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

2024-11-14

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精选4篇)

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 篇1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更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它不但有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能, 更具有审美, 培养情感, 陶冶情操的功能。因此, 语文教育能否产生效用, 与语文教育的色彩、力度、特质密切相关, 因为语文教育必须经由受教育者的感受、体验, 才能最终使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 我认为只有高中语文教育中格外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 致力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活动在一定情境中的激活和升华, 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几点想法:

一.高中语文教育是“感受的”教育

高中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倾向, 一种背条条、记框框、用卷面成绩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教育现状, 这种现状依然盛行。这样的教育语文, 往往会造成学生思想及行为的伪化和逆反, 说言不由衷的话, 失去率真, 远离真诚, 其结果不仅无益, 而且有害。

马克思在他所著的哲学手稿中, 反复强调感性对于人的重要性。“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毛泽东在他的哲学论著中也说:“任何知识的来源, 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 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学习时的感受性强, 就会给予学生相当长时间的记忆。所以我觉得, 高中语文教师不应只把目光单纯地投注于分数, 殚精竭虑地只为给学生争得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 而是以更深远的眼光, 摆脱功利, 关注学生学能力的培养, 行为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 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基。

二.高中语文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如果远离生活, 也就远离了真实, 远离了时代与社会, 语文教育是强调“生活的”教育, 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里用自己的亲历去所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不要致力于把一些知识概念, 所为课文的中心思想、标鉴化的人物评价和标语口号式的思想内容分析灌输给学生, 应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表述自己的真切感受, 在教育中我们不是要用教育的“假”与学生的“真”相对抗, 而是要用真正把握生活之“真”的教育去扬弃学生在人生认识上的伪“真”。

三.高中语文教育是“情感的”教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人人都有感情, 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苏霍姆斯林基也说过:“薄情就会产生冷漠, 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 而自私自利是残酷无情之源。”要使教育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成为稳定的、持续的心理品质, 这种转化需经过一个中介, 那就是情感, 这里情感不仅是通道, 还是催化剂、生长素。高中语文教育的着眼点不仅把情感作为手段, 更把情感作为目的,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多元的教育思想, 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久久不能忘怀。

总之, 我觉得高中语文教育是通过阅读、感受、实践和体验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 它的特点更凸显的是人文性而不是工具性, 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作用方式, 是熏陶渐染而不是规模锻铸。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则是个性化的和多元的, 而不是普遍的和单一的。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正确诠释高中语文教育的精髓, 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素养。

王富海, 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教师。

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 篇2

刘秀峰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基于语言的功能特性,对结构主义范式化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将语言教学的误区归纳为方法论的偏差,并阐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感性习得为基本原理的功能主义教学观。强调了语言环境以及学生的第一感受和主体表达的重要性,提出了突出意境、融智育与美育为一体的观点,阐明了发展兴趣、拓广学习的时空对培养学生语言功能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语言的功能性

中国学生从幼儿时的呀呀学语直到成年后大学毕业,汉语作为母语其学习和应用可谓不曾间断,但许多学生仍然辞不达意、文理不通、语病百出。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畏怯感的不乏其例,讷于言辞的不在少数,基本上是把语文视作游离于生活感性的一门学科。传统教学对语法完美性的追求似乎无助于克制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的退化,文章体裁程式化的渲染更是剥夺了不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或视作文为畏途,或搜索枯肠仍内容贫乏。读一些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日记,常觉生趣盎然,其切入点及文体未受范式主义的毒害,反而能自由抒发个性特点,其天真别致跃然纸上。随着年龄的成长,范式被强化了,面对应试教育,师生人人自危,范文示例大行其道。以议论文为例,首段论点,次段论据(辅以素材积累、名言引用),终段结论,虽然写出来众口一词,千篇 一律,情感工具化,枯燥乏味之极,但文章八九不离十,及格不论,优良在握。也许我们的确培养了许多合“格”的学生,但文思敏捷、不落俗套、出“格”的很少。所谓的“格”正是被强化的结构主义范式。我们不免感到遗憾:语言的本质原在于表达和交流个体的情感、传递新信息内涵,语言的功能是第一位的,结构是第二位的,结构要体现的是语言的共同规则,是为功能服务的,它的存在是必要的,而它的价值仅是作为信息的的载体而已。从语言的产生、演化及个体的习得规律看,结构是约定俗成、逐步被总结和相对固定下来的,它是从隐含到显化,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但功能始终是目的。语言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如儿童学话,并非从结构规则入手,把语法知识放在首位的;而着重是以学习者信息表达的直接指向为优先,以指导者的纠正引导(使之合乎习惯要求)为辅助的。换言之,是“习而时学之”而非“学而时习之”的,这是较为合理的语言学习规律。如果轻重失据,强化了逻辑的、共性的、作为载体的“格”,而忽略甚至牺牲了感性、个性、作为内涵的“非格”,那是得不偿失的。不但没有反映语言学习重应用、重环境、重功能的意义,而且如若跳出狭隘的语文学习来看,对于学习者的情感发展、独立性、主体性、思想性等素质的形成和增进也是颠倒和有害的。典型的例子如98年高考作文,众多考生不惜以“牺牲”父母婚姻、甚至性命为代价博得同情、骗取高分,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教育结果是什么。当然语言的功能性学习与结构性学习是有着有机联系的,并非是此非彼,水火不相容的。大众化的普通教育,是要培养其愿表达、敢表达、会表达(规则不错)的语言人格及基本能力,能不悖于共通的语言规则来做到“无误表达”进而达到“善表达”,能较好地使用语言,阐明独立个体的观点和意蕴。从事实上看,不少具有鲜明人格的小说家、杂文家、思想家也非文科出身,更非语言学、修辞学等学科的专家。学习者只要能保持独立思考的人格,驾驭语言并非难事,以主体习得为主更为直接可贵,“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是自然能做到的。

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观是以“格”为中心的,它提炼、总结、归纳语言规则及概念体系,并传授这些规则和概念,把对这些规则的知识性了解程度作为语文水平的标尺;这样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必然有所偏颇。

功能主义的语言教学观是以“非格”为中心的,它强调语言的功能本质和学习者对语言材料本身的感性接触,从语言运用的需要出发,重视语言的对象性、环境性,着重自然语感的和谐增长,相对淡化了结构体系的传授。

笔者认为:语言学习要重视理性,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在于其感性经验更为直接,儿童通过模仿性的训练,听、说(包括对话)、阅读多了,也能自觉纠正不合常规的表达习惯及语病,尽管不懂得语法上的基本概念,那些隐含的语法规则要求实际上已通过感性的学习以隐含的方式掌握,那些范式化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熏陶和面向情境的表达应用来达到的,这就是所谓语感的形式。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文言也好,白话也罢,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凡有所成,无不得之于语感,而非语法。语言的自然运用本应是生活化和经验化的,就好像学习游泳一样,善游者未必懂得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不懂得有用的分解动作与技巧概念,但它可能游得更自如,甚至更能毫无拘束地游出个人的风格。

不难想象,结构主义的课堂有多么枯燥和呆板乃至催人入睡。让隐含的范式通过隐含的熟悉来学习吧,语法、逻辑、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如果作为专门的学问对象,虽然可以辅助地适度讲一些,但更多的还是留给语言专家去做为好,留出时间、空间、精力做些更重要的吧!那么,功能主义的教学如何引人入胜呢?

一、让学生自主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逐字消文多是老师做的,疑问不是学生提的,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困难是老师解决的,标准答案更是由老师来提供。教师把课文嚼得很细,从文章背景、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按标准套路解剖阐释,嚼得余味全无,再让学生共享“食余”。作文教学,命题和讲解的主角更非教师莫属。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为什么不把困难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因而其引导只要在“挑逗”学生的动机、兴趣这点上成功了,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100%自己解决困难都不为过。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更重要的是留给任务、给时间,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 “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2)教育不应该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应该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二、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学习

课外阅读必然是自主的,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像那些典型示范精心雕琢的优秀教案一样,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他们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不会胸无点墨,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他对其他文、理学科理解、掌握的能力、学习效率以及整体素质都会较高。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让学生课外吃点“粗粮”,纯粹的课内“细粮”会导致“营养不良”。“粗粮”不必精心烹制,但也可列出些大致书目,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因此,要求不可太精细,让学生把他的品尝、领悟经由口头、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分享,并可展开讨论。重在参与,不刻意求全,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以虚伪形式之俗套。文史哲可熔为一炉,知情意如水乳交融。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教师自己也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走一步,并给学生列出阅读文献,推荐有代表性的名著、名家乃至时下报刊的精品杂文,当然专家精选的`教材课文是可以介绍得多一点,提倡熟读背诵也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记力强的少年儿童早期培养,传统教育证明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打基础的学习手段。琅琅上口,教具有声韵节奏的上品之作,确能激发情趣,熏陶语感,对文化气质学养的造就有耳闻神会之功.背诵可说是阅读中的一项特别功夫,但应以兴趣为前提.其实,不光是散文和诗赋优秀的杂文乃至应用文体,也可以由自然、贴切、和谐的音韵和美感,只是不那么明显的容易体味到罢了。

三、突出意境

语言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好的文学作品,经常能刻画和传递一些含蓄、微妙的信息,烘托气氛,表达深刻的内涵,发人深思。句义、文义的直观内涵是可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决的,意境的内涵或其他心理信息的传递常意在言外,点到为止,还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相代。“格”的东西,可讲可教。“非格”的意境,只可神会,不可言传。只能凭借语感,感知形象;借助想象,填补空白:深入体验,力求领悟再创造。高中阶段,学生心理趋于成熟,重兴趣,希望独立思考是其特点。由于意境往往体现课文所表达的精髓,本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对象,文思之精髓正是文学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舍此则谈不上“文学性”。侧重结构剖析的教师,往往以提高理性知识的完整性为教学目标,着重于指点或勾勒意境,发挥文彩精妙的教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性和投入感,并且能帮助学生在文理通顺的基础上,提高写作的品位和行文的技巧与美感,真正实现文学审美价值,享受轻松活泼的情趣,体现出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美育功能。

四、面向环境并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上文已提出要把语言的功能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功能应用必然是把环境的观点作为第一要素的。现代语言的环境也是现代生活环境。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传媒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层面决定了语言环境的丰富性。教师要注意阅读材料选材的多角度;应用文体也要考虑大众化对象的生活、职业实际;此外,引入观点辩论、即兴演讲以及模拟各种现实情境的课堂话剧,例如,学习戏剧,可由学生扮演角色,课堂剧的编写、表演等均以学生为主,教师可予以点评和鼓励。议论文等的写作更要面向现实生活,命题可定范畴,但不要过于具体,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并锻炼其开展思路和综合材料、组织文字的能力,能有感而发,尽兴而谈,各具个性。

环境的观点在语言中的特性有下述要素:一是语言对象,即必须满足特定情境下对话者的双向偶合,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语言区别等;二是话题范畴,即信息交流的文化背景等;三是感情因素,反映于语气的把握等;四是媒介要求,如书面与口头、严肃与活泼、文体(体裁格式)的区别等。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劳动的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学生的主体实践意识、语文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服务,而在于有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无独有偶。对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存在诸如高耗低效,多年教学灌输后尽管语法完美性无懈可击,仍然存在在听、说、读、写应用能力不佳的问题,失去了语言的基本功能应用价值。这些也是源于结构主义教学观的不良后果,相信本文关于功能主义的教学观念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月 ,第108页。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6月,第229页。

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 篇3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久远人文教育传统的国度,语文学科历来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大量的范文,就是接触范文中先哲和时贤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是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而且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去适应它,并促进它的发展。因此,为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呢?下面本人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引入情境,渗透人文性

1.借助多媒体课件。有些课文文笔优美,感人至深,但离学生的生活环境较远,学生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这时借助精美的课件在教学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文《生命桥》描写的是一群藏羚羊被猎人赶到深涧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老羚羊以生命为代价,用自己的身体为年轻的羚羊筑起一座“生命桥”。在初读课文、细读课文之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多媒体课件--在悲壮的乐曲声中,一只只年轻的藏羚羊踏着老羚羊的背跳过了山崖,而一只只老羚羊却笔直地坠落深渊。感人的画面配上感情诵读,使在座的学生无不为之动容、被其震撼!此时黑板上贴示“关爱生命”四个红字,无需多讲,学生已能体味到老羚羊的可怜、可悲、可敬及猎人的可恶,一种关爱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次行动体验胜过一百句说教。课文《青蛙看海》讲了一只小青蛙由开始想看海,但惧怕山高,不愿登山,后来在小松鼠的鼓励下、指引下终于艰难地登上山顶,看到了美丽的大海。课文预示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在课文的高潮处--小青蛙一级一级地向山顶登去。我们师生一起随小青蛙跳啊跳啊……渐渐地孩子们气喘吁吁,感到力不从心。我喘着气发问:“小朋友累了吧?我们不跳了,也劝小青蛙停下来吧!”孩子们有的说:“不能停,不能停!山顶快到了!”有的说:“停下来就看不到美丽的大海了!”还有的说:“小青蛙坚持住,我跟你一起跳!”不需老师赘言,一种奋发向上、永不停息的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

3.注意课文的情感因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自我建构的过程,情感日趋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心灵。

4.抓住每节课中人文教育的时机。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与评价应具有人情味,富有人文色彩。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满足,学习懈怠时,我会激励他:“你只想飞到‘树梢’吗?”(《小鹰学飞》)一句简单的问话,孩子便已明白自己的不足。当孩子有了精彩的回答,噢称赞道:“你送了一片多么芳香的‘花瓣’给老师呀!”《花瓣飘香》)当孩子们通过努力终于学会了一篇文章,我相机说:“孩子们,我们终于登上了一座‘山顶’,,看到了‘美丽的大海’,你们开心吗?”(《青蛙看海》)这些似乎只有师生间才懂的“暗语”,会激励学生勤学上进。

二、课外延伸,深化人文性。

人文性教育,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文的教学中。那样的人文积淀,似水上浮萍。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便离不开课外这个大课堂,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舞台,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

1.课外阅读人文素材。像李吉林老师主编的《语文课外补充阅读》与苏教版语文书相辅相成,涵盖了人文教育的诸多方面。其中有崇尚科学的,有鼓励孩子探究自然奥秘的,有激发爱国之情的等等。这些文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其视野,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的教材。

2.作业设计人文题型。如《燕子》一课的作业我是这样安排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课文录音;(2)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画出燕子的外形;(3)模仿《燕子》一课的写法,写一篇介绍小动物的短文;(4)对本文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5)查阅有关燕子的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其中一两项认真完成。

3.开展语文实践人文活动。如提倡学生给过生日的亲人写信,以加深亲情;给弱小的主人公写信,以培养学生在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去关心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街头做些环保宣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 篇4

1. 高校档案的文化性。

档案具有文化性, 它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具有文化积淀、文化缔构、文化传播、文化宣传教育的功能。档案“是知识贮存的一种载体, 具有文化的品质。”“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 还是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知识;无论是人类的知识信息, 还是系统的理论概括, 最初都是以档案的形式保存起来的。”高校档案馆 (室) 收藏了学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具有较高的文化性、科学性和思想性, 直接反映了学校师生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情况。“没有人类文化, 就不会有档案的产生, 同样, 没有档案的存在, 人类文化将会断裂或者一片空白。”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就是体现在高校师生长期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

2. 高校档案的历史性。

档案延续了记忆, 记载了历史, 因而具有历史性。而历史, 是文化与精神的永恒依托。“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形成”。第十二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瓦洛博士曾说过“一个没有历史档案的国家也是一个没有文化和记忆的国家。”学校档案反映了学校的历史, 就是学校的回忆。学校档案馆 (室) 丰富的馆藏反映了学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足迹, 是学校历史发展的印记。高校档案是高校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 是学校文明进步的重要见证, 高校档案的积累和保存就是保存了学校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具有历史性, 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3. 高校档案的人文教育性。

档案具有文化与历史性, 而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从档案中获取历史知识也就是学习过去沉淀的文化。档案文化的挖掘与历史知识教育都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了解学校档案、挖掘学校档案文化的价值也是让广大师生了解校情校史, 从而培养师生爱国爱校情感, 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 对学校档案文化的研究、学习就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具有提高人文精神素养的意义。

4.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 都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发展。”应该说, 档案文化也是过去校园文化的沉淀, 今天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来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最终要以档案文化的形式保存、积淀、传承下去, 校园文化的最终归宿是档案文化, 而档案文化就是过去校园文化的一种承载体。学校要发展其特有的校园文化, 就要大力弘扬其传统文化精神;档案文化就是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所以, 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档案文化是它的源泉和基础。高校档案具有历史文化性和人文教育性, 蕴涵着传统文化与传统精神,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因此,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应充分挖掘、体现档案的文化价值, 彰显档案的人文教育作用。

二、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1. 人文素质教育及其基本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 就是“利用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 通过知识传授、亲身实践和环境熏陶等途径, 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相应方面”。其核心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 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奠定一个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种底蕴在“人身上并不表现为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而是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的信仰、情感、品格、学识和气质中”, 所以, 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根基和核心。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提出:“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措施。”有学者又提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 应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双翼”。在全国倡导素质教育后, 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教育形式和内容。诸如举办人文知识的系列讲座, 开展多种形式、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 开展阅读与人文教育有关的书籍活动, 开展人文教育系列的实践活动等。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素质较高的人。所以,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一切文化宣传设施, 校园的绿化、美化环境, 校园的人文景观等一切条件, 使校园充满人文教育的文化品位, 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人文教育的内涵到人文教育的途径, 我们认为高校档案为更好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可能。

2. 多途径、多层面地发挥高校档案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科学研究, 更重要的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近年的工作中, 利用档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我们进行了如下一些尝试。

(1) 校史研究、故址考证与人文精神教育。对一所有着较长历史的学校来说, 档案记载着丰富的历史, 它为学校历史的研究和学校人文故址的考证提供了条件。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就是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的一部分, 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时期修建了许多老建筑和人文景观。而这些建筑或景观有些因时间久远不为人们所知, 如日昝仪座基, 原来大家一直以为是孙中山先生铜像的座基, 后在学校档案馆保存的建筑图纸中得到考证它是日昝仪座基, 学校也于2001年依据原有图纸重修了一个日昝仪置于原座基上, 现成为学校一个很好的人文景观。我校办公楼前的游泳池, 以前大家只知道是日本占领时修建的, 至于是谁修又是为谁而修的则不得而知。学校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材料, 经过长期艰苦的考证, 得知它是1938年日寇占领时专门为日军司令修建的游泳池。2004年学校在游泳池旁立了一块石碑, 并由档案馆负责撰写碑文, 希望广大师生不忘国耻, 成了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 还有对我校的湖中亭、青砖堡等景点及众多老建筑的考证, 无不体现档案的考证意义。最能体现档案的历史研究价值的是对学校历史的研究。1952年学校组建时, 惟一完整合并过来的学校就是当时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档案馆博览史籍, 挖掘鲜为人知的校史, 用了十余年时间, 初步理清了工专历史的发展渊源, 认识了它的价值。每年都有学生在了解学校历史时, 来档案馆查阅资料。古迹考证和校史研究就是挖掘学校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 不仅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研究中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同时, 这些人文景观和校情校史也成了很好的人文教育素材。学校师生通过参观人文景观, 了解了学校历史, 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爱国爱校情怀, 受到了人文精神教育。

(2) 档案编研与文化品味。“档案文献编纂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 是一种生产精神产品的行为”。编研成果就是丰富的文化积淀, 良好的文化作品。档案编研可将学校几十年上百年各方面的工作成就进行筛选、整合, 以文化知识的形态出版论文或专著。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尽其所能地做好档案汇编和研究工作, 各类编研成果涵盖了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历史沿革等方面。长期以来学校档案馆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 参加学校多类书籍的编辑、正式出版工作。50周年校庆期间出版的系列丛书:《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思想文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名录》、《历史的足迹———关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新闻报道》, 以及后来出版的华南理工大学名师———冯秉铨》、《华南理工大学名师———符罗飞》、《华南理工大学名师———张进》等等, 档案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材料, 参与编辑、考证工作, 在这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足见档案在发挥文化建设功能方面的作用。

(3) 文化休闲与和谐校园。社会的发展, 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在不断地追求高品味的精神生活。在休闲中获取文化是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们越来越重视档案的文化消费作用, 主张把档案“纳入当地的文化休闲体系”。学校档案馆 (室) 丰富的馆藏和高质量的编研成果, 为满足人们休闲文化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提供了可能。档案馆 (室) 是广大师生了解学校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的窗口, 也是人们查找资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好去处。“档案馆的文化性、文化功能, 主要是指档案馆的公共性和为公众服务的职责及能力。”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现有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财会、产品、设备、出版等13个门类, 十多万卷的馆藏档案, 有各类编研成果, 档案馆每年接待利用者2000多人次。不仅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也发挥了档案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功能的作用。档案馆与图书馆一样将成为一大文化休闲场所, 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有品味的休闲文化和精神食粮。

丰富的馆藏就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 从传承文化精神、营造文化氛围、提高人文精神素养这一层面来说, 应尽力挖掘高校档案的价值, 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重要作用。

摘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 也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高校档案由于其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此资源进行合有效地挖掘, 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档案,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华东.档案文献编纂的文化功能及其发挥[J].档案学通讯, 2001 (5) .

[2]孔繁芝.档案事业与知识经济[J].档案学通讯, 2000 (3) .

[3]张中华.档案与文化随想[N].中国档案报, 2000-5-22.

上一篇:高清数字电视下一篇:纳米蒙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