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贯功能

2024-05-12

连贯功能(共10篇)

连贯功能 篇1

1. 引言

Thompson (1996) 指出: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部分, 任何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考虑评价。Martin (2003) 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 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 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他指出在语篇语义学的层面上有三个系统共同表达人际意义:评价 (appraisal) 、榷商 (negotiation) 和参与 (involvement) 。他的评价系统把评价资源分为三个方面:态度、介入和分级。本文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挑选一篇文章The Man in the Water, 从语篇实际使用的评价资源出发集中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三个方面在此文中的应用, 以期解答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新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关系的问题, 并揭示这一评价系统对达成语篇连贯所起的积极作用。

2. 评价系统与语篇连贯

“连贯”是话语或者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很难准确地给它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 学者们就一个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那就是, 说话人/作者和听话人/读者在言语交际中会努力构建话语的连贯关系, 因此连贯地取得需要说话人/作者将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成功地综合起来, 为话语理解提供一定的语境基础;同时, 听话人/读者也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来处理语言线索, 对这种语境基础进行合理的解释。

那么评价系统与语篇连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评价系统作为人际功能的拓展, 超越小句层面以语篇为分析单位, 从词汇分析入手揭示了说话人/作者如何建立并调整与听话人读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 说话人/作者为了能在听话人读者身上引起共鸣, 激发他们的参与, 往往会在自己对描述事物的态度上, 语篇的声音来源上, 以及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是可能的、可取的、重要的、意外的或可以理解的。在这一过程中, 说话人/作者会给说话人/作者留下明确或隐含的线索, 引导他们不断更新、调整和选择认知语境, 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含义, 成功与自己建立有效互动的人际关系。因此, 评价系统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

3. 评价分析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的一篇文章The Man in the Water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动人故事。故事的背景是1982年发生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场空难。飞机从华盛顿国际机场起飞不久就失控撞上了一座大桥并坠入冰冷的河水中, 机上人员除五人外其余全部遇难。而这幸存的五人中有一人在面对死亡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他把救生员递给他的救生圈不断传给别人, 直到自己消失在冰冷的河水中。下面我就以本文为例, 集中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文中的体现, 以及它们对实现语篇连贯的促动作用。

(1) 态度

态度主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情感 (emotion) 、行为准则 (ethics) 和审美 (aesthetics) 。在评价理论中相对应的术语为情感、判断和鉴赏。在态度研究中, 语言资源解释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及现象所表达的情感, 利用词汇资源对行为进行判断, 以及对事物的价值进行鉴赏。在The Man in the Water一文中, 作者使用了大量语言资源分别对这场空难 (disaster) 、大自然 (nature) 和英雄 (hero) 进行了描述。其中作者用terrible, the worst, failure对disaster作鉴别;用indifferent, immovable, impersonal, enemy对nature作鉴别;用 (no less) admirable, alert, commitment, selflessness, stunning, kindness and the best对hero作判定。从这些语言资源可以看出, 作者在对空难和大自然的描述中使用了否定评价语, 而对英雄则用了大量的肯定评价语。这样的描述可以使读者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 将冷漠无情的大自然和我们无私勇敢善良的英雄进行鲜明的对比, 继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对英雄肃然起敬。评价理论还认为情感可以是即时的升腾和持续的性情。前者可以用动词后者可以用形容词 (任绍曾, 2008) 。

(2) 介入

介入关注表示语篇和作者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 考察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商榷的方式 (任绍曾, 2008) 。Voloshilov认为, 书面语篇是某种意识形态的独白, 它作出回应, 肯定点什么, 指望得到可能的应答和反诘, 希望得到支持, 等等 (Martin&White, 2005) 。在The Man in the Water一文中作者首先对空难、大自然和英雄做了描写, 里面有幸存者的声音, 共出现了两次, 分别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和第四段。而作者自己的声音却似乎听不到。但是细读全文,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声音贯穿始终。文章的第一段末尾出现了一个问句:“Why, then, the shock here?”作者预料到读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所以不如自己主动提出, 这在语篇策略中被称为“言之在先 (counterexpectancy) ”。所以这个问题代表读者的声音, 是读者向作者索取进一步的解释, 而作者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提供了信息。正是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 语篇的对话性就更加明显了。其次, 我们再来看看文章中的He。通常情况下, 在英语中为了表示一致, 缩略的体现原则是:对某人越是熟悉说话就越不用一清二楚 (Martin&White, 2005) 。也就是说, He在文中具有很高的认知地位。此文中作者一开始就用He指代英雄除了因为他是位匿名英雄外, 还体现了作者认为他与这名匿名英雄之间没有距离,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 继而作者希望实现读者与英雄之间的零距离。文章的五六两段使用了许多“He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he started to read...”“he knew that the trip...”“he must have know it...”“he had to know it”这样的句型。其实当作者这样写时等于是说“I know he knew...”“I know he started...”, 英雄想的就是作者所想的, 英雄要做的就是作者知道他要做的。文章到了最后实际要表达的是He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在这场与大自然的较量中, 人类看似失败了, 但在精神上人类凭借自己的善良和勇敢击败了冷漠无情的大自然, 显示出了人类的伟大。其实这一点在文中作者已经给出了暗示, 第四段最后作者写道:For a while he was Everyman, and thus proof (as if one needed it) that no man is ordinary.最后一段中作者通过We的使用引入了大众的声音, 实现了利用多种声音和读者商榷语篇意义的目的。

(3) 评价维度

Lemke (1998) 指出, 无论我们对这个世界说过什么, 我们会同时表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所说的。即使主要体现概念意义的语句也有作者/说话人的某种态度。这里所说的概念意义有别于程序意义, 后者不影响句子的真值。例如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And on that same afternoon, human nature-groping and struggling-rose to the occasion.文章第七段:Our man, on the other hand, cared totally....For as long as that man could last, they went at each other, nature and man;the one making no distinctions of good and evil, acting on no principles, offering no lifelines;the other acting wholly on distinctions, principles and, per-haps, on faith.作者在描述事情经过的同时慨叹英雄的壮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文的评价维度是可取性 (desirability) 。

4. 结语

本文以马丁的评价系统理论为框架, 主要通过“评价词汇” (evaluative lexis) 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 从而更好地揭示其他语言学不能或很少揭示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提升对评价系统的关注, 并把这一理论灵活地运用到英语学习中, 加强对刺激物的体验和回应, 对克服我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自我的情感感受体验不深, 或没有去深究的问题, 丰富二语学习的体验都不无裨益。

摘要: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问题, 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都必须考虑评价。评价系统的恰当使用对语篇连贯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依托, 着重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此文中的应用, 解答作者如何利用新的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这一问题。

关键词:评价系统,语篇连贯,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Lemke, J.Resources for attitudinal meaning:Evaluativeorientations in text semantics[J].Functions of Languge 5, 1998.

[3]Martin, R., Rose, David.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2003.

[4]Martin, J.R.Hite, P.R.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5.

[5]Voloshinov, V.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Anguage[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6]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7]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语教学与研究, 2001.

[8]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 2004.

[9]马伟林.人际功能的拓展——评价系统述评[J].语言学研究, 2007.

[10]任绍曾.概念隐喻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11]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 2001.

语言表达衔接、连贯 篇2

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事务特别代表伊恩·马丁26日在安理会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说,联合国一直希望卡扎菲和其他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能够被捕并被绳之以法

②这与“过渡委”所下达的命令背道而驰

③有关卡扎菲政权故意杀囚以及反对派施暴的证据也越来越多

④但事实是他遭到虐待并被打死

⑤因此这些行为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下设的国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范围之内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①③②⑤ D.②③①④⑤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②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最近,我又回到白云湖,时值初夏,________。

(2)我们要育的是莲藕,因为它________。

①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大湖之内,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②大湖之内,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

③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④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 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消费时代的市场影响力,不等同于文学成就。

②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和社会经历基础上的。

③但不可否认,“80后作家”也确实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些新元素。

④享有不俗的市场影响力,使“80后作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⑤“80后作家”的创作却并未走出“成长”和“青春”的文学书写谱系。

⑥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A.②⑤④⑥③① B.④⑥①②⑤③

C.②③⑤①④⑥ D.④⑥①③②⑤

5. 为下面三则新闻撰写串联词。

10月28号晚上7点起,广州地铁四号线全线供电出现故障,至今尚未恢复。受困乘客从隧道步行回地铁站内,大量乘客滞留车站内。9点起公交开始运走滞留乘客。

(1)串联词:

今天(29日)早上7点到8点之间,京港澳高速邢台沙河段因大雾天气导致多辆大货车追尾,造成车辆堵塞。目前伤亡情况不明。目前邢台市已经有大批120救护车赶往事故现场。

(2)串联词:

今日可观赏本世纪最亮木星:29日,天空将上演“木星冲日”天象,届时木星将距离地球最近,亮度亦将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在傍晚时分向东面的天空寻找这个太阳系中的“大个子”。

7. 学校举行“金秋诗歌朗诵会”,请你为下面的三个节目撰写两段串联词。

第一个节目:高三年级沈明老师独诵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1)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节目:高二年级教师代表队集体朗诵《奉献之歌》。

(2)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贯功能 篇3

黄国文总结语篇“语篇指一系列连贯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它都必须合乎语法, 并且语义连贯, 包括与外界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连贯, 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 (黄国文, 1988) 。百家讲坛既是一个主讲人以独白的形式向观众讲解, 那它的每一集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 这些语篇内部语言上的连贯如何实现?语篇衔接手段起了重要作用。

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 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手段, 本文只探讨语法衔接手段。

根据韩礼德等的理论, 语法手段分为四类: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本文仅以具有代表性的照应和替代为例。

照应在语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使语篇言简意赅, 还使语篇结构紧凑。根据他们的划分, 照应又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人称照应是指用人称代词及相应的限定词和名词性所有格代词表示的照应关系。如《李清照》第一集, 画外音后主讲人康震讲到:她的父亲李格非, 是一个饱读诗书, 精通儒家经典的这么一个才学之士。

这是画外音后, 语篇的第一句。观众一听, “她”是谁?找不到指称对象, 便需要从上文中寻求答案。原来, “她”指的就是该讲座的主人公, 画外音之前康震提到的李清照, 这样, 通过回指从上文寻求答案, 一个“她”字便把画外音前后的两句话连贯地联系起来了。

指示照应是指用指示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以及冠词所表示的照应关系。在每一集的开始和结束时, 康震的话中体现尤为明显。如第一集结尾他说:

(1) 她岁数不小了, 十六七了, 按照咱们的规矩, 她也该出嫁了……她能看得上谁啊?……那这些呢, 就是我们在下一集《门当户对》里边要给大家讲的, 谢谢大家!

而在第二集一开始, 康震又说到:

(2) 上一集呢, 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李清照的少女时代……

在例 (1) 中, 康老师用“这些”这个指示代词概括了之前提到的大家关心的李清照的问题:她到了出嫁年龄, 会嫁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用指示词“下一集”把观众的关心引到第二集, 留下悬念, 让观众期待下一集的观看。而例 (2) 中, 康震通过指示词“上一集”引出对之前内容的回顾, 再开始新内容的解读。“下一集”和“上一集”仅仅两个指示词便把两集节目连贯地联系在一起。

比较照应是通过比较词来前后照应的衔接手段。朱永生等在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照应对比后发现, 在汉语比较照应中, 形容词和副词没有形态变化, 因而汉语中比较意义是通过词汇或句法来实现的。, 汉语的具体比较照应通过“更”表达, 常用的语法结构是“比……+形容词或副词” (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 2001) 。如:

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最难写, 特别是些女性的内心活动, 更难写。

此例中, 康震首先说到, 写人物内心活动“最难”, 但在这“最难的事”中, 写女性心理活动又“更”难, 通过一个“更”字, 前后两句形成比较照应, 突出了写女性心理活动“难上加难”, 也就表现了李清照非凡的才华。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取代上文中的某一部分。在语篇中, 由于替代形式的意义必须从所替代处去索引, 因而替代起着不可忽视的衔接上下文的作用。和英语不同的是, 汉语中的名词的替代功能往往是通过“的”“者”来体现, 还可用“同样 (的) , 一样 (的) ”来替代名词词组, 相当于英语的the same, 动词替代通过“来、弄、搞“等动词实现, 相当于英语的替代动词do, 小句替代通常用“这样”, 相当于英语的so (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 2001) 。在该讲坛第六集中, 康震为了说明李清照“她不但有婉约之情, 而且有雄壮之气”, 拿她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诗作了一个对比, 上下文这样衔接:

……李清照不一样, 李清照强调的重点是项羽之所以是英雄, 就是他虽然有退路, 但他不走退路……

这个例子中, “不一样”与上一段形成了照应关系, 替代了上文杜牧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观点, 再引出李清照的观点—大丈夫不走退路。两段话便很好地衔接起来了。

本文是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 以康震百家讲坛《李清照》为例, 对中文讲座进行语篇分析, 分析其连贯性的实现。通过对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 该讲座结构紧凑, 实现了集与集之间的连续性以及语篇的完整性, 并实现了语义连贯和脉络清晰, 使观众领会了他的讲解意图。同时, 该分析也是证明衔接理论科学性的一次尝试, 让读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感受中文讲座的魅力。

摘要:百家讲坛是汉语讲座的典型例子,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 从语法衔接手段分析衔接在中文讲座的运用, 试图说明衔接手段的运用使中文讲座逻辑清晰, 前后连贯, 是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中文讲座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中文讲座,衔接手段,连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d Ruqaiya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语言连贯题训练 篇4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_______,________。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象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得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亮光,________,______。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③射得人眼睛发痛④我重大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

2.下面是两段内容关联的文字,其中第二段文字顺序混乱。联系第一段文字,将第二段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列,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序号)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①古借虽狭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②把整个一座古镇跌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③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赖

④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⑤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3.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填句子序号)

①车往上升

②和黄昏一起,我到了复兴,在日本时代的老屋过夜

③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

④车行一路都是山

⑤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顾却

⑥满山是宽大的野芋叶,绿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⑦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4.阅读下面一段话,并从后面的选项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入空处。

你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面不改色谈笑风生,__①_____。你听到秽闻,仿佛在那一刻患了突发性耳聋,脸上毫无表情,___②____。你被美丽美好美妙的景色感动,脸上绝不露出少见多怪的惊异,___③____。

A人们就会以为你少年老成,有大谋大略气概。

B人们就会送你人情练达的评价。

C人们就会感觉你老于世故,可以依赖。

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③处_________

5.把下列文段后的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上,上下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上海磁悬浮列车选用德国最新的TR08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在TR系列中,TR05之前的型号采用的是短定子直线电动机驱动,TR05到TR08采用的都是长定子直线电动机驱动。

①我们研究的车型均用TR加编号命名

②有人把德国生产的世界第一台载人能力的磁悬浮列车称谓TR02

③德国是最早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磁悬浮列车技术上。

A②①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

1.②④,③①。

2.④③①⑤②

3.④⑥③①⑤⑦②

4.①b ②c ③a

写作的衔接与连贯 篇5

一、衔接理论和连贯理论

1. 衔接理论和连贯理论的含义

所谓连贯, 是书面表达中句子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使之更为通畅的方法。崔常青 (2010) 把它定义为, 写作的连贯性是指写作时要把文本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 构成段落的句子要相互关联, 共同表达一致的信息, 从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来。Halliday和Hasan在Cohesion in English中指出“当话语中的某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话语中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就出现了衔接”, 二人把衔接归纳为五种: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连贯是指篇章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无关语句的堆积。衔接是达成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连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语篇的连贯应该具备三个特征: (1) 连续性, 即在语篇中相邻的小句要彼此照应, 或由某个连续成分使他们在形式上彼此相连; (2) 一致性, 即前后句子在逻辑上保持统一; (3) 相关性, 即每个句子必须与语篇话题和上下文彼此相关。陈治安、杜世洪 ( (2002) 提出了“认知心理法”, 认为连贯是听话者利用大脑固有认知和语境信息构建心理模型时的产物。

2. 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通过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语段与语段间的衔接从而达到句与句、语段与语段和语篇的连贯, 对写作材料分类练习, 可以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把连贯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中, 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词汇的联系, 段落的连接, 掌握内部结构之间的层次关系,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衔接与连贯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能够激发学生从句子的连贯着手进行练习, 逐渐达到段落连贯和篇章连贯, 就能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下面将通过实际的实例来说明句子的连贯、语段连贯和篇章连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1.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

句子的连贯是指句子各部分之间符合一般逻辑思维规律、清楚而合理的关系。句子中的词语和部分应当恰当地衔接, 他们之间的关系应十分清楚。写作中常会出现平行结构有缺点、指代关系不清楚、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明确, 还有在人称、数、语态、时态和语气上有混淆等不连贯的句子。我们先看句子“We thought she was charming, intelligent, and a very capable young woman.”和“She told my sister that she was wrong.”第一个句子是要表达平行的意思, 但却没有用平行的结构来表达, 改句意思不清楚、不连贯, 重点不突出, 可将第一个句子改为“We thought she was charming, intelligent, and very capable.”或“We thought she was a charming, intelligent and capable woman.”这样句子就清楚连贯且重点突出了。第二个句子中的代词指代不清楚, she可以指主语, 也可以指my sister, 因而该句可以改成“My sister was told that she was wrong.”、“‘I’m wrong’, she said to my sister.”或“She admitted that she was wrong and said so to my sister.”。经过修正后的句子清楚、明了。

2. 语段的衔接与连贯

语段的衔接是句与句之间借助各种逻辑连接词清楚表达逻辑和语义关系的手段, 而语段的连贯性就是把各个段落符合逻辑地按一定顺序展开, 使段落具有连贯性, 段落中的句子应该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衔接自然流畅。要做到语段具有连贯性, 就要做到:合乎逻辑地组织和安排段落, 并且能够运用一些过渡照应的词汇。例如下面是一段文章要求写“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问题”:B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cause some social problems.Criminals may make use of high technology to commit crimes.And what’s mo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ever-increasing population, the world will to have face energy crisis and pollution.Many people may suffer from energy shortage and air pollution.So w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语段中的主题句是谈及“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问题”, 其“主旨点”是“some social problems”。在第二个例证中, 作者把人口增长作为导致能源危机和污染的一个原因, 脱离了“主旨点”的限定, 而“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与“环境保护”是两个话题, 违反了一个段落一个中心的写作原则, 导致主题表述不连贯, 其逻辑衔接语“and what’s more”, 通常是引出更有趣或很令人激动的事情, 即是引出好的事情, 在此处使用欠妥。建议将前列段落修改成:“B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cause some social problem.The extensive use of high technologyisdecreasingtheemployment opportunities.It also arouses some people’s worry about the prospect that man will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robots.And worst of all, criminals may make use of high technology to commit crimes.”这样, 三个发展句从“高科技的发展减少了就业机会”到“人们担心人类的未来掌握在机器人手中”再到“罪犯可能利用高科技犯罪”, 将三个社会问题层层深入, 思维流畅, 和主题相呼应。

3.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 强调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 有效地组织语篇本身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从而提高进一步提高英语学做教学水平。

程晓堂 (2005) 把连贯研究置于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中, 从语言的三个纯理角度探讨了连贯的本质、表现极其手段, 提出了新的语篇连贯框架, 语篇连贯包括概念连贯 (Ideational Coherence) 、人际连贯 (Interpersonal Coherence) 和篇章连贯 (Textual Coherence) , 而语篇连贯是语篇为了有效地组织语篇本身而体现出来的连贯性。

胡壮麟 (1994) 认为, 英语语篇的衔接模式, 与语段的衔接模式有类似之处, 主要衔接模式有:结构衔接, 逻辑衔接, 词汇衔接和主位———述位衔接。

(2) 写作中语篇衔接与连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在衔接与连贯中, 既包括了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又包括了段落的衔接与连贯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鼓励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积极思考, 通过对不同体裁的作文的反复练习, 牢固树立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衔接和连贯的写作意识, 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因此,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句子、段落和篇章的衔接和连贯写作练习,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总结

连贯是书面表达中句子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使之更为通畅的方法, 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就是统一的话题, 合理的顺序, 前后的呼应。衔接是发话者用来表示经验和人际方面语言连贯的语法手段;连贯是心理现象, 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 (黄国文, 2001) 。衔接和连贯共同作用, 使文章的各个部分紧密联系, 成为有机整体。在英语作文中存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应用的问题, 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注重对教材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分析, 并对学生进行一些启发性的训练, 就能使学生作文组织合理、语句连贯、文字优美, 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3]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4]黄国文.语篇、语言功能、语言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5]陈治安, 杜世.试论连贯研究的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6]罗伟.语写作训练技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7]程晓堂.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连贯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0]张艳红.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学问, 2009 (20) .

[11]崔长青.迎刃而解英语写作技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0.

也谈语篇连贯 篇6

1 什么是语篇

“在Halliday看来,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而不是一个大于句子的语法单位。一个语段能否称得上是语篇,主要看它是否算得上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朱永生,严世清,2001:44)从这个定义说来,不是把几句话放在一起就算得上是语篇,要想成为语篇,必须要是连贯的有意义的,要能够成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这样说,只要是语篇就是连贯的。不连贯的几句话(姑且称之为语段)放到一起就根本不在语篇是否连贯的讨论范围内,这样就自然清除了那些拿不相关的语段来说连贯问题的例子。很多人在讨论连贯时都没有强调语篇的概念,而且拿出些所谓的反例。例如这个被反复引用的例子,其目的是要说明衔接有手段并不一定就是连贯的。

I bought a Ford.The car in which President Wilson rode down the Champs Elysees was black.Black English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The discussions between the presidents ended last week.A week has seven days.Every day I feed my cat.Cats have four legs.The cat is on the mat.Mat has three letters.(Brown and Yule,2000:197)

如果坚持上面语篇的定义,这个语段显然不是语篇,它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也不清楚要表达什么内容,只是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杜撰出来的,所以应该理所当然的排除出讨论之列。

所以,在此我们首先给出语篇的概念,目的就在于事先树立一个语篇的标尺。接下来要讨论的是连贯的概念,从上面的分析看来,一个语段是否能称为语篇,前提是必须要连贯,所以,确定连贯的概念应该是首要的。

2 什么是连贯

提到连贯,就进入了相当有争议的话题,一旦在连贯的问题上达成共识,那就不必再讨论了。“Van Dijk认为:‘连贯是话语的一种语义特征,它依赖的是每个单句与其它句子的解释之间的联系’;Crystal认为,连贯指的是‘语篇中所表达的各种概念和关系必须彼此相关,从而使我们能对语篇的深层意义进行合理的推理’;Widdowson在区分衔接和连贯这两个概念时对连贯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他说:‘衔接指的是语篇构筑过程中借助各种结构上的运作把不同的命题联系在一起的方式,而连贯指的是这些命题的言外功能以及这些命题如何被用来创造不同类型的话语,如报告行话语……如果杜撰认为话语中按某种顺序出现的命题与他自己能接受的言外功能做到彼此相联,那么他就认为这段话语是连贯的。’”(朱永生,严世清,2001:82)王小红(2000)认为,语篇的连贯(textual coherence)指的是一段话语或某个语篇的不同部分在意义上的联系。Cook(1989)认为连贯是语篇的内在意义、整体感和目的等的综合质量。Nunan(1993)指出连贯能够使语篇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连串的不相关的语言。McCarthy(1993)说连贯使语篇成为一个意义单位。劳允栋的《英汉语言学词典》给连贯下的定义是:“谈话语段之间或文章句子之间在意义上的顺理成章的关系。有时虽然没有语法或词汇的联系,但一定的共同认识可形成连贯性。”(转引自胡英,2005)而胡英(2005)自己得出的结论是“连贯可被看作是一种逻辑上的,存在于语篇深层的无形网络,它把语篇凝结成为一个语义整体。”陈海庆,张绍杰(2004)认为,语篇连贯具有多维性,它既体现于语义层面,也体现于语用层面和交际双方的心理互动层面,因此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从整体性和动态性上把握它。等等不一而足,但仔细看来,无外乎这几种。正是以下要讨论的内容。

3 连贯定义的分类

上面提到的连贯定义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可能罗列所有定义,然而这些定义都可归为几个大类:

1)语义类:就是指连贯是语义上的连贯,句子是否连贯从语义上就可以判断。朱永生,严世清(2001),McCarthy(1993),胡英(2005)等持该观点。比如:John is a bachelor,he will di-vorce next week.

他们觉得这句话不连贯,前后矛盾。从语义角度研究句义是不考虑语境因素的,只注重分析字面意思以及逻辑问题,有从真值条件考虑句义的意味。

2)语用类。

杨斐翡(2000)从合作原则看语篇连贯问题;陈海庆,张绍杰(2004)应用言语行为理论来研究语篇连贯;廖美珍(2005)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连贯,等等都可归入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连贯问题。语用研究就是充分考虑话语或语篇的语境,比如当时当地情况,文化习俗,语篇上下文等等。所以,在语用观点看来,John is a bachelor,he will divorce next week.在一定的语境下是连贯的,比如是两个人在闲谈John的情况,一个说John现在还是光棍吧?另一个知情的人说,呵呵,他是光棍呢,下个星期都要离婚了。意思是说他早结婚了,马上都要离婚了,怎么可能还是光棍嘛。这么看来,这句话就是连贯的。还有语用学里经常举的例子

A:Mrs.X is an old bag.

B: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 hasn't it?

仅从语义的角度看这两句话毫无关系,前者说人,后者说天气,简直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语用学里看来,它们是连贯的,后者的意思是说,现在不便说Mrs.X,现在是开会的时间,或者Mrs.X的朋友就在旁边,等等,目的是让前者别说Mrs.X了。这两句话显然是连贯的。

3)认知类。

也有很多学者从认知角度谈语篇连贯问题,认为语篇连贯跟人的认知密切相关,要考虑人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等多种因素。单从这点考虑即强调语篇连贯与多种因素有关,认知观和语用观有诸多相通之处。

4)兼顾类。

显然,兼顾就是把以上的观点都考虑进来的观点,认为语篇连贯既是语义的,又是语用的、认知的。

4 我们对连贯的理解

在我们看来,语义观忽视或有意悬置语境、认知等因素,单从意义考虑语篇连贯,显然是不完整的,它会把许多连贯的语篇看成是不连贯的。但要指出的是,从语义角度看来是连贯的语篇那就一定是连贯的,这是它的优点。而语用和认知观通过考虑多种因素,认为很多语义上不连贯的语篇事实上是连贯的,特别是很多没有形式标记的隐形连贯,这大大拓展了连贯的解释力,也弥补了语义观的不足。然而问题在于,很多看起来不连贯的语篇,在这种观点的一系列“推导”下又成了连贯的了,可能会产生不连贯也会连贯的问题,至少在有些情况下会很牵强。也就是说,它夸大了连贯的可能性,什么都是连贯的了。也就是说,这两种观点都有走极端的嫌疑,前者卡的太死而后者放得过宽。

到底怎样确定连贯呢?还是没有统一适用的标准。有人甚至用句子结构来判定连贯。李治平(2007)根据句子的类型提出了连贯度量级:D(缺元结构)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一个词“变化”把整个语段连在了一起。所以说,由于百科知识储备不同,有些连贯的语篇有人认为是不连贯的而有人认为是连贯的。自然,其连贯与否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只是一部分读者不能发现而已。比如说原子弹专家对一群农民讲原子弹的原理,听者肯定不知所云,那就能说专家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么?显然不能。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对语篇的理解,认为能够称作是语篇的,那就应该是连贯的,也就是说连贯是一个语段成为语篇的前提,也就否定了那些杜撰一篇语段来讨论连贯问题的做法。接着分析了现行的一些对什么是连贯的观点,并作了分类。同时指出了这些观点不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了一些自己对连贯的看法。语篇连贯与否可从其本质着眼,然而,怎样确定其本质又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Gillian B,Yule G.Discourse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陈海庆.从动态语篇观看语篇连贯的形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2007,23(2):74-78.

[3]陈海庆,张绍杰.语篇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20-426.

[4]胡英.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2(5):96-99.

[5]李治平.会话结构与连贯度量级[J].语言文字应用,2007(2):50-58.

[6]廖美珍.目的原则与语篇连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5):351-357.

[7]王小红.认知心理状态在理解隐性话语和隐性连贯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22(4):98-101.

[8]杨斐翡.违背合作原则与语篇连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109(4):90-93.

语篇衔接连贯与翻译 篇7

衔接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语篇是自然语言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 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 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体现语篇表层的语言结构关系, 表现句子之间在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 是语篇的谋篇机制。韩礼德等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当语篇中的某一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另一部分时, 这两部分就产生了衔接关系。因此衔接是跨越句子界限的, 其作用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 帮助实现语篇的连贯。一般地, 衔接手段有五类: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前四类为语法衔接手段, 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方式, 各衔接手段将语义上相互依赖的语篇组成成分连为一体。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衔接手段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进而对翻译产生一定影响, 翻译过程中应做适当调整。

二、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

译者不同于一般读者, 他承担着对原作进行传达的任务和义务。不同语言的衔接手段各有不同, 对原文衔接手段的认识, 并不必然导致译文衔接手段的得体, 因此译者对原语和目的语的衔接手段都要有深入的了解。

从语句衔接方式来说, 英语多用“形合法”, 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 (分句) 衔接起来, 而汉语多用“意合法”, 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要一定依赖连接词语。因而, 英语多连接词语, 而且这些连接词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汉语中虽然也有一些连接词, 但在表达中, 人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少用或不用连接词的趋势。在语法上, 英语语法是显性的, 而汉语的语法则属隐性。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 许多逻辑关系靠意义来表达, 语法处于次要地位。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 不考虑语法甚至不考虑逻辑汉语最常用的省略是主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较少。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随着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汉语替代的频率低于英语, 汉语往往用原词复现的方式来达到语篇的衔接。英语的照应多用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而汉语常用零式指代和名词的重复。

三、衔接的手段

汉语篇章中的连贯关系大多依赖于隐性的衔接手段。相比之下, 英语却在很大程度上运用显性的衔接手段来创造语篇的连贯。现代汉语源自于宋、元以来的白话文, 其句法以“散”著称。不过汉语“形散神不散”, 句子结构虽灵活、松散、短小, 句子与句子间的语义关系却仍然明了, 但不是凭借形式或逻辑上的用语, 而是凭借作者或主体的意念、意识流。英语却是讲求“形合”的语言, 其段落篇章的连贯和流畅都依赖于显性的衔接手段。英语注意结构的严谨, 不论是句子还是语词都要求体现清楚的逻辑关系。

3.1、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也就是说, 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由于照应与语言的语法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照应衔接手段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运用。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重语篇的内在逻辑关系, 而不重表层形式的连接, 所以, 汉语中各种照应衔接手段常常呈隐性状态。相比之下, 英语是语法型语言, 各种句式有其严谨的表现形式, 注重用表层语言形式传达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 英语的照应衔接手段在汉语中常表示为零式照应或其他衔接手段翻译时, 应理清原语语篇的指称关系, 并根据汉英不同的指称衔接特点, 在译文中合理构建衔接框架, 重现原文的照应关系。

3.2、省略和替代

省略指篇章句子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 但这些缺省成分通常可以在语境中找到。于是, 省略便利用词项空缺的方式达到了上下文衔接的目的。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取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 以简约达意, 避免重复。省略和替代都是为了更好地衔接上下文。从英汉对比来看, 汉语中常省略主语, 英译时需添加主语;英语却常省略动词, 留下主语与助动词, 汉译时, 需要把英语中省略的动词复现出来, 或用替代的方式表现出来。

3.3、连接

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 又称逻辑联系语 (黄国文, 1988) 。通过使用各种连接词语, 句子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可以明确表示出来。连接词语既可以是连词, 或是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及其短语, 也可以是分句。由于英汉语言体系的差异, 英语中使用连接词语的情况有时多于汉语, 汉语小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全通过连接词语向读者表示, 因此, 翻译时译者应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 注意运用逻辑联系语加强句子之间的衔接, 显现各种语义关系。

3.4、词汇衔接

语篇中的一些词语相互之间存在着语义上的联系, 词汇衔接就是通过词语选择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语义链, 从而建立篇章的连续性。同现关系是指词汇在某一语篇中共同出现的语言现象, 在一定语境中意义上有联系的词会出现在同一语义场, 语篇中各句子通过这些关系词汇相互联系起来, 使得对一个句义的解读必须依赖其他句子, 从而构成衔接。复现关系是

指通过词语的重复、同义、近义、上下义和广义等关系使语篇粘连。比较起来, 汉语倾向于多用重复手段, 而英语则较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及其他衔接手段体现衔接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 语篇的衔接手段对于翻译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两种语言在构建语篇连贯上的差异, 尽量摆脱源语在结构和用语上的限制。译者如果囿于源语的束缚, 就会使译出的文字带上源语的语法和语义结构, 使读者产生误差, 致使语句不畅、意义令人费解。源语对译者能进行干扰, 是因为其汉语水平一般高于英语水平, 使汉语的表层结构先入为主而给读者带来束缚。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唯有充分了解和熟悉目的语的形式特征, 方能摆脱这一拘囿, 译出好的文字。

摘要:英汉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由于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 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 因此有必要探究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篇衔接和连贯。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翻译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专题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篇8

一、简明

简明,“简”即“简练”,就是表达不啰唆,不重复,没有多余的文字;“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让人读了能准确理解文字含义。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言辞不能令人费解,二是不能出现歧义。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2. 避免重复赘余,废话连篇。

3. 学会省略和替代。

4. 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5)合理安排句子,选用合适的句式等。

二、连贯

要做到语言表达连贯,一定要保证话题统一,表述角度一致,语境和谐,并要保持合理的句序,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具有承递性、时序性、尊卑之分、个体与集体之分、主动与被动之分的词语要按照相应顺序排列。

2. 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排序要合乎语法规范。

3. 句序排序类试题,要注意抓中心,抓思路,辨层次,抓关键性词语,如首先、其次、开头、接着等。

4. 嵌入词句类试题,要联系前后文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与分析,使前后呼应,衔接紧密。

三、得体

得体,也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语言环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要做到语言得体,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2. 恰当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3. 注意特定的场合和情景。

4. 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典型例题解析】

1.(2016年全国新课标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简明、连贯、得体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试题形式为依据上下文语境进行补写。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懂题干,然后依据题干要求读懂文段,进而组织答案。这段文字说的是花青素对花的颜色的影响。从文段看,第①空是一个总结句,重点是对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中时则是紫色”的归纳总结;第②空是一个递进句,是对“更令人惊奇”的现象的描述;第③空是一个承接句,承接前文“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需要补写的三句话均为陈述句,要符合试题所给语段的整体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②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③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2.(2016年全国新课标I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解析】题干提示这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要求考生“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写什么,有哪些要求,然后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看懂图文,把握“构思框架”的结构,依次分层进行解说。

这个“构思框架”由四个层次组成,应按照由下往上的顺序逐层介绍。解答这类试题,思路和顺序是:读试题——识图表——察信息——分层次——找关联——作归纳——精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要把试题的题干信息与试题的图文信息联系起来,依据试题要求答题。

【参考答案】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手工作品展示。

【常见题型撷英】

1.(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3.(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2016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5.(2016年江苏卷)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6.(2016年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7(.2016年山东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8.(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需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9.(201 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 个字。

1 0.(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1 1.(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 2.(201 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 个字。

【新题演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下面是两个绿色食品标志,请围绕这组图标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个字。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享受现代文明的人都不能忽略他人应有的权利,毕竟生活在老房子里的种种不便,制约着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必须让古民居的拥有者共享文明进步。在欧洲很多国家,建筑外表几百年未曾改变,但不等于说室内也经久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居外貌的修缮注重修旧如旧,而不是推倒重来,只有这样才利于古村落的保护。

A.室内要重新装修,体现当代风格

B.房内应该根据居住者的需要进行改建

C.室内需要重新进行规划改造

D.房内可合理改造,提高舒适度

4.下面是中国邮政2016年1月5日发行的《丙申年》特种邮票。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下面是漫画《春望》,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春望

(选自2016年5月13日《讽刺与幽默》,作者:林伟雄)

6.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的词中有些是多余的,请从语言表达简明的角度,选出其中可以删掉的词语。(只填序号)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加大外方对中国公民实行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

B.中国公民将享受到外方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

C.推动外方对中国公民实行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

D.中国公民从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中得到实惠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有各大都市542位华社团体领导人遭日军逮捕

B.日军在各大都市逮捕542位华社团体领导人

C.各大都市华社团体的542位领导人遭日军逮捕

D.日军在各大都市逮捕华社团体领导人542位

9.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25个字。

1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20个字。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梦想

②给孩子们最想要也最适合的教育

③审慎对待他们的精神需求

④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

⑤必须了解儿童

⑥家长也才能走出“一步不能落下”的焦虑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

②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

③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

④为了加快阅卷速度

⑤此即古人所谓“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

⑥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

A.④②⑥①③⑤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③⑤②④⑥D.④①②⑤③⑥

1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

②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沙化导致生态恶化和贫困加剧

④局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仍在扩展,防沙治沙仍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⑤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⑥我国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A.⑥①③⑤②④B.⑥④①③②⑤

C.①②⑤③⑥④D.⑤⑥②①③④

1 4《.孟子》中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写出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9 0 个字。

1 5.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我的恩师拜托我到阅览室里帮他借阅一本《平凡的世界》。

B.我抽空惠顾了一下当地最大的购物超市,发现偌大的超市顾客竟寥若晨星。

C.张琪见到李汉,激动地说:“前些天收到玉音,非常高兴。今日得见,更加兴奋。”

D.父亲节当天,几个同学相约去参加中学时代恩师的高寿。

16.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给老师的感谢信中的一段话,存在着许多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我知道,没有您的辛勤栽培,就不可能有我飞黄腾达的今天,也不会让您因我的成就而感到欣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不断进步,力争做出更大的成就,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现在,我的孩子又成为您的学生,我希望您能像当年栽培我一样栽培令爱。

17.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激励的目光,有时也会听到嘲讽的话语。对此,请你写一段话劝勉好友。要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18.请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所吃过的一种水果及你的吃法。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生动,150个字左右。

【常见题型撷英】

1.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报道。

3.①变成了太空垃圾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4.D【解析】“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指的是暮春时节,而语句中却出现了“初春”二字,故错误。

5.C【解析】第一组主要写读书,第二组侧重同伴间的情谊,第三组表现的是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寸草春晖,比喻父母恩情,难报万一;不能用于第二组。指点江山,多用来表示昂扬向上的气势,不能用于第三组。

6.B【解析】昆曲属于戏曲,是表演艺术,自然是“假笑啼”;评书属于说话艺术,自然是“绘声绘色”;古琴属于乐器,和“雅曲”“高山流水”相匹配;木偶戏和“舞台虽小有机关”相匹配。

7.示例: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②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

8.A【解析】B项,重点在“汽车的改造”上,与后面“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的侧重点不符。C项,突出的是“汽车改造”的作用,与后面“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衔接不紧密。D项,说法太过绝对。

9.示例: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能节省大量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10.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11.C【解析】“这些兴奋性的刺激”承接前文,指代横线前面句子列举的“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排除A、B项。“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与横线后面的“内啡肽又……”形成顶真,衔接紧密,由此排除D项。

12.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简单、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新题演练】

1.①写作是用来沟通和传承的②正是因为觉得其中没有作者的真心真意③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

2.示例:两个标志都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三部分构成,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图形为白色,底色为绿色;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图形为绿色,底色为白色。两个图标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中的安全、无污染食品。

3.D

4.第一个邮票,猴子手托寿桃,面带笑容,形象活泼可爱,生动传神,寓意是灵猴献瑞。第二个邮票,一只金猴抱着两只小猴象征亲情,有着福寿双至的吉祥寓意。

5.示例:漫画的画面由两个正在耕作的手握农具的中老年农民、禾苗庄稼、田地、小路、春天的背景五个要素构成。寓意:春天来了,农民们正在给庄稼培土施肥,他们是在耕种丰收和希望。

6.①②③④⑤⑥⑨

7.C【解析】根据横线所在语句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该句的主语应是“我们”(代指国家机关),谓语分别是“开展工作”“沟通磋商”“提供”等,所以所填语句的主语也应限定为“我们”,据此可以排除B、D项;A项,“加大”“实行”“签证政策”不搭配,所以该项也应被排除。

8.B【解析】根据前面两句的结构特点,该处的语句应从B、D两项中选择,相比较而言,B项的语序更合乎语法规范。

9.①但依然是许多国家希望企及的快速度②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对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大需求

10.①自由职业者想的是体制内的稳定②城里的人想的是去享受田园生活③是内心世界与外界社会要求之间的不统一

11.D【解析】根据家长给予孩子教育的逻辑顺序看,首先应该是“了解孩子”,这是前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对症下药”;②句与③句相比较,明显②句更适合排在最后。

12.A【解析】从所提供的六个句子来看,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句组,其中,①⑥交代的是阅卷的方法,④②是“想尽办法”这一动作行为的目的,③⑤则是对“第一印象”的解释说明。据此来筛选答案,可以确定A项是正确的。

13.B【解析】本题我们可以先从选项来分析,从各项的第一句看,D项显然不合适,太突兀;比较①⑥两句,应该先说⑥句,因为该句首先提出“沙化”这一概念,其余都是对这一概念的解说,故可以排除C项。从剩余的五句来看,①④两句说的是沙化土地的分布和面积等,②③⑤说的是沙化对人们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根据这一分析,可以确定答案为B。

14.示例: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就是帮助别人行善;善于帮助别人行善,就是提升自己的修养;善于提升自己的修养,也就提升了自己的价值。凡是想为他人做善事的人,一定要从学习别人的长处开始。

15.C【解析】A项,“拜托”指托付对方办事,是敬辞。B项,“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如“欢迎惠顾”。D项,“高寿”是询问年长的人的年龄时所用的敬辞。

16.①“飞黄腾达”应改为“成绩突出”;②第一个“成就”应改为“成绩”;③“养育”应改为“教导”;④“令爱”应改为“小女”。

17.示例:嘲讽是一种力量,它能使强者从泥潭中崛起;激励也是一种力量,它能使弱者增强自信。

生动形象 连贯得体 篇9

2010年11月21日,在本届亚运会上获得三金两铜的中国龙舟队在三个月前才正式组建,但这支“临时军团”为了让龙舟这个中国传统项目取得好成绩,吃了很多的苦,抽筋、呕吐几乎是家常便饭,每一次下船,所有人的全身都是湿的。这次的三块金牌中,1000米比的是耐力,500米比的是速度,最后一个项目250米最艰苦,在这个项目中,中国队并不是最强,参赛的每个队都对250米金牌志在必得,尤其像印尼队,他们男子项目拿了两块金牌,女子队特别想拿到一块金牌,大家拼得很厉害,冲刺的时候真是拼了命,夺冠的优势只有0.135秒,可以说,这块金牌是中国龙舟队用了最大力量拼出来的。

你对中国龙舟队队员们说:

2. 根据下面设定的情景,假如你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请设计两个你想了解的问题。

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由来已久,2010年9月7日发生撞船事件后中日钓鱼岛的主权争端问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主权争夺公开化”。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对于日本的公开挑衅,国人义愤填膺。请你以《学生通讯社》记者的身份就这一话题对外交部长杨洁篪进行采访。

(1)

(2)

3.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街接、语序正确的一段话。(只填句子序号)

①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

②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

③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

④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⑤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在绵绵的春雨里,一眼望去,它们竟构成了落“叶”缤纷的世界: 落入地上的泥浆里。

(2)啊!春天的落叶啊!你“ ”。

①徐徐落下,稠密如雨;②稠密如雨,徐徐落下;③落得辉煌,失得惬意;欣欣而来,尉尉而去④欣欣而来,尉尉而去;落得辉煌,失得惬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在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诗句。

从《文选》的赋、唐宋诗词到明清小说,有多少关于楼馆的描写。“ 甲 ”多么旖旎,“ 乙 ”多么凄清,前者大概高不过两层,后者也许只是江边的吊脚木楼;“ 丙 ”,我想只存在于游子的凝望之中。然而这些诗句,不因它写到的绣楼其实或只是寻常百姓家那清瓦粉墙一窗如洞的丈许危楼而减色,因为情是真的,使你不觉其夸饰,并且相信“ 丁 ”。

A. 独倚望江楼 B. 满楼红袖招 C.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D.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甲 乙 丙 丁

6.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世界体育爱好者齐聚广州。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写一段欢迎词。(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明得体,字数在60字以内。)

7. 如果你买了一本书想送给同学,请你写一段随书送达的寄语。(不超过80字)

8. 下面是新华中学五十周年校庆时一位嘉宾代表的致辞,其中有四处用语不得当,请找出并改正过来。

今天,我们不辞辛劳地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参加母校的50周年校庆典礼。作为新华中学的一分子,当听到新华中学将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的消息后,我们都十分高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只要母校有困难,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

9. 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请写一段文字来描写黄昏时分的景物,以此来衬托人物心情。(语言要鲜明生动形象,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李媛同学在武汉市的艺术小人才比赛中获得了舞蹈组的一等奖,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为她颁发了奖状,黄昏时分,她走在回家的路上……

转喻与语篇的连贯 篇10

关键词:转喻,认知机制,语篇连贯

1. 引言

对隐喻和转喻研究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切入较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构成人类许多概念形成基础的心理机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学者们对于转喻的关注较少。转喻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和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上。本文主要讨论转喻的本质及其内部的运作机制,并阐释转喻在语篇连贯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转喻的本质及认知机制

转喻是日常言语的一个普遍特征,在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中都具有系统性的体现。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而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凸显的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常为同一认知域内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赵艳芳,2001),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代替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语言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在转喻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akoff (1987)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转喻的生成和理解与理想化认知模型密切相关。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认知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Langacker (1999)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

3. 转喻的分类

Gibbs (1994)把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命题式(propositional)转喻,这一类转喻又可分为指称式(referential)和谓词式(predicational)两类;二是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转喻。

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这一类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的现象。比如下例中的China指代中国人民:China is all excited about the Beijing Olympics.谓词转喻是指用一种表达式借代另一种表达式,如:(1) She was able to win the speech contest代(2) She won the speech contest.人们很多情况下用(1)句在表达与(2)句完全相同的命题内容。

Panther与Thornburg (1998)将认知与语用相结合,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的概念。通过这种转喻,一种以言行事被用来代替另一种以言行事。Panther与Thornburg把言语行为转喻的概念与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行为场境(action scenario)结合了起来。场境是专用来描述一系列连续事件的认知模式。Panther与Thornburg认为一个“行为场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前段,用来陈述行为发生所需满足的条件,是行为的准备阶段。核心段,描述行为的基本特征。结果段(result),描述若行为被恰当实施的即时结果。后段,表示行为预期的(intended)或非预期的(unintended)后果(consequences)。行为场境的每个组成部分与整个场境之间都具有转喻关系(metonymic relation),也就是说场境的每个部分都能够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

4. 转喻对语篇连贯的阐释

尽管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衔接对语篇的连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Halliday&Hasan),然而许多没有衔接手段的语篇也具有连贯性。Givon认为连贯是一种心理现象,他指出我们真正要研究的连贯不是外在语篇(external text)的连贯,而是能生成、能提取内在语篇(mental text)的心理连贯(朱永生,2001)。转喻在构建心理连贯中起了重要作用。

转喻是人们思维的反应,转喻所依赖的认知框架是以经验相关为基础的。指称转喻正是建立在一种心理可及性的基础上取得心理连贯的,听话人或读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构建起认知框架,由指称词汇激活指称对象。例如:

The ham sandwich is at table 7.

在餐馆的背景下,服务员对于顾客所知甚少,顾客所点的餐点是餐馆这一认知模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区别顾客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这里服务员将顾客用“ham sandwich”指代,对于参与交际的人来说意思非常清晰,交际目的可以达到,即送餐给7号台的客人。并且这里遵循了经济的原则,用最鲜明的特征最简洁的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言语行为的转喻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随处可见,重要的原因也是由于它符合人们的推理思维,或者说它是人们思维的产物,人们通过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获得话语的连贯。Widdowson (1978)认为真正决定话语连贯的是言外之意。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词语仅可激活言语行为脚本中的一个成分,但是由于该成分与其他成分和脚本整体之间存在着互为结构的关系,可以在推理时以脚本中诸成分所指的概念为对象,行使借代功能,从而保证话语的深层连贯。在实际生活中只要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无需全面具体地把行为场景一一交代清楚。例如:

(1) A:Why can’t you come on time?

B:I didn’t expect the traffic was so terrible.I left my office half an hour ago.

A, B两人之间的对话不存在衔接手段,但话语意义是连贯的。这里转喻在话语的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交际中通过话语信息对行为脚本的激活,用此话语代替彼话语从而引导听话人建立起话语的关联。B没有料到交通状况如此差,尽管半小时前就出门还是迟到了。此处符合概念转喻“原因代结果”(cause for effect)的认知规律。

vegetarian就隐含着不食肉类,转喻委婉拒绝邀请的意思。这类用法都符合转喻的言语行为脚本模式,听话人也能成功获得信息。

(2) A:Do you like some meat?

B:I am a vegetarian.

5. 结语

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以来源义作为背景凸显出目标义。转喻来源于人们的普遍性转喻思维。三种转喻对语篇的连贯都起着重要作用,言语行为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转喻有很好的解释作用,阐释了通过转喻获得心理连贯的过程。转喻符合语言交际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和礼貌原则。人们有时候会采用转喻以较礼貌委婉的方式交流信息,比如用wash the hands指代上厕所。通过一定的语境理解转喻是得到语篇连贯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Gibbs, Raymond W., Jr.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Lakoff, G.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Langacker, R.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 York:Moulton de Gruyter, 1999.

[4]Panther, K.U., Thornburg, L.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 (30) :755-769.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高含硫净化下一篇:高校后勤食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