个员工都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 日常工作中时刻不忘风险, 做到全员参与风险防控。 (5) 审计委员会和内审部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应安排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风险导向审计, 同时对各部门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出具评价报告。

(四) 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如果企业集团的全体成员能够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 那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文化, 这种文化可以促使全体成员齐心合力抵御风险, 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如何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追求卓越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理念的可以划分为合规监管、控制损失、计量风险、管理风险、风险回报最优、战略规划整合六个阶段。目前, 很多企业集团还是停留在控制损失、管理风险阶段。我们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集团管理的基础, 并非是需要规避的障碍。因此, 集团应追求更高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回报最优和战略规划整合, 使风险管理成为集团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加强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一是将风险管理的要求形成书面文件, 如风险管理手册, 这样做可以使员工日常的学习操作有据可依。二是各级领导带头, 积极响应风险管理的措施, 带领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活动。各级管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 努力传播风险管理文化。三是通过培训学习、考核评比、竞赛、征文等方式让员工学习风险管理知识、掌握风险管理的过程, 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意识到风险管理不仅是管理层的责任, 更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是企业更好发展的有利保障。 (3) 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充足的人才是确保风险管理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如荷兰ING集团就为各级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了足够的高素质员工, 风险管理人员占集团人员总数的4%。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外部吸收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在招聘人才时, 挑选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充实风险管理队伍, 优先考虑具有风险管理资格的人员。同时加强在岗培训力度和选拔力度,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在企业内选拔风险管理的人才, 建立风险管理队伍。 (4) 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识别风险的能力, 还要具备管理风险的一般技能, 能够很好的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全体员工应牢固树立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严格控制风险、审慎处理风险的理念。 (5) 加强考核。风险监察部门应对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并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与业绩、薪酬挂钩。通过考核, 提升风险管理的地位, 引导员工按照风险管理的流程和体系开展工作, 切实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如美国大通银行通过股东价值增值将员工激励制度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 大大促进了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五) 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大力支持, 大型企业集团更是如此。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做到以下方面: (1) 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企业集团日常经营管理的需要, 也要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与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2) 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涵盖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 能够对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支持, 包括风险的实时监控、识别、分析、评估、应对、预警等。 (3) 实现风险信息共享。一是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满足信息在不同的部门和成员企业之间共享, 这就要求信息系统接口统一、转换灵活;二是信息系统的建设既能满足个别风险管理的要求, 也能满足集团整体和跨部门风险管理综合要求。 (4)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建设。一是严格授权, 对进入系统的数据, 未经批准, 不得擅自更改。二是建立备用系统。集团一旦全面实现信息化之后, 信息的一分钟中断都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备用系统。如中海集团投入巨资在香港建立了计算机备灾系统, 与主体计算机系统同步运行, 保证紧急情况下香港备灾系统可即时启用,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仍能确保集团经营的正常。

参考文献

[1]吴有红:《网络化生态环境中集团风险管理模式及其实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张士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3]汪洋:《金融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架构研究》, 《上海金融》2010年第4期。

[4]赵旭:《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模型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5]严晓燕:《荷兰国际集团风险管理及其启示》, 《中国金融》2008年第4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 。

上一篇:宿迁城区下一篇:颈部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