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文化论文

2024-07-24

泉州历史文化论文(精选8篇)

泉州历史文化论文 篇1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泉州师范附小四(1)李婧怡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又叫做刺桐城,这是因为古代有一个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绕着泉州种了一圈的刺桐树。每到夏天,大街小巷开满了火红火红的刺桐花,美丽极了!这就是刺桐城的由来。传说在欧洲,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刺桐城,却不知道它就是泉州,更不知道它在哪里,可见刺桐城在外国已经颇有名声了。

做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历史文化那当然是多不胜数了。下至无名寺庙,上至历史古迹,名人文化,一样不少。

要说名胜古迹,最有名的就是开元寺了。开元寺里的大雄宝殿的屋顶上,刻画着无数个拿着乐器的女仙,她们面带笑容,高举乐器,似乎真在演奏呢!据说,这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敦煌壁画中的一幅画极为相似,好像就是根据开元寺的雕像画的呢!

要说文化遗产,那可就数不清了。其中,德化县生产的陶瓷在国内可是数一数二的,被人称为“中国白”。我也特别自豪,以为我叔叔还是德化陶瓷学院的老师呢!

文化遗产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木偶和南音了。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提线木偶用了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线掉住一个木偶,训练有素的演员只用一只手就可以将一个提线木偶表演得活灵活现,一般很简单的戏只要一个人就能演下来。而布袋木偶就更难表演了。一只手就要把一个木偶演得像真人似的,会唱会跳,会伤心,会高兴;有时演出需要,还要让步袋木偶表演杂技!我真想象不到,一只手要怎样才能表演得这么好。怪不得泉州人经常看木偶戏,几乎不去看中国人都喜欢的京剧。

说到南音,那就更了不起了。从几百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还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增添了许多更好的元素,更加好听了!怪不得被人们称为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呢。

说到人文,那再多不过了。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简朴的勤劳的惠安女了。她们住在惠安县的大乍村。她们那独特的服饰使人一见到就知道她是惠安女。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这种独特的服饰都是为了更好地干活。她们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只要工作、做家务,她们做完了这些活还要去打渔,去卖东西,体现了她们勤劳贤惠的良好品质。

泉州的历史文化说也说不完,需要你亲自去体会,才能真正感受到泉州的魅力。

泉州历史文化论文 篇2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 许多历史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筑的建设和传统街道的改造, 使得历史城市被渐渐蚕食, 城市历史信息在拆建中湮灭。由于缺乏价值的挖掘和空间的整合, 历史空间往往很难与现代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因此城市如何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保留其地方感和历史感, 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历史空间网络体系的建构对于从整体上研究、保护和塑造城市历史意向有着积极的作用。

2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与结构

2.1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

城市中各类历史信息要素在空间上相互关联、整合表达, 形成城市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不同类型的历史信息空间要素叠加, 形成不同的空间网络。不同的空间网络叠加, 形成完整的城市历史信息空间网络, 包括物质文化空间网络及非物质文化空间网络。自然山水格局与历史水系构成山水空间网络, 历代城墙城门构成城池格局, 历代街巷构成历史街巷网络, 历史公共区域及核心节点塑造公共空间网络, 重要的历史建筑与构筑物形成城市地标网络, 这些都属于物质文化空间网络。而非物质文化空间网络是隐形的网络, 主要包含历史传说、名人故事、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等历史信息, 通过非物质文化展示和传承空间的保护和塑造, 形成空间网络。

2.2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结构

通过物质文化空间网络与非物质文化空间网络的叠加, 形成城市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通过网络体系的分析, 我们发现城市中历史空间要素相互交错呈现不均质的分布状态。一些区域历史信息要素叠加密集, 成为重要的历史空间群组。这些群组相互连接, 形成历史文化空间脉络, 或称其为历史信息空间网络结构。空间结构的架构要素一般都包含有历史空间的核心、轴线、圈层和斑块等。

3 泉州老城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建构

泉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老城内历史文化信息留存丰富, 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在历史意象重塑方面, 泉州做了些许探索, 但对城市发展变迁的研究还较少, 缺乏对历史信息的挖掘, 对历史资源的保护还仅限于片状的分散式的保护。因此通过对泉州老城历史空间网络的建构, 有助于进行整体性的保护。

3.1 城池格局

泉州城池从唐建城开始, 至宋元时期呈现向南发展趋势, 这与城市地理环境变化有关, 地壳上升, 水位下降, 城市南部陆地面积增大, 给城市向南扩张提供了客观的地理条件。同时与泉州港口贸易的繁荣发展也密切相关, 商人自东边刺桐港上岸, 通过陆路由通淮门进城, 也有部分换乘小船, 由城市南部码头进城。海外贸易的发展, 商业的拉动是城市向南发展的动力。至明清时期, 由于海禁政策和城防的要求, 泉州向东南发展的动力消失, 沿海居民内迁, 城市因此向北拓展 (见图1) 。

城楼:泉州城子城的门楼, 北楼在宋末元初废弃, 丽正门在1923年拓辟中山路时拆除, 其余两座门楼在1937年奉省府令拆毁。罗城七座城门, 在1923年~1927年拆城辟路时期, 被先后拆除。2002年, 依宋元旧制, 复建了朝天门楼, 2003年, 依清旧制, 复建临漳门楼, 依唐旧制, 复建北楼。几座城楼的复建, 对泉州城市意象的塑造,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迅速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3.2 历史水系网络

古代泉州城内外沟濠纵横、池塘众多, 水系可分为城壕, 沟渠及池塘。唐~五代时期, 子城范围内沟渠就基本形成, 宋元时期, “金交椅”外侧的排水系统也基本形成, 随着城池向外扩展, 之前的子城城壕与原罗城南壕也转变为城市内沟渠。老城内的排水沟渠统称“八卦沟”。八卦沟经过历代的疏通, 对古代泉州的饮水、排水、防涝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朝之后逐渐堵塞, 或因建设需要盖上盖板成为阴沟, 部分八卦沟被纳入现代城市排水系统。当前城市中仅存的明沟为新罗城南壕的“巽流” (见图2) 。

城市南部在唐~五代时期有大片的水面, 至宋元时期, 水面积大大缩小, 明清时期, 水面分成多个池塘,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 这些池塘才消失殆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泉州城市建设的变化过程:宋元时期陆地上升, 城南水面积缩小, 使得泉州城向南发展成为可能, 同时也因为城市建设, 对土地的需求, 水面也被人为缩小改造。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衰败, 人口密度降低, 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减弱, 因此池塘得以保存,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 城市进入了快速建设阶段, 池塘便陆续填没。

3.3 历史街巷网络

古代泉州城市的道路骨架, 由唐~五代时期的“十”字, 发展到宋元时期的“干”字, 然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道路网格局在唐~五代时期, 受街坊制度的影响, 子城的南部, 形成了方格网状道路, 子城外受大面积水面的影响, 道路数量较少, 多为断头路。宋元时期, 子城墙拆除, 子城内路网不断完善, 罗城内路网密度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增加和水面积的减少, 也在不断增加, 呈鱼骨状。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道路才基本成网, 路网密度比之前有了较大提高, 但城市主干道狭窄, 支路拥堵, 路网结构不明晰 (如图3所示) 。

民国时期, 随着城墙的拆除、南大街的改建, 城市南北沟通更为顺畅, 南大街沿城墙根修建, 连接至亭前街, 宋元时期形成的排铺街也因此得以保存。建国之后新华路的修建, 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南北交通, 使泉州城市形成了“井”字形道路骨架。

改革开放之后, 城市的主干道均在原来的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 东街、涂门街、新门街、新华路、九一路都拓宽至24 m以上, 改善了老城的交通条件, 但也很大程度的破坏了老城的肌理。老城东侧温陵路的建设, 则拉开了泉州城市向东发展的序幕。

3.4 宗教空间网络

在泉州建制之前, 佛教与道教就随着移民的步伐传入泉州, 随着宋元海外交流的发展, 中东、南亚与西方的各种宗教先后传入, 泉州成为多宗教文化并存之地, 除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之外, 还存在着种类繁复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与居民日常生活、宗族传统乃至行业生产结合紧密, 深深的影响泉州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唐~五代时期, 老城内有各类寺庙17座, 其中可进行空间定位的佛教7座, 道教4座, 民间信仰3座。宋元时期, 有各类寺庙74座, 其中可进行空间定位的24座。明清时期是泉州民间信仰发展的高峰期, 可以进行空间定位的47座。同时, 还有90座各类宗教建筑始建时间未详, 但在清代的文献中可以查阅到相关记载, 因此推断其建设年代最迟在清朝。

民国时期, 受战争的影响, 城内大量宗教建筑荒废, 文革期间, 各类宫庙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人为破坏。改革开放之后, 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 各类宫庙得到修复, 各类民间仪式逐渐恢复。如今, 老城内各类宗教建筑89座 (见图4) 。

泉州老城内各类宗教场所构成古代市民公共生活的主体, 在今天, 各类宗教场所仍然是泉州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舞台;不少宫庙在平时作为社区的活动中心, 是人们联络感情、维系社区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4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结构

对以上各类历史信息网络进行叠加, 形成历史文化空间网络, 可以对城市的历史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把握。根据泉州老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分布形态的研究, 我们发现, 泉州老城内历史信息空间要素分布较为密集, 呈现出轴向, 圈层和斑块结构 (见图5) 。

轴线:城市主轴———中山路与东西街构成城市十字形主轴, 延续建城以来的城市轴线, 串联起城市各个时期重要的历史资源。

城市次轴———涂门街, 自宋元后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 沿线分布有清净寺, 关帝庙等一系列城市重要的历史信息空间。

圈层:外圈层结构———环城山水空间, 护城河、东湖、破腹沟、晋江、北渠及西湖护城水系和清源山、桃花山等山系共同构成外环生态圈层。

内圈层结构———公共核心空间, 以子城城墙范围作为基础。此圈层内历史信息空间要素最为密集, 城市公共活动集中, 有利于历史文化空间的全面塑造。

斑块:西街斑块、城南斑块。这两个片区内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群落, 近代建筑以及各类名人传说等历史空间信息, 是城市中历史信息资源较为集中的特色空间区域。

5 结语

建立在最新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的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可以与各层次保护规划实现较好的衔接, 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公共化的资源, 为城市不同层面上的历史空间保护提供不同的支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整体空间网络的建构, 在中观层面上制定与控规相衔接的历史信息空间导则, 在微观层面上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灵感与素材。

摘要:通过对泉州老城各类历史信息分期叠加, 形成城池格局、历史水系网络、历史街巷网络、宗教空间网络等历史空间网络, 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合, 建构历史空间网络体系, 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为城市历史空间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泉州老城,历史空间网络,历史信息

参考文献

[1]周焜民.泉州古城踏勘[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梅雨.泉州古城街坊摭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多元文化 古韵泉州 篇3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宋元时代海上贸易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经济之繁荣,贸易之兴盛,人文之荟萃,恐怕一句“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是难以形容的。此次市长出镜担任“专家导游”,选的都是泉州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肌理文脉、品质精神的重要景点,如巍峨庄严的清源山、古朴祥和的开元寺、独具特色的崇武古城。要想知道这些泉州市民耳熟能详的景点,在市长黄少萍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就让我们跟随市长一起走进泉州。

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旅游的龙头,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还有那文人书院等许多人文景观。

黄少萍市长说,走进清源山,你会和历史文化撞个满怀。景区内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站在老君石像前,可以感受到老子的睿智。老君石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老君造像,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少萍市长介绍说,今年4月份,清源山景区已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借此大好机会,泉州将更好地利用历史文化优势、认真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打响清源山的品牌。

开元寺

逛完名山,黄少萍市长又带着大家来到千年古刹——开元寺。黄少萍市长说,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开元寺,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是目前福建省内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东西塔,乃全国四大名塔之一,既是泉州古城的标志象征,又是泉州人民的智慧结晶,还是泉州人民勇于开拓、敢拼善赢的精神写照。泉州有句俗语“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形容做人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顺着市长的目光,大雄宝殿内24尊造型优美的妙音鸟,他们手捧文房四宝、丝竹管弦,翩翩若仙,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在市长看来,妙音鸟怀里的乐器与南音乐器有些相似。而既然来到泉州,又怎么能错过绝美的南音和木偶表演呢?

崇武古城

踏进崇武古城风景区,巍峨雄浑的明代石城、风情独俏的惠女服饰、神奇迷幻的碧海金沙、巧夺天工的石雕珍品,让人流连忘返,很难想象这是一座跟战争有关的古城。黄少萍市长特别带大家去逛了中华石雕博览园,这里500多件石雕精品,融合了惠安的浮雕、影雕、线雕等各种石雕艺术。黄少萍市长说,石头是崇武古城的灵魂!在这里,无论是城墙、街巷,还是寺庙、民居,无一不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

而在崇武古城的海边漫步,不时可碰到三三两两的惠安女。她们头戴金黄色的斗笠,裹着花头巾,穿着短窄的上衣和宽大的裤子,在海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惠安女贤惠善良、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辉映着闽南女性的美丽,更折射出泱泱大中华的民族精神。

泉州文化 篇4

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11

物流 张盼

对于闽南地区,我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偏安一隅,所以不为外人所不知。然而,因为是缘分吧,老天让我来到泉州,与这个城市结缘,让我认识泉州,认识闽南地区。对于泉州,历史与现实有太多的褒扬啦。“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是东方第一大海港。“泉州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馆。”泉州是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发展,要看上海;中国五百年的发展,要看北京;中国一千年的发展,要看泉州;中国五千年的发展,要看西安。”泉州的确承载了太多的称赞,但是泉州却是货真价实,在如此多的头衔中没有半点虚假之词或是溢美之词。那么泉州是如此令人向往的城市,那么我们走近泉州,认识泉州,感受泉州的独特魅力。

在泉州已经待了一年半啦,让我感觉到泉州人的大度,包容。无论是对各种社会群体的包容,还是对文化的包容。在泉州你会发现泉州人很重传统,保留各种祭祀活动和祖宗崇拜,甚至还保留了祖先曾近有中原河洛地区的文化,闽南话就是以河洛话为原型的,泉州人有自己的南音,有自己的高甲戏,有自己的嘉礼戏,然而这些文化的具体形式却又是继承了先祖移民的中原文化形式。在泉州,不仅仅有汉文化,还有海外文化。宋元时期,泉州为国际大都市,客商云集,各种海外文明伴随商业活动而传到泉州,在泉州不仅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教文明,印度教文明,在泉州现在还有它们的活动遗迹和文明遗存。在灵山圣墓有着伊斯兰文明的载体,在晋江陈隶和惠安百崎还有回族人在哪里生活,他们就是伊斯兰文明活的载体。在泉州,众多文明相处而不产生像塞缪尔.亨廷顿所说“文明的冲突”这是一个很独特的问题,也许正是独特,才越发感觉泉州的独特魅力。

但对于泉州文明的发展,我感觉得归功于移民。因为“永嘉之乱”,晋朝士大夫南渡,才将中原文明带到泉州。唐朝陈元光入闽,将中原文化传入闽南。五代时期的三王治闽,更是加速了闽南中原文化的进程。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就是以移民方式为载体的,然而这种移民只是国内移民,范围不是很广,但影响却是剧烈的。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海港,泉州以瓷器,茶叶,丝绸,铁器等商品向海外传播,此时 泉州成为国际大都市,海外番客云集,海外文明涌入泉州,对泉州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同时海外文化的中国化也在泉州慢慢的形成。这次的移民是以一次国际大移民,有诸多外国商客旅居泉州,最后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泉州。三贤和四贤的墓可以在灵山找到,锡兰王子的墓可以在世家坑找到,但那些历史中的小人物呢?估计现在都不曾找寻,他们早已与泉州这片异乡土地融为一体。1661年,民族英雄收复宝岛台湾,在闽南地区掀起赴台开垦的高潮,漳泉地区人民纷纷赴台,给台湾这片处女地带去丰富的历史文化,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以至于宝岛台湾现在80%居民都是闽南地区的移民后裔,同时也让台湾人民与大陆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和血液渊源。这一次移民,既是一次经济方式移民,也是闽南文化的外化移民,把闽南地区的文化传播到台湾地区。闽南地区自古就有闯南洋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泉州人为生活所迫到南洋去谋生活,他们联系兄弟或是独自一人,在历经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折磨后,到达南洋去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一代一代的闽南人就这样,从故乡来到南洋,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干,慢慢地积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最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或是报答乡人,或是报答社会。然而有些闽南人将自己的基业留在异乡,他们在他国成立华人社区,建立华人宗祠和庙宇,同时也带去自己的饮食习惯,着装服饰,婚葬文化,将闽南地区的文化方式传播到南洋地区去。一方面,传播了中国的文化方式,让中国文明为外人所知:另一方面,让中国文化融入异国文明,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这次的移民,是一次国际移民,是有闽南地区走向海外,走向世界,走向全球。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泉州,了解泉州。基于泉州文化的多元性,我希望能够以一部纪录片的形式反映泉州文化,名字叫做《泉州文化 以移民方式为载体》以时间为顺序,以移民为大纲,以泉州地区为典型,以泉州文化为核心,展现泉州的波澜历史,同时也可以作为泉州的城市宣传片,提升泉州的知名度。纪录片展现囊括广泛,题材各色。涉及历史可由晋人南迁到现在泉州是民营经济的天堂。但主要四个移民片段还是以这四个为主:晋人南迁 番客西来 东渡开垦 闯荡南洋。内容应该众多的历史小人物,通过聚焦这些历史中的小人物,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历史发展就是靠这些众多的历史小人物,然而历史却总是记住那些帝王将相式的大人物,忽略了小人物的历史功绩。现在我们应该记起这些被历史埋没的小人物,让我们从这些历史小人物身上读懂历史。

泉州五中精神文化初探 篇5

沈墨彻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创建于清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称“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历经泉州中学校、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福建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福建省立晋江中学、晋江第一中学、泉州第五中学、泉州高级中学、泉州向阳中学、泉州第五中学,九易其名,四迁其址,迄今一百一十年。

泉州五中建校之初,就是一所办学思想先进、风纪严肃、质量优良、令无数学子汲汲以求的学府。随着学校的发展,校誉日隆。学校于1953年即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4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7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成为全省首批通过的第四所一级达标中学,2003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示范性高中,2006年被确立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曾被誉为“闽南教苑的常青树”。

为什么泉州五中自创办以来就成为学子景仰的学府、培育人才的渊薮,历百年而不衰,且愈益生机盎然?这是一直引起许多人关注、思索和探求的问题。我们认为,泉州五中在悠长的办学历史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这种湛深丰赡的精神文化正是泉州五中百十年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影响学校生存和引领学校发展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总和,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和灵魂,它彰显了学校特殊的气质和品格,营造了师生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 烈归宿感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精神。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品格。它的存在有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从它的生成到传承和发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不断衍化、丰富和发展而成。它是一种长期的积淀,不可催生或重建,不可模仿和复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无声无形,却又无时无处不在。这种强烈的文化场弥散充溢于每个人的周遭,其势能概莫能外地相互作用于学校里的每一个成员。五中的精神文化是一代代五中人共同呵护、守望和珍爱的最宝贵的财富。

强烈的民族、社会、历史责任感是泉州五中精神文化的内核 泉州五中的前身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创办于清朝末年戊戌维新运动之后,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的主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唤起民众的民主意识和爱国热情,“废科举,兴学堂”的呼声遍及全国,学子们正是怀着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救亡图存、振兴国家民族的思想进入这所完全不同于私塾的倡导新学的新式中学堂的。其时在中学堂任教的教师都是思想先进、教学认真的知识分子。学生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自订《申报》、《民主报》、《国粹学报》等刊物,民主思想逐渐形成。1905年间,美国歧视旅美华工,学生激起义愤,发起了抵制美货的爱国行动。1908年,同盟会会员、教师江大疆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吴堃等学生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中山),革命热潮随之传入府中学堂。学堂里组织了以杨仲儒为队长的泉州府中学生队,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2 迨至辛亥泉州光复,本校学生配合各地学生队成立“泉州学生军”,到附近各县进行宣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省立第十一中学学生联系各校上街进行反封建、反日本侵略宣传,焚毁日货,爱国情绪十分高涨。比至革命大高潮席卷全国,当时的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的学生不少人加入了地下革命组织,校方经常在学生的抽屉里找到地下党的油印传单。

省立晋江初中的学生以“拯生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革命斗争。于1928年就学于省立晋江初中2组的李子芳就是学生中活跃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与朱汉膺等团结有正义感的同学谈论时事,抨击时弊,痛斥腐败吏治,在校内出墙报、发传单、反督学、闹**。李子芳的进步活动触犯当局,被当作“过激分子”而“劝退”出校。后来,他几经辗转,于1932年5月到漳州石码参加红军,于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政治部青年部部长、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34年10月,李子芳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他先后被擢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奉调出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及其他新四军高级干部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在狱中,李子芳教育和鼓励狱友坚持斗争,并着手建立秘密党支部,被一致推选为支部书记。他们经受了敌人种种非人的折磨,挫败了敌特一次又一次的诱降、逼降阴谋,组织抗工、绝食、暴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不断取得狱中斗争的胜利。1942 3 年春夏之交,年仅32岁的李子芳被灭绝人性的国民党特务毒杀于囚室,壮烈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革命“正气歌”。

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泉州五中校友还有1920年秋季入读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的中共泉州特委组织部长、工农红军福建独立一师二团团长蓝飞鹤烈士,1936年9月至1937年7月就读于晋江初级中学二年级的中共闽中特委惠安特派员、闽中游击队干部陈忠烜烈士等。他们与其他革命志士“铁肩担道义”,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毁家纾难,出生入死,英勇献身。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也是五中的光荣。虽然李子芳等革命英烈在五中(晋中)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学校早已如星星之火点燃了熊熊的革命烈焰,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五中人,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他们强烈的民族、社会、历史责任感为五中人树立了人生核心价值的坐标,已然成为了五中精神建构的核心而影响深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晋中学生组织“救国义勇军”。十九路军入闽后,反对学校限制学生参加爱国救亡活动,从1934年至1936年春连续三位校长被**冲击被迫下台。1937年抗战开始,学生积极组织宣传队宣传抗日,并参加地下党领导下的救亡歌曲大合唱,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在日机轰炸时,还组织“抢救队”救护伤员。

1938年学校内迁德化县孔庙,晋中师生仍在山区艰苦的条件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萨兆琛老师自编多种抗日剧本,并亲自编歌配曲,组织学生马宝琴、吴奄顺、方天灶、高敏生等排练演出,既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又培养不少戏剧音乐人才。1946年,高五组学生组织“方生社”配合地下党宣传进步思想。1947年秋,早在三十年代就加入地下党的晋中学生陈家蘩在母校任教,她组织初40、41、42组部分学生成立了“拓艺文艺研究社”,学习革命文化,注意研究时局,联系进步学生,成为当时学校的一支进步力量。有部分学生由她介绍加入地下党,参加了地下斗争。

1948年间,学生会代表庄铭泉、张章炉等组织学生参加“泉州市中等以上学校反美扶日(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编者按)示威大游行”,激发起各阶层人民反帝的爱国热潮。1948年夏,国民党总崩溃的局面已经形成。5月间,闽中泉州中心县委派许东汉同志来晋中发展组织,并成立晋中地下党小组,由柯友根任书记。1949年夏,地下党员陈家蘩担任中共泉州工委会委员分工担任妇女工作后,即组织大部分晋中女党员参加支前和宣传工作。

1949年解放前,晋中革命学生庄为本、林尧星、蔡长寿、蔡渊泉等几十位同学下乡到晋南一带游击区开展“反三征”运动,配合解放军南下,为泉州人民迎来解放的曙光。

1949年9月1日,泉州解放,陈家蘩任晋江中学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代校长接管学校。1950年春,学校即成立团总支委员会和生指会,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土改、镇反和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许多学生积极报名参军,参加军干校,形成一股革命热潮。以后,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抗美援朝捐款,购买国家建设公债,参加和平签名,开展勤工俭学。许多学生胸怀革命大志,争取入团入党,在各条战线上,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作出巨大贡献,在光荣革命传统的熏陶下,不少人成为先进分子和英雄人物。

校运与国运息息相关。泉州五中和全国的学校一样,都经历过波折坎坷、浩劫沉沦。但是,“不废长江万古流”,她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越过礁滩渚崖,浪卷涛涌,激荡迂回,还是浩浩荡荡地奔向浩瀚的大海,这种强烈的民族、社会、历史责任感就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和动力,让她始终立在时代的潮头。

坚毅顽强的集体品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泉州五中自建校以来就历经坎坷,学校的变迁、时局的动荡、条件的艰苦,种种挫折和磨难却砥砺了五中人顽强的性格,成就了五中长盛不衰的辉煌。坚毅顽强成了泉州五中的集体品格,成了她战胜各种困难,化险境为顺境、化危机为机遇的法宝。周览同类学校中,因遭遇挫折而大伤元气、一蹶不振、甚至出现滑坡的例子并不鲜见;而五中却能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纵横决荡,勇往直前,云搏九万,水击三千,益发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焕发着勃勃的生机。究其原因,就是五中文化的精神结构里含有坚毅顽强的意志的因子。而这一集体品格的形成,又源于对民族、社会和历史的高度责任感。

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创办之始没有独立的校舍,是租赁新府口左侯祠及石栋府第碧梧轩的一部分为校舍的,其后又四迁其址。时局动荡不安,办学之艰难可想而知。自1922年至1926年间,北洋军阀和地方自治军战火频仍,校舍被驻军占用,学生时常被迫停课,有时一年只能读二三个月。1925年,北军孔昭棠部进驻址在打锡巷贡院的省立第十一中学,学校停课半年,癸班学生的毕业考试只好在英文老师吴大璜家里举行。1926年校舍又被驻军占用,学校只好暂迁至镇雅宫(今玉犀巷内)上课。抗战时期沿海局势紧张,当时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的校歌就是师生精神品格的写照:

国难重重,勉哉晋中,努力造成苦干风; 敌寇汹汹,国力待充,责任别放松。更生只有靠自力,救亡学术要勤攻。干上学,学上干,埋头苦干,贯彻始终。

不怕劳,不怕甚,要勇敢,要公忠,永远为我民族急先锋。

德化山区办学条件困难,生活艰苦,师生在林葭蕃校长的带领下,发扬自强不息的“苦干”学风,自己种菜,到三十五公里外的赤水镇挑米。当时的伙食是一碗稀饭加几根咸菜或几粒黄豆;山岚瘴气,水土不服,又值疟疾流行,师生不少人感染罹病,仍精神焕发,走进社会,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继任的林宗熹和苏克惠二位校长秉承林葭蕃办学的作风,坚持在山区德化办学,创办高中,开展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校内教学认真,要求严格,各种活动十分活跃,学校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晋中学生多次荣获全省毕业会考第一名,校誉日隆,成为学校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1946年春,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之后的晋中,校舍破损,设备散失。且此时内战频起,社会混乱。学校师生投入重建校园和争取社会民主、进步之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学校调进不少优秀教师,增添教学设备,同时整顿校园,新建二层教学楼。1951年秋季,为了防空备战,学校曾一度内迁南安官园。虽然困难不少,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学校扩大招生,附设夜中,还要做防空护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师生工作学习情绪高昂。学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后,原来校舍已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省、地决定在桂坛巷原工 农速成中学处按高标准建新校园,边拆边建,到1957年学校从打锡巷泉州府贡院迁至桂坛巷伯府埕新址。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遭受空前浩劫,师资队伍受到冲击,教学秩序被打乱。由于学校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仍然影响着师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全校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坚毅顽强地支撑局面。这一时期,学校还是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这种不惧艰难、埋头苦干、坚毅顽强的学风一旦生成,并成为五中的集体品格,就必然地代代传承,影响陶铸着一代代学子。泉州五中校友中有不少以创造丰厚物质财富而著称的实业家,他们都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历经磨难,备尝艰辛。吴长榆初到菲律宾时当过学徒、记账员,挑过货郎担,卖过油条糕饼,替人送过货物,做过豆芽菜、小五金;庄启明在鱼脯店、轧钢厂、纸箱厂打过工;邱季端当过铁矿工人,赴港后做过杂工、搬运工、汽车修理工、推销员;徐伟福则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赴港创业初期每日早起带着面包和矿泉水搭火车过境办理报关„„就是这种坚毅顽强的精神使他们战胜逆境,走出人生的低谷,终成叱咤风云的商界巨擘。当他们事业有成后,就都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报效祖国,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捐资兴学,回馈母校。

坚毅顽强的集体品格,使五中的师生无论是在风雨如晦、兵燹连年的时期,抑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盛世,都能直面现实,接受挑战,顽强生存;都能勤勉刻苦,不折不挠,攻坚克难;都能感知时代的脉搏,回应时代的召唤,踏准时代的鼓点,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治学精神 从治学的维度来看,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是五中人的治学精神。

泉州五中自草创之始就以学风严谨闻名于八闽。从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开始到以后的各个办学时期,都严格控制新生录取条件和毕业条件,制订严格的升留级制度。学堂首届招生报名约有500人,只录取80名;有一年毕业生经省提学使举行复试,最后只毕业5人。1938年晋江初级中学第25组招生44人,报考的就有1200人;1954年初中招收新生,其中一个班就有来自21个学校的优秀生。无怪乎早年泉州就有“晋中筛斗”的说法。学校管理和教学十分严格,校长亲自巡视夜自修,不仅严抓教学工作,对体操集会的纪律也不放松,甚至看到学生在信封上的邮票贴歪,也必要求重新贴正。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种严谨学风的熏陶下,学生更是胸怀革命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勤奋学习。1956年毕业生高考录取率达97%以上;1960年理科两班104名学生考入大学就有103人,录取率高达99%。1964年,时任教育部长叶圣陶亲临学校视察时与教师和学校领导举行教学革命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学校的教改成绩和经验。许多校友至今仍自豪地回顾说:“我们晋中(五中)学生多数是品学兼优者,他们的成就是与谨严的学风分不开的。”

在泉州五中,学生从皓首穷经、孜孜矻矻的老师前辈的言谈举止中受到了熏陶,注重进德修业,求是务实。学校崇尚忠厚诚实勤奋,鄙弃乡愿虚伪惰性;崇尚求真务实、厚积薄发的优良学风,摒弃弄虚作假、浅尝辄止的浮躁学风。而这些优良学风,正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瑰宝。当他们进入高校深造或融入社会,便能鲲化鹏游,得时则驾。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五中的学生能“十年磨一剑”,耐得住寂寞。晋中51级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纪念馆原副馆长、郭沫若研究专家黄侯兴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提出了治学者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就是“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枯坐冷板凳”。晋中53届校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领军全国的茅盾文学研究、主编《茅盾文集》的茅盾研究专家叶子铭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就是个风云人物,南大中文系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诗必盛唐,言必叶黄。”(“黄”指黄景欣)。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作为最早一部全面研究和分析茅盾创作道路的著作,更是征服了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经著名文艺评论家叶以群建议,论文扩充成书,成为茅盾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以群亲自为之作序,称“像这样的著作能出自一个大学刚毕业的青年之手,确是值得注目的”。可见中学时代的学风对学生的影响之深。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说求真务实是五中个性中沉稳厚重的一面,那么,探索创新则是其精进超拔的另一面。要求是求真就必须探索,才能去伪存真。“智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奇心、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的能力,这是智力教育的本义”,(周国平)泉州五中的教育正是如此。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科学的精神理念和获取新知的能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理论和观点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承认事实,面对事实,宣告事实,敢于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这样的真话;为了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刻苦钻研,一定要找寻出事实的究竟,弄清楚子丑寅卯;对于未知未解的现象,不囿于成说定论,不迷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敢于质疑,敢为天下先,敢于独创新说、特立独行。历览泉州五中的各个办学时期、历届学校领导,有的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而没有因循守旧、萧规曹随的,这正是五中能够始终充满活力的原因。近两年来,学校创办了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与澳大利亚教育基金会联合在台商投资区共建国际教育园区,与华侨大学联合创建“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实验基地”,在探索创新的办学路上又跨出了簇新的一大步,开创了五中历史的新纪元。

在求真务实、探索创新这种科学精神的壅培和濡养下,从泉州五中走出了五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以及一大批建树卓著的科学家。

2010年10月,泉州五中高中60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郭光灿回母校开设讲座,在座谈会上他深情地回顾了在五中的学习生活,逐一回忆起中学时那一批功底深厚、教学艺术精湛的名师,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一个人一生的志向在中学时就有了苗头。所以,中学的老师非常伟大”。当被问及他为什么大学本科学的是无线电,却从无线电系转到物理系,迷上了当时热门的激光;又为何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量子信息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在国内仍是一片处女地时,他又决定把研究方向转向量子光学,进而研究量子信息技术时,他的回答很朴素很简单:“是出于爱好,从好奇开始。我对科学的好奇心正是在中学阶段培养起来的。”像郭光灿这样的五中学生举不胜举,他们十年淬砺,研精覃思,探幽索秘,勇于创新,终得颖脱遂囊,为科学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庄长恭,1916年毕业于泉州中学校,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有机合成特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 内外化学界享有盛誉。吴新涛,1955年就读于泉州五中,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结构化学和簇化学研究;基于对簇化学的贡献,他被美国发行的《簇科学杂志》称为该领域的“国际带头学者”,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福建省科协主席。郭光灿,1955年—1960年在泉州五中学习,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联合中心双聘院士;华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龙土,高中53届校友,清华大学材料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李幼平,初中50届校友,电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担任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教授,曾连任两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核武器研究。

省立晋江初级中学33届校友卢浩然,留学印度孟买大学,1946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福建农学院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知名的黄麻遗传育种专家,在国内麻类界享有很高的威望。高中54届校友蒋亚丝,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教授、研究员,他参与研究的LF12激光装置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事国防科技事业30年,于1988年荣获国防科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高中60届校友王为林,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微电子分部副研究员,从事微电子研究,其“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国家科委创造发明一等奖,905工程系列电路获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参与“两弹一星”研究,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高中60届校友苏志明,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参加完成多项火箭导弹科研课题,其探究成果曾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三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银质奖。高中60届校友黄禄萍,北大方正集团的三位创办人之一,方正集团副总裁,他负责的科研项目《1485抗爆激波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中国高校高科技产业和“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第一代创业者和开拓者。高中60届校友许荣焜,著名生理学家、世界知名生物医学专家,生理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研究课题18项、澳大利亚国际合作研究1项、香港长江集团合作研究3项,其学术成果荣获国家科学大会一等奖等奖项。高中62届校友杨廷阔,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兼总经理、总工程师,歼十飞机现场总指挥、枭龙飞机现场总指挥。高中64届校友魏文博主持完成三项“863”研究课题,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这项先进探测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社会科学领域,泉州五中的校友同样大匠如林。他们博考经籍,采摭羣言,著作等身;他们学深养到,淹贯中西,才华品学,卓尔不群。泉州五中在文史类方面似乎得天独厚。有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级的杰出作家鲁郭茅的著名专家都出自泉州五中。除了上文提及的郭沫若研究专家黄侯兴、茅盾研究专家叶子铭,还有一位就是51届校友庄钟庆,他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进步会副会长、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鲁迅、茅盾、丁玲等作家的作品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授予“国际二十世纪成就奖”。此外,还有泉州府官立中学堂首届毕业生、近代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史学家吴藻汀,高中53届校友、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前所长、系主任、教授蔡灿津,高中53届校友、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闽南语研究专家李如龙,初中52届校友、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研究所闽学研究室主任、中华朱子学会秘书长何乃川,高中57届校友、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系教授、福建省政治经济学分会副会长何志成,高中62届校友著名作家陈志泽、陆昭环等等。与这种教育文化现象相映成趣的是,从1999年至2012年,泉州五中出了苏琳、王微微、黄兆英、吴诗士、张翔雁5个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这其中是不是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泉州五中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今年高考,五中更是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学生张翔雁、吴灈杭分别夺得福建省文科、理科原始分及投档分状元,五中成为福建省同年获得高考原始分和投档分文、理科双状元的唯一的一所中学。在入学时定向生占50%的生源条件下,文、理科本一上线率竟然高达83.33%!

包容万物、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

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意思是说,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性中固有的能力正常地生长。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价值,学校文化构建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多元发展的平台。泉州五中的成功还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最适合他们能力个性生长的包容万物、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

泉州五中原校长洪立强就提出了“让灵性在五中创造,让人格在校园升华”的办学理想。五中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尊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个性往 良好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思维,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长。这就是今天我们所提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五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习条件,泉州五中像一位宽厚慈爱的母亲接纳了他们,把他们抚育成人成才。她以大地一般博大涵容的胸怀载育万物,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惟其博大涵容,方能不拘一格、兼容并包,方能不以一眚掩大德。校长刘殊芳提出,要“着力营造强大的校园文化场,营造这样一种长期沉淀而成的特色文化、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发展理念和行为准则的共同的文化氛围”,“ 用人格力量代替权威力量,用关怀代替训斥,用情感代替手腕”。五中素来以治校严谨闻名,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当这些制度规范已经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准则、“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时候,它也就仅仅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当全校师生都自觉恪守制度规范的时候,到了能够不言而喻、不振自鸣的境界,就会形成相应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形成闳约深美的学术境界,使所有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充实。也正是她的包容海纳百川,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汇聚和民主自由的空间,使五中成了一方适合于各种人才培养的沃土。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省立晋中的学生闹**,编印进步刊物,演唱进步歌曲,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既宣传了抗日救国道理和民主进步思想,也培养了不少文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更是培养出一大批文艺体育人才。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先后向国家队输送55名优秀体育人才。有荣获世界新兴运动会羽毛球双打冠军、省羽毛球女一队、国家女队教练、国家级运动健将林建成,有荣获世界青年运 动会体操个人全能冠军的蔡焕宗,还有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国际级运动健将翁康强、黄云龙、杨山峰。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曾亲临学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体育工作。

在艺术教育方面五中同样有着优良的传统,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著名美术家李硕卿、陈大业、蔡展龙、林英仪,书法家丁明镜等都曾在五中任教。李硕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分会主席、华侨大学艺术系主任,他擅长巨幅山水,其构图大胆,意境深旷,骨法扎实。他的代表作《移山填谷》入选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美术展览,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朝闻评论该画是“中国画的新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评论该画作是“第一幅反映现实革新的国画”,“是中国画新生的标志”。丁明镜是五中语文特级教师,曾任福建省书协副主席、泉州书协主席。在这些艺术名家的培养下,泉州五中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有国画家黄紫霞、蒋少强、林时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诗书画协会副理事长龚书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川,油画家彭传芳,工艺美术家吴嘉诠,书法家林汉宗、林坚璋,摄影家胡国钦等。

高中55届校友、著名影视评论家、剧作家陈剑雨,曾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由他根据莫言的小说执笔编剧、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获得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我国首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而享誉国际影坛。此外,还有梨园戏作曲家王爱群,著名剧作家、高甲戏《连升三级》的编剧王冬青,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吴捷秋,动画电影艺术家、我国当代唯一纸偶片专家李荣中,国家一级编剧、“文华剧作奖”获得者吴永艺,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林立君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五育”并举,在“三优一全”(优良校风、优质教学、优化个性、全面育人)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中一项就是以丰富的校园文化,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走出一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进艺术教育,以艺术教育养心启智,优化学生素质,促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现在的泉州五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参与其中。学校寓教于乐,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崇尚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追求向上多彩的课余生活,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浸润心灵,提高素养。在五中,你既可以长歌浩叹、激浊扬清,也可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既可以有黄钟大吕的雍容典雅和气势恢宏的交响,也不排斥瓦釜之鸣、洞箫牧笛和低吟浅唱;可以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可以是关西大汉操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一任龙翔凤舞,鸢飞鱼跃。学生获得了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他们的独立个性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他们的精神禀赋获得了充分的体认。所谓“学校搭台,学生唱戏”,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和读书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而且这种文艺体育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学生自主运作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五中的“麦田电视台”荣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电视台拍摄的校园短剧《那年边城》在第六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在泉州音乐厅举办学生音乐会、话剧展演等大型表演活动;学生自主编辑出版《风华》校报;还有常年举办的“校园吉尼斯”、“动感地带杯”校园中国文化知识竞赛、校园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校园辩论赛、学生会换届竞选演讲比赛、模拟联合国大会、课本短剧比赛、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活动。近几年来,校团委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社团活动尤为活跃。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联 合会”,建立了“模拟联合国”组织,致力于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创设个性化的发展舞台。有吉他社、民乐社、舞蹈社、海报社、口才社、话剧社、电影社、动漫社、合唱团,有羽毛球社、乒乓球社、足球社、篮球社、台球社、武术社、棋社、电子竞技社,还有模联社、跫音文学社、心晴心理社、天文社、竞赛联盟、推理社、英语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生谑称其为“百团大战”。学生社团活动既弘扬了校园主旋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方面才华,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今年1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隆重举行“全国中小学生春节联欢晚会暨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活动开幕式,刘殊芳作为前往联合国总部参加展演的优秀中学的校长代表发言。2月2日,作为全国受邀的三所中学之一的泉州五中70名学生在刘殊芳校长的率领下登上了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舞台,出色地表演了富有泉州地方特色的节目《南音闹元宵》,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前有人以为五中只能培养文化学科的优等生、尖子生,这是缘于对五中的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觉。当“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御前清曲”南音优雅曼妙的乐音在联合国总部响起的时候,当轻盈婀娜的舞姿组成泉州正月闹元宵的热闹场景的时候,当帷幕落下掌声雷动的时候,有些人应该会对自己原来所持的偏见进行修正,对泉州五中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作出重新考量。

泉州五中优秀的精神文化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学校的精气神,使学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对于已经孕育成熟的精神文化必须认真地提炼、总结、培育和发扬,还必须进一步探索深层精神文化,不断融入时代的精神,使之逐渐升华。我们坚信,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将引领泉州 五中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实现新时期的新的跨越。

2012年2月28日初稿

2012年8月22日第二稿

附记:本文初稿形成后,承蒙洪立强、刘殊芳、邹雄、骆瑞金、许谋炳等同志认真批阅,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作者经几度增删后定稿。

泉州的特色饮食文化 篇6

泉州肉粽

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泉州肉粽最有名的为东街的侯阿婆肉粽店。

蚵仔煎

蚵仔为闽南语,普通话为海蛎煎。泉州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内馅香滑。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

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先以纱布包好虾糠,放入清水中煮半个钟头,捞起虾糠,汤汁过滤待用。把鱼干的肉撕成丝,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一并烧沸,再将精制的面线稍捻碎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好味,淀粉调水后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打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烂、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食用时可与油条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其营养价值丰富。

土笋冻

知名的泉州土笋冻,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我们常吃的笋经过冻制而成,其实不然。土笋也叫海蚯蚓,是一种生长在海边泥土里的生物,靠吸收泥土养分生存。“安海土笋冻”形圆小略扁,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鲜嫩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为冷盘佳品。安海土笋冻的最原始调料为蒜泥、酱油、香醋;后因口味独特广为流行,调料还发展出了姜丝、辣酱、花生酱、芥末、芫荽、糖醋萝卜等佐料,用牙签或水果叉叉吃。

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泉州的洪濑镇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这种小吃又被简称为“洪濑鸡爪”。不过,这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吃,背后却有一套严谨的制作工艺,所以才有鸡爪透骨香、筋道浓郁的口味。洪濑鸡爪在选材上要求很高,鸡爪须个个白嫩,没有一点点黑茧子,采用几十种名贵天然中草药材,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导入香卤、辣卤等现代卤味理论,运用纯熟技术和先进设备精制。卤好的鸡爪质地饱满,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光是看着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口感滑韧、Q爽有嚼劲,醇香入骨,吃完后更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牛肉羹

泉州的牛肉小吃,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出名的牛肉羹。牛肉煮羹,醇厚的牛肉香包含在汤里,还有汤里细细的姜丝,两种香味一混合,香而不腻,口感倍佳。牛肉羹有软羹和硬羹之分,最大的区别就是牛肉是剁碎了还是切片。像泉州牛肉羹、西湖牛肉羹都属于软羹,牛肉是碎末,牛肉羹呈淡红色。 而福建晋江牛肉羹、石狮牛肉羹都属于硬羹。

泉州历史文化论文 篇7

音乐是人类传承的重要载体,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 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闽南的音乐文化, 是一枝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泉州, 又是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名城, 历来有地下看西安, 地上看泉州之说。那么如何把优秀的泉州戏曲带入音乐课堂,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呢?接下来, 我就来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欣赏地方流行戏曲名曲, 了解泉州戏曲文化。

泉州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 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 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等艺术瑰宝, 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它们博大精深, 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讲, 大部分学生对戏曲是陌生的。所以, 我们要是以介绍戏曲的文化背景来导入戏曲文化的学习, 学生就会因为陌生而排斥学习, 失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我们是以戏曲的流行方式来导入的话, 这样即直接又明了, 同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提高学习戏曲文化的兴趣。所以, 从当地广为流行的地方戏曲名曲入手, 再从学生对泉州地域文化、方言特点、风土人情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为教学切入点, 采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尝试使戏曲这一古老民族艺术更容易被中学生接受与喜爱, 使中学生更好的树立热爱和传承戏曲艺术的观念。。如:选用高甲戏《连升三级》中丑角的表演让学生来欣赏, 即有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又有演员按剧情编演加入的顺口溜, 内容即诙谐又幽默。通过这种尝试使戏曲这一古老民族艺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与喜爱, 使学生提高审美体验价值, 理解多元文化, 更好的树立热爱和传承戏曲艺术的观念。

二、引入故事, 了解泉州戏曲文化。

有益有趣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总是富有吸引力的, 中学生也不例外。寻机引入与教材有关的故事, 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 而且还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戏曲文化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新知、受到启迪。

如“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民间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 后来演化为戏曲, 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传奇色彩, 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陈三五娘传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 其思想内容同人民大众的情感相通, 在海内外, 尤其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闽南文化圈, 有广泛影响。

历史上的陈三是泉州河市人, 五娘是广东潮州人, 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三的家乡河市一带, 至还流传着与陈三五娘有关的风物和故事。

据清潮阳人郑昌时《韩江见闻录》记述, 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 路经潮州, 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 一见钟情, 决意求婚, 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 (谐称林大鼻) 发生纠葛, 几经曲折, 终成眷属。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明代泉州传奇文言小说《荔镜传》--明代嘉靖前《荔枝记》演出本--明代嘉靖《荔镜记》演出本, 到现代形成脍炙人口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 陈三五娘传说不断充实, 后来又成了多项文学艺术创作的泉源, 衍生了曲艺、舞剧、话剧、长篇小说以及电影戏曲片、故事片等文艺形式, 并且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课题。

陈三五娘传说具有文学价值、人文价值和民俗价值。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天仙配、孟姜女、梁祝等爱情悲剧不同, 为追求美好爱情, 陈三以一介书生, 隐瞒身份, 甘心为奴三年, 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 与心爱的人私奔, 有情人终成眷属, 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与命运抗衡的精神, 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符合“人民群众已经形成固定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科渗透, 纵横迁移, 了解泉州戏曲文化。

综合性是戏曲的特征之一。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 (诸如舞蹈、杂技等) 而出以新意方面, 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 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 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 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 指唱腔技法, 讲求“字正腔圆”;念, 即念白, 是朗诵技法, 要求严格, 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 指做功, 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 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 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 有时相互交叉, 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 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 体现出和谐之美, 充满着音乐精神 (节奏感) 。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所以, 在教学中引入相关学科知识, 能使陌生的戏曲知识在融通中获得。如:把歌剧的美声唱法和戏曲做比较。戏曲声部的划分不是象美声唱法按男高、女高、中音、低音, 而是按行当, 各个行当有各行当的唱法, 不同的人物, 不同的行当唱法是不一样的。在戏曲中, 每一类人物 (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丑角等) 他们的唱法是不一样的。而美声唱法表现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在唱法上是一样的, 但唱出的人物性格是不一样的。美声唱法有高低声部不同, 而戏曲的唱法是行当不同, 声部音域音高差不多, 例如:老生与黑头唱法不一样, 但音域差不多, “黑头”稍低但也在音域范围。故戏曲的行当不一样, 唱法就不一样。

泉州及泉州港的发展变迁 篇8

一、泉州始设及泉州港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今泉州地区开发较晚,汉以前的史书对泉州未有明确记载。据厦门大学蔡保全考证,汉以前此地主要是以捞贝为主的渔猎采集经济,六朝时才转为农业与手工业并举的生产经济形式1。晋“永嘉之乱”后,北民南迁,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作技术,促进了泉州地区的开发,其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当始于此,历史上闽南地区的第一个郡级行政单位南安郡建治。隋唐一统,政治上的稳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泉州由初步开发转为全面发展。开皇九年即有泉州之建制,但此时的泉州为今福州,唐初的泉州亦是今福州地。一直到景云二年(711年),泉州(今福州)改称为闽州,而武荣州改称为泉州(今泉州),泉州才作为地名第一次出现。这一时期,泉州内陆腹地经济得到了开发,为开港做了准备。唐贞元、太和、元和年间曾大修水利,凿塘水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其属县的采矿及冶炼业、陶瓷业、丝绸业也得到很大发展,进一步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兴盛。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州治东迁,由南安丰州迁至今泉州市区所在地,极大地便利了海陆交通。泉州虽开港较晚,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在8世纪中叶之前业已具备了开港的条件2。

泉州港区包括围头、安海、石井、后渚等地,泉州为主要外港;另有小兜、石湖、法石、宝林斯处设有军寨。泉州港还有福州、漳州两处外围港口3。唐初由于与西北突厥等民族发生战争,西北路上丝路受阻,通过海上丝路进行的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兴起了一批沿海港口。滨江面海的泉州港因其腹地经济的发展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迅速,外番贡使也多由此登陆,进一步繁荣了泉州港,使其迅速崛起为唐代四大对外贸易海港之一。泉州港与三佛齐、流求、越南、阿拉伯等地的商品互通有无,有力地促进了港口经济的繁荣。许多外国商人来到泉州定居,出现“船到城添外国人”4的景象,唐朝政府亦在港口设参军事对港口贸易及来华使节和商人进行管理,泉州地方财政也由此获利。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受安史之乱影响时局动荡,福建由于偏安一隅未受太大影响,泉州地方割据政权重视发展海外贸易,地方财政亦仰仗于此。泉州在王闽政权及留、陈二氏的积极经营下延续了唐初以来的全面发展局面,王氏政权在发展福州港的同时大力发展泉州港,泉州港的海外贸易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招徕海上蛮夷商贾的重要口岸5,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二、宋元时期的繁荣与鼎盛

入宋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完全阻断,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泉州在对外交流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北宋初期,泉州港较其前代虽依然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但此时其地位并未领先广州等历史悠久的古港之上。这从当时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初置于广州及两浙路却迟迟未在泉州设置即可看出,其时的大港为广州港和明州港。北宋中期,广州港出现中衰迹象,在仁宗天圣年间曾连续几年出现“蕃舶罕至”的情况。而此时的泉州港海外贸易却如日中天,朝廷政策的扶持使其继续发展,成为一个“有蕃舶之饶,杂货积山”的繁荣海港,市舶司的设置亦提上日程。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为适应泉州海外贸易发展需要,泉州市舶司设立,泉州港正式开放。但终北宋一朝,泉州港势头虽盛,但由于起步较晚,泉州的地位依然未能赶超广州,贸易“惟广最盛”6,但无可否认,泉州港已开始步入重要贸易港口的行列。

南宋时期,由于都城迁往杭州,泉州接近京城,政治地位提高,宋政府又实行开放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加上泉州地区本身的外贸型经济结构的补充促进,泉州港迅速发展,港口贸易活跃。自泉州港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和品种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总数达三百多种。据《宋会要辑稿》载: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从占城运进泉州的商品仅香料一项就有7种共63334斤之多。泉州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这些地区和国家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诸国,以及东非北非等五六十个国家和地区7。与之相适应的是贸易额的迅速上涨。据李军研究,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泉州市舶一年的收入即相当于建炎二年至绍兴四年(1128-1134年)7年的总和,贸易额接近广州。南宋中期,泉州贸易更是发展迅猛,此是泉州市舶收益已基本赶上广州。至南宋末期,泉州海外贸易额完全超过广州,而一度兴盛的广州则失去了第一大港的地位8。当然在此期间,泉州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南宋后期,由于地方官“征榷大苛”,泉州的对外贸易曾一度萧条,宋廷对此极为重视,采取种种措施终于使泉州港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两宋时期是泉州港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泉州港经过三次飞跃,于南宋末年赶上并超过广州港成为第一大港。南宋时期的泉州侨民云集,他们主要聚集在城南,城东南还有公墓,“以掩胡贾之遗骸”9,可见侨民数量之多。侨民与当地人民一起为泉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元代是泉州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任用蒲寿庚,大力发展泉州的海外贸易,形成以泉州为中心的海外贸易体系,蒲寿庚10、契玉立11等地方官员为泉州的鼎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时泉州为中外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中外商人大多在此交易。泉州还辟有色目人居住的专区,这些外国商人为泉州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泉州出现了一个由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组成的、渐趋中国化的独特的穆斯林社会。蕃民的到来也为泉州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泉州成为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道教等诸多宗教的汇总地,相应的宗教建筑也使泉州的建筑文化极大丰富。许多教士、旅行家也由此登陆,对中国进行考察。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抵达泉州,他认为泉州港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港,其游记记述了泉州的船舶、瓷器、丝绸的生产及贸易情况12,见证了泉州昔日的繁荣。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儿汉国也是自泉州出发。

在宋元时期,泉州港由普通港口发展为全国重要海港之一,继而到元代取代广州等历史大港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深受统治者重视。南宋至元,中国东南沿海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泉州三个外贸区,其中泉州是其中心。但泉州在港口商业繁荣的同时,农业却衰落了,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海洋性、外贸型的港口经济,社会亦发生转型,港口文化兴起。这一外贸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又对海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促使了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及国际大港地位的形成。

三、明清时期的衰落

元末,由于社会动乱不安,泉州港渐衰。经过十余年的战乱,泉州遭到很大的破坏。明朝建立后,行海禁政策,“贾海有禁”,特别是明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泉州亦备受骚扰,为防倭海禁进一步加强。泉州港失去国际大港的地位,海外贸易极大受限,最终沦为一个地方性港口13,昔日的辉煌再难重现。永乐元年(1403年)泉州置市舶司,但只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并无管理海外贸易之职权。市舶司形同虚设,成了闭关锁国的附庸。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多次自泉州出发前往海外诸国进行朝贡贸易,但这种朝贡贸易没能给疲软的泉州经济以太多刺激。与此同时,福州渐盛,“蕃舶渐抵福城”,明廷遂于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移置市舶司于福州14,泉州的对外交通和经济贸易受到很大抑制。明末泉州虽出现如郑芝龙船队等海上武装贸易集团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但民间走私贸易毕竟是私人之举,难与王朝整体强大禁海趋势相抗衡,泉州港终于无可挽回地衰落了下去。为了生计,泉州对外移民以缓解生存压力,形成了清初对台湾的大规模移民。

清初为禁止泉州沿海居民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清廷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泉州沿海厉行海禁,为阻止向台湾的移民,朝廷规定泉州沿海人民要“尽迁入内地”,离海30例内均被划为界外,村庄船只一律烧毁,泉海一带“火焚二月,惨不可言”,由于泉州紧邻台湾的特殊地理位置,受迁界之劫最惨15,泉州由此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后两军在此地交战多年,其后殖民主义者入侵,泉州难逃衰落厄运。

明清时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市舶司的迁置、港口淤积及前代战乱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泉州港由宋元时期的国际大港急剧衰落,最终沦为地方性港口,泉州亦随之衰落下来,其发展历程不能不说是历代王朝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可见王朝的兴衰及政策对于港口及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泉州港没有恢复发展的和平稳定外部条件,泉州持续衰落,依然是地方性小港口。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泉州港这个千年古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前期的搁置及破坏,泉州走得依然是以市兴港的被动路线。有专家指出,目前泉州港布局零散,档次不高,管理体制落后,这些因素制约了泉州港的发展,使其无名于中国沿海前20位主枢纽港。虽然如此,泉州港向前发展的势头是毋容置疑的,泉州港正努力向大港迈进。

注释:

1 蔡保全.地理、移民:泉州南朝以前经济形态特征[A].农业考古[J].2001(1).

2 刘文波.试析泉州港之开港[A].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2002,20(1).

3 房仲甫,李二和.中国水运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第188页.

4 薛能.送福建李大夫.全唐诗(卷五五九).

5 杨桂丽.王审知与福建海外交通[A].福建论坛(文史哲版)[J].1999(5).

6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7 申海田.宋元时期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概述[A].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6(2).

8 李军.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时期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港口发展之比较研究[A].南方文物[J].2005(1).

9 赵汝适.诸蕃志(卷上).

10 吴幼雄.蒲寿庚家族事迹考评[A].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 陈桂炳.元末契玉立治泉州事迹钩沉[A].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J].2001,10(1).

12 许永璋.伊本·白图泰与泉州[A].阿拉伯世界[J].2002(1).

13 洪荣文.明清时期泉州港衰落的原因分析[A].哈尔滨学报[J].2004,25(5).

14 (明)高岐.福建市舶提举司志·艺文.

上一篇:为自己点赞范文分析下一篇:幼儿园学年班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