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行为(通用12篇)
心理性行为 篇1
筅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李旭王灿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落后生为了寻求自我保护, 常常进行心理防御性行为。体育落后生常常因为自身体育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原因, 往往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其中回避行为、避免责备都是常用的防御性策略。
一、回避行为
有时候, 最好的防御性策略是回避任何行为, 也就是说, 最好的举动就是没有举动。但是, 角色期待常常迫使一个人至少要表现出正在做事的样子。正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体育落后生的体育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师和同学面前羞于表现, 甚至是能躲的就躲, 能逃的则逃, 生怕同学的冷嘲热讽。譬如, 在练习跳马的时候, 学生排成队, 一个一个的练习, 教师则在跳马设备旁边辅助, 以防学生出现脱马等危险事件发生, 但是对于体育落后生来说, 由于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比较差, 就很害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 因此, 这些体育落后生往往都排到队伍的最后, 其目的就是想逃脱训练。倘若这次没能逃脱, 便会在其他同学面前出丑, 可能会导致下次跳马训练课, 想法设法地逃课, 或者是病假, 或者是其他理由。下面对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六种最普遍的回避行为进行分析。
1. 服从:
严格地遵从规章制度和先例, 可避免被过分关注, 以及对待同一事件的细微差别。其实, 服从是一种最常见的回避行为。体育教学一般都是一个体育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教学, 一个人讲解, 众多学生听讲已经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 在众多的学生中, 体育落后生通常会选择服从, 也就是跟随大多数学生, 服从教师的教导。因为服从是最不会引起教师的注意, 不会被教师当作典型或教学范例来示范, 反而是最容易建立起防御性行为的策略。体育落后生的心理较正常学生脆弱很多, 由于本身的能力有限或者是身体有缺陷, 心理迫切地希望不要在体育课堂上被同学嘲笑自己的体育能力弱, 更不想被体育教师当作负面典型来抓, 所以, 服从是一种变相的回避性防御行为。譬如, 教师在教授篮球的运球动作要领时, 体育落后生一般都选择在老师教导时, 即使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也会选择服从——听从教师的训导, 而不会像一些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 可以直接选择向教师提问, 即使被老师当作示范也不会心理上产生畏惧, 可是体育落后生就不同了, 他们的体育能力本来就差, 倘若被教师当作典型示范, 一旦表现很差, 必然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冷眼, 心理遭受打击, 因此, 体育落后生这时选择服从是最好的防御性行为。
2. 推卸责任:
把某项任务的责任转嫁给他人或者他物。人都有一种心理趋向:即当遇到困难或者任务无法完成时, 个体通常把责任归为外在因素或外在他人, 而把自己的责任降低到最低。体育落后生也不例外, 他们由于自己的体育能力较差, 平时经常会在某些体育项目上达不到要求, 当面对体育教师的责怪和其他同学的抱怨时, 这些体育落后生难免会开始推卸责任, 以求心理压力达到宣泄。他们常常会说自己的身体条件差或者说体育硬件不好, 亦或者是说其他同学的影响, 才导致了自己的体育能力差。
3. 装聋作哑:
这是策略上表现弱势的一种方式。个体可以通过谎称无知或者身体因素来推辞或者回避不喜欢的事情。装聋作哑通常被用来当作回避的一种方法, 尤其是体育落后生由于害怕自己在体育课上出丑, 有时候遇到自己特别不擅长的运动项目时, 就会找借口回避体育课。而且借口五花八门, 譬如发烧、拉肚子等, 更有甚者, 故意把自己弄出伤害, 以期逃过体育课程。有的体育落后生则是为了回避体育课上的某一体育项目, 也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回避理由, 有的落后生会找借口临时上厕所, 有的则甚至会从一些衣服、鞋帽上来故意做文章, 以逃避参与该体育项目, 例如, 如果是引体向上项目, 某些女生可能会说自己的衣服不适合做这个项目。
4. 物化人格:
把人当作事物或数字来对待, 与问题保持距离, 避免不得不考虑某个人的个人特性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对于物化人格, 体育落后生有时也会把自己的人格进行物化, 把自己当成一个号码或者一个事物, 用此来麻痹自己。以期可以让自己坦白地接受自己的体育落后生的事实, 在面对体育教师和同学时, 体育落后生也可以泰然处之, 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心理不受伤害。
5. 拖延和掩饰:
拖延是指延长训练时间使学生显得一直很勤奋。掩饰是指掩盖成绩和勤奋努力的任何变化。这两种方式是为了显示个体很忙碌, 总是在努力。拖延和掩饰都是体育落后生经常使用的防御性措施, 拖延和掩饰都是掩盖体育落后生本身实力较差的手段, 拖延可以让体育落后生以自己一直在刻苦勤奋地锻炼, 并没有偷懒, 只是因为自己的体育能力不够, 但是自己确实是经过了刻苦的训练, 这样反而会让其他同学不但不会嘲笑体育落后生的体育能力较差, 反而会赞许他们比较勤奋努力。
二、避免责备
一旦体育落后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达不到要求, 即将面对教师的责备时, 如何避免因为实际或将要产生的消极后果而招致的责备, 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缓冲:
这是一种显示而又不露马脚的好方法, 以告诉其他人自己为任务达不成寻找证据, 以反映自己有能力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在一些活动周期较长的体育项目中, 体育落后生会偶尔采用这种防御性方法, 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2. 辩解:
为了减轻自己主观责任来减少自己所承受的责罚, 辩解主体通常通过道歉表示悔过。虽然辩解是最常使用而且效果也并不太好的一种方法, 但是仍然被体育落后生经常拿来做挡箭牌, 一旦遇到困难, 各种辩解的理由就出来了。无论哪种理由, 都是为了寻求减少责罚, 降低自己承受的压力。辩解不失为一种常用的防御性方法。
3. 找替罪羊:
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把对消极后果的责备推到不该受到责备的外部因素上。譬如:本来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500米的运动项目的, 但是在最后一圈, 我的运动鞋出了问题, 结果没法跑了。寻找外物来代替自己的责任, 也是较常使用的防御性方法之一。找替罪羊的方式可以说消极作用大于积极的, 毕竟是掩盖了自己的真正问题, 而用外物来替换自己的过错和不足。
4. 歪曲:
这个方法即通过曲解、夸大、有选择地透露或故弄玄虚等方法来到达自身的防御性计划。体育落后生可以在老师责罚时, 故弄玄虚说自己当初没有完全理解动作要领, 所以才没有完成的;或者说自己在老师讲解和示范技术动作时, 对技术动作要领有一定的曲解;也可能夸大这个体育技术动作的难度, 完全超过自己的能力之外, 亦或者是夸大外部坏境太差或者运动器材太陈旧等等, 来尽可能降低自己本身的因素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三、防御性行为的后果
从短期来看, 广泛地使用防御性行为可以很好地增进体育落后生的个人利益, 包括自己不再受到其他同学的讥笑和老师的轻视等等。但从长远来看, 它迟早会成为一种负面倾向。因为这种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为一种长期的甚至病态的行为。那些总是采取这种行为的学生最后发现, 这是他们所知道的唯一反应方式。就这一点来讲, 这样将使他失去教师和同学的信任与支持。本文所讲述的防御性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体育落后生避免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而导致其他同学的轻视, 但是如果体育落后生一直拿这些防御性方法来保护自己, 反而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毕竟如果要从根源上克服自己的脆弱心理, 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才是根本, 所以, 体育落后生不应该气馁, 更不应该把防御性方法作为一个自己长期的保护神, 而应该勤奋努力,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 在中等程度上来说, 防御性行为, 是使体育落后生在体育体育教学活动中谋求生存和心理安慰的有效手段, 因为体育教师总是无意中默许甚至有意鼓励这种行为。对于教学组织来说, 防御性行为会拖延教师的决策, 增加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紧张气氛, 减少冒险的成分, 妨碍组织的变革;从长期来看, 防御性行为会导致组织的僵化和停滞不前, 与组织所处的环境割裂开来, 形成学生士气低下的群体文化。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体育落后生的问题值得体育教师关注, 他们的体育能力普遍较弱或者身体素质欠佳, 并且心理敏感性也较强, 这些学生需要同学和老师更多的关怀。当然, 体育落后生自己也会采取防御性措施来保护自己, 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所以对体育落后生的心里防御性方法的探讨有利于对体育落后生的心理状态的理解和保护, 让体育落后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 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雍桂军.创新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 .
[2]吴海江, 杨晓雁.创新教学——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2) .
[3]元爱收, 张萍, 张永艳, 许飞.论实施创新的基本途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3 (1) .
[4]刘慎年.体育运动心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5]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6]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心理性行为 篇2
简易器材心理行为训练通常是指利用简单的、容易得到的辅助工具如:绳子、木板、油筒等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其特点是不受器械、场地、天气的限制,适合中队、船艇、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培养官兵的团队精神,开发潜能、提高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促进相互沟通同时还能疏导官兵心理,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课程一:捆绑行动
一、课目意义
如果一个团队成员间存在着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能够缩小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成员彼此之间就容易相互吸引,形成更为紧密的团队,凝聚力增强,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此训练课目通过活动打破学员心理间的隔阂,拉近学员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员尽快融入团队。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30米长的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 20--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 2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10人左右即可。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捆绑行动
目的:
1、拉近学员心理间的距离,打破隔阂;
2、迅速形成团队。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体人员在规定时间里,捆绑在一起,越过障碍物集体前进。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会被捆在一起集体前进;
2、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人要相互告诉大家有什么独特的才能或有过什么别样的经历,在你
们到达目的地时,教员会随意挑选人来转述同伴讲过的话。
五、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学员安全,危险动作要及时制止;
2、要求把所有学员的手绑在绳圈内。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1、将身上的硬物和贵重物品解除;
2、注意安全,避免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没有人指挥,活动完成得不顺利;
2、有人不愿意与队友有身体接触,借口方案不好;
3、有人无法投入,找种种借口不参加;
4、前面的学员只顾自己前进,不顾及后面学员被拖着走的感受。
七、交流回顾
1、在活动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做活动之前和之后心理上有什么不同?
3、活动结束后,你发现战友都有哪些才能?而这些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4、捆绑能产生什么效果?
5、每个人应该抱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6、捆绑同现实中的什么相似?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7、当你被迫捆绑在一起有什么感想?
八、点评要点
(一)什么是团队精神
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二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具体表现为:
1、团队的凝聚力:针对成员和团队之间、成员之间关系而言,高凝聚力来自于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表现为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对团队业绩的荣誉感、对团队面临困境的忧虑和对团队的忠诚;
2、团队合作意识:针对成员之间关系而言,表现为高度的协作性和共为一体的特征,合作性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
3、团队士气高昂: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来体现,愿意尽心尽力、愿意全方位的投入。
(二)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1、沟通渠道比较畅通,没有复杂的沟通渠道;
2、队友参与意识强,人际关系环境和谐,没有压抑感;
3、队友有强烈的归属感,为成为团队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4、团队成员之间彼此关心、互相尊重;
5、团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心理适应
部队是我们战斗和生活的集体,适应军营生活不光是要求我们在行动上的适应,更要求我们在心理上的适应。团队的团结精神,凝聚力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行动上的一致,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凝聚”,只有心理和思想上的适应了军营生活,才是真正的适应。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二:激励他人
一、课目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得到别人赞美的需要。有人说如果你想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棒,那你必须在沟通的前5分钟,喊五次他的名字。如果你这样做,他会觉得自己非常棒,也会觉得你非常棒。言外之意就是懂得真诚地赞美每一个人,善于尊重和重视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现在让我们通过本项训练,来做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并欣赏认识他人的人吧!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20-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激励他人 目的:
1、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激励他人;
2、接纳自我,认识自我,增加自信心;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班围成半圆弧形坐下,可由教员或班长指定,也可用自愿的方式确定一位学员坐在圆弧形的中央面对大家,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态度等)。每学员轮流做一次。
(四)宣布规则
1、以诚恳的态度和话语表达, 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2、要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
3、每个战士被全班战友称赞以后,首先要感谢全班战友对自己的鼓励,并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4、活动过程中要求严肃认真,气氛要严肃,不能开玩笑。
五、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不同的学员的参与程度也许并不一样;
(二)有的学员并没有认真地参与,总是用一些空泛的赞扬而没有明确的事实依据;
(三)受到表扬时有强烈的自豪感;
(四)受到表扬时脸红了;
(五)有的学员被他人称赞之后,并没有过多的情感反应。
六、交流回顾
(一)当你被战友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二)战友接受你的称赞时你有何感受?
(三)怎样用心去发现战友的长处?
(四)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五)活动后,战友间的心理距离是否发生了变化?有哪些变化?
七、点评要点
(一)激励他人的意义
激励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提升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战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接纳,常常可以创造一个尊重、温暖、关怀与理解的真诚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大家会主动开放自己的心扉,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珍重他人思想,敬重他人的作为,即使龃龉,彼此也会“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全局为重,给以微笑,给以理解,给以关爱,自然会怨怼自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从而获得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在这种气氛下,军人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集体为荣,保持和集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爱护和保护集体的形象及荣誉,并且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去面对环境。
(二)认知的积极性偏差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评价会使被评价者和评价者都感到愉快,因此人们更容易也更愿意积极地评价他人。
(三)激励他人与接纳自我的关系
激励他人,接纳自我实际上是一个人际沟通的过程,是一个既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诚地赞扬他人,也通过他人的反馈,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优点会更进一步的确认,就会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就更有可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认识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肯定和接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对未来的愿望不同,但我们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彼此间都应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在日常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善于发现战友的优点并乐意欣赏战友的人,同时亦不断深化自我了解,自我接纳,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悦纳,使我们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后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真诚
真诚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想法,不掩饰,不做作的与人交往。真诚传递出了一种真心诚恳的信号,容易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真诚地身体语言表达,真诚地表达不光是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的表达形式,身体姿势也表达出了真诚的信息。温和的微笑,表达赞同、欣赏、鼓励;目光接触,表达一种信任、鼓舞、关注。身体靠近表达一种支持、喜欢、关切。总之,每种表达真诚的身体语言都不过是内心真诚的流露,自然地表达出真诚的非言语信息。
(五)了解他人优点,发现自己长处 因为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我们了解自己,可能也不是很全面。通过自己亲密战友的话语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状态,发现自己的优点,会给自己莫大的鼓励,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被发现优点后,会有一种互动的效应,形成对对方的好感,并发现以方优点予以回报。这样,人际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从评价者口中获得其他战友的优点,还达到信息共享,能改善和巩固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三:绝地求生
一、课目意义
“危难之中见真情”。危难是对一个人及一个团队适应能力的考验,此时个人和团队必须发挥其潜能,应对困难,渡过危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训练课目就是要培养学员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感受自己和生存需要和安全感。在危难中为团队贡献,接受团队帮助与关怀,促进自身和团队的发展。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4米左右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五)观察并询问参训队员的身体情况
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近期做过内外科手术、受过内外伤并未痊愈者,能及医生明确告知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5-15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绝地求生
目的: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 时间:1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某阵地的一分队英勇的击退了敌人,但是不甘心的敌军在撤退时炸毁水坝,企图用大水冲垮我军。阵地附近一个小山坡是最高点,要保持战斗力,求得生存,必须爬上山坡。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逐次进入将不断缩小的绳圈内,每次要尽可能的都进入。
(四)宣布规则
1、不允许队员跳入绳圈;
2、不要拉扯战友的衣服;
3、任何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及任何物品都不能接触到绳子。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避免学员受伤;
(二)教员在参训学员操作成功后要减小绳圈大小,不断地进行训练。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认为不可能成功;
(二)有人不愿意与战友有身体接触;
(三)有人焦急的期待帮助,也有人积极帮助他人。
七、交流回顾
(一)活动过程中不断突破,心理感觉如何?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在这个活动中你们感觉与队友在心理上有没有拉近距离?
(四)在活动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五)你认为团队合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吗?
(六)你在活动中是否期待帮助,是否愿意帮助他人?
八、点评要点
(一)挫折感与目标期望
挫折感受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人们感知到并因此而受到的阻碍,实际上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预设限制。
我们所有人都预先设臵了对于自己能否实现目标的自我感觉。受阻碍的目标可以起强化这些限制的作用,尽管真正的障碍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关于这类头脑中预设限制的情况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方说,马戏团里的大象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受到训练,使它们有预设限制。当象还很小(比如说半吨左右)的时候,它会被一条很重的绳子拴在一根大木桩上。小象常常会使劲拉绳子,但它怎么也无法离开那根木桩。当象长大后,它的
力气大多了,可以很轻易地把这样一根木桩拔起来,但它却不会这么做。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拔木桩是徒劳的。因此,有的训兽师只给大象戴个脚镣,连绳子都不系,因为套个脚镣就能让大象老老实实地呆着,它“知道”它动不了。
(二)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
团队具有个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巨大力量。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经过团队合作,就有可能实现目标。但是,团队成功要求每一个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才能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三)团体对个体的关心
团体关心、帮助个体的成长。当个体生存发展出现问题时,团体会调用一切力量去关心帮助个体。这些帮助既有口头语言上的,也有具体行动上的,既有可见的行动,也有心理上的支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加油”都能使个体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使个体脱离困境,走向良性发展。正是团队的这种力量,促使个体更快的适应了团队。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四:新式武器
一、课目意义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合作。在面对问题时,团队成员积极思考,相互沟通,能拓展团队的思维,发挥团队的力量,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本训练课目就是让学员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训练场地宽敞平坦,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并远离嘈杂的环境的空地或会议室;
(二)教具要求:2米左右长度,直径6mm左右轻质材料的塑料管或光滑的竹竿;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三)项目回顾:10~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新式武器
目的:
1、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开发创新思维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要求全体学员双手前举,用食指托住武器,把武器从离地1.2米高度降到高地30厘米处。
(四)宣布规则
1、整个过程中,新式武器始终轻放在每个人的双手食指上部,不允许有其他外力和任何物品作用在新式武器上;
2、武器的形状不能改变;
3、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人的手不能离开该武器,一旦有人手离开,就要回到原来的起始位臵的位臵,重新开始。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照规则严格监督学员操作
2、根据学员人数(多于10人)适时调整作业难度,可以要求赏把新式武器轻放在
手掌上(要求双手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内扣)。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课目开始后大家积极讨论,但没有形成好的方法;
2、试验几次后,发现武器并非向下,而是向上,开始怀疑方法,并开始抱怨;
3、有人提出新的方法,但没有人理会,继续试验原有的方法,要求所有人集中注意力;
4、没有明确的指挥员进行指挥;
5、有人提出,这是智力挑战,不能按常规的方法完成,一定有陷阱,但又想不出确实的办法来;
6、在经过几次挫折后,有人认为不可能完成,从而消极下去。
七、交流回顾 所有队员围坐成一圈
1、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认为有难度吧?难度在哪里?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总也做不好带给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是什么?
3、光有个人意愿和我们之间的配合,能否很好的完成类似的工作或任务?
4、为了完成任务,有没有要求自己或别人要做得更好?
5、有没有人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做得不够好?或者问题在于别人?
6、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中,仅凭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整个团队任务的完成,需要全体队友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在方法和行动步伐上协调一致,还需要建立起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才能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最后胜利。
(二)团队的发展阶段
1、成立期――团队形成的初期
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被选入团队的人既兴奋又紧张
高期望自我定位不明确,试探环境和核心人物有许多纷乱的焦虑、困惑和不安全感依赖职权
2、动荡期
第一阶段完成以后,团队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动荡期
团队在动荡期阶段的表现期望与现实脱节,隐藏的问题逐渐暴有挫折和焦虑感,目标能完成吗?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加剧)对领导权不满(尤其是出问题时)生产力遭受持续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的问题都开始暴露出来,人们从一开始的彬彬有礼,互相比较尊重,慢慢地发现了每个人身上所隐藏的缺点。慢慢会看到团队当中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团队的领导朝令夕改,比如团队成员的培训进度落后,刚开始承诺有很多很好的培训机会,为什么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耽误了?
3、稳定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的提升,团队会进入稳定期,这是团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稳定期的特征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憎恶开始解除沟通之门打开,相互信任加强团队发展了一些合作方式的规则注意力转移工作技能提升建立工作规范和流程,特色逐渐形成稳定期的人际关系开始解冻,由敌对情绪转向相互合作,人们开始互相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队这时候也形成了自己的合作方式,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任务和目标。通过第二个阶段的磨合,进入稳定期,人们的技能开始慢慢的提升,新的技术慢慢被掌握。
4、高产期的团队情况会继续有所好转团队信心大增,具备多种技巧,协力解决各种问题用标准流程和方式进行沟通、化解冲突、分配资源团队成员自由而建设性地分享观点与信息团队成员分享领导权巅峰的表现:有一种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通过团队的表现,可以判断此团队所处的发展阶段,能帮助团队领导和成员更好地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
(四)适应环境,融入团队
进入新环境,融入新团队首先需要建立和服从一套团体的社会规范。团体规范慢指一个团体中成员共同认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团体规范一经形成,是一种公认的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这种压力的约束着团体成员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趋向一致。融入团队的过程是指一个人在团体的影响下,和团体成员间相互了解,掌握团体工作经验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团体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团体中合格成员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方面讲,我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不仅仅是服从团队的要求,而应该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配合团队的行动。只有主动的把个人的成败和团队的成败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融入团队,才能算合格的团体成员。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之;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
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五:协同合作
一、课目意义
当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经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沟通规则。比如在军营里,很多时候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是有一定级别和范围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又不能制约任务的贯彻执行。本训练课目通过模拟活动,帮助参训队员探索有效的团队领导和分层沟通的方法,促进不同的团队角色之间协调配合,确保集体完成预定目标。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长度分别为20米、18米、12米,直径约6毫米左右的尼龙绳3根,与参训人数相等的干净眼罩若干。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布臵任务
1、在布臵任务之关,在班内选 出模拟首长和模拟参谋长各一名、模拟连长3名,其他人为士兵;
2、首长和参谋长分成一组,3名连长分别带领一些士兵分成3个组; 人数分配依次为:
小组1: 3人 小组2: 4人 小组3: 1人
3、宣布任务:整个任务分成两个阶段,先宣布第一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要求三个组分别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 小组1:建一个三角形 小组2:建一个正方形 小组3:建一个圆形
第二阶段:当完成第一阶段后,要求他们统一起来共同建一个绳房子。
(三)宣布规则
1、首长要参谋长给3个连长传达3项不同的任务,该任务就是由三组人员在戴着眼罩 的情况下,分别组建一个三角形、建一个正方形、建一个圆形;
2、全过程首长不得直接指挥,一定是通过参谋长将指令传给连长,由连长指挥并与士兵共同完任务;
3、首长在指挥过程中需要与士兵保持10米的距离;
4、连长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通过参谋长才能请示首长;
5、连长在整个过程中要与士兵共同完成;
6、在宣布项目结束之前,操作人员不得摘下眼罩;
7、时间可以问,在项目结束前5分钟会通知大家。
六、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要求赏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2、保护盲人的安全;
1、注意记录活动的典型行为表现及关键时间点和关键人物发挥的作用。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要求模拟首长的人在确认其他人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才能宣布第二阶段的任务。
七、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信息传达到连长处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2、有的人最后仍不知道整体的任务;
3、参谋长在传达指令时遗漏信息;
4、听到任务后,扮演领导角色的人不思考就开始指挥;
5、作为操作人员在不清楚指令的情况下没有人提出质疑。
八、点评要点
(一)沟通的重要性
1、沟通与合作对军人的重要意义
首先,军人所肩负的任务需要沟通与合作。部队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所肩负的任务往往不是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通过沟通,使所有参战人员对接受任务的性质、内容、要求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决策方法。有效的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而有效的合作又是顺利完成军事任务的必要条件。
其次,个人健康成长需要沟通与合作。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沟通起码有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沟通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通过沟通,人们交流信息、经验、思想和情感;第二,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有交往的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第三,沟通具有发展人的社会心理的功能。
再次,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沟通与合作。在充满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要想获得竞争的胜利,必须设法联合力量、扩大势力。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促成联合意向,进而促使有效的合作。如果没有沟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就无法发现,合作更是不可能实现,只能永远封闭自我、孤军作战,很容易在竞争中被击垮。所以,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学会沟通与合作。
(二)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活动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
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凝聚团队的一份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
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三)团队领导与授权
在一个团队组织中,适当的授权是有效领导的方式之一,授权能更好的确定职责,进行有效的分工,尽快达到团队目标。
1、授权的含义
授权就是管理者净份内的某些工作托付给下属(或他人)代为履行,并授予被托付人完成工作所必要的权力。授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具因素:
第一,谁来做,对员工的了解、对工作的分析、甚至环境的因素。第二,做什么,即向被托付人交待任务。第三,怎么做,即权力的授予,责任的建立,成功的标志。授权后责任的确立,一是指管理者在授权后,仍然对下属所履行的工作绩效负有全部责
任;二是指主管在授权的同时必须为承受权力的下属创造完成工作的责任,在主管和授权下属之间建立丐一种连带责任关系。
2、授权的原则
(1)有目的授权――盲目的授权必会带来混乱,不能达成目标(2)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根据工作选人,根据能力授权(3)职权与职能 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有责无权(4)单一隶属的授权――命令的来源应当统一
(5)责任的绝对性――授权不是权力过渡,责任既不能指派也不能委任
(6)适度授权――授予的是部分而非全部(7)充分交流的授权――不应隔断而应充分交流(8)有效控制的授权――控制系统
(9)职权层次原则――不是把自己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上级
3、授权的六个步骤
(1)确认授权任务――业务性的工作可以授权
(2)选择被授权人――选择那些有能力胜任,又有工作意愿的人授权
(3)交待工作――工作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条件分析、权限
(4)授权控制――确立标准、对照标准衡量进展和业绩纠正偏差(5)评估绩效――确立绩效评估的标准并公诸于众(6)绩效反馈――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全,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六:突破雷阵
一、课目意义
在军事行动中,通常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的。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必须学习以团队的形式解决问题,掌握团队工作的技能,共同配合,完成复杂任务。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雷阵分布图、雷阵专业器材。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突破雷阵
目的: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团队协作的技能;
3、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创新意识。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特攻队在秘密进攻敌军3714高地,行进途中,小分队被敌人埋设的雷阵阻挡。为了达到预定的行动目标,小分队必须尽快通过此雷阵。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大家在40分钟之内,所有的人从雷阵的一端穿过雷阵到达另一端集结。
(四)宣布规则
1、雷阵中,每一个方格都有可能有永久性的地雷;
2、雷区由1-12号之间进入,从109-120号之间出去;
3、穿越雷阵进,最多只允许有两个人同时在雷阵中探雷;
4、探雷时,每进入一个新的方格要大声报告脚下的号码,如果没有雷则继续,探雷时每次只允
许向相邻的方格行进,不允许跳格,每个方格里只允许站一个人;
5、每个人有三次触雷的机会,当有人触雷时,必须退回到没有雷的地方; 第一次触雷,将被炸断一条腿,只能单腿跳行进;
第二次触雷,将被炸断另一条腿,只能双脚跳行进;
第三次触雷,将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移动。
6、不允许重复触雷;
7、当宣布项目开始后,任何进入雷区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探雷行为;
8、以上规则若有违反,每次将扣去团队2分,根据加分情况将会受到惩罚。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禁止在雷区里作永久性的标志;
(二)在有背人救援的情况时,强调安全,尤其是单腿跳或双腿跳队员去背人;
(三)有的学员身体素质不好,在单脚跳时可以让双脚交替走;
(四)注意雷阵器材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五)如违反规则但不愿接受惩罚者教员有资格取消参训资格。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提出要在团队内部进行人员分工;
(二)许多人在一起杂乱无章地报数及指挥探雷队员;
(三)站在雷区内的队员不停地犹豫探哪个雷区;
(四)当大家发现已无路可走,才真正去探沼泽区;
(五)有人在项目中提出给路线做标记的办法,有没有被采纳;
(六)有人在猜号,并坚持自己是对的。
七、交流回顾
(一)项目刚开始时,你是怎么考虑的?
(二)探雷的策略是怎样产生的,是小组的提议还是队长的决定?
(三)为什么有人敢去探那个大雷区,有人就不敢?
(四)为了完成任务,全队采取了什么策略?
(五)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全队成员是怎样分工并相互配合的?
(六)成功完成任务,有哪些重要因素?
(七)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会遇到相似的情境?以前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八)训练中的体会和经验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
八、点评要点
(一)创新需要冒险精神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这其中可能会遇到机会,也可能会遇到危险和失败。如果思想过于保守,受过去经验的限制,或者害怕失败,不敢大胆突破,尝试新的方向、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就很可能失掉成功的机会。
(二)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
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行动步骤最终解决难题的过程,包含以下6个基本步骤:
1、确认问题的存在。知道自己面临着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前提。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
意识到问题有存在,才能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实施解决方案;
2、定义该问题,并组织关于问题的信息。当确认问题存在后,需要对问题进行描述,并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时需要先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一定的策略,从多个方面的方向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经过仔细分析讨论,权衡利弊后,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这个步骤中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4、分配问题解决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人员的分配;
5、监控问题的解决,在实施解决方案时,必须关注问题解决的每一个步骤,出现困难或错误及明纠正或补救,以保证执行过程顺利完成;
6、回顾并从中学习,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问题解决步骤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情境中,人们解决问题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几个步骤,然后转回来再重复其中的几个步骤,几次重复后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因此,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步骤的循环过程。
(三)团队的成功要素
一个团队要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正确有力的领导;
3、全面的行动计划和有效的策略;
4、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5、执行力。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原则(闭环原则)P——plan 计划 D——do 实施 C——check 检查 A——action 总结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
(五)团队的社会促进作用
个人在团队中由于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别人一起活动,工作效率比单独一人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作用。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就用科学的方法提示了这一现象。他在一个实验中让自行车选手在两种不同情况下骑车:单独一人骑和与其他人一起骑但不进行比赛。结果表明,单独一人骑,平均时速为24里,结伴而不进行比赛,平均时速为31里。结伴不比赛的速度比单独骑的速度提高了30%。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促进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一般说来,简单容易的、熟练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而复杂困难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就人的心理状态而言,竞争动机、社会赞誉动机、归属动机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体验“兄弟齐心,齐力断金”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并把这种相互协作精神带到日常的工作中;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七:同心同行
一、课目意义
成功的集体常常是上下同心、步调一致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战友对于任务的完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心同行的训练正是帮助参训人员意识到相同的行动和步调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哪怕其中任何一人不能与大家保持一致,都会导致任务的失败。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天气要求:在雪天、雨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不可进行训练。
(三)器械要求:规格3000mm×140mm×35mm的木板。
(四)着装要求:着作训服和胶鞋,将身上的贵重物品、硬物等有可能在训练中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物品都收好,不要带在身上。
(五)活动准备: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六)观察并询问参训学员的身体情况: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医生明确告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同心同行
目的:
1、培养默契配合、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所有团队成员站立在两块木板上,集体按规定的方式完成规定距离的移动。
(四)宣布规则
1、所有队员脚不能离开木板;
2、整体向前移动20米,一旦有人脱离整体,整组人员将重新开始;
3、严格按照教员要求的方式做,一直移动直至教员要求停下来;
4、变通规则:可以拐弯、可以要求后退、人员之间相对进行等。
(五)安排完成次序
要求教员或班长自行安排好训练顺序。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让队员先熟悉一下器械。如队员较多,木板上站不下,可以让他们轮换练习;
2、做项目时,队员 要用脚踩木板,用手抓住绳子,全身配合协调用力。如有一人失去了平衡,必须立即停止移动,防止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接到任务后有此人认为简单,很容易完成;
(二)活动开始后有人主动的站出来想办法;
(三)活动开始初期大家都很积极想办法,但由于没有指挥者场面很乱;
(四)练习过程中有人不够认真,总是出错;
(五)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家相互埋怨指责,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六)在指挥者的带领下全体人员行动协调一致,胜利完成了任务。
七、交流回顾
(一)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的共识?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失败,大家有没有及时分析原因?
(四)当你与集体的步调不能一致时,是怎样自我调整的?
(五)通过训练你闪领悟到什么?
(六)你有没有感觉到战友的推动力量?
八、点评要点
(一)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决策正确,领导得力,还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既是团队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结每位战士处理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基本要求。
这个训练使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亲身体会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哲理。在刚才这个训练中,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大家步调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我们就寸步难行。特别是对于我们部队来讲,更需要提倡这种号令统一,动作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精神。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做某些事情时,也必须众心合一,同心同行,这样我们的集体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向着胜利、成功挺进。
(二)点评时要点
1、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应牢记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4、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八:风中劲草
一、课目意义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本训练课目重点培养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感,增加团队成员协同合作的能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3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风中劲草
目的:
1、体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2、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1、首先要求全体学员围成一个圆形,面向圆心站好,圆的直径根据学员的身高可为2米-2.5米;
2、每个人依次站在圆心,背向大家直体倒下,并由组成圆周的战友顺时针方向从圆首传到圆尾。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身体不可以移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训练中大家应坚守岗位,战友倒下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
(二)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三)每个人都应该参与,体验作为圆心的感觉。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主动的站出第一个做;
(二)有人不敢后倒,非常紧张;
(三)每个人都认真地接住战友;
(四)有人不断地鼓励不敢做的战友。
七、交流回顾
(一)倒下去以后什么感觉?
(二)被推了两圈有什么感觉?
(三)每个人是否感到自己有责任?
(四)在工作生活中与战友的信任是如何建立的?
(五)团队团员间的相互信任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六)什么因素会影响个人对团队的信任?
八、点评要点
(一)信任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信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可预见性、可依赖性和坚信。“可预见性”是指我们预测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是否会出现的可能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一个可预见性高的人其行为是一贯的,这一贯性可能包括一贯地好或一贯地不好。那些反复无常、无法预测的人则通常无法让人信任。“可依赖性”是信任的更核心的内容,即在紧要关头,感到对方是可靠的和可依赖的。“坚信”是指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情况下,仍然相信对方会一如既住地关心和支持自己,因此对他(她)感到放心。
信任是团队的血液——孕育生命的河流。信任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勃勃生机。如果团队中失去了相互信任,就像流干了血液的躯体一样,就无法完成心中的梦想。
(三)安全感与团队信任的关系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三)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如何与战友建立信任
1、信任的建立关系到五个维度:正直、有能力、开放、忠实、一贯性
2、信任感的培养:(1)敞开心扉,亮明动机;(2)维护团队和成员的利益;(3)开诚布公,全方位沟通;(4)公平;
(5)直言不讳,和睦待人;(6)前后一致,保持一贯性;(7)保密。
(四)罗森塔尔效应与团队关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其实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但这些论断引起了校领导和教师的注意,他们更期待和关注这些学生,结果这些被关注的学生真的在以后比其他人在各个方面都有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的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被别人重视,即使他并不聪明,只要有人对他说:“你并不笨,其实你相当聪明。”就这么一句话,就会使他浑身充满求知的力量。
所以一旦自身的价值被发现了,被别人重视了,那便是一股持久的动力,能促使自己站起来,抬起头,挺着胸膛走路,使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进步。
这就说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能对个体进行关怀、期望,多加注意的话,对个体的发展非常有利,能激发个体的情绪、干劲,挖掘个体潜能。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
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九:海上求生
一、课目意义
军事行动中往往需要进行团队决策。团队由个体成员组成,团队决策不能离开个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如何使个人决策与团了队决策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决策风险,是团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较宽敞的会议室或教室(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灯光和音响),并远离嘈杂的环境。准备桌椅,每个小组6~7把椅子围绕着2张桌子摆放,各小组位臵呈U型排列。
(二)教具要求:白板、白板笔。按每组人数相等份数的专用文字资料和笔。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两个班一起训练最佳。
(二)教员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海上求生
目的:
1、使学员了解个人决定和团队决策的特点;
2、培养团队决策的能力,探索团队决策的有效方法;
3、积累野外生存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时间: 6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景设臵
在一次演习中,多方小型舰艇补击毁下沉,战士们跳入海中求生,随同他们漂落的只有一个物资箱,他们只能靠物资箱中的物品求得生存。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你们对这些物资进行选择,时间大约要进行60分钟时间,你们将按照要求逐次完成任务。
(四)逐次宣布任务和规则
1、任务及规则一:每人将会得到一份资料,按照资料的要求,在规定的15分钟内填写出个人的排序栏,进行个人填写的时候不允许讨论;]
2、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一)分发,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3、任务及规则二:当小组中的成员全都填写完毕个人排序后,宣布:“下面开始进行小组讨论20分钟(根据每个小组的人数或讨论情况可适时处长时间),并拿出小组统一方案填写在表格中小组排序栏,小组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小组中有的队友不同意小组观点”;
4、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5、任务及规则三:请每个小组派代表用三分钟的时间说明三个问题:
(1)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2)小组的目标与策略是什么?
(3)小组为何进行这样排序的理由充分说明?
6、任务及规则四:对小组答案有异议的学员上台讲解2分钟;
7、任务及规则五: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二)发到各队员手中,计算小组和个人的得分(计算方法是,个人和小组每项对应得分减去专家得分的绝对值合计);
8、若有违反以上规则,将每次罚2分,2分代表的含义结束后你们就知道了(全队受罚每人两个俯卧撑或唱歌、小节目)。
五、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按顺序发送资料;
2、注意整个过程做培训记录,观察重点人物;
3、注意控制总体的时间,观察队员完成情况,控制气氛;
4、分值的计算用于点评,如个人得分低于小组得分,说明个人成活率要高于小组成活率。
(二)参训学员注意事项:
1、个人排序时不要与人沟通和交流;
2、小组排序必须一致,不论是否同意。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排序的过程中个人完成很快,团队完成很慢;
(二)在讨论的时候自己的见解说服不了别人;
(三)讨论过程中团队成员不停争论,没有统一决策者;
(四)团队成员表决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
(五)讨论过程中争论时间过长,各持己见,使抉择难形成统一。
七、交流回顾
(一)个人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二)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三)个人决策如何影响团队决策?
(四)团队达成统一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哪些?
(五)哪些行为有助于团队下决策?
(六)哪些行为阻碍了团队下决策?
(七)小组中有没有个人的排序成绩低于小组排序成绩的?为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沟通的三个层次
1、在自我防卫阶段,团队中的个体大都采取“自保”态度,不愿意把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团队成员间缺乏信任,沟通不畅;
2、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后,团队成员间信任感明显增强,相互尊重,乐于沟通,但是合作水平还不高;
3、统合综效阶段是团队沟通的最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团队成员相互尊重,能够理解对方,并诚心接纳他人意见,达到团队的最大效能。
(二)团队决策形式
1、权威决策
由最高掌权者作最终决策;
适宜使用:当组织授权团队领导人作最终决策并全权负责时。注意:当团队领导人希望团队成员接纳并支持某项决策时,不宜使用。
2、投票决策
出现于多数队友同意提案时,它以民主原则为基础。
适宜使用:当时间有限,而决策结果不会对反对者造成消极影响时。注意:投票决策容易导致输赢之争,输方将难以尽职和投入。
3、共识决策
是指所有队友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某提议。每一团队队友均有否决权。
适宜使用:共识决策提供一种反应所有队友想法的全面解决办法,能够提高队友实施决策的积极性,体现平等之风。
注意:如果决策时间有限,或团队成员不具备决策的足够技巧,决策就难以形成。
4、无异议决策
产生于所有成员对某项决策完全赞同时。
适宜使用:当提案非常重要,要求所有成员达成完全一致时,团队应作出无异议决策。
注意:无论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经验,无异议决策都很难达成。只有当一项决策的结果对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时,才有可能作出无异议决策。
(三)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1、年龄影响决策:一般来讲年龄低的组群体决策效果好;年龄增长,群体决策与优秀选择的差距加大;
2、规模影响决策:5—11人能得出较正确结论;2—5人,能得到一致意见;4—5人的群体易满足;
3、程序影响决策;
4、人际因素。
(四)群体决策的优点
1、多样化观点的增加;
2、解决办法的接受程度增强;
3、合理性增强;
4、分享和扩散责任;
5、信息和知识的增长。
(五)团队处理冲突的策略
1、竞争(武断并不合作);
2、合作(武断且合作);
3、回避(不武断也不合作);
4、迁就(不武断并合作);
5、妥协(武断和合作均取中庸之道)。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十:法贵奇兵
一、课目意义
当团队面临艰巨的任务和巨大困难时,如何依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团队潜能,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求实创新,争取团队成功。本训练考验一个团队在巨大挑战面前,是否具有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的行动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蜡旗绳12米,金、银丝线各20米,室内需有3米高立柱2根(室外需找两棵粗树,距离为2.5米—3米左右)。
(三)着装要求 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
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法柜奇兵
目的:
1、开发自身和团队潜能;
2、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3、体验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时间:4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小分队在突袭敌军某基地时,被敌军一道电网阻挡,为了不惊动敌人,尽快完成任务,我们必须从电网上方通过。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在40分钟内,从绳网的上端通过到达对面集合。
(四)宣布规则
1、必须从绳网上端通过,不能碰到绳网;
2、如果有人在活动过程中碰到绳网,必须全体返回重来(整个班会触动机关,被敌人发现,任务失败);
3、操作过程中,所有人员不许跑动;
4、训练中注意保护队友的安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第一、二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二)注意保护最后一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些人不积极参与;
(二)没有计划性就匆忙行动;
(三)有的人有较好的建议,说出来没有人听,就消极等待;
(四)争论很多方案并无执行或试验;
(五)没有一个明显的领导角色或者有几个人同时领导;
(六)想出可行的方法,但立即被他人否决;或是没人有勇气自己先去尝试;
(七)不断更迭领导,不断更换方案。
七、交流回顾
(一)在活动一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二)小组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怎样找到最好的行动方案?
(三)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分析解决的?
(四)小组中,是什么以及它如何鼓舞大家的?
(五)整个小组的执行方案是否有效?
(六)项目进行前和完成之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七)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八)怎样评价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九)如果你成功(失败)了,自我认识以及自我评价是否发生改变?
(十)你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全力协助他人完成任务?
(十一)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自己的消极观念(认为自己肯定不行)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八、点评要点
(一)基层部队是我军执行任务的基本单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至少完成以下任务:
1、明确任务,分析所需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2、为解决问题全员动员出主意想办法;
3、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形成最可行的执行方案;
4、在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坚决贯彻既定方案;
5、根据任务目标和阶段性反馈结果,验证方案或调整方案,保证完成任务 的进度和质量。
(二)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1、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靠团队力量,每个人的最大贡献在于使团队力量和效率最大化;
2、团队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秀团队要善于使每个人发挥特长,在团队中不断成长;
3、尊重成员个性差异,通过合作弥补个人能力不足。
(三)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生活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团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融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凝聚团队的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四)高效能团队的核心行为特征
衡量一个集体或团队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结果。高效能团队具有以下8种核心行为特征:
1、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职责
团队成员非常清楚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每个人的个人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怎样为集体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2、领导与授权 除了有效的领导外,高效能团队的每个成员还拥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力,上级信任他们的思维和行动能力,并赋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事职权。
3、赞扬与认可
每一个集体成员的特定贡献都会得到认可,其成就和努力都能得到赞扬。人们总是为自己感到自豪,并为自己在集体中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4、积极沟通
团人成员懂得沟通的内容及最佳实现途径,他们知道别人需要了解什么,并通过沟通来主动传递有用的信息。
5、鼓励创新
高效能团队鼓励生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氛围,欢迎并积极寻找新的想法,困难和问题经常被视为创新的机会。在任何时候,集体中至少有一人在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6、集体荣誉感
团队成员以自己的集体为荣,对外积极宣扬并拥护自己的集体以其工作方式,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和相互尊重。
7、不断学习和提高] 集体成员不断进行自己改进,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和试验,对学习抱有满腔热情,没有人浪费时间去责怪他人或为自己辩护。
8、赞美和开发团队差异性
团队成员能够接受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多样性探索更多、更好 的方案,即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能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十一:智闯敌营
一、课目意义
未来高技术战争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备临危不乱、积极进取、面对巨大困难依然充满必胜信心、百折不挠垢优秀心理品质。本训练课目让操作者体验成功必须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体验成功必须努力争取的感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挑战自我,开发团队潜能。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1、编好的绳网一个(同法柜奇兵);
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调查及分析 篇3
性是人体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也是人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在性的生理需要和社会文化约束之间所面临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现状,为今后开展青春后期教育提供针对性依据,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正确引导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我们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不同院系的学生进行了性心理与性行为的现状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一、大学生性现状的调查分析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计四个学期对选修《性教育学》公共选修课的哈尔滨师范大学不同院系的1950名学生进行了性心理与性行为的现状调查,其中男生519名,女生1431名。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950份,回收后合格问卷率97.5%。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以性别、院系类别为变量调查大学生的性现状。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整理。
(一)大学生性心理现状
1.性梦与性幻想。性梦,是指人在睡梦中梦见与性对象发生性接触而出现性冲动或性高潮的现象。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在清醒状态下不敢想不敢做的性心理、性行为都可以在梦中出现,使大脑皮层出现非常活跃的兴奋点。这种性梦的自然宣泄,类似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可以缓和累积的张力,有利于性器官功能的完善和成熟,是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正常的标志。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在梦中与异性是否有过亲密性行为”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占1%,“偶尔有”的占50%,“从来没有”的占33% ;从性别角度可得出,男大学生“偶尔有”的比率(90.4%)远远高于女大学生的比率(35.3%)。
2.性生理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突。在遗精和月经出现时期,从性别角度分析,产生负面情绪的男大学生占18.1%,而女大学生占36.3%,是男大学生的两倍。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面对遗精和月经这样正常的性生理成熟现象存在不健康心理。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学生感到自己有如性恐惧、性放纵、自慰焦虑、恋物癖等心理倾向。虽然人数较少,但也应该引起重视。
3.性行为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突。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发生自慰性行为的大学生占39.4%,该部分学生对自慰后的感受各项问题的回答情况如下(按比率大小排序):认为是“正常行为”的占32.6%,认为“可使性压抑得到解放”的占24.7%,认为令人“愉快”的占23.6%,认为“有罪恶感”的占11.2%,认为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为”的占6.7%,认为“是不道德的下流行为”的占1.1%。从中可看出,在有过自慰行为后,产生正面的心理体验的大学生占多数。从性别角度比较可见,面对自慰产生的正面心理体验的男大学生比率(82.7%)高于女大学生的比率(65.8%)。也可知自慰后心理产生负面体验的大学生也占相当一部分比率(19%);在调查中发现,56.7%的大学生渴望体验性生活,其中男生的比率(81.9%)高于女生的比率(47.6%),接近女生的两倍;在对待婚前性行为和贞洁的问题上,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按比率依次为:“慎重为好”的占56.8%,“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好”的占36.2%,“感情冲动可以原谅”的占3.8%,“违背社会公德”的占3.2%。
从性别角度看,女大学生多数都持“慎重为好”的态度,而男大学生多数认为是“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好”。由此可见,在对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上,男女大学生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恋人告知自愿与别人有过性关系的态度”的这项调查中,回答“视情况而定”的占40.4%,“如果爱他(她)就不在乎”占32.4%,“因爱保持关系但心中留下阴影”占21.2%,“说明爱情已不纯洁,立即终止关系”占6%。
从性别分析来看,男大学生认为“爱他就不在乎”的比率(42.2%)高出女大学生的比率。当代大学生“对贞洁的看法”按比率依次是“对男女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占55.8%;“只要有感情就不存在贞洁问题”占22.8%;“对女人重要,对男人无所谓”占6.1%;“是封建观念应该摒弃”占3.8%。
(二)大学生性行为现状
性行为包括自慰性行为,边缘性行为,性交行为。本次对自慰性行为和性交行为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在全部调查对象中,自述“手淫”的占总人数39.4%。男大学生有过自慰行为的比率是62.6%,而女大学生占31%。与“200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有过自慰性行为的男大学生占46.5%,女大学生占12.3%)比较,我校大学生自慰性行为的比率上升。
2.是否发生过性交行为这一方面,我们可由数据得出,全部调查对象中,自述“发生过婚前性交行为”的占17.9%。男生占25.3%,女生占15.3%。首次发生性交行为的年龄,男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9.2岁,女大学生为20.6岁。
二、对影响大学生性现状因素的分析
1.自然属性的影响。从个体的发展角度看,性心理是性生理成熟的产物。英国著名性学家蔼理士认为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性权利是一种与身俱来的权利,是最基本的、每个人都具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大学生正处在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性心理发展正趋于激烈时期,因此,从一定意义来讲,对性渴望和要求的不断增强是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自然流露,也是正常的。因此对待大学生的性问题,教育工作者要理解和尊重,而且只能疏导,不能压制。
性别的发展差异对大学生的性现状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性别组结果表明,与女生性心理表现相比,男生性心理表现出较多的性行为倾向,有较强性欲望和性行为冲动,性观念较女生更为开放,在性行为后能体验到更多的愉悦、满足感。男大学生受到的性贞操的束缚要少得多,对性的问题偏见不明显,对性行为的谨慎程度低于女生。
2.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双重影响。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且性观念比较保守的国家,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性愚昧和谈性色变的保守思想使大多数大学生存在性罪恶、性淫秽这样的可悲观念,以致于人为的制造出针对自身的压力,一旦出现有关“性”的想法就认为自己的思想肮脏等想法。例如多数大学生发生性行为后都会感到恐惧羞耻感,长此以往,不仅会有碍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变态或性过错。
而西方国家在20世纪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的热潮对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产生的巨大冲击,对大学生的性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调查所显示,大学生同意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逐年增加,发生性行为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与西方性文化中的不良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正处于性敏感年龄,对性本身就有着好奇和渴望,加之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容易步入歧途。
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并存使大学生的性心理,性观念呈现矛盾的发展趋势,性价值观多元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可以理解别人婚前发生性行为,而“是否会接受自己的爱人婚前发生过性行为”所占的比率却与他们的观念不符,这说明大学生在性观念上较开放,而在心理上却比较保守。
3.学校、家庭性教育的缺失。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加上我国高校性教育师资力量单薄,性健康教育在我国未能得到正常的开展。很多人认为“性”是肮脏的,不道德的。一些学校担心向学生传授性知识会产生有害的影响,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就要排斥性意识。正是对性教育的消极、保守态度,造成了中国性教育的缺乏甚至空白,致使大学生缺乏科学、系统的性知识,导致性无知或从其他不正规渠道获取不科学、不健康的性知识,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4.社会负面性文化大量传播的影响。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影视文化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性爱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接受外来的性观念、性信息、色情书刊、影视途径越来越广,这些受非正常教育渠道获得的性知识,将会导致不正确的性知识结构和态度,使人格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们没有足够的心理应付能力,对性行为的目的、婚前性行为、贞操、婚外性行为等问题的看法十分开放,这就会使他们出现种种困惑、不适应,甚至模仿、尝试、进而可能演变成为性心理障碍或变态,这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不良观念和性信息在一定的程度上诱发了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心理性行为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外科护理人员68人, 男4人, 女64人, 年龄23岁~40岁, 平均年龄30.97岁;工作年限3年~23年, 平均工作年限9.95年;中专生46人, 大专生19人, 无学历3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人, 对照组34人, 2组在年龄、工龄、学历、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心理状态测评
1.2.1.1 测评方法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测评者, 在干预前1周和干预12周后进行测评[2]。
1.2.1.2 测评工具
(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 涵盖9个症状因子 (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 , 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 1分为没有, 2分为很轻, 3分为中等, 4分为偏重, 5分为严重。
1.2.2 心理、行为干预的方法
2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量要求相同, 试验组定期由经过专业咨询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训练, 时间为12周。
1.2.2.1 认知干预
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方法进行, (1) 掌握保持健康心理的要素 (如:自信、爱、快乐、宽容、自知、自控、酸葡萄法等) , 让大家认识到在遇到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时, 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 (2) 改变错误的认知:遵循理解、尊重、真诚、宽容的原则。
1.2.2.2 减压
聘请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运用不同的方法 (倾诉、暗示、宣泄、减压) 来进行干预, 具体减压的方法有: (1) 短期减压:当面对压力时如何处理。 (2) 长期减压法:a) 建立了支持网络, 如:护理部每月组织外科护士座谈, 耐心倾听他们的不满, 及时解决他们的合理要求;b) 成立外科护士沙龙, 每月组织一次放松情绪的活动。
1.2.2.3 行为干预
(1) 纠正不良行为, 调节生活节奏 (合理安排生活、工作与学习, 加强自身业务训练) ; (2) 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3) 建立奖励机制:如:定期评选优秀护士、最受患者欢迎的护士等; (4) 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从而达到放松治疗的目的[3]。要求护士主动配合。
心理行为干预的形式要根据情况, 可采用集体授课或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每周各1次, 对特别严重的随时咨询, 持续8周~12周。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将心理治疗内容编制成册发给护士, 由专职心理咨询师进行讲解, 并安排每月了解1次, 采用电话、面谈等形式。咨询者根据护士症状控制情况, 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指导, 每次咨询要记录护士的心理康复情况。
1.2.3 评价方法
干预组与对照组, 在治疗前与12周后分别由专业心理测评人员通过测评后, 对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2组比较采用成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 结果
SCL-90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试验组干预后12周SCL-90各因子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
3 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变化, 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我们忽略了护士的人性化管理, 致使护士的心理问题高于一般人群。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心情的好坏, 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研究表明, 2组护士均在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试验组定期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干预后12周SCL-90各因子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
综上所述, 在规范护理工作的同时, 针对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 并教育大家掌握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进行预见性调控, 可明显降低护士的抑郁和焦虑等不健康心理状态, 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改善护士的心理状况, 有利于护士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4]。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外科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护士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择我院工龄在3年以上的外科护士68人,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人, 对照组34人, 2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量要求相同。试验组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时间为12周。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后12周对2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测评, 并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心理行为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促进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外科护士,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娟, 蔡莉.基层护理人员心理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4) :45-4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46-219.
[3]杨树, 孙育春, 张静.自我减压——保持护士心理健康的方法[J].当代护士杂志, 2000, 10 (1) :19.
行为心理学入门 篇5
斯塔诺威克
ღ 这本书名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从书名中就可以看到它的“与众不同”。
这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
这本书对揭开人们对心理学之误解的面纱做了很大的贡献,让读者看清心理学的真面目。
强力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知道心理学是怎么样一回事以及心理学知识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读者。
它指出心理学虽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却拥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因此人们对它的误解也很深,以为对心理学研究所累积的知识,可以不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及评价。
判定心理学知识的好坏,是和其他的科学一样,一定要用“科学”的`标准。
书中用了许多精彩的例子说明这些标准是什么,以及要如何用之来分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知识与迷域大众的伪科学心理学常识。
02《心理学与生活》
格里格/津巴多
ღ 这本书来头可不小。
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还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教材。
之所以它心理学入门书中表现的那么出众,原因是因为这本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这也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p.s.这本书现在在不止读书小店有售,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购买
0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罗杰•霍克
ღ 这是一本豆瓣评分9.3分的图书。
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
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
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这也是一本研究性极强的书。
分为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
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
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04《心理学的故事》
墨顿•亨特
ღ 如果你想了解心理学的历史,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心理学的故事》追溯了心理学自18世纪从哲学中分离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知道现代的历程,讲述了在25漫长的岁月中,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奥秘的探索。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年代,作为一部重要的心理学史著作,它涵盖了2500年来心理学发展的广阔范畴,全面详实,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是一本集大成的心理学史佳作。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人类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斯梅尔、威廉•詹姆斯、佛洛伊德、巴普洛夫、斯金纳、皮亚杰等。
这些故事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读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
05《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
库恩
ღ 作为一本入门教材,这本书生动活泼的形式会让你很清楚的了解心理学这样一门学科。
它既是一本教科书,也算得上一本心理学的科普读物。
书中对有关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系统地讲述了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运态。
在撰写方式上,力求将一门严肃的学科赋予生动活泼的表达,同时指引人们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把这本书里抽象的文字变成鲜活的体验,学习心理的过程将会是轻松快乐,也不失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留守儿童”异常行为心理矫治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 异常行为 分离焦虑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需要澄清的是,我们绝不是说“留守儿童”都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父母离开后,给孩子留下的生活压力以及不健全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事实上,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能顺利跨越这些障碍而成长得很好,但是,如果适应不良,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珠珠,女,13岁,初一学生,出生于粤东农村。三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和弟弟(12岁)、妹妹(10岁)一起寄养爷爷奶奶家,十二岁才跟随父母来珠海定居。该生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大方,人缘好,成绩优秀,在小学担任学习委员或副班长,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中后,更因为其积极表现被选为班长,并任学生会学习部长。但是,这位同学在学校赢得各方面赞誉的同时,也有一个与其身份和表现极不相称的毛病——偷窃,这毛病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从偷玩具、食品发展到偷钱,从在家里偷发展到在同学、邻居家里偷,甚至在学校里偷老师的东西,而且所偷钱物的数量和价值越来越大,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从几毛钱偷到几元、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其偷窃行为逐渐被同学发觉,引起公愤,很多同学要求班主任和学校撤销其班长和学生会干部职务。该生处境非常尴尬。
一方面品学兼优,另一方面又是个惯偷,珠珠的行为反差之大,看起来令人费解,但是,如果从其生活环境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来看,二者是统一的。
早期家庭关系分析珠珠及弟弟、妹妹与伯伯的四个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孩子间总是有纷争的,而且很快形成两个阵营:珠珠和她的弟妹为一方,伯伯的四个孩子为另一方。由于爷爷奶奶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纷争,所以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珠珠和她的弟妹们无论从年龄还是人数上都占劣势。强势的一方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如食物和玩具),承担更少的责任(如做家务),而且淘气的堂哥还常常搞恶作剧,然后到爷爷奶奶面前告状说是珠珠他们干的,这常常令珠珠和她的弟妹们感到愤怒和委屈,而作为姐姐的珠珠,还常常产生无法保护弟妹的的挫折感和内疚。于是珠珠很快就学会了用偷东西,她在正面冲突吃了亏,就用偷来补偿。从这个角度看,珠珠的偷窃行为的产生,是必然的。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得到,可怜的珠珠在与堂兄妹的“斗争”中失去的越多,她的“偷瘾”就越大。
另一方面,珠珠发现通过搞好学习打败堂哥是一个非常解气的办法,这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家中的争斗是她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获胜的),她在取得好成绩时得到所有大人的赞赏和奖励,以及小孩子的羡慕(而堂哥却是要挨批的)。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珠珠与堂兄妹们的“斗争”越激烈,她的学习劲头也越大。
这样,珠珠的“偷瘾”和学习劲头在同一心理背景下都得到强化,其行为的两面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心理动力学分析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珠珠的问题分析得更深入一些。
首先,珠珠最先要面对的是分离焦虑。三岁那年,在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她与父母分离了,早期的安全感被打破,她最急切的内心需求就是寻找新的依恋对象,但爷爷奶奶并不能满足珠珠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必须同时面对七个孩子,他们的关爱被摊薄了,于是纷争四起:我们可以想到,堂哥他们也是有分离焦虑的,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爷爷奶奶更多的注意和照顾,因此,从终极心理学意义上说,他们的争斗可以理解为七个“留守儿童”在分离焦虑的驱动下去争夺本来就小得可怜的安全感,而珠珠战败了,她心理上的缺失需要通过别的途径来补偿。
其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珠珠的偷窃可以理解为退行。她以偷窃的方式弥补在与堂哥“斗争”中失去的东西,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道德感慢慢退化(六岁儿童的道德感本来就不强),让位于占有的欲望和寻求心理平衡的内驱力,当她将偷来的钱物拿去与弟妹们分享时,内心的感觉一定很好:报复的快乐、占有的满足、觉得安全和有力量。在这种感觉很强烈的情况下,道德观念没有正常发展的空间,而且爷爷奶奶也觉得珠珠一方是吃亏的,所以对珠珠的偷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在没有任何控制的情况下,珠珠的偷瘾越来越大,并且从家里偷到了别人那里。
再次,珠珠在学校的优异表现也是由分离焦虑驱动的,这对人格的发展非常不利。即使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她的心态也是有问题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强大和安全,对妨碍自己达到目的的人和事非常仇视,人格中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难以发展,人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也很难建立起来,因为她常常需要通过攻击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如果学习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源自不安全感的高度焦虑,甚至绝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束“留守”生活来到父母身边后,珠珠的偷窃行为并没有消失,反而有变得更为严重的趋势,偷窃的频率和数额都在不断增加。珠珠把她在留守家庭形成的行为模式固定下来,带回到原生家庭中,继续扮演着“学习优秀、积极向上但又不断偷窃”的矛盾角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早期生活经历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即使环境改变了,但早期生活中使该行为模式之所以形成的内驱力仍然存在,所以行为主体仍然会用过去的方式对新的环境作出反应。对珠珠而言,来到父母身边后,她对分离的恐惧仍然存在,过去的伤痛常常会被唤起,所以她的偷窃行为仍然具有缓解内心焦虑的功能。
其次,珠珠的不安全感被父母用另一种方式放大了。由于珠珠的父母都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在新的家庭生活中,弟弟得到过多的关注,珠珠则受冷落了。于是她的偷窃行为就因为有了新的内驱力而得到强化——从偷窃行为的功能上看,一方面可以缓解不安全感带来的焦虑、释放内心的委屈和愤怒,另一方面也有通过该行为引起父母关注的意义。
再次,父母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珠珠的行为。每次偷窃被发现后,父母或者生气、痛心、责骂,或者苦口婆心地劝说、讲很多道理、流露出对珠珠的担心和关爱。这一切对珠珠而言,都是她内心所需要的关注,她用偷窃行为赢得了她想要的东西,该行为就得到了强化,所以她偷得越来越厉害了。
干预极其效果
一、空椅子技术之宣泄。运用空椅子技术,帮助珠珠宣泄了“留守”期间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包括与父母分离的恐惧、与堂兄弟“争斗”中所受的伤害、父母的偏爱等。该技术前后做了三次,珠珠的情绪得到较充分的宣泄,为认识自己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知干预。与珠珠一起回顾她的成长经历,分析其问题行为是由其生活经历造成的,其中有许多她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在分离焦虑强烈的情况下,她的偷窃行为是她自己难以控制的,她不必为此过于内疚,但同时,她的堂哥的攻击性也是源自分离焦虑,也是难以自控的,而她的父母、祖父母在面对她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奈的、难自制的因素(例如重男轻女源自深远的历史文化),以此消除敌对和埋怨的情绪,达成人际关系的谅解。
在此基础上,指出她在道德上的退行与其年龄和社会要求是不相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
三、家庭治疗。会见珠珠及其父母,分析珠珠问题的成因,取得共识之后,父母真诚地向珠珠表达歉意,亲子关系的隔阂得以消除。最后安排了对珠珠的家庭关系进行了“扰动”的措施:
1、珠珠每天根据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的温暖程度在父母卧室的门上贴1—5朵“温暖之花”(1 朵为最不温暖,5朵为最温暖),父母根据花的多少随时修正与珠珠的关系。
2、当珠珠觉得父母偏爱弟弟而冷落自己时,就把他(或)她的一只鞋子挂在客厅的墙上。
3、珠珠用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的温暖和快乐。
4、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要指出对方的一个缺点,要先说他(或她)的三个优点。
5、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交流和表达彼此的感受、感激、意见和不满。
四、行为干预。针对珠珠的偷窃行为,主要使用了厌恶疗法。
1、在心理室,心理老师通过放松和暗示技术引导珠珠想象偷窃行为带来的危害,以及被发现后人们对偷窃者的斥责、厌恶和不屑,并将偷窃行为与她最厌恶和恐惧的动物鼻涕虫发生联结,引起厌恶反应,通过不良刺激实现对靶行为的负强化。该刺激每星期进行两次,连续一个月。操作中珠珠曾出现多次呕吐反应,作用非常明显。
2、在珠珠的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要求珠珠在产生偷窃念头是时用力弹一下自己的皮肤,直到该念头消失,最终在偷窃念头和不良刺激(痛感)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
3、珠珠每发生一次偷窃行为,家庭成员在三天内不与她说话,但可以通过写条子进行沟通。
通过上述措施,珠珠在三个月后,完全戒除了偷窃行为,亲子关系良好,学习的内驱力也由“战胜别人”变成了内心的自然要求。有意思的是,珠珠后来也觉得弟弟是应该多关心的,她也成了“偏爱”弟弟的人。由此我们看到,珠珠从通过偷窃行为来“索取”爱发展到可以主动付出爱,其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该个案的干预,如果仅仅从思想品德的角度考虑偷窃行为是远远不够的。珠珠的偷窃行为与她的留守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确切地说,她在“留守”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缺乏爱和公平,这会令她产生强烈的焦虑,她必须对这种状况作出反应,于是偷窃行为就产生了,可以说她偷的其实就是爱和安全感。而且她不但要偷,而且要与她的堂兄弟们公开地竞争,那就是要在学习上、在行为上处处争先,以赢得大人的赞赏,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积极上进但又有偷窃毛病的矛盾体。但是,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二者是统一的,“积极上进”和“偷窃”都是为了缓解焦虑,减少内心冲突。
可见,“留守儿童”首先要面对的是分离焦虑。在父母离开后,他急切地需要寻找新的依恋关系,如果找到了,他就可以重新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在新的、充满爱和温暖的人际关系里顺利成长;如果寻找不到,他就有可能在分离焦虑的驱动下发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异。因此,“留守”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让“留守儿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他与周围的人可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并不会因为“留守”经历的结束而自然消失,这些问题可能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被固定下来,影响后来的生活,甚至被新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所强化。
心理性行为 篇7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不良行为,心理调适
1 厌学现象和不良行为的表现
1.1 厌学现象
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玩手机、交头接耳、胡写乱画、睡觉、发呆等,不配合教师教学活动。
1.2 不良行为
部分女生贪慕虚荣,过早恋爱,比吃赛穿,穿着打扮成人化,审美情趣“畸形”;部分男生旷课打架、喝酒抽烟、旷操逃课习以为常。学生目无师长,与教师时有对立情绪,导致学风、班风涣散,教师管理难度极大。
2 厌学现象及不良行为的具体分析
2.1 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弱,学习新课程有障碍。从认知水平分析,中职学生智力水平并不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智商很高。
2.2 心理因素
中职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高度发展,观察力敏锐但不深刻;自我意识增强,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容易冲动。当缺少正确引导时,易形成各种误识。受不良因素影响时,极易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受上述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思想与精力不集中,导致厌学现象严重。
2.3 生理因素
这一阶段中职生身体迅速生长发育,体内激素水平高,处在第二次性觉醒期,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他们性生理发育早熟,但性心理幼稚,精力旺盛,情绪不易自控,如果没有适当的宣泄方式和渠道,很容易发生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等事故。
2.4 不良行为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中职生晚寝聊天,不按时休息,上课瞌睡,作息习惯昼夜颠倒;早餐习惯不好,早餐“质”不高或“量”不够,到上午3、4节课时,处于低血糖状态,精力无法集中于课堂学习。(2)不良学习习惯:中职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学习无兴趣、无动力等。(3)不良行为习惯:中职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通宵网游,不爱护公物,环保、节约资源、珍爱生命等意识淡薄。
综上所述,中职生在性格、行为与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种种不足或缺陷。第一,缺乏自信心,给自己贴上“差”和“笨”的标签。第二,缺乏理想追求,中职生在心理上存在较多障碍,没有自发学习的动力。所有这些心理及行为方面的缺陷,与缺乏学校、教师及家庭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有关。
3 厌学现象、不良行为的调适及矫正对策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思想意识、生理、心理及行为习惯状态,教会他们热爱生活,会学习,爱学习。
3.1 文化基础薄弱因素对策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心理、生理发育层面的学生,给予切合身心发展实际的关爱和耐心,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职业热情,增强学习观念,使其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需求。
3.2 心理问题对策
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改善其心理意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1)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教师要从具体生活事件中,分析其心理障碍的成因。要求教师既有较高的学识和哲学思辨能力,又有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生活事件紧密联系的能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要靠学识、思想与人文关爱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增强亲和力,才能达到预期调适效果。
(2)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关爱学生,教会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智力不够,而是由于不良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或因缺乏鼓励与关爱而动力不足,或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落后的;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信心;教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使其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尝试努力学习,愉快学习;教给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品质,关心爱护他人,乐于奉献,学会感恩和待人接物。
3.3 生理问题对策
教会中职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保证学习有效进行。
(1)积极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通过报告、解剖标本、宣传图片、专业医学教师讲解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从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知识等方面,对中职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烦恼青春过渡期”。用科学的性知识消除学生对性成熟现象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引导学生将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是学习的保证,文体活动既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消耗旺盛的体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团结互助、与人沟通的能力。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中职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合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才能快速高效地学习。
3.4 不良行为习惯的调适和矫正
(1)教会中职生合理安排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确保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精力充沛、头脑灵活,避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2)引导中职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正确解决中职生心理、生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引导,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强调纪律约束,奖惩适当。从心理疏导入手,切忌简单粗暴惩罚,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加调适矫正难度。
4 心理调适及行为矫正的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出一定时间与中职生交流沟通,分析他们喜欢的事物,对其进行疏导,如早恋、成人化打扮、追星现象、不爱学习等。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出发,涉及古今中外、生活琐事与哲学宗教,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简单易懂的演绎与推理,使中职生在笑声中有所感悟,懂得优良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对自身成长有益。
(2)鼓励中职生写字条提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与疑问,教师热情讲解,正面引导。在笔者数次讲解引导后,学生的不良现象和行为明显减少。学期中,他们已能愉快地配合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互动;学期末,“调皮捣蛋”学生对教师尊敬礼貌,并喜欢上课了。
挫折的心理行为及管理 篇8
一、挫折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产生挫折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 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
1. 自然因素。
指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工作中的自然物理条件。当然,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人类对自然因素造成的挫折也会认识和理解得更清楚, 并且人力对自然灾害和自然变故的预见能力也更强, 也更有能力战胜自然灾害, 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会越来越少。
2. 社会因素。
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受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方面的限制所引起的挫折。如工作不称心;职务、级别得不到晋升;受他人诬陷、排挤;得不到领导的理解、信任, 个人才能无法发挥;爱情婚姻失意等。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产生的阻碍, 有时比自然环境更多, 影响更大。
3. 个体生理原因。
指个体本身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 导致个体活动失败, 目标无法达到, 需要得不到满足。
4. 个体心理因素。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自我估计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估计和评价远远超过其实际能力, 目空一切, 眼高手低去追求一些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 必然造成挫折;当然, 如果一个人自我估计过低, 自卑、畏缩不前, 也会错过机会, 产生挫折。 (2) 抱负水平过高。为自己规定的标准越高, 抱负水平越高, 如果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由此产生挫折感也就难免了。 (3) 动机冲突。在生活中往往会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 而这些动机又有可能相互排斥, 其中一个动机得到满足, 其他动机就必然遭受挫折, 这就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可分为三种:第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对主体都有吸引力, 但只能得其一, 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第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都是主体所不愿意得到的, 但又不得不选择其中之一;第三, 一种目标对主体既有积极意义又有负面影响, 主体要对其权衡得失, 做出选择。 (4) 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需要。如享乐主义、绝对自由、绝对公平得不到满足就抱怨社会、组织、他人,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虽然是少数, 但也是一部分人产生挫折感的重要原因。
二、挫折的心理行为和表现
个体遭受挫折后, 为了摆脱心理烦恼, 减轻或消除内心的冲动与不安, 必然会采取一些行为方式, 这些行为方式具有自我防卫的性质, 称之为自我防卫措施。自我防卫措施既可能是有意识采取的, 也可能是无意的。根据其性质, 可以将其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妥协的三种类型。
1. 积极的自我防卫措施。
这种防卫形式是在理智的指导下进行的, 通过不失常态的、积极进取的方式摆脱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 恢复心理平衡。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升华。即改变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 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 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 从而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 (2) 补偿。指个人在追求目标时由于自身心理或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目标无法实现, 通过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优势, 使一方面的缺陷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或身体器官所弥补, 从而实现目标、获得需要的满足。补偿也可能是放弃原有的目标, 通过发挥个人其他优势去实现新的目标, 从而使需要获得替代性满足。 (3) 降低目标。如果是由于自己目标定得过高, 抱负水平过高, 远远超过了自身实力导致行动失败, 那么通过理性的分析, 适当降低工作目标, 亦能起到消除挫折的作用。 (4) 改变行为方式和策略, 反复尝试以求最后成功。当遭遇挫折和失败后并不丧气, 而是通过改变策略, 主观加倍努力, 克服客观不利, 鼓足干劲最终实现目标。
2. 消极的自我防卫措施。
这种防卫形式是非理性的情绪冲动, 是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攻击。当个体遭受挫折后, 引起内心的愤怒, 从而表现出种种攻击行为, 如怒目而视、破口大骂、动手打人等。攻击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 (又称迁怒) 。 (2) 固执行为。在遭受挫折后不分析失败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而是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地重复某种行为。这种重复行为虽毫无成效, 但它可以起到维护行为者自尊心和脸面的作用, 这实际上和行为者的虚荣心有关, 采取这种行为反应的人缺乏机敏品质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3) 退化。也称回归或幼稚行为, 指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似乎又倒退到儿童时期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如像小孩一样又哭又闹, 或失去主见, 盲目的相信、追随他人等。这对个人心理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 但对于问题的解决却无济于事。 (4) 逆反。对自认为造成自己挫折的人的观点持盲目的、不加分析的否定、反抗、抵制或排斥态度。这不仅使当事者失去好的建议和办法, 降低行为的有效性, 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恶化。
3. 妥协的自我防卫措施。
采取这种办法对待其所遇到的挫折, 以消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体验, 恢复心理平衡。 (1) 自我安慰。也称作文饰作用或合理化效应, 是指当个体受挫折后为减轻心理上的苦恼和维护自尊心, 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 进行自我安慰。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 酸葡萄效应。心理学借用伊索寓言中《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来说明一些人在追求某个目标或对象时, 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于是贬低该目标或对象的价值, 以求得心理平衡。第二, 甜柠檬效应。指人们对自己所得到的东西或行为的结果并不满意时, 表面上还是说它好, 自己很喜欢。自我安慰虽带有文过饰非、自欺欺人的特点, 但在遭受挫折后采取这种方式却也能缓解心理痛苦, 恢复心理平衡。 (2) 冷漠。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内心虽焦虑不安, 但表面上仍显得无动于衷, 对挫折漠不关心。冷漠的发生与个体过去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如果个体遭遇挫折后采取攻击方式能消除心中怒火又不招致进一步的损失, 以后它会继续采用攻击;反之, 若因攻击而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他会采取相反的方式, 即以逃避或冷漠的态度来对待挫折。 (3) 表同。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满足时, 将自己想象成当时或历史上获得成功的有名人物, 模仿其衣着言行, 或将自己幻想成成功者。 (4) 推诿。个体遭遇挫折后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是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方面, 从而减轻自己的焦虑与不安。推诿能使行为主体遭受挫折后免于自责自咎, 能起到安慰人心的作用, 但是不正视现实, 文过饰非, 掩盖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这不利于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严重时还将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5) 压抑。个体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排除在记忆之外, 使其不为自己所知觉, 以解除心理的负担与紧张。压抑的结果, 可使主体控制某些不适当的冲动和欲望, 使主体免受失败所产生的打击。但被压抑的行为动机并没有消失, 它只是从意识领域被转移到潜意识中去了, 它仍然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和痛苦经验太多, 超过意识的管制能力时, 个体的心理就会失常, 出现心理疾病。
三、雇员挫折的管理
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如何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雇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取得成功, 避免挫折的产生, 以及当雇员产生挫折后如何进行心理安抚, 使其尽快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 振奋精神, 努力工作, 这是我们应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之一。雇员挫折管理可分为雇员挫折预防和对雇员挫折的处理两部分。
1. 雇员挫折的预防方法。
预防挫折要从分析雇员挫折产生的原因着手,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应设法减少或消除造成雇员挫折的内外原因。 (1)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 工作安排应照顾雇员的个性特点, 既要教育雇员发扬“螺丝钉”精神, 同时应尽可能使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与雇员的个性特点相符合。管理者在为雇员设置工作目标时, 应考虑雇员的实际能力和所处的客观环境, 目标设置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切实可行。其次, 应为雇员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工作中的自然条件, 如照明度、温度、湿度、噪声、颜色等不仅对雇员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同时也影响其心理, 提供适宜于雇员身心舒适、愉悦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其劳动效率的提高。再次, 对雇员进行科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分配公平, 奖惩有据。此外, 管理者应多关心雇员生活,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 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可以使雇员从工作中与领导和同事建立友谊, 从领导和同事处获得关心、信任、尊重、帮助和支持, 是雇员的一种基本需要, 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培养企业内部融洽和谐的气氛, 也是防止雇员产生挫折的重要措施。 (3) 加强雇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帮助雇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挫折观;调节雇员的需要, 引导雇员确定与自身实际情况和外界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抱负水平。
2. 对雇员挫折的处理。
心理性行为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5—6月整群随机抽取湖北省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按专业和年级抽取全日制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95份,回收有效问卷1 279份( 98.8%) 。其中男生576名,女生703名; 年龄范围为17~25岁,平均( 20.5±1.2) 岁。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年龄、家庭类型、户籍和父母最高教育程度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同时,61.8%的男生月生活费≥800元,而女生只有38.2%超过8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4.482,P<0.01) 。
1.2方法自填式问卷报告其人口学特征( 性别、身高、体重、年龄、月生活费、户籍、父母教育程度等) 、性行为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性行为的调查内容包括过去12个月内有无性行为及其频次、性伴侣个数、是否使用安全套等。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在本研究中,从中选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3个维度指征。各维度平均得分≥2分提示存在异常。3个维度条目总均分≥2分为心理异常。
1.3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学研究生为调质量控制查员,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注意事项,在学生知情同意下匿名填写。核查内容包括问卷有无空项,逻辑错误 ( 含编码) ,填写不清等。问卷当场回收,审核后调查员署名并填写调查日期。
1.4 统计分析 剔除无效问卷后,所有数据经 Epi Data 3.1 软件双份录入建立数据库,逻辑纠错。 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心理异常( 0 = 否,1 = 是) 、焦虑( 0 =否,1 =是) 、抑郁( 0 = 否,1 = 是) 、精神病性因素( 0 =否,1 =是) 与性行为的关联。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2.1基本特征1 279名被试中,报告过去12个月有过性行为的228名( 17.8%) 。其中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189名 ( 82. 9%) ; 性伴侣数 为1个的162名( 71.1%) ,2~3个的51名( 21.5%) ,4个以上的15名( 7.4%) 。男生过去12个月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3.6%,76.5%,女生分别为13.1%,92.4%,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3.93,9.81,P值均<0.01) 。男生过去12个月报告性伴侣个数为1,2 ~ 3,≥4个的比例分别为65. 4%,30. 1%,4. 5%,女生分别为79.3%,10.8%,9.9%,性别间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3.02,P<0.01) 。
2.2 心理健康水平 在 1 279 名武汉市大学生中,心理异常的203名( 15.9%) 。报告焦虑症状的162名( 12.7%) ,报告抑郁症状的153( 12.0%) 名,报告精神病性症状的78名( 6.1%)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2.3在校正大学生性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联年龄、月生活费、BMI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心理异常、焦虑及抑郁指征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及拥有多个性伴侣( OR值分别为1.43 ~ 2.88) 。在调查的女生中,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和拥有多个性伴侣与精神病性指征间关联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OR值分别为1.27 ~ 1.47) 。见表2。
注: * P<0.05,**P<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7.8%,与段佳丽等在北京市12所大学的调查结果( 13.0%)[4],刘志浩等[5]在南京市5所高校的调查结果( 10. 7%) 以及李十月等[6]在武汉的调查结果( 17.6%) 接近。其中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为23.6%,高于女生的13.1%; 男生安全套使用率为76.5%,低于女生的92.4%; 男生拥有多个性伴侣的比例为34.6%,高于女生的20.7%。与国内相关研究类似[7]。传统意识上,女性相较于男性在性问题上更加保守、谨慎,而男生在大学中更多的受到性解放、性自由思潮的影响,更易受到网络中色情资讯的侵蚀,所以对性行为、性快感、新鲜感更加渴望[8]。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 抑郁是指心境低落、情绪消沉、闷闷不乐、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是一种临床病征; 精神病性是指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9]。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存在焦虑、抑郁问题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性伴侣,更易发生性行为,而且性交过程中较少使用安全套。Agardh等[10]研究指出,生理上日趋成熟而心理发育却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渴望与异性建立一种温暖的、永久性的关系,而常常令人失望的结果易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从而试图以性伴侣数量和频繁的性交过程来弥补内心的空虚。最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与不良的性行为方式互相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Pelzter等[11]指出,具有焦虑、抑郁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更需要得到异性的呵护与温暖,这样会促使他们更加频繁接触异性、与异性交流,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发生性行为。另一方面,性思想太开放,性交易接受性太高会与社会主流观念产生一定的出入,从而导致认知失调,从而感觉不安、惶恐,甚至焦虑、抑郁、敌对和偏执等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12]。
儿童问题心理及其行为矫正研究 篇10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 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 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 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 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 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 整日忧心忡忡, 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 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 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 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 是可以避免的。[1]
2. 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 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 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 喜欢独处, 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 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 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 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 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不愿服从老师管理, 不愿帮助其他同学, 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 我行我素, 自私自利。
4. 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 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 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 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 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 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 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 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 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 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 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 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 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就人类而言, 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 (DNA)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 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 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 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 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 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 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 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 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 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 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 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 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 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 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 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 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 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 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 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 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 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 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 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 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 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 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 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 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 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 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 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 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 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 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 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 以儿童为中心, 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 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性行为、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 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 家长注重教育方法, 身教与言教并重, 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 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 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 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 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 设置某个刺激, 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 反之, 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 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 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 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 其实很简单, 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 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 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 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 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 学校因材施教, 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 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 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 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 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 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 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 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 真正走入孩子内心, 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 运用心理疏导, 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 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 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 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 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少年宫、游乐园等, 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 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 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 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 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 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 运用政策和法律, 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 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 因此良莠不齐, 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 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 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 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 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 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 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 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 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 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 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 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 2011 (1) .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4]冯夏婷.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心理行为异常 当心老年痴呆 篇11
正确认识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一般表现有认知功能损害、心理行为异常和工作学习及社会生活能力下降三个方面的症状。几乎所有的老年痴呆患者都会出现心理行为异常,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笔者接待过的一位老先生,80多岁,丧偶,与儿子一家同住。据其儿子反映,近一年来,老先生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常常丢三拉四,性情变得古怪,小气而且爱发脾气。尤其令家属头痛的是,他疑心很重,总怀疑料理其生活的保姆偷钱,为此常与保姆和儿女们龃龉。尽管他已不管理钱财,家属也反复劝说他,根本没有这样的事,但患者决不妥协,以至于在半年内换了5位保姆,使得家里不得安宁。另有一70多岁的老阿婆,中风2次,半身瘫痪、痴呆,生活全靠老伴料理。近来,猜疑丈夫有外遇,看到老伴必大骂、发怒、毁物等,要把老伴赶出家门。无论家属及邻居如何劝说和解释都无济于事,令家人非常苦恼。
以上是老年痴呆患者心理行为异常的两个典型例子,可见这类问题如不能恰当处理,或者是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这类问题是疾病的表现,不予理解也无法针对性处理,致使家庭关系恶化,老人得不到治疗,不只加重患者的认知和社会生活功能障碍,还会给家属和照料者造成许多烦恼和痛苦,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和护理负担等,故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异常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行为表现异常
情感异常在痴呆的早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较轻,具有完好的自知力。当患者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日渐下降,工作和生活能力一天不如一天时,心理上会受到不小的打击,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出现失眠、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情绪不稳、易怒、过于敏感和莫名欣快的表现。痴呆较重时,情感日趋平淡或淡漠。
幻觉幻想常见是的幻视和幻听。物品被窃或被藏匿是最常见的幻想,这时患者确信有人入室偷窃,并倾听或与偷窃者对话。有些患者认为自己的家不属于自己,常要求回家;有些患者认为自己的配偶或亲人系别人装扮而发怒;少数患者认为配偶不忠;还有的患者认为有陌生人住在家里、死去的亲人仍活着,认为自己仍然没有退休、要求工作;等等。
行为活动异常因认知功能下降,可出现多种无目的或重复的活动,例如反复搬移物品,反复收拾衣物,将贵重物品收藏在不恰当的地方。有些患者收集垃圾或废物。不少患者出现“徘徊症”,整天不停漫步,或跟随照料人员,或晚间要求外出等。有些患者表现活动减少、呆坐。少数患者有尖叫、拉扯和怪异行为。少数患者有攻击行为,最常见的是骂人、咬、抓、踢,违抗或抗拒为其料理生活,使得洗澡、穿衣等护理工作非常困难。
饮食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大部分中晚期患者有营养不良。有些患者饮食不知饱足,饮食过多,导致体重增加。失眠很常见,表现为睡眠节律打乱,白天睡觉,晚上吵闹。
心病还需心药治
上述心理行为问题常常给家属或护理人员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不少家属或护理人员还因此自己出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还可明显增加患者、家属及照料者的舒适和安全,改善生活质量。
累犯的心理及行为特征研究 篇12
刑法明确规定了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并且不得假释, 不得适用缓刑, 这都反映了累犯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险性相比于初犯、偶犯而言要大得多。这就对我们监狱干警改造累犯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刑罚的执行, 不仅要让他们认罪伏法, 而且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积极改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我意识, 培养通过合法手段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那如何才是改造累犯的有效方法?怎样才能使刑释人员出狱后不会再危害社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笔者认为, 这就不得不从累犯的心理及行为的特征研究入手, 只有掌握了这一类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才能对症下药, 找到高效可行的改造对策。
一、累犯的心理构成特征
(一) 累犯的犯罪心理特征
1. 不合理需要
累犯被捕前没有以合理的手段满足自己需要的观念, 以法律不允许的手段满足私欲, 因而导致犯罪。
2. 犯罪动机
累犯一般经历多次犯罪, 犯罪动机得到多次加强, 他们的犯罪动机斗争不激烈。犯罪与不犯罪的动机斗争趋于平缓, 犯罪的优势兴奋中心占主导地位, 指向非常明确, 选择非常清晰, 执行非常坚定, 而不犯罪的优势兴奋中心处于抑制状态。
3. 犯罪经验及习惯
累犯的犯罪经验积累丰富, 形成了固定的犯罪习惯。多次的犯罪经历使得累犯的犯罪技能、手段、方法随着犯罪次数的增加日趋完善。犯罪对于他们而言已内化为一种习惯,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和恶化并且难以改正。
4. 犯罪意志
累犯形成了顽固的犯罪意志, 在多次犯罪中增长了见识, 对刑罚处罚的耐受性逐次增强, 犯罪意志坚定牢固, 并且意志的两极性特征明显:正确意志薄弱, 错误意志顽固。
(二) 累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特征
1. 对初、偶犯的消极影响大
累犯对监狱政策、规章制度以及监狱环境都比较熟悉, 与初、偶犯相比能更快地进入罪犯的角色, 在心理和行为上较快适应监狱。①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反改造、反管教、反侦查经验, 但又不会与管教干警当面发生冲突。累犯往往通过对初、偶犯的怂恿而对改造秩序进行扰乱以及否定罪犯角色来实现抗改的目的, 对他犯的消极影响大。
2. 缺少减刑的信心与期望
累犯明知自己属于法律上从重处罚的群体, 累犯刑期通常较长, 减刑的动力不大, 相对代价较大, 减刑的动机并不突出。并且在多次入狱的影响下, 羞耻感和内疚感减弱, 失去对于减刑的自尊要求, 减刑的需要并不强烈。他们对待监狱减刑这一刑事奖励可望而不可及, 因此放弃积极改造的念头, 认为自己没有减刑的可能没必要积极作为。
3. 双重人格
他们熟悉监狱的管教方法, 知道公开对待干警的后果, 但从心底又不是真诚的积极改造, 就会表现出当面对干警惟命是从, 背后散布消极改造的信息。改造的欺骗性较大。
二、累犯的人格特征
张厚粲老师的《大学心理学》一文中论道“人格, 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 这个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由此可知, 人格是一个整体, 是独特的, 稳定的。累犯的人格对其犯罪和服刑改造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 累犯的人格动力系统
1. 累犯的需要特征
其中的不合理需要主要表现为:过分的物欲, 异常的性欲, 错误的精神需求。根据“天津犯罪调查数据库”的调研资料, 在1999年和2002年调查中, 累犯的犯罪性质相对集中, 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九种犯罪分别为: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伤害、聚众斗殴、诈骗、敲诈勒索和强奸 (含奸淫幼女) 这九种犯罪在1999年和20002年的累犯所有犯罪罪名中的比重合计分别占89.3%和83.9%, ②另有调查统计如下:
这可看出, 财产型犯罪占总数的43.8%, 大于暴力型犯罪36.6%, 远大于其他类型的犯罪。
以上两组数据可知:累犯的犯罪性质倾向于以谋取经济利益为指向, 而这些都是不合理需要占需要的绝大部分的原因。
累犯的价值观特征。累犯的价值观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倾利己性, 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完全是为了满足私利和欲望, 越来越多的累犯存在人格缺陷, 具体表现为多疑、焦虑、神经质、自控能力差、狭隘、好斗, 这与他们自私、贪婪、自制力差、为所欲为等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性格有关。测量表明, 累犯的再犯行为与他们的聪慧性、怀疑性、紧张性、忧虑性、有恒性有关, 表现出来即是再犯人员迟钝、知识浅薄, 怀疑刚愎, 紧张困扰, 忧虑抑郁, 烦恼多端、权宜敷衍, 这些因素在再犯心理中起主要作用。
2. 累犯形成了顽固、稳定的反社会意识
与初偶犯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社会意识支配不同, 累犯又加强了一层强烈的反社会意识。他们对社会冷漠、仇恨、反抗、攻击、损害, 认为社会不公, 犯罪是被逼无奈, 反而还被限制自由, 自己本身没有过错, 有较强的对抗和报复心理, 对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完全蔑视, 形成了荒谬的犯罪道德逻辑体系。
(二) 累犯的人格调节系统
自我意识特征。累犯普遍存在错误的自我意识, 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犯罪行为, 没有悔恨的情感与自我改造的意志。因为受过司法机关的打击, 而对政府、司法机关存在敌视, 接受审判时, 常常认为自己无罪, 想方设法隐瞒或者少说自己的犯罪事实。在改造期间, 也是消极对抗, 混刑度日, 出狱后更不能正确看待刑罚对自己的作用, 反而把出狱后的社会地位低下, 生活条件不如其他人, 人际关系紧张等归咎于司法机关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 极易会产生消极补偿心理, 认为“狱内损失狱外补”, 因此, 又走上了犯罪道路。由此可知, 累犯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是与社会相对立的, 他们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犯罪动机中有着较强的对抗与报复心理。③
(三) 累犯的人格特征系统
1. 气质
气质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 本质上是不容易改变的。累犯这一类社会适应不良者, 他们对自己的气质扬短避长, ④使自己气质的缺点完全暴露并恶性膨胀, 同时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这都是累犯气质中的犯罪易感因素。
2. 性格特征
累犯形成了犯罪性格, 他们性格的品质、理智、情感、意志特征等都具有犯罪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对再犯组和非再犯组的测试, 表如下:
注:C为循环性;N为神经质;Co为非合作性;Ag为攻击性
由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C (循环性) 上, 再犯组与非再犯组差异显著, 再犯组情绪不稳定, 情绪波动较大。
②在N (神经质) 上, 再犯组与非再犯组差异显著, 再犯组具有明显的神经病因分子。
③在Co (非合作性) 上, 再犯组对社会存在不信任, 反社会意识强, 这一点与非再犯组差异也较显著。
④在Ag (攻击性) 上, 再犯组有明显的攻击性倾向, 性格残暴, 易产生损害社会心理。
累犯的性格品德特征以卑劣的品德为核心, 自私、贪婪、残暴、情感麻木, 良知泯灭, 为满足私利不择手段。大多数累犯是冲动型, 冒险型, 偏执型, 他们的思抽象性差, 直观性强, 肤浅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偏激、片面、灰暗的反社会意识。这是影响他们的犯罪性质, 社会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3. 能力特征
累犯具有较强的混世经验和投机能力。他们多次进宫已形成自己一套的对付审判、刑罚执行的诉讼经验和服刑经验。在改造中伪装积极, 干警面前是积极改造遵守纪律的典型;在积极改造的犯人面前, 是朝着减刑目标前进的“志同道合”者;在消极改造的罪犯面前传播社会不公平, 干警不公正的思想, 是反改造的幕后指挥者。
三、对累犯的改造对策
(一) 监狱干警要树立累犯是可以改造的信念, 充分发挥惩罚和改造的综合效果。
要看到累犯的人格成熟有利于改造。累犯往往随犯罪经历的增多, 年龄相对也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累犯已由盲动性趋向成熟性, 年龄与非分需要的期望值成反比, 年龄越大, 非分需要的期望值越低, 采用违法手段满足不合理需要的想法越不强烈。
(二) 注重提高累犯的劳动技能, 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加强教育力度, 增加文化知识。
累犯是文化素质低、犯罪心理定势强、社会化程度低的一类群体。监狱必须注重提高累犯的劳动技能, 让他们学有一技之长, 不致出狱后无谋生手段而重蹈覆辙又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培养他们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用转移优势兴奋中心的方法抑制累犯面对不良诱惑时的兴奋。
(三) 累犯的教育和矫正, 重在改造其心理。
运用罪犯心理矫正教育的心理学方法, 通过多因素比较法、犯罪得失比较反思法、理性自我回忆法、充实知识等, 唤醒罪犯良知, 矫正其双重人格, 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 培养累犯养成良好习惯, 取代其犯罪恶习。
严格按照计分考核标准进行奖惩, 加强对累犯的行为习惯的规范。累犯在监狱内长期服刑生活养成了勤劳的习惯、文明的习惯。干警要反复强调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让文明的习惯、勤劳的习惯等成为累犯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出狱后才能抵制犯罪恶习, 不致再走上犯罪道路。
(五) 采取社会帮教。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 大多没有经济来源, 在家人、亲戚和朋友的资助下才可勉强生活, 此种情况下极易产生思想压力, 破罐子破摔, 加上曾经酒肉朋友的不良诱惑, 易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因此, 监狱要加大社会帮教力度, 应开展专门性活动, 联系工厂, 让罪犯学习工厂的生产技术, 刑释后能与工厂联系顺利地找到工作, 能够自食其力, 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摘要:累犯是我国司法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 他们犯罪意志两极化特征显著, 表现为正确意志薄弱, 错误意志顽固。已形成了稳定的犯罪性格, 积累了丰富的犯罪经验, 养成了固定的犯罪习惯, 对社会冷漠、仇视、反社会意识强烈。如今, 高效可行的累犯改造对策的缺失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累犯,犯罪心理特征,犯罪人格特征,改造对策
参考文献
[1]葛晨慧.对如何解决分押后“深度感染”的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 2010 (2) .
[2]李阳.重新犯罪问题实证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1 (5) .
[3]单飞.累犯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