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人文精神

2024-09-11

教学人文精神(精选12篇)

教学人文精神 篇1

现代医学价值系统是涵盖科技理性、人文理性价值的统一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整个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学教育中, 加强人文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知识, 在历代医家中涌现出很多具有广阔人文眼光的名医大家。在中医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 适时地融入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名人典故和名人话语, 这对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科学, 更是人学, 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 因此医学是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 又有人文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祖国医学在千百年来的医学实践中,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理论及其思维方法有着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中医药的一些优势和特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 也成为生命科学的巨大财富之一。如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重视“心身合一”的心身观。而现代医学在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后, 也认识到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明显缺陷, 它汲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提出了与中医理论相吻合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物-人伦”等多元的医学模式。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不谋而合。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很快被全世界医学广泛接受和应用。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 认为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活者, 而且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自20世纪70年代起, 国外部分医学院将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中, 形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三者并重的模式。

西方曾有大样本调查证实, 大约25%的患者在只是“单一”地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关怀后, 病情便有了很大好转。因此, 倾听、沟通、洽谈、关注, 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美国著名的医学家托马斯认为, 要成为一名真正杰出的医生, 不仅要有学术和医术上的造诣, 更应该有深刻的睿智、广阔的人文视野和丰富的同情心。诺贝尔物理得主费因曼也说, 科学这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 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究竟打开那一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 医学要真正造福于人类, 必须具备人文品格,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就是这个意思[1]。

2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然而, 在实践中人们却发现, 实现这种理想的融合并非易事, 至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们面临的将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不断冲突。目前,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一些人对技术和金钱的崇拜, 使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冲击。片面强调医疗技术化使得医生和病人的近距离接触被复杂的机器所取代, 医患之间没有交流, 病人成了一个号码, 出现了治病不治人的现象;而医疗商业化使得治病认钱不认人, 把病人看作是消费的主体, 病人到医院来是消费的, 医院、制药商和广告商组成利益共同体, 诱导医疗消费, 导致医学的边界无限扩张, 医疗负担加重。现阶段医疗市场的客观现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医学生的价值取向。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重建医学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关键一环[2]。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 人文教育也显得滞后。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 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课程, 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较少, 而且教师和学生也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医疗技术的学习上, 也常常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医学生而言, 医学教育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将医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尊重人类、尊重生命、富有爱心, 体恤民情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健康守护者。

3 在中医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3.1 中医学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知识。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 即要爱别人, 要同情别人。祖国医学素有“先知儒理, 然后知医理”的古训, 这是重视医术和人文精神交融的祖训。中国是文明古国, 其悠久的人文传统培育出许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名医大家[3,4]。

一心一意为病人解除痛苦。汉代医家董奉, 居住庐山, 治病不取报酬, 但要求患重病者愈后种杏五株, 患小病者愈后种杏一株, 数年后, 杏林蔚然而成, 董奉又将杏子兑换粮食救济穷人, 由此道出“庐山杏林”, 成为后人赞颂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的医界美谈。

唐代孙思邈, 学识渊博, 道德高尚, 他曾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踰于此。”他经历了隋唐二朝。朝廷授官给他, 他都拒绝了。

《医境》中记载名医朱丹溪“弃举子业而致力于医, 迎候者无虚日, 无不即往, 虽雨雪载道, 亦不为止。仆夫告俌 (疲劳之意) , 谕之曰:“疾者度月如岁, 而自逸耶!”真是急病人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的光辉典范啊!

名医扁鹊, 治病以百姓之急为急, 以百姓之想为想, 他“过邯郸, 闻贵夫人, 即为带下医, 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 即为耳目痹医……随俗为变。”

尊重同道, 诚恳谨慎。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夫为医之法, 不得多语调笑, 谈虐喧哗, 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诋毁诸医, 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 则昂头载面, 而有自许之貌, 谓天下无双, 此医人之膏肓也。”不但说明了医生服务态度的重要, 也指出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德。孙思邈指出, 医生在病人面前毁谤同道, 抬高自己, 打击别人, 是非常要不得的, 这非但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只能降低自己的威望。

医生的语言、态度影响医疗效果。祖国医学的许多著作也极力主张对待病人的语言和态度必须和蔼温顺, 要善于体贴病人, 同情病人, 并提出切忌在病人面前有丝毫紧张忧愁的表现, 以免给病人留下不良的暗示。同时, 还提出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用浅显的道理来消除其思想上对疾病或手术等所产生的顾虑和恐惧。《灵枢.师传》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五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告之以其败”是指出疾病之所在及其危害, 使病人认真对待疾病;“语之以其善”是安慰病人, 指出只要病人与医生配合, 治疗得当, 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是告诉病人如何调养, 让病人遵照医生治疗措施行事;“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的忧愁和烦恼, 紧张恐惧。他还告诫我们, 即使对于那些脾气不好的, 随心所欲, 不遵守医嘱的病人, 也应以诚挚的态度, 进行规劝说服。可见古人对于解决病人的思想和情绪问题是如何重视, 想得是如何周到啊!

把病人当作亲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就有一段感人的论述, 至今仍激励着医学工作者,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这种春风般的亲人似的关怀, 迸发出人性美的绚丽光彩。

3.2 结合现代医家的人文精神

反思人类医学史, 古今中外医家历来重视医德教育, 德为医之先, 德为医之本。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他的医学的誓言充分体现着人文色彩。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医者:①对知识传授者常怀感激;②以病人利益为重;③不利用职业做缺德事情;④严守职业秘密。时至今日希波克拉底誓言仍然影响着医学界, 作为医学职业道德的圣典。

不久前媒体曾报道, 有一名患者辗转多次找到裘法祖教授看病, 裘老只是亲手给病人摸了摸肚子便深深获得了病人的充分信任。这件事使裘老感慨不已。原来这名病人看过多位医生, 甚至专家教授, 无一例外的都是仪器检查、抽血化验。其实技术再发达、仪器再先进, 病人仍然需要那种给人以希望的温柔的触摸, 那种无所不包的从容的交谈, 那种春风化雨般的亲和态度。

全国劳模华山医院著名的手外科顾玉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对病人如亲人般的关怀, 提出“把病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感动了无数的病人和家属。

“驴背医生”姜万富, 他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新疆高原牧区, 一个人、一个药箱、一头驴, 在平均海拔3, 000多米的高原牧场, 他用全部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 历尽艰险, 呵护着当地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巍巍昆仑山深处默默行走了43年, 被维吾尔族老乡由衷地称为真正的“大医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挖掘祖国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 并博采古今, “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海洋, 也是人文素质升华的殿堂, 古今中外高尚的医家都是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整合这些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芒的名医典故和名医话语, 要比单独讲授人文社会科学教程生动得多, 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合格医学人才。

摘要: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在传授中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同时也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这对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教学,人文精神,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杰红.以素质为本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2) :197-198

[2]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 2001 (6) :50-52.

[3]倪建俐.浅议中医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5) :994-995.

[4]倪建俐.中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3) :462-464.

教学人文精神 篇2

-----谈谈《报任安书》的人文精神

攀枝花市西区第十二中学 陈国琼

关键词:人文精神

司马迁

历史使命感

勇气和精神

人生价值的实现

内容摘要;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语文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报任安书》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又是非常丰富的,如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巨著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等,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挖掘其人文精神内涵就显得特别重要。

08年的高考结束后,点击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可以发现,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关注是相当多的,有几个省市的作文题明显地指向了这次的抗震救灾。如四川卷的话题作文“坚强”,安徽省“带着感动出发”,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从这些作文题来看,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深深地感觉到,人文精神正在一步步远离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效地挖掘教材所选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渗透点,让学生很好地接受人文教育。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等。根据相关定义,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其实,人文精神离学生并不遥远,他们所学的课文中就有很多例子。如《赤壁赋》和《兰亭集序》中两位伟大人物对生命的思考,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此我们重点来分析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将之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素材。

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根据历史记载我们知道,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遭受了令人难以启齿的宫刑,按理他应该自裁,但正如他在本文中所写的那样“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之所以隐忍苟活,是因为他还没有完成父亲的愿望。完成父亲的愿望是他苟活的一个原因,其实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所表现 出来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临终之际向司马迁倾述了自己著史的宏愿:“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於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从这个遗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谈作为史家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也有很深的触动。司马迁在病榻前流泪表示:一定要继承父亲遗愿,“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所以继承父亲的志向,完成编修历史的任务,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动机之一。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司马迁所生活的时代,汉朝统一大帝国已建立几十年,汉武帝时期在巩固大一统政权方面又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需要有人把它记录下来,将古今进行比较,完成宣扬汉朝的历史使命。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说得很清楚:“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后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段话表白了他以孔子为榜样,编修历史以端正世道人心的热切济世情怀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因为这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著作。从相关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史记》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中国通史。在纵的方面,它记载了从传说时代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历史。这部通史贯彻了详近略远的原则,特别注意当代史的撰述。全书130篇中,写楚汉战争之后百余年史实的占半数以上。《史记》一方面发扬了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其实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宣传汉朝的功业,完成宣传汉朝的历史使命。横的方面,它记载了中原地区以至西到中亚,北至大漠,南至南越,东至大海这一广阔地域上各民族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历史活动。在记述范围上,它几乎囊括了社会历史所有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交通、民族、民俗、宗教等各方面内容。所记人物则包括社会各阶层,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者、游侠、医生、以至农工商贾,都在书中得到反映。可以说它是一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广阔的时空与丰富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史记》也就成为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作。

二、在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遭遇挫折。有些人,将挫折看成是一种挑战,不断地努力奋斗,从而无数次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有的人,稍有不顺心,就怨天尤人,仿佛他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前者淡化了挫折带来的痛苦,鼓起勇气,主动出击,推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而后者,坐在已经关闭的门前恸哭流涕,这无疑只是坐以待毙。司马迁是前面一种人。

在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但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 2 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主要的是使受刑者的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曾经也想到了死,但他最终选择了活下来,他不甘心于无声无息地老死于野落荒村,不愿屈从于命运的安排,相信只要自己是一块金子,总有放出光芒的那一天,因此,他认为只有文学才是他赖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武器,一方面文学可以用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愤懑,表白自己的人格,向黑暗的社会抗争。另一方面,文学还可以传世,不至于使自己的名声,文学才华被埋没,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文不值。前人在困境中愤而著述的故事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文中他这样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于是他把痛苦耻辱全都埋在心底,调整心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狱中发愤著书,终于倾尽他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三、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有一种传统理念:“士可杀不可辱。”不甘受辱,视死如归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举。司马迁绝不是怕死之人,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他而言,活着,实在是比死沉重万分!但司马迁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归宿有着这样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功成名就,壮怀激烈从容赴死,固然是“重于泰山”,而事业没有完成,陷入绝境而默默无闻地死去,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司马迁之所以“减死一等”,自己向皇帝提出接受宫刑,甘心受辱隐忍不死,是为着“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人生事业,超越死生。这一选择,无疑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伟大的痛苦”。这种超越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在生活的绝境中心中始终怀着希望,在屈辱和痛楚中保持进取的自信和尊严。这种精神也来源于伟大人物身上:“且西伯,伯也,拘于□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司马迁忍辱负重,想要自杀而最终选择了活下来,为的是“退而论书策”“曼辞以自饰”。这种超越死生超越时空的理念,是人的灵魂的净化、人的思想的升华、人的价值的实现。

其实生命的真谛就在于追寻。追求不同,价值体现也就各不相同。世间万物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感觉到了自身的尊严与价值,在家庭中,我们有了家庭价值;在社会中,我们有了社会的价值。任何一个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感觉不到自己存活的价值的人,是不幸的,也是痛苦的。

《报任安书》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丰富的,远非上面几点所能概括。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文本,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教师将作品中的有关精神品质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芒能够一代一代地闪耀下去,那么当他们面临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都能从容应对,坚强地活下去,使他们的生命也能彰显出绚烂的色彩。

以人文精神主导化学教学 篇3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时多偏重概念落实,往往忽视联系实际。如果教师平日留心从网络、书刊、报纸等多方面收集化学与生活科技发展的相关信息,再渗透到教学中,化学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

如在日常生活中,硝酸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真金与黄铜,因为真金不与硝酸反应;菠菜吃起来有涩味,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它可与我们体内的钙质起合成草酸钙,所以吃前应用开水烫一下,可除去部分草酸;伪劣的美白产品含有大量的铅,经常涂抹会与皮肤表面的含硫化合物生成黑色的硫化铅,留下难看的斑点等。学生知道或提早知道别人所不知的,无形中让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愈来愈强烈。

2观察异常现象,走进探索过程。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讲题目,化学实验其论证性成分多于探索性,使得演示实验平淡无奇。教师应大胆创新改变演示实验程序,使演示实验学生化,注重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

如铜和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常出现以下异常现象:反应后的试管内有大量灰白色沉淀,静置后溶液呈现淡淡的蓝色。为了弄清灰白色沉淀成分及其产生原因,可以进一步进行如下化学实验探索:称取一定质量的铜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烘干氢氧化铜沉淀并灼烧,称量,数据处理。经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灰白色沉淀物并非杂质,主要成分是元水硫酸铜,产生原因是由于硫酸铜浓度过高,含水量太少,铜片纯度较高。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探讨课题:①如何选取合适的硫酸才能避免白色沉淀物生成?②评价铜片与浓硫酸演示实验装置的优缺点;③如何重新设计铜片与浓硫酸实验,做到反应可控制进行,同时避免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3实施开放式教学。拓展思维时空。

教师可根据新课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开放性问题展现给学生。例如:《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可以以“酸雨”为主线,设计以下5个问题供学生课前准备并讨论:①什么是酸雨?它是如何形成的?②举例说明酸雨有什么危害?③我国酸雨分布情况是怎样的?④如何防治酸雨。⑤我能为防治酸雨做些什么?

教师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如讲到高分子材料时,教师要与时俱进,抓住“神舟飞船”发射这件令人振奋的事件,授课时围绕着“神舟飞船”的构成材料、燃料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知道“神舟飞船”的耐高温外衣的防护层是由聚四氯乙烯和玻璃纤维布组合而成,其发射装置——长征二号火箭的燃料为偏二甲肼,试让学生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4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元素周期表被人类发现的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将搜索到的故事进行交流,并且互相补充,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元素同期表的一些规律。

此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化学课件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设置形式多样的板书,如设置字体、字号,对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变形、变色,配置背景音乐等。

改革历史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篇4

一、虔诚“洗脑”, 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首位。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 我们的教育是“育人”, 不是“制器”。爱因斯坦在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著作中也谈到,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谆谆告诫, 发人深省。为了不让历史教育在某些教师的手中沦落成传播知识, 技能培训的悲剧重演。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观念, 使学生成为和谐、健康,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 挖掘人文精神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优化历史教学内容, 挖掘人文精神素材, 为培养人文精神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一, 经济史中, 突出人与自然相和谐。我国古代素重人文精神, 主张“天人合一”, 人与人之间和睦, 人与自然相和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平衡,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文物等。

其二, 科技史中, 突出革故创新, 改变世界。如瓦特、李四光、侯德榜、邓稼先、袁隆平, 以至于现实中的比尔盖茨等, 启迪学生沿着他们走过的足迹,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不断进取, 开拓创新。

其三, 政治文化史中, 突出华夏民族主义精神。梁启超说:“史学者, 国民之明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可见, 以此可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明确个人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真正体会“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体会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

其四, 强调历史人物的嘉言义行。名言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裴多菲的“纵然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等等。这些语句, 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 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甚至指导一个人的一生。轶事方面, 侧重名人、名臣、名相、科学家、史学家等的故事, 以此催人奋进、给人启迪。如:邓小平同志经历三起三落, 始终以大局为重, 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并且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多么伟大的中华魂, 多么深的民族根!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结晶!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也许比单纯是才智成就方面还更大”。可见,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通过这样介绍历史名人轶事和运用教师人格魅力, 教化学生, 定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热情、高尚的做人品德, 建立科学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用多媒体技术, 给人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历史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就可最大限度地再现或还原昔日辉煌的文明, 如播放《上下五千年》的VCD, 近代史影剧, 文物荟萃, 书画集锦, 民情风俗等, 让学生置身活生生的人文环境, 浸没于人文氛围中, 耳孺目染。达到既“知道”, 又“体道”, 知行合一的境界, 避免了空洞说教。

四、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第斯多惠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应大量采用发现--探索式等教法,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大胆发言。如让学生扮演墨、儒、道、法四家代表人物, 进行“百家争鸣”的辩论。在活动中, 学生就切身感受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及相互尊重, 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

五、积极开展课外人文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篇5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教育评价机构及学校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与其形影不离的人文性,致使课程目标残缺不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缺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针对存在这种教育不良现象,本文从重视工具性的同时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论述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几个观点。

关键字:小学语文 人文精神 语文素养 正文: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存在共性和个性关系,语文的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各门学科的学习都依赖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的辅助。

课堂教学中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呢?

人文性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就是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的有机组合,其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因此,要使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人文精神,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上体现人文精神。

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一般来说,知识和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隐性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一个活动的过程,由一系列行为构成,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是一种行为目标,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时,引导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能复述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性目标表述的是学生在某次训练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关注的是学生训练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反映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学生行为的结果,它只为学生提供范围,而活动结果则是开放的,它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交际技能,拓展并探索学生的观念、意象和情感。结果目标是引导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交流、讨论过后达到预期的某种结果,而生成性目标则是把在课文中的观念、意识和情感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后内化为学生的观念、意识和情感。

例如:我教学二年级上册《假如》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叹息”、“寻食”、“哭泣”、“不幸”等词语。认识“良、缩、寻、哭、操、场”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2.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2.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既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让我惊喜的是课堂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用来干什么?我发现有一个孩子双眼紧盯外面的大树,眼睛都湿润了。我轻声问他:“小朋友,怎么了?”他是这么回答我:“老师,您看天气这么冷,大树上的小鸟多可怜啊,如果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给它们画一个带有空调的鸟窝,让它们不再寒冷。”多么稚嫩的话语让我体会到之前制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了。所以,我认为:教学中轻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毫无意义。

二、从教学内容选择中体现人文精神。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下面是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之前的教学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并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像雨来一样的好孩子。注重课内外延伸,借本课学习的契机,引导学生通过矗立在本县秀眉广场的张秀眉塑像认识家喻户晓的苗族反清英雄张秀眉,给学生讲讲张秀眉事迹。最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等家人一起讨论交流。

三、从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

1、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人文关怀,这就为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课堂上我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诱人的魅力,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如音乐渲染、图画感知、课件展示、故事比赛、实物表演、情境模拟等,积极创设美的情境,调动学习内动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丢掉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霸权主义”而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课堂民主”。

2、教学过程应该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人文性教学必须丢弃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的传统性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从学习方式中体现人文精神

1、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学中应该深刻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语文中的意义与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们能做点什么》中,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调查自己家一天能出现多少垃圾,全校的小朋友每天在学校大门口吃早餐出现多少垃圾,全县人民一天又出现多少垃圾。活动前制定计划,活动中发扬合作探究精神,活动后展示、交流成果。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环保世界,感受各种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体会保护环境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教学目的,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思想启迪,感受了审美乐趣,人文精神得以体现。

2、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布置人文性作业,引导学生去阅读中外优秀作品,从中受到感染与教育。在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记日记、写读后感,组织进行交流展示。引导他们进行民间考察,去发现民间艺术的魅力,使学生感受祖国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为此,我在班上经常举行朗读比赛,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储藏下几个有趣、有意义的小故事。每天日记,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发现并描写生活中的人与事,去抒发自己的情感。

五、从语文课堂的扩展和延伸中体现人文精神 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能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作品为原点,横向延伸,扩大课本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如:我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学时扩展并延伸到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的特大灾难而且出现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经常关心时事,多看一些报刊、杂志,多听一些广播、新闻,多关心一些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把内容延伸到校外,让学生把学习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认识到八国联军侵略祖国的无耻行为,而且还认识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延伸到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并结合近期内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来谈当前国际形势。鼓励学生查找并收集资料,在家与父母畅谈,在校与师生讨论,在外与朋友交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把视角延伸到课外,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内涵涉及人生理想、生存意义等方方面面,要求我们对人的道德、审美、价值和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深入地探究。这样我们才能潜移默化给我们的学生。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静江《立足语文学科优势,努力弘扬人文精神》《北京教育》杂志

人文精神,高中历史教学的支点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课堂教学;教学探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培育,注重立足于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善待生命、铸就不朽灵魂等人文主义精神的视角,培育和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构建更加完美健全的人格品质。综合回顾多年来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情况来看,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培育的素材,引领学生感知和体验丰富、具体而详实的史实资料,促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让他们的人文思想和精神面貌受到熏陶,让他们的感情、思想与意志品格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修养与素质。

一、以自身素养为引领,打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基础

“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儿。”这些习语深刻地反映出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素质的一个示范性标杆。自然,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是引领学生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与锻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和精神风貌,那么学生则必然无法从其身上感受、体验和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相反,如果教师自身具备较为优质的人文思想和崇高的精神风貌,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学生便更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他们那独特的人文个性魅力,在课堂中充分感受高品位的人文气息,从而更加自觉加强自身人文修养,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人格的完善。

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加强高中历史经典文化的研究与挖掘,加强与诸多历史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的心灵沟通与对接。比如,著名的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所倡导的历史教学与民族意识培育相融合,便抓住了历史教育的主旋律,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历史教育教学的科学认识,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自信力的重要意义,自觉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史料中吸取更多丰富的人文营养,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长河中获得光辉灿烂的人文资源,在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中领略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从而促使自身的道德情操更加深厚更加高尚,从而自觉增强自身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和认知,自觉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精神。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唤醒学生美好人文情操

历史的史料中包含着“古往今来”,造就了多少著名的、知名的、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或让我们久久敬仰、或让我们常常深思、或让我们不时回味、或让我们常读常新,有的被人们举止仰望,有的被人们鄙视唾弃,有的被世人扼腕长叹……,而就在历史材料之中蕴含着无尽的沧桑和无穷的探密,为我们后人深入挖掘留下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取之不绝的素材,而正是这些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与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深厚而肥沃的营养。因此,广大奋战在高中历史一线教学前沿的教师们,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素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加强各历史史实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积极挖掘和提取独具文化底蕴的人文精神与人文风貌,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在展现历史的人文风貌与独特人格魅力的同时,深深地唤醒他们内在的深层次的美好人文情怀和高尚情操。

例如,引领学生学到“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相关内容时,可以随同学生一起挖掘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人文,一起探讨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认识与感知,一起探索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一起感受启蒙运动中呼唤的阳光与理性,从而促使学生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让他们在更加丰富的史实素材中体验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所蕴含或折射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魅力,促使他们在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培育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品质。

三、积极构建人文化课堂,增强学生人文情怀体验

积极构建开放的课堂环境,引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审视与认知,带领他们走近历史史实本身,感知诸多前贤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不仅解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还解放了教师本身,而且还有助于在和谐、民主与温馨的课堂氛围中,将知识、能力、态度融合于一体有机的统一起来,促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打开自己的思维,在舒适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增强人文情怀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养成。

例如,对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课堂的学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就“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这一主题开展“辩论”活动,分成“赞成”、“中立”与“反对”三个小组,倡导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发表个人观点,从而形成“百家争鸣”民主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他们潜在的人文意识,让他们从不同的立足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去体验不同国度的人文思想,从而增强学生人文情怀体验。

综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过程,有侧重点地关注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有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时乐茹.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吉林教育,2014(3).

[2]孙熏良.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人文精神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3(11).

[3]应利浩.发挥学科优势,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J].新教育时代,2013(11).

作文教学应体现人文精神 篇7

1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教育精神, 它始终贯穿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始终, 有着动态的立体发展轨迹。从古希腊的“人的和谐发展的理想”再到二十世纪的“终极关怀”, 无不是人文精神的内容。尽管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 但其实质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 即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探索, 肯定人的价值, 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 倡导个性发展, 培养独立个体。

2 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崇尚应试教育, 为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 大搞题海战术, 无视学生的个性, 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完善。这种人文精神缺失的教育现象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则是教师忘却了儿童与生俱来的主动学习的本性, 执着于灌输作文知识和技

(上接182页) 觉也因满篇文字分不清主次, 能, 并以此为作文教学的全部目的, 忽视学生人格的陶冶, 忽略学生主体性活动及其经验的积累, 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精神。

3 人文精神指引下的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 其实质是体现作文教学的人文意义与价值, 着重在于关注现实中的“人”———学生, 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不教条, 不空洞说教, 具有多元性、多面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弘扬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完善人的人格心理品质。

3.1 贴近学生的生活,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人文精神指引下的作文教学, 首先要关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事物, 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体验, 从而引出情感活水。其次, 生活是写作之源, 生活是真实的, 作文亦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 指出写作源于“胸中有所积累, 不吐不快”, 意指表白内心, 与他人相沟通。所以, 让学生写心里的话, 抒心里的情, 是作文教学的第一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作文要“说真话, 表真情”的意识, 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的事情, 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作文的水平, 更有利于培养造就一代真诚磊落的人。

3.2 写个性化文章。古时孩子“劳于读书, 逸

3讨论于作文”。而今天的学生读的都是教师分析过的“正确”的东西, 严重患了“语言营养不良症”, 写出的文章思想僵化, 众口一词, 缺乏新意和灵性, 一看到时间就想到金钱;一看到“圆”就想到太阳。传统的作文教学钳制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话语自由, 学生没有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 常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思想, 个性化严重不足。

作文本身是个性化、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 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一篇文章是一个人独特的精神创造, 是自我知识、素质、能力的外化, 心灵性格的真实写照, 是真正的个性文字。因此, 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个性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由作文, 发挥想象, 大胆创新, 弘扬个性。

当然,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发挥, 写个性化文章, 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完全放任自流, 不管不问, 而是扬长避短, 使他们个性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 人文精神指引下的作文教学, 要把唤醒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潜在价值作为重要目的, 以培养更加坚强、健康的人, 有独立人格、有尊严的人, 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欢迎, 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软件的编写人

摘要:就如何打破作文教学的传统框架, 以人文精神为指引促进写作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篇8

1 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人们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而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被人为地分割成了两部分, 很多化学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科学知识的“容器”, 只顾传授科学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轻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有些教育家批评这种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方向”, “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化学与人文精神是相互渗透, 辨证统一的, 化学的人文精神不是以呈现的形式表露于外, 而是以潜在的形式蕴涵其内,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 具有深刻的人文性。例如环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化学研究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更重要的是, 需要决策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 需要广大人民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问题, 而这一点则涉及到了人文精神, 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只有与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2 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培养

化学教师进行人文精神培育的主阵地是化学课堂, 如何有效地通过化学教学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课题。

2.1 通过化学史, 培养学生的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有些学生意志薄弱, 经不起挫折, 学习上怕苦怕累,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穿插化学史进行教育, 使学生认识“天才在于勤奋”的道理。转变学生的认识。培养他们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的品质。

例如: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 “以午夜方眠, 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 自学成才。又如氟单质的制取, 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很多人中毒, 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仍是前仆后继, 毫不退缩。终于在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了单质氟。

2.2 通过化学家的往事,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人生观。

榜样是行为的目标, 无声的命令。成功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是具有较好的激励、示范作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如:通过介绍候德榜制碱法的历史背景, 以及他谢绝国外高薪聘请, 毅然回国, 艰苦创业, 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制碱工业的垄断, 充分体现了候德榜的拳拳爱国之心。又如:居里夫人发现第84号元素并将之命名为“钋”, 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居里夫人还发现并提取了镭, 并将技术无偿公诸于世。以及将诺贝尔奖章给女儿当作玩具等, 体现了伟大的科学家对名利和荣誉的淡泊, 这对现代社会存在的较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有力的抨击。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反思、探讨人生的价值, 以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2.3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目标, 也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2.3.1 充分运用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我国虽然是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但人均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 在《自然界中的水》的正文中有以下描述: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 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并要求学生将这些知识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洗澡水冲洗厕所, 洗脸水洗脚、浇花, 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等。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具有不可再生性, 但目前这些化石燃料仍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量使用量的增长, 这些能源将日趋枯竭, 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 就能让学生明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节约能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社会问题, 从而教育学生应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做起, 自觉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

2.3.2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本世纪以来全球的环境污染已日趋严重:温室效应、南极臭氧空洞、酸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通过温室效应的危害, 臭氧层不断被破坏的危害的控制, 氢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际, 如让学生观看录像“带口罩的猴子”“北京的沙尘暴”等, 让学生从身边找有关环境污染的实例, 由于我校地处西岗的工业区, 学生反应很热烈, 每位学生都能举出很多实例:村庄周围的农药工厂, 电镀厂以及学校的垃圾堆焚烧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环境污染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全球气候。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 (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中就讲到在教室中经常保持通风以保护环境, 如大量的植树造林和减少使用含碳燃料, 可以减缓温室效应和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禁止使用氟里昂这一致冷剂可以有效防止臭氧空洞的形成。工业上的废水、废渣、废气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及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和无铅汽油等等。) 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4 注重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的实践精神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是以客观表现的化学现象为依据进行的探究的科学, 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造, 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应注重探究过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用实验事实寻找结果, 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让小学英语教学充满人文精神 篇9

一、从关爱学生中体现人文精神

“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教师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让儿童在爱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他们才可能学会去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在课堂上, 教师要放下架子, 走到学生中间, 让微笑的目光洒落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不仅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 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表现出差异性, 但他们都有一种“被老师肯定”的愿望。老师把爱用耐心和激励的眼神及语言, 通过课堂及课外传递给学生, 鼓励并期待他们取得进步, 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 由此学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

老师还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老师一道否定的目光或一点消极的语气, 都对孩子有极大的“摧毁力”。相反老师一道赞赏的目光或一句激励的话语, 又有着使一个孩子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魅力。假如, 一个老师带着权威者和难倒孩子的心态提问孩子, 孩子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时, 总是给予无情的批评甚至训斥, 那么就可能使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加胆小怕事, 没有信心。如宫文胜老师就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轻老师在讲3A Unit 11时设计了选聘学校广播站英语节目主持人的活动练习:“I’m…/I’m from…/My…is/are”。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 兴趣盎然。第一位应聘者憋足了劲, 一边做手势, 一边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I’m Chinese boy.I’m from…”“Stop!”老师突然打断了他的介绍:“应该是a Chinese boy。”面对老师的认真纠正, 应聘者也停止了手势, 但他继续介绍说:“I’m ten and I’m tall.” (他不慎将ten读成了/tзn) 老师再次示意他停下, 转身在黑板上板书ten, 并用红粉笔在字母e下画线, 标出音标/e/, 然后郑重其事地讲解发音规则。接着, 应聘者仍然战战兢兢地继续介绍说:“My hair is short.My eye are small.”“怎么回事, 说过多少次了, 复数名词后面要加s, 怎么就记不住呢?”老师不耐烦地呵斥。此时, 应聘者低下了头, 一脸的羞愧, 其他孩子也悄然地放下了高举的手, 课堂上一片寂静。不难看出, 这位老师教学极其认真, 但对刚刚学英语的孩子如此严格要求, 缺少情感关注, 必然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又何谈人文素养的陶冶。教学的艺术其实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老师要克服自己习惯性的“话语霸权”, 给儿童留足言说的时间, 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观点, 不但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更应保护儿童的自尊心、积极性, 理解儿童的不成熟思维, 通过延迟评价, 给学生儿童“思维自由”。儿童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 老师应保持倾听的姿态, 并积极引导。如果孩子回答得比较完整, 这时老师可以用“Very Good!”、“Great!”等赞美的语言;如果孩子的回答不是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完美, 老师不宜忙着表明意见, 可以说“Think again”或者“Try again”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更多思考的时间。真诚地欣赏每一个孩子, 在欣赏中体现人文精神, 这就需要师生作为平等的对话者。

二、从解读文本中挖掘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文化知识的积淀则需要不断发掘和利用文本资源, 拓展知识渠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小学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它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符号, 也不单单作为阅读、写作的范例出现, 更渗透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此,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浅层次的知识符号的解读与理解, 更要关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传授和剖析, 从而实现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目标。如《牛津小学英语》 (译林版) 3A《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它不仅仅介绍了英语国家人们见面如何打招呼, 同时也渗透着文化知识和内涵, 即英语国家人的姓名与中国人姓名和称呼是有区别的;《牛津小学英语》3B, 《Family members》介绍了英语国家的中家庭成员的称呼,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呼比较简单, 如grandmother既可以指“祖母 (奶奶) ”, 也可以指“外祖母 (姥姥) ”, brother既可以指“哥哥”, 又可以指“弟弟”, 有些称呼如uncle (叔、伯、姑父、姨父) 、aunt (姑、姨、婶、伯母、舅妈) 等更是如此。老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读、写, 还要作简单介绍, 让孩子了解中英文化差异, 使孩子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又如《牛津小学英语》6A第六单元《Holiday》在对话中介绍了东方和西方许多重要节日, 并通过图片展示各种节日主要风俗习惯, 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插图, 引导孩子们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讲一讲、唱一唱, 与孩子们一同感受各种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礼仪。再如, 单词sheep在西方人的隐喻形象很差, 喻指“害羞的人”、“胆小的人”、甚至“愚蠢的人”, 这种文化心理直接反映在“a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和“a lost sheep (误入歧途的人) ”中。相反, 在中国, 羊是吉祥、善良、美好的象征, 东西方“羊文化”的内涵与差异通过各自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相比中国人的谦逊、礼让, 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有时比较直白, 有时又比较委婉。这在我们的教材中同样有所体现, 值得我们英语老师好好地去挖掘。比如说, 在向他人提出建议时, 会说“Why don’t we go to the theatre?”;当觉得别人观点自己不能认同, 西方人通常不直接否定别人, 而会说I don’t think so或者I’m not sure;营业员看到顾客来买东西, 通常会热情地说Can I help you?而不会像中国的店员那样直接问:你想买什么? (What do you want?) 想要问别人借用一下东西, 通常会很有礼貌地说May I use your rubber?如果老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差异, 不但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会得到提高, 在待人接物的人文素质上也会进一步完善。

三、在趣味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所谓“趣”, 就是课要上得有趣味, 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乐此不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营造趣味盎然的情境, 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 使课堂有滋有味,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设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动作和游戏。如教smile时面带微笑;教happy时做拍手、轻跳状;教fish两手分别放在身体的正前下方和正后下方, 然后轻摆, 模仿小鱼在游泳的动作, 并一边讲英语。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兴趣浓厚, 愿意跟教师一边做, 一边说, 在玩、乐、做中学会新单词。其次, 设置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笔者在教授《My family》时, 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 并让其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及父母的职业等;在教授《What colour is it?》时, 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颜色、服装、学习用品等;在教授表示食品、饮料、运动的词汇时, 教师拿来实物和模型, 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用这些实物进行对话, 互相了解别人的喜好。让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情境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再次, 利用歌谣进行教学。英语语言中的音调高低、节奏轻重、音节长短等特点, 与歌曲有许多相似之处, 可以说英语本身就是一首无曲的儿歌。因此, 把所学的单词编成歌曲, 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如在教学字母的时候, 笔者用了这样歌谣:

尖尖三角长双腿AAA;双劈葫芦齐又齐BBB;

新月弯弯亮无比CCC;半圆气球打足气DDD;

搬来青山横竖起EEE;风儿吹起两条布FFF;

凳子搁在月亮里GGG;一跟条档难成梯HHH;

笔直旗杆人人爱III;一条钓钩把鱼牵JJJ;

……

弹弓光留木柄在YYY;白鹅一游游出海ZZZ。

又如在《牛津小学英语》3B《Family members》的单词教学中, 用到如下歌谣:

家庭成员歌

爷爷、爷爷grandpa, grandpa的胡子白花花;

奶奶、奶奶grandma, grandma忙了一辈子;

爸爸、爸爸是father, father的要求挺严格;

妈妈、妈妈是mother, mother辛苦为了家;

姐姐、妹妹sister, sister的眼睛圆又大;

哥哥、弟弟brother, brother有时不听话;

互尊互爱同欢乐, 幸福家庭你我他。

趣味盎然的教学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又培养积极向上情感, 使孩子认识到“英语是有趣的”、“英语是美的”、“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也让他们体验了成功和快乐。

四、在多元评价中体现人文精神

评价与教学的根本目的一样, 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评价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可以为他人指明方向, 使他人产生无限动力。差的评价可以封锁他人前进的道路, 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只有当评价体现尊重和爱护, 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时, 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 老师应该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改变过去只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评价, 构建评价目标多元, 评价手段多样, 评价方式灵活, 学生主体参与, 关注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努力, 关注成功体验, 保护学生自尊自信, 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评价体系。首先,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主体评价, 并使评价体现个性,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其次, 分层评价, 鼓励为主。如对学困生, 主要采用寻找闪光点的鼓励方式来评价他们;对那些胆小的孩子, 我主要以热情的鼓励作为评价语:“你回答得很棒!如果你的声音再响亮些, 那就更棒了!”“你的声音多好听呀, 听你的回答简直是一种享受!”对尖子生, 主要采用指出不足并充满希望的指导性评价;对于中等生, 主要采用鼓励加指导性评价, 如:“你读得非常准确, 如果再通顺一点就更好了。”再次, 亮点评价, 激励当先。尊重每一个孩子, 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应改变过去那种“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 尽量捕捉孩子学习中的亮点。如有的孩子字写得好, 即可得五角星一颗;有的孩子理解与众不同, 富有创新, 即可得一个笑脸粘贴;有的孩子作业质量高, 即可获得“作业能手”称号。动态、人文、分层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 使各层次的学生能够消除自卑感, 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赞同, 并逐步建立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信心。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 篇10

人文主义教育,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 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 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 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 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2] (p29) 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历史教育在人文培育中占据显赫的地位。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懂得追溯自己的历史, 思索自己的未来。历史就是人的活动, 离开了对历史人物与历史过程自我追溯与反思, 我们将无法走进人文精神的深处。我们在解读历史过程中, 精研细剖, 祛恶从善, 挞伐前朝固疾, 鉴古而知今, 彰显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理性精神。

令人遗憾的是, 长久以来, 我国的历史教学弱化, 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以及高考指挥棒的限制, 我国的历史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其人文内在精神的培育。笔者认为, 在历史教学中以下三种人文精神特别值得提倡。

一、尊崇个体生命的价值教育

康德教导我们:人本身就是目的, 人不是工具, 人应该成为“自己立法的主人”。但是人类由于处于社会专利侵权中, 不可能处于绝对的自由状态, 总要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正如哲人说:“人生而自由, 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历代王朝绝大数人都是被奴役的工具, 是统治阶级实现意志的工具。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必须用人自身作为尺度来解析历史。人自身就是人类存在的目的, 人不是强势者逞其私欲的工具。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评判所谓的历史进步呢?笔者认为, 历史的进步唯一的准绳应该是以人本身作为至高的尺度。自夏、商以降直至晚清覆灭, 史书中流尸满河、白骨蔽野的记载不绝如缕, 成千上万无辜的黎民以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帝王将相的千秋基业, 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史学家们却往往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 大肆鼓吹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历史是复杂的多面体, 我们在历史教学时要辩证地看待所谓的历史进步。一方面历史可能确实在前进, 但另一面, 我们要看到历史进步后的凄凉与困厄,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读出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读出真实的人文历史。如黄巢作为农民起和义的首领, 不少人视其为撼动唐王朝统治根基的英雄, 但却不知成为起义军领袖后的黄巢却是残暴毒虐、嗜好滥杀的人屠夫。《旧唐书》记载:黄巢率兵围陈州, 兵粮短蹙, 就令属下制作三千巨碓, 将大批乡民、俘虏, 无论男女, 不分老幼, 悉数磨成肉酱让士兵吃。陈州四周的老百姓全被吃光, 就“纵兵四掠, 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 咸被其毒”, 当时的中原几成兽欲的天堂, 人间的地狱。直至今天, 曾遭黄巢屠戮的地方, 乡间还流行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可见, 若我们一味地歌颂农民起义的进步, 而忽视尊崇生命价值的教育, 将会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偏离人文教育的准则。历史就是鲜活生命的共同体, 我们要尊重生命的价值, 呼唤人性的回归。

二、以社会利益为重的宽容教育

历代王朝在改朝换代时总是充满血腥的污秽。历代统治阶级在进行历史选择时多以所处利益集团为重, 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重。以此标杆为准绳来仗量历史, 就可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再现中国历史轮回反复的真实原由。如在讲授袁世凯与蒋介石时, 我们以此为尺度, 就可看出两者对权力的贪婪, 对公平游戏规则的蔑视。袁世凯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辛亥革命后, 为了能当总统, 逼清帝退位, 反对君主立宪, 而一旦权柄在握, 就鼓吹君立立宪, 皇袍加身。而看到在议会拥戴自己的政党可能败北时, 就开始迫害国民党, 刺杀宋教仁, 取消新闻自由。[3] (p35) 而蒋介石亦是如此。北伐时期, 他反对专制, 鼓吹打倒军阀, 而一旦实力膨胀, 掌握权柄, 就开始讲军政、训政 (实际上就是专制) ;抗战后军事实力强大时, 就支持中央集权制和武力统一, 妄图三个月解决中共, 而三大战役后军力弱小时, 就主张南北和谈, 划江而治。在阐述中国政治人物的机会主义行径后,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中国政治人物机会主义政治选择路径的原因所在, 引导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因为历代王朝统治者都没有人身保护的意识与意愿,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反叛者, 亦或是起义者一旦斗争失败, 身家性命难保, 所以在斗争中必须以机会主义作为最佳的选择。

在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认识到政治文化妥协精神的重要性, 还可以举有宪政根基的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林肯争取1860年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提名时, 前联邦参议员苏厄德是他的最大对手。苏厄德对林肯极端蔑视, 以至于林肯当选后他迟迟不回, 在欧洲度假。林肯赢得总统选举后尽弃前嫌, 邀请苏厄德出任国务卿。林肯还任命民主党对手埃德温·斯坦顿担当负责防务事务的二把手, 任命另一名共和党对手出任财政部长。林肯说:“我们需要最强大的人。这些人正是最强大的人。我无权阻挡他们为国家效力。”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具体的事例阐述传统政治文化与近代宪政文化的区别所在,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政治妥协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培育合作协调的现代公民政治素养。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比较历史人物的行为准则, 追溯不同行为差异的原因所在, 培育学生协调合作的精神。纵观历史, 人类的发展是在斗争与协调合作中进行的。在已经消灭了阶级, 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历史情境下,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大力宏扬宽容精神, 彰扬以社会利益为重的政治选择行径。

三、基于人性缺陷的权力制衡教育

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有腐败的趋势, 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统治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中国人在君权威逼下, 自抑畸形的臣民性格逐渐形成。因此, 现代化的公民必须实现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实现从“臣民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对权力的制约, 权力这只猛虎定会钻出笼子为祸人世。而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人的奴性就是权力过度压抑的结果。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不必讳疾忌医, 要让学生知道人性幽暗的一面。由人性幽暗面引出政治公正制衡机制的建立。为了培育人格健全的公民, 我们必须向学生灌输权力制衡, 防止权欲泛滥成灾的人文思想。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像去发现、总结社会规律。例如在讲授西欧政治思想史时, 笔者曾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假若人人都可持枪, 社会是否会动荡不安?”引导学生从权力制衡的法则出发进行理性思考。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大家都有枪时, 开始可能会很乱, 但过了一段时间, 由于相互制衡, 最终很少有人敢轻易地动枪, 这个社会最终趋于稳定。”学生由此明白了权力制衡的重要性。再如在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 笔者分析内战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扶持对手民主党发展的原因。众所周知, 美国内战后, 北方共和党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是约翰逊没有借民主党衰败之机痛打落水狗, 而是扶持民主党的发展, 保持美国政党的均衡。他认为, 以美国的国情, 一党独大, 势必失去权力的制衡, 不利于长治久安。我们在历史教学时, 必须剖析人性的幽暗面, 警惕人性丑陋所造成的罪恶, 由此引导学生对权力制衡的社会思考。

人文精神的培育涉及诸多方面。以上仅是笔者针对传统历史教学的缺陷有提出的改进意见。笔者相信,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人文精神的培育, 民主、自由、宽容的人文之花必将会在华夏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宋太成主编.民族预科教育论丛第一辑[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数学教学培养人文精神刍议 篇11

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人文思想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因素,把人文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之中。如教学“多位数的读写”时,可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反映国计民生的数据让学生进行读写,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祖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学“圆周率”时,可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7位小数的人。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类似的素材教师应深钻教材,充分挖掘,适时渗透人文思想教育。

二、调整师生关系,营造人文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鼓励和引导:“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宽容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传统的“我教你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氛围。

三、呈现生活素材,体现人文教育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数学无所不在。”数学源于生活,那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接触到社会科技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思想和观念上受到熏陶。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在课后设计这样一道发散思维训练题:“妈妈买来一个西瓜,爸爸分得这个西瓜的三分之一,妈妈分得这个西瓜的九分之三,剩下的分给小红。”(题目出示后)组织讨论:

1.谁分得多?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红,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这一教学片段充分挖掘了习题的内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机地将尊敬长辈等人文关怀意识无声地渗入学生心灵。人文性是从带有现实问题的学习素材中凸显出来的,这就要求数学内容更多地取材于生活,及时将具有生活背景和时代气息的学习素材呈现给学生。数学教学只有接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折射出人文思想。

四、活用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尝试验证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过程,获得广泛的体验和感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之后,顺势提出:“圆的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以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呢?”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有的拼出了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有的拼出了近似于三角形的图形,还有的拼出了近似于长方形或梯形的图形,有的还在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其他相类似的图形。随后,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让学生再补充完善,把小组的一些想法加以延伸,使每一个组员都切实体验到自己的一份发现和成功的快慰,感受着合作学习的快乐,达到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

作者单位

贵州省赤水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曹文◇

编后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数学文化编排在教学内容中,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欣赏了数学的美,就会热爱数学;当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历史,就会钻研数学;当学生知道了数学的价值,就想学好数学。数学文化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用数学文化来促进数学学习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学行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郑毓信教授在《漫谈数学文化》一文中写道:“如果您的数学教学始终只是停留于知识与技能的层面,您恐怕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如果您的数学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思维,您就是一个‘智者,您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智慧;然而您的数学教学能给学生无形的文化熏陶,那么,即使您只是一个小学教师,即使您身处偏僻的深山或边远地区,你却是一个真正的大师,您的生命也因此充满了真正的价值。”

高职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篇12

1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 . 1加强高职武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内涵的建设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好适应社会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武术教学的关键。这种精神崇尚人文科学, 追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内涵的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启发高职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自强不息的人生源动力。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建设,能够帮助在校高职学生实现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但是从目前的高职武术教学实践来看,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桎梏,对于人文精神内涵建设的力度远远不足,学生的人文精神匮乏,以至于学生在毕业走进社会后,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能做到良好的自我保护,不能自我排解心理压力,不能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勇气, 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这与当今社会中,对于工作者越来越提升的素质要求相去甚远。专业技术知识过硬、职业道德和敬业意识良好等都是社会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而在高职武术教学加强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建设,有利于使学生将人文精神思想和为人处世紧密结合,追求诚信、合作、敬业,以此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出一整套扎实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教育体系。

1 . 2实现有利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职武术课程改革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义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社会对高职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注重人文方面的素质要求。在高职的武术教育中将武术文化教育纳入其相关课程中,有助于学生武德的培养。武德作为无武术最本质的内涵,是古代伦理道德和现代当今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合,体现着充分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当代青年应该具有这种美好的品质。高职学生通过接受武术课程,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自己更好地进行定位,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培养自身爱国主义精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样在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具备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的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尚的情操及远大的理想都能实现一定的培养效果;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奋斗意识,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都有望得到满足。这无疑会使学生更好地去适应未来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竞争和挑战。

1 . 3武术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进行训练,不仅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强身健体,提升身体素质,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精神、心理健康的修习和培养效果,让学生学会自主调节情感,维持心理平衡,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而武术具有其特殊性,习武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学会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奋发向上、 无私奉献,树立报效国家的伟大志向,激发对科学文化的兴趣,这一切都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引导他们自觉地根据社会导向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武术能够被高职武术教师运用,规范学生行为,化为人格力量,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将来建设社会。

2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为了实现人文精神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培养效果的提升,一线的高职武术教师要大胆创新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并在武术教学实践中进行反复的检验和论证,实现良好途径的有效探索。提高高职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高职武术教学课程设置;为高职武术教学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提升高职武术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等都是可行性较高的有效措施。

2 . 1提高高职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时的指导,其多元性是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将相应的人文精神培养目标融入高职武术课程目标体系中去,将人文精神的培养确立基础性地位。武术教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设定为强身健体和相关武术技巧的获取,还应该将对培养学生武德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纳入相关的教学目标中,实现武术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2 . 2优化高职武术教学课程设置

在武术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特征的武术教材,争取将学生容易吸收和运用的人文精神内涵运用到教学内容中,结合理论与武术技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断深化课程文化层次。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尽量将诸如女子防身术课程、男子武术散手课程的防御战斗课程和健身武术课程为教学重点。将中国武术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完美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注重引导高职学生树立“习武德为先”的理念。使学生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实现修养的提升、行为的规范、正确善恶观念的形成。最后,保证高职武术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在内容上,争取用先进思想统领武术教学过程,逐步将武术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方法上,积极不断探索、发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实现学生对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理论知识和理论观点的逐步深入探知,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 . 3为高职武术教学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的营设有利于各个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要想加强人文精神在高职武术教学中的培养建设,学校要加强引导,争取结合全民健身活动,加大对学校武术教学的宣传力度。 争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武术教学良好的氛围。比如, 为学生放映国内外优秀的武术电影,开展武术知识讲座、研讨会、 座谈会活动,定期组织各种武术竞赛、武术表演等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成立武术协会、在校运动会中设立武术比赛项目等形式,鼓励学生在参加校内外武术竞赛,争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武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交流。这些形式都能够将武术教学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中,不断营造高职院校武术文化氛围。这样,在提升武术的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最终实现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

2 . 4提升高职武术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

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水平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武术教学的独特性,武术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拥有高尚的武德。只有教师能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实现高职武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效果的提升。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开发、利用教学过程中隐含的机会和潜在资源。同时,要加大对高职武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武术教学和研究、调研活动,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争取建立一支拥有高水平专业素质和武德修养的师资队伍,提升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培养效果,促进武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3结语

武术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体育教师要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升级,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强身健体、实现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宽松、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争取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高职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起优秀的意志品质。

摘要:因为武术教学的独特性,高职武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实现学生武术技巧的提升和体魄的锻炼,还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该研究从分析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以期提升高职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的效果。

上一篇:企业资金回收管理研究下一篇:南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