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影响

2024-06-17

心肺功能影响(精选11篇)

心肺功能影响 篇1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缺乏运动而致的文明病已席卷全球,从而迫使人们不仅积极投身于健身运动之中,而且要求符合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对于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相关性机理分析:肺活量,最大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在进行有氧强度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就导致了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能力提高,从而在运动时获得更充足的氧气供应,血液在肺部获得更多的氧气,在组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氧增加,也就获得了充足的氧进行脂肪的代谢,影响身体成分的改变,这是由于机能的改变影响着身体成分的改变探讨健美操练习对人体心肺功能方面的生理影响效果。

关键词:健美操,心肺功能

1、结合健美操特点,加强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

1.1、明确有氧训练的意义

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理性认识。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依托,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美学、音乐为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也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健身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人们往往会受表面现象或直接兴趣的影响。对健美操锻炼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导致学习与锻炼的效果不理想。因此,要结合技能进行动作原理和练习目的性学习。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心肺系统的功能是反映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最主要的标志。而进行科学的有氧健美操运动能显著提高心肺系统的功能,提高体能水平,增强体质。培养健美操群体良好的内在学习、练习动机,并能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锻炼实践中,这是保证增强锻炼效果的前提。

1.2、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氧健美操的内容组成

在健美操练习中,要选择适合人们生理、心理特点的动作内容和练习方法。也就是选择能够协调起来的动作难度。如果动作太容易,就会影响对健美操的兴趣。如果动作太难。难以协调,在运动时就很难把握动作的韵律和幅度,肌肉的发力就会不对,造成部分肌肉紧张,动作僵硬,容易产生疲劳感和畏惧感。因此。动作的难度要由简到难,并将低强度与高强度动作有机地结合。用新颖优美的动作,轻松多样的跑跳练习。再配以节奏明快、优美动感的现代音乐。创编成优美易学的健美操动作组合,并适时更换练习内容,激发人们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丰富的动作学习与练习中,始终保持情绪饱满、心情愉快,获得良好的生理、心理体验,从而切实达到增强耐力和体力的效果。

2、健美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2.1、对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的影响

四级健美操锻炼组实验后的安静心率指标相对于实验前都有所降低,并具备极显著性差异。安静心率降低,说明心脏功能增强,原因一是控制心脏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二是心脏容积增大,心脏收缩力加强,使每搏输出量增大的结果。心脏的收缩能力增强,更进一步地增加了心率储备,使最大心率也随之上升,泵血功能增强,增加了心脏在运动时运输血液和氧气的能力。一般健美操规定动作练习者的心率变化范围为128.4~158次/min,更接近于无氧阈强度(160~180次/min),心率在无氧阈强度下进行健美操锻炼,更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2.2、对收缩压、舒张压、布兰奇心功指数的影响

健美操锻炼后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降低。但收缩压指标数值未见显著性差异,而舒张压数值的影响相对于实验前有极显著性差异。长期耐力训练使血管舒张反应性增强,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由于健美操在有效的锻炼强度内,使高校女生体内的胆固醇水平逐渐降低,血管的舒张反应增强。健美操锻炼降低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放松训练迷走神经系统张力,缓解小动脉的痉挛;降低外周阻力,使运动时活动肌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密度或数量增加,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有研究表明,总外周阻力下降,有利于降低血压,特别是舒张压。因此,健美操锻炼有助于人体调整血压。布兰奇心功指数在110~160范围内为心血管机能正常,平均值为140。在此范围内指数越小,心血管功能越强。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实验后的布兰奇心功指数值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与安静心率和血压变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2.3、对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健美操锻炼对提高人体肺活量指标有显著性意义。健美操之所以能提高肺活量指标能力,原因是健美操的运动强度中等,呼吸慢而充分,有利于呼吸肌和肺组织弹性、力量增大,胸廓活动顺应性也随之增强,减少了肺呼吸的阻力。持续时间长,深而慢的呼吸锻炼,更有利于呼吸肌力量的增强,肺活量的提高。最大摄氧量与人体心肺功能氧的转运能力和肌肉细胞对氧的吸收、利用能力密切相关,是评定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能有效提高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并具有极显著性意义。健美操普遍运动强度很接近无氧阈强度,有研究表明,运动强度越接近无氧阈强度,会使肌细胞线粒体活性增强,线粒体增多,有氧代谢酶活性增强,心脏和肌肉摄氧能力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强,因而人体最大摄氧量提高明显。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女生的心肺功能、肺活量水平、心血管功能和心功能储备能力。

参考文献

[1]健美操练习为何能消除疲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 (01).

[2]郭改玲.健美操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3]健美操练习为何能焕发人的活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01).

心肺功能影响 篇2

10小时前

根据调查发现长期的坐着,易导致身材肩宽、背厚、腿细,腹部赘肉过多,特别是中老年人。骑自行车是一种全身的运动,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改善心肺功能。但你知道怎么样骑自行车才有效果吗?下面让健身专家为你解答。第一、每星期骑车不应少于三次,且每次应在30至60分钟。不应一次骑过多时间及过大的力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要掌握骑车的动作要领。应先要调整好自行车的高度,避免大腿根部及皮下组织挫伤。还应注意蹬车时要用力,否则会使踝关节和膝关节造成伤害。

第三、骑车时身姿要正确。骑车时不应将身体压得过低,这样会限制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

正确的骑车方法才能让锻炼有效果,不科学的运动式只会浪费了时间,伤害了身体。另外骑自行车不仅仅只锻炼全身肌肉改善心肺功能,如果想减肥瘦身的MM可以经常的试试骑自行车减肥法。

骑自行车的好处:

一、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其早衰及偏废。

二、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三、能减肥。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四、可改善性功能。每日骑自行车4—5公里,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强,有助于夫妻间性生活的和谐。

心肺功能影响 篇3

摘要:为了探讨三种不同耐力训练方法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36名没有专门训练史的普通女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持续耐力训练(A)、消极间歇耐力训练(B)和积极间歇耐力训练(C),并对三组受试者训练前后五次连续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指数、无氧阈(AT)拐点速度进行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耐力训练方法均能提高受试者的运动机能水平。积极间歇耐力训练法在提高受试者心肺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耐力训练方法。并提出了用FOX平板无氧阈拐点速度的方法作为指导心肺功能科学化训练的有益建议。

关键词:耐力训练;心肺功能;无氧阈拐点;间歇训练;递增负荷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53-03

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人体所需要的氧气摄入与代谢产物CO2的排出都要通过肺脏。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它直接影响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氧和养料的供应,因此心肺功能的好坏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现代女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将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如果在学校期间不能奠定良好的以心肺功能为标志的健康基础,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耐力训练是提高女大学生心肺功能最有效的方法。在校大学生功课繁重,练习时间较少,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尽可能使其心肺功能提高到更好的水平是每一位教师和教练必须面对的问题。迄今为止,有关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而且由于实验条件与评价指标的差异,不少研究的结论相互矛盾。本研究以没有特殊训练经历的普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三种主要耐力训练方法集中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普通人群及专业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训练提供明确的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

北京外国语大学二年级女生36名,经全面医学检查无任何疾病,身体健康。此前均未接受过专门的运动训练。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人。其基本情况见表1。

1.2运动训练安排采用美国HPU公司所提供的Good Health运动平板进行跑台耐力训练,所有受试者被要求每次训练要在9 min的时间内完成1 500 m跑,隔天训练一次,共持续5周。具体训练方案见表2。

1.3检测指标及方法仪器设备

1) 采用上海华东医疗器材公司生产的LU-2型微机控制肺功能检测系统,测量受试者训练前后五次连续肺活量,每次间隔15 s。

2) 采用美国HPU公司提供的带遥测心电仪的Good Health的运动平板进行贾金鼎法运动实验(坡度5°,12 km/h速度跑,5 min),测试运动后即刻、第1及第3 min心率,计算运动指数。

3) 采用美国HPU公司提供的Good Health运动平板进行递增负荷实验,测试受试者训练前后无氧阈拐点所对应的速度。负荷递增实验安排见表3。

1.4数据统计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数据利用spss 12.0 for windows软件,应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训练前后五次连续肺活量(表4)

2.2训练前后运动指数

结果见表5。

2.3无氧阈拐点速度

结果见表6。

3讨论

A、B、C三组训练安排分别代表了耐力训练中的持续跑训练法、消极间歇训练法和积极间歇训练法。A组以相对较低速度不间歇地完成1 500 m的运动,而B、C两组将1 500 m分成几个段落来完成,在每个段落间有一定的间歇恢复时间,但B、C两组的间歇方式不一样。三组受试者在经过5周每次以同样9 min的速度跑完同样1 500 m距离的训练后,心肺功能获得了不同的变化结果(表4、表5、表6)。这说明:同样是耐力训练方法,同样的负荷量,采用不同的负荷组合方式将对受训者心肺功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连续五次肺活量测量既可以反映肺部最大通气量,又可以反映出肺功能状态。当呼吸机能良好时,各次肺活量的数值不变或略有上升。过度疲劳或肺部呼吸机能较弱时,各次肺活量数值不仅不会出现持续上升趋势,甚至后面几次还有可能下降。C组训练后,肺活量由3 291 mL增长至3 408 mL(P<0.05)。5次连续肺活量测量也是一次比一次高。而A、B两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A组练习强度太低,单位时间氧需要量不大,对肺部肺泡的刺激较小,使得肺功能提高不明显。B组虽然练习强度较A组明显增大,但每500 m跑后就有一段完全安静的消极间歇时间,肺功能会从运动中较高水平降下来。当再次开始下一个500 m时,肺功能处于一个重新动员的状态。因此B组练习难以使肺功能较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C组虽然在两段跑距的中间也有一段间歇,但它不是完全停止运动。而是以较低的速度一边促进肌肉的恢复一边继续维持肺功能在较高水平的活动,所以间歇过后肌肉又可以重新承担较大强度的运动,而肺部始终得到较大的刺激。所以C组训练方法在提高肺功能方面明显优于A、B两组。

进行较大负荷的定量运动实验时,机体将动员各器官的潜力以保证内环境的衡定。此时,心博量、吸氧量、肺通气量等将成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运动负荷实验指数就很容易表现出身体器官功能水平和身体工作能力的强弱。从表5中可以看到:A、B、C三种训练后的运动指数均高于训练前(P<0.05)。这说明:本实验中的三种耐力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受试者的身体机能水平都是有益的。但是,同样从表5中,我们还看到:C组训练后的运动指数比A、B两组要提高得更明显(P<0.05),也就是说在本研究的三种耐力训练方法中,采用积极间歇训练的C组能获得更高的机能水平。

无氧阈(AT)是指递增负荷中,运动强度从低到高,由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转变的过渡。它反映了长时间持续运动中血乳酸没有明显堆积之前能够达到的摄氧能力。,通常以血液中乳酸含量达到4mmol/L为AT的值。但在实际训练中,用现场频繁采血的方法来评价无氧阈是困难的。FOX(1998)的研究证实:采用递增负荷检测速度-心率曲线变化来描绘无氧阈拐点的方法与实际采血测量可获得较好的一致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FOX法描记三组耐力训练前后无氧阈拐点速度的变化得到表6中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本研究的三个受试组中仅有C组训练前后无氧阈拐点速度有明显提高(P<0.05)。这可能是由于C组积极间歇的方法不仅使心肺功能处于持续高水平的刺激状态,快速提高了心肺功能的水平,而且在高速运动后肌肉中乳酸有一定量的产生,但尚未堆积到4 mmol/L之前采用低速间歇的方法,使得在血液回流的过程中,分散了局部堆积的乳酸,并且加速了乳酸的氧化过程,促进了骨骼肌氧化代谢能力得到提高。而间歇后的较高速度的运动又使局部乳酸形成一定的堆积,乳酸的堆积对呼吸过程是一种强烈的刺激物。此时,耗氧量会大大增加,心输出量也明显提高,心肺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和改善。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耐力训练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受试女大学生的运动机能水平。但是采用较大强度的积极间歇训练法,在改善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五次连续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指数、无氧阈拐点速度等三个重要指标方面都明显优于持续训练法和消极间歇训练法。这一研究不仅为普通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训练提供了有益的指南,也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尤其是耐力项目选手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本研究中采用的FOX平板无氧阈测试方法中所获得的反映有氧耐力的数据变化趋势与五次连续肺活量及运动负荷试验指数取得了较好的一致。建议在今后的运动实践中推广应用FOX平板无氧阈测试法,这种测度方法的普及应用对科学、快速提高受训者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浦钧宗.优秀运动员技能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 周士枋,丁伯坦.运动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 刘宏.大学生身心健康指标测试情况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

[5] 大内哲彦.体育测定评价法[M].东京:沙郅期书房.

[6] 杨锡让.应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7] Macdougall JD, Green HJ, Sutton JR, et al, Operation Everest Ⅱ: Structural adaptations in skeletal muscle in response to extreme simulated altitude[J]. Actal Physiol Scand,1991,142(3).

[8] Lash JM, Bohlen HG.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rat skeletal muscle arterioles to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J]. J Appl Physiol,1992,72.

心肺功能影响 篇4

1、研究对象

以40名男性儿童为研究对象。所研究对象均为发育良好,无运动性障碍的合肥市小学生。分为训练组(X)20人,对照组(D)2O人。在训练前后对受试对象进行肺活量,台阶指数,最大通气量测定。

2、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台阶指数测量。使用35厘米高度的台阶,保持适当的踏跳节奏。节奏每分钟25次共持续3分钟,在测试的时候应两腿轮换做,结束后并测量运动后1分钟至1分30秒,2分至2分30秒,3分至3分30秒在这三个恢复期的心率。带入公式计算台阶指数。评定指数 = 登台阶持续时间 *100/(2* 恢复期3次心率之和)。

(3)肺活量测量。使用测试肺活量电子仪器,令受试者预先做深呼吸的准备活动,受试者用手握住吹气嘴,然后做最大吸气,对准吹起嘴向肺活量计内做最大呼气。读取数值并进行记录,每人做三次每次间隔30秒取最大值。

(4)最大通气量测定

在进行最大通气量测试时,受试者以最大限度呼吸10秒,呼出的气体总量乘以6就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本实验采用FGC-A肺功能测试仪,并进行指数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1)训练前后儿童肺活量的测试结果。从结果显示,10周之后D组和X组的肺活量数值都有所增加,但在组间组内比差距较小。原因可能是因为训练时间周期太短,效果不太显著,有待继续深度研究,但从升高的百分比比较X组明显高于D组。

(2)训练前后台阶指数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10周之后D组和X组儿童的台阶指数都有所增加,虽无显著性的差异但从升高的百分比来看,X组明显高于D组。

(3)训练前后最大通气量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十周训练之后D组和X组儿童最大通气量都有所增加,无显著差异,但从百分比中来看,X组明显高于D组。

2、分析

(1)散打运动对青少年男性儿童肺活量变化的影响。肺活量是一个人最大吸气后进行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从实验数据上看,本实验效果较为成功,经过十周散打训练,训练组X和对照组D的儿童肺活量数值都有升高,但训练组的数值更为明显,这与研究的目的较为一致。一般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各项机能都能得到加强,机体抗负荷,抗疾病,抗疲劳能力高,心里素质好,适应能力强,有效的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这也与散打运动项目息息相关,研究表明,散打运动中既有高强度的无氧运动,又有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的运动。

(2)散打运动对青少年男性儿童台阶指数变化的影响。台阶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数之一。其指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实验数据上看,经过十周散打训练X组的儿童和对照组D儿童的台阶指数都有所升高,但训练组X组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儿童散打训练多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因此长期的散打训练能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心脏泵血功能,以及对运动负荷的反映和运动适应能力。促进儿童心肺功能的发育及耐力素质。

(3)散打运动对青少年男性儿童最大通气量指数的变化影响。最大通气量的测定主要是对连续肺活量,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呼吸肌收缩性和耐力的测试。经过十周训练儿童的最大通气量明显高于未经过训练的男性儿童,因此散打运动能提高少年男性儿童的心肺功能。

三、结论

1、通过对受试者进行为期十周的散打训练,前后对比的相关数据显示,散打训练这一运动适合青少年男性儿童的生理特征,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男性儿童的呼吸肌力量、耐力和肺泡的张力,从而提高其肺通气的功能。

2、研究数据表明通过散打运动项目的训练,能促使青少年男性儿童的心肌纤维增厚,心肌收缩力增强,也表明散打训练在对青少年男性儿童心肺功能的改善有理想的效果,这一研究结论得出为需求改善心肺机能的健身者提供了参考。

摘要:探究散打运动对男性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为散打的运动价值及运动员选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将40名青少年男性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D),训练组(X)(训练组进行为期十周的散打训练)。经十周训练后测定其肺活量,台阶指数和最大通气量。经过10周散打训练后的X组儿童肺活量,台阶指数和最大通气量明显升高。同样,十周之后(D)组儿童肺活量,台阶指数和最大通气量明显小于(X)组。散打运动可以改善青少年男性儿童心肺功能并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寿命。

心肺功能影响 篇5

【关键词】常规肺功能检测;肺运动功能检测;胸外科

现阶段,支气管肺癌以及食管癌的老年人数不断上涨,造成开胸手术的人群主要为老年患者。通常来说,开胸手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后遗症较多,由此,术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开展正确的评估作用很大,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同时还能够增加手术的安全,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1]。常规肺功能检查以及心肺运动功能检测是胸外科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检查,对患者术前的心肺功能评估提供的帮助很大。

1.关于常规肺功能检查的研究

常规肺功能检查涉及范围比较广,其项目主要有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等。其中肺容量测定以及肺通气功能是是开胸手术前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项目,甚至还直接关系到术后心肺并发症是否出现的评估。另外,患者肺换气功能损害情况主要由肺换气功能测定来反映。但是,常规肺功能检查由于参杂不少主观因素,因此解读存在一定的差误,并且患者的依从性也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2]。所以,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检查结果、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若患者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属于边缘,那么医护人员挨需要对其进行做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后再开展评估。

2.关于心肺运动功能检测的研究

心肺运动试验指标主要有终止负荷运动时的功率、呼吸频率、无氧阈、潮气量、最大摄氧量、通气量代谢当量、氧脉搏以及公斤摄氧量、这几个部分,而临床最早的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主要为定时行走距离试验以及登楼试验这两种。开胸手术承担的风险使用运动试验来预测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方便难度小,并且设备购置便利,患者的依从性很强,基层医院也可以普遍使用。另外,心肺运动试验是目前开胸手术前比较重要的一个检测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到术前的评估结果。实验时,患者的氧输送系统以及心肺系统两个系统的负荷会受到影响,呈现提高的趋势,由此,医生适当地用模拟手术的方法来做提高两个系统的负荷,能够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做出正常的判断。因此可以证明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可能够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做出客观、正确以及合理的评价,其功能远远大于一般肺功能和影像学,属于胸外科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

3.关于胸外科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评估流程的研究

开胸手术患者的心肺功能只用一种手段来评估准确性不是很高,根据相关研究指出,开胸手术患者心肺功能需要进行综合评估,总体流程主要如下:(1)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组织心肺功能评估专家等对患者手术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估。(2)将间质性肺疾病和用力呼吸困难患者排除在外后,如果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在2L以上又或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高于预计值80%,不需要再开展深入的评估便可以采取肺切除术进行治疗。(3)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在1.5L肺癌患者,可以对其采取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若其证实用力呼吸困难或者患上肺间质性疾病,需要做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后,再决定手术治疗方式。(4)患者初步常规肺功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或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的在预计值80%以下时,不可以决定患者能够采取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还需要实行患者术后肺功能预测才可以决定。(5)若患者预测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和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均大于预计值40%,对其应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并发症以及承担的风险均比较低。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和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分别在预计值40%以下时,或者是其中某项小于预计值40%,说明患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很大,应该再开展运动试验检测。(6)患者的最大摄氧量低于15 m.kg-1.min-1以及预测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和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都在预计值40%以下时,说明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很大死亡的可能性以及术后心肺并发症出现率很高,此时对患者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7)如果患者的肺功能存在缺陷,并且肺气肿比较特殊,同时术中需要切除大量肿块时,应该对患者使用肺减容术以及肺切除术进行治疗。仔细认真对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可以掌握一定患者术后高并发症的出现情况[3]。同时将评估作为根据,有利于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对胸外科行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与心肺运动功能检测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对开胸手术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所以,各大医院的胸外科应该重视患者的常规肺功能与心肺运动功能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谢颖,高炜,张媛.心肺运动试验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J].医学综述,2011,10(08):112-113.

[2]郭志勇,滕志涛,孙杏云等.对心肺运动试验中心肺运动方案进行标准化的方法分析[J].山东医药,2011,23(23):225-226.

心肺功能影响 篇6

日本著名教育家井上德山教授称,艺术体操是“健康之母,优美之父”。川小山金子教授认为,艺术体操“尊重人性、发展个性、体现女性、重视天性”,因此深受各年龄段女性的喜爱。我国人口众多,提高整个民健康水平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受到国家的重视。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体育有不同的需求。人口老龄化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老年体育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得,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起到了延年益寿的作用。艺术体操具有健身、健美、娱乐等多种功能,也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情趣,各种年龄的人群可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体操动作组合进行锻炼。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其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各类动作体现出优美和艺术性特征,能充分展现协调、韵律、柔美、优雅等女性健美气质,深受广大女青年的喜爱。随着艺术体操的普及与发展,艺术体操也受老年人的喜爱。

1 实验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温州老年大学和社区18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年的艺术体操练习,每周3次,每次90分钟,由专业老师亲自带领进行练习,试验前后一周内对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进行测试。(受试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由于在试验过程中有部分老年人退出,试验后实测的人数为168人,就选修168人为有效试验对象对其试验前后的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进行比较。

1.2 实验方法

1.2.1 测试仪器

Pony肺活量测试仪、血压计、韩国产Biospace体成分分析仪、日本产Aloka-SSD71型心脏超声波。

1.2.2 测试指标

体成分指标包括:体重、肌肉重量、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无机盐含量。测试时要求受试者24h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饮水。测试时要求受试者身着轻便服装,事先以生理盐水檫拭双手和双脚,以增强皮肤的导电性。

血压、肺活量:分别在安静时测量3次取平均值。

超声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心率(HR)、射血时间(ET)、平均心缩射血速率(MSER)、左室周径缩短率(MVC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0.0 for windows均值比较中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艺术体操对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艺术体操练习后,老年人腰臀比、瘦体重和瘦体重存在明显的差异,体脂含量较低,瘦体重较重。体重包括瘦体重和脂肪两部分,但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理学功能。老年后,由于生理因素和活动量的减少体内脂肪比较容易堆积[8]。由表2的实验数据显示,试验前后老年人体重差异不明显,但瘦体重和脂肪的组成比例却具有显著性变化,经过艺术体操练习后老年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明显降低,说明长期艺术体操对维持和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可能如下:脂肪是长时间艺术体操的主要消耗能量能源,老年人练习的艺术体操在传统艺术体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只要以中低强度为主,体内主要是慢肌纤维参与工作,慢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多,氧化酶活性高,主要的供能物质是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FFA),从而增强机体热能的消耗,加强脂肪的动员;另一方面,中低强度太极拳能够引起脂代谢有关的激素和酶释放增加。大量研究表明,长时间中低强度艺术体操练习能明显增强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而后者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抑制脂肪的合成,同时还可加速葡萄糖的消耗,阻止其转化为脂肪。此外,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ATP酶在中低强度太极拳中也表现出对肌细胞有氧氧化系统的促进作用。因此,长时间的艺术体操练习能够减轻脂肪在体内的大量堆积。

2.2 艺术体操对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肺活量和每分钟自主通气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重要指标。从表2中显示:试验后老年人的肺活量和每分钟自主通气量都有明显大于试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反映肺功能的指标,其情况同肺活量(p<0.05)。艺术体操练习过程中讲究呼吸和动作的协调配合,因此在运动中通过不断改变胸腹压使呼吸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能够有效的维持和减缓老年人肺通气减弱的功能[6]。

2.3 艺术体操老年人心脏形态的影响

超声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长时间艺术体操练习后老年人EDD和EDV明显大于试验前,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长时间练习艺术体操过程中,肌肉活动能够促进更多的血液回流;另外,呼吸运动的增强使胸腔扩大,胸内负压增强。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因此EDD和EDV都相应增大。本研究中ESD和EDV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是很显著,一般认为心脏会通过自身调节使输出量和回心血量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不致过度增加的原因。

2.4 艺术体操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

SV和EF反映了心脏的泵血功能。由表3的数据显示,经过系统的艺术体操练习后老年人SV和EF均较明显大于试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老年人的心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CO两组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艺术体操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机体循环血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使容积负荷增大,肌肉运动促进血液回流的速度,同时外周动脉血管阻力减小,这一系列变化导致心脏收缩的幅度增大。经过长期的适应以后出现心搏出量增加、心率减慢等心功能良好的表现。另一方面,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依靠心肌的主动收缩完成的,艺术体操能够使心肌耗氧量得到改善,使心肌收缩的更加有力。SV主要受心脏收缩前后负荷和心肌的收缩能力的影响,在二者的能力都得到改善的同时SV也会随之增加,同样EF也会出现相同的变化情况[6]。

本研究中HR显著性下降,这是运动能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和迷走神经张力提高。在静息状态下较低的心率能够使心舒张期的时间相对延长,这种变化有助于延长心肌的供血时间,同时较低的心率也降低了心肌的耗氧量,这些都是心脏做功较为经济、高效的表现。本研究中CO变化不明显,这是由于SV增大而HR降低的结果,说明心脏用较少搏动就能满足肌体安静时的供血需要,表明艺术体操对维持和减缓老年人心脏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2.5 实验前后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试验后老年人的EF小于试验前,而MSER和MVCF则明显大于试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系统的艺术体操练习能够对老年人心肌的收缩能力产生良好的影响,维持和减缓了心肌收缩能力的下降,从而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

4 结论

1.艺术体操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人体内脂肪的含量,增加瘦体重,从而到达强身健体的目的。

2.艺术体操能够缓解老年人因衰老而导致的心肺功能衰弱,对保持肺的通气功能和心脏的供血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大江,等.身体成分测定方法介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J],2002,(3):332-336.

[2]史祝梅,等.健身运动对青春期女孩身体成分发育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1,(9):39-40.

[3]董仙兰.高师艺术体操专项课实施姿态美教学的实验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8-10.

[4]梁竹.艺术体操专修课教学系统结构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2).

[5]Tsugoshi ward Azum.Evaluation of the muscle oxygenation curve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during ramp exercise[J].Jpn J Phys Fitness Sports Med,1999,48:125-136.

[6]De Lorenzo A.Body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in highly trained male athletes[J].The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2000,40:178-183.

心肺功能影响 篇7

关键词:犬眠宝,猫,麻醉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外科教研室已研制出适合反刍兽麻醉的鹿眠宝和适合犬科动物麻醉的犬眠宝。市场上目前却没有适合猫科动物的国产的专用麻醉剂, 临床上都是借用其他动物的麻醉药及用量, 猫的生性及生理特点与犬有所不同, 将犬或其他动物的麻醉药直接用于猫的麻醉, 要么是剂量不合适要么是麻醉效果不好。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 均存在此问题。本试验的目的旨在观察犬眠宝对猫的麻醉效果及对猫的心肺功能的影响, 并且探寻其应用剂量, 为临床上猫的麻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本地杂种成年猫4只, 编号1、2、3、4号, 雌雄均有, 营养状况良好, 临床检查健康, 体重1.2~3kg, 在同一条件下预饲2周后开始试验。

1.1.2 试验器材

(1) DATEX循环监护仪CAPNOMAC ULIMA型, 芬兰DATEX ENGSTRROM公司生产; (2) DATEX呼吸监护仪CAPNOMAC ULIMA型, 芬兰DATEX ENGSTRROM公司生产; (3) 其他:温度计、听诊器、剪毛剪、注射器、天平、秒表、注射针头、止血钳、手术台等。

1.1.3 试验药品

犬眠宝,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外科教研室研制。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猫禁水禁食12h, 准备好试验仪器和用具。

1.2.2 监测时间及内容

用药前计为0min, 用药后分别记录2、4、6、8、10、15、20、30、40、60、80、120、140、160、180min时呼吸频率、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镇静、镇痛、各种反射及肌松效果。

1.2.3 监测方法与记录标准

(1)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用Datex呼吸监护仪进行监测, 在各个监测时间点结合观察猫腹壁的起伏动作。主要指标:呼吸频率 (次/秒) 。 (2) 心率的监测:用Datex循环监护仪进行监测, 将脉搏传感器置于预先剃毛洗净后的耳尖部, 在各个监测时间点读其脉搏数, 并结合听诊器听取心率。主要指标:心率 (次/min) 。 (3)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用Datex循环监护仪进行监测, 将脉搏传感器置于预先剃毛洗净后的耳尖部, 在各个监测时间点读其血氧饱和度数。主要指标:血氧饱和度 (%) 。 (4) 体温的监测:用Datex循环监护仪进行监测, 将体温传感器置于直肠深部, 在各个监测时间点读其体温数。主要指标:体温 (℃) 。 (5) 镇痛效果的监测:在各个监测时间点用止血钳夹其唇、耳、爪、皮肤、尾等部位, 判断镇痛效果。判断标准:痛觉无“-”, 痛觉迟钝“+”, 痛觉明显“++”, 痛觉同用药前“++++”。 (6) 肌松效果的监测:在各个监测时间点观察腹肌、咬肌、舌肌和尾部的肌松效果。判断标准:掐压腹肌无收缩反射, 牵拉舌, 上下颌, 尾无阻力“-”, 掐压腹肌轻微反射, 牵拉舌, 上下颌, 尾阻力较小“+”, 掐压腹肌收缩反射明显, 牵拉舌, 上下颌, 尾阻力明显“++”, 掐压腹肌收缩反射成条索状, 牵拉舌舌缩回, 开口困难, 尾左右摇摆“++++”。 (7) 镇静效果的监测:在各个监测时间点用刀柄敲打实验台, 观察猫的反应。判断标准:无反应“-”, 反应轻微“+”, 反应明显“++”, 反应剧烈“++++”。 (8) 反射效果的监测:在各个监测时间点用猫胡须刺激角膜, 眼睑, 肛门, 观察其反应情况。判断标准:无反应“-”, 反应轻微“+”, 反应明显“++”, 反应剧烈“++++”

3 试验结果

3.1 麻醉的总体概况

按0.15ml/kg麻醉时, 其诱导期为3.07±1.14min, 麻醉期为285.33±25.32min, 按0.10ml/kg麻醉时, 其诱导期为4.53±2.16min, 麻醉期为181.33±28.96min。两剂量组试验猫的呼吸, 心率, 体温都有下降, 血氧饱和度先下降后恢复正常, 具体结果见表1。镇静、镇痛、反射、肌松效果较好, 具体结果见表2。

3.2 各项指标监测效果

3.2.1 犬眠宝对猫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的监测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 犬眠宝对猫的麻醉有较强的呼吸抑制作用。在麻醉约5min时, 由于应激作用呼吸升至最高, 随后呼吸逐渐下降, 平均下降23次/min, 个别猫下降35次/min, 并且高剂量组下降明显。从表中可以看出, 犬眠宝对猫的麻醉有较强的心率抑制作用, 从麻醉开始到结束心率一直下降, 平均下降100次/min, 个别猫下降达120次/min, 并且高剂量组有明显的下降作用。从表中可以看出, 犬眠宝对猫的麻醉有较强的降体温作用, 在麻醉过程中, 约在10min时体温先上升至最高, 随后开始下降, 平均下降3.3℃, 低剂量组体温变化相对较小。从表中可以看出, 犬眠宝对猫的麻醉时血氧饱和度先下降后升至平稳状态, 但两个剂量组猫的血氧饱和度都在85以上。

3.2.2 犬眠宝对猫镇静、镇痛、肌松及各种反射监测结果

0.15ml/kg高剂量组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约5min时即可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试验猫在4min监测时皮肤, 耳, 唇痛觉完全消失, 在6min时仅爪尾有轻微的痛感, 个别猫延续到8min, 在10min时猫各部位痛觉消失。痛觉消失的顺序为:唇、耳、尾。180min开始恢复痛觉, 恢复顺序相反。0.1ml/kg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镇痛效果稍差, 但也有较好效果。在6min监测时, 皮肤、唇、耳痛觉消失。在15min时痛觉消失, 只有个别猫在15min时, 尾和爪子仍存在痛觉120min开始恢复。0.15ml/kg高剂量组在麻醉10min时, 肌肉力量基本消失或较弱。在15min时个别猫还存在舌力和咬肌力。0.1ml/kg低剂量组肌松效果有很大差别, 个别猫10min时就可达到外科麻醉肌松要求, 各指标都记为“-”, 但个别猫在麻醉过程中始终存在咬力和舌力。高剂量组在15min时出现深度镇静, 对敲打实验台无任何反应。低剂量组在20min出现深度镇静, 但都存在差异, 个别猫在8min深度镇静, 有的猫始终不能进入深度镇静。肛门反射高剂量组4min时全部消失, 低剂量组6min时全部消失;眼睑反射和角膜反射高剂量组10min时消失, 低剂量组15min消失, 但存在个别猫眼睑反应在麻醉20min时仍然存在。

4 讨论

(1) 记录“0”时间点, 是注药前所测结果, 与实际正常数值有些偏高, 个别心率高出正常100次/min。这是由于应激造成的, 在注射药物前的保定, 仪器的连接都给猫造成应激作用, 使得猫紧张, 心率增加, 体温升高。 (2) 注药后猫行动迟缓, 精神萎靡, 继而趴卧, 但存在个体差异, 有的猫注药后精神兴奋, 活动异常, 带有呕吐和排粪。麻醉的其他指标也存在个体差异, 注药后一段时间大多出现完全镇静, 但有的猫在麻醉过程中始终存在镇静不完全。 (3) 犬眠宝对猫麻醉时的体温影响较大, 重者体温下降达3.8℃, 长时间大手术时应注意操作台的保温, 以免引起低体温。 (4) 犬眠宝对猫的麻醉时间较厂, 低剂量组约3h, 高剂量组约5h, 一般大手术也不过2h, 因此不需如此长的时间麻醉, 在手术完成后应打等剂量的犬醒宝拮抗, 以尽早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使猫更快康复。 (5) 对照两组实验的麻醉效果可知, 0.1ml/kg剂量即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其呼吸, 心率, 体温, 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 镇痛、镇静, 肌松的效果也可以达到外科手术的要求, 并且用量少对猫的刺激较小, 有利于猫的术后恢复。个别猫对犬眠宝不敏感, 可在术中根据情况补注适量的犬眠宝, 但术后都应该注犬眠宝拮抗。

5 结论

犬眠宝对猫具有良好的麻醉作用, 按0.1ml/kg剂量肌肉注射即可达到外科手术麻醉的要求, 其呼吸, 心率, 体温, 血氧饱和度的数值都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 特别血氧饱和度都在85以上, 体温下降较大, 长时间大手术应考虑使用保温手术台。麻醉中的镇静、镇痛、肌松、反射监测效果较好。个别猫对犬眠宝敏感度稍差, 可在手术中根据实际情况用药, 术后应用犬眠宝等剂量的犬醒宝拮抗, 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 加速生理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费维真, 王相友, 赵明成等.846对猫麻醉效果的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 (1) :32-34.

[2]田海燕.846合剂及氯胺酮注射液对犬猫麻醉的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1998 (1) :30-31.

心肺功能影响 篇8

关键词:健身操,女生,心肺功能,身体形态

1研究目的

健身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 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中专女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身体呈现出体型丰满、脂肪较厚的生理现象。基于此, 我们通过实验, 了解有氧健身操对中专女生控制体重、减肥和改善体形体态、提高心肺功能等具有良好的效果。这正是有氧健身操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女生参与的魅力所在。为了进一步研究健身操对年轻少女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参加健身操锻炼女生的心肺功能进行比较研究, 为中专女生常年开展有氧健身活动提供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方面的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实验组:河南省卫生学校06级英护班50名学生, 进行系统健美操锻炼。

对照组:06护士一班50名学生不进行系统的健美操锻炼。

2.2实验研究法

教师集体组织带领每周5天, 早50分钟健身操锻炼, 每周两次 (每次两节) 体育课, 每次一节课健身操锻炼。课外活动自由练习30分钟。为期两个学期。对照组不进行系统的健身操锻炼。对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的女生的主要形态指示 (体脂指数) 、机能指数 (肺活量安静心率) 和身体形态进行实验前后测定, 并对实验前后测定的指标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有氧健身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中专女生一般都是处在15-18岁, 心脏的发育仍不完善, 心肌纤维短而细, 肌张维之间的间质较少。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 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女生由于生理及学业的原因, 不喜欢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而有氧健身操是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 以人体有氧系统供应能量的一种运动形式, 其运动牲是持续一定时间的 (30-60分钟) , 中低强度, 并将心率控制在120-140次/分钟、时间累积不少于30分钟的全身性运动, 比较符合高中女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主要锻炼学习者的心肺功能, 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

表1, 表2显示试验前两组肺活量和安静心率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进行健身操锻炼后, 实验组肺活量和心率都有显著改善, 说明经过锻炼其心肺功能有显著性提高。健美操是有氧锻炼, 可使呼吸得到增加。吸气时胸廓充分扩展, 使更多肺泡扩张而吸入更多氧气;呼气时胸廓尽量压缩, 从而排出更多二氧化碳。通过长期锻炼, 人呼吸加深, 次数减少, 这是一种最有利而收获最大的呼吸方式, 可使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时间, 呼吸功能好。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 有氧健身操对中专女生的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是心脏功能影响, 从而改善与提高心脏的机能。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0%~80%时, 健身效果最佳。主要是因为心肌组同其他组织一样, 长期中等强度的锻炼可以使其缩力量增强, 冠状动脉循环善的改善, 可以使之营养供应充分, 并且长期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 可使心脏出现运动性肥大, 这种肥大主要表现在左心室内腔的扩张, 心容积增大。由于左心室容积的增大必然使每搏输出量的增大, 而心输出量是一定的, 那么每分钟心率就会减慢, 使心脏出现节能化, 提高了心脏运动后的恢复机能。这样就使得有氧健身操练习者有了很大的心力存储和机能储备, 适应长时间持续运动的需要。资料表明:经常参加有氧健身操的锻炼, 可使心肌氧化代谢有关的蛋白质合成增强, 使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血管弹性改善, 血管口径增大, 血流阻力减小, 从而使得心血管的功能增强。

3.2有氧健身操在塑造形体中的作用

形体指人的身体形态、体态。“形体”分为姿态和体型。姿态是从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 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过长期的健身操练习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 有利于改善不良的身体姿态, 形成优美的体姿,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良好的气质修养, 给人以朝气蓬勃, 健康向上的感觉。

健身操运动对体型的改善是不可忽视。我们都知道脂肪的代谢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需要适当的运动量。如果运动时氧充足, 糖、脂肪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以生成三磷酸腺苷, 供给长时间运动的需要。脂肪参加代谢有一个动员的过程, 在运动开始10—20分钟体内由于肌肉中糖元的代谢能力较高, 脂肪的利用则较低, 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 脂肪的代谢过程加强。由此可见, 低强度, 长时间的有氧健美操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只要每天能消耗体内500千卡的热量, 并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使每日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基本相等, 便可使自己的形体得到改变。有氧健美操锻炼心率多在140次/分上下, 这种活动相当于每小时8—9千米的速度进行长跑。从能量供应的角度上讲, 这种强度的功能属于有氧供能的范围。锻炼中消耗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脂肪的分解。通过有氧健身操练习不仅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也可以使练习者的体型更加优美。我们从表4中可得知, 通过二个学期的有氧健身操锻炼, 练习者的身高没有显著变化, 而练习者的体重却变化显著。良好的身体姿态是形成一个人气质因素的重要因素。而护士的职业更要求她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机能, 也要有优美的身体形态。有氧健身操全套动作练习方式多样, 练习部位广泛, 对人体头、颈、肩、臂、胸、腹、腰、臀、大小腿等各部位均有相应的锻炼方法。其中的柔韧性练习和身体基本姿态的训练, 有利于挺胸、立腰端正体态, 各种波浪转体等动作有助于发展腰腹肌肉, 促使腰腹灵活从而展示衬托人体美的曲线。而各种方向踢腿动作和髋部运动可使臀部肌肉结实有力, 略显上提, 给人以重心提高、双腿健美修长的感觉。

4结论与建议

从实验中我们了解到, 有氧健身操作为一种娱乐性, 观赏性极强, 姿态优美, 节奏性强而又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活动, 不仅受到广大中专女生的欢迎, 而且对中专女生心肺功能和身体形态有着很大的影响。

全民健身, 体制建设, 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人体自我需要和自我工具系统功能的协调统一。中专阶段是很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最后阶段, 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可培养人体良好姿势, 消除提内多余脂肪, 塑造健美形体, 提高心肺功能, 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栗岑岑.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形体和心理素质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07, 10

心肺功能影响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选择

本组54例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19~72岁。入住ICU诱因为严重多发伤(ISS≥25)26例,脓毒性休克18例,胃肠穿孔手术9例,食管癌术后食管胸膜瘘4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3例,重症胰腺炎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例。合并症有糖尿病11例,高血压9例,心功能不全1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9例,高位截瘫2例。

1.1.2 病例分组

54例患者循环稳定后均经家属同意后持续静脉应用改良冬眠合剂进行镇痛镇静,改良冬眠合剂配制方法:200mg哌替啶+50mg/ml异丙嗪+50mg/ml氯丙嗪+0.9%生理盐水配制成50ml。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德尔格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支持(PSV)或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模式,PEEP3~18cm H2O,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及手法进行肺复张,拔出气管插管前均给予胃复安10mg及地塞米松10mg。机械通气过程中严格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常规保护肝肾功能。应用多巴胺及或多巴酚丁胺(3~12)μg/(kg·min);硝酸甘油或硝普钠(0.5~5)μg/(kg·min)泵内持续注射辅助心脏功能31例,重症胰腺炎及胃肠穿孔者用奥美拉唑及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

1.3 评价参数

参数比较:均取3天变化值的绝对值计算算数平均值进行数据统计。所有患者连续动态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不定期检测血常规、动脉血CO2分压(Pa CO2)和氧合指数(OI=PaO2/FiO2)。每天三次按照Rasmay评分动态评估镇静深度、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变化幅度(ΔHR)、并以监护仪中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计算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通过呼吸机监测气道压和平台压变化(Paw、Pplat)、自主呼吸潮气量(Vt)、气道阻力(R),平均动脉压(MB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情况。

注:aⅢ组与Ⅰ、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注:bⅢ组改善最明显,与Ⅰ、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Ⅰ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Ⅲ组波动最小,与Ⅰ、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入ICU情况

Ⅰ、Ⅱ、Ⅲ组患者入ICU时的年龄(岁)、体重/身高指数(kg/m2)、PaCO2、气道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急性生理与健康状况评分(APEACHⅡ评分)、氧合指数(O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APEACH II评分较Ⅰ、Ⅱ组高,OI更低,自主呼吸潮气量Vt低、呼吸频率较高,提示病情更危重(P<0.05)。见表2。

2.2 镇静效果评价

三组患者R a s m a y评分分别为(2.2 2±0.9 4)、(2.89±0.74)、(3.41±0.51),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Ⅰ组镇静程度较浅,部分患者仍有烦躁,眼神或手指示意疼痛,Ⅲ组镇静较深,部分患者呼之不应,对刺激反应差。心率变化幅度(ΔHR)(47.78±11.82)次/分、(39.53±11.80)次/分、(31.94±10.05)次/分,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显示Ⅲ组部分患者在用药初期心率波动较大,且与中心静脉压呈明显负相关。心率变异性分析(96.77±31.74)ms、(119.11±32.22)ms、(141.71±33.40)ms,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2.3 呼吸循环功能评价

应用冬眠合剂后三组患者的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变化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氧合指数改善幅度较大(P<0.05),但Ⅲ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波动幅度较小(P<0.05),Ⅰ组波动最大(P<0.05)。见表3。

2.4 并发症情况

主要并发症有呼吸抑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胀,以及烦躁、谵妄、欣快等神经系统症状。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腹胀分别为7、5、7例,新发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律失常分别为6、4、4例,呼吸抑制及肺部感染分别为6、3、5例。

2.5 机械通气与ICU停留时间

三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2.59±14.23)h,(70.94±15.39)h,(82.06±11.75)h,ICU停留时间分别为(5.35±1.69)d、(5.67±2.05)d、(7.06±1.92)d,Ⅰ组与Ⅱ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Ⅱ组均与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均显示镇痛镇静过度延长患者ICU滞留时间(P<0.05)。停药后脱离呼吸机Ⅰ、Ⅱ组无显著差异,但Ⅲ组停药后脱离呼吸机时间较长,三组分别为(1:1:3)h,且Ⅲ组有2例在拔出气管插管后48h内再次插管。

3 讨论

外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机械通气,因创伤、手术、各种操作引起疼痛,低氧血症,低血糖、酒精、各种插管、恐惧,机械通气不同步等原因及吸痰等操作导致机械通气患者焦虑、躁动、不耐受气管插管、气道痉挛,氧耗增加,并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因此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充分镇痛及处理可逆性原因基础上镇静[1,2]。而通过镇静治疗可使重症患者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代谢和氧需氧耗,以适应受损器官的灌注与氧供水平。

通常,ICU常用的镇静药物有咪达唑仑和丙泊酚,但前者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长时间大量使用该药物具有蓄积作用,对血压影响更为明显。ICU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通常为单一用药,用药剂量较大,对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后者为机械通气患者首选的镇静药物,但是,对于心脏储备功能差、低血容量的患者不应选用异丙酚镇静,且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或成人长时间(>48h)大剂量使用丙泊酚可发生输注综合征(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PRIS[3],甚至短期大剂量输注丙泊酚也可发生PRIS[4]。ICU使用镇痛药物中,吗啡对呼吸抑制较强,不能产生确切的遗忘,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但其耐受性发展要快于吗啡,在延长给药期间需不断增加剂量,且但芬太尼存在二次抑制呼吸的弊端。

由于哌替啶成瘾性比吗啡轻,哌替啶是临床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外伤剧痛、癌性疼痛和各种手术的术前、术后镇痛。氯丙嗪在人体内的许多代谢产物为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因此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其在生物体内易于代谢,不易蓄积,对于需要较长时间镇静时应用效果较好。异丙嗪镇静同时有辅助镇痛作用。有计划的镇痛镇静可有效预防过度镇静[5],我们对预计超过3天机械通气患者中,以Ramsay评分3~4分作为目标,自制改良冬眠合剂进行持续泵入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持续静脉泵入冬眠合剂患者机械通气时气道压、氧合指数、自主呼吸潮气量,血液动力学指标、心肌相关酶学改变与均持续应用盐酸咪达唑仑配合芬太尼相似[6]。

有研究表明[7]:中小剂量的氯丙嗪预处理能够改善小肠缺血后的运动异常,中小剂量的氯丙嗪预处理能够改善小肠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肠运动功能异常;对缺血肝脏、心脏的缺血性损害有保护作用[8,9]。近年来,郝艳玲等人研究发现[10]:通过不同剂量的冬眠合剂对小鼠进行预处理后发现,中等剂量的冬眠合剂能有效延长常压缺氧和亚硝酸纳中毒后的存活时间,而高剂量却缩短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

在本组研究中显示不同剂量冬眠合剂药物有不同的治疗影响。Ⅲ组病情更危重,心肺功能的损害越严重,需要的镇静镇痛剂量也越大,Ⅲ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波动幅度较小可能与镇静程度较深,患者躁动较少有关。Ⅲ组氧合指数改善幅度较大可能与用药前病情更加危重相关而Ⅰ组与Ⅱ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与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病情更危重需要进行的处理措施较多,仍然提示大剂量冬眠合剂易引起镇痛镇静过度而延长患者ICU滞留时间(P<0.05)。

国内学者王世筠等研究发现[11]:冬眠合剂具有降低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和调控炎症反应的作用。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Rasmay评分及心率变化幅度(ΔHR)显示Ⅰ组镇静程度较浅,部分患者仍有烦躁,眼神或手指示意疼痛,Ⅲ组镇静较深部分患者呼之不应,对刺激反应差。心率变异性(HRV)I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Ⅰ组镇静镇痛可能不足,疼痛、插管等各种不适引起的心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少。

心肺功能影响 篇10

【摘要】目的 探讨围心搏骤停期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 方法 对2010-2012年期间的内一科156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现场急救措施进行 回顾总结。

结果 156例实施CPR的患者,复苏成功率达47.5%。

结论 提高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管理,使用推广规范的CPR技术,有效的 提高了CPR的成功率。

【关键词】 围心搏骤停期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时采取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果在临床上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搏骤停的早期信号,做到早期的CPR,并根据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和病因选择适当的复苏顺序,将有助于提高CPR的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2012年间内一科实施CPR的患者156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70岁,原发疾病有心衰,肺源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达47.5%.

2 具体实施情况

2.1 快速判断 判断有无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再选择CPR的顺序。具体为:心律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首选电除颤,如果有明确的心脏疾患引起的呼吸、心搏骤停首选电除颤,同时根据心脏电击除颤后CPR情况,及时确定紧急气管插管。如果没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但有明确的病因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者,首先气管插管,然后根据情况是否进行电除颤.

2.2 及早复苏 心脏骤停后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而本组资料中在6分钟内实施CPR的成功率为64.84%,超过6分钟实施CPR的,成功率仅为35.16%.

2.3 保持气道通畅并进行有效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应采取仰头提颏法,怀疑有颈椎损伤时采取托颌法。我们在抢救中不常规进行呼吸道异物清除,而是发现有异物时随时清除,以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所有的人工呼吸均应给予1秒以上的人工通气。

2.4 选择合适的电击除颤时机 临床实践表明,在心搏骤停的1min内行除颤可以将成功率提高70%-90%,每延迟2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通常单向波首选除颤能量为360J,双向波通常首选能量为150-200J,连续除颤3次,对于除颤不成功者配以胺碘酮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并給予持续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后心电变为交界性、房性、窦性心律或心电变为直线均为除颤成功的标志。

2.5 正确进行气管内插管 在心搏骤停期患者中,心律表现为无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但有明确的病因,如溺水、脑卒中、COPD、烟雾吸入、药物过量、窒息等,(患者可尚存临终心跳)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者,首选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频率为成人10-20次/分,婴儿或儿童为12-20次/分,同时根据插管后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电除颤。

2.6 选择有效的静脉血管及有效的应用复苏药物。优先选择右侧上肢肘前静脉,复苏药物首选肾上腺素,并做好心电监护。

2.7 尽早进行脑复苏护理。心脏骤停后行CPR后有17%-49%的患者可恢复自主循环,但复苏能否存活取决于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在不影响CPR的前提下,及早在复苏开始后5min内开始对病人进行脑部降温,对脑复苏有较大的帮组。

3 讨论

3.1 以上资料中的患者大都处于围心搏骤停期或进行CPR的时间比较早,因此成功的几率比较的大,进一步的说如果能将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见,加强危重患者的监控和救治,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2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对正确运用CPR术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开展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尤为重要。

3.3 大力普及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 有研究证实,在普及了心肺复苏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亡,因此普及此项急救技能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季一娟.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971-972.

[2] 沈洪,赵世峰,度炎﹙编译﹚.《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系列讲座(2)-自动体外除颤与除颤方法.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4

[3] 沈洪,何忠杰 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501-502.

[4] 许荣廷 中毒性心搏骤停急救论谈[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4):817-821

[5] 周秀华,牛德群.急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69

心肺功能影响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入选患者中男37例, 女23例。年龄51~91 (平均68.1) 岁。所有患者都出现呼吸频速、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 端坐呼吸, 经体格检查后发现紫绀、双肺干湿性啰音, 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符合肺血管床淤血, 有渗出现象, 以肺门为中心。参照纽约心脏学会的相关诊断标准[2]分为Ⅲ到Ⅳ级, Ⅲ级8例, Ⅳ52例。原发病为冠心病的患者24例, 原发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26例, 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例, 扩张型心肌病4例。所有患者均根据AHF诊断标准进行确诊[2]。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呼吸 (RR)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 、收缩压 (SBP) 以及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的变化和气促缓解时间。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症状, 观察肺部啰音以及水肿的情况, 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估, 针对性地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吗啡以及其他血管活性药物。集束化治疗有以下控制指标, 均需要在1~2h内完成:对早期目标性SBP进行控制, 2h血压的控制目标为110~140mm Hg, 平均动脉压在75mm Hg以上, 中心静脉压控制在8~15mm Hg, 尿量在0.5ml/ (kg·h) ;在氧疗上2h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5%以上, 鼻导管或面罩吸氧20min后可能股指在90%以下则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经面罩正压通气, 无创模式选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压力支持, 初始设定为5cm H2O (1cm H2O=0.098k Pa) , 每隔5min增加1~2cm H2O, 直到合适的治疗通气参数, 吸氧浓度为40%~50%, 潮气量为6~8ml/kg,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持续对有呼吸缓解困难或耐受力较差的患者气管插管;在心率失常管理上, 要在2h中快速性心房纤颤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10次, 心动过缓的患者需要进行临时起搏治疗;若有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 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指征的患者需要在1h内进行急诊PCI治疗;对所有患者实施血糖管理和胰岛素强化治疗, 将血糖控制在7.5mmol/L以内, 防止低血糖的出现。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RR、Sa O2、SBP以及Pa O2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 观察组RR减缓, SBP降低, Sa O2以及Pa O2升高, 在气促缓解时间上观察组 (4.3±2.7h) 明显低于对照组 (8.3±3.5h) ,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AHF在学术上的定义为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的心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减退, 心脏的负荷明显增加, 产生急性心排血量骤降, 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会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以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3]。AHF目前在急诊中比较常见, 是心血管危重症之一。在本文研究方法中主要以呼吸困难和气促为观察指标, 选取RR、Sa O2、SBP以及Pa O2来反映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其中SBP主要针对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的情况[4]。

集束化治疗的实施需要注意开通急性心力衰竭绿色抢救通道, 制定高效的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抢救路径, 需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进行抢救。此外要在最短时间内降低过高的心脏负荷压力来保证合理的MAP。在吗啡的使用问题上, 应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进行使用,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焦虑的情况时进行静脉注射3mg, 30min后重复。在降低容量负荷方面选用呋塞米, 30min后评估利尿效果, 若为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适当增加剂量或微泵持续注射。对于面罩吸氧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需要尽快行无创面罩辅助通气, 降低呼吸功能, 改善氧合功能。对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引发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尽早行再灌注治疗, 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降低病死率[5]。根据AHF诊治以及早期处理的相关资料制定富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治疗方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中帮助患者稳定呼吸功能和左心功能, 有效缩短呼吸困难的缓解时间, 对患者短期内症状的改善和病情的稳定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 在临床应用, 急诊集束化治疗对AHF患者效果更好,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气促缓解时间, 值得推广。

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呼吸 (RR)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收缩压 (SBP) 以及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变化和气促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RR、SaO2、SBP以及Pa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 观察组RR减缓, SBP降低, SaO2以及PaO2升高, 在气促缓解时间上观察组 (4.3±2.7h) 明显低于对照组 (8.3±3.5h) ,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临床应用, 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更好,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气促缓解时间, 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心肺功能

参考文献

[1]栾晓军.急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现状和诊治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 31 (6) :800-80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 (3) :195-208.

[3]张荣峰, 田晓晨, 夏云龙, 等.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目前的认识和建议: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 (7) :70-73.

[4]何丽蓉, 况九龙.无创通气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 (9) :574-576.

上一篇:国际金融需要新面孔下一篇:图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