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渗透教学(共12篇)
人文渗透教学 篇1
人文教育的渗透是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要求, 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之一。作为初中生, 他们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心理极易受外界的影响, 在这个人生重要时期,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使学生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与乐于奉献的意识。这样才能去适应各种竞争和挑战。因此, 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达到人性与知性的统一, 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 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素材主要存在于教科书的知识材料之中, 这些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 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 紧扣教材实际, 做到渗透合情合理而又避免生硬教条,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人文教育渗透。
在中学的化学教育中, 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完全可行的。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一、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 一个人仅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爱国精神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这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史上, 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 冶炼金属和烧制瓷器这些技术的发明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化工实业家侯德榜博士, 从小热爱祖国, 学习勤奋, 留美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 放弃国外优厚条件, 毅然回到祖国, 创建永利碱厂。天津沦陷, 日本人威逼要与永利合作, 侯德榜断然拒绝, 并率众入川, 建立川厂。后经无数次的摸索和试验, 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名震四海, 为中华民族争取了荣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化学教师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化学家的故事融合在化学课堂之中, 将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他们的爱国意识必将一次次得到升华, 最终潜移默化地激励学生。
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 许多有聪明才智的人被吸引去学习科学技术。但是, 如果他们对人类的处境甚至自己的本性缺乏正确的理解, 那就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因此必须进行实用的人文教育。
科学技术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导向, 人类所掌握的自然科学技术完全可能祸害人类自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和纳粹德国都曾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用于战争。例如两国的一些科学家出于反人性的目的, 运用反人道的方法, 进行为虐待、屠杀、消灭人服务的“科学研究”。德国人对集中营囚犯进行冷冻极限研究, 对犹太妇女进行强X光绝育研究, 制造毒气和焚烧炉。它告诉人们, 离开了人文精神的教化, 科学研究也可能走上错误而危险的道路。
缺乏人文素质, 将可能导致人与自然的危机。科技能力的强化, 使人们认为对于自然可以为所欲为, 人们过分地看重眼前的利益, 忽视了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长远价值, 对自然的过分掠夺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
三、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科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 开放的教学情境, 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进而发现事物的某种规律, 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使他们体验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通过充分的准备, 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材料, 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选择需要或喜爱的材料进行探究。创设情境时, 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知识背景出发, 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 创设生活的、有趣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去观察、发现问题, 从而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
四、重视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应该重视实践活动,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来达到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人文教育不同于知识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感悟和周围环境的熏陶, 而不是靠灌输。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 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实际, 而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 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耳濡目染, 使他们的思想品格不知不觉地提高。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 还必须要指出的是,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化学教师要积极吸收新课程理念, 善于发现美并积极地创造美, 以一个组织者、引路人、知心朋友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努力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教师以身作则, 并把内化的人文精神践行于化学学习中, 并对将知识化为性格、精神化为行动的学生加以赞赏, 使其巩固和保持, 这是人文教育的归宿。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想和行动上, 化学教学就一定能弘扬人文理想, 实现与时俱进, 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文渗透教学 篇2
笔者是小学数学教师。今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成就巨大,无庸置疑。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例如,由于数学的特殊性,以及“升学率”的驱动,数学教育中还存在单纯军事化,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学内容被窄化,人文内容被挤到了一边,或者成为附庸。应当说,某些名牌大学科技尖子,之所以成为人文的低能儿,谁能保证作为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和教学(包括数学)没有责任?现状表明,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很有必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数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与属于人文科学的语文不同。自然,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的特殊性,与语文教学有所不同,而应当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人文教育为“灵魂”,并使人文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具体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本人必须认识到人文教育的意义,才能做好学生的人文教育工作。教师应当学习人文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对人文教育作用的认识,从而明确人文教育的目的性,提高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进行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第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进行人文教育。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应努力挖掘人文知识,构建数学人文教育的体系,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例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可以让学生将一些偶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进而告诉学生“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这就是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并举陈景润在这方面的贡献,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为祖国争光,勇攀科学高峰。由此使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知识与精神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人文价值。
小学数学教材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具体可感的。通过教材结合进行人文教育也将是持续的、经常的、循序渐进的,容易收到实效。关键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方式、方法要得当,二者应当有机结合。人文教育只能是建立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生发和深化,不能数学归数学,人文归人文,离汤离水;也不能生硬灌输,空洞说教;更不能喧宾夺主,以人文教育削弱或代替数学教学。
第三,善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感情。作为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的活生生的人,光有自觉性或理性是不够的,只有当他拥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时,才能很好地体会这世界上一切之于人的意义,才能充分感受生活趣味,才能推动他去从事于人于已都有益的活动。因此要激发学生对人文的情感,教师应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运用数学史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的教育。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可以在帮助学生认识整时、半时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课外从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中选择4个最有代表性的制成作息时间表,去搜集有关钟表、时间的知识,搜集名人惜时的故事。通过这一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又使学生知道了“日晷”、“刻漏”,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们从小热爱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四,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活动应当把教学活动看成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那些具体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完整意义。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根据人文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轴对称图形”之美,让每个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走出教室,脱离课本,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哪些事物是轴对称的,亲自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好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如每学期家长会上,可以给那些在学习上进步的学生发喜报,让每位学生在家长面前表示感谢长辈在学习上给予极大的关心、帮助、鼓励之情。这样让学生主动去与家长沟通,或给予父母其它形式的关爱,这就给每个学生表现人文精神的极好机会。
第五,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马克思说过:“环境造就人。”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重要的,但环境毕竟是外在因素,而人的活动才是对人的成长直接起作用。然而,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环境、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等来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努力做到“目中有人”,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可以让学生贴科学家的名言、头像,讲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有解法创新的,有书写工整的……。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深深的人文气氛中,还可以成立“数学小记者站”,专门在课间采访学习上有困难或对教师的教学有建议的学生,作为教师也必须定期答记者问,这样使学生处在师生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文渗透教学 篇3
20世纪末的那场语文“大讨论”中,受应试教学的株连,“工具性”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有人认为“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而今,语文“新课标”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对那场讨论的总结。于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结合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道相加”“道以载文”“文以载道”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融合”
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关于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①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教授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特点的真谛。
关于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早有定论;关于语文“人文性”的内涵,则诠释各异。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就如古人所谓的“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应该没有异议。
有人认为,语文课(阅读教学)就是“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令人生厌。这真令人莫名惊诧,文本(主要指记叙类和议论类的文本)的“写作特点”就是言语形式,是“工具性”的体现,即“文”的体现;“中心意思”就是言语形式负载的内容,是“人文性”的体现,即“道”的体现。语文课不讲“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那该讲什么?语文课分析“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是天经地义,“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之间的关系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是“文”与“道”之间的关系。
于是,一些“文道结合”的语文课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一些语文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意思”,第二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某一个“写作特点”,或者前后颠倒;对那些必须用一课时解决的文本,也是前半个课时解决“道”,后半个课时解决“文”,或者前后颠倒。他们认为,这样就是“文道结合”。可悲的是这些语文教师未曾理解“结合”的真谛,这个结合应该是水乳交融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二元相加。这种结合,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而不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式的简单相加。
二、借助“人文”无法掌握“工具”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大量“很人文”的语文课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下面是笔者曾经观摩过的一堂语文课的概况,由一位教师借班执教《柳叶儿》(苏教版八年级课文)。文章讲述在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只能以柳叶充饥的艰难生活,表现了作者苦中作乐的情感。主要过程如下:
上课铃响,执教者就把该班原来的任课教师(一位三十余岁的女教师)和一位年近六十的资深语文教师请上讲台坐着,作为“嘉宾”。
第一环节:教师与学生讨论那个痛苦的年代,由那位资深教师介绍当年的艰苦情景。另外,执教者放了一段艰苦年代的录像。
第二环节:教师带领同学就“童心童趣,苦乐年代”进行讨论,重点是“作者写了什么苦,文中怎样体现的”和“作者写了什么乐,文中怎样体现的”。
第三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交流现代生活的苦与乐,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这堂课,气氛较为活跃,教师如同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时间内坐在“嘉宾”的对面,其形式不可谓不新鲜。然而,除了第二环节的一小部分与“文”直接有关外,其他环节尤其是占有三分之二时间的第一、第三环节早已变成了政治课!作为阅读对象的主体——文本,仅在第二环节让学生顺便翻了翻,其它时间内基本成了摆设。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即“文”的体现,具体为对文本写作特点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人文性”的体现,即“道”的体现,具体为对文本中心意思的接纳。前者较为明显,后者则较为隐蔽。我们能想象授课教师的初衷,或许,他企图借助“人文”以使学生掌握“工具”,就是使学生通过对那个痛苦年代的了解,以明白文本“怎样体现”。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偏差,那位资深教师的深情叙说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早已吸引了学生,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学习“文中怎样体现”,也就是说,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文中的“道”是怎样体现的,语文课已不成为“语文”课,成了政治课。事实证明,任课教师企图通过“人文”使学生掌握“工具”的预设没有成功。
实际上,企图通过“道”来实现“文”的设想是难以成功的。当然,这里的成功指的是“语文”的成功。“如若说我们的语文是一座金字塔,那么‘人文性就是塔尖,而作为工具性的语言文字便是塔基和塔身。”②攀登金字塔,岂能从塔尖开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把语文比作一张毛皮,只能皮上附毛,绝对不能毛上附皮。
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说:“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能离开语文本体而必须强调渗透,只有这样,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中才有它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收到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相得益彰的效果,否则必将导致语文、人文两败俱伤。即使仅仅着眼于人文教育,语文教学也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③
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至今语文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但在有事业心的语文教师心目中至少都有一个颇为幼稚颇为“山寨”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况且建构公认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是任何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任务。只有进行有序的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难道语文教师应该和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饭碗”,去建构“人文”体系吗?以无序带动无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无为”。
总之,“道”难以载“文”!
三、必须借助“工具”渗透“人文”
如果我们站在哲学的立场,从事物个性与共性的角度来阐释语文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性之所在,“工具性”才是语文的个性之根本。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必须把握住这个度,从而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及任务。语文必须永远姓“语”,也就是说,“工具”是语文的本分,必须借助“工具”渗透“人文”。那么,该怎样借助“工具”渗透“人文”呢?
首先,必须明白语文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学既不是汉语教学,也不是文学教学,而是“言语”教学,文学教学只是语文的一部分。所以,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以“文”为主,教学过程必须是逐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就阅读教学而言,当然是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具体体现为对文本写作特点的理解与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于领会文本的具体内容,不是终极目标。“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④“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立科之本”⑤。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道”的培养是“副产品”。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置一定要具体明确。还是以读写听说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为例,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设在实处,其原则是“一课(课时)一得(文道各一)”。“文”的设置必须具体,而且能作教学后的评价;而“道”的目标设置可以也只能比较抽象。如只给一个课时教学鲁迅先生的《药》,就可抓住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设置的一对目标是“学习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和“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前者比较具体,课后可以用写作文的方式进行评价;后者较为抽象,无法测评。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只能以前者为主,在前者达标的基础上,考虑使学生对后者有所体会。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如果以后者为主,其结果必然是前后都无法达标,语文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想借助“工具”渗透“人文”,必须坚持训练,不要怕被扣上“应试教学”的大帽,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完成,这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练习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将练习与“阶段验收”结合起来,因为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备课时就得考虑教学后评估,评估的方式不拘一格,只要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达标”程度即可。当然,这个达标主要是“文”的达标,不是“道”的达标。
总之,必须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中“兼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必须是“文以载道”,而不是“道以载文”。
四、呼唤以知识能力组元的教科书
由于对“新课程”精神理解不透,由于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解读偏差,由于不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有关人员的胡点乱拨,一般的语文教师很难体会语文教学必须“文以载道”的教学理念。据我们了解,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手中,只有一套课本,以及围绕课本的教学参考书。所以说,如果能发挥好语文课本的“指挥棒”作用,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上正途。
目前的语文教科书究竟如何呢?就以通行的“人教版”“苏教版”等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标本”教科书而言,惊人相似地都以“人文”组元。就是说,教科书编撰者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人文”使学生掌握“工具”,这实在是天方夜谭!事实胜于雄辩,“新课标”问世已经多年了,这些以人文组元的教材“垄断”市场也已经多年了。但是,我们的初中生的语文水平究竟提高了没有?没有人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所以,我们呼唤一套以知识能力组元的语文教科书的问世。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必须有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或对当今语文教学实际深刻了解的有关人员参与,不能盲从于一些对当今语文教学实际不甚了了的所谓专家学者的瞎指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编写者编写这一套教材,可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教版”“苏教版”中汲取营养。回顾历史并不等于简单的复古,科学实验证实,走了弯路再择昔日正确之路,也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应该是语文知识能力体系的建构过程。语文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的教学过程。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能力体系肯定不尽完善,但“山寨”的知识能力体系至少使具体教学者有章可循,而不是随心所欲让学生不得要领。更何况“山寨”的知识能力体系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丰富、科学和完备。
这套教科书的单元提示,必须以“工具”培养为基本,必须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即真正意义上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将学生导入对“工具”的学习和掌握,使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
这套教科书的范文遴选,要从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中解放出来,将符合语文特性、适合教和适合学放在首位,还可选中学教师、中学生的文章,甚至可以为某一个知识能力点而“定制”文章。当然,其前提是制订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否则,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⑥。
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有艰难险阻:或偏斜或摔倒。但是,走偏了拨正,摔倒了爬起来,只要不讳疾忌医,就有希望到达理想的顶点。
————————
注释:
①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2007年第12期。
②曹振道:《“人文性”与“工具性”纷争之我见》,《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2003年第12期。
③④王尚文:《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2005年第1期。
⑤欧阳芬:《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立科之本》,《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⑥王家伦:《教材选文一定要名篇吗》,《中学语文》,2009年第2期。
作文教学要渗透人文关怀 篇4
(一) 树立多元的写作目的
一元应试目的的作文教学如同一只转入牛角的虫子, 路越来越窄, 终难以自拔。对于作文目的, 叶圣陶先生就曾论述过:“学生为什么要练习写作文, 对于这个问题, 老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人文性的作文教学起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 不仅如此, 立足现实, 反映现实, 褒美贬丑, 弃恶扬善更是作文放在个人之上的更为高远的目的。
(二) 培养自觉的写作意识
1.关注热点焦点, 了解时事动态。
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 每一个变化点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之所在, 它透露着社会进程的焦灼和艰难, 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直方圆。可以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开设“一周热点纵览”专栏, 把从各种渠道收集的热点焦点向学生介绍, 打印成文下发学生, 从这些“纵览”中, 学生渐渐地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 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世界, 那里风起云涌, 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 或忧或乐的“乐曲”。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识后, 在作文选材时, 就会把触角有意识的投向这个多元化的“大海”, 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
2.评选大众话题, 引发人文思考。
在教学中经常引入热门话题, 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 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和折射的意蕴。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一事, 就曾炒得沸沸扬扬, 笔者曾将这一热点引入课堂, 要求学生进行思考, 谈自己的感想, 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许多很有见地有质感的观点, 如:学历和道德水平成正比吗?德育重于智育。一个合格的人该是怎样的?此举的真正动机何在?等等。在学生的讨论中, 自然激发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会把人文思考融入到作文之中。
(三) 端正科学的写作态度
1.调整价值取向, 塑造美好心灵。
中学生的价值取向过于狭隘愈来愈重。崇尚名利, 追求荣耀, 过于急躁和浮动, 特别是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 许多美好的人生价值观逐渐在消失, 人生目标的散漫是许多学生虚以待日、空乏无聊的原因。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尤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 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理, 感悟真理, 陶冶性灵, 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 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 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情动于中”。
2.鼓励反向立意, 张扬学生个性。
反向立意侧重于思维的批判性, 体现出一种大胆质疑的精神。只有敢于质疑, 才能打破思维局限, 走出前人的影子, 文章也才能充满现代意识, 彰显个性特征, 具体来说,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 勇于否定。比如对“近墨者黑”就可质疑, 因为当今社会进墨不黑者大有人在, 于是可作出否定的诊断:近墨者未必黑。 (2) 稍加改造, 我们常说“老马识途”, 但在当今社会仅是老马识途吗?后生也同样可畏。据此可引申为小马也能识途。 (3) 重新评价。比如“东施效颦”向来为大家所不齿, 但东施求美、爱美之心, 勇于追求的一面岂不也令人顿生敬意。
(四) 鼓励学生的交互学习
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 各种知识的学习和素材的积累, 最终促成了文章水到渠成的生成。但好的文章并不仅是写出来的, 更是改出来的。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能独立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并从理性的角度加以审视自己的表达。同时, 鼓励学生乐于将自己的作文拿出来与别人交流, 相互展示, 彼此评价。
1.改革批改方法, 重视学生自改
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成为作文教学整个过程的主人, 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而且也包含了一切真知来自自身实践的哲学观念。学生作文的自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曲: (1) 列好提纲后, 进行构思上的自改。 (2) 写好作文后, 进行语言上的自改。 (3) 合作探讨后, 进行整体上的自改。相信一篇习作经过三子改后, 不仅结构更加严谨, 内容更加充实, 语言更加流畅, 主体更加明确, 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2.拓宽学生思维, 重视合作交流
作文合作评改作为一个新兴的学习方式, 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 它在课堂上给了更多学生自主选择好文章的机会、合作动笔修改文章的机会, 上台表现自己的机会, 真正的使学生的个性在相互切磋中碰撞出智慧之花。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小组交流。四人小组以逆时针方向交互文本, 个人对自己手中的作文进行评改, 找出美句美段并用指定符号标画出来, 写读后感受、打建议得分等。 (2) 小组评选。每人选读你认为文章中的美段, 选出公认的美段或美文。这样无形中就扩大了激烈面, 不仅作者有了成就感, 就连诵读者也会有一种成了伯乐的荣誉感。 (3) 全班交流。每一组中选出的美段或美文在全班交流, 做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让学生感受到各种风格文章的魅力, 让学生的个性在从善如流、和谐默契的氛围中自由放飞。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渗透 篇5
教学目标:
由插图入手,先理解插图的内容,读懂课文,体会水乡的美丽景色,识记14个汉字,学会写8个生字。通过学习,了解水乡的四大特点,层层递进,渗透对劳动、对水乡生活由衷的热爱、赞美的情致。收集有关家乡的事例,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水乡的四大特点:水多、桥多、船多、歌多,识记15个汉字,学会写7个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收集家乡的图片资料;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内容:
学习儿歌《水乡歌》,理解课文内容,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跟随妈妈去过苏州、杭州吗?如果有的话,能描述一下那里的景色?很多同学没有去过,那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
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学挂图,说一说自己的印象。
二、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图画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按一定顺序说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及时评价学生的描述,给予肯定。)
板书课题:水乡歌(齐读课题)
为什么这些地方叫“水乡”? 欣赏课文:
放录音听读课文,说说你了解了水乡的什么特点?
三、初读课文
(1)看课文怎么描述的?大家自由.。(2)小组讨论:水乡什么多?(3)指名说一说
(4)哪一个特点给你的印象最深?
(通过水乡的四大特点的了解,层层递进,使学生体会水乡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学生美读课文(1)小组内分段来朗读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3)指名说一说
我们读了课文再来看一段有关水乡的录像,说说你最喜欢水乡的什么?
学生随乐曲欣赏录像(通过视听,进一步使学生体会水乡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学习生字:
小组内划出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一读,分析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1)指名说一说:你认识了什么生字(2)小老师领读生字
(3)生字游戏:对对碰(游戏习字,激发学习兴趣)
六、深入理解课文
(1)你喜欢水乡的哪一方面?新生活表现在哪里?从课文找出有关的小节在小组里读读试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产生对劳动人民、对水乡生活由衷的热爱、赞美的之情。)
(2)通过读课文知道了水乡什么多?(3)男女分读再全班朗读并指导背诵。
七、拓展:
1、你想对水乡说什么?你还发现水乡什么多?
2、现在水乡的景色也受到了污染,你想对水乡的人们说些什么?(体会保护好环境的重要性)
3、我们的家乡什么多?(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八、练习:
最后我们怀着对水乡的喜爱之情再读课文。(进一步使学生体会水乡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
九、总结并评价 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家乡发展变化的事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乡之情。)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 篇6
关键词: 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学科融合
古往今来,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在古希腊,数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数学也包容在“六艺”之中。然而当我们审视现代数学教育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而轻视或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只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简单的把数学教育归纳成解题技术,题型研究,把生动活泼的数学变成一种程式化的东西,变成应试教育的产物。这种数学教育一方面使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学生离校之后缺乏创新的后劲;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念偏颇。对学习数学缺乏热情和执着的追求。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具体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数学教学的内容方面
1、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加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学习数学绝非单纯地为获得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数学接受数学精神和思想方法,将其内化成人们的智慧,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并把他们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文化的传播与灌输,使其置身于浓浓的数学文化氛围之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数学的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严谨求是,理智自律,执着求真,开拓创新等方面,学生通过解题实践,既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同时也使他们发展了坚持公正,忠于科学,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优良的品质,这些都是造就人们不断进取的品质所必备的前提。
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重视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中处处存在美。如数学有它特有的一套符号,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数学中的定义定理等都有他特定的表述方式,这体现了数学的语言美等。再如,数学问题中的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为人们折射出美的神韵让人心旷神怡。而这些美的享受只有身临其境,在其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中才能领悟到。因此,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法过程都可视为一个美的鉴赏过程。
二、数学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现今的数学教育不应该只把数学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一种文化现象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从数学中找到乐趣,进而积极的学习数学、研究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和方法上也体现出数学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喜欢数学。那么如何来实现呢?
1、采用亲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数学课上成一节充满人性化的课。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来说只注重教学不注重教育,而新课程要求课堂体现民主教学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就得让学生喜欢教师,而要真正让学生喜欢就得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从生活、学习、身体健康等方方面面去关爱他们,融洽师生关系,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数学教学方可实施。
2、充分的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把数学生活化。人性化的教学是教师从感情上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数学本身的概念,定律,定理和公式等,又非常抽象,单调。如果数学题都没有实际内容。解题过程再用抽象逻辑思维,单纯的从概念出发来推理,我们的学生仍会感到难学易忘,久而久之,就会淡化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走实用数学的道路,应是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数学课上的生动有趣。首先,要改变教学的方式。数学课是从推导公式到概念运用,虽然融入启发式教学,但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的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解题结果,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解题过程。其次,要改变师生的地位。传统教学中,人们崇尚师道尊严,教师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在学生面前,教师就像圣人,而这样实际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他们敢想不敢说,想做又不敢做。最后,要改变教师的作风。教师的人格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学问是学生的智慧;教师的作风是学生的典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象数学这门学科一样去伪存真,光明磊落。
三、学科间的融合方面
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能融合其他学科的一些经验和思想方法,便能使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掌握起知识来也不会感觉太空洞,太乏味。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就可以用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所处的观察点不同,观察到的物体也不同”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再比如,当我们讲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和本知识点有关的数学家和历史上的一些成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一举两得。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也就是说,如何为人处事的文化就是人文精神。而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指路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于物,还应见于人。怎样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把数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中国和平出版社
[2] 傅海伦.《中外数学史概论》.科学出版社
历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 篇7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
多年来, 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情感目标, 但有些呈现为苍白无力的说教。如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等环节, 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当前中学教学深陷追求中、高考成绩的误区, 更是“缺乏人文素养 , 失落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例证。
此种教学状态所带来的后果, 就是学生虽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 但审美情趣普遍不高, 心理健康程度不高, 以致存在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个性扭曲、自私自利、功利心强、自律性弱、责任心差、同情心淡薄等倾向。可以说, 当下一些大中学生的不良品行, 如不讲文明、不守规则、不敬师长等行为与其在中学时代未能得到人文素养教育不无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 上述诸多情况已有所改观。历史学科中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因素仍未被发现和挖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人格和心理结构的缺陷, 给他们的成长和就业带来严重的挫折危机。
二、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深远意义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育真正的教育功能就是引领学生正确的方向理想和信念。
1.培 养 人 文 素 养 是 历 史 新 课 程 标 准 倡 导 的 理念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 今后的历史教学, 从初中起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
2.人 文 教育 是 为 了 促 进 学生和 谐 发展 。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人文教育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只有改变那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 通过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健全人格, 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人 文教育 能 助 学生 树 立 合 理 的价 值 观 。
在历史教学中,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让学生在探讨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各种基本关系, 形成健全的人格, 培养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逐步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因此, 人文素养教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笔者认为, 重点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 充分 认 识人 文 素 养 教育 在学 科 教 学 中 的 重要 性 。
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 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要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除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外, 一定要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突破思维定势 , 切实转变 教育观念 , 在备课时 将“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 养 , 培养学生 的人文素 质”作为重 要目标 , 重视挖掘 本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 制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二 ) 充分 挖 掘 教 学 内容中 的 人 文 因 素 。
历史教师要从教材中充分挖掘人文价值观、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等因素。如史学界认同的尧舜禹三代以文德治世,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始创时期;孔子是中国的人文先圣, 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基础。鸦片战争后,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发展出具有近代中国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西方的天赋人权说、进化论等先进人文思想观念, 成为批判封建专制、唤起民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等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进行整合, 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专题,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文素养教育的学习。
(三 ) 教 学 内容 的 安 排 着 眼 于 学生 素 质 的提高 。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 重组教学内容, 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形式, 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 由已知到未知,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显到深化, 由感性到理性, 品格与情操得到陶冶, 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 ) 开 发和 利 用 地 方 、校本 课 程中 的 人 文资 源 。
重视开发和利用地方、校本的课程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优良传统。各地乡土历史读本、文物古迹、历史博物馆等都可以纳入地方、校本课程系列, 如《漳州历史》读本、南靖科岭教育基地等。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乡土人文教育资源, 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立足语文教学 渗透人文精神 篇8
一、以生为本, 浸润人文精神
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主张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 顺应学生的禀赋, 提升学生的潜能, 完整而全面地关照学生的发展。以生为本, 倾注人文关怀, 顺应人性需求, 是浸润人文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
1. 走出讲授, 走进合作, 走向差异。
德莫克利特说:“头脑不是一个被灌输的容器, 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应摒弃“师本位”的知识体系和“一言堂”、“满堂灌”等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探寻适合具有学生“生命温度的教育”, 让课堂成为彰显人性的舞台, 焕发人文的光彩、生命的活力。首先, 创设人文环境, 走进合作。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民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努力开辟人文教育的“土壤”, 营造教育的“情绪场”———构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人性化课堂教学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求索。通过师生、生生有效的合作、互动、探究等, 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会协作, 学会分享;在交往体验中提高合作意识, 增强团队精神。人文精神的火花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不断点燃、绽放。其次, 要关注差异, 善待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用一颗灵动的心, 不时的去感受、贴近学生, 了解学生。从以往的“标准划一, 关注少数”转向“面向全体, 关注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针对他们的智力、性格、爱好、特长等实施“差异教学”, 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轨迹上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生命绽放出异彩。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教育机智, 实际是“差异性教学”的最好体现,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2. 激励为主的赏识教育。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的原则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赏识是一种渴望, 更是一种激励。因此,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终结性评价, 加强学生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用赏识的眼光捕捉不足背后的“亮点”:读得不流畅, 但可能声音响亮;说得不完整, 但可能思路独特;写字不工整, 但可能内容具体……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每次点滴进步, 并由衷地给予肯定、赞赏, 从而唤醒学生的灵性, 使其在激励中成功, 在赏识中远航。
二、依据教材, 渗透人文精神
教材是富有人文特色的载体, 更是人文精神得以渗透的重要途径。鲁迅曾说:“文学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培育着人们求真、从善、爱美的健康心理, 给人以精神的底蕴。
现今的语文教材选录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文质兼美,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具有: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正确的人生追求、美好的生命意识、人性美等。像《散步》、《背影》以及儒家学说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中的仁爱孝悌;“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不在舍”中获得良好教养和习惯养成的途径;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中的爱国精神, 忧患意识和非凡抱负;《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越苦难的精神……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散见于语文教材之中, 琳琅满目, 可通过了解文章作者和时代背景、品味语言、剖析形象、拓展延伸、引导写作等形式进行有机渗透, 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生命意识的觉醒, 获得一种人情、人性、人格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在长期的熏陶渐染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链接生活, 提升人文品味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也曾说:“不观于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与海上, 何以知风波之患。”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加强实践, 这是内化课本知识, 领悟道理, 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课余, 可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贴近生活实际、有丰富情感性和人文性的活动:谈家长理想———社会调查、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做推销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将观察与思考的视野扩展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实践体验中用心灵感悟那些高尚、高雅而不十分细腻的情感———关爱生活、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感恩……直接深化人文精神, 提升人文品味。
总之, 立足语文教学, 渗透人文精神, 是每位语文教师的一份历史责任和现实担当。教师必须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蕴育点”, 在教学中有效地加以渗透, 逐步唤醒心灵、启迪智慧, 为学生一生的和谐发展奠定精神的底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篇9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 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关注学生的心灵, 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之间是灵魂的平等交流。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灵, 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心灵。语文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 用一颗童心或年轻的心, 去感受, 去思考, 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
2. 倡导自主, 尊重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 但这种意识并不是先天赋予的, 而是后天生成的。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 更要尊重他的个性, 鼓励发展个人意识, 强调个人的选择自由以及对自己选择的责任, 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生活态度。这是我国教育人本论的核心思想, 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其中, 尊重学生又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的教育手段才能真正叩开启迪学生心智的大门。
3. 培养情感
人们的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活动, 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产生的, 它们无一不受情感的制约。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形成, 有着多方面的渠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不失为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教师靠什么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当然也要靠“情感”, 即以情动人, 潜移默化。
4. 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如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大, 学习任务重, 若不在教学的方式上有所改变, 教学的效果必然不佳。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收集、制作生字卡片、互相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观察能力也在留心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5. 以人为本, 语言立人
在一切形式的教育中, 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 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 是最重要的。语言即人, 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魅力所在、价值所在。
人文渗透教学 篇10
语文, 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 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社会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学科, 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 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文很受伤。
当前教育重“分数”轻“素养”的不良风气仍然盛行, 我们的语文教学逐渐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大家每天做着为分数而疲于奔命的转磨活。笔者认为, 要改变面目可憎的教学现状, 当务之急, 我们唯有重视并全面思考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深刻内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注重人文情感渗透, 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推进。
什么是渗透?渗透本指自然界中液体在广义多孔介质中的运动。孙春成老师说,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运动的过程, 那么其运动方式最好的莫过于“渗透”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知识, 思想与情感的有效的“渗透”。
下面试着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就教于大家。
一、注重人文情感教学环境创设, 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在他的《论整体人的学习》中指出:教学中教师必须是“促进者”, 而不是“权威者”, 这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人为本, 努力创造一种自由、平和、融洽的人文情感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 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 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经纬交互渗透, 才能有默契的配合, 教者乐教、学者乐学, 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 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创设人文情感教学环境, 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 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老师在他的博文中如是说:“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 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 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 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中,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创造有利于人文情感渗透的环境, 我们需要激励学生,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一书中写道, 美国的教师经常把“我不知道”挂在嘴边。
创造有利于人文情感渗透的环境, 我们需要赞赏学生。没有赞赏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把赏识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的常态, 因为“一半也是满的。”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讨论如何看待骗子的行骗行为。一学生提出了“骗子惩罚了荒唐的皇帝, 他的行为值得肯定”。面对不和谐音符, 我没有给予简单的回答是肯定或否定, 也没有批评学生思想认识的错误, 而是冷静的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来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 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的分析研究, 通过合作讨论得出一个结论:骗子虽然是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愚昧昏庸设下骗局, 但其出发点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骗子的行为不能肯定, 我们不能效仿骗子的行为, 应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教学中实现的是语文教育生态关怀, 关怀人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着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 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情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我们的教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对接人文情感资源,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 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教材是例子, 但也蕴涵着挖掘不尽的人文情感资源, 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肥沃土壤。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们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 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 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体例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它设置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三个主题板块。三个板块中, 人与自我是核心中的核心。以该套教材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所选五篇课文, 无论人称上还是内容上, 都是紧紧抓住“我”这个核心, 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我界”。如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以诗的形式叙述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追寻。《走一步, 再走一步》则是通过叙写成长中的一次脱险经历, 而自悟出一种朴素的人生哲理。《生命生命》则通过自己对平常小事的体验和童心, 试图感悟出深远的生活道理。《紫藤萝瀑布》则通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焕发的勃勃生机, 体味一种悲痛化为宁静之后的喜悦。总之,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着笔, 这些课文都试图在你面前打开一扇又一扇天地, 让你进入一个全新的“我”的天地。
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人文情感教学资源, 或是在开篇介绍关于作者的人文背景资料, 交给学生打开学习疑惑之门的钥匙。或是在课中对接渗透人文情感, 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老师等多方的有效对话, 从而更透彻更深入研读文本内容。
我在教学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之“书信”单元之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一封信》时, 整合运用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教学资源, 达到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的效果。
下面是我教学的片段:
学生:文章中父亲为何要大费周折的用讲童话故事这样的方式来解答女儿对爱情的疑惑? (百思不得其解)
教师:回想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是表现了父爱母爱的? (点拨大家打开记忆之门, 架设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学生:比如《背影》、《永久的悔》、《小巷深处》等。 (学生纷纷说出读文感受, 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天下的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儿女的。如果是你作为文中的父亲, 面对情窦初开的女儿问到这个问题, 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处理? (启发学生一叶知秋)
学生1:问题的关键首先源于父亲对儿女无尽的关怀和爱护, 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女儿以后的幸福人生, 父亲不但用童话故事巧妙的回答了女儿的提问, 而且为女儿人生之路指明方向。
学生2:父亲如此用心良苦, 父爱是如此伟大。我在不知不觉中再次读懂了父爱。
又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我考虑到这是从高中下放到初中的课文, 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们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我分别两次引用对接关于徐志摩创作此诗的时间和缘起的两种说法。掌握契机叩动学生的心弦, 将诗歌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 达到“披文入情”的效果。
其一, 引入新课时, 我这样介绍:“1920年前的某一天, 有一位诗人, 他远渡重洋, 在伦敦剑桥大学, 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有限自在的美好时光。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 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 多愁善感的他感慨不已, 往事依旧深深地触动他的情思, 于是他写下一首诗, 题目叫《再别康桥》, 这位诗人就是徐志摩。” (幻灯片打出, 然后板书课题、作者) 学生在优美的遐想中进入诗歌, 接着通过反复朗读, 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
其二, 在体味借助诗歌的意象和诗情时, 我把第二版本的写作背景和盘托出:“在徐志摩第三次欧洲旅游的途中, 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 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等待他, 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 又重新在他的眼前浮现,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幻灯片打出, 然后引出思考问题)
在备课时, 我认识到中学生知识尚浅, 感受、领悟能力较差, 情感难以形成和调动, 于是就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开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分析、识别事物, 自钻自感, 以形成丰富的情感, 使他们自然进入“角色”, 对诗中第一节中的“轻轻”和“悄悄”的用词之奇特美妙进行合理合情的品读欣赏, 对诗中“金柳”“新娘”“艳影”“柔波”“虹”“梦”等意象的运用进行明朗到位的揣摩理解, 达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果。
三、关注小人物形象, 激发情感共鸣点, 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细读教材, 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并非都如“人物传记”中所描写的那样有着惊人、伟大的壮举。他们卑微而渺小、名不见经传, 他们是“小人物”, 甚至是“零余者”, 他们的命运多蹇历经几番波折。如语文版教材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小巷深处》中的盲妈妈, 《小男孩》中离异家庭的小男孩, 《清兵卫与葫芦》里的清兵卫等。人教版教材的《老王》的老王, 《信客》的送信员, 《阿长与〈山海经〉》的保姆阿长等等。如此丰富的人文情感教学资源,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 引导学生关注小人物, 激发情感共鸣点, 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小男孩》中的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
教学这篇小说时我没有按照小说教学的三要素教学法, 而是积极调动学生个人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吃透课文内容去把握人物形象。
我教学《小男孩》时围绕着小男孩设置了几个问题:
(1) 小男孩楼上楼下不断寻找爸爸的过程中, 最打动你的是哪里?你如何理解文中关于小男孩呼喊的三声“爸爸”?
(2) 小男孩与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有哪些相类似的地方?你是如何看待这些?
(3) 如果在街头你遇到了这个“小男孩”,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用一两百字把你的话写下来, 和同学们交流。
以上三个问题直达学生灵魂深处, 从不同角度唤起学生对小男孩的恻隐之心。“教育就是唤醒”, 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 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 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 唯有这样, 方能对小男孩人物形象进行正确的解读, 当然这无疑也是学生经历的一次人文情感的洗礼。
无独有偶。翻阅近年来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文学作品阅读”部分, 发现反映弱势群体生活题材的文章为数不少。如2008年 (汕头卷) 冯骥才《歪儿》, 2010年 (汕头卷) 刘心武《偷父》, 2011年: (汕头卷) 《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湛江卷)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 (茂名卷) 《窗外》等。
《偷父》 (全文略) 中考真题回放:
第15题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
[“偷父”少年辍学流浪, 靠结伙偷窃为生, 但仍深深地怀念因矿难而死的父亲, 以为看到的那张油画是他父亲的画像, 竟因此冒险入室偷盗。可见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 但良知未泯, 孝爱之心犹存, 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
第18题文章末尾,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 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 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 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
[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 殷切地期望他能够迷途知返, 重新做人, 表达了“我”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
从以上题目看, 无论是简析人物形象还是理解思想情感, 都涉及对文中弱小者的情感认识倾向, 需要学生调动生活情感体验来答题。如果学生缺乏人文情感的投入, 对于卑微生命漠不关心, 仅依靠语文知识来完成的话, 又怎能深解其中的意味呢?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认为, 人是发展与教育的过程, 经过若干阶段才真正成为人, 所以需要借助种种作用来促进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用情感来促使学生个性化, 加强人与人的接近和合作, 因此, 教育应该辅导学生感情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 对于加强人文情感渗透是极其重要的课题。
总而言之, 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情感渗透, 是要把语文教学人文色彩建立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之上, 任何抛弃解读文本之舍本逐末的做法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在大师精神的指引下, 传递着“人文”情感的激情薪火, 朝着改变语文教学“少慢费差”的方向, 为语文课堂加温加热, 打造有温度、高度、深度的语文教学观。
参考文献
[1]王世堪.在人文性和工具性论争中前行[J].初中语文教与学, 2010年 (1) .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M], 1998.
[3]李亚英, 毛奇芳.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育生态关怀[J].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年 (6) .
[4]马德高.初中教材全易通 (语文九年级下册) [M].延边出版社, 2010.
[5]赵海峰, 刘慎展.把握教材情感, 提升人文情怀[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 (20) .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0-01
引言
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内在灵魂的体现,人文素养也直接体现出个体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审美观念与思维方式,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建立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的。初中历史作为学生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结合以下几点加以说明,谈几点在日常教学中贯彻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副课,一般情况下都安排在下午,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欠佳,学习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有时候历史课教学要想收到理想的效果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适当地采取一些策略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都能够打起精神,积极地去思考相关的问题,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探究“楚汉争霸,项羽被汉军围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项羽当时的情境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形容呢?当学生们都回答出来“四面楚歌”时,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启发,结合这个成语把相关的故事内容讲述一下。当项羽带兵逃至垓下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粮尽兵残的绝境,晚上他听到楚地民歌从四面传来的时候,认为是刘邦已经攻占了楚地,自己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感觉无颜面对江东的父老乡亲,于是在乌江自刎。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学生们也对项羽这个历史英雄的形象有一个较为具体的了解,对楚汉争霸的这段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上适当地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讲述一些知识点,既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开拓他们的思维,使得学生都乐于上历史课。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合作探究学习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合作探究则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团队意识,而且还能够真正地体会出自我价值以及集体利益的关系。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都能够享受自我的满足与快乐,还能够促使学生向着更好的向继续奋斗。
在上历史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必须先自主独立地去完成导学案,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而且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此外,也要开展小组内的合作讨论,让学生把自己不同的想法与疑惑提出来,勇于质疑,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能够看出是很受他们欢迎的,他们讨论的时候也是非常热烈的,小组评价时也能够显示出较高的水准。通过合作学习还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使得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优化,在合作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都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以史为鉴,注重素质熏陶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深挖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深挖教材,想方设法地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例如,在探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章节内容时,首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是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我们国家自1840年以来的屈辱的历史,在回忆的过程中再层层递进,通过感人的画面和语言的渲染,把这段史实重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让学生们都知道,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以及探索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引导学生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教导学生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把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激发出来,让学生都能够为建设繁荣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如,在探究《甲午战争》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整个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讲给学生们听。故事的重点要把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讲述出来,让学生们都能够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让学生们从听故事中知道:邓世昌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从他身上也能够看出还有很多的中国人民奋力抗击着侵略者的反抗意识,无形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
历史学科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播好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历史课教学中,不要把课堂过于教条化,过于侧重记忆。要主动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们都能够在接受历史知识熏陶的同时还能够锤炼出智慧的金子。所以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深挖教材,升华教材,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明赞.让学生成为自主研习历史知识的成功体验者[J].研究性学习与历史学科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4).
[2]刘云.试论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因素[J].才智,2011(7).
[3]马晓蓓.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學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3).
[4]苏翩翩.浅议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缺失与回归[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5]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年.
[6]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J].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3).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篇12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品格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把教育称作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对我国教育界尤其是负责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当今迅速变化的世界, 高等学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发展的大平台,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正确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与国际沟通的能力, 支持他们在科学上自由探索, 在社会服务上大胆实践。中国教育要踏上新的历史起点, 学问和人生合一才是高质量教育。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 抓好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大学英语》则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好教材, 值得探索和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谁拥有高新技术就能拥抱世界, 谁拥有高素质人才就能掌握未来。而在人的素质系统中, 人文素质具有基础性地位、主导性功能和关键性作用。杨叔子先生曾经指出:“没有科技, 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 就不打自垮。”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 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 学科视野狭窄, 过重的功利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同时, 过强的共性制约, 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在不同层面出现了疵点和盲点, 像科学求真精神的缺乏, 道德诚信度的降低, 逃课、作弊的公开化, 尤其是网络文化生产的信息垃圾为大学校园亚文化填充了污点。因此, 强化人文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 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活动,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因此,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与宽容性, 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是英语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
大学英语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
外语教育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学。它在文学、艺术、音乐、体育、政治、军事、宗教、历史等领域为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英语》是一套综合性实践课教材, 文章均选自原著, 内容生动, 知识性强。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深刻地挖掘课文的思想性, 将英语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最终将能真正实现“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教育实践过程。
实践步骤:第一步, 调研学生的思想动向, 确定问题的解决对策。要科学观测、调查不同层面大学生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人文素质的失落点, 搞清楚大学生目前的思想动向并进行分类分析研究, 确定治理方向。第二步, 挖掘教材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发挥英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对教材内容人文点进行总结、分析、分类, 确定大学英语人文教育采掘点, 以点带面, 有的放矢地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来引导学生, 形成“学生———教材———教师”三位一体的课内外空间机制, 拓宽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培养渠道。第三步, 研究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渠道和方式。首先, 课堂上参照教材主题思想的切入点, 结合学生思想动向, 采用主题讨论、思想引导、教材实例分析、教学实践感召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求真精神, 培养高尚的道德水准。同时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通过文化讲座、英语演讲、短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提高做人做事的自信和勇气, 形成踏实的学术态度、高尚的做人理念。第四步,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具体方法:利用英语课堂扩展学生人文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中, 人文背景知识对语言的学习极为重要。特别是层次较高的阅读理解,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结构知识, 还要求其具备丰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语言结构之外的人文知识, 这样才能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内容, 才能抓住语篇所反映的人文观念。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 (Robert Lado) 曾经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反映的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以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相关人文知识。特别是那些包含着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篇章, 更值得学生去思考, 引导他们从中感悟情感的世界, 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 体会客观世界的奥妙, 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A部分课文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讲述了美国的五大文化象征。教师在介绍了相关的美国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分析了课文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后, 不妨引导学生思考一下我们中国有哪些文化象征, 有哪些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 使学生在仰慕西方文化的同时, 意识到中华民族也有着灿烂的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又如该册教材第六单元B部分课文Changes in the Balance of Nature也是很好地渗透人文精神的素材, 通过分析课文中阐述的人类对自然界造成的改变, 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如何才能更合理地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以及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鉴赏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学好教材外, 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 并要求学生在读完好的作品后写出读书笔记。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乔安妮·科利和斯蒂芬·斯莱特认为, 在语言学习中可以通过文学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材料, 文学为语言的学习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优秀的文学著作凭借其优美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形象性、描述性、抒情性、象征性和音乐性而含蓄优美、令人愉悦。”好的影视作品同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让人回味无穷。时常让学生欣赏英美的经典影视作品不仅能帮助他们学好外语, 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 还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在让学生欣赏电影“forest Gump”时, 可向学生介绍一下电影相关的背景, 看完后, 再跟学生一起分析电影中的人物特点, 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该如何看待生活、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挫折。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 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为学生树好榜样, 当好示范。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自主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和趣味性学习。同时, 面对“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也逐渐实现“超文本化”跨越时间和空间, 使英语学习者面对前所未有的广阔丰富的学习资源, 自主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 积极地构建高素质的自我品格。教师在做好行为示范的同时, 还应引导学生学会鉴别真伪, 判断优劣, 学会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
总之, 注重人文教育, 全面发展素质, 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深化英语教学的基点。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 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 要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2002年5月在清华大学作的报告。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3册》, 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3年版。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9) 。
[4].李萃英、赵风平:《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