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

2024-10-22

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精选4篇)

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 篇1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运用点拨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诚然,教学设计是艺术,而教学点拨更是艺术。设计是预设,点拨是生成。预设易把握,生成难驾驭。若教师能把课堂点拨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求知的海洋里架起一叶轻舟,载着扇动淡淡墨香和涌动浓浓情感的文字远航。那么教师在课堂该如何进行点拨呢?

一、点拨要做到三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犹如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的助燃剂,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要运用好点拨这一教学手段,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握点拨的最佳限度。

1. 点拨要有限度。

我们经常见到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也运用点拨,但往往点拨得不得要领,点不到要害处,起不到真正的作用。点拨没有限度,随意性极强,有时点拨不着边际、不知所用,导致课堂上本末倒置。课堂上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示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在教授《春》时可选择重点段、重点句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也就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品味语言或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 点拨要有广度。

课堂点拨虽是画龙点睛,要求教师语言简洁精当,但也不能因此而拘泥于某个问题蜻蜓点水点到为止。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及时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因此教师的点拨尽量要做到有一定的广度,可以是背景知识的拓展,相关内容的引申,也可以是思路的角度变换,一句拓展,也许就会使学生发现思维过程中的“别有洞天”。如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曾设计一问题:给课文另拟标题,并尽量陈述理由。课上交流时,学生纷纷亮出了“可悲的于勒”、“于勒的变化”、“家里人与于勒”等标题。宁老师说:“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了好多人。可以打开思路,从别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一句点拨,学生灵感奔涌,答案精彩纷呈。

3. 点拨要有深度。

学生读书浅尝辄止、就事论事时,教师画龙点睛般的点拨往往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以促进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思维训练的力度。某老师讲《山中访友》一课时,学生问到:“老师,既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我’为何还要摘一朵小花插在头上?花不会疼吗?”这个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教师没有仅从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这个角度加以否定,而是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讨论,从情感上进一步体验,得出了“摘花行为”理虽不该,却“情有可原”、“情不自禁”。这样就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忘情。

二、点拨要讲究三式

课堂点拨,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点拨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点拨方法,从而使点拨真正画龙点睛,出神入化,以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加快,语言表达更流畅。

1. 辅助式点拨。

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学识、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等原因,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使之较好地解决疑难。例如,在讲完《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后,若让学生单独归纳本文的寓意,则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味:“蔡桓公因多次不听扁鹊的忠告,以致于病入膏肓,无医药可救治而死,这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启迪?”这样,学生就会从相应的角度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较好地揭示出该文正确的寓意。

2. 迂回式点拨。

即运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进行点拨,也就是教师不直接点明,而是间接地用侧面的、暗示的和曲折的方式进行点拨;或以言在此意在彼的方式进行启发;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迭出、曲径通幽。如是,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和相关点,从中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讲《纪念白求恩》这篇议论文中的记叙特点时,可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该文记叙了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它有时间、地点以及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再引导学生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记叙是否与其相同。这样,学生就会茅塞顿开,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得以深刻理解———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记叙则是简洁扼要,是为议论服务的,是议论的事实论据,不同于记叙文中详细的记叙。

3. 发散式点拨。

这是教师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而引发出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即由某一点向四周辐射开去的点拨方法。如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就可运用此方法,以利于学生想象的驰骋、思维的扩展延伸。记叙文不外乎写人、记事、状物。写人,要写出那人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头脑里想些什么,即把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一应俱全地写出来;记事,即要写出事情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怎样发展,结果如何;状物,要写出那事物是什么样子或外表有什么特点,或它的构造怎样。如能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并能准确地加以修饰,就是一篇比较完整的记叙文了。通过发散点拨,能使学生想得更多,思维呈辐射状态,从而培育其思维的发散性、广阔性、灵活性等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点拨要关注三处

适时恰当的点拨,既可以帮助学生拨正思维航向、点燃智慧火花、激发创造潜能,又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有文味、有情味、有趣味、有余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留意美、创造美———即抓住契机,恰切地进行点拨。

1. 点在盲点处。

学生的智力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在某一区域,由于认识水平、认知范围、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会出现空白区,即盲点区。在强烈的求知欲和迫切的意念驱动下,学生会形成一种亢奋情绪,竭力寻找清除“盲点”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在活动多变的课堂流向中捕捉时机,积极把握学生这种高涨而不能持久的亢奋情绪,选择知识点,巧妙点拨,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变“盲点区”为“亮点区”。如在学习寓意含蓄的课文时,面对陌生的作者、奇特的构思、深邃的意境,学生往往会产生欲罢不能却无从下手的心理。教师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迷惑不清的思路条理化、清晰化。如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学生对三四十年代的散文知之甚少,对郁达夫散文的独特风格更是不甚了解,“盲点”自然形成。这就需要教师作适当的点拨,使学生了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由来及其独特的“秋味”。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适时的点拨“开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自觉地掌握了知识,使他们发展了积极的思维”。

2. 点在瓶颈处。

教学中,在新知识出现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常常会走入歧途,思路堵塞。这时,老师无需兜圈子让学生猜谜,而应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同时,要及时巧妙地打通“瓶颈”,使课堂流程回归顺畅。如某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指出以下句子让学生翻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学生把这一句理解为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时,老师马上点评:按一般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你理解得很不错了。可是这一句就有出入了,你想知道吗?好,今天老师就向你们介绍一种特殊的修辞方法———互文。这句的意思是:到各处集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里,老师的“点”,肯定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认识,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贵的是老师抓住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轻巧一“拨”,把学生引向学习“互文”这一修辞手法上来。突破了这个难点,学生就会很顺畅地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理解全文内容了。在老师讲解清楚这一知识点后,又让学生翻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翻译。

3. 点在偏差处。

现在的中学生虽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但是毕竟处于心理多变的青春期,加上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过于简单,或失之偏颇,甚至作出错误的结论。这时教师就应抓住时机,积极引导,拨动学生善感的心灵,让他们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在分析课文时,许多学生撇开有关材料去分析具体内容,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如教学《风景谈》一文,讲到第三幅风景时,一些学生对公园里“西装革履旗袍高跟鞋的一对”理解不明确,有的说现在不是提倡美化生活吗,生活得美一点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的说难道延安就不许谈恋爱?在空闲时间一定要看书吗?学生的这些想法显然是十分幼稚的、单纯的、脱离作品写作背景的。他们没有认真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没有十分明白当时火热的战斗生活所特有的政治气氛。就此,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当时延安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中?2.作者为什么要写作本文?要借公园里的一对来写这个画面?经过分析讨论,学生迷茫的思绪自然而然地被调转到正轨上来,学生在明确知识点的同时,也得到了正确思维的训练。

总之,点拨教学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方法。要运用好点拨教学,关键在于抓住最佳时机,指点迷津,拨清方向,拓展视野,启发思维。点拨时机有时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把握。点拨需要教师的机智、教学经验和充分的备课。愿我们语文教师都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点燃每个学生的希望。”

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 篇2

语文课堂:精心预设+适时点拨=生成精彩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的.天地.“动态生成”一词的出现,使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精彩的内容走进了课堂.

作 者:章小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高明镇中心小学刊 名: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EDUCATION年,卷(期):“”(11)分类号:关键词:

语文课堂因点拨而精彩 篇3

一.举例点拨

点拨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最大疑难可能就是对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内容没法立即理解,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就可以根据中小学生思维偏重具象的特点,用“举例点拨”的方法来启发诱导学生,从而解决学习上的难点。例如,鲁迅《拿来主义》里面的“象征主义”“阴功”等词语很抽象,较难理解。那么,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就需要用举例点拨法。譬如,理解“象征主义”,就可以通过具象的也即展示“京剧脸谱”和象征主义画作的方式来点拨学生的疑难,达到理解“象征主义”的目的。至于“阴功”的理解,就可以通过举一些古今“做好事不留名的人”的例子,让学生们去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白古代的一些人为“阴功”而“做好事不留名”与现代的一些人为“奉献”而“做好事不留名”的不同:前者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一种信奉因果报应的迷信做法;而后者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善举,是一种社会美德。上述这种举例点拨以解决疑难的方法,实际上教师们在教学中都有运用,只是用得多与少以及自觉与不自觉的问题。

二.示范点拨

点拨主要点拨的是思路和思维,但形象点拨的方法却不单单是“举例”,还有其它一些形象生动的方式,譬如,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写几个字或读一段文字都能达到启发的效果。也就是说,点拨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动起脑子就行。像在学生回答“愚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时,教师的一个鼓励眼神就可能让学生读解出“愚公是一个有公益精神的人”等现代阐释意义。在《有的人》朗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变化的手势来点拨学生读出声音的抑扬顿挫。当然,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完整朗读示范可以发挥更好的点拨作用。在纠正错别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个规范的大字来点拨学生书写中的错误……因为教师的示范是现身说法,亲切感人,和学生的学习情境融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从而达到比滔滔不绝的要领讲解和方法指导更好的效果。

三.比较点拨

比较也是点拨教学的常用方法。比较点拨可以辨事物异同、人物好坏,品质优劣,从而让学生在文本疑难问题的辨析中了解问题本质,获得思维发展和学习进步。比较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比较的点很多,可以是语言、人物、景物的比较,也可以是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比较。例如,学习《项脊轩志》,在讲到“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等夫妻感情融洽、互帮互学的内容时,就可以延伸拓展,和《项链》中马蒂尔德夫妇的夫妻情以及《荷花淀》中水生夫妇的夫妻情进行比较,从而辨别出不同阶层、不同境遇中的夫妻情的不同,从而从人性的角度更深地了解文本主旨;学习都德《最后一课》也可以和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进行比较教学,从而通过点拨,全面了解与分析这两篇文章在体裁、题材、表达方式、表现技巧、语言、主旨等方面的异同。

四.假设点拨

假设点拨的方法,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某个特殊情境下的人、景、事、物等没有生活体验,不能透彻理解这些人景事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就可以假设这些人、景、事、物就是学生曾经经历过的人景事物,从而拉近和文本内容的距离,达到在假设点拨中解决文本疑难的目的。这种假设点拨的方法,也可叫做“模拟情境法”。例如,学习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生对“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一句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么在强调了“辛弃疾是济南人”,“人生最大的愿望是收复中原”后,就可以用“假设点拨法”进行点拨:“如果你是亡走江南、心系故园的辛弃疾,你在南京赏心亭赏景时,最想赏哪里的景?”学生进入词人心境,一定会得出“想赏江北景”的结论。于是,教师继续点拨学生:“那么,‘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个词句写了哪里的景呢?写了怎样的景呢?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这样,在包括假设点拨在内的一连串点拨下,学生就透彻地理解了这个词句,也深刻体悟到了辛弃疾“热爱中原”“心忧北伐前途”以及“痛恨投降派卖国”的复杂情感。

五.多向点拨

所谓多向点拨,就是在深入分析文本内容,解决文本疑难的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学习的困境,方法上的不得要领,理解上的不深不透等情况,用多向思维的方式,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文本主旨。例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学生都朦朦胧胧地知道这一课表达的是“爱国主题”,但对这个爱国主题又体会不深。因此为了让学生切身体悟到小说的爱国主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多向的思维点拨:

第一,发散思维点拨。问题:韩麦尔先生在怎样的情景下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五个大字?学生会找到“柏林来了命令”“马上要下课”“即将离开学校”等情景。第二,递进思维点拨。问题: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在这些情景下写下这“五个”大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们会找到“不能教法语”“不能学法语”的原因。第三,聚合思维的点拨。问题:韩麦尔先生写下了这“五个”大字表达了怎样深刻的思想主题?学生们会总结出“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这一典型事件,表达了对法兰西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无比憎恨”的主题。

从上面的五种点拨方法可知,“点拨”实际上是点拨思维,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因此点拨思维也就是点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譬如,上述的“举例点拨法”“示范点拨法”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点拨法;“比较点拨法”“假设点拨法”和“多向点拨法”就是一种抽象思维点拨法。总之,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就必须注重启发式教学原则和点拨教学方法的实施与运用。可以说,科学、熟练、有效地运用好了“点拨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活跃、高效、精彩。不然,语文课堂就会回归“满堂灌”的老路,并继续咀嚼着“少慢差费”的苦果。

陈芳,教师,现居湖北英山。

语文课堂点拨的要领 篇4

摘 要: 精读指导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点拨是促进精读指导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它可使教学对话得以持续深入、逐层推进。本文结合精读指导教学实践从原理上描述精读指导课堂教学中的点拨策略运用的时机,提出并阐述了点拨的五个基本角度:矛盾处、迷惑处、无疑处、低谷处、高潮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精读指导 教学对话 点拨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阅读教学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是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多边对话的过程。如何使课堂精读指导教学的对话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发挥举一隅而反三隅的作用?我认为,教师应精心选择、运用适宜的点拨策略,组织、引领、调控教学对话的内容、形式及展开的节奏,使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达成有机的统一,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中关键处的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点拨”呢?所谓的“点拨”,“点”即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即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教学法要求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与学习活动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相机引导、提点、设问、解答,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点拨才是有效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试作阐述。

一、在矛盾处点拨

矛盾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与审美认知过程的前阅读与后续阅读的认知内容的对立、冲突,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因素。矛盾的产生、解决的过程,正是阅读理解与教学对话逐步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在矛盾处点拨,让学生看清矛盾形成与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使学生获得认知进程的跃迁。教读《木兰诗》有学生质疑:“老师平时教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切忌啰唆。我读这首诗,就觉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样的表达太繁琐、太啰唆,也不真实,事实上,木兰采办出征用具,果真是这么东、南、西、北地跑吗?我觉得这不符合生活常理。可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呢?”学生阅读诗歌文本提出的这个问题暴露了他的日常现实生活的经验常识与文学作品的审美存在的矛盾,以学生自有的生活经验这一常识系统显然是无法解释文本中这样的语言表达的独特现象。类似这样的阅读理解与审美鉴赏的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并不鲜见。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审美认知过程中的阻滞呢?教师的精到点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上文所述的阅读《木兰诗》产生的认知矛盾,教师借助课件,从诗歌语言表达的历史源流的角度予以解析。教师用课件呈现如下信息: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屈原《楚辞·招魂》)

“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玄天渚,南翔陟丹丘。”(曹植《游仙诗》)

教师先引导学生疏通句意,再通过学生独自品读、小组讨论及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突破矛盾,在认知上有一个新的跃迁:同样是用方位词,而表达各异其趣。同是东西南北,有的是写到处奔波购买物品准备出征;有的写四方不可留,希望死者灵魂归故土;有的写受到猜忌,郁郁寡欢。诗歌文本中,用“东、西、南、北”这样的复沓、铺陈的语句起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抒情效果、舒缓或加快节奏感的作用。

二、在迷惑处点拨

迷惑是指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语言风格、写作动机、主旨蕴涵、局部事实细节等产生的疑迷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这种类似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认知的朦胧、混沌感,往往蕴涵学生浓烈的阅读创造的好奇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教师在迷惑处点拨,让学生从模糊到清晰,从暧昧到鲜明,从散乱到集中,形成对文本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正确的认知、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教读《囚绿记》一文,学生对文中一些句子含义的理解提出了困惑,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些迷惑予以了点拨,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主旨蕴涵的较为深入的理解。例如:“‘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还有,“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通过点拨释疑,学生明确:“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之心境,可见其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愉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生的欢喜”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因为它是生命、希望、幸福、美好未来的象征。通过诸如此类学生感到迷惑不解的关键语句的点拨、解析,学生对该文的深邃意蕴才能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三、在无疑处点拨

阅读对话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的逐渐深入的过程,当学生自觉对文本已了然在胸时,教师“旁逸斜出”的点拨,让学生又产生了重读文本、再作研究的兴趣,这种无疑处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理解深度,发展创造性思维。例如教读《再别康桥》一诗,分析诗歌第五节时,同学们基本都能体会到徐志摩的欣喜之情,并能从诗节中找出具体的动词,如“寻梦”、“漫溯”、“放歌”等,来品味、吟咏。教师对同学的分析表示认同、赞赏;深入一步点拨:“‘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大家能否咀嚼、揣摩一下‘更字的表达效果?”组织学生把审美的目光汇聚到一个看似简单又不可轻易放过的副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细腻的语感。通过品读、议论,教师给予小结:“‘更字是再远再青一些的地方,在空间、意境上有延伸感,也是作者美好梦想、理想的延伸。”在后续的第6节诗,学生主要关注“沉默”等词汇的蕴涵,而教师则点出“笙箫”一词,请大家思考:“能否把‘笙箫换成另一种乐器?”通过探究、讨论,最后大家形成一致意见:首先是“笙箫”二字押韵,其次箫声比较幽怨,更适合体现离别的愁情。通过质疑问难,以一系列精当的问题构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寻芳览胜,使阅读鉴赏充满探险的味道,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阅读创造的乐趣。教师在学生无疑处点拨,设置悬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落实课堂阅读教学对话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四、在低谷时点拨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当学生的对话兴趣、探究热情未被调动、激发的“冷清”乃至“压抑”状态时,教师“愤而后启,悱而后发”的点拨,有助于学生走出低谷,形成参与对话、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读《背影》一文,教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然后说说感受,很多同学都谈到这篇文章文字很朴素,感情表达比较真实,但至于为何要这样表达,感觉难以具体表达;课堂气氛暂时陷入沉闷状态,对话气氛出现低谷,甚至有个别同学说:“这样的文字写的都是些波澜不惊、鸡零狗碎的事,有什么读头的。再说了,文中的那个父亲,也是迂得很,还不守交通规则。”同学们明显表现出对文本的冷淡、乃至误读。类似于这类“有什么读头”、“没啥味道”的阅读初感,如何能快速地把阅读教学对话从低谷中摆脱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宜的点拨。针对上述学生对《背影》的阅读初感,教师运用“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点拨策略,从文本语言的肌理的剖析角度切入,即从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细节入手,让学生发现质朴之中的隽永之美。让学生勾画出文本中写父亲攀爬月台、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等动作描写的动词、形容词等,进行反复咀嚼,从而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情。还要抓住作者对父亲的服饰描写,从文字的浅表切入挖掘其深意。教师作如下点拨设问:结合文章内容,你能从父亲的衣着上发现什么吗?通过细读品味,有同学指出:用了三个“布”字,说明父亲生活很艰苦。两个“黑”字,那是因为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祸不单行,说明父亲的心情是沉重压抑的。通过这样的点拨,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探究的欲望,使得阅读教学对话由一潭死水转为“浮光跃金”、“锦鳞游泳”,让学生读者的心灵真正得以与文本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形成共鸣。

五、在高潮时点拨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在学生产生思想的激烈交锋、情感的深度碰撞的高潮时刻,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助于学生的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知,有助于使对立、错综的理性认知趋于澄明。例如,教读《丑小鸭》一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渐趋高潮阶段,教师趁机加以概括、牵引,做如下点拨: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想一想,丑小鸭在流浪过程中养成了哪些优秀品质?“一石击起千重浪”,大家对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他平和。天鹅美丽,他不嫉妒。

他顽强、坚韧。不断奔跑中,他逐渐强壮,不惧严寒。

他有梦想。他想成为天鹅,是这个梦想给了他与困难英勇搏击的巨大力量。

他谦逊温和。他拥有一颗“好的心”,永远不会骄傲……

他宽厚知足……

在纷至沓来的解读回应中,教师欣喜地加以及时归结和推进式引申点拨:很好。大家都看到了,流浪的生涯,并没有击垮丑小鸭;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变得更强悍坚韧,更谦和而有宽容心,有美好的理想。正是因为这些品质,丑小鸭才能蜕变为天鹅。如果说“天鹅”在文中是美丽心灵的象征的话,那么要想成为天鹅,就需要具备一种勇敢投身于广大世界不断磨炼意志砥砺精神的广阔胸襟,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拥有一颗“好的心”,成为真正为人仰慕的天鹅。

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高潮处点拨,体现了教师主体在阅读教学对话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善于预设能引起学生读者“头脑风暴”式的阅读阐释的开放空间,吸引全体同学参与到与文本、同伴、教师的对话中。

上一篇:公司注销登记论文下一篇:慢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