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连贯的认知

2024-09-22

话语连贯的认知(共7篇)

话语连贯的认知 篇1

一、语篇意义连贯

随着语篇语言学 (text-linguistics) 在20世纪60年代的兴起, 语篇连贯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语篇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各种不同的概念能够有机结合、共同作用, 形成一个语义整体, 并能够在交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其中靠的就是连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语篇连贯不仅取决于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 主要还是依靠心智上的连贯性获得的, 这就是Givon所说的“the coherence in mental text”, 它是生成连贯语篇的前提条件, 也是确定衔接手段的心理基础。衔接与连贯具有辩证关系:一方面, 衔接有助于实现认知上的连贯, 但是前者不一定是后者的必要条件;而另一方面, 连贯是衔接表达的认知基础。

二、语篇连贯的认知分析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语篇连贯也是语篇语言学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与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神经系统、心理等之间的关系。郭纯洁通过对图画中的信息结构和与此相关的语篇中的信息结构之间的比较发现了认知行为在其中的作用, 并且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有其认知内涵, 语篇连贯性的实质在于语篇中的信息结构对共享认知模式的依附性上”。研究表明, 当语篇表达的意义与一定的认知模式相一致时, 语篇就是连贯的、可以理解的。

1.关联理论与语篇连贯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对语言学发展影响深远的关联理论, 它把交际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活动, 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关联理论建立在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个关联原则之上。语篇的连贯性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相关联, 连贯性产生于听话人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对关联性的寻求, 它与听话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建构密切相关, 而衔接手段的目的却是制约话语的关联方式, 从而减少听话者在关联性的寻求过程中所付出的认知努力。实际上, 每个明示交际行为都自动传递相关性的假设, 该刺激的关联性值得听话者付出加工努力, 在同等条件下, 认知效果越大, 关联性就越大, 加工努力反而越小。如:

A:听说你一周在外面吃四五次饭。

B:身不由己啊。

A:一定要注意身体。

表面上看, 这几句话根本不存在任何关联, 吃饭怎么会身不由己呢, 其实A和B两者都有一个已知信息, 就是通过身不由己来暗示B工作忙, 应酬多, 要经常在外面吃饭, 而心理已经存在的这一信息, 是达到双方理解话语并使之连贯的一个重要信息。A知道工作应酬不得已要喝酒, 通过一定要注意身体间接暗示对方要少喝酒。在这个对话中就包含一个双方交际推理的过程, 加上个体的认识和已知的经验, 使得原本看似不连贯的对话连贯起来。

在交际过程中, 人们往往会对已知的或熟悉的概念加以省略, 甚至将毫不相干的概念置于同一语句或语篇中, 这时从传统衔接手段的角度来看, 语篇是不连贯的。由于关联原则反映了人类认知系统中本能和潜意识的内容, 因此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 若使用关联理论, 人们仍然可以理解该语篇, 并认为它是连贯的。

2.转喻认知机制与语篇连贯

Lakoff和Johnson认为转喻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Radden和kovecses提出了一个广为认同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 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基本工具, 转喻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基本模式, 它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转喻的角度来分析包括语篇连贯等许多认知现象。

凸显的观点揭示了转喻的一般认知机制, 可以通过对一个人、事物或事件中凸显的, 易理解的或易感知的部分的理解来感知整个人、事物或事件。

例如:那个穿红裙子的又来了。

这个句子运用转喻机制, 通过红裙子这一明显的特征来代替穿红裙子的人。

理想化认知模型是对人们生活经历和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 它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简约的认知框架。同一认知框架内的相关概念和命题相互替代 (部分替代整体或其他部分) 构成转喻。例如甲问乙“你怎么过暑假?”乙回答说“我去旅游”。其实有关“去旅游”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里还包括“定地点”、“买票”、“坐车去”, 以及“参观”“游玩”“吃饭”“住宿”“坐车回来”等一系列命题 (子事件) , 而乙只不过是用整个模型中突显的一部分来激活和指称整个认知模型。这样, 表面上答非所问的语篇, 在转喻机制分析下却有着深层的连贯。转喻能够构建、连接语篇, 为语篇逻辑提供概念连贯。运用转喻推理, 读者对文章的感知可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可见, 转喻认知机制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强有力的工具。

3.认知世界分析法与语篇连贯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提出了“认知世界”这一概念。根据王寅的观点, 认知世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理想化认知模型 (ICM) ;二是背景知识。语篇理解过程是头脑中的ICM和背景知识不断激活的过程, ICM可随着知识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不断从背景知识中选出典型规律, 在某社团中常见的、凸显的、具有共性的背景知识可以不断形成相对固定的CM, 若干CM又会形成ICM, 内化存储于人们的认知世界中。例如:

A: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tomorrow?

B:I will have a meeting.

以上对话中, 我们找不到任何衔接手段, 表面上购物与开会在语义上并不连贯, 由于我们与这个世界的体验互动, 通过认知推理, 被激活的这些背景知识会成为头脑中理想认知模型的一部分。首先A提到了去购物, 那么这时我们关于购物的ICM就会被激活, 购物需要时间, 然后B提到了要开会, 我们的脑中又会激活一个开会的ICM。这样通过推理A就能获取B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那么B明天要开会, 所以没有时间去购物。我们运用认识世界分析法来解释, 依据语句提供的信息和自身具有的内化的认知世界知识, 结合语境, 在心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 就能理解整个语篇, 它更有利于解释常规的和特殊的语篇连贯现象。

参考文献

[1]郭纯洁.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J].现代外语, 2003, (1) .

[2]何自然, 等.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120-12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述[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敏霞.语篇连贯的认知诠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7, (9) .

[6]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54-59.

[7]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

[8]孙玉.试论衔接与连贯的来源、本质及其关系[J].外国语, 1997, (1) .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0]张德禄.衔接力与语篇连贯的程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 .

古诗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分析 篇2

摘 要:依据语篇连贯原则,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对古诗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认知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连贯可以分为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两大类,宏观连贯制约微观连贯。微观连贯表现在音系层,词汇层和句法层,宏观连贯表现在情境层和主题层。在主题层中,连贯是显性和隐性之间的统一。“秋”是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显性的;“思”是所要体现的情感,是隐性的。

关键词:语篇连贯 微观连贯 宏观连贯 认知分析

一、引言

“连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有人视之为语义现象,也有人视之为心理现象,还有人视之为社会现象或者形式与心理相互关联的语言现象(李天贤,2012)。胡壮麟(1994:225)把连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分成社会符号层、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和音系层五种。社会符号层分为情景、语篇和文化语境以及言语行为和会话准则等语用知识。语义层由及物性、逻辑结构和语篇结构组成;词汇层指词汇搭配和指称两大块。句法层分结构衔接和主位述位关系,音系层是语调、信息单位和语音模式的组合。张德禄(2006)认为语篇衔接的原则不仅包括宏观连贯原则,也包括微观的连贯原则。微观连贯原则是形成宏观衔接原则的内部具体的语义关系。在Sanford和Emmott(2012:37-38)中,他们认为人的大脑有一种检测连贯的机制,只有当出现阅读困难,即“卡壳”时,才体现出来。当出现不连贯时,人们会从一次加工进入二次加工,进一步理解不连贯之处。Campbell(1995)谈到了六种宏观连贯原则,即:意义一致性原则、相似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相近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oximity)、强化原则、冲突原则和密度原则。张德禄(2006)又进一步提出了两条原则:指称链贯穿全文原则和体裁优先原则。

我国的文学宝库丰富多彩,描写秋日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在这些诗歌中,有一首小令堪为经典。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此曲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便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短小精悍,用精炼的艺术表现方式勾勒出一幅令人肠断的旅人悲秋图,准确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作者独具匠心,用名词建构意象,无需一个动词,也不借助语法的凝聚力,在句式上整散互用,在结构上长短交错,在语气上缓急协调,使得整首小令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本文依据语篇连贯原则,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对古诗的语篇连贯性进行认知分析,意在开阔利用语言学理论探讨文学作品的视角,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二、微观连贯

(一)音系层

音系衔接指由音系特征实现的语义联系。音系特征实现的衔接主要有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主要包括音系模式、语调、重音韵律、押韵等。押韵的两行诗歌之间除了具有音韵上悦耳声响之外 还可以使押韵的两个词汇甚至两行诗歌之间的相似相反或强化的关系更加突出(张德禄,2001)。对古代汉语文学而言,所谓“无韵不成诗”。古典诗歌极富音乐性,构成音乐性的主要因素有声韵、声调和音步。说到汉语,必谈声调。声调是汉语区别于英语最大的特征之一。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每个音节的时值几乎相同,而且声韵组合规律性,没有清浊塞音。这些特点使汉语在使用押韵这一节奏方式时,韵与韵之间的相互响应,明显、响亮、和谐。汉语元音音高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了声调。四声高低曲折,富于变化,而在音高变化的基础上,汉语言就出现了平仄律、抑扬调。平仄的搭配调节,实际上是声音的抑扬、高低、长短的搭配调节。诗句的音乐性正来自单字的音乐性。综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曲赋,读起来均是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的美感。这跟字句形式整齐,句间节奏整齐,句末协韵整齐,声调高低起伏、口型开合齐撮是分不开的。古代文学作品在对声韵律的利用与对声音平仄的调配上,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形式,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在《天净沙·秋思》中,“鸦”“家”“马”“下”“涯”均是以韵母“a”结尾,且前四个皆为平声(3-3),后面一句中,前去声(2-1-4)后扬声(5-1)。平仄情况是:枯藤老树昏鸦(平平仄仄平平),小桥流水人家(仄平平仄平平),古道西风瘦马(仄仄平平仄仄)。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断肠人在天涯(仄平平仄平平)。读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声音的美感。在音系层面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没有突出的刺耳的噪音。

(二)词汇层

作者在意象词汇的选择和组织上看似随意,其实不然。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单位是意象,并依靠意象词汇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染和沟通读者。根据Campbell(1995)的相似性原则和相近性原则,可以分析词汇层面的连贯。一是相似性原则,即连贯的成分之间应该具有相似性,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单位。两种或者多种相似的事物可以被自然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是形成连贯语篇的主要意义组合方式之一,即相似的命题内容以及下面句法层将要提到的相似的结构(平行对称结构);二是相近性原则,通常是指距离相近的被指物或者人,此原则特别适合于整体中的部分(parts in the whole)之间的关系。在《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和“昏鸦”三个词,都是用来形容破败迟暮的事物,皆为景语,皆在写景,词汇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如“枯”“老”和“昏”。三个词在空间上是相近的,如:“藤”盘着“树”,“树”停着“鸦”。“小桥流水人家”和前一句在词汇上是格格不入的,“小桥”不是“断桥”,“流水”不是“死水”,“人家”不是“荒无人烟”。这里可以用冲突原则(Campbell,1995)解释。人们的大脑机制检测到词义层面的不一致后,进行了二次加工。这些看似与眼前之景格格不入的词汇,实际上可能是在描写旅人回忆中的家乡。它是情感的支点。就单句而言,也符合相似性和相近性的原则。“古道西风瘦马”同第一句,可以从形容词和空间相近分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词性上和前三句不一致,增加了动词、介词等,若是改为“夕阳断肠人天涯”,则失去了感叹的语气,变得平淡无味,失去了点睛之笔的功效。这里的不一致是为了让读者注意到小令的题眼,是唯一一句不是单单写景而是用人物点名抒情的句子。

(三)句法层

作品的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每句都用三个偏正词组合成,没有一个虚字连系,展现了九种景物,形成了散曲中常见的“鼎足对”。后两句较之前三句大有不同,包含了表示行为或存在的动词。前三句除了可以用词汇层提到的“相似性原则”解释,还可以用“强化原则”说明。强化原则(Campbell,1995)是指相似性和相近性连贯的连续出现可以相互强化,使连贯性更强。它不仅从内容上具有相似性,而且从结构上也具有相似性,从而形成一定的连贯关系,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强化不是决定语篇是否连贯,而是对语篇连贯的程度进行强化,提高语篇连贯的程度,使语篇内部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密切。三个相同结构的句子放在一起,连贯性更加凸显。同时,写景句子用同一句式,写人句子用另一句式,符合“冲突原则”。它适合于整体中部分之间的衔接:两个部分不同,但同时出现在语篇中,而且还是两个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部分。冲突原则实际上是通过另外一种语义关系来发展语篇的手段: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这个手段建立对比的发展方法,使矛盾的双方共同发展来促进语篇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个手段来形成转折,引入新的次级主题,扩展语篇的意义范围。由此可见,冲突原则是语篇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Campbell,1995)。由于形成了句式上的冲突,大脑注意到这一冲突后,给予了更多的认知资源,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秋思”的主题。

三、宏观连贯

语篇中的意义一致原则强调每个语篇至少有一个衔接链贯穿全文,作为语篇的标志(Campbell,1995)。《天净沙·秋思》中有两条衔接链,一条是显性连贯,一条是隐性连贯。“秋思”中,“秋”是显性的,“思”是隐性的。“秋”是情景层,“思”是主题层。微观连贯中的音系连贯、词汇连贯、句式连贯都是为了服务于宏观连贯里面的情景层和主题层。

(一)情境层

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按时间、空间等顺序来安排九个意象,这种方式被称为“并列式意象组合”。九个意象按断句分为三组。“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藤缠着老树,老树枝桠上停着一只昏鸦,这是第一个情景,空间上的从下往上;“小桥流水人家”中,小桥下流水潺潺,小河边住着一户人家,这是第二个情景,虽是思绪中的,但空间上也是由近及远;“古道西风瘦马”中,古驿道上,西风吹着,一人一瘦马独自走着,这是第三个情景,空间上的由远及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夕阳为整个画面提供了一个颜色基调,断肠人骑在瘦马上,望着远处的斜阳,思念欲断肠,这是第四个情景。从“断肠人”视角,抬头看到“枯藤老师昏鸦”,想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再把视线转到自己身边,“古道西风瘦马”。远处“夕阳西下”,自己这个“断肠人在天涯”。除了最后一句写自己外,前三句都是写秋景。从空间看,情景层是连贯的。

(二)主题层

情景层和主题层的相通,其主要原因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空间隐射理论解释,即一个心理空间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形成新的心理空间,产生新的概念。具体来看,古代文学作品中,“秋”经常用作于源域,“思”常用作于目标域。所有秋天的景物都是寄托着思念之情的。通过秋的具体的事物可以理解抽象的思念之情。古代文人逢秋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悲凉、孤独、落魄、思念等交织的情感,从而完成从形式到内容的连贯和统一。《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皆是“赋”实写三物“枯藤”“老树”“昏鸦”,“比”者,以引出旅人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直接写旅人。“小桥流水人家”看似偏离了“秋思”的主题,但正是这一冲突的存在,通过对比,更让人体会到旅人的思乡之深。

在主题层,“秋”是显性的,“思”是隐性的。看似处处写景,实则句句写情。“秋”是作者所描写的,是外在的;“思”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内在的。读诗歌,不仅仅要看到显性的,更要品味隐性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模糊性是以某种确定性为导向的,即某种情感流向的引导。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消除了模糊性,才得以实现真正的确定性。显性和隐性是相辅相成的。文学作品因为自身的特点,需要通过显性表现隐性。《天净沙·秋思》中显性的景物描写围绕“秋”展开,连贯而完整;隐性的情感皆围绕“思”。连贯是显性和隐性的统一。

四、宏观连贯制约微观连贯

微观连贯包括音系层、词汇层和句法层的连贯;宏观连贯包括情景层和主题层的连贯。从以上分析可知,宏观连贯是制约微观连贯的。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例,若仅仅停留在微观连贯层面,而不联系宏观层面,是没有办法分析清楚的。从微观看,这句和前后在词汇层都是冲突的。一次加工失败后,二次加工联系了标题“秋思”的存在,从宏观连贯的主题层看,虽然这里的“小桥”“流水”和“人家”在感情基调上看似不协调,但正是这一“冲突”,推动了语篇的发展,引出了二次加工,对思乡之情的理解更加强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句法层是和前面冲突的。但正是这一冲突的存在,使得大脑分配了更多的认知资源,更好得理解了主题。所以,在理解《天净沙·秋思》时,宏观连贯是制约微观连贯的。

五、结语

本文借助Campbell的六条连贯原则和张德禄的两条连贯增补原则,分析了古诗《天净沙·秋思》的语篇连贯性。我们发现《天净沙·秋思》中的连贯可以分为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两大类,宏观连贯制约微观连贯;其语篇连贯性是显性和隐性的统一。本文意在拓宽利用语言学理论探讨文学作品的视角,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复杂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9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Campbell,K.S.Coherence,Continuity and Cohes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Document Design[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5.

[2]Sanford,A.J.,& Emmott C.,Mind,Brain and Narrative

[M].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李天贤.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13.

[5]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10).

[6]张德禄.论衔接[J].外国语,2001,(2) .

话语连贯的认知 篇3

一、英语课堂话语教育的逻辑性与连贯性重要性

在进行课堂教育期间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话语使用期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从教学的目的出发进行教育。因为课堂话语教育与我们英语课堂教育的目标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上的需要进行课堂话语教育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既要促进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又不能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平台,利用这种形式促进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当然若是出现与教学的目标有偏差的情况下需要我们的教师及时进行改善与调整,尽量想教学目标靠拢。例如在进行英语教学观摩课上,教师为其列举了一些城市的图片,其中包括这个城市的广场。商场以及政府等,但是教师并没有明确的指出这些图片的用意,只是让学生们用英语的形式将这几张中的内容表达出来,学生根本掌握不了教师想要表达的目的。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问学生们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city?What is the city culture of the city?What is the role of the c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可是学生却根本不知道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这方面我们就了解到在进行英语教育中课堂话语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以及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师话语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究

不管是英语教育中的组织性教学还是教师对于英语教育中语言的详解等教师整体的课堂话语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因为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对课堂教学自身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对教育的质量以及教师的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在进行教育期间若是缺少一定的课堂话语连贯性或是逻辑性,容易导致课堂整体的教学比较混乱,对于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框架不能很好的进行实施,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当然我们所讲的教师缺少一定的课堂话语逻辑性与连贯性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掌握的顺序,还有对知识点讲解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例如在学习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期间,我们的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介绍这座城市,并且将标志性建筑的来源等在进行介绍。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法国埃菲尔铁塔建筑,我们教师首先需要介绍这个建筑在哪个国家以及城市:Eiffel Tower.Eiffel Tower is located in the capital of France and Paris,the Triumphal Arch,the Louvre is known as a symbol of France.但是很多的教师在进行教育期间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的知识点,将课堂话语进行比较专业的编制,出现一些偏离的状态,在课堂上讲解到法国的简介:Third in France,Western Europe's largest countries of Europe land area,eastern border with Belgium,Luxemburg,Germany,Switzerland,Italy,Spain,Andorra,Monaco and the southern border.这样学生就不能准确的掌握教师想要表达的知识点,他们本来以为是要学习埃菲尔铁塔,但是到最后教师讲解的确实法国的简介,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出现混乱。

教师在进行教育期间需要很好的掌握住课堂话语中英汉之间的平衡性,在英语教育中不能全面的将母语进行排斥,所以教师需要将两种语言进行平衡教育。在一般的中高级英语教育过程中,母语的使用会造成一些英语教育中的困难,教师需要对语言具有一些专业的认知度,逐渐减少在英语教育中汉语的出现,或是中式英语的出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育教育的水平,以及英语教育整体的质量。

规范英语教育中教师对于话语讲解的准确性,话语出口要保证其自身的得体与正确。在课堂活动的组织期间或是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中的词汇以及语法等进行规范,使用一些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行英语语言的表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课堂话语对于英语教育的影响表现出来,并且针对英语教育中的课堂话语对于教学的影响说明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需要掌握很好的课堂话语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洪翠.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12:87-89.

[2]彭静.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教师课堂话语意识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2:70-73.

[3]朱洪翠,陈莉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05:47-56.

话语连贯的认知 篇4

关键词:认知语境,衔接与连贯,幽默故事,隐性衔接

1 概述

近年来, 对于衔接与连贯及其关系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许多语言学家已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 但仍有颇多争议。许多语言学家对Halliday的语篇连贯标准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衔接不能保证连贯, 或者认为衔接和连贯没有关系, 不能通过形式特征来判断。该文就从认知语境这一独特视角来探讨幽默故事中的衔接和连贯。

2 研究背景

2.1 衔接与连贯

由于二者关系密切, 一般将其并列研究, 以下是各流派学者对衔接与连贯关系的研究。从认知角度, Beaugrande和Dressler认为衔接研究的是语篇的表层成分, 即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词汇如何相互连接成为一个序列, 而连贯却对篇章表面所隐含的概念和关系构型进行探析, 即语篇世界各成分是如何可及和关联的 (Beaugrande&Dressler, 1981) 。Van Dijk从语义角度出发, 将连贯界定为语篇的一种语义特征, 即单个句子的解读要依赖于对其它句子的理解, 而衔接可用来解释内在语义的连贯 (Van Dijk, 1977) 。语用方学者则将衔接看是作句子之间或者句子内部相互连接的方法, 连贯研究的则是与命题相联系的言外行为之间的联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内, Halliday和Hasan指出一个语篇应该在两方面都具有连贯性:情景语境的连贯使语域具有一致性;语篇自身的连贯又使其自身是衔接的, 二者缺一不可, 并且不能互相包含。他们认为衔接是连贯大厦建立的基石, 是连贯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Halliday&Hasan, 1976) 。总之, 衔接只涉及语篇的表层和形式, 而连贯则是对语篇深层次的、意义的研究。可以这样说, 连贯的语篇肯定是衔接的, 衔接则促进语篇的连贯。

2.2 认知语境

苗兴伟认为传统的语境概念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 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知识, 语言的上下文, 还包括人的世界知识, 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 交际的时间、地点等情景要素 (苗兴伟, 1997) 。在其《语用学与认知语境》这篇文章中, 熊学亮指出, 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传统的语境概念无法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话语理解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 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 这种语用要素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 (熊学亮, 1996) 。

认知语境包罗万象, 它不仅涉及逻辑、百科、词语, 而且涉及及文化背景等信息, 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 说话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语境信息来传达他意欲表达的话语意图。在交际过程中, 认知语境是双方借以交流的前提, 认知的实现有赖于双方对共处认知语境中的具体事实和信息做出一系列假设、选择、提取和推理, 以取得相互明白的效果 (陆荣荣, 2005) 。对语言隐性内容的辨认的过程是一种人的知识因素加上有关具体语境因素的综合推理过程。人的知识结构是人对外部世界概括和抽象化的结果, 而那些在具体场合经常用到或出现的语言特征, 也可以在大脑中结构化。这样一来, 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就变成了推理的逻辑部分, 原来现实中的具体语境因素就变成了大脑中的种种关系, 比如一提到某一具体场合, 便会自然想到在该场合可能使用的语言表达, 一提到某种语言表达, 便会自然想到与这种表达有关系的具体场合 (叶蔚萍, 2001) 。

3 具体实例分析

我们来看以下几则则幽默故事:

幽默故事[1]:法庭上女法官对被告怒斥道:我在这里工作7年, 居然在法庭上见过你7次, 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

被告反驳说:法官大人你一直不能升官可不是我的错啊!

这则幽默故事的幽默之处就在于女法官和被告对“七年”和“七次”认知心理的不同, 女法官的意思是“我在这里工作七年, 每年都会有人告你”, 而被告的意思是“你要是升官了, 不是就不用见我了吗”。很明显, 法官是以生活中的常规语境对被告进行审问, 被告则是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故意的避开了法官的问话, 用答非所问的方式来达到幽默的效果。从表面上来看, 被告的回答和法官的问话之间缺少了衔接, 但是大家在读完故事之后并不会因为这种缺少衔接性和连贯性的答非所问而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认知语境, 对这种隐性衔接的认知过程使得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对对话中的事实和信息做出一系列的假设、选择、提取, 然后进行推理来实现对话与的理解。

幽默故事[2]: (一位胖子找医生求减肥妙药。)

医生说:“你应该多喝茶。”

“我几乎每天都在喝。”“你应该多运动, 少睡觉。”

“我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大部分时间都在运动。”胖子认真地说。

医生急了:“那么, 你每天只吃一片面包, 肯定会瘦下来。”

胖子高兴地说:“太好了!不过, 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在这则幽默故事里, 医生想当然的认为胖子和其他减肥者一样应该通过多喝茶, 多运动, 少睡觉, 少吃东西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胖子的回答却是这一片面包是应该加在饭前还是加在饭后。从表面上来看, 胖子和医生的对话显然缺少衔接性, 因为两者所说的只吃一片面包并不是一回事。其实, 医生的建议和胖子的回答在文中是隐形衔接, 具有连贯性, 只是胖子和医生把各自的认知语境加入到信各自的息单位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但是, 这则幽默故事并不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因为读者具有共同的认知语境, 即一提到减肥, 大家就会联想到平时要少吃、少睡、多运动、多喝茶, 有了这个心理共识之后, 整个故事看来就是连贯的。故事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胖子就连减肥时还想着如何多吃, 更别提不减肥的时候了。

幽默故事[3]: (军训结束后, 学生们接受校长检阅。)

校长说:同学们好。

学生说:校长好!

校长说:同学们辛苦了!

学生说:校长辛苦!

校长一高兴, 多说了一句:同学们晒黑了!

下面鸦雀无声, 没标准答案不知道该不该接。这时, 一个声音弱弱地冒出来:校长更黑!

这则幽默故事的点睛之处就是“校长更黑!”这句发人深思的话, 乍一看来, 这则故事并没有什么幽默之处, “校长更黑”这句话表面上看来只是对“同学们晒黑了!”这句话的衔接性答语。然而具有共同文化和知识背景的读者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来激活相关的认知语境就不难推出“校长更黑!”这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校长不但人长得黑, 心更黑!形象地对当今教育界的贪污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讽刺。推测出这一层深层含义后, 幽默也就随之产生了。

幽默故事[4]:我家住的小区有两个拾垃圾的, 经常因为争夺废品口角, 早上出门顺便扔垃圾袋, 保证是你还没走到垃圾箱, 就有其中一个迎上来从你手中接下垃圾袋, 甚至你手里拎着还没喝完的饮料瓶, 他都会抢上前去问你:“你还要不要了?”。特讨人厌。一次我和邻居路过他们的地盘, 上来一位指着邻居手里还没喝完的可乐瓶子问:“还要不要了?”。我邻居两眼一瞪, 说:“你说你的脸啊?!”那位灰溜溜地就走了。

这是一则讽刺性极强的小故事, 捡垃圾的人问邻居喝完的可乐瓶子还要不要了, 邻居故意答非所问, 这句话表面上看来并不衔接, 更说不上连贯。因为邻居回答的不是要不要瓶子而是捡垃圾人还要不要脸。但是我们从认知语境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故事不仅衔而且接连贯, 认知语境包括逻辑、百科、词语以及文化背景信息等, 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结合, 说话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语境信息来传达他意欲表达的话语意图。捡垃圾人当然会从中悟出邻居是在说他, 从而达到应有的交际效果, 这就是幽默的艺术魅力所在。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 隐性衔接手段往往被用在幽默故事中来实现其幽默效果, 表面看起来并不衔接的句子和语篇其实更具衔接性和连贯性。衔接与连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语篇要连贯就必须衔接, 而衔接的语篇才可以称得上连贯。认知语境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更融洽, 衔接和连贯的作用是综合进行的, 而不是分裂的。如在幽默中3中, 如果把“校长更黑”改成“校长晒得更黑”, 那么这则故事的幽默性也就不存在了。只有在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对衔接与连贯有全面的认识, 才能去体会和理解更多的幽默艺术, 也只有擅长运用隐形衔接手法, 才能产生更好的幽默作品。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1

[2]Van Dijk T A.Text and Context[M].London:Longman GroupLimited, 1977.

[3]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6.

[4]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7, 1 (1) :7-8.

[5]熊学亮.语用学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6, 3 (3) :2-4.

[6]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心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1]报, 2001, 2 (2) :85-86.

[7]叶蔚萍.语境化思维模式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集美大学教育学[1]报, 2005, 29 (2) :81-82.

话语连贯的认知 篇5

名词化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语法隐喻理论最早由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法导论》(1985/1994)里提出,随后他又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补充。他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也存在于语法层面,即语法隐喻。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音系层是词汇语法层的体现,而词汇语法又是语义层的体现。Halliday把词汇语法和语义之间的体现关系分为一致关系(congruent)和非一致关系(incongruent/metaphorical)。一致关系就是语义层的过程、参与者、事物的特征和环境分别由词汇语法层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形容词和副词来体现;而非一致关系则是打破常规,用名词词组来体现过程、表达事物的特征。因此,语法隐喻是意义层中的意义项目对语法层的表达潜势进行非一致性选择的结果。请看以下例句:

例(1)a.They know little about history.(一致式)

b.They have little knowledge of history.(隐喻式)

例(1)a中的know为表过程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中体现为动词,但在b中隐喻化为事件的参与者,体现为名词。这种名词化隐喻是通过范畴转换(transcategorization)而实现的。但在语篇中也存在着非范畴转换(non-transcategorization)而实现的名词化隐喻,如下例:

例(2)Patrick spins highly abrasion-resistant yarn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moisture absorption and retention yarn for fiber-optic cables,and antimicrobial yarn for water filtration.The broad-reach strategy has worked.(Time,2009,June 1:42)

例(2)摘自美国《时代周刊》一篇讲述一家纺织厂采用新技术起死回生的报道。此例中第一句的过程及事物(参与者)被隐喻化为第二句的事物,即名词化隐喻The broad-reach strategy。

尽管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专家和学者对语法隐喻及名词化隐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探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Martin(1992)、Goatly(1993)、Matthiessen(1998)、胡壮麟(1996)、曾蕾(2007)、但是普遍忽视了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的认知方式和形式。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认知参照点原则理论(Langacher,1993)解析名词化隐喻与语篇连贯的关系,藉此为同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的视角。

2 认知参照点

认知参照点是Langacher研究领属结构(possesive construction)和转喻机制(metonymy)时提出的一个认知概念,是与目标概念建立认知联系的凸显参照体。认知参照点来自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Langacher曾用夜空形象地解释认知参照点:夜晚繁星点点,如何从漫天星空中找到一颗想要找的星?观察者(conceptualizer)往往先确定一个明亮的、易找的、突显的星(renference point),然后以其为出发点找到他想要找的星(target)(王寅,2005)。

王寅指出:“(在一个语篇中)只要上句的词语或R(reference point)的语义域能为下句中的词语T(target)提供潜在的参照点,下文的T就能与上文的R建立某种参照关系,这两个语句也就具有连贯性。”事实上,他指明了认知参照点的两种情形,一种是显性认知参照点(上句的词语即R),另外一种是隐性认知参照点(R的语义域)。就本文所探讨的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来讲,显性认知参照点就是范畴化形式所隐喻的过程(见例3);隐性认知参照点就是非范畴化形式所隐喻的过程的一部分(见例4),或所隐喻的过程及事物(参与者)(见例2)。详见下文。

3 认知参照点、名词化隐喻和语篇连贯

在前文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名词化隐喻是把事件的过程或特征隐喻为事物的一种主要语法隐喻形式。从语篇构成的角度来看,这个被隐喻的过程或特征就是认知参照点,与下文的名词化隐喻形成认知关联。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由名词化隐喻所形成的语篇连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隐喻的过程作为显性的认知参照点,与下文的名词化隐喻(T)形成连贯关系。请看例(3):

例(3):"If we lose these animals on Madagascar,they’re gone forever,"says Russell Mittermeier,president of the wildlife group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That loss seems likelier than ever because the animals are under threat as never before.(Time,29,April 13:32)

在例(3)中,第一句中表达过程的lose起着显性认知参照点的作用,确定了发话人的主观视角,激活了一个话语语境,使第二句中名词化隐喻loss的语义得到凸显,共处于语义域D之中,实现语篇的连贯。由此可见,认知参照点是人的心智意象图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篇建构者先从某一视角出发,在一个语义域中确定一个突显物体作为参照点,然后以其为出发点,沿着心智思维路线达到目标,建立概念间的心理连接,构建语篇。

2)被隐喻的过程的一部分作为隐性的认知参照点,与下文的名词化隐喻(T)形成连贯关系。并请看例(4):

例(4)For laser oscillation to occur,the laser gain—the increase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laser medium—must exceed the loss of beam intensity caused by imperfections in the mirrors and other factors.This requirement is known as the laser threshold condition.

在这个例子中,must与exceed一起表达事件的过程,而must作为认知参照点,带领语篇接受者与下一句非范畴化的名词化隐喻requirement形成心智接触(mental contact),即语篇构建者利用认知参照点来建立起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联系,从而形成连贯的语篇。语篇具有连贯性的前提是构成语篇的各话语之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语义联系。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连贯的语篇实质上是相关概念激活的概念图式在交际者的心智中通过合理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而概念图式是基于人们的经验而形成的,并由语言系统对其进行编码。所以,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密不可分。语篇的意义不仅仅是语篇编码表征的意义,还包括交际双方通过认知推理加以完善和补充的意义;而认知参照点是认知推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3)被隐喻的过程及事物(参与者)作为隐性的认知参照点,与下文的名词化隐喻(T)形成连贯关系。请看在前文提及的例(2):

Patrick spins highly abrasion-resistant yarn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moisture absorption and retention yarn for fiber-optic cables,and antimicrobial yarn for water filtration.The broad-reach strategy has worked.

在讨论隐性认知参照点时,王寅(2005)明确指出:“因为认知参照点是心智中的聚焦潜势,它可激活认知参照点辖域中的任何概念,因此这个认知参照点不一定就非得以确定的词项出现在上下文中,它可仅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换言之,认知参照点也会隐含在前文中,与下文的T形成潜在的连贯关系。事实上,语篇连贯并不仅仅在于语篇表层的显性连贯,而主要是人的心智连贯,即the coherence in mental text(Givón,1995)。所以例(2)中的过程及事物spins highly…for water filtration构成隐性的认知参照点,对语篇接受者来说起着心智搭桥的作用,连接着下文的名词化隐喻the broad-reach strategy,建立起连贯的概念图式。

4 结束语

名词化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篇中经常出现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本文运用认知参照点原则理论,探讨了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的形式,拓宽了名词化隐喻研究的视野。但是也应当指出,除了本文所分析的三种形式以外,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是否还有其他的形式,所以对其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摘要:名词化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主要形式。目前学界偏重其类型和功能的研究,普遍忽视了由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的认知方式和形式。该文运用认知参照点原则理论,解析了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的三种形式,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认知参照点,语法隐喻,名词化隐喻,语篇连贯

参考文献

[1]Givón T.Coherence in text vs.coherence in mind[C]//Gernsbach er M A,Givón T.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Amer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

[2]Goatly A.Species of Metaphor in written and spoken varieties[C]//Ghadessy M.Register Analysis: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Pinter,1993.

[3]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 don:Edward Arnold,1985/1994.

[4]Langacker R 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5]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ersterdam:Benjiamins,1992.

[6]Martthiessen C.Construing processes of consciousness:From the commonsense model to the uncommonsence model of cognitive science[C]//Martin J R,Veel R..Rea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London:Rout ledge,1998.

[7]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7.

[8]王寅.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J].中国外语,2005(5):17-22.

话语连贯的认知 篇6

一、语篇和连贯

1、语篇的含义

对语篇的界定,各个学者不尽相同。胡壮麟先生认为语篇既包括“话语”,也包括“篇章”,并以“语篇”这一术语来统称二者。而在奈达看来,所谓“语篇”,它包括“任何完整的话语”。以上两者其实都是广义上的语篇。篇章并不是一连串句子的组合,而是一个语义上的统一体。任何一个语段,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不论是一句话(或甚至是一个词)还是一部巨著,只要构成一个语义上的整体,便可称为篇章。[1]因此,我们可以说,语篇是语言使用者思维过程的书面或口头形式的记录,它是由一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句子组成的语义和语用单位。

2、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性

衔接与连贯可以说是任何语篇结构性的体现。语篇之所以能成为语篇,是因为篇章中的句子一方面在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另一方面,篇章中的句子所表述的概念或命题之间在语义逻辑方面的连贯性。在语篇的产生过程中,作者可根据语篇连贯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衔接方式,以实现和增强语篇的连贯性,并尽量使语篇易于信息接受者的理解。而篇章组织涉及到具体语言组织手段的应用,而在这一层面上,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二、从心理认知角度解读语篇连贯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中研究语篇连贯也是语篇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必须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才对能语篇连贯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因为语篇连贯不仅是靠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取得的,更是靠心智上的连贯性取得的。Givon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语篇连贯与心理连贯》的文章中指出:我们真正要研究的连贯不是外在语篇的连贯,而是能生成、能存储、能提取内在语篇的心理的连贯[2]。

三、语篇阅读中的连贯

Sperber&Wilson认为Grice的原则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并可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充分心理学根据的语用理论,即: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一般总是试图以最少的认知努力来达到最大的认知增益。Blakemore详细论证了这一理论对连贯的解释。读者在处理信息时,有很多语境假设。这种语境是最广义的语境,不仅包括对前文、情景的了解,还包括记忆中的世界知识、信念以及作者、读者间的相互了解等等。[3]理解一个语句就是证明它的相关性。理解就是读者将其语境假使和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用(演绎)推理来寻找输入语句的命题和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性,目的是用最少的认知努力来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

1、连贯反映经验/常识

心理学家非常强调人们已贮存的背景知识对理解语言输入的作用,认为理解词语、句子进行推理、了解语篇内容都离不开已有的知识。意义是语言输入和为这些输入所激活知识的共同函数,实际上就意味着人们能将已有知识同文本中的信息重合,使这些信息符合“常理”。“说得通”(sensemaking)的语篇就是连贯的语篇。

例如:

(1) A:I have an old son.

B:Well, that’s all right.

A:I also have a dog.

B:Oh, I’m sorry.

在例子中,为什么A有孩子没关系,而有狗却使B持否定态度呢?不了解这里A是在向B租房子,而一般房主不喜欢房客养狗这些背景知识是无法理解这个语篇的。

2、连贯是推理的结果

Green认为Grice的合作原则为解释连贯提供了基础。[3]当读者面对一个语篇时,他相信这个语篇是作者根据合作原则所写的,因此每个所写的句子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是他们所共同感兴趣的,想要完成的目标而言都是必要的、真实的和有关联的。一个连贯的语篇通常通过读者推导句子间的关系,推导个别句子与作者计划中各种次目标的关系,就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被解释,作者的原意图得以重建。连贯从这一角度来看取决于读者还原作者原本计划的努力,这种还原愈

真实,语篇的连贯性就越高。再来看例子:

(2) A:Susan’s not at work today.

B:I just saw her in her office.

例子中A就B的话语进行推理:“人们在办公室就被认为是在工作,现在B看见她在办公室里,那她就在工作。而我刚才说她今天不工作,B的话是针对我这句话的,是不同意我的看法。”命题之间相关了,它们的语言实现之间也相关了,这后一种相关就是连贯。

结语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区别语篇与非语篇的标志。因此,没有连贯就没有语篇。从认知的角度上看,读者在拿到一个语篇后,心理上会首先认定它是连贯的,读者正是在这一期待的心理中开始阅读语篇的。据此,不难推论出:凡是导致读者误解或不解的译文,在很大的程度上与译者误解、不解或误译原文的连贯有关。从认知视角研究语篇连贯的实现,也是连贯研究的新视野。本文作者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研究者探索此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语篇连贯的理论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12-15。

[2]郭纯洁:《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 现代外语, 2003 (01) :24-26。

话语连贯的认知 篇7

在悬疑电影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侦探、破案类电影,这类电影通过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疑点重重的案件要素引导观众进行逻辑推理,查找事实真相,整个故事的发展路线类似于记叙文起承转合的模式。但是悬疑的设置也为观众认知理解电影语篇带来了挑战。目前,学术界对于电影语篇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对电影主题、人物和写作技巧等进行文学分析和批评,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悬疑类英语电影会话语篇连贯的并不多见。

作为语篇研究的一个核心话题,连贯受到许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者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从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入手来研究语篇的连贯。但是,人们发现,语言形式的衔接不一定会产生连贯,而连贯也不仅仅是靠语言形式的衔接来实现的,它还可能通过语义、语用、语境等外在因素来实现。迄今为止,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很少从人类思维的认知机制来进行,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二、理论基础

(一)知识、意义的来源

体验观这一术语的英文是The Embodied View of Meaning或The View of Body-based Meaning。从根本上说,思想、心智、知识、意义等均来源于感知体验,都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是体验实在论的实质,也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核心观点。人类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别是感觉器官,对空间等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体验,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从现象和应用研究来说,许多经验性的证据表明,语言形式和人类心智现象、经验结构、认知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关系。这些研究印证了体验和认知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二)身体-空间基础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身体-空间是人类概念、思维、认知形成以及意义拓展的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也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它在人类认知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然后,人类的认识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空间到其他语义域,不断向前发展。

(三)体验互动观

对身体和空间的认识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乃是人类概念和语言之始源,在人类概念系统形成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共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主要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进行的。人类用互动的方式、方法来感知周围世界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发展起了认识。在互动的基础上还可以产生一些其他的认知方式。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所处的环境空间大多也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感知体验也具有共通之处,这就成为人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义结构的基础。但是,人类在互动方式上有同有异,这就使得人类在体验和认识上以普遍性为主,普遍性中带有相对性,普遍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人的认识的主导性作用

认知体验观认为,人的参与是概念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意义与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它不可能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关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客观世界是基础,人(认知)是主导,而语言则是从属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反复强调了人的主观认知在认识客观现实世界和形成文章中所起的主导性作用。他提出了“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的观点,认为只有认识充分了,思想透彻了,情怀畅达了,文字句章自然也就美了,突出了“人的认知”在语言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与当今认知语言学的思想是相通的。他主张“心以制之,言以结之”、“志以定言”,认为人的“心智”和内心的思想起主宰作用,而文辞只是表达。主张“物以情睹”,体现出人文精神,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可受到不同心情的影响,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295

(五)体验与隐喻的关系

隐喻可定义为用一种表达方式代替另一种表达方式的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或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人类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建构系统概念,进而形成语言。体验性意义可以通过隐喻、转喻、辐射性范畴、概念整合等想象力机制得到延伸,形成抽象的概念化和推理。正如Aitchison所说:“隐喻的方向十分重要,身体的影响一方面向外延伸到环境特征,另一方面向内延伸到心智之中。”[1]292-293

三、实践分析及应用

(一)体验性媒介与悬疑类英文电影语篇连贯研究

单从语言文字信息来看,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可能缺少衔接手段,语言文字信息难以帮助观众在理解语篇时在心智中建立起前后文、前后事件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些缺少的文字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像等多模态媒介来补充。观众在观看电影、理解电影语篇的过程中大脑中不仅处理文字信息,还要处理声音、动画、图像等多模态感官带来的信息,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来建立各种事件和要素之间的关联,填补显性文字缺失造成的认知空缺,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有关电影主题的自始至终的、完整的认知世界,形成前后连贯的语篇。例如,在影片《大卫·戈尔的一生》中,在真相揭开的过程中,似乎有一个幕后推手有意在暗中提供一条重要线索——一盘证明Gale无辜的录像。这盘录像带在连接前后剧情、揭开事实真相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录像视频中人们可以判断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判断三个人是否是自愿预谋的,在推动剧情发展,实现前后语篇连贯这方面录像视频这种体验性媒介发挥了比普通语言文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作用。

(二)日常认知体验与悬疑类英文电影语篇连贯研究

观众可以结合并参照自己的认知经验和体验,把脑子中已经固化的正常表现与眼前的异常表现相对照,察觉疑点,并通过思考和探究追寻线索,揭示隐藏在黑暗中的犯罪心理,找到事情的真相。例如,在电影《夺魂索》中,也有一些疑点需要借助日常认知体验或常识来理解,如:布兰登讲了一个关于飞利浦勒死鸡的故事,开玩笑地说飞利浦曾经拧断了鸡的脖子,致使飞利浦神情仓皇不安并且失态地大嚷,极力否认;在整个故事中,飞利浦更多地表现出杀人后的震惊、惊恐不安,甚至是神经质,例如,当Rupert打开钢琴上的台灯时,他立即把台灯关掉,并解释说自己弹琴的时候不喜欢开灯;布兰登暗示他的同学今天可以尽管讨好戴维的未婚妻而不受干扰,令人怀疑他早已预知戴维不会出席今天的聚会。

(三)体验互动观与悬疑类英文电影语篇连贯研究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认识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而且人的体验具有互动性。因此,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悬疑类英语电影创作主要植根于英美等以英语为主的西方文化背景,导演主要根据自己在那种民族文化背景中获得的体验、固化了的知识、ICM(包括其宗教思想)来创作电影,没有那种体验及ICM的观众是很难理解的,对于来自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观众更是如此。例如,一些英语悬疑电影通过隐喻构建事件之间的关联,在认知上给中国观众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例如,数字“7”在基督教和天主教中是一个神秘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万物和亚当,又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个头的火龙,共有7个堕落的天使被称为撒旦,到16世纪后,天主教用撒旦的7个恶魔的形象代表7种罪恶。在电影《七宗罪》中,导演大卫·芬奇围绕着“7”这个数字玩着罪犯与警察捉迷藏的游戏,而“7”也作为关键的线索贯穿全戏。整部电影笼罩在天主教的阴郁、深沉的氛围中,而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老警官还有7天就退休了;七次下雨;杀手用7天完成计划,“毁灭”世界;以天主教为背景的7宗罪恶及其对应的7个死者;结局由罪犯设定在第七天的七点时刻。无处不在的“7”向观众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在令人紧张到窒息的观影体验中,观众心中会不由地产生对于宗教、上帝以及现代人性的思考与内省。

四、结论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理论来研究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连贯是可行的、有意义的。体验和认知在语言形成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身体-空间是人类概念、思维、认知形成以及意义拓展的基础。人类是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体验的,互动方式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对于同一事物、同一语篇人类的体验和认识可能也不尽相同。多模态媒介以及观众的日常认知经验和体验可以帮助观众在大脑和心智中构建各种事件和要素之间的关联,形成连贯的语篇。互动观的研究表明,中国观众要想理解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理解其中的隐喻构建方式,实现语篇的连贯,就要掌握电影创作者所处的英美西方文化背景及体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能力下一篇:经济新闻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