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标准

2024-11-23

个体标准(精选12篇)

个体标准 篇1

随着国内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产安全越来越重视, 对防护用品当然也不再陌生, 安全帽、防毒面具、安全鞋等防护用品更是伴随着我们的工作。但是对于普通的劳动者来说,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防护用品背后还有一个PPE标准, 即个体防护设备标准。

丁松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也是PPE体系中呼吸防护方面的专家。见到丁教授的时候, 他刚刚出差回来, 据介绍, 他这次出差是参加一个编制组的工作会, 会议就是讨论制定一个国家标准, 叫呼吸防护用品——动力送风空气过滤式呼吸器标准, 简称PAPR标准。

动力送风呼吸器属过滤式呼吸器, 过滤式呼吸器所包含的类型比较多, 有半面罩、全面罩、头罩等, 主要的功能是防尘和防颗粒物。而有了动力送风以后, 就减少了佩戴时的呼吸阻力, 使用会感觉比较舒适, 防护效果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丁松涛教授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出过2个动力送风空气过滤式呼吸器的标准, 但都属于行业标准, 实际上一直没有实施, 再加上国内这类产品也不是很完善, 所以这次的PAPR标准是第一次作为国家标准予以讨论, 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丁教授说:“我国呼吸防护用品的标准体系, 目前还缺的就是动力送风的这一大类。这一类加上后, 我们的基本体系特别是产品体系就相对比较完善了。”

PPE发展的历程

据丁教授介绍, 个体防护装备的标准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比较晚的, 实际上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但是真正作为国家标准出现的不是很多, 相当一部分是行业标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才建立了一个基本体系, 也就是我们目前体系的一个基本框架。90年代, 总的来说, 在PPE标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多, 平均下来一年也就一两项或两三项标准。在2005年以前, 标准制定的过程都是比较缓慢的, 主要是一些标准的更新和一些特别重要的、大家比较急需的标准的制定。真正的行业标准制定, 像现在的AQ标准 (安全行业标准) , 距离现在还没有几年。在2003年左右实施过一次国家标准的清理, 着重清理原来的老标准, 重点考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里有哪些适用, 哪些不适用。而真正的标准大发展, 实际上同国家标准整个体系的建设是一样的。国家质检总局有一个规模宏大的计划, 2005年到2010年之间, 不论是修订的标准, 还是制定的标准, 要建立将近1万项。在这一阶段, 整个PPE体系也上了不少标准, 一年有十几项, 加上后来的AQ标准, 则更多。

制定标准的依据

据了解, 在当时老标准制定的时候, 是以材料来确定标准, 如防护鞋, 橡胶的防护鞋可能就制定了橡胶鞋的标准, 塑料的防护鞋可能就会有塑料鞋的标准, 皮革做的防护鞋就会产生一个皮革鞋的标准。而现在制定标准的依据是以防护的对象或者功能来确定防护的类别, 以防护需求为基础。丁教授解释了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材料总是在不断地发展, 以材料、材质作为基础来制定标准实际上来讲是没有生命力的, 另外这种标准显然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材料的特性, 而不是反应需求的特性。”

国外标准的借鉴

同其他产品不一样, 个体防护产品的立足点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我们国家制定的这些标准都是以人的需求和对人的保护为基础的。在吸收借鉴国外标准的问题上, 丁教授说:“国内的标准体系, 这几年趋向于接受国外同样标准的技术要求。这种接受是合理的, 对中国人的保护和对外国人的保护不应该是有差别的。我们的研究不足, 就应该去吸收别人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这种吸收不是完全的拷贝, 至少在呼吸这一块不是。”据他介绍, 呼吸的标准大量地借鉴了国外的标准, 但是都不是完全地照抄一遍, 而是把确实合理的有价值的要素吸收过来, 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 来构建自己的产品体系。而对于标准的先进与否, 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说:“要说标准的先进与否, 不是说把别人的标准吸收过来, 我们就先进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人的保护, 应该有这么一种认识, 国家标准是最基础的要求, 产品是应该达到的。”

PPE标准与企业间的摩擦

理论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距, PPE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之间同样也存在差距。据了解, PPE是保护劳动者的产品, 安全指标的确立, 都是非常谨慎的, 要判断一个标准的制定是否合理, 就要把标准同产业的现状结合起来。如果个别企业认为标准要求过高, 自己的产品做不到, 而其他企业都可以做到, 那就只能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可是如果标准定的过低, 迁就陈旧的技术, 完全构不成任何实质性的技术要求的话, 标准就成了落后技术的保护伞, 失去了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 产品的质量就没办法保证。丁教授说:“我国PPE产业的发展, 面临着国外很多大公司、大品牌的竞争, 如果提高制造产品的标准, 对目前的许多小企业和技术落后的企业来说, 是非常不利的。但是, 如果为保护这类企业, 降低产品标准, 牺牲广大劳动者的利益, 就偏离了管理的立场。而且过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 PPE行业不会因为自我保护而促进自我发展, 必须靠竞争。”也就是说标准的制定离不开行业的水平, 而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我们也要考虑世界市场的发展变化, 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使用企业自身来说, 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如果有足够的财力, 能够给工人提供一个较好的防护, 对劳动者来讲, 不仅解决了防护的需求, 还提供了比较舒适的条件。很多生产企业愿意开发较好的产品, 但是因为没有国家标准的指导, 一些产品研发也就没有实际的进展。

对于PPE产品标准的缺失问题, 丁教授表示:“标准的发展, 能够鼓励一些新的技术出现, 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如果此类产品性能确实足够安全, 经过研究和谨慎的评价, 确认产品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可靠, 市场上同类产品也有不少, 应用普遍, 管理上认为必要, 是有可能建立新标准的。例如, 呼吸器工作组目前正在研制的PAPR标准。但是, 如果市场上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很少, 就只需建立企业标准, 国外如有同类产品标准, 而且比较先进, 宜采纳国外的标准。”

PPE标准制定中的问题

借鉴过程中水土不服

据介绍, 我国PPE标准在近10年间发展迅速, 新标准不断出台、生效、执行。这些工作, 实际上都是在解决过去几十年的欠账问题, 主要表现在, 被修订的PPE旧标准有着十年、甚至十几年的历史, 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科研的缺乏, 在PPE相关技术的发展方面有很大断层, 科研人员也有断层, 当我们去做更新时, 不得不借鉴国外, 甚至不得不完全照搬国外。很多新的标准在应用中, 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影响很大。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技术理解的不足, 导致错误翻译、错误理解、错误采标;对新技术掌握不足, 导致错误检测、错误评价;最主要的是, 国内PPE的应用环境特殊, 包括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监督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理念等与国外有着明显的不同。

技术条件限制

据丁教授介绍, 由于受一些技术条件的限制, 很多标准的制定都是借鉴国外的一些非常早期的标准, 像当时呼吸类防尘口罩的标准, 在思路上是借鉴别人非常早期的一些东西或者说借鉴别人已经淘汰的一些东西。这样的标准, 实际上是不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现在标准体系更新之后, 这种非常明显的、难以起到防护功能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更新得差不多了, 这种标准的数量实际上比较少了。

缺乏基本的科研

我国现有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通过阅读国内研究文献中有关PPE的内容, 我们就会了解, 国内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和科研投入。丁教授表示:“科研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在PPE这一方面, 国内的科研发展必须要从系统地学习、理解、跟踪、实践开始”。

据了解, 在我国, 有一些标准缺乏前期的研究以及资金支持。根据现有标准立项的模式, 我们国家采用的是先立项、再研究、然后起草标准的程序, 但是由于立项后提供的资金有限, 即便是有企业提供资金或投入, 但都不足以支撑系统的、深入性研究, 也无法支持实验设备的开发、采购, 开展实验方法的摸索和验证。“如果做不到这些, 就可能导致标准中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出现一些问题, 或只能照搬国外标准, 这又有可能带来另外的问题”, 丁教授对此表示了很大的隐忧。对于新PPE产品标准, 程序上往往是先等标准批准, 之后相关检测机构才可能另外申请经费, 搭建实验条件。而目前我国研发体制决定了标准完成的时间是比较固定的, 这就限制了起草的过程以及对新问题的探索, 无法做到深究、全面、透彻地进行项目的研究。

企业能力不足

在我国, 有实力有规模的PPE生产企业不多, 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在PPE上面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 即实际的产品体系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很多PPE产品现在还处在一个进口的阶段。而PPE标准提高了, 技术水平也同样提高了, 但是国内PPE生产企业的进步需要时间。国内生产PPE产品的小企业比较多, 制造技术落后, 无法快速提高, 企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进步。

新的标准会引发新的变化, 也会有新的问题, 但这并不一定是标准本身的问题。据了解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2009-2010年生效, 当时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这个标准所替代的是1992年的部颁标准LD29-92《防尘口罩》, 其采用的技术早已落后, 按此标准生产的产品根本无法起到防尘的作用, 既不安全, 也谈不上舒适;而新标准的技术要求, 体现了当代对呼吸性粉尘防护技术的水平, 产品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但是考虑到国内制造技术的现有水平, 在舒适性方面, 新标准也没有做过高的要求, 只保持了和国外相同的水平。可是产品在许多粉尘作业场所的应用中, 由于缺乏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 粉尘浓度太高, 使得阻尘效果比较好的防尘口罩, 阻力明显升高, 使用寿命较短, 无法满足要求。因此, 有不少人认为, 这是产品标准的问题, 希望降低过滤效率指标, 降低密合性指标。但殊不知, 低效的滤料未必就阻力低, 而低效的产品肯定不安全, 这就失去了防护的意义, 付出代价的还将是劳动者。

防护是需要成本的, 企业更新产品设备需要成本, 而普通劳动者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注重自身的生产安全, 主动向雇佣企业提出防护用品的要求。丁教授建议, 企业方面应该把职业防护的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国, 很大一部分企业是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

强化监管保障PPE产品质量

随着国内的生产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PPE需求大增,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的各个角落。一些PPE生产企业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资金财力的约束, 不会主动去更新换代自己的技术设备, 有的企业甚至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 送检的样品是合格的, 而销售到市场的产品却是假冒伪劣的不合格产品, 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PPE产品的质量, 防护用品也没有起到切实的防护作用。“我国目前的PPE认证管理采用年审方式, 要求企业每年必须把所有产品送检一遍, 造成企业和检测机构每年忙于应对, 费用也不少。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PE质量问题, 也不能替代市场监督, ”丁教授说道。

从2005年开始,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实施LA认证管理, 对PPE本土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统一管理, 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成效非常明显, 但是据了解现有LA的年审、QS认证等管理, 都在PPE企业内部层面, 还没有到市场。丁教授讲到了有效监督的两个方面:一是对用户的监管。“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大国, 生产人员比较多, 对防护用品的需求很大, 如果能够把监管的对象落到使用企业身上, 效果会更好。”即监管的重点在企业能不能为自己的员工做到有效的防护, 如果企业买的是一些不合格的产品, 员工在防护方面出了问题, 企业要负责任。如此一来, 用户不敢买劣质的产品, 假冒伪劣产品就永远不会有市场, 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并且企业有责任教员工正确使用这些产品, 而员工能不能按要求来使用产品, 这是最根本的一个环节。二是对经销商的监管。即加大对经销商的处罚措施, 如果经销商销售的产品是不合格的, 他就会面临很严重的风险, 经销商自然也不会铤而走险销售假冒伪劣产品。“PPE产品是需要国家投入的, 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在市场上和使用单位内部开展抽查, 会起到杠杆作用, 事半功倍。通过宣传, 逐步净化这个市场, 国外都是这么做的。”丁教授补充道。

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丁教授介绍, PPE未来的发展一方面是在体系的完善上。以前有一些比较随意的标准, 还有的是把个别的标准作为一个普遍的标准来实施, 甚至是有的老标准已经废止了, 后来又被重新制定成行业的或国家的标准。另外, 我们在借鉴国外标准的时候, 借鉴得不充分, 有一些不该忽略的地方给忽略掉了, 加了自己不必要的东西。第二个发展是在技术上, 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据了解, 国家标准每年都会申请七八项, 呼吸类的现在有两个, 一个是国家强制标准, 动力送风呼吸器标准;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呼吸空气质量的标准, 即空气呼吸器的气瓶里面的空气应该是有一定质量要求的, 但是现在还没有标准来约束。动力送风呼吸器标准的制定应该在今年就能够完成, 呼吸空气质量的标准在今年也会有所发展。

“总之, PPE的管理, 不应停留在解决用不用的层面, 还应更深入。PPE选得合适不合适, 用的对不对, 防护效果是否足够——只有这个层面的问题解决了, 才能真正发挥PPE预防职业危害的作用, ”丁教授谈道。

个体标准 篇2

1目的

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特制定本细则。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3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文件)3.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4专业术语及定义

个体防护装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也称个人防护用品,简称护品。其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障体或绳带、浮体等,采用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侵害。5执行程序

5.1防护用品一般规定

5.1.1个体防护装备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所配备的防护设备,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5.1.2个体防护装备不是职工的福利待遇,凡属于生产过程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所必需的按本标准予以发放。5.1.3防护用品的采购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5.1.4公司职工必须爱护和节约防护用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5.1.5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必须穿用防护用品,未按标准使用防护用品的,视为违章作业,按有关规定考核。5.1.6工种、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发生变化或出现新工种的,原防护用品需要变更,由有关部门提出需求意见,人力资源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5.1.7护品的验收、定期校验测试计划由使用部门负责,护品的采购、保管、发放、报废处理工作由物资部负责,并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5.1.8安监部对护品的采购、发放、报废工作进行监督,需要鉴定的护品由物资部门及时送国家或地方政府授权的护品检验站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报请主管领导做出处理决定。

5.1.9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作业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危害因素配备护品,所发护品确实不能完全有效地保证防护效果时,经人力资源部核实、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增发或借用必要的其他护品。5.1.10护品遭意外损坏需提前换领时,经有关负责人出据证明,主管领导批准,可以提前换领。5.1.11人力资源部负责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工作,制订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5.2护品的选用

5.2.1物资供应部应购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产品检验证》的劳动防护用品。

5.2.2购置、选用的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及安全标志)。

5.2.3使用部门必须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5.2.4根据工作环境有害因素的特性和危险隐患的类型及劳动强度等因素选择有效的防护用品。5.3护品的采购、品种、式样:

5.3.1国家对特种劳动护品实施定点生产经营和特种护品“生产许可证”、一般护品“生产资格证”制度,物资部采购护品时必须确认“生产许可证”(或“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不能出示“三证”的护品不准采购、不准验收入库。5.3.2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以下资料:

5.3.2.1防范范围、技术性能指标、使用方法、检查方法等; 5.3.2.2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商标、型号; 5.3.2.3制造日期、有效使用期限; 5.3.2.4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5.3.2.5生产许可证编号。

5.3.3一般防护服面料选用纯棉或混纺织品均可,对有屏蔽、防射线、防静电、耐腐蚀、阻燃等特殊性能要求的防护服装面料必须符合本标准或国家相关防护服标准.5.3.4服装的材质、式样和颜色必须符合公司电力标识和有关工种操作安全要求。

5.3.5选用护品的品种、功能要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规定的防护条件。5.3.6采购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掌握所购产品的安全要求、技术性能等;

5.3.7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

5.3.8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验收后,方准使用。5.4护品的发放配备、培训、使用: 5.4.1各部门按照相应标准领取防护用品。

5.4.2防护用品的保管由物资部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账目,登记领取的时间、数量;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防护用品发放卡,根据工种建立应配备的种类、数量、周期、实际发放时间以及下次发放日期,并保存领取人本人签名的发放表以及回收种类、回收日期、数量,做到账物相符。调换人员时,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5.4.3职工应确认收到发给他们的防护用品,应在登记卡上签名。5.4.4特殊劳动用品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人员或供应商进行。5.4.5接受培训人员须签到。

5.4.6必须告知所有穿戴者,防护用品是法定必须穿戴的。

5.4.7穿戴者应及时向安全员或安技人员报告其所穿戴的防护用品存在的缺陷。

5.4.8存在缺陷的防护用品应及时维修或更换。5.4.9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与防御的有害因素相匹配。5.4.10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5.4.11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5.4.12施工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应指导、督促员工在作业时正确佩带、使用护品,随时检查作业中佩带、使用情况,发现违章现象及时纠正、处理。

5.4.13特种护品(特别是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防毒用品)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外观,发现疑点应及时报告,由物资部负责进行防护安全性能检验、测试,达不到规定防护性能的护品不得继续使用。5.4.14在易燃、易爆、易烧灼和防止静电的作业工种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酸、碱等腐蚀性作业工种应发放毛制护品。

5.4.15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监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5.4.16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提供护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者严格遵

5.5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予报废: 5.5.1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5.5.2未达到有关标准和规程规定的功能指标;

5.5.3在使用或保管储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过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5.5.4报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5.6回收处理 公用防护用品(消耗性除外)以及工作服、安全帽应以旧换新,由人力资源部回收,其他防护用品一次性发放不再回收。

5.7丢失、损坏、补充:

5.7.1由于突击抢修等一次性劳动,原有劳动防护用品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根据劳动条件和时间,加发必需的防护用品。

5.7.2各部门需加发防护用品时,应先提出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

5.7.3职工应精心保管、节约使用防护用品,不得丢失或人为损坏。5.8 调动工作后护品的处理:

5.8.1职工经批准改变工种,应从次月开始改按新工种标准发放防护用品。5.8.2职工脱产一个月以上者(包括学习、病事假、产假、工伤假等)应从下月开始停发手套、肥皂、口罩等防护用品;脱产六个月以上者,脱产期间不应计算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原防护用品使用期顺延。

5.9强化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元素执行程序的依从性,落实重点管控流程的执行指南(见附件1)。6 职责

6.1细则负责人:由公司安监部部长担任,负责监督实施、完善和全面管理本细则,检查各部门执行本细则的有效性。

6.2细则执行人:由安监部健康环保专业负责人担任,负责检查本细则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向有关主管领导汇报,收集和整理完善本细则的建议,向细则负责人反馈。

6.3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6.3.1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企业内部需求,制定个体防护装备标准; 6.3.2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采购计划;

6.3.3组织开展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注意事项培训; 6.3.4定期发放个体防护装备。6.4安监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6.4.1对进货的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外观、安全标志标识等的抽样检查; 6.4.2监督检查员工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7 检查与评价

7.1各部门对防护用品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至人力资源部。

7.2各部门安全管理监察监督人员应监督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督促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8附则

8.1本细则解释权属公司所有。8.2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个体标准 篇3

学生在接受学习目标后,自己选择适当的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叫做学生的个体学习;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讲解、辅导(对优生拓宽、拓深,对差生学懂就行),称为教师的个体教学。个体学习与个体教学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阶段,它们贯穿于课堂内外,甚至于家庭,两者周而复始地相继进行。教师的个体教学是为了学生下一步的个体学习,它能引起学生认知能力的量变;学生的个体学习则是为了掌握知识、发现疑点,接受教师的个体教学,它能引起学生认知能力的质变。两者并不是针对所有学生同时进行的,在同一时间内,有的可能在个体学习,有的则可能在接受个体学习。这里的“个体”并不是只指单个的学生,它可以是一人、两人、三五人,一个小组,甚至是全体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操作、一起完成学习目标或接受教师的“个体教学”。

一、个体教学的实施条件

1、人数不能太多

一个班最多控制在30人左右。由于是“个性化”进行,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时空的差异性、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习激情最佳点的差异性,所以就需要教师随时检查、询问、诱导,人数不能太多。

2、多媒体投入

首先要达到书籍多而广,除了教材外,其它的科技读物、百科知识读物等都应大量投入,学生读书多了,见识自然广、思维自然灵、理解能力自然提高,那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容易;其次是相关教具学具应齐全,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取随用,教师也可以随时取来演示操作;三是录音机、投影仪及相关磁带、投影片;四是电脑、VCD或DVD及CAI课件、教学光碟的配置。电脑并不要求一人一台,一个教室配备五六台就够了;五是建立校园网站,设立数学资源库。学生可随时资料查询。

3、教室的布置

教室除了配置以上教育多媒体外,另外就是课桌与讲桌的搁置:尽量避免课桌几行几列式、讲桌高高耸立在中央,可以采取自由式。总之,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就犹如成人在办公一样,感到自己与教师人格的平等。

二、个体教学的实施过程

1、布置任务——接受学习目标阶段

本阶段包括必要的复习、情景创设等。

教师在布置学习目标时(特别是学习概念)一定要将学习要求细分,这样学生学习时才有条理性,并深入理解掌握;否则学生就会学习无序,不深刻全面。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拟定学习目标:

(1)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

①根据15÷5=3,请回答(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能说15是倍数,5是因数吗?

根据4×5=20,请回答(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②倍数与因数是在什么范围内来研究的?

能说1.2是3的倍数吗?能说0是15的因数吗?15是0的倍数吗?

③倍数与因数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④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吗?

这样学生在个体学习时就能准确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

2、“发现学习”即“个体学习”阶段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与媒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因此,作为一个老师,重点不是教学生,而是诱导、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习,以及怎样学习。

学生在接受学习目标后,根据学习需要,自由选择相关媒体,可以借助课本或教具学具、CAI课件,或上网查阅,或请他人与自己一起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在原有认知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适时加以辅导。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新发现、新规律、新方法,让学生板书于黑板上或教师加以记载,留等下步使用。

3、初测阶段

这是对学生发现学习的检测,检测题可以是书上的练习,也可以教师自己编题。此步检测题总的原则是基础题,切忌偏繁偏难。若难度较高将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

4、“接受学习”即“个体教学”阶段

此阶段作为“个体学习”的辅助阶段,必不可少。学生毕竟是未成年的孩子,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欠全面与深入,而教师有意义的“个体教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由朦胧、模糊、肤浅的状态越上一个新台阶,全面透彻地理解概念、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灵活选择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既能朝横向领域辐射发展,又能向纵向领域深入探究。

此阶段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疑点、误点、漏点选择适当的媒体加以解释、阐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成果交流。这既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习激情,又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相互取长补短。

5、终测阶段

这是继“接受学习”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又一次检查,及时插漏补缺。此次检测题必须能全面深入检测本节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难易程度上可分为A、B、C三卷,基础差的学生完成A、B卷,基础好的学生完成B、C卷。这样就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有的“吃不消”,有的“吃不饱”。

6、自主阶段

这主要是通过终测完成学习目标后,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内容。安排此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学得快的学生“无事做”这一问题。教师在此阶段,一方面辅导差生完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诱导尖子生深入钻研,或者给尖子生布置新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能拓宽知识与能力的广度,又能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强度。

三、模式总结

综上所述,便形成了个体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个体标准 篇4

(一) 研究背景

“个体工商户”的概念诞生于198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该通则规定: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依法经核准登记, 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的出现对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乃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个体经济像雨后春笋, 日益壮大发展,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个体工商户的税负问题也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当前中国的税费制度下, 个体工商户的税负普遍偏高。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表明, 1999年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为3160万户, 而2006年9月则为2505.7万, 7年间减少了650多万。如此的“个体户困境”曾一度成为热点。虽然2006到2007年间各地在个体户征税方面进行了调整使得个体户数量有所增加, 但是个体户税负总体上依然偏高, 个体工商户税负问题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个体经济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不仅为广大的民众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而且在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方面也是一条宽广的出路!关注个体户的成长, 像母亲善待孩子一样, 社会应该为个体户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优惠和照顾。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事例来论证个体户的生存现状, 并提出税收政策及税收征管方面的建议, 以达到为个体户减负之目的。

(三) 税负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3年, 前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基思·马斯顿经研究得出结论:低税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社会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等, 都大于高税国家。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量关系是:税收占GDP的比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率就下降0.36个百分点。高税收负担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 这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规律, 而对低收入国家来说, 提高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国在确定宏观税负水平时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保持经济合适的增长速度, 形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宏观税负水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税负水平是逐步上升的, 目前的平均水平为3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平均水平一般在16%—20%之间。

世界银行1987年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 一国宏观税负水平与该国人均GDP呈正相关, 人均GDP在26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 最佳宏观税负为13%左右;人均GDP在750美元左右的国家, 最佳宏观税负为20%左右;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的中等收入国家, 最佳宏观税负为23%;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 最佳宏观税负为30%。

就我国税负现状而言, 众多学者有着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安体富认为, 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水平偏高, 已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接近世界平均税负水平。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看这一水平已经不低了, 或者说是偏高的。应该在减轻企业非税负担的基础上降低大口径宏观税负, 使企业总体负担有所降低。岳树民认为, 从发展中国家税负水平一般情况看, 15%—25%这个区间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较为适宜的, 也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平均利润水平。姚志伟、罗险峰认为, 我国大口径税负水平应在27%左右比较适宜。由于我国前期积极财政政策中, 较多的支出投入基础项目建设中, 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有所不同, 宏观税负率适当得到提高。但现在我国经济已出现局部过热, 通货膨胀抬头现象。应尽快转入平衡财政政策, 减缓税收高速上升势头, 逐步降低整体税负负担。现阶段在平衡财政政策下, 我国35%左右的宏观税负率明显太高。因此, 我国需要尽快改革现有的税收体制, 把大量各种形式的收费、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纳入到正常税收收入中来。减少财政中基础项目建设的投入, 同时应大幅度提升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基金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的控制目标, 应该是税收收入占GDP的22%, 预算外资金收入不超过GDP的5%, 合计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保持在27%左右。

二、个体户税负问题的背景及现状

(一) 个体工商户税负问题产生的背景

个体户诞生初始, 地方政府基本上履行着一个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自身的独立利益尚不明显。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由于中国开始推行财政包干制, 地方政府的利益日益独立, 并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这个时候, 一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便开始以一种比较积极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并采取各种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一些优惠。由于个体户更倾向于逃避税款, 自然会更加热衷于这种提供优惠措施的地方。比如浙江省的温州地区、福建省的晋江县……它们后来都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

但是, 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扶持非公有制经济, 有些地方政府在对待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在一些地区, 在中央政策的基础上, 政府甚至还出台了一些土地政策来剥夺个体私营企业的利益, 使得政策环境更加严苛。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收费, 多的地区甚至达到300多项收费项目。加上国家规定的法定税收项目, 个体户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 衡量我国个体户税负水平应注意的问题

在此之前有必要解释一下税收负担的概念。“税收负担”本是个简单的概念, 但在中国, 由于多方面原因, 此概念却相当复杂。

首先, 按负担的层次划分, 可以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 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来表示。研究宏观税收负担, 可以比较国家之间的税负水平, 分析一国的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微观税收负担是指微观经济主体或某一征税对象的税负水平, 可以用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或商品劳务税负担率来表示。研究微观税收负担, 便于分析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产品之间的税负水平, 为制定合理的税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 按负担的内容划分, 可以分为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名义税收负担是指由名义税率决定的负担;实际税收负担则是指缴纳税款实际承担的经济负担。由于减免税、税基扣除、偷漏税等原因, 名义负担与实际负担往往存在背离的情况, 一般是后者低于前者。

另外, 由于在中国, 除了按照税收制度的规定, 以税收之名、通过税收渠道征收的那一部分政府收入外, 政府部门还使用别的形式、通过别的渠道取得收入, 所以还要引入广义税收负担与狭义税收负担的概念。在西方国家政府收入形式比较规范的情况下, 广义的税收负担是用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由于国外的政府收入与财政收入是一个概念, 而财政收入中的绝大部分是税收收入,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负担应该是用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来衡量。但我国的情况有些特殊, 由于我国政府收入形式还不规范, 政府收入中除了税收收入之外, 还包括相当数量的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 因此单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并不能说明我国税收负担内在的实质性问题。基于以上原因, 通常情况下, 可以把我国的税收负担用不同的口径进行分析:一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称之为狭义的税收负担。二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称之为广义的税收负担。这里的“政府收入”, 不仅包括税收收入, 而且包括财政收入、国债收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大量的不纳入财政预算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费 (基金) 收入, 以及没有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

在仔细区别分析了上述概念之后, 本文认为, 要为“个体户税负水平”定一个衡量标准, 是相当复杂和不易的。

首先, 由于征税者与个体户之间的立场差异, 征税者对税负水平的定位是建立在实际税负水平之上的, 也就是实际从个体户手中征收到的数目, 而作为个体户而言, 他们所认定的税负水平实际上是基于法定税率。其次, 许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的税负水平都是基于政府的“规范性收入”计算出来的, 所以这些数据表现出来的税负水平与个体户自身感受到的负担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在许多地区, 甚至出现“1/3税, 2/3费”的情况, 也就是说, 各种名目的收费对个体户造成的广义上的税收负担还是很重的。

从实际计税、征税过程来看, 由于个体户较多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 其应纳税额主要与其销售收入有关, 与发生的各项费用关系不大, 相对来说比较固定。而其实际利润的多少, 除与销售收入有关外, 还与所销售商品的毛利率有关。商业零售毛利率变化较大, 一般在8%-15%之间, 因此个体经济的实际利润很难测算, 税负水平指标也容易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纳税人合理的税收负担。

(三) 个体工商户发展及税负现状

个体工商户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发展迅猛, 在1999年达到顶峰, 之后便开始大幅度锐减。

抛开制度、管理等因素不谈, 本文仅从税费负担方面来探讨。下面本文将罗列一些数据和事例:

1、2004全国税务系统共组织入库个体税收 (不含利息税) 891.07亿元, 同比增长16.1%。

2、以零售个体工商户为例, 根据税法规定, 他们负有的纳税义务有:

增值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如果以自有房产经营, 还应该包括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等。如果仅以这些国家规定的规范化的税收来看, 个体工商户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然而, 这些税收负担还仅仅是个体户所承受的一小部分而已, 更为庞大。让个体户最为痛心的是大量的收费。1/3的税, 2/3的费, 如此惊人的事实实在让人为他们捏把冷汗。

3、根据本人在张家港杨舍西街、营房弄等地段的调查,

仅是一家不足15平米的服饰零售店, 每年需要上缴国税2400元、地税1200元、人民教育基金20元、个体工商户管理费2375元、防洪保安资金240元、个体工商户协会会员费120元、防空费60元、粮食风险基金200元……再加上每年6万元的租金, 每月的水电费垃圾处理费, 可以想象户主肩上的担子有多沉!

4、2006年, 江西省鹰谭市月湖区个体户程元福采取以身

试法之方式公然叫板个体工商户管理费, 成为1987年国务院《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后, 国内针对个体工商户管理收费制度提出诉讼的第一人。

5、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下, 有些个体户选择继续背负税费

大山, 在品质与诚信中谋求出路, 有些则选择了偷逃税费甚至牺牲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的方式来寻求利益……

种种的数据及事例都向我们诉说着个体户的生存困境, 加快税费制度改革, 减轻个体户税费负担刻不容缓!

三、为个体工商户减负之对策

(一) 税收政策方面

1、降低增值税的征收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采用按销售额与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在此政策下, 零售个体工商户适用4%的征收率。目前,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个体零售业的毛利率普遍较低, 许多从业小规模纳税人由于承受不了高额的税收, 不得不选择毛利率高的产品或者采用以次充好的方式获得利润。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应把零售业增值税征收率调整为3%为宜, 起征点偏低地区继续适度调高起征点。

2、调整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的税前扣除标准及税率。

新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通过后, 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以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这一改革很大程度上给工薪者减轻了负担。2008年3月1日《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又将费用减除标准由1600元提至2000元。几次政策的修改都意在减轻中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缩小贫富差距, 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然而, 对于同样处于工薪收入水平的个体户却并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 本文建议国家应充分考虑广泛中低收入个体工商户的实际情况, 适当降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另外, 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来看,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采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最高边际税率为35%, 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25%, 这对于收入较低的个体工商户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降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也势在必行。再来说说两者之间在雇员工资扣除标准方面的差异。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 准予在税前扣除, 即按照实发数扣除。而在计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时, 雇员的工资却只能按2000元的标准来进行税前扣除。针对这点, 本文建议国家应提高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的税前扣除标准, 以缩小个体户与企业之间的税收负担。

此外, 还应对各种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 对于那些“名不副实”, 只是为了充实政府部门“小金库”的收费项目应该及时进行废止。例如个体工商户协会会员费, 据了解,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财政部于1983年6月25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个体工商业户管理费收支的暂行规定》第三条对管理费收取后的用途作了明确规定:“个体工商业户管理费, 应当用于对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 包括个体劳动者协会经费开支……”以此规定来看, 个体户的管理费用是包含在个体工商户管理费之中而不必由个体户另外缴纳的 (至于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存在是否合理的问题, 下文将另外阐述) 。据个体户反映, 个体工商户协会会员费很有可能成为了工商局的“小金库”, 对此, 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来取消此类“名不副实”的收费项目;对于那些已经明显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收费项目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废除。例如个体共商户管理费, 《立法法》规定, 对非国有财产只能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来进行征收和管理, 而作为该项收费主要依据的1987年《城乡个体户管理暂行条例》属于行政法而非法律。并且, 根据2005年《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治理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问题的通知》, 该项收费也早已不合时宜, 应尽快进行调整或废除;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确发挥了作用确实有必要继续征收的收费项目, 应当适当调整征收率, 切实减轻个体户的负担, 以解决目前个体户存在的负担过重问题。

(二) 税收征管方面

1、大力推行个体户建账制度, 摸清个体户的底数。

通过账簿和原始凭证等规范化的凭据, 逐步向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规范征管模式靠拢, 从而掌握个体户的真实经营情况, 以达到合理税负的目的。

2、大力推行电子定税制度, 变人管为机管。

首先, 分行业、分地段因地制宜地确定一个有区别的科学的定税系数。然后对个体户的经营场所进行测量。最后, 将采集到的经营场所面积和纳税人经营地段的系数录入微机, 电脑将生成科学的定税数据。

3、继续实施和加强税收精细化管理。

细化税收管理员岗位职责, 落实片管责任, 以更加精确地了解到各片区内个体户的经营状况, 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并在零售行业内选取5%的典型户进行实地调查测算, 开展行业分析, 调整定额标准。

摘要:本文在回顾了个体户税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事例得出了当前我国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较重的结论。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一是适当降低增值税征收率;二是调整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税前扣除标准和税率;三是大力推行个体户建账制度;四是大力推行电子定税制度, 变人管为机管;五是继续实施和加强税收精细化管理等等。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税收负担,税收政策,税收征管

参考文献

[1]安体富, 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J].经济研究, 1999, (03) :8-9.

[2]李力.个体户税负为什么这样高[N].中国税务, 2005, (09) , 18.

[3]钱晟.税收负担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20-26.

个体工商户达到什么标准需建账 篇5

(“北京天拓力行”致力于外资公司注册,知识产权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双软资质认证,企业法律顾问咨询,企业财务外包,企业财税管理筹划等服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7号)规定: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和本办法规定的设置账簿条件,对照选择设置复式账或简易账,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账簿方式一经确定,在一个纳税内不得进行变更。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

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设置复式账: 1.注册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

2.销售增值税应税劳务的纳税人或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营业)额在40000元以上;从事货物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月销售额在60000元以上;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增值税纳税人月销售额在80000元以上的。

3.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应设置复式账的其他情形。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设置简易账,并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复式账 1.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

2.销售增值税应税劳务的纳税人或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营业)额在15000元至40000元;从事货物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月销售额在30000元至60000元;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增值税纳税人月销售额在40000元至80000元的。

3.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应当设置简易账的其他情形。

纳税人月销售额或月营业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上一个纳税月平均销售额或营业额;新办的个体工商户为业户预估的当经营期月平均销售额或营业额。

设置复式账的个体工商户应按《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试行)》的规定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等,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如实记载财务收支情况。成本、费用列支和其他财务核算规定按照《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执行。

关注个体生命生长 篇6

一、尊重个体和个性

美国基础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尊重个体、关注个性,我们虽也如此提倡,但更多体现在口号上,而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却一直有切实的保障措施。表现在:

1.小班化教学

每个班的学生在22~28个之间,而且分组学习。这样,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表达自己,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形成集体分享、共同操作的文化氛围。

我们在纽约一所小学看到,教师要么一对一地倾听学生阅读,要么随一个小组与学生共同学习,一直呈现出关注个体的状态。教室里各种学习和生活用品均按生活区、学习区、运动区等有序摆放,师生学习很方便。每一个学生的小作品和特长都在教室里展示,受到大家的关注。而我们城市里的大部分学校,特别是所谓的名校,班额较大,有的竟上百人,教师往往对关注每一个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农村小班额居多,但关注个体的意识却不够强。

2.选修课丰富

美国中小学都有丰富的选修课,这是让个性充分发展的具体保证。比如我们参观的小学因为有西班牙和法国后裔,所以除英语课外还备有西班牙语和法语课供学生选择。中学的选修课就更多了,有些像大学模式,没有班级概念,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跑班,想学什么课就到什么课堂去。可选的课程足够丰富,给学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有利于其个性的良好发展。在国内,我们也已经认识到了选修课的重要,特别是实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以来,许多学校这方面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地区、学校之间差异还很大,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3.作业推崇个性

美国中学的作业评改鼓励个性、倡导与众不同。他们倾向布置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人人可以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不像我们的作业和考试都强调标准答案。这样,学生的个性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训练,创新品质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而我们的标准答案一步步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我们本来生动活泼的孩子上学时间越长,胆子越小,思路越窄。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一点,少“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

4.特殊学生的特别关照

我不知道美国的特殊学校怎么样,在所考察的小学里,我们看见特殊学生与其他学生在一起学习。特殊学生如果需要特别关照,首先需要征得家长同意,家长带领学生由专业机构对其测试并认定,才能被作为特殊学生对待。否则,要像正常学生一样对待。这样充分尊重了特殊学生的心理感受,也说明人人平等的观念很受重视。在所考察的中学里,我们看到学校里到处都有轮椅通道,放学时有专人使用专用车辆上的升降器械帮坐轮椅的学生连轮椅一起坐上车。虽然只有两位特殊学生,但还是有专用车辆和专人服务,这体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再看我们学校的管理,统一要求多,个性服务少,这其中固然有我们的国情、校情等因素存在,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特殊需求,给予适当的关爱,应该成为我们提高办学品质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透过点滴小事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受到了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在切合实际地生长。特别是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以后,学生的达标率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学校也更加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教育水平发展到高层次,就是从“人人有学上”到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使“人人都充分地生长”。美国早已普及高中教育,毕业率要求达到80%,不毕业的学生可以继续读一年,或者直接打工去。而优秀的高中生,被称为“要上大学的那一类”,学习都非常刻苦,他们的目标就是成为各界精英,学校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条件。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呵护生命的自我生长

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呵护生命的生长,从尊重生命自我生长的角度给予他们阳光雨露,并作必要的校正和导引,让生命自我探求、觉醒,从而更好地生长。表现在:

1.关注心理

美国基础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高中考察时,我们发现高中没有班,也没有班主任。一个年级或一层楼有一个心理辅导员,负责二三百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会通过学生的成绩、表现等发现问题,主动找孩子沟通。当然,孩子有问题也会主动找心理辅导员寻求帮助。确实,只要心理健康,人就能快乐成长。我们虽然有班主任,有辅导员,也要求建心理咨询室,但总感觉形式大于内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大多数学校没有落到实处。许多校园悲剧都是心理问题酿成的,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应该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重要课题去研究,帮学生解决,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

2.注重实践

杜威说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美国基础教育很注意联系生活,习惯让学生亲身实践,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点众所周知。讲课时,教师尽量减少记忆知识环节,把重点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让学生知道用哪些技能解决问题。比如:教师会让学生对阅读的作品进行讨论;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来检查阅读情况;让2~4人一组解决一个问题。按他们的说法,老板们要求员工具备哪些技能,教育就要怎么样为之做准备。这真是一个目标非常明确的观念,教育就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小学的三门主科是阅读、数学和科学。我们的语文,他们叫阅读,就是理解;科学则更明确地教如何用。在一所高中的政治文化类课程中,教师给学生一篇《经济人》杂志上的文章《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问题》,问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好不好,让学生先在教室讨论,周末再让学生回家找5个结过婚有了孩子的成年人讨论,收集数据后和资料上的文章对比,下周上学时与老师讨论这些问题,必须谈个人观点。这样做训练了四项技能:第一是解析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分析论证后判断对错,而不是看什么信什么;第二是知识的重组、重建,周末回家后自己收集数据,“重塑”对计划生育的认识;第三是反馈的能力,建立逻辑系统;第四是演讲展示的能力。这些都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真的教育、高效教育,学生学到的是一生需要的知识,是真本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转变思想,把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借鉴和学习美国教育的优长。

3.持续发展

在美国的小学,一个老师要上全部主课,除非在一个学科有特别优秀表现的教师,才给全年级上特色课。最值得倡导的是美国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连贯和持续。高中生在高中学有余力就可以选修大学课程,完成的学分在大学可以免修,大学对高中的信任和认同,让很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上高中就等于上大学,上大学三年就可以毕业,学分积够就可以领取毕业证,节省时间、金钱、生命,让人才尽情发展。当然,如果四年积不够学分,可以延期进行,也可以边打工边学习。这是美国教育的活力所在,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性格的养成。

三、注重培养基本素质

学生是国家公民的基础群体,美国的行为准则要求在学校表现得很充分,突出的是诚信和合作,这也是个体生命生长的必需。

1.讲究诚信

美国是一个讲究诚信的社会,诚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石。他们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公民,诚信很受推崇,不诚信后果严重。比如教师对学生有诚信评价,绝不走私人关系。大学录取新生时,三封教师的评价推荐信非常重要。美国的中小学也统考,一年一次,统考成绩是学校声誉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据纽约市教育局的华裔教授张洁博士介绍,校长根本不敢作弊,因为学生和教师都会举报的。我们在纽约大都市博物馆看到一位华裔女孩在认真地临摹馆中珍藏的中国画,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了解中国文化,她就实地来学,一点也不作假。诚信是一切的基础,陶行知早就讲教人要求真。回归真,就回归了教育的本质。诚信社会的建设,除了政治社会的作用外,我们教育也有担当和责任。

2.崇尚合作

合作是美国教育乃至美国社会的一个成熟思想。美国优质的公立学校有一个选拔学生的重要条件,那就是看其能否与他人很好地合作学习。学校上课特别讲究分享学习成果,老师尽量考虑布置一些综合性题目,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连选拔教师都要看其能否在合作中更好地工作。确实,人是群居动物,没有合作,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不会合作简直不可想象。合作学习、共同生活,这也是在培养人适应社会的基本品质。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合作、分享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过去的“虚功”现在要实做,做扎实,做出成效。

教育是政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美国基础教育有其与政治、社会生活相匹配的先进性,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等。但其关注个体生命生长等优点,正是我们的教育中被忽视的地方,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中西合璧”,把东、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让生命更宽广、豁达。

(责 编 莫 荻)

口译与个体理解 篇7

口译活动是一种将来自源文化不同的人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交流、达到彼此理解和彼此沟通目的的语言活动,自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在人类发展和交流的历史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社会,口译方面的学术研究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人们从语言、词汇、语法等层面纷纷对于口译的发展和促进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细致的研究,而在我国,口译研究发展仅仅是从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开始的,不过我国的口译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新兴领域和结论的提出,已为国内外的口译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过去,口译的研究通常被局限于语言层面,尤其是在对比语言学层面,专家学者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为口译研究进行铺垫。然而慢慢的,仅仅局限在语言学层面的研究的局限性慢慢显露了出来。众所周知,口译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正如一个人的思维机制一样,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译者如何在接受到信息之后正确的去处理这些来自说话人的含义,并将这些问题存储在自己的记忆当中,最终组合成译入语的语言并表达出来,是人们需要研究并理解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语言能力、语用水平、社会因素等等都要被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

二、口译与个体理解

1.口译的两种模式

(1) 努力模式。英国同传学者丹尼尔·吉尔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口译活动是一项十分困难的研究课题,其工作的困难性不仅体现在于在快速、且信息含量极大,亦或者技术含量极高的话语情景之下,并且即使在语速较慢、表达清楚的话语情景当中也会有相当的阻碍。同事,不仅仅是口译学习的学生会在这样的情景之下犯错,即使是工作多年的口译“老手”,也通常会在这两种情境下犯难。丹尼尔·吉尔所谓的努力模式基于以下两点:首先,口译要求一定的精神层次的“能量”,而这样的能量的供给是有限的;其次,口译有的时候会用尽几乎全部的这种精神“能量”,然而即使这样,仍然需要口译工作者的临场发挥作为口译活动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辅助。也就是说,这一模式是基于口译工作者的翻译表现和时而出现的精神方面的“超载运转”能力才能达到的效果。吉尔还坚持,这样的努力模式由三要素组成:听力和分析因素,言语组织因素和短期记忆的因素。

(2)基于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式。释意理论是由著名法国翻译学家莱斯科维奇研究得出的,是翻译研究当中最具有形象力并最具有意义的翻译理论之一。根据莱斯科维奇的释意理论,他们认为口译活动是一条非线性,三角形的活动过程,其中包括三要素:源语言的理解、脱离语言外壳的转化和目的语的表达。

根据这一模式我们能够看出,口译活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源语言到语言转码过程,而是在充分理解源语言内容的基础之上,译者试着抓住从源语言当中获取的更多信息,并且能够试着拜托之前的语言层面和结构层面的障碍,这一过程被称作为“脱离语言外壳的转化”,并且到最后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用目的语转化出来。

2.口译中的理解方式。所谓口译中的理解,即在许多的定义当中,人们普遍认为是“出于建构一个具有意义且语义连贯的概念性内容的目的去理解一个篇章,或者理解整个世界。”经过专家学者的多年总结和研究,在关于口译中的理解这一讨论课题上,无论是语言因素还是非语言因素,站在一个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来看,都是对于口译过程中的理解方式的一种积极和促进的信息处理的过程,这种理解超越了单纯的单词理解和语言学结构的理解。

(1)言语感知。我国学者鲍刚说过,根据语音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因素的存在,人类对于言语的理解是在于言语的感知而展开的。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并且其中有许多因素能够影响着言语感受的质量。首先,环境的背景通常会同言语声音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并且所有的因素信号,比如会话、噪音、吹口哨、打呼噜等声音,包括一些能明显影响口译工作者工作质量的视觉符号。即使环境因素令人感觉满意,但是其他的各种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还是会层出不穷。此外,即便是当环境因素令人满意的时候,仍旧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即口语中的多变因素。由于在发音个体和声音上,个体之间存在其毫无关联的不同差异,说话的重音,语音语调,速率等等因素都是口语中的多变因素,它们的存在能够打乱传到我们耳朵当中的语音信号。重音意味着一个句子当中,放在不同单词上的不同音节上重点是个体之间相互不一致的。语音语调指的是每个人说出的话、使用的音高上的不同。而速率则指说话过程中的语速和语流的快慢。在言语过程当中,这些因素都是能够深深影响到话语意义的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在工作上才要求口译工作者有着理解并领会不同说话人言语意义的能力。

(2)词汇认知。口译工作者对于语言理解的第一步便是言语的感知,这是一个相对于字面上的、无法进行深入分析的一步。第二个层次便到了对于词汇的认知方面。口译工作者通常来讲需要结合所有能够在言语感知和语言的上下文当中短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来识别每一个单词和词组,进行自己内部的消化或者组合排列。这是一个相当艰巨和困难的过程。人们通常认为口译工作者就像一个录音机一样,能够被动地记录下另一个人说出来的话。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主动的、也是一个极为困难的过程。

词汇的认知实际上是考察一个人的词汇存储量并且将自己的存储量同他人说出来的话进行相互的激活和结合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想要达到一个很好的词汇认知的过程,有两个重点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即如何将词汇存入自己的记忆当中,和如何将已存入记忆当中的词汇激活。

首先,根据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存入人类记忆中的单词是以语义、句法、语音等形式存在的,并且这些单词是被定义为内部词汇而存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同字典不同的是,内部词汇就是指一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同其他词的关系、内涵意义、我们自身的理解等等意思都被包括在其中,并不是像字典一样单纯的给出单方面或几方面的字面上的解释。比如,关于“蔬菜”,字典上能够给出很多种解释,但是唯独自己的理解是字典无法给予的,有的人可能理解为“榨出来的汁液通常来讲对人体很有好处”,有的人可能会理解为“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等等内涵意义是会因人而异的。在我们人类的内部词汇库当中,每一个单词都是有其语音、句法、词素、语义形式和意义的,并且都具备使人理解单词意义的能力。它们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着,并且当同他人说话的时候,它们的使用和激活会连同说话方式的差异而独立存在却又相互联系着。

其次,心理语言学家还研究发现,通常来讲那些被认为储存在人们脑海记忆中的单词被认为会形成一张“知识体系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各个因素同其他单词相互联系而确定的。如果有些单词的位置是对于另一些单词来讲具有一定的覆盖意义,或者部分意义,那么这一些单词就形成了所谓的“等级”。

比如对于“蔬菜”“水果”“植物”“白菜”“南瓜”“苹果”等词语,它们之间形成的等级上的网络便是彼此之间站在另一个单词之上或者之下的。这种在脑海中的单词的组织是由于在词汇认知过程中的某几个方面造成的。Caroll在2000年的时候研究发现,当两个词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即A和B几乎是同义,或A的意义当中含有B,对于B词汇理解和反应的时间便比对A词汇领会和反应的时间要长。比如当说到“小孩子有新陈代谢”这个句子,人们通常的理解会先由“人类有新陈代谢”而慢慢地导出来“小孩子有新陈代谢”这句话,这样一来,反应市场和反应速度都会因为这些关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差异。

无论单词在脑海当中形成的“网”是怎样的,只有口译工作者能够把这些单词联系起来,并激活,它们才能为词汇认知为所用。在这一方面有自动搜索模型、词汇发生模型、交股模型等不同研究领域,然而在这一领域当中,对于语言学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而言,仍旧是一块冰山亟待人们的解决和研究。

(3)句子理解。通常来讲,口译过程是一个语速相当快的过程,平均每人的说话速度会达到每分钟120到180个词,并且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这些说话速度会变得更快。由于句子的理解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便很难详细地研究出在口译工作者的大脑当中,它们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实际上,对于口译工作中的句子理解包括了句法、语义和语用因素的结合。句法和语义信息的结合作为一种构建句子逻辑的框架的形式出现,并且在语用层面上,口译工作者利用句子的表现,使用在一个具备交际能力的背景之下。比如,“全球化是一种会为某些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的现象,然而与此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就语法层面而言,句子的语义结构和组成是可被认知的,能够被辨识的,也就是说,认识“全球化”这个单词是一个名字,知道“提供”“造成”等词组是动词等等含义。就语义层面而言,句子中由于词汇的不同组合,会让人能够理解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意义。而站在语用层面上来看,口译工作者通常会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真实世界中的所知让自己所要表达出来的话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并不结合着自己的基本能力的认识和看法,没有实际的、没头没脑地去翻译。这便是人们通常对于句子层面的理解,伸展到篇章方面的理解也同样如此。口译工作者会在有了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理解和组合之后,再结合着整体语境的现场问题,来理解并且及时调整关于篇章理解的事宜,从而能够形成一个较为正确且流畅的口译活动,这对于所有的口译活动而言,无疑是最好的一种结果。

三、结语

在整个口译研究领域,口译的跨学科研究现如今正在日益兴起,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例如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等,学者们对于口译的过程有着一个越来越清楚和深刻的概念,并且这一突破和进展也为口译研究领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因此,为了赶上这一潮流和趋势,笔者也站在了跨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口译这一问题,并借助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来辅佐这一项本发生在脑部的过程。

个体标准 篇8

一、问题:学校教育功能的分析框架与当前的分歧

我国学者陈桂生曾经给出过一个分析学校功能的基本框架,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展开讨论:

学校的“固有功能”即学校的教育功能(教育职能)[2];“个体一般个性化功能”指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个性(人格)“;个体特殊个性化功能”指培养独特的、 互不相同的个性;“个体一般社会化功能”指培养现代“社会化”共同需要、必不可少的社会性、社会交往能力等;“个体特殊社会化功能”则指培养个体在政治、经济、文化、职业等社会关系中与他人不同的社会化的功能[1]203。除了固有功能以外,学校还存在自我保存、照管学生等派生功能。

陈先生曾说明他所列出的是学校“可能”有的功能,是对“别人的各种判断的概括”[3],这种概括无疑是比较全面的———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的确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功能的核心内容。然而,“两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界对此似乎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以十二所师范大学合编的 《教育学基础》和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为例, 在这两本发行量较大的教育学专业教材中,对该问题的回答就很不一样。

《教育学基础》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对立统一说”,即认为“两化”构成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该书相关章节的编者冯建军指出:“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方向之一是社会化,方向之二是个性化。”[4]33除冯建军外,马和明等人同样认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也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5]299

《当代教育学》的观点则可称之为“对应统一说”,该说与“对立统一说”虽仅一字之差,但却泾渭分明。这里的“统一”并非是作为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是更接近于“同一”的概念,也即认为“两化” 其实是同一个过程,而不是两个相对立的过程。正如该书相关章节的编者燕国材所言:“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个性化,同时也要求个性化。”[6]73因此,“个体的个性化与个体的社会化是统一的”[6]75。 与前两位学者不同,燕国材并不认为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而是主张 “人的个性化是与人的社会化相对应的,而不是相对立。”[7]336

学校的教育功能的问题主要是回答“学校可以做什么”而不是“学校应该做什么”,因此归根到底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价值问题。如果是一个价值问题,那么上述两种观点大可理解为不同的学术主张, 无所谓对错也无需统一。不过既然我们是对一个事实问题产生了分歧,似乎就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必要了。实际上,我们下面将指出,学者们的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这两个语词的多义性造成的,其实质是所使用概念的不同,真正的分歧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小得多。

二、概念:两种“个性化”与两种“社会化”

“个体个性化”的多义来源于“个性”一词的多义。在我国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中,“个性”一词可以用来指称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心理学上作为“人格”同义词的“个性”(personality),即“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是哲学上作为“共性”对立面的 “个性”,也即个体差异性。由于“人格”本身也可以区分出共性与个性的不同,因此“个性”一词也可以用来指称人格中的差异性成分(individuality),即心理学上的“个别差异”[8],而这种(第二义的)“个性”其实是第一义“个性”的组成部分。陈桂生把这两种“个性”分别称之为“个性”一词的“复数用法”和“单数用法”[9]43,其分析框架中的所谓“个体一般个性化”“个体特殊个性化”其实就对应着这两种用法。显然,不同的“个性”构成了不同的“个体个性化”:第一义的 “个体个性化”意味着个体整体人格的形成;第二义的“个体个性化”则侧重于个体人格中差异性成分的形成。

无独有偶,在教育学研究过程中,“个体社会化” 也逐渐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然而相对于“个体个性化”而言,这个词的多义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第一义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获得自身人格的整个过程[10]100;第二义的“个体社会化”则专指个体人格中与他人相一致的成分的形成,这一概念其实是第二义“个体个性化”的逻辑对立面———“个体共性化”。 陈桂生就曾指出“个体社会化”经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个人被社会“同化”[11],只是没有明确提出“个体共性化”的说法。笔者认为,“个体共性化”的概念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二义迟迟没有从前者当中被剥离出来,也许正是相关研究出现较大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

显然,不同的研究者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个体个性化”或“个体社会化”。这样逻辑上就会出现四种组合,其中两种恰好就对应着我们前面所列举的两种观点:

“对立统一论”者采用的是第二义的“个体个性化”(差异化)与第二义的“个体社会化”(共性化)。以冯建军为例:“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4]35马和明等人也认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的本质是一种求同过程……教育的个性化功能的本质是一种求异过程。”[5]300显然,如果以这种概念组合为前提,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与哲学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完全对应的,也就是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持“对应统一论”的燕国材所采用的概念组合则是第一义的“个体个性化”和第一义的“个体社会化”。一方面,燕国材认为“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6]70另一方面,“个体社会化”即“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7]334。显然,任何一个人在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都会在“个性”的共同性和差别性两方面同时得到发展,于是“个体社会化”和 “个体个性化”就成了彼此相对应和相统一的(同一个)过程。

除了上述两种组合以外,逻辑上还存在另外两种组合:第三种组合是采用第一义的“个体社会化” 和第二义的“个体个性化”,第四种组合是采用第二义的“个体社会化”和第一义的“个体个性化”。我们其实可以很容易设想采用这两种组合的研究者会对相关问题产生怎样的观点:持第三种组合的研究者会很自然地认为“个体个性化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持第四种组合的研究者则会反过来认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个性化的一个方面”。

这样看来,其实在“两化”的关系问题上,事实是很清楚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的:个体在成为一个社会人也就是获得自身“人格”的过程中,既要发展自己和他人的相似性,也要发展自己有别于他人的差异性。至于把其中的哪部分过程称为“个体社会化”, 哪部分过程称为“个体个性化”,完全是一个概念选择上的问题。然而,笔者认为,即使我们承认研究者有选择概念组合的自由,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基本事实清楚的前提下,仅仅因为语词和概念上的分歧而无法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有因噎废食之嫌,更何况基本概念的澄清与规范原本就是教育科学自身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问题在于:在上述四套概念组合中,哪一套组合是更值得提倡的?我们又是根据什么理由来做出这一判断的呢?

三、规范:“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应该指 什么?

笔者主张,前述四种概念组合中的第三种,即第二义“个体个性化”和第一义“个体社会化”的组合是最值得采纳的。理由如下:

首先,“个体个性化”一词宜取第二义,这是因为第一义的“个性”(=“人格”)其实是一个翻译上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心理学领域中的“人格”一词来源于日本对Personality的翻译,我国绝大多数早期心理学著作也都把Personality译为“人格”[12]。建国以后,我国全盘接受了苏联的心理学体系,并用苏联的 Личност 范畴取代了Personality原先的位置,同时将 Личност(指能力、气质、性格等个体心理差异)恰如其分地翻译为“个性”[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重新接受了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从这时起Personlity的译名就出现了“人格”与“个性”混用的现象,比如“个性心理学”就是“人格心理学”。

就Personality本身来说,虽然其起源的确与19世纪后半期西方心理学界对差异心理的关注有关, 但其当代的涵义早就超出了差异心理的范畴,“在当代,Personality不再局限于19世纪心理的个别差异的含义了,而是集共性与个性于一身的专门术语。”[13]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把Personality翻译为“个性”就可能会与汉语中原本存在的“个性”第二义产生直接的冲突,而翻译为“人格”则可以避免这一点。 从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译著来看,把Personality翻译为“人格”似乎也是大势所趋。正如相关学者所言, 只要承认英语中的Personality和汉语中“人格”都是多义词,而心理学领域中“人格”可以用来对应“Personality”即可[12]。这样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格” 一词作为Personality的唯一译名会逐渐确定,而第一义的“个性”也将很快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其次,“个体社会化”一词宜取第一义,这不仅因为该义本来就是这个词最常见的定义,更是因为把 “个体社会化”片面地理解为“个体共性化”是很值得商榷的。陈桂生框架中“个体特殊社会化功能”的存在便是明证。那么,这种理解是如何产生的呢?倘若我们追本溯源,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我国教育学研究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我国理论界曾重新论证过涂尔干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体社会化”命题,而该命题中的“个体社会化”是第一义的:“只有当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充分的共同性时, 社会才能存在下去,教育就是通过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向其灌输集体生活所要求的这种根本的共同性,从而维护和强化这种共同性的。不过,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某种多样性,那么,所有的合作都将是不可能的;教育就是通过它本身的多样化和特殊化来保障这种必要的多样性的。”[14]从80年代末开始, 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并产生了“社会化和个性化是教育功能的两个方面”(即 “对立统一论”)的观点[5]299。我们已经知道,“对立统一论”其实是采取第二义“社会化”和第二义“个性化”的必然结论。因此,把涂尔干的“个体社会化”偷换为等同于个体共性化的“个体社会化”就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

从学理上来说,除非我们完全不顾“社会”这个词的本义,否则把“个体社会化”片面地理解为一种共性的发展都是不合适的。正如潘菽所言:“任何人在心理上的成长、发展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15]一个社会人的所有心理特征,包括他的“个性”,都是社会化的产物。如果说存在非社会化的“个性”,那或者是指个体的生理差异,或者是指脱离社会的“兽孩”的心理特征,而这些都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最后,考虑到教育学与某些学科拥有共享的论域,类似学校的教育功能、个体社会化这样的基本概念还是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学与心理学)保持一致为好。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很早就认为“教育就是一种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的过程”[14]19。在当代社会学中,学校也被认为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主体之一,并且这种社会化并不仅仅是“共性化”,而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personality)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16]即使是在把教育系统视为开放系统,从而强调其多功能性的巴兰坦看来,社会化依然是教育系统的首要功能[17]。在发展心理学中,个体社会化被转换为个体获得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并且包含个性与共性两方面:“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它既是个体获得其独特性的过程,也是个体获得共性的过程。”[18]笔者认为,既然相关语词在这些学科中已经存在着较为一致的用法,教育学似乎没有必要“独辟蹊径”,否则就容易在与其他学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障碍。

总之,个体社会化作为个体获得社会人格的整个过程,包括个体共性化与个体个性化这两个方面。 “个人自然生长、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的社会交往过程……这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的‘个性’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异性。”[19]学校的教育功能,正是这一意义上的“个体社会化”。

摘要:“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问题涉及到“个性化”与“社会化”这两个词的多义性。作为“人格”的“个性”是一个翻译上的历史遗留问题,而把“社会化”等同于“社会同化”也即“共性化”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学校的教育功能即个体社会化,个体个性化(差异化)和个体共性化(相似化)是个体社会化的两个方面。

个体车主的“公司梦” 篇9

19岁跟着父亲跑客运的王润平,如今已是45岁的中年人,作为陕西省个体客运第一户,他如今依然奔忙在道路客运第一线。不过个体车主也有梦——成立焦汤线客运公司,但无法预料的是,他经历了很多想象不到的波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政策,造就了王润平这样的“个体车主”的风光客运史,但随着2002年交通部发布道路客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通知,王润平和他一起做道路客运的个体车主“战友”们,走上了一条探索成立集约化公司的曲折道路。

全国都曾经历这次升级的“阵痛”,但是相对而言,王润平和他55个“战友”遭遇的苦痛要更深重一些。全国一起推行的集约化发展要求,目的是为了增强道路客运面对事故的抵抗力,提高道路客运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出行。

但在面对原个体车主的产权和经营权的时候,各地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有全资收购的,有把资产转为股份分红的,有不同层面参与公司管理保障利益的,当然也有极个别公司打着政策的幌子,进行恶意收购,巧取瓜分个体车主利益的。

不幸的是,王润平和他的“战友”正好遭遇了“极个别”公司的恶意收购,2008年又进一步把他们“剥离”出去,直到2013年,王润平和他55个“战友”仅仅成为公司的投资人,没有经营权,没有车辆所有权,承担经营风险,收益完全没有保障,而车辆却仍然是真金白银自己掏钱购置的,还比车辆出厂价贵出近50%的价格。

见证改革开放后中国道路客运蓬勃发展的王润平,以及目前亦然存在于“王润平”们身上的隐忧,具有很明显的代表意义,他们足可以做成一个样本,如果这个样本“结”解得好,将大力助推道路客运行业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目前,幸运的是,王润平们经过四处“讨说法”,终于获得西安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明确所属公司属于挂靠经营,必须清理挂靠,还车辆所有权于原车主。并且王润平们又按照陕西省新的公司化改造的要求,申请成立了新的公司,并获得工商部门许可。

但是,不幸的他们,还有失望等待在前头。因为西安市政府的行政复议下发已经过去七个月,却没有看到公司任何实质的改变,并且再次要求他们花42.9万元购买价值21万元的客车,并且只有收据,收款项目写得是投资款,如果不交钱买车,公司传出话来,将和他们脱离一切关系。

“王润平”们又陷入比以前更痛苦的境地。

历史遭遇—再重演

2014年6月份,记者碰巧来西安采访,再次见到的王润平还是老样子,穿着黄色长袖衬衫,手臂夹着满满一塑料袋的A4纸材料。据他介绍,这里边有成立公司的申请报告,所属公司的答复,行业管理部门的答复,西安市人民政府的答复,购车款收据复印件,公司合同等,能够反映问题的材料应有尽有。

“李记者,哦(我)给你说个事情。”王润平走过来,浓重的陕西口音,发亮的眼神,微笑的面庞,逻辑清晰的语句,都令记者想到2008年5月,记者也曾为此专门跑过一趟西安。

那时,他的车队被强制解散,车辆所有权、线路经营权转移到公司手中,他原有的车辆被强制报废,还要花12.9万元购买价值8万元的新车入股新公司,而对将来运营的盈亏没有丝毫控制力。所以他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自己靠诚实劳动,自己投资,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在此之前的2007年,他是陕西焦汤线车队的车队长,每月固定给予挂靠公司固定的“份钱”,购车、燃油、员工工资、维修和事故赔偿等由这条线上的56个车主共同承担,所获收益大家平均分配,虽然多出每月固定的“份钱”,但是大家都觉得收益还算不错。

这次当上队长也是源于2002年的集约化改造,形式上成为统一的公司,实际上仍然是各自独立运营,自负盈亏,不过因为有车队和公司的统一机制,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加,服务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在2002年之前,“王润平”们是纯个体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虽然收益不错,但是抗风险能力偏弱,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有倾家荡产的危险,也会引起乘客的担忧,同时个体车主之间也存在一些竞争,不利于道路客运市场的规范发展。

因此,“王润平”们特别欢迎公司化改造,从一开始就主动申请成立自己的公司,公司名称、法人、办公地点、董事会、监事会等在2008年就已申请下来,但是一直没有获得行业管理部门的线路经营授权。

对挂靠到公司这件事,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抵触,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逐渐失去车辆所有权,线路经营权和公司管理权,并且负担不断加重,收益日益减少。最后,王润平认为,他对个别公司的“巧取豪夺”,实在忍无可忍,是这些原因,逼迫他们这些本分的陕西农民走上了四处“讨说法”的道路。

五年一个轮回,2002~2007年挂靠公司,2007~2012年股份制改造,2013年至今的公司化改造,越来越让他们陷入亏本的境地,之前将近30年的积累也面临打水漂,而他们的公司梦仍然只是个“梦”。

“讨说法”之路异常艰辛

“我只是想讨个说法”的路往往是艰辛的,从2005年5月56位车主开始上访以来,至今已经十年过去,仍然没有实质的进展。他们先去公司讨说法,公司的态度是,无论是挂靠还是股份制改造,都是按照国家政策进行的,车主的车辆所有权和经营权“现在”都已归属公司所有,公司的成立和运作也都是按照《公司法》进行的,车主如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找行业主管部门西安运管处去咨询。

当王润平问他们的车辆所有权、经营权能否要回,如现属公司要给车主有什么补偿的时候,公司回应所有权、经营权都已过户给公司,现在合同上的六年经营期分红就是补偿。当问起经营几年不赚反赔的时候,公司说主要原因是个人没经营好,跟公司没关系。

据王润平介绍,公司所谓的“过户”只是个幌子,签合同时以将车过户给公司为名签订,实质上已剥夺了车主的权利。而车主未享受到任何像正常过户那样的收益。数次登门发问,公司态度越来越差,而后对他们置之不理。

王润平们又去西安运管处申诉。运管处相告,资质评定、禁止挂靠、股份制改造都是有政策依据的,公司的做法在大方向上是合理的,对于利益之争,属于公司与个体的内部事务,管理部门不便参与,可与企业直接沟通。

当问及最近的股份制改革是否有具体的指导监督政策,比如股份制公司要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权利和义务分配公平,有不符合的怎么监督管理时,运管处回答这都是要求做到的,具体视各公司目前情况而定。

记者曾以股份制公司架构是否完备,权利义务如何分配这一问题,询问拥有焦汤线经营权的一家公司经理,回答称现在改制处于初级阶段,一切都不完备,以后将逐步完善。当问起是否有时间表时,回答还没有。

当记者赶到西安运管处了解这一情况时,虽然是上班时间,但分管领导和能回答记者提问的人都不在,运管处客运管理科只有一位自称业务员的女士在,但她说一切情况都不了解,她只是帮忙的。后来记者才间接了解到她就是该处副处长。

王润平介绍,2013年7月5日新的一批旧车更新之前,公司拟制了一份合同,里面的权利义务跟以前相同,就是车主再拿42.9万元购买指定的新车,而车辆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资金收支权统归公司,车主既不是真正的“车主”,也不是股东,仅为投资人,只享有分红权,而分多少“红利”统归公司结算,公司还要占据所有股份的20%,更有公司的经营风险由车主承担,且缴纳公司规定的一切费用,合同到期后,公司享有车辆处置权等,权利和义务双方极不平等。

这样的合同如果车主能挣到钱倒可忍气吞声,但之前的惨痛经历,让他们望而却步。但是迫于公司与他们解除一切关系的威胁,有一部分人还是顶不住压力,给公司交了钱。

“公司梦”为何一再破灭

在对公司极端失望又无处求解的情况下,众车主还是决定自己成立公司。考虑到经营焦汤线的五家公司完全是私营企业,56人如果独立出来,权责明晰,而对他们来说,还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王润平说,早在2003年7月挂靠于公司之后,日常的经营维护等还全是个体的,公司只负责收费,别的全不理睬,致使焦汤线经营混乱,客车时多时少,给百姓造成不便,车主收益减少。56位车主自发成立联营车队,排定一天班次,收益统一分配,事故共同承担,信息共享。车主由明争暗斗变为朋友,收益明显提高。这种联营虽属个体挂靠自管捆绑经营,没有明晰的公司架构和管理体系,但自发的组织体系在运营、管理和收支上已具备公司的实质内容,几年下来,经营效益不断加大。

车主把成立公司的想法付诸行动,2004年5月,经车主们协商后,按照《道条》和交通部“10号令”及《公司法》的精神,将申请材料交予当地工商部门获得批准,但西安运管处以车主无车为由拒绝批准。

2007年6月,56位车主集体到西安市人民政府上访,向市政府讨说法,回答是市政府不是主管部门,不能直接处理这件事,应找运管处直接处理。半个月后,56位车主再次来到市政府,这次信访处告诉他们可以找市政府法制局行政复议处申请。

2008年3月6日,西安市政府作出《西安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责令运管处对申请人申请成立公司的事项作出书面答复,3月25日,运管处作出《关于成立焦汤线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答复》,明确要满足一些条件才能成立公司,最核心的是要有车辆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而这些已被公司拿走。

2013年11月20日,西安市政府再次做出行政复议,明确指出蓝通、恒丰公司经营车辆的购车资金是从个人手中筹集,但以公司名义购买,而且产权登记在公司名下,个人不直接参与单车利益分配。确定这四家公司的所谓“没有挂靠经营,公司运营状态良好”的意见不能成立,应当予以纠正。

复议还作出两项决定:1、撤销蓝通公司和恒丰公司的“没有挂靠经营行为”的内容。2、责令西安市运管处收到这个决定60天内,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清理挂靠经营”的相关文件对上述公司的车辆挂靠行为进行清理。

他们回去跟公司要回原本属于他们的车辆所有权和线路经营权,而公司回答,这些权利车主早在2002年挂靠时都已过户给公司。车主们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补偿,证件发票等也被收走,这个“哑巴亏”该向哪里申诉?该怎么证明?车主们向记者出具了2000年购车时的原发票,而在2002年挂靠时的合同上,户主已赫然写着公司的名字。

专家分析,如果能要回车辆所有权和拥有车辆的经营权,或者公司给车主以合理的补偿,车主拿补偿再购车,再申请到经营权,那成立公司当不是难事。运管部门则应制定公车公营和股份制改造的具体要求和监督手段,包括成立权利义务明晰合理的股份制公司。

专家称,焦汤线的现实情况可以放大到很多省份,可以窥一斑而现全豹,问题解决得好对全国来说都将是极好的借鉴,对行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全国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历史上形成的“挂靠经营”方式带来的产权不清晰问题,为近年各地有关客运班线经营权属纠纷的频发埋下隐患。全国各地客运公司掀起了新一轮客运班车收车浪潮,让客运班线私人车主多感不公,由此带来的利益相关方的矛盾冲突在“清挂”中常常难以调和。

在各地法院的已有判决中,对于车辆所有权归车主这一点基本无异议。但对班线运营权的归属,则有不同认识。

一种是将班线运营权判给个体车主。浙江丽水一相关案例判决生效后,车管所把车辆所有人从挂靠公司变更登记为个体车主,运管所也把运输证变更登记为个体车主。该判决的指导思想是,不承认班线运营权独立于车辆存在;车辆的所有人是谁,班线运营权就应该归谁。

还有一种是法院在确认客运班线经营权属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态度,认为车主“以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确认班线经营权,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围”,故裁定驳回该项诉请。一位车主认为,“这是法官试图回避客运班线经营权的财产价值,而把它看成一个单纯的行政许可来处理。”

客运班线经营权有物权属性吗?答案是肯定的。对此,一些政府主管部门的文件、各地的实际做法,均有支持:

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皖公运客(2007)11号《关于禁止新增客运车辆挂靠经营的通知》明确,“道路客运车辆挂靠经营是指道路客运企业将其拥有的道路客运经营权以收取管理费的方式转让给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个人,由车主出资购买车辆,以所挂靠企业的名义进行经营的行为”。此文件反映出,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客运班线经营权是一项财产权利。

实践中,各地政府在解决挂靠经营问题时,也多有承认班线运营权财产属性的先例。浙江省金华市政府下发的[2009]97号文件,对于农村客运班线经营到期停运的车主给予三年半营业利润的补偿;浙江永康市政府给予停运的永康至金华客运班线车主80万元补偿(奖励);金华通济客运公司给予车主78%的股权入股;安徽舒城飞霞客运公司给予舒茶、百神庙线车主的班线经营权12万元的无形资产折价入股,等等。

行政许可作为一种资格的审查认可,并不能抹消客运班线经营权的财产属性。比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也需要经过行政许可,但这并不能否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财产属性。

在我国,客运班线经营权经过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客运班线经营权是通过有偿方式取得的,2001年起通过行政审批获得。另外,行政许可是有期限的,但这并不能突破班线经营权作为物权的长期稳定性。行政许可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到期的行政许可,可以申请续延。在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等情况下,政府基于信赖保护原则,应该给予续延。

实际上,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客运班线经营牌照时,遵循的是“旧牌照换发新牌照”的原则。这也证明政府部门在处理客运班线经营权时,是按照物权的原则处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经营者(车主)应是用益权人,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线路是国家的,在国家没有下文收回的情况下,车主享有用益物权,就像国家土地承包给农民种植一样,土地是国家的,但农民有用益权。

正如王润平所言,“讨说法”表达的也正是车主财产权利的诉求:“不是我们不愿意跟公司合作,你公司要控股20%,我们没意见,但你得拿钱来购买我的股份。这是我辛辛苦苦几十年年创下的一份产业啊!你怎么可以一分钱都不出,就从我们手里抢走客运班线经营权呢?甚至剥夺我们的车辆所有权!”

·视窗

“个体”反叛与“群体”反叛 篇10

关键词:在路上,“垮掉一代”,日本“新人类”,无望

(一) 美国“垮掉一代”与《在路上》

1.“垮掉一代”代表作《在路上》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垮掉一代”的代表作, 其中涉及到很多人物, 但是大多性格和形象并不鲜明, 甚至整部小说显得单调, 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 不如说是一部“自我”的精神时间史, 整部小说的结构零散, 虽然由五部组成, 但实际上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和旅途的阶段性进行的简单划分, 并且小说的语言也并不讲究逻辑性和简洁性, 粗鄙的生活语言随处可见, 一切事件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作者在以一种非常自我却又刻意不掺杂情感的方式去解读, 当然, 这是“垮掉一代”的主要的精神理念, 即摆脱一切既定的规则和模式 (这种理念成为了一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的思维方式, 甚至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爵士乐、“嬉皮士”等) 。这部小说这种形式上的自由、不拘一格使“垮掉一代”具有鲜明的特质, 而小说主人公索尔所表现出的无聊和无趣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无聊并不是来自于“垮掉一代”所宣扬的“反叛”精神, 而是来自于他们的作品中所展现的与人交流的无力感, 对于他人的冷漠和无视使得“反叛”精神难以在更深的层面探寻下去, 除却“嚎叫”和盲目的行走, 几乎难以留下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但是这样的“垮掉一代”却成为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榜样和目标, 这是某种时代的通病, 由此意义上而言, 它又具有了新的价值, 在于通过它去了解时代的人群特征以及他们的情感、交流状态等。

2. 形式的“反叛”导致的冷漠和精神束缚

“垮掉一代”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当时美国的交通已经非常发达, 特别是州际公路的建成。“那个时期被热核战争的恐怖阴影笼罩着, 却又弥漫着一种万事如常、人人安分的气氛。在生活方面的丰碑是州际公路系统。它把愈来愈漂泊不定的人口从农村输送到城市, 从城市输送到郊区, 从南方输送到城市黑人区, 从中西部输送到加利福尼亚。” (1) 并且尽管战争已经结束, 但政治氛围却不乐观, 麦卡锡主义肆虐 (黑名单、大清洗、大逮捕) , 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当今时代是随大流和消沉的时代, 一股恐怖的臭气从美国生活的每个毛孔中冒出来。我们患了集体崩溃症……人们没有勇气, 不敢保持自己的个性, 不敢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2)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产生出“垮掉一代”也就并不奇怪了。《在路上》中鲜少涉及到当时美国社会的政治状况, 不论是真的不关心还是不敢关心, 从作品中透露的信息看来, “垮掉一代”将自己定义为“局外人”, 这一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自己文化氛围中的格格不入, 二是也无法融入其他文化氛围。体现在作品具体的人际关系当中, 例如, 狄恩的存在既是一群朋友们的焦点 (他们渴望从狄恩那里听到他不同寻常的经历) , 但同时又对其放荡、毫无责任感的行为进行谴责, 认为狄恩是自私并且不可理喻的。实际上作为“局外人”的代表, 索尔和狄恩也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论是否是所谓时代赋予他们的特质, 从其言行来看, 不能以单纯的受害者或者败类来定论, 整个社会的风气固然没有给他们创造出好的条件, 但是他们自认为“反叛”的行为形式本身恰恰迎合了社会的败坏口味, 或许他们要用牺牲自我的方式来得到解救, 但何尝不是向现实妥协的懦弱表现?通过毒品、纵欲、他们所谓的“宗教”与“自然”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无知的天真”。“垮掉一代”在自己的文化氛围里被创造、被赏玩、被自己和社会的助力共同推向毁灭。而这种毁灭又伴随着新一轮的重生, 滋长, 夭亡。“在路上”成为一种盲目的行为, 与责任无关, 与目的无关, 那么所谓的及时行乐实际上也失去了意义, 因为要达到一切的虚无和幻境, 就不必“在路上”。而“垮掉一代”往往选择从其他的文化中寻找自己存在价值的佐证, 例如作品中提到的墨西哥人身上还具有的柔顺、温和秉性, “当我们经过那些家庭时……仍然保留着人类柔顺、忍耐的本性。” (3) 也同样证实了他们并不愿意去真正深入地了解任何东西, 因为他们不了解墨西哥人, 所以墨西哥人才具有那样珍贵的秉性, 正如他们也不了解身边的人, 但却愿意给他们冠以“落魄的临时演员”的名头一样, 充满自私、冷漠、顾影自怜、狭隘的评断。

但是, 实际上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即使意识到这种规则的残酷性, 也难以超越它进行自我拯救。小说以“自发性写作” (4) 的方式去诠释当时一部分人的“反叛”生活, 整部作品不断出现新的人物和事件, 却难以产生深入的关联, 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自然”的, 作者无意参与其中作出评判, 不论作者是刻意要追求这样的一种效果或者是作者确实就处于这样的状态当中, 作品所传达出来的, 除了令人不适的“旅途颠簸”就是人与人之间维系的微弱, 情感的淡漠, 因为一切都不值得留恋, 明天就要踏上新的路途。然而矛盾的是这一切的经历却又要试图向他人解释, 作为自身“生活着”的依据, 例如书中的人物老布尔·李向主人公一行人讲述的他的经历“……他曾经拖着又高又瘦的身体周游了整个美国以及欧洲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现在, 他在新奥尔良常常同一些不三 (5) 不四的家伙在街上瞎逛, 寻找着某个有关的酒吧……”仅仅是为了经历“真实的生活”而不停地奔走, 而实际上“真实的生活”恰恰被忽略了, 除了活在讲述的过去时经历中, 老布尔·李并不认同当下的生活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彼处生活的追求和对此处生活的漠然, 本质上不仅是对社会的不满更是对自身真正需求的忽视, 因此在一切“学习”的最后, “吸毒”带来的抵达彼岸的幻觉成为了最终的归宿。

(二) 日本“新人类”时期的文学文本分析

1.“透明族”的反叛

同“垮掉一代”相似的是, 日本“新人类”也将自己定位为社会的“局外人”, 将一切与己无关作为人生态度, 但事实上又是无法达到的, 因此他们感到痛苦和不安。在这种痛苦的驱使下, 这一代日本青少年对于放纵、毒品甚至自残也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村上龙的小说《近乎无限透明的蓝色》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现, 这部小说和“垮掉一代”所描述的生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是这些青少年在社会中所遭遇的人情冷漠, 另一方面也间接反映了他们自身关怀他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淡薄。

2. 青山七惠小说反映的新时期“新人类”

与之不同的是, “新人类”也存在着另外一种生活, 尽管没有吸毒、酗酒、纵欲, 却也同样无望的生活。在日本的新生代小说家青山七惠的小说中有较多的涉及, 例如其获得芥川奖的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 小说讲的是来到大城市打工借住到亲戚家的主人公知寿与亲戚———吟子之间的一段相处。主人公内心充满了局促不安, 看似不屑于世故人情, 实则是缺乏这样的能力, 社会分工的细化让个体被置于范围狭小并且固定的地方, 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生存, 这样的模式实质是加深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依赖性, 但结果却是弱化了交流的过程, 很大程度是由于生活范畴的狭小使得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很难有对于事情的整体把握, 他们所看到的自身的独立性仅仅是社会运作的很小的一部分。这是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交往状况, 想要与他人交流, 但是始终在很表面的地方就终止了, 一方面是由于现代都市工作和人口的流动性较大, 缺少长期相处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新一代青年人习惯在自己熟悉的圈子中寻求保护, 而难以迈出与陌生人交往的障碍。青山七惠的小说从新的角度阐释了日本“新人类”的社会交往状况, 即想要与人沟通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并且产生难以抑制的认为人和人的交往是无法实现互相理解的悲观情绪。

而青山七惠的小说也提出了针对现代人交往状况的解决方法, 不论是《碎片》还是《一个人的好天气》, 小说没有煽情和戏剧化情节, 而是在事件缓慢、自然的发展中, 揭示出尽管科技的进步让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但是接触到这些新鲜科技的主体却仍然是与过去任何时代一样的人, 情感诉求并没有改变, 科技进步如同河流上湍急的水, 而主体却是河床中被冲刷的石头, 需要时间慢慢打磨, 也就是说人的社会交往同样没有别的捷径, 只有付出时间和真诚才能够得到珍贵的、历久弥新的情感。

(三)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和日本“新人类”时期文学的共通与差异

1. 交通便利对社会交往的投影

前文提到“垮掉一代”得以实现“在路上”的前提是州际公路的四通八达, 而同样的情况在日本“新人类”时期表现为“新干线”的建成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在“垮掉一代”的文学当中, 对于“在路上”的情结非常浓重, 对于他们而言“在路上”等同于“自由”和“抵达”。然而这些词汇之间究竟能不能等同?本文的观点是“在路上”与“自由”和“抵达”不具有因果关联, 首先“垮掉一代”实际上用“新规则”的标尺将自己限定在更为狭隘的境地里, 与所谓的“自由”毫不相干, 其次, “抵达”的前提是有目标, 然而在“垮掉一代”所标榜的精神里, 充斥着所谓的终极思考, 而这种思考又是建立在形式大于内容的前提下, 因而难以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具体到社会交往当中, “垮掉一代”善于将人和人的关系最大程度地简化, 并且将本质上对于他人的忽视作为“自由”的尺度, 然而他们或许不追求在俗世的浅薄情感, 却又在要抵达的地方冠以彼此“真情”的名号, 这种自相矛盾是其社会交往状况最好的说明。而在“新人类”文学中“透明族”与“垮掉一代”相类似, 不作赘述。以青山七惠为代表的一类文学当中也有对于交通便利与社会交往状况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的描述, 例如《一个人的好天气》中吟子的家门前就是一个车站, 这个车站一开始对于“新人类”知寿来讲仅仅是通往工作地点或是其他什么地方的便捷途径而已, 甚至觉得“有时候我特别羡慕坐在车里的人, 羡慕他们坐车去什么地方办事。可我只有笹冢站可去。” (6) 而知寿在与吟子的相处过程中发现, 吟子每次和自己的舞伴芳介先生告别的时候都隔着站台“没完没了”地挥手告别, 觉得“看着不禁让人担忧, 以为他俩得了老年痴呆了呢。” (7) 交通带来的空前的便利却没有带来人和人之间交往程度的加深, 相反却导致了人情愈加冷漠的结果。道路的通达造成对于“终点”概念的明确, 但路途本身的乐趣被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事实上, 社会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路程的远近也不再是障碍, 与人沟通看似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但在这样的想法中已经包含了对“过程”的忽视, 而直达某种或可预见的结果。但在太长的历史中, 等待本身已经演化为“深情”的一部分, 是与自己的灵魂达成和解的过程, 如果这样的东西被十几年的科技进展一笔勾销, 那么人际交往就只有形式的表象, 而难有情感的实质。

2.“狂欢”与“沉默”共同指向“无望”的人生观

“狂欢”与“沉默”都是描述状态的词汇, 二者在语义上截然不同, 但是体现在美国“垮掉一代”文学和日本“新人类”时期文学中对于社会交往的描述当中, 却是共通的, 因为两者都指向了青年群体“无望”的人生观。“狂欢”和“沉默”都是表象, 在这之后是普遍存在的青年的孤独与困惑, 再加上社会的快速城镇化使得他们越来越远离土壤, 远离重要的“过程”。一个事物是如何产生的, 有着怎样繁复或是简单的过程很难出现在大部分人的概念里, 这种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结果是思维缺乏逻辑性, 并且难以将精力投注于使事实产生的过程, 而是更加重视过程的形式和结果, 工业文明让生活从本质上变得简单粗暴。对于社会交往也是同样的道理, 与人建立关联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事先认定的最终状态, 因为要尽量简化一切过程, 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式词汇, 以类型化标签作为单一的判断标准。而运用这些标签的个体因为缺乏自己概括的过程, 就容易造成对他人个性、生活经历等极具个人色彩的部分的忽视。而这些正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部分, 是关注他人和自身“真实生活”的基础, 也是增加人情感、阅历的必要因素, 而这些因素的缺失, 会造成人对生活产生无聊、无望之感。而这种意义上的无望并非指生活本身缺乏乐趣, 而是个体很少具有主动发掘乐趣的意识, 不只有美国大片中所呈现的跌宕的情节和冒险的生活才有乐趣, 真实的生活本身才是一切乐趣的来源。真正的人性的善恶是依靠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与人交往的实践总结而来的, 不是任何一种媒体所使用的任何一种“词汇”能够概括的, “狂欢”和“沉默”只是美国垮掉一代文学和日本“新人类”时期部分文学的表现之一, 但是这些文学所透露出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交往状况是倾向于平面化、标签化, 在缺乏实践的基础上过分关注形式和形式带给人的乐趣, 并且即使意识到这一点也难以改变, 因为社会需要“完成品”, 不论是个体或是社会交往行为, 都如同货架上的商品一般, 一旦出现就要带着完美的包装。因此在种种标签背后, 这些青年人的困惑实际上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即使表面上融入了社会主流, 也仍然是“无望”的。

3.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和日本“新人类”时期文学中的社会交往体现出“个体”性与“群体”性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不同源, 即使是相同的表象之下, 仍可能存在本质不同。“垮掉一代”文学和“新人类”时期文学中的“透明族”看起来非常相似, 实际上“垮掉一代”文学是西方注重个人主义的传统的新表现, 因为“垮掉一代”尽管吸毒、乱交等, 但最终是向内部寻求自我救赎之路, 并不向社会其他群体寻求温情和帮助, 因此“垮掉一代”到后期希望在中国的禅宗思想中找到救赎的道路, 但是“透明族”的救赎道路仍然是外向的, 通过自残的方式并不是要达到自我的解脱和某种非理性的境界, 而是要向外界寻求帮助, 尽管“叛逆”, 但实际上渴望回归到人群当中去, 这一点在以青山七惠为代表的作家作品中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外来文化当中的非本质因素可以被效仿, 但是文学作品在表达的过程中, 作者自身文化环境的观念的呈现是无法避免的。日本的文化仍然具有群体性质, 尽管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同样要求个性解放, 但是在面对个性解放这一形式之下的本质问题时, 仍旧在人际交往当中寻求答案, 并且希望融入到社会主流当中去, 比如青山七惠的小说的共同主题就是探究人和人之间微妙难言的关系, 并且最终都揭示了“新人类”与“旧”人类和解的过程。

(四)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和日本“新人类”时期文学揭示的社会交往问题带来的启示

对于美国“垮掉一代”和日本“新人类”文学中的交往方式的反观, 也可以给当代一些现象找到“故”事的佐证, 如《旧约·传道书》所说“已有的事, 后必再有;已行的事, 后必再行。日光之下, 并无新事。”被反复提及的网络问题也同样不是新的问题。网络又被称作“信息高速路”, 铺天盖地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里到达每一个可能的角落, 如同50年代美国的州际公路以及日本的“新干线”, 所有的通达都是幻觉的制造者, 科技可以使智慧的人进步, 但不能使人进一步智慧, 不能和快速发展的科技相协调的是人难以扭转的盲从。网络改变了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但没有改变人读取信息的能力, 它是对这个时代的巨大考验。

群寻求解救的道路, 而非面向内心回归终极, 但是也比之“垮掉一代”的情况更加复杂, 其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交往状况是在群体性的社会环境当中既希望挣脱束缚又将这种希望寄托于束缚他们的社会, 因此“透明族”所代表的一代青年容易走上极端和自我毁灭的道路。而新时期的“新人类”文学的新表现是以青山七惠为代表的“沉默者”, 即虽然顺从社会规则, 但认为自己难以真正融入社会氛围, 而在与旧的事物和解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仍是“旧人类”, 情感诉求并没有因为经济或是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改变, 这类文学所体现的社会交往状况是希望回到旧时代的人际交往模式。当代中国的“80”后、“90”后被认为与“垮掉一代”或是“新人类”相似, 在其热衷的文学类型当中确实存在同样的问题, 即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但是还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学类别和文学态度。而本文对于美国“垮掉一代”文学、日本“新人类”文学中社会交往的分析意在通过各个方面的对比, 找出其中对当代有借鉴意义的部分, 即不论是何种交往方式, 都不能离开对于人性本身的关注, 不但要外向寻求关注也要内向寻找答案, 并且清楚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变与不变的表象与本质, 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得到真实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漓江:漓江出版社, 2005.

[3][日]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4]文楚安.「垮掉一代」及其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

[5][美]狄克斯坦.伊甸园之门[M].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6]付凤圆.日本的“新人类”[J].国际展望1986 (20) .

[7][美]艾伦·金斯伯格.嚎叫[M].文楚安译,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1.

[8][日]大江健三郎.同时代的游戏[M].李正伦, 李实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6.

个体自由的陨落 篇11

【关键词】霍小玉传 李益 悲剧原因 个体自由

李益常被定位为一个自私、用情不专、背信弃义的负心汉,他始乱终弃导致霍小玉“韶颜稚齿,饮恨而终”,因而其家宅不宁的下场也使人且快且叹。这是对李益形象的传统解读,随着研究深入,李益的形象内涵也得到更多的挖掘,其悲剧性的一面逐渐显现,霍小玉为有情人不能成双悲痛欲绝,李益又何尝不是“伤情感物,郁郁不乐”,情人死去,家宅不宁,终日疑神疑鬼难觅真心,也算是人生坎坷了。只是李益负约的行为和社会地位的优势遮蔽了其不幸的本质,掩盖了其人生的三重悲剧。

第一重是李益性格软弱,无法坚持追求,第二重是封建婚姻制度对其择偶自由的压抑,这两重已经有不少研究1,不再赘述。

在这两重悲剧之下,笔者认为还有第三重悲剧——无法把握爱情的选择性与长久性。大而化之,这是人类爱情本身的悲剧色彩,李霍的故事展现的是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具体的表现形态。相比前两重,这一悲剧潜藏更深,显得不可捉摸,但它始终渗透在两人的爱情历程中,不可抗拒。

一、不对等的选择

李益对爱情的选择性认识有些浅薄。最显而易见的是,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从来都是不对等的。这里抛开两人的社会地位不谈,仅看两人对情人的要求,李益初见霍小玉时便直言“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郎才女貌看似各取所需,但郎才可持久,女貌有衰时,时限的不同为爱情埋下悲剧伏笔。如果没有婚姻制度的限制,两人的爱情在霍小玉年老色衰之后也会面临重大的考验。到时李益会如何?合理的猜想是他会纳妾,满足对美色的追求,从后文李益婚后姬妾不断的描述来看,这是一种相当大的可能。

这样的郎才女貌式爱情除去时效上的不对等,还隐藏着“才”、“貌”本质上的不对等。“才”是内在品质,“貌”只是外在表现,爱情中一人爱内在,一人爱外在,所付出的真情不等,对对方的尊重和认可不等,亦不能持久。倘使霍小玉其貌不扬,纵是“音乐诗书,无所不通”,李益也不会倾心。

二、结合方式的扭曲

两人爱情的悲剧伏笔还在于结合方式的扭曲,过快的选择过程配合长久的誓言,隐含着选择性与长久性的剧烈矛盾。

李益与霍小玉相见时的场景颇有风月场的意味,盛装打扮,互相道明所求,各取所需,然后同床共枕。其中隐约可以看出类似士子狎妓的痕迹。2然而两人的结合并不是一场金钱交易,而是一次恋爱,伴随着霍母在场、媒人牵线,伴随着双方的互相欣赏,伴随着海誓山盟,这又是寻常青年恋爱的模样。《霍小玉传》式的爱情体现出男性视角下的恋爱行为——风月场的寻欢作乐混合严肃专一的感情。男子与女子自由亲密接触的机会大多只有在风月场里,这是发生恋爱关系的必要条件,于是风月场的那一套流程被搬到了故事里,但仅有亲密关系显然不能符合恋爱需要,要有交心,要有承诺——二者的结合使得爱情有些扭曲。

这种事先缺乏感情基础,在双方都对对方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建立的爱情可以说先天不足。李益得到霍小玉的过程太轻易,抛弃她也会是这般轻易。霍小玉能依仗的只有李益的承诺,李益一旦违反誓言,不但要被打上“负心”的烙印,被恋人唾弃,还会为世人鄙视。这是对情人的一种保障,也是无形的压抑。在浪漫传奇的读者视角里,主角们的爱情应当从一而终,这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抽象、甚至有些幻想的阅读期待。由于李益的社会地位优势,由于他所立下的山盟海誓,二人一旦进入爱情就必须从一而终,坚贞至死,它的前提是假设爱情应当天长地久——这又是人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希望爱情天长地久,现实中又往往不能如意。如果说“负心”是对爱情的背叛,那么爱情要求情人永不背叛又是一种强迫,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找到终身伴侣,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就意味着有放弃的可能。但对于李益,他要保持良好的名声必须对爱情从一而终,而他和霍小玉结合方式的扭曲——欢场的狂欢加上一时的山盟海誓——却有导致二人分离的可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霍小玉敢爱敢恨,柔中带刚,李益本性懦弱,个性冲动,倒也难说是良配。

三、对爱情认识不足的恋爱观

这种矛盾的根源还是在于李益在社会影响下产生的恋爱观。李益追求的不是精神伴侣,只是一个“合心意”的生活伴侣。他追求美好的爱情,在封建婚姻制度下追求个人择偶自由,但能想到的理想伴侣只是“貌”配合才气,能做的自由选择也只限于名妓——毕竟没有合适良家女子能与他自由恋爱,或者限于家教,或者不够才情,不够风情。他对爱情的认识不足是时代的限制,因其接触女性的渠道有限,对女性的认识也不足。在要求恋人从一而终的浪漫传奇背景下,李益一旦选择了某个人,必须为此押上自己在情感上的声名,押上自己的人格,最后输得一败涂地,也是凄凉。

《霍小玉传》展示了爱情的毁灭,随之而来的是人的自由的陨落。李益的悲剧不是被压抑,而是曾经自由过,却由于懦弱的性格维护不了自己的爱情,由于封建婚姻制度的压迫放弃了爱情,由于自身认识的限制把握不住爱情。李益自主择偶,是他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叛,也是他理想人生的一部分反映,是他对自由的孜孜追求。可悲的是在多重悲剧的压抑下,李益的个体自由陨落了,他最终回归了压抑他的社会制度。从这个视野上看,李益的悲剧并不仅仅是爱情的毁灭,更是个体自由的被压抑、个人追求的幻灭,他所有的对社會制度的反抗都化为乌有。这是他个人的悲剧,分离出来又看到许多人的影子,他是多重形象的交织——是追寻理想的士子,是怯懦的儿子,是被封建婚姻制度压迫的千万男女,是无法处理爱情的选择性与长久性的人类。李益不仅代表单纯的“负心汉”形象,更折射出许多被自身或社会悲剧所限制的影子,文章的悲剧意蕴在此层面上显得更为深刻。

【参考文献】

[1]林明华.唐传奇表现的士人心态[J].中国文化研究,2001(2):115-119.

[2]吴志达.现实主义在唐人传奇中的表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61-68.

[3]柳卓霞.等级制度下婚姻与幸福的背驰——《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0,(03):49-54.

参见:关四平.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J].文学遗产,2005,(04):88-99.

柳卓霞.等级制度下婚姻与幸福的背驰——《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0,(03):49-54.杨芸.从郑生和李益看唐代士人的婚恋观念[J].文学教育(上),2008,(08):134-135.

提升教师个体素养的策略 篇12

听名师做课,到底听什么?从前,教师们听名师做课时,总是事无巨细地认真品味、欣赏。那么的投入与专注,那么注重细节的处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详略得当,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起伏跌宕的教学过程,天衣无缝的教学衔接,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如果说这些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的“热闹”,那其间折射出的前瞻的教学理念与沉淀内涵的历程才是其中的“门道”。还有更具普遍性的现象是,每每做课大赛时,听课的教师会不怕辛苦连续听这些优秀选手的精彩表现,却很少参加课后教师之间“专业历程表白”的交流活动。这些表现足以说明教师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渴望成长,却停留在学习教学技术这个权宜之计层面上,没有认识和抓住教师个体发展中,比教学技术更高层面的自我提升的策略。所以,教学上模仿、随波逐流,没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思想上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自己的教育主张,人云亦云,甚至是只学会了作秀,最后浅尝辄止,半途而费了。其实,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要追求名师的“授人以渔”,那就是注重学习一个名师是如何锤炼自己的内功、丰厚自己的底蕴、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自己的经验,增加自己在教育这条路上行走的力量。

教师要发展自己成为优秀教师,要把握以下几方面关键因素。

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依靠自己的知识、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作为劳动的手段。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为人正直,堪称人师。在他们的眼里人无等级之分;在他们的胸中,无世俗之染;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给予特别的帮助和鼓励。心胸开阔,豁达大度。他们不因荣而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因辱而耿耿于怀,怨天尤人。即使学生的确令人恼怒,也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学生。激情永存,乐观向上。教学要有激情,更要有斗志。他们不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自居清高,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们激励自己的学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锤炼自己的内功。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风格。掌握教学基本功,从传统的三笔字到现在的娴熟操作多媒体,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意下的苦功,这样才能练就一身学生崇拜的绝技!有一位物理教师,讲圆周运动时,铃声响过,拿着教案绕讲桌跑了几圈,学生不知教师要干什么,都惊呆了。此时,这位教师提问:“这是什么运动?”由此拉开了新课的序幕。这位教师手又很巧,自制教具的技能很高,每每上课时,就用生活用品制作出成本低、功能多、吸引学生的新奇而简单的教具。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巧妙的实验装置,演示完后就奖励给当堂表现好的学生,有时同样的装置做两个,用来奖励努力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就是这位恩师把我领进了物理世界,使我执著地报考物理系,坚守着物理教学,直到现在还享受着他给我留下的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现在教师应该具备三大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缺乏任一板块的知识结构都将限制一个教师最终达到的高度和行走的力量。尽管现实中很多教师不习惯读书或不愿意读书,但成长的前提必须是读书。个别教师喜欢在网络上进行“快餐式”阅读,解决眼前的困惑,或信手翻看杂志,虽然说开卷有益,但这种没有目标和计划及方向的读书,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很难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只有长时间地阅读一本本坡度稍大、专业味很浓的书,才能有效地丰富自己的底蕴和专业素养。基于此的课堂教学无不精彩纷呈,不求奇而自有奇峰突起,不求异而自是与众不同。

上一篇:土地使用/交通下一篇:培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