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点拨(精选12篇)
有效点拨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上海著名的青年教师卢雷老师借笔者的班级上公开课, 虽然课前他和孩子们只接触了五分钟, 学生所做的预习准备也只是熟读文本。但课堂上卢老师和孩子们呼应有致, 不断碰擦出思维的火花, 获得了所有听课者的好评。在钦佩的同时, 笔者不由暗自思忖:同样的一份教案, 换作他人若不注重课堂生成的, 必不能上得如鱼得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堂往往是积蓄着课堂生成的教学, 所谓的生成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说得更透彻点就是学生接受新知时, 知识技能、实现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力求解决的问题。然而, 长期以来因为我们的教学重“生成客体”——即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轻“生成主体”——即学生的状况, 所以一味地遵循课前备课, 反而会约束课堂生成, 让传道授业解惑最终成为空谈。
那么如何让教师的备课在课堂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让课前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有机融合, 构建出有效的课堂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扮好“乐队指挥”的角色, 在点拨上做足文章, 鼓励学生主动愉悦思维, 分析思辨, 寻找答案, 从而解决学习的需求。“一粒沙里见世界”, 虽然教学中的引导与点拨仅仅是课堂里的一些小小的片段, 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 凝聚了教师的心血。引导点拨的方式林林总总, 请随笔者漫步课堂, 分享关于智慧点拨的几条策略。
二、思辨引导——智慧点拨的立足点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思辨是思维的引发和创造力的涌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好比是一个化学反应, 会在接纳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对新知进行信息加工, 并将其纳入到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要实现这个能动的过程, 学生思维品质的参与价值不容忽视, 因此教会他们用思辨的目光领会知识, 能令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口语交际课《我会画》就是一则很好的案例:
这节课要求学生能用两三句话向别人介绍自己所画的图。备课时我整合了三维目标, 试图通过一个个思维训练点获得孩子们思维品质的可持续发展。课堂上我以聆听为切入口, 点拨学生听清、记住;以思辨为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判断说话的主要内容, 又以评价他人发言和介绍自己的作品为反馈形式实现学生用通顺的语言向他人表达想法的目标。为了突破本课“第三人称转述”这一难点, 我给孩子们设计了语言情境, 首先我在媒体上画出了一个气球, 边画边用“ ( ) 在圆上添一笔, 画出了 ( ) ”的句式说话, 然后请他们也用这个句式说说老师在干什么, 第一个孩子和我说的一模一样, 我马上问他:“刚才的气球是你画的吗?”孩子明白了, 他立刻把“我”改成了“老师”, 之后在转述他人话语时, 出错少了, 很多孩子还能主动帮助同学纠正语病。整堂课学生们不仅表达效果理想, 而且他们的注意力也在不断地思辨过程中得以训练。
由此笔者收获了一个课堂智慧小锦囊, 即教师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关照学生的思维发展, 才能真正察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课堂关键, 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多元化的发展。
三、设疑巧问——智慧点拨的金钥匙
正如一位老教师曾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的确, 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行进, 总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课堂生成常常伴随教师和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是课堂中最宝贵的东西, 但要想真正驾驭课堂生成并不容易。
陶行知先生有诗云:“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点……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这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 笔者有一群好问的学生, 他们平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总想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一番, 孩子们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 但问中要害、切中要点的却不多, 于是教会学生提问成了语文课堂亟待解决的需求。笔者尝试着设疑巧问, 以此作为课堂点拨的试金石。且看以下案例:
那次给孩子们上《浅水洼里的小鱼》, 当大家读到“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 有许多小鱼。它们被困在水洼里, 回不了大海了。”时, 班里的小尹插嘴说:“老师, 我有一个非常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小鱼的困境, 叫‘作茧自缚’”。在座的很多孩子根本就听不懂这个词的意思, 有些似懂非懂的则表示认可。我没有马上否定小尹的见解, 微笑着和大伙讲了“作茧自缚”的故事, 孩子们马上意识到该词用得并不妥当, 纷纷提出异议, 于是我继续追问, 让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这里不适合用这个词, 细读课文后, 孩子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依据。有的说, 小鱼被困, 不是它自己所希望的;有的说, 从老师制作的媒体中可以看到小鱼在拼命地挣扎, 如果它们能说话, 一定会呼喊救命;还有的说“作茧自缚”是自作自受, 可小鱼们是无可奈何。多好的回答, 当我让孩子们去体会文中小男孩的善良、执着时, 几乎全班孩子都滔滔不绝。我在课上好好地将那位插嘴的小朋友表扬了一番, 因为是他抛砖引玉, 带动了大家的思维, 同时也为本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助了一臂之力。
有时, 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 这时就需要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提出疑问, 并且适度发挥主导作用, 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这样课堂生成才有价值, 才更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四、价值呈现——智慧点拨的闪光点
笔者始终相信一个出色的教师会给弱者尊严, 会给强者仁爱, 更会给学生看世界的眼睛。课堂中经常生成这样的现象:若教师机智引导, 适时点化学生不和谐的回答, 那么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反而会让课堂走向纵深, 邂逅不曾预约的精彩。以下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上《丑小鸭》一课时, 班里有个学习后进的男生小甘, 一开口朗读就出了错, 我轻声提醒, 因为紧张, 他仍然读错, 于是有的同学开始嘲笑他。最后小甘在我的再三鼓励下噙着泪水, 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课文。接着同学中批判的声音不绝于耳, 一个男生作点评, 毫不客气地说:“他脸涨得通红, 快哭了, 还没把句子读好, 所以我想笑。”我严肃地说:“你应该这样讲, 他为了读好句子, 紧张得脸色通红, 心怦怦直跳。你能否说句鼓励他的话?”“小甘, 别紧张, 我为你加油!”课堂上生成的这段小插曲本属偶然, 但它生成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孩子们阅读文本后除了明白要学习丑小鸭的坚强、勇敢, 还有了更多的收获:有孩子很有创意地联想到小甘也像是一只丑小鸭, 相信他将来会像白天鹅一样杰出, 所以鼓励他不要轻视自己, 要有自信;又有孩子说, 丑小鸭之所以命运坎坷, 是因为他周围的人没有给予他关心, 总是欺负他, 所以对待小甘, 大家应该热心帮助他;还有同学补充说, 当丑小鸭倍受歧视的时候, 只有鸭妈妈始终爱着他, 所以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教师的智慧点拨有时就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看到问题的深邃处。
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向来就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兄弟, 如果说把握课堂生成的目的是为了丰满预设的内容, 让预设的课堂变得更真切, 那么智慧点拨就是达成目标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协调预设和生成之间产生的矛盾, 更在于将学生、文本、课堂、生活紧紧融合在一起, 促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元化, 引领师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朝着更纵深的方向发展。
当代杰出的西班牙哲学家雷蒙·潘尼卡先生说:“智慧不仅仅需要知识, 还需要方法门道。”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 如今语文课堂的任务不再是局限于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智慧地掌握学习方法, 智慧地驾驭学习过程。虽然这是个很高的目标, 但笔者认为任何一名热爱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 都会心系课堂, 情有所牵、责有所在, 与智慧同行。
有效点拨 篇2
湖北宜都一中 张祖华
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知识障碍而恰当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点拨教学是必要的。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化解课文疑难、发展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引入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认为:“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这是实施点拨教学一最重要要求,也是点拨教学的精髓。”(见安徽芜湖教科所《点拨教学理论与实践》),据此,在引入点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引入时机的把握。
一、激趣引入。
语文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浓。此时,宜进行引入点拨。特级教师于漪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见《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第七页)。因此,在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浓厚兴趣时,教师有必要引入课外资料。这里有一个典型例子。在教朱自清散文《绿》时,有位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不多时蛋就卖完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了不起学生的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老师便托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小,他的夫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接着说:“文学家对生活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运用于文学创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衬托手法。同学们看看《绿》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使用了衬托手法?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位教师的导入教学,先从课上引入摩根夫妇卖鸡蛋的故事,然后联系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提问启发,这既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水到渠成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向了自己教学的重点。这种新颖的引入激趣方式确实发人深省。
二、促思引入
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教学重难点突破出现困难,这在教学中很常见。许多认知派的心理学家认为,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当学生思维不活、理解遇到障碍时,老师有必要从课外引入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以激活其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可是,当学生思维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怎样引入点拨才会使学生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茅塞顿开呢?下面,我们先看看特级教师蔡澄清教学《祝福》时的一个片断: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对祥林嫂第三次肖像描写的分析,已明白祥林嫂老死的原因)
师:(故意反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我们知道,说老死,一般指七老八十的死亡。祥林嫂多大岁数?她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啊,按照生命的自然法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教师重复着“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这句话,重复提醒学生,可是学生仍处于焦虑性的思索中)
(教室里依然是一片宁静)
师:(适时引入一句俗语)中国有句俗语,叫“富家出少年”,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轰然一声!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有的醒悟了,有的尚处于半醒半迷之中)
生:(一位同学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富家出少年是讲家庭条件优越,生活无忧无虑,即使是年纪大点的.人也显得年轻。由此,我想到祥林嫂,她的年纪不大,但因为遭受迫害之深,生活极度凄苦,因此她超前衰老。说明她是老死的,更能深化作品的主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祥林嫂老死的审美意义进行了总结。)
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老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久思不解。关键时刻教师引入了一句俗语“富家出少年”,轻轻一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烈起来。蔡老师之所以能在学生苦思不解的时候陡然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豁然开朗,除了教者善于激疑蓄势外,还在于他能针对学生认知局限巧妙适时地引入极富启发性的典型俗语--富家出少年。“片言居要,省时力而收获丰”(蔡澄清语)。简言之,促思引入,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不仅要把握好引入的时机,更要充分注意引入材料的选择--引入的材料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典型,是否富有启发性。
三、结穴引入。
在教材某个知识点具体讲解完后进行概括小结时,教师从课外引用概括性很强的与教材内容相关或者相近的新颖材料以帮助归纳小结的教学方式,就是结穴引入。这种引入,如果运用恰当,对教材知识的总结常可起到画龙点晴、以一当十的作用,大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一个系统完整清晰的印象。不仅如此,还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不衰,避免日常教学小结的平淡,使课堂教学波澜再生。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笔者在总结介绍作者艾青埋,引入了人们送给他的总结性挽联:
如牛如驼是岩是礁一代巨星遽殒天人同泪雨
似光似火亦诗亦画千篇绝唱长存四海共歌吟
教师介绍这幅挽联,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借助挽联不仅概括了解了诗人崇高人格及文学地位,而且从整体上把握了诗人非凡的创作成就及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教《林黛玉进贾府》笔者也采用了这种结穴引入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王熙凤出场、肖像等方面的描写具体分析王熙凤泼辣心狠、精明能干、机变逢迎的性格后,总结时自然引入了原著第五回作者写给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判词中“凡鸟”合起来就是一个“ ”即“凤”字,暗指凤姐。美貌聪明泼辣的凤姐,在贾家势衰败之时嫁入了贾府,她先是顺从迎合老太太,讨她的欢心,赢得她的信任(即“一从”),取得了独揽贾府大权、颐指气使的地位(即“二令”)。尽管王熙凤八面玲珑,极精明,可最后“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最后吃了官司,得了怪病而亡(“三人木”即“休”)。作者构思新颖,短短四句判词概括了人物一生的命运。此处结穴引入判词,为学生学习酿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思维氛围,丰富和弥补了学生对人物理解上所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对人物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趣、促思、结穴等的需要而引入穿插一些课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不可盲目无目的地进行。蔡澄清说:“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套用这句话,引入教学应是“当引则引,当入则入”。在教学中掉书袋卖弄才学哗众取宠的做法我们必须避免。只有“相机引入,适时点拨”,才可能收到引入点拨之功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00三年五月十日
点拨让阅读教学精彩而有效 篇3
“点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点”。从“指点”的含义看,它很古老,因为无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孔孟程朱,他们的教育实践无不闪耀着点拨教学的光辉;但它又较现代,点拨教学是在当代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的研究、推介下,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从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技巧发展为一种宏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
一、对点拨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点拨教学法?蔡澄清老师这样定义: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1]
点拨教学的个性特点,蔡先生总结为:点拨法具有方法与思想有机统一的特点;点拨法具有统管语文各方面的整体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点拨法具有多向交流的特点。[2]正因其具有这样的个性特点,我们认为,从宏观上说,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是指导我们教学的一种观念、一条教学原则;从中观上说,它是一种教育科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论;从微观上来说,它是一种教学方法。
二、点拨教学法的类别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点拨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点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层面上重新建构。要让学生顺利地研读,进而消化教材、培养能力,点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说来,教师的点拨设计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预先设定的点拨。教师备课时既吃透教材,又有效把握学情,他的教学设计中必然会有对学生学习障碍(疑点、难点等)的预判,以及对相应的点拨方略的预设。
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提出过一个似乎与理解课文全然“不搭界”的问题:“听说杭州人民正在建议重修雷峰塔,如果鲁迅健在,你认为他会反对还是赞成?理由是什么?”学生发言很踊跃,但大多说不到点子上。有的认为鲁迅会反对,因为雷峰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有的认为会赞成,因为现在重建的雷峰塔是“社会主义的象征”。钱老师料到学生会这样说,于是相机诱导:“难道雷峰塔非有什么象征意义不可吗?”学生一下子开了窍,有个男学生站起来说:“鲁迅在文章里把雷峰塔作为封建势力的象征,不过是借题发挥;现在重建,那是跟鲁迅的文章毫不相干的。至于鲁迅会反对还是赞成,我们谁也回答不了,因为我们不是鲁迅。”这说明学生已理解了文章“借题发挥”的特点,钱老师顺势点明:理解“借题发挥”手法,是读懂本文进而欣赏鲁迅杂文艺术的一把钥匙。学生顿时领悟:老师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原来问在此而意在彼,是别有一番用意的。[3]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难道雷峰塔非有什么象征意义不可”的点拨,自然是与“如果鲁迅健在,你认为他会反对还是赞成”一并设计的(即课前备教时早已设定好的)。因其点在肯綮处,于是拨难为易,使教学推进非常顺利,学生则不仅为找到了读懂文章的“钥匙”而高兴,而且为发现了老师的“秘密”而感到满意。
第二,随机生成的点拨。教师精心备课,充分考虑课堂上将会出现的种种状况,但在具体教学中,一些意外随时可能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来调整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做到随机应变,“当点则点,当拨则拨”。
例如,研读名篇《指南录后序》,在疏通文意后,我出示的思考题是:“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课文重点表现的是文天祥求“( )”不择“( )”的人生选择——请你们试着在括号内填写,注意只能填一个字。研讨这个问题时,全班同学基本选填的是求“死”不求“生”,显然出错了,而错误率之高,则大大出乎教师的预料。为排解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我当即决定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如下环节: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看看文中直接体现作者生死抉择的文句究竟有哪些?按顺序逐句找出来,不要遗漏。学生较快找到了下列几句: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几自刭死……几从鱼腹死……几彷徨死……几落贼手死……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几陷死……几无所逃死……几以捕系死……几邂逅死……几以不纳死……;予之生也幸。
师生对这些句子逐一研读,于是学生先前的认识得以纠正,因为:刚开始,当文天祥“自度不得脱”时,他确实“但欲求死”,但后来却是“隐忍以行”,因为他“将以有为也”;“几……死”,意思是“差点因……而死”,反复述说“差点因……而死”,可见他内心不想死;“予之生也幸”的意思是“我能死里逃生(活下来)算是幸运了”,以“生”为幸运,那么自然是求“生”不择“死”。上面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需要,针对课文特点因势利导,指引他们识得文本的真境界、大气象,从而有效实现了扭偏转正。
三、点拨教学法的两个注意点
点拨的目的是运用启发式原则引导学生自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成为活动主体,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发展智力,学以致用。为将点拨教学落到实处,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第一,“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如此方能拨云见日。“点其要害,拨其迷障”是实施点拨教学的主要内容,它要求教师“抓住重点,突出难点,通过点拨,拨开迷惘,排除故障”[4],最终拨疑为悟,使学生豁然开朗。endprint
例如,学习《鸿门宴》一文,仔细理会该文首段时,我启发同学思考:文中写“范增说项羽曰……”,根据你的理解,请判断范增“说”的效果。这个问题似乎不好把握,当学生面露难色时,我适时给以点拨,为他们铺设了一个小台阶:项羽想击破沛公军的原因,与范增主张“急击勿失”的理由是否一致?为什么?面对此问,学生回归课本,容易作答:不一致。项羽主要是为“名”为“利”,具体地说,因秦的主力被项羽击败,所以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觉得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范增则是为了抓住消灭劲敌的大好时机,出于把握局势的考量。如此,判断“说”的效果的答案也就明朗化了:效果不会很理想,因为范增与项羽对消灭刘邦意义的认识存在着差异(不处于同一高度),项羽重在“名”、“利”,而范增重在“势”,彼此很难做到步调一致。在这里,教师拨草瞻风,相机指点思维路径,带动学生探求,有效培育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第二,“画龙点睛,举一反三”,这是拨动心弦并授之以渔的必要条件。“画龙点睛,举一反三”是实施点拨的主要方法,指的是“针对疑难,有的放矢,巧施点拨,片言居要,点石成金,举隅推导,闻一知十”[5],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渗透学法指导、发展学生迁移能力的目的。
试以《怀念红狐》的教学为例,在理清散文主要内容之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按照故事发展的要素看,本文前六段对事情的叙写已很详备,作家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段?②如果把题目改为“红狐”或“红狐赞”,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起初,学生的认识流于粗疏、浮浅,比如回答“最后一段是用来点题的”、“文章是回忆往事而写成的,所以要在‘红狐前加上‘怀念”。为此,教师作了如下点拨。
师:“最后一段是用来点题的”,这个答案不能算错,但过于笼统、很不深入。让我们带着感情读一读,看看末段写了些什么。(生朗读)
师:“很多年以后”,告诉我们前面所有文字都是一种回忆。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但作家却说:“红狐哀痛的叫声还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时间没有冲淡的东西,其中必然存在不断触动它的诱发因子。这因子是什么呢?
生:人与狐和谐相处的境界,在现实社会中还是没有形成。
师:说得很好。从这个层面看,末段的首句就很有内蕴。作家接下来掷出了分量更重的一句话:“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对此,你们是如何解读的?
生:这句话批判了“城市的朋友”的冷漠麻木。
师:好的。(幻灯展示)评论家史小溪对此评论道:“这决不是作者兴之使然随便敷衍的一句,而是羚羊挂角之神来之笔!它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饱含着血泪,掩藏着作者巨大的哀痛……”在文中,“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这种“东西”具体指什么?
生:应该是指人变得不会感动了,指悲悯情怀的沦丧。
师:连起来看,本段文字所表达的是作家对人狐和谐相处,甚至更大范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期许,多年来萦绕于心,挥之不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仍然只是个期许而已。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感慨唏嘘,它更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时刻抽打着我们的心。那么,作家是怎样写出这种神来之笔的?请大家猜一猜。
生:猜不出。
师:阅读需要知人论诗(文)。前面已提过,刘志成是从贫瘠、荒凉的陕北边地走出来的一个吃够了苦、受够了罪的民工和“盲流”。他蹬过三轮车,下过矿井挖煤,忍受过饥饿和歧视,失过业,离过婚……
生:看来是独特的人生历练,使刘志成散文摆脱浮躁与矫饰,走向了崇高与博大。
师:是的。用评论家徐无鬼的话说,这是一种“血水”的写作。再回到后一个问题:可不可以把文题改成“红狐”或“红狐赞”?
生:不行,改成“红狐”或“红狐赞”,就与文章主旨不一致了。
师:那么细读最后一段后,你们觉得文章主旨该如何概括?
生:文章颂扬了母性的光辉,更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呼吁,并对人情的冷漠表现出一种忧患意识。
师:是啊,文章呼唤和谐,并呼吁人情与人格的健全,而不仅仅是赞美红狐,所以题目不能改成“红狐”或“红狐赞”。
在学生结合结尾段领会文本主旨的过程中,我瞄准时机,先后用“看看末段写了些什么”、“这因子是什么呢”、“对此你们是如何解读的”、“这种‘东西指什么”等问题点拨、诱导,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活动充分、思维活跃而又环环相扣的课堂,既拨动了学生心弦,又有机地教给方法(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以及“知人论诗(文)”),使学生获得思维发展、习惯养成与学习进步。
四、结语
点拨,从表面看是一种应用层面的教学方法,但从实质看,是主导性、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可以说,科学、熟练地运用点拨教学法,针对学生存在的障碍适时点拨,注重讨论交流、理解消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课堂才会活跃、精彩而高效。
“点拨”涵盖了教材的组织处理、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设计安排、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其实质是点拨思路和思维,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效果优于全面讲授、全盘灌输。点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使学生受到启发、乐于自主探究即可。
点拨是阅读教学的利器,它考量着教师的功底、智慧与生命意识。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6]如果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机智,又如何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需要,在“深奥些的地方”给学生以指点呢?
参考文献
[1][2]武玉鹏.名师研究: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5]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有效点拨 篇4
“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善教者, 必善问.课堂提问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激发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因此教师应练就课堂三重功——发问、追问和点拨, 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一、发问——开启思路, 让自主课堂有的放矢
1.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 过于深奥又使学生不知所云, 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 这样思考性的提问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2.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 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 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 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足够长的时间思考问题;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 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仔细说明、斟酌、补充或修改他们的回答, 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系统、完善, 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二、追问——于无为处而无不为
“行是知之路, 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在无疑处设疑, 于无疑处质疑.
1.设置“陷阱”追问,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典型错误, 有意识地设置“陷阱”, 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辨析, 以错悟错,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2.一题多解追问,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编制有两种以上解题方案的习题, 通过这类习题的不同解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突破常规, 寻求变异, 注意各分支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探究多种解法, 尽可能找到独特、巧妙的最佳方法.
3.一题多变追问,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变化一道典型题的条件、结论、形式等继续提问, 将原题包装成新的题型, 改变单调的习题模式,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增强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点拨——画龙点睛, 创造“自主”与“点拨”的共振
点拨, 意思是“指点、启发”.教师用不着痕迹的点拨, 引领学生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对学生学习知识, 发展思维, 认识客观世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找隐藏在暗处的可利用资源——类比点拨
类比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学生的思维避免不了会出现障碍, 但渗透在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方式肯定在以前解决问题时应用过, 这时, 教师不必直接揭示处理问题的方法, 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与要处理的问题类似的问题, 让学生类比两个问题的题设和结论来处理新问题.这种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概括总结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很大.
2.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散点拨
课堂学习中, 一些学生总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去处理问题, 这时他的想法尽管可能会走些弯路, 但教师不要强行遏制学生沿自己的想法继续下去, 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点拨时, 将学生的不同想法归好类, 做好概括呈现给全班同学, 让学生找出自己解题思路的优劣, 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 课堂上会更民主、更平等、更和谐.
3.解释你的理由——试误点拨
在学习活动中, 经常会出现学生的思维是错误的, 此时教师切不可直接点出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向下走, 教师可推波助澜, 让学生的错误很清晰地暴露出来, 直至自己醒悟为止.有时学生很难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不妨让学生说说每步的理由, 这种点拨策略, 对出错的学生, 或以后还会出现类似错误的学生帮助很大, 它会教会学生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思维.
4.多给学生一个选择——反问点拨
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 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状况, 此时课堂上会很活跃, 学生希望老师做出正确的答案.这时, 教师要实施反问点拨, 先多给学生一个选择, 通过一个假设或一个反例图示让学生去诊断自己的思维, 对学生而言, 往往比赞扬和奖赏更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 让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面试自我介绍点拨 篇5
计算机行业面试自我介绍
我叫XXX,今年21岁,毕业于XX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扎实的Core Java基础,良好的编程风格;熟悉JSP+Servlet+JavaBean模式的WEB开发;熟悉Struts,Hibernate,Spring等开源框架,了解EJB;熟悉Tomcat,Jboss服务器等,熟悉基于Linux及Unix环境下的软件开发。
在校期间有多次社会实践经历,曾参与过学院网上虚拟实验室开发的需求分析,大学期间多次担任多课程的课代表。虽然实际工作经验不是很足,但军校四年培养了我充分的自信心和敬业精神以及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四年军校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纪、守时。本人坦诚且有责任心,有独立进取的品性,勤于动手、善于动脑,适应新环境能力很强。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职业工作人员的转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融入新的工作生活。
请各位考官多多指教,谢谢!
公务员面试自我介绍
各位考官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加面试,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和学习,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希望通过这次面试能够把自己展示给大家。今年…岁。汉族,法学本科。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浏览信息。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能关系周围的任何事,和亲人朋友能够和睦相处,并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以前在检察院实习过,所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外地求学的四年中,我养成了坚强的性格,这种性格使我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积极进去。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是我多年以来的强烈愿望。如果我有机会被录用的话,我想,我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也认识到,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公务员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它追求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也是我对公务员认知的最好诠释。所以,这份工作能够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希望大家能够认可我,给我这个机会!
应届生面试自我介绍
各位考官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加面试,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和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希望通过这次面试能够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希望大家记住我.我叫....,今年..岁.汉族,法学本科.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浏览信息.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能关系周围的任何事,和亲人朋友能够和睦相处,并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以前在***实习过,所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外地求学的四年中,我养成了坚强的性格,这种性格使我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积极进去.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是我多年以来的强烈愿望.如果我有机会被录用的话,我想,我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也认识到,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体育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希望大家能够认可我,给我这个机会!
面试自我介绍要点:
1、前二分钟的自我介绍是面试成败的关键,时间控制十分重要。防止将自我介绍进行得时间太长,让考官产生厌倦感。清华大学的考生更要有时间观念,不要短于2分钟,也无论如何不要超过4分钟。
2、自我介绍不等于你所在的公司或创业发展的介绍。主语是“我”,要着重讲自己在公司中的工作内容、经历、业绩等。切勿变成“公司史”的宣讲和业务介绍。
3、回答问题最好直接切入要点,正面回答问题,要提高语言的“纯度”凝炼、清晰为最佳。不要经过大篇幅的背景介绍或论证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回答问题。
4、要突出自身适合读MBA的优势。如果实在没有优势,至少要有明确的偏好或兴趣。既不要对学习管理知识的态度十分漠然或自卑,也不要表现成“全能”或“多面手”,无法突出重点。
5、个性突现或热情的表达要在面试中保持一致,自我评价要明确和客观,并且要言之有理,有事例等于以佐证。
6、坐姿端正,手势大方,防止颤抖、摇晃、舔嘴唇等习惯动作。
7、眼光不要长时间偏离三位(或两位)考官,不要上视天花板,不要盯住考官桌上的纸。
8、表情要尽量放松,最好能略带微笑。可以面对镜子找出自己最俱“新和力”的笑容,学会用目光或表现表达友善。
9、衣着、发型,甚至眼镜可以对年龄起到补充作用,年纪偏年轻的可以略显老成,长工龄考生尽量显得青春一些。
有效点拨 篇6
习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素材,是教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通过习题的变式教学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所构成的认知体系以及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是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内容。
现在的教学资源很丰富,教学资料随处可得,用哪种资料的习题,不用哪种资料习题,教师和学生很难作出选择。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所选用的习题应“源于课本”,然后对它进行变式,使它“高于课本”,变式时要紧扣考试说明,以“考纲为纲”。历年的高考题都源于课本,都是课本习题的变式,如何进行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习题变式教学的目的
对于课本的习题,需要教师去领会和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好习题变式的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习题变式教学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习题变式教学,不同于习题课的教学,它惯穿于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与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并存,一般情况下不单独成课。因此,对于不同的授课,对习题的变式也应不同。例如,新授课的习题变式应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习题课的习题变式应以本章节内容为主,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复习课的习题变式不但要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同时变式习题要紧扣考纲。在习题变式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2、可行性原则
选择课本习题进行变式,不要“变”得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变式题会让学生认为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难度“变”大的变式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因此,在选择课本习题进行变式时要变得有“度”。
3、参与性原则
在习题变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不要总是教师“变”,学生“练”。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习题变式教学的方法
下面以课本的一道习题为例,谈谈习题变式教学的方法。
原题:求曲线上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
1、条件一般化
条件一般化是指将原题中特殊条件,改为具有普遍性的条件,使题目具有一般性。将课本习题条件一般化,引导学生挖掘条件,是设计变式题首先考虑的一种方法。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1:在曲线上求一点M(X,Y),使它到点A(a,0)的距离最短。
将原式的特殊点(原点)改为一般的点A(a,0),这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学生容易接受。
2、改变背景
改变背景是指在某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另一些条件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变换习题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2:已知抛物线 与直线y=kx+3没有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
也可进一步改为:
变式3:已知抛物线与动圆没有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
3、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在教习题变式的过程中,要创设情景,引起或指引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的身边”;通过联系实际的习题变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4、一只高脚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它的函数解析式为 ,在杯内放一个玻璃小球,问多大的玻璃小球才能触及酒杯的底部?
这样的变式练习,学生可以实验得出,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得出,通过这样的练习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变换条件和结论
变换条件和结论是将原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所变动和加深,但所用的知识不离开“源题”的范围。这种变式习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类型而定。例如,在高三复习时,可将原题变为:
变式5、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1)准线是;(2)顶点在Y轴上;(3)原点O到此抛物线上的动点P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 。若存在,有几条?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将常规题变为探索题,是设计变式题的又一途径。由常规题变出来的探索题,对学生来说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
四、习题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所选用的“源题”应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课本习题
均是经过专家学者多次筛选后的题目的精品,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它。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的习题,编制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和多题一解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对习题的变式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例如,在上完《椭圆和它的标准方程》的例3“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后,可将此题目变为:
变式1、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变式2、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3、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为 ,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变式4、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为 ,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1是对例题的模仿,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过程;变式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并要进行分步
讨论;四个变式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
3、纵向联系,温故知新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对习题的变式要注意纵向联系,要紧密联系以前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也得到复习、巩固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哲学道理。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后,可将课本中的例3“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可变为:
变式1:选择题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的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没办法确定
变式2:证明题
求证: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变式3:探索题
问: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有何关系?
通过上述变式题的练习,既巩固了抛物线的定义,又复习了圆与直线的知识,也复习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等,从而达到了变式练习的目的。
4、紧扣《考试说明》,万变不离其宗
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习题的变式要紧扣《考试说明》,要以考纲为“纲”进行“变”;不要“变”出一些偏离考纲的“繁、难、杂”题目来浪费学生的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效点拨 篇7
一、引导阅读———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石
学会阅读教材,这是一种基本技能。作为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初中地理教材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材,一般采用文字与图像来加以表述的。文字的叙述要求是很高的,力求准确、生动、概括、易懂。而图像则要求清晰,鲜明,突出重点。其中,有地图、景观素描插图、照片、统计表等,均是教材插图的主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一些地理老师往往担心学生不会或不愿去阅读教材和理解教材内容,就一味地灌输,一味地讲解,一味地照本宣科,越俎代庖,大讲特讲,全盘托出,而学生却一味地听呀,记呀,抄呀。这样一来,老师显得很“崇高”,很“渊博”,却教得挺“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效果怎么样呢?不用多言,可想而知。那么,作为我们老师,要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一是阅读教材之前,提出阅读要求与问题。二是阅读之时,要有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三是要教会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比如说,地点名称,地理方位,产地特色等等,在阅读时应该加以注意并做好圈点,以增加记忆。
二、激发兴趣———初中地理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习的车轮就不能前行。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好初中地理学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是很多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但其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在此,笔者仅谈两点。
(1)借用游戏,激发兴趣。说起游戏,很多人似乎认为这是“小儿科”,是小学生、幼儿所钟爱的活动,与初中学生沾不上边。其实,初中学生对于游戏依然是有兴趣的,依然是喜欢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时就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如游戏的操作。比如说,“中国政区图”,我们可以根据多媒体设备技术,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激活了地理课堂教学。那么,要怎样做呢?笔者不妨在此描述一下:首先,简介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活动是分两轮进行的,每轮活动都是在电脑上完成拼图的,不同的只是第一轮可以看课本,即《地理》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页“1.7中国政区图”),并按照地理方位排列。而第二轮则不能看课本,也是同样按照地理方位排列。其次,引导学生按照上述规则动手操作。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把静止的图激活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味道”,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教师能力“炫耀”,引起好感。大家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只要学生对老师喜欢了,就会对老师所担任的学科喜欢,正如人们所说的“爱屋及乌”那样。而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要善于表现,使学生知晓,从而引起学生对老师才学的倾慕,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担任学科的兴趣与热爱,进而增强学习动力。比如初中地理有些知识是要记忆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作基础,便谈不上学习的优秀。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地理知识巧记的一些方法,在方法公诸于众之前,老师有时候可以“炫耀”一下,以引起关注,激发兴趣。例如,笔者把一些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事先记住,如“陆地表面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陆地表面最低点———吐鲁番盆地 -155米,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1500多万人。”这些知识内容,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上“卖弄”一下以博取学生的“好感”。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喜欢,进而喜欢初中地理课程。
三、点拨探究———初中地理学习的深入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同样也要注意优化。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吃透教材与学生,根据实际,通盘考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抓好地理学科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的讲解与渗透。再者,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这就是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活动,很多时候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导。比如说,“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图)教学中,老师是这样点拨学生探究活动的:
首先,分析、出示下面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变化过程。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也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也越简略。2若需要一张内容详细武夷山市地图,则需要用大比例尺;反之,则需要用小比例尺。其次,测量。要求学生带着皮尺、笔、笔记本,并组织他们到学校的篮球场上进行实地测量,测量篮球场的长与宽,并一一作了记录。第三,画画。组织学生回教室按照老师提供的“1:200、1:100或1:50”的比例尺计算并将篮球场画在练习本上(部分学生画在黑板上)。这时,老师适时地引导。第四,讨论。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同一篮球场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得比较大,而有的同学却画得比较小呢?从中能否得出一些规律?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就纷纷举手,争相发言,有的说:“比例尺越大,画的图上距离就越长,反之就越短。”还有的说:“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从而画出所需要的地图。”……
一个地理知识点,在老师设计的“分析———测量———画画———讨论”这个教学流程中得以探究而逐渐明朗并得以掌握,无疑是知识学习的一种深入。
有效点拨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点拨,疑惑点易混点,重难点
初中英语学科相对小学英语而言,面临词汇多,难熟记 ;句子长,难翻译;语法碎,难掌握;阅读内容广,难理解等情况。所以老师们每节课都忙着讲知识,总怕学生学不会,一不小心就讲多了。最后还抱怨,我讲得那么清楚,学生考试为什么还不会呢?于是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笨,其实是老师笨。讲得太多太细了,反而学生找不到重点了。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该不该讲,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讲多少,怎么讲?老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也是我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一、实验过程
在教学宾语从句时,我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在一个班里讲了宾语从句的语序,时态,引导词,否定转移与从句的简化五个方面,并做一张对应测试卷;然后又在另一个水平相近的班里,我换了一种教学模式讲宾语从句,做同样的一张卷,结果正确率远远高出前者。
二、课前准备:我先做了个调查:“你们学习宾语从句有哪些问题?”
有的学生说顺序太麻烦;有的学生说时态太乱;有的学生说不知道连接词都有哪些而且怎么用;有的学生说宾语从句什么时候可简化;甚至有的学生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宾语从句。针对学生的问题,我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写自己的导学案,这样,为实现教学中有效点拨做好充分准备。
三、导学案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发现规律)
We didn’t know when she wouldcome back.
I don’t know if/whether Mary will goto Beijing tomorrow.
He said that he was good at swimming.
1.句子的宾语是:
2.宾语从句指:
3.宾语从句的连接词有:
4.宾语从句语序是:
5.宾语从句的主句、从句时态是:
在英语教学中,虽然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授,但是我们要精心准备学习内容,点拨学习思路:告诉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发现哪些规律。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
第二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Tell me what is happening there.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light travelsfaster than sound.
I don’t think he is a policeman,is he ?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 next.
I wonder whether to pass the exam or not.
1.连接词规律:(分三种情况讨论)
2.时态规律: (分一般、特殊两种情况讨论)
3.否定转移规律:(讨论哪些词发生转移)
4.从句简化规律:(讨论复合句、简单句转化)
在英语教学中,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但是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就提前准备学生自学确实有难度的内容,并对讨论问题的思路做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点拨。
第三部分:教师点拨(掌握规律)
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点拨,所谓“点”,就是指点、引导。所谓“拨”,就是“拨云见日”,帮助学生恍然大悟,掌握规律,启迪智慧,发展智能。在教学内容上要恰当点拨:
1.点拨疑惑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如:Tell me what is happening there.(语序对吗)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light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时态对吗)
2.点拨易混点:学生百思不解的地方。I don’t know whether to go or not.(此时能换成if吗)
3.点拨补充知识点:学生知识层面浅,达不到扩展。(如:常用发生否定转移的词:think, guess, imagine,believe, expect, suppose)
4.点拨本节课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做到有效点拨,我们必须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追求点拨之美 篇9
一、在尊重中点拨, 追求平等之美
小学生, 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 由于涉世尚浅, 他们虽然对各种事物充满新奇感, 但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往往停留于表面。在这样的小学生面前, 我们称得上是饱学之士了, 以至于忘了我们度过的孩提时代。是我们的“才高八斗”, 还是“心急如焚”, 让我们在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点拨时, 已悄然抬高了头颅, 眼神带着不屑, 语气交杂责备, 表情显露愠色, 行为难免急躁……如此, 我们传递给学生的信号, 是引导、帮助, 抑或是平等、尊重?学生尽管稚嫩, 可他们还是能捕捉到我们的高高在上和不耐烦、不满意、不喜欢, 由此产生些许难过、紧张和惶恐。这样, 他们怎么能接受我们的点拨?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时, 一定要语气友好, 表情真诚, 循循善诱, 耐心引导。如此, 学生方能“亲其师, 信其道”, 最终“悟其法”。
二、在赞赏中点拨, 追求信任之美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强, 自制能力也相对较弱, 通常, 一些小毛病、小错误总是屡教屡犯。此时, 如何对他们进行点拨才能更具实效呢?下面一则小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刚上任时, 聘了一位女秘书协助他。这位女秘书年轻又漂亮, 但是她的工作却屡屡出问题, 不是字打错, 就是时间记错了, 这给柯立芝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有一天, 女秘书一进办公室, 柯立芝就夸奖她的衣服很好看, 盛赞她的美丽, 女秘书受宠若惊, 要知道平时总统是很少这样夸奖人的。柯立芝接着说:“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本人一样, 都办得很漂亮。”
果然, 从那天起女秘书经手的公文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有一位知道来龙去脉的参议员好奇地问总统:“这个方法很妙,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笑一笑, 说:“这很简单, 你看理发师帮客人刮胡子之前, 都会先涂上肥皂水,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客人不会觉得疼痛, 我不过就是用了这个方法而已。”
我们应当明白, 点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 而信任的、赞赏的方式更易于被人接受。因此, 带着爱心, 试着用赞赏的方式去点拨学生, 尤其是那些“没记性”的学生, 我们收到的将是双倍的成效。
三、在暗示中点拨, 追求期待之美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 在他们出现错误时, 我们都应积极引导和点拨。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在引导时, 我们还得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巧妙为之。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性格倔犟、心高气傲的学生, 最好是采取“暗示法”。在点拨之时, 我们不直接点学生的名, 也不当众捅破他们的缺点或错误, 而是用自己及其他同学的经历、认识来点出问题之所在, 性质如何, 解决的办法等。在引导的过程中, 教师应语气温和, 表述委婉, 谨慎把握尺度, 并以真诚、肯定的态度表明自己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四、在闲暇中点拨, 追求友谊之美
对学生的必要点拨, 是否一定要在班级上或办公室等正规场合效果才好呢?其实不然, 很多时候, 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的点拨更能收到效果。对那些家庭过于贫困、身患残疾或家庭成员有犯罪史的学生, 我们切不可随意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深度自卑, 逆反心理极强。如果我们稍有不慎, 就会适得其反。在他们看来, 公开的批评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会让他们感到无地自容。
对这些“弱势学生”的点拨, 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情感, 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我们应主动创造更多与学生相处的机会, 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 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如在一起玩游戏, 共进早餐, 一块儿郊游, 在共同劳动中, 以“点滴渗透”的方式, 轻轻加以点拨。相信他们“响鼓不用重锤敲”, 会感觉到教师的良苦用心、真诚关怀, 从而乐意改正缺点错误。要相信, 他们比其他同学更需要朋友真诚的关怀与帮助, 尤其是来自受尊敬的老师的帮助。
点拨, 是我们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 不应该是冰冷生硬的, 应多一些关爱与温暖。
导师点拨 篇10
是的,娱乐圈从来不缺高颜值,为何井柏然能与众不同? 不骄不躁、谦虚努力的井柏然给我们一个最直接的启示———培养一点高雅的情趣。
在数字化的今天,许多人似乎已经难得静下心来读点书、写点字、画点画了,尤其是分秒必争的艺人,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做写字这类性价比极低的事情。 在我们中学生中,当然有不少同学也坚持着书法、绘画、器乐之类的兴趣学习。 可是扪心自问,有几个同学是遵循着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考级”“特长”“专业”等外因的驱动,日复一日地跟着指导老师学下去的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当然指健康有意义),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井柏然的字以前也“七扭八歪”,但他没有特意找老师(当然,有自己喜欢且专业的老师指导会少走不少弯路哦), 剧组片场是井柏然练字最频繁的场所。 当然,光有兴趣没有坚持同样枉然,好学勤奋才是井柏然成功的法宝。 只要有空闲,他就不断写、不断练,写所有他觉得漂亮的字。
其实不仅仅是兴趣爱好,任何学习都是同样的道理。 经常听到同学抱怨作业多,时间不够用。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笨功夫”: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 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 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 由于不断地记诵,他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相机诱导 适度点拨 篇11
一、把握点拨时机
教师要紧密联系知识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把握点拨时机,做到“当点则点,当拨则拨,针对实际,相机诱导”。点拨的时机最好是在新旧知识联结之处,在学生疑惑、有争议、思维受阻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分析受阻的原因,然后通过巧妙设计辅助性强的提问来指引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帮学生巧妙地在探究中突破难点,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学生学习新课思维受阻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拨。如在学习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导出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再通过折纸与拼图的活动,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导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的动手实践活动,即用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如图),让学生观察在拼出的这些图形中,有没有平行四边形,据此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由于结论众多,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感觉不知从哪里说起。此时,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提醒学生注意[Δ]ABO和[Δ]CDO的关系。这样,学生们就会领悟到四边形的问题是否可以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茅塞顿开,问题解决也水到渠成。
在学生解题粗心大意时,教师要把握好点拨时机,相机诱导。如,课后习题: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其外接圆直径为? cm。学生由于受到常见的勾股数6、8、10的影响,认为外接圆直径为10cm,而忽略了斜边为8cm的情况。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启发学生,这个三角形中哪条边为斜边。学生才发现,他们的思维出现了漏洞,斜边可能为8cm,也可能为10cm,这样,外接圆直径就不会只有一个答案了。
在学生遇上难题,出现争议时,教师要把握好点拨时机。如,⊙O的半径为1cm,弦[AB=3]cm,[AC=2cm],则∠BAC= 。
学生们的答案有两种,一种解答过程是:
如图一,过O作[OE⊥AC]于E,作[OD⊥AB]于D,连接OA.
根据垂径定理,
有[AD=12AB=32],[AE=12AC=22],
在Rt△OAE中,[∵cos∠EAO=AEAO=22],
[∴][∠EAO=45°],
在Rt△OAD中,[∵][cos∠DAO=ADAO=32],
[∴][∠DAO=30°],
[∴][∠BAC=∠CAO-∠BAO=15°].
图一 图二
另一种解答过程是:
如图二,过O作[OE⊥AC]于E,作[OD⊥AB]于D,连接OA.
根据垂径定理,
有[AD=12AB=32],[AE=12AC=22],
在Rt△OAE中,[∵cos∠EAO=AEAO=22],
[∴][∠EAO=45°],
在Rt△OAD中,[∵][cos∠DAO=ADAO=32],
[∴][∠DAO=30°],
[∴][∠BAC=∠BAO+∠CAO=75°]
本题是圆中的一道无图题,学生在画图解答时,有的画的是圆心在[∠BAC]外部,如图(1),有的画的是圆心在[∠BAC]内部,如图(2),因而导致本题的结果有争议。这时,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激发学生去比较、辨析、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点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马上领悟,由于弦AB和AC可能在圆心的同侧,也可能在圆心的异侧,因而答案有两种可能。
本题如果没有让学生尝试练习,就提出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学生就不能体会解答几何无图题时可能存在的多种情况,因此不要过早点拨,最好是在学生的解答产生了争议后进行。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尤其重要:比如在独学环节,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的时候;在汇报展示环节,当学生语言表述出现异议的时候;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当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结论、实验的结果有争议时;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等关键处,在练习中暴露问题的时候……教师适时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冲破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丰富点拨方式
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握点拨的时机,还要通过多样的点拨方式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等思维活动,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中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技巧,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简言之,即点拨要适法,常见的有设疑点拨法、演示点拨法、类比点拨法等。
设疑点拨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比如有导向式问题,有探究式问题串,有纠错式问题等,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如,作圆,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作,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寻找作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感觉无从谈起,于是,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①作圆的关键是什么?
②假设⊙I是所求作的圆,⊙I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圆心I应满足什么条件?
③这样的点I应在什么位置?
④圆心I确定后半径如何找?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必要的问题串,适时点拨、启发,以促使学生主动地观察、分析、探究,并迅速有效地逼近学习目标,从而将思维引向深入,引向知识的本质。
nlc202309041728
演示点拨指教师利用实物、实验、动作、图示、体态等表现方式,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变得更形象、直观,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先做一个任意的△ABC(图3),作出△ABC的中线AD、高线AE、角平分线AF,测量出AB、AC的长,然后拖动点C,使得AB=AC,学生会很直观地发现AD、AE、AF互相重合(图4),并且可以多次改变位置,实验结果都一样,这样的演示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使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数学知识很自然地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三、注意适度点拨
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要适度,过多的点拨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失去继续探索的兴趣,太少的点拨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必要的点拨又必然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不充分的点拨会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当学生在探索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产生了思维障碍时,教师就应适度点拨,巧妙引导,带领学生走出误区,解除困惑,明确错因,探明真知。
如,在九年级复习课中有这样一道训练题:已知AB∥CD,求证:∠A+∠E+∠C=360°.
大多数学生是这样两种思路:
解法一:如图5,过点E作EF∥CD,
[∵]AB∥CD EF∥CD [∴]AB∥EF
[∴]∠A+∠AEF=180° ∠C+∠CEF=180°
[∴]∠A+∠E+∠C=360°
解法二:如图6,连接AC,
[∵]AB∥CD
[∴]∠BAC+∠ACD=180°
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
∠EAC+∠E+∠ECA=180°
[∴]∠A+∠E+∠C=360°
此时,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教师就要进行适度的点拨,鼓励学生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先让学生回顾这两种解法的共同点是作辅助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把结论中的360°分成两个180°,那么,从360°还能联想到什么呢?
经过点拨,学生可能联想到一周角等于360°,两个平角之和是36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等知识,到此,教师的点拨就应适可而止了,让学生自行继续完成其他的解法。经过点拨,学生们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现摘录几种方法如下图:
教师的点拨是一门艺术,点拨要适时、适法、适度,要因材施教,随机应变,当然,点拨必须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还要注意点拨的技巧,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巧妙点拨精彩生成 篇12
点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指点、启发.教学中的点拨, 就是在学生思维受阻、理解有偏差或不够深入时, 通过教师的指点和启发, 为学生疏通思维、解除疑惑, 纠正认识或者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笔者在教学中, 积累了一些点拨的方法, 愿意与大家共飨.
一、铺路搭桥
在阅读教学中, 经常会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 这些问题通常是要求“跳一跳, 才够得着”, 如果学生跳不了那么高, 觉得有困难, 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过渡性的小问题来铺路搭桥疏通思维障碍.如, 教学《飞夺卢定桥》一课, 一开始, 我提出:红四团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在交流汇报时, 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 我就给出一点启发:红四团在抢时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这样, 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二、启发填空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不被固定的问题束缚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类似于“你读懂了什么”等宽泛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回答也许就会五花八门.的确学生发言的空间很大, 但是, 也很容易出现良秀不齐、高耗低效的情况.因此, 我觉得,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还是有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领.启发填空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如, 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初读课文后, 可以用“荷叶是_____的_____”句式来说一说, 这样能有效地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欲擒故纵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理解周总理工作劳苦是一个重点.我是这样做的.师:你是怎么知道周总理工作劳苦的?生:我从“一尺来高的文件”看出总理的工作量很大.师:是吗?我觉得这里无法判断总理是劳苦的, 因为, 假如这一尺来高的文件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的话, 也不累啊.生 (急了, 赶紧抢白) :可是后面说了“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说明这是周总理一个晚上的工作任务.这样, 就把对文本的理解引向全面和深入.
四、明知故问
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正确的理解, 但是, 在表达上出现不深入、不透彻的现象.这时, 老师可以采用明知故问的办法, 逼着学生继续往下说, 往深处思考.在教学《难忘的启蒙》一文中, 我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生答:这是一位爱国的老师, 因为上日语课的时候, 同学们逃学, 他也不管. (显然只说到这里, 是不够的透彻的, 其他的孩子是不一定理解的.) 此时, 我明知故问:照你这样说, 我倒是觉得这位老师很不负责任, 学生逃课也不管, 你怎么会觉得他爱国呢?这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 因为当时大家是被迫学习日语的, 老师这样做, 就是对日本的一种抵触和反抗.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爱国行为.
五、引起对比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理解周总理生活简朴是一个重点.有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师:你从哪里读出了简朴?生:那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师:那间房子曾经是末代皇帝溥仪住过的, 请大家想象一下, 当初是怎样的呢?肯定会有什么呢?这样一对比, 学生自然深刻地理解了周总理的简朴.
六、无声的点拨
当学生思维阻塞时, 并不一定非要用语言的方式点拨.我们还可以用手势、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 或简笔画、图片、动画演示等作无声的点拨.这样, 既不需要我们老师动口, 又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也许大家注意到了, 我列举的这些形式都是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 注重直观形象具体.所以特别适用于较为抽象的或对学生来说较为生僻的内容.现在我就以简笔画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点拨为例来说一下.低年级的识字、学词学句更要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而借助图画理解词句又是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句.如《院子里的悄悄话》这一课, 里边关于年轮的知识抽象极了, 一会儿告诉你怎样辨别方向, 一会儿是辨别树的年龄, 一会儿又要识别气候.它既是本文的难点又是重点, 必须要解决.事实上很多学困生越教越糊涂, 必须给他们提供一条线索,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这时候, 如果我们在黑板上勾一个树桩的简笔画, 引导学生结合图来理解, 就一目了然了, 既突出了重点、难点, 又让学生建立了形象, 清楚明了地突破了难题.
至于手势, 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 我们大家在教学中没少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相信大家都曾体会过, 这里不多讲.
七、以读代问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以读代问”不失为阅读教学的好策略.
读是带有点拨性和诱导性的, 教师的范读当然很重要.教师讲课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 我们的语调常根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讲到重要内容时, 有的用强而重的语调, 进行强刺激;有时用轻声细语, 吸引学生倾听.情感激动的地方, 声音强些, 高些;讲到悲伤处则低些, 弱些.正因为我们教师的语调具有这些功能,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 它也可以用来点拨, 启示学生的思维.比如, 《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个反问句, 没有必要多理解, 就是通过教师的语气高低来范读, 从而理解问题.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觉得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涉及到这个故事的寓意了, 很关键.可是第一个学生起来就说:因为他觉得吃几片叶子没关系.另一个说, 他觉得虫还很少, 不用治.第三个说, 叶子吃了还会长.我一看, 学生思维受到了第一个限制, 怎么办呢?如果直接问:“叶子和葫芦有关系吗?”虽然马上把学生引到二者的关系上来了, 但也等于把答案送到了口中.于是我请学生再听老师读:“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这一次我强调的是叶子和葫芦, 学生马上就领悟到了, 应该从叶子和葫芦的关系这个方向来思考.
再说学生读.这种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 也是我们教师采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文章的意思、表达手法蕴含在字里行间, 假若学生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是体会不到的.于永正老师在上二年级《夕阳真美》, 一开课就问:“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别看问题简单, 可就有人不知道.老师迎难而上, 请了摇头最厉害的小女孩.谁知她张口就说:“是早晨的太阳.”引来哄堂大笑, 遇到这种情况, 其他老师通常会说:我们请其他同学帮助她好吗?可贵的是这时候老师没有请其他同学包办代替, 而是这样点拨的:只要你读一读每节的第一句话就会明白.小女孩大声地读“傍晚, 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太阳已经西斜.太阳慢慢地向下沉.”刚读完, 她高高兴兴地说:“夕阳是傍晚快落山的太阳.”听到这里, 我都为小女孩高兴, 谁能说她不是自己读懂的呢?总之, 应该强调的是不管老师读还是学生读, 都必须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无疑而读, 为读书而读, 纵然读千遍其义也难现出来.
点拨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一定要遵循“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又绝不冒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理解有偏差或不够深入时, 送上及时的恰到好处的指点和启发.时机把握得当, 更重要的是她的每一次点拨都恰当地把握了尺度, 一方面为学生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而不是把答案送到学生的嘴边.
【有效点拨】推荐阅读:
教师点拨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07-16
以学为主、适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08-08
技巧点拨06-06
点拨06-14
点拨作用09-08
语言点拨09-12
点拨引导10-31
自主点拨论文06-03
点拨的艺术07-10
学习方法点拨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