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的艺术(精选11篇)
点拨的艺术 篇1
所谓“点拨”, 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 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 使其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 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研究数学教学中点拨的功能、特点和方法, 探究点拨艺术的内涵,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素质是大为有益的。
一、点拨的功能
1. 解难功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如直解其难, 则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可促使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 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突破难点。诸如, 一个形象的提示, 可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个生动的比喻, 可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一个简单的演示, 可活化解决问题中所描述的情境;一个有机的复习, 可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2. 引正功能。
教学中常见学生思维偏差, 以点拨进行微调, 可引正思路, 使其少走弯路。诸如, 一个“故错”的运用, 可使学生心领神会而进行自我调控;一个体态语的暗示, 可让学生恍然大悟而进行自我调整;一个小问题的穿插, 可让学生发现偏差而进行自我矫正;一个小故事的引入, 可使学生明白内容而进行仿效。
3. 拓展功能。
小学生易片面理解学习内容, 机械运用数学知识, 巧用点拨, 可诱其变更思维角度, 拓展思维空间。若其思考拘泥于某一种解法, 可由一点生发, 拓展开来, 进行多层次探究;若其思考拘泥于某一方向, 可由一点发散, 铺展开来, 引导进行全方位探索;若其运用知识拘泥于某一形式, 可由一点延伸, 不断开拓, 以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性运用。
4. 整合功能。
小学生由于缺乏驾驭知识的能力, 对所学知识难以形成清晰的条理和整体的印象, 运用点拨可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成点, 连成线, 组成面, 构成体, 以形成知识的整体认识。若学生对知识掌握无序, 可通过“理序”进行点拨, 以求得知识理解的条理性;若学生对知识掌握散乱, 可通过“联系”进行点拨, 以求得知识掌握的整体性;若学生对知识头绪不清, 可通过“比较”进行点拨, 以求得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这样, 就能促使学生根据知识的内部结构和结合规律, 理解、运用和积累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二、点拨的特点
1. 时机性。
点拨要看准时机, 把握火候, 将其安排在学生思维的“愤悱”之际, 只有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 才能拨动心灵的琴弦, 启迪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 教师要细观察、勤分析、巧判断、善捕捉, 一旦学生心欲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之而未能时, 便倾心诱导, 着意点化, 保证点拨的时效性。
2. 双主性。
点拨须建立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 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状态的诱发和利用。教师点拨这一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真心内动”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否则, 就会如王夫之所说:“若教则不愤而启, 不悱而发, 喋喋然, 劳而无益也。”因此, 教学中要始终置学生于主体地位, 要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机会, 而不是越俎代庖。教师通过点拨, 及时把关, 准确定向, 合理调控, 从而保证教学双方的密切配合。
3. 针对性。
首先, 要根据教学情形点拨, 做到情况不同, 方法有异。其次, 要根据教学对象点拨, 做到水平不一, 方法有别。再则, 要根据教学目标点拨, 做到目标不同, 方法有变。
4. 全面性。
点拨要体现全面性, 既要注意知识的理解, 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既要发展学生的思维, 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既要注意情感的因素, 又要注意智能因素。
5. 技巧性。
首先在于目标明确。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能及时发现, 及时变通, “化险为夷”, 并始终指向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在于方法得当。注意打开学生思路, 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 指导学生畅通思路, 而不是代其解答。再则点拨须惜时如金、语言精当、方法简单、过程含而不露。
三、点拨的方法
1. 平坡法。
如果学生面对教师提问紧皱眉头, 可探明原因, 巧指迷津, 减缓坡度;如果问题难度太大, 学生力不从心, 可通过细化及时铺垫, 帮助接通思路, 或通过转换, 迂回设问, 借助原型启发;如果目标不明确, 学生茫然, 可提示目标, 明确思维方向;如因问题情境陌生, 可通过演示, 帮助变通思维。
如:“一台播种机, 作业宽度是1.2米, 由拖拉机牵引, 每小时4.5千米, 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多少公顷?”解答这道题时, 大多数学生对“作业宽度”难以理解。这时, 教师用粉笔先在黑板上涂一大片, 然后拿起黑板擦说:“这是播种机, 现在开始播种了。”同时将黑板擦慢慢移动, 后面留下了一片空白。这时学生恍然大悟, “作业宽度”就相当于“黑板擦的宽度”。
2. 引辩法。
学生因水平和能力有差异, 课堂上常会对同一问题出现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 教师可不作仲裁, 而是抓住契机, 引辩启思, 以统一认识, 求得理解。
如在学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 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判断为正确, 有的同学则判断为错误。此时教师可未置可否, 进而投石激浪, 促其争辩:到底是对还是错, 请联系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加以说明。正方认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就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反方则争辩道: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如下图) :
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BC虽然面积相等, 但它们不是完全一样, 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争辩, 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3. 归谬法。
如果学生答题与正确答案背道而驰, 可将错就错, 以归谬法将学生引入圈套, 让其碰壁, 促其顿悟。如教学“倒数”时, 有学生在求倒数时, 会出现这样的书写:3=、2=, 这时教师可将错就错, 顺势在黑板上板书:200吨=1千克、2平方米=100平方米。让学生感知这是两个完全不等的量, 而老师却用了等于号连接, 让其碰壁, 促其顿悟。
4. 疏导法。
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 则通过点拨引正思路。若问题简单, 则当即给予答复。例如, 学习方程时, 有学生提出:x+5=0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方程, 怎么会没有解呢?这时可告诉学生, 到了中学, 学了负数就可以求出它的解了。若问题复杂, 课堂不便答复, 可告诉学生课后帮助解决。例如, 学习“年、月、日”时, 有学生提出:“日食”、“月食”是怎么回事?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是28 (或29) 天呢?对此, 一般教师备课时往往难以考虑周全, 即使知识面较宽的教师, 当堂也难以回答全面, 不妨顺势提出要求:让我们课后共同去查阅资料, 看谁能找到答案。这样留下期待的环节, 能造成强烈的悬念, 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
点拨的艺术 篇2
高中生物教学提问点拨的艺术
作者/ 何春雷
摘 要:语言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既有知识的灌输,也有教学活动的组织。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提问和点拨是在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遇到障碍时,教师给予的语言指导;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时,教师所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问点拨;学习目标;知识建构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通过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互相联系在一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二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如果说教师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提问就是点拨演员的手段。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情,根据时机,创造性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那么课堂上的秩序就会得到保证,教学形式可以在张弛有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前进。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和原则。
一、突破障碍时的语言点拨
语言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既有知识的灌输,也有教学活动的组织。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提问和点拨是在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遇到障碍时,教师给予的语言指导;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时,教师所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了。
学生的学习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思考中、在问题的解答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往往是蒙在问题前面无法突破,如果这时能有几句关键性的语言,使学生猛然醒悟,那么问题就容易突破了。辅助性点拨,这种发问和点拨的形式一般是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薄弱时使用,比如学生遇到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时,教师要以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例如,当讲“生物的变异”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无籽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学生面面相觑,是啊,西瓜无籽不可思议啊,于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当教师发现学生的畏难情绪后,及时提出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合成部位问题,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等过程,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生长素是无籽西瓜形成的主要因素,植物体内能够合成生长素,才会产生无籽西瓜。(生物教学论文 )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切中了要害,学生的思维顿然开朗,一下子就会找到问题的症结。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语言,学生或许就停留在问题前面,一时不能解决。而此时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可由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散,在大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迂回思考时的语言点拨
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因为一个问题卡住思维,不能前进。教师在这时就要考虑怎样把学生从迷雾中引出,而且学生的困难可以在一些提示和启发下得到解决,这种时刻,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公布出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和思想的余地,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在这时要发挥迂回救国的策略,不直接点名要害,让学生自己通过摸索直达病灶。教师设计几个边缘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是有作用的,但是是外围的问题,给学生一种朦胧的感觉,让学生雾里看花,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自己沿着教师的指点,发散思维,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把这种方式形容为旁敲侧击、迂回曲折、循序善诱、曲径通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建构基础上,找到和难题相关的知识切合点,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例如,讲“遗传实验”时,教师提问:“为什么用豌豆做基因实验容易成功?”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观察学生的表情,从学生的表情中发现他们思考结果的端倪,是很容易、很困难、稍微困难,教师掌握了这些动向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以前学习的基础,设计点拨和引导的语言,确定深浅程度,不能直白,也不能太深奥。直白了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没有挑战感和成就感;深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对学习望而生畏,不利于学习信心的培养。教师可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进行启发:“豌豆属于自花传粉,而且花朵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容易成功。”教师话语一停,学生顿时“啊”的一声,茅塞顿开。这样处理后的问题,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积累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各种知识点的疑问和思考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
课堂上的表现,从细节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而后根据情况,确定怎样点拨、点拨什么、点拨到什么程度。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会怎样?是直通到达,还是迂回到达,这都是教师在语言点拨引导时要考虑到的问题,也是教学有效性得到保证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深刻表现。因此,适时、适当的点拨是教学必须的。
化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篇3
一、点拨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点拨要点在点子上,拨在要害处,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醒悟。
2.适度性原则。点拨一定要适度,即“点”的恰当,“拨”的适度,不可滥用。
3.适时性原则。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点在“节骨眼”上,点在必要时刻,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时,思维的短裂之处,这才有助于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拨动思维延伸。
4.灵活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方法上的灵活;二为程度上的灵活。点拨要根据课型、知识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灵活安排。
二、点拨的类型
1.向导点拨。预习新课的点拨,如同出征前的战斗员,通过点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好和自觉性。
2.比喻点拨。化学的理论教学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假如用空洞的言语平铺直叙地传授,学生听起来乏味,效果当然差,不防运用比喻点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3.联想点拨。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把目前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当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要及时指点迷津,勾起学生的联想,经常峰回路转,令学生惊讶万分。
4.范例点拨。授课过程中的范例,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会解某一道题,而是通过思路方法的点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给学生以鱼的同时,更要教会以渔。
5.归纳点拨。归纳总结中的点拨,既要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与要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要将知识归纳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连点成线,并顺利归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有时还要巧设悬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6.实验点拨。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看到那些玻璃仪器外形各异,洁净透明;各种药品赤橙黄绿,五颜六色;化学反应激烈奇幻,生动鲜明,最易激发学生的爱好,引发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篇4
一.理解文意, 适量点拨。
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 如何让学生准确的理解文意又是阅读教学的难点。用新课程理念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当好“引导者”, 适量点拨。
首先是紧扣文章主旨筛选有价值的, 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现题旨之功, 更有聚光凝神之能, 而且能起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 首先要指导学生抓住“笑”这个不起眼的词。“笑”是作品的“文眼”, “笑”贯穿全文。孔乙己从笑声中登场, 又迎着笑声走向死亡。这还不够, 还要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语句, 选择开头时“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 立片言以居要, 使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 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理解了孔乙己这个人物本身, 还没有真正理解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 教师还应从孔乙己死亡前看客的嘲笑中点拨:“周围的看客对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其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从而为学生指出一条思路:社会存在和人们意识之间的关系来深入思考。沿着这条思路下去, 学生很快就懂得了:是封建制度、封建统治使“周围的人”麻木愚昧, 失去了理智。学生弄懂了这些, 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这种点拨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欲望。
其次, 在精讲课文中设置一些细节进行适量点拨, 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 全方位理解文章。如教《火烧赤壁》一课, 教师在结尾时启发:“打完这一仗, 得好好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周瑜, 你怎么总结获胜的经验?如果你是曹操, 你应当汲取哪些失败的教训?谁愿当周瑜?谁愿当曹操?”同学们兴趣盎然, 纷纷登台,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这场战斗。这个巧妙的教学语言细节设置, 活跃了课堂气氛, 突出了教学重点, 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疑难, 适时点拨。
掌握了关键语句、重点段落, 并不意味着解决了阅读的所有问题, 文本中还有许多的疑难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去化解。
阅读教学中的适时点拨包含三层含义: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不能解决时, 教师要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 点明知识理解上的关卡, 拨繁为简, 化难为易,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继续进行。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犹豫不决时, 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 采用艺术化的点拨, 指出解决疑难的方法。第三方面是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 教师能迅速捕捉时机, 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 其教学的疑难点在如何评价鲁达这个人。学生在自主评价时, 很容易进入两个极端, 要么认为鲁达力大不吃亏, 仅仅崇拜其武力;要么认为郑屠不识时务, 死的冤枉。这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 先要学生重点复述课文的以下内容:酒楼会友、开始诉苦、旅店送行、拳打郑屠、智走他乡;接着要引导学生围绕“打”来分析:谁和谁打?为什么打?怎样打?打的结果怎样?打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逐步扩大, 逐层深入, 能与学生的思维和谐地统一起来, 让学生不停地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展开, 从而正确把握鲁达仗义疏财、同情弱者、惩罚恶霸、粗中有细的人物形象。这种适时的点拨就是一座桥, 能沟通师生的情感, 贯通新旧知识, 连接文本与学生, 衔接课内和课外。
三.挖掘美感, 适度点拨。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不仅要求学生把握理解文意的方法和掌握解决疑难问题的手段, 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欣赏文章中的美, 挖掘课文中的美。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 由于这一题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大, 教学时, 应采用逐步点拨、逐层挖掘的方法, 先介绍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史实, 让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再让学生看文题“最后一课”, 体会贯穿全文的情感———亡国、失去土地、连语言也要被德语替代, 这是多么的不幸, 多么的悲痛!继而教师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三小节, 特别是“法兰西万岁”几个字, 然后略加点拨, 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表面是在写最后一课上发生的一些悲剧性的故事, 而实质上是为了表现法国人民在国破家亡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 要像指路的明灯, 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如教朱自清的《春》, 教师和学生共同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咬文嚼字, 深究一番, 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 春日融融, 春水涣涣, 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要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 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 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 使学生比较自如地联想到春天的色彩, 体会到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美感。
阅读教学中的点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点拨是一把火, 能促使学生的思维熊熊燃烧;点拨是一座桥, 能让师生互动,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点拨是一盏灯, 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去创造美。
曾繁平, 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教师。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 点拨更是一种艺术。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进行点拨时应做到以下三点:一.理解文意, 适量点拨;二.解决疑难, 适时点拨;三.挖掘美感, 适度点拨。
教学活动中的点拨艺术 篇5
一、删选点拨内容
所谓点拨,就是老师运用一些自己所熟知的方法来给学生以指点,为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扫除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障碍提供一些方法。换言之,就是给学生一钥匙,让学生能够打开智慧的大门。因此,我们不能把所有都全盘脱出,要有删选的把内容传递给学生。一般点拨内容要从大方向上点拨规律,从一些课文中提炼方法,或是从一篇文章中点拨出文章的关键。
例如在教授《凉州词》《出塞》这两首诗时,要总结出对于古诗的分析方法。要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这样才能对古诗达到全方位的认知,对古诗的情感也能够把握的更加准确。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1]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深奥的地方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让学生能够领会和感悟到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对于一些重点,老师应该在教授的过程中将其设为关键,这样也就能很好的点拨出文章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教授《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时,很多学生可能就会想到原来切苹果可以有另一种方法,根本就不会想到这里面所存在的创造力。[2]往往这种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跟点拨,老师要告诉学生这里面存在的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和无尽的创造力,以及告诉学生们创造力让人类一次次的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带橡皮的铅笔,这些都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的绚烂夺目。因此,对于点拨的内容要进行删选,不能时时点拨,事事点拨,而要适时点拨,看准内容点拨,筛选好点拨的内容,把握好点拨的尺度,这样对于学生的思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引导的效果。
二、把握点拨时机
有很多老师会去抱怨语文课不好上,学生“点而不通,拨而不开”。难道学生真的不容易点拨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只是因为老师没有看准时机,小学语文课的点拨当然要去选择一个巧妙的时机,否则做得再多也是无用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说明把握点拨的时机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当学生达到“愤”“悱”的时候,换言之,也就是当学生们“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点拨的时机就要把握住了。然而点拨的时机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这也要求老师在点拨之前先要通过一些方法去创设点拨的时机,进而对点拨时机进行把握。例如在教授《生命的壮歌》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找同学把文章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进而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三分钟,让学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文章中蚂蚁的紧急求生,羚羊的悲壮之死,这样可以先把学生引入情境,对文章产生思考,从而产生疑问,老师进而有机会点拨。再者,老师也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让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3]例如老师在教授《奶奶的白发》一文时,可以先通过PPT介绍一下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白发,白发产生的年龄,男女在产生白发的年龄上有什么差别这些问题,这样学生肯定会对此文中奶奶的白发是如何产生,产生兴趣,进而疑惑为什么奶奶会说自己的白发一半是来自儿子一半来自孙子,为老师后面适时的点拨奠定了基础。总之,点拨要把握好时机,掌握好方法,才可以达到理想的点拨效果。
三、巧设点拨问题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点拨通常会通过提问来实现。既然要提问,提问的问题一定要巧妙,那么如何去设置此类问题呢?
首先,要采用引导式的提问方式。往往此类的提问能够凸显文章的主旨,让学生能够从问题中寻找出思路。例如在教授《最大的麦穗》一文时,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仔细阅读全文总结出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方法是什么?你同意这种方法么?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思考,自主学习和探究出文章的主旨,体会苏格拉底对于学生的良苦用心,希望他的学生们都能够把握当下的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美好的夙愿,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得到提高和改进。[4]再者,也可以通过发幽式的问题点拨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准确的把握住文章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教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当然这首词中众多的农家乐景象充分的表现出作者对于安乐淳朴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美丽恬静大自然的无比的喜爱。那老师可以在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作者憧憬的、心里记挂的难道仅仅是黄沙道的恬静安乐么?”这样让学生于细微处探究词的深深的情感,会让学生更能体会到作者那种渴望整个国家、所有的家庭都能像黄沙道那样的安居乐业的情怀。[5]因此,巧妙的设计点拨的问题对于学生接受知识,运用知识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结语
爱米尔说:“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够删选好点拨的内容,把握好点拨的时机,巧妙的设计好点拨的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拨清学生的方向。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应当“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也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学生的思维之光和希望之火被老师点亮!
小学数学教学“点拨”艺术谈 篇6
一、遵循原则,区分层次对象
在教学实践中,点拨应遵循这样几点原则:
一是点拨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语言简洁明了,学生通过细心体会,就能从中体出“味”来,从而顺利疏通其学习障碍。
二是点拨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及问题,有的可明确些,有的可含蓄些,点到为止。
三是点拨要面向全体,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对于学困生或特长生,可在课后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加以满足。
面向个别学生的点拨,要因人而异,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而要针对被点拨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鼓励其思考,以便将其思路引向正确答案的通道;面向全体学生的点拨,要照顾到“一般水平”,对于他们思考一下便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就不必点拨。对于他们认真思考后虽有所认识但较模糊,不能正确流畅地解决的问题就应当适当的点拨,但点拨的深度也要适可而止,犹如怀抱琵琶半掩半露,留给学生继续探索的余地。
二、讲究艺术,点在关键之处
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因此,点拨要讲究艺术,点在关键之处,使其达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目的。
1. 点在缺乏兴趣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学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点在思维偏离时。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处,此时,教师就应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计划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实际甲比乙计划多加工34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和这两个分率都是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的,这说明甲、乙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又说明甲、乙实际加工零件个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乙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直接解答出这道题。
3. 点在理解肤浅时。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学生常常会一带而过,貌似理解,但尚未读懂,而这些内容恰恰又是深化理解知识的关键处。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于无疑之处生疑,运用点拨的艺术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比如,在学习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后,我们常常归纳这样一句话:分数化小数,一般要分子除以分母。学生对于这种方法似乎已经懂了,觉得没有问题了,其实这种理解并未全面和深刻。此时点拨:这里所说的“一般”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一般”?不用行不行?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终于明白:分数化小数,除了分子除以分母外,还有别的方法(如先把分母化成10、100、1000、……再化小数等)。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4. 点在理解错误时。
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点拨艺术浅析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
一、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 一个有效的问题, 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 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阵阵浪花。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 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动力。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 只有提出和学生智力以及学生知识储量相近的问题, 才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斗志与信心。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不需多思考便能回答出来, 这样的提问肯定不能突出实用的价值。但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 学生思考了很久还是解决不了, 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 学生肯定不愿再作深入的思考。因此, 生物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根据实际情况, 设置问题, 创设出来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得以解决, 这样才能突出问题的价值,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突出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灵魂, 提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合适的提问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设置, 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光与光合作用”这章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自学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且进行总结。接着, 教师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水中的H的转移途径是什么样子的呢?二氧化碳的C的转移途径又是怎样的呢?”要想回答该问题, 需要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然后再综合加以思考后, 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这种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这样, 才能使提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让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提问难在“活”
在生物教学中, 提出来的问题要尽可能“活”, 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发散思维的空间, 这样利于拓宽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例如, 在教学“遗传实验”这章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提问:“为什么使用豌豆做基因实验时, 很容易成功呢?”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 可以观察一下学生的表情, 从学生的表情里发现一些端倪, 问题的提出是容易还是困难, 或者是稍微困难等信息, 当生物教师掌握了这些动向之后,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学生以前学习的基础, 设计点拨和引导语言, 问题的设置要刚刚好, 不能太直白, 也不能太深奥。直白了, 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余地, 这样的话, 就没有了挑战感和成就感;问题太深奥了,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看着问题, 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望而生畏之感, 不利于学生信心的培养和树立。对于此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豌豆属于自花传粉, 而且花朵比较大, 易于进行人工杂交, 授粉容易而且易成功。”教师话语一停, 学生们顿时茅塞顿开。这样处理后的问题, 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知识积累的烙印也就会更加深刻, 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四、控制问题数量, 提高问题质量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环节, 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反馈教学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如果提出来的问题没有质量, 只重视数量的话, 问题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一些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或者可以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 并没有多大意义,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避免提问这些问题, 因为这类问题没有意义。能一个问题解决的, 教师就不要再追求数量了, 要多在问题的质量上下功夫。教师要尽量用两到三个问题就将学习的目标或者是一些重点内容呈现出来, 这样利于解决一节课的核心任务。例如, 在学习完“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后,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机体在初次受到抗原的刺激之后, 为什么还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产生抗体呢?
2.当第二次接触到同一抗原之后, 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还能产生出更大量的抗体呢?
这两个问题的提出, 既包含了体液免疫的主要过程, 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本课的脉络, 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源泉, 好的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而且还会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泼。以提问的方式育人, 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手段, 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巧妙的问题, 能够将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 让他们思潮翻滚, 奔腾向前, 促使生物课堂教学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志强.生物课堂教学中设问的原则及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3]韩建恒.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J].新视角, 2008 (7) .
[4]徐丽娜.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其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 2012.
课堂教学语言点拨艺术例析 篇8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十分重视语言.他说:“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这个“以语言为核心”,既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向,即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训练这个根本,同时也反映了黄老师对教学语言的追求.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在崇尚对话与建构的现代教育话语体系之下,教师的嘴可不仅是传播知识.言为心之声,怎么传、什么时候传、传什么才是语文教师的进一步追求.因为这代表了授课教师的语言功底和口才修养,更代表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作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本色语文教学思想的奠基者,黄厚江老师的教学语言特点是点拨语言独具特色,别成一家.
一、巧言一笑百趣生:在幽默的背后承载着黄厚江丰富的人文情怀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列宁也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幽默的极大作用,很多名师对课堂幽默特别看重.于漪老师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地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学困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黄厚江老师也特别重视幽默,但是和丢包袱、插科打诨等方式不同,黄老师会通过对比、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学生思维的缺失处,口吐珠玑,通过自嘲、自美化尴尬为幽默,显示了一代名师优雅的气韵和睿智的风度.黄厚江老师在教授《黔之驴》时,有一个片断令人印象深刻.
师:作者写黔之驴时,因为参加王叔文的变革失败了,被贬到永州.作者写驴,其实是在讽刺一种人,讽刺什么人呢?哪位同学能说说关于这篇课文的成语?(生齐答:黔驴技穷)黔驴技穷,讲的是什么样的人?
生1:没有什么本领,就这么两下子.
生2:江郎才尽.
师:江郎才尽和“黔之驴”有关系吗?不过,和我倒有点关系.有人说我以前文章写得不错,现在写得不好,是“江郎才尽”了,因为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江”啊.(众笑)
众所周知,江郎才尽是比喻人的才情文思衰退,江郎是指南朝的江淹,这和“黔之驴”并无关系.有趣的是黄老师并没有断然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用一个反问激发学生思考.接着卖起了关子“和我倒有点关系”,拨动了学生的兴趣.他诙谐地道出原因:我以前文章写得不错,现在写的不好.这其实是帮助学生理解“江郎才尽”的意思.他自比“江郎”的点拨,令人捧腹.这样做既让学生明白了错误所在,又生出了许多谐趣.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幽默者的心是热的.”真正的幽默既是一种高雅的语言艺术,又是一种成熟思想的表现,有这种才能的教师总能在诙谐的谈吐和机智的微笑中透露出一股人文气息,也总能给学生一种学习的信心和智慧的力量.仔细观察,黄厚江老师的幽默正是基于和学生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因为对话本身蕴涵着平等观念的价值预设.在对话者的视野中,自我与世界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即承认对话双方的主体意义和价值并保持平等状态.他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发展,第一要素是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强烈的生本理念让黄老师的语文课堂在笑声中含蕴着尊重和平等人文意识.在他著名的课例《阿房宫赋》中,他设置了一个“改写文尾”的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杜牧借古讽今的写法和赋体文章“体物写志”的特点.当学生出现对其“改文”的否定评价时,黄老师说:“你能不能发现一点我好的地方?”“刚才两位同学比较的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你们对我不是很公平.”这样的话语,引来了学生阵阵笑声.它让教师和学生站在一个对等的平台上研讨问题,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具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学生个体在这个空间里不断展示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教师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重新建构,成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非外在的专制者”.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幽默的语言是教师人文思想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思想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一山放过一山拦:教学语言的立体化体现了黄厚江收放自如的教育艺术
在学生的思维热情燃烧时候,思维结果很可能会出乎教师的预期.这时候,黄老师并不会鲁莽地掐灭学生思维的火焰,让学生回到主问题上,反而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引而不发,通过放手(放)思考,让学生集思广益,通过立论(拦),让学生逼近真理.这一“放”,放大了学生的错误;这一“拦”,以退为进,张弛有度,言之凿凿.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片断:
师:是否沙皇专制制度消灭了,别里科夫现象就没有了呢?
生1:不能这么说.沙皇制度消灭了,还有其他的专制制度.
生2:即使没有专制制度,但是旧制度影响下产生的套中人也未必就会绝迹.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3:在我们今天,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套中人,像我奶奶,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旧的好,凡事都要按照老规矩,我看她就是一个套中人.
师: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奶奶是不是一个套中人?(学生讨论)
生4:老师,您说呢?
师: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学生表态,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讨论不休)
师:我认为不是.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沙皇专制制度的消灭并不意味着不再有套中人,但是我们又必须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因为套中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守旧,而是一个特定的文学典型,也是生活中一类特定人的代表.大家回想一下他的性格特征就清楚了.他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
这个片断中,黄老师其实是通过“别里科夫现象是不是还存在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别里科夫形象产生的原因.有学生却抛出了奶奶是套中人的结论,这确实有点答非所问,但是黄老师顺势一放,让学生先讨论,这样就把问题的指向过渡到别里科夫形象的认知上.接着,黄老师开始自己立论.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后用一个转折的句式,既肯定了学生对别里科夫现象原因的分析,照顾到前一个问题,又区别了“套中人”和“有套子的人”的内涵,最后用简短的词语明确套中人的性格特点,说理有力,阐述清晰.
这个例子充分展示了黄厚江老师立体化的教学语言.我们知道,教学语言的立体性有两个特点:一是教学语言要正确对应对话内容的扩展性.对话是自由的,是具有扩展性的.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语言素材,灵动多样的思想,教师要能积极应对,给以必要的尊重.二是教学语言要正确对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学生的认识水平处于发展提高阶段,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把学生当做学生看,对他们的幼稚、狭隘要给予必要的宽容,以保护他们探究的勇气以及发现的热情.黄厚江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寻求有效刺激使学生的思维呈高效率的节奏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教学语言进行“强弱刺激的交替”,呵护、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从现今的语文教学语言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陷入“两极思维”的怪圈.课堂上要么越俎代庖,满堂灌,要么欲言又止,拎不清,总是在主导和主体的地位问题上纠结不已.仔细观察黄老师的教学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课堂语言总是张弛有度,当讲则讲,当放则放.黄老师的“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课堂上与文本有充分的对话和交流.(2)给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实践.(3)教师设计好既注重文本阅读又能调动学生经验的话题,而在“收”的时候,黄老师要么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小结和讲析,要么给予机智的牵引.
这收与放,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黄老师认为:“对学生多元阅读结论的评价和引导,也有一个遵循教学逻辑的问题.就作品而言,不是每一篇作品都是可以多元解读的,即使可以多元解读的作品,也不是都适宜中学生解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认定,课堂教学中的收和放应该是教学进入一定情景和一定境界之后很自然的呈现,而不是任务式的要求所能实现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不是即兴的,更多的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体现.言为心声,黄厚江课堂点拨语言艺术正是其别具一格的教育思想所爆发出的铮铮之声.
三、拨云见日天正晴:启发之中含蕴了黄厚江深厚的语文教学传承
学生在学习新知的时候难免遇到难解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就会遇到“瓶颈”,课堂教学流程就难以继续.每每在学生的思维瓶颈处,黄老师并不直奔主题,而是会先用设问激疑,然后从学生的已知说起,促生深思,接着巧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历史上的事例、俗语、成语等,三言两语就把未知的知识讲解透彻.这样一种“激发——铺垫(举隅)一—点明”的话语结构,比直接告诉显然更具教育效果.比如他教《阿房宫赋》片断:
师:“绿云扰扰,梳晓裂也”,这个“绿云扰扰”是指什么东西?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生摇头)没有?好,请坐.
师:绿云是头发,这也表现了宫女的多.刚才那位同学说,主要是从侧面间接地写,其实作者用了多种方法,夸张、排比、比喻等等,都有.“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黑.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有没有注意到,有人说“他的眼睛黑得发绿”,也有人说“这衣服的颜色绿得发黑”,说明这黑色和绿色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相互之间是难以区分的,所以这里其实就是说“黑云”,“扰扰”是说飘飘的样子,说明宫女的确很多.
由于缺乏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中学生很难理解黑色的头发怎么会变成“绿云”.虽然本例中学生并没有提问,但是黄老师还是主动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在无疑处设疑,激发学生思考.他先指明了本句话使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学生共知的),解决了“云”的问题,再列举了生活中的两句话作为例子,证明“绿”和“黑”两色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难以区分,明确此处“绿”可以理解成“黑”,给学生以形象的理解,避免了认识上的误区.
这个例子涉及到“举隅”这样一种传统的方法.“举隅”是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谓启发,是源于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曾对此作出精辟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越俎代庖,而要指明路径.在实际教学中,一个典型而生动的示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榜样,而且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教师的“举隅”不但能帮助学生学得未知,而且能起到“反三”的作用.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黄老师为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说道:“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中描述的那位先生读书,‘头尽力地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别看他样子滑稽,实际上读出了文章的‘气’.”然后黄老师就开始示范朗读(尽管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教师的这一点拨一示范,学生对文章的“气”有了很形象的理解和直观的感受.黄老师充满启发性、示范性的点拨语言,处处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教师的“讲”,终于诱导出学生的“想”.
联系黄厚江的教学思想来看,这样的点拨和他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和规律进行教学有关,世谓之“本色语文”.在他的身上更多的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传承.他对诸多论调从不跟风,对时髦的东西与其说是“接受得慢”,不如说是对其持有怀疑.他无论遇到什么新鲜的说法,第一反应就是:“这在课堂中怎么体现?这在日常教学中能不能做到?这对实际的教学到底有没有效果?”而对于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他总能辩证接受,谓自己“踩着大师们的脚印前行”.
面对新课程改革“弃旧崇新”的现象,他呼吁“改革”是“改良”而不是“革命”,不可一概否定、彻底抛弃旧的理念.当轰轰烈烈的目标教学风行大江南北时,他坚称“目标是有无之间的艺术”,语文课不能没有目标,但是又不必刻意追求目标的达成.而在“语文的诗意”等调调不绝于耳之际,他又告诫人们切忌在“诗意”这美丽的旗号下随意糟蹋语文课堂,使得语文课堂虚无缥缈,空洞无物.这对我们在新课程成长中的语文教师不能不说是个很好的榜样.很多时候,我们是“墙头草”,什么理论的风刮得猛我们就往哪里倒,往往陷入“逻辑的窘迫和尴尬”,而黄厚江老师坚守着传统教学中最本真的东西.他说:“语文课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要带领学生“读进去,走出来”.简单的话语,貌似一般的理论,但是昭示了当下中语界最缺失的东西——常识!
四、结束语
点拨的艺术 篇9
一、全面关注, 溯源寻因
1. 察言观色, 练就一双慧眼
一般而言, 学生在公开课上都是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神情是一本正经的。这时, 碰到学生很突兀的回答, 可能就是其独特的感受。比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 我深情地总结全文:“天鹅们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无比英勇和团结, 是多么伟大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对吗?”期待着孩子们那肯定的回答时, 我却听见了一个不同的声音:“我觉得中国人更伟大!”看着他那认真的表情, 我觉得他有话要说。“为什么这样说?”“老师, 今天是5月5日, 距5·12大地震, 马上要整整一年了。回想汶川地震后, 我们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低头,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我觉得咱们中国人更伟大!”面对这样的回答, 我还能说什么?只能神情激动地和全班同学一起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所以, 教师练就一双慧眼, 能更准确地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生成精彩。
2. 用心聆听, 塑造一颗慧心
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 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现象】《我不是最弱小》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在你们的家里, 谁比谁弱小呢?
生1:妈妈比爸爸弱小。
生2:我比妈妈弱小。
“妈妈比我弱小!”突然有个学生一本正经地插话进来。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大笑声。见此情景, 教师严肃地说:“大家别笑, 听听他这样说的理由。”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老师, 别看妈妈的年纪比我大, 个子比我高, 可是她身体不好, 前阵子还开了刀, 躺在床上不能下来。爸爸说, 妈妈身子太弱了, 是我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我也应该照顾她。妈妈是不是比我更弱小呢?
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呀!让我们向他翘起大姆指, 对他说声, “你不是最弱小的!”
可见, 教者应该带着一颗慧心, 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倾听, 让孩子把话说完, 再作出恰当的评价, 才能把握精彩。
3. 仔细思考, 铸就一个慧脑
“慧脑”指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决策有力的头脑。学会思考, 善于思考, 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思想决定行动, 思想有多远, 我们就能走多远。教育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我们教育行动的高度。面对学生的“插话”, 老师们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评价也会截然不同, 这就是“善于思考”和“不善思考”之间的距离。
学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 让学生谈谈对普罗米修斯的感受, 他们都能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 亚星突然发问:“普罗米修斯盗火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说真的吧, 明摆着欺骗, 说假的吧, 课文的情感基础架空了, 普罗米修斯的“伟大”马上犹如纸做的老虎, 不堪一击。我说:“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希腊神话故事, 不是真实的, 但是故事中有一样是真的, 是什么你能发现吗?”“故事中的精神是真的, 含着的意思是真的。”有个孩子回答。“是的, 你很会思考。”我肯定了那个学生, 继续说:“读故事, 我们一般不去关注故事的真假, 而是关注故事令人感动或精彩的地方。神话故事最让我们关注的是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我又问亚星:“这样回答你满意吗?”他点点头, 满意地坐了下去。
二、巧妙点评, 智慧引领
1. 深入解读, 点石成金
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 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 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然而智慧引领的前提是什么?毫无疑问, 必须是对教材文本的精确把握和深入解读, 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深入地挖掘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性、艺术性。哪怕是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等等, 都要做到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把教材钻研得越深, 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 当碰到学生的“节外生枝”时, 就不会显得束手无策, 而是能自如地把握和引领了。
2. 巧用幽默, 出奇制胜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 “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睿智, 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 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 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 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遇到有意插话时, 幽默更是显出别具一格的力量, 它不仅能委婉地劝诫, 避免激化师生矛盾, 还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使课堂气氛更为和谐。
3. 因势利导, 借力打力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突兀的插话往往在大家的意料之外, 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如若处理不当, 难免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 或是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可同时, 这一现象又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课堂充满了张力。若教师能因势利导, 巧妙地把学生的插话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也许会达到更好地互动、交流的效果。
4. 义正词严, 刚柔并济
《论语》说:“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是指孔子温和而严厉, 威严而不凶猛, 庄重而安详。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都应如此。面对学生的插话, 有时就要“义正词严”。当然, 在义正词严的教育之后, 我们仍要给学生希望, 仍要激励学生。我在教学《蚁国英雄》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老师提问:“蚁团冲进了河流里, 向对岸滚去, 想象一下结果会怎样呢?”“一定是烧焦了, 变成了烤蚂蚁丸子了!”陈响笑嘻嘻地说。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我严肃地说:“别笑。同学们, 小小的蚂蚁在这生死关头, 能这样团结、奉献, 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感动吗?学习是一桩很严肃、很认真的事情, 老师相信陈响同学的内心一定不是这样想的, 能重新说一遍吗?”他站起来, 一本正经地说:“我想, 外层的蚂蚁肯定是牺牲了, 而包在里层的蚂蚁们一定还会活着, 它们滚到对岸后, 会在那里筑巢安家, 重新生活。”“为他的这次发言, 掌声!”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5. 委婉搁置, 迂回突破
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 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面对学生的插话, 教师有时需要懂得及时地抛弃或转化, 从这一层面上说, 面对孩子与众不同的见解, 应首先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 进行正面引导, 搁置生成, 寻求平衡, 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因此, 插话生成有时需要搁置, 需要委婉拒绝。
当然对于游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偏离了价值的插话, 教师不能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倾向的中立者, 不能强行压制学生的思维, 或者对学生进行呵斥, 而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解决不掉的问题放到课外去探究, 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 必将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
插话, 就是教学旅途中一次快乐的意外, 是思维河流里一朵可爱的浪花, 教师唯有善于捕捉这种动态的生成, 溯源寻因、智慧引领、恰当评价, 才能让这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催生出无比鲜活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2008 (3) .
[2]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007 (6) .
[3]小学教学设计:语思版, 2004 (4)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等待与点拨艺术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艺术;等待;点拨;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50-03
在数学课堂上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案中设计的任务,不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甚至在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经过耐心等待,就干脆自己把标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现象一方面影响了学习结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消化,所获知识是一知半解的;另一方面严重忽略了过程性目标,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以生为本”的精神相违背。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采取了数学课堂上的等待与点拨教学策略。所谓等待,是指根据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恰当的地方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时空,耐心地等待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点拨,是指在“等待”时为了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富有成效,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的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点拨使学生既能自主完成任务,又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因为课堂40分钟毕竟有限。教师的点拨既可以在等待之前,也可以在等待之中或之后,视具体情况而定。该教学策略的最大特点是既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两者实现辩证平衡。
下面从几个切入点谈谈数学课堂上的等待时机与相应的点拨策略。
一、在“了解起点”时等待——先听后教,先试后导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数学教师在课前或上课伊始,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一了解,弄清学生对所学新知知道的程度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只有弄清了学生头脑中的“原始资源”,才能找到新知教学的生长点。现代教学论提出了“找准起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的理念。为了找到学生真实的起点,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对要学习的“课题”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或者让学生对例题试着做一做,教师则耐心地等待,在学生充分暴露头脑中的“原始资源”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措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拉开新知教学的帷幕。
例如,教学“分数乘分数”一课,教师开门见山地出示例题:一台碾米机每小时能碾米吨,小时能碾米多少吨?让学生先在本子上尝试列式计算,教师则巡视全班了解情况。经过一阵耐心地等待,教师发现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列出×或×的式子,而且多数学生已经得出“吨”的答案。教师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再次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大多数学生已能说出“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算法,但对“为什么要这样算”多数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的耐心等待,了解到了学生学习该块知识的真实起点:由于前面刚学习了“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学生已经能够自己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并拓展到“分数乘分数”中来,即算法对学生来说已经基本上会了,如果教学中还在算法上花大力气,学生既不感兴趣又浪费时间。于是教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将重心放在算理的点拨上,让学生去深究为什么×=。
二、在“自主探究”时等待——提纲引路,放得真心
数学课改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其中自主探究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其实学生天生就有探索的欲望,只不过被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给抹杀了。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学生探究,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发现式来学习。但那些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空,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探究任务,获得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双丰收。探究性学习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观察——归纳”、“操作——感悟”、“猜想——验证”、“试验——发现”等活动的完成。为了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发挥点拨启发作用,此时的点拨任务除了探究时的巡视指导外,还体现在学生探究之前,精心设计“探究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引导下,在有限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探索性学习的任务。
例如,如学习“小数的性质”一课,教师让学生先猜想:怎样在一个小数上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生1说: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生2说:只有在一个小数的最后面(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面对学生的猜想,教师没有马上给出判断,而是提供材料和提纲,让学生自己展开验证性探究活动。探究材料:下列哪些小数和0.5相等?(0.50、0.05、0. 500、0.050、0.005)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探究提纲:①尝试给这些小数加上单位,先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去比较大小;②试一试用折纸的方法表示出这些小数,再通过重叠去比较它们的大小。经过教师的耐心等待和巡视指导,学生终于发现了这些小数都在小数点后面添了0,但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最后面)添上0时,小数的大小才不变,从而自己发现了小数性质的本质特征,推翻了原先不正确的猜想。
三、在“合作交流”时等待——畅所欲言,相机引领
合作交流也是数学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合作交流,一方面集思广益,通过相互启发使学习成果多样化;另一方面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弥补全班交流时只有少数人发言的不足,使每个人的数学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因此,教师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每节课选择1~2个有讨论价值的素材,让学生展开四人小组或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能为了摆形式,学生还未充分说开就匆忙地收场进入下一个环节,而应让学生畅所欲言,给他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机会和时间,而教师可以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小组讨论并相机点拨。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师选择了一道有讨论价值的题目,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几种摆法,哪一种表面积最小?让学生先独立地用学具、画图、计算等方法探索,然后展开四人小组的讨论与交流,教师参与了小组的讨论。其中有一组,生1说:我摆出4种不同的长方体,如果再摆只是方向不同,实际上是同样的长方体;生2说: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最多也只能画出4种不同的长方体;生3说:我是用计算的方法的,我想无论怎样摆体积都是相等的,因此只要把12写成3个整数相乘就可以了,12=2×6×1,12=2×3×2,12=3×4×1,12=1×12×1,也是4种。此时教师点拨道:怎样写算式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生4说:按长宽高从小到大排,12=1×1×12,12=1×2×6,12=1×3×4,12=2×2×3。教师又追问:从4种摆法的表面积大小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计算和讨论,发现长宽高越接近时,表面积越小。教师的耐心等待和及时引领,等来了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多元成果。
四、在“出现错误”时等待——延迟评价,因势利导
在数学课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少教师总是很快地将他的回答打断,做出对错评价,并叫其他同学或教师自己给予及时的纠正。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为了减少错误痕迹在学生头脑中停留的时间。但仔细思考会发现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没有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很可能产生误解,使学生以后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暴露思维过程,不利于弄清出错的原因,使纠正错误浮于表面,教训不够深刻。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等一等,延迟评价,耐心地等待学生讲讲他的想法,等待学生把思考问题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对已有的结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以获得新的认识。同时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深刻地反思错误。
例如,学习“百分数问题”时,有一道题: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抽取50个进行检验,合格率为47%,照这样情况,如果抽取100个,合格率可能是( )。A.94%;B.47%。不少学生选择了A,老师没有马上纠正,而是耐心地让学生说说想法,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抽取的总数翻了两倍,合格率当然也跟着扩大了两倍。”教师还是没有立即给出评价,而是出了一道学生身边的题目:“淘气做了50道题目,正确率为50%,照这样算,如果他做100道题,你认为正确率可能是多少?如果做150道呢?”学生经过反思,发现自己错误得如此可笑。教师耐心地等待,弄清了学生的真实想法,而将错就错的因势点拨,使学生对错误有了深刻地反省。
五、在“质疑问难”时等待——暴露思维,适时点拨
数学新课改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因为疑问是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有疑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大胆质疑。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表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教师要耐心地等待,一旦学生有问题提出了,则要仔细地倾听,如果发现该问题有展开的价值,要将该问题作为后续教学的内容,运用追问等手段,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并进行适时点拨,将他们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例如,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时,有一道题目:3.6÷0.4+6.4÷0.4,大部分学生用常规的方法做出了答案,其中有少部分学生用“(3.6+6.4)÷0.4”来计算,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除法里有没有分配律?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化认识除法运算的好素材,于是放慢教学节奏,腾出时间让学生专门去探讨这个问题。先出示“4.8÷0.6+4.8÷0.4”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学生很快发现了“4.8÷(0.6+0.4)”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继续追问:在除法里,只有什么条件下才可以进行“分配”?学生又展开了讨论,通过正反辨析,深刻地认识了除法计算中的规律。教师的等待,使学生获得了非预设的生成。
六、在“反思总结”时等待——回顾梳理,提炼升华
当一节新知学习任务将要结束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展开总结与反思。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只有学会反思,学生才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自觉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不断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对所学新知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每节课、每段知识学习结束前,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思总结时间,耐心地等待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提炼概括、反思升华,进而完善认知结构。
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在将要下课时,教师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活动展开回顾与梳理。为了提高反思效率,教师进行思路点拨:从“我们是怎样来探索分数中这一奇妙的性质的”、“在探索过程中哪些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分数基本性质中有哪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等方面进行提炼。经过等待,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学习感受,生1说:我们是先猜想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再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我觉得“猜想——验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生2说:我开始猜想分子和分母都加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可能会不变,后来经过验证发现我的猜想是错误的,我要吸取这个教训;生3说:我觉得性质中的“同时”、“相同”这些关键词很重要,我们要好好理解;生4说:我发现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道理上是一样的,我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能推出另一个。短短的几分钟反思,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
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 篇11
一、点拨要做到三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犹如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的助燃剂,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要运用好点拨这一教学手段,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握点拨的最佳限度。
1. 点拨要有限度。
我们经常见到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也运用点拨,但往往点拨得不得要领,点不到要害处,起不到真正的作用。点拨没有限度,随意性极强,有时点拨不着边际、不知所用,导致课堂上本末倒置。课堂上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示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在教授《春》时可选择重点段、重点句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也就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品味语言或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 点拨要有广度。
课堂点拨虽是画龙点睛,要求教师语言简洁精当,但也不能因此而拘泥于某个问题蜻蜓点水点到为止。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及时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因此教师的点拨尽量要做到有一定的广度,可以是背景知识的拓展,相关内容的引申,也可以是思路的角度变换,一句拓展,也许就会使学生发现思维过程中的“别有洞天”。如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曾设计一问题:给课文另拟标题,并尽量陈述理由。课上交流时,学生纷纷亮出了“可悲的于勒”、“于勒的变化”、“家里人与于勒”等标题。宁老师说:“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了好多人。可以打开思路,从别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一句点拨,学生灵感奔涌,答案精彩纷呈。
3. 点拨要有深度。
学生读书浅尝辄止、就事论事时,教师画龙点睛般的点拨往往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以促进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思维训练的力度。某老师讲《山中访友》一课时,学生问到:“老师,既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我’为何还要摘一朵小花插在头上?花不会疼吗?”这个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教师没有仅从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这个角度加以否定,而是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讨论,从情感上进一步体验,得出了“摘花行为”理虽不该,却“情有可原”、“情不自禁”。这样就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忘情。
二、点拨要讲究三式
课堂点拨,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点拨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点拨方法,从而使点拨真正画龙点睛,出神入化,以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加快,语言表达更流畅。
1. 辅助式点拨。
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学识、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等原因,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使之较好地解决疑难。例如,在讲完《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后,若让学生单独归纳本文的寓意,则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味:“蔡桓公因多次不听扁鹊的忠告,以致于病入膏肓,无医药可救治而死,这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启迪?”这样,学生就会从相应的角度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较好地揭示出该文正确的寓意。
2. 迂回式点拨。
即运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进行点拨,也就是教师不直接点明,而是间接地用侧面的、暗示的和曲折的方式进行点拨;或以言在此意在彼的方式进行启发;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迭出、曲径通幽。如是,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和相关点,从中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讲《纪念白求恩》这篇议论文中的记叙特点时,可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该文记叙了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它有时间、地点以及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再引导学生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记叙是否与其相同。这样,学生就会茅塞顿开,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得以深刻理解———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记叙则是简洁扼要,是为议论服务的,是议论的事实论据,不同于记叙文中详细的记叙。
3. 发散式点拨。
这是教师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而引发出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即由某一点向四周辐射开去的点拨方法。如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就可运用此方法,以利于学生想象的驰骋、思维的扩展延伸。记叙文不外乎写人、记事、状物。写人,要写出那人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头脑里想些什么,即把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一应俱全地写出来;记事,即要写出事情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怎样发展,结果如何;状物,要写出那事物是什么样子或外表有什么特点,或它的构造怎样。如能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并能准确地加以修饰,就是一篇比较完整的记叙文了。通过发散点拨,能使学生想得更多,思维呈辐射状态,从而培育其思维的发散性、广阔性、灵活性等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点拨要关注三处
适时恰当的点拨,既可以帮助学生拨正思维航向、点燃智慧火花、激发创造潜能,又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有文味、有情味、有趣味、有余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留意美、创造美———即抓住契机,恰切地进行点拨。
1. 点在盲点处。
学生的智力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在某一区域,由于认识水平、认知范围、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会出现空白区,即盲点区。在强烈的求知欲和迫切的意念驱动下,学生会形成一种亢奋情绪,竭力寻找清除“盲点”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在活动多变的课堂流向中捕捉时机,积极把握学生这种高涨而不能持久的亢奋情绪,选择知识点,巧妙点拨,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变“盲点区”为“亮点区”。如在学习寓意含蓄的课文时,面对陌生的作者、奇特的构思、深邃的意境,学生往往会产生欲罢不能却无从下手的心理。教师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迷惑不清的思路条理化、清晰化。如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学生对三四十年代的散文知之甚少,对郁达夫散文的独特风格更是不甚了解,“盲点”自然形成。这就需要教师作适当的点拨,使学生了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由来及其独特的“秋味”。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适时的点拨“开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自觉地掌握了知识,使他们发展了积极的思维”。
2. 点在瓶颈处。
教学中,在新知识出现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常常会走入歧途,思路堵塞。这时,老师无需兜圈子让学生猜谜,而应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同时,要及时巧妙地打通“瓶颈”,使课堂流程回归顺畅。如某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指出以下句子让学生翻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学生把这一句理解为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时,老师马上点评:按一般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你理解得很不错了。可是这一句就有出入了,你想知道吗?好,今天老师就向你们介绍一种特殊的修辞方法———互文。这句的意思是:到各处集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里,老师的“点”,肯定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认识,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贵的是老师抓住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轻巧一“拨”,把学生引向学习“互文”这一修辞手法上来。突破了这个难点,学生就会很顺畅地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理解全文内容了。在老师讲解清楚这一知识点后,又让学生翻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翻译。
3. 点在偏差处。
现在的中学生虽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但是毕竟处于心理多变的青春期,加上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过于简单,或失之偏颇,甚至作出错误的结论。这时教师就应抓住时机,积极引导,拨动学生善感的心灵,让他们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在分析课文时,许多学生撇开有关材料去分析具体内容,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如教学《风景谈》一文,讲到第三幅风景时,一些学生对公园里“西装革履旗袍高跟鞋的一对”理解不明确,有的说现在不是提倡美化生活吗,生活得美一点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的说难道延安就不许谈恋爱?在空闲时间一定要看书吗?学生的这些想法显然是十分幼稚的、单纯的、脱离作品写作背景的。他们没有认真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没有十分明白当时火热的战斗生活所特有的政治气氛。就此,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当时延安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中?2.作者为什么要写作本文?要借公园里的一对来写这个画面?经过分析讨论,学生迷茫的思绪自然而然地被调转到正轨上来,学生在明确知识点的同时,也得到了正确思维的训练。
【点拨的艺术】推荐阅读:
数学教学的点拨艺术08-04
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11-12
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10-22
教学中的点拨作用07-23
备考点拨一:申论考察考生的五大能力11-17
技巧点拨06-06
点拨06-14
点拨作用09-08
语言点拨09-12
有效点拨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