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共12篇)
点拨 篇1
课堂内外, 教师得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言行举止、个性发展等进行必要的点评与指导, 既要对好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又要对“跑偏”的方面加以点拨。何时去“点”, 怎样去“拨”方能既收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又使点拨绽放出鲜花般的美丽呢?这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一、在尊重中点拨, 追求平等之美
小学生, 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 由于涉世尚浅, 他们虽然对各种事物充满新奇感, 但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往往停留于表面。在这样的小学生面前, 我们称得上是饱学之士了, 以至于忘了我们度过的孩提时代。是我们的“才高八斗”, 还是“心急如焚”, 让我们在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点拨时, 已悄然抬高了头颅, 眼神带着不屑, 语气交杂责备, 表情显露愠色, 行为难免急躁……如此, 我们传递给学生的信号, 是引导、帮助, 抑或是平等、尊重?学生尽管稚嫩, 可他们还是能捕捉到我们的高高在上和不耐烦、不满意、不喜欢, 由此产生些许难过、紧张和惶恐。这样, 他们怎么能接受我们的点拨?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时, 一定要语气友好, 表情真诚, 循循善诱, 耐心引导。如此, 学生方能“亲其师, 信其道”, 最终“悟其法”。
二、在赞赏中点拨, 追求信任之美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强, 自制能力也相对较弱, 通常, 一些小毛病、小错误总是屡教屡犯。此时, 如何对他们进行点拨才能更具实效呢?下面一则小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刚上任时, 聘了一位女秘书协助他。这位女秘书年轻又漂亮, 但是她的工作却屡屡出问题, 不是字打错, 就是时间记错了, 这给柯立芝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有一天, 女秘书一进办公室, 柯立芝就夸奖她的衣服很好看, 盛赞她的美丽, 女秘书受宠若惊, 要知道平时总统是很少这样夸奖人的。柯立芝接着说:“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本人一样, 都办得很漂亮。”
果然, 从那天起女秘书经手的公文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有一位知道来龙去脉的参议员好奇地问总统:“这个方法很妙,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笑一笑, 说:“这很简单, 你看理发师帮客人刮胡子之前, 都会先涂上肥皂水,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客人不会觉得疼痛, 我不过就是用了这个方法而已。”
我们应当明白, 点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 而信任的、赞赏的方式更易于被人接受。因此, 带着爱心, 试着用赞赏的方式去点拨学生, 尤其是那些“没记性”的学生, 我们收到的将是双倍的成效。
三、在暗示中点拨, 追求期待之美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 在他们出现错误时, 我们都应积极引导和点拨。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在引导时, 我们还得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巧妙为之。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性格倔犟、心高气傲的学生, 最好是采取“暗示法”。在点拨之时, 我们不直接点学生的名, 也不当众捅破他们的缺点或错误, 而是用自己及其他同学的经历、认识来点出问题之所在, 性质如何, 解决的办法等。在引导的过程中, 教师应语气温和, 表述委婉, 谨慎把握尺度, 并以真诚、肯定的态度表明自己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四、在闲暇中点拨, 追求友谊之美
对学生的必要点拨, 是否一定要在班级上或办公室等正规场合效果才好呢?其实不然, 很多时候, 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的点拨更能收到效果。对那些家庭过于贫困、身患残疾或家庭成员有犯罪史的学生, 我们切不可随意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深度自卑, 逆反心理极强。如果我们稍有不慎, 就会适得其反。在他们看来, 公开的批评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会让他们感到无地自容。
对这些“弱势学生”的点拨, 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情感, 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我们应主动创造更多与学生相处的机会, 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 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如在一起玩游戏, 共进早餐, 一块儿郊游, 在共同劳动中, 以“点滴渗透”的方式, 轻轻加以点拨。相信他们“响鼓不用重锤敲”, 会感觉到教师的良苦用心、真诚关怀, 从而乐意改正缺点错误。要相信, 他们比其他同学更需要朋友真诚的关怀与帮助, 尤其是来自受尊敬的老师的帮助。
点拨, 是我们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 不应该是冰冷生硬的, 应多一些关爱与温暖。
点拨, 是我们把期待的种子植于学生的心田, 挥洒赞赏的汗水, 施以友谊的肥料后开出的最美鲜花, 此花必将芬芳四溢!
点拨 篇2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的听力理解部分目的是测试考生通过口头获取信息的能力。?听力技能是语言实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促进读、写、说等能力的提高,而且为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在当今信息的时代里,通过有声语言来充实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能力,听力理解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听力技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按照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六级后应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对题材熟悉,难度略浅于精读课文、基本上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40词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光靠一、二节听力课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考生全面提高读、写、说、译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为此,考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打好基础:?
Ⅰ.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
Ⅱ.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Ⅲ.掌握基本的听力技巧。?
Ⅳ.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
这四条中,以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最为重要。?
Ⅰ?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即熟练掌握语法、语音、语调、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型。?
1.语法。
考生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如:(6月真题,第6题)?
M:What kind of father am I?My only son almost died and I didn’t even know he was ill.?
W:Don’t blame yourself.You were too busy to pay attention to him.If his mother were still alive,things w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
Q:Why does the man blame himself??
A)His only son is dying.
B)His mother died some time ago.?
C)He didn’t look after his sick wife.
D)He hasn’t taken good care of his son.?
男士说:“我这个父亲是怎么当的?我唯一的儿子快要死了,可是我甚至连他病了都不知道”。女士说:“别责怪你自己了,你太忙了,没法顾及他。要是他的妈妈还活着的话,情况会好多了。”在这个对话中“If his mother were still alive,things w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这是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事实上他的母亲已经去世,所以孩子得不到很好
的照顾,因而父亲对此感到内疚和自责,故D为正确答案。如果考生对这一语法现象不甚了解,那就很难找出正确答案。?
2.作出正确推测与判断?
在进行听力测试的过程中,有些句子或上下文因某些原因可能不会完全听懂,考生可根据讲话人的言外之意进行判断。例如(1月真题,第3题)?
M:Isn’t that a new brand of typewriter you are working at??
W:Oh,Bill.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you’ve asked about it.?
Q: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
激发兴趣 精心点拨 篇3
新《课程标准》强调,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激发兴趣于训练启动之前,启发思路于训练启动之初,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应当运用什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呢?其实,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语言。训练启动前,教师要预先精心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语言力求简练、独特、生动、幽默,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愚公移山》的训练前,我的开场白是:“移山还是搬家?千秋古人事,今日任评说——愚公老前辈,恕小子们冒犯了!”一时间,学生的兴趣陡增,纷纷跃跃欲试,皆欲指点古人,评说历史;在《陋室铭》的训练前,我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哪些同学希望将来像刘禹锡一样德才兼备,请举手!”第二句是“哪些同学希望将来像刘禹锡一样住茅屋、过穷日子,请举手!”第二次举手之后,笑声顿起,辩论即自行展开了,除了精心设计语言之外,教师的语调、神态、形体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同样很有帮助。
学生进入思考状态的初始,尽管兴趣浓厚、热情高涨,但此时的思维活动往往比较无序,思路相对杂乱,甚至还可能遭遇短暂的思维凝滞,导致辩论迟迟难入佳境,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抛砖引玉。”在《陋室铭》训练启动伊始,冷场曾一度出现。当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金钱与道德是否绝对对立呢?刘禹锡的时代是这样的,当今时代也仍然如此吗?”此言一出,立刻有学生答道:“金钱与道德在刘禹锡的时代可能是绝对对立的,但当今时代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像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来获得财富,而不必做违背道德的事。”
教师的启发固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适度,只能示范性地帮助学生开启一种思路,不能喧宾夺主地大量罗列,更不能变成有主观倾向的硬性思维牵引。总之,启发应该点到为止,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还要留给学生,大量新颖的思路和观点还要让他们在由浅入深的思考和辩论中自发开辟和提炼。
二、精确点拨,精炼引导。
训练过程中,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较贫乏,所以不少思想和观点往往不够严谨,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可能有些偏激。因此,教师的点拨必不可少。需要注意的是:
1、点拨要精确,引导要精炼。
对于《陋室铭》训练中出现的那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我的点拨是:“钱的本质就是货币,这一张纸或一块金属本身是干净的,只是一些丑陋灵魂的贪欲把它变得肮脏了。如果有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他特别喜欢吃红烧肉,那么他渴望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多赚一点钱,不仅让自己顿顿都有红烧肉吃,甚至还可以分给邻居们几碗,是不是也并不违背道德呢?”听了这番话,那位学生用他的笑容告诉我,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意见。当《愚公移山》训练出现僵持局面时,我的引导只有一句话:“战场是广阔的,在相持不下的时候,谁能迅速开辟新的根据地,谁就能赢得新的主动。”学生闻言纷纷醒悟,立刻调转矛头,另辟战场。
2、点拨和引导要有耐心。
学生在陈述观点时,出现暂时的思维停顿或思维混乱,以致于表述得含糊冗杂、语无伦次,或者只能想一句说一句,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皇帝的新装》的训练内容不是展开观点辩论,而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延续故事情节的发展。训练要求学生在十五分钟内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虽然学生基本上按时完成了任务,但是思路还不完整,构思还欠严密,所以陈述得并不流畅。对此,我并没有急于催促或干脆打断,而是一点一点地启发、引导,耐心地修饰、补充。其实,学生张口结舌的尴尬之时,往往也正是他大脑高速运转、思维异常活跃之际,只要多给他一点时间、耐心和帮助,他的思维能力就有可能在这几分钟里实现一个宝贵的飞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时间,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生命线。
3、点拨和引导要宽松而有气度。
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应该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为原则,决不能以压迫学生放弃主体立场为目的。即便自己的观点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教师也要表现出欢迎和鼓励的态度——那种狭隘的“教师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心理,应该彻底杜绝。在《愚公移山》训练中,我引导学生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愚公移山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不少学生对这句话提出质疑,我肯定了学生的创新举动,课堂气氛宽松、活泼,效果很好。同样,在《愚公移山》和《陋室铭》训练的停摆期后,不但有的学生如获至宝地发现了可以将对方一举击溃的“新式武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完全摒弃了自己先前的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这些思维的火花是在理性思考的锤击下,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二次发散而出的,是更为珍贵的,教师应该继续为他们提供自由展示的舞台,鼓励他们再起论战,重申观点,掀起训练的第二次高潮。
导师点拨 篇4
是的,娱乐圈从来不缺高颜值,为何井柏然能与众不同? 不骄不躁、谦虚努力的井柏然给我们一个最直接的启示———培养一点高雅的情趣。
在数字化的今天,许多人似乎已经难得静下心来读点书、写点字、画点画了,尤其是分秒必争的艺人,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做写字这类性价比极低的事情。 在我们中学生中,当然有不少同学也坚持着书法、绘画、器乐之类的兴趣学习。 可是扪心自问,有几个同学是遵循着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考级”“特长”“专业”等外因的驱动,日复一日地跟着指导老师学下去的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当然指健康有意义),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井柏然的字以前也“七扭八歪”,但他没有特意找老师(当然,有自己喜欢且专业的老师指导会少走不少弯路哦), 剧组片场是井柏然练字最频繁的场所。 当然,光有兴趣没有坚持同样枉然,好学勤奋才是井柏然成功的法宝。 只要有空闲,他就不断写、不断练,写所有他觉得漂亮的字。
其实不仅仅是兴趣爱好,任何学习都是同样的道理。 经常听到同学抱怨作业多,时间不够用。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笨功夫”: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 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 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 由于不断地记诵,他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写作点拨 篇5
讲求文采,创造文章亮点
“文采”是什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这只是文采的一种。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作文时,头脑中一定要有十分清晰的作文要求:“有文采”一定要合理灵活的选用句式,或对偶,或排比,或反问„„对偶句式整齐划一,富有音乐美。尤其是对联,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即使仅用于文章的题目,也会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要灵巧的使用修辞方法,或比喻或夸张„„灵巧的运用,分数就会高。
敢于突破,展露写作个性
要敢于突破一些写作的:框框或套路。但要把我两点:
1、追求创新必须在审准题的条件下进行,不能不顾作文条件的限制肆意求新;
呵护与点拨 篇6
且看天才的科学界艺术界的大师达·芬奇上学时的事例——
上学,给达·芬奇眼前展开了知识的海洋。他为文学能记录人们的思想和语言而兴奋,为数学能帮助人们计算和思考而激动。他让老师们喜欢,因为他常常回答出别人答不出的问题;他也让老师们失望,因为在复习课上,他常常打盹睡觉,甚至还会逃课——课堂里的座位竟然是空着的……这真是一个有着天才的潜质,很聪明,也有些任性的普通男孩儿。
艺术之神眷顾了小芬奇——他迷上了画画儿。当别人在上他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课时,他就趴在桌子上,画那些从山上带回来的花草和不能动弹的小昆虫。有时,他的眼睛盯准了某个同学,竟然悄悄地画起了肖像画。一次他画肖像画的举动被老师察觉了,“列奥纳多!你在做什么?”老师向他射来严厉的目光,边说边走到他身边。达·芬奇低着头站了起来,所有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小芬奇身上。小芬奇嗫嚅道:“我在,在搞创作……”老师从他的课桌上拿起了他的画纸:一幅颇有身材的侧面肖像呈现在老师面前,老师认出了小芬奇画的是谁。“下课到我办公室去!”老师没再多说什么,又继续讲课了。这个细节,切实展示出这位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他细心地觉察了课堂中的异动;敏锐地感受到小芬奇的绘画天赋;细致地呵护了孩童的天性和自尊,不去简单地进行当众呵斥和批评。在老师的办公室,小芬奇听到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学习可不能光凭兴趣,如果你养成见异思迁的习惯,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真的想创作,就得打好基础,就得勤奋刻苦!”老师的这些话引起了达·芬奇的思索……这些话是达·芬奇初期的艺术探索中,在他成为天才之前所受到的重要的点拨。后来,达·芬奇随父亲告别了所住的乡村,迁居佛罗伦萨,师从韦罗基奥,经过严格、刻苦、扎实的学习历程,终于成为跨越时空、享誉世界的科学界艺术界的大师。
那位当初点拨了小芬奇的老师,似乎并没有留下姓名。其实像这样默默无闻,然而认真勤勉地履行着教师职责的普通人,真犹如浩渺宇宙中的星辰,无法数计!但这位老师对小芬奇的呵护与点拨,却可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中,值得借鉴的生动范例。
巧妙点拨精彩生成 篇7
点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指点、启发.教学中的点拨, 就是在学生思维受阻、理解有偏差或不够深入时, 通过教师的指点和启发, 为学生疏通思维、解除疑惑, 纠正认识或者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笔者在教学中, 积累了一些点拨的方法, 愿意与大家共飨.
一、铺路搭桥
在阅读教学中, 经常会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 这些问题通常是要求“跳一跳, 才够得着”, 如果学生跳不了那么高, 觉得有困难, 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过渡性的小问题来铺路搭桥疏通思维障碍.如, 教学《飞夺卢定桥》一课, 一开始, 我提出:红四团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在交流汇报时, 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 我就给出一点启发:红四团在抢时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这样, 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二、启发填空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不被固定的问题束缚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类似于“你读懂了什么”等宽泛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回答也许就会五花八门.的确学生发言的空间很大, 但是, 也很容易出现良秀不齐、高耗低效的情况.因此, 我觉得,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还是有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领.启发填空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如, 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初读课文后, 可以用“荷叶是_____的_____”句式来说一说, 这样能有效地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欲擒故纵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理解周总理工作劳苦是一个重点.我是这样做的.师:你是怎么知道周总理工作劳苦的?生:我从“一尺来高的文件”看出总理的工作量很大.师:是吗?我觉得这里无法判断总理是劳苦的, 因为, 假如这一尺来高的文件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的话, 也不累啊.生 (急了, 赶紧抢白) :可是后面说了“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说明这是周总理一个晚上的工作任务.这样, 就把对文本的理解引向全面和深入.
四、明知故问
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正确的理解, 但是, 在表达上出现不深入、不透彻的现象.这时, 老师可以采用明知故问的办法, 逼着学生继续往下说, 往深处思考.在教学《难忘的启蒙》一文中, 我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生答:这是一位爱国的老师, 因为上日语课的时候, 同学们逃学, 他也不管. (显然只说到这里, 是不够的透彻的, 其他的孩子是不一定理解的.) 此时, 我明知故问:照你这样说, 我倒是觉得这位老师很不负责任, 学生逃课也不管, 你怎么会觉得他爱国呢?这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 因为当时大家是被迫学习日语的, 老师这样做, 就是对日本的一种抵触和反抗.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爱国行为.
五、引起对比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理解周总理生活简朴是一个重点.有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师:你从哪里读出了简朴?生:那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师:那间房子曾经是末代皇帝溥仪住过的, 请大家想象一下, 当初是怎样的呢?肯定会有什么呢?这样一对比, 学生自然深刻地理解了周总理的简朴.
六、无声的点拨
当学生思维阻塞时, 并不一定非要用语言的方式点拨.我们还可以用手势、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 或简笔画、图片、动画演示等作无声的点拨.这样, 既不需要我们老师动口, 又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也许大家注意到了, 我列举的这些形式都是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 注重直观形象具体.所以特别适用于较为抽象的或对学生来说较为生僻的内容.现在我就以简笔画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点拨为例来说一下.低年级的识字、学词学句更要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而借助图画理解词句又是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句.如《院子里的悄悄话》这一课, 里边关于年轮的知识抽象极了, 一会儿告诉你怎样辨别方向, 一会儿是辨别树的年龄, 一会儿又要识别气候.它既是本文的难点又是重点, 必须要解决.事实上很多学困生越教越糊涂, 必须给他们提供一条线索,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这时候, 如果我们在黑板上勾一个树桩的简笔画, 引导学生结合图来理解, 就一目了然了, 既突出了重点、难点, 又让学生建立了形象, 清楚明了地突破了难题.
至于手势, 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 我们大家在教学中没少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相信大家都曾体会过, 这里不多讲.
七、以读代问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以读代问”不失为阅读教学的好策略.
读是带有点拨性和诱导性的, 教师的范读当然很重要.教师讲课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 我们的语调常根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讲到重要内容时, 有的用强而重的语调, 进行强刺激;有时用轻声细语, 吸引学生倾听.情感激动的地方, 声音强些, 高些;讲到悲伤处则低些, 弱些.正因为我们教师的语调具有这些功能,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 它也可以用来点拨, 启示学生的思维.比如, 《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个反问句, 没有必要多理解, 就是通过教师的语气高低来范读, 从而理解问题.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觉得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涉及到这个故事的寓意了, 很关键.可是第一个学生起来就说:因为他觉得吃几片叶子没关系.另一个说, 他觉得虫还很少, 不用治.第三个说, 叶子吃了还会长.我一看, 学生思维受到了第一个限制, 怎么办呢?如果直接问:“叶子和葫芦有关系吗?”虽然马上把学生引到二者的关系上来了, 但也等于把答案送到了口中.于是我请学生再听老师读:“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这一次我强调的是叶子和葫芦, 学生马上就领悟到了, 应该从叶子和葫芦的关系这个方向来思考.
再说学生读.这种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 也是我们教师采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文章的意思、表达手法蕴含在字里行间, 假若学生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是体会不到的.于永正老师在上二年级《夕阳真美》, 一开课就问:“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别看问题简单, 可就有人不知道.老师迎难而上, 请了摇头最厉害的小女孩.谁知她张口就说:“是早晨的太阳.”引来哄堂大笑, 遇到这种情况, 其他老师通常会说:我们请其他同学帮助她好吗?可贵的是这时候老师没有请其他同学包办代替, 而是这样点拨的:只要你读一读每节的第一句话就会明白.小女孩大声地读“傍晚, 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太阳已经西斜.太阳慢慢地向下沉.”刚读完, 她高高兴兴地说:“夕阳是傍晚快落山的太阳.”听到这里, 我都为小女孩高兴, 谁能说她不是自己读懂的呢?总之, 应该强调的是不管老师读还是学生读, 都必须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无疑而读, 为读书而读, 纵然读千遍其义也难现出来.
点拨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一定要遵循“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又绝不冒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理解有偏差或不够深入时, 送上及时的恰到好处的指点和启发.时机把握得当, 更重要的是她的每一次点拨都恰当地把握了尺度, 一方面为学生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而不是把答案送到学生的嘴边.
点拨意味着什么 篇8
什么是点拨?点,就是在关键处的指点;拨,就是在迷惑处的拨正。学生面对陌生的知识领域,面对困难的问题,他的解答往往是茫然的,找不到着力点的,寻不见下手处。这时候,指点一下,给他一个可能选择的思路,给他一点证据,给他一个关键词,给他找些所引的材料,这就是点。学生思考问题,难免逻辑不严密,走入迷宫,辨不清方向,甚至误入歧途,这时候就需要帮他拨正一下,助推一把,搀扶一会,让他回归思维的正途,这就是拨。
因此,点拨不是灌输。点拨者不希望一下子塞给学生标准解答。他眼睛里没有知识的容器,而只有一个活生生的探索真理的孩子,所以他希望孩子自己获得知识,并在这获得的过程中一并收获破解难题的喜悦、走出困境的欢欣、自己寻找的乐趣和肯定了自己能力的自信。本质上,点拨基于一种对学生成长的期许,一种希望孩子自己站起来变得强大的认识世界能力的大爱。点拨拒绝直截了当的所谓“大容量高效率”的答案灌输。
于是,点拨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你看重学生的觉悟,你喜欢看到他自己领会和理解,并表达出来。你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这一得到鼓励和引导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即便是他的错误,也会成为你探究的对象,成为你的教学资源,成为你全力以赴去琢磨的内容。这样的真诚与恳切让施教者不放过学生在解答时的一切细节。学生则从这个点拨过程中感到了被重视、被倾听、被关怀、被引导,渐渐积累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所以,点拨最需要耐心。你不一味想着自己的教学进度而是格外关注这个具体的孩子的理解程度,并把这当作此刻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你就不会焦躁和发怒,你会耐心等待。你允许学生结巴、不流畅、不着调,你才会在现场找到他的症结和困惑原因。你因此必须细致,必须亲切,充满鼓励和爱意,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真实。而且,你相信这样的等待换来的必定是他一点点地变得更喜欢思考,从而在课堂外主动探究,从而在下一次甚至下下一次更容易找到方向。你要坚信理性的等待绝不会“浪费时间”,而是在获得成长的加速度。
因此,点拨者需要一颗真诚智慧的心。点拨不是越俎代庖,不是教师上场表演,而是给予困惑中的学生适当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提供了足够多的引导后,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在最能调动学生思考的地方发问,然后搭建最合适的桥梁,让学生驰骋在自己思考的田野上。这些桥梁是什么呢?
比如,给学生一些事先设计好的句式,让他们在套用过程中找见思维方法。
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醒,提醒他们关注前面已经交代过的知识点,前面学过的公式定理和原理,前面背诵过的诗文。或者是,提醒他们关注文章的开头,关注段落之间的过渡,关注关键词。通过这样的提醒,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证据、条件和理由。
要知道,成长中的孩子思维特点就是不全面、不严密、不细致。你提供给他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获得答案应该使用的资源。这些条件和证据混在一大堆过往学习过的知识里,尚未形成全面完整知识体系的学生可能一时寻找不到。这些理由就藏在一篇文章的某一个地方,但粗心的学生只想着找一个现成答案,而往往忘记了细心认真地研读手中的那几篇课文。这些答案也许跟不同学科的知识相关,但只盯着眼前这节课的学生没有养成广泛联想、互通原理的学习品质。这时候,成熟的教师就需要去帮助他,提醒一下,引发一下,帮助他寻找,帮助他辨认路径。或者,在他误打误撞偏差的时候,给他导正方向。甚至是,教师依靠含蓄又恰切的教学语言,或依靠精心设计的将计就计让学生出错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逻辑错误,从而主动纠正方向,带着欢喜进入正途。因为这样的发现,学生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思维成长。
可见,点拨是教育的艺术,是教师能力的具体体现。
语感培养与课堂点拨 篇9
课堂上的点拨要线条清晰, 有线索, 有方向, 直奔教学目标;要有层次, 有过程, 要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层层深入, 循序渐进, 使他们每到一个层面, 都能获得一种顿悟, 使其视野开阔, 每深入一步, 都产生一种美感, 使其意境深远;要有方法, 有技巧, 使学生能自然、顺畅地体味到语言的精妙。
一、点拨要有层次
教师的引导、点拨就像登山的索道, 既有方向, 又有层次, 使学生能在教师的一引一点下拾级而上, 达到学习语言的最佳境界。
例如, 在《猫》这篇课文中, 老舍先生用“古怪”一词来形容大猫的性格。如何理解这里的“古怪”呢?教学时, 教师可分三个层次:先从整体入手, 引导学生默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大猫性格的, 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学生总结出:“说它老实吧, 可是又很贪玩;说它贪玩吧, 可是又很尽职。”教师指点:去掉文中的“吧”对比读一读, 体会语气有什么不同。通过读, 学生体会到文中两次用“可是”转折, 表现出了猫的性格让人捉摸不透。句末用“吧”带有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接着分层体会, 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喜爱之情的。读“老实”时, 一个“乖”字就把猫当成可爱的孩子来写, 表达了爱猫之情。读“贪玩”时, 一个“任凭”写出了猫要玩就玩得尽情尽兴。读“尽职”时, 它“闭息凝视”表现了一个“专心”,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表现了一个“耐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表现了一个“决心”。最后再回到整体, 让学生说说哪种猫可爱。通过讨论, 学生悟出:单拿出哪一种性格的猫都不可爱, 还是“古怪”的猫可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读设计出了层次, 每个层次都能让学生有所得, 给学生一种登塔观景的感觉, 每上一层, 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境界。
二、点拨要恰到好处
通常, 当教师的设问提高了难度, 课堂上的气氛便觉沉闷, 此时, 教师千万不要因害怕这沉静而一股脑儿把答案讲给学生, 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思考的过程, 之后, 教师再轻轻投下“一颗石子”———稍加点拨。课堂上便会激起层层波澜, 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
1.在似会非会时点拨。
似会非会状态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心中似有所悟, 但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沉默。这时, 教师如果点得恰当便会使学生畅所欲言。
2.在有一点见解时点拨。
教师备课时, 设计问题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不能过低, 也不能过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让他们“够一够能摘到果子”。这样的问题提出来, 一般学生能理解到浅一层的意思, 但难于领悟到更深一层, 提不到一个高度。这时, 教师在他们“够”的时候就要帮一把, 点一下。
3.在困惑不解时点拨。
遇到语言感悟能力较低的学生, 教师的设问往往显得高了, 课堂上便会出现“死水淤潭”般的沉默, 这种情况下如何把它点活呢?
《生命� 生命》一文中作者讲述的第三件事是“静听心跳”, 其中, 作者写到自己倾听心跳时感到震撼, 可是这一感受对普通的小学生来说难于理解。于是, 我作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 作者听着自己的心跳感到了震撼, 我们也摸摸我们的脉搏吧。你震撼了吗?”学生大多一脸茫然。这时, 以人平均心跳次数为准, 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组数字:
1 分钟, 70;10 分钟, 700;60 分钟, 4200;24 ×4200=100800;365×100800=36792000。
我设计和学生合作读。我读时间, 学生读心跳次数, 最后, 我让学生思考, 如果人均寿命按80 岁算的话, 算算人的一生心跳多少次?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唏嘘不止。这回他们真正感到了震撼。
三、点拨要结合读书
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形成灵活的思维品质。这要在课堂上一点一滴渗透, 要能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所以, 教师的点拨不只在于怎样设计问题, 其中, 设计不同形式的读也可以达到目的。
如《鸟的天堂》中, 作者将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热闹景象写得层次清晰, 画面生动。根据文章特点我设计了轮读的形式, 先指一个女生轻轻地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 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 女生齐读“接着又看见第二只, 第三只”。然后, 全班齐读“我们继续拍掌, 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到处是鸟声, 到处是鸟影”。男生齐读“大的”, 女生齐读“小的”;男生齐读“花的”, 女生齐读“黑的”;男生齐读“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女生齐读“有的飞起来”;男生齐读“有的在扑翅膀”, 这时, 教师读“我注意地看着, 眼睛应接不暇”;男生读“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 女生读“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最后, 指一个女生读“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 被我们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
这样的轮读是为了用声音的一强一弱唤起学生的通感, 引起他们的想象, 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这种
专家评介:
翁欣老师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潜心教育, 用心研究, 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语文课形象鲜明, 感情真挚, 意境悠远, 情理交融。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体味情感, 学习语言。在2008 年, 她的教学课例《乡下人家》获得教育部一等奖, 课上, 她融诗情画境于一体,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 引领学生步入乡下人家, 感受乡村朴实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特点, 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在2012 年底, 她又代表大陆地区赴澳门参加情境中欣赏品味语言, 这样, 文中语言的层次感:由静到动, 由声到形, 由整体到部分, 就很容易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中, 让学生了解到读书、学习语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品味、欣赏, 会有更大的收获。
四、点拨中渗透情感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出一定的难度, 在需要反复揣摩品味的地方设置一些障碍,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感悟出来。当学生克服困难后获得了答案时, 在喜悦中才体会到教师深深的情意。要达到这种境界, 教师要做到三条:真诚、信任、移情。
真诚是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切实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的角度着眼, 教学中要用真实的感情对待学生, 和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思考, 真心实意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帮助他们寻求到问题的答案。师生处于平等地位, 使教学成为朋友之间的促膝谈心, 使课堂形式由辐射型变为网络型, 促进师生之间在情感与思想上产生共鸣。这里同时渗透着信任, 教师要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改变教师包办代替的现状, 真正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 开拓创新的空间。
移情, 就是教师能够以教材为媒介, 课堂教学为渠道, 把自己的感情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 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感, 受到思想教育。
语感的培养依靠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提高语感能力。而这种实践活动不能是学生盲目的、随意的, 要有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恰当的点拨, 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所以,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切实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 教学中, 她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形式多样, 设计巧妙, 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教学过程应注重点拨 篇10
其实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在不失时机地运用点拨。我们所说的“启发”“举一反三”“相机诱导”等等, 都在给学生点拨, 启发思维, 开阔思路, 指点迷津。虽然我们都在运用点拨, 那么教学中如何运用好“点拨”呢?现在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例子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比较点拨。把一类的文章放到一起, 然后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整个比较过程中就会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打开思路。例如, 我曾经试着把《母亲的回忆》《难忘的一次航行》《一面》三篇语言风格、思想内容迥异, 但都是写人的回忆性记叙散文放到一起教。要求学生从文章主题、题材、人物刻画、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几个方面比较, 并分析文章, 学生开始阅读自学这三篇文章, 按照要求完成我所布置的分析表格。同时我和学生一样也完成同样的分析比较。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适时地抛出这样几个问题, 三篇文章中描写了哪三种感情?各自如何表现?语言有何特色?只是简单的三个问题, 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课文就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学生通过整理表格理清了思路, 通过回答问题使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通过小型写作练习形成收获。此法中问题设置是关键, 设置点睛之笔的问题, 对学生学习的升华起到重要的作用。
疑难点拨。疑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解决疑难也是学生学习提高的必经之路。点拨学习疑难,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学生通过逾越障碍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我们的点拨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我会在学生学习新授课程后, 设置一些阶梯型的作业题, 题的难度由易入难, 特别是难题的设置, 要求看起来像简单题, 做起来有难点, 学生一做就错, 形成学习的窘境和尴尬, 但是点拨后就会恍然大悟, 这种情景下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这种感受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印象深刻的。这种点拨使学生如在深海漂流迷失方向, 忽然看到灯塔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触及灵魂的点拨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永生不能忘怀的印象, 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疑难点拨的操作方法就是巧妙设置疑难, 适时点拨。
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过程我的理解是三个字———“鱼”“渔”“欲”。激发“欲”, 掌握“渔”, 就会得到“鱼”。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将会受用终生。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对学习方法的点拨, 因为学习方法不是固定的教学内容, 而是散落在我们的教材中, 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滋润, 是靠学生自我形成的。适时的点拨, 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形成学习方法, 例如, 我教写作, 说到动态物体的描写, 共有两个课时, 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节, 讲写作知识和进行写作指导;第二节让学生写一篇动态物体的文章。写作知识怎么讲呢?我先不讲理论, 而是首先发问:蟋蟀弹琴歌唱, 你能说出它是个什么样?谁逮过蟋蟀?怎样才能逮住它?问题发出, 学生跃跃欲试地回答, 我请几个学生讲, 结果讲得不全, 描述生涩。于是我请一位学生朗读叶绍钧的《童年》中描写儿童捉蟋蟀的文字, 让学生欣赏, 学生听得十分有趣。然后我又提问学生, 描写蟋蟀这样的动物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要写出形态、动作、神情以及生活习性等等。这样, 有关动态物的描写和写作知识就学到手了, 这比灌输空头理论, 效果要好得多。这个过程中, 是“描写动态物要注意些什么”这个问题起到了点拨的作用, 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写作的法门。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现象—质疑—结论—实践这样一种学习的方法。学生在一次次的这样的学习过程, 经过一次次的点拨, 直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学习过程, 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目的了。
“话题作文”思路点拨 篇11
【关键词】话题作文 误区规避 指导
“话题作文”是一种全新的命题方式,它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有“立意自由、选材广泛、文体不限、写法灵活”等特点。内容上、观点上的“开放性”,写法上、体例上的“灵活性”,为所有的学生打开了方便之门,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自由天地,学生们再也不必担心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也不用担心自己还有哪种文体掌握不到家。对于同一话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即便如此,要写好话题作文也并非易事。
目前教师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上,存在着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淡化审题这一环节!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这一环节不能淡化。“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就是符合题意。”辨析此话,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有多少进入了话题的范围?故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仔细地审题、认真地揣摩题意,才能确立话题的范围。常见的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少则一两句,多到十来句,但无论长短,审题时就考生而言,都应仔细阅读、揣摩。我们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中,不仅要学生明确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要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对文章的写作角度、文章主旨有整体把握。这不仅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更具方向性,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更能增强学生作文时的自信心,从而写出不偏题、不跑题的考场作文。
误区二:将“文体不限”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在文体的要求上,有了巨大的变革,体现了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这就使得学生在作文时,在选取表情达意的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再为单一的文体局限而苦恼。但是,有些人却将“文体不限”片面地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以致写出来的文章,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说明文不像说明文、散文不像散文,来了个“四不像”。其实,“文体不限”的意思是选写何种文体不加限制,而非不要文体。文体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基石。所以,在辅导学生时,教师应当强调这一点:作文必须讲究文体,既指选定了某种文体后,写出的文章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的要求,记叙文要像记叙文、议论文要像议论文、散文要像散文。否则,借“文体不限”弱化或否定文体,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随心所欲,是违背“话题作文”初衷的,只会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误区三: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从而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在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中,“创新”一直作为教师的首要目标。不过近来,却发现我们有的教师和学生由于过于追求所谓“创新”而忽视了对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以至出现这样不能令人满意的情景:作文中错别字连篇,标点误用、滥用甚至不用,结构混乱、一段到底,叙述条理不清,议论更是泛泛而谈,而且书写潦草,令读者犹如是在读“天书”等等。试想,这样的文章即使内容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能说是好文章吗?其实,在作文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都是平时不注重训练基本功所造成的恶果。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促使他们能自觉地进行语言的锤炼;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表情达意、阐述见解;更要指导学生多写多练,为学生在作文时的那一刻激情的喷发,进发出“创新、想象”的火花,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要写好话题作文,真正的不二法门仍是平时多训练,教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
另外,要想学生写出优异的考场作文,教师指导学生时,除上文所阐述的要指导学生怎样审好题、把握住文体的特征、练好作文基本功,还要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兼顾到两个“务必”:①务必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有人说:写话题作文时,只要紧扣话题,在话题范围中“想怎么说就怎么写”都可以。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不当之处的。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做人,文章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生存观等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故文章在其立意指向必然是道德范畴的,必然涉及到利与害、得与失、生与死、是与非等价值取向。而且结合材料寓意思考,这种价值取向一定要是正面的,即要符合当今法制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思想健康。这是写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故作文时,决不能以“说真话”为由,摒弃崇高,放弃作文育人的正确引导作用。“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这是作文的灵魂。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题目中往往有这样的启发性导语:“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吗?”“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和看法”等等,这些提示明白无误地要求学生要写自己的经历、体验以及真情实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审视角度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人生和社会,说真话、表真情,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独到见解。②务必要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实;散文材料丰富多样等。
总之,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写出优秀的话题作文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授之以有着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那就会“事半而功倍”,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效果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第9期
[2]张伯华《初中生话题作文》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葛宇虹《基础作文例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点拨 篇12
草原怀想
鲍尔吉·原野
(1) 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2) 站在草原上, 你勉力前眺, 或回头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3) 在都市里生活, 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 都习惯于这样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 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
(4) 然而草原没有。
(5) 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 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 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6) 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 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 只可感受。
(7) 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 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这颜色无疑是绿, 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 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霭中的淡蓝。
(8) 因而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9) 和海一样, 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 极单纯, 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10)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 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 它的第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 胸可以接触草原, 抚摸、打滚儿甚至过夜, 而海上则行不通。
(11) 在草原上,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 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 也可以说局促。人, 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 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 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 只剩下天地人,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 在草原上,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 果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 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12) 外来的旅人, 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3) 在克什克腾, 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 我愿意像母牛一样, 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 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 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14) 草原上没有树, 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 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 凝立冥想。关于克什克腾的一些旧事, 譬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立碑、康熙大战噶尔丹等等一俱杳然而无踪。
(15) 草原与我一样, 也是善望者, 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1.找出文章开篇总写草原特点的句子。
2.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与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有何不同?
3.联系全文说说 (11) 、 (13) 段划线句子的思想内涵。
(1) 在草原上,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 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 也可以说局促。
(2) 当我在草原上, 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 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4.同样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中“天似穹庐”与选文中哪一句意境相同?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请谈谈你对草原的理解。 (不超过50字, 不得照搬选文中语句)
(甘肃省定西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意蕴隽永的优美散文, 特点, 赞美草原的雄浑壮阔, 表现了作者对草原母亲深沉的爱。试题关联五个方面的考点。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能力。答题时认真审视文章标题, 然后通读全文, 再依考题要求细读文章开头部分, 即可找出所需答案。参考答案·:··“·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和语言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认真细读相关语段, 然后快速从语段中摘出语言予以概括。参考答案:“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眯着, 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大睁, 因而困惑。”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语段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阐释。答题时仔细研读 (11) 、 (13) 的内容, 然后重点研读划线句子, 联系上下文, 抓住划线句子中重点词语和上下文的关键词语, 从句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参考答案:“ (1) 句写出因辽阔无边而引起不自由感、局促感, 体现出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2) 句面对草原, 作者的内心总是能得到宁静, 形象说明作者对草原如同对母亲的深沉的爱。”
第4题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比较阅读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与散文中意境的感悟。参考答案:“天, 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