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2024-05-21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精选7篇)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心搏、呼吸骤停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肺脑复苏 (CPCR) 的认识, 国家把临床医护人员CPCR的培训和考核列为了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院近几年也把CPCR列入到每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抽考的内容, 但在考试中发现被抽考的护士面对躺在地上的人体模型都机械地执行着标准的CPCR, 而在临床上遇到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时, 护士并不能有效地实施CPCR.针对临床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 我院在2010年第二季度积极调整了考试模式, 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分别从10个临床科室中抽考20名护士, 年龄20岁~35岁, 护龄1年~15年, 全部经过CPCR培训。

1.2方法考核小组把人体模型搬运到各个科室的抢救室, 每科随机抽考2名护士, 考前不透露本次考试项目, 只告知:睡在抢救床上的是你科住院多日的“危重患者”, 因呼吸困难给予半卧位及低流量吸氧, 为防止压疮发生使用了气垫床, 今日的补液已完成, 没有保留静脉通路, 有1人陪护。你是今晚的值班护士, 在常规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此“患者”出现短暂的点头样呼吸、抽搐、严重心律失常并伴有血压下降至不能测得等。作为值班护士, 你该怎么办?

2结果

2.1 20名护士抢救的应对与CPCR严重脱节, 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见表1.

2.2另有三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胸外心脏按压位置不准确, 力度不到位; (2) 未有意识地开放气道或是气道开放不理想; (3) 心理素质欠佳。

3存在的问题

3.1护士对CPCR未能灵活掌握未掌握实施CPCR的顺序。CPCR培训因采用人体模型 (即无生命) , 同时过分强调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 虽然提醒目击心搏骤停患者时应首先除颤, 但在CPCR培训时未注重演练, 故护士未能形成明确的除颤意识。其实在临床上护士很多时候能亲眼见到患者心搏骤停的前驱征象:意识模糊或消失或突然昏厥, 出现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有些患者可出现短暂的点头样呼吸、抽搐、心动过缓或严重的心律失常, 血压突然下降或不能测得等;如在手术中可发觉心搏或大动脉搏动徐缓无力或白色发绀或伤口不出血。此时应立即拳击除颤或电击除颤, 除颤后立即实施CPCR, 而不应把时间浪费在听心音、扪摸动脉、查瞳孔以及等待心电图显示心搏方面。

3.2护士在临床上运用CPCR的意识不强CPCR培训时留给护士深刻的印象是“躺在硬地板上的人体模型”, 而且脑海里非常明确“这次是在考CPCR”, 于是机械地按照规定步骤基本上准确无误地执行。本次抽考有75%的人意识到实施CPCR, 可能是因为见到考核小组带去的人体模型, 条件反射想到的是考心肺复苏。假如考核小组不搬运去人体模型, 而是以真人为对象, 在同样“告知内容”情况下, 这一比例会相应降低。有4人第一反应是建立静脉通路, 可能是以往也是用人体模型来考核静脉输液的缘故, 虽然听到监考人员的“告知内容”, 但见到“患者”已在低流量吸氧, 自然就觉得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了。有1名护士第一时间去通知医生, 说明护士在日常工作已习惯了机械执行医嘱。

3.3护士CPCR知识欠缺 (1) 被告知“患者血压突然下降渐不能测得”后, 被考人员仍无意识把床头摇平及去枕平卧, 说明护士没有理解CPCR“去枕平卧”的目的。不知道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 m in~6 m in神经元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 (2) 呼吸骤停仍然低流量吸氧, 已不能保证足够的氧合, 应尽快调高氧流量及尽快应用面罩呼吸球囊正压通气, 为下一步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做好准备。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97%为理想[1]。 (3) 床旁就有面罩呼吸球囊, 但仍然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 (4) 临床上十分常见CPCR时或CPCR后未给患者戴冰帽的现象, 这说明医生、护士疏忽了这一重要措施。亚低温是促进脑复苏的主要护理措施, 亚低温 (肛温34~36℃) 对脑复苏的疗效国际上已经被公认。鉴于全身低温有太多的副作用, 学者们主张头部局部降温, 在缺氧后的10 m in内是防止脑细胞损害的关键时期, 护士应在CPCR一开始就注意保护脑细胞,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给予患者头部置冰帽和冷敷体表大血管行径处时, 应强调早期快速、深度适当、足够持久、维持肛温在34~36℃, 直到听力开始恢复和四肢出现协调动作为止。 (5) 护士对胸外心脏按压的定位不准确。2005国际CPR指南会议的新建议:按压简便的确定方法为两乳头间的胸骨中下段, 并建议按压∶通气=30∶2较理想[2], 按压力度以成人胸骨下陷3 cm~4 cm为宜。 (6) 理想的气道开放方式是抬颌-仰头法, 使下颌角和耳垂呈一直线与地面垂直。当患者头颈部有损害时应使用托颌法。

4结论

4.1 CPCR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及时向护理部反馈抽考方式及结果, 安排全院性讲课, 指导护士将临床上现有的有利资源如呼吸球囊, 除颤仪, 冰帽、冰垫, 听诊器等应用到CPCR中去。

4.2以点带面, 资源共享。被抽考的20名护士均已现场接受了考核小组的规范指导及有关知识的传授, 安排时间让这20名护士在科内讲课、示范, 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将CPCR学习资料上传, 便于各科随时查阅。

4.3把CPCR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实例书面报告于院领导, 使临床医疗护理达成共识, 以便更好地开展CPCR.

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一线护士在考试和临床实践中面对心肺骤停患者实施心肺脑复苏 (C PC R) 抢救的情况。方法 把人体模型拟作为一个住院的危重患者, 被抽考的护士拟为晚上的值班护士, 在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此“患者”心搏、呼吸骤停, 考察护士抢救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 被抽考的20名护士中, 有15名能第一时间判断患者心肺骤停, 并能大声求助床旁陪护去叫值班医生, 自己则单人实施C PC R, 无人实施首先进行除颤;有4名护士在判断患者心肺骤停后, 第一反应是建立静脉通路;1名护士只叫患者姓名, 见无反应后即自己跑去叫值班医生。实施C PC R的15名护士无人实施把床头放平、气垫床放气措施;人工呼吸全部采取口对口方式, 无人使用床头柜上放置的面罩呼吸球囊;无人意识到把氧流量调高。结论 C PC R的实施与临床实践完全脱节。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临床实践,模拟,调查

参考文献

[1]刘玉群.成人心肺脑复苏的护理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7B) :73-74.

[2]吴乃君, 迟红丽, 王超红, 等.复苏后综合症在ICU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3B) :13-15.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2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亚低温,治疗效果

临床认为心跳骤停患者苏醒成功并不仅是循环以及自主呼吸的恢复, 还应达到脑复苏这一最终目的, 因此应将重点放在脑复苏, 尽早防治脑水肿和脑缺氧, 加强患者脑复苏, 帮助促进患者大脑神经元的恢复。近年来, 亚低温对脑部的保护作用已得到了公认[1]。全身亚低温治疗相对于局部低温治疗疗效如何, 仍是目前研究的问题之一。我院近年来应用全身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 取得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肺复苏后患者,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均在15~60岁。致伤原因分析:高处坠落致伤6例, 车祸致伤者20例, 中毒致伤3例, 电击伤3例, 其余8例均为药物过敏以及电解质发生紊乱所致。病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需要在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 (ICU) 作进一步治疗及监护。排除标准:发病前期出现严重脑损伤, 严重基础疾病, 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出治疗者。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均为15例, 两组患者在复苏后同时进行气管插管, 给予呼吸仪器辅助呼吸。观察组给予药物和物理方法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具体做法:采用50mg异丙嗪、50mg杜冷丁以及100mg氯丙嗪, 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50m L, 选用微量注射泵以5m L/h的速度从患者静脉滴入, 待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时, 将冰毯放置在患者身体下, 水循环温度调节维持在4~10℃, 头部佩戴冰帽并以2~3h降低肛温1℃方式为宜, 最终达到将肛温维持在33~35℃, 同时冬眠药物的注入速度应改变为0.5~2m L/h持续静脉滴入。通常亚低温治疗保持时间在3~7d, 其中最长可达到9d, 最短只能维持2d, 平时能持续5d左右。复停止亚低温治疗, 恢复患者体温的方法:选用以平均每4~6h恢复1℃体温作为标准, 并在12~20h之内将患者体温恢复达到36.5~37.0℃后继续保持。仪器选用, 北京大维同创DWK-Ⅱ控温仪器以及德国Drager呼吸仪器。对照组给予头部戴冰帽局部降温。评价以及监测方法:所有病例在进行治疗的第1、3、5以及10天都进行GCS评分, 患者体温测量应选择直肠体温作为标准, 并同时监测患者心电表现情况。

2 结果

患者复苏之后的第1和第3天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第5、7和第10天采用观察组GC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其中两组死亡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治疗过程中选用亚低温以及头部局部降温治疗组中发现1例患者出现肢体抽搐, 而仅采用头部局部降温一组则有5例患者发生肢体抽搐, 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后, 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 没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检测结果显示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3.1 亚低温治疗方法分析

亚低温治疗方法的基本生理学是降低全身代谢功能, 当机体体温调节功能被完全抑制时, 机体耗氧量也会随着体温的下降而降低, 一般每降低1℃, 血流量与脑部耗氧量就下降6.7%[2]。本组研究表明采用全身亚低温以及头部局部降温起到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仅采用头部局部降温, 并且两组病死率是具有差异的, 出现心律失常者病情均是症状比较轻, 可见亚低温治疗能减少因患者脑部缺血时间较长而造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心跳骤停脑复苏患者的成功概率, 在脑复苏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 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 保持呼吸通畅, 防止肺部出现激发感染以及局部冻伤。

3.2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亚低温疗法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抑制效果的镇静药物, 促进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帮助降低患者新陈代谢循环以及组织器官的耗氧量, 改善患者血管通透性并减轻肺水肿以及脑水肿现象, 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 从而改善心肺功能, 促进有氧代谢。在低温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变慢以及心率缓慢, 因此对患者心率、呼吸情况以及血压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发现患者心率减慢应通知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减少氯丙嗪药量, 并做好详细记录。在亚低温治疗时期, 体温低于33℃时会使大脑功能受到抑制, 低于30℃可能会导致传导阻滞以及房颤, 此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应全过程观察患者有无寒颤情况, 若出现抽搐或寒颤时可交替使用解痉剂和镇静剂[3]。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并做到及时调节温毯温度。因采用亚低温治疗方法的患者大部分是昏迷者, 而亚低温治疗以及昏迷患者对刺激反应缓慢、低下, 容易出现窒息, 因此应确保患者呼吸通道顺畅, 并定时帮助患者吸痰。

综上所述, 亚低温治疗方法多用于心肺复苏后、重型颅脑及颅脑损伤手术后、高热惊厥、低温麻醉或中毒性休克、超高热及颅内感染等病例, 对恢复脑部功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我院采用全身亚低温联合头部局部降温方式治疗心肺复苏后取得临床疗效良好, 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小。其能起到降温速度快, 提高心跳骤停脑复苏病例抢救的成功率, 对脑复苏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明明, 戴爱萍.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脑复苏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8 (8) :30-31.[1]汪明明, 戴爱萍.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脑复苏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8 (8) :30-31.

[2]张玉梅, 李俊, 郭昌星.心肺复苏后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 2009, 8 (10) :637-639.[2]张玉梅, 李俊, 郭昌星.心肺复苏后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 2009, 8 (10) :637-639.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呼吸、心脏骤停患者226例, 均实施心肺复苏。其中男136例, 女90例;年龄1.5~94岁, 平均71岁;原发疾病: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车祸外伤等。

方法:226例患者分为两组: (1) 选择顺序组 (n=118) :有围心搏骤停的表现及病因, 首选除颤或气管插管, 具体方法:节奏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首先电除颤, 有心脏疾病首先电除颤, 根据CPR的情况, 然后进行气管插管;如无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但存在明确的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中风、创伤等) , 首先气管插管, 根据CPR的情况, 然后决定是否电除颤。 (2) 常规组 (n=108) :无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原因, 无论是室颤或无脉搏室性心动过速, 并没有明确的病因, 按照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患者进行CPR。选择经口腔喉镜方式,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然后电除颤, 一般单向波优先360 J, 双向波150~200 J, 给予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等抢救药物。

相关因素: (1) 快速诊断:及早复苏是决定复苏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如在心搏呼吸骤停后6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 其成功率30.56%, 如>6 min进行心肺复苏, 其成功率仅6.25%。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准确判断。判断不能超过10 s, 护士密切配合开展气道护理, 保持气道通畅。对仰卧位的患者采取仰头提颏法, 怀疑颈椎损伤采用按推举下颌法, 及时取出呼吸道异物, 不再按常规气道异物取出, 争取复苏的最佳时间。 (3) 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给予>1 s的人工通气, 建议单人急诊实施按压/通气的比率30:2。胸外按压位置必须正确, 按4~5 cm深度, 让胸廓可以完全恢复, 使更多的血液流回到心脏, 频率100次/min, 抢救人员应交替按压, 确保援助的质量, 有条件者应该尽早给予心肺复苏机按压。 (4) 选择电击除颤时机:除颤时机是除颤有效的决定性因素。心脏骤停1min内, 其成功率达70%~90%, 每延迟1 min, 下降7%~10%。>12 min, 仅2%~5%[2]。心搏呼吸骤停者有室颤波时, 首选电除颤, 一般单向波优先360J, 双向波150~200 J, 连续冲击3次, 除颤失败者, 选择胺碘酮静注或静滴维持, 同时给予胸部心脏按压, 虽然不能直接转复室颤心律, 但能够使室颤更易转复。 (5) 气管插管:正确的气管插管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 是最有效的供氧方法。对脉搏存在但呼吸暂停患者, 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然后注好气囊并妥善固定, 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呼吸道阻塞, 窒息或呼吸衰竭而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或生存的最后一搏, 应快速气管插管, 其中有大量的临床证实[3], 气管插管是CPR保持气道通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是目前唯一的且最有效的可迅速改善通气的措施, 越早插管, 其CPR的成功率越高。

CPR复苏的有效指标: (1) 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心跳恢复, 上肢收缩压>60mm Hg; (2) 瞳孔变小, 并存在光反射或眼球活动, 角膜湿润; (3) 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4) 面色、甲床及皮肤等色泽由发绀转红润; (5) 心电图波形改变; (6) 经皮测氧饱和度>90%[4]。

结果

两组患者复苏的情况比较, 见表1。

讨论

2005国际CPR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在心脏停止前, 84%的患者可出现变化, 在丧失意识至心搏、呼吸停止的时间段, 患者常有呼吸和重要脏器供氧, 暂时可以维持, 患者自觉心跳呼吸骤停前的过渡阶段称为围心搏骤停期[5], 也被称为灰色区域。在某些情况下, 围心搏骤停期很短或无, 在围心搏骤停期中, 无法对患者的意识及心跳、呼吸作出准确的判断, 到底是立即给予治疗, 还是继续观察, 对急救人员的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危重症患者加强监控, 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 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6,7]。危重患者的治疗, 能够避免患者发生呼吸、心脏骤停, 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最为理想的方法。因此, 对围心搏骤停期的监测进行加强, 及时发现, 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和早期启动应急救生链将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 (CPR) 成功的相关因素, 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抢救。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紧急实施CPR患者226例, 根据有无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分为选择顺序组118例及常规组108例, 对两组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顺序组复苏成功56例 (47.5%) , 高于常规组24例 (22.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强围心搏骤停期的监测, 及时发现, 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 有助于将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围心搏骤停期,心肺复苏,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3.

[2]沈洪, 何忠杰.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 (7) :501-502.

[3]崔新民, 冉住国, 易代碧, 等.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 (1) :63.

[4]马秋桂, 冯明.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J].护理研究, 2006, 20 (6) :1420.

[5]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 (3) :153-154.

[6]李振, 游斌权, 苏唏.影响院内心脏复苏成功的多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4, 69 (10) :1358-1357.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4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纳洛酮,辅助治疗,应用效果

当患者出现心搏骤停的危急情况时, 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保证患者恢复自主心跳, 并且只有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正常, 才能够认定复苏有效, 因此临床治疗心搏骤停的关键就是进行心肺脑复苏。常规治疗主要有心脏按压、注射肾上腺素、补液等, 合理用药才能保证治疗效果[1]。纳洛酮并不属于心肺脑复苏的常用药物, 但临床研究发现, 其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 提升复苏效果。本文分析了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诊治的心搏骤停患者66例, 均符合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意识完全丧失、无颈动脉搏动、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心搏骤停至复苏的时间在20 min之内, 基础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28例, 重度颅脑损伤15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例, 急性中毒5例, 电击伤4例, 休克4例, 溺水2例;排除患有恶性肿瘤、脑出血等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的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男18例, 女15例, 年龄在35岁~62岁之间, 平均年龄 (48.5±1.5) 岁;对照组男17例, 女16例, 年龄在34岁~60岁之间, 平均年龄 (49.6±1.4) 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心肺脑复苏治疗, 开放气道,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有心室颤动迹象采用电复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2], 纳洛酮注射液2.0 mg+20 m L生理盐水, 静脉推注, 30 min给药1次, 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状态, 随时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 并且在治疗24 h后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比较2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判定:心搏恢复至骤停前水平, 呼吸、意识等均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26例复苏成功, 复苏成功率为78.7%;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复苏成功, 成功率为51.5%, 观察组复苏的成功率明显较高 (χ2=6.430, P<0.05) 。从评分统计上看, 观察组的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心搏骤停是急救医学治疗的重点, 需要立即选择合理的救治方法, 提升复苏成功率, 从而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当患者心搏骤停后, 心、肺、脑等器官会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状况, 复苏措施会导致脏器出现再灌注损伤, 炎症递质被释放, 对患者机体产生更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神经功能的损伤, 容易致残。因此在心肺脑复苏的过程中, 除了保证复苏成功率, 还要减少患者内源性损伤。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能够阻断β-内啡肽对呼吸中枢所产生的抑制作用[3], 促进患者正常呼吸, 使其尽快恢复, 降低器官缺氧、缺血状态, 改善肺功能, 从而预防肺水肿等并发症;纳洛酮能够提升肾上腺素药物的作用, 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 降低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神经毒副作用, 保护脑功能, 促进意识恢复。本文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 评分好, 表明纳洛酮在辅助心肺脑复苏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辅助效果。

综上所述, 在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中, 纳洛酮可发挥较好的辅助作用, 减少内源性损伤, 促进意识、呼吸的恢复, 提高复苏成功率, 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参考文献

[1]刘峰.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患者中的辅助治疗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1 (9) :88-90.

[2]陈少霖, 姚志军, 陈兴旺, 等.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4, 10 (8) :756-757.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2014年5月—2015年5月救治的62例CA病人病例资料,并将其划分为两组,经心肺复苏抢救治疗后恢复自主呼吸并出院的病人为成功组25例和经心肺复苏抢救后死亡的病人为失败组37例。成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1岁~73岁(53.2岁±3.8岁);死亡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3岁~75岁(54.6岁±3.5岁)。两组病人引发CA病因为:①脑出血、脑栓塞、脑膜炎等引起的脑源性疾病;②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心源性疾病;③肺结核、肺感染、肺炎等引起肺源性疾病;④骨伤、中毒、烧伤等创伤性疾病;⑤其他疾病。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脏骤停判定标准

根据2000年国际心血管急救和心肺复苏指南[4](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进行判定:病人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呼吸呈叹气状并在数十秒内迅速停止;全身颜色青紫或者苍白;大动脉脉搏消失,心音及血压消失;部分病人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少数病人还伴有短暂性四肢抽动或大小便失禁。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心脏骤停病人;经急诊科进行过心肺复苏病人;病例完整病人。排除标准:未在我院进行过心肺复苏病人;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后转院病人;病例资料不全病人。

1.4 复苏方法

确认病人心脏骤停后,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①无颈部外伤者采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建立人工气道,通过观察维持气道开放,并根据情况进行人工呼吸,保证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或病人已有人工气道启用自动呼吸机。②病人仰卧于硬质平面,在病人胸部正中,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按压胸骨幅度在4 cm~5 cm,按照频率100次/min左右进行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对使用呼吸机病人不能因为通气而中断。③通过心电监护仪检测心脏骤停病人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药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胺碘酮以及阿托品等)。④依据不能病人情况给予电极除颤,单向波能量为360 J,双向波能量200 J。心肺复苏病人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脑复苏,维持有效循环功能,防止心脏骤停复发等全面预后治疗。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参照国际心血管急救和心肺复苏指南:①通过心电图显示心率恢复,瞳孔缩小,显示自主循环恢复;②心率恢复,收缩压≥60 mm Hg;③心率恢复,意识恢复,自主循环恢复;上述3条符合其中1项,并且>30 min即为心肺复苏成功。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因素对两组病人的影响

比较不同因素对62例行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病人影响分析发现,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比较,成功组明显较失败组缩短(P<0.05);脑源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失败率较高(P<0.05)。年龄、性别、心源性疾病、肺源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胸外按压其他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CPR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CPR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源性疾病与创伤性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关系密切(P=0.002,OR=26.568;P=0.039,OR=13.562),是心肺复苏的独立影响因素。详见表2。

3 讨论

导致心脏骤停因素较多,如疾病,创伤,缺氧及药物等,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全身血液停止供给,各脏器组织短时间内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损伤,尤其是大脑在心脏骤停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意识模糊,救治不及时,自主循环破坏,容易造成不同程度脑损伤。

目前心脏骤停的有效救治途径是行心肺复苏术。20世纪60年代,Willam医生通过心脏按压使心脏骤停的病人恢复自主循环,之后研究发现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可使心脏骤停病人复苏,进而在70年代颁布首部心肺复苏指南;200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首部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并在之后进行了修订[5,6]。心脏骤停原因很多,同样制约心肺复苏因素也较多,导致各国家地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丰富,但院外心脏骤停病人行心肺复苏术后成功率为60%左右;而我国院外现场的成功率仅为1%~18%,因此寻找制约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是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热门课题。

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是心肺复苏的一个重要指标,恢复时间越短,说明身体组织停止供血造成的损伤越小,临床上认为抢救前8 min为黄金时间,有研究发现在心脏停止供血后,身体各器官对缺血环境耐受为4min[7],长时间缺血将对全身各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脏骤停,或其他一系列并发症[8,9],同样危及生命。有国外研究[1]表明,心脏骤停病人行心肺复苏后47%自主循环恢复,但是自主循环恢复的昏迷病人存活率只有30%左右。本研究通过比较心脏骤停病人行心肺复苏术结果显示,ROSC时间越长,病人死亡率也越高,因此抢救时,果断而准确地对心脏骤停病人给予正确的心肺复苏,尽可能减少ROSC时间,对心脏骤停病人存活尤为重要。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7.5岁。心脏骤停在家中2例;在就诊途中5例;急诊室11例。均符合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心电示波证实为室颤4例,停搏14例。18例患者中心肌梗死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4例,电击伤2例,药物中毒2例,醉酒呕吐物窒息2例,周期性麻痹低血钾1例。

1.2 复苏方法

全部病例均实施常规心肺复苏(CPR)程序,在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基础上,应用喉镜给予呼吸机高频正压气道通气及气管插管、电击除颤,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应用复苏药物。复苏成功后转入ICU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2 结果

本组18例中8例5~20min内恢复有效心搏及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其余10例均在心肺复苏成功后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治疗。除1例住院25天神志仍未恢复后出院,1例死于原发病外,其余痊愈出院。

3 讨论

及时规范的、高质量的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心跳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导致意识丧失,并在4~6min内人的大脑皮质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故必须在心跳停止后4~5min内进行早期、及时有效的CPR可以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复苏的成功率越高[1],大量资料表明:4min内开始复苏者50%可成功,4~6min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min存活率仅4%,10min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小。故提高社会全民急救意识迫在眉睫,应广泛普及实施心肺复苏现场急救技术。

气管插管,正压给氧及有效的持续胸外按压仍是院内复苏成功的常规手段及基础。实验证明,胸外按压时,脑血流量平均为正常的30%,而心肌血流量可达到正常的2倍以上[2]。因此有效的胸外按压,配合机械通气充分供氧,完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有效的血液动力学效应,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在配合应用复苏药物的情况下有利于心跳、呼吸的恢复。笔者体会,在实施CPR中,重点强调有效按压和心肺复苏的标准化,增加心脏按压强度及时间,尤对心脏骤停时间较短者,更应实施全力抢救。在不能马上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借助喉镜给予呼吸机高频正压气道通气实属必要,优于其他人工呼吸法。

尽早除颤,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表明,在心跳骤停1min内进行除颤可将成功率提高到70%~90%,每延迟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对于顽固性室颤,电除颤及药物除颤相互配合,心脏复律较易成功。除颤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应进一步支持呼吸,断续监测心率和心律情况,持续静点利多卡因,预防再发室颤。

合理应用复苏药物。肾上腺素为CPR的首选药物,我们在CPR中,常规使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若无效,每3~5min后重复用药。在除颤前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可使室颤波由细颤变为粗颤,增加心脏对电击的反应性,提高电除颤成功率。胺碘酮可用于对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和缩血管药物等治疗无反应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

确定心脏骤停的主要病因,并对其可逆因素进行特殊治疗至关重要。本组2例因醉酒昏迷呕吐物窒息患者,来院后立即实施CPR,在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中同时行支气管灌洗术,清除支气管内食物残渣后,心跳呼吸恢复,复苏成功。本组另1例周期性麻痹患者,心电示低血钾改变,在抽检电解质过程中突然心跳呼吸停止,在实施CPR过程中同时给予静脉补钾治疗,15min后心肺复苏成功,神志渐恢复。对于中毒时间较短的患者在实施CPR成功后,在气管插管条件下,可以实施洗胃术,以促进毒物排出。在复苏后心导联有急性心肌梗死征象的患者,如果复苏过程较短,且无其他禁忌证时,可考虑给予溶栓治疗[3]。

综上所述,尽管影响CPR成功率的因素众多,但通过总结本文资料,我们认为,早期规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及早进行除颤、气管插管,合理应用复苏药物,去除病因等是CPR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智慧,李建国,马璇岚.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1):839-840.

[2]蒋小燕.院外电击除颤抢救成功心脏骤停18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7):434.

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老年科及重症监护室 (ICU) 的100例 (n表示) 老年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老年重症肺炎56例, 严重压疮并感染20例, 冠心病心衰58例, 心肌梗塞10例, 心律失常32例, 帕金森病晚期5例, 糖尿病10例。上述基础疾病多半集中于老年患者。

1.2 方法

100例重症老年患者, 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的抢救治疗时, 突发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 立即进行规范的基础心肺复苏[1]及高级生命支持。分析心肺复苏成败与及时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 (标准为存活>24 h) 80例 (n1) 占80%, 其中生命维持24 h者20例占25%, 生命维持48 h者28例占35%, 生命维持超过72 h以上者32例占40%。失败 (标准为存活<24 h) 20例 (n2) , 其中6 h<存活时间<24 h占90%, 存活时间<6 h占10%。

3 结论

2 h内液体入量2 000 mL者, 心肺复苏成功率高及存活时间长, 6 h内液体入量不足2 000 mL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低及存活时间短。心跳复苏, 由于血压维持不住, 检测的指脉氧饱和度难以达到90%以上, 心脏再次停跳或有停跳趋势。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为了维持血压, 多巴胺的用量明显增加。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尿量明显减少。因此, 为了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以上, 首先要在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刻不容缓。失败20例原因分析, 主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造成冠状动脉严重灌注不足, 复苏的心跳就不能够维持, 其次是有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营养不良、基础疾病严重等。

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心音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瞳孔由大变小、自主呼吸恢复、收缩压在60 mmHg以上。心肺复苏的成败在于: (1) 及时发现、及时心肺复苏, 心脏按压的深度达5 cm、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min、心脏按压不间断、及时畅通气道、及时心脏电除颤等高级生命支持。 (2)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我们观察到心脏刚复跳后, 不能停止心脏按压, 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心脏按压约10~20 min, 才能维持复跳的心率, 否则再度停跳的发生率很高, 几乎90%以上 (经过统计) , 有报道心脏按压对有心跳害处不大[2,3], 而且, 对于心跳刚复苏的心脏继续按压能够有效的维持复苏的心跳。 (3) 由一个有心肺复苏经验的人指挥, 群体医务人员参加抢救, 心肺复苏成功率高。除了按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规范操作成功率高外, 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即刻进行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复苏, 即从大静脉快速补充液体, 首先500 mL生理盐水在30 min内输注完, 接着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 000 mL在30 min内输注完, 继续500 mL生理盐水在30 min内输注完, 5%的碳酸氢钠200 mL快速静脉输注, 如果测上臂血压仍低于90/60 mmHg, 立即多巴胺按每千克体重×3 mg, 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 mL, 按每千克体重20~40 ug/min的速度静脉输注, 使平均动脉血压迅速达到60~75 mmHg后再调整速度, 维持平均动脉血压60~75 mmHg或理想血压。多巴胺会使血压升高, 但是没有有效循环血容量做基础保障, 血压很快下降。同时保持气道畅通, 指脉氧饱和度可以达到90%以上, 复苏的心跳就能够维持, 自主循环得以恢复, 重要脏器就能够尽早得到有效的血液灌注, 最后自主呼吸可以逐渐恢复, 生命得以延长, 有机会继续进行脑复苏等后续治疗。心肺复苏指南中并没有强调早期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 早期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也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建议高级生命支持的实施措施一定要强调早期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 他是确保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刘涛.心肺复苏成功六例体会[J].空军医学杂志, 2010, 26 (4) :231-232.

[2]吴晓飞, 施虹, 伍德生, 等.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98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3, 28 (4) :301-302.

上一篇:人文渗透教学下一篇:景区市场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