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生命与情感体验

2024-06-30

个体生命与情感体验(共3篇)

个体生命与情感体验 篇1

在我看来,梁业健是属于像卡夫卡那种负责内心的艺术家。他喜欢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去挖掘艺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虽然他的作品都是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但是个体的生命本来就是不断地在被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所健构。作为一个敏感而自觉的艺术家,从个体出发不再是艺术家的自恋或自爱,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周遭的世界以及问题真实而有深度的反应。梁业健的作品正呈现出这种品质。在作品中,艺术家拒绝表层和时尚的艺术效果,坚持在艺术中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和理想的乌托邦,注重内心体验、生存境遇与艺术的关系,使得他的作品能够超越表层,呈现出一种深度感。

也许是艺术家天生性格使然,也许是常年版画训练所带来的理性和严谨,在艺术创作时,比起灵感的火花和艺术家的直觉,梁业健更加依靠的是自己的知性。这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一致性和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特征。这种一致性既表现在作品的主题上——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也表现在画面的形式语言和视觉效果上。

在他的本科毕业创作的黑白木刻系列《飞》当中,画面呈现的是一个个超现实的自然环境,反复出现的云朵、水潭、岩石等共同塑造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象征意味。在这个世界中,艺术家并不试图和观众进行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艺术家自己的沉思和精神对话,所以我们不妨把那一个个紧闭双眼或跳跃、或站立、或飞翔的人看作是艺术家“有距离”地对自己个体状况的解析和对生命状态的表现。在作品中,艺术家表达着想要逃离现实,到达理想彼岸的愿望。在画面中艺术家没有太拘泥于各种繁琐的细节,而是用简单的几何形对画面进行分割,形成黑白对比强烈的画面。各种刀法运用熟练、组织协调,每根线条、色块都“刀味”“木味”十足。作品整体透露出一种明净、单纯的味道,这一点也在他的水印木刻作品《找个地方停下来》《无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虽然这两个系列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却非常精彩。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沿用了以往作品的形象,并进一步拓展:简化的人形、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波澜不惊的水潭等再一次出现在画面上。通过黑白灰、点线面关系的处理形成画面的节奏和层次。水墨的渗透显示出的笔墨韵味则透露出中国画的味道:黑色滋润而厚重,局部的肌理丰富而细致。画面灵动,富有诗意,表达了艺术家想要超越现实,进入到理想的精神世界的希望。

至于近期的新作《逸境》系列则显示出艺术家一些新的探索和思考。和之前的作品相比较,画面出现的不再是一个超现实的空间,而是来自于一个现实的空间——艺术家学生时代生活过的雁山园。画面上抛弃了之前的戏剧性的想象,艺术家对现实进行了主观的概括、提炼,树木、房屋、远山、小径、池塘、草地、灌木丛、围墙等被安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人物省略掉所有的细节,仅仅用线条的方式勾画出外轮廓,或低头行走或仰望天空。画面空间的变化显示出艺术家内心微妙的转变,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理想也许就应该健立在现实世界里”。面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艺术家试图从早期作品的矛盾和逃离中脱离出来,重建理想与生活的关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理想的沉思中来寻找人生的答案。

以上的绘画可以看成是一个系列的延续,也成为艺术家思想、情感发展状态的视觉记录。

另外值得一提的作品是《青影》。这件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银奖。这件作品依然采用水印木刻的方式来进行。画面上7个姿势各异的、倒立的人与影子相互重叠遮挡,形成了丰富而富有节奏感的黑、白、灰的变化和穿插,再加上自由的线条使得整体和细节完美的统一在画面上。“倒立的人”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德国著名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的典型标志——上下倒置的人物。两位艺术家都把描绘对象处理为倒置的状态,只不过两者之间的艺术诉求不一样而已。乔治·巴塞利兹有预谋的颠倒物象,以此挑战观众的视觉习惯,使得观众不得不从对绘画主题的关心转向关注色彩、笔触、肌理和视觉冲击力。而这正是乔治·巴塞利兹在他的艺术中所强调的:“我想绘画不一定得画有趣的题材,绘画的形象不再具备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没有意义的东西。绘画客体不表达任何东西。绘画不是一个达到目的的手段,相反,绘画是自发的。”而梁业健的“倒立的人”则来自艺术家本能的反应和选择,通过对一种非正常的人体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艺术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强调其观念性。

梁业健 水印木刻 60cm×45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60cm×45cm 2014年

虽然大家更熟悉的是梁业健的水印木刻作品,但是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他并没有把自己限定在这一领域上,而是保持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好奇和探索。他既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版画,尝试了多种版画媒介——从黑白木刻到水印、铜版,并且也不断地进行着水彩、摄影等媒介的实验和尝试。一方面他继续锤炼绘画语言和技法,另外一方面继续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清晰自己的思路,寻找合适的艺术语言方式,把自己想法和体验表达出来。对于他来说,没有一种艺术材料、艺术媒介是边缘的、不能涉及的,从各种清规戒律、标签中解放出来,保持一种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实验精神成为他面对艺术时的态度。

梁业健对艺术的思考、探索表现出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自觉。发自于内心强大的信念和理性,让他能够摆脱外界的浮躁喧嚣,以一种良好的状态进入到艺术创作中。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艺术单纯的热爱和尊敬。这种纯粹性成为了他创作的动力和出发点,使得他能够不纠结于名利,保持内心的纯正,一心一意集中于艺术本身,探索艺术更加本质的内容,创作出真正具有深度的作品。不得不说,面对未来,梁业健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青年艺术家。我们有理由期待他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7年生于广西岑溪市,2011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同年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师从雷务武教授,2014年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2014年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获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收藏。

个体生命与情感体验 篇2

一、创设情境, 引导情感投入

创设情境, 就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情境的创设, 最基本的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一个良好的环境,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激发他们进行想象, 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现代教育手段中, 多媒体的运用更能结合音乐作品, 发挥出很好的情景功效。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作品中, 更是可以大展身手的。如:在鉴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水中的倒影》时, 在放音乐的同时, 播放动漫画面:平静的水面, 忽然, 微风吹起, 飘落下一片树叶, “碰”到水中, 泛起微波, 在阳光的照耀下, 波光鳞次栉比, ……这样, 让学生的视听结合, 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上课时, 教师还可以鼓动学生积极跟随着音乐的节拍及旋律的起伏, 做出自然的肢体活动, 有时闭目聆听, 有时安然感受。让优美的旋律自然流淌到他们的心底。在他们的笑脸上浮现出的是投入, 是满足。可见, 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另外, 教师的语言, 体态的表演, 都是可以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响应的想象, 有时甚至可以代替一定的视听感应, 提高音乐鉴赏的效率。

二、着手意境, 引出情感共鸣

审美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 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 情感的共鸣, 使情操得到陶冶。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教学, 都可以从意境着手, 以情感为切入口。这也符合音乐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学生非常欢迎的民族器乐曲, 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曲乐的引子由古筝模仿的几声远处钟楼的钟声, 轻飘而来, 原来已是夕阳西下, 月上东山。紧接着音乐的固定性音型演奏的出现, 给人以夜深人静的美景。花影尝叠, 微风轻拂水面, 泛起的阵阵涟漪, ……水云深际, 渔歌晚唱, 矣乃归舟, 万籁寂静……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 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 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 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 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 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耳醉其音, 心醉其情”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只有引起了学生的音乐的情感共鸣, 才能使音乐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鼓励创造, 引起情感的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老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 引起感情升华。

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在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引起了情感共鸣之后,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者为作品创编伴奏等进行再创造, 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 在自己创造的二度创造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 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中延伸情感, 达到创造美。例如:在让学欣赏交响幻想曲《卡玛琳斯卡亚》 (格林卡曲) 时, 先让学生唱熟主旋律《送嫁歌》《卡玛林斯卡亚》。然后, 请学生听好音乐的节拍, 旋律的起伏, 音量的强弱, 然后用双手进行指挥家作品, 聆听音乐。这不仅使他们更好地体验了音乐, 而且, 也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的内涵。

音乐创新的实质是用其他艺术手段进行创造新实践, 从而再现音乐的情感体验, 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可以用肢体律动、绘画等再现音乐;也可以给乐曲伴奏, 或者简单的线条画来表达音乐的旋律和结构特点等。这些都可以在课堂的讨论的环节去进行的。

在情感体验中寻找诗意的生命 篇3

一、在体验与共鸣中理解作品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情感体验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能让情感直抵学生的内心, 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 实现文本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 课堂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再别康桥》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 一文时, 我让学生回忆并谈谈自己回母校时的感受。有个学生说:“其实才两个多月的时间, 竟然有点恍若隔世的味道, 那条曾经盛满欢笑和泪水的林荫道上多了很多小朋友 (初一新生) , 感觉自己很沧桑。”还有个学生说:“我站在操场上, 想起了初中三年的足球联赛, 我们在场上奋力拼搏, 同学们在场下呐喊助威……太快了, 这个操场已不属于我们了。”

教室里越来越安静, 学生沉浸在回忆中, 空气中多了伤感和留恋的味道。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 我介绍了徐志摩“美、爱、自由”的思想以及他的康桥情结———“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当诗人再回康桥, 重访他留下过梦想与感情的剑桥大学时写了这首诗, 诉说着一种离别之情和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去读这首诗, 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到达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二、在换位与揣摩中提升情感的高度

仅仅理解文中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 情感教育的第二层目标应是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本中, 情景交融的诗歌, 轻灵自由的散文, 引人入胜的小说, 催人泪下的戏剧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都蕴含着大量的感情因素,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角色转换中, 在揣摩文意中去品味情感, 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高度。

如教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 我先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背景资料, 然后让学生观看演讲录像。看完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黑人, 生活在这样不平等的社会下, 会怎么办?学生为黑人鸣不平, 而且一致认为只有奋起反抗才会赢得应有的权利。当学生站在情感的立场上去听这个“梦想”时, 自然地就会产生热爱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这样, 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形成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培养与完善中寻找精神的家园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认为情感教育的目标应“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的确如此, 情感教育的第三层目标也是其终极目标, 应是学生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完善、精神境界的提升。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情感教育作为服务于认知学习的手段, 而没有把情感视为教育的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组成部分, 视为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中震撼心灵的情。如《我与地坛》一文的情感基调就能给人很多启示。作者面对不幸后的种种感悟, 有宗教情结, 有哲学思考, 更有生命启示。作者在对生与死的诉说中流露着一种从容, 历经坎坷后, 既不悲观又不偏激, 这种难得的从容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态。面对命运的不幸,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抗方式, 而这种从容和坦然的方式则会让人们在微笑与淡定中承受生命之重。

上一篇: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一篇:危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