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

2024-10-16

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共8篇)

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 篇1

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郑桂华

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如数学科的“二元一次方程”,物理科的“万有引力”,化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甚至历史科,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内容。这种独立、具体、明确的知识都有序地呈现在教材中,与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相吻合。教师备课,基本上不用考虑“教什么”,而只需考虑怎么教就行了。而语文课则不同,到目前为止,语文科始终未能开发出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学科教学内容序列(或者说人们开发的知识序列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没有被教育序列所接受),以致长期以来,作为教材层面的语文学习材料,一直保持着其原始形态——以“选文”为基本施教单元。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好材料。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其学科知识不够具体明晰,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打个比方,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教材的章、节内容,就好比超市里出售的“小包装”食品,既方便选择,又便于处理;而语文教材的课文则如自由市场里活着出售的“整鸡”“全羊”,虽然外观生动、鲜活且营养丰富,却让一般消费者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语文教材里的阅读提示、文后练习也有一定的解读和教学线索,但是,这些解读提示普遍显得笼统、粗疏、零碎,从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常常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应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

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不妨从四个维度考虑:

(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罗伯特•R马杰在谈到“理想的课程”时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1}。按照这个逻辑,为语文学习进行的设计,就应排减非语文的因素。比如要确定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就应考察我们为什么要学《拿来主义》。是因为“拿来”的思想深刻吗?是“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具有独创性吗?是今天我们还缺乏开放的心态吗?我认为主要不是。其实,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30年代,其“拿来”的思想,并没有超越其前辈魏源、林则徐等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实践;甚至在论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早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里,已经基本上说清楚、论明白了。再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确要学习这样的思想,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鲁迅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不是因其思想深刻,而是因为他的“表达方法”与众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更精确一点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拿来主义》主要的“语文价值”。

(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比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境、阴柔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这样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样板,其教学价值点也能成为人们讨论文章时所使用的公共符号。

(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风格鲜明的文章,曾经被人教版、上海二期课改版等几种语文教材选入。安塞腰鼓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之一,具有我国西北地区文化和民风的显著特点,粗犷强劲,又有略带原始的荒蛮和野性,文章以一千余字的篇幅,把安塞腰鼓那种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地描摹出来了。文章写安塞腰鼓的特点,调用了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如短句、排比、比喻、反义词、叠词的运用等,这些手段极具民族语言的特色。文中引用的诗句,铺排手法的使用,营造的意象,上追诗经“国风”“汉赋”风骨,下近唐朝边塞诗意境,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有明显的脉承关系。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以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教师能说得通,学生悟得透。这就是语文核心价值统领性的意义。

如何确立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之四: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比如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如果把教学价值确定为“我”与命运的抗争,对母爱的忏悔等结论的理解,当然也无大错,但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需要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呢?如果把文章价值定位于“精神家园”与“我”的关系,则失之空泛,缺少具体的依据。因此,如果细读文章,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由此看来,备课时确定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学中凸显其语文价值,还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率。

当然,不同的文体,其教学的价值点可以有所侧重。王荣生教授曾试图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2}其中,被标为“定篇”的文本,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这样的文化经典,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那么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可以直接作为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就是可以直接“教内容”。我认为,思想内容固然是某些文化经典的核心价值,但却不一定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属于主题思想、文化观念、历史结论的东西,只需几句话就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似乎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所谓涵泳、咀嚼、咏叹者,是针对文本精妙的表达而言的,教学需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思想内涵。比如我们教《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懂秦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就是前一个目标也应该在文章结构语言的品评推敲中自然达成。

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观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比如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能都将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教。这自然引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这些价值以怎样的序列展开?通过哪些课文来获得这些语文价值比较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语文研究专家、语文教材编撰人员与第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以实现花费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合适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

{1}罗伯特•R马杰《有效教学的设计》,《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第315-369页

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 篇2

而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学科性质定位问题。课程标准给语文性质的定位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学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这个“什么”就是教学内容。自然,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人文方面的特征,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是体现工具性的特征, 比如文字、结构、句式、语法修辞、语气语调、标点等。我们所说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就是指语文文本中隐含的重要的语文学习价值, 通俗地说就是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两方面特征的教学内容。

应该说, 我们的语文课正坚实地在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中行走。教者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习情感的调动都非常重视;通过有效的师生对话来研读文本已经成为教者的主动意识;教者的着眼点更多的体现着对人物的评价, 对人文性价值的追求远远大于语文工具性价值的体现。

《窗》作为仅仅1200多字的小说, 其文本语文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想来恐怕有三个重点:一是小说所塑造的人物, 以及由此带来的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二是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均有力的凸现了人物的性格及发展;三是欧·亨利式结尾的价值, 当然, 还有诸如用词、标点等方面的体悟。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 就小说教学而言, 抓住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是小说教学的着力点。八位教者无一例外都从梳理情节入手, 尽管方式不一, 或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情节, 或复述故事情节, 或根据小说内容调整情节图, 但基点都是一致的, 即通过情节来看人物, 通过情节来感知人物性格。但纵观八节课的得失, 在文本语文核心价值凸显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对文本的解读深度不够, 人文性价值落实浅表化

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对人物性格的浅层次理解让笔者直感到教者的语文素养亟须提高。译者刘根龙说过:“这篇小说文字简洁, 短小精悍, 寓意深刻, 读来确实耐人寻味。对这篇小说, 不同读者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 如细细回味, 也许可以悟出点人生哲理。”译者提出小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可在我们的课堂, 充斥的却是“非善即恶”的一元化评价。八节课中, 有五节课都是从靠窗病人的善, 不靠窗病人的丑来解读人物的, 有一位老师干脆直接以好坏来评价。依笔者理解, 小说塑造的两个人物不仅性格丰富, 而且是在动态发展中的, 其提供的思考价值是很有辩证意味的。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靠窗病人给了我们生动的答案。在不靠窗病人看来, 正是“对生命的热爱”才使得他为了得到靠窗的位置而见死不救, 但在我们看来, 这种通过见死不救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举动无疑是自私的、狭隘的、令人鄙弃的, 他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为公众道德所接受的。小说提供了对生命话题的思考, 不靠窗病人性格的蜕变是经历了一个挣扎的过程的, 这种挣扎尽管小说揭示得不是很痛苦, 但我们说很真实, 人性就是在这种轻而易举中被扭曲的。怎样保持人性的善良?小说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结尾“光秃秃的一堵墙”不仅仅留下了不靠窗病人的震撼, 更是作者对不靠窗病人心灵的拷问、对人性蜕变的拷问。

对文本的解读深度不够, 其责任首先在教师,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浅表化, 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肤浅, 影响了课堂教师对预设外问题的应对。一个典型的标志是教师们主观上把不靠窗病人当成了恶的化身, 当有学生提出不靠窗病人并不天生是恶的时, 教师并没能发现这是个很重要很有价值的思考切入点。反之, 只有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位,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度地解读文本。笔者很欣赏一位教师的一个教学提问:“不靠窗病人的行为对自己有损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思维涌动, 纷纷发言:不靠窗病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失去了一位高尚的朋友;他失去了心灵的依赖, 孤独寂寞;他生活在自责中内心饱受煎熬, 承受着良心的谴责……无疑, 没有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也就没有了教师问题式的启发。

文本解读深入到位, 文本所彰显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有效得以落实。

二是人物性格标签化倾向比较严重, 语文味缺失

整个课堂, 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在讨论善恶, 语文课好像成了思想品德课。对人物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本的整体感知, 缺乏对语言的深入研读, 给人的一个感觉是人物标签化倾向比较严重。《窗》这篇小说其实语言很有味道, 靠窗病人如诗如画的描述, 不靠窗病人微妙不轻易显露的心理, 都很值得品味。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教者都忽视了这一点, 只有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听到了学生的读书声, 也只有一位教师的课堂听到了教师的范读声。绝大多数教师也让学生读书, 但不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就是默读, 即使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学生也依然选择了默读。

当然, 我们也看到了语文味较足的课堂:有一位老师耐下心来先让学生读读靠窗病人对外面精彩美景的描述文字, 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景:野鸭漫游、鲜花斗妍、情侣漫步、网球比赛……让学生在感受文字的力量与语言的魅力中真切地感受靠窗病人对生活的热爱, 靠窗病人用心在感受着生活的美, 用爱、善良在给不靠窗病人生活的阳光和生命的力量, 那种执著, 那种生命价值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有一位教师, 在引导学生关注不靠窗病人心理活动时, 让学生读相关语句, 并让学生仔细品味“偏偏”“为什么”等词, 引导学生从用词中感受人物心理。还有一位教师, 针对小说中“一天晚上, 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提出了“不用‘盯’, 换用‘看’‘眯’行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在词语换用中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

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 语文文本人文价值的凸显必须在对文本语言研读的基础上实现,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根, 其字词句段等构成要素自然也构成了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

三是语文思维的训练一元化倾向比较严重, 教学价值有待进一步拓展

任何学科都有思维训练的使命, 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笔者在听课中感受到了教师对思维训练的重视, 在这些思维训练中, 也考虑到了不同的能级要求, 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类的提问回答;也有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 比如, “送一句话给文中不靠窗的病人, 希望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上述案例中:“生活中我们用道德的尺度把握自己, 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就这篇小说来讲, 如果你是不靠窗病人, 你会如何避免这场悲剧?”……

这一点, 以续写这一教学环节为例进行分析。

笔者以为, 续写的作用不仅仅是检验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深度的有效手段, 也是理解作者含蓄美的写作技巧的有效方法。《窗》结尾留下的“光秃秃的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叩打着读者的心。许多教者都安排了续写环节。“这篇小说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不靠窗病人看到光秃秃一堵墙之后, 心理会怎样想, 他会有怎样的结局?”“请你发挥想象力, 为小说结尾续写一段情节, 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 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无疑, 教学载体的安排是适当的, 学生在续写中加深了对不靠窗病人忏悔心理的理解, 形成了善恶的道德判断, 在教者心中, 教学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至此得以了完成。但在我心中, 总感到这一环节的处理有许多精细处没能引导学生悟出。从学生的续写中, 几乎千篇一律地都围绕着不靠窗病人的“愧疚”“良心不安”来展开, 大段的心理描写空洞地陈述着“我好悔”的心理。面对光秃秃的一堵墙, 可能的结果仅此吗?人性的善良让我们按照单极的思维构建出了一个可能的复活者的形象。有一位学生用几句话进行了续写“不靠窗的病人最后死了, 因为他受不了打击。”对于这种结果, 不知是什么原因, 老师仅以“很好”一句评价就完事了。这本来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度解读的契机, 是可以引用的一点灵光, 却被放弃了。其实, 学生说的何尝不是一个理呢?一堵光秃秃的墙, 在靠窗病人的心中是那么的清新灿烂充满活力, 因为一个人“心中装着阳光他就永远阳光”, 而对不靠窗病人来说这堵光秃秃的墙无疑是当头一棒, 美与丑, 高尚与卑下, 心灵的冲击怎一个忏悔了得?这种心灵的煎熬、撕咬、搏斗, 怎一个良心不安了得?

当然, 作为续写, 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单一或单向的思维方式要注意改变。因良心不安而复活固然是最善良的结局, 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离世也未尝不是不可能, 因打击太大导致发疯也不是不可能……复活固然可喜, 但毁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悲剧价值。泰格特的伟大就在这里, 小说与其说在一堵墙中戛然而止, 还不如说一堵墙留下了心灵备受挣扎的空白、留下了不靠窗病人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命题的空白。这个空白是完全需要进行多元解读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任何续写与原作相比都可能是不成功的。这就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小说到结尾, 作者其实有许多话要说, 但他终于没有说, 而现在通过续写, 你替他说了, 试比较一下, 说与不说效果有什么不同?应该说,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遗憾的是, 教者都忽视了这一层次的教学, 续写仅仅为揣摩人物的心理。只有一位教师, 看得出他关注到了这一点, 提出了这是“欧·亨利式的结尾”, 并用《麦琪的礼物》等相关小说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欧·亨利式的结尾”, 可对“欧·亨利式的结尾”的价值等却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

这里, 许多教者在安排续写时, 很明显呈现出了思维训练的一元化倾向, 一是单极的思维模式彰显出了思维训练的一元化倾向, 二是教学环节安排用意的一元化凸显了思维训练的一元化倾向。其最后的结果是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的实现。

凸显“阅读材料”的核心价值 篇3

一、解读取向:发掘阅读材料背后的信息

这一单元所呈现的内容与以往各单元组不一样,它包括了导读、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三个板块。特别是所呈现的“阅读材料”不像以往的课文,让学生精读品悟,而是如王荣生教授提到的属“用件”文选类。仔细阅读文本三个板块材料,不难发现以下几个信息。

1.导读材料:暗示单元教学的方向性。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读都很有特色,细心的老师就能发现,导读一般由两个段落即两个部分组成:先阐明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再指出课文的表达形式或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个单元也不例外,从导读的第二自然段中可得知,这个单元教学目标的几个关键词“感受”“体会”“学习”“撰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向。但这个单元的导读与其他单元的导读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即此单元是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动,教学中要围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型特点去组织教学。

2.“建议”材料:注重活动过程的合理性。这个单元出现了两次“活动建议”提示,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依据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并针对各个地区的实际差异提出了多种学习方法,意在让老师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如,第一板块的“活动建议”中就提出做一次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从哪些渠道获取了哪些信息,从中能发现什么。还特意指出,可通过其他活动体会信息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第二个板块则提出四项活动建议,细心揣摩,不难看到编者的这一编写意图。在这里,其实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第一步,确定话题。第二步,获取资料。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第四步,仿照样本,撰写报告。

3.阅读材料:体现研究活动的多样性和连贯性。这两组阅读材料明显区别于教材中的其他文章。其他文章是课文,供精读或略读之用,而上述阅读材料,原则上从属于活动。因此,对它的认识、定位将对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两组阅读材料说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是两大块:一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二是用好信息写研究报告。体现了研究活动的多样性和连贯性。

这一单元呈现了两组阅读材料,第一组安排在“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一板块中,包括《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和《把握自己——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这一组阅读材料文体多样且内容比较集中,有故事、说明文、演讲稿等,反映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第二组“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一板块中,阅读材料包括《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第二组阅读材料是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本,学生比较容易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活动取向:凸显阅读材料的核心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孩子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一切活动都围绕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展开,要体现语文味。这次综合性学习也不例外。我们從阅读材料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后,如何开展好活动,不可忽视对文本的阅读,不能架空文本天马行空地展开活动。如何用好材料,凸显“综合”的本质呢?笔者从不同内容的两个板块提出教学建议。

(一)第一板块:信息获取的方法——了解和体验

1.阅读了解。阅读第一组材料,重点不是去“学文”,而是在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把握自己》和《网上呼救》后,一是从中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二是从文中受到启发,去从事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学习活动。这一组材料的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

(1)对比阅读。通过前后材料的对比阅读,了解和领悟古代传递信息的形式和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以网络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体会信息传输的方式、速度、效果古今迥然不同,变化日新月异。

(2)制表阅读。表格内容为古代的烽火、跑步、漂流的瓶子等,现代当代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不同信息传递手段和传递的时间或速度。要引导学生讨论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2.体验获取。先后开展以下两项活动,或在以下两项活动中选择一项进行:(1)进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调查并在全班交流;(2)阅读《把握自己》,辩论或讨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其中(1)适合城乡各类学校,(2)适合电视和网络普及程度较高的地区。如,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这项活动简单易行,且很有意义。学生通过这样的调查可以直接感受到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的丰富性。活动前,可以先引导学生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表格要简单明确,便于记录。

这项活动需要事先布置,学生和家长都要留心自己一天获得的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渠道。学生可以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也可以由学生、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活动不能局限于活动本身,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归纳,并得出结果。如,信息的丰富性和快捷性;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不同的渠道信息量大小不同;人对信息需求的差异等。

(二)第二板块:研究报告的撰写——读、学、写结合

1.读中学。这组阅读材料是综合性学习中“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这一板块的辅助材料,安排的是两篇不同类型的简单的研究报告,其目的在于通过给学生提供研究报告的样本,使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并尝试着自己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这里,《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的功能在于使学生学会“怎样写”,它关注的重心是文章的“形式”,而不是“内容”,类似于以往教材中“习作例文”的功能。如,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习李姓方面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报告写法方面的知识。比如,(1)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2)搜集到的信息如何处理?(3)筛选信息的标准是哪些?(4)这篇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是什么?(5)这篇研究报告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中写。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要确定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1)阅读两篇阅读材料,了解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2)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而后,确定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主题,比如,本班同学错别字情况调查和分析;市场上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节约用水的调查;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等。(3)分头搜集资料,在组内交流并汇总搜集到的资料。(4)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明白搜集的信息是要按照不同方面进行分类的;对搜集到的信息还要进行筛选,根据需要有所取舍。(5)对筛选出的资料进行分析,形成初步观点。(6)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思路。

3.写中评。评价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此环节主要内容是全班交流简单的研究报告,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汇报、交流。汇报、交流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布置一次展览,展出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的各种调查结果、研究报告、活动掠影等,也可以开一次汇报会,报告个人或小组在某一个问题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其他同学就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提问。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这里特别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应只有单向的讲和听。具体做法可以是:(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

第二步,评价、改进、反思。综合性学习应着重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既评价个人,也评价小组,关注个人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成长记录评价”有几种类型,本次活动宜采用“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小组或个人做的研究报告等。整个“成长记录”有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以及被访人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同学和教师都要多用激励性评语,也可以采用等级或星级评定。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

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 篇4

唐运东

邮编:6385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慨括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所达到的具体要求或明确标准,对于学生而言,我们需要传达有关公民层面的价值观:爱国、诚信、友善、敬业。作为语文教材,它必将蕴含这一熏染或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元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什么要渗透核心价值观?有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夺取高分,备战考试,至于德育,交给思品老师或班主任更合适,更有效。此言差矣,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铸造语文高分的工具性,而且要发挥教人求真向善崇美的人文性,否则,语文就像单翅的鸟儿,顶多在房前屋后扑棱几下,飞不高,走不远。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是复兴中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更有必要向其渗透核心价值观,让其明白实现中国梦必然要经历价值的碰撞、融合,必然要树立“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爱国主义思想。这些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并不仅仅出现思品教材或思品课堂上,语文教材或语文教师同样要正视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任务。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部分青少年出现钱早熟、性早熟、权早熟等价值被扭曲的不良倾向,道德滑坡令人堪忧,没有各学科教师精诚团结,仅靠思品教师很难扭转这一局面。三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文以载道,许多课文都蕴含了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方面的德育元素,语文教师不可能将德育元素从课文整体上剥离出来,“文道结合”传授核心价值观才是语文教师的不二选择。语文教师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远离枯燥说教,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文质兼美的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核心价值观渗透的主要有哪些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尤其是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最能体现国人伴着疼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爱国。爱国主义也绝不是抽象的和空洞的,爱国就要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学好语文本身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比如:《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在即将失去学习母语机会时,格外认真、专心,很想把过去丢失的法语一股脑儿塞进脑子里。爱国就是捍卫祖国土地、河流,《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嘶哑着喉咙,为被帝国主义蹂躏的祖国,发出疼彻心扉的《土地的誓言》。从《木兰诗》到《黄河颂》;从《最后一课》到《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语文教材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只待我们开掘。二是明礼诚信理念的渗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见,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知书才能达理,语文教材这本有字之书,明摆着有关明礼诚信的内容。比如:《陈太丘与友期》的陈元方指责父亲朋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培养诚信要从娃娃抓起。《伟大的悲剧》的斯科特一行永葆绅士风度,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败。通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礼诚信的意识,同时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三是敬业奉献意识的渗透。《邓稼先》的邓稼先在险情出现时,下属请求其离开,但他说:我不能走。鞠躬尽瘁、临危不惧的邓稼先,用自己行动奏响了一曲《爱的奉献》。四是团结友善意识的渗透。尤其是遇到灾难时,最容易考研团队精神和友善品质。《伟大的悲剧》的斯科特一行在生死考研面前,把生留给别人,为了不拖累团队,宁可自己主动寻死,也要顾全大局。百善孝为先,《木兰诗》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既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又展孝老爱亲的女儿情怀。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延伸课外,引发行动。渗透核心价值观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紧贴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身体力行。比如:讲解《陈太丘与友期》需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信义兄弟孙东林,从古至今,人们用一言一行传承着这一美德,更能彰显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更能有效引导学生践行诚信。读写结合,深化认识。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课文读出自己,反观自己,并写出有关课文的读后感。比如:《最后一课》,联系自己平时怎样学习母语,写一篇读后感,谈谈怎样才能增强学习祖国语言的信心和兴趣。依托活动,营造氛围。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向学生渗透价值观内涵,而且学生也乐于参加。比如:看电影电视宣传片,搞《我的中国梦,我的价值观》类似的演讲、故事、戏剧等语文实践活动。尽可能把学生投放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序列主题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度、知晓度。

商业地产洼地价值凸显 篇5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合伙人薛迥文、袁伟达 顾问吴爽

左手住宅、右手商业,中国房地产巨头战略性地进入商业地产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以来,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如疾风暴雨般宣泄而下,似乎预示着以住宅为主导的出售型房地产开发黄金时代的终结。多个地产大鳄纷纷“杀入”商业地产掘金,或转型商业地产开发,或提高商业地产战略布局比例。

密集的战略转型是否意味着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转折点?

商业地产暗流涌动

一直以来只做住宅开发的万科一反常态,正式涉足商业地产,并宣布未来持有型物业将占据20%的开发比例;金地集团也表示,将不再单纯从事住宅开发,20的土地投入计划中,有20%的资金会投向商业项目;保利计划到,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占到总投资额的30%,并持有部分核心地段的高品质物业;中粮集团宣布以“大悦城”为品牌,在全国打造“全服务链城市综合体”;绿地、绿城和上海世茂等房企也开始更多介入商业地产开发。

左手住宅、右手商业。中国房地产巨头战略性地进入商业地产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同样暗流涌动。

首先,商业地产将增加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建设阶段需要占压大量现金,资金周转率慢;投资回报周期较为漫长,可能需要10~的时间。在此期间,利润都沉淀到资产上,从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企业资金链紧绷、且房地产折旧会让物业贬值进而吞噬利润,使企业陷入资金困局。

其次,商业地产对房产企业的开发能力及后期的运营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一般而言,做商业项目的开发商不如做住宅项目的开发商经验丰富,缺乏完整操盘商业项目定位、选址、规划、租售、招商、运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而链条较长的商业项目对专业化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直接导致经营风险的增加。

另一方面,目前的商业项目,特别是小型独立商业和社区商业多采用的是散售模式,销售完成后,产权分散,很难形成统一的商业定位和商业氛围;若由开发商返租统一经营,则协调难度较大。

REITs成融资首选工具

商业地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是核心问题。

在海外证券市场已运作成熟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REITs)不失为突破开发商融资瓶颈的绝佳途径。

REITs实际上是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票集合公众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机构经营管理。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组合,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将出租不动产所产生的收入以派息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从而使投资人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通过发行REITs,可以将商业资产,尤其是经营收益比较好的资产打包上市销售,变现后用于新物业项目的开发。这样做不仅能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也没有失去对物业的控制权。

REITs很可能成为商业地产这个未来主战场上的决胜利器。它在国外已运作十分成熟,业界认为,新加坡模式更适合于中国。

新加坡模式以嘉德置地为代表,强调“私募地产基金(PE)+REITs”的地产基金平台作用,目标是借助第三方资金来实现轻资产运营,在获取管理费收益的同时分享投资收益。新加坡REITs对上市资产的收益率有明确的规定,在7%到8%之间,这就要求REITs打包的资产必须是成熟优质的物业。

因此,从目前开始两三年的时间内对物业进行很好的孵化,待国内REITs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再退出卖给REITs,可能是地产商更好的选择。

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 篇6

凸显语文特质提升教学品质 一我的语文教学观

张敬义

教语文,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五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和基本习惯。这“五基”,正是语文品质的“核”――是教师追求“教的品质”,学生形成“学的品质”,教、学互构,共建“和谐课堂品质”的基点。

很多时候,教师、专家们眼中的“品质”是一厢情愿的“独舞”――他们对于语文教育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课程、教材、教法三大领域,试图解决“教学品质”问题。但事与愿违,恰恰是“教学品质”出了问题。正如小语专家李亮先生在《阅读教学诘问》一文中直言语文教学的弊端:“我们已经站在教师的立场、成人的视角太久了……教学的立足点偏离,学生被‘拖得累’(问题多,大多数学生疲于奔命);教学内容贪大求全,学生被‘灌得累’(教师总想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盘托出);教学手段过于花哨,学生被‘换得累’(幻灯片频繁迭出,搞得人眼花缭乱)……”

如何避免教学过程的“表面繁荣”,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窃以为,应当转换研究的思维、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既要研究教的品质,也要研究学的品质,而且还要研究教与学的品质“互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营根固本,正心启智,共同觉悟,锻造品质,学生方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特质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质是什么?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是什么?我认为应主要指向端端正正写字、明明白白说话、滚瓜烂熟读书、文通字顺作文这几个方面,并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些都是现代小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功。

1.“尺竹挥洒三缸水,寸心中意洗砚池。”

余秋雨先生对汉字情有独钟。他说:“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写好字是小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其意义深远:巩固和深化识字成果;端正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培养坚忍专注的人格品质;促进智力的开发;陶冶高雅纯洁的审美情操,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字品质呢?一靠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基本要诀是:一看,读帖,观察感知――意在笔先,观部首之呼应穿插,察运笔之轻重缓急;二练,即写,实践体验――情在手下,做到胸中有形意,落笔有神韵;三评,分析感悟――字在心中,对比评议找差距,自我反思促提高。二靠持之以恒训练,字无百日功,晨练午习,日日坚持,必有成效。

2.“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那种企望一蹴而就的想法、做法,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古人讲“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透过“百回”、“百遍”、“千赋”、“万卷”,不难看出“读”的重要性,也验证了“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的正确。如果说英语是说出来的话,那么语文则是读出来的。为此,我专门撰写了《语文是读出来的》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等文章。前者强调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读为媒,以读为本,要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提高自身阅读品质;后者指出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爱好读书,创造品质阅读氛围。

3.“流水夕阳寻常物,春露秋霜皆文章。”

说话、习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一个人语文品质的综合体现。这里,我重点讲讲作文训练。其基本策略有:一是建构整体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诸环节上的“教育共振”;二是运用“连横”战略,做好读与写、说与写的沟通,实现作文增值;三是运用“合纵”战略,把“功夫”用在作文前,实现作文增效。小学生作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练笔行为,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作文的技能品质。而技能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必须要有一定的量作保证。“文人妙来无过熟”,熟能生巧,只有勤学苦练,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得心应手。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效果最好。低年级可以写自由日记――剪剪贴贴、说说写写、写写画画,自由表达,童言无忌。中年级可以写循环日记――小组合作,轮流记录,循环阅读,互议互批。高年级可以写联谊日记――自主联谊,比学赶帮,循序渐进,资源共享。我坚持“小学系列日记实验”多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锻炼了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本领,增长了学生的智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品质。

4.“习以惯之寻常事,百年基业渐垂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如果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有了良好的习惯品质,那就算功德无量了。怎么做?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是奠基工程,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其次,要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比如,读书要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提出具体的要求,时常提醒,并注意检查;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读书,要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并能通过有效手段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等。第三,教师也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品质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终身发展。

二、教学品质

何谓“品质”?《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界定:“品质”指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何谓“教学品质”?“教学品质”是一种关注教的品质,更关注学的品质,并努力致力于二者和谐统一于一体的教育与学习的哲学。“教学品质”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还适用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事半功倍的、理性的、从复杂走向简单的适应性教育,也是一种经济的`、合理的、高效的提高儿童品质的教学策略。

何谓“小学语文教学品质”?在我看来,“小学语文教学品质”除了具备“教学品质”的共性外,还须正确把握母语教学规律,逼近儿童认知规律,正确选择语文教学路径,克服语文教育的“功利思想”(盲目追求高效,求技而弱道,视野短浅,只顾眼前),大力解放儿童的学习力,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促进儿童语文品质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品质”暗合了叶圣陶先生“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的主张。它有三方面的含义:

从教的“品质”上讲,应是少教、精教,“点石成金”地教,通过精妙的点拨和提醒,引领学生品味、质疑,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信心百倍地学语文。教师时时处处注意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畅通语文学习的通道,让学生不断获得语文的滋养,以促进他们良好的语文品质的养成。“小语教学品质”对教师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前悉心研读教材――深品,精心设计具有品质的教学方案――优质。

从学的“品质”上讲,要让学生多学。多学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没有方法的学,耗时间、拼体力的学,而是有目标的学,有方法指导的学,有思维挑战的学,有乐趣、积极主动的学,有成就感的学。通过有品质的学,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语文,能够独享学习语文的幸福与快乐。

从教与学的“品质”关系上讲,“教”与“学”的主体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教”与“学”的过程是动态的、流动的,不是相互割裂的,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是一种互动互惠的。简言之,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学是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教。

追求教学品质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大力解放儿童的学习力,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促进儿童语文品质的形成,必须具备“正心启智,锻造品质,潜移默化,陶冶品质”的品质自觉。

何谓“正心启智”?“心”指心灵,“智”指智慧。简单地讲,“正心启智”就是通过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唤醒学生对母语的热爱,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开启智慧、陶冶品质。

兴趣催生兴趣。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其实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引起学生着迷般的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学感兴趣。我常提醒自己:要“学而不厌”,向自然、向社会、向生活、向书本汲取生命的能量;要“诲人不倦”,以自己的真情实意、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的品质;要有“远大的职业境界”,更多地保持心灵的饱满、生命力的盎然和性情的灵光。我常在课堂上释放兴趣产生能量,与学生一起畅游在品质语文课堂上。请看《实事实说》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做“一字开花”的游戏吗?(生:喜欢。)现在老师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组词。第一个字是“喜”。

生:皆大欢喜、喜气洋洋、喜出望外、双喜临门、喜从天降

师:第二个字是“怒”。

生: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满腔怒火……

师:第三个字是“哀”。

生:哀鸿遍野、孤雁哀鸣、情辞哀切……

师:第四个字是“乐”。

生:乐而忘返、乐在其中、助人为乐……

师: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喜、怒、哀、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此外,分别、怀念、委屈、后悔、忧愁……也无处不在。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最想说的事给大家说说好吗?同学们要说真话,说心里话,做到实事实说(板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短的“一字开花”游戏,“其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对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兴趣催生兴趣,当学生着魔般地迷恋上语文的时候,那些彻夜不眠的苦读经历,那些搜肠刮肚的思索过程,那些废寝忘食的实践体验,那些苦苦追寻的学习心境……怎能叫“负担”?而应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品质境界!

智慧启迪智慧。福建师大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回忆他的小学学习生活时深情地说:上潘老师的语文课实在是一种智慧的享受,她的教学智慧像种子一样埋在我心头。我十分向往能成为潘老师那样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启迪智慧,让语文成为我的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我尝试着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这种智慧。请看《螳螂捕蝉》教学片段:

师:(故意)同学们,张老师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第1自然段中的“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第11自然段中少年说“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大臣们与少年说的话意思相同,为什么大臣们对吴王毫无办法,少年却能劝说成功呢?

生:大臣们是直言劝阻,而少年是婉转劝说,吴王能够接受。

师:是的,劝说讲究策略,聪明!

生:大臣们说:“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大臣们对后果的估计只是假设,让昊王存有侥幸心理,而少年则把蝉比作楚国,把螳螂比作吴国,把黄雀比作其他诸侯国,活生生的事实让吴王感受到攻打楚国的危险性太大了!

师:是的,大臣们直接劝阻看似坚决,实则无力;少年劝说看似婉转,实则有力!

生:我从说话的标点可以看出,大臣们在固执的吴王面前劝阻时哆哆嗦嗦,因此使用句号;少年化被动为主动,说话掷地有声,因此使用感叹号。

师:简短的两句话,你们却读出了三点不同。有见地!聪明!佩月艮!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一个有品质的问题能生成智慧。用智慧启迪智慧,在碰撞中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教师变得博大精深,学生变得精思善问,师生的语文品质潜滋暗长。

审美建构审美。“汉语是一种具有高度美质的语言。仅就语音的角度看,有声有色,朗读一篇课文,其声音的表现力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感情反应。”(童庆炳语)美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途径。语文教学应当通过优美的文章阅读,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强烈的审美情感和比较透彻的审美理解能力。我追求“审美建构审美”的教育境界,使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审美情感的桥梁。请看《田园诗情》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同学们读得美,感受得深。为了把这些美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我建议:喜欢摘抄的同学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者精彩的片段;爱好朗读的同学选择一段练习美读:记忆力好的同学选择优美的句子或者片段练习背诵。

师:先展示一下你们摘抄的美妙语句。谁愿意读一读?

(生读,师评:你具有发现美的眼睛!)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金嗓子?

(生读,师评:听你的朗读是绝妙的享受!)

师:谁愿意接受记忆挑战?

(生背,师评:你简直就是“活电脑”!)

师:通过这次远途旅游,我们知道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难怪作者取名《田园诗情》。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尽情地欣赏够荷兰的“水”和“花”。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下周在班级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汇报会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荷兰”。

“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造美之实践。美的品质在于发现,在于欣赏,还在于积极地表现。

文本的核心价值是高效语文的根 篇7

一、文本的核心价值, 令语言训练不再漫无边际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 讲述了两只驯鹿与小鸟之间发生的故事, 向我们描绘了一种纯洁美好的友谊。课文以老驯鹿和小驯鹿的角色变换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尾处写道:小鸟长大后告别驯鹿爸爸, 飞向远方……课文中的这处留白是一个值得捕捉的语言训练点。二年级的两位老师都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

教师甲是这样设计的:终于有一天, 小鸟长大了, 她向这棵树告别, 飞向远方……小朋友们猜一猜, 小鸟会飞到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呢?在孩子们自由讲述后又出示一些图片, 要求以“小鸟飞到%%%%, 看到%%%%%。”的句式说一说。

教师乙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结合图片出示句式:小鸟飞到%%%%%, 看到%%%%%, 心想%%%%%。再单独出示句式, 除了图片上展示的地方外, 小鸟还会飞到那儿呢?

抓住文中的空白进行语言训练, 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来练说, 并提供一些辅助图片, 利用图片有效指导学生规范地表达, 是两位老师的共性。后者增加了一个“心想”, 这样一改变就让孩子能够进一步揣摩小鸟的内心世界, 体会它身在他处却心系朋友的真挚情感。

二、文本的核心价值, 令教学形式不再喧宾夺主

《望月》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美文。著名作家赵丽宏借助精美的文字刻画出小外甥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的形象。当然更诠释了望月的含义所在:望月所得、望月所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孩子们来捕捉呢?且看同题会课中的两种设计:

设计一:先播放一段与月亮有关的音乐, 让孩子们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配乐范读后再让孩子来说体会。最后让孩子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来谈一谈, 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总结:音乐和文字都是表现月亮的, 但带给我们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望月之情是否也因人而异?让我们走进文字细读, 相信你会有精彩的发现。

设计二:先划出文中写月亮的诗句, 分别练习读一读, 说说你从诗句中读到了什么。挑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来交流, 谈谈你对诗句、诗人望月的体会。再找出月在小外甥眼中的形象, 品味小外甥望月的体会。然后讲述月在自己的眼里又是怎形式几次三番引导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 再升华认识;设计二从对古人眼中月的吟诵品味到对小外甥眼中月的欣赏再到对学生眼里心中之月的挖掘也罢。采用的教学形式大不同, 但殊途同归, 细观教学流程, 不难发现有条红线贯穿, 那就是“望月之情, 因人而异”。所以形式求变求异, 却“万变不离其宗”。

三、文本的核心价值, 令质疑问难不再束手无策

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赏析和思辨能力,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但许多老师都怕学生质疑问难,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担心面对学生的质疑, 难以把握引导。

我在执教《狐假虎威》时就遭遇到学生的质疑问难。

《狐假虎威》一课临近结束时, 我让孩子来说一说文中的狐狸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有孩子说:“文中的狐狸非常狡猾, 它在被老虎捉住后, 想出办法来欺骗狐狸。”也有孩子说:“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 它在生命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 能够想出办法来救自己。”于是双方就狐狸是“狡猾”的, 还是“聪明”的, 争执不下。前者以文中也声称狐狸是“狡猾”的为由试图说服对方, 而后者坚持认为不能说设法挽救自己生命的人是狡猾的, 难道眼睁睁地让别人把自己吃掉吗?还尖锐地指出课文中把狐狸界定为“狡猾”是一种错误。双方难分高下, 把难题抛向了我。其实学生的两种见解都是文本的价值所在, 所以我都给予了肯定, 也作出了区辨: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狐狸看作“狡猾”的“形象代言”, 可是在这一则故事中是老虎要把狐狸当作食物, 狐狸撒谎是为了自救, 的确不能说其“狡猾”。在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 我们也应该开动脑筋尽量使生命不受侵害。

《狐假虎威》是一则流传了千余年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 它被无数次地演绎成这样一个结论: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借助强权哄骗恫吓人们的现象, 勾画了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却仗着小聪明借势欺人者的狡猾嘴脸。于是, 在文本中, 狐狸成了狡猾的象征, 多少年来没有人提出异议。然而, 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是为了吓跑百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还是别有其他的意图?文本中有这么一段叙述:“在茂密的森林里, 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 把狐狸逮住了。"这个极其普通的文本信息后面隐藏着什么?显而易见, 狐狸作为一种食物被老虎捕获, 它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难临头, 狐狸该怎么做?坐以待毙, 还是自我拯救?狐狸面临着无可选择的选择———假虎威以自救。这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 闪烁着狐狸生存智慧的光辉。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对主人公形象的价值判断, 均来自于文本。文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提供给教师, 其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复原文本情感思想进行道德教育, 还是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教师也面临着一种选择。我认为教师应该对文本的核心价值有个准确的判断, 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是“哈姆雷特”只会是“哈姆雷特”, 不会是“马小跳”。当学生对文本持质疑态度时, 我们从正确的文本核心价值出发, 在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巧妙引导, 形成正确的认知。

凸显的语文核心价值 篇8

一、 激发兴趣 、陶冶情操,从丰富教学内容中实现

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创设与学生经历密切联系的生活場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将现存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熏陶,拓展教学内容的教育性。语文对于学生的教育,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在欣赏文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教育,从中去怡情明理,提升素养,成人成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凸显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学习初中第一课《山的那一边》,我们应让学生明白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要经历许多如“山”的坎坷,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可实现自己如“海”的梦想。

二、授之以渔,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实现.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指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有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实践的习惯。

我们的学生习惯了接受,不会自己主动探索思考。教育家卡尔·罗述斯说:“凡是别人教给的东西,相对都是无用的,对自己行为极少或根本没有影响;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都是自己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的知识。”死记硬背,是学习知识中最低的一个层面,它很难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没有自学能力,缺乏思考、不会质疑,就没有创新进步。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没有问题,只是没有提出问题的习惯。所以,教师要营造问题情境,学生感到困惑时,自然就有问题要问。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对于提出的问题也不急于要学生回答,让学生作猜想,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的思考、猜想也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

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构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合作学习小组的确定,不仅要参考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还要根据其性别、性格、背景、经历等因素合理搭配,小组中各种角色轮流担任。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恰当点评,从精彩的评价中实现.

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着最直接的引导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评价艺术,发挥评价的教育、鼓励作用,用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热情与活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走向自然,从开展课外活动中实现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

中学生正是处于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年龄段,喜欢新鲜事物,进行课外实践正符合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并且,课外实践以感性认识为主,形象、具体的事物更容易为他们所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课余时间,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灯塔。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发挥表率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主旋律,学生的情感可能在读书中与作者达到共鸣,学生的态度可能在学习中得到纯化,学生的价值观也肯定在学习语文中得到确立。通过学习,他们知道对错,明白真伪,辨别善恶,进而避错趋对,去伪存真,惩恶扬善,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上一篇:「冬至作文」过冬至下一篇:文明风采大赛通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