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的品德教育(共12篇)
体育课中的品德教育 篇1
体育课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巧、增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身体素质的一门课程,同时他还担负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毛泽东曾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之舍也”。且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正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年龄段中,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那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1 精心设计体育活动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以此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教案的编写时,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的、任务以及所教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 进行设计且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在练习队列队形时,可以引导他们用“保家卫国”作为活动主线,用实际动作向解放军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投掷课中,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也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果设计成“小青蛙吃害虫”的游戏(在投掷区摆放多个标志物,画出各种各样的小虫子,看谁砸中的虫子多),学生们兴趣盎然,这既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又让孩子学会保护有益动物。教师要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它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能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尤其是体育老师,体育老师接触的学生多,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和效仿,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品质。
在各学科中,体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完美个性的重要学科,这是体育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体育具有丰富的运动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培养不同的品质,且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深刻。例如:田径项目比较枯燥,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像团队项目,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 例如足球项目,即使个人的技术非常高超,也不一定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它需要学生在遵循一定规则的前提下,团队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比赛和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在团队项目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历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热爱祖国的品质。比赛就会有输赢,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输赢观念,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赢了再接再厉, 输了不要气馁,要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另外,在体育课堂上,多让学生们参与游戏和竞赛的设计,每个学生为胜利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积极动脑的好习惯,同时学会了宽厚待人、自尊自爱、诚实公正的优良品质。
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 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给学生一个场景,让他们分组去完成任务,既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坚忍不拔、勇于挑战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时可以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反复去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当他们成功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更高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当学生失败或对达到一些要求感到畏惧时,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关心帮助他们完成动作,通过反复的练习,增加克服困难的决心。
2 寓教于乐
体育课中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多设计采用“游戏教学法”, 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很适合游戏教学,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通过游戏让儿童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游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以及时代的特点设计游戏。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送盲人回家”的游戏,一名学生戴上娃娃头,扮演“盲人”,另一名学生推着“盲人”绕过“河流”、“高山”等障碍物,看谁先把“盲人”送回家。“盲人”的憨态可掬让学生们乐不可支,都争先去送盲人,培养了学生有爱心,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间比赛穿衣服系鞋带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在练习耐久跑时,可以设计一个情景,给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指定的目标区完成任务,这样既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动脑和互相配合的品质。
3 心有德育场地宽
当前,一般的学校场地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比较小,体育器材也比较缺乏。尤其是多个班同时上课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因此,要想达到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场地,巧用体育器材。简单、有限的器材用活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大摇绳,除了各种手摇跳外,还可以用作拔河游戏,也可以用来做障碍物等等,实现一种器材多种用途。再如实心球:除正面、背向投掷外,还可做递西瓜、滚球、比谁抛得高等游戏或比赛;还可做“赶猪”、打“保龄球”等游戏。可分组间隔5m或10m,(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面对面练习,或把场地变成多个圆形或方形等都可大大减小使用的场地。在练习多种走步姿势时,可利用场的边线让学生踩线走,踩到线外判为掉入河中,或改编成大雁排队飞等游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路线走,培养学生排队意识,把枯燥的行走课变得很有趣。
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思想品得教育。体育课常在室外进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而这种意外事故往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得教育。如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一个同学动手打了另一个同学,教师这时要查明原因,严肃批评打人的同学,并让其向被打的同学道歉,在得到被打同学的原谅后,两人握手言和,这不仅教育了他们,也从侧面教育了其他同学,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树立了良好的风气。另外,教师除具有敬业精神外,还需要一颗爱心,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学生会更容易“信其师,而听其道”。另外,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后进生更要如此,要对他们有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自信。总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主要的是掌握规律,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体育课中的品德教育 篇2
摘 要:体育学科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日益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体育学科不仅承载学科知识教学的责任,同时也需要落实德育教育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特殊效果,可以结合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法规意识和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52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方面,也给社会的其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尤其是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在改变着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德育建设的品德教育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因为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因素越来越复杂,这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体育教学是一门集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必修课,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这要求体育教师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即在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重视品德教育,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学科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德育功能在体育教育中的体现
首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校里竞技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一种为集体拼搏的,它不像职业体育比赛那样注重个人利益,而是要能为小组、班忘我拼搏。其次,要突出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再次,组织纪律性教育。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是有游戏规则的,每个人是在依照规则的约束,理解尊重规则享受着运动的乐趣,以自在的心情自觉地接受规则的约束,理解尊重规则是享受乐趣的必需。
二、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夫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什么样的教师造就什么样的学生,身传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动作就是一种指令,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的形象,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仪表,并在此上面进行学习和提高,以自己影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特点有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上种种困难,甚至胆怯的心理,教师要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二)把学习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一定的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体验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据此,体育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实现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比如在教授排球内容时,可以把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融入到教学中来,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思想认知的教育和引导。
(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合理地选择教法和运用教法,不仅对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是重要的,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知识、技术、技能、教学、素质练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拿鱼越前滚翻练习为例,有的学生动作不到位,是因为在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身体素质,更有心理因素,对这种教材要耐心讲解和示范。由简单到难让学生逐渐掌握动作要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法,使学生一点点掌握,更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对个别学生尤其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学生,要及时更正,用简洁有力的引证法,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结合课堂常规和教学条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本身包含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课堂常规,课堂常规的内容是什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使他们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例如要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不故意损坏,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提出要求。
(五)运用典型事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先进人物体育锻炼磨练意志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直接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抓好典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在课堂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同一条件下,有的人表现非常突出,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而有的学生就不负责任,无所事事,万事与他无关。如学校开运动会,有的身体素质并不好的学生踊跃报名各项比赛,他说他想带动那些素质好跑得快的同学积极报名,不要表现出怯弱畏难。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表现进行表扬或教育。
由此可见,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是何等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以下的做法:
1.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深究教材本身,尽量挖掘思想性教材,需要集体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提高全队的战斗力,这里就有集体主义的作风精神,为他人创造条件,甘当铺路石的思想风格。
2.意志品德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体育比赛是在公平原则下的竞争,通过展示个人或群体的能力,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3.要坚持规范性指导。所谓“规范性指导”,就是利用制度和规范标准,通过运动竞赛进行德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因为运动竞赛的战术是智力竞争,也是思想作风的竞争,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性和自豪感,加强了精神文明教育。
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操、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这些增强体质,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活跃校园生活,陶冶美好情操,树立良好学风校风。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应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紧紧围绕着体育课教学,切实掌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要很好地把握住各种途径进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浅析体育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 思想品德 学生 教师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才,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为首要任务,这是保证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偏离正确轨道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体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也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1体育教育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1.1体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体育作为传达民族精神的一个窗口,在和平年代它是体现民族富强、国家昌盛、文化发达的一项重要标志。几乎每个国家的政府都非常重视体育,许多国家不惜耗费巨资,不遗余力地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和其它洲际比赛,其奥秘就在于体育竞赛所蕴藏的巨大表现力和影响力。它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威的检验。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召开,中国健儿一举夺得金牌榜的第一,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种情景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尤其对青年学生,更能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当我们通过电视目睹我国运动员眼含泪水,站在高高的国际领奖台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仰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作为一名炎黄子孙,骄傲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他们将爱国思想、爱国热情付诸于实际行动。
1.2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在对抗性较强的集体项目比赛中,个人之间、集体之间往往会频繁而激烈地产生着思想感情或行为上的交流。大多数球类项目的比赛,均需在同伴的合作配合下方能进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如,当教师了解到某班学生团结不好,集体凝聚力较差时,可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组织他们进行“拔河”比赛,使学生们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体会到不论干什么事,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才是取胜的最后法宝的道理,使那些团结性较差的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集体主义的优良品德。
1.3体育教育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觉劳动观念和爱护公物的习惯
体育课教学一般都需要借助于一些器械和器材,结合这一特点,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器械、器材,在搬运器械、器材时,要求学生注意不能推、拉,要小心轻放,在课后还要把器械、器材放回原处整理好,从而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爱护公物的习惯。
1.4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学生品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一生,所以应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体育教育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品德。
例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双方竞争非常激烈,甲方正在进攻时,突然乙方有一名队员受伤倒地,此时甲方放弃进攻把球踢出场外,等待场外人员救护受伤队员,救护完毕后,乙方队员掷界外球,直接掷到甲方队员脚下。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双方队员所具有的较高的体育道德水准。体育职业道德与日常道德是相通的,一方提高必将会促进另一方的提高。通过这样的例子,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5体育教育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
体育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在身体锻炼中进行,它是一种借助于器械和场地,对身体进行改造、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想达到锻炼的目的,就必须完成一定的“运动量”,而运动量的完成,必须是通过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通过外界的帮助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经过自身从适应到不适应再到新的适应的过程。人体对运动量的适应到新的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身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无论肌肉、内脏器官或身体机能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要达到这种变化,就需要锻炼者不断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如肌肉酸痛、疲劳、缺氧等。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对一些困难的承受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目的。如:在田径项目的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讲清长跑的技术要领,以及长跑对运动系统及身体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要教育学生当途中出现“极点”时,应正确对待,努力克服困难,坚持跑完全程,从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等良好品质。又如:在单杠、双杠练习中,在支撑跳跃练习中,还有在田径项目中的障碍跑中等,教师在讲清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2体育教育在学校对学生开展纪律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作用
2.1体育教育有助于学校对学生开展纪律教育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体育课中一系列的课堂常规,如指定时间、地点集合,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佩带饰物,不起哄,注意语言文明,听从指挥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课中教师对这些课堂常规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组织纪律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在田径投掷项目的练习中,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按照顺序,听从教师的统一指挥进行练习,如果没有组织性纪律性,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从中教育学生必须要有组织观念,要有良好的纪律性。
2.2体育教育有助于学校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
运动竞赛有规则、裁判,比赛必须遵守规则,在裁判的主持下公平、公开地进行。而竞赛规则作为社会法规的一种模拟形式,它是民主法制社会的产物,并且具有和一般法律相同的性质,即“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体育竞赛无疑是青年学生学习法律,增强法制观念的好课堂。因为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各种行为,都处在裁判的公正监督和观众的严密注视下,参与者的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或粗野动作以及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会受到裁判的处罚(如出示红、黄牌等),还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指责。规则的强制性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规范着参与者的行为举止,有助于他们养成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观众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善于控制自我。这对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品德,具有积极的意义。
3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
学校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报告、理论宣讲等语言形式为主的教育,而是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身体活动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在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如何发挥作用是关键。
3.1关心和爱护是前提
学校体育的各项内容多数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其空间较大。体育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多向交往和情感交流来实现教育目标。要使自己讲述的道理、传授的知识和提出的各种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要求和行动,就需要有情感的交流和催化。“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关心和爱护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感情、有理想、有自尊心的社会成员,教师应当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勾通。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2正面的教育引导是基础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其多样性、群众性、艰苦性、实践性和竞争性等特点,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机会,关键是如何引导和掌握好时机。如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从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军团一举夺得金牌榜的第一名以及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勇于拼搏、不屈服于命运、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的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内容与教材,这些都可以激励学生爱国主义和勇攀高峰、振兴中华的民族激情。另一方面用正面事例的激励。崇尚英雄、爱慕英雄,是青年人的心理特征。英雄人物,正面事例的榜样力量,在强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界的先进典型很多,如几十年常胜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勇夺“五连冠”的中国女排等,他们以闪光的奖牌多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闪烁着理想奉献的光芒,是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极好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也经常有好的实例,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刻苦锻炼身体的典型,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开帮互学、为大家服务不怕脏累的好人好事,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自己身边,激励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从自己做起。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随时都伴随着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内容,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过程中去,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是可能的、可行的、有效的,而且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闫晓军,常海林.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1.
[2]许宣扬,谢陶.体育教学中“育人”的方法与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
[3]李式存.体育课中渗透德育例谈[J].体育教学,2001.
[4]姜其根.体育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J].程度体育学院学报,2004.
试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4
一、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体育教材中蕴涵着对儿童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它是从育人出发, 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任务。
在《体育教学大纲》中, 游戏被列为九大基本教材之一, 在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教材中, 每堂实践课都有游戏内容。而其他基本教材, 也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游戏教材一般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竞赛成分和比赛规则。老师要善于利用游戏这一特有的教育形式,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此我采取了一选择、二结合、三发挥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选择”就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前提下, 选择或创编有一定思想内容和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二结合”就是结合形势教育, 结合学校一个时期的中心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教育。“三发挥”, 首先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游戏教学中讲解语要生动, 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其次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主动参与, 加深对游戏中主人翁的理解, 从感情上缩短思想教育的距离;再就是发挥教育气氛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 它是以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成功和胜利为目的的, 在游戏中, 可以体验到与同伴竞争而获得的成功, 也能体会到战胜自我的成就感。既有身体方面的竞争, 也有心理方面的竞争, 因此体育游戏竞争性的特点, 能增强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调节能力, 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 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提高反应灵敏度,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 使之积极思考, 顽强拼搏, 勇于胜利。
二、结合课的不同教学阶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的不同教学阶段都有教育空间。比如体育课的开始阶段的德育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成败。例如上课铃声响后, 有的同学集合缓慢松散, 有说笑现象, 教师如不及时进行教育, 势必影响以后课的正常进行。所以教育应从组织纪律入手, 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作好准备。在宣布课内容、任务和要求时, 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集队和出勤情况检查总结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 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集体荣誉感。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教学的中心部分, 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德育目的都在这个阶段完成, 所以在这个阶段, 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比如:通过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通过互相保护帮助, 可以培养团结友爱和责任心;通过游戏和各种形式竞赛, 可以培养集体协作品质, 等等。在课的结束部分, 根据本课教学进行总结, 成绩肯定, 指出存在问题, 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 改正错误。通过收还器材, 使学生形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思想。
三、结合严密的教学组织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的严密教学组织工作本身, 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体育课的组织包括课堂常规、队列练习、分组教学等内容。课堂常规, 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培养学生好思想、好作风, 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性等教育的好素材。运用队列队形, 有组织而迅速地调动队伍, 来培养学生动作整齐、敏捷, 协同一致, 遵守纪律等集体观念;而在分组进行活动中, 要注意通过组织学生互相帮助, 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 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师以身作则,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端庄的仪表、饱满的热情、洪亮的口令、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 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生动的动作表象。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言行举动都无形地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坚决不做。还有体育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在室外, 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酷暑中, 教师站的位置是面对太阳, 寒风中, 教师站的是风口, 体育教师就是利用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点滴 篇5
l.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做游戏时需要对输者进行一点象征性的惩罚,但往往有的学生输了又不认罚,推推托托,影响了游戏效果。有一次,我在参加游戏时,碰巧输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暗暗在想这下就看老师是否愿意受罚了。当时我意识到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马上认真地受罚,在大家围成的圆圈内学矮人走路走了两圈。
全班学生都笑了。以后碰到这类事,学生都会二话没说地受罚,提高了游戏效果。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如,通过投掷垒球、实心球、角力、攀爬、武术等教学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的教育;在技巧、单杠、支撑、跳跃等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品质。针对学生不愿意练习长跑的思想,在练习长跑前,给学生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以惊人的速度抢夺沪定桥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
3.因势利导,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贻误时机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
如,在教学支撑跳跃项目时,往往有许多女学生会表现出畏惧心理,这时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做动作,一旦出现转机,应及时加以表扬,并让他们重复练习,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0 引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担负着同样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教学大纲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加强体质三基训练共同列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同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且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来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在操场上课,教学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有意识地进行影响、培养和教育学生,决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任其自然。
1 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体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可以引导学生将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逐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转到为社会服务的需要上,提高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自觉性;通过体育活动中对困难的克服,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体育活动中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灵活机智、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通过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等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的优良品质;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卫生教育还能促进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讲卫生、讲公德。
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体育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共产主义思想情操的教育、意志品质的教育、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教育。其中意志品质和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教育都应围绕共产主义思想情操教育进行,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的目的,培养他们为现代化建设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 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方法
2.1 善于观察,抓住时机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在从事各种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集体或个人的活动中,必然会反映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学会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从他们的语言、态度、行动中,发现他们的思想情绪,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进行教育。比如在炎热的夏天上课和开展训练时,常常有些女同学一有机会就躲到树荫下,或是用衣服遮住头,这主要是因为怕晒黑皮肤,不论是出于幼稚、误导或其他原因,这种现象都说明了她们想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但是由于各种不同观念的影响,审美的立足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就应当及时教育学生不要追求时髦,要把健康美和“病态美”区分开,向学生灌输日光浴的好处,引导她们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的身体坚实有力,达到真正健康美的要求。总之,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所反映的思想作风,要比其他学科鲜明的多,特别是竞赛,思想作风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球类比赛中,是互相配合还是突出个人?是表现集体主义还是小团体主义?等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进行教育。
2.2 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体育基本知识,大部分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目的任务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现代化建设锻炼身体的理想;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体育实践,可以激励学生以前辈为榜样,增强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体育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又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等等。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除游戏等少数教材有一定思想性外,大部分教材本身没有思想性。但是任何一个体育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根据特点研究它具备哪些可以进行思想教育的因素。如:中长跑具有培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精神的条件;各种器械操,便于培养勇敢、果断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师就应根据这些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上好每一节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3 严格的课堂组织是无形的教育 课堂的组织措施,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特点,目的是统一行动、便于教学,否则各行其是,随随便便,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体育课中的每一项安排,都要经过周密考慮,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如:上课的队形、教师的位置、队形的调动、教具的分配和处理、活动的分组与顺序等,都要有条理,尤其是在队列队形操练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学生行走坐立姿态端正,仪表大方。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在严格的组织下进行。从而,不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
2.4 严格要求,耐心教育 严师出高徒。只有严,才能使学生勇于克服困难,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才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教学中的严要求包括:第一,要严在练习的次数、时间和距离上。即对所提出的每一个项目练习,必须要求学生保质保量的去完成,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第二,要严在掌握基本技术上。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要求学生掌握要领,按规格完成练习,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勇敢、顽强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第三,要严在组织性和纪律性上。但是,严格要求不等于强制和压服,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要讲清道理、循循善诱地启发其自觉性。有些问题在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可以暂时放一下,课下谈心解决。
谈初中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7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父母的溺爱,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2.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2.1 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目标中
体育教师在制定年度、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时要有育人的整体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育人措施,明确提出每次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例如,在跳箱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畏惧的心理,不敢跳或逃避跳的现象,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考虑进去,使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激励自己,战胜自我,把老师和同学间的鼓励化为力量,勇敢地跨越障碍,即从害怕跳到有勇气跳,再由敢于跳低箱到敢于跳高箱,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跳箱动作练习,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品质。学生在学习跳箱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同学们的掌声、鼓励、祝贺都能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良好品德。可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体育课各个项目教学目标中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 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
体育课教学内容较丰富、范围广、思想性、实践性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学期伊始,向学生介绍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锻炼身体”的思想,把强身健体与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室外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以班、组、队为单位进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班、组、队的荣誉。上课集合队伍的“快、齐、静”,以及课中的各项组织教学、变换学习、合作学习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严谨作风、良好状态和组织纪律性。显然,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3.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
3.1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结合建国以来体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学生展示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事实,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重大赛事和奥运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转播或录像,用中华体育健儿的优异成绩和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感染学生,激发他们为国而练的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2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训练游戏一般都是群体性的活动,其中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一次群体性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一次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如果教师组织得法,集体性的竞技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在群体心理上的融洽感,还能使学生的群体配合性增强,并对其团结友爱和协作精神形成促进作用,增强每个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使个人的独立性和集体主义协调性达到和谐统一。如,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出战术意图,士气也不会高昂,很难在比赛中取胜对方;而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不会有同伴给他创造机会,也就难有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3.3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任何一种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形成,都必须经过一个强迫身体肌肉发展的痛苦过程,学生的身体要经受一个非常痛苦的适应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经受严峻考验的阶段。如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的不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不断进步。
3.4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体育教学本身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体育活动是有规则要求的。如果不按规则要求进行,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和运动水平,而且易产生危险。学生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最初对体育中的规则和纪律性要求往往是不习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规范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接受教育发展到自我教育阶段。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进行意识上的自我调节,使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课堂规范相互协调统一,并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自觉的纪律规范性。
摘要:本文基于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并分析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刘艳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科技信息, 2008, (8) .
[2]李一北.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2008, (5) .
略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篇8
一、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要采取合理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能够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导不管, 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 应导管结合, 言传身教。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不仅体现一个体育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而且会直接影响青少年世界观的健康发展和道德情操的培养。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他课堂教学, 这就为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创建和谐心理环境,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 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 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 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 使学生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同时,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 勇于实践, 并充分争取机会, 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
2. 引导学生能逐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自我批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 为此,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 了解自己的缺点, 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由于中学生比较弱小, 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 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指标, 对照标准找到自己.
3.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 任性、自我控制力差, 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 情绪很容易会发生波动, 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 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教会学生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然后通过反复思考, 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 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 间隔一段时间后, 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 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思想品德教育在大学体育中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一个特别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成熟与青涩之间的年龄。其生理与心理情况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教育机构要想确保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就应当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分析其生理以及心理状态,再结合到社会环境的实际需求,给大学生构建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每周都要上的体育课。由于体育教育独特的教育方式,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水平,还要潜移默化地加入大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由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其身体素质的培养,并且注重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确保大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良好地生存下去。所以,当前教育机构应当注重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确保大学生在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在思想上也不落于下风。
1体育教育中贯穿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在大学所有的教学活动当中,思想道德教育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看待事情的方法。因此教师就应当开展适当的思想道德教育来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
1 . 1培养起过硬的竞争意识
作为学生在学习当中不能缺失的一项技能,与他人的竞争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所谓的竞争意识,就是在面对困难、面对他人的时候不轻易认输的精神,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拥有较强竞争意识的大学生,其自身的生存情况也较为乐观。在社会的不断前进中,一个没有竞争意识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教育所有的科目中,体育是最能锻炼学生相互竞争的科目之一,体育学科不仅对学生的体能有要求,还要有较强的意志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才能在体育赛事中取得优胜。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作为基础。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能够主动去确立目标,有了确定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即使会面临诸多困难,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大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能有效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自身素质水平。不仅能锻炼出一个强劲有力的身体,还能造就一个百折不挠的灵魂。大量体育活动是建立在危险之上的,如学生要有面对危险的准备,慢慢在与危险搏斗当中锻炼出化解危险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大学生自身意志品质得到锻炼的过程,走进社会之后才发现受益匪浅。[1]
1.2使学会遵守规则
大学是所有人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在进入社会之前,大学生必须要树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社会的运行有着一定的规律, 假若打破了这种规律,大学生是很难适应这个社会的,体育课程能达到这一目标。由于大量的体育项目都需要参加者明白项目进行的规则,并且这种规则是不确定的,可以从参赛者的心理出发,也能以道德为基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课之前学生要向老师致敬, 比赛的时候学生相互之间问好。规则是由人定的,而人也要学会遵守规则。体育比赛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应当在考试之前就让学生了解到在这门课中必须要懂得遵守老师的指令,与同学相互合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体育比赛需要规则,也正是规则造就了体育比赛。运动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从开始到最后踏入奥运会的舞台,都需要系统性的规则来限制运动员的举动,所谓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体育课上,应当学会遵守规则, 适应规则,才能在踏入社会之后取得更大的成功,避免由于自己打破了规则而受到惩罚。
1 . 3培养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技能
社会上,我们完成一个目标往往会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就有了良好的责任感。一个团队的目标是一样的,为了缩短完成目标的时间,团队中不同部分的工作人员会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与其他部门相互合作来达成目标,所以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会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建立起学生对团队合作的好感度,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较大的成就感,进而愿意与同学相互合作解决问题。而体育课也是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好机会。一个需要很多人参与的团队体育活动正需要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 这种体育活动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团队合作还需要良好的责任感作为基础,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确保目标的完成。由于体育活动中很多都需要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体验体育赛事中不同的角色,建立起良好的自身责任感。[2]
2体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方法多种多样,而体育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学生的影响源远流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仅仅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与身体素质同样重要,体育课上不仅能完成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能完善其思想道德水平。人类社会经历了长时间的飞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多样化,在我国提倡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体育教育也不应当被教育部门所忽视。现在的体育课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内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教育应当引入大量思想道德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后教学当中,学校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先进性,让体育教育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跳板。
3体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 . 1成为一个爱戴国家的人
1949年,世界上诞生了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国家性质的东方巨人,那就是中国。经过了几代领导人的更替,我国已经迈入了世界大国的阵营。我们应该为国家取得的进步自豪,更应该爱戴自己的国家。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的环境给了体育道德教育全新的发展方向,衍生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内容。为了响应中央这一号召,高校的体育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情绪的培养。随着这几年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等赛事上争金夺银,我国的体育力量正在不断壮大,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平常老百姓的关注。体育赛事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情怀。当代大学生应该理解到这一点,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体育赛事的发展,为祖国感到自豪。[3]
3 . 2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由于体育赛事往往有大量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运动员的行为, 所以学生在参与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守规则。体育活动往往有几个人甚至几十人组成的团体共同完成,参与者是集体的一部分,应当为整个集体的目标做自己应当做出的努力,私心在集体活动中是最为忌讳的存在。教师应当增加集体项目的比重,让学生在不断的团结合作当中领悟团结的力量。渐渐地,学生就能明白在团队当中自己所处的位置,用自己的特长来给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人从出生到老死都处于一个个小团体当中,只有领悟了团队意识的人,才能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成功也就离这个人越近。
3 . 3不抛弃不放弃, 顽强拼搏
在经历了18年的学习与生活之后,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其意志品质也已经初现雏形。但是周遭事物的不断变化仍然会不同程度地撼动大学生不稳固的意志品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成了教学当中的重难点,而体育教育正是攻克这种重难点的先锋。现代社会复杂多变,一个成功人士不仅仅要有过硬的自身素质,还要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保持冷静,不抛弃不放弃,用顽强的毅力将其攻克。体育赛事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拼搏精神的地方,也正是高校磨练大学生最好的平台。
3 . 4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培养起一个冷静、灵活的头脑。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让你的身体随时处于最佳状态,对学习等活动也有较大的裨益。[4]
4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10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 中学有着较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 而中学时期又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阶段之一, 毫无疑问学生和家长会将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中, 使得体育锻炼时间减少, 加之社会和家庭对于分数至上态度, 让学生产生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因此, 初中生在校期间仅有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各中学对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宣传力度不大, 重视程度较低, 只是应付相关的检查和比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对教师的指导态度不满意;中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动机不容乐观, 主要动机是强制性的“学校制度要求”;中学生参与效果不甚理想, 总体的活动强度都集中在中小强度以下, 不能达到健身和积极休息的效果;在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收效甚微, 课后感觉心情郁闷, 多数中学生对课间操的开展意义并不理解。南皮县农村中学教师对思想品德认识不够全面, 在参与过程中, 除部分体育教师外, 与学生沟通较少, 参与率较低, 没有充分起示范和教育作用, 有些规定还是流于形式, 视而不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 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到真知, 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室外教学活动, 它需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力束来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例如, 我们比较熟悉的集合、整队、队形、队列等体育教学活动的命令保证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这些体育教学思想包含着思想品德的思想, 并延伸到教育教学中,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良好的体育队列队形思想是一个集体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保证, 这种思想应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中, 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 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团结协作的能力, 从而引导他们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对于那些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学生进行约束和批评教育。
(二) 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性
中学阶段, 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爱表现自己上。这些主要体现在沉着、信心、自尊心极强、不求上进等。这些表现极大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表现, 及时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把握学生的动向, 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做到课上安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间操练习的时候, 选取几名自愿担当训练员的学生来练习课间操, 比教师自己领操练效果要好, 原因在于自愿领操的学生积极性高, 耐心强。如果分成小组来训练更是好了。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的学生的表现性。作为体育教学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 不仅能搞好教学, 还能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
(三)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体育教学跟文化教学是一样的, 它也具备着竞争的特性, 大大小小的比赛无非都体现着这种特性, 这种特性相应的激励着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发展这一特性能够加强班级的团结, 能够加强学校的团结, 有助于文化学习。因此, 作为体育工作者不单单肩负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 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 这样才能在比赛中通过整体竞争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 每年各学校举行的校级运动会, 这就是学生与学生, 班级与班级, 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竞争。
(四) 体育教学中的规范性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组织, 有计划地教学。规范性是体育教学的前提, 它培养学生自觉性的能力, 合理的约束力。体育教学本身形式多样, 活动空间不一。没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 不可能完成教学。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前, 先制定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 规范学生们的课堂行为, 达到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很好地完成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即为以思想品德教育辅助体育教学, 也就是说通过思想皮的教育, 培养学生纯真的道德品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原因在于, 学生的行为发自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体育教育者只有把思想品德道德规范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 以此作为要求和规范, 在实践中去实施, 去行动。
参考文献
[1]季浏, 汗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湖北体育科技, 2007.
[3]罗菊玲《如何有效利用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教育革新, 2008
[4]魏丕勇, 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体育文化导刊, 2002.
体育课中的品德教育 篇11
1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极强,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心智发展还不够平衡,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渴望被公众认可和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又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
2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型期,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1]。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通常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互动效应。事实上,体育与思品教学之间也要有一种互动效应,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罢了。
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相通性,但又不能一概而论地相通于或从属于对方,它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人的身体直接参与,在身体活动中培养思想道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的作用,达到身体与品德兼修的双重目的。
三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1打造团队精神
体育的核心层面即体育精神,其中的相互了解、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能促进人们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走出各自狭小的个人利益圈,体育运动的很多项目都是在集体协作的前提下完成的。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一个集体形象的窗口,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制度规定,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充分表现个性
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
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赋予的教学任务,教学中经常采用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形式,充分体现出竞争性,它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品质和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进行耐久跑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学生在对抗过程中,抛弃杂念,追求过程,不求结果,在成绩面前不患得患失,发扬永不言败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势必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
4培养规范行为
在体育教学中,规范行为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活动的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如课堂常规、竞赛规则规程、赛程赛制等,用这些常规、规则作为教学、训练的规范,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并且充分利用规则,严格地执行,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大局意识,在教学、训练中思想品德得到教育。
5参与实践活动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学生必须使身体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每学习掌握一个技术动作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应的不同意志品质的支配才能达到最后动作的准确性,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把握节奏性和协调性,从而达到自如化。作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地联系实际,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6培育交往方式
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创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交流,增进彼此的情感,改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打开许多封闭的“壁垒”,从而获得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
体育教学中,交往方式表现较为突出,教学形式常采用的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有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交往,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中,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尊重对方,讲文明礼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起与良好思想品德相适应的上进好学、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使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其中,交往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只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学特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层次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对教学精益求精、讲究实效,对学生做到耐心细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水乳相融、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并且持之以恒,真正收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实效。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应从教书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贯穿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提高学生身心的素质,使之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其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凯.试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J].华章, 2013(23).
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12
1 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 情感, 意志和行为长期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和完善起来, 所以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高职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感情, 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 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1.1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 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生理反应, 如疲劳感, 疼痛感, 酸胀感等, 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 如怕苦怕累, 怕疼痛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 这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不畏艰难, 不怕困苦, 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1.2 高职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 因
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 需要学生按照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 如规定的距离, 动作的次数, 动作的幅度, 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 以保证高职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加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形成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
1.3 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 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
因此, 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比赛, 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 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 互教互学, 相互配合, 团结协作, 抛弃个人私心杂念, 先人后己, 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1.4 体育运动最具有竞争性。
高职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即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情况, 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战术意识等要素,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 坚毅果断, 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 以及胜不骄, 败不馁, 服从裁判, 遵守纪律, 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 运动竞赛是技术, 战术, 智力的竞争, 是身体素质的竞争, 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2 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2.1 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2.1.1 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 简练, 有
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的兴趣, 但切忌低级趣味。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使他们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2.1.2 教师的态度。
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对那些能力较差, 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 决不用讽刺的语言来刺激他们, 更不辱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对体育骨干, 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从严要求, 决不袒护他们的缺点。通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2.2 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2.2.1 课前准备。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 学生无兴趣, 教学效果差。除认真备课外, 场地器材的布置井井有条, 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与学习习惯。
2.2.2 调动队伍。
在调动队伍时, 要提倡让兄弟班先行通过, 切忌抢行。对本班调动队伍中相互谦让的组及时给予表扬, 利用这一实例对学生进行相互尊重, 讲礼貌的教育。
2.2.3 分组教学。
在分组教学时, 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必须反对对别人的缺点评头论足, 说长道短的不良习惯。
2.3 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
2.3.1 素质课短跑教学。
在起跑教学前要着重讲明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实事求是, 在规则上的要求———必须听到枪声后才能起跑, 而绝不能猜口令, 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机动抢跑。有意识地培养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德。
2.3.2 素质课耐久跑教学。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 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 怕吃苦。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 深入了解情况, 从严要求,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 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3.3 素质课跳跃等项目的教学。
在跳远教学中, 从一些同学的素质看完成动作是没问题的。可他们就是不敢起跳。在跳高练习中, 过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 还可以再把横杆升起不少, 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通过这些项目的数学, 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 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3.4 球类课的教学。
主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球场上一定要强调全局观念, 强调集体力量, 互相配合, 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给予纠正。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 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和误判, 要站在公正的立场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3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3.1 意识教育法。
意识教育是贯穿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让同学理解教育的意义, 动员其主观意识, 自觉接受教育, 形成良好的品质。如在素质课长跑教学中, 通过讲解长跑的意义和作用, 激发学习的动机。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 战胜困难, 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的目的。
3.2 说服教育法。
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讲解, 讲评, 座谈讨论, 个人谈话等形式, 阐明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明确是非, 提高认识, 要遵守课堂纪律, 刻苦锻炼。运用说服法要做好充分准备, 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有观点, 有事实, 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才能收到好效果。
3.3 困难训练法。
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困难环节, 促使学生做出努力, 突破难关, 提高思想素质。如适当增加器材的高度, 远度, 重量和数量, 相应提高运动的次数, 难度和质量标准。在教师的激励下, 学生面对困难, 顽强拼搏, 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4 规范指导法。
用制度和规则制约, 指导学生的行动,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如课堂纪律, 规章制度,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学生必须自觉接受, 努力做好。又如游戏和教学比赛的规则, 任何人都要执行, 不得犯规。这样就能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3.5 批评教育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违纪行为适当批评, 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 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课堂上发现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发出警告, 提醒学生注意。在小结时, 对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批评对较严重的, 一时不能接受的, 进行个别谈话, 与家长进行联系, 帮助同学改正错误。批评一定注意方式方法, 语言要文明, 用爱心感动学生才能收到好效果。
3.6 评比竞赛法。
通过检查评比和竞赛, 考评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其内容包括组织纪律,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爱护公物, 相互帮助。由于青年学生要求进步, 好胜心强, 凡是有目的, 有计划的评比竞赛, 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组织评比竞赛, 条件要明确具体, 要使学生明确目的, 态度端正, 评比要充分发扬民主。
3.7 表扬鼓励法。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 教师要及时表示赞许, 做出好评, 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调动积极性。表扬时要一视同仁, 谁做得好表扬谁, 对过去犯错误的同学更要发现他们的优点, 事实求是进行表扬。
教育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在未来社会中, 哪个国家的人才素质愈高其生产力发展愈快, 综合国力发展水平愈高。所以我国需要尽快培养出有赤子之心的莘莘学子,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摘要: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体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总体目标的过程中, 高职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体育课中的品德教育】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08-08
体育课堂上的品德教育05-29
大学体育思想品德教育08-08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05-26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08-20
小学体育中的情感教育06-08
体育课堂中的审美教育09-26
体育教育中的拓展创新10-16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08-24
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