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与行为

2024-07-04

空间设计与行为(共12篇)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1

1 滨水空间特征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尤为重要和独特的组成部分, 主要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健身、休憩和观景场所, 并增进市民之间的人际交流, 具有诸多不可替代的特征。

1.1 水体造就的自然资源特征

生态多样性———滨水空间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 这里生物品种多样, 生物群落层次丰富并且稳定, 是人们观赏、考察的特殊区域, 也是人们能体会到最多自然要素的最直接场所。

滨水小气候———当水体达到一定数量、占据较大空间时, 由于水体独特的物理性质, 水域附近常常呈现出宜人的小气候。

1.2 滨水区独特的人文特征

水乃生命之源, 人类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趋水天性是历来已久的, 水和人的活动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代人们就利用水上游览、曲水流觞、钓鱼等活动亲水;在当代, 划船、漂流、游泳等水上活动十分受欢迎, 水边冥想、瑜伽、理疗等新的项目也应运而生, 滨水空间俨然成为休闲娱乐的主要载体。滨水空间作为文化灵魂的载体, 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

1.3 滨水空间固有的景观特征

根据水体的走向、形态、尺度的不同, 滨水空间可分为沿河流、河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和临湖泊、海洋的面状空间。

1) 空间形态。

带状空间因其水流的作用, 形成蜿蜒河道、缓坡岸堤等特殊空间形态;面状空间水体多为静态, 但因其所处地理环境不同, 也呈现出沙滩、草坪等截然不同的空间形态。

2) 空间秩序。

带状空间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内聚力, 其空间秩序较强, 有利于沿岸形成序列的空间节点。面状空间具有延展性和开阔性, 能够形成相对活泼、自由的景观类型, 且组合形式丰富多样。

3) 空间动静。

带状空间往往较为狭长, 常常作为经过性空间, 面状空间则主要作为核心的停留驻足空间。

4) 空间开放性。

带状空间大多具有丰富的驳岸景观元素, 其空间尺度较小, 较为私密;面状空间尺度相对较大, 空间可塑性较强, 主要以开放性空间为主。

2 人的行为特征

有学者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的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一是心理感受的景物诱因, 景物因素对人的行为心理会产生多种不同感受。二是环境心理学在景观配置中的应用。在对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 从而使人与环境达到最佳的互适状态。在个人的空间环境中, 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

2.1 个人空间

在环境心理学中个人空间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昵距离, 0 m~0.5 m, 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 0.5 m~1.2 m, 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 1.2 m~2 m, 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 4.5 m~7.5 m, 如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人际交往的距离直接决定了不同对象需要的空间规模。

2.2 观察尺度

1) 角度:D/H=1:当处于45°仰角时, 是观赏任何景物细部的最佳位置;D/H=2:当处于27°仰角时, 既能观察到景物的细部, 又能感觉到对象的整体性, 进则观察细部, 退则观察整体, 乃观察景物的最佳观察点。D/H=3:当处于仰角18°时, 能感觉到以周围景物为背景的十分清楚的主体对象 (见图1) 。

2) 距离: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安全距离为L=3.0 m, 而人交流谈话距离为L>0.70 m。观察事物的距离在6 m左右可看清细部 (如花瓣) , 在20 m~25 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 因此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 作为框景, 导景, 增加景深层次;观察事物的距离在70 m~100 m时, 可看清人体活动, 适宜设置为中景, 同时作为主景, 要求能看清景观全貌;观察事物的距离在150 m~200 m时, 可看清建筑、景观群体与大轮廓, 通常设置远景, 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

2.3 行为习惯

1) 步行模式:调查表明, 一般情况下的适宜步行距离是400 m~500 m, 持续步行时间是15 min~30 min。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中往往在距离400 m~500 m之间会设置休憩节点。

2) 活动群体:使用带状滨水空间的活动群体相对较多且呈小组分散, 而使用面状滨水空间的活动群体较为集中。

3 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以某湖为例, 介绍景观精细化设计的几点思考。

3.1 秩序情绪化塑造

做一个设计如同讲一个故事, 要有完整的情节才能满足人的心理探知, 也要有转折与高潮才能激发探知的兴趣。

该湖集结了滨水空间中带状空间和面状空间, 由连绵悠长的河流段串联几处开阔平静的湖泊区域。运用带状空间具有的较强方向性和人认识事物的顺序性, 将该项湖滨水空间设计为四个空间序列 (见图2) 。

1) 开始阶段, 序列设计的开端, 预示着将展开的内幕。在某湖进入校区的起始段, 结合汇流区域视觉层次丰富的特点, 在岸边设置精细景观小品, 并以层次丰富的植被烘托, 其既能够保证岸边节点半私密的空间感, 又可以作为对岸景观的视觉屏障, 使得岸边与对岸景观有交流又彼此独立。精细、创意的近景和丰富完整的中景组合, 作为河流在内部的起点, 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

2) 过渡阶段, 序列设计中的过渡部分, 是培养人的感情并引向高潮的重要环节, 具有引导、启示、酝酿、期待以及引人入胜的功能。运用某湖河面的自由收放, 形成自然空间节点, 将各个节点以“一草”“一木”“一石”等稍加修饰, 增加可识别性即可, 营建一个舒适、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延展空间。

3) 高潮阶段是序列设计中的主体, 是序列的主角和精华所在, 在这一阶段, 目的是让人在环境中激发情绪、产生满足感等种种最佳感受。图书馆既是校园形象的代表更是精神的寄托。结合人工因素 (图书馆) 、自然因素 (河流、植被) 共同塑造多重具有震撼力的空间作为该湖的高潮再合适不过。

参考文献

[1]冯倩倩.园林景观设计中心理学思维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 2006, 26 (2) :38-39.

[2]卢一莎, 李晓西.城市滨水地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 2008, 34 (8) :51-52.

[3]蔡眉, 甘德欣.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 2014, 40 (12) :239-240.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2

有一宿舍经常半夜吵闹,影响其他宿舍学生的休息,并且与之沟通无效,向你反映,通过你和那个扰人休息的宿舍里的成员沟通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根据案例构建完整行为访谈事件

1、当时情境如何,以及如何导致这样情境:其他宿舍经常被这个宿舍打扰休息,来找宿舍管理员反映,原因是与这个宿舍沟通无效。

2、在这样情境中有谁参与:在此次沟通中,主要是其他宿舍舍长、该宿舍成员以及宿舍管理员参与。

3、在情境之下,想要采取什么样行为:其他舍长与该宿舍沟通无效,宿舍管理员只好上去与该宿舍沟通。

4、在情境之下,采取什么样行为:在沟通中,碰到了很多问题,管理员只要是对该宿舍才去怀柔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换位思考。

5、最后结果如何:最后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对于一系列的矛盾都被化解,沟通成功。

三、选择案例的访谈方案

根据上述的发生的事件情况,采用关键事件行为访谈法。根据关键事件行为访谈法,我采用STAR分析工具,一下是事件访谈方案过程:

1、情形(S):其他宿舍长时间受该宿舍的打扰,不能好好休息,与该宿舍的成员沟通无效后,来找宿舍管理员反映。

2、任务(T):宿舍管理员的任务是保证各个宿舍团结友好,对经常打扰别的的宿舍休息的宿舍里的成员进行教育,以保证其他宿舍不再被打扰休息。

3、行动(A):在接到反映后,宿舍管理员要承担调解员的角色,根据同学反映的情况,首先找到该宿舍成员,了解经常在宿舍的活动,然后对他们进行教育,然后把其他宿舍的舍长喊来,大家一起协商,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3

关键词:行为心理;儿童美术空间设计

1 新时代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

从国外的历史发展来看,儿童艺术教育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模仿自然;形式主义的美学;关注自我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提升;多元化的发展,关注社会和文化欣赏等。从国内历史来看,古人很早就看到了艺术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如孔子“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并且很早就注重儿童“艺”的教育,以培养道德和自身的修养为主。那么,面对新时代,我们对儿童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新的目标。

1.1 勇于探索和创新

(1)多元化发展儿童美术教育是基础。传统美术教育的关键是传授技法和美术知识;19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引入了儿童美术教育领域,欧洲各国开始研究儿童心理和美术之间的关系。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观”,他主张以天性为师,不以人为师。在儿童美术教育方面,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声音的表现,艺术是人的本能,开设艺术课程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让他们能够欣赏艺术,看到人的普遍性和多种能力;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将艺术当作培养能自由创造幸福个性的一种工具,认为艺术能将感觉和理性结合起来,并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

从以上儿童艺术的理论发展来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内容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2)创新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儿童抓起,充分考虑不同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美术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将成为可能。

1.2 科技与艺术相结合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两项事业。自古以来,科学和艺术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体结构、透视原理、色彩原理、光的运用等都告诉我们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科学的分析和支持。20世纪60年代,STS教育理论兴起于美国,并广泛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STS教育理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提倡树立生态的、整体的、人文的科学观。教育也应该把三者结合起来,STS教育理论为新时代儿童美术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1.3 文化认同和欣赏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儿童得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懂得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等。通过写实作品的欣赏和实践,儿童得以明白绘画的功能,比如可以记录历史,表达情感等。通过美术教育这样的途径,儿童可以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道德等。

2 儿童美术教育空间设计

对任何一个场所而言,空间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了场所基本要素的尺度、形态等,也决定了场所的气质和精神。儿童美术教育空间主要使用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空间的设计特点非常鲜明,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一个具体的项目实践为例,该设计项目是一个主要针对4 ~ 10岁的儿童使用的高端美术教育空间。该设计的目标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突破国内传统的儿童空间单一无特色的限制,为儿童打造一个他们真正需要的、热爱的美术空间。该设计在空间处理上最大的特点是把固定空间和活动空间有效结合起来,打破小空间的局限,完善功能布局,在功能上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础的目的以给予儿童精神上的富足和升华。

2.1 完善的功能布局在小空间里得到实现

经过前期的调研和项目的高端定位,我们把设计的功能划分为前台接待区、家长等候区、儿童游乐区、教学区、表演区、展示区、办公区、洗涤区、储藏区、卫生间、烹饪区等十一大区域,其中教学区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课程内容分为一般的教学区和特殊教学区。

2.2 无限可能的创造灵活空间

(1)入口和大厅。设计师把整个公共空间处理得非常活泼,具有动感,“像手中的笔充满了创造力,迫不及待地飞向四周的感觉”。根据空间的合理分配,丰富的多元化课程内容成为可能。该设计空间的灵活运用是一大特色,很多空间的设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教室。整个教室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用玻璃滑门隔开。举办展览的时候玻璃滑门打开,变为一个开敞的空间。不同教室针对不同的年龄的儿童,还设置了专门的制作教室,在这里,儿童可以尽情自由发挥创造里,利用教室提供的工具进行创作实践。

2.3 从细节出发,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家具设计灵活多变。家具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根据儿童不同的身高发育情況设计了不同高度和大小桌椅,并且给予了儿童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搭配相应的工具和家具。前台和洗涤台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不同儿童的身高问题。

(2)讲究色彩搭配。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里,每个类别的色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例如,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教室的色彩大部分为冷色,能够让儿童静下心来专心创作;动手实践和需要共同合作完成作品的教室用色就可以稍微活泼一点。在需要色彩刺激的教室里颜色的选择尽量纯度高一些,有利于对适龄儿童进行色彩的视觉刺激。

(3)系统的导识设计。室内导识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清晰的导识设计不仅能完善整个室内的功能,而且能增添空间的生动和趣味。

3 结语

丰富的儿童空间设计为儿童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也让他们体会设计的意义。该儿童美术教育空间具有很大的“多变”潜力,为培养儿童创造力和良好个性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张钡.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1-2.

[2]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

[3]宋蓓,李红菊.中美艺术教育评价之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08:1-2.

环境行为与广场设计的研究 篇4

现代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很难在自己的身边发现有意义的户外空间。按功能主义理论为我们设计的环境往往使人们不满意。功能主义更多的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评价建筑的准则。但功能主义者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他们对公共空间本身不感兴趣, 没有考虑到建筑设计对游戏活动、交往及聚会的可能性等方面潜在的影响, 是一种着眼于功利和物质的设计思想。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家庭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家庭的平均规模变小, 城市中三口之家愈来愈多, 人口结构也在变化之中, 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有充分的自由时间, 是城市户外空间的常客, 同时技术的进步又常常意味着减少工作负担和工作时间, 这样, 许多人就有了更多的闲暇, 与此同时, 大量社会性和创造性的需求又必须通过工作场所以外的机会来满足。住宅区、城市公共空间——从社区中心到公共广场——形成了一种可能的物质框架来满足一系列新的需求。

2 广场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依赖关系

作为城市空间的广场, 聚集城市人的活动可以说应是其基本特征。广场历来被称为是“城市的起居室”, 顾名思义活动之于广场的重要性。广场因人活动的介入而显得生机勃勃, 富有魅力, 而人们也是通过这些活动去感受广场空间, 满足社会性的需求, 获得户外空间愉悦的体验以及美好的回忆。心理学家认为:城市居民所经受的不信任感和恐惧感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能使不同人群交流的公共空间有直接的关系。当你不离开房间, 往往被电视所创造的虚幻感和自己的恐惧感所占据。反过来, 当你走出去置身于真实的世界中, 与不同人的接触有助于塑造一种集体感和宽容感, 它们反过来会支持这个不断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城市生活的繁荣。因此广场的意义就在于其间发生的事件及活动, 强调重视人的行为, 重视广场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成功的关键, 也是有效利用城市空间, 创造感染力的都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3 广场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互动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 一个环境品质好的广场能够吸引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反过来又为广场带来生机与活力。那么怎样提高广场的环境品质以吸引更多的活动, 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3.1 广场位置的选择

许多学者对行人行为的研究发现:人们无论何时都想到人们集中去的地点活动。使用最频繁的广场位于土地利用最为多样化的区域, 可以吸引不同的人群光顾。Christopher Alexander在他所著的《模式语言》中认为:首先, 作为活动中心的广场应与周围社区的主要道路联系紧密, 也就是说主要道路汇集于广场。其次, 广场在城市中的分布应是分散的, 满足人们可以步行到达这里的要求。人们通常愿意接受的步行距离是400~500米, 这样可以假设广场的服务半径也就是400~500米。

关于广场与街道的相对位置如何影响广场的使用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中进行了总结:“①街角位置:由基本相同等级的街道形成。这里会成为活动聚会、穿行以及观看过往行人的场所。如果在午间能享受到阳光, 这里将会潜力很高。②街角位置:两条街道的等级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无法成为行人的穿行空间, 因此不会产生太多观众。③拓宽的人行道可构成建筑后退空间、交通和休息空间的一部分。④街区中央:四面被道路包围。这个空间会产生穿行交通, 还可以成为绿洲空间或安静的休息场所, 取决于广场的大小和具体设计。”

由此可见, 广场位置选择关系到, 广场是否能给周围的人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 是集中人们活动的先决条件。

3.2 广场的可见性及交通的可接近性

广场的可见性是其被周围人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要是从家里或工作场所的附近看不到广场, 相对来说也就不会经常光顾它们, 而可见性高的广场会有一个大得多的服务范围。我们看看传统的意大利广场, 从它们的平面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广场与街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户外空间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人们的视觉和行为都可以与广场空间连通、靠近, 可以很自然, 顺利地从街道进入广场, 因此广场有了产生活动的可能性。然而某些现代的广场则不具有这一特征, 如被环形公路包围的所谓街心花园, 由于车辆的阻隔人们很难进入广场, 虽然其中也不乏花架、坐凳、花坛等等设施, 但人们往往只能“望园兴叹”。

3.3 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

这里所说的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 是指广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图-底”关系, 广场有明确的“图形”特征, 即广场有明确的边界, Christopher Alexander把这种空间称为室外“正空间”, 室外空间有明确边界的称为“负空间”, (如图1。)

Alexander认为:人们在“正空间”感到舒适而利用这些空间;人们在“负空间”感到不怎么舒适, 因此这此空间无人利用。另外卡米洛·西特分析了大量的欧洲城市广场, 将那些看来有人使用的生气的广场跟那些一无是处的一一加以鉴别, 发现被广泛使用和被喜爱的那些广场具有两大特点。一方面它们局部围合;另一方面它们也相互开放, 彼此沟通。

看来对围合的需要出于人的非常原始本能, 当一个人在户外要找一个地方坐下, 他不大会选择户外空间正当中一块地方去坐, 他通常会找一棵树背靠在那儿。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他对公园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寻求部分围合部分开放的地方, 别太开放, 也别太封闭。

3.4 广场周围建筑的可接近性

建筑的可接近性是指广场边缘建筑底层的使用尽可能与广场空间发生社会关联及接触, 为此, 应尽可能将一些使用频率高、公用量大的项目设在广场边缘, 如商业、饮食、娱乐、服务业等, 达到了将人流引入广场的目的。此外, 这些商业、饮食等活动均可由建筑伸至广场, 形成室外咖啡座、室外餐厅和露天商场等等。

另外, 也可以利用周围服务性部门使广场形成夜生活的中心。人们乐意在夜晚闲暇时出门, 城镇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色。如果夜间广场或街头行人稀落, 难以提供自然监视, 那么将影响人们去那里活动。Alexander认为:“要把晚间商店、娱乐场所和服务机构同旅馆、酒吧间、以及通宵达旦的餐车式饭店联结在一起, 以便形成夜生活的活动中心, 那里是:灯火通明、安全舒适、生动、活泼、兴高采烈。这样就可把夜里外出的游人都吸引到该城镇内寥寥可数的几个夜间活动场所去, 从而增加夜间行人活动的热烈气氛。鼓励这些夜生活中心均匀分布在整个城镇。”

3.5 广场空间的层次

除了那些特意为大型公共聚会、市场而设计的广场以外, 较大一些的广场应该被分成许多亚空间以鼓励使用。没有植物、街道设施或人的大型开放空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亲和力的, 人们在这样场合的行为会表现为快速穿过广场或呆在广场边缘。Alexander的观察中发现:任何使人们感到舒适的地方基本上得具备:①靠背, ②能看到更大的空间。他在《模式语言》中写道:“无论你在营造什么样的空间——不管这是花园、露台、街道、公园、公共户外空间, 还是庭院, 一定要做到的是:首先, 要至少构造一个较小的空间, 使它看到这个空间的内部, 并构成这个空间的天然背景。其次, 选好这个空间及其通路的位置, 使这个空间能看到至少一个更大空间的内部。当你做完了这个工作, 每一个户外空间都会有一个天然的'背景';每一个占据这个天然位置的人, 背向着这个'背景', 可以往外看到某个更大的远景”。

空间划分可以借于地面高程的变化、植物、建筑物、座椅设施等的变化, 不仅在广场上人较少时创造出美观的视觉形象, 而且能使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逗留一会儿。

4 结论

广场设计不仅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要求, 更要考虑的是人的行为, 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琐碎的需要。因此在广场设计中, 建筑师不能主观臆断, 独断专行, 将自己设计的东西强加给使用者。建筑师应更多地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 创造出与人们行为相适的空间, 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C·亚力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 周序鸿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5

年10月15日201

2告别校园不文明行为

“—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班会地点:七年级(3)班

班会时间:2012年10月17日

主持人:王莹楠

记录:冉青青

应到人数:61人

班会预期目的:

一、为了培养同学们的优良学风,优化育人环境,从使同学们从自己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的良好习惯,同时将“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进行到底。

二、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文明创建的重要性,文明建设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精神来引领行动,从行动上到精神上做到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主持人)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大地为我们作谱,山川河流为我们作画,让我们用青春的色彩去勾勒出那一幅幅活跃的氛围的画卷。今天,我们很高兴学校的各位领导能参加我们班举办的班会,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告别校园不文明行为”。

我们十六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刺耳的脏话,看见一些不文明的举动,就是这一点,是我们学校不在文明.和谐,到处是脏话的存在,使校园披上一层阴云,导致学校的校规校纪闲的像个无底洞。在校园内有一些同学不自觉到处乱扔垃圾,草坪上垃圾到处乱飞,校园在哭泣,她的容貌被同学摧毁了。同学们!我们是十六中的学生我们要保护她,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就要使她变得更美,更文明!

二、深化主题

1.请同学们首先观看一个公益广告《手手相牵》,引发同学们对文明的深层次思考。

2.请同学们列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讨论其危害,由同学们推选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3.主持人播放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并总结我们身边存在的问题。

4.举例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5.主持人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积极讨论献言献策。

三、总结主题

1.首先主持人请班长对此次主题班会作出总结,提出对大家的期望:和谐校园,文明先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创建一个和谐而美满的校园、一个文明团结的班级,需要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文明礼让、团结一心,行胜于言。

2、由学生代表宣读“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倡议书。

3、全体同学起立宣誓。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校园文明建设

要从自我做起

养成良好习惯

倡导社会公德

我们在此向校园不文明行为宣战

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6

在指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探究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自然用平面镜来做实验,但无法确定像的具体位置,该如何引导学生使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呢?(2)任何物体都能在玻璃板后成像,而且探究过程中物体成像越清楚越好,该如何引导学生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来做实验呢?(3)有了像的替代物,学生就可以把像的位置与物的位置连接起来。但这条连线与镜面的位置学生不容易直接观察出来,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4)为了完成探究目标,你设计的分组方案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一、教师要说清怎样教

首先,选择平面镜还是玻璃板来做实验是本节实验成败的关键,但要想引导学生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路的一个难点。学生在交流中认为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像的替代物,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为了让学生能自己想到玻璃板,又不直接硬性地给出,我做了一个“水中蜡烛”的演示实验。

这个演示实验虽简单,但学生兴趣高涨,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开扩了他们的思路,学生在观察后得到启发,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够同时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和镜后像的替代物,从而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二、教师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在选择实验的物体时,有的学生计划用两个电池,有的学生想用两个棋子。这个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选用蜡烛更好,而是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互动交流来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因为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光的反射知识,要想从镜中看到物体的像,需要物体发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的光才能进入眼睛,对于电池或棋子反射的光线很微弱,什么样的物体发出的光多呢——光源。而点燃的蜡烛是光源,光线充足,成像比较清晰。这样既能反馈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用相同的蜡烛来做实验,解决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但要想探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大多数学生的方案都是在白纸上做实验,先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然后描出像与物的位置再连线,进行观察。在这里我并未说出赞同或是不赞同,而是提出疑问,让学生继续进行思考,让他们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不强,学知识总习惯于老师单纯地给出,自己硬性地去记,当有了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后绝不会再深入思考,不会再想还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所以我在课堂中用笑脸肯定了他的做法,又用和蔼的语言让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方案,继而让学生再深入思考还有没有更方便的做法,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三、说清小组分组方案是进行探究的重要保证

在讨论分组方案时,我把全班48名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大组又分成3个小组,共12个小组:

1、2、3组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4、5、6组探究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7、8、9组探究像和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10、11、12组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注意:

1.准备多样器材,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器材;

2.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2)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7

良好的自然环境比都市环境更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对缓解精神压力、提高注意力具有明显效果。反之, 当使用者无法有效掌握自然环境提供信息时, 容易产生心里威胁感, 唤起内心的恐惧。使用者在公园里的心理体验, 将对其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目前,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着力于探寻有利于使用者积极心理体验的空间环境特征。但是已有关于使用者在城市社区公园中的行为研究大多通过问卷或观察法记录活动内容, 并未准确反映使用者的空间位置。据此, 本文选择以城市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 行为注记为研究手段, 记录和分析使用者的游憩行为, 探寻使用者的行为体验在城市社区公园空间环境中的表现, 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重庆动步公园地处重庆渝北区, 是以运动为主题的社区公园, 占地面积4.4公顷。本次调研重点探寻人们在城市社区公园开放空间的场所环境行为和空间使用, 如何反映出使用者的情感需求。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 初步调查研究区域, 确定步行研究路线和观察点, 统计设施数量;第二阶段, 使用行为注记法, 并辅以影像记录等调查手段, 绘制每个观察点10 min内的行为注记图;第三阶段, 将记录在地图上的原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二、不同空间环境使用行为分析

城市社区公园绿地是一个社会性的场所, 能将不同的使用个体聚集在一起, 并提供舒适的交往空间, 继而产生使用者的社会信息的分享。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相应的物质环境提供发生的可能, 不同的物质环境也能促进不同种类的活动。空间优劣的取决于空间实际的使用状况。以下, 对城市社区公园中的游戏健身空间、开敞空间和观景空间展开了研究。

1. 游戏健身空间

场地中的有趣事物可以引导使用者的使用, 如图1所示, 节点空间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 人因为共同的目的或兴趣汇聚在一起, 形成潜在的聚散核心, 即儿童游玩设施。聚集空间建立后, 游玩设施内部空间开始不断聚集发散、新陈代谢, 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面积越大的开敞空间能同时容纳更多的使用者, 活动发生的丰富程度也有所增加。公园中面积最大的草坪紧邻主要环路, 易达性高, 主要吸引家庭成员进行长时间停留, 这强化了社会纽带关系。

2. 开敞空间

观测期间, 使用者并不是均匀散布存在于公园的开敞空间中的, 空间中有效区域的划分明显。

(1) 占领顺序

使用者在空间使用上倾向于选择对将要出现的危险有抵御能力的区域, 如设置有植物或构筑物的停留点。因为使用者在其视域范围, 只需要应对除开依靠物的其他方向所发生的状况。图2绘制当天, 天气阴冷, 场地中使用者人数较少, 人们可自由选择停留地点。观察发现, 当使用者需要长时间停留时, 通常不会选择场地的无依靠物和目标感的中央地带, 而倾向逗留在树下 (第3组) 或者两棵树的中间地带 (第1和第4组) 和不同活动场地交界处的周围和附近 (第2组) 。

(2) 观望效应

人渴望与外界发生联系, 总是期望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然后眺望风景或其他人的活动。在公园中, 面积最大的缓坡草坪低处有篮球场, 景观视线效果好, 易于在草坪上停留的人群的视线向下汇集。图3中, 草坪中62%的使用者位于场地中靠近篮球场一侧, 并且都面向篮球场。

3. 观景空间

在整个观察期间, 观景空间中植物元素和水景元素对使用者社会交往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景观质量有关。动步公园中的河流属于小河沟, 景观自身的吸引力和亲水区域面积有限, 河岸的护堤较矮, 家长对儿童在此玩耍的安全问题也有担心。

三、结语

本次研究尝试通过行为地图记录使用者在城市社区公园不同空间的使用情况, 分析使用者在空间中的使用分布, 对指导城市社区公园不同空间环境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首先, 游戏健身空间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器械的设置应充分了解使用群体的使用诉求, 提高器械使用效率。场地也可以承载使用者多目的性的活动需求, 设计时应予以酌量。另外, 开敞空间可容纳更多的使用者。设计应当为使用者的大面积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保证, 并考虑安全感和观望效应对空间使用带来的影响。其次, 观景空间中的植物、水景虽能增加视觉趣味。但使用效果与景观品质的高低有重要关系。配置不合理的观景空间无法吸引使用者的使用。最后, 单一的空间环境承载的使用需求具有局限性。不同空间在城市社区公园的有效整合, 才能使得不同活动各得其所。创建层次多样的空间类型, 并处理好不同层次空间的认知过渡, 可为使用者更有效的理解空间环境资讯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Velarde M, Fry G, Tveit M.Health Effects of Viewing Landscapes-Landscape Types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J].Urban Forestry&Urban Greening, 2007.

[2]Van den Berg A E, Koole S L, van der Wulp N Y.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and restoration: (How) are they related?[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8

自从上个世界凯文·林奇提出城市意象五元素以来, 在城市规划中街巷空间作为城市的边界和路径的承载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城市空间中, 街道的尺度、街巷空间的比例等问题相应的发展出各自的理论并投入实际设计之中。然而, 街巷空间的研究往往针对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区域中, 在以保护和开发为主的历史文化古镇中并没有足够的研究。同时, 由于国家对历史名村名镇的保护上也往往过多的强调单体建筑的保护, 忽视了历史文化古镇街巷空间的保护, 这进一步造成了历史文化古镇街巷空间研究的缺失。

1 古镇街巷空间与意象

古镇街巷空间不同于古镇中的单体建筑, 其不仅作为供人停留的场所, 同时作为人们穿行、游览、感知、认知古镇等人类行为活动发生的载体。在人们对古镇意象的形成过程中, 其既是“道路”和“边界”的载体, 也是“边界”与“边界”之间的空白。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 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 其他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而其对意象的营造中可通过典型的空间特点和特殊的立面特征等方式来强化[1]。同时, 在古镇中街巷空间作为“边界”, 其承担着连接和区分两个区域的作用, 对于古镇整体意象的营造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古镇街巷空间的内容主要包括其尺度、比例、功能、行为活动、特征等方面以及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们共同营造了整个古镇的意向。可以说, 古镇的街巷空间这些因素给予了外来人口对古镇的第一印象, 也是人们对古镇整体感知的开端。

2 古镇街巷空间的尺度和比例

古镇街巷空间根据不同的意向需求, 其空间的尺度比例有所不同。其并不一定遵循在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单体建筑立面观赏的需求, 而往往更注重于建筑群体和整体空间的意向营造。如在户外空间的设计中, 当高宽比处于1∶2至1∶3时, 相对适宜于城市空间的围合尺度, 其对应于18°至27°的观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范围;而供人穿行的原始古镇的街巷空间高宽比往往小于1∶2, 通常介于1∶1至1∶2之间甚至小于1∶1, 但在实际使用中, 其并没有带给人压迫感。归其原因, 主要在于古镇的街巷空间往往力求给人一种幽静隐蔽的感觉, 其围合物本身 (即历史文化古建筑) 其立面的划分尺度也和现代建筑有所不同, 因此在古镇原始街巷空间尺度中相对缩小的街巷宽度正是适宜于古镇幽静的街巷空间整体意象的。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高宽比小于1∶1的古镇街巷空间尺度通常仅适宜于古镇传统建筑群落中所围合的以穿行为主要目的街巷空间, 其在整个古镇中的道路等级上和其所处的古镇中的区域要求较高 (通常处于古镇核心保护区) , 而在古镇风貌协调区的新建和改建街巷中应慎用, 因为在此区域中建筑立面的重要程度开始凸现, 建筑立面作为街巷空间的“边界”, 其在这种空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同时针对街巷空间中将会发生的人类行为活动也应给予足够的考虑。

3 古镇街巷空间与人类行为活动

3.1 人流量与古镇街巷空间的关系

古镇街巷空间在意象的营造中其尺度不仅仅取决于街巷尺度这一单一的尺度, 同时取决于在此空间中所发生的人类行为活动对空间的影响。换句话说, 街巷空间的功能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街巷空间所会营造的意向。如, 高宽比为1∶1或小于1∶1的街巷空间如果处于对驻足空间需求量较大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中, 那么其功能需求于所营造的街巷空间将会发生矛盾, 从而形成扭曲的意向。以李庄和磁器口的实地调研为例, 李庄的古街道席子巷属于李庄古镇道路体系中的次级道路, 在街巷空间中依靠传统建筑所围合的小于1∶1高宽比的街巷空间从而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图1) 。而磁器口的入口道路同样以传统古建筑围合出小于1∶1高宽比的街巷空间, 但是由于其道路等级属于主要道路且商业活动相对活跃, 驻足空间多, 人流量大, 因此不仅使得幽静的空间感受完全消失, 同时造成了拥挤不堪的尴尬现象 (图2) 。因此, 在古镇街巷空间的尺度比例上, 不仅需要考虑其意象营造的设计意图, 同时需要对街巷本身所属的街道等级和人流量进行深入考虑。

3.2 临街灰空间与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依据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院前灰空间作为街巷空间公共区域向建筑空间私密区域的过渡空间, 其在不同的道路等级和古镇区域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同时也随着街巷空间的高宽比、围合空间建筑的立面情况以及街巷空间本身所兼具的使用功能的不同而营造出不同的意象。而灰空间作为街道空间的边界, 使得街巷空间界限变得柔和的同时更易将围合物和街巷空间本身进行一种交融与融合。正如诺伯舒兹提到的边界的坚固性和透明性一样“边界的坚固性和透明性使得空间变成孤立或者较广阔的整体中的一部分”[2]。在对李庄的调研中总结出古镇灰空间主要分为:经营类灰空间、交往类灰空间以及日常生活类灰空间。这三种类型的灰空间主要由于使用人群的不同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空间状态。

经营性灰空间通常采用檐下空间、阳伞、栅栏以及2层挑出的平台下空间进行限定和围合, 在这种灰空间中的人类行为活动主要以餐饮、休憩以及买卖小商品等经营性活动为主。这类灰空间通常处于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街巷空间中, 处于古镇区域的风貌协调区中相对较多。根据调研的5条街巷中, 街巷空间的高宽比在1∶1.5至1∶3之间 (图3~4) 。

交往类灰空间通常由围合街巷空间的周边建筑附属物所限定, 以架空方式较多。在这种灰空间中的人类行为活动主要以当地居民的休憩、交谈、游戏等交往性活动为主。这类灰空间通常处于穿越性人群较多的街巷空间中, 处于古镇核心保护区中相对较多, 街巷高宽比通常在1∶1至1∶2之间。 (图5)

生活类灰空间由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限定, 限定方式可以是树木也可以是高差变化等相对模糊的界定方式。这种灰空间中的人类行为活动主要以原住民的起居活动、存放柴火等附属空间用途为主。通常处于古镇的原住民住宅区域, 街巷空间高宽比没有固定区域。 (图6)

3.3 多样化的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的多样性主要针对不同的时间状态下空间所能提供的不同人群活动的场所。街巷空间的属性并不是单一的, 在不同的时间段, 街巷空间中所发生的人类行为活动是存在着变化的, 它所服务的人群也随之可能发生变化。因此, 在古镇街巷空间的设计中, 多样性的活动应该事先给予预计同时包含在设计之中。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也提到这种时间变化下空间的多样性, “人和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是任何事情发生的前提, 但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活动得以发展。仅仅创造出让人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 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流连, 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3]

以对李庄古镇和赤水大同古镇的街巷空间中的调研为例, 由于古镇街巷空间不仅承载着旅游游览的功能, 其本身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其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李庄古镇风貌协调区中的街巷尺度高宽比相对较小, 街巷空间的宽度较大, 大大超出日常旅游游客和当地居民生活的人流量所需空间。然而每周二、周六时, 李庄古镇成为周边地区汇集于此赶集的场所, 周围原住民大量涌入, 人流量巨增, 且街巷空间中充满了原住民运来赶集的农作物、手工制品等 (图7) 。同样的情况在赤水大同古镇也有发生, 本身相对较窄的街巷空间中, 其人行走道却相对较宽,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在赶集的时候情况就比较清晰了:相对较宽的人行走道更多的是用于堆放其赶集货物所需的空间。同时, 寺庙门口和古镇中相对重要的单体建筑的集散场地, 在夜晚通常也充当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此处往往需要比建筑物集散场地更开敞的街巷空间才能延续其居民的活动。 (图8)

4 结 语

古镇街巷空间是人类行为活动的基础, 在街巷空间的设计和改造中, 设计师不仅应该从古镇街巷空间的高宽比、功能、区域归属等情况对空间进行限定。同时应该考虑多种使用情况的空间, 灰空间所充当的不同功能以及历史文化古镇所特有的人类行为活动。只有在全方位的考虑这些元素后, 其营造的街巷空间才是让游客和当地居民所共同接受的, 才是一个合理的古镇街巷空间。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诺伯尔兹.场所精神[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9

1 人在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特性

1.1 安全性

人们经过一个交通空间的时候大多是很匆忙的, 并且排斥拥挤的环境, 对于空间的选择往往是喜欢沿着边缘移动而将自己处于一个开阔的视野当中, 不愿将自己作为一个被观察的目标, 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在拥有较好的光线和通风、温度空间之外的人们选择。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织和结构安排就保证了人们的这方面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特别要注重的是残障人士的安全需求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是设计者必须要作出的细节表现, 这种标准要定性定量地体现在建筑的交通无障碍化, 包括建筑步道、电子语音标识向导、和人员的督导等等。

1.2 亲切感

感官对这样一个城市节点的空间所要求的和谐不只是装饰性, 更多是认知氛围上的和谐, 如果设计师使人们感受到了诙谐幽默, 那么就会创造出想象不到的效果, 但前提是这种可爱的气氛是要经常变化的。以往过分追求混凝土与钢结构的合理性导致设计语言的缺失, 建筑师们不再把结构仅仅看作是承重或支撑构件而将其作为具有丰富表情的表达语言时, 结构才真正展现其感性的一面。是否在细节上的以人为本, 整体恰到好处的的配合, 是评价一个空间合理与否的衡量标准。

2 行为心理对地铁出入口空间设计引导

2.1 识别性需求

国内外随着此类设计的不断成熟, 识别性的各种表现形式不断更新, 俄罗斯的富丽堂皇的装饰 (如图一) , 日本严谨细密的服务都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的识别标志。地铁出入口空间不同于任何空间, 特殊性就在于它可以是过渡的空间或者赋予一定功能的空间, 人们处于环境当中, 大多不会从建筑体量上来认识空间, 而是认知并记忆环境, 不至于迷失方向同时希望在情绪上得到放松和拥有安全感。表皮限定着空间, 空间也制约着表皮, 其中就设施来说, 它的处理与功能要相对应, 出入口在整个城市区位的重要程度和具体人们的需求, 可以通过调节必要的功能设施来实现, 我们知道, 空间的多样化导致表皮的特色性, 整体性的环境设计与表皮的设计是相辅相成, 表皮的处理和文化装饰的配合是内容表现空间最有效的办法, 设计者会从内容上来强调地域性和人文性, 优秀的空间文化设计旨在让人印象深刻且能欣然接受。

2.2 导向的需求

地铁出入口的导向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最为重要, 旨在标明地铁站在城市中的位置和人在地铁当中的位置, 良好的方位感会使人们出行便利。导向包括平面的文字、电子标识、立体标识, 必要的时候加入人员向导。乘客在地铁车站停留时间短暂, 信息不明和环境混乱的空间给人较大压力, 不安全感, 明确的识别环境给人的出行带来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果在导向的处理上存在使人或温暖或喜悦的因素能更是人带到快乐的旅程。值得一提的是空间的处理也和导向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空间的密闭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全感, 如果发生诸如火灾之类的灾害会更加使人恐慌, 所以多加运用自然光会增强人流的方向感促进导向系统的识别性。

3 环境人性化

3.1 环境舒适性

出入口是地铁空间的“调节器”, 如果说在让乘客在出入口空间感受到的是沉闷、压抑甚至恐惧, 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在环境处理上的失误, 人性化的环境设计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入手的, 人类进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相互的作用来达到一种平衡, 在这一动态平衡中走向进步与完善。但无论科技和社会人文怎样进步, 唯一不变的主题还是“舒适性”。

3.2 适宜的光线和色彩

照明设计已逐渐突破了传统, 路易康曾说过:“红光产生绿影, 绿光产生红影……当我明白了这一切, 我不再涂色, 而以光线为依凭, 由此获得的色彩, 令人叹为观止, 但无人驾驭。”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引进大量的自然灯光, 这样会使人更加有安全感和不影响其生理健康, 也会增强空间与外部、内部的联系。到夜晚的时候就是人工照明展示效果的时候, 如果地处喧闹的市中心, 以商业中心的主色调为标准, 适宜的创造金碧辉煌的效果, 就会符合商业的情景感受;地处安静的风景区, 金碧辉煌就不太适用了, 色调柔和会非常适合。

3.3 配套设施和管理的人性化

国外地铁有许多非常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在出入口的指示牌上大多大使用多国语言告示行人, 偶尔遇到拥堵的时候, 电子指示牌都会清楚地标识出哪里拥堵以及拥堵原因。目前我国配套设施存在着许多漏洞, 识别系统不明确, 卫生条件简陋等都已成为人们投诉的主要问题, 好的配套设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关注的程度大小。因此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通信信号有线通讯设备;保证能够易达性的卫生间;人们能够休息的空间;无障碍通道等等。

4 防灾中的人员疏散

防灾是我们在讨论建筑时不可忽略的关键部分, 设计最初都会用数学和相关标准来估算人流情况, 但是对于地铁出入口这特殊功能的空间来说, 更多的还通过是调查研究来评价人流情况, 进而从行为分析过渡到空间创作, 并不断完善。调查发现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时候人们会出现“归巢行为”, 就是人群会朝着角落或房间等封闭的小空间躲避, 这类地点不具备完善的消防条件, 逃生几率非常低。而当人在紧张的情况之下也有“从众行为”, 跟随人流逃生是最明显的现象。“归巢行为”和“从众行为”都会致使惨重的结果发生, 所以说在设计中尽量遵照以下原则:a.简明无障碍的疏散路线。b.完善科技和相关经验的借鉴。c.人员参与防灾。不要在发生灾害的时候才反省不足和疏忽, 除了遵照行政法规参与防灾外, 在商务中心、居住区集中的地段要单独划分研究设置, 组织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宣传防灾行为, 倡导全民参与。针对火灾发生时人的行为心理设计, 有利于人们选择正确的逃生式, 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图说100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1992.

[3]常怀生.建筑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4]吕艺.地铁空间识别性与导向性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4.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10

现有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大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外来攻击进行防御性响应上, 而对内网用户可能进行的破坏性行为考虑得较少, 如, 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路由、身份认证等。目前的网络访问行为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视、记录并统计网络中的各类操作行为, 对于用户行为特征提取、智能判断用户异常行为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如:网路岗、any@web互联网监控系统、EffeTech HTTP Sniffer等。

本文提出的用户网络访问行为分析系统旨在结合网络监听和数据挖掘技术, 实现对局域网内用户主动访问网络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 研究和实现一种在局域网内用户正常使用网络的同时, 尽量发现和限制他们的异常主动行为的解决方案, 从而建立一个主动的监控防范系统。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对监听得来的原始行为数据进行用户行为模式信息的提取, 本方案中主要采用了频度分析和关联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 由于涉及的是网络访问行为数据, 需要解决该特定条件下的多维多值关联规则的提取, 因此对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进行了扩充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够结合系统设计的属性参数及概念划分要求, 提取有价值的关联规则, 有效反映用户的访问行为模式。

1用户网络访问行为分析系统框架

1.1系统实现目标

系统旨在通过网络监听技术采集指定用户的原始主动行为数据,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用户模式信息的提取, 建立用户正常行为档案。并对模式信息进行管理、更新和维护。对新监听所得的指定用户模式信息与数据库中当前用户的正常模式信息进行比对, 得出各项相似度, 从而进行异常分析。

1.2系统总体框架

1.3主要模块说明

1.3.1 数据采集及解析模块

获取原始数据信息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对共享式以太网可利用网卡混杂工作模式接收数据包, 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可以通过主交换机上的Port Mirror或者分光器等方法, 获得所需要监听的用户网络流量, 目前实现的系统工作于共享式以太网, 并借助了WinPcap开发包来完成对原始数据的采集与解析。对采集到的网络流量进行分层协议投影, 获取如源地址、源端口、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包长、时间戳、传输层标志位等基本信息。

1.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数据预处理模块要为下一步的模式生成做好准备, 其完成的主要工作是用户行为关键属性的提取与属性值归类。要想提取有效的用户行为模式首先要设计好用户行为的有效描述, 然后对其进行模式的挖掘处理。本系统对数据采集模块获得的原始行为信息经过属性筛选后采用了四元组{T, S, B, Q}来描述原始用户行为, 即用户使用网络时间 (T) 、访问的站点 (S) 、具体访问行为 (B) 和该访问操作的数据流量 (Q) 。

例如, 用户行为的某条记录为:{2005:12:20:20:50:15, 202.122.8.4, 80, 54}, 如果对这样的记录组成的事务集进行挖掘, 计算量巨大, 挖掘出的结果也没有现实意义。因此,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属性值划分归类。本方案中将本身连续的属性值 (如访问时间属性) 划分为离散的几个区间, 将离散的属性值 (如访问的站点地址) 规划为不同的类型, 从而减少了属性值的数量, 提高了属性值的内涵, 方便数据挖掘的过程, 尤其是对后文介绍的关联规则的提取意义重大, 可以使规则数量有限, 提升规则的价值度。本系统中我们将时间属性概化为:上午、下午、晚间等几个时段, 将站点按主题分为:门户、搜索、教育、娱乐、聊天、安全等类型, 将数据包长度分为:small (length<=300) 、middle (300<length<=1000) 、big (1000<length<=1500) 等种类。经过这一过程, 上述用户行为记录则可演变成四元组{晚间, 娱乐类, WWW, small}。

1.3.3 模式生成与更新模块

模式生成是对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工作, 提取出有价值的用户正常行为模式的过程。本方案中采用了频度分析和关联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频度分析用来提取用户行为的统计概貌特征, 包括某个时间段内的访问站点类型连接统计和协议流量统计, 表现用户主动行为轮廓。关联分析用来提取用户行为各属性间的关联规则特征, 本系统涉及的是多维多值属性关联规则提取的问题, 下文将具体介绍。

对于模式更新的设计采用了动态建模和静态建模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设计合适的训练算法, 在系统运行阶段, 动态地更新模式库, 另一方面也给系统管理员提供控制接口, 允许其在必要的时候手工建立和更新行为模式库。

1.3.4 模式比对与异常识别模块

对需检测的数据按正常行为模式挖掘同样的方法提取出用户行为特征并与模式特征进行比对, 进行相似度计算, 确定异常等级。

2关联规则提取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2.1问题分析

用户网络访问行为分析系统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用户行为模式提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用户行为各属性之间关联规则的提取, 通过上文对模式生成模块的介绍可以看出, 本系统所要解决的是多维多值属性关联规则的提取问题。所谓多维多值属性关联规则是对应传统的单维布尔型关联规则来说的, 关联规则根据属性的个数分为一维和多维, 根据属性的数据类型分为布尔型、数量型等等, 而多值属性可分为数值属性, 如年龄、价格等;类别属性如品牌、制造商等。本课题中讨论的是用户行为各属性之间的关系, 所以它是多维的, 各个属性就代表了不同的领域, 属性值则从单维的布尔量变为了多值量, 比如访问时间 (T) , 它的取值是连续的时间值, 访问站点 (S) , 它的取值是离散的各个站点地址。

从以布尔量描述的数据中挖掘关联规则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法, 对于多值量则可首先将其转化为布尔型的数据再进行处理。在本系统中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本身的情况和系统要求设计了多值量的划分, 将时间属性概化为:上午、下午、晚间等时段, 将站点分为:门户、搜索、教育、娱乐、聊天、安全等类型, 将数据包长度分为:small、middle、big等种类。在预处理阶段对原始行为数据都对照以上分类完成了属性值规划, 进而将划分后的每个区间映射为一个布尔属性, 在此基础上可挖掘出更易理解的、具有概括性的、有效的关联规则。由于系统中要获得的是各个指定用户的行为模式, 即规则的前件就是指定的用户, 因此只需挖掘出该用户训练数据集中的所有频繁项集作为关联规则的后件即可。以往用来解决单维布尔型关联规则的频繁项集发现算法中最经典的是Apriori算法。本课题对此算法进行了扩展, 设计并实现了解决类似的多维多值属性关联规则提取最大频繁项目集的算法MDMQ-Apriori。

2.2MDMQ-Apriori算法

定义1 设关系R有属性集A={a1, a2, …, am}, m表示关系R的属性维数, 属性a的基本项目集为I (a) , 令Ι=aAΙ (a) , 则I是全体基本项目集合。

定义2 关联规则挖掘的数据集记为D (事务数据库) , D={t1, t2, …, tk, …, tn}, tk={ i1, i2, …, im } (field (ip) =I (ap) , (p=1, 2, …, m) ) 称为事务, 其中ip (p=1, 2, …, m) 称为项目, field (ip) 函数表示项目ip所属的属性维。

定义3 I的任何限定条件子集X称为D中的项目集 (限定条件为X中的每一元素分属于不同的属性维) , |X|=k称为集合X为k项目集。设tk和X分别为D中的事务和项目集, 如果X⊆tk, 称事务tk包含项目集X。每一个事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称为TID。

定义4 数据集D中包含项目集X的事务数称为项目集X的支持数, 记为Ox。项目集X的支持度记为support (X) :

supprot (X) =Ο˜x|D|×100%

其中|D|是数据集D的事务数, 若support (X) 不小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 则称X为频繁项目集, 简称频集, 否则称X为非频繁项目集, 简称非频集。

下面给出MDMQ-Apriori算法。由于对应的是多维属性, 算法中所涉及的k阶项目集中的各个项目所包含的k个元素均来自于不同的属性维。算法的第一次遍历分别计算出各个属性维内部的每个项目的具体值的数量, 以确定频繁1项目集。随后的遍历, 第k次遍历, 包括两个阶段。首先, 使用在第 (k-1) 次遍历中找到的频繁项目集Lk-1和Mdmq-apriori-gen函数产生候选项目集Ck。接着扫描数据库, 计算Ck中候选的支持度。

MDMQ-Apriori算法描述:

MDMQ-Apriori候选产生函数mdmq-apriori-gen的参数为Lk-1, 即所有大型 (k-1) 项目集的集合。随后分连接和修剪两步进行。在连接步骤将两个Lk-1项目相连接获得候选的最终集合的一个超集Ck;在修剪步骤将删除所有的项目集c∈Ck, 如果c的一些 (k-1) 子集不在Lk-1中。

2.3关联规则提取效果

下面举例说明用户网络访问行为分析中多维多值关联规则的提取过程与结果见图2。

用户行为数据集 (图2 (a) ) 含有三个属性:访问时间、访问站点、包长。对时间和包长均采用一维序数间隙分划, 对访问站点借助事先建立的数据库中的站点分类表进行类别分划, 可得到分划表 (图2 (b) 、 (c) 、 (d) ) , 并可表示为布尔型关联规则的发现问题 (图2 (f) ) , 由此可通过MDMQ-Apriori算法挖掘出图2 (g) 中的关联规则。

3结论

本文以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主动行为分析系统为背景, 提出了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即对用户网络流量信息的各属性项之间关联规则的提取,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提出了一种解决多维多值关联规则提取问题的方案, 并在传统单值布尔型关联规则挖掘最大频繁项目集Apriori算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通用性的MDMQ-Apriori核心算法, 可以在各个领域很好地满足多维多值关联规则提取问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缪红保, 李卫.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安全行为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30 (2) :105-107.

[2]宋世杰, 胡华平, 胡笑蕾, 等.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 2003, 23 (12) ;20-23.

[3]朱玉全, 孙志挥, 季小俊.基于频繁模式树的关联规则增量式更新算法[J].计算机学报, 2003, 26 (1) :91-96.

[4]Lee W.A Data Mining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ng Feature and Modelfo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D].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Columbia University, 1999.

浅析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与行为心理 篇11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景观;行为;心理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商业步行街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步行、休息、放松、消费的场所。商业街的目的之一是人车分流,把商业活动从机动车的威胁下解脱出来。达到促进城市中经济圈的形成,满足大众消费,降低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缓解长时间处在压力下的疲惫,由于禁止车辆的通行,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空气的污染、噪音污染、灯光污染,给在步行街里的行人一个绿色的、健康的、舒适的购物环境。步行街景观设计的要求主要从商业的环境要求,购物者的定位,行为心理,消费心理等方面考虑。重要的是从商家和消费这之间的关系出发,充分做好景观对商家和消费者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利用景观使人在其中的作用,使消费者产生愉快的购物体验,舒适的购物环境,健康的购物习惯,因此商业街景观设计要重点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人流量与景观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定位商业街也分成不同的形式,消费人群和数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采用同一个方案来做所有的商业街。针对人流量大的商业步行街,首先要确保在最高峰时期能够保证交通能够顺利通行,同时人流量过大对景观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大量的人流会造成景观的破坏,而对于人流量相对较少的步行商业街就不需要考虑人流对景观的影响。

2.步行街设计理念与行为心理

商业步行街的设计理念是整个商业街的核心价值体现,理念设计需要考虑步行街所处街道的历史文化传承,充分挖据历史文化故事,历史名人传记,打造有内涵有文化底蕴的设计理念,同时还要考虑所处街道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起到的作用,所处的位置,充分了解城市的总体规划,正确的认识商业步行街的定位。设计的最终作用对象是人,步行街的适用对象则是行走的人,在步行时,随着不停地移动,视线的变换所看到的景观应该随着脚步的移动而不同,减少因为同一景色带给人的视觉疲劳。在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要减少长景色的使用,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过长的景观中会降低,没有变换的长景色会使人心理产生疲惫和厌倦感,这种情绪对于商业步行街是不利的,身体的疲惫与心理的厌倦会促使消费者过早离开。因此,街道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性、行为人的心理需求、景观的变换。

3.步行街景观颜色对消费者心理影响

人类通过视觉对事物进行第一感知,大多数人对于颜色有这很强烈的心理暗示,刺激的颜色会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在以商业活动为主的步行街景中,步行街景观设计也要充分利用颜色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比如:红、黄、绿、更能够引发人们对它的注意,增加视觉的注意力以及大脑的兴奋程度,用以引发人们的注意。景观上通常会在视线比较集中的地方运用不同的颜色来突出整个步行街的商业氛围。相比红色、黄色而言绿色植物可以有效的缓解紧张情绪。

步行街景观是以动观为主,动观和静观相结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视觉的连续性和精致性。通过色彩的不断变化来引导人们的游览路线,利用色彩搭配使人们在休息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视觉休息,使精神感觉到轻松和愉快。

4.尺度与空间对步行街的影响

商业步行街一般作为线性带状空间,视觉上很容易进行穿透.从而影响人们的商业活动。步行商业街需要相对适宜的空间尺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过长使人产生一览无余的心理,过短会给人们造成心理的压迫感,所以在步行街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高度、距离、颜色对比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可观性和连续性。过渡空间应该相对平坦,能够顺利的通行,视线比较通达,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变化,同时需要利用建筑及周围景观的尺度和空间关系延伸到过渡空间。景观设施缺乏是目前商业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停滞空间应适当增加長椅、凉棚、休息吧、观景景台、公共交通车站、雨棚等。过渡空间与停滞空间需要有机的结合,同时要有功能的过渡,二者不能孤立的存在,也不能没有区别。停滞空间需要从过渡空间分离出来,单独的营造出进入、短暂停留、疏散的空间。过渡空间目的是给人从流动状态进入停滞状态的一个心理和身体的缓冲,而停滞空间是为了人流的涌入和疏导。从心理上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暗示。过渡空间给人们运动感,停滞空间给人们安全感。过渡空间引导人流向两个方向流动,减少人流停留和聚集。

5.步行街景观连续性对商业的影响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商业步行街景观是城市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的思维空间景观具有时空连续性的韵律和美感。即景观的连续性,是对步行街整体的景观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之间的综合评述,并不是把各个不相关的景观简单的做个加法,而是需要把整个步行街的各个孤立的景观节点通过有效的艺术加工串联起来,是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统一的、连贯的游览线路,引导消费者能够完整的游览完整个街区。

总之,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从根本上是对消费者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的一个把控和满足,能否成功的做好商业街景观的关键在于能够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空间设计与行为 篇12

关键词:用户交互,行为分析,检索系统

随着检索技术的发展, 用户的差异性逐渐在网络检索行为中得到重视, 网络检索系统逐渐从资源整合扩展到差异化的用户需求整合。在信息检索研究中, 也开始从用户交互角度考虑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机制和机器学习功能, 开发针对特定用户组的检索系统和个性化的信息导航。

一、用户行为分析

1. 用户交互研究。

用户交互研究是通过研究用户与检索系统对信息需求的生成、表达、传递、处理和反馈的全过程来改良检索系统的检索效率, 或者建立面向用户的网络检索工具的研究方法。从理论背景来看, 用户交互研究整合了用户认知研究、系统学习理论、社会信息学和信息检索, 通过用户信息检索的心理需求, 用户需求表达, 人机交互 (HCI) 中的沟通、学习与反馈, 跨语言和跨文化环境的社会影响, 提高检索系统的信息识别和匹配来提高检索效率的研究机制。从研究方法上看, 用户交互研究的出发点是用户特征, 以用户为中心开展的面向用户需求的适应性系统改良, 形成对检索过程的反复匹配和精炼。目前, 用户交互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检索交互行为、用户认知、系统学习与反馈等几个方面, 逐渐形成了基于统计的用户需求调查研究方法、基于用户认知的知识概念映射方法、基于系统相关反馈的智能学习以及推理方法等典型的研究方法。

2. 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行为因素。

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用户交互行为主要包括用户需求表达和系统反馈两个过程, 两者相互作用, 通过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反馈, 能够改进和提高用户对检索认知及检索需求表达的准确性。因此, 用户交互行为涉及用户的信息认知和表达能力、系统功能、用户社会文化背景等相关因素。信息素质直接影响用户信息查询的关键词的表达和查询方式的选择。具体而言, 用户信息素质差异主要反映在信息表达差异和用户检索行为的差异上。用户信息表达与用户知识背景相关, 即信息认知能力, 也与对检索系统的熟悉成都和应用技巧相关。在认知能力上, 许多用户在构造检索提问表达式时, 常常并不清楚自己所需信息的具体特征。而在检索技巧上, 用户在检索工具选取、检索入口词的选取和高级检索方式中都存在差异。因此, 网络信息检索用户交互一方面应该提高用户的基本信息素质;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分析研究用户的信息素质, 在系统层面建立与用户素质相适应的使用与查询方式, 更好地适应用户的查询行为等信息素质。

3. 用户行为分析调查实例。

通过Excite、AlltheWeb.com、Alta Vista和Google等搜索引擎1997年到2003年的查询数据, 在网络公共查询中, 大约2/3的用户习惯一次检索到位, 超过6/7的用户不会使用两次以上的查询检索, 平均检索查询次数是1.6次;只有大约8%的用户接受或者利用模糊检索来获取信息, 使用布尔代数和专业查询的用户大约占总用户数量的1/18, 但检索语言错误非常多。在用户检索行为研究中, 尤其在非搜索引擎的浏览查找中, 记忆、操作印象和检索路径存储都是影响信息检索效果的因素。

国内方面, 据余慧佳等人在《基于大规模日志分析网络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研究》一文的结论, 通过对搜狗搜索引擎的用户行为分析, 对于85%的查询, 用户只翻看搜索引擎返回结果的第一个页面, 这与英文用户行为分析的结果一致。但中文用户行为只有0.73%使用了高级检索的功能, 说明中文用户更注重搜索引擎使用方法的简便。另外, 检索用户提交的查询中, 重复率很高, 即少数查询出现总数占总查询数的绝大多数。

二、用户行为分析在档案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1. 检索系统界面的设计。

档案检索系统的用户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 是用户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第一印象。首先, 检索界面应尽量简单明晰, 例如Google和百度的首页都是非常简单明了。档案检索系统也应该尽量采用这种方式。即在页面的主要部分只提供检索输入框, 其他功能模块尽量少, 减少对用户查询的干扰。同时在检索方式上面也提供高级检索功能, 分别针对不同的用户。一方面能够为专业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必要的检索方式, 使用户从档号、题名、关键词、归档时间等不同角度进行检索。另一方面, 也提供“浏览式”检索。即用户可能没有或是无法清楚地表达信息需求。因此, 除了提供直接输入检索提问的方式或是选择方式之外, 还应能提供分类浏览方式, 使用户在浏览的过程中理清尚无精确范围的信息需求, 或是产生特定的信息需求。用户在进行检索时, 组织自己的问题是分步骤逐步提出的, 并非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概念范围, 而且查询中用户的需求还可能不断变化。因此, 每一个步骤应是独立有效的, 也就是说系统能对任务进行任意方式的组合并能保存和再利用检索策略。检索结果应按照相关度排列, 并为用户提供相关问题的链接, 使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为用户提供检索结果再利用功能。

2. 关键词的使用。

要想提高关键词检索效率, 选择恰当的关键词才能够准确描述信息, 提高数据库信息的命中率。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具体信息需求, 将几个概念进行组合, 以便能系统、全面地检索出自己所需的信息。根据用户行为分析调查的结果, 一般用户进行检索时, 关键词的长度不超过3个词的查询占了总查询数的93.15%, 平均长度为1.85个词, 这说明用户输入的查询通常都比较短, 而且平均长度与Craig Silverstein等人分析的英文查询长度结果的2.35个词相比更短, 这说明中文搜索引擎需要用户有更多的分析和经验, 才能更加准确地返回用户需求的信息。

3. 使用用户提示。

目前, 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提供了通过相关词提示帮助用户优化查询, 明确用户的信息检索需求。档案检索系统的设计可参考常用搜索引擎所采用的提示方法, 给用户检索以适当的指引, 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信息。在技术实现上, 可通过基于查询日志的相关词获取方法和基于文本集合的相关词获取方法。基于查询日志的相关词获取方法是从用户角度出发, 基于用户的历史查询记录, 依据的是词与词之间的相似度。其局限性是, 用户往往只点击排列在前面的结果记录, 统计过程中忽略了大量排在后面的网页, 如果排在前面的网页不符合用户的信息需求, 会大大降低相关词提示的质量。基于文本集合的相关词获取方法, 没有考虑用户的历史查询记录, 仅仅针对当前检索行为从结果文献中抽取关键词, 会出现大量偏离用户信息需求的不相关词, 无法表达概念相关的关键词。但它不依赖于用户的查询日志, 技术比较成熟, 依据的是文献之间的相似度。因此, 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提高相关词提示的性能。而关键词相关提示也表明了当前系统查询的热点, 一般提示词的选出是系统根据用户总体查询量来进行排序和分类的。

4.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提高检索系统的响应时间是改善用户检索体验的一个主要方面。据研究表明, 1/10秒的响应会让用户觉得系统是立即响应;1秒以内还是认为系统没有中断, 但是已经注意到系统延迟;而10秒则是保持注意力的极限。因此, 系统的响应时间不能超过10秒。在用户浏览网页时, 应通过显示文件的大小、进度条或者其他形象化的方式等方式让用户可以预测等待的时间。

在技术上,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 基本都是对被检索对象的所有文字建立索引, 然后再对这些索引进行检索。北京大学档案馆在这方面采用Oracle数据库, 使用Oracle的全文检索方式提高系统响应速度。Oracle Text和搜索引擎基本相同, 但是当用于对数据库的检索时, Oracle Text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它是完全集成在Oracle Text数据库中的, 所以文本索引的创建和管理变得更加容易, 性能更好, 并可通过SQL查询实现无缝搜索;Oracle还增加了许多额外的服务, 使用户可以根据搜索条件, 更方便、快捷的访问数据库。Oracle Text提供了强大的文本检索功能, 很适合大型文献资料库的全文检索。当然Oracle Text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日期、数字、嵌套式列表以及对象列不能索引;不支持复合索引, 而只能对其中的一列进行索引。档案系统采用哪种技术可以从自身的需求定位和经济成本出发, 采用适合自己的技术手段, 提高响应速度。

检索交互的本质是人和机器的相互学习, 人对机器的学习体现在用户的信息素质上, 而机器对人的学习则反映在检索系统的设计上。检索系统学习机制的设计,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行为识别, 通过对特定用户的检索行为特征进行归纳, 设计个性化的检索系统, 缩减用户的检索步骤;另一类是逻辑推理, 利用检索信息内容的关联, 提供用户检索决策支持, 提供推理机和Push服务。

总之, 对检索系统用户交互的分析, 能使网络信息检索系统在资源展示的内容与形式、界面设计、检索式编制、资源粒度、网站构建、系统对检索词的处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叶峰.我国数字用户信息行为若干问题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07 (6) .

[2]夏晓慧.网络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1) .

[3]裴雷.信息检索中用户交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8) .

上一篇:儿科输液室下一篇:战略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