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2024-07-18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精选8篇)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篇1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导演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 “ 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

训兽式 的活动。 ” 要当好一名出色的 “ 导演 ” ,首先要对 “ 剧本 ”

(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

“ 核舟 ”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 ?

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一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导演的角色在这里就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如《陈毅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必须认真地研读好课文。

二、舵手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老师没有当好 “ 舵手 ”

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 舵手 ” 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例如:组织学生讨论 “ 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 ”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

“ 愚公移山精神 ”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记者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

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 手 ” 的话题,老师可以从 “ 手 ” 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 “ 门 ” 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 “ 门 ”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 “ 树 ”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四、主持人、裁判员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 “ 自治 ” 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还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 “

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

。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评论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 “ 教师中心 ”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这也是遵循教学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篇2

一、主持人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向学生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的思路, 教师的教路三者合一, 才能使学生有的放矢, 避免教师一问到底, 一讲到底的费事无效或少效现象。

二、编导

目前, 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即编导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就有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 首先要对“剧本” (教学内容) 了如指掌。教学中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由学生读、说、演, 老师在课堂上只是适当引导和点拨。例如:教学《核舟记》时, 让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教师只作个别点拨, 重点体会文中对核舟上的人物的生动描写,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 自我搭档, 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 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 老师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 而应该让学生仔细观察, 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 指出表演学生的某些缺点, 再请其他学生表演, 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一来, 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

三、船长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 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 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让学生随意发挥, 要符合教学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老师没有当好“船长”的现象,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 铺陈出许多问题, 然而这些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 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 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 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 或者置错误答问于不顾, 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 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 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 不得要领。这样的老师没能真正领会到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那里, 也没直接指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 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 又要统得紧, 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志时, 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搬家, 或是靠山吃山;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 既要适当肯定, 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 把同学们的讨论引导到“愚公移山”的现实主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 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也避免了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 从而锻炼、提高了形式思维的准确性。

四、通讯员

如今, 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的中考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 老师可就某一话题, 让学生说开去。这时, 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通讯员, 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如:关于“手”的话题, 老师可以从“手”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门”的话题, 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门”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的话题, 老师采访学生的话题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有型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 又为树而叹息。树, 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 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 会有说不完的话, 会有自由的遐想。通讯员角色的扮演还可以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不同方式的教学中。

历史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篇3

一、教师要用巧妙的语言吸引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由于年代久远,中学历史课上学生在面对那些已经消逝了的人类生活、生产、斗争时,往往会感到陌生而难以理解,因此,历史教师的语言制约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正如马卡连科所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可见,教师仅有广博的知识还不能保证把课上好,教师的语言饶有风趣、生动形象,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如,在学习“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时,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形容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展望。在学习“门户开放”政策时,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美国是瓜分宴席上的迟到者,他根本不满足于只得到一些残羹冷炙,他像一个未吃饱的饿汉,首先盯住的自然是中国那个丰富的大盘子”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英国圈地运动时可以这样表述:15世纪前,当我们在英国农村漫游时,看到的是零落的农舍,人们四处耕作;可是到15世纪后,我们在英国漫游时,见到的却是一个个用篱笆围起来的牧草地,草地上散落着白色的羊群,而道路上却不时见到扶老携幼褴褛疲惫的失地流浪农民,人们由农村流向城市和矿山,哀求资本家让他们进工场或矿山做工,而地主贵族却不时进出羊毛交易场所和商店。这样的表述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准确的描述创设历史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将所学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这样解释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因此,教师应将所学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与现实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太平天国的政治建设、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共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中共执政能力的提高、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问题时,教师可以用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的现实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正是因为近代以来人们的探索与抗争,中国才能建立起现在真实而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在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教师不妨先援引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2009年8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一些资料: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由近及远地去认识历史,从现实出发去追溯历史渊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目的地插入真实的历史故事,以吸引学生

由于篇幅的限制,历史教材对一些人、事的介绍往往比较简单。教师在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定会感到索然无味,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适时插入一些小故事是必要的。如在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笔者依据有关郑成功的历史资料,插入他晚年向往祖国大陆的小故事: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荷兰殖民军,收复祖国宝岛台湾后,日夜思念祖国大陆,在晚年身患重病期间,还天天挣扎起床,扶杖登上点将台,拿着千里镜,深情地隔海遥望祖国大陆的壮丽河山,怀念祖国大陆同胞。后来,台湾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台中县建立了一座郑成功塑像,塑像面向大海,遥望祖国大陆,寄托着台湾人民一心与大陆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段简洁短小的小故事,不仅成功塑造了郑成功的英雄形象,而且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在讲述这部分知识时还可紧密联系当前国家关于力争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大政方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教师在插入小故事时,应注意根据教学需要仔细选择,并在引用过程中力避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篇4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时,曾这样说过:“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教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这里叶老明确指出“教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讲说”都是在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些极精辟而高明的见解对我们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真正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下几个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指导思想是由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7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了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分析”的情况仍然存在,这是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还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反映。这样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会以读书为主,以学生为主,也不能以语言训练为本;不能使学生参加到应有的教学活动中来,也不能受到应有的基本训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叶老说得好:“所谓读书习惯,指自己能够读,自己喜欢读书而言。”他特别强调在读书中要不得的坏习惯是:“根据老师的语言记忆、理会,此外没有别的,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种消极的、“屠宰”学生才智的教师,其“主导作用”若长期“主导”下去,结果只能是使学生厌烦学习。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指导思想,这一点很重要。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可以自觉地变“消极主导”为“积极主导”,所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教师主导作用和教师指导思想的关系。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有的教师,往往多着眼于备教材,而忽略“备学生”。忽略“备学生”,就容易产生教学上的“无的放矢”,这对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影响的。一个教师,如果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能十分了解,对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不能谙熟于心中,即使钻研教材很认真,也难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现象。那“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既然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多活动,因此,教师就可以放松备课了”的想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大撒手”的错误想法。恰恰相反,让学生活动,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备课的难度也会更大了,除了“备学生”外,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内容和方法)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当根基于备课之中。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教学的一条原则。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把“启发式”理解成为“问──答”的现象。这是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曲解。启发式教学首先应当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把握住这条教学原则的实质,就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在阅读课上,教师依据教材,提示、指点学生,启发诱导他们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明白,根据每一个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适当提高,使他们逐步能自己领会课文的语言和内容。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讲”不重要,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有效地讲,是要看教师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上。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在阅读课上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要注意“让”和“导”的含义与区别。“让”和“导”这两个动词尽管都有使学生如何动作之意,但有本质的区别。“导”有指引的成分,是把对象充分考虑进去了;而“让”是个指令性动词,含有下达命令的.意思,这就是说没有充分把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让”的结果,会导致课堂讨论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使“启发式”归于流产。机械地“让”学生活动的做法仍然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没有改变状况下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搬弄,不能真正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不好,可能出现“漫无边际”地“讨论”下去,而产生学生自发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危险。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读写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进而进行思考。阅读教学,“读”是最基本的活动。“以读为主,以学生为主”,历来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学生非亲自多读不可。叶老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课堂时间不是教师展示问题、检查答案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量进行读的训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把“思”和“议”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完成他的思考过程。这种“思议结合”的训练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自己“思”,同时也必须要求学生参加“议”。这样“七嘴八舌”以后,同学间也会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这对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将会大有益处。

学生有了读的基础,经过了“思议结合”的过程,也许有的就搞明白了,也许有的仍然搞不明白,学生“思之而不得”,教师“则为讲明之”。这种讲,就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讲”。不论讲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种“讲”就是建立在学生“读”“思”“议”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的讲,是在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的讲。这样的讲不但不是灌输,而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放在“我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起来”上,才能逐步完善新的教学过程方法。在教师认真备课、学生进行预习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反复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在所有学生都参与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研究问题、参加议论、发表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导演”的位置上,起着提示、点拨、解惑、小结的作用。学生获得知识后,要进行巩固性练习,把知识应用到读写实践中去。教师的引导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说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篇5

-----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会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辩证的思想观点方法、良好的个性品质、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好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既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又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自始至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铺垫练习—明确目标—指导自学—检查效果—指导运用—当堂训练”这几个步骤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应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亲自感知教材,通过自学,联系旧知识,初步获得新知识,然后转向运用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在明确目标到当堂训练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在教师不断指导以及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大刺激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兴趣孕育希望,兴趣滋生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才能调动起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导”。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在教学中若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不能搞好教学的,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特色教法,设计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与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要变换教学手段,变换活动形式。如:讲故事、搞竞赛、做游戏等等形式或诱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思想障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瞻前顾后的备好每一节课。铺垫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以旧引新,在新旧之间架起桥梁,为学生自学奠定基础,使学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实现知识迁移。在学生自学课本、讨论思考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站在学生已经对新知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新知识重难点来编写自学提纲来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提纲最初要尽可能细一些,坡度小一些,密度大一些,然后逐步粗一些,密度小一些。只有这样,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去思考,独立自学,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方向,及时回收学生思维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篇6

一、(一)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1、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开展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

新颁布的上海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观

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很明显,新标准更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更注重学法的研究和指导。重新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其方法的有效性,正是建立在进一步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2、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二期课改的深入进行需要英语学科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发

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是指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原则和实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有效教学行为。此外,课改中新课程方案注重新“三维目标”的培养,它将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性标志。要实现这一教学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多种学习方式,将接受性学习与体验型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因此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是帮助我们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3、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目前教学状况下,学生的英语学习依然被赋予了更多的应试色彩,重知

识,轻能力;重书面,轻运用能力;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英语教学离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越来越远。教师抽象地、孤立地教授给学生知识,已经导致了学生“惰性知识”的产生,这种现象也违背了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而教师的主导正是使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4、我校英语教学效果提升,也需要在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 在我校几年来的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仍然倾向于传统的讲授式教

学,或者一味地让学生活动、探究,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有时虽然能够将教授和探究简单结合,但缺乏必要的整合。

探究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没能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从而不能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课题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相整合,从“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出发,关注探究和讲授的不同作用和意义,对英语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进行研究,从教学策略的各个维度处理好探究与讲授整合的关系,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能,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理论价值

1、新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教师主导作用实现途径的研究,既是教授策略的尝试、探索,也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所以,在教育学、心理学都又很有价值。

2、开展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可以对国际教育界在重新关注“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即“混合式学习”),加以验证。

3、开展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相整合,从“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出发,关注探究和讲授的不同作用和意义,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探究性教学适切性进行研究。从教学策略的各个维度处理好探究与讲授整合的关系,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能。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有一些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了对英语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与经验。例如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叫做“产婆术”,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获得问题解决。他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做使知识自己的产婆。”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J.J Rosseau)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就记载了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事例。一次,老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老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论著中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相机”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主导。孔子强调“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惜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当学生心理想弄通而未弄通的时候一愤,口里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教师的主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子的“相机教学”、“启发教学”是我国古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宝贵财富,对我国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世界教育至今还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也有不少学者、专家、教师都对英语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做过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著名教授张正东明确指出“外语教学是以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目的语)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上,同时也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影响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并最终使他们摆脱经验性的学习,做到把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变成一种自学行为。

三、关键词的界定 本课题里的“探究(Inquiry)”就其本义,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求本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本课题里的“探究”是指一切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三个维度。不同内容的探究在目标设置、探究问题及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探究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根据自主(独立、合作)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过程所设计和展开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具体点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它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提高探究性教学的适切性,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一方面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本课题里的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是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使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使学生每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

四、研究目标

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课堂教学的小情景,拓展和眼神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把问题无形之中转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材料的引导等途径将这些问题无痕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探究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去思考,去回答。此外,在课堂上更要磨炼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学生认真倾听,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思维的灵感在不知不觉中闪现。

五、研究内容、1、英语研究性学习现状研究: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出问题,进而对提出的有价值问题加以阐述,引入研究,并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难点,也是最具有活力、创造力的亮点。

2、探索新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策略;

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

3、探索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的途径与方法。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与传统的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教师讲解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了解与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成果为我所用。

2、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研究,边研究边反思,及时调整策略。

3、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确定、讨论和评价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参与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七、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探究性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应用时产生的问题。

2、针对出现的问题,尝试采取新的训练模式,真正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具体过程中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策略

八、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1、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中学英语

高级教师,她常年工作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线,曾参加过各种级别的课题第一线中研究,并成功撰写、发表过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诸篇论文。

2、研究的外部条件

学校领导、教科研室积极支持教师的科研热情,主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与援助。研究对象是经过中考筛选过的区级重点中学学生,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较高。学校的硬件设备较先进,因此实验的数据统计较准确、可靠,新的思维方法和训练策略能较顺利的开展。

九、研究过程

1、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4月)

1)、对目前高中英语状况作调查与分析,找出起点,把握研究的各种动向。

2)、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作研究借鉴用。

3)、研究现有的英语课题研究模式与方法,提出自己的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二)中期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10年4月)

1)、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的英语素质进行跟踪调查,作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操作方式。

3)、定期作好工作总结,对实验效果做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反思实验中的存在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

(三)后期实施总结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

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作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操作体系。

2)、分析各种数据。

3)、汇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2、最终完成时间:2010年6月底

3、最终成果形式:论文、结题报告

十、主要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彭钢,张晓东.新课程的理念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5、吴欣 “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 〈〈课程.教材.教法〉〉,2001

年第1期

6、黄炎真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7、李鸿 《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案 篇7

江泽民同志提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 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 语文教师的“主导”要体现在师生共同钻研、教学相长中。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风, 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而教师积极进取、自我发展的行为又昭示出“学无止境”的真理!教师的形象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师的个性魅力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永远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学有方向, 学有所获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战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内容、学有所获。首先,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 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来制定明确、全面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确定的目标来学习, 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的费时低效现象。其次, 确定重点难点, 解答疑难问题。语文教师需要对教材熟悉在心, 对学生充分了解, 这样才能恰当地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以准确精练的解答。再次, 确定教学方法。语文学科方法多种多样, “教无定法”, 常见的有朗读法、讲读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写法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发挥主导性,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提供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到为学而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 不只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学会思考。”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措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就是给学生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并掌握规律, 形成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领悟的能力, 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包括预习、记笔记、练习、复习、质疑等, 还要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听课的学法、复习的学法、应考的学法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提供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就能做到为学而教,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 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优化教学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 就要靠语文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门艺术,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就应该注重课文本身的情、趣、义、理, 充分运用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 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优化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氛围, 必须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要做到把真爱带进课堂。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 应该把爱的目光投给每一位学生, 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 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 让自己的真爱充满整个教学的课堂。其次要把情境教育引进课堂。语文教师的感情应该是最丰富的, 一走进教室就应该激情洋溢, 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写得很美的情境, 蕴涵着丰富的美好的思想感情。我们抓住了这些情境,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 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体验到其中美好的思想感情, 精神得到陶冶, 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还要把激励引进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把教材中描写的生活、表现的思想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到教材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思想靠得更近了, 从而更感兴趣, 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只要语文教师创设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就能保证素质教育目标的完成。

汉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8

关键词:汉语教学 教学态度 教学方法 个人魅力

我国是一个多种民族语言的国家,汉语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也是国家通用语。随着经济大变革,人员大流动,少数民族要走向全国,必须通过语言关。学习汉语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笔者从事双语教学工作近三十年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认识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对汉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有的学生则是硬着头皮,背着负担学习,对他们来说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收获甚微,成绩也不理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由“爱师”而“爱学”,相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以下几方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端正教学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教学工作,端正教学态度,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尽职敬业,积极探寻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为此必须做到:

1.认真备课。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备课,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的保证。如有些教师课前即使不备课,凭着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能“上”完两节课,还有些教师拿着几年前的旧教案,不翻新内容,教学方法落后。课前没有认真组织设计课程,照本宣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听起来也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兴趣。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就应该先吃透教材内容,采用新课改要求,课堂上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那种“满堂灌”,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单边教学”活动变为现在的“双边教学”活动,采用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不断更新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教材的更新,对教师知识方面的修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教师除了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应掌握许多课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汉语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现在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备好了,就能上课。其实不然,因为上课时,教师随时会遇到课本以外的东西。

3.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现在的学生跟以往相比接触面广、信息获取渠道多,他们提出的问题,有的能够当即回答,有的却不能。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如何处理呢?有些老师采取的是“敷衍”或“课堂上不许问与本课内容无关的问题”,“我不是教汉语语法的,这个问题问语法老师”等方式来回答学生。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样做不但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讨厌这位教师,只要这位教师上课,学生就不好好听课,课堂起哄,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相反,教师如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太明白,下课后一定帮他找到答案再告诉他,等下次课前老师把答案讲给学生时,将会得到更多的尊敬和信任,学生会喜欢老师,自然就会对他所讲的课感兴趣,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课后作业的部署和批改。作业是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检测的一种手段。汉语教学要求学生多说、多写、多读,教师每天要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我们南疆的学生,一是缺少语境,二是思想比较保守,因而学生听说能力较差。作为教师就应该在这方面多花一些功夫,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讲清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认识,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口头和书面作业,如讲故事、描写一个人或物、学唱汉语歌曲等等。布置作业时不要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千篇一律的作业,不注重作业的质量,不进行作业讲评,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做作业时会犯许多错误,如多一笔(大—太—犬)或少一笔(杀—木)或写错别字(把“口袋”写成“口带”),用词不当(美丽的生活),主谓颠倒(我饭吃)等现象,这些都属于受母语和环境的影响所致,如果老师不及时纠正,学生以后会犯类似的错误。因此,要一个声母,一个韵母,一个声调,一个笔画,一个汉字,一个句子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还应对一些共同性的错误或比较严重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错误原因,并养成学生自觉改错的习惯。这种作业反馈,对学生学习汉语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和目的所使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虽然汉语教师都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汉语语音”“汉语书法”“汉语词汇”“汉语语法”等课型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死搬硬套,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1.设计一些小亮点。一般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一种自然的反感。这是因为开学一发新书,学生都要走马观花似地把书上的内容翻一遍,虽然内容记得不全,但大概略知一二,如果教师在课前五分钟采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像幽默故事、时事新闻、情景对话、等内容导入新课,那课堂气氛将会非常活跃,学生对随后的教学内容也感到兴趣盎然。这样的小亮点,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对每一堂课都有一种渴望,自然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

2.注意授课方式。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堂课应有张有弛,可以适当地提问学生,但不能让学生突如其来,不知如何回答,也不能总提问举手的同学冷落不爱发言或反应迟缓的同学,他们会丧失自信心,不仅如此,教师语言也应让学生易于理解,易于学习。有些教师从事汉语教学十几年,对汉语四个声调掌握的不好。特别是朗读课文时,南腔北调,这样只能削弱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把握好教学方法和授课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

我们一般经常可以从学生口中听到关于老师举止行为的言论,教师本人的风度、举止、神态、语言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教师不应该带着情绪上课,不应该讽刺挖苦或严厉批评学生。要一如既往,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汉语晚会、通俗歌曲演唱比赛等,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汉语学习兴趣。

上一篇:电磁场理论基础总复习下一篇:威舍镇阿依小学“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