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认知偏差

2024-07-21

投资者认知偏差(共12篇)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1

1 论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可支配的收入不断增加, 居民资产增长迅猛, 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以外, 人们仍然希望得到资产的增值, 传统意义上, 居民会把资金存入银行, 然而目前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和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居民存款呈现出负利率的增长趋势, 居民也在试图寻找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渠道。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金融逐渐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股票投资具有高收益性、高流动性等优势, 在居民的投资渠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股票的高风险性使得投资者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风险便成为了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

本文将对居民证券投资认知偏差进行调查研究, 从而为广大投资者更好地规避证券投资风险提供依据。对认知偏差的认识来自于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行为金融学迅速崛起, 该理论从研究西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入手, 揭示了标准金融学都难以解释的证券市场异象。我国股市作为世界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不言而喻, 桂林市近年来证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着中国股民所共有的认知偏差。由于中国股市的双重特点———新兴市场和轻轨经济, 其制度的缺陷使市场呈现非有效性的特点, 因此, 不能完全照搬行为金融学理论来分析桂林股市运作特点, 而应以行为金融学理论结合桂林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揭示出桂林市居民投资股票存在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

2 桂林市居民证券投资者认知偏差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式, 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 调查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15日, 主要对在桂林市开户的样本居民的投资状况进行调查, 共发放给开户人群600份问卷, 实际收回问卷500份, 其中有效问卷486份, 有效收回率为97.2%。

2.1 投资者自身影响因素

(1) 年龄及文化程度。

调查显示, 居民投资者整体年龄、文化程度都呈中等偏上特征。开户居民中男性投资者有320人, 女性投资者166人, 男性投资者是女性投资者的近两倍。另外, 由于桂林市经济近几年来良好的发展以及全民教育的提高, 据调查发现,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居民投资者占调查总数的72.83%, 投资者年龄结构倾向于中老年化。具体见图1、图2、图3。

(2) 在职情况与投资比例。

居民投资者以在职职工为主, 投资资金比例基本占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下。国家机关干部、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其他私营业主为主要投资者, 也有部分下岗及退休工人。被调查的居民投资者投入到股市的资金占家庭资金的20%-50%。具体见图4、图5。

(3) 心理因素。

调查显示, 个人投资者都表现出迥异的投资风格, 其中能够独立思考的投资者并不多, 大多数投资者都持有过于谨慎的态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 显示出投资者保守的偏见和过度交易的认知偏差, 详见图6。

2.2外部影响因素

(1) 宏观政治与宏观经济因素等。

本次调查显示, 在影响个人投资行为的因素中, 84.78%的个人投资者认为, 宏观经济、宏观政治因素、证券市场的监管和经济体系的全球化会影响到私人投资和市场的发展, 具体见图7、图8。

(2) 信息披露因素。

据调查, 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认为投资决策信息较大地影响到投资行为, 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不规范、发布虚假信息等。导致许多投资者被虚假信息欺骗、投资失利。见图9。

3 桂林市居民证券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研究发现, 桂林市居民投资行为具有中国个人投资者认知偏差的普遍特征, 这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决策时过度自信、过度恐惧、对证券的过度依赖以及存在赌博心理等。对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外因主要表现为:市场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信息传递和上市公司因素, 就是说, 投资者的个人因素直接影响这类市场主体的行为。

3.1 内在因素

(1) 年龄。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拥有不一样的特质。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有较为严重的投机心理, 希望通过一定数量的财富或资源实现高收入;老年人较之则更为保守。尤其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 很多老年人都把储蓄做为最为保险的投资方式, 并因为这种保守的特点造成一定的投资偏差, 这就是所说的“保守性偏差”。

(2) 性别。

性别因素也会对居民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一般来说, 男性比女性更冲动、更冒险;而女性一般相对稳定、保守。

(3) 教育水平。

知识水平层次高的投资主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投资方式, 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搜集和全面分析, 从而判断金融产品的收益性;而知识水平层次较低的投资群体, 对于在新的投资方式的选择和理解上难以达到知识水平高的投资群体的层次, 难以全面搜集相关市场信息, 也不能透彻整理分析这类信息, 因此, 这一群体更多地会依据其他投资者或专家所给予的推荐或自发地跟随其他投资者的市场投资行为, 实施投资决策。从这一角度的分析来看, 知识水平较高的投资群体就会对另一群体产生了市场示范效应, 而再加上知识水平层次较低的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 于是就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

3.2 外在因素

(1) 国家行政政策的影响。

在我国政策的影响尤为明显, 政府参与市场运作, 使得市场的一些投资者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 并对这些政策的变化异常敏感, 在很多时候, 这类行为会破坏经济运作的基本规律。另外, 证券市场中的一些大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会对一般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起着引导作用。一般认为, 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具有信息优势。因此, 个人投资者常常因为这一原因而出现跟风的投资决策行为, 这种行为导致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羊群效应”。在证券市场, 各级政府会采取有效的监管职能, 如制定相关政策, 规范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等市场主体, 进行及时、有效、全面地信息披露, 减少投资者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2) 金融机构的影响。

社会金融机构能够发挥的一个重要社会职能, 就是根据投资者的固有个人目标, 设计和创立可以具有平稳收益分布特点的创新金融产品, 从而保证市场上每个投资者都能简化管理金融资产的程序, 或者可以几乎不考虑这类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 一般来说, 社会上专业金融机构的相关服务需要迎合个体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实际收入水平和他们的预期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不过, 由于证券市场自身固有的不稳定性、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以及证券公司客观存在的违规操作和内幕交易行为, 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投资者对社会专业金融机构存在的不信任感。

4 改进桂林市居民投资认知偏差的政策和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桂林市居民投资者心理偏差和股市制度的缺陷, 使得桂林市投资者行为既表现为世界股市投资者共有的一般认知偏差, 也存在当地独特的认知偏差。因此, 从保护证券投资者出发, 建立公正、合理、公开的证券市场, 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对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桂林市居民投资者存在的认知偏差,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4.1 从投资者自身角度

桂林市投资者个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而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是其权益受到损害的重要因素。对此, 具体建议如下: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 多方面开展有效的投资者教育。开展投资者教育, 不仅要依靠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券商及各类证券中介机构的力量, 更要潜移默化成为一种全社会自觉的理性行为。投资者不仅要接受证券投资基础知识的培训, 还要进行高层次的理论学习, 如聆听和参与专家学者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讲座、论坛等。更重要的是, 投资者必须接受相关的心理学教育, 了解各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根源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性, 在投资过程中更加谨慎。

(2) 投资者应增强维权意识。对市场的违规行为要敢于揭露、举报, 能够主动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券商、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活动的有效督促监管, 从而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4.2 从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角度

(1) 桂林市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 切实保障桂林市居民投资者的利益。我国证券业自身的特点决定, 政府既是证券市场制度的设计者又是监督者, 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监管力度等都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贯彻正确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才能切实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建立市场化的、高效的、制度化的证券市场。

(2) 桂林市证监局应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投资者保护和诉讼赔偿机制。监管工作一定要从基本环节抓起, 对操纵股市等恶意行为, 一经发现, 严厉处罚并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建立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机制, 完善对投资者的诉讼和赔偿制度。

4.3 从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角度

(1) 证券公司应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投资建议, 提供个性化服务,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证券公司作为主要的证券中介机构, 有责任和义务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证券公司应该采取合理手段获得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等有效信息, 从而分析出投资者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以便给投资者提供符合其个人特色的有效信息, 建立起良好的客户关系, 从而达到双赢。

(2) 上市公司应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禁止市场操纵, 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只有真实的信息, 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 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 提高股票市场的价格反映能力。

摘要:主要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发现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偏差性, 分析居民存在投资偏差的影响因素, 进而提出相应的投资意见。

关键词:桂林市,居民证券投资,认知偏差,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裴平, 张谊浩.中国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 2004, (12) :12-22.

[2]王冀宁, 韩玲.投资者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8, (12) :111-113.

[3]刘谚武.投资水平的收入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18) :185-186.

[4]罗伟.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行为偏差研究[J].中南大学, 2009, (09) .

[5]Jeske K.Equity Home Bias:Can Information Cost Explain the Puzzle[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Economic Review, 2001, 86 (3) :31-42.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2

1、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大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客观地说,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人为主”,它影响着今后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变的。虽然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的认知具有综合性,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而论,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3、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的同学总感觉到别的同学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4、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男女大学生会对外表吸引人的同学赋予较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常常为那些长相比较动人的同学设计美好的未来。

5、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呈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化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人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的认知。例如,男生往往认为女生心细、胆孝娇气;女生则往往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

6、定势效应

浅析化学教师的认知偏差及其成因 篇3

化学教学研究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基础,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影响其教学行为,给化学教学造成消极影响。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二)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三)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一)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二)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三)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一)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二)切实地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4

一、行为财务学基本框架与心理学基础

(一) 行为财务学的基本框架

由于行为财务学发展较缓慢, 目前尚未形成具体的理论体系, 学者们也未在这方面达成共识。但是, 根据以投资者决策过程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及对传统财务理论的反思, 基本上可以确立目前行为财务学的大体框架 (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目前心理学及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探讨个体有限理性导致的认知偏差;二是研究群体行为的特征。而从对传统财务理论中市场有效性的质疑出发, 对套利有限性, 市场异象行为进行探讨则构成了第三个出发点。将这三大方面与资产组合及定价机制相结合, 最终构成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形成初步的分析框架。

(二) 行为财务学的心理学基础

本文主要从前两个角度来阐述心理特征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循着这个基本研究脉络, 本文先初步梳理行为财务学中涉及的心理学基础。从心理学特征来看, 人们在投资行为中常常产生下面一系列的心理特点:

(1) 损失回避。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实现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对于投资者的财富增量变动是一致的。但是, 从投资者的实际感知来看, 损失对于投资者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收益带来的好处。实验证明, 同样数目的利得和损失, 损失给投资者带来的效益减少是利得给投资者带来的效益增加的2.5倍。这种心理感知差异, 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时会更加注重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然后再考虑获得收益。

(2) 过度自信。实验表明, 人们常常在金融活动中产生过度自信的倾向。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 常常做出过分乐观的预测。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力, 过分迷信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使得决策的结果与预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过度自信往往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 带来恶劣影响。

(3) 后悔厌恶。这种心理特点表现为, 如果人们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常常会感到异常痛苦。为了避免因为后悔带来的痛苦, 投资者就会更加谨慎地做出决策, 尤其是倾向于选择后悔可能性更低的决策方案, 但是这可能导致决策的效益也更低。或者是为了减少痛苦, 而将决策权交给其他人, 这样常导致决策的出发点产生偏差。更有一种情况是投资者选择“随大流”, 效仿别人的选择, 认为即使错了也有大多数人一起承担, 减轻痛苦, 但是这种缺少对现状自我判断的决策, 常常比独立决策更糟糕。所以有的时候, 群体效应常常让人更加盲目, 应当谨慎群体的影响。

(4) 确认偏差。确认偏差的方式主要是由于在对事实进行判断前, 人们常常会做一个自我假定。这种预设的假定常常可能与事实并不相吻合, 但是决策者却常常在事实中直接去寻找支持这种假定的证据, 形成一种证伪的倾向。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表现事实的真实信息被直接忽略, 决策沿着既定的假设偏离实际。

二、认知偏差与后悔效应

(一) 认识偏差的机理

认知偏差主要是指主体自身认识和处理的信息以及产生的相关行为于实际情况并不相吻合。决策的过程是从主体感知信息到处理信息, 然后做出决策最后采取行动的一套流程。在这个流程当中, 认知偏差始终存在, 因而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而对于决策者来说, 认知偏差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将是大大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从而使决策者产生后悔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调节, 将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外部环境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 加上信息的不完全性, 认知偏差很容易产生。而且决策者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心理倾向, 这种主观特征也将进一步增加认知与事实的偏离。从前文也可以看出, 损失回避将可能导致决策的效益缩小, 而过度自信将导致决策者固执己见, 忽略他人的有效建议, 从而错过正确的决策机会, 而后悔厌恶倾向盲目跟从大多数人的判断, 一旦决策失误, 将会使决策者更加自责自己没有确定自己的独立判断;确认偏差则容易导致不自主的假设最后随着事实不攻自破, 使决策者责备自己过于先入为主。

(二) 后悔效应的机理

大多数研究认为, 后悔比一般的情绪体验更为复杂, 是一种基于认知加工的负面情绪。因为后悔产生的条件是, 在情绪产生之前已经在认知上设想了除了当前结果以外的其它结果的可能性。这样行为主体就会比较当前结果与其它结果, 在这种比较认知的过程当中, 产生后悔情绪。

后悔情绪一方面是由于认知加工所产生, 另一方面如果调解恰当, 也可以有利于行为主体吸取教训, 在以后的决策中采取更为恰当的选择。由于后悔情绪的直接表现就是沮丧和自责, 决策主体就会在负面情绪中对自己的决策过程进行反思, 而且有强烈的动力通过第二次机会来弥补过失。因此从短期来看, 后悔情绪导致投资决策者陷入负面情绪, 影响其基本判断。但是, 从长期来看, 后悔本身也是一种纠偏机制, 有利于决策者反思自己行为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类型, 从而有利于在后期的工作中做出适当调整, 促进决策优化。

三、财务行为学视角下后悔效应与公司投资分析

(一) 公司投资决策时的后悔理论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后悔情绪对于投资的影响并不完全在投资决策之后, 也可能在投资决策时就已经考虑了这一情绪产生的可能性, 从而调整投资策略。目前, 理论界对投资决策时后悔情绪的影响有两大理论基础:一是预期后悔理论;二是后悔厌恶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了后悔情绪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预期后悔理论强调个人会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 这些预期情绪将改变效用函数, 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力争将后悔降至最低。而后悔厌恶理论则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作出后悔最小化的选择, 而不是风险最小化。从这两大理论可以看出, 行为主体在投资决策之前, 常常会考虑后悔情绪产生的可能性, 甚至也可能成为作出某项决策的动机, 从而对决策行为作出调整, 避免后悔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充分表明考虑后悔情绪对公司理财的重要意义。

(二) 后悔效应下的公司投资决策纠偏策略

具体如下:

(1) 公司投资时的预期后悔情绪调节策略。由于投资决策时会预期后悔情况的产生, 所以应在决策时就调节该情绪的影响, 实现决策最优。

一是调节认知偏差。前文讨论了决策主体的种种心理特点, 这些特点很容易导致认知偏差的产生, 而认知偏差又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倾向, 所以决策者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不自觉中受到了影响。这将有利于从主观上改善投资决策的有效性。此外, 决策者也需要考虑客观原因产生的认知偏差。即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所以决策者应该尽量准确地把握外部环境状况, 尽可能地搜集相关信息, 确保认知与事实的相符。

二是增强决策方案的合理性与可逆性。一方面要求决策方案应该尽可能符合常规,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符合常规的决策具有更大的合理性。而且由于决策者是从常规出发, 即使出错了, 也可以用“情有可原”来自我安慰, 从而减少了后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应当增加决策的可逆性, 由于有回旋的余地, 决策者就会减轻对于后悔的顾虑, 从而减轻后悔预期对于决策的影响。

三是控制其他方案的信息反馈。由于后悔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其它方案反馈的结果更好, 对其它方案信息的了解会加重决策者的后悔情绪。所以, 在做决定之前, 应充分了解各个方案的信息, 但是一旦做出了选择, 对其它方案的信息就不需要再追踪关注, 这样可以避免带来消极的后悔效应。

四是预期后悔。有时, 预先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令人后悔的结果, 也能减少事后的后悔体验, 因为假使这种预期的后悔结果出现, 决策者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凡事都先往最坏处想”中蕴含的策略, 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有了心理准备, 那么即便是不太好的结果也会显得比实际要好。

(2) 公司投资时的回顾后悔情绪调节策略。预期后悔是希望将后悔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而在后悔情绪已经产生的情况下, 决策者也应当快速地做出调节。

一是减轻后悔带来的负面情绪。由于后悔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决策主体自责于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 因而难以解脱。但是如果尝试将责任推给其它人, 这种负面感受将会大大降低。比如将责任推卸给相关建议者或者顾问, 另外一个方式是通过贬低其它决策有效性的方式来减轻后悔的感觉。

二是吸取教训, 为以后的决策做准备。由于后悔常常会导致人们的反思, 在反思中决策者将会意识到自己决策过程中存在不科学的地方, 进而努力改善, 通过以后的决策弥补已经造成的失误。这种方式将决策者的关注焦点由现在转向了未来, 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将会使决策者对当下的失落和后悔感大幅度降低。从现实情况来看, 这种策略更有利于后期的决策, 是更好的选择。

三是撤消或逆转决定。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进行撤销或者转向, 可以有效减轻后悔情绪。比如购买不满意的消费品之后选择退回, 或者决定下次选择从其它供应商处购买。在这种情况下, 后悔情绪对后期的决定产生积极影响。当然, 也可以对已经发生的结果做出撤销或者逆转的假想, 从而可以在将来决定时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四是精神胜利法。这是一种从心理上获得安慰以减轻后悔感的策略。如人们可能会通过说服自己“至少我从这次失误中学到了很多”, 或想象可能发生的更坏的结果, 甚而至于对现在结果感到庆幸。由于想到更糟糕的结果, 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没有发生的庆幸上, 从而后悔感就不会加强, 进而产生更为积极的心理情绪。

四、结论

传统财务学的经典假设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笔者认为, 心理因素导致的认知偏差很容易使决策者产生后悔情绪, 而这种负面情绪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 不管是在投资决策之前还是在已经产生后悔情绪之后, 后悔对决策者的影响都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5

[摘要]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个体,按照获得的信息,并依据知识与经验等技能进行投资决策。而认知偏差的产生源于信息、知识、技能等基础的差异。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主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投资者的角色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

[关键词]认知偏差;非理性;理性,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6-0059-04

一、引言

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投资决策,对信息可以做出无偏估计。与传统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是理性的,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对信息进行客观、公正、无偏的处理,并且他们不是同质的,存在偏好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对未来预期的不同。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的,而是损失厌恶的,他们面临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面临损失时表现为风险追求。因此,市场不会达到有效,资产的价格也不会包含所有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仅由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还受投资者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影响。行为金融学把投资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异象的存在。本文通过对投资者认知行为的系统疏理,对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进行分析,以求得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非理性行为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分析与研究展望。

二、认知偏差的起源与演进

对投资者心理的分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法国心理学家Gustave Le Bon和Charles Mackay分别所著的有关情绪感染、从众以及荷兰郁金香事件的书。此后,Burrhus、Frederic、Skinner以及John D Watson等将行为方法全面引入心理学,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Allais所做的Counter-example心理实验揭示出投资者具有“确定性心理效应”,开创了投资者心理研究的先河。

在西蒙提出人类有限理性的概念后,Tversky和Kahneman等人进行了大量关于认知决策的启发式和认知偏差的研究。此后,Paul Slovic等进行了不确定环境下投资人决策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基于实验分析,Tversky和Kahneman进一步做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前景理论对投资者心理实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并做了详实的说明和论证,系统性地指出了在投资者心理上存在认知偏差,为此后行为学派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的方法在行为金融学研究上得到了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投资者的决策并不主要是靠分析信息和精妙的计算做出的,更多的是靠直觉做出的,由此对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有了更广泛的发现。但此后关于认知偏差的系统性总结出现了,一段时期的空白,各行为学派的投资者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都没有得到进一步深化。

综合Kahneman、Gigerenzer等人的观点,笔者认为,认知偏差是个体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标准规则间所产生的某种差别和偏离,或偏离的倾向和趋势,是认知与被认知的事物之间、应遵从的判断规则和人们的现实表现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无法拟合的缺口,一种没有实现的不完全匹配,是人们的认知局限和认知风格、感觉机制和加工策略、个体动机和情绪、情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上述定义,本文分别针对群体认知、系统认知、代表式启发与框架依赖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辨析。

三、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

1、群体认知偏差与羊群行为

投资者的社会群体属性决定其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环境中,通常表现出一些群体行为,如社会比较、暗示和羊群行为等(Aoller和Adler,1984)。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不存在客观标准时,人们通常会将其决策同其他人的决策进行对比,然后决定取舍。而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缺乏客观标准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基本特征。事实上,市场交易者都清楚,金融市场是群体行为的结果。因为投资者切身体会到了恐惧、怀疑、贪婪和不时的后悔。也毫无疑问,投资者们一直在探索,试图找出一个系统或者规律,来帮助他们预测这个市场可能出现的情感因素的影响。

行为学派认为,投资者群体心理因素在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群体效应会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反应与在独立环境下的行为反应有着巨大差异。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引起股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行情。投资者的群体心理的突出表现是乘数效应,即行情看涨时更加乐观,行情看跌时则更加悲观。因此,当股市萧条的时候,那些前景看好的股票即使升值潜力巨大,也少有人问津;相反,在市场繁荣时期,前景看淡的个股,人们同样会争相购买。这是由于群体心理的乘数效应,股市一旦呈现涨势,就可能会出现“井喷”,一旦陷入跌势,就会出现“一泻千里”。

这类群体心理认知偏差产生的就是所谓的“羊群行为”。一方面,羊群行为是为减少后悔所衍生的行为方式。在投资者看来,当大多数人都做出相同的判断时,那么该决策就可以算是正确的,即使错了,因为大家都遭到相同损失,错误决策的后悔压力也会减轻不少;另一方面,Welch(2000)进一步指出,不仅一般投资人存在羊群行为,机构投资人的羊群行为更为严重,他们相互模仿以维护职业声望,其他从业者相同的错误决策对自己职业声誉的伤害最小。机构投资人的羊群行为能带动资金的大量流动,是导致市场波动和股市兴衰的主因。

2、系统性认知偏差与心理行为

系统性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和后悔规避。

首先,过度自信是最基本、最难以克服的系统性认知偏差之一,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往往根植于生物的、文化的和习惯的多方面原因。如果说保持适当的自信是适应环境,增强自我生存能力的必要条件,那么过分的自信就是过犹不及、偏离均衡,是一种典型非理性表现。目前,对过度自信的研究在向两个方向拓展延伸。一方面,心理学者侧重探索为何人们具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它不仅能够让心理学家进一步理解人们的心理过程,而且对于这一概念在其他领域,比如在金融学领域的应用,具有更为基本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渗透、运用到其他领域。金融学者将过度自信这一概念引入投资者投资决策领域,分析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经济影响。

其次,心理账户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隐含着一种对不同用途的资金的不能完全可替代使用的想法,原因在于人们具有把个人财产按“思维账户”进行分类的天性,即投资者习惯于在其头脑中把资金按用途划分为不同的类别。Shefrin和statman(1994)认为,投资者倾向于将投资分为“无风险”的安全部分和可

能赚钱的“有风险”部分。shefrin和statman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将自已的收入分成三类:固定的薪酬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并按这些不同收入的现有价值来消费。对于不同“思维账户”里的资金,人们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

最后,后悔规避是指当人们碰到冲突的信念时常常感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人们常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降低内心的冲突,一是改变过去的评估、感觉和意见;二是尝试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理性的。当投资者购买了业绩不佳的股票时,其后悔的心情是难以避免的,但往往不愿承认自己做出错误投资决策,为了回避曾经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的损失带来的尴尬,投资者往往改变自己原有的投资类型或信念去支持自己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回避卖掉正在下跌的股票,而正确的行为是尽快卖掉业绩不佳的股票。正是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存在上述的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偏离了现代金融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导致实证检验的失败。

3、代表式启发认知偏差与启发决策行为

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中,投资人通过寻找熟悉的模式和便捷的方式做出判断。行为金融学将其定义为代表式启发偏差。主要包括代表式偏差、可得性启发、锚定与调整性启发。Kahneman和Tversky(1973)认为,代表式启发是指人们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的类似,将过去相似的、熟悉的模式用以推断未来的模式,并不考虑这种模式重复的概率。代表式启发与Bayes规则的预测在某些情形下可能是相同的,从而使人们误以为概率推断遵循Bayes规则。可得性启发指的是人们很容易记住那些经常被关注或经常出现的事物,而人们在做投资时,又不能十分完美地从记忆中拾回与决策相关的信息(T&K,1973,Pennington和Hastie,1988)。因此,就会赋予那些容易在记忆中存在的事件更多的权重(Fischhoff,Sloviv和Lichtenstein,1978)。这意味着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中,表现出一种过度自信,以及市场的反应过度。锚定与调整性启发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锚定最终会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North-craft和Neale(1987)曾在研究中证实,起始价较高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比起始价较低的交易最终达成的成交价显著要高。

4、框架依赖式认知偏差与学习进化行为

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人们经常依赖经验、经历与情结进行决策,这类表现被称为“框架效应”。该偏差行为反映在金融市场中,面对本质相同的问题,因为出现形式不同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换言之,投资人的行动受制于他们所依赖的环境或框架,如从过去的经历、熟悉的人和事及其经验、近期所发生的事件、个人的社会联系等所形成的知识框架,也就是一种对情境、参考点、精神类别和联想等影响人们做出决定的因素所形成的反应模式。当这种框架提供投资人满意的决策依据时,他的期望水平也将提高,过度自信便产生。这使得投资人不再探求他们不应该知道的信息,实际上,这正是市场的功能。市场会使专业化和分工形成的信息更加不对称,但是它是有效率的。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市场的进入变得容易,个人不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也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他们可以借助专业化的服务(杨小凯,1997)。投资与融资的机会便增多,而对利润机会的把握和创新或许就来自于这样的启示简化。

四、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行为辨析

个体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是投资过程中非理性行为的根源。作为投资主体,个体投资者由于在信息资源、技术能力与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很容易在非理性决策指引下产生非理性行为。这些典型的非理性行为造成了个体投资者投资普遍损失。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的博弈过程中,个体投资者总体损失概率大于机构投资者,个体投资者在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但本文认为,无论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的个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理论上可以定义的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决策与行为,在实际的投资者行为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分类。

一方面,从理性角度看,如果非理性行为者被排挤出市场,现存的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无利可套,那么理性投资者必将因为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如果理性投资者都因为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了,那么如何维持无套利均衡市场的持续存在?既然无套利均衡市场无法持续存在,那么能够持续存在的肯定是有套利均衡市场了。

另一方面,从非理性行为者角度看,如果所有市场中已经存在的非理性交易者都被理性套利者通过套利排挤出市场,那么最初的非理性交易者如何产生呢?如果认为非理性行为者是从市场外进入的,那么既然知道肯定会被淘汰,为什么还要进入市场?因此,肯定还是有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存在于市场中,并在可能被淘汰的前提下仍旧会生存,这样才真正合乎现实市场的状况。

事实上,在一个均衡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性质是变化的,投资者只不过按照投资策略与行为进行投资活动。而其理性与非理性的角色是由其采取的决策与行为策略决定的。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和非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将永远共同存在下去。不存在完全是理性交易采用者的“无套利均衡市场”,而市场的变化只是表现为不同时期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和非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之间比例的变化。对于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的关系而言,当非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整体认为市场价格偏离基本价值的时候,就会采取集体的买入或者卖出行为,价格就会向上或者向下偏离基本价值。市场价格的变动,除基本的价值因素以外,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构成了价格的波动力量,市场也成为了非理性交易者与理性套利者长期共存的市场。

五、结论

认知偏差作为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前提假设,一方面证明了投资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行为决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督促投资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决策与判断。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介于心理学、行为学和金融学之间,虽然至今仍未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为金融学理论和经验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建议和更广阔的研究领域。通过归纳和梳理典型认知偏差下的投资者决策行为,发现无论是信息认知偏差、群体认知偏差还是框架依赖式偏差,都会形成决策的非理性,但投资行为初衷却是理性与理智的。因此,不能假定市场哪些个体是非理性投资者,哪些是理性投资者,投资者的角色将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研究还发现,行为学家与经济学家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仍处于描述性阶段,还没有清晰的方法来判断哪一种认知偏差最重要,大量认知偏差无法进行数量化模型处理,做不到精确分析。这一领域必将成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期市投资者行为偏差与市场稳定 篇6

在国内棉花期货去年9月中旬开始的一波急涨行情中,一些期货公司的保证金出现异常增长情况,不排除部分境外热钱钻了期货公司开户审查的空子,流入商品期货市场。而这些游资在通胀预期下的大肆投机,将损害期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尚处于新型加转轨时期的中国期货市场,其基础依然薄弱,投资者结构单一,产品种类不够齐全,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还不够成熟。

在上述情况下,中国证监会和中期协都先后提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维持期货市场稳定”的重大课题,因此,保证期货市场稳定和有序发展,就成为当前期货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行为偏差导致市场过度波动

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导致期货市场频繁波动,但要探寻期货市场波动的深层次原因,还要关注市场内部投资者的行为方式。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行为偏差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市场异象,而各种异象又是造成市场波动的根源。因此,投资者行为偏差,是造成市场不稳定的最根本的原因。

可以用图示来描述市场波动的传导机理:

如图所示,期货市场中,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如过度自信、处置效应以及羊群行为导致了一系列市场异象的出现,如价格的动量与反转趋势效应,期货价格的日历效应等异常现象,这一系列市场异象造成了期货市场的量价波动,而市场的波动又反作用于投资者,加剧了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偏差,恶性循环,从而造成了更大波动,形成一个偏差-异象-波动的来回循环传导的现象。因此,要稳定期货市场和平抑市场波动,必须从投资者交易行为偏差入手。

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在分析清楚了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后,需要进一步探讨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的稳定机制。所谓稳定机制,即如何平抑投资者行为造成的恶性循环,避免市场过度波动的原动力。从笔者提出的传导机制来分析,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是市场波动的根源,要形成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的稳定机制,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投资者的认知和行为偏差。而减少和降低此类偏差,除了加强投资者教育外,主要应由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入手。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投资者结构,发展机构投资者,满足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95%的交易者是中小散户,机构投资者只有5%的比例,这一比例很不正常。因为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是大众投资者投资理财的工具,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却是现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因此,功能不同决定了中国期货市场更应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而非个人投资者。对于期货市场监管方而言,要深入研究培育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结构,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和市场流动性,满足广大现货企业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需要。

期货公司是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机构,连接现货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其作用非比寻常。中国期货公司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宣传和市场开发行为不够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等等。在中国期货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形势下,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尽管最近十年间有越来越多现货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并成功锁定风险和利润,实现套期保值,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参与程度较低,参与广度和深度不够,对期货合约的作用和风险缺乏认知等问题。而国外一些成熟期市(例如美国期货市场)中的现货企业,基本不存在上述问题。因而参与中国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发展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期货市场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期货新品种的规划与建议

随着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期货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在将来,上海、大连、郑州三大期货交易所会有更多品种上市,中国也会逐渐成为农产品、金属和能源期货的国际定价中心;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会有更多产品推出,例如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会出现期货投资基金,而金融资产配置和理财的手段也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根据对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得出新上市品种的合约规划与建议如下:

一是对已有期货合约的波动性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市场波动的根源,并为新品种上市储备经验。笔者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提出了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市场异象——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对市场波动作出了部分解释。然而期货市场波动性研究的内涵远不止于此。通过传统的对期货品种定价效率、期货合约套期保值有效性的研究,也可以为期货市场波动提供理论依据和解释。

二是针对期货市场异常现象的研究,理论要走在实务之前。目前此类研究较为匮乏,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高质量的实证文献。而通过对已有期货品种运行中市场异象的考察,可以丰富期货研究的内涵,从而有利于一些新品种引入后,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提高定价效率的方法。

三是在新品种上市之前,可以采取市场调研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投资者调查活动,了解投资者的想法和操作方式,并帮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投资者认知和行为偏差是期货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要解决稳定市场的问题,就必须对此类偏差做出一定程度的矫正。在今后的期货市场研究中,针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重点。会出现以下几方面动向:一是行为金融理论会进一步与期货市场研究相结合,出现更多的基于期货市场的行为定价模型;二是借鉴股票市场研究经验,发掘更多的期货市场异常现象和投资者认知和行为偏差案例,丰富期货市场研究内涵;三是研究方法和手段会更加多样化,心理学方法、实验经济学方法都会被引入。■

大学生恋爱认知偏差分析 篇7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1. 功利至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也促使道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道德主体由重集体转变为重个人, 道德目标中对“利”的分量也逐渐被加重从而导致婚恋道德责任感的缺失, 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大肆盛行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和价值取向。致使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更加趋向于功利化和庸俗化。当下, 非常多的婚姻不是基于爱情, 而是考虑物质与经济基础, 都寄希望于通过婚姻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致使现在的一部分大学生上大学不是为了学习, 而是为了给自己镀金, 为了找一个好老公而增加的筹码。

2. 动机不端正

由于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 远离父母异地读书, 许多同学缺乏远大的理想又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而产生空虚孤独感, 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而恋爱。此类大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与婚姻联系起来, 缺乏责任感, 甚至有的同学同时和几位异性交往搞不道德的多角恋爱寻求刺激。从而引发冲突酿造悲剧, 对所有当事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的成因

1. 西方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 西方文化不断的渗透到中国, 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大众的审美文化开始出现偏离, 人文精神也逐渐丢失, 人们也逐渐由东方注重的素质文化逐渐向西方的物质文化偏离, 逐渐追求感官与享乐主义。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也受到一些社会上不良思潮和风气的影响, 西方的一些不健康的意识形态和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使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无形中逐渐发生了扭曲。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享受,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而将恋爱作为满足他们这些享乐需要的手段, 同时家长对孩子恋爱的宽容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成了大学校园必不可少的学习和沟通的方式, 但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给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致使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产生了扭曲及矛盾的恋爱观。虽然互联网扩大了大学生的个人生活空间, 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和学习。但是由于互联网存在着一些虚幻虚假的不确定性, 以及网络监管和法律的不健全性导致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黄色暴力音像制品的泛滥。它们不仅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感官刺激, 也间接地对其世界观价值观和婚恋观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不负责任的恋爱观, 使网络成为了一些思想空虚和企图寻找刺激的大学生们有利的场所和空间, 网络恋爱欺骗, 一夜情等各种现象随之产生, 对校园文化及社会稳定都起着不良的作用。

3. 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不足

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上, 在大学生婚恋观的问题上教师往往不闻不问或避之不谈, 以及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材内容中, 缺乏大学生面对恋爱时应如何做怎么做的一些教育方法。在学校管理方面, 随着高校的逐步扩招, 高考对年龄限制的取消以及高校一些社会化的改革, 使得学校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廉租房、发廊、网吧等场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使学校的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加。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都非常重视也制定了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 但是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过分亲密行为以及夜不归宿, 外出租房等违纪违规问题还是经常发生, 学校在问题处理上也存在着心慈手软, 使得一些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有恃无恐, 从而对大学生的婚恋观的偏离起到了一定得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家庭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的教育都会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作用, 比如现在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分数和智力水平, 只要学习好钱不是问题, 却忽视了孩子德育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从而间接地对大学生婚恋观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在自身方面, 随着社会和思想的开放, 现代大学生在判断力上缺乏理性的判断, 在处理事情上喜欢彰显个性喜欢标示自己的成熟。在大学期间如果没有经历过恋爱, 则会遭到嘲笑, 甚至会被指为没有能力缺乏魅力的表现, 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恋爱上互相攀比, 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婚姻观。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对策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从高中进入大学后, 同学们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 自由支配时间大大增加, 因此在高中被压抑的一些感情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确保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不误入恋爱误区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外, 应多举行校园文化活动, 如举办宿舍文化节, 在美化宿舍的同时也加强了宿舍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促进同学间的友谊。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成立各种学习协会吸引和鼓励同学们参加发挥他们的特长, 培养他们的能力。

2.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于受应试教育, 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 造成了现在许多大学生的道德缺失, 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扭曲。为了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必须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文化, 明确大学时间短暂而宝贵是用来学习科学文化, 提高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的, 学业高于爱情, 爱情必须服从学业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在婚恋观上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爱不是一味的索取要懂得包容和奉献。要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 对待爱情要专一, 让大学生懂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社会公德。

3. 加强性教育,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力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正处于生理成熟期, 性意识也在该时期慢慢觉醒对异性的好奇身心也越来越明显, 这个时期最容易产生性冲动而误入歧途。为了避免其走向歧途影响学业必须加强科学性的性教育。各高校不仅要对学生加强性知识、性心理及如何避孕和怎样预防性病等基础性知识, 更应该加强性道德、性伦理等知识的教育。因此, 各高校应建立专门的机构, 对大学生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研究和疏导, 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面对感情问题。

总之,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越来越受社会所关注,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我们在对其给与肯定的同时, 也应看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针对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给予引导, 使其端正恋爱动机, 明确爱的责任, 从而减少恋爱中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4)

【2】王枚, 王磊.试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6)

认知角度看新闻英语翻译偏差 篇8

一、新闻英语翻译所体现的认知过程

在新闻英语翻译中, 翻译者经常会从个人角度出发, 对新闻英语内容进行感知, 将其转化为语言表征后, 形成言语形态。首先, 翻译者会以报道内容为出发点, 先对词汇、语义与句子进行分析, 对所报道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 识别文中的语境、主题等, 形成对该篇报道的整体认知。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时政要闻常常涉及到国家大事或国家领导人讲话, 但不同国家的语言特色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 翻译者除了要对政策进行熟知, 还要掌握国家利益方面、领土主权等方面的关键词, 把握好翻译分寸, 保持清醒的头脑。如“alternates” (候补委员) 、“commissioner” (特派员)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 等;体育新闻中一般会出现专业用语, 如网球中出现的“center mark” (中心拉带) 、“service line” (发球线) 等。

翻译者在对句子层面意思进行掌握时, 要发现英汉句式之间存在的差别, 一般而言, 汉语句式为意合语言呈“竹”形结构, 汉语句式为逻辑连词成语呈“树”形结构。而翻译表达是对认知进行深加工的过程, 翻译者要根据新闻体裁, 表达出新闻事实, 但涉及到政治内容时, 尽量选择中规中矩的词汇将政治内涵表达出来, 当涉及到娱乐或体育性新闻时, 受众对此的关注多持有消遣心理, 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选用简练、新颖、生动的词汇进行表达。

二.认知水平不一造成的新闻英语翻译偏差

翻译者看到新闻报道时, 首先会从意象世界出发, 构建出目的语表达方式, 由此便产生了偏差, 与原报道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所出入。新闻英语翻译偏差概括来说, 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新闻英语报道的受众群体庞大, 且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 因此在报道过程中会凸显新闻英语的特色, 部分国家名称的表达会采用首都名称代替或著名建筑物名称代替的方式, 甚至还利用政府首脑的名字来代替国家名称等, 如用“Washington”来代替美国。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与认知能力, 与此同时, 还要考虑到受众分布地域因素, 尽量选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进行表达。

此外, 翻译者的语言水平的良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英语翻译的质量好坏, 换言之, 新闻英语偏差还会受到翻译者语言水平 (即翻译者对语句、词汇的感知能力) 的影响。如betray, 该词常被翻译为“背叛”, 但其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to be disloyal to your country”的释义, 还具有“叛国或泄露国家机密的意思”, 若翻译者在认知上对该词的词义掌握不到位, 便会出现误译情况, 从而出现偏差。不同国家的句式各有特点, 如部分句法结构会用连词、代词来连接句子, 若翻译者顺着该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尽管保持了语义连贯, 但会使翻译腔过重, 出现偏差。

2.客观因素

新闻英语翻译还会因为文化差异的不同而不同。就客观因素而言, 新闻英语报道中会囊括不同国家, 这会涉及到国家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甚至还会有历史典故或历史事件等内容, 因此,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状况。如“the riddle of the Sphinx”通常被译为“狮身人面像之谜”, 但其常用来表示神秘、复杂或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如“with a sweet tooth”, 的意思并不是“拥有甜甜的牙齿”, 而是译为“爱吃甜食的”;“Uncle Sam”多用来代指美国的绰号;“Average Joe”多用来表示普通人, 平常人。

故而, 认知水平不一是导致新闻英语偏差的重要因素, 而导致翻译者认知水平不一的原因除了包括自身的语言水平、个体认知能力外, 还包括文化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翻译者有必要对各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 以提高词汇敏感度, 减少翻译错误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 新闻英语翻译在特定意义上来说是翻译者认知水平的体现, 但在翻译过程中, 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造成翻译偏差现象出现。为此, 翻译者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翻译知识与经验外, 还要及时“充电”, 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进而提高新闻英语翻译的准确度。

摘要:英语翻译不单单是一种翻译过程, 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过程。英语翻译包括对词汇、语句等的初步理解, 也包括对文章语境及中心思想的概括。尤其是新闻英语翻译, 它会受到翻译者自身认知水平、语言能力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出现翻译偏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对认知角度下的新闻英语翻译偏差进了探讨, 旨在提升新闻英语翻译水平。

关键词:新闻英语翻译,认知角度,偏差

参考文献

[1]丁周茹, 王绍祥.从认知角度看新闻英语翻译的偏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2]汪璧辉, 顾维勇.从认知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偏差[J].上海翻译, 2011 (03)

[3]李文雄.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5)

[4]黄彩梅, 李轶圆.浅谈新闻英语的翻译标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6)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9

社会认知偏差这条暗流, 同样侵蚀着一座座美丽的象牙塔。比如某大学生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 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接受了先进知识、先进理念的大学生身上呢?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呢?据一些研究表明:这些学生的不良社会行为是由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有所偏差引起的。为此, 我就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进行论述, 以达到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的目的。

一、学生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

(1) 主观原因。现在学生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 就是学生之间出现问题时, 他们经常把自己的错误归于外部环境因素。比如:考试没考好是复习的都没考到;同学比赛获了奖, 是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 是他家里有关系。这种错误的认知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也看不到自身品格上的缺点, 形成了认知偏差。这种情况都是片面割裂了事情成功失败外部与内部的关系。一般来说, 我们应结合多方面的原因来进行分析,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2) 客观原因。如今, 有的学校、家长更看重的是成绩, 对学生的心理、个性的发展往往忽略, 使他们从开始就没有养成正确的认知, 再加之现在的学校也重视不足, 开设的专业课程少, 导致学生社会心理学知识欠缺。而且传播途径单一, 有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老师大多是照本宣科, 并没有真正把学生从外化教育的客体转变为内化教育的主体。

二、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对策

(1) 积极引导正确归因。学生的认知过程中, 学校、家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正确归因。我校安排了心理课, 而且心理老师会在课堂上组织有趣的心理游戏, 有时还会在户外组织相关活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参与讨论并进行指导。这种不僵硬地灌输理论的形式, 可以达到内化的目的。要把正确的归因理论寓于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在游戏中, 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并进行有逻辑且全面地分析。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10

一、因社会心理效应作用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们在对各种社会生活事件或人进行认知评价的过程中, 往往因一些社会心理效应的作用而产生这样与那样的认知偏差, 致使这些偏差直接妨碍人们对有关认知对象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学生往往会因以下社会心理效应作用所导致的认知偏差而影响到他们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性。

1. 首因效应作用引起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 (E.E.Jones) 的实验表明, 人们在对他人进行认知的过程中, 往往会因首次对人及其表现所形成的印象而影响其对人以后的表现的看法与评价。这种现象也往往会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认知反映中, 即当学生对老师及其教学形成好或不好的第一印象时, 往往会因此影响到他们对以后教师及教学的看法与评价, 即令是这位教师以后的实际教学与最初相比有显著的不—样, 他们也有可能根据自己对教师教学的最初的印象去评品这位教师及其教学。显然, 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的反映。从客观现实情况来看, 教师及其教学工作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 它总要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而且这种变化有的是朝积极的方向进行的, 有的可能是朝消极的方向进行的。因此, 毋庸置疑, 学生因首因效应作用所形成的对教师及其教学的评价显然是一种认知偏差, 它将直接影响到对教师及其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2. 近因效应作用引起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人们不仅因首次印象的作用而影响其对人以后的认知评价, 同时, 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 (N.H Anderson) 的研究发现, 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往往因对人最近形成的印象的作用, 而影响到对人以往的认知与评价。这种情况仍然有可能反映在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认知评价中, 即学生也有可能会因受最近教师及其教学表现的好与不好的印象的影响, 对有关教师过去的教学形成相应的好与不好的认知反映, 并因此而失去对教师以往教学评价的客观真实性。显然, 学生因这种近因效应的作用所形成的对教师过去以来的整个认知评价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的反映。因为我们知道,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不断变化而且需要创新的工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 有时可能会取得成功, 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 这样就往往容易因教师最近在教学方面的成功或失误而造成学生对教师以往的教学作出或好或不好的评价。诚然, 学生这种忽视教师过去的实际表现, 仅以教师最近在教学方面的一点成功或失误为依据而形成的对教师以往整个教学的认知评价, 将有可能影响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3. 晕轮效应的作用引起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 往往因对方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形成非常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而这种印象往往会影响其对对方其他多方面的乃至整体反映, 这种现象叫晕轮效应。尼斯贝德和威尔逊研究发现, 学生往往因对教师某个方面的突出的特点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的作用而导致对教师的其他多方面的一种笼统认知反映。如在学生中往往有可能因某个教师人长得漂亮而对他的教学作出更多的其他方面的肯定评价, 或仅因某个教师因性格内向而表现的某些冷淡有可能对这个教师的教学的其他方面作更多的否定评价。这就表明, 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 往往有可能使学生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过程中, 因教师的某一突出优点被扩大而缺点被其忽略掉, 也有可能因教师身上所存在的某一突出弱点而掩盖其对优点的反映。诚然, 这是一种毫无逻辑的主观类推与泛化表现, 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反映, 它往往会因此而掩盖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4. 标签效应作用引起的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有许多教师被赋予这样与那样的荣誉和头衔, 如“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讲师”、“教授”、“校长”等, 尽管所赋予的这些荣誉与头衔是社会根据教师以往的实绩所给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所有这些等于说是给教师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标签, 但这些只能说明教师的过去, 并不能反映教师在当前现实中的种种实际表现。而在现实中学生往往因受到这种标签作用的影响, 对教师的教学作出一些与事实不相符的有失偏颇的评价。一般在同等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对那些被社会赋予更优越地位的教师给予更多的肯定性评价, 而对那些被社会赋予较低地位的教师往往有可能给予较低的评价。一位教授和一位讲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有基本相同的教学表现,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对他俩的评价往往不仅难以做到基本相同, 有时甚至有可能大相径庭。他们通常对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教授的教学评价要比普通的讲师的教学评价高一些。因为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 对有教授头衔的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敬佩与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教学, 因此, 他们更多地注意的是教授教学中的优点, 而对其一些不足他们就不那么注意到。因此, 除非这个教授讲课一塌糊涂, 在许多情况下, 他的讲课恐怕比一般讲师更容易得到学生肯定的评价。而对于只是普通头衔的讲师则刚好相反, 学生更多地会以一种略带轻视甚至挑剔的眼光去认知他的教学, 因此, 他们更多地只是注意到他在教学中的不足, 至于他的一些优点往往难以进入他们的注意范围内, 除非这位讲师的课讲得实在是无可挑剔, 而在通常情况下, 具有讲师头衔的教师比具有教授头衔的教师恐怕更难以得到学生应有的肯定评价的。由此可见, 受教师身上的不同标签的影响作用, 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知出现偏差而使评价结果失真。

5. 刻板印象作用引起的对老师及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与前面的客观标签有所不同的是, 因学生在长期的学校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主观经验所形成的对教师刻板印象所导致的认知偏差, 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实践表明,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生活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关于好教师与好的教学的认知模式和不好的教师与不好的教学的认知模式, 即在他们主观上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是好的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是不好的老师, 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 什么样的教学是不好的等认知图式, 他们便用自己所建立起的这种图式及其标准去形成对教师及教学的评价。如果教师及其教学符合他们关于好教师和好教学的认知模式及标准, 他们就给这样的教师与教学予以好的评价;相反, 当教师及其教学符合他们关于不好的教师和教学的认知模式及标准时, 他们就会对这样的教师与教学给予不好的评价。虽然每个学生关于教师及其教学的好坏的模式及标准中不乏一些合理的成分, 但其中更多地折射出学生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 反映了学生个体的一些兴趣、偏好而缺乏应有的客观公正性。因此, 如果学生凭这样的认知模式与标准去评价教师及其教学的优劣, 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因社会归因问题所导致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知评价过程, 实际上就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原因进行判断的过程, 因此, 根据社会心理学所揭示的有关归因原理, 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对教师教学的归因评价中有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

1. 因非动机性归因失误而导致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这里所指的非动机性归因偏差, 是学生在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归因评价时, 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产生的偏差, 这种非动机性归因失误而导致学生对教师归因评价的偏差主要反映在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归因过程中, 由于过于重视教师自身“行为”表现而完全忽视影响教师教学的“场”所造成对教师教学归因的偏差方面。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曾指出, 对他人进行归因中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者所表现的行为, 而不大注意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他认为这是一种“行为”吞没“场”的归因偏差。它具体表现在学生对教师教学归因中, 学生往往会过高估计教师自身的行为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而常常忽视或贬低了教师及其行为以外的其他实际上对教学构成重要影响的各种环境条件的作用, 以至于将教学成败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教师自身。虽然教育学揭示了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但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 而在他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完全的意志自由。事实上, 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行为还要受到诸如教材内容、教学设备、场地、时间、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客观地讲, 有些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上述因素的自由度较大, 有些学科的教师在利用上述因素困难较多, 而学生在对教师的教学归因评价中往往会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些对教师教学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更谈不上去考虑不同学科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事实上的差异性, 而是更多地甚至完全地根据教师个人的教学表现而论其成败优劣。显然, 这种忽视其他因素对教学影响的作用, 而孤立地凭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归因评价是缺乏应有的客观合理性。

2. 因动机性归因失误所造成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一般来讲, 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但却存在一些事实上的利害关系。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 出于维护自尊和自己某种个人利益的需要, 有些教师往往会将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属于学生自身, 而学生出于维护自己的颜面而不伤害到自尊则会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归因于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对同样一件事, 相关的主体会作出绝然相反的归因, 从理论上讲, 这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而形成的“自我服务性倾向”所导致的动机性归因偏差。由此不难看出, 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学生, 他们往往有可能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归因于教师的教学, 这就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教师应该有一定的责任, 因此, 教师如果将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学生自身的问题, 显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样, 如果学生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教师显然也是极其片面的。这是因为,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 教师的教学毕竟只是一种外因条件, 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方面的因素, 而事实上, 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劣成败往往要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如果学生仅仅以自己学业的好坏去论教师教学的优劣, 其至将自己学业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教师的教学问题, 这是有失偏颇的。

综上所述,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往往有可能不同程度地造成学生对教师教学反映方面的一些认知偏差, 而且这些导致认知偏差发生的因素大多数在现实中是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 由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的认知偏差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有效控制与完全避免的, 因而, 由这些认知偏差所造成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失实或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表明, 学生在对教师及教学的评价中很难做到应有的客观公正性。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情况下, 就自然会因此而伤害到教师的自尊和工作积极性, 如果学校将来自学生方面关于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作为教师奖惩、晋降等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据, 这对一些教师来讲是很不公平的。有鉴如此, 笔者以为, 有关部门在对教师的管理与决策中, 应审慎使用从学生方面得到的有关教师教学评价结果的信息。否则, 不但不会调动大多数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反而有可能使一部分治学严谨、平时严格要求学生, 且实际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不但不会促进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朝积极方面转化, 反而有可能助长少数教师与部分学生在教与学方面的不正之风, 最终将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全全, 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投资者认知偏差 篇11

一、原因分析

1.学校对体育教育和卫生宣传教育的认知出现偏差。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达到增进人类健康的作用。很明显,它与卫生宣传教育是有区别的。可是,长期以来社会对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把卫生宣传教育当作健康教育,形成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健康观;有的将体育教育等同于卫生宣传教育,甚至用卫生宣传教育取代体育教育,造成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走入“体质教育”的误区。

2.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智育教育的冲击下,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体育教育。不少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有利于解除疲劳,身体不生病就行了,没有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去实行,有些学校虽然在课程表中安排了体育课程,但名存实无,要么提前放学,要么补课做作业。少数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时也没有把体育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导致学校领导轻视体育教育。在被调查的学校中,52.6%的学校没有真正把体育课成绩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将体育课成绩作为评定三好学生标准的学校仅仅占被调查总数的25.6%,这说明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还是片面的追求考分,而忽视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3.体育师资数量不足,负担过重。由于该地区的教育总体投入不足,教师的待遇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致使很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回到贫困地区工作。根据我们对豫南贫困地区的几个县区的走访调查,中学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的比例为34%,基本充足的比例为21%;小学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的比例为41%,基本充足的为53%。在偏远的农村,体育教师非常缺乏,体育课被兼任的问题更是非常普遍。在被调查的202名中学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占总数的72%,兼职占28%;在被调查的215名小学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占总数的24%,兼职比例高达76%。沉重的教学负担使老师心力憔悴,无力认真地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他们将体育课上成自由锻炼,自由活动,甚至把卫生健体宣传教育代替体育课,有的教师把体育课成为他们暂时休息的课堂。

4.体育场地、器材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调查显示,该地区中小学体育场地状况较差。在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个学校有体育馆,7%的中学和18%的小学连操场都没有,37%的中学和40%的小学没有田径场,85%的中学和95%以上的小学没有排球场。另外,体育场地的质量不高。100%的场地是土场地,雨天无法进行体育教学。即使这样,体育场地经常被挤占或挪作他用现象非常普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领导应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中小学体育工作要取得实效,主要责任在学校领导。学校校长必须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对当前的体育教育进行反思,抛弃那种体育教育无足轻重的错误思想,明确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终身价值。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育工作纳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探索有效途径进行检查和评估。要以科学的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对贫困地区学校体育的束缚,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升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全面系统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管,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已实施的《纲要》、《标准》等制度性文件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察力度。教育、体育部门要做好体教结合、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建立一个教育主管部门主抓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主抓体育课余训练的共管机制。上级部门还可以考虑把中小学体育工作作为衡量校长工作业绩的一项内容,以提高校长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科学的管理是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保障,在管理运行机制上,建立责权明确的县、乡、校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上下协调、左右沟通的决策系统。在常规管理上建立对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体育考评等全面的管理体系。形成“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3.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建设,稳定现有教师队伍。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主导力量。针对贫困地区的状况,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师资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进和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一方面,我们应该从提高体育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入手,鼓励在教师严重短缺、场地器材不足的条件下,多出勤,出好勤。另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保障体育教师基本工作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给体育教师以宽松的工作环境,还他们合理的社会、学校地位,使体育教师享有与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对长期坚持在农村学校体育一线工作并做出显著成绩的体育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荣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保障,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和压力。按照国家的《教师法》和《体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严格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等政策,多途径满足他们的要求,全面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样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有可能调动起来。

4.开展师资继续教育工程。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对体育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展、完善其知识结构,进行开发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继续教育。豫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难以适应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省教育厅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开展豫南地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广泛的培训和提高。

5.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道路,鼓励各级学校达标。针对豫南地区财力不足,教育经费短缺,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客观现实,应倡导本地区的体育教师,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道路。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鼓励学校达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及有关学校体育发展的法规实施办法,保护学校体育场地不被侵占;加强小学,初中基础薄弱学校,山区学校建设,在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同时,积极调动各校的办学积极性,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改善体育场地,器材的条件,探索一条适合豫南地区的体育教育发展路径。

6.适当引进当地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堂内容。贫困地区经济状况落后,但是却存在着丰富的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的主要特点是以当地特色的走、跑、投等形式组成的动作。它们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也没有严格的场地和器材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体育教师可对相关素材进行收集、编排,就可组织课堂教学。这可以有效缓解和消除由场地限制、资金缺乏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7.稳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要取得体育教育的辉煌成果,必须以充足的经费投入作保障。学校可以向当地政府争取拨款或低息贷款,或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鼓励当地村民投资家乡教育,也可以积极加强对外联系获得助学工程或民间组织的支持。通过以上渠道,学校要逐步落实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1%的规定,为体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06-948)

中小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分析 篇12

一、过度自信导致轻率入市与过度交易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面对难度大的任务时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任务难度越大, 越容易产生过度自信;做出某种决策的时间越短, 对该决策的自信心就越大。在投资市场, 产品价格的预测是一个难题, 尤其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大量信息做出判断, 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更容易过度自信。

投身股市的人都相信自己可以在股市里赚到钱、赚到大钱。虽然他们也知道“入市需谨慎, 投资有风险”, 也听到股市中赚钱的只有少数人, 但坚信自己就是“少数人”, 这种心理状态会让他们有意无意过滤损害他们自信的信息, 关注那些能增强他们信心的信息。看到或听到身边有人在股市里快速赚了钱、发了财, 心里盘算一下, 感觉自己的学识、才能、智商等都要比对方更胜一筹, 入股市也一定可以赚到大把银子, 出现高估自己赚钱概率、低估自己投资风险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心理支配下, 一些人轻率入市。2006年1月到2007年5月是中国股市大牛市时期, 股指疯涨, 由1161点飚升到4208点 (有人形容这是一个闭上眼睛, 用纸团扔到哪只股, 买下它都可以赚钱的时期) , 在同一时间内新开户数量为2856.02万, 1400万人蜂拥入市。这其中有的是对股市有些研究, 虽然觉得股价较高, 泡沫成份多, 但相信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最后一手, 觉得是入市的一个好时机;也有许多对股市不了解、没有投资基本知识与经验的人, 他们看到红红火火的投资市场, 搞不清楚股市这潭水的深浅, 也忍不住加入进来。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 没过多久, 股市由“牛”变“熊”, 当看到自己帐户上的金额激剧缩水, 他们更急于证明自己, 频繁交易、过度交易, 急卖急买, 一只股票捂不到三五天就觉得不稳———怕跌;看到其它股票涨得好, 追高换股;买到手的高价股转瞬间开始狂泄, 卖出的股票又红火起来, 时时踏空;不论上涨还是下跌, 他们不愿放弃任何操作机会, 仓位一直处在高位。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于新股民来说, 无知者无畏, 他们更容易过度自信。总恨自己手中资金太少, 同时手握多只股票, 总是这山望得那山高, 总是看到比自己手中涨得快的股票, 喜新厌旧。事实证明股票换手过快, 增加了交易成本, 收益率反而较低。

二、贪婪恐惧心理丧失理智难挣钱

华尔街有句经久名言, 贪婪与恐慌推动了市场。贪婪与恐惧是投资人最大的心理弱点, 它们会严重扭曲投资者对现实的了解, 失去理智, 做出一些平日里难以做出的决定或行为。一些操纵股价的机构正是利用中小投资者这一心理弱点, 设计一个个陷井, 致使投资人在投资行为上屡犯错误、中了庄家之计。

贪婪是新股民身上常见的一种特征。贪婪使许多股民失去理智, 失去科学的判断力, 不知不觉中踏入险境。买也贪婪, 卖也贪婪;涨了还想涨、跌了还想跌;总幻想在最高位抛出手中的股票, 在最低位购买看好的股票。贪婪的结果不是踏空就是套牢, 在应该进场的时候反而割肉出场, 在应该出场的时候反而追高买入而深套其中, 成了山顶站岗人。从希望开始, 由于贪婪到失败结束。某股民今年2月9日12.38元买入新民科技, 随后8个交易日, 新民科技股价涨到16.7元, 涨幅达35%以上。朋友劝他出仓, 持续的涨幅使其处于狂热状态, 失去理智及应有的判断, 相信分析师几个月内目标价值到27元, 就是不出仓。3月3日, 该股开始回调, 他仍盲目乐观, 认为回调一下更会猛涨。结果, 该股一路下跌。跌十个点, 不愿走;跌深点, 又贪涨回;跌惨了, 又贪翻本。苦守了几个月, 错失了出仓的大好良机, 直到6月22日, 该股跌至10.53元, 亏怕了, 终于亏不住, 斩仓出局。此君投资目标订得过高, “想赚足最后一块钱”, 致富的欲望过于急切, 贪婪使之忘却了风险, 难以做到见好就收, 原本可以赚到的反倒是亏了。

恐慌是投资者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在老股民身上表现更为显著, 它会影响到进一步的股市投资行为, 加剧人们的盲目与冲动, 在不适当的时机抛出买进, 丧失大发赚钱的机会。今年4月19日始, 沪深两市A股跌风突至, 不少股民对这场大风暴的来临毫无心理准备。每天股市开盘, 荧屏闪烁, 股市似过山车, 跌了再跌, 成千上万的股民惊魂未定。惶恐不安者有之, 大哭所失者有之, 强作镇定者有之, 跳楼自杀者也不乏其人。恐慌心理还会蔓延, 持股者见大盘不断下跌, 谈“股”色变, 风声鹤唳, 纷纷“多翻空”加入杀跌行列, 个股一泻千里, 割肉的股民越来越多了, 有人亏怕了, 发誓从此不再涉足股市。中小散户投资者容易出现股市好的时候盲目乐观, 股市不好的时候盲目悲观的心理特点, 乐观与悲观容易影响人的判断与操作。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 当大家都在杀跌的时候, 或许就是机会的来临, 好好研究股市, 选中一只业绩好的股票或正在启动的股票, 在大家纷纷逃离市场、股价低的时候买了它, 拥有一段时间, 是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的。

三、赌博心理害人害己害市场

股市绝不是赌场, 而一些股民却误认为中国股市就是投机赌博, 抱着这种心态入市的人并不看重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 而是带有一种浓厚的投机行为, 总是梦想一夜发财, 恨不得手中的股票一下子就涨几倍、数十倍, 制造创富神话, 因此他们特别偏好于短线操作。在这种赌博心理引领下, 他们的投资行为胆大妄为, 用吃饭钱、养命钱投资股市。当他们在股市上稍有获利后, 便利令智昏, 像赌徒一样, 频频加注。有了钱便买股, 发了工资就进了股市, 有的卖房卖车, 有的借贷融资, 不顾风险投入股市, “赌对一把赚, 赌错一把算”。投资个股不考虑基本面是否具有爆发性、成长性, 不考虑政策是否支持其发展, 不考虑国内国外经济货币环境, 一味追求趋势, 追涨杀跌。当他们失利后, 输红了眼, 不惜背水一战, 孤注一掷。俗话说的好, 十赌九输, 用赌博心理去炒股, 对股民本人贻害无穷。南京股民方某用银行卡套现炒股, 幻想在短时间内能大发一下, 事以愿为, 亏空25万元, 银行催缴还款, 方某整日心神恐慌,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最后选择跳楼自杀。用赌博心理去炒股, 对股市也是十分有害的。赌博心理推高市场, 泡沫成分增大, 透支未来业迹, 给市场带来巨大风险。

四、成瘾心理影响工作生活与健康

由于股市的刺激效应, 不少股民出现炒股成瘾的症状。具有炒股成瘾的人往往想方设法弄到钱来炒股, 不顾风险投入股市。与股市有关的事务占据其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 成了其生活的重心。上班时间偷偷看大盘走势, 查看信息, 闭市下班后到股吧里“潜水”, 无节制地在网上阅股评、查评级、看信息、寻主力资金流向趋势;股市一开盘就相当的兴奋, 不能看盘则“股瘾”难耐, 不盯着大盘心不安, 一天看不到股市信息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遇到炒股的人话特别多, 聊得特别投机, 和不炒股的人在一起觉得没话题。心系股市, 什么事不愿做, 什么事也都干不成。将精力和工作时间都投入炒股, 丧失工作兴趣, 缺乏工作成就感。

沉湎于股市的人也容易导致身体机能、情绪上的变化。近2个多月, 股市的“跌跌不休”, 股民疲倦和烦躁更为显著。《中国城市“股民”健康状况报告》发布, 近三成的网络股民每天持续在电脑前工作及炒股的时间为5至8小时, 超两成股民甚至达到了8至12小时, 有接近一半的人 (49.5%) 每天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 运动量过少, 眼睛干涩疲劳, 头晕脑胀,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 与人缺乏交流, 生活简单随便, 变得自我中心, 烦躁更感疲倦, 以至生理紊乱、情绪低落、自我评价降低, 出现种种心身症状。

五、盲从心理导致被动买卖加剧

该买什么、什么时候买, 该卖什么、什么时候卖, 有些人缺乏自己应有的判断, 喜欢听从他人的意见建议, 尤其是那些自诩有内幕、有经验的人。跟风、追涨杀跌, 具有较强的盲从性, 都是一种被动行为。造成盲从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在购买股票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查找相关信息, 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综合以识别其真假, 投资者感觉自己知识贫乏、经验不足、精力有限, 相信证券师或投资机构掌握更多的内幕信息等, 对证券师或投资机构推荐的股票不管是否熟悉、成长性如何一味地照单购买。二是从众心理造成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判断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迫使个人去接受这种判断, 以免被排除在群体之外, 这就是从众心理。在股票买卖过程中, 从众心理随处可见, 股价越涨, 风险越高, 股民却愈有信心;股价越跌, 风险越小, 一般的投资者却越来越担心。也有人原本做了深入的研究, 决定投资某只股票, 但当受到群体意识的压力, 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 听信他人意见而陷入迷惑甚至贸然改主意, 或多或少地产生从众心理[5]。巴菲特不买“不了解的股票”, 而一般的投资者买的股票大多是不了解或一知半解, 对自己了解的倒是由于看到了其中不少的负面消息而舍去。研究表明对所投资的企业越了解, 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6]。盲目投资、盲目跟风会降低投资效益。

股市像“过山车”, 心理也历经“过山车”。股民的心理和操作行为, 决定其对股票买卖判断、成败、盈亏。炒股想挣钱, 必须把心态调节好, 克服人性弱点, 涨跌看淡点。

参考方献:

参考文献

[1]黄中南.我国权证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特区经济, 2011, (03) :112-113

[2]徐韫帆, 陈玲, 王清流.投资者过度自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J].新金融, 2008, (04) :42-44.

[3]尹海员, 李忠民.我国新股民过度自信现象及其效应研究[J].西部商学评论, 2008, (02) , 79-88.

[4]唐现杰, 任松涛.投资者行为偏差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 2006, (0) 4:149-152.

[5]王垒, 郑小平, 施俊琦, 等.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J].心理科学, 2003, (01) :24-27.

上一篇: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下一篇:生产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