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连贯性论文

2024-09-30

思维连贯性论文(精选4篇)

思维连贯性论文 篇1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形成, 而小学中高年级段正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作为数学教师, 应该把握这个教学时机, 使学生的思维顺畅。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 当教师提出某个数学问题时, 有些学生积极地站起来回答, 但是说到一半, 就不知道要怎么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出现思维不连续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 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呢?

一、小学生思维现状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段正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 并且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个阶段, 学生能基本分出概念的本质, 能进行简单的逻辑分析, 有了初步的辩证思维。小学阶段, 尽管大部分教师都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但是由于思维训练的不系统性导致学生的自觉思维性差。例如, 一些学生能够把题目做出来, 但是教师如果问他是怎么想的, 学生就回答不出来。一部分学生还不能主动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不能从数学练习中总结、概括出思维的一般方法。其次, 还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惰性明显, 不愿意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数学问题, 不愿意把相同的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导致思维敏捷性低。

二、小学生思维不连续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产生思维不连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 教师的示范性不够, 示范作用不明显。有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不善于运用逻辑推理, 不善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答案送给学生。例如, 在讲解圆有无数条直径时, 教师不能充分让学生探究, 只是简单地运用概括推理, 画上几条直径, 就告诉学生“这样的直径可以有无数条”, 导致学生在以后遇到有关类似题目时, 印象不深刻, 思维产生断裂, 导致不连贯。

其次,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不能够深入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 只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中, 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数学的公式、定义、概念, 对于这些数学知识缺乏理解。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与它同底等高的长方形, 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这里, 教师还要强调, 用哪条边做底, 就应该乘以哪个边上的高。如果学生没能理解清楚平行四边形与和它同底等高的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在遇到这些问题时, 就不能准确应用, 当教师提问这些问题时, 学生就会张口结舌, 不能回答, 出现思维不连贯的现象。

三、小学生思维连续性锻炼方法

要想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流畅、连贯, 就需要教师从数学教学的点滴入手, 采用多种方法,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流畅。一般来说,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 夯实基础, 形成知识串

数学知识是一个链状的知识结构, 前一个知识是后一个知识的阶梯, 具有很强的顺序性, 因此, 当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学得不扎实, 就会直接影响有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作为教师, 应该让学生把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掌握牢固, 这样才不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思维不连续的现象。例如:分数及百分数应用题的问题解决在小学中高年级是一个难点。其中单位“1”的确定在讲解分数应用题时, 教师就把方法教给了学生, 即找准关键词“是、占、比、相当于”, 等等。例如:一种商品原价10元, 降价10%, 再提价10%, 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有些同学尽管列出了算式10× (1-10%) × (1+10%) , 但当教师提问:第一个单位“1”是指什么?第二个单位“1”又是指什么?学生仍回答不出来, 思维出现不连续现象, 这充分说明之前对于分数中单位“1”的确定, 这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因此夯实基础, 是防止学生产生思维不连续的方法之一。

(二) 重视思维训练,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数学思维习惯是在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强化生成的, 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思维, 好的思维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实现数学目标, 解决数学问题。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在解题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例如解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首先找到单位“1”, 分析已知条件, 分析解决问题还需要哪些条件, 这些条件怎么获得。其次, 启发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某面粉厂生产一批面粉, 原计划14天完成, 结果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3.5吨, 9天完成了任务, 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吨?在这道题目中, 学生按照习惯思维考虑“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却不能找到相应的条件, 思维出现断裂, 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9天多生产了多少吨?这是原来几天的工作量?通过这种练习, 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而避免思维不连续的发生。 (下转29页)

(三) 进行思路叙述练习, 进行思维梳理, 锻炼思维连续性

在解题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叙述自己思路的习惯, 让学生养成梳理思维的习惯, 锻炼思维的连续性。针对课后的练习题, 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 不要急着分析列式, 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当遇到思维不顺畅的时候, 就要反思思维不连续的原因, 是因为知识不扎实, 还是因为思维不透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思维不连续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总之, 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需要教师从不同方面去培养, 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使数学思维顺畅。

思维连贯性论文 篇2

语言的连贯与否是评价一篇文章优劣的标准。在一篇文章里,语言的连贯主要体现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上句要能很自然地带出下句,后句与前句呼应,形成句句相连,读起来一气呵成;就如同听一段优美的乐曲,中间是不能停顿的。同样,段与段之间也要相互呼应,不可各自独立、前段不接后段、后段不理前段,使文章缺乏整体性。

语言的连贯方法很多,有我们最常说到的过渡词(transitional words),也可以称为转折词,还有代词、同义词、近义词等许多成分。为了进一步了解英语语言连贯特点,我们先看下面的实例分析。

(一)了解连贯――实例分析

Directions:

A. Title: A Trip I Would Like to Take

B. Time limit: 40 minutes

C. Word limit: 120~150 words

D. Your composition must be written on the ANSWER SHEET.

这篇作文题目要求写“我所喜欢的旅行”,但这一旅行还没实现,是计划、打算或是愿望。如不清楚这一点,就有可能跑题。

请看一篇学生例文分析:

[“I have a dream one day, I can travel around China.” At that time I was only a little girl. Now I am an adult. I can turn it into reality. ][I will begin my trip from our capital, Beijing. It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t is just a living history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Palace Museum…There are so many interests that I even cannot count all them out. ][My first stop is Huhehaote, I want to see the grassland, to drink a cup of tea with milk, to listen to the wonderful tune played with matouqin.][After that I will get on a train, leave for Jiuzhaigou. It is a beautiful place. 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flowers and waterfalls, if I am lucky I will meet pandas. ][Several days later, I will arrive in another ancient capital―Nanjing. I want to pay a visit to Zhong Shanling and Yu Huatai. ][As we all know, Hang Zhou is very close to Nanjing. So I will choose Hang Zhou to be my next stop. I had been told that West Lake is very charming. It is a rarity of the great nature. It is always beautiful, moving and lovely. ][Now I do not have much money. So I will go back to my home?town―Tianjin. ]

这篇例文在语言和语法方面有些问题,但本节主要讲语言的连贯,所以,对其他问题不作评论。

这篇文章虽然只由一段组成,但其中可分为七个层次,以文中的括号为标志。

下面依次从连贯性角度进行修改。

第一个层次主要讲作者从小就想周游中国,现在是成人了,可以实现这个愿望。这个用了五句英文表达的层次,句与句之间的连贯不够好,如果修改一下,感觉就会好得多。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 has long been my dream. 此句用不定式做主语,谓语为完成时,较好地概括了例文中前三句的内容。This dream is much more likely to be realized now than it would have been ten years ago, 此句中的This dream呼应上句中的my dream,这里的重复是句子上下连贯的方法之一。since I have grown up and have begun to earn my living. since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转折词,起连接作用。此外,since带的句子内容比原句意义充实完整,表明我已经长大,而且已经自立了。使句子内容充实完整也是语义连贯的基础。第一层次可完整表述如下: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 has long been my dream. This dream is much more likely to be realized now than it would have been ten years ago, since I have grown up and have begun to earn my living.

第二个层次是作者旅行的第一站,共写了五句话,但句与句之间缺乏连贯之意。这五句可以并为一句:For me, an ideal travel experience would begin in Beijing,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China, where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and scenic beauty. 这句中的me与前面的I呼应,ideal travel experience与my dream to travel呼应,这里的代词、同义词或词组在起连贯作用。此外,knownas过去分词短语,where非限定定语从句比原文中的单句使上下文连贯得更紧密。

第三个层次中的firststop显然不合适,因为根据全文分析这里应是第二站。再有,使用呼和浩特之前应提一下省份的名称,外国人也许更熟悉比较大一些的地名。原文为一句,现改为两句,为的是内容更加充实完整,使其更加连贯。

From Beijing I would cross the north part of the country to Inner Mongolia. In Huhehaote I would explore the grassland, taste milk tea and listen to folk music. 这个层次中的From Beijing…to Mongolia是承上启下,发挥连接作用的短语,即介词词组也起连贯作用。

第四个层次共四句话,但四句话间仍缺乏连贯性。让我们使用多种方法把它们合为一句:My next stop would be Jiuzhaigou, a place in Sichuan Province which is very attractive for its undisturbed nature covered with trees, flowers and water falls. 修改后句中的next是一承上启下的过渡词,连接了上下文。另外,九寨沟后面的同位语a place in Si Chuan Province,是必须要充实的内容,因为九寨沟毕竟是个太小的地方,用同位语比另写一句更加连贯。同位语后面还带出了一定语从句,这定语从句也比另写一单句连贯得多。

第五个层次的句式仍然单一不连贯,请看修改后的句子:

Having seen enough nature by this time, I would head eas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to Nanjing and Shanghai, for both cities are considered as a pair of shining pearls on the river.

句子开始的分词短语发挥了很好的连贯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分词短语的形式总结归纳前面旅行的内容而实现的,因为去呼市和九寨沟都是为了欣赏自然景观。此外,句子中其他的词也发挥了黏合作用,如On the river与前面的.the Yangtze River呼应;a pair of shining pearls与both cities呼应,both cities 又与Nanjing and Shanghai呼应。这是一句连贯性非常好的句子。

第六个层次共五句话。原文中的As we all know…so等也有连贯作用,但是用得不够好。请看修改后的句子:Continuing south, I would visit Hang Zhou, a “paradise” on earth. Here I would go boating and take pictures in the beautiful West Lake. 文中的Continuing south 起承上启下作用,这一分词短语同上一层次的Having seen enough nature by this time功能一样。Hang Zhou与a “paradise”是同位语。

第七个层次请先看修改后的句子:At this time 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count how much money I still have. If a tour of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still possible, I would stop i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But by this time my money would run low, there is only one place to end my trip―Tianjin, my home town. 修改后的句子又加了一些内容,这后加的内容完全是为后边的but作铺垫,使文章结束既不唐突、不给人以戛然而止的印象,又使人觉得此文作者对旅行意犹未尽,所以中间的铺垫用了虚拟语气。

综合以上实例分析,不难发现可以使句句相连的方法很多。

1.词、词组

(1)代词:

I,me,it(指dream)。

(2)同义词:

travel, an ideal travel experience, explore, head east, visit, a tour, my trip等。

(3)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或词组:

my dream, this dream; to travel, an ideal travel; at this time, by this time; Beijing, from Beijing… to…等。

(4)使用过渡词:

since, here, next, but等。

(5)使用同位语:

Jiuzhaigou, a place…或Hangzhou, a paradise…或Tianjin, my home?town等。

2.使用句子连接上下文的方式

(1)从句:

At that time I was only a little girl. Now I am an adult. I can turn it into reality.

思维连贯性论文 篇3

一、巧妙设计问题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难度、坡度、角度的问题,并以此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设计过渡语

在新课导入部分,教者通过寥寥数语帮助学生完成前后教学环节的过渡。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看钟表的生活经验,提出以下一组问题,导入新课:小朋友,你每天早晨几点钟起床?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2.设计问题链

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教者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地设计一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一组问题,帮助学生整理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解题思路:_________和_________比,_________多_________少,可以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求_________就要把_________与_________合起来。

3.设计提示语

在学生思维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示,引导学生说过程、说算理、说方法、说规律,发展思维的流畅性。

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出示“360-70=□”,这道题从十位的60里面不够减去70,怎么办?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先从300中拿出1个百,再用16减去70得90,90加上200得290。

二、适时演示教具、学具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教师适时、巧妙地演示教具,引导学生操作学具,以此为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当学生思维很难完成知识点间的连续过程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可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顺畅地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学“进位加”时,引导学生摆小棒,先摆3捆7根小棒,再摆2捆5根小棒,可以列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的算式:37+25=□。

然后让学生从单根小棒里拿出10根捆成一捆,从而感悟“满十进一”的算理;最后让学生直接从图中看出一共有62根小棒,再用竖式算出得数。通过操作和感知的协调,使学生理解“进位加”的含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反馈情况,在知识运用过程中,还可适当出示教具,满足个别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三、合理调整注意

科学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规律,能保障学生思维的持续性。因此,教者应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抓住每节课开头20~25分钟能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当到了复习巩固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则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保持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同时,可以在新授环节结束后穿插与本课有联系的小游戏或实践操作,以缓解疲劳。

四、精心组织练习

精心地组织练习,可使学生在运用中发展思维,提高技能。为了帮助学生整理新知,使之内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教者可以及时组织基本练习予以反馈。

如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新授完成后,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自由读题、审题,讨论数量关系,指名回答解题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为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教师可采用变式题,启发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建模,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如出示以下一组练习题:

(1)学校有篮球15个,排球比篮球多4个。排球有几个?

(2)学校有排球19个,排球比篮球多4个。篮球有几个?

(3)学校有排球19个,篮球比排球少4个。篮球有几个?

(4)学校有篮球15个,篮球比排球少4个。排球有几个?

通过练习,学生感受到:选用解题方法,关键不是看题目中的“多”字或“少”字,而是要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题,让学生填条件,提问题。如:

(1)篮子里有16只苹果,_________。_________?

(2)饲养场有白兔11只,白兔比黑兔少6只。_________?一共有多少只兔?

科技英语摘要语篇连贯性之新探 篇4

科技英语摘要语篇连贯性之新探

连贯作为许多交际层面互动因素的过程,在语篇层面的修辞写作、语用和跨文化交际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科技英语摘要的`语篇连贯性问题属于跨文化交际和语篇层面的研究,在语篇标准、认知、语用、文化等方面,中西存在着汉英语篇差异.对语篇层面科技英语摘要写作存在的差异及干扰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科技英语摘要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作为有效解决连贯性问题的语篇分析(TA)、对比分析(CA)和功能语法学理论,正在对英语教学与研究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探究中国工科EFL学习者在文摘要进行案例分析,并从认知、摘要语篇写作中的连贯性问题,对60名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科技论科技英语语用和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来洞悉干扰科技英语摘要连贯性的潜在因素.结果表明,母语迁移影响科技英语论文摘要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作 者:刘丽达 齐秀坤 LIU Li-da QI Xiu-kun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01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0(2)分类号:H315关键词:EFL 科技英语摘要 连贯性 语篇分析 对比分析 功能语法

上一篇:加速不良下一篇:铅冶炼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