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点拨作用(共8篇)
教学中的点拨作用 篇1
教师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传授给教育对象的教育工作者。伟大的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明确指出:“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 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 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的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决定了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为此, 教师应把小学数学的着眼点放在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上, 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素质, 指的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性品质。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质量、水平、特点和倾向。一个人素质的发展, 一方面是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个体转化, 另一方面是个体潜能的开发, 两者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的素质的发展。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它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素养。如何把这些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向小学生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开发他们的潜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的主攻方向。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教师的“点拨”作用。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学习新知识时, 抓住问题的关键, 给予“点拨”从而突破难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例如, 在学生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 接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吃了半个西瓜, 小明也吃了半个西瓜, 他们共吃了多少个西瓜?学生作如下回答。
A生:小明和爸爸共吃了一个西瓜。
师:为什么?
A生:因为1/2+1/2=2/2=1所以他们正好吃了一个西瓜。
师:有不同意见吗?
B生:A说的不对。 (师:为什么?) 这一问题老师提出的不明确。如果他们吃的是同一个西瓜的一半。A说得对。假如爸爸吃的是一个西瓜的一半, 小明吃了是爸爸西瓜的一半, 这两块西瓜一个大, 一个小, 怎么能拼成一个西瓜呢?虽然他们每人所分得的份数相同, 都是平均分成2份, 所占的都是2份中的1份, 但它所表示的这一份的大小不同。
师追问:也就是什么不同? (这是一句关键的“点拨”, 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了较好的铺垫。)
B生:单位“1”的量不同。因为有两个单位“1”, 所以大西瓜的1/2大于一半西瓜的1/2。
师:这道题该怎样改动才能是正确的呢?
C生:爸爸吃了一个西瓜的一半, 小明也吃了这个西瓜的一半, 他们共吃了多少个西瓜?
师:现在可以计算了吗?为什么?
生:略。
师:如果把“小明吃了一个西瓜的一半”改为“小明吃了一半西瓜的1/2”, 又该怎样列式?能直接说出结果吗?为什么?
通过教师的一步步“点拨”, 学生发现了问题所在, 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这节课所学的新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基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还比较笼统, 不够精确, 注意力也很不稳定。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小学生要掌握一些前人的知识或间接的经验, 光靠直接的感知或具体形象的思维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 “点拨”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 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并要求他们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
例如, 讲乘法口诀时, 教师可以用摆学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摆圆片, 要求2个一堆, 放3堆。
师问:“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2+2+2=6。
这时教师直接“点拨”:“像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表示2×3=6。”
师问:“2在加法算式中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呢?”使学生了解这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2相加是6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引导与“点拨”, 学生很容易对乘法意义有了初步了解。
接着教师出示3+3=6, 提问:“这与前一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能用圆片摆一摆吗?”让学生直观感觉到与前一个算式的摆法不同。
学生摆好后, 师问:“与之前的圆片摆法有什么不同?怎样列乘法算式?这里的2表示什么?3呢?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而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对数学教育的重点要求, 而其关键点在于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特点选择适当的“点拨”。在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过程中, 无论是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是建立学生的形象思维, 都需要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 进而使学生对这些具体知识理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适当的“点拨”可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最终将这种思考形成一种习惯。由于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由这些逻辑引申出来的数学概念极为丰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概念,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教师对学生概念的掌握与数学中思维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能力, 要有意识地把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 让学生摆卡片, 在桌面左边摆6张卡片, 右边摆5张卡片, 一共有11张卡片, 怎样列式?又怎样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算的过程) (2) 学生试着说出:“左边的6张卡片和右边的4张卡片, 合起来是10张, 10加1是11张卡片。这时教师“点拨”学生: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是凑十法。照样子再进行几次操作:7+5、7+6、7+7。这样再现形象, 理解算理, 最后离开图像, 看算式直接说结果。由此教师的“点拨”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变抽象思维。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有人说:“教育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 正在成长的学生, 他们时时都在变化, 时时都在产生新的问题, 而且每个学生之间又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共性, 又要有个性, 教师的劳动产品不能像机械生产的产品一样都是一种型号。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种特殊的创造才能, 像从事艺术活动一样, 而且还要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点拨”。
一般来说, 一个班级是由优、中、差三种学生组成。处于中等的学生总是占大多数, 而“尖子”学生和后进生总是少数。教学时要面向大多数中等生, 要在习题设计、课堂提问和教学方法选择上, 分级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尖子”学生的潜力, 用他们的潜力“点拨”后进生。如在习题设计上可分基本题、变式题、混合题、综合题与选作题五个层次。提问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上、中、下不同等别的学生回答。在教学方法上, 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可多采用直接的“点拨”的方式让他们感知知识, 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 再逐步抽象;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比较抽象的“点拨”, 让他们讨论、尝试及阅读进行学习。
在指导学生读数学书的方法上给予“点拨”,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等, 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考途径和方法。
书是知识的载体。小学数学教科书是数学的依据, 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位无声的教师。教师教会学生读书, 也就教给了学生终身受用的本领。因此, 教师教会学生读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刚开始读书时认为读书中的汉字就是读书, 针对这种情况, 在读书前教师主要让学生明确读什么, 另外还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学而不思, 光读不想则毫无结果, 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所以每次读书之前, 教师要拟定明确读书提纲。
如读“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时, 读前出示提纲: (1) 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2) 为什么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 小数值总是整十、整百、整千地扩大或缩小呢?这样带提纲入读, 读有方向, 使学生知道要读什么, 有目的地读。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常常因审题不清造成列式错误, 教师对审题的方法应予以“点拨”。设计对比练习和一题多变练习, 提高审题的正确率。
如:一条绳子长30米, 用去它的1/3还剩下多少米?一条绳子长30米, 用去了1/3米, 还剩多少米?让学生注意两题区别在哪?让学生知道一字之差, 题中的数量关系就不一样了。还有“降低了”、“降低到”, “增加了”、“增加到”等词的不同理解。要让学生注意, 不能弄错。变换了题目叙述形式, 提高了学生审题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贵在“导”、重在“学”这一教学规律, 把数学教学的重心放在“启发思考”, 适当的“点拨”, 疏通障碍和启迪思维上来。让学生在会学、会想、会讲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 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摘要: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点拨”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给予学生“点拨”, 从而突破难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小学生的思维基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点拨”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 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教师还要把握好学生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要顾及到各个类型学生的接受程度,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学会读题, 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其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点拨作用,思维能力,形象思维,逻辑性,数学教学,习题设计
教学中的点拨作用 篇2
标签:教师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能力的培养”等等,教育功能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单纯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转变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非常赞成著名教授陈娃先生的话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承担‘教’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学’的社会角色。个人一旦成为这种或那种社会角色,就不能不受到角色地位的限制,暂时不再有选择的余地,除非脱离教育过程。”是的,课堂上教师怎样教,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方式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少讲多讲,讲到什么程度,自然有理。
实施新课改,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更加重要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必须正视自身的存在,而且必须合理把握自身的角色,教学不能没有教师,教学必须重视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语文学科更是这样,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学识,而且还要有成功的施教方法,去审视教学的整个过程,引领学生完成学习这一根本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主体讲授,循循善诱地给学生以做人,做学问的基础启迪。确确实实讲在当讲处,授在疑难时,疏在迷惑里,导在愤悱中,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33)|评论(0)|收藏(0)|打印|举报
化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篇3
点拨是指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或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示或指点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艺术。点拨是否恰当,也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本文仅就“点拨”时应遵循的原则、点拨的类型作些探讨。
一、点拨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点拨要点在点子上,拨在要害处,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醒悟,虽然只要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效果。例如,为鉴别NO2和溴蒸气,可以让全体学生开动脑筋,说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在黑板上罗列,学生会想出用淀粉碘化钾,用水,用溶液,用苯,用PH试纸等一些方法,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适时“点睛”指出哪些方法可以,哪些方法不行,哪些操作最简单,效果最明显。这样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的多。
2.适度性原则
点拨的过频,过长,就会显的罗嗦,易引起学生烦躁,有碍思维,实为画蛇添足。过短,过于隐晦,学生就不能心领神会,阻碍不能排除,劳而无功,失去了点拨的效果;过明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庖,侵占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点拨一定要适度,即“点”的恰当,“拨”的适度,不可滥用。例如:一节自习课上有一位学生问了这样的题目:有一在空气中KOH固体,经分析知道其中含水7.62%,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1g加入到40.00ml的1mol/L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ol/L的KOH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说这道题他觉得各个反应他都知道,但利用方程式计算起来很费劲,怀疑是不是有简单的方法,我并没有给他将这道题怎么做,而是说:你认真观察这道题中所以发生的反应,看能否发现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会告诉我,按照盐酸计算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3.适时性原则
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维“脉搏”,点在“节骨眼”上,点在必要时刻,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时,思维的短裂之处,这才有助于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拨动思维延伸。
4.灵活性原则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方法上的灵活。化学问题千变万化,学生的思维阻碍千姿百态,这就要求教师点拨时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点拨”方式,才能击中要害。二为程度上的灵活。由于学生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上存在差异,学习过程中所遇阻碍的大小、多少则必然不同。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中阻碍少,就是有阻碍,只需略微点拨一下,就会茅塞顿开;而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所遇阻碍较多,决定老师对他们点拨的透明度要高,且在点拨之路上要多送一程,才能解决问题。总之,点拨要根据课型、知识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灵活安排。
二、点拨的类型
1.向导点拨
预习新课前的点拨,如同出征前的战斗动员,通过点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习的爱好和自觉性,例如在学习《电镀》这一内容前,先向学生简介电镀在现代科学领域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随后向学生指出学习中应注重:①电镀的形成条件;②电镀与电解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抓住主要矛盾,顺藤摸瓜,有的放矢的自觉探究。
2.比喻点拨
化学的理论教学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假如用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地传授,学生听起来乏味,效果当然差,不防运用比喻点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这就好比是捅破窗户纸,纸未破,总像隔层雾,模模糊糊,似懂非懂,捅个小口子,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3.联想点拨
联想是由某一问题引起另一问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思维的翅膀,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既传递信息,又获取信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把目前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当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要及时指点迷津,勾起学生的联想,经常峰回路转,令学生惊异万分。
借助点拨,迅速找到了解题的捷径,活化了思维,领略到联想的无穷魅力。难怪有人说:点拨是思维的引发剂。
4.范例点拨
授课过程中的范例,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会解某一道题,而是通过思路方法的点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给学生以鱼的同时,更教学生以渔。例如,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40mlH2S和50mlO2混合点燃,再恢复到原状况,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多大?讲完这道很平常的题目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里,还有哪些随反应物用量的不同而影响产物类别的题型也可以用配平法解决呢?教师的点拨,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的说CO2和NaOH,有的说Al3+和OH-,Ag+和H2O等等,这样使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收敛得到了有效的练习,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5.归纳点拨
归纳总结中的点拨,既要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与要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要将知识归纳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连点成线,并顺利归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时还要巧设悬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乙醛”一节结束时,我通过点拨让学生自行总结出衍生图。网络图的总结,促进了知识的系统化,概括化,收到了满足的教学效果,最后向学生指出:乙醛的氧化产物是乙酸,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呢?为下一节学习埋下伏笔。
6.实验点拨
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看到那些玻璃仪器外形各异,洁净透明;各种药品赤橙黄绿,五颜六色;化学反应激烈奇幻,生动鲜明,最易激发学生的爱好,引发思维。利用实验进行点拨会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7.信息点拨
许多化学试题给解题者提供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捕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是解决问题的要害,教师应着力点拨学生将隐蔽的弱信息挖掘出来,以补充解题信息不足,确保解题通畅,并识别干扰信息,确保解题正确。试看一次测验中错误率高达60%的试题: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Fe2++2H2OFe(OH)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的颜色是(),有变深,变浅,不变,变黄四个选项。很多学生误选变深,这时我启发学生对题目重新审阅,在题目所给的平衡反应式之后,有没有隐含着什么?同学们恍然大悟,Fe2+、NO3-、H+三者之间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点拨之后,有的同学为自己审题不细而懊悔,有的却陷入了沉思中。这说明,教师要细心体会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巧妙点拨,同中求差异,旧中探新途,平中发奇想。
当然,点拨的形式还有很多,除以上的几种外,还有提问点拨、类比点拨、空白点拨、图象点拨等。
教学中的点拨作用 篇4
关键词:点拨,自主学习,主体性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慈母多败儿”。意思是“慈母”由于对孩子的关心无微不至, 事事代劳, 最终反而会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 培养出一个“败儿”。当然, 我们也很难设想如果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生活从不关心, 完全放任自流会培养出一个好儿子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放手让他去成长, 时刻关注他, 在关键的时刻给予点拨和引导。我想, 教学的过程也应该如此, 既不能事事代劳, 也不应放任自流。作为教学的主导角色, 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引导和点拨。
所谓点拨, 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 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 就是点要害, 抓重点;所谓“拨”, 就是拨疑难, 排障碍。这种点拨, 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 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 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一、两大误区
1. 长期以来, 教师的教学观念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道、授业、解惑”, “学而优则仕”, 教师是作为权威而存在。只允许与教师相同的结果存在, 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的学生, 被认为是异端, 甚至是差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事先组织好的内容和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就像一种盛知识的容器, 其任务就是“装下”老师传授的知识, 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熟练地取用这些知识。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师的基本功更多的是体现在本学科知识的专精, 以及教学组织的周到缜密。这样的教学表面看来教师兢兢业业, 将课堂安排得滴水不漏, 其结果却严重地扼杀学生的发展, 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枯燥的完成任务的活动, 以致培养了好多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2.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很多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课堂内学生充分自由, 教师成了旁观者。表面上气氛很热闹, 学生在讨论、在研究, 但实际的讨论偏离中心, 学生说话随意甚至跑题, 形式与内容分离, 效果甚微;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只有任务布置, 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更没有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教师“不敢”过多地发表意见, 生怕因此而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做否定, 态度模棱地请学生坐下 (为了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学得无助, 学得茫然。
以上两种情况看似极端、可笑。但在现实教学中确实存在。关键问题还是教师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没有把握好作为主导角色的“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科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形式都是较为匹配的。而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教师的角色重点都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适度地引导和点拨。只有掌握好这个度, 教师才不至于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也不至于使课堂教学放任自流失去方向。
二、点拨的前提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所谓点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 运用诱导、启发等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研究, 寻求解决的方法, 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由此看来, 点拨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已经在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已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课程学习中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点拨才真正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没有这个前提, 一切都是妄想。
2. 了解学生: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不断积累和修正的过程,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生活常识。这是我们开展自主学习, 实施教学点拨的基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他们可能在哪些点上出现理解障碍;哪些知识点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违背;哪些知识可能会让他们想当然……只有做好这些充足的准备, 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在关键点上给予点拨。
三、把握点拨的有利时机
对于教学中的点拨来说, 看准时机, 掌握好火候是其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如何把握时机, 适时予以点拨呢?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1. 在学生探究迷途时点拨: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教学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 让学生自主探究绝对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应时刻留意学生的探究过程, 在学生探究迷途时及时点拨。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时,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很多知识点, 但同时也很容易被表象迷惑, 迷失在探究过程中, 离真相一步之遥。在利用弹簧秤将物体慢慢浸入液体的过程中, 学生首先看到的现象就是随着深度的增加, 弹簧秤的读数越来越小, 由此, 很容易易就就认认为为““浮浮力力的的大大小小与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为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 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继续向下放入物体, 学生很容易看到, 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以后, 无论深度怎么增加, 浮力都不再增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浮力的大小呢?”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排开液体的体积) 。
2. 在学生概念混淆时点拨:
压力和压强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P=F/S公式和概念都比较容易被学生掌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尽管很多学生能够流利地说出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但是并没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压强。而且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 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道关于压强的计算题:一辆坦克和一个人哪个能通过沼泽地。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和公式, 通过计算发现, 坦克能通过沼泽, 步行的人无法通过。通过练习讨论, 既训练了学生对公式和概念的运用, 同时, 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压强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 (必须综合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 , 从而起到了很好的点拨作用。
3.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点拨:
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之前, 关于运动和静止, 大部分学生都有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物体不受力就会静止。教师充分运用小球从斜坡上滚下来的实验,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推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有效突破学生的错误经验认识, 破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四、选择有效的方法点拨
所谓点拨并不是要求教师在学生迷途时直接给出正确答案, 通过一定旁敲侧击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进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找到正确答案, 从而真正起到发展思维、锻炼能力的目的。通过举例、对比、设陷等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很好地起到这一效果。
1. 举例: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 惯性是较抽象的内容。初次接触惯性这一知识点, 学生一时不容易掌握。利用举例对学生进行点拨, 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因为虽然惯性的概念较抽象, 但生活中惯性的现象随处可见, 引导学生去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概念。例如:坐车时突然刹车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汽车突然加速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分析“惯性实验”中鸡蛋为什么落入杯中而没有飞出去等等。
2. 对比:
利用对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也是在教学点拨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系统学习汽化知识以前, 很多学生有一种错误的经验认识, 认为夏天吹电风扇, 是风让我们觉得凉快。为了破除这种误解, 尝试让学生体验一个对比实验, 在学生的手臂上涂上水在电风扇下吹, 然后擦干手臂在电风扇下吹。让学生体会两次不同的感受。由于对比效果明显, 又是学生亲身体会。容易引发学生的再次思考, 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3. 设陷:
所谓设陷的点拨方式, 笔者称之为“不点拨”的点拨方式。有的时候明明知道学生的这种方式不可行。但是, 不妨让他们沿着错误的路线去走一走。因为学生会自己发现自己的方法不可行从而“迷途知返”。而学生对自己犯过的错误会印象更加深刻。例如:让学生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 很多学生提出了一种方法, 把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质量, 然后, 减去小铁块的质量就可以得出大头针的质量。这个方法看似合理, 但是教师知道它显然不可行。不过, 教师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了一遍。结果学生发现大头针和铁块的质量和跟铁块单独的质量是一样的。教师由此让学生思考了关于误差的存在。从而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 找到正确的方法。
教学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 掌握教学规律, 了解学生特点, 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才是高明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准确把握点拨契机, 灵活运用点拨方法, 灵活地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建构概念、发展能力和升华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求,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冲锋.编著
点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点拨;引导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早已成为过去时,学生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型,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运用教学的“点金之术”。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使学生智慧的火苗在悄悄一“拨”下熊熊燃烧。
一、“点”在“一知半解”时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内容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真正深入到词句中,领悟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如赏析《济南的冬天》中的句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学生分析说:“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我没有停留在学生解读的表面,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这里是将水人格化了,不错,但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写‘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我继续追问:“文中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绿写,由‘绿我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有一个思维敏捷的学生抢着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当然是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通过点拨,学生领会了词语的真正内涵,领略了名家遣词造句的妙处。
二、“点”在“欲说无言时”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时会感到很迷惘:已有所发现但不能说清楚,心有所悟但苦不能言。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两种原因: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二是对表述的内容还不十分清楚。这时,教师就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在教《斑羚飞渡》时,学生虽然也能感受到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但总是解读表达不到位。鉴于此,我用动画虚拟了飞渡的过程。通过情景,努力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似乎触摸到一点文章的灵魂了,我趁机发问: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了面对死亡的老年斑羚的从容表现:“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的场面?学生看到我虚拟的场面,都惊叹不已,略一思索,有的学生答:“体现了斑羚在危难中的智慧和勇气。”有的学生答:“表现了老斑羚自我牺牲的精神。”有的学生答:“老斑羚的从容镇定是年轻斑羚的表率,也是一种种族的荣耀。”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纷纷表现了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本的多角度的解读。学生的思想也深深地受到震撼:这在人类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我们人类要向动物学习。我又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篇文章中,人类扮演怎样的角色?学生联系课文,稍作思考后回答:“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人类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我因势利导:“我们人类应该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但被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的智慧、勇敢、牺牲精神所折服,而且对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三、“点”在“各抒己见时”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平等对话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教师就要发挥点拨作用,使学生对事物、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
我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模仿电视《实话实说》栏目,老师采访,请学生选一个角色来模仿,“我”、万芳、爸爸、妈妈。通过采访你将会对大家说点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在经过自己酝酿四五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我抓住这个契机问“妈妈看见孩子哭着跑出去,你有什么感触?”扮演“妈妈”的学生回答:“虽然看见孩子哭,我心里难受,可是羚羊又是那么的贵重,俗话说得好:‘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此话一出教室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分明代表着社会中一部分拜金主义者,不懂得尊重孩子之间的友谊。我接着采访扮演“我”的角色:你认为是友谊珍贵,还是钱财珍贵?学生答:“因为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比纯真的友谊更可贵的东西了。这道出了纯真少年的心声。”我又采访了“爸爸”,“爸爸”回答说:“那么贵重的东西应该征求父母的意见,自作主张就是不尊重父母。”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引导说,这件事情文中的“我”与爸爸、妈妈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思考一下,双方到底哪里做错了,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去体会、理解对方。经过一阵沉默后,有的学生说:父母与“我”之间缺乏沟通,如果父母事先说好羚羊木雕的贵重,“我”是不会擅作主张送给别人的。有的学生说:“我”做事情考虑不周到,送东西给别人应该征求父母的意见。教师补充说:这也说明了无论是与父母之间,还是与老师、同学相处都要注意沟通,以免产生误会。经过教师轻轻一点拨,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透彻了。不单单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而是深入到文章的内涵。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点拨艺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分析的技能。而且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个性。虽然有时候学生的感受、理解比较肤浅、片面,会与老师有很大不同,甚至相悖。我们老师也应俯下身倾听,与学生平等对话,应热情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畅谈体验,展现个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参考文献:
教学中的“点拨”艺术之我见 篇6
一、抓准时机,适时点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告诉我们:在学生心欲通而未达之时,教师予以达之;在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教师予以言之。此时教师的相机而点、适时而拨,就如及时加一把火,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说来,适时点拨一方面包括在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受阻,茫然不知所措时,教师及时对个中原因作出判断,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将学生从迷惑的、肤浅的此岸引向豁然开朗的彼岸。如《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当我问到“汤”有哪些意思时,同学们都只说“食物煮后留的汁”。我们都知道“汤”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议词,同学们的回答显然是不全面的。当我再进一步问“汤”的古义时,他们显得有些迷茫。我灵机一动,我们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农村来的孩子,在我们的方言中有“洗脚汤”一说。于是我抓准时机,对学生们说:“在方言中有些词仍保留着它的古义,那又有谁知道洗脚汤”中的“汤”怎么理解呢?话音刚落,同学们很快七嘴八舌地说出了“热水”这一答案。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联系了赴汤蹈火等词语。
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及时辨析错误的根源,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把握分寸,适度点拨
点拨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技巧性引导,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学生的思维就像琴弦,拨得轻重不同,效果完全不一样。适当的力度会拨出美妙的音响,否则就会发出噪音。这就要求教师课堂点拨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寻找到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这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即,而是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这样就会激起学生不得答案誓不罢休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除了要深浅适度,适度点拨也包括要适量。教师点拨时要言词简略,恰到好处,给学生留有余地。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曾在同年级中,用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效果做过实验。结果表明:教师点拨时用语拖沓冗长,拐弯抹角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简要精炼,点到为止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热烈、敏捷。
三、注意用语,委婉点拨
巴莆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和发动者。相反,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它的工作。课堂上学生回答时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很多状况,有时词不达意,有时结结巴巴,有时言而无序,有时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如果简单粗暴的点拨,只会使他们更加紧张,甚至思维停滞。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对学习感到索然无味。所以教师在给学生点拨时,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委婉的语言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巧妙地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四、随机应变,灵活点拨
教学活动中的“点拨”并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运用点拨方法,讲究一个“活”字,它随着教学实践的扩展而拓展,不可能进行僵死地延习,始终在随着时间、地点、人事、教材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就拿每一篇课文来说,都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以及思想的结晶,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从教学对象来说,他们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理解能力就存在着差异性。所以点拨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就是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
曾经有人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点拨”艺术,就是点燃这个火把,让它燃烧。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都成为循循善诱的良师吧!
论阅读教学中的智慧点拨 篇7
点拨二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所谓的‘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的‘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1]
一、在生成离题处追问点拨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偏离“航线”,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正确的“航线”上。
一位教师在与学生讨论《项脊轩志》这篇散文的精彩描写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生成”:
生:我们最喜欢“枇杷如盖”的描写。
师:它好在哪里呢?请陈述理由。
生:我要是制片人,就把它拍成特写镜头,而且不给张艺谋,不给卡梅隆,我想请斯皮尔伯格来设计。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道的赶紧打听卡梅隆和斯皮尔伯格是谁,明白人则得意地介绍两个导演风格的差异。眼看学生的反应已超出语文课的范畴,变成无意义的生成离题而去,于是,教师这样化解:
师:哦?他们的导演风格有什么不一样?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当然,张艺谋的渲染、煽情本事自不用说,您看《泰坦尼克号》的艺术处理和《拯救大兵瑞恩》的纪录片风格一样吗?
师:那咱们的“枇杷如盖”呢?
生:应该是白描。我们就给它一个特写——简简单单地摆在那儿,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我们相信越朴素平淡越震撼人心。
师:你是个好导演,处理得不错。是这样的。经历了科考的坎坷,淡泊了功名之心,磨平了少年的锐气,中年归有光更珍重人世间最深挚的亲情;可是,妻子却离他而去。这里描写越朴素,传递的东西就越丰富。[2]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跑题”时迅速妙用追问智慧引导,顺着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尝试着回到作者文学创作的“元点”,简单几句话,课堂生成终于回到了应有的轨道。这就是点拨中的“机”与“时”,这就是恰到好处之火候。
二、在平淡无疑处设疑点拨
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以及鉴赏能力的制约,学生可能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刻含义视而不见。此时就需要教师设疑点拨,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才能于寻常处见出不寻常。
如《阿Q正传》中,赵太爷父子的大竹杠和假洋鬼子的文明棍,这两样物件都曾重重落在阿Q的身上。教师不妨设疑:他们的武器为何不同?能互换吗?师生探讨之后,不得不折服于鲁迅先生的犀利: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有土地主的顽固,也有假洋鬼子的投机。土地主没有受过欧风西雨的洗礼,自然不懂文明棍;假洋鬼子到过东洋去镀金,所以文明棍成了他身份的标准和炫耀的资本。但无论是大竹杠还是文明棍,都是镇压农民的工具,土洋的联手让中国革命的进程何其难也。道具的不同,既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缩影,又让我们认识到敌人的凶残性。小小的道具表达了无限丰富的内容。
再如教学《宝玉挨打》,如果只是引导学生了解情节上的波澜之妙,了解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了解以贾政和宝玉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与叛逆思想的尖锐对立,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教师的几个设疑点拨就尤为必要。比如:“从贾政和王夫人的哭诉中,你听出了什么?他们是为谁而哭?为什么宝钗与黛玉一个送药一个送泪?”这些关键性的设疑点拨,必将使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处探索:在痛打宝玉的情节中,在三次落泪的神态中,我们读出了贾政面对儿子那份既愤怒又悲哀、既威严又虚弱的内心世界,读出了作为一个父亲,贾政面对爱子背叛社会认可的文化传统时产生的无可奈何的绝望悲凉。王夫人的哭,既哭宝玉,又哭贾珠,归根结底是哭自己;她哭出了封建社会一个贵族之家正统夫人的理想与希望,也哭出了她那既可怜又可悲的地位和命运。宝玉挨打之后,首先来探望的人是宝钗。她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她吩咐袭人,探问病情,一言一行都显得那么矜持与端庄,冷静得近乎不动声色。但宝钗那不经意的几句话还是暴露了这位少女心中的秘密。“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直到后面“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句欲言又止的话,对宝玉的怜惜悲感之态才终于半遮半掩地流露了出来。当然,宝钗马上抑制住自己的失态,落落大方地嘱咐袭人让宝玉好好休息。在整个探伤过程中,宝钗虽动了真情,却是冷静而有节制的,鲜明地表现了一个正统派贵族少女的思想性格和道德观念。在众多的“哭”中,只有黛玉的哭最为动人,在文中的描写也格外细腻。别人给了宝玉许多温慰的言词,宝钗更带给他敷棒伤的药,而黛玉所有的就只是她“哭成桃儿一样的眼睛”。正是这两只眼睛,万种思绪、诸般情景尽在读者心中,也正是黛玉深挚同情和无限悲伤的真实写照。她心中有千言万语,半天说不出来,只抽抽噎噎凝结成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乍听起来有点让人意外,她是从不让宝玉改变什么的,可此刻的她要劝宝玉改,改什么呢,为什么要改呢?但仔细品味,就能从这简单的字句背后体味出黛玉对宝玉那份最真切的同情,最贴心的关怀,最深挚的怜惜,其中似乎还包含了些许的怨恨与不平。
读书伊始,学生貌似理解,其实并未读懂,而这恰恰是课文的关键之处。教师此时的智慧点拨,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可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和深入品味语言的习惯。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作一个巧妙的暗示,就会使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三、在文本空白处补白点拨
语言本身的多义性、模糊性决定了文本特别是文学文本给读者留下了许多不确定的空白,这就使得读者有大量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的空白点,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用想象与联想去填补这些空白,以透过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深层去探寻意义。
比如短篇小说《项链》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故事在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就戛然而止。面对谜底的揭穿,作为项链事件的当事人玛蒂尔德,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她想到了什么?会不会感到震惊——震惊于佛来思节夫人嘴里的“真相”?觉得生活在开玩笑,还是自己在做梦?会不会感到埋怨——埋怨自己因为少问了一句话,而浪费了一世青春?会不会感到欣喜——欣喜自己可以收回一大笔意外之财,大可改善一下生活?……对此,小说只字未提,任凭读者的想象在无限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于是,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无字处”点拨学生发挥想象,对“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故事情节将是怎样发展”进行对话,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玛蒂尔德的思想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在结婚的悲喜剧中一命呜呼,他进入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套子一坟墓,墓志铭在文中即是一“空白点”。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空白点,以拟墓志铭的方式让学生评点小说主人公,引发学生对人物的深层感悟。
作者在创作时,总是有意识地制造许多文本空白,借此激发读者的艺术想象力,面对这些空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文本解读的期待视野。学生在填补这些空白时需要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审美素养、生活经验等等,在填补的过程中也就完成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过程。
四、在比较中参读点拨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参读是在同一文本内或不同文本间选择关键文段或全篇进行比较阅读,探究其异同点,这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学生紧扣文本在比较参读中能够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首先,同一文本内可以进行对应性比较。其可对应比较之处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加以分析,便能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加深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如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小说所包含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难点也较多。教师可先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入手,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外貌、动作、语言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沦为了迟疑麻木的“木偶人”,同时体会到了鲁迅先生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予以揭示。
其次,不同文本间可以进行参照性比较。把不同的文本放在一起参照性比较,可以是通篇式的,也可以是片段式的,可以就两者的具体字词、具体句段进行比较,也可以就两者的意境、风格进行比较。
于漪老师的《晋祠》案例是参照性比较的经典课例,她引导学生把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阅读,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果然寻到多处疑点,一连串的比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透彻理解。
有教师把苏轼《赤壁赋》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进行参照性比较阅读。因为苏轼写自己面对江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柳宗元也写自己饱览大好河山,到了忘我、无我的陶醉状态,虽暮色苍茫“而犹不欲归”,感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们真的是如文中所言乐不可支吗?通过探讨,学生们懂得了文人们纵情山水,大多是因为“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学生通过参照性比较阅读掌握的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非常有价值的。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较文本,选择比较点,能够让学生在比较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最佳的点拨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恰到好处的点拨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总之,“点拨”是传统经验与现代理论的有机结合,是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的统一。其魅力就在于它始终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同时高度关注教师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正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页。
古诗词在语文点拨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古老的龙的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3000年的辉煌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更是我们炎黄子孙永恒的骄傲,传承、运用并发展古诗词是我们每个语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经过多年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追求学生学习最大化为目标,积极贯彻语文启发式教学原则,着眼点拨这一教学之道,融古诗词于点拨教学中,旨在使学生学习领会古诗词的深刻含义,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联想入题,点拨学习兴趣
“开头犹如一幕戏刚刚开幕的一刹那情景”。导入语的适当选择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使学生放下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可从“点”入“面”,如教授朱自清的《绿》,导入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最传神,夹杂太多的无奈与企盼,朱自清的“绿”又能表现什么呢?
二、突破入门,点拨课文意旨
选准课文总体把握突破口,能培养学生总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对理解课文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教授《故乡的榕树》,可从“乡思”切入,设计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跃然纸上、“却上眉头”。再如教授《鸿门宴》,为多角度凸现项羽这个“失败英雄”形象,可引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不肯南渡的史实,讽刺了项羽怯弱心理;可引毛泽东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借项羽典故告诫人们不要沽名钓誉等等,在调动学生兴趣,增加见识,拓宽分析问题思路的同时,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文学形象。
三、融情入文,点拨感情基调
每篇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叙述对象,对一篇文章确定一定的情感基调,让学生带着情结学习,有助于增强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提升对主题的把握力。对于秋天,人们或许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赞叹,但《故都的秋》,郁达夫是要表达遍地落蕊枯叶飘零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伤感、悲凉和寂寞孤独的心境,于是,可以选择温庭筠词中别具风格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洲”。江水般的忧愁,无尽的等待的意境点拨了本文的感情基调。《边城》问世之时,其他作者大都大书社会之黑暗、吏治之腐败、人民之痛苦,教授时如何理解沈从文通过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可引入苏轼《定风波》,通过理解“人生风雨不要怕,一边唱一边往前走”,点拨《边城》抒人性的纯洁与美丽,对生命的信任和期望,尽显对人类的爱。
四、引征启知,点拨文意理解
准确理解字、词、句、段,根据有效信息,筛选出其中精炼、优美、有丰富内涵的语言材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教授《绿》时,为尽快使学生掌握“招引”、“踞”、“钻”等词,可以出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找出把静写动了的字,讲明原因,理解特点,再对课文中的这些词进行点拨,学生自会迎刃而解。教授《猎户》,“文似看山不喜平”,经过一波三折,蓄足气势,才让董昆出场,对此,可以引用《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突出了“距离才能产生美”的道理。在这些枝节上进行点拨,避免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结果,使学生豁然开朗。
五、迁移入境,点拨文章分析
文学无涯,教材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学习贵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把课内外的知识融汇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天山景物记》有一个知识点——反衬,可以引用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和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从而引入“反衬”,同课文作比较,点拨迁移。闻一多《死水》要重点领会“死水”的象征意义,可引入黄巢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菊花一改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性的动态美,成了广大被压迫民众的象征,从黄巢改天换地的英雄情怀引出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六、延宕结尾,点拨延伸想像
在结束阶段,须给学生在文章的氛围中注入深刻的理性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回味无穷。《汩罗行》字里行间渗透作者对屈子的怀念之情,可以引入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过万重山》可以引入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句本是怀人之句,用在此处,哲理丰富,蕴意深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引用古诗词进行语文点拨教学,在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唤起学生新鲜感觉”,提高学生把握课文材料的能力,让古诗词这朵文学奇葩在语文教学中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教学中的点拨作用】推荐阅读:
点拨作用09-08
数学教学的点拨艺术08-04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07-16
幼儿园教学反思:变“点击”为“点拨”09-21
以学为主、适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08-08
技巧点拨06-06
点拨06-14
语言点拨09-12
有效点拨10-23
点拨引导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