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2024-07-16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通用8篇)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1

小学语文展示环节中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

教学案例

教师的点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课堂指导的方式是点,是引导,提示。而不是灌输,不是把问题详详细细的一步不落的讲解。而是用高度凝练、简洁的提示性语言去引导学生的思路。思考的重点放在学生那边。另一层意思是点的面不要太宽,要有针对性。不能去指导学生已会的内容,不能整个问题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点(学生困惑点,知识重点,难点或可以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做指导。拨是拨乱反正,把学生从错误、从毫无头绪的困惑中引导出来。下面,我们通过《怀念母亲》教学案例来体现教师的有效点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生:季羡林先生。

师:(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介绍。

师:(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请同学们默读《赋得永久的悔》。

生:默读,交流感受。

师: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板书《怀念母亲》)读出“怀念”的情感。生:齐读课题。师: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抓住重点语句,品读

(一)品读怀念“生身母亲”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评价朗读)书读得很熟练。有你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终天之恨”

师:谁能联系课文,帮助这个同学弄懂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师: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生:朗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师:体会的很用心,掌声送给你!

生:“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孩子。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看你还能读懂什么?

生: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亲的渴望。因为作者觉得只有拥有母爱,自己的灵魂才是完全的。

生:失去了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只有遗憾和悔恨一支充满了作者的心头。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季老先生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呀!正像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交流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生:带着体会和理解,动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她仿佛让我看到了季羡林的那颗悔恨之心。

(二)研读思念“祖**亲”

师: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3——6自然段,批注感受。师:谁能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 生:对祖**亲的怀念。

师:此时,你最想和大家交流哪些语句及体会?

生:“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让我知道了作者远离故乡,身居异国他乡,常常会想到生身母亲和祖**亲,对她们的思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师:这句中的“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也”字,我体会到祖**亲和生身母亲一样,常常来到梦中。师:是呀,“也”字很巧妙地将祖**亲与生身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的心目中两者同样重要。

生:我想和大家交流作者第一篇日记中的语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从这里知道了黄昏时作者心中充满了凄凉,还有一些甜蜜。师:“凄凉”和“甜蜜”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生:不矛盾。

生:“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与母亲、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不免有忧愁,有思念。师:他为什么又是“甜蜜”的呢?

生:我想是作者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作者的心会进行怎样的活动,他得心会到哪儿,他的心会看到什么呢?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生:想到了祖**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亲,他把自己的祖**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寂寞的心啊。

在这个句中,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作者对祖**亲的情感? 生:“糊”

师:糊是什么意思呢?

生: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也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谁来给老师和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请学生朗读)

师: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生:从第二篇日记我知道了作者从房东太太身上懂得了外**亲和祖**亲是一样的,都很关爱孩子,思念孩子。师: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房东太太吗? 生:从房东太太的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师:此时的季羡林先生是什么心理? 生:自己非常的懊悔。

师: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只回家呆了几天。但是这几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可能是这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几天。而此时季羡林他突然明白了,突然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他也对一个字理解的更加的透,更加的深。哪个字? 生:恨。

师:同学们读书时,能够做到边读书边感悟,很了不起,这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老师看到大家的学习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很高兴。生:我来和大家交流作者写的一篇散文《寻梦》的最后一段:“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地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我知道了作者努力地在梦中寻找母亲的样子,可母亲的样子和容颜模糊不清。

师:作者看不清母亲的面容,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母亲呢? 生:梦里,在泪光当中。我们看,他在泪光当中苦苦的追寻着„„

师:同学们拿起书,在这一段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梦里寻母的情结,看清了吗?(没有)。这一看,就整整八十年啊,八十年过去了,季老先生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母的清晰的面影。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四、学习写法,首尾呼应

师: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抢答)首尾呼应。

师: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真挚的情感,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我们要学习本课的写法,在习作中掌握运用此方法。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播放歌曲)生:唱歌。

师: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感受到了歌唱者的一颗滚烫的爱国心!

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中国心,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师: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海外游子对祖**亲的无限思念和热爱,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你最想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呢?

生:我想办一期《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生:我想给大家读爱国名言、古诗词。生:我想给大家推荐一篇爱国文章。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2

“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善教者, 必善问.课堂提问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激发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因此教师应练就课堂三重功——发问、追问和点拨, 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一、发问——开启思路, 让自主课堂有的放矢

1.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 过于深奥又使学生不知所云, 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 这样思考性的提问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2.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 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 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 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足够长的时间思考问题;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 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仔细说明、斟酌、补充或修改他们的回答, 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系统、完善, 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二、追问——于无为处而无不为

“行是知之路, 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在无疑处设疑, 于无疑处质疑.

1.设置“陷阱”追问,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典型错误, 有意识地设置“陷阱”, 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辨析, 以错悟错,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2.一题多解追问,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编制有两种以上解题方案的习题, 通过这类习题的不同解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突破常规, 寻求变异, 注意各分支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探究多种解法, 尽可能找到独特、巧妙的最佳方法.

3.一题多变追问,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变化一道典型题的条件、结论、形式等继续提问, 将原题包装成新的题型, 改变单调的习题模式,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增强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点拨——画龙点睛, 创造“自主”与“点拨”的共振

点拨, 意思是“指点、启发”.教师用不着痕迹的点拨, 引领学生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对学生学习知识, 发展思维, 认识客观世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找隐藏在暗处的可利用资源——类比点拨

类比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学生的思维避免不了会出现障碍, 但渗透在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方式肯定在以前解决问题时应用过, 这时, 教师不必直接揭示处理问题的方法, 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与要处理的问题类似的问题, 让学生类比两个问题的题设和结论来处理新问题.这种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概括总结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很大.

2.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散点拨

课堂学习中, 一些学生总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去处理问题, 这时他的想法尽管可能会走些弯路, 但教师不要强行遏制学生沿自己的想法继续下去, 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点拨时, 将学生的不同想法归好类, 做好概括呈现给全班同学, 让学生找出自己解题思路的优劣, 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 课堂上会更民主、更平等、更和谐.

3.解释你的理由——试误点拨

在学习活动中, 经常会出现学生的思维是错误的, 此时教师切不可直接点出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向下走, 教师可推波助澜, 让学生的错误很清晰地暴露出来, 直至自己醒悟为止.有时学生很难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不妨让学生说说每步的理由, 这种点拨策略, 对出错的学生, 或以后还会出现类似错误的学生帮助很大, 它会教会学生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思维.

4.多给学生一个选择——反问点拨

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 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状况, 此时课堂上会很活跃, 学生希望老师做出正确的答案.这时, 教师要实施反问点拨, 先多给学生一个选择, 通过一个假设或一个反例图示让学生去诊断自己的思维, 对学生而言, 往往比赞扬和奖赏更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 让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3

习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素材,是教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通过习题的变式教学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所构成的认知体系以及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是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内容。

现在的教学资源很丰富,教学资料随处可得,用哪种资料的习题,不用哪种资料习题,教师和学生很难作出选择。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所选用的习题应“源于课本”,然后对它进行变式,使它“高于课本”,变式时要紧扣考试说明,以“考纲为纲”。历年的高考题都源于课本,都是课本习题的变式,如何进行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习题变式教学的目的

对于课本的习题,需要教师去领会和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好习题变式的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习题变式教学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习题变式教学,不同于习题课的教学,它惯穿于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与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并存,一般情况下不单独成课。因此,对于不同的授课,对习题的变式也应不同。例如,新授课的习题变式应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习题课的习题变式应以本章节内容为主,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复习课的习题变式不但要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同时变式习题要紧扣考纲。在习题变式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2、可行性原则

选择课本习题进行变式,不要“变”得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变式题会让学生认为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难度“变”大的变式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因此,在选择课本习题进行变式时要变得有“度”。

3、参与性原则

在习题变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不要总是教师“变”,学生“练”。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习题变式教学的方法

下面以课本的一道习题为例,谈谈习题变式教学的方法。

原题:求曲线上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

1、条件一般化

条件一般化是指将原题中特殊条件,改为具有普遍性的条件,使题目具有一般性。将课本习题条件一般化,引导学生挖掘条件,是设计变式题首先考虑的一种方法。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1:在曲线上求一点M(X,Y),使它到点A(a,0)的距离最短。

将原式的特殊点(原点)改为一般的点A(a,0),这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学生容易接受。

2、改变背景

改变背景是指在某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另一些条件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变换习题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2:已知抛物线 与直线y=kx+3没有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

也可进一步改为:

变式3:已知抛物线与动圆没有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

3、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在教习题变式的过程中,要创设情景,引起或指引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的身边”;通过联系实际的习题变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4、一只高脚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它的函数解析式为 ,在杯内放一个玻璃小球,问多大的玻璃小球才能触及酒杯的底部?

这样的变式练习,学生可以实验得出,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得出,通过这样的练习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变换条件和结论

变换条件和结论是将原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所变动和加深,但所用的知识不离开“源题”的范围。这种变式习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类型而定。例如,在高三复习时,可将原题变为:

变式5、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1)准线是;(2)顶点在Y轴上;(3)原点O到此抛物线上的动点P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 。若存在,有几条?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将常规题变为探索题,是设计变式题的又一途径。由常规题变出来的探索题,对学生来说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

四、习题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所选用的“源题”应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课本习题

均是经过专家学者多次筛选后的题目的精品,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它。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的习题,编制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和多题一解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对习题的变式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例如,在上完《椭圆和它的标准方程》的例3“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后,可将此题目变为:

变式1、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变式2、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3、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为 ,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变式4、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为 ,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1是对例题的模仿,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过程;变式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并要进行分步

讨论;四个变式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

3、纵向联系,温故知新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对习题的变式要注意纵向联系,要紧密联系以前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也得到复习、巩固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哲学道理。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后,可将课本中的例3“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可变为:

变式1:选择题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的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没办法确定

变式2:证明题

求证: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变式3:探索题

问: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有何关系?

通过上述变式题的练习,既巩固了抛物线的定义,又复习了圆与直线的知识,也复习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等,从而达到了变式练习的目的。

4、紧扣《考试说明》,万变不离其宗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习题的变式要紧扣《考试说明》,要以考纲为“纲”进行“变”;不要“变”出一些偏离考纲的“繁、难、杂”题目来浪费学生的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4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护垭中心校 齐良利

问题的提出

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其今后工作、生活的质量。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老师们在历次的教学改革中也作出了种种努力,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指责还是此起彼伏。原因何在?教学的高耗低效还是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各方面成长,教师的主宰意识还是很难得到彻底改变,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认可度还不甚满意。据一项调查表明,在问小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哪一门学科时,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语文„„”令调查者寒颤与咋舌。课堂教学有如下问题:

1、教学目标盲目。

在备课时很多老师往往照着教参抄,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课堂实施时目标性很差,全凭“感觉走”。有些教师备课时,目标制定没考虑“三维目标”,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学习的态度放在学习的首位,然而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也往往置这些目标于不顾,致使学生兴趣索然,课堂气氛沉闷。

2、教学预设单线。

一些老师在预设教学时,往往关注的是每篇课文的字、词、句、篇,然后是写作方法、写作特点等,使应该充满鲜活生命色彩的语文课演变成繁琐的条分缕析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严密的问题,让学生追求老师头脑中的标准答案,直到回答到老师满意为止,整堂课充满了繁琐的分析。

3、教学过程封闭。

课堂上教师习惯用自己的设计思路去统一学生的学习,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学生得“一切行动听指挥”,既不能在自己感兴趣地方“细嚼慢咽”,也无法在没意思的地方“囫囵吞枣”。教师似乎只喜欢那些顺从听话的学生,而对提问的学生表现出厌烦、敷衍,或以为在刁难自己。教学的专制,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的张扬,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和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预设和封闭。由于教学本身缺乏对学生智慧的足够挑战,学生的生命活力无法在课堂彰显,教学过程成为演“教案剧”的过程。

4、一些公开课,为展示而展示,成了众人精心“包装”后“成果”的集中炫耀。

这样的课,虽然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一帆风顺,实质上已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以上现象导致了现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低质、低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行为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正是基于此而提出。

一·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意义:

1、让学生通过文本教材中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获得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对心灵的启迪,获得某种意义与启示,获得品格和人格的提升,找寻生存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美好境界。

2、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力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生态的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绿舟。

3、可以寻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深入推进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4、让新课程理论真正地贯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缩短理念与实践的差距,从而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与专业水平。

二、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过于追求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合作、对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所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人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是相统一。

三、课题中有关概念的界定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再说得具体化一些,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愉悦心情,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师生激情澎湃,思维灵动,情感交融,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能引领师生亲身体验语文的内在美,让语文进入师生的内心世界,进而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生命成长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标准,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那样:“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效教学,体现在教师要有效地讲授、有效地提问、有效地倾听、并有效地评价学生。

有效的讲授:是指教师讲授能够吸引学生,教师讲授总能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讲授的时机、内容、方法、时间恰到好处。有效提问与有效倾听:有效教学的基本课堂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总不能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问”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避免“封闭”的问题,避免“满堂问”、“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带来的问题就是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其实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认真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肯定也是从“倾听”那里得来的。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也是一种对话,好的老师总善于倾听。

有效的评价: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大,当然除了对文本的分析、阐述的语言外,教师的课堂调控语言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调控语言大部分是以评价学生的分析、理解为主的,所以其评价语言的作用不可小视。评价语言要以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为主,把学生情感的变化作为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感情的发展确立教学进度,评价语言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要丰富,其次教师要把握好评价时机,采用适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还要启用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课堂高效。

四、课题研究目标:

1、增强新课程三维目标意识,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关注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实现课堂多向互动,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溢彩,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2、探索出一些师生互动、高效、简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策略、新做法。

3、通过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与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活用教材并有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五、研究内容

要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要使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精神,使课堂成为师生勃发生命溢彩的精神乐园,要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和调控等功能,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教学预设的有效性。教学预设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也强调不备课不能进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没有教学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无法实施有效教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实质;要心中有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发,要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积极创设条件。

3、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如果说预设是枝,那么生成是叶,二者相辅相成。有枝无叶不丰,有叶无枝不实。精心备课是一种预设。有了精心的预设,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而如果有了精心的预设,教师却按部就班,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又显得太枯燥,课堂缺少了一种灵气与活力。课堂的生成,有教学资源的生成,还有教学过程的生成。而生成有效的关键因素是要求教师做到目中有人,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一举一动。只有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与学生的思维轻轻碰撞,才能产生静池中的一缕缕波纹,或激起一阵阵浪花。课堂生成的价值,就在于让课堂荡起理性的清风与诗般的涟漪。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动态过程的有效。

六、研究的具体策略

1、根据学情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目标指向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总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重视知识与能力的习得,而且更要注重习得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情感的发展。当然,目标可能很多,但也并不是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每篇课文,每节课都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目标不要过多,过滥,不要宽泛。在一篇课文中,或一节课中,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中的哪一项能力,达到什么程度等等,教师都要了然于胸,心中有数,明确到位。力求克服老师们在制定目标时照抄教参、随意制定目标的现象。

(2)目标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目标,也要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应根据本班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与能力制定一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当然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各方面知识与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这样可提高教学效率。

(3)目标确定根据学情而定。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情况各异,所以备课时要考虑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提出较低的要求,也可以由学生视自己的情况自定学习目标。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群体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都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人而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恰当提出教学目标,以期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实行充分、开放的预设。

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是进行充分的预设,没有预设的课肯定不会是一堂优秀的课。缺少精心预设的教学是不完善的,而不认真进行预设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因此要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进行有效的预设。

(1)钻研教材透彻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教师是教材,倡导教师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与水平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所以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立足大语文的角度和语文课的总目标对教材中的文本材料进行深度地钻研,对文本内容融会贯通,再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角度或切入点对文本教材进行深加工、预设,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并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文本知识激活、串连,形成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特色,从而达到高效。

(2)了解学生全面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会经常性地遇到被学生中涌现的意外问题而牵制教学进程,一时老师会可能很尴尬,究其原因,除了老师教学机智不够丰富外,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不了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基础的过高或过低要求,都可能导致课堂意外的发生。所以预设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认识水平,然后在这基础上预设教学板块与流程。如果教师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开放性的预设中就要多考虑几套预案。只有在了解学生基础上的教学预案,才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情感,学生才会反复地品味、琢磨和交流,才会产生出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才会有创造思维的闪现,才会实现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全发展。

(3)教学设计板块化。现在的课堂教学倡导开放、民主,所以板块化的教学流程比较适宜这样的教学。这里的板块化是指教学结构板块。一堂课总是有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教学结构,这些结构大多由几个或多个问题情境组成,这就构成了教学板块。然后就在板块的牵动下,由教师、学生共同商讨,以交往互动为主要方式确定教学思路,生成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的整合优势,将培养目标整体推进。板块式教学把语文教学看成一个有机的、不可肢解的整体,每个板块都有一个集中的问题情境,有较大的课文覆盖面,有较强的对外辐射力,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功能。它与传统的线形教学思路不同,能变原本单一性的语言训练为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能力求改变分散为集中,繁杂为简约,单一为综合,慢节奏为高效率,从而使语文三维目标在整体中优化,在整体中推进。

3、坚持适度有意义的教师讲授。

讲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讲授的优点是教师能很经济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还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概括教学内容,从而有助于理解。但要使讲授有意义,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准确、简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逻辑性强,讲授的时间也不宜过长。适度的讲授中其实也有师生情感的交流,也有师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强化。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学习是否有意义,并不取决于教学或学习的方式,而决定于是否满足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只要教师正确、适度地运用讲授,它也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

4、构建生态、平等的过程。

(1)教学环境和谐化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像,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基决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2)教学过程生态化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注重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东西,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不管多么的正确或多么的错误,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料,我们教师要利用并开发好这些资源,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生态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胸有预期目标外,还可根据教学活动的变化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走向更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所以可从“学生的开口说话”中生成,找准起点,因人施教;也可从“学生的回答”中生成,由此及彼,趁热打铁,还可从“学生的提问”中生成,顺势延伸,乘胜追思,这样就有可能达到“无法预约的精彩”。

课堂上,我们不在于教师解开了学生头脑中多少个问号,而在于学生产生了多少新问号;不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么严密,而在于是否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的探究欲。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获得知识的同时是否培育了足够的自信。要突破课堂中心的局限模式,向社会拓展,向生活渗透,向所有蕴含着真、善、美的文化领域开放。

(3)教学地位平等化。我们的教师就是心肠太软,而对一篇篇意蕴丰富,情感灵动的课文,恨不得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感受一古脑儿地传递、输送给学生,殊不知,教师头脑中的东西只不过是他从教参那里学来的,然后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所以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学生们的诉说,拼命地追求在他们认为无疑是标准的答案。然后居高临下地评价。但是在追求这正确的背后,教师却忽视了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儿童是活生生的有着丰富情感的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这种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做法,禁锢了多少鲜活的思想,泯灭了多少创造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把自己放在思想主宰、知识权威的神圣地位,试问,这样的课堂“对话”会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吗?会有思想与思想的交锋吗?真正的对话首先要做到师生平等,教师要蹲下身子细心地聆听学生的声音,真正的教育应该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又必然从真诚的倾听开始。在蹲下身子的倾听中,我们将听到学生思想的“抽穗”,思维的“拔节”,情感“裂变”的声音,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

4、实施煽情、愉悦的评价

(1)教学评价煽情化。教师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同时评价要注意适时、适度。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同时教师语言也要又幽默风趣,评在关键处,煽在动情点,这种煽情性的评价,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升温,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语文,增强实效性。

(2)教学心情快乐化。快乐不仅仅是课堂表面上的那种“活跃”,快乐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激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需求。而语文课上的“快乐”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诗意,思维的灵动,个性的张扬。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向快乐。它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喜欢语文课,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愉悦;二是喜欢阅读和写作,在此其中能够感受到读写的快乐,能够欣赏到语言文字内涵的哲理美、诗意美;三是能够积极参与创造性的语文活动,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如果学生能始终怀惴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上述的教学活动中,其效率肯定提高。

5、寄希望于教师素质的锤炼、提升。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现在大多教师对一些新理念还只是一知半解,很难有效指导教学实践;再加上现在的班级人数多,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耗去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教师处于新旧观念的过渡时期,观念碰撞上的矛盾也在困扰着教师。现在虽有部分名师,他们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有灵活的教学机智,能够捕捉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动态课程资源,去实现“无法预约的精彩”,但这样的老师只是凤毛麟角。大多的一线教师,教学目标不能准确制订者有之,教学设计杂乱无章者有之,重点、难点偏移者有之,照本宣科、机械串讲者有之。更有部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不强,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都不到位。所以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素质的磨炼、提升已是迫在眉睫。可以通过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也可以发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提升。当然只有教师的真正内需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素质。

七、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主人,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2、实践性原则:由于方案还只是一个预案,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还必须亲自实践才知道。尤其是在课堂动态生成的把握与驾驭上,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与锤炼。

3、全体性原则: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所以教学中要兼顾中下学生,不让每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4、动态性原则。由于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会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存在,而且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是不可预设的,因此,教师要灵活动态地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小细节而又要不违背文本目标的实施。

5、开放性原则:指内容、空间、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放。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大胆打破原有的课堂座位的格局,多种组合,使得活动的氛围更协调,更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角色互换;有利于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理论学习法等

1、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课改年级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对比实验法。分别在课题组成员所教的班设立实验班进行实施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验,并设立相应平行的对照班级进行比较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5、理论学习法:边实验边学习相关理论,用以支撑教学实践。

九、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1)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针对问题,提出研究课题。(2)学习相关理论。(3)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课题方案进行实施。并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不断改进、完善方案。

3、总结阶段:收集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写出成果报告。

十、研究对象

各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各个班级,涉及低、中、高各个学段。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5

2011年11月承担本课题研究以来,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下,目前本课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了及时反思前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和任务,现将前面进行的探索研究作以下总结:

一、研究已经取得的进展

1、更加清晰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实验之初,由于定位的模糊,导致我们的研究走了一些弯路,我们在“改进实验,制作课件” 上花了很多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受时间、技术水平的制约,完全靠我们自己创新来改进实验、设计实验实现起来费时、费力,比较困难,课题组通过商议,决定适当采用“拿来主义”,只要能提高实验课的有效性的所有实验,我们既可借鉴别人设计好的实验,也积极自己创新、改进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另外,在第一阶段我们研究的内容过多,每个成员研究一个相对独立的子课题,由于课题组成员时间和精力有限,每个人研究的能力不同,使有些内容研究很困难,所以又对研究内容略加以调整,大家共同研究所有内容,使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

2、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过去,部分老教师认为讲实验比做实验节省时间,嫌做实验太麻烦,通过每周备课组大家共同的研究,他们认识到实验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在所有教师都积极上实验课,老师们能做实验绝不讲实验,甚至一些练习题中出现的实验都通过实验来演示后,再分析讲解,还增加、改进了不少实验。

2、通过第一阶段对学生分组实验课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论:认为对于程度好的学生用“明确目的----预习实验----讨论注意事项----学生动手实验----师生共讨出现的问题----反思总结”方法较好,但对于程度差得学生用“预习---教师演示讲解注意事项及操作步骤---学生动手实验---反思出现的问题”效果更好。通过中期的实践和研究,并在多个班级实践后,我们得出另一个上学生分组实验课效果较好方式:“明确目的---预习实验----由学生演示----其他学生指出不足、纠正错误---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师生总结注意事项”,以后做分组实验还需继续实践和研究。

3、整理了绪言、分子的基本性质、燃烧与灭火、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等内容的实验设计。

如:本课题组成员---杨克新的《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设计》

实验

1、实验步骤:分别将玻璃棒和小木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实验现象:玻璃棒不能燃烧,小木棍能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

实验

2、实验步骤:分别将足量红磷和白磷放在两支试管里,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开水的烧杯里。

实验现象:红磷不燃烧,白磷能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条件之二: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实验

3、实验步骤:将一支试管倒扣在开水里的白磷上方。实验现象:白磷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条件之三: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

4、实验步骤:迅速用塞子将实验2中盛有白磷的试管塞住。实验现象:白磷熄灭。

实验结论:灭火的方法之一:隔绝空气。

实验

5、实验步骤:分别点燃两支火柴,用嘴吹一支,用书煽一支。实验现象:两支火柴熄灭。

实验结论:灭火的方法之二: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整理了部分用动画代替有毒气体的实验或抽象内容,直观形象。如:以下内容截取自贺兰四中课题研究成员——马向吉 《多媒体教学与化学实验探讨》

有些化学反应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在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时易造成一氧化碳泄露而发生中毒,为保证实验现象逼真和安全,利用可见模拟演示也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2)模拟液氮的冷冻作用。对液氮、液氧等物质的用途,学生大多数未见过,只是靠死记硬背它们的用途,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种用途的原理,对于各个环节也可以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3)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例如,水通电电解水试验,从分子和原子角度上去分析这一化学变化的实质,与其让老师大讲特讲,还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给学生演示水通电发生化学 2 变化的实质,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直观地通过直观感觉得知:水分子先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一个氢分子。学生通过观看不仅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也懂得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仍是从属地位,所以不能用多媒体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5、研究了一些创新实验,并取得一些奖项,课题组成员马向吉老师设计的《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获自治区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刘继斌老师设计的《高温煅烧石灰石的绿色演示》获自治区级二等奖,杨克新老师设计的《多功能实验演示器区》获自治区级二等奖,李彦老师设计的《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简单实验》获自治区级三等奖。贾淑玲老师设计的《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获自治区级三等奖。

6、指导学生自制教具,并参加上级部门开展的实验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刘继斌老师指导的《自制净水器》获自治区级三等奖,刘继斌老师指导的《酸雨模拟实验》获自治区级一等奖,马向吉老师指导的《水电解器》获自治区级二等奖,李彦老师指导的《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获自治区级三等奖。

7、课题组成员实验光盘课也获得了一些奖项:李彦老师的光盘课《制取氧气》获银川市二等奖,马向吉老师的光盘课《燃烧与灭火》获银川市二等奖,刘继斌老师的光盘课《二氧化碳的性质》获银川市三等奖。出现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较贫乏,电脑的使用水平有限。我们在备课组会上讨论的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际上课时也已用这样的方法上了,但许多实验都有图,用图表示更直观,教师用电脑不会画图,用文字叙述又过于简单,阻碍了我们归纳的内容的上传。我们会请教信息技术教师较好画图的方法并能尽快熟练。

2.课题组成员教师由于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备课组会上研究的较深入,但交来的归纳材料过于简单,有应付差事的表现。下一阶段研究中设法调动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的工作更扎实,做好整理、总结工作。

3、由于学校人事调动,导致课题组成员有所改变;最初研究内容还包括如何指导学生做一些学生家庭小实验,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现认为研究内容太多,无法顾及,将这一内容去掉。我已在实施方案里将人员变动及内容变动加以修改。

三、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1、深化课题研究。

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每一阶段研究什么,注意材料的积累,使本课题能继续深入研究,争取有一些有关课题的论文能获奖。方案进行修改,更细化子课题及每一阶段要研究的内容,使课题实施方案更有计划性。

2、继续学习,提高电脑使用水平及理论水平,为课题研究的整理归纳奠定基础。

3、按照上下册的内容,将我们好的实验设计,实验改进归纳成册,可作为校本教材,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有关实验的各种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好的实验动画积累做成光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自制教具及科技创新大赛争取获奖。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6

一、(一)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1、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开展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

新颁布的上海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观

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很明显,新标准更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更注重学法的研究和指导。重新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其方法的有效性,正是建立在进一步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2、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二期课改的深入进行需要英语学科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发

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是指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原则和实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有效教学行为。此外,课改中新课程方案注重新“三维目标”的培养,它将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性标志。要实现这一教学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多种学习方式,将接受性学习与体验型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因此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是帮助我们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3、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目前教学状况下,学生的英语学习依然被赋予了更多的应试色彩,重知

识,轻能力;重书面,轻运用能力;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英语教学离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越来越远。教师抽象地、孤立地教授给学生知识,已经导致了学生“惰性知识”的产生,这种现象也违背了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而教师的主导正是使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4、我校英语教学效果提升,也需要在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 在我校几年来的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仍然倾向于传统的讲授式教

学,或者一味地让学生活动、探究,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有时虽然能够将教授和探究简单结合,但缺乏必要的整合。

探究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没能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从而不能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课题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相整合,从“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出发,关注探究和讲授的不同作用和意义,对英语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进行研究,从教学策略的各个维度处理好探究与讲授整合的关系,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能,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理论价值

1、新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教师主导作用实现途径的研究,既是教授策略的尝试、探索,也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所以,在教育学、心理学都又很有价值。

2、开展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可以对国际教育界在重新关注“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即“混合式学习”),加以验证。

3、开展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相整合,从“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出发,关注探究和讲授的不同作用和意义,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探究性教学适切性进行研究。从教学策略的各个维度处理好探究与讲授整合的关系,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能。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有一些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了对英语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与经验。例如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叫做“产婆术”,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获得问题解决。他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做使知识自己的产婆。”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J.J Rosseau)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就记载了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事例。一次,老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老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论著中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相机”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主导。孔子强调“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惜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当学生心理想弄通而未弄通的时候一愤,口里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教师的主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子的“相机教学”、“启发教学”是我国古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宝贵财富,对我国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世界教育至今还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也有不少学者、专家、教师都对英语探究性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做过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著名教授张正东明确指出“外语教学是以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目的语)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上,同时也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影响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并最终使他们摆脱经验性的学习,做到把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变成一种自学行为。

三、关键词的界定 本课题里的“探究(Inquiry)”就其本义,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求本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本课题里的“探究”是指一切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三个维度。不同内容的探究在目标设置、探究问题及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探究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根据自主(独立、合作)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过程所设计和展开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具体点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它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提高探究性教学的适切性,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一方面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本课题里的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是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使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使学生每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

四、研究目标

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策略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课堂教学的小情景,拓展和眼神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把问题无形之中转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材料的引导等途径将这些问题无痕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探究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去思考,去回答。此外,在课堂上更要磨炼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学生认真倾听,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思维的灵感在不知不觉中闪现。

五、研究内容、1、英语研究性学习现状研究: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出问题,进而对提出的有价值问题加以阐述,引入研究,并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难点,也是最具有活力、创造力的亮点。

2、探索新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策略;

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

3、探索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的途径与方法。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与传统的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教师讲解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了解与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成果为我所用。

2、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研究,边研究边反思,及时调整策略。

3、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确定、讨论和评价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参与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七、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探究性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应用时产生的问题。

2、针对出现的问题,尝试采取新的训练模式,真正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具体过程中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策略

八、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1、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中学英语

高级教师,她常年工作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线,曾参加过各种级别的课题第一线中研究,并成功撰写、发表过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诸篇论文。

2、研究的外部条件

学校领导、教科研室积极支持教师的科研热情,主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与援助。研究对象是经过中考筛选过的区级重点中学学生,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较高。学校的硬件设备较先进,因此实验的数据统计较准确、可靠,新的思维方法和训练策略能较顺利的开展。

九、研究过程

1、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4月)

1)、对目前高中英语状况作调查与分析,找出起点,把握研究的各种动向。

2)、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作研究借鉴用。

3)、研究现有的英语课题研究模式与方法,提出自己的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二)中期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10年4月)

1)、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的英语素质进行跟踪调查,作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操作方式。

3)、定期作好工作总结,对实验效果做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反思实验中的存在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

(三)后期实施总结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

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作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操作体系。

2)、分析各种数据。

3)、汇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2、最终完成时间:2010年6月底

3、最终成果形式:论文、结题报告

十、主要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彭钢,张晓东.新课程的理念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5、吴欣 “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 〈〈课程.教材.教法〉〉,2001

年第1期

6、黄炎真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7、李鸿 《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7

一、引导阅读———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石

学会阅读教材,这是一种基本技能。作为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初中地理教材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材,一般采用文字与图像来加以表述的。文字的叙述要求是很高的,力求准确、生动、概括、易懂。而图像则要求清晰,鲜明,突出重点。其中,有地图、景观素描插图、照片、统计表等,均是教材插图的主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一些地理老师往往担心学生不会或不愿去阅读教材和理解教材内容,就一味地灌输,一味地讲解,一味地照本宣科,越俎代庖,大讲特讲,全盘托出,而学生却一味地听呀,记呀,抄呀。这样一来,老师显得很“崇高”,很“渊博”,却教得挺“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效果怎么样呢?不用多言,可想而知。那么,作为我们老师,要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一是阅读教材之前,提出阅读要求与问题。二是阅读之时,要有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三是要教会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比如说,地点名称,地理方位,产地特色等等,在阅读时应该加以注意并做好圈点,以增加记忆。

二、激发兴趣———初中地理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习的车轮就不能前行。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好初中地理学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是很多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但其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在此,笔者仅谈两点。

(1)借用游戏,激发兴趣。说起游戏,很多人似乎认为这是“小儿科”,是小学生、幼儿所钟爱的活动,与初中学生沾不上边。其实,初中学生对于游戏依然是有兴趣的,依然是喜欢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时就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如游戏的操作。比如说,“中国政区图”,我们可以根据多媒体设备技术,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激活了地理课堂教学。那么,要怎样做呢?笔者不妨在此描述一下:首先,简介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活动是分两轮进行的,每轮活动都是在电脑上完成拼图的,不同的只是第一轮可以看课本,即《地理》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页“1.7中国政区图”),并按照地理方位排列。而第二轮则不能看课本,也是同样按照地理方位排列。其次,引导学生按照上述规则动手操作。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把静止的图激活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味道”,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教师能力“炫耀”,引起好感。大家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只要学生对老师喜欢了,就会对老师所担任的学科喜欢,正如人们所说的“爱屋及乌”那样。而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要善于表现,使学生知晓,从而引起学生对老师才学的倾慕,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担任学科的兴趣与热爱,进而增强学习动力。比如初中地理有些知识是要记忆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作基础,便谈不上学习的优秀。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地理知识巧记的一些方法,在方法公诸于众之前,老师有时候可以“炫耀”一下,以引起关注,激发兴趣。例如,笔者把一些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事先记住,如“陆地表面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陆地表面最低点———吐鲁番盆地 -155米,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1500多万人。”这些知识内容,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上“卖弄”一下以博取学生的“好感”。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喜欢,进而喜欢初中地理课程。

三、点拨探究———初中地理学习的深入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同样也要注意优化。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吃透教材与学生,根据实际,通盘考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抓好地理学科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的讲解与渗透。再者,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这就是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活动,很多时候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导。比如说,“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图)教学中,老师是这样点拨学生探究活动的:

首先,分析、出示下面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变化过程。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也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也越简略。2若需要一张内容详细武夷山市地图,则需要用大比例尺;反之,则需要用小比例尺。其次,测量。要求学生带着皮尺、笔、笔记本,并组织他们到学校的篮球场上进行实地测量,测量篮球场的长与宽,并一一作了记录。第三,画画。组织学生回教室按照老师提供的“1:200、1:100或1:50”的比例尺计算并将篮球场画在练习本上(部分学生画在黑板上)。这时,老师适时地引导。第四,讨论。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同一篮球场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得比较大,而有的同学却画得比较小呢?从中能否得出一些规律?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就纷纷举手,争相发言,有的说:“比例尺越大,画的图上距离就越长,反之就越短。”还有的说:“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从而画出所需要的地图。”……

一个地理知识点,在老师设计的“分析———测量———画画———讨论”这个教学流程中得以探究而逐渐明朗并得以掌握,无疑是知识学习的一种深入。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点拨

所谓“点拨”,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点拨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启发、引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

一、找准支点,点拨适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找准需要点拨的支点,并且确保点拨适量。有些语文课文的关键在开头,那就需要教师把教学的支点放在篇首,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等让学生走进文章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整篇课文。

二、找出疑点,点拨适时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文中找出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的“疑点”,那么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文章中有不容易理解的点,教师就要发挥点拨的作用,首先亮出疑点,再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含义理解疑点,锻炼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搭建桥梁,步步为营

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相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这时,学生完全没有思路,所以,教师就要为学生搭建桥梁,指点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为他们搭建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最终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点拨还应该从课文中引申到生活中,帮助学生在其他科目和实际生活中提升学习能力。

四、情绪平和,用词委婉

小学阶段的学生难免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必须注意调动他们的情绪,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适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教师也要注意措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教师要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面对难题无可奈何时给予他们点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明权.浅谈点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1995(10).

[2]陈进娥.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拨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2(09).

[3]张春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艺术[J].教育科学,2014(8).

上一篇:知信行调查问卷下一篇:学校后勤食堂卫生安全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