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管理会计

2024-10-09

行为管理会计(共12篇)

行为管理会计 篇1

上世纪90年代末, 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财务会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边缘学科———行为会计学。行为会计不仅衍生了经典会计学的研究范围, 也提供了相应理论基础, 行为会计学可以说是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在这一时期的重大理论突破以及学科交叉的突出表现。就研究范围来看, 行为会计学打破了完全理性限制, 研究在有限理性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研究环境和认识规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给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一直是会计信息系统追求的目标之一, 也是2006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的原始驱动力之一。唯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给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 近些年在我国提高会计准则质量的情况下, 仍有不少会计行为失当现象, 企业高管利用会计信息操纵股价等事件时有发生, 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目标仍难以实现。本文将基于行为会计理论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解读, 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会计行为优化建议, 以减少企业会计行为偏差, 并最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行为会计学的理论源泉

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当事人包括企业会计人员、管理层、审计师、分析师、投资者和贷款者。其中会计人员和管理层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 审计师和分析师是会计信息的派生提供者;而投资者和贷款者则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会计信息系统最终呈现的财务报告, 其质量高低与会计人员、管理层等直接提供者的判断决策有关, 也与审计师和分析师等间接提供者的判断决策有关。行为会计研究的就是外在环境特征和当事人的个体特征是否影响他们的判断决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它们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影响会有多大?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将心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结合。可以说, 心理学尤其是认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被视为行为会计学的重要理论源泉, 受到行为会计研究者的广泛认识。

认识心理学。认识心理学以会计人员的内在心理活动为基点, 深入研究其思维过程 (认识行为) , 有助于理解当事人的个体特征如何影响判断决策。对于会计人员的认知活动, 认识心理学主要是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进行研究, 将会计人员头脑中的信息加工系统看作是由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组成的。运用认识心理学来解释会计人员判断决策行为的基本前提是人的有限理性。现实中的决策者都是有限理性的, 他们通常只获取了决策相关的有限信息, 只具备有限的能力从记忆中获取和保留信息, 有限的能力处理和使用信息, 对自己的决策过程和优先的选择只有有限的理解。由于这种有限的能力, 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简化执行行为的复杂性, 减少智力消耗, 为此常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因此, 心理策略是会计人员根据主观的, 不同于客观的“心理逻辑”规则做出的。代表性的心理策略如锚定调整、运用经验方法、易得性等。

社会心理学。除了有限理性的影响外, 个体的行为还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社会心理学为行为会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主要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结果。社会心理学与认识心理学的侧重点不同, 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判断决策的影响, 而后者主要研究认识规律对人的判断决策的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会计行为受组织道德文化的影响, 会计系统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会计行为。由于会计行为会引发利益冲突, 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层面的矛盾与对立, 会计系统中存在着伦理道德问题。可以说会计行为是由会计系统所认同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会计行为的不当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会计系统价值观的不当。

二、对现有会计行为的解读

(一) 基于认识心理学理论

以认识心理学为基础来解读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 会计人员使用的一些心理策略可能会导致如下认识偏差。

锚定调整产生的认识偏差。人们做决策时常以最初信息为“锚”, 并根据后续收到信息进行调整, 但是人们对事件的估计往往会受到最初的信息的约束, 因此根据新的信息对先前的判断进行调整往往会修正不足而导致了认识偏差。例如, 在判断某笔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时, 会计人员往往关注的是企业过去的状况, 而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状况考虑不充分;或者会计人员已判断某笔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在信息加工阶段, 又收到新的企业信息时, 会计人员往往会锚定以前的判断或只进行微调, 而不愿过多调整。

运用经验方法产生的认识偏差。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运用以前使用过并自认为正确的经验, 但经验是有限的, 如果仅以经验做出判断常会出现偏差。如:同样是判断某项赊销收入相关的现金能否收回, 有的会计人员关注客户以往账款的回收情况, 有的会计人员则可能更看重客户目前的现金流动情况, 从而得出不同的判断结论, 有的会计人员则可能有认识偏差。再如:对于存货跌价准备的判断, 首先应研究哪些情况可表明存货可能发生跌价损失, 代表程度有多大, 即恰当的“线索”, 然后将这些情况列出, 作为专业判断规则, 不同的会计人员根据的“线索”不同, 有的会计人员可能没有认识偏差, 而另一些会计人员则很有可能有认识偏差。

易得性产生的认识偏差。人们多利用容易得到的资料去做决策判断, 对不易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考虑较少, 获取信息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可能会导致认识误差的发生。比如, 会计人员在对长期资产的减值进行判断时, 容易取得资产的市价、重置成本等信息, 常忽略不易取得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值等信息, 从而对会计准则的执行及会计信息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二) 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

组织文化对企业会计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其背后的组织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影响。例如在一个过分强调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环境下, 会计人员和管理层可能会很容易为了追逐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丧失理性的职业判断。甚至他们会冒着犯法的风险, 不惜做出粉饰财务报表、伪造虚假利润、编制虚假账目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 即使没有舞弊意愿的会计人员, 在如此舞弊成风的组织, 估计也很难洁身自好。又如一个过分崇尚个人成功主义的组织, 其内部利益纷争一般较激烈, 这会使会计系统的官僚主义更加突出, 个人主义更加盛行, 在一定程度上还强化了会计舞弊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 组织的利益关系是复杂的, 但在组织管理过程中, 文化作为非正式的约束机制却常常被忽略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经济环境也日益复杂多变, 竞争的加剧和环境的多变加重了会计事项的处理难度, 会计人员出现认识偏差与会计舞弊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认识偏差与会计舞弊行为可以出现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 涉及方方面面。只是确认和计量环节更容易出现认识偏差与会计舞弊, 因为确认和计量环节涉及更多的职业判断, 认识过程更倾向于运用心理策略, 会计行为更易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理念、具体内容以及体系结构上的创新都是前所未有的。与旧会计准则相比, 新会计准则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与决策的空间,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能够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改变传统的陈旧观念。但是会计人员判断决策的空间越大, 他们出现认识偏差, 以及进行会计造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优化企业会计行为的途径

由于会计人员的有限理性, 会计人员容易出现认识偏差。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未给予会计人员认识行为应有的重视。很多会计人员仍习惯于生搬硬套, 缺乏职业判断的意识和主动性, 整体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此外, 如果企业文化倾向与科学的会计价值观不相适应, 也会造成会计行为不当, 出现如会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明确组织文化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有针对性地修缮组织文化的纰漏和差错, 能够减少不当会计行为的发生。

(一) 提高专业素质, 减少认识偏差

要优化企业会计行为, 改善准则执行效果, 首先要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入手, 培养会计人员的认识判断能力。

1. 会计人员应当改变以前陈旧的工作思维方式, 建立职业判断能力, 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运用正确职业判断上来。

2. 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积累,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新事物不断涌现, 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事务也越来越复杂多样, 需要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知识, 以增强会计行为的适当性, 提高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

3. 会计人员也应当多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如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决策学、法学等, 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4. 经验在会计人员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 经验不足容易导致会计行为偏差。因此, 会计人员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总结执业经验, 做到勤于练习、敏于观察、善于总结。同时, 还应该有意识地多与其他会计人员交流执业经验, 或者向专家请教, 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5. 会计人员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包括信息

处理、记忆、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等, 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 优化企业文化, 创造良好背景

企业全体上下员工应当努力创造一个崇尚道德和诚信的工作氛围。崇尚道德诚信的组织背景有助于会计人员以诚信道德为价值取向, 赋予他们正确评判是非善恶的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营造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价值取向, 能够使会计人员在主观上拥有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的精神状态, 在会计组织内形成客观公正的群体意识。一个崇尚道德和诚信的企业氛围提供了共同的价值准绳, 还能够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起到监督约束作用, 在群体价值观的指导下, 会计人员更倾向于自觉遵守现有会计规范、会计原则和制度。一个没有诚信道德的组织, 其会计人员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害, 会计人员的行为标准与价值立场时常模糊不清。

另外, 在公司内营造一个具有道德诚信、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 应该是从上至下进行的, 即从高层开始, 因为一般下层员工的价值观会向上级领导趋同。

(三) 强化审计监督, 细化披露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 审计对会计行为起到了控制监督作用。审计工作可以系统全面地评价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质量, 可以对会计人员的认识行为进行验证复核, 既可以纠正认识偏差行为, 也可以减少会计人员出现认识偏差的可能性, 使会计人员在进行决策判断时更加谨慎小心。另外, 在细化披露要求的情况下, 也可以促使会计人员审慎地做出会计判断,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细化披露内容方面, 可以要求会计人员细化其执行一些可选择事项的依据、方法、程序等。

(四) 加强理论研究, 完善法规建设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拥有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尚处于会计变革期, 会计准则、制度、规定间还存在许多矛盾之处, 容易造成执行的混乱。其次, 我国会计改革赋予企业较多的自主权, 为企业提供了较多操纵空间, 易出现认识偏差、盈余管理、会计舞弊等行为。准则的颁布必须与制度背景相适应, 在改革会计制度时, 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配套约束和指导措施, 防止自主权和选择权的滥用。

参考文献

[1]曹升元, 赵周杰.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J) .会计研究, 2011 (6) .

[2]周玮, 卢兴杰, 杨丹.实验研究下的行为财务会计综述 (J) .会计研究, 2011 (5) .

[3]李刚, 刘浩, 徐华新, 孙铮.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从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角度 (J) .会计研究, 2011 (6) .

[4]谭洪涛.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研究——基于新准则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8.

行为管理会计 篇2

●广义的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是研究行为规律的科学,它不仅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也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人的行为规律公式:

B=f(P,E)

B:行为;

P:个人因素; E:环境因素;

人的行为是个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人因素包括:

人的个性特征(气质、性格、兴趣、能力)

人的个性倾向性(态度、习惯、信念、期望、价值取向)

●环境因素包括: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

外部刺激→心里加工→行为产生

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

●思维活动过程:

认知→组合→分析→判断

●人的显意识与潜意识

显意识:指脑波频率在14-21周的人类意识活动,显意识的特点是能理性的思考、逻辑的分析。

潜意识:指脑波频率在14-21周的人类意识活动,其特点是习惯性的行为,人类百分之八十的行为是由潜意识支配的,即由习惯确定的。

●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1、意识反复刺激形成潜意识。

2、无意识反复刺激形成潜意识。

3、意识瞬间强力刺激形成潜意识。

4、无意识瞬间潜力刺激形成潜意识。

〃充分利用能动潜意识的功能与作用——转变人的行为。

〃学习、掌握人的行为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行为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行为科学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主,研究人的行为基础规律的一门学科。

●个人因素中的人格(Personality)

奥尔波特:

“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独特调节方式。”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映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

●人员个性类型

〃控制型 〃权威型 〃实用型 〃自尊型 〃自律型 〃冒险型 〃情感型

●侠义的行为科学

组织行为学(Behavioral science),是研究各类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一方面研究工作组织如何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等;另一方面研究人的行为及其效果如何影响组织效率。

1、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了解和掌握有关人的个性、知觉、态度、需要、动机等规律,进而引导人的行为。¤目的:a为人员的选拔、任用、安排、培训、发展和考核等提供科学依据;b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c职业管理;d挖掘人的潜力;e提升执行力

2、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研究群体行为规律对于作好管理有重要意义。从群体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研究群体行为。〃静态方面主要指群体的规模、结构等。

〃动态方面指影响群体行为动向的各种因素,如群体的规范、压力、凝聚力、沟通、冲突以及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

〃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建设 〃团队协作与冲突管理 〃人员配制、优势互补

〃集思广益、群体效益最大化

3、研究组织行为

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发展、组织变革以及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公司再造、创建学习型组织

4、研究领导力

主要内容包括领导的品质理论、领导的行为理论、领导的情景理论。

上网行为管理 篇3

工作人员上网行为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工作人员上网行为管理的原因。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六项意见”,严格了各行各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特别是工作纪律,工作时间如何规范工作纪律、工作行为。研究在工作时间内,上网行为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控制上网不良行为。例如:一是做一些个人的私事,如网上炒股、购物、宣传商品、中介等;二是开展网上的活动,如写博客、聊天等;三是进行娱乐活动,如浏览网页、看新闻、玩游戏、听歌、看电影等。

上网行为的情况统计。通过调查显示,上班工作时间上网,运用QQ网上调查。调查内容:性别、职务、职称、上网时间(每天)、上网时间内工作占%、看新闻等占%、玩游戏占%、聊天占%、其它与工作无关的占%;以及上网时间内工作占%、看新闻等占%、玩游戏占%、聊天占%、其它与工作无关的占%。调查表明,有12%的员工上班玩游戏,8%的员工上班聊天,83%的工作人员上班时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另外据一项调查显示,普通企业员工每天的互联网访问活中40%与工作无关,对色情等非法网站的访问量70%都发生在工作时间。上班时间“上网休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聊天、游戏、炒股、购物、BBS、电影、微信、博客等无时无刻不在抢占正常的工作时间,办公室因此沦为不需要花钱的“网吧”。

上网行为管理的功能特性。上网行为管理应该是具备终端准入、用户管理、网面过滤、内容审计、应用控制、流量控制、行为分析等7大功能,而对于一些加入了VPN、防火墙等功能的方法都不属于上网行为管理类别。这7大功能也是上网行为管理的主要特性指标。具体到功能的每一项,都有明确量化的指标。如URL库和应用协议库的规模、更新频率应该达到多少;在可管理性方面,应该具备专线集中管理、拨号集中管理、策略集中统一下发、远程点对点管理、多机日志汇总分析、批量升级软件版本、批量升级URL库和应用协议库等功能;可靠性方面,上网行为管理至少应该具备多少种Bypass保障;对于主流论坛、博客、微博的民帖内容审计及精细化控制程度、搜索绵里引擎分类控制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上网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国家信息安全上网行为管理的相关标准,共有81项,包括可管理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管理功能9项,包括用户识别、用户认证;高级功能测试33项,包括网页访问控审、日志分析等;性能测试8项,包括吞吐量、最大审计量、有效带宽、转发速率等。

根据上网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可以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产品。用户在选择识别和认证方式,一定要注重认证方式多的产品,而且可以与网络原有用户和管理系统轻松联运,如AD、LDAP、CAMS、RADIUS、移动Portal系统、邮件系统、城市热点可以选择锐捷的产品。

逛论坛、发微博、聊IM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内容审计过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造型时要特别关注的是管理内容是不是够全面,如主流的IM审计是不是都支持了?微博是不是能够做审计?各种Webmail的内容是不是能区别于普通论坛发帖审计?避免审计死角的存在。除了审计之外,还应配有灵活的过滤控制功能,能够主动地解决一部分风险。多维度的关键字匹配、对小报文的100%封堵、对外发文件的过滤,这些都能帮客户提前防御外发信息带来的各种风险。

在网面识别与过滤方面,我们已经进入到了Web2.0JFWA,动态网页内容千变万化,仅仅靠网面分类库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上网行为管理能够对网址、网面标题、网页内容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识别与过江,网址+标题+内容的联合审计与过江,让含有可疑内容的动态页面无所遁形。

上网行为管理,网络流量的控制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为单位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是提高工作效率。现代网络技术,能够促进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高效,节约成本、缩短时间、科学合理的进行。但是,与工作无关的上网行为,能直接降低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进度等问题也时常产生。只是单纯的从制度上来管理工作人员的上网行为,可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了。单位领导应该使用上网行为管理的手段,来管理所有局域网内的上网行为,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再进行管理、控制、优化、限制,减少非工作上网行为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利于管理、审计上网记录。记录下单位内部使用的上网行为的所有信息,单位产生泄密事件时,能通过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调阅所有记录信息进行查证,找到对就的用户机,确定具体责任人,进行事件处理,并告之全体工作人员,让大家引以为戒。三是减少不必要的流量,稳定带宽。实施上网行为管理,可以减少单位上网中与无关的信息存储,节约存储空间,提高网速和工作效率。四是保证单位网络畅通。现在单位的局域网都与互联网相通,如单位的网站、FTP服务等。如果单位的局域网不加强管理,上网行为不受到限制,将会影响网络速度,降低外网用户和内网用户的访问频率,这将影响单位形像,产生不良后果。使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达到局域网与互联网相互访问所需要的带宽,保证单位局域网和互联网的正常运行。

实现上班时间上网行为管理

利用硬件技术对上网行为的管理。主要硬件对上网行为进行管理,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是旁挂方式,主要是在下图的中心交换机下面加一个三层机作端口影像;另一种是串接方式,主要是在下图的中心交换机上再增加一台服务器,作外存储作用,用于日志存储服务器。当然硬件管理,还有一些企业针对性地开发、生产了一些专门的管理设备,在些就不再阐述了。硬件对上网行为的管理,具有如下几点功能:

一是对上网的计算机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模式。利用硬件技术对每台需要管理的计算机的上网行为,以及局域网进行全面的监控。针对不同人员的上班时间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事前控制,还能对正在进行的违规上网行为进行事中警告阻止,事后可以定期查询,并能对已经发生的行为进行分析,补充事前控制不足。二是对上网的计算机管理,在时间上进行区分设置。设置上班时间段和其他时间段区分开来,使工作人员把上班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区分开来,单位可以将休息时间设置为不管理时间段。还可以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将部分个别的计算机设置成不受管理的计算机。也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规定地时间内利用单位计算机上网处理私人的一些事情,这样可以做到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安心努力工作,休息时间放松愉乐,做到公私分明、劳逸结合。三是设计报警系统,完善系统功能。设计报警提示功能,对上网行为不端非法操作的人员发出实时警告,提示上网人员注意,使其尽快放弃当前的不良上网操作,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四是设计上网信息统计。设计完成后,对每台计算机上网行为,进行信息统计,协助单位对工作人员进行上网行为考核。将上网的时间进行统计,统计工作时间多长、其他时间多长,产生统计表,可以对应应到每个单位。

利用软件技术对上网行为进行管理。软件对上网行为的管理,是指将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安装在客户机或者网关出口服务器上,使通讯技术、协议分析系统等,对上网行为的信息进行搜集、统计、分析、监督、控制等的一个过程。上网用户的行为管理,根据用户的上网时间,上网过程中访问的主要网站,以及相关内容,管理用户的上网行为,并根据行为分析可疑能的违法犯罪,提前预警并加以防范。

软件上网行为管理具有以下几点功能:网页访问过滤的功能;上网行为的监督、报警、控制的功能;上网行为的统计、分析的功能。软件上网行为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用户上网过程中的抓包,对涉及黄、赌、毒、娱乐等与工作无关的内容捕捉。并分析用户上网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数据包,捕捉这些数据包,并产生日志。对捕捉的数据包加以数据分析。采用较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效率。协议分析,对用户上网的常见的软件所采用的协议进行分析。实名制系统的研究。将用户的上网行为和信用记录联系起来,形成真正的实名制体系。做到保证用户的隐私,防止出现新的监控门事件,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自动的提出警告并加以引导。在警告无效之后,当用户的行为违犯法律时,实施必要的措施留取第一证据。

上网行为管理的方案比较

行为管理会计 篇4

一、员工行为管理

行为科学史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

(一) 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因素

理解员工的态度、个性、知觉和学习, 是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解释员工的生产率、缺勤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基本因素。

(二) 个体行为的基本模式

人的行为基本模式说明:人的大脑神经受外界刺激, 形成意识, 再由意识表现为行动。行为目标得到实现;目标没实现。研究个体行为规律, 就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目标、挫折等因素。

二、群体行为管理

(一) 对群体行为的理解

1. 群体行为的理解。

群体也称集体或团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正式群体以组织目标为基础, 非正式群体以友谊和共同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的一般特征是: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受共同规范的制约;明确的归属感;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个体加入群体有多种归因。个体乐于加入群体大多基于以下需要: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以及实现目标。

2. 理解工作群体行为和高效团队的特征。

一些群体要比另外一些群体成功, 是由下述变量决定的:群体成员的能力、规模大小、冲突水平、群体成员遵从群体规范的内部压力。

高效团队必须具备以下8个特征:一是清晰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的信任;四是一致的承诺;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恰当的领导;八是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内部有合理的基础结构;外部条件, 是管理层为团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3. 团队与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采用团队的形式。质量圈管理方式, 是由8位至10位员工及主管组成的工作群体, 通常一周碰头一次, 讨论他们碰到的问题;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推荐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纠正的措施。他们承担着解决问题的职责, 评估他们提出的建议。最后由管理层做出实施决策。

三、激励员工

行为科学十分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如果管理者希望他们的员工出色地工作, 就应当调整自己的激励实践, 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愿望。

(一) 动机的含义

动机, 是指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愿望和想法。它是引起与维持人的行为并把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原因或条件。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罗宾斯将“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 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努力;二是组织目标;三是需要。

(二) 早期激励理论

在本世纪50年代有三种重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X、Y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这里只讲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5个层次的需要。5个层次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一是生理需要。食物、水、住所、性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感情伤害的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友情、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四是尊重需要。内部尊重 (自尊、自主、成就感) 、外部尊重 (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动力。

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认为, 如果希望激励某人, 就要了解该人他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 满足其这一层次或这一层次以上的需要, 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尤其是管理者。因为这一理论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富有内在逻辑性。但这一理论缺乏实证性基础,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三) 当代激励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 其共同之处是,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以早期理论为基础。

1. 三种需要理论。

大卫·麦克莱兰等人提出, 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主要的需要:一是成就需要。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二是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并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三是归属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这种理论认为, 一些人有强烈的内驱动力, 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完美, 使工作更富有效率, 以获得更大的成功。高成功者对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出色。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麦克莱兰把人的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看作是一致的, 并做出了有说服力的种种推断。

2. 目标设定理论。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 对于具有一定难度且具体的目标, 一旦被接受, 将会比容易的目标更能激发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3.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 控制行为的因素称作“强化物”, 强化物是在行为结果之后紧接着的一个反应, 它提高了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强化他们认为有利的行为来影响员工的活动。

4.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 员工首先考虑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 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率同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员工如果感到自己比率与他人的相同, 则视为公平, 自己收入过低或过高,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时, 员工就会试图去纠正它。

5.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 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 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 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它包括三种联系:一是努力———绩效;二是绩效———奖赏;三是个人目标的吸引力。

(四) 激励员工的建议

在管理实践中, 有效激励员工, 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认清个体差异,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导向: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个别化奖励;奖酬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和精神的激励作用。

四、领导行为

(一)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学》第17章论述的“领导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限的人。因此, 首先要说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不同, 可以是任命的, 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 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 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也能够计划、组织和控制。本文所讲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他人且拥有管理权力的人。

(二) 领导特质论

领导特质论, 也称领导素质论。它是描述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一种理论。领导者区别于非领导者的6项特质是:一是进取心。较高的成就渴望, 高度的进取心、主动精神, 一往直前, 坚持不懈;二是领导愿望。乐于承担责任, 以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三是诚实与正直。通过真诚无欺、言行高度一致, 在他们与下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四是自信。为使自己的下属相信他们的目标决策的正确性而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五是智慧。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占有大量准确的信息;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六是工作相关知识。广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能使其做出有远见的决策并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

香港金利来公司远东局主席曾宪梓先生讲, 他一生奉行“诚、信、勤、俭”四个字。这反映了“金利来”经久不衰的行为风格。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具有10项品德和10项能力。10项品德是“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感、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10项能力是:思维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属能力、调动积极性能力。

(三) 领导行为论

这是一种着重研究领导者如何以自己的行为和作风影响被领导者, 以及判断领导是否有效的管理理论。

(四) 领导权变理论

这是一种研究领导者行为在一定环境下有效的那些环境变量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影响领导人行为的权变因素有:领导者自身的特点;下级的特点;群体的特点;组织的结构。

总之, 有魅力的领导者的突出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摘要:行为科学史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员工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以及领导者的行为, 是相互影响的。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其行为属于领导行为,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有魅力的领导者突出的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管理行为之沟通 篇5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091099117 王竹安 工商管理系

摘要:《管理行为》这本书主要包含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判断取决于有限理性,这种条件下,人们寻求的是满意解而非最优解。本书主要观点认为决策的制定过程是组织和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第八章“沟通”就是在讲述,在决策过程中沟通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然而,由于西蒙老师写这么书的时候是1947年,时代的不同有一些观点在当下社会的指导意义就较为局限。因此,我想用辩证的思路来分析沟通在决策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主要思路一个是对西蒙老师的观点进行理解分析,另一部分是我结合现在组织发展特色提出的拙见。核心思想是组织沟通需要个性化经营,即针对不同的个人和部门的特性沟通方式的变化和技巧的掌握。

关键词:制度化,个性化,心理作用,等级之间的沟通,影响沟通成效的因素。

正文:

一、沟通的性质和功能

西蒙老师对沟通下了一个定义:沟通就是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个组织成员传输决策前提的过程。

在这个定义中,我认为沟通不仅仅是传输决策前提的过程,决策制定之后执行环节的沟通也同样重要,这关乎决策实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关乎决策过程的沟通是全程的,从决策制定前信息的搜索与沟通到决策实施后效果的评估都需要沟通,而这些环节中,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又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会逐一论述。

组织中的沟通是双向过程:它既包括向决策中心(也就是负责制定特定决策的个人)传输命令、信息和建议,也包括把决策从决策中心传输到组织各个部分。

此外,沟通是向上、向下以及侧向贯穿整个组织的过程。既存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这个过程,需要下级搜集的到信息汇报给上级,让上级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同级之间,部门与部门直接也需要沟通,进行信息共享,只有各个部门都了解互相之间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

为了在组织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就需要建立一个沟通过程。西蒙老师就那军事组织作了分析。他认为军事组织已经发展了一套特别精细的过程,用来进行情报收集和情报传输。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事决策,尤其是战术决策赖以制定的情报。野战部收集的情报主要与交锋的敌方兵力有关,而情报研究的侧重点是上级向下属部队发布命令。由此可见,西蒙老师认为信息收集存在各个部门以及每个个体,而在商业战争中,最新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就是销售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的就是顾客,而顾客就是强大的信息来源,他们的信息反馈会含有本组织的各方面信息同时还有竞争对手的信息,而销售部门人员就需要将这“前线”的信息传递到上级那里,然后上级再决策将任务发布给下属部门。并且下属不参与直接决策过程,他们的任务就是收集情报然后上报听候命令。

在这点上,我认为获得最前沿信息的人员应当有代表性的参与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是提供信息这一功能。这就涉及到另一个论点:沟通的形式。

二、沟通的重要性

组织沟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环节,它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

文化的塑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经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其重要性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收集到有益的建议和智慧:通过沟通,可以从他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了解的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发现和解决部门内部问题:与部门各个同事的沟通可以发现部门内部的不协调因素并及时修正,同时部门内部将强沟通共享信息可以使部门更加高效团结。

3、提升和改善部门之间的合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够促进各部门的互相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合作。

4、得到他人和下属的支持和信赖:沟通的过程就是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是通过沟通可以是自己的决策和主张得到员工的广泛支持和信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

5、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可以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获得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样员工乐意工作,愿意工作,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会得到提高。

三、沟通的形式

现在的决策过程已经不仅仅是高层几个人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进行的决策了,而是各个部门的代表在一起共同讨论,共享信息,不断讨论来进行的。组织的各个部门就像零散的各具特色的珍珠,而沟通就是要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完美的项链,为组织服务,创造佳绩。

2.1沟通的形式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在组织中一套正式的沟通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自觉地精心策划而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和沟通媒介。一般有口头联络,这比较局限,一般是部门内部之间,直属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备忘录和信件,通过文字的落实,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落实,一般是部门成员通过部门高管与另一部门高管沟通再到另一部门成员这样的过程;文件流转,在以文件为工作核心的单位比较常见,如保险单等;记录和报告,这是更加正式的沟通方式,一般大会都会有记录和报告方便领导之间进行沟通和会议的顺利召开;手册,工作手册、培训手册都是十分常见的沟通方式,一方面可以在新人上岗是尽快了解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更方便管理,促使组织更加高效。这就是制度化经营会带来的沟通效果。

然而,无论建立的正式沟通系统有多精细,总是有非正式渠道会对正式系统进行补充。原因有三:

1、非正式沟通系统是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正好补充了正式沟通中明显的等级特色的缺陷。

2、组织中的个人行为不仅指向组织目标也指向自己的个人目标,而且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并不总是相互一致的,那么非正式沟通系统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3、组织执行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维持友好和合作的直接人际关系,让非正式的沟通系统对组织的有效运转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个性化的沟通方式往往在其中显得更加微妙。

2.2沟通的艺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平级之间的沟通

往往沟通的艺术就存在这些非正式沟通中,沟通是一门语言上的艺术更是心理上的艺术,需要针对,不同的个性群体采取不一样的沟通思路和技巧。

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在上下级沟通不慎往往会导致很多矛盾和不利于企业绩效。因此下面有以下一些建议:

1、摆正心态。沟通是思想、心灵、情感的交流和交换,而不是家长式的单向沟通,也不是我讲你听,求胜负、斗技法的辩论。作为上级领导要善于倾听下属的心声,要入下姿态,平和心气,说话不能唱高调,要有一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别人的不同意见,包容别人的过错与不足,以宽怀的心接纳每一个人不同的意见。甚至常常做好被下属说服的心理准备。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的话虽然不中

听,不入耳,却可能是一些中肯的意见,有利于大局,需要放下姿态来听,需要虚心接受,而不是一味的去说服下级。

2、不耻下问。领导干部遇事做到不急于表态,不急于下结论,不固执己见,就可避免下属的曲意迎合,虚以应付,而且,还能够从下属中征求到很多好的意见,再经过综合整理就可以得到最佳方案。如果领导喜欢一意孤行,独断专行,只是象征性地向他人征求一下意见。这样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只会是“级沟”越来越深,上级更加认为下级平庸、愚钝,下级则认为上级更加难以琢磨,于是乎上下级渐行渐远,距离越来越大。

3、多换位思考。沟通需要因时、因事、因人制宜,同时还需要注意从对方的利益与立场出发,为对方的得失利害着想。这样既能够找到共同语言拉近互相关系,又能及时了解下属状况作出调整,避免决策失效。

平级之间的沟通,在平级之间不免会有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并存的现象,这就需要同事之间多沟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谦虚谨慎,只有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才能正真从平级的地位走向上级,而之前建立的友好关系又能方便之后的工作,更好得领导下属工作,创造绩效。

四、影响沟通的因素

组织沟通是企业最常见的管理行为。从其行为构成要素来看,它包括沟通背景、沟通发起者、沟通渠道、沟通干扰、沟通接受者和沟通反馈。上述诸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选择与否对组织沟通的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任何组织的沟通总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受到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企业的行为文化直接决定着员工的行为特征、沟通方式、沟通风格,而企业的物质文化则决定着企业的沟通技术状况、沟通媒介和沟通渠道。

正如世界著名的GE公司,它的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哲学,鼓励个人创造力的展现,并充分重视和强调个人,尊重个体差异。因此GE的沟通风格是个体取向的,并直言不讳。企业内部的员工在任何时候都会将自己的新思想和意见毫无掩饰和过滤的反映给上层管理者。而对于公司的管理协调,GE员工习惯于使用备忘录、布告等正式沟通渠道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此同时,前通用CEO杰克·韦尔奇在公司管理沟通领域提出了“无边界理念”。GE公司“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清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在这样一个沟通理念的指引下,GE更为有效地使公司内部信息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共享。实践证明:良好的企业必然具有良好的沟通,而良好的组织沟通必然由其良好的企业文化所决定。

除此之外,“领导者作风”也是影响组织沟通的重要因素。民主作风的领导则会把部分权力授权给组织成员,并积极提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商讨组织事务与决策。同时,还关心他人,尊重他人,鼓励组织成员提出新意见,好想法。最终达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以至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五、总结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 篇6

一、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包括扰乱教学秩序的违规行为和影响教学效果的负面行为。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类如下表所述:

二、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行为,可能为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持续。问题行为来自家庭或社会,应溯本求源,从家庭或社会着手解决。问题行为的发生有教师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但表现在学生身上通常有以下因素:

1.厌烦:学习内容的难度过大或过小,令学生无新鲜感与学习动力,因而萌生厌烦之感。无趣的课堂氛围令人烦闷,学生可能因此寻求刺激。

2.挫折与紧张的发泄:由于教师对学生在行为上、学习上有诸多不同的要求,有的难以克服,有的面临失败的威胁,有的需要持久的忍耐,因此,学生有成功的满足,亦不免产生挫折与紧张。挫折产生紧张,紧张累积到某一程度则需发泄,学生可能因此而开始寻找发泄的途径。

3.寻求注意、承认与地位:人最怕被忽视或被鄙视。因此,有些学生宁愿违反纪律以求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此种苦肉计有时颇为管用。以问题行为作为手段而寻求注意、承认者,多为学习态度不好,基础欠佳,或平常竞争不如人者。当他们发现无法从正当途径获取所需时,只好仅顾目的而不择手段。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方略

课堂上一旦出现问题行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原因,选择策略,及时加以处理。

1.对扰乱秩序行为的处理策略

教师平常所处理的学生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不期望学生发生的行为,另一类是希望他们产生的行为。对扰乱秩序行为的处理策略是:

(1)削弱策略。当学生出现教师不期望的行为时,教师不要去注意它,使该行为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学生自觉无趣,从而停止问题行为。如果教师总是不断以责骂、威胁、嘲笑甚至体罚来对付违规行为,结果这些违规行为却继续出现,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处罚等于对坏行为的注意,教师不妨不去理会出现坏行为的学生而去注意出现好行为的学生,也训练学生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坏行为,使坏行为得不到注意,久之,此类行为将自行削弱。而有时学生故意引起教师的注意可能是向教师寻求某种帮助而又不愿意直接表达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最好在课间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弄清学生问题行为的根源,从而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

(2)交互抑制策略。课堂中的教学常规要严格执行,尽可能避免学生的不良行为与认可行为并存,从而倡导良好行为,压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如总有学生不能遵守课堂常规,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不遵守课堂常规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处理,既表扬了遵守教学常规的学生,又批评了没有执行常规的学生,表扬与批评可以让教学常规执行更加到位。

(3)排除刺激策略。把能引起坏行为的刺激排除。例如:课堂中进行游戏或比赛,如果此活动会给课堂带来混乱,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那就不进行此项活动,或改变一种活动方式;再如课堂中两个学生在一起会喋喋不休,影响课堂教学纪律,那就将他们两人分开,这种坏行为就不会发生了。

(4)轻度干预策略。在不影响教学进程的情况下处理问题行为,教师用语言、音调、姿势、面部表情等向学生表示已经注意到某一坏行为,以使他们终止问题行为,并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如摇摇头、看他一眼,忽然把声音提高或走到他面前去,都可以在坏行为发生前予以制止,或发生时使其终止。轻度干预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最关键的是它常常能有效地处理课堂管理中绝大多数的问题行为。

(5)适度惩罚策略。如果很多方法均告失败,以致教学无法进行时,就只好诉诸惩罚,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惩罚要讲究策略与方法,既要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又要达到惩罚的效果,其目的是控制住学生的问题行为,让学生明白问题行为的后果和不良影响,让他承担一定的责任,接受教训,不再有犯错误的动机和念头,并对其他学生产生警告作用。如略施责备指斥该行为,同时促使其表现好行为并予夸奖。

2.对表现不足行为的处理

对那些不影响课堂秩序,但却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表现不足的行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略加以处理:

(1)诱发引导方略。课堂中总有学生在学习上不够积极主动,表现为逃避、退缩,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种外在表现对学生进行诱发引导,如点名让退缩的学生回答问题,让不乐于表现的学生作示范,安排有趣的教学活动让缺乏适当行为的学生有机会参与。

(2)榜样强化方略。只要给学生提供某种正确行为范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并朝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榜样强化。榜样通常会引起学生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是模仿,二是无意学习。模仿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无意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观察榜样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榜样的信念、态度、价值及人格等方面的评论。无论是模仿还是无意学习,都体现出榜样对于良好行为的强化作用,而这一强化又具有弱化或终止问题行为的功能。

(3)适时增强方略。学生表现不足行为时如果教师对其观点持赞同态度,则学生表现的正向行为会得到加强,否则表现为削弱。如课堂中可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表示注意或认可,并同意其计划,使学生的这种行为得到增强。

(4)行为塑造方略。应用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渐次接近法”原理,即一步一步地形成所期望的行为。如学生犹豫地说出他的意见时,立刻接受他的看法,并在下一句话里引用他的看法;当适当的行为比以前增多时,再要求多些,然后又立刻增强,如此,直到行为塑造成功。

(5)行为契约方略。当学生的问题行为非常严重时,教师必须立即制止,尝试与学生制定个人契约,并与学生讨论他的问题,当然,在讨论过程中应该包括他们的立场。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并找到解释这种办法的理由,通常这种契约中包括学生不执行该契约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执行该契约。行为契约的制定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信任老师的这样的行为契约。

行为管理会计 篇7

关键词:行为安全管理,煤矿行为管理,节能管理,实施流程

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煤矿事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 将煤矿作业中保障其有效安全性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研究难题, 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资料显示, 发生煤矿事故的原因离不开机器与人以及外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煤矿安全系统是环环相扣的, 离不开人的安全行为、设备的安全行为、外界环境的安全因素以及管理水平的安全行为。不仅降低了发生意外的次数, 更提高了不安全行为在人们心中的高度重视。

1 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安全建设煤矿作业时, 企业在安全管理行为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在行为管理中出现了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或者只重视检查不重视参与, 其次就是只重视惩罚措施不注重去鼓励工作人员。

1.1 在煤矿工作中, 一些企业以统计出的安全检查结果作为矿工做工的内容, 而并没有切实的监督对员工的工作过程, 在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以及改进安全行为等问题上比较依赖一些规章制度和安全检查, 这样就没有合适的对员工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对一些经验较少能力较低的员工形成一个不利的发展方向, 为以后的作业留下隐患。

1.2 煤矿行为安全管理中各级领导应时的检查, 将矿工积极的参与到安全管理以及行为改进中, 相关部门应只制定了相应计划但并未得到实施, 这样只是将矿工规定在一个规章制度圈子里, 并没有真正改进员工的安全行为。

1.3 虽然惩罚措施简单约束了一些员工的安全管理行为, 但只是迫于一些形式, 并没有让员工真正将注意力转为完善自身行为安全管理方面, 造成误导性考核, 相对比较局限的规章制度措施致使行为管理不到位。

2 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

2.1 成立一个专门的行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将各级安全领导都参与各项管理工作, 并派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莅临现场进行指导, 这样能快速的将工人融入到行为安全管理中。

2.2 在行为安全管理中, 观察员有着主导作用, 可以说他们整观全部安全管理过程, 通过得出的数据判断各项安全行为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 并观察各项行为, 在煤矿作业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有仔细的观察, 积累各种有效的安全行为管理数据, 并客观的分析实际情况。

2.3 一些不安全行为被找出来后要将其仔细的描述出来, 并分析产生的结果, 提出合适的方案进行解决。同时应积极的沟通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和安全行为, 对员工进行鼓励措施, 详细的分析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并编制相应的研究报告, 以便能及时的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响应。

2.4 应适时的改正在行为管理中的不安全行为, 经过行为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改正办法, 结合培训教育项目对其勒令更改。纠正以后, 如果结果理想, 工作人员就可以继续进行作业, 反之, 要被继续观察改正, 直到结果令人满意方可进行工作。同时应制定一些奖励措施, 在将绩效目标安全稳定的实现后, 应适当的给予员工进行褒奖。这样能提高工人自身的行为安全管理意识, 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3 管理对策

因为煤矿作业本身复杂多变, 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着煤矿作业的特殊, 也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为将不安全行为控制到合理范围之内, 我们应适时的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这样能将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深化, 自觉的遵守相关规定, 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在煤矿作业中应将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这样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根据不同的行为, 不同的组织结构结合个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控制, 将煤矿安全管理和生产保持到最好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行为安全管理是一个顺序渐进的管理流程, 通过对行为安全管理程序, 能使员工意识到自身的行为, 从而得到合理的改善。在实施行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各层领导也应参与其中, 将安全行为营造在一个好的氛围之内, 这是一个最传统的方法, 长期的坚持下去, 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雷.张爽.栗玉华.黄佳.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在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中的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 2 (10) :18-20

[2]孙爱军, 刘茂.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 (09) :10-30

[3]黄浩.王晶禹.黄敏.周鹏.张景林.张玉若.行为基础安全的理论探讨[J].煤矿安全, 2007, 1 (04) :9-16

[4]周波.朱云辉.谭芳敏.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及其重要性分析[J].价值工程, 2011, 2 (02) :13-16

论会计盈余管理行为 篇8

1.1 会计盈余管理定义

1.1.1 会计盈余

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三个部分。其中,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为企业应计利润总额中易被管理人员所操纵的部分。

1.1.2 盈余管理内涵

从国外来看, 盈余管理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 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从国内来看,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的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在会计学术界, 盈余管理就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 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对企业进行管理, 产生盈余管理行为。

1.2 盈余管理与与会计造假的区别

公司的信息披露只能是相对的真实, 层次上分为“合规性真实”和“公允性真实”。会计造假是公司管理层的一种蓄意欺诈行为, 是违反“合规性真实”的主要原因, 应严厉的制止和惩罚。而盈余管理是公司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 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违反“公允性真实”的主要原因, 具有合规合法的显著特征。

2 会计盈余管理存在的动因

盈余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存在是必然的。

2.1 契约成本最小化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及投资者的契约构成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内容, 随之存在着各种契约成本。公司的目的是力求契约成本最小化。为了达到公司有效管理的目标, 企业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控制和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 进行盈余管理, 使盈余数字有利于自己。

2.2 配股和增发动机

这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考虑的。资本市场是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场所, 但进入资本市场, 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而盈余指标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限制性条件, 为达到配股和增发的条件, 企业一般都要进行盈余管理。

2.3 政治成本因素

政治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政治原因而负担的支出, 是企业在财富转移竞争过程中获胜的筹码。很多公司由于自身的特点会受到明显的政治关注, 包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巨型企业、战略性生产行业和一些垄断或接近垄断的企业, 为避免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受到政府的过多关注, 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会计盈余管理, 将当期会计收益递延至以后各期, 最小化当期会计净收益, 达到节税效果。

3 会计盈余管理的手段

3.1 利用不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3.1.1 滥用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 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 在筹建期发生的与资产购置有关的借款费用, 可予以资本化, 计入这些资产的成本。资产投入使用后, 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企业为调整利润而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3.1.2 自由选择跌价、减值计提比例

新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允许转回, 其他如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的减值仍可转回。但上市公司仍然可以自由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公司可能为避免当年亏损, 不按规定提足减值准备, 留待以后年度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达到操控盈余的目的。

3.1.3 不当运用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法适用于对子公司的投资和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权益法适用于对合营企业投资和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企业。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 但公司仍可在公允价值、关联方等方面滥用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来操控盈余。

3.1.4 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

同长期股权核算相对应的是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所以上市公司还常常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

3.2 利用关联方交易

3.2.1 利用关联交易方的代购代销业务的关联交易调整利润

通过采用压低采购成本, 抬高销售毛利, 持续地向企业输送利润, 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2.2 利用关联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货币化调整利润

通过规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约束, 上市公司因此在此类关联交易中又想方设法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货币化, 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3.2.3 利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调整利润

企业通过采用关联方——非关联方——关联方的交易手法, 将资产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 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 关联方则通过其他途径用以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或者选择适当时机, 再以同样的高价从非关联方赎回资产, 这两笔交易就成为了非关联交易, 企业即可避开相关规定的约束, 确认高价出售资产带来的交易价差, 计入当期损益。

3.3 不当处理收入与费用

3.3.1 提前确认营业收入

为达到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利润, 企业常在产品或资产的风险或报酬未完全转移之前就确认销售业务和其他资产的转让收入, 进行盈余管理。

3.3.2 对当期费用的不恰当会计处理

成本、费用是利润的减少项目, 少计费用可以间接地增加本期收益, 或者任意缩减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具有不良影响的支出 (如研究费等) 来减少费用增加收益。

3.4 调整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 产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各项利得、损失。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企业出于某种需要, 经常刻意对其进行操控。具体表现为:利用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操纵利润;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操纵利润;利用接受捐赠收入操纵利润;利用政府补助操纵利润。

4 会计盈余管理规范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盈余质量信息披露

盈余质量反映的是盈余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 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的质量。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 利用手中的剩余控制权选择会计政策对企业应计利润进行不当的盈余管理。有的企业净利润很高, 可经营现金流量却为负值, 说明企业可能虚盈实亏, 其在现存的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企业指标评价体系之上, 辅以现金为基础的指标评价体系, 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 误导企业利益相关者采取错误的决策。

4.2 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力地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但其有关规定仍不够具体清晰, 缺乏可操作性, 会计政策选择自由, 给管理当局创造了操纵盈余的机会。因此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对于抑制盈余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 严格规定每一个会计政策的使用条件, 缩小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空间。

4.3 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其掌握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及应用,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从“人”的方面保障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通过有法依法、有章循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人格尊严。

参考文献

[1]陆淑波.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

[2]王玖春.辨析企业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J].今日中国, 2009.

[3]于冰, 苗伟.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09, (6) .

[4]宋玉, 李卓.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与股利信息含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08.

[5]陈艳.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盈余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 2010.

[6]蔡吉甫.会计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当代财经, 2007, (6) .

《儿童行为管理》评介 篇9

本书共十个章节,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前事,包括第一至第五章。这一部分从历史的和法律的角度探讨“行为”一词的内涵,以及不同的观点怎样影响我们对行为的理解;儿童学习行为的途径,对我们的实践产生影响的一些理论观点,以及儿童的发展和自身需要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第一章是关于行为的界定。行为就是我们在某种社会情景中所做的事。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比较稳定的核心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由儿童童年经验和家庭影响塑造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受个人的价值观影响,而我们的价值观又受家庭结构、文化与种族、宗教、性别、教育和年龄影响。因此,在分析理解儿童行为之前,非常有必要审视我们成人自己关于行为的立场和价值观。第二章阐述了行为是如何习得的。作者运用了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大学派的观点来阐述人类行为形成的过程。行为主义学派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实验来说明强化的作用和如何运用强化帮助儿童习得行为或摒弃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学派强调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反应的重要性。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鼻祖,他和布鲁纳、维果茨基等人都认为儿童的学习来自自己的动作和对自身环境的探究。在第三章,作者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三要素(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和埃里克森个体心理发展八大阶段理论。他还提示读者要重视儿童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发展。随后,作者运用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强调,发展积极依恋和发挥父亲的作用对于儿童早期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第四章作者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儿童需要是如何影响儿童行为的。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把儿童个体的需要同他们的发展联系起来,即需要和行为的联结。第五章作者对当前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系列法律进行了介绍,指出它们对于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影响。

第二部分,行为与后果,包括第六至第十章。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如何处理可能引起担忧的情况和行为,如何增强儿童的能力和积极的行为管理;现有的外部支持以及与家长合作的方式;探寻家庭、儿童养护机构和儿童教育机构这三者中的行为策略和行为管理,并讨论一些较常见的令人担忧的行为表现。第六章,作者分析了影响儿童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人格发展/自我概念,家庭、联结和依恋,出生顺序和兄弟姐妹,性别和发展阶段。外部因素主要有:学校和同伴、分离、疾病、丧亲、虐待、社会阶层和习俗、媒体等。第七章是如何促进积极行为。作者陈述了如何运用有效策略,避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分心;何时应当为儿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便于其进行认知探索。第八章行为矫正和个人教育计划。通过案例,作者详细描述了对如何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和制定一个完整的儿童教育行动计划(包括方案、目标、结构、完整的记录、评价方式等内容)。第九章合作与寻求外援,讲述了如何找寻专业支持。第十章与父母以及看护者的交流,就与家长交流,共同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管理进行了阐述。

会计行为优化与会计信息质量 篇10

关键词:会计行为,优化,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行为是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 即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活动。会计行为目标可概括为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主体动机两者互动均衡的结果, 其中含有会计最终目的, 即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关需要。由于会计行为是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动机两者的互动均衡, 因此, 会计行为主体的研究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会计行为主体也就是会计人员, 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 一方面追求财富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 (利他主义) 的最大化。当这种目标不一致时, 会计人员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把自己的成本转嫁给他人, 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 进而又对社会造成危害。如何对会计行为主体进行规范, 除了制度约束之外, 职业道德在对会计人员的规范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如何优化会计行为, 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做一探讨。

一、会计行为的优化

优化一般是指采取一定措施, 使某一项事物变得优秀。会计行为的优化则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在优化会计行为观念的指导下, 遵循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 采取优化的手段和优化的组织结构, 以尽可能小的行为投入与耗费生产出数量尽可能充分、质量尽可能高、让相关利益集团满意的会计信息。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同不良的现象作斗争, 优选会计政策, 扬善弃恶做到自律和慎独, 即达到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最佳结合。

1、会计行为的优化标准

会计行为优化的标准是判断会计行为是否达到优化的准绳。会计行为最终结果是产生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考虑到信息成本已不再是障碍, 会计行为优化的首要标准是会计信息质量最优化, 一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一般包括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三个方面。二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包括反映真实性、可验证性、中立性三个方面。三是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比性表明了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经济行为应当一致或类似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对企业不同时期相同或相似的项目要运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一般来看, 会计行为优化标准应是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优化相统一, 即会计行为的优化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要求, 同时又体现了会计行为主体的利益愿望。

2、会计行为优化的途径

(1) 激励机制的优化。激励机制的优化是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 对会计行为的优化不仅需要奖励的正面激励, 而且需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其次, 尊重与信任也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一种需要, 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 就能激发工作热情, 消除畏难和偷懒的心理。最后, 会计行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不仅依靠奖惩, 还要依靠公平的待遇, 即按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

(2) 会计行为素质的优化。会计行为主体素质的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优化。这种优化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二是思想品质的优化。会计人员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指导思想, 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自觉遵守会计法律规范,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三是心理素质的优化。心理素质主要是意志心理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意志心理素质是在正确目标引导下, 为达到这一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的素质。

(3) 监督、实施机制的优化。优化的会计行为, 必须有相应的实施监督机制作保证。优化监督实施机制, 第一要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督机制使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相互监督与制约, 强化内部审计系统。第二, 完善外部会计监督机制。尽管内部会计机制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它毕竟寓于企业之中, 一但企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 内部监督机制就会弱化, 这时就需要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构成科学优化的监督实施体制, 有力地制约会计行为主体的私欲和偏好,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措施

虚假会计信息虽然表现在会计报告中, 但实际上这些财务违法欺诈行为的主要责任者是会计行为主体即企业法人代表和会计、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用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影响会计系统制度变迁的因素可看到, 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不仅是会计信息本身的改进, 而且是系统各方面的改进, 尤其是对会计行为主体的改进。由此提出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第一, 加大教育力度, 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产生, 会计人员是主要的实施者, 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 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是杜绝信息失真的保证之一。

第二, 加大会计规范体系建设, 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力度。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行为执行业务的标准规范。政府应使市场经济科学、严谨、系统、协调统一, 保证会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体现政府的强制监管作用。

第三, 加大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的建设, 实现会计人员行为的优化。会计行为优化是在交易费用可以承受的条件下, 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的, 必须采用科学的会计行为手段和合理的会计行为方式, 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第四, 强化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体系, 加强会计监管力度。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必然涉及一系列部门的高管人员和诸多会计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 而《会计法》等法规制度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打击力度明显偏弱, 而且对造假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 以致高悬在会计主体行为之上的法律之剑不锋利, 使得处罚成本与造假获取的暴利相比微乎其微。因此, 应建立一个充分体现法律法规、政府监管, 行业自律的有效会计监管体系, 并通过立法的形式, 将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明确界定, 以使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对造假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峰, 会计准则研究大连:乐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行为管理会计 篇11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行为;企业;政府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背景

会计政策选择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规范体系所规定的选择范围内,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订企业具体会计政策的过程。

会计政策选择包含行为主体和行为客体。行为主体即行为的发出者,行为客体是可供经营者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即会计政策的内容。

会计政策由谁来选择,《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法律中均未做明确的规定,这就意味着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都可以做出会计政策的选择。但是,根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三者在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显然,股东大会不可能直接参加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由董事会选择还是经营者来选择,关键在于会计政策属于基本制度范畴还是具体制度范畴。就会计政策的本质而言,会计政策应属于基本管理制度。因此,会计政策应当由董事会来选择而由经营者来执行。

二、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行为动机

(一)分红计划假设

若其他保持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管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到本期确认。至于是提高还是降低当期收益,取决于实际收益是高于上限、低于下限抑或是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低于下限,则管理人员存在采用“巨额冲销”的动机;若高于上限,则可能降低报告收益至上限的动机;若介于上、下限之间,则管理人员会选择增加当期收益至上限的动机,以尽快收到红利。如果管理人员的分红计划还包括股权,则他们更愿意平滑收益。总之,管理人员试图操纵收益来提高他们的报酬现值。

(二)政治成本假设

一般而言,政治成本往往与企业的规模及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直接相关。由于会计信息特别是盈利数字,在政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政治敏感度的高低也成为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考虑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大企业若出现巨额利润则可能引起政府的特别关注,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人员就愈可能选择将当期盈利递延的程序以避免政府管制。

三、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行为的影响

(一)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投资者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需要对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各企业运用会计政策的不同,将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增加审计判断的难度

每种备选的会计政策,都有其合理之处,并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成为企业人为调节时务状况的或要手段。对会计政策选择不当,企业可以找出百般理由,从而增加判断的难度和审计成本。

(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环节就是企业会计政策的具体选择运用过程。所以,从会计系统内部来看,当被某种不良动机所操纵,企业政策选择不当时,会计系统输出的信息对其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就会大大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偏低。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代理人往往在会计淮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某种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对会计政策选择实施优化

(一)完善证监会监管政策

证监会的ST、PT和配股政策确实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产生显著影响,许多公司利用这些政策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盈余操纵。因此,对于执行ST、PT的指标进行多元化,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入剔除非正常或非经常性盈利后的数据作为参考,减少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操纵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对于配股行为应推行市场化运作,公司通过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将公司经济效益、投资前景、投资回报等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证券监管部门则监督上市公司披露是否合法、准确、充分、及时,让市场来筛选真正绩优的配股公司。

(二)完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现实约束性,目前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较现行会计制度有较大改进,但一项准则要经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次博弈才能逐渐完善起来,一次博弈过程完成,会计准则便暂时达到“纳什均衡”状态,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博弈,达到新的“纳什均衡”,经过多次博弈,使会计准则不断完善,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所以政府应加快完善以会计准则为主的会计规范体系,及时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订,避免对于创新业务所留出的真空状态,尽量减少机会型会计选择政策选择的操纵空间。

(三)加强会计信息实质性披露,增加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

由于信息不对称,属内部人的企业管理当局具有信息比较优势,会计政策选择偏离轨道的程度,通常取决于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效率,因而要减少机会型选择行为,就必须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公开原则,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增加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这样即使在创新业务无法可依的情况下,通过信息的实质性披露也可以尽量避免操纵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动机。

(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内在重要联系,有效契约型选择动机就是基于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假设。因此,公司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成为决定会计政策选择合理化的重要因素。因而应积极推行年薪制,并将剩余索取权引入报酬计划中,增加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采取股权激励方法,同时从制度上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严厉惩罚措施。如推行累积投票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股东诉讼制度、要求经理人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从而防范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

(五)加强审计监督,确保公正揭示

在博弈过程中,依据博弈规则行使裁判监督权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不可低估,特别是在证监会表示ST或PT处理将尊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在审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是否敢于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对引导良好的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具有较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制度建设,促使其进行客观公正的鉴证,扮演好“经济警察”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于东智公司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浅析上网行为管理 篇12

1 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带宽的滥用导致上网速度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正常的网络应用受到影响,网速慢、网络应用断断续续成为人们头痛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业务无关的应用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这其中BT、迅雷等P2P软件下载以及PPLive等在线流媒体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这种情况靠单纯的扩容带宽无法解决,必须对网络带宽进行合理分配。

2.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导致组织竞争力下降。工作场所成为免费的网吧,员工在工作时间看新闻、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炒股等成为常态,人在办公室却不在工作,传统的考勤制度失效。因此必须对网络上的应用进行有效管理才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3.信息泄露影响网络安全。员工上班时间通过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博客、论坛等外发信息可能导致主动的机密信息泄露;同时感染木马、黑客控制等也会产生被动的信息泄露。由于缺乏日志记录,信息泄露后很难追查泄露的源头,责任也难以追究。因此必须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授权,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

4.上班时间从事违法违规的网络活动影响组织的声誉。员工上班时间在网上发表传播反动言论、访问反动、色情网站将严重影响组织的声誉。因此必须对访问的网站进行过滤,对发布的信息和网页信息进行审计,必要时进行拦截。

2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功能

1.应用识别功能。可以分析、识别多种网络应用,实现对网络应用的控制管理。

2.灵活的带宽管理。可以根据定义的用户、组、网络应用、网络接口、网络线路合理分配带宽通道,对重要的应用预留足够的带宽,并具有动态带宽分配技术。

3.系统监控审计功能。可以根据访问的网站、聊天行为、发表的言论、搜索的关键字、发送的邮件等各种上网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

4.报表统计分析功能。可以获取用户行为统计表、流量分析表、应用统计表、时间走势表、用户统计表、应用排名表等,并以图表的形式分析用户的上网行为。

5.本地验证功能。可以实现单位内所有上网人员的准入认证,用户打开浏览器便会弹出上网认证窗口,没有认证授权的人员一律不能上网。

3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部署模式

1.网关模式。网关模式部署于网络出口处,所有上网数据流经设备端口连接互联网,适合可更改网络架构的用户。此模式设备的所有功能都有效,包括防火墙、NAT、路由、流量控制、内容过滤、用户访问控制等。

2.单网桥模式。透明网桥模式置于网关出口之内,设置简单、透明,适合不希望更改网络架构的用户。此模式设备的所有功能都生效。

3.多网桥模式。多网桥模式用于客户存在多个出口的情况,设备可提供多对的透明网桥接入,支持分桥的负载均衡。此模式设备的所有功能都有效。

4.旁路模式。在旁路模式中,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与交换机镜像端口连接,通过镜像端口获得链路中的数据“拷贝”,主要用于监听、审计局域网中用户的TCP上网行为。此模式设备的流量控制功能无效。适合不希望更改网络架构且减少单点故障的用户。

5.双机热备模式。双机热备模式采用了双机VRRP部署,支持两台以上设备同时以主机模式、主备模式运行,起到设备冗余与负载均衡的作用。

4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基本架构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一般部署在网络的出口处,对用户访问互联网的行为进行监控。一般如果考虑到对原有网络的影响最小,同时又要能进行网络行为管理、安全审计、信息过滤和带宽管理,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以透明网桥的方式串接在核心交换与防火墙之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5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部署方式的局限性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一般部署在网络出口处,所以不能监控用户对内网的访问,由此影响内网的性能和安全性。如果设备采用串行部署,可能由于设备的性能问题造成带宽的瓶颈和单点故障问题;如果采用旁路模式则对流量的控制无效,对监控UDP上网行为无效,只能监控TCP上网行为,同时对网络的阻断能力也不高。

6 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员工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看视频、BT等P2P类软件下载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网络安全、带宽分配的合理性。通过合理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局域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BT等P2P软件来下载大容量文件,占用了大量的工作带宽,导致网络堵塞,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另一方面,员工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看视频等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合理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局域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上网行为,内容识别,流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甄保社,董秋生,罗荣庆等.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内网安全管理系统[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2):61-63,69.

[2]邢雪梅,刘剑锋.在校园网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初探[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7):60-61.

上一篇:支出效益下一篇:国家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