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精选10篇)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护理对象, 其中男65例, 女35例, 年龄均在15~4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7岁, 治疗时间为1年。
1.2 治疗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 将这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 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内加固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术前对患者的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进行检查, 叮嘱患者术前12h内进食, 4~6h内禁止喝水, 并在手术前排便, 为患者注射适量的镇静剂, 缓解患者情绪。而对照组则给予外加固的保守治疗, 为其打上石膏后,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观察患者的肢体是否出现肿胀、发紫的现象, 检查夹板的松紧度, 及时为患者换药。
1.3 舒适护理
(1) 术前的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在骨折前身体状况很好, 骨折后情绪反常, 易于烦躁、激动、焦虑不安, 护士应了解患者这一特点, 将患者转移到相类似病人的病房中, 平稳患者的情绪。固定好患者的肢体后, 从生活上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帮助, 平日与患者交流沟通, 言语适当, 以缓解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 等患者情绪平稳后, 再向其介绍住院的相关事项,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从而开展治疗。 (2) 饮食护理。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护理期间少服钙片, 服用过多的钙片, 将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胃酸减少等肠胃症状, 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速度。术后引导患者食用易消化且富有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及钙物质的食物, 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治疗。切忌让患者食用辛辣的食物, 禁止患者饮酒, 以免伤口感染。 (3) 患肢肿胀的护理。由于患者骨折处的骨膜及其周边组织中血管爆破出血, 使其周围部位发生血肿以及皮下组织瘀血的症状, 造成患者肢体发热、肿胀, 甚至其表皮出现水泡等。因此, 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 应叮嘱患者每天活动10~15s后, 根据患者的肿胀度, 采用海绵垫高患肢, 确保患者静脉流动促进患者康复。 (4) 保持舒适的体位。对于术后胫骨麻痹的患者, 应卧床休息6个h, 以防误吸。但由于患者受石膏及牵引等因素影响加上卧床的时间过长,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反而使患者的肌肉关节疼痛、疲乏。因此, 为使患者在疗养期间有较好的舒适感, 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位, 协助患者按摩肢体, 促进血液循环, 加快康复。此外, 出于患者翻身困难, 活动不方便, 护士应为患者安放气垫床, 为患者垫上软毛巾, 勤于更换毛巾以保持患者皮肤的干净整洁, 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功能锻炼。患者手术治疗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如股四头肌的长短收缩、足趾的自觉屈伸以及髌骨的手部按摩等, 促进患者自身的康复。为胫骨患者制定相应的活动量标准, 依照由轻到重的原则, 正确指导及监督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限制锻炼的时间及次数, 以防患者运动过量, 加剧病情复发。术后的3~5d, 可进行屈展关节的运动, 引导患者练习关节的活动, 勿让患者做肢体旋转的活动, 以免影响骨折处的稳固, 造成胫腓骨连接错位。与此同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胫腓骨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功能较快恢复,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 环境的舒适。保持患者病房内的干燥、整洁、空气清新, 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 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疗养。及时清理患者的床单位, 使其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为患者更换衣服及床单, 保持患者皮肤及头发的清洁。
2 结果
通过对这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及舒适护理后, 发现实验组中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有48例恢复良好, 能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 有2例出现轻度的功能受损, 治愈率96%。而采用外加固治疗的50例患者, 有47例病患恢复良好, 能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 治愈率94%, 有3例病患出现轻度的功能受损, 原因可能是护理措施不到位。具体情况见表1。
通过对这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 有97例病患恢复良好, 能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 治愈率97%, 有3例病患出现轻度的功能受损, 原因可能是护理措施不到位。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长骨骨折症, 其的病发率较高, 并在各种年龄段均可出现, 比较常见的胫腓骨骨折症主要有暴力或挤压伤骨折。患者骨折后将会出现局部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功能活动出现障碍, 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唯有进行及时治疗, 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才能减少骨折患者的疼痛, 促进患者的康复。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受到良好成效。本文就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分别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后, 发现内加固手术组的50例患者有48例恢复较快, 只有2例出现轻微功能受损, 而采用外加固的保守组, 有47例恢复良好, 3例轻微功能受损。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相对高于对照组。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但由于手术将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 易使患者产生心理阴影, 从而造成生理或心理功能的严重紊乱。因此, 护士在护理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 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注意细节上的护理, 与患者及其为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情况, 为患者进行护理, 有效缓解患者烦躁、不安的心理压力,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保障治疗效果, 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 选择适当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措施, 尊重骨折患者的尊严, 努力满足患者的各项要求, 解答患者的种种疑问, 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 除了通过手术或保守进行治疗外, 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及措施, 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 使其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
摘要: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 将入住我院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 各50例。实验组采用内加固的手术治疗, 并术后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外加固的保守治疗及舒适护理,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有48例恢复良好, 有2例出现轻度的功能受损, 治愈率96%。采用外加固治疗的50例患者, 有47例病患恢复良好, 能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 治愈率94%, 有3例病患出现轻度的功能受损。结论 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 除了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外, 还需选择适当的护理措施, 以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胫腓骨骨折,骨折患者
参考文献
[1]洪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2]黄芳梅, 杨佩璇, 钟晓珊, 等.舒适护理运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3]石兰萍, 石庆英.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J].长治医学院学报.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2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舒适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09-01
股骨粗隆间骨折这种疾病老年患者较多,因为其年龄较大,身体素质下降,部分患者还有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而因为手术治疗的提升,很多患者都选择手术的治疗方法,该种方法虽然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但会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产生一定得不良影响,如果忽略对患者的相关照顾,会出现感染、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情况,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良好护理[1]。而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还可减轻身体的不适,促进满意程度的提高。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护理操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42例,年龄范围:62-85岁,平均年龄为:(69.23±2.18)岁,29例男性,13例女性.24例为左侧,18例为右侧;29例患者为逆粗隆骨折,10例患者为顺粗隆骨折,3例患者为粗隆下骨折。对照组患者23例,年龄范围:61-84岁,平均年龄为:(68.73±1.76)岁,18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为左侧,13例为右侧;14例患者为逆粗隆骨折,7例患者为顺粗隆骨折,2例患者为粗隆下骨折。没有显著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在骨折时以及手术前都会有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与其增加沟通,根据心理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举例已经治愈的患者,使其消除紧张的情绪[2]。而且很多患者在手术后对恢复的功能锻炼比较排斥,害怕出现术后的再次骨折和裂开,针对这些疑惑护理人员一定要给予合理的讲解。若患者本身有血压高的情况,则要每天进行血压的测量。
1.2.2饮食睡眠护理 老年患者的胃肠蠕动较慢,且腹肌的张力较低,会降低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必须给予饮食上的指导,可选择蛋白质、热量较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新鲜的蔬果,如黄瓜、西红柿、白菜、苹果等,并进行少食多餐,這样可避免便秘等[3]。因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时间都有所下降,因此首先要将夜间的灯光调暗,而且尽量安排患者使用单人间。且护理人员在对病房进行夜间巡视时,要保持较轻的动作,采用手电筒进行照明,防止对患者咽部给予强光直射。若有严重的疼痛情况,要给予相应药物的使用。
1.2.3疼痛护理 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疼痛为身体中的明显不适,要在患肢下放置软枕,使患肢得到抬高,放置对其进行大力的推拉。而在换药和穿刺的过程中保持熟练、准确的操作,降低疼痛刺激[4]。若患者本身有呼吸系统的疾病,尽量避免使用杜冷丁,防止因呼吸抑制而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当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使其进行深呼吸和慢节律的呼吸,从而有效控制疼痛和焦虑。可将冰袋置于手术切口的部位进行冷敷,从而对局部出血和患髋肿胀的情况有所减轻。
1.2.4康复护理 要求对患肢给予适当的功能锻炼,从而促进骨折的良好愈合,手术结束第一天,要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背伸和拓曲的活动,同时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手术结束5-7天使用器械进行辅助锻炼,一天进行2次,每次坚持30分钟,手术结束2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的主动练习,包括高抬腿和屈伸的动作,促进肌肉力量得到增加。同时每天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动作,促进肺部得到收缩和膨胀的练习,使肺功能得到增强。深呼吸每天进行3次,一次做10到15个。并给予拉环抬臂的动作,促进全身良好的血液循环。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42例患者,护理满意29例,护理一般11例,护理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率为95.24%;对照组23例患者,护理满意7例,护理一般10例,护理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率为73.9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为一种主动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保持舒适的感觉,使其在住院期间维持身体的舒适状态。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本身身体素质就较差,因此在手术治疗中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睡眠护理、疼痛护理和康复护理,使患者的满意程度达到95.2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仅为73.91%。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使身体更为舒适,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宁红萍,李厚成,向安琳,朱明,吴秀云.舒适护理用于高压氧治疗老年患者中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6(12):147-148.
[2] 余德爱,谢卫梅,邵优芳.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17(16):129-130.
[3] 隋书英,王秀兰,李一飞,吴国霞.舒适护理用于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24(13);128-129.
[4] 席淑华,刘若群.马丽雅,散红霞,和建琴,申艳.老年人骨折后继发性老化的护理208例[J].实用护理杂志.2012,11(10):136-137.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3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血管病,SAS评分,SDS评分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疾病类型, 泛指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所致的大脑、心脏及全身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1]。舒适护理属系统护理方法, 于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可结合患者不同病症及临床表现予以针对性护理, 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 提升生活质量[2]。本研究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舒适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病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各52例。观察组中, 男27例, 女25例, 年龄61~82岁, 均龄 (67.1±2.0) 岁;病程3~21年, 平均病程 (11.3±1.8) 年;疾病类型:冠心病心绞痛18例, 高血压心脏病15例, 无症状心肌缺血11例, 心肌病4例, 高血脂症3例, 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中, 男29例, 女23例, 年龄58~79岁, 均龄 (66.3±1.9) 岁;病程5~22年, 平均病程 (12.1±1.9) 年;疾病类型:冠心病心绞痛17例, 高血压心脏病16例, 无症状心肌缺血12例, 心肌病5例, 心律失常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WHO或国际心脏病学修订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标准[3];2临床常见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嗳气等心血管疾病症状;3临床诊断及常规血压、血常规、尿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血管镜等检测确诊;4签订知情同意书;5检查结果及记录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重症肝、肾功能不全者;2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如病情观测、生命体征监测、临床合理用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心理护理。1常规心理指导:详细介绍病情,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答疑解惑, 日常护理予以语言、情感上的关心支持, 尽量满足合理要求, 缓解患者紧张、抑郁等情绪;2个别指导: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征, 倾听主诉, 提出针对性心理缓解方法;鼓励患者与周围人交流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3身心放松指导:引导患者行呼吸及肌肉放松训练, 保持情绪平稳, 缓解身心压力, 引导日常阅读报纸杂志, 将年龄相仿的患者尽量安排同一病房, 加强交流, 身心放松, 调节生理机能, 促进疾病恢复;4集体心理指导: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及临床不良反应及时总结, 制定缓解措施, 定期讲解心血管疾病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 开展成功经验之谈, 缓解心理压力, 发放疾病相关宣传册, 对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解答, 促进疾病恢复。
(2) 环境护理:保持住院环境安静整洁, 温湿度适宜, 日间定期消毒、通风 (约30 min) , 夜间尽量使用地灯, 选择浅色系床单、被罩并定期更换, 及时清除病房垃圾。
(3) 口腔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口腔易出现溃疡、炎症等, 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道、咽部感染, 故临床需加强口腔清洁护理, 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时需棉球轻柔护理, 避免漱口。
(4) 饮食护理:忌甜食、咖啡、浓茶的摄入, 注重营养搭配, 多摄入粗纤维及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 戒烟戒酒, 少食多餐, 控制体重。
(5) 疼痛护理:取平卧位, 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2~3 min后症状未缓解则遵医嘱给予吗啡等镇痛剂镇痛, 用药期间密切观测患者生命指征及临床症状, 观察疼痛性质、部位及持续时间等。
(6) 排泄护理:老年人多胃肠道蠕动功能较弱, 胃排空延迟易出现便秘, 护理人员应合理评估患者胃肠道系统, 了解饮食习惯及排便时间等, 加强宣教, 嘱其早晨空腹饮300~500 m L温水, 指导依结肠走向于腹部环形按摩, 3次/d, 10~15 min/次, 大便干结者可使用胃肠动力药物进行缓解或使用开塞露通便, 必要时可采取低压灌肠;排尿困难可针灸、腹部热敷等促进排尿或及时导尿。
1.4 观察指标[4]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行负面情绪评估, 若SAS及SDS分别≥50分, 则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便秘、失眠、尿潴留、腰背酸胀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护理舒适度较好,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 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 随着社会生活结构的不断改变, 不合理膳食结构、吸烟、久坐、缺乏锻炼等均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日益增长, 随之造成的心血管疾病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表明, 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我国病死率及致残率第一的慢性疾病,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如何实现心血管疾病有效治疗及控制作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5]。
目前, 我国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及药物治疗为主, 但心血管疾病自身具隐蔽性、突发性, 且老年人多因身体素质较差、器官退化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有限, 故加强临床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治疗、生存质量提升具重要意义[6]。心血管患者疾病多绵长, 患病及住院时间较长, 故患者于疾病治疗期多现心理、生理等多层次问题影响治疗。舒适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 旨在以患者为护理主体, 结合患者疾病特征、心理及生理特征向患者制定并提供针对性、整体性且具人性化的护理方法, 提升患者临床治疗舒适度, 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疼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本次研究中, 结合老年人机体特征及心血管疾病特征, 提出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及排泄护理等护理方法。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除疾病本身器质性因素外, 大多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也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疾病康复, 心血管疾病本身也属较为严重的身心疾病, 患者日常生活压力、经济状况、疾病状况等因素在极大程度上均影响疾病治疗及康复, 故结合患者心理问题, 予以针对性、整体性心理护理意义重大。除心理因素外, 医院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患者疼痛护理及排泄护理均可对患者病情起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舒适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便秘、失眠、尿潴留及腰背酸胀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SAS及SDS评分明显改善, 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 , 说明舒适护理对改善患者临床舒适度、改善心理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病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及临床舒适度, 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春梅.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5) :64-65.
[2]唐钰, 刘姗姗, 李洁.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3) :117-118.
[3]李晓燕.人性化护理对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25) :124.
[4]丁艳萍.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9) :288-289.
[5]陶源, 孙国珍, 程璐, 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6) :1-3.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4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患者 舒适护理 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109-01
创伤性骨折疾病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且患者受伤后长期卧床休息时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该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医护人员应给以患者相应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創伤性骨折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创伤性骨折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23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42.53±1.16)岁;12例为上肢骨折,11例为下肢骨折,6例为腰椎骨折,2例为骨盆骨折;对照组31例,男24例,女7例;患者年龄为16—71岁,平均年龄(43.61±1.25)岁;11例为上肢骨折,10例为下肢骨折,7例为腰椎骨折,3例为骨盆骨折。对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并定期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在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生、护理人员、病区环境和治疗方法等,有效减轻其出现的不良情绪,便于患者迅速熟练医院环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为患者讲解医院相关准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等等。
1.2.2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该护理措施主要包含环境、体位和疼痛等舒适护理等。
1.2.2.1 环境舒适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耐心、详细地对其介绍主治医生、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和规章制度等内容,让患者充分了解医院环境,减少因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保障患者病房干净通风,用轻柔和蔼的语言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便于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2.2 体位舒适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麻醉方法为其选取舒适的体位,需要时可将头偏向一侧。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家属抬高患者患肢,便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其出现的疼痛感。对于脊柱手术患者,应指引其平卧休息,睡硬板床,帮助患者定时翻身,确保其脊柱平直,避免出现畸形或是进一步损伤等现象。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绷带和石膏进行检查,避免因受压出现疼痛感,并对患者皮肤受压状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不适感,提高患者舒适度。
1.2.2.3 疼痛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应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术后疼痛规律。且在巡视时,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其出现疼痛程度和性质进行密切观察,为患者讲解疼痛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而有效稳定患者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指引患者听音乐、聊天和看报纸等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其出现的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等等。
1.3 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舒适优良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舒适优良率
治疗组患者舒适优良率高达100.00%(31/31),其中,27例为优,4例为良,0例为差;对照组患者舒适优良率仅为77.42%(24/31),其中,20例为优,4例为良,7例为差。对比两组患者舒适优良率,有一定差异性,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6.77%(30/31),其中,25例为非常满意,5例为满意,1例为不满意;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仅为74.19%(23/31),其中,18例为非常满意,5例为满意,8例为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有一定差异性,P<0.05。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褥疮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患病时,会出现情绪不稳等症状,该种不良现象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有效稳定其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仅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为其提供相应护理措施,没有综合考虑患者症状,尤其是对患者心理没有进行详细了解,因此,不利于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效果。舒适护理措施是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心理、体位、环境和疼痛等护理内容的护理措施,其对患者综合状况进行有效了解分析,进而显著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效果。综上所述,在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治疗组患者舒适优良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高青房学者在《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因此,舒适护理措施值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秀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03(12):150--151.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住院病例, 男106例, 女2例。平均年龄58岁。使用时间2~60 d。其中合并肺结核43例 (痰涂片均阴性, 如有阳性转南宁第五医院) 。
1.2 方法:
在常规治疗如抗感染, 平喘, 祛痰, 止咳, 氧疗等同时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 PAP) 呼吸机经鼻或口鼻面罩辅助通气。采用S/T模式或S模式, 吸气压IPAP8~15 mm Hg, 呼气压EPAP4~5 mm Hg。调节压力逐步从小至大, 患者感觉舒适。每次使用2~4 h或持续。治疗前查看病例有无禁忌证, 血气分析结果及检测指脉氧;治疗时指脉氧要达到90%以上或观察心率、呼吸、面色等;以后视患者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氧浓度。患者大部分安置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室治疗, 除伴有结核的患者隔离及危重患者外。
2 舒适护理
2.1 上机前准备:1提供舒适体委, 保证患者头部、肩部与颈部在一个平面, 适宜将头向后略微仰起, 保持坐位、卧位姿势, 尽量保持呼吸道处于通常状态。进行治疗时, 要求护士密切关注头部、肩部与颈部是否在一个平面, 协助翻身等动作[3,4]。2环境舒适:治疗室要整齐、干净、空气流通、配备空调, 电视。使患者感到冬暖夏凉, 身体舒适。3治疗前耐心对患者宣教, 讲解应用方法, 目的, 注意事项, 配合。减轻其恐惧, 紧张的心理。陆爱玲[5]对于未接受无创通气患者, 使用鼻面罩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要尽可能加强对患者解释说明工作, 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以获得最大效果。治疗前, 指导患者如何放松, 按自主呼吸的节律平静呼吸[6]。并不断给予鼓励。4告知患者一般餐后休息30 min~1 h才做治疗避免误吸。5检查管路有无漏气, 呼吸机运行是否正常, 有无异常声响。
2.2 选择对应的面罩以及鼻罩:1要求根据患者独特的脸型以及进行自主呼吸是胸式还是腹式, 来选取面罩或者鼻罩[7], 保证在密闭的前提下尽量提供更为舒适的面具, 有效避免面部损伤。对于形体消瘦脸窄患者选尺寸小的鼻罩;体胖脸宽的选尺寸大的鼻罩;意识不清、张口呼吸, 睡眠也持续使用的患者选择口鼻面罩。2不管使用鼻罩或面罩都要保持密闭, 头带松紧合适, 以不漏气为准。
2.3 通气治疗中的护理:1开始治疗时给予心理支持, 教会患者使用手势表达简单的需求。新治疗患者半小时巡视, 一般患者每小时巡视。2对患者通机器的配合情况进行观察, 保证使用呼吸机的前2 h, 人机合作协调, 不存在对抗等。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 保证使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呼吸, 告知患者不能在使用呼吸机时说话, 容易发生误吸等情况。3气道湿化: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等对气体进行有效湿化, 提升患者的自我舒适感, 并且帮助痰液进行稀释。4选择合适患者的通气模式S/T或S模式。5观察呼吸机参数值是否在±3%波动, 如>3%则检查管路连接或有孔洞、面罩硅胶脱落, 头带松紧。有无异常响声。6持续使用者鼻部垫小纱布防鼻面部皮肤受压过度, 如病情许可每2 h暂停10~15 min。
2.4 停用无创呼吸机后护理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如有吸氧改为低流量2~3 L/min, 查看脉搏, 检测Sp O2, 口干者鼓励患者饮水, 观察面部受压部位有无红肿。专人专用一套管路每周消毒更换。呼吸机及管路结核与非结核患者的分开使用。结核患者管路每周消毒2次。每日更换湿化用水;连接氧管每周更换1~2次。
2.5 疗效的判断:无创通气治疗的疗效判断需要综合临床和动脉血气的指标。有效为临床上表现为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动用减弱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Sa O2增加, 心率减慢等。
3 结果
108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呼吸频率趋于正常、气促, 呼吸困难症状减轻。
4 小结
无创Bi PAP治疗肺尘埃沉着病疗效肯定[2]。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肺尘埃沉着病患者有使患者易接受, 操作简单, 费用低, 无损伤等的特点。在对患者治疗时经过评估和舒适护理提高了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减少人机对抗, 患者感到舒适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志远, 张志浩, 车审言, 等.规范的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J].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 (40) :2856-2858.
[2]余春晓, 梁延东, 陈亮, 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煤工尘肺稳定期患者的康复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20 (5) :354-356.
[3]潘淑潋, 石爱丽.COPD行间歇性无创正压通气48例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4) :594.
[4]徐金美.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期间病人的舒适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5, 4 (2) :117-118.
[5]陆爱玲.COPD呼吸衰竭患者VPAP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广西医学, 2003, 25 (1) :141-142.
[6]冼乐武, 梁宋安, 刘昌志, 等.经鼻 (面) 罩Bi PAP呼吸机对COPD康复作用的观察[J].四川医学, 2002, 23 (6) :584-585.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6
1资料与方法
本组选取老年骨关节病股骨骨折患者45 例, 男21 例, 女24 例;年龄67 岁~93 岁, 平均年龄为79.4 岁;患有骨关节病11 年~35 年不等。股骨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2 例, 粗隆间骨折10 例, 股骨干骨折3 例。受伤原因:滑倒跌伤39 例, 交通意外6 例。患者入院后行影像学 (如X线、CT等) 检查确诊。32 例采用骨牵引治疗8 周~10 周;11 例采用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 例采用手法复位后利用外固定器进行固定治疗。
2结果
45 例均在治疗4 个月后得到随访, 预后达到临床目标:4 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的34 例, 借助辅助工具或需他人搀扶行走的11 例。
3临床护理要点
一般身体状况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千差万别, 有的患者身体状况较好, 有的则很差, 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肺综合征等慢性病, 因此对每一位患者健康状况要做必要的全面评估, 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由于突遭意外受伤, 患者心理变化较大, 易产生紧张、急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担心预后, 又怕拖累家人, 心理上很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给予理解,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个体化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 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也要与患者家属沟通, 争取家属配合。
骨牵引及针道护理:牵引可以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对牵引患者,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及血液循环情况, 定期测量患肢长度, 以防过度牵引。此类患者多数情况下活动不便, 生活不能自理, 因此应主动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牵引术后5 d~8 d内针道处会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 成为细菌的温床。我科采用外科换药术, 每日对针道换药1 次, 换药前先用75%酒精对牵引架外露部分进行擦拭, 再以碘伏、生理盐水清洁针道, 无菌敷料擦干并覆盖针道。
预防泌尿系感染及防治便秘: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加之长期卧床, 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应做好会阴部清洁及干燥工作;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 必要时可行膀胱冲洗。由于卧床后排便习惯的改变, 加上患者饮食量及运动量减少, 容易发生便秘, 嘱患者多食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经常环形按摩脐周以促进肠蠕动, 必要时可口服润肠通便药物或灌肠。
预防栓塞及肢体废用性萎缩: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等栓塞性疾病, 若斑块脱落可造成肺栓塞或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同时要注意功能锻炼, 防止四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 每日给予患者2~3 次的温水擦浴,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增加皮肤抵抗力, 健侧下肢及双上肢进行功能锻炼。注意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情况, 可通过观察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感觉、温度及浅静脉充盈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亦可同时进行双下肢对比, 有利于早期发现异常, 以便及时处理。
预防压疮及肺部综合征:患者骨折后因手术及疼痛等因素致不能自主活动, 容易发生压疮。应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充分利用气垫及水袋等工具, 以防压疮发生。老年患者抵抗力下降, 加之长期卧床, 易发生肺部感染, 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动作, 增加肺活量及促进痰液排出。注意保暧防止感冒, 同时, 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健康宣教:老年骨关节患者股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 术后健康宣教显得尤其重要, 要向每一位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专业知识, 功能康复方案要个体化,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体会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1例, 女性患者有49例。年龄范围为33岁到77岁, 平均年龄为 (45.4±4.1) 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对患者术后创面进行检查, 及时对疑似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 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等。
实验组患者则实施舒适护理, 从各个方面进行干预, 内容如下:
(1)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情绪上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不安, 无法顺利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告知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护理方法, 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 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构建完善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
(2) 体位护理
患者在体位需要选择30°外展中立位, 对患肢皮肤进行牵引, 防止出现内收, 将V型软枕置于双下肢之间, 膝关节下则垫置软垫。对于年龄较大且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 体位选择仰卧, 并使用压疮预防垫, 协助患者翻身以及按摩, 防止压疮的发生。
(3) 饮食护理
骨折的康复与合理的饮食密切相关, 部分患者因年龄较大, 肠胃消化功能较差, 加上长时间的卧床的影响, 肠胃蠕动能力也会因此减退, 导致患者食欲下降, 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因此在饮食上, 需要结合患者的口味对饮食菜单进行制定, 从而提高患者的食欲, 并鼓励患者多食用果蔬, 补充更多维生素C, 防止便秘, 促进骨痂的结合。
(4) 术后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折患者常见的症状, 一般需要实施镇痛药以及止痛泵等进行缓解, 并与患者多加沟通和交流, 从而使注意力得到转移, 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个性化、整体化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成为护理工作新的目标和标准, 这也使得舒适护理得以应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采可见,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 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几个方面实施护理, 效果显著。另外,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和沟通技巧, 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志英.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5) :190~191.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8
1 临床资料
2009-2011年我科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 其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60~75岁。交通事故引起骨折10例, 自行摔伤20例。所有患者经3~5d术前系统护理后均予手术治疗, 其中髋关节置换12例, 股骨头置换10例, 螺钉固定8例。所有患者神志均清楚, 均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舒适护理
2.1 病房环境护理
术后将患者安排在已消毒的单间病房, 病室内通风良好、安静, 床单清洁干燥, 室内温度适宜;床边配备大便器、污物桶等生活用品。医护人员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 操作时尽量做到“四轻”, 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 使其身心松弛, 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
2.2 心理护理
本组老年患者均为意外受伤入院, 毫无思想准备, 担心手术效果和术后丧失劳动生活能力, 再加上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术后躯体各种不适等原因, 常使患者感到恐惧、焦虑、悲观无助。术后护理人员应多巡视, 细心观察, 主动与患者沟通, 鼓励患者表达思想情绪变化, 发现并了解患者各种不适与需求, 有目的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中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沟通时带尊称, 每次操作前需主动向患者解释, 以取得配合。同时及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病例,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周到的服务, 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舒适,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3 家属思想干预
患者术后给家庭造成较大经济负担, 因此患者会感到不安。此时护理人员应教育家属多陪伴患者, 鼓励亲友多探视, 由其协助引导患者摆脱对伤后生活能力及经济状况的后顾之忧, 使患者感到家的温暖, 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4 体位护理
术后应先告知患者合适体位的重要性, 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避免因体位限制而产生烦躁情绪。术后24h取平卧位, 将患肢小腿抬高10°~20°, 外展15°~30°, 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 两腿间放置T型枕或软枕, 患足着防旋鞋。24h后可取半坐位, 床头抬高不宜>30°, 侧卧时屈髋屈膝, 两膝间垫软垫, 术后2周内, 禁止向患侧侧卧[2]。术后如长时期静止不动, 患者会感到不适, 应按照患肢不内收、内旋和过度外展、外旋的护理原则, 适当更换体位, 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适。
2.5 疼痛护理
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反应, 直接影响患者舒适休息、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 已成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3]。为减轻疼痛不适首先需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估, 通过术后及时正确应用镇痛泵、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并与其轻松交谈等舒适护理, 可达到有效减轻疼痛感受程度及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加其舒适度的目的。
2.6 皮肤护理
术后将患者置于铺有气垫床的牵引床上, 翻身时采用适时翻身代替被动翻身, 指导协助患者自主翻身代替被动翻身, 使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加[4]。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娴熟, 帮助患者保持恰当的体位, 床铺要清洁、干燥、无碎屑、平整, 每天用温水擦拭皮肤后, 涂爽身粉, 按摩受压部位, 轻扣背部, 使患者放松肌肉、躺卧舒适。
2.7 呼吸道护理
术后由于老年患者体弱咯痰无力, 加上惧痛心理, 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要做到保持室内有效湿度, 每日饮水足量, 定时给予叩背, 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咯痰, 从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2.8 排便护理
由于术后患者饮食习惯改变及长期卧床, 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故易发生便秘。护士应及时指导其饮食, 让患者多食水果及粗纤维食物, 每天饮水≥1500ml, 每天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 也可遵医嘱给予缓泄剂, 保持定时排便的习惯。放置排便盆时, 患者利用牵引架上的拉手抬高整个臀部, 自健侧置入或取出便盆, 术肢予软枕垫与便盆相平, 曲髋<90°, 保护术侧髋关节防止外旋和内收动作, 每次排便后需将肛门周围洗干净, 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9 输液护理
对担心静脉输液不顺利、心理负担重的患者, 应主动安排技术较高的护士为其治疗, 减少其痛苦和内心压力。对体型肥胖的老年患者可选择静脉留置针, 以免反复穿刺引起患者不适。
2.1 0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由于老年人血液黏滞性高, 再加上术后卧床制动, 血流缓慢, 极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 护士应及时向患者讲述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 同时鼓励并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伸运动, 辅以向心性被动按摩患肢, 可促进血液循环, 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2.1 1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肢功能恢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护士应根据每位患者病情耐受情况进行针对性正确引导, 制定个性化、渐进性、灵活的调整功能锻炼计划, 在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过程中, 护士应亲切和蔼、有耐心、操作娴熟, 避免拖、推等动作, 应用鼓励性语言和表情, 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关怀, 激发患者正向情绪的产生, 使患者能主动坚持锻炼。
3 小结
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 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受到了患者的欢迎;同时在实践中护理人员服务观念得到不断更新, 责任心得到加强, 从而提升了护理专业的价值, 显著提高了我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屠松菊.舒适护理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2) :61-62.
[2]黄津芳.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10.
[3]唐珂.患者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当代护理, 2008, 12 (9) :7-9.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9
【关键词】功能锻炼;骨折;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14-01
骨折是临床常见病,该病的发病人群主要是儿童以及老年人。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软组织损伤、骨折部位剧烈疼痛并有大量的出血,而且血肿吸收会导致患者的体温升高。多数患者常为一个骨折部位,严重的患者可能由于连续撞击导致全身发生连续性的骨折[1]。近年来,舒适护理被逐渐引入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临床经验也表明,取了不错的效果[2]。我科于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针对100例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和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收诊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66.8±8.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此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 B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A组的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基础护理,即向患者讲解功能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并发放印有如何预防骨折相关知识的宣传册;B组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具体为:(1)心理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讲解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注意、配合事项,与此同时积极和患者家属交流,给予患者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环境的舒适护理。与营造舒适的环境是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治疗以及护理等尽量不要影响其他患者,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多源频谱治疗仪1台,CMP机1台,与此同时需要随身听一台;(3)舒适的体位。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取合适的卧姿体位,这样有利于患者的血液回流,而且减轻了骨折部位的肿胀程度;(4)锻炼时的舒适度护理。合理安排功能锻炼时间,锻炼时,打开音乐,调节氛围,开始先进行简单动作的训练,锻炼的范围角度从小到大开始,如果患者有不适,及时处理,对伤口愈合前采用多源频谱仪器照射一定的时间,再采取CPM功能锻炼,对于术后伤口愈合后,可采取先用热毛巾热敷骨折部位,再采取CPM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采取随机追踪观察、测试以及记录收集的相關资料方式,主要包括患者护理后的关节活动度、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变化。通过使用本院自行编制的满意调查表,以选择题为主,80分以上满意,60~80为一般, 60分以下为不满意,调查表由专职护士指导完成,确保真实性。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从表1看到,在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体重以及血糖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从表1看到,B组的改善程度优于A组的改善程度。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比较
组别(n)关节活动度
治疗前治疗后
A组(50)29.21+2.7892.92+4.09
B组(50)30.76+3.98105.06+4.12
t2.3112.81
P<0.05<0.01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B组均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
组别(n)满意[n(%)]一般[n(%)]不满意[n(%)]总有效率[n(%)]
A组(50)21(42.0)17(34.0)12(24.0)38(76.0)
B组(50)32(64.0)15(30.0)3(6.0)47(94.0)
X24.860.186.352.68
P<0.05>0.05<0.05<0.05
3.讨论
现今时代,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转变,因此,对各种疾病的护理教育工作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医护人员在不断探寻发展新的护理模式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4]。由于多数骨折患者是儿童或者老人,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压力较低,再术后功能锻炼中采取合适的舒适护理干预显得非常的重要。本院针对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开展舒适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舒适护理、舒适的就诊环境和以及在功能锻炼中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我科护理人员在患者中间宣传和教导预防骨折的医疗常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意识,这对于预防骨折均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在出院后,也要定期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病人的康复计划的进展情况,尽早发现出现的不适反应,监督患者对此的执行情况。在本次治疗中,有3例患者出现压疮、关节脱位并发症,经分析是由于患者没有认真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经我科积极地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本次研究对我科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采取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舒适护理方式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为94.0%高于常规预防护理方(76.0%),而且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提示舒适护理育干预对于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全面作用明确,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牛芳侠. 舒适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J]. 河北医学, 2014, 36(10): 1592-1594.
[2]谢丽花. 舒适护理在老年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与效果评价[J]. 吉林医学, 2012,34(36): 7732-7733.
[3]耿爱芹. 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J]. 实用医药杂志.2013.31(11):136-136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8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护理,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34例。观察组34例老年骨折患者中, 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5例, 年龄在62~84岁, 平均年龄为 (71.4±0.9) 岁, 所有患者均为四肢骨折, 其中上肢骨折患者为1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20例, 新鲜骨折患者为28例、陈旧性骨折患者为6例;对照组34例老年骨折患者中, 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4例, 年龄在60~83岁, 平均年龄为 (72.0±0.7) 岁, 所有患者均为四肢骨折, 其中上肢骨折患者为15例、下肢骨折患者为19例, 新鲜骨折患者为27例、陈旧性骨折患者为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且P>0.05,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等;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 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全面护理, 内容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并记录两组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内容, 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得出结论。
1.2.2 效果判断标准
(1) 功能恢复。采用Install设计的关节临床评定量表对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内容包括日常动作、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步行能力、主动伸展、屈曲挛缩等方面,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2) 护理满意度。指导患者自行填写自拟护理满意度自评量表, 满分为100分, 90分以上为满意。 (3) 骨折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应根据其临床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法后,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经护理后, 骨折愈合率为91.18%、护理满意度为97.06%、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为 (92.31±1.4) 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为76.47%、护理满意度为79.41%、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为 (84.28±1.2) 分, 且P<0.05,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之一, 发病原因多为患者受到外力强烈撞击所致[1], 且骨折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由于骨折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 因此患者生理功能减退, 降低自理能力, 同时由于骨折后出现的疼痛等并发症, 患者易产生心理及生理等多方面问题, 影响患者治疗效果[2]。
老年骨折患者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为: (1) 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 勤通风打扫, 室温应保持在24℃左右, 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 保持病房相对安静, 使患者能够更好的进行休息。 (2) 体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实施正确舒适的体位, 患者应将患肢抬高, 从而对损伤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 利于患者体内静脉血与淋巴液进行有效回流[3]。 (3) 心理护理。老年骨折患者易产生消极心理, 认为自身年纪大, 因此发生骨折后无法恢复之前身体状态, 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为患者讲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 并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积极配合治疗, 给予患者适当自信心, 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4) 饮食护理。老年骨折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减退因此出现胃肠蠕动幅度降低、消化系统吸收能力下降等问题。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食用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 如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质等, 从而增强自身体质, 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可适当进食膳食纤维, 从而避免出现便秘现象, 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 对老年骨折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 给予舒适护理服务,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提高护理满意度,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等;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 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经护理后, 骨折愈合率为91.18%、护理满意度为97.06%、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为 (92.31±1.4) 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为76.47%、护理满意度为79.41%、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为 (84.28±1.2) 分, 且P<0.05,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 给予舒适护理服务,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提高护理满意度,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影响
参考文献
[1]傅爱凤, 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12, 17 (8) :603-604.
[2]李亚静, 李慧芬, 王素婷.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9 (8) :498-499.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推荐阅读:
职业病患者的舒适护理09-09
妇科腹部手术病患护理10-17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09-30
风湿病患者10-28
病患感谢信07-05
病患消费习惯分析11-02
骨折愈合护理05-09
颅底骨折护理10-23
农村慢性病患者05-30
老年糖尿病病患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