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024-09-20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共12篇)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1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从品词析句入手

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一万三千多里”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读出“长”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的实景图片,创设了学习情境。学生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注重读写结合

写的训练应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切入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我感到,如果将读文与写作适时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触摸春天》一课,我在讲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写出自己从盲童安静身上得到了启示,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好地理解,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在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感情是那么真挚。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其中,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可忽视。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以从另一角度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情感与逻辑。情感与逻辑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逻辑的培养

先来看逻辑,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 语文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是情感的极致体现, 而逻辑则是生硬的、冰冷的、苍白的, 承载不了任何深刻的意义。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更应注重的是“人文性”, 逻辑角度的深入探讨实现不了人文性, 且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 因而既没有价值又不可行。那么, 果真如此吗?

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汉字来看吧。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认字。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日月山川, 简单的笔画却是从最初的摹形演变而来。每一个汉字的结构, 都有其笔画如此的必然性和因果关系。还有词语, 小学生经常会写一些错别字, 可能理由不外乎马虎, 但是其代表的却是对汉字和词语的难以正确理解和诠释。比如“符合”一词, 原本指两个半块的军符能够合在一起, 因而“符”是军符的符, 不是服装的服, “合”是合二为一的合, 不是和平的和。只有搞清楚内在逻辑关系, 才不会写错字用错词。再比如成语“扑朔迷离”, 为什么这样说, 是因为雌雄兔子的表现不一样, 想要区分就只能看它是“脚扑朔”抑或“眼迷离”, 这些都是有科学的道理的。

最重要的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及写作。无论是阅读理解这样一种信息输入, 还是口语表达和写作这样一种信息输出形式, 固然需要一种情感上的认同, 一种感性的感染力, 可是要读懂、说清、写好, 也需要理性的逻辑。写作提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要求, 真正学好这一项, 对阅读分析和口语、写作都大有裨益。因为从提纲中可以提炼到最有用的信息和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懂得分析出文章的逻辑, 就能明白作者要抒情, 抒的是何种感情, 也能在口语表达时让人听懂, 使人信服, 更可以在自己的文章需要渲染感情时, 选择最恰当的位置和方式。何以汉字会如此?何以词汇会如此?何以成语、俗语会如此?何以文章会如此?这些背后蕴含着深沉、严密的逻辑, 固然需要感性的领悟, 却更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认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性, 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作用, 并正确地理解交流。也可以令语文所包含的广博的知识为学生所认可。

二、情感的培养

再来看情感。语文的人文关怀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当今的小学生知识掌握得都很多、很早。试问谁不会背“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谁不会吟出几句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散曲。可是又有哪个孩子在背诵《静夜思》时, 能够真切地想到那种一抬头一低头之间的落差。那一轮明月的皎洁和诗人心头的黯淡的对比, 所寄托的深切乡思。因此情感的领悟就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若要令学生不致感到语文枯燥无味, 一味地强调汉语言文学的严谨精密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被语文所吸引, 真正产生兴趣, 情感上的培养不可或缺。

我认为首先最应该在教学中贯穿并强调的就是语文的语言感染力。语言是一门艺术, 不同学生喜欢的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有的男孩子可能就喜欢直抒胸臆的语言风格, 而女孩子更偏爱的可能就是婉转隽永一点的风格。在课堂阅读时, 笔者有意识地加以区分, 注重个性化的选择, 让不同的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欣赏的风格去诠释文章, 效果果然初见端倪。孩子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 渐渐爱上了朗读课文的感觉, 也对语文越来越有兴致。无论是“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意气, 还是“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绡香断有谁怜”的婉转伤感, 都是语言文学最迷人的美。

其次就是在表达自己时的情感输出。无论是口语表达, 还是写作, 只有干涩的基本框架是难以承载起表达交流的作用的。当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之后, 还需要有足够的情感上的渲染。如何渲染?要让孩子们懂得, 不是把一个相同的词重复一千次, 而是真正运用一些修辞、比喻、白描、衬托、排比、夸张等等。一句“她的体重在以光速下降”就比“她瘦了”形象得多, 也有趣得多。

情感的成分由于语文的人文关怀性而贯穿始终, 要让孩子们自己意识到, 语文学习的对象, 不仅仅是考试要考察的知识, 更是一种认知, 一种心态, 一个最美丽的故事。

总之,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若要追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应当重视逻辑与情感的教学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令语文真正从形式到内涵都大放异彩, 彰显其无人可敌的魅力, 让学生们真正爱上语文, 爱上独特的汉语言文学。

!!!!!!!!!!!!!!!!!!!!!!!!!!!!!!!!!!!!!!!!!!!!!!!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情感。如再讲燃烧与灭火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风趣幽默的情感升华———没燃烧的可燃物只顾及氧气, 不关心温度, 不燃烧;只顾及温度, 不关心氧气, 也不燃烧。燃烧的可燃物不与温度处理好关系, 要熄灭;同样不与氧气搞好团结, 也要熄灭。只有当可燃物、温度、氧气三者和谐相处时, 可燃物的燃烧才是最充分的。通过这样的提示, 学生便利用控制变量法, 进行分组合作探究, 集体设计探究方案、方法步骤以及实验过程, 直至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为止。

3.做到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没有兴趣, 就没有智力的发展, 就没有教学的延续, 就没有知识积淀。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 我们可以不断地开发课外实验资源, 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节教学中, 关于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仪器选择的问题上, 可以发动学生先找出课本上所给实验仪器、装置的优缺点, 然后在针对其缺点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现实生活中找来一些能够利用的废旧物品对实验进行改进, 进而使各个实验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通过方案谈论, 组间探究形成科学性、实用性强的探究方案,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积极向上的情感。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有效统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富有文化修养的人文环境。然而,纵观近些年语文教学实践,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倾斜过于严重,尤其是应试教育影响下,一味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改革要求,在课堂中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的教学形式,不仅将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将学生物化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语文文本的肢解更为严重,过分强化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及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统一,体现语文教育价值的同时,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人文性与工具性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一万三千多里”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读出“长”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的实景图片,创设了学习情境。学生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新课标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逐渐发展,最终将其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知道,课程性质决定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是如何凸现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的?

1.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2.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3.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从语文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批判一卷定终生的考试评价体制,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还要慎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是语文学科新课改的一面旗帜,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最高宗旨。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这期间每个地方、每个学校都在尝试课改,努力实施新课标。在推行课改的大浪潮中,由于每个学校所付出的努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就不尽相同。一部分实验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有着一套独特的课改方案,它们立足长远,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关爱、最充分的发展,在师生真诚互爱的平等合作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反对传统教学中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师生对话。可以说,这些实验学校已经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了语文教学。然而,由于升学压力,依然有太多的学校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条条框框的记忆,仍然推崇标准答案的唯一性,给学生的讨论也是空洞的,学生思考所得的结论在教师的总结性发言中显得苍白无力。

课程标准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凝结着教育家和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的智慧,反映着时代的要求,是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教育理念。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课程标准的引领。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4

之我见

大悟县实验小学 李文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过去语文课上,老师把文本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审美教育,没有情感陶冶,没有心灵触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今,新课程标准情将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带学生步入人文语文的殿堂。那么,怎样尽快从过去单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语文,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一、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单纯的展示“工具”。只讲工具或把工具性强调过了头都与课程实际不符,更重要的是,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

1、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成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塑造成 “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流弊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学习行为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长日久,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参与交际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因此,即使从“工具”的意义上切入教学,课堂教学也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2、语文教师要具有人文意识,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落到实处。

首先,语文教师要改革自己的观念,跟上潮流,与时俱进。语文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一方面必须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学进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必须弘扬人文精神,推崇人文价值,发展精神文化,促使人文精神的昂扬。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决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不应满足于只做教书匠,应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领路人,用自己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创造的教学言行将学生带入人文殿堂。

3、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不断塑造美的自我。

对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塑造的自我。语文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适度宽容,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展现其个性,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作品。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的空间,用真诚的人文情怀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平等的心做他们真正的朋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从而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二、变课本语文生活语文

长期以来,语文课本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度为教学和评价的标准尺度。这种对教材的顶礼膜拜,最终导致学生总是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之中,其实,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学生学习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一座平台。所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

中,怎样才能从课本走进生活呢?语文课标“施实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实现其要求,教师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增设“语文大世界”这一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需求设置课时,或每周一节,或每月一天。其课程内容来自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来自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课程资源。其课程形式可以归结为:

1、专题研究:可搞“专家工程”。在高年级中广泛进行此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领域很大。根据地区、本校、本乡镇可确定如下专题:“孝感市的动植物”、“孝感市的城市规划”,“孝感市的社会治安调查”、“××村的经济收入”、“×村民的学历状况”、“××村老年人状况”、“孝感市环保调研”………

2、语文活动:可定期搞,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活动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

3、建立文学社团和语文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主评论组,这些组织为爱好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者都可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经常充溢于学生心中,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让“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赖的,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两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语文教学注意人文性,但不能忽视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我们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水无舟,寸步难行。现行新教材和教学的“人文性”非常突出,而“工具性”要求则相对忽略,致使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字连篇。试想,如果学生字不认识、不会写,词不懂意思,课文读不流畅,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变成了空架子、花架子?等到某天蓦然回首时,人文性的博大精深学生也就无法体会。有专家说:“语文,语文,学语学文。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平衡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我们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我们应在兼顾语文教学步入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应在着重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列宁说过“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是课程改革要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5

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强化和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策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和关系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学生对文学的句式、词类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人文性是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人文环境,主要是借助语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学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1.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是离不开人文性的,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很多词汇、句式与内容的理解都离不开文章的相关背景和相对应的人文环境。所以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丰富的文章背景资料,能更加方便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增强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工具性承载着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一般是抽象的,它的内容都包括在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如果脱离了语文的文字基础,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所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文性。例如,在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主要思想内容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认识了文章中的词、句式等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文章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语文的人文性是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培养的,只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如故事导入、类比导入以及问题引入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强化他们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赤壁的景色或是关于赤壁的纪录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赤壁的风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机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诵读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诵读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诵读文章,熟练掌握文章中的语文知识,并通过诵读来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5-27.

[2]张玉凤.浅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4):47-48.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篇6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者不要走极端,不能只强调工具性,虽然这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而这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被动的、机械的掌握。我认为,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智力、潜力的培养。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就是说人文性也同等重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当然,如果片面的强调人文性,就会忽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只有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才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如 七年级下册,Module 3PlansUnit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学习这单元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能听懂关于计划的对话,判断对方的计划。说:能用be going to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能询问对方的计划、安排。读:能读懂包含计划、安排的短文,并且判断文中人物的计划、安排。写:能用be going to 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演示与表达:描述自己或他人周末安排。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休闲安排。升华他们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有计划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7

一、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正确人文教育观念

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 传统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作用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忽视了文章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语文教学从学习字词, 到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等对知识点的讲解外, 课堂训练也是围绕标准化的考试题型去进行, 学生完全成了填充知识的容器和追逐高分的奴隶, 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使语文课丧失了应有的育人功能, 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激情和灵性。

随着新课改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要求, 当前语文教学中又出现了片面追求人文精神的现象:如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体现人文性思想当成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于是就出现了语文课上天文、地理、音乐、舞蹈无所不包的热闹景象;有些教师思想上懂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课堂上却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忘到了脑后, 那些热烈的课堂讨论, 其题目都是教师事先定好的, 为的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

人文教育是一种思想, 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而不能直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来实现。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教育观就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很好体现。首先,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 都是社会的一员, 都是值得相互尊重的人, 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才观。因此, 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 使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其次, 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并重。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究竟有哪些, 对此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教师对文章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学生也是如此, 这些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一定存在着差异, 教师对这些差异应该持包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想法, 即使这些想法是幼稚的、偏激的, 甚至是不着边际的, 教师也要耐心地加以引导、点拨, 培养学生的理解、鉴赏和感悟的能力;如果想法有新意, 有创造性, 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许。教师在把学习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 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并及时地加以引导, 人文精神就是在师生间的交流中, 在充满爱和人性品格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正是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体现。

二、认真解读教材,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阅读课文, 咀嚼词句, 挖掘文中人文思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 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 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去分析、去挖掘, 才能张显文意, 给人教育。王国维谈“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指出, “著一‘闹’字, 则境界全出矣”。之所以说“境界全出”, 就在于不仅向读者传递了春天的信息, 而且还向读者输送了热爱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信息。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这一诗句中体会到这种春的气息, 春的美丽, 只有通过对“闹”字的分析才能领悟得到。

再现文境, 诱发情感, 激发学生审美情怀。针对课文中蕴含的大量的人文情操和丰富的人文情感, 如果能再现文境, 把文中的境界映入学生的眼中, 融入学生的脑海中去感受, 去领略, 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情感的震撼中获取美感, 学习知识, 陶冶情操。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学中, 选用乐曲《江南春》来创设春天的意境, 启发和调动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课堂上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乐曲, 随着乐曲的慢慢展开, 他们思绪飞扬,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种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 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陶冶情操, 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以工具性为基础, 情感与能力培养两兼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 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二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过去, 我们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弘扬人文性、个性化学习的今天, 这种落后僵化的方式已经得到了改变, 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和人格的重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 有些人甚至把学生的情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正是在这种人文教育的感召下, 给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就出现了不分青红皂白, 淡化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下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人性化语文教育决不是排斥基础训练, 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训练的。文言文教学中, 一些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学习确实比较枯燥, 但这些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

实事告诉我们, 抛弃对作品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 去单纯追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得不偿失的, 其结果是惨痛的。语文教学只有把其工具作用和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交融到一起, 才会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

参考文献

[1]朱瑛.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陕西教育, 2004, (10) .

[2]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 2007, (7) .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8

关键词一:“重文轻人”

斯大林说过:“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毛泽东也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理论,曾一度出现了“重文轻人”的现象,于是我们的课堂中充斥着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教者撇开一篇篇具有典范性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孤立地去分析文章中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等知识。教者俨然成了“庖丁解牛”式的“屠夫”。加之应试考试的盛行,加剧了工具性操作的极端化,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

关键词二:“重人轻文”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教育界便展开了对语文学科中人文性的大讨论,一时间溢美之辞四起。语文教学又走向了“重人轻文”的误区:教者在关注语言内容的同时,淡化或忽视了语言形式。只一味地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了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三:理性训练

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然“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学科除应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还可通过对丰富多彩的范文分析,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思想内涵,领略景物描写的环境之美,感受人物的灵魂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明辨是非,交流思想情感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必须强化听、说、读、写的理性训练,才能做到人文思想渗透与融合的了无痕迹。

例1:析字品词

体现“二性”和谐共生的析字品词教学能够避免字词教学中字音上的机械认读,词意上的孤立讲解,通过设置语境,从而赋予教学过程以较强的情趣性。以《师恩难忘》一课的教学为例,教者先让学生想象相关画面,形象感知“叩拜”词意;在辨析“戛”与“嘠”字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戛然而止”;接着出示一组来自文中的四字短语:“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春雨点点”、“深深感谢”、“恭恭敬敬”,教者引领学生激情朗读。

且看具体片断:

师:“是的,作者每当想到田老师,想到田老师上的课,就会想到这些词。”——“一读”。

师:“每当想到田老师讲的故事,回忆起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就会记起这些词。”——“二读”。

师:“长大后,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当他取得成绩,受到表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田老师,想到这些词。”——“三读”。

在此基础上再积累关于口才好的词语,最后让学生尽量多地运用这些词来描写田老师。

在这样的字词教学中,教者将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方法的指导与心得,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把对课文大意的概括与对田老师的认识熔为一炉,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例2:设境想象

新授《黄山奇松》一课时,笔者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一、找划词句。让学生先找划描写松树的语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再找划描写各种松树的特点的词。如迎客松的“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的“茂密”、“碧绿”、“巨大”;送客松的“姿态独特”、“枝干蟠曲”。二、播放录像。播放有关黄山景色、黄山奇松的录像,并让学生想像自己以旅游者的身份去攀登黄山,欣赏奇松。本节课笔者将文字、画面、朗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黄山奇松的神奇、秀美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例3:对话表演

对于人物对话语言较为丰富的课文,教者可通过引导学生共同揣摩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心理,同一角色的演员商讨表演技巧等,使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行为。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对话表演。

总之,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创新 篇9

小学作文教学虽然令语文教师比较头疼,但并不是没有方法可循的。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写作基础薄弱,缺乏语文知识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出现的关键问题,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平时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将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日记本上,虽然短短的日记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坚持写日记还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就是胜利。与写日记相配合的是写读书笔记,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这些课外书会增强小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平时阅读的时候,把认为优美的句子或者重要的词语记录在本子上,在以后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来点缀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日常积累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和小学生都要提高重视程度。

二、作文教学要联系日常生活,拓宽学生写作的范围

俗话说,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的很多见闻或者事迹都是小学生写作的素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大事小情,是增强小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关键,同时也会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学习的性格。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提高对小学生的技巧指导,开拓他们的写作思路。在课堂上,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写作厌烦的时候,我会及时地调整教学,采用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缓解课堂的尴尬气氛。同时,我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或者到公园里去转一转,让学生亲自接触到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去放松紧张压抑的身心,最后就会发现再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写。作文要创新,首先写作思路要创新,不能只是模仿别人的写法,或者借鉴作文书上的模式。小学生具备较好的可塑性,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把好关,帮助他们拓展写作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去对待。

三、修改作文要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10

【内容提要】 多媒体的出现使得当今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形象化,多媒体已被认为是现代教师驾驭课堂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公开课、优质课等具有比赛性质的课上,多媒体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走向普及,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但多媒体仅仅是为教师所用的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充分又适当地运用它,将导致教师自己为它所用。那么,多媒体的应用将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使得师生被几张幻灯片牵着走,课堂了无生趣,教学效果欠佳。

本文通过对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多方面因素入手,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的同时,对于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借此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 多媒体 新课标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一.多媒体需要每天介入教学吗?

在这个网络时代中,图片网上搜,电影片断网上下,动画、Flash比比皆是,多媒体的使用确实使课堂摆脱了曾经远离实际、脱离实物的空洞讲课。但一味毫无节制的运用,结果却未必见好,尤其当幻灯片充斥着整个课堂的时候,反而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学生的视觉疲劳,对课堂的求知欲下降,师生沟通方式的单一,对多媒体活动的单方面关注等等。此时此刻,反而是传统教学方法更具有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技术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任何一种教育技术都必须在为教学活动提供帮助的前提下使用。

是否有运用多媒体的必要,可以通过课型或者内容深浅度来决定。首先,既新又难的词汇教学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科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词汇量大,主要又都集中在词汇教学部分。遇上多、难、长的单词时,适当应用多媒体就可以帮助学生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其次,叙事性,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以及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的名人故事等,则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深入了解、巩固和掌握。此类文章在新目标英语教科书中多出现于每单元的阅读教学。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阅读课——Reading(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这篇文章包括了刘翔、马丁路德金、杨利伟等名人,还包括黑人为自由而战、世贸中心被炸、人类首次登月、北京申奥成功等事件。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对这么多的名人和事件也不可能都十分了解。再者,如果是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就绝对不可能实施全英文课堂。

最后,知识总结或考前训练也可使用多媒体以减少板书时间。其他课型则可以根据自身备课标准或情景需要,决定是否一定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二.如何适当地、更好地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想要很好地应用起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做不好反而费时费力,适得其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多媒体应用的程序、方式、尺度。

1.先设计教学过程,后制作幻灯片(PPT)。听起来,像是个无足轻重的说法,它却是多媒体运用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很多人,尤其是刚刚接触新职业的教师,为了追求速度就很容易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无法设计好教学过程,更别说是制作好幻灯片并很好地应用了。这正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只有明确了自己为什么要运用多媒体,什么地方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运用多媒体后,才有可能朝自己所预设的理想方向进行教学活动。

2.幻灯片采用什么形式?

紧接着,根据教案给幻灯片定一个标准形式。这可以由个人决定,一经决定就应该随着所设定的标准方向去制作幻灯片——即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输知识,进行课堂活动。

根据不同的年级,教师可以采取各不同方式。例如:初一段的学生还是有爱玩爱说的心理特征,教师就可以小小的满足一下他们——用可爱的动画等方式来引导课堂活动。幽默的方式也比较大众化,只要教师能够善于利用幽默手段,它是最好的一个调味剂。如果教学对象是初三的学生,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征以及初三的教学内容深度,教师可以才用比较正式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其中若能加以修饰,在知识传输中纳入幽默成分效果会更好。当然,这必须是在所纳入的幽默成分是有助于教学活动并促进师生关系的前提下。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阅读教学课,就必须多加运用纪实录像和名人图片去制作幻灯片。从马丁路德金到全世界黑人为自由而战,从马丁路德金遭暗杀到世界贸易中心被炸毁的9.11事件,从刘翔到北京申奥成功,从人类首次登月到杨利伟为国争光,通过适量的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的解说,使得课堂环环相扣,学生也在了解事件的渴望中逐步进入英语思维,获得英语知识。

3.该去该留,作何取舍?

除了电脑上取之不尽的图片、漫画和电影片段外,人的脑海里也总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想法,当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想法层出不穷时,是该一并采用,还是该有所取舍?有所取舍,又该作何取舍呢?

首先,无论多好的想法都必须加以过滤和取舍。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途径也逐渐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将教学过程如何加以设计、描绘,教学目标总是离不开“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参与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过多的想法呈现出来的图片、过多的活动只能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关注多媒体文件,对课堂的求知欲下降,更无法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活动中去。

那么,该作何取舍呢?

(1)果断地决定留下自己真正满意的部分。

(2)考虑其存在的可行性:是否太占时间,是否易分散注意力,是否会混淆学生思维,是否已经有所重复等。

(3)经过慎重考虑后,实在无法割舍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取精华组成一个整体。

还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 阅读教学课: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后,教师会想到运用马丁路德金1968年的演讲视频,世贸中心被炸毁的视频,人类首次登月的解说视频,杨利伟飞回地球时的视频,刘翔2004年突破世界记录的视频,北京申奥成功时刻举国同庆的视频,甚至名人访谈录象„„缺少具体步骤,充满各式各样的视频录象和图片,这堂课充其量就是电影观摩课。本文重点在于通过过去的事情和事情发生的时刻人们的行为活动所组成句型,巩固过去进行时态和连词(when, while)的用法。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事件占比较重要的位置,并且“I have a dream”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演讲,较其他想法,它更有必要出现在课堂上。刘翔突破世界记录为全世界华人争光也与此形成关联,可以在课前播放,大部分学生都会主注意到。其他事件可以由图片加教师的几句解说词带过,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问答让学生巩固过去进行时态的表达。

最后,还有实物教具和多媒体图片的取舍。多媒体比起传统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上课方便,教师不再大包小包地提进课堂。但凡事总有两面性,多媒体所呈现的图片是否能满足教学要求,达到教学效果才是最终要考虑的问题。即使是在自己的随堂课上,能偶尔呈现实物教具,(布娃娃、照片、DV实录、手工制作„„)都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图片不清晰,脱离实际等也都是无法舍弃实物教具的原因。因此,教师不可一味追求方便而忽略了最关键的一面。

4.正确认识制作过程的重要性。

教师无法脱离课本的课就不会是一堂好课。

这指的是教师不熟悉教学内容,捧着书本讲课,多完美的设计都只是空话,所以备课才显得如此重要。多媒体教学活动更是如此。不仅要十分熟悉教材,还要熟记教学过程和幻灯片呈现顺序。完全由网站下载的,不属于自己的设计将更可能导致事倍功半。因此,多媒体制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以过于随意,掉以轻心。如果能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水平,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的快乐。

总之,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必须谨记:多媒体是为教师所用、为课堂所用、为学生所用,是一种相对比较有利于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想要应用好它,就必须先要有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11

[关键词]高职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统一

语文课是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 它既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 毫无疑问,它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人生的哲理,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使受教育者得到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熏陶,即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工具性

工具性即实用性,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培养目标的变化直接带来了高职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这就使得高职语文应该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体现实用性原则。

从高职的教学现状看,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语文方面存在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将知识讲授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突出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原则。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 高职所有的学科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根本原则。语文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来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不能把语文学科的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割裂开来,造成各自为阵的局面。应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让他们发现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的需求。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人文性

人文性即精神性。人文素质是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总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是速成的,但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专业技能只能够解决学生吃饭的问题,满足学生物质生活的需要,人文素质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观,满足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教科书比起其他教科书更具有人文素质, 它所表现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中国的语言文学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含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格的养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引导学生发掘、体验课文中具有人文精神的內容。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无疑会大大地开拓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 通过具象、意境、语言等栩栩如生的生活情景和氛围, 使学生的心理品质、 道德情感得到培育和滋润, 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激发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的,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没有依附性的。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那么,高职语文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改革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目前高职语文教材基本上采用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同的《大学语文》。但我们应当看到,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对较差,而该教材把传统名作和经典作品作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对高职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严重背离高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原则。所以,高职语文的教材必须考虑它的学习对象和培养目标,在选编内容上要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人文性、广泛性和针对性,充分照顾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需要。根据专业需求继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改革教法。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非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浓。一旦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教师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学应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块黑板、几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中走出来,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教学手段,采取讲授、讨论、观摩、鉴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可以开设语言艺术、口才训练课程,进行辩论、演讲比赛,训练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开展影视评论、经典课文赏析等,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语文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从而能够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俗话说“教无定法”。高职语文教学应该根据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杨定明.呼唤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回归.语文学刊,2006 年第9 期.

[2]贺云.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育之我见.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 期.

[3]王岩松.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12

一、“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人文素养主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比较,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正确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改革,以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方式。

首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由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兴趣得以激活,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思想启迪,感受了审美乐趣。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例如教学《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有的说:“谁想出了称象的方法?”有的说:“为什么要称象?”还有的说:“是怎么称象的?”„„一下子就把握了教材的重点,学生带着这样几个问题去读课文,去探求、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使阅读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提高了阅读效率。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因而,做这样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其次,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本身就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自主”即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一个人要想做自己的主人是有一定条件的,他必须是一个人格健全、自尊、自爱、珍视自己的生命及创造的人,一个心理有障碍的人是无法做到自主的。所以自主意识体现了人文素养中的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合作”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思想,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必须学会认同别人赞赏别人,必须有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了人文素养中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

“探究”是一个人对未知领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培育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信任,才能保证我们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探究意识”反映了一个人对自然,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让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选择学习的方法等等。例如,教学《美丽的武夷山》一文时,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全文,边读边想,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划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然后喜欢朗读的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喜欢画画的也可以把这种美景画下来,喜欢唱歌的也可以编写歌曲把美景唱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唱„„他们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读得有声有色,画得栩栩如生„„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就有了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就乐于参与探究学习。我总结了几点可操作策略:(1)质疑问难;(2)焦点争鸣;(3)比较整合;(4)实践体验。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以上三种意识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对待科学三个方面提出了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怎样才能培养三种基本的人文素养呢?实践证明靠灌输是无法做到的,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采取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实践中不知不觉的把这三方面的人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成习惯,并用这样的态度指导自己的一生。因此必须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充分利用教材,实施人文教育

教材主要有一篇篇的课文组成,这些课文的内容极为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空间小到细菌微生物,无所不有,真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课文中不仅知识丰富,大部分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如何从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 1.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贴在文章上的标签,需要学生遵循一定的路径才内有所体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纸面,学生多方面的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如《燕子》、《阿里山的云雾》两篇课文,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中所描绘的“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欢快热闹的气氛,“千山万壑,全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的美丽景色都很自然的出现在眼前。要重视积累和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为什么那些读书读的多的人,其言谈举止跟别人不一样呢?道理就是如此。

2.注重情感的体验。“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多重教育功能。对生活,对思想,对观念的认识,靠讲解的所得的收获是单一的,而体验的收获却是多方面的,比如《晏子使楚》的教学,可以采取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表演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同时文章中的语言也深深的刻在学生的心中。

3.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只有把生活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比较大的课文,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呢?就是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小音乐家扬科》的教学,学生对小扬科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对那些残害小扬科的人充满了憎恨,怎样能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呢?我设计了一个小法庭,让学生们充当扬科的律师以及法庭的法官,还扬科一个公道,对那些残害扬科的人给与公正的判决。这样同学们不仅正确的表达了对扬科的同情,对旧社会的憎恨,同时受到了符合当代社会的法制教育。

三、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1.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于发展主体所具备的“爱心”,是对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教师必须宽容,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要给与肯定和赞赏,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乐于标新立异。学生即使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举动,教师也要对其中合理、积极的成分持热情肯定的态度。2.教师要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课堂教学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课外功”的积淀。而“课外功”的形成,除了广泛的阅读,还要有积极健康的活动体验来促成。一个教师,至少要有一个可以让他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或者是一次刻苦铭心的经历和体验,那么,他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一定会有更深刻而独特的理解,也就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了情趣,就能孕育出情感,有了情感,就能培育出情操。

3.教师要培养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会反思的人具有谦虚内敛的性格,具有不服输的劲头,具有探索的精神,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做这样的反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是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目光中读出愿望?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欢娱? 4.教师要运用人文性的教学评价。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评价存在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评价目标狭窄,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长期定位在“社会本位”上,片面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课程改革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作了重大的调整,定位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既要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进行人文性的评价,在朗读课文后,我会毫不吝啬地加一句:“你读得真棒!把我们都感染了。”“你的朗读将我们都带入到了那个境地,我们很感谢你”„„我经常会学生精彩的回答说“经典”。时间久了,当同学们听到精彩的发言时,不但会模仿我的样子说“经典”而且会自发地为这个学生鼓掌,由衷地祝贺他。“鼓掌”是对一个孩子最好的奖励,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鼓掌声,有对经典回答的鼓掌;有对课文朗读的鼓掌;有对学生进步的鼓掌„„不要小看了我们的学生,眼睛可是很明亮的呢!他们已经分得清什么时候应该鼓掌。诸如此类的课堂激励性评价无疑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是师生之间感情的营养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

四、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2、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到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亲密接触课文以外的世界,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发现、去描写生活中的人与事,抒发自己的情与感。如编演课本剧,叙写故事,开展辩论演讲比赛,把一些诗文配乐、演唱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促发其创造力。又如在班中开展《我长大了》、《我是父母的好帮手》、成语接龙、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我,珍惜自我。让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都能在学校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荣誉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尊和自信,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总之,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经我们当代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关于人文素养的素材

提升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是阅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不在于有什么目的,而在于充实内心世界,阅读的书籍可以是多样化,广涉猎。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多读文学作品与历史书籍,文学作品不一定是名著,何况很多所谓的名著其实是被人为化了,有些杂志的文章就很好。要有人文素养,历史书籍是不得不看的,学生尤其不能尽信教材,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应该是多读原素材并保留有自己的态度。

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有阅读的习惯,形成氛围,那这个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就无为而治了。但可惜的是,当下的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逐渐减少,令人堪忧。

提升人文素养 打造学校精品文化——北一经杨菲菲

“我们创造未来,未来重新塑造我们”这句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经典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位年轻校长恪守的座右铭。从未来的发展出发安排现在所作的一切,是我对自己,对工作不变的准则。立足北一经小学最根本的教育舞台,提出崇尚“探索科学、发展个性、追求创新、超越自我”的办学宗旨,潜心地打造全新的教育形象。

一、夯实站立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发展的命脉。“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我一年前初到北一经小学之后与广大教师一道确立的育人理念,具体为:“倡导自主、关注人文、尊重差异、弘扬人格、培养创新、提高能力”,并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一)以提升小学生现代人文素质为核心,明确育人规格。时代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重,现代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以育人为本,它意味着将儿童作为真正的“人”,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来看待,教会学生思考,教会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逐步探索生命的意义与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在提炼历史精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特的“小学生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确立了一个核心、两个坚持、三个富于、三个阶段、六个教育发展层级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一个核心:以“做了不起的现代中国人”为核心;

两个坚持: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性化;

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的艺术化;

三个寓于:寓人文素质教育于学校教育之中;寓人文素质教育于家庭教育之中;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社会实践教育之中;

三个阶段:低年级:抓启蒙、重感知;中年段:抓诱导、重情感;高年级:抓养成、重习惯;

六个教育层级目标:

乐观开朗健康向上, 立志勤学勇于创新, 兴趣广泛感受艺术, 自理自护生活有方, 孝敬长辈富有亲情, 文明消费学会家政

我与自身:

1、乐观开朗健康向上

2、立志勤学勇于创新

3、兴趣广泛感受艺术

4、自理自护生活有方

我与家庭:

1、孝敬长辈富有亲情

2、文明消费学会家政

我与他人:

1、明礼与诚信

2、正己与宽人

3、欣赏与互助

我与集体:

1、团结合作重责任

2、关心集体乐服务

我与社会:

1、宣扬家乡卫祖国

2、参加公益献爱心

3、遵纪守法辨是非

我与自然:

1、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珍爱生命和谐共存

3、善于发现珍惜资源

依据这六个层级目标,细化了低、中、高三年段不同的培养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及主题活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人文素质”的本质反映的形式得以展现。其中“传承中华美德,养成道德好习惯,做了不起的现代中国人”主题系列和“走进社会、走进自我,体验生活”社会实践周活动,已成为学生们发现自我、自主发展、弘扬人格的标志型活动情结。为全面提升育人规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质量,构建新的课程文化。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结构新体系,采取刚性和弹性相结合,限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长课与短课相结合,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

1、改革基础型课程。必修课是学生学知识、长本领的基础型课程。我们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特点,经过多方论证,把课时改为35分钟,力求达到减时增效。开设全脑开发课,双语科学课,外教英语课,信息技术课,古典诗词吟诵课、礼仪交往课等校本特色课程。同时,对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避免了学科间内容重复单调,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增加了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营造了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良好氛围。此外,学校开发构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各学年阶梯式具体目标体系”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增设拓展型课程。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和延伸,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拓展型课程。我们采取限定选修和自主选修相结合的方法,开设阅读欣赏,英语口语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科技创造等限定选修课,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开设口算、趣味数学、朗诵、演讲、书法、绘画、声乐、器乐、计算机等自主选修课,让学生按兴趣爱好任选一至二门,自主参加,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学会了选择教育。

3、开发探究型课程。以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开设“自我完善课”,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把活动课中的一些自然科学、社会人文、技术革新方面的小课题探究活动作为探究型课程来探讨。同时,对语文、数学及整合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重点改革,将兴趣转化为适合合作探究的问题,充分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二、谋求增长点――办学特色的张显是学校发展的源泉。90年代中期北一经小学就已经成为沈河区示范一方的国防教育及美育教育的特色窗口,目前学校在“沿革历史,总结过去,创新发展”的原则下,努力打造以提升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国防教育、美育为两翼的特色品牌。

(一)和谐互动的特色国防教育我校充分发挥与沈阳军区政治部毗邻的资源优势,打造和谐互动的特色国防教育品牌。多年来结合学校实际利用校内外各种软硬条件,在对学生的国防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将国防教育设为学校校本课程来进行开发。学校建立了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成立了少年军校和少年海军军校及国旗护卫班;聘请了多名军事教官,开展了“解放军叔叔给我讲国防”、“军营一日”、“军事夏令营”、“军事模拟对抗赛”、“军体拳演练”、“队列汇操展演”等军事活动。及时捕捉与动态潜移是学校国防教育的又一大特点,其中“军体拳、队列汇操”,成为每日间操必备套餐;学校活动、上操都有规律的伴随着嘹亮的《一、二、三、四》军歌进行;“立志飞天、固我长城”的宣传板及时提醒着广大师生崇尚科学,奋发向上的航天精神,国防信息专栏更是吸引孩子们驻足的憩息地„„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军人的刚毅、豪迈、规范、严谨的品格,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爱军的种子,同时也培养学生强健的军人体魄和意志。

学校不仅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还在教师中开展军民共建:每年一次教师、官兵的篮球友谊赛;老兵复员的联谊演出;“八一”节、“春节”的慰问都已成为学校军民共建的主体活动。体育活动赛场上,回荡着教师与官兵的联袂技艺;联谊演出中展现了教师与官兵同歌同舞的精神风采。现今和谐互动的特色国防教育品牌已成为北一经小学一道靓丽的迷彩风景线。

(二)人文雅致的校园美育品位。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新的校园格调,构建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为一体的校园美育,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接受无限的美育,以“以美育人、以美施教、以美立校、以美塑人”的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打造人文雅致的校园美育品位。

1、完善校园实体美育环境。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融现代化意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于一体,创建品味高雅的可视,可感的艺术环境。学校整修一新的具有办学特色的校墙,以少年海军军校的“锚”作为标志,金色的校名在黑色大理石的镶嵌下煜煜生辉,电动大门与圆形通透标志雏鹰起飞意韵的收发室,其造型和工艺设计独具匠新,富有现代感。步入校门,一道“中华传统美德”展墙更是溶入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美,道德美,一一竞现。教学楼内溶合贯通的走廊文化,错落有致地揭示了北一经勤俭朴素,深刻丰富的学府氛围:教学楼的正厅,作为学校主题走廊的中心,艺术的展示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尤其是即将安装的电子显示屏,更加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代办学理念。从二楼到五楼分为四个主题展廊。二楼为校园英语,三楼为德育长廊,四楼为色彩天空,五楼为综艺快车。通过名言警句,艺术知识,主题活动,双语科学,师生作品等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注重艺术化,更注重内涵,实现人文化的特点。

2、构建校园行为美育环境。

①为更好的创设人性化的校园文明氛围,教学楼内随处可见人性化的提示语:“今天你微笑了吗?”、“脚步轻又快,心情好愉快”等,这种氛围的创设起到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作用。

②班级文化建设中,各班结合自己班级实际,师生一起制定班风、学风,即是班级教育思路的浓缩,又是班级成员的共同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各班积极组织了社会实践和班级文化活动。如到军营、可口可乐公司、公园、实践基地,学农、学军,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活动、自主探究及扩大交流的能力。

③追求特色、张扬个性,让学生沉浸于美的海洋。“金葵花艺校”的创健使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与学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发现、启蒙,培养人才。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体育节、英语节、读书节、数学节成为孩子们尽情展示的平台,升腾着艺术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在“融入大社会捕捉小境头”寻找美的社会实践中,提高审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感悟社会、感情人生、体验成长。我校开展了以文明天使“摘星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孩子们在找差距,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同时,培养了特长,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以三个阶段六个教育发展层级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最终实现“做了不起的现代中国人”的培养目标。这些具有校园文化特质活动吸引着学生,浸润其中,一种不竭的精神滋养内化为心性品质,提升文化人格。

上一篇:八月十五月儿圆作文350字下一篇:经济适用房工资收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