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行为

2024-07-16

投资者行为(共12篇)

投资者行为 篇1

摘要:证券市场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运行的。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往往受政府行为主导, 政府行为不仅导致市场的波动, 而且还可以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政府主导市场的结果是扭曲了投资者行为, 加大了市场“泡沫”, 并为利益集团寻租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证券市场运行,市场机制,政府行为

投资者行为理论认为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 投资者能够甄别企业并能对企业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价, 证券价格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尺度。由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理性投资使证券价格能够正确的评估企业的经营水平并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协调, 因而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是证券价格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和实体经济运行周期, 其在微观上具有以价值发现为基础的优化资源配置、宏观上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其内在机理是优质的上市公司, 其股票价格就高, 社会资本也就会向这些公司集中;同时, 优质的企业又能创造相应的价值, 投资者从中得到满意的回报。这种以价值发现功能为基础的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 优化了资源配置, 增加了投资者的财富, 促进了经济增长。证券市场理论表明了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 揭示了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即在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当事人具有贝叶斯理性并能无障碍获得市场信息条件下, 股票市场能够实现均衡;均衡的市场才是有效的市场;在均衡的证券市场, 所有投资者的机会是均等的, 而且大部分投资者能够获得平均收益, 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效用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证券市场的价格呈布朗运动, 市场价格变动呈随机游走规律, 使得操纵市场、误导投资者的行为不易发生。同时也说明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证券市场主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 其运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作为股票市场的管理者的政府在市场中应发挥有限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是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规范经营者及中介机构行为、健全交易程序和强化市场监管。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市场, 只有在市场失效时, 政府才应利用法规及政策手段加以调控。

我国证券市场是在政府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 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是保护市场的正常运行, 防止证券市场过热和过冷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所以, 尽管这一时期证券市场的运行也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 大起大落。但运行趋势基本符合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市场特征。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性较高。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 融资数量的增加,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政府将证券市场服务于国企改革作为经济战略加以强化, 政府开始全面介入证券市场, “政策市”也由此产生。本文以主流金融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为基础, 分析政府行为对投资者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一、政府干预行为改变了证券市场运行规律, 不利于投资者理性预期

证券价格的波动是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之一, 正常的市场波动有利于证券市场价值发现功能的发挥。实体经济的运行趋势具有不确定性, 加上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及信息的不对称, 必然导致市场的波动。但这种波动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这种市场波动在一定运行趋势下的波动, 是对实体经济运行的一种反映, 在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没有发生变化以前, 证券市场运行格局也不会发生变化 (当然证券市场会提前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 。二是市场机制会自动修复市场波动。由于市场的理性预期和投资者的套利机制, 会使每一次的市场波动的幅度逐步减小, 系统风险逐步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说, 证券市场的波动是证券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 有利于价格回归价值,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发挥。但我国证券市场的波动并非是基于宏观经济的反映, 而是政府行为的主导;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反映不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 而是基于政府行为预期。政府行为直接导致市场波动的幅度加大, 使证券价格变化脱离反映内在价值的运行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分析来说明这一结论。

我国政府干预行为不仅导致证券价格大幅波动, 而且它还可以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如果说1996年以前, 政府干预市场的特征只是导致证券价格的大幅波动, 而没有改变市场的运行方向, 那么1996年以后,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不仅使证券价格大幅波动, 而且还可以改变市场运行格局。1996年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GDP增长率从1993年13.4%的峰值, 下降至1996年的9.7%, 到1999年更下降至7.1%;1997年以后, 东南亚金融危机, 虽然没有直接波及我国, 但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加上当时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 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更大。所以1997年以后, 我国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普遍下滑。也正是在这种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需求不足、投资下降的情况下, 政府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证券市场。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证券市场的支持开始了。先是上海与深圳市政府竞相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企业上市与投资者进入市场, 同时国务院各职能部门采取措施, 扩大资金入市渠道;接着《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文章, 鼓励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正是在这一整套政策的支持下, 我国证券市场在1996年以后走出了一轮独立于实体经济运行的大幅度上升行情。上证指数由1996年初的500余点, 一直上涨至2001年6月底的2245点, 深圳指数由不到1000点上涨5000余点, 大部分股票上涨了3-5倍。但是另一方面, 在这5年中, 我国上市公司的价值并没有没有增加, 有些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有所下降。

政府行为对投资者理性预期的另一方面是国家信用在证券市场上的过度倾斜, 这实质为新兴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隐性担保契约”①。我国政府既是证券市场的组织者、管理者, 又是上市公司最大股东的代表。一方面, 政府具有干预证券市场运行的责任感, 既不愿让证券市场过于火热影响实体经济, 也不愿意市场过于低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 作为上市场公司的最大股东, 政府自然有一种希望证券市场的繁荣的倾向。从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历程看, 只要在市场低迷时, 政府就会动用各种政策手段, 出台“利好”来提升市场信心。这种政府对市场频繁的支持行为, 在使投资者获得源于政策支持收益的同时, 也使投资者对政府支持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政府行为与政策逐步成为左右投资者行为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机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被弱化。

在政府行为对证券市场运行提供“隐性担保”的前提下, 政府行为成投资者行为的目标函数, 追求政策性收益成为优先选择, 而由正常的企业价值与资本增值所决定的市场收益被淡化。因为, 投资者总是追求收益最大化, 在投机收益大于投资收益的情况下, 投机便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而当每个投资者理性选择的同时, 必然导致整个市场的非理性投机。因此, 尽管中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 市场规模大幅扩大, 但“大多数股票价格与盈利能力相比的比率奇高, 以至丧失了投资价值, 只能成为投机赌博的工具”②。纵观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历史, 大部分时期股票价格在高位运行, 尤其是1996至2001年和2006年以来两次“牛市”行情, 市盈率超过50倍,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种脱离了实体经济运行的证券市场并非市场主体的非理性所致, 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行为的“隐性担保”。

二、政府对证券市场运行目标定位加大市场“泡沫”, 导致投机气氛浓厚, 并为利益集团寻租创造了条件

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运行目标定位首先考虑的是企业融资。由于财政体制与银行体制的改革, 企业原有的资金周转方式发生了变化, 导致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资金供给不足, 而证券市场正好成为新的募集资金的渠道。证券市场形成之初主要是地方政府利用证券市场为本地企业服务;1996年以后, 中央政府开始强调证券市场筹资集金的作用, 并将证券市场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募集资金的渠道。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要达到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目的, 其前提条件都是必须要有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那么如何让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呢?根据投资者行为理论, 投资者是逐利的, 只有当投资者预期参与市场有利可图时, 他们自然就会投资证券市场。但问题的关键是我国证券市场并不具有经济理论所描述的投资价值, 因为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使居民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一方面企业需要资金, 另一方面企业现实对社会资金又没有吸引力。由于政府权力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使我国的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有很强的依赖性, 只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证券市场, 再加上舆论工具的作用, “羊群效应”就会产生;主流经济学所认同的理性投资者就会失去生存空间, 而“噪声交易者”就会成为决定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正因为如此, 每当证券市场低迷时, 或者说每当证券市场影响到了企业融资时, 政府就会出台“救市”政策, 这是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目标定位所决定的。

同时政府干预证券市场也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形象。证券市场作为一个相对透明、公开的投资场所, 它不仅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提供了同一竞技平台, 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增加国民收入, 提升政府形象。如果按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加上证指数100点为基点, 到2007年8月底, 不同的股票理论价格应该上涨35倍。目前两市投资人数超1亿, 如果再加上庞大的基金投资群体, 证券市场涉及的人数更多。这样一个庞大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会影响这样一个群体的利益。所以政府更乐意看到市场的活跃和证券价格的上涨。就拿2006年以来的证券市场来讲, 首先是国家财富获得了巨大的增值。2006年以前, 两市上市公司市值不到5万亿人民币, 目前已超过30万亿人民币, 如果国家直接持股和国家控股占60%的话, 国家财富增值近10万亿人民币, 相当于一半的GDP产值。同时, 如果2007年以来按每天平均2000亿的成交金额来计算, 每天的印花税超过6亿, 全年近2000亿。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也大幅度增值。2006年以来, 不论是直接投资证券市场, 还是超过购买证券基金间接投资证券市场, 都获得了罕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 对于2006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尤其是2007年以来证券价格的大幅上涨, 政府表现出了十分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证券价格的上涨, 背离了其内在价值, 会为以后的经济运行留下了隐患, 政府有干预的动机;但同时由于证券价格上涨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了收益, 社会呈现歌舞升平的大好形势, 政府不愿看到市场下跌而受到责难等负面影响。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 最终政府行为还是倾向以不同的方式维持证券市场的活跃, 在市场低迷时, 不惜以“政府信用”作担保来动员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

政府目标定位不仅导致市场泡沫, 而且也为利益集团寻租创造了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996年初至1997年上半年的活跃之后, 1997年下半年开始调整, 市场的低迷, 使国营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变得十分困难, 尤其是刚把融资目标定位在证券市场的中央国营大型企业更希望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 而一个活跃的市场是直接融资的前提条件;同时1996年进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因1997年以后市场的下跌, 损失惨重, 其中包括券商、银行和国营企业的资金③, 他们对1997年以来证券市场的持续下跌十分不满, 希望政府“救市”。此外1999年以后, 被正式允许进入证券市场的国营企业、国营控股企业, 上市公司的资金也需要从证券市场获得收益,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证券市场的“多头同盟”, 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影响政府出台有利于证券市场活跃的政策。我们不知道这些利益集团是通过什么方法影响政府行为的, 但我们能够发现1999年以后政府的确出台大量的“利好”。5.19行情正是在这些“利好”的作用下发动起来向纵深延伸的。

证券市场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不仅为金融理论所认同, 也被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所实证。但对于经济转型国家来说, 在如何发展证券市场、为经济服务方面则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主流理论将证券市场看成是市场机制运作的典范, 代表市场机制运行的理想状态, 只有具备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参与者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 依据一定的规则自由地进出市场, 才能达到证券市场的均衡, 实现帕累托效率。这种自由的市场制度是证券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政府则是通过赶超模式在证券市场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不论是发达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价值体系的形成则都是以投资者对企业价值和宏观经济的判断为依据的, 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必须以市场机制运行为基础, 政府行为在证券市场中的合理边界是不能超越投资者对证券价值的理性预期。我国证券市场是在政府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政府全面参与证券市场运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常态, 一方面政府的干预行为直接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有利于证券市场服务于改革, 服务于政府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 由于政府干预中的“政府失灵”蕴含了与市场规律不相融的行为, 降低了市场效率, 妨碍了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因此, 转变政府观念, 明确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职能, 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预期建立在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经营方面, 减少证券市场对政府行为的依赖, 让投资者享有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 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丁宏术.中国证券市场功能、主体行为与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黄复兴.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王洪波, 宋国梁.资本陷阱.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4]王兰军.股票市场功能演进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投资者行为 篇2

一、安全投资行为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某种定义上来说,安全投资是为了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预防各种事故伤害、消除事故隐患和治理尘毒等有害作业环境的全部费用,包括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所支出的费用。安全投资行为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系统安全性,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持续顺利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安全投资主要用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及改善环境三方面。

企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为了求得发展,应根据自身素质与收益结构和外部环境条件作出各种选择与判断,开展各种自觉活动,即发生现实的企业行为。企业安全投资行为就是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对生产经营安全需求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所作出的现实反应,它是由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安全投资资金主要是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其比率一直为10%至20%,对于矿山、化工等企业则大于20%。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获得自主经营权,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安全与健康。企业往往把资金集中于直接生产性投资而忽视安全性投资,甚至是明知会造成严重后果却抱着侥幸的心理。致使安全投资不足,安全措施不力和安全装备严重不足,有的企业对项目中配套的安全卫生设施随意削减。在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时,不按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要求设计、施工,致使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使安全生产出现了不少问题。

当今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安全生产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如果只是将有限的资源全都投资到生产规模的扩大上,忽视安全投资,那么事故和职业病就会增长,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反过来就会降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企业的安全投资不足,安全基础工作薄弱日益成为了我国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规范和引导企业主动的安全投资行为、杜绝企业的非理性行为,是我国目前企业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我国企业安全投资研究多侧重于安全经济效益、安全投资的决策方法和安全管理体制方面,而忽视了对安全投资活动中最基本、最关键和最富有积极性的因素——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研究,缺乏对企业安全投资行为规律的系统总结。从这点出发,我们有必要借鉴行为科学、经济学、风险学、心理学等理论,从多角度对企业安全投资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增强企业的安全投资意识,调动企业依法进行安全投资的积极性,规范和引导企业安全投资行为。

二、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针对我国企业安全投资不足,安全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如何规范我国企业安全投资行为,引导企业理性的安全投资,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对于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改变,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设立的近期目标是尽最大可能规范企业安全投资违规行为,远期目标则是强调企业的内在素质建设,从“心理”上感化企业,使其打消安全投资违规行为的念头,建立引导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长效机制。因此企业的安全投资要从法律和经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解决。

1.规范企业安全投资违规行为,建立完善的安全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投资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自利性”。针对这样的情况,结合心理学家勒温的`研究,本文认为在规范企业安全投资行为时,应当按照“服从”到“内化”的过程,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在这个阶段,应当提高安全监察水平、加大安全执法力度,严厉处罚安全投资违规行为,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并用,使违规企业的违规投资行为在经济收益、政治前景、社会声誉等方面都得不偿失,从而使投资违规行为的动机得以有效控制。

要建立“规则”层面上的“和谐”社会,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安全立法是强化安全监督监察的重要基础,也是治理企业安全投资违规行为的重要基础。治理企业安全投资违规行为,在整个安全立法上应突出“严”与“明”,加大安全投资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建立一个立足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法规体系是依法治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它的实现理所当然是目前安全监督管理的中心任务。

2.运用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安全投资行为

(1)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企业要建立提取安全费用制度,根据地区和行业的特点,分别确定提取标准,由企业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在确定安全投资的计提标准后,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企业的安全投资资金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防止专款费用挪作他用或低效使用,对专项资金的实际用途、安全投资计划、资金使用效率、生产安全环境改善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将企业安全投资的措施落到实处。企业一次性安全投资成本大,不可能把所有的资金都用在安全设施的配置上,所以就要多渠道筹集安全投资资金,如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等。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用于整治安全隐患和抢险救灾。积极争取国家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财政贴息贷款及职工个人交纳安全保证金,征收事故或危害隐患源罚金,建立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工伤保险差别利率制度,用于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等。

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不能仅仅单从产品的销售额或产量中提取,这就意味着企业产量大经济效益好就应该多提取安全费用,这势必造成大型企业提取过多的安全费用,小型企业提取过少的安全费用的现象。这种安全费用的提取法不考虑企业的安全状况,显然是有所违背安全投资的本意的。所以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应该针对行业、企业的特点建立起安全投资的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的规模大小,产品销售额,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等来确定安全费用提取比例。最后要建立企业安全投资资金的监督机制,依法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设施长效投入机制。

(2)风险抵押金制度

安全风险抵押金,在煤矿己经实行。煤矿企业先交一笔风险抵押金放在银行,专款专存。一旦发生了事故,政府用这笔钱抢险救灾。在风险抵押金的约束下,企业自身必须加强对安全保护的重视,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监察成本。借鉴风险制度在保险业及相关领域的实践,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收取风险抵押金,既是防止企业发生事故的保证金,又是保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执法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能有力地防止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资格后,又对安全法规政策“阳奉阴违”的现象。

实行风险抵押金办法,从准入门槛对企业把关,从制度上建立企业自我约束的违规行为防范机制,有利于强化安全监督,对保障规范企业安全投资行为能起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但是,安全风险抵押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应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应通过立法形式将该办法确定下来。同时,立法要广泛调查听证,以确立一个合理的提取和返还额度。对这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该制度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制度化,安全监察的外部化转化为企业自身管理内部化,制定合理的风险抵押金提取和返还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安全投资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3)事故赔偿制度

目前一些企业对发生事故、死几个人不太在乎的原因之一是现有的事故赔偿标准偏低,企业赔得起钱。企业在受收益驱动超负荷生产时,很容易诱发灾难性事故,因此,必须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有关地方已出台的事故赔偿政策及标准,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事故赔偿方面的法规,大幅度提高事故伤亡的赔偿标准。提高事故的赔偿标准,可以增加矿难的经济成本,依法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能激励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主动性。企业必须认真执行工伤保险制度,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及时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提高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建立起自觉保障安全投资、努力减少事故的机制。赔偿标准的提高是希望在提高企业事故成本的前提下,促使企业重视安全投资,真正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3、结语

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篇3

关键词:个人投资;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近年来,随着FPA性格色彩理论的推广,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了。有人将其应用于文学创作,有人用它进行酒店管理,有人用它进行心理咨询、留学咨询,有人用它进行员工招聘测试,当然也有人将它应用于学校的教育,进行分类教学、因“色”施教,将该理论应用在这些具体实践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它作为一种系统工具,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分析自己与了解他人。本文将利用“性格色彩学”理论来分析投资行为,并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揭示“红、黄、蓝、绿”不同性格色彩的个人投资者分别在上涨与下跌行情中所呈现的不同投资行为。

一、性格色彩学理论概述

“FPA? (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 性格色彩”的四色分类可追溯到古希腊,以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作为源头。希波克拉底认为:构成人体体液的四种主要成分分别是心脏的血液、肝脏的黄胆汗、胃部的黑胆汗和脑部的粘液。每个人体内体液的混合比例是各不相同的,血液占优势的人属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人属粘液质,黄胆汗占优势的人属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属抑郁质。他认为“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但许多人有着相似特征”。

乐嘉借鉴了气质学说的精髓,将乐观爱玩的人归为红色;将循规蹈矩、感情细腻特征的人归为蓝色;将喜欢成为领导者的人归为黄色;而将乐于旁观、很轻易就会被人所领导的人归为绿色。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密码,这些性格色彩具有一定的支配功能,会影响人们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思想与行为,最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行为表现,其具体特征如下表所示。

二、不同性格色彩投资者在上涨与下跌行情中的行为特征

红黄蓝绿四种性格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他们在进行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不同的性格色彩会影响其具体的投资行为,并且不同性格色彩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涨跌中的投资表现有比较大的区别,表现如下:

三、不同性格色彩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为了验证不同性格色彩的股民在牛熊市中投资行为的不同,旨在了解不同性格色彩对股民投资行为的影响。

(二)样本说明。这次调查通过手机app问卷星完成,共回收208份问卷。调查对象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12级金融学、2013级投资学的在校大学生。问卷中利用乐嘉性格色彩学测试题对调查者的性格色彩进行了归类,共有84位红色股民、18位黄色股民、44位蓝色股民及62位绿色股民。为保证调查的质量,被测试者均被告知所有题目均无标准答案,完全由其按自己的第一反应或倾向来答题。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上涨行情中,不同色彩股民的投资行为特征

问卷题目一:您在上涨行情中的投资行为倾向是( )

A、密切关注股市的信息,参考股评专家推荐,作出买卖。

B、相信自己的判断,遇到合适的买卖时点,快速买卖不犹豫。

C、独立分析,构建资产组合,密切关注股市价格的走向。

D、不追求股价的快速上涨,涨的快也跌得深,投资有收益就好。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上涨行情中,四种性格色彩的被调查者呈现出不同的投资倾向。其中红色股民中有52位倾向于选项A,占红色性格总数的61.9%,说明他们更热衷于追寻市场热点,依据市场信息做出决策,甚至有时候会四处打听消息参考他人意见。黄色股民有11人选择了B选项,占黄色性格总人数的61.1%,说明他们更加自信、勇于冒险、敢于投资,全力把握市场机遇,力求在一波良好的行情中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此外,29位蓝色股民选择C选项,占蓝色被调查者总人数的65.9%,说明他们在追求获利的同时也保持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更注重策略,优化资产组合配置,防范市场行情突然变化带来的风险。53.2%的绿色股民偏向于选择D选项,乐天知命并且倡导中庸之道的绿色股民主要以保卫获得的资产增值所带来的利益,追求资产的稳定增值。

2、下跌行情中,不同色彩股民的投资行为特征

问卷题目二:您在下跌行情中的投资行为倾向是( )

A、情绪波动,但心中仍犹豫不决,偏向于持股观察等待股价上涨。

B、相信自己的判断,可能是机构诱空,继续观察,但下跌太多会进行止损。

C、全面分析排查下跌原因,调整策略,构建新的组合。

D、快速撤离资金。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下跌行情中,58.3%红色股民选择了A,说明情感充沛的红色股民的情绪容易受到股市下跌的影响,他们倾向于持股观察。黄色股民中有44.4%的人在股市下跌中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如果股价跌得太深,他会止损,避免亏损扩大。严谨细致的蓝色股民,在股价下行时,有54.5%的比例会进行全面排查下跌原因,企图找寻新的股票组合来减小原组合风险。最后,绿色性格股民在股市下跌中,做出的选择的比例较为分化,其中有33.8%的人数选择了快速撤离股市,也有32.3%的绿色股民选择调整资产组合。

四、总结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验证了不同性格色彩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连续上涨和下跌中的反应与行为存在着不同,并得到以下结论:在股价上涨中,红色股民乐于捕捉市场热点、黄色股民敢于冒险追逐收益增值、蓝色股民注重构建资产组合、绿色股民要求资金安全;在下跌行情中,红色股民持股待涨、黄色股民果断自信、蓝色股民严谨分析、绿色股民迅速止损等。

但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其样本的选择受限于高校正在进行模拟炒股的大学生,并未将有进行实盘炒股的学生分离出来单独分析,此外,也并未考虑男女性别的影响,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密码解读》,文汇出版社,2006。

[2]乐嘉:《色眼再识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投资者行为 篇4

一、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行为金融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 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 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有限理性理论、前景理论、价值理论、羊群效应、有限套利理论、投资者认知有限理论等。

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股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受到各种客观的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并且存在一定偏好。通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 我们总结出投资者行为的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可以了解自己决策偏好, 有意识地对投资策略进行适度调整, 尽可能避免因决策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和股票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分析、判断股票投资者的行为, 必要时进行有效引导, 以维护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 使我国股市稳健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角度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指导, 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法, 以608名有投资经验的社会个体投资者为样本,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入手, 对影响他们投资决策的因素的进行调查, 从投资者的基本财务状况、外部环境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信息披露情况调查、上市公司影响因素以及投资者本身的认知偏差五个方面对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个体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购买蓝筹股、低价大盘股和科技股。而选择购买这几种类型股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市盈率低, 并且业绩好。

个体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主要受到外界宏观环境和个体生活的社交环境, 以及个体主观因素三方面信息的影响。

外界环境的信息, 如国家宏观政治、股市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行情走热的专家分析, 以及个股或专家的小道消息等因素中, 国家宏观政治的变更是被45.3%的投资者认为是投资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且72.4%的人在不同程度上相信经济发展能够支持股市上升。这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股民的股市预期颇具参考价值。

由于人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的个体, 所以在决策时难免会接收到来自社交圈里他人给的建议或意见, 此时有28.9%的股票投资者会听从他人意见、放弃自己的想法, 27.6%的股票投资者会综合考虑他人建议进行决策, 还有43.4%的人不理会他人意见, 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见, 超过一半的股票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采纳他人意见。

当然, 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以外, 投资者自身的技术知识、认知习惯和个性, 也会对股票买卖行为带来影响。个体知识和获取的市场信息是有限的 (例如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读懂并利用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他们就不可能从公司详细的财务状况这方面对股票进行评估) , 加上自身的对损失的厌恶、害怕后悔, 以及把一部分希望寄托于政府行为的偏好, 致使股票投资者的决策难免带有主观判断。

(二) 建议

根据上述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票个体投资者提出建议:

1. 在进行决策时, 投资者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准确理解新出台政策意图为基础, 把握政策的发展方向, 预测变化趋势;同时, 广泛搜集信息结合所处的市场背景, 分析管理层的监管思路, 把握监管焦点, 立足管理层的监管立场上换位思考, 推测监管政策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此外, 关注国民经济状况, 据以判断国家宏观经济工作重点。努力实现自身投资水平的提高。

2. 投资者应树立维护自身投资权益不受侵犯的意识, 并落实于行动。

对于蓄意侵害个人投资者利益的券商、中介机构、分析师、上市公司, 勇于举报, 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3. 个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加强证券投资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 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投资与行为金融学 篇5

行为金融学这一术语出现在90年代中期,是金融领域一次较新的革命。所谓行为金融学即是我们对于常在使用有效市场理论时,遇到一些极端情况的一种解释。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由此才引出行为金融学。

以下是行为金融学家们认为投资者心理特征的两个主要观点:

过度自信:当投资者过度自信时,市场中的交易量会增大。在完全理性预期的市场中,如果不考虑流动性需求,交易量应该是零。如果理性已是共识,当一个投资者买进股票时,另外的投资者卖出股票,买进者会考虑是否存在卖出者知道而买进者不知道的信息,这时就不会有交易产生。以过度自信而闻名的费雪,在1929年峰值之前的两周接受了一次访问时说道,他认为股票市场将持续处于高位。期间还写了一本书,阐述了20世纪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支持未来股市向好的前景,并且根本找不到股市有下跌的理由。他曾经有一座华丽的宅邸,也一度非常富有,却在随后的股市崩盘中变得一无所有。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形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做法能帮助人们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推断出结果,但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偏差。

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美国行为金融学家奥登在研究了10000个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后发现,投资者更可能卖出那只上涨的股票!当股票价格高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获利)时,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希望锁定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亏损)时,投资者就会转变为风险喜好者,不愿意认识到自己的亏损,进而拒绝实现亏损。当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既有盈利股票又有亏损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而将亏损股票保留在投资组合中,回避实现损失。这不是理性的思维模式。有一名教授在于同事吃饭时打赌说:“我们来玩投硬币的游戏吧,如果是正面我给你2万元,如果是反面你给我1万元。”同事有点不知所措。答道:“得了吧,我才不玩这个。”教授说道:“那我们换个玩法,我重复抛100次,如果正面朝上我给你2万块,如果反面你给我1万块。”同事想,如果真这么玩100次的话,我赢定了。于是欣然同意打这个赌。当然后来他们没有这么玩。不过这件事证明了同事一开始的选择是非理性的。不能说我愿意接受100次这样的赌局但不接受只有1次。实际上,获得2万元对我来说是件好事,但我仍会对可能遭受的损失感到忧虑,1万元可是一大笔钱,当然俩人都负担得起。说明当面对得失同等概率时,损失带来的痛苦往往支配着人类的行为。

投资者行为 篇6

随着越来越精准的金融经济数据的获得,人们对行为金融学框架理论进行了大量印证研究。以下研究表明,行为金融学确实能够很好的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传统主流金融学难以回答的很多现实经济现象。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将对有限理性前提下的个体以及群体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已有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个体投资者  群体投资者

一、绪论

行为金融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经过20年来的发展,它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它比较系统的解释了许多市场异常行为,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其中,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实际心理出发,分析控制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金融市场的相关影响,着重研究个人投资者的心理投资决策过程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偏差和其影响的因素。中国的证券市场属于完全的新兴市场,其中存在的大量无法解释的事件“异象”为行为金融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对象和平台。它打破了个体决策过程中的黑箱,揭示了个体决策的有限的理性,从而对原有的金融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使金融投资决策的研究向理性迈进一大步。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了情绪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等,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表现的行为和投资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二、理性与非理性

(一)经典现代金融学的局限与行为金融的产生

李心丹(2005)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指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张峥等(2006)认为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典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说将包括两个重要的经济元素,即预期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偏好和信念更新的贝叶斯理性理论。刘力等(2003)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习惯把理性经济人看成一个对与苦乐能够作出正确权衡的量化计算者,而苦乐将人们可以体验到的“效用”可以进行度量。行为金融学所依赖的投资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和投资者的信念、偏好和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最新成果。

(二)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三种状态

何大安(2004)提出认为在有限的理性实现程度存在着三种状态:潜在性的有限理性理论、即时有限理性理论和实际有限理性理论。潜在性的有限理性认为个体在内心存在着一个实现效用的最大值,这一效应最大值的实现要求个体以及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影响抉择的可能的所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并且还让个人必须能够正确的进行分类、加工以及处理好那些不确定因素的未知状态。即时有限的理性是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行为金融学下的经济人很难对影响抉择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作出合理的预测、判断和加工以及对于处理的状态。实际有限理性是指行为经济人都是经历一定长时间的思考活动之后,将在较短时间以及较长时间内之间所能实现的有限理性投资的状态。

三、投资者个体与群体特征研究现状

(一)关于投资者个体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

对投资者个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的个体行为分析,以及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的长期影响。

1.易获得性偏误。Kahneman和Tversky(1973)将“容易令人联想到的事件会让人误以为这个事件常常发生”这种现象称为易获得性偏误。其原因是个人无法完全从记忆中获得所有相关信息。比如Shiner(2000)中就指出,网络用户会倾向将1990年以后的股市繁荣得益于网络的发展。

2.代表性偏误。De Bondt和Thaler(1985)认为,投资者对股市的赢家会过度乐观,对股市的输家会过度悲观,这会导致股票价格和基本价值的差异变得巨大。Kahneman(1973)和Grether (1980)以及Tversky研究都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在评估机率高低时,通常根据以往或相类似的情况对事件进行分类,然后会相信历史重演的可能。

3.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它源于人们的乐观主义。随着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更为激进,造成的损失就越大。Benos和Odean对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平均表现、出售股票的平均表现和交易成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投资者普遍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Apert(1982)认为这种过度自信会造成投资者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产生偏离轨道的理性行为。

4.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指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会出现非理性偏差,导致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的产生。De Bondt和Thaler(1985)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使用超过50年的市场数据来检验这个假说。投资者对信息反应情绪化,就会产生非理性的一面,造成过度反应,形成估价过低或过高。

5.追求刺激。熊金武(2015)认为人们愿意追求刺激,对于那些新奇、紧张、多变性的活动往往具有较大的偏好。比如年轻人喜欢从事风险较大的运动,如蹦极、攀岩、赛车等。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的投资行为,往往表现出过度的风险偏好。这使得年轻人的业绩低于不追求刺激的投资者。

6.保守主义。张亚楠(2010)认为保守主义指人们的思想普遍存在惰性,即在一定环境下,当人们接收到新的信息时,认为新信息不具备代表性,则他们会忽略新信息,不愿意理性的改变他们的原有信念。

7.模糊厌恶。模糊厌恶是指对主观或含糊的小确定性的厌恶程度大于对客观小确定性的厌恶程度。Heath和Tversk(1991)发现人们厌恶模糊的程度与对小确定性的主观概率估计能力负相关。Fox和Tversky(1995)提出,当决策失误或者与有能力更强的参与者合作时,人们将更加厌恶模糊。

8.阿Q精神。刘力等(2003)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具有阿Q精神,即人们的信念与行动的成功与否相关。如果行动失败,人们会自我安慰,调整自己的信念,减少由于后悔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如果行动成功,人们则会向上调整自己的信念,显示他们的决策正确。Arkes和Blumer(1985)使用这种认知的偏差清晰地解释了投资中的沉没成本效应。

(二)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相关研究

投资者群体行为主要指的是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它是由于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对彼此产生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投资者群体行为分析就是以投资者间相互影响为前提条件下的群体行为及怎样才能使市场贯通的一种分析。

1.从众理论。从众理论指人们会长时间受到很多人的内在外在的影响,从而会跟随着大众人的想法或者行动,并且人们是不会考虑他们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众心理往往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失败。经济学领域常用“羊群效应”一词来描述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从众、跟风的心理。

2.权威服从理论。杨海莹(2006)认为在消费心理学中,主体以服从人们在特殊给定的社会场景中的心理情况下,为了获得奖励与赏赐亦或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相一致的行为态度而选择将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提供给客体的一种心理。在资本市场中,很多充当主体角色的投资个体并不是很了解资本市场而且他们对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也并不是很敏感,同时他们受作为客体角色的相关专家和其他投资个体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投资行为是属于被动的进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便由信息不对称扮演着。

3.大众模型理论。大众模型理论指一种被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预期的一种思维习惯,而这个思维习惯会在股价形成的过程中被他们广泛应用。饶育蕾,刘达峰(2003)研究发现该模型可解释与社会潮流和时尚相关联的投资行为[10]。

吕婧(2014)认为在大众模型中,人们很少会在分析资产价格走势的时候考虑基本面,这是因为人们本身对经济数据就存在一个错误的理解以及该理论所包含的因素自身就是可变的,因而会对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四、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一)投资者行为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研究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分析投资者自身行为和行为因素可以实现减少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错误判断。身为市场的监管层,应借鉴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投资者市场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市场的发展进行规范。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上初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大的意义。

1.避免认知偏差,优化投资选择行为。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可以借鉴实证研究中的发现加以针对性避免:如投资者对于自己的决策过程和行为特征应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真的对自己投资亏损的股票是否持有时间过长进行检查或对自己投资有关的负面消息有所忽略;投资者对所谓的市场“潮流”应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与决策,不能盲目追随。借助行为金融进行分析,证券市场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投资者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市场效果不明显,对于投资者而言,持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判断决策能力及其过程是其战胜市场所必须的。对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可以对人进行正确并正规的统计学训练与直觉决策过程应用的教育来改善自身的决策行为,因此,改善投资者决策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投资者的教育程度。

2.减少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自主调节功能。以对投资者行为研究所得出的理论和实证成果作为依据,我们知道了市场对政策产生的过度反应及证券市场所产生的过度波动是由于在个体投资者之中所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加之投资者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所导致的。所以,对于市场与投资者行为来说,作为管理层应尽其所能减少政策风险对其的震荡。同时必不可少的是政府对我国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的适当合理频率与强度的政策调节,为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建立自恢复与自适应机制应当把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二)投资者行为研究展望

1.探索真实投资者决策模型,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结合既有的理论,建立一个真实的以“正常”投资者取代“理性”投资者的决策模型是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投资者行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未来还有很多问题可以研究,如:投资者对风险如何看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何被他们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影响?他们的心理账户是否对不同的投资有所不同?

2.展开本土化研究,特别是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已被证实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影响的因素之一是社会文化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行为金融和投资者行为研究学者日渐倾向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不同经济文化环境对投资者投资心理、投资行为和市场的影响。在我国的投资者行为研究表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与我国投资者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心理有相当大的关系。对于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可以进行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为稳定证券市场,政府应何时出面?政府应如何即避免非理性交易又不限制套利的力量?何种公司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被拯救?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逐步符合与融入的同时,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投资行为与国际准则定会逐渐接轨。因此,若要缓解我国当前政策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金融研究,2005,1:180-185,189.

[2]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月刊)2006,9:156-157.

[3]刘力,张峥,熊德华等.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J].心理利学进展,2003,3:249-255.

[4]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1-101.

[5]熊金武,缪德刚.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4:167-174.

[6]李心丹、工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11:54-60.

[7]张亚楠.过度自信、信息与中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8]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第I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杨海莹.消费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

[10]饶育蕾,刘达峰.行为金融学(第1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4-45.

[11]吕婧.股市投资者的个体行为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2]Tversky.A,D.Kahneman.Judgn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J]Science 1974,185:1124-1131.

[13]De Rondt.W.F.M,R.H.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J]Journal of Finance 1985,40:793一808.

[14]Odean.Terrance.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1279-1298.

[15]Heath C,Tversky A.Preference and Belief: Ambiguity and Competence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1,4: 5-28.

[16]Fox C,Tversky A.Ambiguity Aversion and Comparative Ignora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585-603.

[17]Arkes,Blumer.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85,33:124-140.

[18]Schmeidler·D,Behavior and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465-479.

证券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研究 篇7

一、投资者心理与投资行为

在金融市场中,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决策。但作为普通人而非理性人,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动机以及自我控制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人们的决策过程和信息加工方式并不遵循贝叶斯法则,不仅包括个体投资者,即使是拥有大量理论知识背景和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也不具有理性投资者那样恒定的标准,他们在决策时因为不同的描述和框定而产生不同的偏好。对于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股价异常与投资者行为异常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从认知偏差和投资者的情绪心理来解释。从认知偏差层面来看,所谓认知偏差指的是智力正常、教养良好的人却一贯地做着错误的事情。偏差产生的根源:一是由于人类信息处理过程产生的,金融市场的“信息大爆炸”往往使真正有用的信息难以甄别,Black(1986)提出了“噪音交易者”概念,明确指出投资者被永久性的噪音包围着,这些噪音的存在使他们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同时,人们的记忆、情绪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在处理信息时产生认知偏差。另外,人类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导致了认知偏差的形成。二是由于规律识别产生的,De Bondt(1991)的研究表明,由于投资者对于信息的错误理解,他们会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看似存在规律的金融市场里,他们的行为会产生混乱,认知偏差随之产生。比如,有些投资者经常根据近期的股价变化来预测未来较短时间内的价格趋势,他们假定当前的价格趋势能够持续下去,进而买入股票,一旦股价发生逆转,投资者就会遭受损失。金融市场中常见的认知偏差有过度自信、保守主义偏差、框定依赖、事后聪明偏差、小数定律、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处置效应、心理账户。一般来说,认知偏差无法彻底消除,对投资者来说尽可能做到自我控制。从投资者情绪层面来看,Kaufman(1999)认为情绪化是有限理性的来源,市场层次的情绪可以影响未来交易者行为,它容易传染,使更多的投资者都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并对其后的行为产生影响,很多具备某些情绪特征的投资者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另外,心态也可以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心态可以影响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乐观的心态会导致较少的信息处理而且容易使人充满信心。在牛市中,投资者往往表现为过度乐观,股价上升促使他们不经深思熟虑而选择新的投资对象。

二、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一)过度自信

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普遍存在较强的乐观情绪。人们在股市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乐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期望。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表现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股价持续上涨阶段。从2006年年中开始,在中国股市连续走强,人们的投资情绪高度膨胀,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出现了全民炒股现象,正是因为这种普遍乐观的心理驱使人们将绝大部分储蓄资金投向股市,为部分庄家操纵股市、谋取暴利提供了便利,导致市场投机性增强,股价泡沫膨胀。

(二)赌博心理与暴富心态

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赌博心理。股票市场的赌博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赌博特性就是投机性。股市的投机性强,也就隐含着较大的赌性。这种赌性的存在引诱了一部分“赌徒式”投资者的热情参与,而这类股民的热情参与势必又会增强股市的赌博性和投机性。从我国股市极高的换手率来看,部分散户投资者短线频繁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快速致富。另外,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暴富心态,其实这正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并且由于有些公众信息的不正确引导,可以说进入股市中的投资者很多都是为了发财致富甚至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因此,他们在炒股过程中,往往追求赚大钱,既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赚钱。如此的心理势必会增强股票市场投机性。

(三)从众心态

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追随时尚的从众心理,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表现为跟风、跟庄、随大流、不能坚持自己的既定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个体的羊群行为引导投资者之间学习与模仿,从而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似的股票或同时进出股市,出现群体意义上的羊群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宋军和吴冲锋、施东晖和孙培源对我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不仅存在羊群效应,而且其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

单位:户数据来源:中登公司 注:①新增开户数指当日新开出的户数;表中数据为沪、深合计数

从上表我国三年同期的证券开户数量对比可以看出,我国投资者的从众心态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近期股市一直走高,证券开户数量也同比激增,而新增的投资者大部分没有任何投资理财知识,完全抱着一种追求时尚、暴富的心态。

(四)政策依赖偏差

我国的股市在投资者心目中是个“政策市”,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加快了市场化改革步伐,但是目前还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市场补充为辅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一直被理解为政策市;另一方面,每当股市出现重大动荡,人们又不断呼唤政策干预。这种矛盾心理和股市中的诸多双重标准一样,都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在扶持中成长的。我国股民在政策的反应上存在严重“政策依赖性偏差”。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主要随政策的出台与政策的导向发生着变化,利好的政策出台会加剧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偏差,导致交投活跃,交易频率加快;利空的政策出台投资者“过度恐惧”,偏差往往会使交易频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三、行为投资策略分析

(一)逆向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是一种典型的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作指导的投资策略。它是指购买进表现糟糕的股票,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股票。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该策略最初由戴维·德瑞曼提出并运用,因此,他也被华尔街和新闻媒体称为逆向投资之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通常采用逆向投资策略的几种方法为:低P/E (市盈率)策略、低P/CF (CF表示每股现金量)、低P/BV (BV表示每股账面净值)策略、低P/D (D表示每股股利分红)策略。逆向投资策略实施时必须对各指标有准确的估计,严格按照投资策略的要求选择股票,不能单纯地因为某些股票价格下跌或持续下跌就购入,必须确保股票是由于投资者反应过度而偏离了应有的价格。此外,逆向投资者必须要有恒心,努力克服人性中急功近利的弱点,愿意持有股票时间更长一点。总之,逆向投资策略是一个长期风险小、回报高的交易策略。

(二)惯性投资策略

惯性投资策略是针对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现象应运而生的一种投资策略。在反应不足中,股票价格自开始上涨直至达到顶部通常有持续一段的过程,顺势交易者如果在股票价格出现上涨趋势时购入,虽然价位较高,但是日后能够以更高价格卖出,仍然可以获利。惯性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衡量一般投资大众的意见,在市场已经启动,但大众对信息表现出谨慎和迟疑时,及时抢进,顺应市场趋势操作。投资者的个性、所获得的信息量以及投资者的类型都将影响惯性时间的长短。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发现,在三到十二个月范围内,以前盈利的股票总体上比以前亏损的股票表现的更好,因此在股票价格方面存在着一种“趋势”。Lakonishok(1996)发现,高惯性股票较之低惯性股票,在此后一年间的收益率要高出8%~9%。惯性投资策略的关键是评价股票的“动量”,其选股方法分为价格动量模型和收益动量模型。惯性投资策略并非是要投资于股票价格被炒高的投机性股票,而应当投资于价格上涨向基本价值靠拢或者基本面情况将有所改善的股票,故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分析。另外,投资者应该注意惯性投资策略是一个短期策略,风险很高,仅适合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

(三)小盘股投资策略

小盘股投资策略就是选择流通股本数量较小的价值型股票进行投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由于小盘股流通盘子小,股价极易波动,投资者极易采用波段操作方法获得收益。当然,在这个定义中,关于小盘股的数量界定,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所谓小盘股,可能比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大盘股的盘子还要大。另外,不同的时期,对小盘股的数量定义可能也有变化。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Fama和French (1993)的研究表明,小盘股效应很可能是由小盘价值股引起。Siegl (1998)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7%,而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一月份。Pradhuman与Bernstein的研究也证实当工业产值增加时、通货膨胀加速、债券等级利差缩小、经济高涨时,投资者应转向有利的小盘股的投资。在选用小盘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那些被选中公司易受一系列的令人失望消息的影响,这些消息能导致一个股价长期下降的模式;其次决定是否有一个潜在的公司价值改善的信号发生;最后通过研究和分析公司价值改进信号的力量和质量、管理层乐观预期的合理理由以及导致结果改善的潜在的催化剂。

(四)集中投资策略

集中投资策略,简单地说,就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沃伦·巴菲特是集中投资策略的运用高手,他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然而,他认为他的投资策略非常简单明了。不用学习电脑程式,或研读厚厚的投资银行手册。投资者所做的事,不超出任何人的能力范围。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者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应该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投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并非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大多数投资者受传统均值方差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不会在机会到来时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应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多的收益。

四、总结

在我国个人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占绝大部分,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其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波动,与缺乏一个理性投资者队伍有关。因此,应针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知识和技巧教育,提高他们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运作效率,减少其非理性行为特征。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行为金融学为投资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决策过程与行为特征,尽量减少认知偏差和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充分应用各种行为投资策略,避免投资损失。

摘要:行为金融学注重研究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其对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决策假设使其能更好地解释许多证券市场异常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证券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逆向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

关键词:投资者行为,投资策略,行为金融

参考文献

[1]攀登,施东晖,曹敏.中国个人投资者采用股价趋势交易策略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11).

[2]施东晖,陈启欢.信息不对称下的投资者类型与交易行为——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4(5).

[3]吴福龙,曾勇,唐小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4).

投资者行为 篇8

一、机构投资者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

1.机构投资者通过资金优势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1) 通过资金优势刻意做开盘和收盘价。上海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开盘实行集合竞价制度, 集合竞价时机构投资者很容易通过一两笔大单制造很高的开盘价, 这样即不用花很多的成本, 也能吸引投资者眼球, 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比如:广告效应, 开盘就名列涨幅排行榜的前列, 个人投资者就会产生很强的追涨心理, 看到股价的大幅高开以为庄家今天势必要有所行动, 股价必定要大幅上涨, 从而追了进去。临收盘的时候一两笔大单就能做个很低的收盘价, 这样为第二天的操作打开了空间。如果第二天想拉升股价的话, 收盘的低价也会让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在第二天早盘时吓出局。

(2) 做热点板块。机构投资者利用自己庞大的资金优势操纵一只股票的股价, 甚至联合其他机构投资者抬升一个版块。热点板块永远都是个人投资者的最爱, 这是由于个人投资者存在着很强的一个暴富的心理。热点板块可以提升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 吸引个人投资者跟风, 从而使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更加容易。

(3) 机构投资者通过制造股价的剧烈波动, 来引诱个人投资者频繁交易。个人投资者往往希望捕捉到股价的每一个波动, 进行正确的交易, 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过度自信。个人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买入或买入决策是正确的, 频繁的交易带来的后果往往是, 巨额的亏损。因为一次亏损往往需要数次的盈利来弥补, 亏损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往往期望着股价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成本价, 这种期望是一厢情愿的, 没有及时止损带来的后果只会使损失越来越大。然而, 盈利的股票, 投资者却急于兑现自己胜利的果实, 落袋为安, 往往个人投资者只赚了一点蝇头小利就退出了, 与大幅上涨的行情擦肩而过。每天痛苦地看着自己卖出的股票大幅飙升, 自责, 懊恼。最终忍不住又满仓进入了, 这时持有成本往往在一个很高的价位。

2.机构投资者通过信息优势来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1) 获取信息。机构投资者拥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能够对企业、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以及通过地下渠道得知或提早得知某些重要信息。而个人投资者所能了解的信息主要是“共同知识”即所有人都知道的信息。这就在获取信息上存在着不对称问题。

(2) 编造信息。机构投资者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合作团队, 媒体和一些股评家可能受托于机构投资者, 他们根据机构投资者的要求替机构投资者发布信息。机构投资者想要出货时, 就让股评家在各大媒体鼓吹, 某某股技术形态多么好, 上涨空间无限, 涨势刚刚打开, 明明是高位放量滞涨出货的股票, 他们却说成, 这是庄家再继续吸筹。

(3) 控制信息。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联合上市公司, 控制信息发布的时间, 股票经过大幅拉升后, 及时放出利好, 比如每股净收益大幅增加, 和某家公司商讨重组事宜, 从而掩护自己的出货。个人投资者看到利好盲目跟进时, 机构投资者能从容派发。

二、建议和政策

1.加强投资者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利保障。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 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对我国投资者的教育主要是从提高投资者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着手, 目前虽然证券公司在开户的时候, 向客户提交的《风险揭示书》, 但很少有投资者认真翻阅, 所起效果有限。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可以从投资者的年龄结构, 学历水平, 知识体系入手, 加强开户之前必要的风险测评。证券公司有义务定期不定期的举行相关培训, 让“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真正深入人心。

另外, 必须要对投资者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

2.加强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规范管理

机构投资者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 操纵股价, 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作为市场兴风作浪的始作俑者。而监管, 不能只停留在颁布几条法律, 更不能寄希望与机构投资者的道德规范上。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准入制度,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机构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要具体标注, 并加强对这些账户的监管。并且从源头上对其筹措资金的安全、合理、合规上做好控制, 规范委托代理关系, 对证券交易中的代客理财等活动也要予以规范。

摘要: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 其可以利用该优势影响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而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使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频繁出错, 来获取利润。如何规避和减轻这一影响, 本文从投资者教育和加强机构投资者的规范管理的角度, 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单树峰.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J].国际金融研究, 2004, (3) :15~20.

[2]庄序莹.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 2001, (2) .

[3]李心丹, 王冀宁.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 (11) .

[4]彭惠.信息不对称下的羊群行为与泡沫[J].金融研究, 2000, (11) .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分析 篇9

1. 从风险态度看投资者交易行为。

所谓风险态度是指人们对可能的损失和可能的利益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风险会采取不同的对策或行动。对于那些高度重视损失的可能性而不重视盈利可能性的人而言,保住现有财富不变损失比投资获得额外收益更加重要。所以他们常常表现出风险厌恶或回避风险的行为倾向。而对于高度关注财富增长而相对轻视损失可能的人而言,则通常表现出对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保持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但这种厌恶和偏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环境下,投资者对风险和损失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已经发生亏损的情况下,会成为一个风险偏好者,而不再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就像人们在一系列的赌博游戏中进行决策时,如果在前面的游戏赢了钱则更愿意冒险,如果在上一轮赌局中遭受损失的人会更想参加下一轮赌局一样,希望可以赢回更多。

2. 从认知偏差看投资者交易行为。

人的判断常常依赖于特定的捷径和直观,这很容易造成认知偏差。例如,在股票市场中,人们常常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有一些投资者虽然对股市行情并不了解,但还是过分相信自己的预测。投资者常常低估了股票投资的风险,出现较高的换手率。同样的,如果人们确定性的认为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就会在进行股票交易时频繁的买出和卖进股票,从而从中获利。然而,股票的净投资收益率与交易量是呈反向变动的。因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因为过度自信而频繁在股票市场中交易的行为,反而会使其所得的收益变低甚至亏损。

3. 从过分依赖信息和政策看投资者交易行为。

由于个人投资者获取信息能力有限,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快速传播,投资者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前提下会过分依赖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来源以及真实性都无法考证,许多投资者盲目的接受这种信息。而且,在我们国股票市场中,政府对投资者的交易频率有明显。有利政策出台后,投资者不断买进,交易频率持续上升;当不利政策出台后,投资者的入市意愿受到持续压抑,交易频率不断降低。

4. 从从众心理看投资者交易行为。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共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人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就是,投资者很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和整个行为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种主动或被动的模仿、追随。例如,股票市场上的获利多的投资者总是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如果一个投资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和决心作出判断时,他就很容易受到整个股市大环境的影响,作出与主流趋向相符合的选择。

5. 从处置效应看投资者交易行为。

在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较为明显。所谓处置效应就是指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投资者通常对自己所购买的股票价值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不愿意承认亏本交易。当人们出现投资失误时,通常会极为后悔,并严厉自责,而不是用长远眼光来看待这种失误。例如,当投资者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入专家推荐的股票后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投资者会感到非常后悔。为了避免这种后悔感的产生,人们就会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说到底,投资者延迟卖出下跌的股票是为了不想看到已经亏损的这一事实。投资者及时卖出已上升的股票是为了避免随后股价可能降低而导致的后悔感,而不管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扩大盈利的可能性。

二、针对投资者的建议

针对以上这些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1. 加强自我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识,特别是在知识水平和能力方面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

2. 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快速传播而且良莠不齐。所以在投资过程中,能够正确分辨股市消息的真假和正确解读相关的法律政策,从而避免过分依赖政策和消息导致的损失显得至关重要。

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还应当培养成熟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成功。就投资本身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投资者要加强自己的约束和自律能力,能够自我控制,不被市场假象所迷惑,克服贪念,始终保持冷静状态。当出现盈利时,要防止过度乐观,避免乐极生悲;相反地,在出现亏损时,不要萎靡不振,保持愉快的心情,把握时机,果断决定,才能在市场中获利。

总而言之,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没有一直可以只赚不亏的人。对于我国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要努力学习投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加强个人素质,进行价值投资。

参考文献

[1]刘敬亮.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6,(1).

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偏差理论综述 篇10

关键词:投资者行为偏差,行为金融,综述

行为金融学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过程的研究发现, 投资者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 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试图从投资者分析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面对风险时的认知偏差、决策行为中的认知与行为偏差三个方面来解释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现象。

一、分析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

由于投资者认知能力的有限, 如果对既得信息的分析理解发生偏离, 就有可能导致投资者认知偏差。投资者信息获取过程中心理偏差主要是选择性偏差和易得性偏差。

(一) 模糊厌恶。

彭星辉 (1995) 、杨秀平 (2006) 等学者的分析表明人们在熟悉的事情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更喜欢熟悉的那个, 而回避选择不熟悉的事情。在资本市场, 模糊厌恶表现为对未知的恐惧, 投资者往往避开信息不完整的证券, 选择信息超载的产品进行投资, 即使超载的信息对投资并不相关。

(二) 选择偏差。

以Tversky (1974) 和Kahneman (1974)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投资者由于认知容量的局限性, 在某一时点上不能处理所有信息。人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认知的对象, 此时, 被认知的对象好似从环境中凸显出来, 显得格外清晰。当投资者选择不同的股票作为观察背景时就会毫无理由地选择少数一些股票投资。

(三) 易得偏差。

人们在记忆中搜寻信息的过程中, 对于熟悉事物的提取几乎是自动的和无意识的;对于不熟悉的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搜寻过程, 甚至借助于各种外部线索和辅助工具, 才能完成提取信息的任务。Kahneman和Tversky (1973) 实验发现:人们倾向于把信息按记忆顺序排列, 认为容易令人联想到的事件被认为是常常发生的, 而不容易联想到的事件是不经常发生的, 在分析信息的过程产生了易得性偏差。在投资活动中, 本能促使投资者寻找参照物, 这往往会导致“跟风”行为。

(四) 锚定与调整偏差。

面对不确定信息时, 人们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作为“锚”来降低模糊性, 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 当初始锚定值不恰当, 并且对于锚定值的调整也不够时, 就出现了“锚定与调整偏差”。Tversky和Kahneman (1974) 认为, 当问题被提出时, 无论初始值被改定为什么数值, 都将对人们的回答产生影响。他们的实验就清晰地表明:人们过多地受到无意义的初始值的约束与左右。

二、面对风险时的认知偏差

在面对投资风险时, 投资者一般会出现损失规避和后悔厌恶两种心理偏差。

(一) 损失规避。

心理实验表明投资者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表现出不对称性。当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 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对风险偏好是不一致的。当面对收益时, 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损失时, 则表现为风险寻求。Daniel Kahneman (1979) 和Vernon Smith (1979) 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 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 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 随着收益的增加, 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

(二) 后悔厌恶。

Daniel Kahneman (1982) 将避免遗憾定义为人们发现不同的选择本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而未选择所带来的痛苦感觉。后悔是没有做出正确决策时的情绪体验, 是认识到一个人本该做得更好却没做好而感到痛苦。Shefrin和Hersh (1985) 认为, 后悔比受到损失时更加痛苦, 因为这种痛苦让人觉得要为损失承担责任。为了避免后悔, 投资者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 投资者趋向于获得一定信息后才做出决策, 即使这些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 从而错过了投资的最好时机。

三、决策行为中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投资者决策过程除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 同时还或多或少地受到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过度自信、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处置效应和羊群行为等。

(一)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它是指人们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高估了自己成功的几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 而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的作用。DeBondt和Thaler (1995) 认为,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性, 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人们常常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而将差的结果归罪于外部因素。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 如果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 事实证明的成功概率大约只有70%。过度自信在证券投资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般的投资者也都相信自己具有更为出色的判断能力。股票市场的繁荣往往导致更多的自信, 同时更多的自信又导致了频繁交易。

(二)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DeBondt和Thaler (1985) 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 他们认为, 投资者并没有依照贝叶斯所提出的客观法则调整他们的信念, 而是高估新信息的重要性, 低估已有的较长期的信息, 即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会出现非理性偏差, 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 行为过激的现象。

Edwards (1968) 对投资者保守主义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投资者并不会像理性的贝叶斯主义者那样在面对新情况时及时调整他们的先验信念, 相反, 这种信息对决策越有用, 实际做出的校正和理性应当做出的校正之间的差距就越大。投资经理人和分析师更多表现为反应不足,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比较自信, 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 从而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三) 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投资者盈利时, 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时, 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 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做出了获利了结的行为。当出现亏损时, 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 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 倾向于风险寻求。因此, 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具有资本损失的股票, 而去变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

(四)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 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模仿他人决策, 或者依赖于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Banerjee (1992) 认为, 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 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 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 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Shiller (1995) 则定义羊群行为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 在一个群体决策中, 多数人意见相似时, 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 (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 , 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大多数经济学家对羊群行为的研究是分析股市中的不理性行为, Lakonishok, Shleifer和Vishny (1992) 认为,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同一时间段内与其他投资者一样购买或出售相同的股票。Scharfstein和Stein (1990) 认为,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违反贝叶斯理性人的后验分布法则, 只跟随做其他人都做的事情, 而忽略了私有信息。经济学家对股市羊群行为的原因主要归为三个: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相信别人掌握了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二是推卸责任的需要, 为了避免后悔和痛苦, 而选择与他人相同的策略, 或听从一些股评人员的建议, 这样, 即使投资失误, 从心理上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而减轻自己的痛苦;三是减少恐惧的需要, 偏离大多数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

四、启示

投资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 对变化是开放的, 并且常常形成于决策期本身;同时, 投资者根据决策的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不断适应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的选择;第三, 决策者寻求满意的而非最优解, 即存在许多狭义的决策行为, 比如投资者一般是损失厌恶而非风险厌恶等等。因此, 继续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研究之中, 以期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决策心理框架, 根据这个框架发展出完整的行为金融理论, 这将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封文丽, 刘晓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5.

[2]饶育蕾, 张轮.行为金融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

投资者行为 篇11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贷投资者的投资习惯,为平台及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参考,自2016年3月开始,本刊面向广大投资者,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dzlcgw)及相关活动,以问卷形式,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P2P网贷投资者有奖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投资者风险偏好、投资习惯、资产配置状况、网贷投资现状等多个方面。该调研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踊跃参与,截至6月30日,本刊共收到6531份有效问卷。本刊将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形成《中国网络借贷投资者图谱2016(上)》调研报告。该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全面透析上半年网贷投资者投资意向,客观反映网贷投资现状,将为广大网贷行业机构及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本文仅摘取调研报告中从性别角度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特点进行的研究,透析男、女性投资者异同点。报告全文将在近期正式发布。

网贷投资者资产配置差异

在已投资P2P网贷的投资者中,78.16%的投资者为男性,女性投资者占比21.8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数据仅代表本刊读者中网贷投资者的特性,并不能作为证明所有网贷投资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的充分依据。

从网贷投资比例和投资金额来看,女性投资者与男性投资者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见下页图1。

一是从未投资网贷者占比来看,男性与女性未投资者在各自总体人数中的占比存在一定差别,分别为23.43%和18.32%,男性未投资P2P网贷者在男性用户中的占比稍微高于女性,这与男性、女性在投资组合上的不同有关。此次调研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在投资理财产品选择上的偏好大致相同,银行存款、股票或基金、P2P网贷这3种产品进入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产品范围内,少数人群也会将债券、信托和外汇考虑进来。

二是男性与女性投资者在资产配置的重点产品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样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股票或基金、P2P网贷是目前投资者关注最多的产品,无论男性投资者还是女性投资者,皆呈现这一特点。但区别在于,男性选择最多的投资理财方式是股票或基金,在男性投资者中的占比为27.81%,女性在这一项的占比为23.01%;而女性选择最多的投资理财方式则是P2P网贷,在女性投资者中的占比为28.30%,男性投资者在这一项的占比为23.13%。

其次,男性和女性投资者在保险产品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女性投资者会将保险产品作为投资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9.30%的女性在投资理财中会选择保险,但男性投资者在这一选择上的比例则明显偏低,仅为4.81%,即便是在所有投资者考虑较少的债券和贵金属这两种投资方式上,男性的选择比例也分别达到了8.02%和5.88%。

投资金额差异

网贷投资金额分布情况见图2。已投资P2P网贷的投资者中,女性投资者在网贷投资方面表现似乎比男性更为“大方”,大多集中在1万~10万元,占比共计86.33%,其中,投资5万~10万元者最多,占比38.85%;其次是1万~3万元,占比25.77%;投资3万~5万元占比位列第三,为21.71%。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调研的女性P2P网贷投资者中,超过8成女性投资者投资金额在1万~10万元,而投资10万~100万元的女性投资者总体占比仅为4.64%,还不到5%,投资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女性投资者占比却达到了6.44%。

男性投资者在网贷投资上的投资金额小于1万元、1万~3万元、3万~5万元几乎平分秋色,占比分别为28.40%、23.05%、21.70%。也就是说,男性投资者中,在P2P网贷的投资金额5万元以下者占据了大半江山,达到73.15%。

投资金额在5万~10万元、10万~30万元、30万~50万元的男性投资者占比分别为7.53%、8.05%、7.68%。由此可算出,投资金额在5万~50万元的男性投资者总体占比为23.26%。投资金额大于50万元的男性投资者相比之下较少,50万~100万元的占比1.67%,100万元以上占比1.92%。

男性投资者投资金额变化趋势

将男性和女性投资金额分布以折线图表现之后,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男性投资者与女性投资者呈现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见下页图3。男性投资者投资金额从小到大呈阶梯状分布,投资1万元以下者最多,随着金额的增大,投资者占比逐渐下降,5万元以下各阶段变化较为平稳,5万~10万元区间有较大幅度下滑,5万元成为男性投资者第一层和第二层阶梯的分水岭,前者各区间投资者占比皆超过20%,后者各区间投资者占比分布在7%~9%之间;投资5万~50万元区间变化又趋于平稳,50万元成为第二层与第三层阶梯的分水岭,大于50万元投资者各区间占比下降至2%以下。

女性投资者投资金额变化趋势

女性投资者投资金额的变化波动则较大。投资金额小于1万元者较少,5万~10万元者最多,10万元以下各阶段投资者占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超过10万元,投资者占比则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特点。1万~10万元各区间投资者占比皆在20%以上,10万~100万元各区间投资者占比迅速跌至3%以下。但有趣的是,投资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女性投资者,占比又出现大幅上升,达到6.44%,超过了10万~100万元投资者总和。

男、女投资者投资金额异同点

总体来看,男性投资者和女性投资者在投资金额上的人数占比都呈现出小额投资的特点,大多集中在10万元以下,投资金额大于10万元的投资者占比皆在少于10%,这也与P2P网贷小额、分散的特点相吻合。

具体来看,男性投资者在各投资金额上的人数占比波动较为平缓,各个区间都有一定分布,而女性投资者则呈现出较大波动,区间集中性体现更为明显。男性投资者与女性投资者分化较为明显的有3个投资区间,一是小于1万元的投资者,女性投资者在女性人群中的占比仅为2.58%,而男性投资者这一比例达到28.40%,二者相差约25%;二是5万~10万元的投资者,女性投资者在女性人群中的占比达到了38.35%,而男性投资者这一比例仅为7.53%,二者相差了3成有余;三是100万元以上投资者,女性投资者的这一占比较前一区间有明上升,男性投资者在这一区间的占比则无明显变化。

风险偏好

在风险偏好上,男性与女性投资者整体上趋于一致,见图4。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将投资收益目标锁定在20%以内,且允许20%以内的亏损,这说明网贷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对网贷投资风险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不再像前几年那样一味追求高收益、高回报。

男性与女性投资者在风险偏好总体相近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区别。明显表现为更多男性投资者会追求20%以上的高收益,而女性则更加集中于20%以下收益、20%以内亏损,也就是女性更关注是否能够保本,男性在保本的基础上,在网贷投资的行为上比女性更加激进,如果有更高收益,男性更愿意冒险尝试。

投资者行为 篇12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前期的经典审计理论研究采用代理理论来解释不同的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从契约观的角度看, 由于契约的不完备使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为了防止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及降低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需要独立审计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外部投资者向公司融资时, 他们将面临着因控股股东或经理人员 (内部人) 对他们的剥夺而使其投资回报无法兑现的风险, 但因这种风险造成的成本最终由公司内部人承担, 他们有强烈的激励来限制这种转移或掠夺行为, 包括聘用独立审计师来监督审查, 并向外部投资者报告。独立审计是公司的外部担保机制和监督机制, 其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是为了缓解企业的代理冲突, 降低中小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其代表的是投资者的利益, 对投资者负责。审计的角色是减少企业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Shleifer & Wolfenzon (2002) 和Newman等 (2005) 的模型中全面论述了独立审计师在实施和保护外部投资者权益的作用, 发现完全竞争市场中自利的独立审计师在发现和阻止内部人 (企业家) 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作用, 显然, 此时的投资者保护就是独立审计师发现和惩罚内部人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综上所述, 审计在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中发挥着监督和保证职能, 我们提出假设:企业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越好, 独立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越大。

二、研究设计

(一) 变量设计

1.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意见类型变量 (audopi) 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本文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称为清洁审计意见, 将其余类型审计报告统称为不清洁审计意见。当上市公司收到“清洁审计意见”, 则取值为1;反之, 取值为0。

2.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

企业的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 (Ip) 是根据沈艺峰等 (2009) 构建出的数据而建立。沈艺峰、肖珉等 (2009) 分析了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所公布的《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 (以下简称《自查报告》) 的调查结果, 从抗董事权、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实施三方面构建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在《自查报告》中, 我们发现沈艺峰构建指标的第22个问题 (有无主动披露信息意识) , 上市公司的表述模糊, 我们无法准确划分是或否, 因此, 我们将该问题从我们的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中剔除。最终, 我们所构建的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 (IP) 包括以下的21个问题 (见表1) 。

3.控制变量

除上述变量外, 我们还加入了控制变量。企业规模 (Size) 用公司年末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来表示;财务杠杆 (Lev) 采用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的成长性 (Growth) 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表示;是否国有 (State) 采用虚拟变量表示, 当该上市公司为国有时为1, 否则为0;年限 (Year) 采用截止2007年末上市公司上市的年限来表示。最后, 本文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控制行业因素 (Industry) 。我们采用《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行业分类, 制造业按两位行业代码, 其他行业按一位行业代码, 分为21个行业, 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参照系, 共设置20个虚拟变量。

(二)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2007年沪深A股的企业作为样本。截止2009年10月7日, 我们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共查找到1 27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其中, 上海852家, 深圳418家。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上市公司做出如下筛选:①剔除ST, SST, GST的企业, 共150家;②剔除金融企业, 共25家;③剔除2007年上市的企业, 共35家;④剔除《自查报告》中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和相关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 共68家。最终, 我们得到992家样本企业。我们根据《自查报告》手工收集了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 并且根据企业年报手工收集了机构持股比例和机构数量。而其他数据均来自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查询系统。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本文所有变量的描述性分析。从表2中可见, 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的最小值为6, 说明个别企业投资者保护执行情况差, 并不能有效落实投资者保护相关法律的措施。而其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5.26和15, 这表示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保护执行方面表现较好, 但仍需改进。而对于审计意见类型的虚拟变量, 我们发现, 该变量的均值为0.9627, 这说明在我国大多数独立审计师给上市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 相关性分析

从表3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 审计意见和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在不控制其他影响绩效的因素时, 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与审计意见正相关。同时, 审计意见和总资产净利率显著正相关, 和企业财务杠杆、上市年限显著负相关, 和企业规模以及是否是国有企业并无显著关系。然而, 这些结果只是简单的相关性分析, 具体的结果有待于下面进一步的研究。

(三) 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 我们建立以下方程:

Audopi =α0 +α1*ip+α2*SIZE+α3*LEV+α4*GROWTH+α5*STATE+α6*YEAR+ε

我们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AdjR2达到了0.049, 整个方程的F值是9.479, Sig是0.000, 说明方程在整体上是统计显著的;DW值是1.981, 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残差的检验采用White Heteroskedasticity检验, 输出结果表明不存在异方差。各个变量的VIF值都在1.3以下, 说明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投资者保护执行指数与审计意见类型变量之间显著正相关, 这说明, 上市公司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实施情况越好, 企业获得清洁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良好的公司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机制可以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运作实施监督, 降低财务报表发生舞弊的风险。因此, 审计师面对具有完善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机制的公司, 往往倾向于出具清洁的审计意见。在控制变量方面, 上市公司规模与审计意见类型显著正相关, 这意味着, 审计师愿意对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出具清洁的审计意见。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 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审计师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同时, 上市公司资产盈利能力越高, 上市公司越有可能收到清洁的审计意见。最后, 公司的上市年限与审计意见类型变量显著负相关, 即公司上市的时间越长, 获得清洁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

四、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沪深A股992家上市公司2007年的财务、审计及相关数据, 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行为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 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上述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的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行为已经引起审计师的注意, 审计师为了减轻或化解自身风险, 对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行为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另一方面, 上市公司应加强自律, 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机制, 这有利于其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

参考文献

[1].原红旗, 李海波.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 2001 (1) :30-35

[2].蔡春, 杨麟, 陈晓媛, 陈钰泓.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 2005 (1) :95-102

上一篇:设计出发点下一篇:写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