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教学

2024-07-30

人文化教学(通用12篇)

人文化教学 篇1

人文作文是立体开放的一个系统,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作多样不同的观照和把握。

一、作文教学人文化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是“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人有人文。我们认为, 人文作文至少应该包含人本观念、个性观念和发展观念等基本内涵。

内涵之一:人本观念。

人文的核心是:“人”, 以人为本, 关心人, 爱护人, 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的关怀、生命的关怀。人是社会的中心, 人是衡量社会的尺度和标准。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 只有人权是天赋的, 生来具有的, 不可剥夺, 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个性利益。人文精神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 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

人文作文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 要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要尊重学生的价值。

内涵之二:个性观念。

个性观念, 即承认和尊重个性的哲学观念。《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确:“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作文要有个性, 学生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体现自己的创新。冷静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训练, 不难发现, 作文模式使作者丢失了“我”, 压抑了“我”, 作文中到处充斥着假话、空话、套话、矫情、虚情、俗情。

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它的着眼点是人、个性, 通过作文教学的手段, 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内涵之三:发展观念。

人的个性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人的活动目的作为动态过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简言之人文作文凸现以学生为本, 以个性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学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成, 让每个学生的作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让每个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总之, 人文作文的“人文”不同于传统作文的“道德”与“思想性”, 而是一个超阶段的人类的概念。

二、作文教学人文化的策略

人文作文魅力既体现在丰富的全新的内涵上, 也体现在作文教学策略上。人文作文贯彻人文精神, 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师生互动整合的过程。人文作文不是简单的教法和学法的改革,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 全程参与, 以体现人本观念。

传统作文教学体现出主体意识明显缺失, 作文教学结构一般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教学结构基本上是教师单边活动, 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定向思维, 不能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 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严重地影响教学效率。现代教学论认为,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功能, 就必须要有合理的教学结构, 应该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尝试运用了六步互动作文教学结构, 即命题激趣—自主写作—讨论立意—评议明法—修改完善—总结拓展。

第一步, 命题激趣。

通过导语或文题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要创设适当的情境, 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规定作文的范围, 或给一个话题, 或给一则材料, 或教师命题, 让学生围绕教师给的题目, 结合学生各自的情况再定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 引导学生注意近期班集体生活、当地社会生活、国际国内大事、社会热点问题等, 从中选出自己最容易发表见解或具有情感的有关话题来写。

第二步, 自主写作。

教师定题或学生选题后, 对文题不作任何提示和指导, 学生立即独立审题立意, 编写提纲, 自主作文。学生积极地思, 独立地写, 自己体验、探究作文的成功之路。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可以避免学生作文雷同现象。在学生写作时, 教师对学生进行巡视, 掌握典型情况, 以备讨论探究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步, 讨论立意。

作文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已有的认识, 就要使之看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 看到自己要写的事物不同的侧面, 就必须运用分组的、全班的教学形式, 开展讨论、交流和探究等活动, 创造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条件和氛围。学生成篇后应首先对本次题目如何审题、如何立意, 师生共同商讨, 各抒己见, 相互交流, 积思广益, 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式的信息网络。

第四步, 评议明法。

老师根据学生写作时巡视的情况选取优、中、差几篇作文进行全班讨论探究, 明确文章的具体写法。为了防止学生在探究时泛泛而谈, 不着边际, 可指导学生具体的探究程序:先整体, 后局部;先主要, 后次要;先优点, 后不足;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突破。经过广泛深入地讨论探究, 把“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的问题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 成为他们丰富多彩的记忆,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同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思想。

第五步, 修改完善。

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和讨论探究的结果, 指导学生自改或互改作文。每次修改时, 要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共性标准 (评价作文的一般要求, 例如内容、结构、语言、创新、书写等) 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 (某类文体的某个或某些相关要求) 。

第六步, 总结拓展。

教师或学生小结本次作文 (包括修改) 的得失, 明确下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可以预先告诉学生下次作文的范围和要求, 让学生事先收集必要的材料。这样有一个充分的准备, 做到胸有成竹, 作文时自然就得心应手。有时甚至可以允许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暂时仿照范文写作。

六步互动作文教学结构, 把目标、行为、反馈、调节等几个环节交融在一起,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训练的主体, 使学生在拟题、写作、批改、讲评的全过程中体会作文的真味, 提高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最终把写作当作一种表达思想的需要、一种生活享受的目的。

(二) 自主表达, 以体现个性观念。

随着世风的变化, 现在学生也“世故”起来。他们不再把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的基本原则, 而更多的是考虑如何适应阅卷者的“口味”, 甚至在揣摩表达对象之后决定动用何种情感。因此, 近几年来虚假作文层出不穷, 假话、空话、套话大量出现在中考、高考的作文中, 在平时的习作中更是随处可见。作文要有个性, 作者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体现自己的创新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方式。“自主”指学生有写作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写作的内容。

1.立意自主。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道文题, 同一则材料, 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 不同层次, 用不同思维方式, 进行观察、分析、想象、联想, 就会“成岭成峰”, 而不至于千篇一律。所以, 构思立意时, 要从不同角度思考这道作文题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写, 然后列出可以写的若干方面, 再选出最适合自己写的那个方面, 以确定其立意。

2.选材自主。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把作文题向考生自己的生活转化, 写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 这样才能使作文显示出个性魅力。不管什么作文命题都是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大致分解一下不外乎四种:一是自我, 二是他人, 三是社会, 四是自然。因此, 高考作文命题中的多元词语或材料可以引申到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等角度。或者说, 可以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这四个方面去选材。

3.语言自主。

由于心理个性不同, 知识背景、经历不同, 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 或平实质朴, 或华美绮丽, 或诙谐幽默, 或端庄大器。在作文训练中, 我们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摹仿别人。而应说自己的话, 力求自然、流畅, 可谓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4.文体自主。

文体是文章的表现形式, 一篇优秀的作文, 其成功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在形式上动动脑筋, 对文章进行必要的包装, 能给人以别出心裁、耳目一新的感觉。 (1) 常规文体。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恳切呼吁”:“江苏中语界应当十分重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基本训练, 让学生写出像模像样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来。这对青年学子来说, 是‘基本建设’, 可以受用一辈子。” (2) 文学文体。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文体主要指散文、杂文、小小说、剧本、童话、寓言等等。 (3) 另类文体。另类作文, 泛指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以外的其他体裁的作文, 大概有广告体、书信体、日记体、网页形式等诸多形式。

(三) 和谐发展, 以体现发展观念。

进入21世纪, 在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在作文人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 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作文教学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关注“人的发展”。

1.分段提高。

中学生写作能力, 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 一般需要经过六个阶段, 即书写、用语、结构、谋篇、立意、思维。

第一, 书写。书写反映写作者的文字基本功和写作态度。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 在其他条件和因素相去无几的情况下, 好的文面, 使人赏心悦目, 见之可爱, “信息传递”无障碍;差的文面, 让人看不清, 读不明, 让人以猜代读, 无法卒读, 甚至痛苦不堪, 无法正常传递信息。书写包括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修改符号、字数控制等内容。

第二, 用语。“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作文的审题、立意乃至于构思都是思维活动, 并没有通过一种载体传递给读者, 要想准确传递这些信息, 就需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语言要准确, 就是要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貌, 用词造句要合乎事理逻辑, 要仔细地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要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语言要简洁, 就是简练、干净、明白、晓畅, 就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要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 文约事丰;语言要生动, 就是活泼优美、感染力强, 要使语言生动, 就要注意遣词造句要有形象性和新鲜感;语言要流畅, 就是语言要从心底里流出, 而不能如挤牙膏那样挤出, 挤出的语言就有涩感。

第三, 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是要具有明确的作文结构意识, 各结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彼此呼应, 前后照顾, 衔接上有章法, 中心内容不但突出, 而且各部分相对均衡, 未出现旁逸斜出的突兀之感。

第四, 谋篇。文章结构必须严谨, 要有头有尾, 层次清楚, 条分缕析, 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要培养写前拟制提纲的习惯。提纲的拟制过程, 就是整理思路、完善构思的过程。这样做可以有效地理清思路, 组织材料, 避免十步九回头、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

第五, 立意。“意”是文章的“主心骨”,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之众。”这句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是统帅, 材料、词句好比是士兵, 没有统帅的士兵是乌合之众, 是打不了胜仗的。

第六, 思维。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 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二法门。要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 创设思维活动的氛围。开拓思维就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从多方面寻求标新立异, 发现新的角度, 提出新的属于自己的见解。要引导学生对观点进行多元性提炼, 拓展发散性思维空间;要启发学生运用两点论的观点分析材料, 拓展学生逆向性思维空间;要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拓展学生侧向性思维空间。

书写—用语—构段—谋篇—立意—思维, 这是中学生写作能力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发展过程, 也可以说是写作能力发展的六个阶段。它们互相衔接, 紧密联系, 但又各有特点, 先后有序。应该把握规律, 稳扎稳打,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才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2.分层提高。

传统作文实施的是“工厂模式”, 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共性要求, 实施了统一的作文教学内容和计划, 培养出划一的“标准件”。

人文作文虽然也是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 在实行上却更突出地表现为学生的独立操作, 体现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和分层提高。采用分层提高作文教学法, 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 异步达标, 发展个性, 各展其长, 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兴趣, 全方位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1) 学生分层。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差距情况, 将学生分成三四个层次。在分层前要对全班学生的智力水平、认识风格、作文水平和写作兴趣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

(2) 目标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为其确立不同的作文训练目标和任务。确立的目标和任务既要是每个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 又不是毫无难度或难度太大无法企及的。

(3) 指导分层。作文指导中的关键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不要让部分学生成为写作活动的旁观者。指导学生作文, 要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与感悟。

(4) 评价分层。作文的评价是一种连续性评价, 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求, 作文评价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位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说:“科学可以打开天堂之门, 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究竟打开哪一扇门, 则取决于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它要求作文教学必须从传统作文的舞台中切实解放出来, 多角度、多渠道地开拓作文教学的局面, 引导学生去走近“人文”, 真正撑起作文教学人文化的大旗。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3]茅卫东.重要的是语文的定位问题.中国教师报

人文化教学 篇2

一、序曲

上课铃声过后,我打开多媒体,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围,创设情境,能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之不足。)

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听得如痴如醉。

我恰到好处地按下鼠标,音乐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我微笑着问学生。

“太美了!”“太好听了!”还有人打趣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哄堂大笑。

“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

我顺势导入:“对,北京。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我边说边在胡同背景图上即时打上字幕“胡同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强现场感,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随机。)

然后问学生:“这位老人是谁呢?”

“汪曾祺。”

“对,是汪曾祺老先生。”我点击鼠标,屏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蔼的笑脸及其简介。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他主张‘文化休息’,认为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们这节课也好好地体现一下‘快乐语文’。米卢不是有‘快乐足球’吗?我们也该有‘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怎么样?”

学生兴趣倍增:“好!”

我高声道:“那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增长见识

1.揭题切入。

切入课文的方式很多,此处采用“揭题法”——从揭示标题“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时,从“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讲课顺序有了变化。

我点击鼠标,屏幕上再次出现“胡同文化”主页。

“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所以很容易读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对。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话到此处,我又把学生往定语“胡同”二字上引:“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学生马上齐读起来:“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于是自然地转到了第1~4段的内容:胡同。本文的文脉是先“胡同”,而后“文化”。

2.胡同。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为了落实这八个字,我这样问学生:“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引用1~4段中的关键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么意识很强?”

“方位意识很强。”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怎么说?”

“你往南边去一点。”学生齐读后忍不住笑起来。

“要是我们睡觉遇上这类事,会怎么说?”

“往里面靠一点。”“移过去一点。”

看他们比较出来了,我于是笑道:“看来我们的语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识差多了。”虽然没有通读串讲,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话展开,可我发现效果倒很好。

我又往下问:“第2段呢?”

学生回答:“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我接过话题:“对,都很有来源。下面播放几张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的照片,请同学随口说说胡同名。”

学生边看照片,边用文中的胡同名称抢说着,气氛活跃。这样既避免了照读原文的呆板,也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第3段——”

这时学生参差不齐了:“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我笑着追问:“到底是哪一句?”

学生迷惑了:“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对,都是,可又都不是。现成的两句话都不全面,必须用自己的话将这两个意思同时归纳进去,该怎么表达?”

学生马上恍然:“胡同的大小和数量。”

我趁机向他们传授方法:“所以在‘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借文中的有关语句,另一种则要自行组织语言。”

“第4段呢?”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对。这段很明确,不会有异议。”

3.胡同文化。

顺着文脉,“胡同”之后,就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胡同文化”了。我是这样过渡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让我们看看北京人的胡同文化是什么样的。”

先让他们快速阅读,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学生反应迅速:“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然后我让他们自由发言:“这些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生已进入了“思想期”,因此语文课需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说出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得到释放。

果然,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学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封闭性。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身为五百年古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封闭的思想必然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我们现在虽然“入世”了,国门打开了,不再闭关锁国了,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很封闭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

我表示欣赏:“说得够深刻。”

学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处街坊”这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我不禁称赞道:“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这挺让我感到意外。我故作惊讶:“为什么?”

“毕竟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呀!”

我继续引入:“是呀,太矛盾了。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能解释吗?”

“还不能。”

我给他留下余地:“你不妨再思考思考。”

这时,另一学生抢着回答:“我想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首都——不对,古代应该称京城。”

我进一步挑明:“对!生活在皇城根下。”

全班马上接过来:“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我满意地点头:“越说越清楚了。”

那位学生马上往下接:“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我反过来引:“否则——”

“否则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所以他们只能忍!”

我水到渠成地朗声道:“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一个字——”

学生异口同声:“忍!”

我话题一转:“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个‘忍’呢?”

一个学生回答:“那个时候,‘忍’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以‘忍’为上,明哲保身。”“对。”我插话道,“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所以西方一位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位学生马上抢回话题:“但也正因为明哲保身,敢于站出来者少,所以我们的封建社会缺少活力,政治变革少,社会发展慢。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对于国家利益,我们更应该有积极的爱国热情,要像海空卫士王伟那样,勇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对。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过这样的感人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家马上接下去。

我点头赞许:“这位同学说得不但辩证,而且感人。”然后转移话题:“另外,北京人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

一位学生回答:“北京人易于满足。”

我马上“抓住”他不放:“对。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你能念念吗?要念出韵味来,念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好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涵泳,而且要与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环境的整体感受融为一体,如果照搬“教参”的顺序,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才单独分析语言,效果会打折扣。)

可惜这位学生读得平淡无味,念得很快:“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尾的“嘿”也念成了短促的去声。

同学们笑了起来。

我也笑了:“从同学的笑声中,就可发现问题了。要读出韵味来,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儿来。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能按常规读法念去声,应把这个音拉长,并且把声调往上提。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

大家推荐“朗读家”××同学范读。

这位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京味十足,同学啧啧称赞,体验到了京腔京韵的魅力。

我忍不住夸奖:“不愧是‘人民代表’,不负众望。”然后面向全体:“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读出韵味,读出满足感和得意劲,品味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范读与齐读相结合,让每个人在朗读中领悟内涵,感受魅力,并掌握朗读技巧。)

然后问他们:“品味出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了吗?”

“有点儿。”

“那我就让各位再‘多点儿’。请齐读屏幕上的话。”

我打出屏幕上的话:“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学生边读边笑,读完后大笑。

“笑什么呢?笑它好还是不好?”

“不好!”

“怎么个不好?”

“呆板,单调。”“不活泼,没有生活气息。”“也不风趣。”

我笑着说:“被你们批评得一无是处了。不过这么一比较,京味儿语言的魅力就品味出来了。还只是一点儿吗?”

有学生拉起了长音:“多乎哉,很多也!”

也有学生忍不住赞叹:“汪老先生真神!”

我接过话题:“对。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让我们也带着感情,带着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真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方式是:以小组(6人)为单位,每人选一段自己较满意的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互相评点。”

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气氛活泼。

然后,我把他们引向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学生非常明确:“最后三段。”

“没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三段。”

这样就从“增长见识”板块转到了“体验感情”部分。

三、体验感情

先让学生齐读第13段,尽可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学生读得比较深沉,基本上读出了作者的感情。我又请他们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

学生:“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次比上一回低沉。)

我积极肯定:“这次读得更到位些。”然后抓住语言特点往下问:“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学生马上回答:“不是。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这里却是典雅的书面语言。”“对。这是书卷气很浓的语言。如果将它们换成和前面一样的口语,可以怎么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然后我让几位同学起来说。

学生1:“那种衰落的样子,那还有什么说的。”

我大加肯定:“京味到家了!”

学生2:“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

我褒贬兼用:“好是好。但与上句没啥区别。而且似乎还有点高兴的成分呢!”

学生3:“那片衰败,确实很惨。”

我马上表态:“是口语,但没有京味。”

学生:……

我就此打住:“没关系,上面同学讲的两句话已经可以供我们比较了,看看他们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1:口语放在这里一点表现力都没有了。

学生2:没有意蕴,没有回味。

学生3:更没有形象,无法让人联想开去。

我顺势点评:“是的。而作者连用四个书面短语,生动形象,而且意蕴悠长,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再深入一步:“学了汪曾祺先生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有什么启发或感受?请随便说说。”

学生纷纷发言:“什么地方用什么语言,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定。”“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语言要雅俗兼有,能雅能俗。”

“说得很好。汪曾祺老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然后把学生引向下一段(第14段):“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在下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

学生马上作出反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我让他们齐读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介绍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的话:“过去的终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人文化教学 篇3

人文化教学思想高职体育教学渗透途径一、前言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人文化思想得到有效的传播与普及,在营造人文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人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导向。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兼具较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其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致使教学的发展取向存在这明显的局限性,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存在明显的陈旧性,在教学思想方面更是凸显出明显的滞后性,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满足达标测试为唯一宗旨,脱离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造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极为低下的严重后果。人文化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主体地位,是对传统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彻底颠覆与摒弃。基于此,本文对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于为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与参考。

二、人文化教学思想概述

1.人文化教学思想的含义

人文化教学思想是一种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全新教学思想。该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师生相互间的彼此平等、信任与尊重,讲求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交流与沟通,是构建师生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人文化教学思想是以和谐发展理念为核心导向,在人性化教学管理思想的督促与规范下,依据教学目标的发展取向,通过对人文思想的融入与整合而产生的,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主流思想。

2.人文化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唯成绩论”狭隘意识的影响,使得教学体系的构建存在着明显的狭隘性与局限性的弊端。具体体现为:首先,教学发展取向的功利性,使得教学活动的一切环节紧紧围绕着“达标测验”这一核心,这种单一化的发展取向,无法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整体性需求;其次,教学目标设置的狭隘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仅仅局限为对达标测试的满足,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着“达标测试”这一凸显局部意识的核心导向;再次,在教学方法的择取以及教学内容的选用上,同样以满足达标测试为核心指向,因而忽略或轻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使得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而学生只能够在被动的条件下进行接受式学习,其自我发展意识受到严重的屏蔽。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凸显出明显的强制性,而在此教学体系下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高技低能”的弊端,学生作为“被强制”的对象,被迫扮演着知识接收者的角色,而始终无法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体育技能,也仅仅是为满足达标测试而设置的教学内容。因而,在学生未来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体育素质能力的作用发挥,仅仅局限于某一狭小的领域,因而,普遍显现出对社会体育的不适应性。由此造成了体育教学社会价值低下的严重后果。而人文化教学思想,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通过当前社会发展主流意识的有机应和而形成;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的全面颠覆。该教学思想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核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一种彻底消除强制性弊端的束缚与影响,彰显人性化发展理念的新型教学思想。其有机地融入,将对体育教学环境起到积极的净化与整合的作用,有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易于促进具有互动性、平等性、自主性、创新性以及娱乐性教学氛围的有机生成,进而在构建凸显健康和谐、实效发展的体育教学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三、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化教学思想的途径

1.打破强制性教学观念的束缚,构建彰显开放特征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被重视程度,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得到全面的提高。然而,由于“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而引发的强制性教学特征,已经严重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因此,而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打破传统强制性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全面开放,就成为高职院校人文化体育教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学观念与教学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教学观念的形成受教学体系的约束与影响;另一方面,教学体系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学观念的引导与促进。因此,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以引导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以人为本”教学思想融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取向上与社会发展形势达成相适与相融的重要途径。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环境是由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因素所构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教学环境也是教学思想体现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了实现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与渗透,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有機的优化,是必要的前提。这就要求在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强化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改善与重建。其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两大行为主体,其关系的和谐与否,将是教学人文环境构建的关键环节,而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师生地位的互换,也将引发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在有效转变自身角色的基础上,本着服务学生的教学宗旨,实现与学生间情感的沟通与信息的反馈,进而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与信任的新型关系,这对于人文化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卫.“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研究[J].求索,2009,(09).

[2]林东.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J].世纪桥,2007,(12).

文化和文化教学 篇4

“文化”一词最初来自于德语,在英语中历经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文化经常会以语言的形式出现,而语言也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如果不能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二、文化的定义

人类学家Edward Taylor对文化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典籍《易·贲》,其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观察人间万象,通过教育,成就天下太平安乐。胡文仲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将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的整个生活方式。他认为,作为外语教师应关注的文化首先应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方面。

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语言,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语言作为文化传播和承载的工具,是文化得以生存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文化又会影响和制约语言的发展。总之,语言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学习语言。

四、文化教学的意义

既然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就必须进行文化教学。Robert Lado曾说:“我们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一些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好一门语言。”

1 . 增强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增加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学内容由原来单一的词汇和语法教学,转变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时进行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会随之变得多样化,由原来的枯燥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进而才能尊重对方的习俗,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2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恰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除交流的障碍,避免尴尬和冲突。文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加入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扩展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慢慢地会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要督促学生多看书,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力争把学生培养为不仅具备语言能力,更有文化底蕴和修养的优秀素质人才。

五、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很难对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甚至一个单词作出准确的理解,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语言知识贫乏,而是由于他们缺少跨文化知识。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变。

1.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把一种语言内涵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信息转换过程,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很多方面。例如,词组“eat one’s words”,有人翻译成“食言”,因为“eat”的主要词义是“吃”,但“eat”在英语中的意义很多,“吃”只是其中一个。如果我们只考虑词义不理解其他意义,就不能准确理解整个词组的含义。该词组的正确翻译应是:收回前言,认错道歉。但英语中也有些词与汉语在文化内涵上是相同的,例如,“He is as sly as a fox(他狡猾得像一只狐狸)”。句中的“fox”一词在英汉两种文化都可以用来比喻狡猾的人。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篇5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也自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掌握和运用一种第二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的文化。理想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的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但不能以文化教学取代语言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文化因素应体现: 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但是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必须结合言语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在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的交际困难和障碍进行文化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牢记文化是在发展的,风俗习惯也是会改变的。

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应当从属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把文化内容直接以课文内容的方式介绍,也可以通过注释说明等。

文化教学,是指开展系统专门的课堂教学、讨论等实体教学形式,使学习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知识教学同语言教学是两种相互并列的教学形式,文化知识教学强调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语言教学注重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化因素教学。吕必松提出:“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因素隐含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即文化因素需要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文化因素教学应在语言教学中进行,实质上是借助语言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教学人文化的路径选择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化 路径

大学语文是高校非文学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也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训练大学生正确的母语表达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激发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高对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欣赏和借鉴力,这些特有的功能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取代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语文课程长期遭到冷落,不仅其人文价值被严重消解,而且其语言工具价值也被大打折扣。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语文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任何单一方面的努力都将难以扭转其边缘化处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努力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也不意味着每一种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去改变困境总比停歇观望要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总会有一天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向前走,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必须首先要确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哪里,通往目标的可能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探索,这里仅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一、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个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思考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不能不涉及教学管理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服务,教学管理就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服务。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者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约和调控,必要的制度保证是大学语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语文要想摆脱身处边缘地位的困境,赢得与其它课程同等的地位,必须求助于制度供给,只有在制度上获得保证才能引起校内各院系领导、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否则,大学语文就会被其它课程所挤压,不仅课时得不到保证,就连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难以建构起来。

制度的执行要靠有效的机制来落实,缺失有活力的机制,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有活力的机制不是单一的机制,而是一个机制体系,有了机制而机制体系不完整,同样难以使大学语文在高校站稳脚跟,难以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说开设大学语文很重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或听到某一位大学校长在公开场合否定或贬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是,大学语文总是在高校普遍处于尴尬地位、毫无生机、甚至暗中受到挤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的管理缺少健全的机制。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应由若干个具体的机制组成:

一是导引机制,即从素质教育角度导引导全校师生,对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形成共识。同时,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运行机制,即保证大学语文按照常规课程要求得到正常开设。要避免随意缩减大学语文课时或以种种借口给其它课程让路的现象发生,不得随意取消或变相由其它课程取代;

三是评价机制,即对大学语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经过师生民主讨论,才能有效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评价体系要遵循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视角,设立必要的人文关怀视点。所谓人文关怀视点,就是要有能够反映人文素质教育行为和效果的评价要素,这些要素可参考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要义选取;

四是激励机制,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改革作出重大贡献者,要充分给予肯定,对改革中的失误要持以宽容态度。激励和宽容是对立的统一体,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宽容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所谓宽容,就是要允许探索的失败,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探索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往往要多于成功。也就是说,没有宽容也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宽容意识,特别是对教师改革创新中一时一事的失误,不要动辄以“教学事故”棒嚇之。

二、发掘和运用人文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其人文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掘、运用语文课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教育资源是人文教育的原材料,有了大量丰富而深刻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高质量、高品位的人文信息。这里仅以人格教育为例,谈一下如何在人格层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一)发掘作家的人文教育资源。一个优秀作家,其思想的闪光之处除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应体现在他的经历中。大学语文中能使人叹服的作家不胜枚举,他们的不平凡经历,他们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感、顽强意志,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人格教育最宝贵资源。对典型作家不平凡经历的讲述可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向学生讲述优秀作家的不平凡经历。如,讲到屈原,教师不仿先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尽人皆知的名句,然后引出作家经历。当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将屈原为楚国的富国强兵而与国外贼人、国内奸人奋斗一生的经历讲述给学生时,在文史知识的系统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自然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会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会被屈原那种明大义、不屈服、宁愿以死明志也不苟活的气节与精神所感动。再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人格光辉形象,他的经历曲折跌宕,青年时好学,入仕后刚直,获罪后忍辱,出狱后发奋,忍个人之辱,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幼丧父,母亲以芦荻画地的方式教育他,令其贫贱不失志,苦读成才。杜甫等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二)发掘作品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本着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态度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作品中反映人类或民族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精华,并赋予他们以时代的意义,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大学语文中的大部分文章在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时,无不倾注了作家的爱与憎、好与恶。因此,授课时教师应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以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学的表现力,又能使其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甫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宽阔胸怀等。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中思想道德的闪光点,去熏陶、感染、激励学生,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对高尚人格情操赞叹、感奋、仿效的心理。

(三)发掘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资源。反思是一种宝贵的人格品质,反思是使人向前、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的能力。一个人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内心世界往往要产生各种矛盾。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的人,他面对各种矛盾斗争,总是能善于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过去,在反思中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反思中正确估价自己的现状,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正确选择,从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内省”、“慎独”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都是极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精神的名言隽语。

参考文献:

[1]陈建萍.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2]蔡建萍.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2006(10)

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化 篇7

其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 又包括文化的人性, 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 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 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 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总之, 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 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 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化教育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注重充分表达, 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主动探究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主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思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更是学生的服务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如何上好每一节课, 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促进其发展, 是我在阅读课堂教学工作中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众所周知, 人们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 才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 才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从而孜孜不倦地去探索。

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 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 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 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在阅读中,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 让他们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 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引导学生考虑的不是老师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而是我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表达、专注地表达、兴致勃勃地表达。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 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奇、峻、秀等特点, 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 有的学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 但多数学生看到了, 也想到了, 可是表达的效果并不佳。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允许不同的交流方式呢?愿意口述的可以口述, 想通过感情朗读的也可以, 根据桂林山水录像, 设置一个旅游情境, 让学生来当一回导游, 写一首稚嫩甚至不算诗的小诗, 画一幅比课文描写更美的桂林山水图, 难道这些都不可以吗?教师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 而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则激活了学生色彩缤纷的智慧, 他们选择其一, 自由演绎, 让个性尽情展现, 潜能从容释放。又如教学《泼水节的怀念》第三小节傣家兄妹默契配合泼水祝福的情境, 描写生动, “同盟, 劲敌, 援兵半路杀出来, 转败为胜, 咯咯地笑……”这些词用词恰当、合理, 我就适时追问学生:这些精彩的词语, 我们一般在平时的写作中用于哪些题材的文章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描写游戏的场景, 于是我让学生有选择地用上这些词, 写上一段自己喜欢的或者印象深刻的游戏, 学生有了游戏的经历再加上这些精彩的词语, 很多学生才思敏捷、文思如泉涌, 因为此时他们的头脑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主动探究要善于从思想、情感和心境等方面去启发和诱导学生, 激活他们的精神世界的火花。学生的火花一旦激发, 就不会无事可写了。

二、尊重学生个性, 多元解答答案

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 持久性差, 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 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 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人人参与,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 教师虽然也能采用一些方法, 如游戏呀、运用多媒体呀, 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 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就拿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这件事来说吧, 我在教学《风娃娃》时:采取学生合作互查, 开火车查, 哪个生字爱错找出来再查, 教师报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 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 有直接报生字的, 有报偏旁的, 有报字的结构的, 有报字谜的……总之,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 学生学得既主动, 又愉快。我想, 教师多动一下脑筋, 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 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如果不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 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 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化 篇8

语文的教学体现教学的人文化,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关注。

一、知学情———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学的目标对象, 是我们教师服务的对象。那么, 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将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宗旨。学校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一个独立法人意志机构, 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秉承因材施教的精神有教无类, 实现教育的公平原则。学生是灵动的个体, 是有思想的个体。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丰富而准确的学生情况, 将其作为第一手资料, 那么会使我们的教学任务完成得更有效。

二、知考情———有的放矢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 通过一定的考试, 最大限度地将有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 这就是高考的宗旨。基于这个宗旨, 要想在这场游戏的竞争中取胜, 就要求学生熟悉考试的要求, 例如, 考什么, 怎么考等。有人说, 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所以规则的把握是为了在竞争中更胜一筹。有的放矢, 才可收效颇丰。

三、知国情———培养责任

国家的发展, 国家的大计, 国家的未来, 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未来新时代的领军人物, 学生应该是其中的中流砥柱。那么, 除了培养他们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之外, 还要积极而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有人说, 知识分子的颓废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国情分量明显增加。这就表明, 社会对青年人的要求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 更多的应该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知文情———重点突破

语文教学的最初目的是培养完善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此外, 语文教学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对母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就超出了语言技巧层面的要求, 远不是语言本身的意义, 而是关注民族、关乎国家的民族心态的大问题。爱国, 表现为爱人民;爱国, 表现为爱母语。我们要了解母语的现行发展状况, 了解母语的应用规则, 了解试题中体现的内涵等。这样, 将有利于我们细致地把握考试情况, 而不会忙碌地不择要领。语文考试有其独特的规律。它的知识是灵活的, 但又是有规则的;它的知识是庞大的, 但又是系统的。为此, 语文的学习没有公式, 但是有宗旨, 那就是用心、入情。语文的学习没有捷径, 但是有途径, 那就是多读、多看、多记、多背。

去人文化视角下英语教学模态建构 篇9

进入21世纪,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 和国际交往与日俱增。二是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 从1998起, 大学生规模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为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同时解决扩招带来的师资紧张压力和教学质量压力, 教育部决定启动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2002年以来的改革包括三个重要内容: (1) 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确立“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标; (2) 建设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改革原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由测“考核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的考试转变为“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

近三十年来英语教育的改革力度之大有目共睹,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成为众矢之的。全国各院校迅速发展, 招生人数也在不断突破新高, 英语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发展目标应该得到重新审视与定位, 实际上教育部改革暗合了一点, 那就是去人文化, 强调英语的应用性, 即工具性。本文就人文化的去留问题为突破口展开探讨。

二、英语专业的人文化特征的去与留

21世纪以来, 各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大, 出现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种基本格局, 同时新型的专业性和职业性院校不断涌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准确定位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英语教育。在大学生减负改革过程中, 英语教学所占课时已经成为被革对象。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一流高校相继削减了大学英语的学分, 或变相以通过英语四、六级或托福考试的名义赠送学分, 很多同等类型的高校也有此类计划。

以上的种种做法不一而足。英语教育难道成为鸡肋了吗?是不是到了应该取消大学英语教育的时候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可有可无的辅助了吗?对此所引发的思考根本在于英语教育应回归本元。

多年来, 英语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砝码。走下神坛的英语教育该何去何从?在此我想首先就英语专业特点之一——人文性展开探讨。

英语参与到人才培养的体系并成为高考、考研甚至考博调节杠杆, 这些做法无疑会神化其在考试体系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同时也使其成为人文素养评判的标尺。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使其人文性特征不断强化。无论是英语教材的选材, 还是文本本身信息载体所构成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文化解读, 都是努力避免工具化的结果。甚至有观点认为, 工具化的做法是历史的倒退。人文性的特征是改变文化素养的不二法门。

因此, 回归英语教学的本元应该从英语教育本身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开始加以辨识。

有人说: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它的本质特征是其动态性和人文性。”外语教育从其功用上来说, 确有工具实用之效——跨文化交际的工具, 思维的工具, 又有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启迪心灵、培养思辨理性之效。外语教学究竟是突出人文性还是工具性 2010年3月在上海的一次英语界专业会议讲话中,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蔡基刚教授斩钉截铁地指出, “英语教育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的提法带来了后患无穷。”对于这一提法, 蔡教授坦言, 这种提法遭遇的阻力很大。我想这是由于多年来统一教育标准实行一刀切且与外语教育长期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相冲突所导致的。然而对于蔡基刚教授的提法, 我持支持意见。

英语教育的人文化特征需要调整, 原因如下:

第一, 招生层次分化所致。本科教育早已不是精英教育, 英语教育决不应等同于高素质教育。从北大、清华、复旦到一般本科院校, 从新生本科院校到高职高专类院校, 学生的英语水平出现了难以弥合的巨大差距。尽管高分数不代表人才必然的高素质, 而低分数不代表低能力。然而英语这个科目在大学入学考试上的低分数却表示了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法体系的不完整, 外语应用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文性教育, 在大学教育阶段有限的课时里, 对文化背景的涉猎大于对语言知识点的摄入, 这就会导致基础无法做到稳固, 也无法及时补足漏洞, 妨碍了学生在高年级时进行能力的扩展, 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原来设定的人文性培养目标无法得以实现的。

第二, 人文性教育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一个高标准、高要求。在现阶段, 英语文献的选材通常是人文性为主体的, 或是人文性为导向的。这种教育模式是建立在文化融通的前提之下, 而文化融通的关键在于理解, 理解的前提又在于文化元素的积累。对本身已有能力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新生, 重复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教育的确是浪费, 但对于英语语言驾驭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 人文性的教育负载大量文化信息, 无疑会使其疲于奔命。国家原来对于英语教育的标准存在不可抵触性和统一性, 导致了英语教育只能是在一个天空下整齐划一的模式, 无法充分考虑到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英语选材的人文性导致了趣味发展的倾向, 可是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 工具性目的实现时间被动地延展,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常常被娱乐性所左右。高标准应该针对特定人群, 而不是面向几百万的学子, 这也无疑会产生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三, 非英语专业实指的培养目标正开始进行人性化的调试并有所松动为新阶段的人才培养的去人文化提供了佐证和恰当的契机。2004年1月, 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替代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时隔3年半后, 教育部对《试行稿》进行了修订, 并于2007年8月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正式稿) 》发布。《正式稿》提出“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我们注意到, 这里“一般要求”由“必须达到”改为了“应达到”, “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由对所有英语基础较好”的大学新生提出的普遍性要求修改为是对“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正式稿》和《试行稿》最大区别是教学要求变得更为灵活, 更突出个性化。

三、英语教学模态建构

第一, 拓展方向, 促使英语与专业更加相结合。

2010年通过走访上海的几所院校, 考察了商务英语方向的培养模式, 我们了解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简单的课时叠加, 或简单的英语与贸易常识相结合。上海外经贸学院借助商务英语专业先进的商务英语实训室, 进行税务、报检、出关等一系列的模拟训练,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管理实验室, 模拟公司与子公司的建制, 进行企业化的管理实训。这种培养模式, 脱离了简单的低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具有了专业常识, 却不具备英语会话、听说能力, 更不用说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了。商务英语专业不是传统的将英语作为主攻目标, 只是进行简单贸易常识讲解的人才培养模式, 而是两个专业体系的强强结合。

在这一点上, 我们既有人才上的储备, 也有与传统英语教育结合的契合点。发挥高校专业建制相对齐全的特点, 走英语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的道路。

第二, 课程设置打破原有培养模式、不同培养目标、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

各个专业的国际化路线必然要求课程打破各专业原有的相对丰富的体系, 才有助于对高端人才进行培养。高校区别于职业高中的培养模式主要在于,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综合素质, 而且具备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外在能力。

第三, 充分利用第六代大学英语教材改革成果, 开展网络教学与网络考核。

大学英语教材改革以来已发展到了第六代, 应该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对外语改革的有力支撑。各个专业与英语相结合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例如, 上海交通大学的软件学院采用全英语授课, 使学生更直接地接受先进的知识体系, 感受并使用编程语言, 这就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然而在有限的课时内, 进行两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有足够的空间吗?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

网络化教材是大学外语改革的突出成果,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学习更为机动灵活, 更加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而与之匹配的网络化考核模式, 也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估。在全国高校相继开展的网络化考核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加以掌控, 评估个人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及时而充分的互动。同时, 又有助于教师根据计算机所提供的分析数据, 对授课效果加以评价, 以便于更加有效的针对难点进行讲解, 大大地强化了对授课效果的掌控能力。

此种培养模式, 是针对学生的人性化设计,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转变为组织者, 引导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的几率, 从而进一步强化英语听说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 英语教育已成为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我国英语教学一向偏重学术性而忽视实用性, 这正是我们事倍功半的症结。实际上, 英语教学鲜明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是不应忽视的。因此, 教育必须兼顾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去人文化的英语教育并非是追求功利, 而是突出强化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多年来, 英语教育是民族教育之痛, 其承载的过多的人文内涵已然成为英语教学者和学生沉重的负担。

因此, 各高校针对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有针对性的、并非功利地确定灵活的培养模式, 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打破原有的人文性的束缚, 英语教学必然可以轻装上阵, 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并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使学生可以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构建高校英语教育的理想模态。

摘要:教育部2002年以后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实际上改革暗合了英语教学去人文化作法, 强调英语的工具性的回归。本文分析了英语教育需要去人文化特征的原因, 提出重新构建英语教学模态的三种途径, 即专业间的交叉与整合、新课程体系的建设、网络教学与考核。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态,去人文化,工具性

参考文献

[1]钱冠连, 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三[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5) .

[2]李玉影, 等.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论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J].中国英语教育, 2003, (6) .

[3]盛荣杰.人本化教育思想在丹麦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体现及其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3) .

[4]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2) .

[5]祝四清.大学外语工具论现象及其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 (4) :166.

人文化教学 篇10

(2)归纳———演绎并举,即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可直接呈现一般规律,让学生加以证明。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系列能体现典型中西文化的图片或短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反之,在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化信息证明。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英美文化,从而对语言文化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3)观察———思考并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英美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观察剧情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言行为等,找出剧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整理、分析并总结。教师也可选择播放带有文化色彩的图片、图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与英美人的接触很少,为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幸运的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学习积累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中西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打好语言基础。

3.2活动与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最终激发学生探索文化,认识世界。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定期组织课堂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安排了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即“文化联播”和“下一站”。“文化联播”是每次课前由两名学生进行oral presentation,主要介绍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下一站”是笔者安排的“学期旅行计划”,即以教室为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遍”10个国家。这个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相关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但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在大学能够一蹴而就的。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学生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中学英语教学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往往就是语言的词汇、句型等结构性知识,一到实际应用就不知所措,往往说出来的只是语法上正确的句子,却不符合英语习惯或与语境格格不入。因此,从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开始,就要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文化差异意识。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表征和反映文化,文化渗透在语言中。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每到一个国家都由一个小组负责导游解说,其他“游客”则需要制作出文化海报作为“纪念”,并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会”,分享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等。这两种活动贯穿了整个学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想要了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多种形式在课外展开,如文化专题讲座、英语角、文化周、经典电影周、节日Party等。总之,教师要在课内课外充分营造语言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3交际与文化的碰撞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共性使交际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地锻炼强化跨文化意识。学生因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自如、得体地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组织文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受跨文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使他们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4. 结语

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懂得了交际对象的语言,只可能为双方开展交流创造可能的条件。只有懂得了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的文化环境,才可能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果差的困境,还得在英美文化教学方面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词典组.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而各自的语言与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

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语言要表达同样的思想并非用同样的表达形式和形象。例如:在中文里,人们说一个人睡得很熟,往往是说:“某某睡得像头猪”;在英语中,同样的思想,人们却用:“Somebody is sleeping like a log.”(睡得像根木头)中国人恭维女性的时候总是说:“您总是这么漂亮,像个小姑娘一样。”然而同样的一句话要是对着英语国家的女性说一定会激怒对方。因为在英语文化中,说一个人像个小姑娘一样有贬低她人之意,意味着说话人认为对方不够成熟稳重。因此,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人和文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

许多人在国内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初到英语国家还会遭受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对于一些在学习中倒背如流的东西,到了国外却派不上用场。比如,当对方称赞时,猛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回应,有些文化意识的也总是害羞地先笑一下,然后才挤出一句:“Thank you”,更糟糕的是说:“No,No”,导致对方很尴尬,因为这种谦虚在对方看来你可能认为对方不诚实,所以,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产生或避免产生冲突和故障,我们必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通过各种策略,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文化教学策略

加强文化教学,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课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不再围绕语法进行编排,而是以话题为中心,使学生在充满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材料中学习语言。比如,在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对话:一个小孩问:“How old are you?”时,老奶奶用幽默的语调回答:“Ah,it’s a secret.”教师可借此将英美文化中的隐私和禁忌语的使用问题补充教给学生。如可将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与英语国家人士聊天的“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通过植根课本,拓展文化知识,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及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信心。

文化因素的挖掘需要教师本身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知晓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更要教给学生有关这一语言的文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外国文化修养,通过看一些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反映这一语言文化的视频材料,学习外文歌曲,涉猎各种文学作品等了解外国文化,增强文化敏感度,有效地对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2. 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了解背景知识,提高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知识光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自主的学习会比单纯教师的讲授更为有效。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查找相关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有时会得到比教师讲授更为全面的资料。通过自主了解背景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信心都会得到提高。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有些背景知识,教师只需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查找、阅读资料了解目的语文化。

3. 利用词汇教学,增进文化了解。

在学生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源语与目的语完全等值的很少。许多表面对应的词,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解词汇时应注意挖掘词义中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文化因素挖掘可视具体情况采取语境法、词源法、搭配法、比较法等。比如在教授news一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词的来源。所谓news(休息),也就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新鲜事,news这个单词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方位:north(北)、east(东)、west(西)和south(南),也就是汇集四面八方来的事。

词汇是文化的结晶体。英语中很多词汇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教授这些词汇时就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宗教文化,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比如:serpent,Christmas,Easter,baptism,prayer等。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宗教文化,就很难理解英语民族的思想。词汇的产生与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反映着文化,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词汇教学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设置语境,体验语言使用环境。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当然也是文化内涵所体现的环境。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设置语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生活中理解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交际。例如,教师可以指派角色进行模拟表演,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语言是否符合英语习惯,是否会导致误解、冲突等,使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地理解语言的正确适用,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行,强化文化知识对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合适的场合用合体的语言表达正确的意思,避免文化冲击,冲突和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渗透与拓展。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是机械的、低效的、枯燥的。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以期同行在语言教学中提高文化渗透意识,使学生真正理解语言,自如运用语言。

关键词:文化教学,语言学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立昂.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J].外语界,1998(1).

[4]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

[5]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11

对外汉语的教学,离开文化的讲解是不完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经朋友介绍,得到一本好书《教汉语,教文化》。作者柯雪润教授是波特兰州立大学中国人类文化学与国际研究的知名学者。柯教授在中国的多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生活过。40多年來一直从事汉语普通话教学和客家话的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富布赖特基金的支持下,柯教授对7个K-8汉语普通话项目中进行了中国文化教学法的研究。《教汉语,教文化》这本书主要讲解美国幼儿园到八年级汉语教学以及文化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美国教学观察,我对汉语教学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带着这样的一些疑惑,我希望能在书中得到答案,得到更快的成长。

从柯教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汉语教学中不易形成统一教学体系的教学部分。文化教学会因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同,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在柯教授走访调查的中国和北美各处的学校中,他发现目前各地的文化教学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纲领。柯教授的调查显示各地的汉语教学都相当重视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有具体的教学纲领。大部分学校都将文化课程的内容设定在历史,艺术和传统方面,每个年级都有指定的话题和内容。语言教学的老师都是绞尽脑汁的设计各种文化活动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但这些课程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开发还不完善。针对低幼的语言文化教材是相当匮乏的(2)通过语言课来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与练习。我个人也有同感,目前的文化教学都主要渗透于语言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文化,深刻并掌握语言知识。但学生的年级不同,对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3)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师将其自身的文化视角引入课堂。但各地的文化教学效果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老师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知识见解不同,教学的方式和视角也有所不同。所以文化教学就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考察。所以教师将自身文化视角引入汉语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是个无法考量的部分。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柯教授的书中了解到,学生往往对中国文化课很感兴趣。部分原因是在这些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要求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作为我们汉语教学的老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足够的认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使用汉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年龄相当的文化材料和资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他们的观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并自觉地比较文化差异,从而进行文化转换。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语言学得越多,需要的相应文化知识也越多,否则就会像机器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因为我们是在用情感的交流与人打交道。所以我们的汉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在交流的时候转换到对应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正如柯教授重点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核心和最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教学如果没有融入文化元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生动,没有依据。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懂得该门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对方的心情和交流的背景。我们的学生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学习汉语,我们就必须选用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去引导他们的学习。柯教授提到另一种文化常识和技能是,学生要学会听取语言中潜在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例如很多外国朋友都很感兴趣的“意思”一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该词便有不同的意思。在文化内容方面,学生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

在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汉语教学指导性提纲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柯教授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认真探究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遵从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制定和设置学习的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理解中国文化,学会中国的思维方式。低龄儿童在教室里集中精力注意并跟随老师教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孩子们较成人来说会更大胆的运用语言。所以柯教授提到的文化教学的第三个共同特点相当重要。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在汉语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知识丰富,能够同情,理解学生,还要懂得与学生一起协作配合,善于分享观点也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柯老师确定了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怎样的语言及文化理解水平,然后逐步确立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个水平。柯老师强调孩子的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熏陶。所以老师们在教授低年级的孩子时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情感,挫折或是挑战。柯教授把三种文化类型生动的融入到行为文化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阅读者,我都能感受到课堂设计的趣味和引人入胜。例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教学,柯教授让孩子们多动嘴,通过教室里的图片和挂图让孩子看图进行口语练习,产生印象记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锻炼手眼脑的协调,刺激眼睛和脑部的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城,感受中餐,学会用筷子,学会包饺子。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喝一碗家长们提供的食材,做的蘑菇汤;一起揉揉捏捏面团学做饺子;一起围着小碗用筷子夹豆子……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和家长们体会一个鲜活的中国文化。例如书中提到的教师节。

回顾本文,大量笔墨笔者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为我们如何将信息文化,行为文化融入文化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范例,还列举出中国各种大小节庆的活动表,以及幼儿园到八年级的主题教育内容。这位我们每一个汉语教学的老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教学参考,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下,可以再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教学方式。这是汉语教学的一个接力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基础和启发下我们对汉语教学有更多地思考。

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的传递,如果文化教学刻板化,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文化活动不仅是教学的一部分还是师生情感和情感产生和传递的过程。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并参加一系列的讨论。在无形的了解和参与中学生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一种理解和认同,记忆和情感,这对孩子们未来学习汉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还有情感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与对外文化教学 篇12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能从较深层次了解本民族思想的起源、风俗习惯、语言及其思维方式;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则能从另一角度了解和审视自己,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文化教学需要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文化授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必须具备系统的汉语文化知识和很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大量的非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这是文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客观前提。此外,教师还应当具有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够使教师妥善处理在教学过程发生的文化冲突现象,又能通过文化比较强化本土文化的影响力。这些非语言知识是对外文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除了自身应该多涉及中外文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外,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多渠道、多元化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意跨文化知识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使外语教师实现由语言教学型向文化教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种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机制,给现有教师补上相关的中、外文化课。还可派外语教师到目的语国家接触外国文化,直接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参与该文化,他们的亲身经历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东西方的风俗习惯、讲话规则、社交礼仪等进行比较教学。例如,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是指长着翅膀、口中喷火、有着长长尾巴的大蜥蜴,通常是邪恶、恐怖、飞扬跋扈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则是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应引进多媒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教学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主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国文化的奥妙。传统的书本加黑板这种单一的语言教学手段,很显然是难以达到如此效果的。多媒体辅助对外文化教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创造逼真的文化环境,以达到我们原来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正确的表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内容。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方面,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除了生动活泼的阐释之外,还可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寻找与中国文化因素相关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或实践,使他们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培养授课对象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并且进行传播的目的是时代的要求。对外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文化教学应当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逐渐增强和逐步深入。对外文化教学中,教师对文化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因此,对对外文化教师来说,文化阐释的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诸多文化成果广泛深入学习汲取的过程,同时还是对广博且丰富的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汲取的过程。因此,对外文化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必要重视并积极对教师进行中国文化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比较和传授能力,从而使学生接触到纯粹地道的中国文化。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的帮助,使文化教学生动形象地进行,最终使授课对象完成由中国文化的仰慕者到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福祥, 昊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208究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崔淑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4]陈玮.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现代语文, 2006, (2) .

上一篇:工艺隔板下一篇:农药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