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通用12篇)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篇1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很广,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很有必要。而且, 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思想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好的活教材。在科教兴国、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 针对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 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1.1、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教学是所有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高职院校的生源呈多样化趋势, 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 也有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专的毕业生, 甚至还有初中毕业生。而且, 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文化修养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中学学生, 但是相较大学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有待提高。另外, 现在的学生多为90后和00后,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家中多为独生子女, 父母长辈往往对孩子很溺爱, 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在思想上都难以吃苦耐劳, 也都不喜欢参加户外活动, 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而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吃苦耐劳的精神, 弥补现阶段90后和00后的缺点, 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 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现阶段,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 其中90后和00后居多, 这个阶段的孩子较70年代和80年代的孩子来说, 思想更为活跃, 更具有朝气, 但是由于他们思想还未成熟, 正处于学习知识, 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方面,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克服不良倾向和消极的东西, 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 从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此外, 一个年轻人的思想品德会影响到其未来人生发展轨迹, 甚至会影响到其身边的人和整个社会的安定, 因此, 良好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人生道路以及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1.3、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 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魄、锻炼学生体质, 还具有发展学生的智力, 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作用。体育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课堂不仅传授体育知识, 更是德育培养的殿堂,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 所以通过学生们的集体运动和团体合作, 学生们逐渐就会意识到如何处理好团队精神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 如何与他们合作等优秀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 思想品德教育有促进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当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 自身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法治观念、纪律观念等优良的思想品德时, 这个学生在参加足球、排球等团体性活动时更懂得与他人合作, 具有更高的体育素质。
2、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2.1、在体育教学中利用课堂常规、教学内容、课堂表现多角度进行渗透
首先,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要学会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堂常规具有到规范化、制度化等特点, 一方面它提示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 另一方面体育课堂常规还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可以说, 体育课堂常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要学会利用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球类运动就有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形式, 这些活动具有鲜明的思想品德教育性, 很多团体活动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们合作、如何处理与其他成员的矛盾和分歧, 体会与他人合作成功的喜悦, 学习团队精神。最后,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要学会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作为一种的动态的活动, 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等特点。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应及时、充分地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良好思想品质给予表扬和鼓励, 激励学生学习;同时, 教师也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 对学生表现出的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进行批评, 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思想品质。
2.2、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运用合理的组织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学生们最喜爱的游戏, 应该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教师要根据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针对性的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比如, 在培养学生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等思想品质时, “胯下头上传球”则是一款合适的游戏, 这个活动既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又注重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再比如, 当想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团结一致等精神时, 球类集体运动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 更使学生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 会有很好地效果。另一方面,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时, 要注意运用合理的组织教法, 把知识、体质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拿跳箱练的时候, 很多学生跳不过去, 原因可能是身体素质和技术问题, 也可能是惧怕心理。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 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并给予技术指导, 提高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的思想品德。
2.3、利用体育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其中实践体育教学更为广大教师所关注, 之前说的在体育教学中利用课堂常规、教学内容、课堂表现多角度进行渗透, 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运用合理的组织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指在实践教学中的常用方法。而理论体育教学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往往被大众所忽视。相比时间体育教学, 理论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一方面, 理论体育教学往往以教材的方式呈现, 教材方式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理论体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明白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有利于学生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 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理论体育教学对每项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授。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比如中长跑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各种器械体操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 各项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维护集体利益, 通过理论体育知识的学习, 是学生学习到每项体育运动中特有的精神, 使学生在努力完成体育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等思想品质。
3、结语
体育运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等优良的思想品质, 所以要发挥体育运动的思想品质教育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课堂常规、教学内容、课堂表现多角度进行渗透, 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团结一致等精神, 利用体育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体育教学在思想品质教育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吴艳辉.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 2011, (3) .
[2]李杰.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探索, 2010, (1) .
[3]郑自力.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周刊, 2011, (10) .
[4]高鹏.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考试周刊, 2011, (11) .
[5]黄行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视野, 2010, (8) .
[6]化春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探索.教育与职业, 2012, (14) .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篇2
摘 要:体育学科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日益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体育学科不仅承载学科知识教学的责任,同时也需要落实德育教育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特殊效果,可以结合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法规意识和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52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方面,也给社会的其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尤其是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在改变着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德育建设的品德教育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因为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因素越来越复杂,这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体育教学是一门集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必修课,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这要求体育教师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即在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重视品德教育,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学科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德育功能在体育教育中的体现
首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校里竞技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一种为集体拼搏的,它不像职业体育比赛那样注重个人利益,而是要能为小组、班忘我拼搏。其次,要突出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再次,组织纪律性教育。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是有游戏规则的,每个人是在依照规则的约束,理解尊重规则享受着运动的乐趣,以自在的心情自觉地接受规则的约束,理解尊重规则是享受乐趣的必需。
二、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夫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什么样的教师造就什么样的学生,身传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动作就是一种指令,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的形象,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仪表,并在此上面进行学习和提高,以自己影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特点有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上种种困难,甚至胆怯的心理,教师要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二)把学习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一定的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体验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据此,体育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实现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比如在教授排球内容时,可以把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融入到教学中来,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思想认知的教育和引导。
(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合理地选择教法和运用教法,不仅对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是重要的,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知识、技术、技能、教学、素质练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拿鱼越前滚翻练习为例,有的学生动作不到位,是因为在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身体素质,更有心理因素,对这种教材要耐心讲解和示范。由简单到难让学生逐渐掌握动作要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法,使学生一点点掌握,更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对个别学生尤其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学生,要及时更正,用简洁有力的引证法,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结合课堂常规和教学条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本身包含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课堂常规,课堂常规的内容是什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使他们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例如要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不故意损坏,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提出要求。
(五)运用典型事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先进人物体育锻炼磨练意志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直接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抓好典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在课堂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同一条件下,有的人表现非常突出,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而有的学生就不负责任,无所事事,万事与他无关。如学校开运动会,有的身体素质并不好的学生踊跃报名各项比赛,他说他想带动那些素质好跑得快的同学积极报名,不要表现出怯弱畏难。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表现进行表扬或教育。
由此可见,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是何等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以下的做法:
1.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深究教材本身,尽量挖掘思想性教材,需要集体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提高全队的战斗力,这里就有集体主义的作风精神,为他人创造条件,甘当铺路石的思想风格。
2.意志品德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体育比赛是在公平原则下的竞争,通过展示个人或群体的能力,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3.要坚持规范性指导。所谓“规范性指导”,就是利用制度和规范标准,通过运动竞赛进行德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因为运动竞赛的战术是智力竞争,也是思想作风的竞争,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性和自豪感,加强了精神文明教育。
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操、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这些增强体质,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活跃校园生活,陶冶美好情操,树立良好学风校风。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应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紧紧围绕着体育课教学,切实掌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要很好地把握住各种途径进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3
一、了解体育课结构,全方位开展德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社会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的内容。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内涵,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则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又可增进学生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3、结合不同的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选择合理、科学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把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形的练习,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经常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是中学生共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代表事件,因势利导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久跑练习可磨练意志品质,艺术体操可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对一些懒读书的体育尖子生多表扬方法, 把他们引到体育上来,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激励竞争法
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该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既享受成功的喜悦,更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公平、公正的氛围。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中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篇4
一、倡导尊师重道
师生冲突是中职院校的常见问题,发生冲突,自然是双方都有责任,不可偏袒。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提高个人修养与素质,让自己具备被学生尊重的实力;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碗水端平,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发挥言传身教的重要力量。教师带给人的影响是多数职业所不能企及的,因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社会的未来。因此,老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课余时间静下心来与学生谈谈心、聊聊天,了解一些他们心底的想法与见解,以便于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制订合理的对策;最后,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不容舍弃,特别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要处理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关系,只有自己人格健全,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例如,班级里的小A是个十足的捣蛋鬼,让老师们很头疼,前两天在专业课上与任课教师发生冲突,干扰课堂教学。为了让他体验到做老师的辛苦,学会换位思考,我任命他为副班主任,将一些繁琐的事务交给他处理,没过一天就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主动去办公室找到那位老师道歉。
二、倡导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从学生小学起就开始耳提面命的品德问题,但履行起来却需要付出一生。反观之,尽管诚信百谈不厌,学生的诚信真的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吗?小到抄袭同学作业、大到偷窃、 说谎、谎报学费等等,都反映了学生在诚信这一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来,不要忽视一些诚信方面出现的小问题小细节,要知道即便掌握再高超精湛的专业技术,如果不遵守诚信准则的话,给社会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危害;其次,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警惕性。比如,个别微商售卖假货、 地沟油屡禁不止等等这些现象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危害不胜枚举,引导学生不要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种人。从事一项工作, 就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只有人人做好自己,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品德教育延伸到课堂外。老生常谈恐怕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多种多样的课后活动反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一场围绕“做人讲诚信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让正反两方通过陈述各自的观点让学生的意识渐渐提升,同时也充盈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走得更远,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让人宠辱不惊,浑身充满正能量,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离不开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团结协作。首先,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只有记得别人对你的好,感激于心,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解开心结,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自己快乐许多;其次,学校方面进行感恩教育活动。比如,让学生写“感恩周记”,每一个星期回顾这一个星期值得铭记与感恩的人和事,重新回味温暖,让爱延续;最后,学会感恩父母,与家长取得沟通和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无论子女成才与否,都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太多辛苦,可是懂得的人又实在太少。在一节课上,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的人请举手。举起手的人寥寥无几,还有的同学犹犹豫豫地无法确定,于是我继续追问:你们还记得你们每年的生日又是怎样过的吗?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家庭聚餐、与同学一起唱K、爸爸妈妈买了自己最喜欢的礼物......学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但是渐渐地,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学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接着说道:同学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该尽己所能为他们做一些事呢?这一天的作业应运而生: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第二天,他们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的作业心得,有的人帮妈妈加班做表格,有的人帮爸爸洗脚,有的人为父母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等等,让人感觉十分温暖。
总而言之,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漫长而又幸福的过程,能够亲眼见证每一个孩子像是刚刚发芽的小树一样逐渐地茁壮成长和蜕变也是作为教师最快乐的事情,希望能够陪伴他们左右,度过最美好的教师生涯!
摘要: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这里的学生多数是抱着学习一门技术的心态来到学校的,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十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忽视了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品德教育问题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中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项清.中职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探微[J].情感读本,2015(35).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明确指出了语言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利用导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可先出示颐和园的彩色挂图向学生介绍。接着问学生,谁知道这个大名园建在哪儿?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因为它是我国人民自己设计和建造的,是我国造园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最后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看图来学懂生字,理解生词,掌握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这样通过运用讲解式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了字、词、句,才能透彻地阐明课文内在的思想性,才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也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例如教学《趵突泉》一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先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重点思考: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词句。学生对趵突泉的美景有了具体认识以后,我又进一步问学生:“你们喜欢趵突泉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会由觉得趵突泉的美丽进而产生对它的热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开头的一句话:“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我乘机又说:“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名山大川,星罗棋布,它是东方的一条巨龙……”学生幼小的心灵此刻燃起了祖国的炽热之火,完全沉浸在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情画意之中。
三、通过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让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在心灵上,课堂上应该借助对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懂得描写人物的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进行分析。通过朗读、讲解、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充分感知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和革命精神,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生动、具体而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利用文中的光辉榜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讴歌中外科学家的事迹的。例如《一定要争气》、《爱迪生》、《詹天佑》等。这些课文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榜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教学《一定要争气》时,同学们被童第周艰辛求学、坚强的毅力,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所感动,我就适时提示:本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童第周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童第周那种为国争光、刻苦钻研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借助文中优美的景物,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有许许多多,这些文章富有诗情画意、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特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林海》等。这些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山河,优美的风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启迪学生深思、联想,让学生从具体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描写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祖国大自然的风光,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利用录音机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陶醉于西沙群岛的美景之中,又进一步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西沙群岛吗?为什么喜欢?”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懂得了西沙群岛是祖国的南大门,是物产丰富、风光优美的地方,所以对它产生了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又发问:“我们祖国像这样的地方有许许多多,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吗?”引导他们联想到小兴安岭、桂林等祖国的风景区,使他们了解祖国的美好,祖国的广大,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6
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作文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作文育人,文道结合,是作文训练的一个很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
一、在审题中,扣准题眼,确定德育导向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地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就能达到这篇作文预定的育人目的;反之,如果审题有误,写出来是文章就会离题,就失去了这篇作文的意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所以看待问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不在审题的过程中加以指导的话,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现片面性和肤浅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适当加以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或是赞扬某种精神,或是说明某种道理,或是吸取某个教训,或是给人某种启迪。如果这第一步做好了,那么想通过作文育人的目的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作文训练“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次习作中,我紧扣题眼“难忘”确定德育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事是“难忘”的事? 学生思考后回答:“1.‘难忘’的事,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而是总也忘不了的印象深的事。2.必须是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的好事。3.写坏事也可以,从一件坏事中吸取教训,也是难忘的。”让学生清楚“难忘的事”并没有具体规定写什么类型的事,但这件事不可以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一定是要在你的思想深处留下了烙印,给了你心灵上的启迪。写这件事的目的,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个启示。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紧扣中心,自然而然地在作文教学中悟出了“道”,正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在选材中,拓展思维,创设德育环境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作文,不仅要学会审题立意,而且要学会选材,这样,才能写出有灵魂、有血肉的好作文。
材料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典型性。越是真实、可信的材料,就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假、大、空”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作文的思想内容,助长一种“无病呻吟”的文风,更会扭曲学生灵魂,使他们从小沾染上一种不健康的恶习。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抓住契机,创设育人环境,拓展学生思想,让他们展开想象,去选取生活中有真情实感的材料,使他们在学会选材的过程中,顿悟做人的道理。
语文教材中有一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当一名学生谈了要写同学助人为乐时,教师及时指出:“这件事选得好,反映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一鲜明的中心思想。”这就为学生的选材点明了思想意义,同时赞扬了高尚的道德行为,在学生心灵中树立了美好的形象。当另一名学生谈到要写和邻居家发生摩擦的事时,教师指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宽厚为怀……”并鼓励学生说:“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这样的点拨,深中肯綮,学生逐步学会了识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领悟到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总之,教者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則。
三、在评改中,把握契机,强化德育效果
我们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习作反映小作者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言行,就把这些习作在课堂上重点评议,把评改作文与品德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评改《一件往事》时,选择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在班上念道:“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人多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我发现车厢里面有两个青年,眼睛滴溜溜的转。这时高个子青年对矮个子眨眼,朝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努努嘴,那矮个子立刻会意了,他挤上前去,紧靠着中年男子,慢慢地伸出了一只黑手……”我念到此时提问:“如果你们看见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纷纷回答:“怕小偷打过来。”“这不关我的事!”……最后两位学生却说:“我会喊‘抓贼呀!’因为车里人多,大家会齐心协力抓扒手的。”“为他人利益流点血也值得!”这时,我对后两位学生的发言鼓掌,同学们也一再称赞他们的斗争精神。我又往下念,作者“指着小偷大喊:‘抓贼!’大家齐心协力逮住了扒手。”念完习作,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寻找作者。最后我请作者——郭颖同学站起来,大家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这样的评改长期坚持,班上学生学先进,见行动,蔚然成风。
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怎样认识事物,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是十分必要的。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认识的直接流露;行如其人,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听其言观其行,及时端正学生的认识,强化德育效果,才能使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同步发展。
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 篇7
一、从领取、回收体育器材入手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回收器材之际, 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如, 在上课之前, 教师要求学生在搬运器材时不许拖、拉, 领取的器材不许用脚踢、不能用手扔等, 发现学生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则及时教育、制止, 对那些热心协助教师整理场地的学生当众给予表扬。这样, 不仅对体育器材的长期使用有好处, 而且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二、从学习榜样入手
中学生善于模仿,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他们常常以英雄、模范、明星人物作为学习榜样, 并且以这些榜样来激励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对中学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为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为学生讲述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为革命和社会发展事业而积极锻炼身体的事迹, 对学生进行锻炼身体的目的教育;通过介绍中国优秀运动员的拼搏和为国争光的事迹, 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自豪感;通过宣传本校、本班优秀学生努力学习, 刻苦锻炼的先进事迹, 则可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此外, 教师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 处处为学生作表率,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从偶发事件入手
在体育教学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不仅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且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偶发事件没有规律性, 教师无法用主观意志控制它的出现。这类事件因事出偶然, 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教师如能有效利用这些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接力赛时, 甲组跑在前面的学生摔倒了, 乙组赶上来的同学把他扶了起来, 两组又继续进行比赛。但是, 乙组这位学生回组后却受到了同组成员的指责, 双方发生言语冲突, 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事情发生后, 教师应迅速查明原因, 态度鲜明地表扬乙组被指责的学生, 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批评教育。教师这样处理该偶发事件, 既可使学生明辨是非, 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 及时、正确处理偶发事件, 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鉴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从教材特点入手
体育教材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是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 教师深刻阐释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进而树立“全面发展, 健康第一”的思想, 并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生动讲述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 可以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提高其身体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好每节课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涉及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每一技术动作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握其不同特点,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 在教学“中长跑”时, 首先, 笔者把中长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给学生认真讲解并进行动作示范。然后, 提出练习要求, 让学生运用心理暗示法克服紧张、畏惧心理, 稳定自身情绪。最后,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 不断鼓励学生, 激发学生自信心, 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做, 既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又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磨炼了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8
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体育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磨练顽强意志,可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团结力量;可以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族志气,激发爱国热情、激励民族意识;还可以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荣辱胜负,陶冶健康身心;可以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反对弄虚作假,优化社会环境、树立良好风气。通过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形式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人体直接承受生理、心理负荷和大自然的强烈刺激,达到强身健体,增进健康的目的,使学生在积极、热烈、健康、向上、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锻炼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在体育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简要的论述。
1 深入透彻的学习高教各个文件,提高思想认识,争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高教文件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本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以及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识到教书育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巨大责任和艰巨使命,发挥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投身到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崇尚运动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门运动技巧,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的增进将康,增强体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团结友善、明里诚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的道德规范,使学生建立服务于社会,着眼于未来,顾大局、识大体,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思想理念。
2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树立良好的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典范,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都无形的起着示范作用,所以体育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在平时要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引导学生、博学的知识教育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感召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和道德风貌。作为教师如果自己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或者言行不一,那就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受到影响,干扰学生道德信念的建立,给良好品德形成带来障碍。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该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效仿。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它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3 合理运用体育知识结合体育盛事发挥榜样的作用,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育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环境特殊、可变因素较多,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寓德于体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优势,是传播名族精神的橱窗。体育教学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各项体育赛事为传授发掘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中体育史、奥运史、亚运史的内容,讲述我国奥运健儿从金牌零的突破到金牌总数第一名的光辉历程、讲述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光辉史段、讲述一个个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等等,每一个题材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在教授武术知识时,介绍中华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华武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世界各级赛事欣赏中,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中国运动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举着鲜花向观众致意的时候,所有中华儿女都为之骄傲,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刘翔、姚明、林丹等体育明星是广大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更应抓住学生对明星的崇拜心理,正确地加以引导,让这些运动名将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来影响和激励广大学生,充分发挥运动名将、巨星的榜样作用,使青少年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民族尊严,树立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为国争光的崇高思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合教材内容抓住课堂环节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材为德育教育提供丰富的载体,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课课堂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通过严格贯彻落实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与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规范的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田径项目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优良品质的最好时机,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克服困难、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而且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体操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保护帮助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形体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韵律健美操则可以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球类、拔河比赛等集体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并通过比赛规则来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明确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的社会义务等。通过借还器材和帮助老师布置练习场地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学生运动爱护场地器材,培养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课堂最后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适当批评不良现象与行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5 抓住合理时机适时进行思想教育
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主要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一场对抗激烈的足球教学比赛,赛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鼓励大家在比赛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服从裁判,遵守纪律,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比赛中常常会有因身体对抗摔到的情况,此时有同学上前拉一把,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给学生以表扬,这样对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样在比赛中因身体接触频繁,常有由于动作过大而造成相互的摩擦和争吵,此时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指出要害,并给以适当的批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忍让、宽容和善待他人的优良品质。赛后输的同学往往会表现出垂头丧气、气馁、信心丧失,甚至是相互埋怨,赢得同学则可能会趾高气昂、骄傲自满,这是老师要及时地帮助输的学生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如,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对表现骄傲的学生提出适当的批评,从而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积极向上的优良作风。在运动会比赛中,往往会有一些感人的画面,有的学生摔倒后,会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有的同学在体力将要透支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参加完比赛等。这时,老师应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对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师要认真对待,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思想教育必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意识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本身的个性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要使学生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需要教师作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仅想通过一两次的活动、一两次的帮助教育,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工作,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凌尖峰.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J].考试周刊,2010,(48).
[2]罗晓勤.高校体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皮的教育[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14)79-80.
[3]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月.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
[5]张东兵.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篇9
一、适应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的素质、素养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成为思想健康的社会人, 因而在当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活动中, 德育教育显得异常重要。作为初中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我们的体育教育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 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健康作为教学的一个突出重点。一方面, 初中生对外界的诱惑抵抗力不足, 免疫力不够。所以, 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 让其有足够的是非判断力去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因此, 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不仅要身体力行, 还要有意识、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有策略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让学生不仅身体健康, 还要思想健康。另一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向往独立, 但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依赖倾向;有自觉、自发努力的激情, 但是又有着幼稚性、情绪化、冲动化的个性需求。而我们的素质教育就需要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因此, 我们对这些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的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适时有效推进, 潜移默化熏陶
初中生在个性上仍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 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要适当选择教学体育教学内容, 在活动中培养、推进他们这些好品质的发展, 时刻注意纠正他们自我为中心、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惯和心态。在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活动和环节中都要有效推进品德教育的渗透。如上课要求学生迅速整队集合, 做到“快、静、齐”, 对那些行动迟缓、态度慵懒甚至说笑打闹的学生和现象要及时指出并纠正, 让他们明白体育课的纪律要求, 潜移默化地渗透课堂礼仪、组织纪律、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准备阶段, 严格组织纪律性, 如学生跑动中队形的保持, 跑动或基本活动的投入与坚持等等;我们要适时鼓励和要求, 培养学生的班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在体育教学的主体部分, 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时, 要先做准确到位的示范, 让体育能力强、接受效果好的同学做榜样, 注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心理, 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奋斗的精神和团队、互助、友爱的意识, 让学生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 互相合作的魅力。对跳跃、攀爬、低单杠等容易产生畏难、惧怕心理的项目, 我们更要以鼓励为主, 充分显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关怀,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再如, 在长跑项目训练, 初中生本身就不善于吃苦, 而这项运动需要耐力、恒心和吃苦精神。我在平时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耐力和持久性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因而在我校举行的冬季长跑活动中, 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学生的个人成绩和班级整体成绩都比较理想。体育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 不是一打铃学生就自动散去, 我们要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对他们寄予中肯的评价, 对训练、活动中表现好的寄予表扬, 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 并进行批评纠正, 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想觉悟。
三、激发自我认识, 因材施教渗透
体育课最能看出一个学生的品质与素养。那些在体育活动中一丝不苟的学生, 在学习上、在为人处世上也是严谨而认真的。相反, 那些对自己要求不严、好出风头的学生, 往往人际关系、个人素养也应是有待提高的。对于比较腼腆的女生, 我们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想方设法让她们克服畏难情绪, 害羞心理, 并在体育活动大胆放手, 鼓励她们努力尝试, 让她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极个别行为懒散的男生和性格怪异的学生, 我们不能武断批评, 要了解学生的情况, 包括文化科学习情况, 家庭情况等。采用个别谈话, 通过朋友式的交谈, 化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鼓励他们积极投入集体活动中, 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别人欣赏自己。在上室内课时, 运用多媒体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 如李小龙的传奇人生、美国现任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奋斗史等等。让他们明白, 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人生境界, 才能让别人刮目相看, 获得成功。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 改变个体;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 带动大家;也可以在分组、分层教学中,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让她们自我意识到顽强坚韧品质的重要, 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篇10
一、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真挚情感, 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以确保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在德育过程中, 动之以情不只是晓之以理的继续, 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 因而让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这是提高德育渗透效率的保证。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对初中语文课本里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情的讲解和巧妙的教学手段, 来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 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 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打破以往的教学思路, 在把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深入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形象, 利用学生可见、可闻、可知、可感的现象来谈认识, 让学生进而领悟文章作者构思的高妙之处, 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 通过对《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讲解, 教师要培养学生追求理想、与苦难和困难作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总之, 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以作为德育内容的文章比比皆是,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 实现“文与道”的统一。
二、抓住课外辅导这个关键
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 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巩固, 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师进行知识分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这就影响了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相比而言, 课外辅导限制少, 它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 并能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个别辅导因为辅导对象人数较少, 方便了教师的辅导, 使得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 道德渗透也能更实际、实在、实效。同时, 教师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制作一个“座右铭”, 每天进行“精神充电”, 每天记下“成长的足迹”每班都创办《班级周报》, 每个学生犯错误或没有完成任务都写“说明书”, 等等。然后教师通过评语让学生树立信心,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树立远大志向,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并将它们化为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母亲节前后, 笔者组织“感悟母爱”的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精心为妈妈准备一份礼物, 让学生从中明白爱不只是得到, 还应该有回报……通过这样的活动, 教师把学生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 让他们去体会人性的光辉, 从而很自然地使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
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体验德育魅力。教师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中地位优越, 深得父辈的宠爱, 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 意志薄弱, 承受不起挫折;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都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果教师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 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 那么, 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 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教育贵在以人为本, 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 只要用心去发现, 就会将许多品德课的内容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 这不仅使语文教学更生动、更富有内涵, 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 更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健康成长。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篇11
1.体育教师本身的德育理念观不强
大部分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多会加上一些德育的内容,以自己为榜样来进行德育内容的教学,但还是有极少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思想品德是德育教师的责任,而理解不到体育与德育相结合教育的好处。从而无法理解体育教材的本质,只进行单一的体育技能和知识传授,忽视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虽然体育老师会把德育、体育教材都标注好,但其侧重点始终是在对体育技能的传授上,上课内容广泛,渗透性不强,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重视度不够
通过对学校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虽然知道德育渗透是要体现在体育教育最终的评价中,但极少数教师依旧不明就里。在如今新教育改革的情况下,少数教师无法将德育渗透体育教育并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另外,体育教师虽然足够重视德育体育渗透评价的教学,但在我国还并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缺少对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监管,是影响德育渗透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
二、解决对策
1.全面开展培训加强体育教师德育渗透的能力活动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前,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入手,做到德育的渗透,这也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前贯彻理解体育教材,积极认真做好德育的设计,将好的德育内容嵌入体育教育,做到亲力亲为。在选材上要多用运动员为国家争光的事迹,让小学生有所感受,从而培养其顽强不屈的斗志,达到为国家争取光荣的远大理想。
2.提高德育渗透体育方法的选择力
作为一名称职的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按照课堂气氛充分挖掘课堂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在课堂上要想做到德育渗透体育教育,就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渗透,因为这是课堂教育能否达到标准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原本的特色特征和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及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受到最大限度的感染,从而培养出小学生正确积极的思想品德。
小学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要贯彻渗透德育最佳的选择就是体育课堂,但不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其他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曹彤.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2:167-168.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篇12
一、教师为学生做表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正处于从依赖到独立、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 往往缺乏分析能力, 难辨是非真假, 不识善恶美丑, 易感情用事, 但求知欲旺盛, 模仿性、可塑性极强, 需要教师引导和教育, 需要优良的育人环境熏陶。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质、好道德为学生做表率、立榜样。在体育教学中, 我穿着大方、举止端庄稳重, 谈吐文雅得体, 做事干练洒脱, 用良好的师德和严谨的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 达到以身立教的教育目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 凡事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如提前候课, 准时上课, 带头搬器材, 挖沙池, 爱惜体育器材等, 为学生带好头做表率。这样, 学生就再也不好意思迟到偷懒, 凡事都争着抢着干, 都会懂得关心同学、爱护公物, 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 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二、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 不同的教学内容, 因其动作要领、技术要求和练习方法的不同, 对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但多数学生都具备好胜心强、勇敢、性格活泼等特征, 凡是符合他们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征的活动, 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如“跳箱、山羊、双杠、单杠”等项目, 侧重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但由于这些项目容易发生碰撞和跌倒事故, 学生往往会产生害怕心理。教学时, 教师要首先启发引导, 正面教育, 抓住动作重点、关键, 帮助学生分析害怕的原因, 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大胆地勇敢地去尝试, 并在练习中以“提字法”的动作要领给予提示, 让学生果断完成动作, 通过不断尝试练习从而掌握动作, 消除心理障碍, 培养其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中长跑是持续、耐久的运动, 体力消耗大, 又枯燥无味, 学生比较厌烦这项运动。针对这项教材内容, 我大多采用1000---1500米走跑交替、变速跑、后退跑、追逐跑等形式进行,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又增强了学生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拔河、集体跳绳等集体性活动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 看哪组获胜, 哪组跳的最多, 用评价性高的语言去激励他们, 对于失败者, 从另一方面用激励性语言, 激起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竞争意识
青少年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 而体育教学正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 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意、性格、品德等在体育课中就能极其充分地不自不觉地表现出来。这就为教师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青少年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条件差异、认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能力也不同, 因此存在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 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 区别地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按身体素质把学生从高到底分成四组, 在每节课后都采取晋级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投入力度, 同时也使同组间、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感。教师对各小组及时进行评价以树立榜样。同时在每节课后在各小组抽调人员进行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 如准备活动部分、讲解部分、放松部分等都由学生去做, 然后教师进行补充或点评, 并对学生提出鼓励。
四、用师生间的良好情感去感染学生, 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而身教更胜于言教, 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 决定了大部分时间在室外, 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酷暑中, 教师站的位置是面对太阳;寒风中, 教师站的是风口。利用无形的教育方式, 化成浓浓的师生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评判,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同时, 也渗透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总之,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体育教师只要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不仅要重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更要可动脑筋, 积极想办法, 挖掘教育素材,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去真正体现它的实效性, 使它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相信, 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生动活泼的体育教学中去, 持之以恒、潜移默化, 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育人先育德”, 我们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符合未来祖国事业发展的继承人, 而首要之目标必须有德, 在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要把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 体育学科当然也要做到。本文结合体育学科的自身实际, 从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全方位、立体式地探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推荐阅读:
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08-08
物理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11-03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08-20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7-31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06-06
大学体育思想品德教育08-08
小学生教学品德教育06-01
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08-02
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10-12
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