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024-09-11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共12篇)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篇1

自新课改以来, 探究性教学受到了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越来越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依然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并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1]但是, 课程标准对什么是“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具体的界定。这导致不同的学者和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种理解认为, 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来实现。[2]笔者认为, 这种将科学探究教学的模式直接套用于阅读教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性是其基本特点, 这决定了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同于以科学性为基本特点的科学探究教学。体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精髓与灵魂的不是科学性探究, 而是人文性探究。这种人文性探究不论在探究对象和探究目的上, 还是在探究方式、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上都与科学性探究有着不同的规定性。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篇2

我们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

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知道,语文学习不是信息从外到内单向的输入,而是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碰撞融合。它需要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不能只是满足于记忆。学生要不断地将新接受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从而将二者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想的光芒。课堂上教师只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且这种引导是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引导,而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如在《项链》中,玛蒂尔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观的腐蚀下,因贪图享乐而经受了多年的痛楚,但她就没有可爱之处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在形象生动的表演中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明白,玛蒂尔德是如此的可爱,她勇敢地承认过错,她在厄境之下没有气馁,而是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又是何等高尚!倘若我们仍然沿袭过去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带偏见的理解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必会千篇一律地用政治眼光来看待这个不幸的女人。如此,他们又怎会从这一篇课文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变化、有所探索。在变化中方能创新,在探索中方能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由他们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才能获得从认知到领悟的进步。从人类本身来讲,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模仿到领悟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必须依靠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实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之中。这种理论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的。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多作鼓励,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从而使其终身受益。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学生可能对其中引用的古诗文不太了解,诸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之类的,其实只需取一荔枝进行比对便可。又如学生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尽可在生活中进行模仿辩论演讲。再如写作时,学生往往喜欢“复古”,让写“水的灵动”,许多人便立即联想到屈原自尽的汨罗江、项羽自尽的乌江,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江河湖泊,哪怕是自来水,那么作文情感的真实性便油然而生,人文情怀也就会大大增强。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性。

三、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好书美文能启迪智慧,更能滋补精神。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精神遨游的绝妙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神灵魂的洗涤,它能使学生纯洁的品质和墨韵书香融而为一。如果我们机械地用传统的理念对待语文教学,比如对作品作过多的分析、下过多的定论,那么,即便是再美的作品,学之也味同嚼蜡。只有细细品味,品味之后,学生才能真正接受到美文的熏陶,才能受到应有的人文教育。我们在学习李煜的词时,如果不细加品味,往往会误认为其中的情感是作者的无病呻吟,而不易感受其内心的亡国之痛;学习《愚溪诗序》时,学生起先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细品之后方知,客观景物被柳宗元冠以“愚”名,其实是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学习《荷塘月色》时,学生在欣赏荷塘美景的同时,可以品味“另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情景反差,从而感悟作者那追求灵魂清净的境界。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篇3

关键词:情商发展才情个性化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科书,对青少年将产生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担负着一定的思想教育义务。一篇文章、一段章节、一个知识点它们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或一种精神、或一种品格、或一种美好的人类情感。它们又都非常丰富,不是一堂课、一席话、一张试卷所能解决的。那么,如何做到在教学中让学生融入“才情”学习,体现老师情感教学。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中国传统多一元化思维,有利于政令一统,却常常异己难容;西方则允许多种思想并存,能多角度解剖事物与现象。我们当知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類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应该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我们既然希望语文教育伴随着我们的文化思想超前而超前,就要切实把中西思维的优势运用到我们解析语文现象包括阅读鉴赏、审美判断、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之中去,用它来增加民族智慧的时代能量,焕发民族语言文学的生机。

重人文修养情商化,为语文“才情”优化奠定精神之基。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之人文精神,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突出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信仰与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物表情的准确力、为人的亲和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笔者作了如下努力:一是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对待生活,思考文学;教学生在心态、情态的健康调控中舒展才志;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

重悟性创新个性化,让语文智商出类拔萃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是市场选择和热爱个性,教育越来越强调面向市场,深入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或深化有序思维结构而产生的飞跃。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多种多样。“学贵心悟,守旧无功”,“诗道亦在妙悟”。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崇尚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从而用七彩的个性繁荣七彩的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 篇4

一、人文性教育的独特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具有体现价值观,人文性是以高扬人生价值,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的超越性。人文性是反映社会越发达,社会进步标志。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改研究成果,教师要从科学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角度,针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人文性进行必要的探讨,与语文相结合对人文性进行一些的思考。

二、语文教育主体不要超过人这个对象

1.“语文三元论”的思考

将计算机、教师、学生这三者,结合为教育主体。有的老师强调多媒体的地位,提升计算机的教育地位,把人与计算机的地位平等化。这种思想极端地提升教育的科学性,而轻视了对语文教育重要性。为了避免使学生对人文性缺乏兴趣,就要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是小学语文教育着重探讨的。在人文性与科学性课堂教学中,首先学生说文享有思考学习的自由,其次,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

2.“语文三元论”的结论

按照以上教育主体观,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采取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营造有创新,启发生学建立情感,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讨、自觉地参与研究活动。第二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和学生才是人文性教育和学习的主体[1]。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多媒体的功能,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融化为一体,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人文教育评价少,认识偏。

管理者对教育的人性化教育,评价少,认识偏,多数校长和少数教师认为:人性化教育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监督、鉴定和考核,是为了让教师听从管理者的安排。根本没有把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反馈信息,改进工作,评价作用的有效途径。

2. 没有合理性评价制度。

从评价制度结构来看,人性化教育的主要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鉴定性的评价。[2]缺乏充分的信息的评价,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认识,不仅没有形成反馈网络信息,而且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主体,不可能反映人性化教育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挖掘人文性教育的养育点

首先,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人文性教材中,通过精选古今中外社会的、历史的文明精华,挖掘了大量的“人文养育点”。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课堂,将这些大量的“人文养育点”,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文体验。其次才是人文性的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情感精神,尊重人情感意思,启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2]。教师在人文性教学时,要确立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在感受人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经典名著,传统文化,引用古典名著、《道德经》、《三字经》、古筝曲名、成语等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五、积极营造人文性教育的环境

1. 平等竞争,鼓励差生。

一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二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情感上感化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三是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鼓励口语不流利的学生,上台演讲,加强口语锻炼,重点鼓励他们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重点帮助,给予肯定。如果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差生,从人文性角度关心差生,一定能促进差生产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对差生的健康发展很重要。

2. 互生互动,友好合作。

一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各小组之间的互动,评价团体成绩,共同达成教学目,共同达成教学组织形式。二是小组合作,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又可以作学习是新课程,是倡导人文性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培养良好的人文性的合作学习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文本意义的理解,又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精神世界的塑造,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工具性、科学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讨的角度,对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作以下探讨。

体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论文 篇5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教育更需要人文,作为教师应该打造人文教育。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当代人文主义教育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立足个人,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它所强调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关怀、慈爱之心。为此,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加强文学、哲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个性教育贯穿于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文化。因此,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人文性也同等重要。

体育教学人文性,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和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体育教学不仅要塑造学生强壮、匀称的体魄、优雅的姿态;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及责任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的活动进行体质与健康、生理与心理、休闲与生活、安全与生存等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断向学生表达一种关爱和珍惜生命的信息,并将这种关爱由自我扩大到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身和心的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之一。

二、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时代意义

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太早;急于培养有用之材,忽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传授为主,内化不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艺术,但往往知识狭窄,能力畸形,缺乏较深厚的素养,特别是作为现代人的综合素养。

体育作为“德、智、体”三育之一,在人的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贯穿于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体育教学是人的一种特定的再社会教化,它有特定的教学内容——身体技术;特定的教学手段——身体练习;特定的教育功能——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而人文性的体育教学不仅更能发展学生身体精神,在一次次的运动体验中,他们身体中原始的本能和反应被激活了,进而催生了强烈的探索自身生物潜力的欲望和激情,学生经历的不只是身体的磨练,还有精神的欢愉和灵魂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从而在精神、意识和行为上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完善和塑造人的综合素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更能满足这一时代的需求。

三、体育教育中人文性的主要表现

1、体育教材的人文性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现代人文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突出其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比其它学科更具有直接性和亲身体验感。

体育教材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不同的内容蕴含着不同的教育因素。如接力跑、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需要人们有良好的协作精神,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好教材。跳箱、单杠、双杠等项目,非常需要有自信,果断、勇敢、不怕失败等品质。在此类项目的教学中,往往还需要同伴的保护和帮助,就需要“保护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同伴的安全负责。耐久跑是最枯燥、体力消耗最大、需要克服生理极限的运动项目之一,完成此类项目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恒心、毅力等都是一种极好的考验。我们在理解教材时,不仅只考虑教材的动作本身,还要考虑动作背后,教材所具有的特性和内涵,注重各类教材所特有的教育功能。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根据不同的教材开拓其中的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适时的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使体育教学起到更好的育人作用。

2、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人文性

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时应该体现人文性,多重视学生的参与面和选择面。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另外,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练习,对运动的爱好和自主锻炼的习惯才能逐渐形成。所以体育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即便是同一个教学班里,也存在年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的差异。所以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应从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例如对胖一点的同学可以举行拔河或者掰手腕比赛;对于瘦小的同学可以举行钻圈或跳绳等比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去。

3、教学环境的人文性

好奇心是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使学生感到陌生,新鲜好奇。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体现教学场景的人文性,它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体验,进而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因此,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如根据体育课的内容在课前精心设计布局场地,合理安置各种锻炼活动的器材,让学生产生新、奇、异的心理活动,积极诱导学生萌发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4、教学过程的人文性

体育教学的过程应该体现人文性,体育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变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变“包揽”为“主导”,变“管理”为“协调”。比如,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踢球”策略,教师只作简单讲述,把问题还给学生,甚至再多设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学会遇见问题懂得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学,学会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及学会自我评价等。真正促进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体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情感的细微变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和理解学生,对学生实施人文化的关怀。如“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等等”。这些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的人文性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5、教师具有的人文性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身体活动也是智力活动,它贯穿于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全过程。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更要注意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教师无论在课外受到多大的刺激,在课堂上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心平气和,学生则情绪稳定,教师情绪高涨,学生则情绪饱满,便能形成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使学生在体育教学特有的鲜明、强烈、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使学生的思维在极为活跃的状态下来支配与调节自己的体育知识技术和健身行为,自觉地发展个性与体育能力、增强体力和智力。这一点是体育教学中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基本条件。

6、课堂评价的人文性

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也应体现出人文性。教学评价做为教学方法的一个手段,应该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要过分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应该把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结果,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和失败的顽强品质及乐观向上的人文观、价值观。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关注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小群体中交流,通过与同伴交流、学习、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他人,从而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鉴赏力和判断力。要有心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对一些不尽人意的环节,则采取适时引导,婉转处理的方式,帮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同学们运球都很不错,但与姚明相比还相差一点距离!刻苦练习一定会很快赶上明星的”。通过学生自评、师生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体现体育的人文精神。

7、教学情景的人文性

体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情景教学中。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的班上倡导一种合作……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可以说,“有效的合作”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气候”和“土壤”。以《小猴学艺——前滚翻》为例,在情景中“能者为师”环节中,我让做得不错的学生帮助不太熟练的学生,让他们互相帮助,我也加入其中进行指导、示范、协同。这些合作表现为师生之间人文性的协调,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问难的“师生场”。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情景成为有利于学生各方面都发展的过程。

当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动作的要领,相互启迪,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的情景必须是在人人平等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的声音”,尽管有些“声音”还很“稚嫩”,但只要我们友好地“倾听”,积极地肯定与鼓励,这种“稚嫩的声音”终究会变成一种富有独创性的、铿锵有力的“呐喊”。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情景,使课堂进入更理想的人文境界。

8、考评机制的人文性

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引导其自觉锻炼和主动参与意识。就要有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与考核制度,这更需要人文性,没有人文性的课堂会使学生失去对运动的乐趣,因此适合《课程》目标的体育考核与评价应该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及关怀作用。

现行的体育考核,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以分数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一刀切”的终极评价方法。致使一些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以获得较好成绩。这种以运动成绩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模式,否定了学生个体的先天差异,影响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爱好特长的发展,不利于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的延伸,不利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体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对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和人性的张扬。不断丧失人文性的体育教学,宛如缺乏阳光和水的花朵,它会慢慢枯萎、直至凋落。人文性既是时代赋予的重任,更是学校体育教育自身不断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

符合课程目标达成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由锻炼习惯评价、日常体育行为评价,体育技术、技能评价及基础知识评价与体质状况评价构成。并把过程与终极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体育技术与运动技能结合、纵向评价与横向对比结合、体质状况与心理素质水平结合的多维的评价体系。并应同时建立学生“体育与健康”情况档案,录入学籍登记表,为跟踪目标达成结果提供可靠资料,这样的评价才是一分为二的人文评价、才是最合理的评价。

四、结束语

阳光雨露禾苗壮,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通过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摒弃“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思想,大胆放手,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性,从而让学生“乐学、会学、活学”。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做个有心人就能走进学生的心,春风化雨,丝丝入扣,不信东风唤不归。让我们真正扬起体育教学的“人文”风帆,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走近“人文”,去迎接体育教学的真正春天!

参考文献

1、徐隆瑞·梁向阳: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

2、汪孝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

浙江体育科学,5月

3、司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 篇6

人文性具有体现价值观,人文性是以高扬人生价值,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的超越性。人文性是反映社会越发达,社会进步标志。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改研究成果,教师要从科学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角度,针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人文性进行必要的探讨,与语文相结合对人文性进行一些的思考。 二、语文教育主体不要超过人这个对象 1.“语文三元论”的思考

将计算机、教师、学生这三者,结合为教育主体。有的老师强调多媒体的地位,提升计算机的教育地位,把人与计算机的地位平等化。这种思想极端地提升教育的科学性,而轻视了对语文教育重要性。为了避免使学生对人文性缺乏兴趣,就要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是小学语文教育着重探讨的。在人文性与科学性课堂教学中,首先学生说文享有思考学习的自由,其次,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 2.“语文三元论”的结论

按照以上教育主体观,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采取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营造有创新,启发生学建立情感,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讨、自觉地参与研究活动。第二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和学生才是人文性教育和学习的主体[1]。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多媒体的功能,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融化为一体,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人文教育评价少,认识偏。

管理者对教育的人性化教育,评价少,认识偏,多数校长和少数教师认为:人性化教育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监督、鉴定和考核,是为了让教师听从管理者的安排。根本没有把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反馈信息,改进工作,评价作用的有效途径。 2. 没有合理性评价制度。

从评价制度结构来看,人性化教育的主要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鉴定性的评价。[2]缺乏充分的信息的评价,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认识,不仅没有形成反馈网络信息,而且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主体,不可能反映人性化教育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挖掘人文性教育的养育点

首先,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人文性教材中,通过精选古今中外社会的、历史的文明精华,挖掘了大量的“人文养育点”。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课堂,将这些大量的“人文养育点”,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文体验。其次才是人文性的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情感精神,尊重人情感意思,启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2]。教师在人文性教学时,要确立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在感受人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经典名著,传统文化,引用古典名著、《道德经》、《三字经》、古筝曲名、成语等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五、积极营造人文性教育的环境 1.平等竞争,鼓励差生。

一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二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情感上感化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三是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鼓励口语不流利的学生,上台演讲,加强口语锻炼,重点鼓励他们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重点帮助,给予肯定。如果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差生,从人文性角度关心差生,一定能促进差生产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对差生的健康发展很重要。 2. 互生互动,友好合作。

探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篇7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 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多的人文性是时代的要求。因而,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在充分挖掘文本人文性的基础上落实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 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一, 语文本身就是语言工具的一种, 不光是人用以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态, 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是学习其他科目所必备的。语言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 因此语文的人文性也能够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从整体上讲, 语文作为工具能够呈现人的思维理念, 价值观与追求, 最终实现对人的重视与尊重。

第二, 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还要明确语文知识在语文活动中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与态度。语文的人文性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 教师不能脱离语文知识而对人文性进行单独教学。

第三, 发掘人文性的内涵必须紧紧围绕着文本, 不能在脱离文本的基础上直接讨论文本中的思想内涵, 否则不能够对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家庭环境与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必然会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产生不同的理解, 如果不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 很容易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因此,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与文本对话中的情感。

第四, 解读人文性的内涵是不能被割裂的。尽管每篇课文中的人文性都是较为丰富的, 但从整体上看, 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内容都是不成体系的。如果将人文性作为割离的内容进行学习, 语文课就会成为政治课, 最后成为枯燥的说教。语文课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相互结合, 才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第五, 从教学方式看, 人文性的熏陶不能是单纯的说教, 抽象的说理与机械的灌输都不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阅读与赏析, 借助语言文字平台, 逐渐领悟文本。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统一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三个“回归”原则。

第一, 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回归。语言与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必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语感与能力。通过强调语言与思想的结合, 最终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

例如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一文中, 记叙了东汉末建安年间, 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学生进行阅读之前,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汉乐府诗歌形成的年代与历史背景, 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变化, 最后再分析当时的民众创作诗歌的情感基调 (以哀悼为主) 。除此以外, 也要让学生领会封建家长制对当时年轻人的伤害。学生要通过分析诗歌中出现的词语使用特点与文章的语序结构, 欣赏与领会汉乐府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

第二, 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回归。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分析课文的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利弊, 并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让其优势互补。如果片面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离开文章的整篇思想内容去孤立地讲句子结构, 做局部地训练, 不仅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还无法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生的局部训练越彻底, 越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只有大量地与灵活地进行局部训练,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三, 从语文到生活再到语文回归。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教师与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已经形成共识。学生阅读课文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也是认识世界的方式, 要依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原有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 从而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结语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和语言能力, 阅读始终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生活。要掌握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既要让学生重视词句训练中的积累, 又要引导学生重视生活的感悟思索。

参考文献

[1]付翠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探索[J].中国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 (01) .

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篇8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以掌握学科知识及基础技能为中心取向教学目标比比皆是。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与任务,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的本质,语文教材渐渐偏纯知识化、公式化、标准答案化,渐渐丧失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

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呢?

一、营造和谐课堂,彰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实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学生,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应该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在与同学无拘无束地交流中表达自我。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多样性上挖掘优点,打造和谐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其次,要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还必须关注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语文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气质个性无时无刻直接地、直观地熏陶学生。只有人文内涵深厚的教师才能驾驭文本,驾驭语文课堂,才能实践语文课的人文性。

二、注重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可以从语文课堂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等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优秀范本,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或体会到伟人宽广的胸襟,或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到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另外,课文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都蕴含丰富的人文教学材料,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随机点染,相机教化,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润物细无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开阅读感悟。自读自悟,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和文本一对一地对话,读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教师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置身文本,走到作者身边;教师激情引导可以达到“抛砖引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感悟后,教师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又亲见了百花的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开始与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人;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有的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洗涤。

四、抓住重点问题引发讨论,深化学生的精神领悟。

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是人格培育的好材料,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讲解而不重点注意,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丑恶、明是非,挖掘深刻的道理,自悟高尚人格。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林肯是伟人,和学生距离遥远,他的伟人风度和演讲机智从某些程度上是学生不能理解的,于是我综合林肯的三段演讲,启发学生依据三段演讲展开讨论:“听了林肯总统的演讲,为什么参议员们的嘲笑声最后全都化作了赞叹的掌声?”他们思索片刻各抒己见,答案精彩纷呈———有人说:“林肯说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总统和鞋匠,这是参议员心目中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职业,而在林肯心目中,它们却是平等的。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参议员们深受触动。”有人说:“林肯的宽容友好,使大家深受感动。”有人说:“林肯针对大家头脑中的等级思想诠释了‘伟大’的含义。伟大不是由出身和地位决定的,而是由工作成绩来决定的。父亲在鞋匠这个行业中手艺一流,无人能比,这就是伟大!”……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和文本擦出了火花,拉近了和伟人之间的距离,感悟到了林肯襟怀坦荡、宽容大度、坦诚、谦逊的品质和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小学人文性习作教学的探索 篇9

一、让作文教学体现人文合一的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它还澄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 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在教学中自觉地将培养语文能力和培养人文素养有机的融为一体。

1.树立“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

作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教师要牢固树立“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追求做人的真谛, 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做人的过程中做事, 做了事后还有些想法, 把这些写出来就成了文。让学生做人、做事、作文相互促进, 使学作文、学做人做到完美统一。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课程之源,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既丰富多彩, 又能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的素材, 提高人文素养。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 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引进课堂, 也可以带顶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自然、社会, 走进沸腾的生活,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语文实践中体现人的价值, 表现人的意义

总之, 要让学生先做健全的人, 再写健康的文, 使教作文与教做人得到和谐的统一。

二、让作文教学突现以生为本的意识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职责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让学生自我习作

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点拨而非代替, 指导的时间应越来越短, 指导的范围应越来越小,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感悟, 自己去写作。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即使是指导也应该有意识地去指导如何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何扩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从而扩大学生的写作空间。

2.让学生修改评价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修改的过程中,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认识局限, 往往总是易察人而难察己, 对于自己的不足往往是“视而不见”, 因此就有了学生相互修改的必要。自己的文章写好了交给别人去修改, 别人就会打破作者的思维定势, 而站在“庐山”之外去客观地审视、分析、评价, 这样才能找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应重视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问题上的评价, 引导启发学生是否从身边学生的作文中, 品味到学生特殊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是否能够品味到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 是否能够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创意的表达等。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 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审美的观点、审美的原则、审美的手段进行审美实践,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又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3.让学生自我解放写作思想

写作, 本来是写作者主体生命意识的一种欢快流动, 率真感情的一次畅然宣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教师要倡导写真实的自我, 要真正地用心去呵护学生们的那份真情, 帮助他们摘下罩在心灵上的那个矫情、世俗、虚伪的面具, 露出灿烂的笑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写, 把写作的权利还给学生,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三、让作文教学遵循生活本源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以生活为本源, 这是作文教学反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1.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带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 走进社会的大课堂, 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 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而教材中获得的感悟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 才能转化为主动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 提倡写生活的真实。只有生活真实, 感情真挚, 文章才会感人, 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引导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提倡自主写作, 有感而发, 多想多写;鼓励学生有个性、负责任的表达。让学生做到“用我心思我事, 用我口抒我情, 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 不管对否, 写出来再进行启发和引导。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立意”与“生活”两者的辨证关系

我们摒弃“立意本源”, 并不是说学生作文不要立意, 特别在高中阶段, 教师还必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如何立意的指导,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领悟所要表达的中心, 然后从所要表达的中心的高度来观照生活, 并对生活素材进行详略、取舍的加工,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四、让作文教学洋溢学生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的成功体验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用笔倾诉了自己内心真情, 满足了一种表达欲的愉悦感;一是自己写出来的习作, 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和同伴们称赞的荣誉感。教师在引导学生远离假话、大话、空话的同时, 应着重在评价学生习作的环节上让学生体验习作成功的愉悦感, 感受成功中的愉悦才可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 同时也将事半功倍的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1.分享同学的习作

在每次习作评赏课上, 老师先让加分的学生把自己被加分的内容和原因介绍给大家, 然后在同伴们羡慕的眼光中, 说一说成功的经验。这时, 相信每一位能得到这一机会和光荣的小学生, 心里都是乐滋滋、甜丝丝的。再进行下一次习作时, 会更加努力。

让学生分享习作的时间可放在作文课上, 也可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分享习作的同时, 让学生参与评改, 绝不能把评改习作一事完全放给学生。因为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毕竟有限, 时时需要教师予以指点。

2.鼓励性的评改使学生感受到乐趣

传统的“总分+评语”或目前的“等级+评语”的评阅作文的方法, 很难让小学生体会到习作中的成功感。原因就是这种反馈方法过于笼统、含糊, 缺乏针对性和激励性。

“分项优加病减, 修改得分”的评议方法则较好的克服了评阅方法的这一弊端。评议小学生习作的项目可依据习作要求而定, 可多可少, 视情而定。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批改中学生习作, 起步时只看一项:有无错字或书写是否认真, 工整。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 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

有文病虽减了分, 但修改好了, 可以在把减去的分数加回来, 从学会修改这个角度看, 同样也是一种成功。一种失而复得的成功愉悦感, 一种豁然明白的成功愉悦感。

3.展示中获取愉悦

一位五年级小学生, 因为在假期里主动写出了多篇好作文, 语文老师就专门为她举办了一个《个人优秀习作展》的壁报, 让全校的学生都能赏读。可想而知, 这让一个初学习作的小学生体会到的成功愉悦感该多么浓烈!同样, 指导小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反复修改后, 鼓励他们自己投稿、参赛;当孩子们的习作一旦变成了铅字印在了书刊上, 或者参赛获得了名次, 将会对小学生的习作热情产生多大的鼓舞。这种成功的愉悦感转化成的学习动力, 比家长与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 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总之,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教作文, 就是教做人。教作文, 如果缺失了对人文素养的关注, 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 语言文学就会因为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 成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朱自清先生说过, 作文是“生活技能的训练, 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 2004.

[2]郭根福.语文课程的新概念与作文教学的新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2, (11) .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 2002.

[4]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篇10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

“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 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 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 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才是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 才是提升素养。以“生”为本, 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 学生最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以“生”为本, 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以“生”为本, 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关注他的思想, 关注他的情感, 关注他的个性等。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 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 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 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 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 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 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重视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 完善人格,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走近史铁生、司马迁, 感受生命的顽强, 体悟生命的意义;学生走近艾青、屈原, 理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走近朱自清、陶渊明, 品味高洁的情操……利用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学生领会海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 普希金自由的渴盼, 马丁·路德金对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语文老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让学生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实现文化的传递, 精神的传递。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 在潜移默化中, 心灵的尘垢得以涤荡, 灵魂得以升华, 素养得以提升, 人格得以逐步完善。

三、教师要重视构建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堂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因此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就需要老师构建人文精神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推新弃旧, 那种简单的“灌输”、“填鸭”、“说教”、“训练”的教学方法要坚决摈弃, 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更为人文的教学方法, 营造一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自主合作平等对话的课堂。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 强调情感的优化。“文章不是无情物”, 要披文入情, 以情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是诗意的, 富有诗意的导语营造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富有诗意的朗诵, 让学生走近文本, 走近作者的心理;富有诗意的赏析, 让学生由作者走向自己, 学生在诗意中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 师生对话, 教师放下架子, 共同参悟文理文趣;生生对话, 互助合作, 不仅解决问题, 还学会了倾听与吸纳、宽容与沟通、协作与共享;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进文本世界, 探讨文本内涵, 获得情感共鸣;生与作者的对话, 感悟作者独特体验、气质, 从而把作者的人文气质内化为自己的。

四、教师要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 有人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 语文学习处处有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材外、课堂外的人文价值。学生的活动主要在学校, 因此要重视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校园内文化内蕴浓厚的人文景象, 影响、激励着学生。校园的壁画、标语等无一不熏陶渐染着学生。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学生有奉献精神;林则徐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让学生懂得宽容和抵御一己私欲。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辩论赛、演讲赛,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另外, 学校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也不可忽视,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等人文资源异常丰富的地方。学生通过阅读, 拓宽了视野, 了解了生活, 认识了社会, 培养了人格。

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篇11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孙绍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比重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师水平的提高更为艰巨,编得再好的教科书,如果让一些观念陈旧甚至顽固的老师去使用,也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少数教学思路比较僵化的老师,对于新的东西,有一种很强的排异心理,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他们依然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课堂上,他们凌驾一切,俨然是一切知识的代言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学生只有老实听,老实学,惟他马首是瞻的份了,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在老师的嘴皮子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教学的态度来说,这些老师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惟恐讲得不透、不全,导致学生考得不好。十几二十年前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才会使他们感觉良好,乐此不疲,应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老师是落伍的、不负责任的、不称职的,他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固守一隅,他们看不到考试这一指挥棒在悄悄地发挥着它的引导功能,转变它的角色,只能在历次不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前埋怨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死板与不听话。如今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怎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呢?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已经过时,固守一隅只能失败,只有变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潮流。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建构人文性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增强课堂活力,方可有效地优化课堂的人文环境。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执意帮助学生,真心赏识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学生希望怎么学,教师就要顺势利导,学生会问什么,教师就要机智化解,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更要教会自己,要在教学后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促成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在《木兰诗》的教学中,学生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提出了质疑,原因是古代女子都要裹脚,木兰不可能不会露馅的(比如洗脚、受伤等)。这样的质疑就很有灵气,也体现了学生的超常思维,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而不能一棍子打死学生的疑问,应主动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动手查阅资料,了解历史,增广见识,这样教师也就实现了课堂上多方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中的范文。有老师认为,语文这东西老师多教一课或少教一课,学生多学一课或少学一课没有什么区别,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在于学生平时地阅读积累。其实这种怠慢教材,轻视范文的看法是不妥当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教材是定了目标的,用好教材就避免了“杂乱”无章与“漫然”的瞎读。语文教学除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外,还“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这个意义来说,范文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人生教育,更是人文教育。

三、完善评价制度是建构人文性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會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浅析中学语文教材的人文性特点 篇12

关键词:人文性,中学语文教材,教材编订,课文选择,教育史

近年来,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于是,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明的词语, 那就是———“人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 提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可以理解为人文性与文化性的整合, 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向双重性的转变, 体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人文内涵。

从中国的教育史和教材史发展角度来说, 我们不得不承认, 长久以来,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缺失是非常严重且客观存在的。某些教师都是机械的教书匠, 过于强调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他们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却难以承担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应试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 在某一层面上来说, 某些教师本身就是僵化教学的受害者, 在他们心里, 永远把工具性放在首位, 因此很难顾及人文性。今天的教育战线, 某些教师在固有的规范管理和标准教学的熏陶下渐渐被逼成教书匠, 使得教师本身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难以理解和把握, 自觉地接受教参的桎梏。因此, 他们很难把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 认为语文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认为语文只要练好听、说、读、写这几样基本功, 就算达到了目的, 所以广大教师想方设法地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措施, 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淡化感情的熏陶, 忽视思想性及人文性的教育。

其次, 由于中国一直都实行应试教育制度, 因此, “一考定终身”的现实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成了应试的“寄生虫”。虽然中高考的权威性与选拔性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无论怎样变化, 它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南针。考试选拔淘汰的可操作性, 决定了试题要追求精确性与公平性, 因此这种机械性的要求直接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几乎完全消失, 学生成了答题的机器。

另外,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的教育, 虽然不断进行教材改革, 但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主宰课堂的局面却始终未变, 一切以教参为本, 不敢越雷池半步, 千篇一律, 思想僵化, 放弃了语文学习中更大的空间, 更丰富鲜活的内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教参却不允许五十个学生眼中有五十个“周朴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我们遵循着教参的说法, 学生经过十几年这样的教育后形成了统一的语文思维方式, 渐渐失去探求知识的欲望, 缺乏个性的张扬, 缺少生动的工具性, 缺少丰富的人文精神。

鉴于以上问题, 我们明白, 人文性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但在实践中, 这一点却不太好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没有工具性, 便没有必要设置语文课, 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没有人文性, 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 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 语文课便失去生机、情感和韵味。因此, 我们要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 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 吸收人文内涵, 培植人文精神。

提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而且要拓展和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上。除此之外, 还要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教材里处处都体现人文精神, 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文内涵。

因此, 在新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教材的编订还是课文的选择中处处都渗透着人文精神。

首先, 在教材的编排上透露着人文性。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六册, 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 努力把课程标准的思路、理念、教育思想以适合学生的方式渗透到教材的每一个角落,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套教材共有6个单元, 共有36个主题。这些主题是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大母体中选取的一些命题。其中, 七年级上册中, “人与自然”有8篇课文, 占19.4%, “人与自我”有12篇课文, 占28.6%, “人与社会”有9篇课文, 占21.4%;七年级下册中, “人与自然”有4篇课文, 占12.5%, “人与自我”有4篇课文, 占12.5%, 而“人与社会”有12篇课文, 占37.5%;在八年级上册中, “人与自然”有9篇课文, 占23.1%, “人与自我”有2篇课文, 占5.1%, 而“人与社会”有14篇课文, 占35.9%;在八年级下册中, “人与自然”有5篇课文, 占13.2%, “人与自我”有5篇课文, 占13.2%, “人与社会”有11篇课文, 占29.0%;在九年级上册中, “人与自然”有3篇课文, 占9.3%, “人与自我”有4篇课文, 占12.5%, “人与社会”有16篇课文, 占50%;在九年级下册中, “人与自然”有1篇课文, 占3.4%, “人与自我”有2篇课文, 占6.8%, 而“人与社会”有22篇课文, 占75.7%。此外, 有的篇目可能不仅仅涉及一个主题, 如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就涉及“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两个主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方面编排课文,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敬畏, 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新教材大量选编名家名篇, 体裁、题材、风格多样, 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这样的编排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文性。

另外,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择上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选择很多以前教材中没有的篇目, 令人眼前一亮。而仔细研究这些选篇, 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本身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一, 新教材选择了很多具有博爱精神与性别平等意识的课文, 这些课文主要是教会学生对下层小人物及女性的尊重。如《一面》中鲁迅在危难之际仍关心进步青年阿累的热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对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战胜困难的信念;《老王》一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爱护;《信客》中作者对地位卑微的信客的敬重和由衷褒扬;《再塑生命》中沙利文老师高尚无私的师爱等, 这些无不体现了博爱精神和平等观念。

其二, 新教材选择了很多歌颂人世间至爱真情的课文, 如《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一剪梅》, 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别康桥》等, 这些都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格与情感, 不一定非要体现爱国和集体主义, 只要具有弘扬人性的作品都算永久的文化遗产, 就应该学习。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教师都应以人为本, 挖掘教材的真情因素, 不要刻意回避爱情。通过这些篇目的学习, 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丽的爱情, 而且着重表现了主人公的高尚和灵魂之美, 蕴涵了东方的传统美德———人性的真善美。这些篇目的教学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美感、积极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

其三, 有着时代精神和崇高爱国主义思想的课文纷纷入选。如《斑羚飞度》中斑羚群在生死面前将最宝贵的东西———牺牲精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 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震撼感, 令我们肃然起敬并想要以他为榜样;在《岳阳楼记》, 我们通过学习范仲淹那种不为一己私利, 一心为祖国和人民的精神后, 对我们练就豁达的胸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在《醉翁亭记》中, 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与众同乐的悠然自得;这些课文都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学习这些课文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六册书中处处体现着人文性, 36个单元可以说是体现了36种人文精神, 这些人文性的体现, 对语文教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套教材的编写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因此,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研究这套教材,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传达给学生, 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情怀,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艳.论初中语文教材人文性强化的现实意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周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评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3]李英莉.浅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的八个问题[J].中小学教育研究, 2005.

[4]曾祥芹.加强阅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J].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 2000.

[5]钟晓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6]人文艺术.“人文艺术编委会”编[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9.

[7]课堂教学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8]语文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9]李中挺.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J].教研天地, 2009.

上一篇:地质矿产资源论文下一篇:文学和社会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