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训练营

2024-07-18

职业生涯训练营(共12篇)

职业生涯训练营 篇1

一些人心中所希冀的优质大学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育, 好像接受大学教育就等同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优厚物质待遇的职业。实际上, 大学内在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教育不是职业训练, 大学提供典型的通才教育, 目的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种种质疑和问责。实际上, 大学内在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教育不是职业训练, 也不是职业培训基地。大学提供典型的通才教育, 是培养人成为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的基础性能力。公民素养大体通过获取两大类基本知识而生成:一是解决物质世界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包括科学与技术知识, 形成“做事”的素养;二是解决精神世界领域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组织的知识, 主要包括道德、价值观、信念、各种社会惯例和规则等方面知识, 形成“做人”的素养。这两类知识和素养关联互动, 不过具体到某个个体身上, 可能某方面特别突出, 形成“关联互动, 单科优势”特色, 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综合性基础上的“专业化”。

从笔者调研企业用人的要求来看, 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体包括六方面的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对行业的兴趣、专业知识、经验、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企业认为大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知识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学习能力和行业兴趣至关重要。只要具备二者, 大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 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行业技能, 而成长为实质意义上的人才。

对大学教育而言, 专业已经是相对较窄的领域, 但是具体到社会需要的某一具体行业, 专业却又是相当宽泛的概念, 所谓“专业对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所以企业家特别注重大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甚于专业知识基础, 而经验则必须通过亲身实践逐步累积, 别无他法。学习能力是基于通才教育前提下的专业教育而形成。大学生在大学接受的这种相对宽泛的专业教育, 为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或企业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革新提供较为宽泛的专业理论知识背景。现代企业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加工, 如果缺乏宽泛专业理论背景人才的支撑, 企业将最终失去核心竞争力而不可能长远发展。行业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教育训练出来的技校生,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背景中因只掌握局部的知识与技能,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与专业背景, 只能作为解决局部问题的技术操作工, 难以承担企业规划、管理、发展以及创新的重任。

除行业实践经验外, 企业所需要的其他能力与素养恰恰都是通过完整系统的大学通才教育来养成。通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能作明确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通才教育的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的综合。大学教育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可能等同于职业教育, 将大学教育视为职业教育是模糊大学与职业学校的本质区别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训短期的技术熟练工) 。大学与职业学校同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但是二者培养人才的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师资要求、教育模式等方面大相径庭。

大学提供通才教育, 不是说大学就可以固守“象牙塔”而置社会需求于不顾。大学如何处理现实的社会需要和大学自身使命之间的关系, 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是, 任何大学改革都不可能将丰富完整的大学通才教育狭窄为职业训练或就业培训, 决定大学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只可能是大学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换言之, 是现代大学引领社会发展, 而不是由现实的社会需求引领大学改革。

(来源:《南方日报》)

职业生涯训练营 篇2

【为什么开发团队职业化训练营】

在13年来的培训中,我们总结发现,企业人员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全局思维、职业化程度不高、执行能力不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不足。为此,我们开发了本训练营!

传统方式大多是在谈“知”的东西,如果没有对行为产生改变,任何认知都是假的。

【团队职业化训练营效果】

1、6大模块11项管理技能!通过18个案例分析,交付一套完整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技能;

2、课堂本身就是管理实战的真实浓缩,平时管理行为会在课堂上得到修正优化;

3、学员不是简单来“听课”,教室里就要完成职业行为的改变!

4、配以刘辉老师《职业化训练行动手册》常年跟踪,固化效果!

5、最重要的当然是授课老师:刘辉老师现任容大智业顾问公司总经理,10多

年来致力于职业管理、职业营销、赢利模式、IT技术、国学运用等领域的研

究;主讲课程超过1000场,为近100家上市公司提供过内部培训;

【团队职业化训练营内容】

模块一:《角色认知与管理沟通》

推荐理由:国内企业最缺的课程之一,因为很基础,往往被人忽视,“老板天天干基层,员工天天谈战 略”的现象归根到底是角色管理的问题。沟通课应该是所有管理课程的基础,也是所有管理人员应该经 常研究的主题,离开了沟通,领导、激励、授权等一系列管理行为都无从展开。企业中70%以上的问题 都与沟通有着直接的关系。

模块二:《管理人员职业化修炼》

推荐理由:职业化是CEO的起点!一个“职业”的管理者能更好地为企业、为自己创造价值,相反,一个不职业的管理者,影响了个人发展,对企业也容易形成伤害。

模块三:《领导力提升与自我执行力提升》

推荐理由:领导并不是说你被任命或坐在某个位置上,只有具有影响力,让别人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才是领导。如果说执行力不高是企业的一个问题,职业管理者首先不要成为问题的一部分,优秀的执 行型管理者同时会努力提升下属的执行力,确保他们的成长能跟上企业的步伐。

模块四:《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

推荐理由:这是一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它绝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仅仅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目 标管理中很多人是用金字塔模型,但在大部分企业的结果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大部分人对目标 是否达成并不关心,本课为此而设。

模块五:《员工激励与积极心态营造》

推荐理由:企业中“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现象非常普遍,员工积极性不高经常是和团队的激励体系有关。个人层面管理人员首先是自我激励,其次才是激励他人!

模块六:《高效团队建设与自我管理》

推荐理由:一盘散沙的队伍,没有团队精神的队伍,只不过在一起上班罢了,并没有形成一支团队。如何让团队成员始终充满激情,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更是经理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是 自我管理,很多人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种消极无奈的态度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 任的。

容大智业顾问公司总经理刘辉老师,10多年来致力于职业管理、职业营销、赢利模式、IT技术、国学运用等领域的研究;

主讲课程超过1000场,为近100家上市公司提供过内部培训;在深圳地区,内训过的企业包括深圳前100强企业中的近20家,深圳民营企业100强中的近50家企业。

如:中国移动、广州本田、克虏伯、伟创力、奥林巴斯、雅居乐集团、新城地产、东糖集团、南粤物流、华东医药、中国国电、TCL集团、光大银行、工商银行、首都机场、红星美凯龙、茂业集团、湘茶集团、凯立德、华源轩、燕京啤酒、烟草公司等等。

[公司产品]

一:中国最系统的职业化课程《团队职业化成长突破》训练营(3天,现第80期); 二:中国最系统的职业化VCD教材(8个主题);

三:中国第一套职业化管理软件:企业内部人才复制系统;

面试官职业化训练初探 篇3

关键词:面试官 职业化 训练

训练招聘的成败,甚至影响雇主品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用人单位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易犯的通病,探析面试官职业化训练对策,以提升面试官职业化水平。在一次大型人才交流会上,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摊位前,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排成了长长的两行。一位小伙子正在跟面试官交谈,突然,他从面试官手中夺回自己的求职简历,面露愠色转身离去,面试官及旁边人目瞪口呆……这一幕至今仍令笔者记忆犹新。当前,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企业领导者、直线部门主管也更多地参与了面试工作,但他们或多或少地缺乏面试知识与技巧。不少用人单位招不到优秀人才,不是因为单位效益不佳、企业前景不好,而是面试官不慎把人才“赶跑”了。可见,要想招到合适的人才,面试官的表现不可小看,用人单位应着力提高面试官职业化水平。

一、面试官职业化的概念

“职业化”,就是要具备成熟的职业理念和心态,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礼仪,掌握并熟练运用高效的职业化工具、方法、技能和资源,以提升职业能力,高效地完成工作。

面试官职业化,指面试官应具备的人才观、专业素养、面试知识及面试实战能力。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的心态、形象、面试知识、面试技巧等整个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求职者对企业的选择。

二、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1.救世主心态,藐视求职者

主要表现为:居高临下、语气傲慢、盛气凌人,认为应聘者是来“讨饭碗”的、永远是“买方”市场。应聘者得不到尊重,用人单位就很难招到所需人才。

2.穿着打扮随意,言行举止轻佻

主要表现为:衣冠不整,穿着打扮不得体;面试官之间谈笑风生,中途不断接电话;坐姿随意,斜视应聘者。应聘者会以此推断企业文化低劣、企业管理不规范,从而放弃加盟。

3.面试知识欠缺,专业技巧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忽略“破冰”环节;二是发问不专业,过多采用封闭式、选择性提问,无法全面、真实地获取应聘者的信息;三是没当好“听众”,喧宾夺主、喋喋不休,忽视倾听和观察;四是把握不准“谈薪”时机和战术,或听到应聘者提薪酬问题立马回避,或一开始便主动提薪酬、问应聘者对薪酬的期望值,或把握不准薪酬幅度……其结果:对应聘者的经历、能力判断不准,分不清优劣,没能招到合适的优秀人才。

三、面试官职业化训练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不少用人单位的领导认为,人才招聘不是什么技术活儿,只要具备相应岗位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人都可以当面试官,用不着花功夫对面试官进行专门培训。事实是,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工种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招聘工作也不例外。面试官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还要对其工作合适度、组织合适度做出正确判断。这就要求面试官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面试技巧,可谓“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面试官作为企业及企业文化的窗口,其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形象,只有提升其职业化水平,释放正能量,才能树立良好的雇主品牌,使优秀人才趋之若鹜。因此,作为用人单位领导,一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培训完善面试官人格、塑造个人及企业形象;二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培训理念,重点培养和训练面试官的综合实战能力,提高招聘质量和效率。

2.确定训练对象

用人单位面试通常分为初试和复试。一般情况下,初试由人力资源部门考核,主要考察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如性格、稳定性、团队协作、价值观、专业知识等;复试由相关直线部门经理(主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主管(专员)联合参加,主要考核求职者的专业技能、岗位核心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期望等。因此,应接受面试官职业化训练的人员是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专员)、经常担任面试官的各直线部门经理(主管)、总监。

3.制定训练内容大纲

对于所有的面试官,需确定三大关键性训练内容——面试知识、面试技术、面试技巧。

(1)面试基本知识培训。含人才观、面试礼仪、情绪管理、企业文化、岗位标准与选人标准、人职匹配论等内容。目的:使面试官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培养规范化商务礼仪习惯,向应聘者传递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准确定位“与人打交道、与事打交道、与信息打交道”等不同岗位的用人要求,坚持“人岗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人与组织发展匹配”的选人原则。

(2)人才选拔技术培训。含结构化面试法、行为面试法(STAR)、情景模拟面试法、心理测试等常用人才选拔工具的使用。如:“关键行为面试法”中STAR工具的使用、行为事例问题设计与要求等;“情景模拟面试法”设计与使用(例,如何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心理测试工具的使用等。目的:使面试官熟练掌握基本的选人技术,展现企业风采,提高招聘效果。

面试实战能力训练、面试官的必备能力训练。包含信息搜集能力、沟通互动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面试技巧训练。观察和聆听技巧:如何从简历中发现有用信息,如何识别谎言,察言观色剖析肢体语言;提问和追问技巧:如何开场进入面试,如何结束面试,如何运用不同的问法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承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聘动机、稳定性和成长性,如何运用假设式、探索式追问以获得更深入具体的信息;谈判和说服技巧:薪酬谈判的时机及窍门,如何通过面试过程吸引人才,树立雇主品牌,如何说服与吸引目标候选人;提升评判力技巧:如何快速从工作小事中、生活中、语言特色中评判人才。

此外,为了把好招聘的第一道关,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主管(专员)还需要接受以下培训:

一是内部各部门主要岗位的基本业务(专业)知识培训。含基本专业知识、主要业务(工艺)流程、工作标准等。目的是在初试时,能有效地提问和判断求职者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岗位业务(专业)知识、工作流程,以便筛选出综合素质高的复试人选。

二是背景调查含方法及技巧训练。背景调查是指采取一定的手段对求职者的身份、学历、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招聘中、高层人才、关键岗位人才时适用。培训内容含电话寻访、熟人了解、档案查询、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等多种方法及技巧,目的是深入了解求职者,从而验证其文化融合度及工作胜任能力,并规避其不诚实的风险。

4.选择高效的训练方式

面试官职业化训练一般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资深招聘经理自主培训,也可以“请进来”或“送出去”培训,并根据训练项目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如业务及专业知识培训方式有讲授、自学、岗位实践;面试基本知识培训方式有专题讲座、视频观摩;面试技术培训方式有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示范观摩;实战能力训练方式有案例分析、示范观摩、实战演练。

参考文献:

[1]刘红霞.面试官的七大败笔[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1(9).

[2]朱海滔.如何与应聘者谈薪酬[J].企业文明,2012(1).

[3]许绿琴.公安职业化教育训练探析[J].东南西北·教育观察,2012(7).

职业生涯训练营 篇4

一、理念与训练理念释义

“理念”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通过实践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或哲学观点。理念所包含的内容, 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观念和思想, 更应是上升到哲学层面, 经过理性思考后而获得的认识。正确、科学的理念, 在实践指导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什么是训练理念?依据“理念’的定义, 我们可以认为训练理念就是指通过亲身体育运动实践, 获得的对体育运动训练活动本质、规律等哲学层面的理性认识。它是体育运动训练的理论指南。

二、指导职高学生篮球训练的科学理念

用科学的训练理念, 指导职高学生篮球训练, 不仅符合我国学校体育的要求, 更为中国未来篮球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职高学生篮球训练科学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

1.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尽情地享受快乐

从某个角度讲, 体育运动就是体育游戏, 不过这种游戏是在严格、统一的规则制定下开展的。游戏的目的之一是追求快乐。那么, 享受篮球快乐的训练当是一种理念。职高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享受快乐是训练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麦迪迅广场上玩耍篮球的孩子们, 就证明这一点。他们将篮球运动视为一种快乐的游戏, 并在篮球训练中享受“打篮球”的乐趣。由于对篮球的钟爱, 使他们更能深入地认识篮球运动, 对整个篮球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如今美国NBA所取得的骄人佳绩, 与此也不无关系。因此, 职高学生中学生篮球训练过程中, 有必要移植“快乐篮球”理念。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趣味性是青少年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篮球训练的动机基础, 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自由选择篮球运动提供的多种乐趣, 满足符合个性和内心需要的根本保证。做好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设计是实现中学生篮球科学训练第一步。

2.结合实战需要, 狠抓基本功练习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出, 任何训练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比赛需要, 做到“从实战出发”。篮球技术的训练要符合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职高学生平时的篮球训练中, 技战术设计的再好, 比赛场上遇到激烈的对抗, 很难保证原计划有效实施。如何才能在实战中, 稳定发挥水平, 提高进攻效率, 需要每个职高学生篮球教练进行探索。对于青少年篮球训练, 不但要坚持“从实战出发”, 而且要狠抓基本功练习。要想盖成更高层的楼楼房, 挖好更深、更坚固的地基是前提。同样的道理, 要想达到职高学生篮球水平质的飞跃, 加强基本功练习尤为重要。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突破及防守等各个技术环节, 都要千锤百炼, 达到技术动作扎实、熟练。美国中学篮球训练中, 就是强调球员基本功的练习。

3.辩证看待比赛结果, 追求能力提升

职高学生篮球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在训练指导思想方面, 应做到辩证地看待比赛成绩。不应把比赛胜利作为训练的最终结局而过于重视, 而是将其看作一种检验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美国最著名的篮球教练约翰伍顿在他的执教过程中从不对他的队员说“获胜”, 但要求动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而全力以赴。的确, 为了能够提高中学生创造和想象能力, 并且在篮球运动中收获快乐, 训练与比赛过程, 全队目标应强调每个球员个人能力不断提高, 球队团结意识增强, 并非简单地追求最后比赛胜利。

4.对学生训练表现及时反馈, 做出准确评价

对训练结果做出信息反馈是任何运动训练内容的一部分。从反馈信息中, 掌握训练进展状况, 发现训练中优点与不足, 适时地做好调整, 完善训练过程, 获取最佳训练效果。职高学生篮球训练过程中, 对学生训练表现进行准确评价是必要的。然而, 教练员如何才能正确、恰当地做出评价, 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甚至是他们在未来篮球运动中的发展道路。职高学生处于青春发育后期, 心理方面与成人相比, 发育不成熟。他们求胜心切。评价过程中, 应多采用积极反馈, 多鼓励, 而不是消极反馈, 避免打击其打篮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通过篮球运动, 带动智力水平有效提升

常言道, “肌肉是大脑的奴隶, 肌肉不具备学习的能力, 是大脑在学习。”比赛场上, 所有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靠大脑不断进行思考。有人认为, 初级比赛运动员技术水平最关键, 较高级别比赛对体能要求最高, 而在世界最高水平竞技舞台上中, 运动员心理与智力的水平最为重要。从另一角度讲, 体育运动可以带动运动员智力水平不断提升。篮球场上瞬息万变, 再完美的技战术计划, 都可能在比赛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理论基础上, 充分利用拥有的智慧, 审时度势, 发挥自己个性, 应对赛场每个挑战。因此, 中学生篮球训练中, 必须注意加强球员智力活动练习, 让他们积极开动脑筋, 尽可能地开发其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6.加强比赛对抗条件下的训练

篮球运动属同场对抗性项目, 对抗性成为篮球比赛的固有属性。比赛中, 所有比赛行为都是在制约与反制约之间进行面对面的较量。这种对抗包括比赛双方身体直接对抗与技战术、心理、智力等非接触性对抗。职高学生篮球运动员如何克服场上对手的激烈对抗, 突破全面防守, 将球投入篮筐, 是一重要问题。提高身体直接对抗能力, 关键在体能训练;非接触性对抗, 则需篮球训练过程中, 不断提高比赛中心理适应水平, 全面地掌握篮球运动相关理论知识, 培养灵活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三、结束语

训练理念决定训练行为。用科学的训练理念指导中学生篮球训练, 影响着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顺利开展, 关系到我国未来篮球事业的长远发展。努力探索职高学生篮球训练的科学训练理念, 是每位体育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程冬美, 王兵, 连莲.运动训练理念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8 (1) :79-84.

[2]刘丹, 郭永波, 程冬美等.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3]于少华, 程冬美.用科学的理念指导青少年篮球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4 (12) :61-64.

[4]黄秀芬.浅谈中学生篮球训练特点及安排原则[J].体育科技, 2009, 30 (2) :43-44.

优秀员工职业化塑造训练营 篇5

1、生命的意义

2、我是谁?

3、我为什么要工作

4、企业是什么

5、我和企业的关系

6、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7、我是企业的资产还是负债

8、什么是职业化?

9、如何从专业化走向职业化? 第二篇职业化心态建设

1、你在为谁工作

2、心态影响生理

3、心态影响能力

4、如何塑造职业化心态

刘明瑞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员工管理课程优秀员工职业化塑造训练营 ————————————————————————————————

5、成就职业化的8大心态 a、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之心 b、正面思考之心 c、乐观自信之心 d、勇于奉献之心 e、宽容大度之心 f、换位思考之心 g、欣赏赞美之心 h、感恩惜福之心 第三篇职业化素质建设

一、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1、形象价值百万

2、基本礼仪

3、与下属相处的礼仪

4、与上级相处的礼仪

5、与同事相处的礼仪

二、只有你善待岗位,岗位才能善待你

1、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

2、处处以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3、“差不多”差多了

4、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5、敬业才能精业

三、与单位需求挂钩,你才会一日千里

1、单位只为你的“使用价值”买单

2、个人发展要跟上单位发展的旋律

3、是选择钱,还是选择路

4、地球不会因你而不转

四、执行力强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1、服从的意义

2、服从的重要性

3、老板出错时是服从还是违抗

4、服从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

5、最具执行力的组织——军队

6、军队组织对我们员工的启示

五、会担当责任才会有好发展

1、拿得起责任,放得起架子

员工管理课程优秀员工职业化塑造训练营 ————————————————————————————————

2、优秀者就是优秀的承担者

3、责任是对使命的忠诚和信守

4、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

5、有责任才能创造卓越第四篇职业化能力建设

一、学习能力

1、学习的重要性

2、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才能天天向上

3、学,然后知不足

4、职场要顺利,员工要有新思维

5、学而不用,等于农夫耕而不种

6、有了学习力才有竞争力

二、目标管理能力

1、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管理

2、生命愿景与企业愿景相对接

3、有效制定个人工作目标

4、与自己签合同---拟订行动计划

三、自我激励与突破能力

1、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2、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

3、跳出你的舒适圈你会更舒适

4、没有不可能

四、情绪管理能力 1 情绪对心理与工作的影响分析 2 情绪管理的十大方法 3 使自己更快乐的方法

五、人际沟通能力

1、沟通的定义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中如何有效提问

4、倾听的五个层次

5、沟通的原则

6、如何有效与上级、平级及下级进行沟通

六、团队协作能力

1、高效团队的特征

2、团队不是个体成员的避风港

员工管理课程优秀员工职业化塑造训练营 ————————————————————————————————

3、靠团队不是靠个人

4、团队协作是团队目标达成的关键

浅议职业中专高一年级作文训练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A)—0020—02

新生来到学校,对新的学习环境会有一种新奇感,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展开作文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职业中专的学生分属于不同的专业,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展开作文训练,做到目标明确、程序规范,给学生提供多次尝试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下面的观察学习。

第一次学习

1. 目标:使学生掌握对花卉的一般观察程序。

2. 动因:开学伊始,高一学生对陌生的校园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留心校园景物,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实物进行具体描写,从程序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一般程序应该是观察(目的、顺序、方法)、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写作,或者是先观察,再学习,后写作,教师在适宜的时机要进行具体指导。尽管学生选择观察的实物千差万别,但只要教师举一个观察实物的例子,学生就基本上能掌握最基本的观察实物的方法。如,景泰职中花园中的秋菊极有特色,可指导学生予以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示语对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 程序:(1)识名。关于花名的涵义及相关知识,学生要问一问、查一查。微机班的学生上网查询,美术班的学生在教科书上查询,财会班和普高班的学生可以到“县园林队”找农学院园艺专业毕业的人员咨询,也可以到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通过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作文也需要科学,不仅说明文需要科学,散文也需要科学。对植物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作为写作素材和其他同学共享。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得到的知识可以用“习题”的方式归纳、展示出来。

(2)辨色。教师的提示语应该是:一朵秋菊有多少种颜色,都是什么色,要描述得形象生动,首先必须细心观察,并且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美术班的学生可以用画笔描摹,微机班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查询描写菊花颜色的文章,财会班的学生要统计菊花有多少种颜色,普高学生可查询有关描写菊花颜色的诗。教师应该进行课堂专题学习,找一篇或一段描写菊花颜色的文章,让一位同学匀速朗读,其他学生听写,听写完后写简短的评语,然后让每位学生读自己的听写作品,以便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直观感受基本的写作方法。这种素材供给方法,是“双供给”,既是知识的供给,也是写作方法的供给,

(3)闻香。教师的提示语应该是:闻一闻不同颜色的花香,应该在不同的时间闻。同一朵花,早晨和下午的香味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人情绪好和忧伤时的感受也不太一样。学生写作时总是在一定的情绪支配之下,闻花香的过程是一个感性素材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写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语言素材的积累。描写香味的词,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然后在课堂上读一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多、找得好,最后形成资源共享。(附:素材收集过程简表)

(4)观形。教师的提示语应该是:注意观察顺序,先整体后局部,或先局部后整体,用对比的手法写形,在同其他花卉形状的比较中突出秋菊的区别性特征,也可以把不同颜色秋菊的形状进行比较,发现共性,发现秋菊形状的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

(5)注情。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秋菊。教师的提示语应该是:观察实物除了客观性观察外,更应该提醒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观察,其结果如前人所言:“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使学生的观察活动达到“有我之境”。

(6)表达。适当拓展,发挥“范文效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出示范文题目或作者让学生自己去找文章,也可以把范文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时间消化。或读,或在黑板上抄写,或自己复印,或以“习题、精彩片段”的形式做在作业本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赏析。

用提示语“唤醒”学生列出范文写作提纲,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提示学生借鉴范文提纲,拟订《秋菊》写作提纲,按观察顺序用特定的文体写出小作文。

(7)修改。学生自选修改方式:自改——感悟式修改;互改——交换式修改,学生互相交换学习成果,写出评语。然后向同学推销自己的思想,根据大家的评价改进学习方法。

修改的参照标准主要是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找的描绘花卉的范文,也可以参照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制的“实物观察小作文修改细目表”。

(8)评价。以展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因为描写花卉的文章图文并茂,学生观察实物的思路不同,观察实物的过程不一样,写出的文章很有个性,因此,很有展示意义。教师要重视第一次展评的组织指导,让学生学会设计展评活动。

第二次学习

这一过程属于深度学习,是使学生掌握观察花卉方法的后续学习程序。

1. 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较观察法观察实物的基本程序。

2. 程序:(1)观察:在特定情景中观察校园中的芍药和牡丹。

(2)习题:查阅有关芍药和牡丹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比一比谁的资料丰富,谁的资料有价值。

(3)精彩片段:抄写有关描写芍药和牡丹的诗句、名句及精彩段落,学生自己组织朗诵会或书画展览。如果学生喜欢这种活动,可以拓展为“梅、兰、竹、菊”的诗、词、名句、名联特长才艺展,擅长书法的同学展示书法才艺,擅长绘画的同学展示绘画才艺,学问渊博的同学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擅长组织的同学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布置活动场景,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发挥组织才能。使学生在抄抄、画画、读读、说说、写写中轻松学习。

职业生涯训练营 篇7

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以及人们对其重要性的理解, 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企业、单位的重视。同时, 在高校里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目标不清晰、人格缺陷、素质低下、毕业即是失业等状况, 各高校也意识到如果大学生能尽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以上所提的负面情况, 甚至能够使大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因此, 高校已经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特别是有一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将其纳入为常规的教学计划, 是必修课程。从宏观的角度上看, 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 订立课程大纲, 这一系列的手段能够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上了学校总体的日程表上, 是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大动力。

然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如体育竞技、社会实践等活动, 成绩能立竿见影。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成果往往要通过1~2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且教育成果显现的方式也不规则, 可能体现在某群大学生理念或者是他们的行为特征上。要收集汇总这些成果, 也是不容易的。因此, 在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支撑力度上, 经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领导很看重, 但是实际考虑问题时不会放在更高的优先级上。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学时数上经常被压缩再压缩, 资金上也没有分配更多的资源, 授课老师应该接受的培训也少之又少。

在这些情况之下,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老师授课时间只够简单介绍规划的意义及一些理论。通过一两次的小游戏, 例如六岛环游、价值观拍卖这些游戏, 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体验。但是, 随着现在学科建设的交汇点越来越多, 很多的小游戏已经被其他思想政治学科使用, 使学生上课时对这些环节失去兴趣, 加之空洞的意义以及理论性强的章节使学生更加产生厌恶的感觉。最终使学生有较高期望值的课程最后变成鸡肋。

二、素质拓展环节的优势及其作用

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经过研究得出:当灾难来临时, 决定你生存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心理素质。随着大学扩招, 人才引进,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大学生仍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傲或自卑、意志力薄弱等问题, 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心志、身体、品格三种基本素质,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受训者的人格素质和潜能得到提升。

在职业生涯规划当中, 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各项素质。在自我分析、环境认知的时候, 我们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各项素质进行分析。但是, 现实上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 不知道应有的素质是什么, 他们是怎么样的, 如何去描述、说出来。这些情况应该都是理论教学过多, 在解释内容的时候很难达到让学生理解的效果。最后导致学生学完以后都是云里雾里的。

素质拓展是体验式的。素质拓展拥有以下的优势:1.增强个人和团队的自信心;2.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团结;3.促进沟通与交流, 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4.锻炼身体的灵活、协调性;5.培养乐于与人相处共事的态度;6.它还是一种面向问题的学习方法, 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决策意识、领导意识和对团队内成员的强弱项进行分析的意识。以上的一些优势正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我们培养学生的其中重要的目标。

通过素质拓展环节, 能够让学生一方面在体验式的活动中学习到职业生涯规划一些重要的知识, 并且能够通过活动的载体清晰地记忆起来, 增加了内容的可描述性和可重复性。通过体验式的教学, 才能使空洞的、理论化的知识更有效地传播到学生这个载体中去, 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三、做好素质拓展环节的关键点

总体来说, 素质拓展训练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中比例是比较小的, 甚至没有。要保证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 必须注意几点:1.指导教师的素质。指导老师是整个拓展训练的灵魂。在整个环节当中, 指导老师是起着引导、总结、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只有提高了指导老师的素质, 素质拓展环节才能够有效果。2.课程学时的支撑。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 学时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只有在增加了现有的学时数上, 才能增加素质拓展环节的时间, 达到更好的效果。3.场地及设备条件。素质拓展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备, 所以在考虑课程建设的时候, 要考虑到如果整合学校资源, 为该环节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4.制定出训练的评价标准。建立起合理的训练效果评估标准, 使拓展训练的成果有据可依, 有据可查。

摘要:为让大学生能够尽早地树立目标, 训练和提升人格素质, 各高校都积极制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然而, 课程讲授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下降是该课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如何通过在课程中加大素质拓展训练环节, 打破职业生涯规划课死板、理论性强、内容空洞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训练,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崔建祝, 杜峰.高校如何做好学生素质拓展训练[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 .

[2]程金夫.职业院校开展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初探[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 (8) .

职业化训练教学探索 篇8

关键词:职业化训练,教学,行为导向,职业能力

1 引言

在汉语中, “职业”古指“官事和士农工商四民之常业”, 强调对特定工作领域的占有。如《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 功利所好也, 职业无分, 如是, 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杨惊注:“职业, 谓官职及四人之业也。”在西方所信奉的神学把“职业”定义为神召“calling”之“天职” (vocation) , 是上帝安排的任务。现今, 此词一般则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强调精神性和物质性。

何谓职业化和职业化训练, 开设职业化训练课程有何意义?其教学有何特点?对教师和学生有何要求?本文结合笔者职业化训练教学实践, 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2 职业化与职业化训练

职业化是和工业革命后专业化分工紧密联系的, 其理论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并早在二战前就有美国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1915年, 亚伯拉翰.福来克斯纳最早描述职业化的六点特征:“个人的责任感, 有科学和学问的基础, 实用的专门化知识, 通过组织来分享普遍的技术, 自组织形式, 利他主义意识。”这个定义中就涵盖了目前职业化定义中的三个要素:专业化, 职业道德和职业心态。1968年, 社会学家泰可特.帕森对职业化进行了定义和描述:“描述职业的特征正规的训练, 高标准的技术, 并且能够确保社会责任。”

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 职业化就是大家在职场上都用同样的语言讲话, 用同样的方式沟通交流, 用同样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来做事。 (理清博客)

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与辉在《仁本管理——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实操录》中指出:“职业化, 老板用打工的心态决策, 老板不要做员工的事情。员工用老板的心态打工, 员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

腾骏答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把职业化定义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质的专业化, 职业化分三个部分, 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在职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认为闫治民在《职业化, 生存硬道理》中对职业化的定义更为全面:“职业化的含义是一种精神, 一种力量, 一套规律, 是对事业的尊重与执着热爱, 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是追求价值体现的动力, 是实现事业成功的一套规则。简单来说, 就是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我国加入WTO后, 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 中国企业必须遵循国际化商业规则。职业化是这个规则的基础之一, 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 以及员工和员工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与行为准则。我国人才的最大问题是职业化水平比较低, 中国的很多人才在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上并不比国外的人士差多少, 但是在职业化意识和职业化素养方面欠缺很多。

开设职业化训练课程, 让学生在步入职场前就具备职业化意识, 让好工作主动来找到学生。我们认为开设职业化训练课程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3 职业化训练的教学特点、目标、模式以及步骤

3.1 教学特点

职业化训练课程真正让职业化训练实践走进了课堂。它摈弃枯燥的理论说教, 从职场故事、案例和任务出发, 让学生们养成在就业前和踏入职场后, 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进取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涵盖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在讨论案例或完成任务的时候, 教师在讲解环节虽然涉及许多管理学理论, 但职业化训练至多只会涉及到完成任务的思路理清和归纳。因此把职业化训练作为“职业化感悟和养成”更为准确。在职业化训练教学中, 通常不涉及太多的理论, 而强调小组成员之间和学生同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案例分析的心得、合作完成任务。职业化训练课程不把内容作为知识来传授, 只帮助学生不仅掌握职场应对问题的技能或技巧, 吸收来自外部职场的知识, 而且获取职业态度。职业化训练教学这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操作性,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终极目的, 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 关注并帮助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课程设置的任务中顺利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把学生的参与度看作是决定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 锻炼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完成某一任务, 并让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以上这些特点, 是基于职业化训练教学目的与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步骤呈现出来的。

3.2 职业化训练教学目的与目标

职业化训练教学目的与目标是改善大学生的职业心智, 明确工作目的和意义, 激发内在工作热情与动力, 树立良好的工作观念、态度、思维方式, 修炼良好的行业服务意识与服务精神;使学生深刻理解行业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则与要求, 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塑造与提升自身的服务形象与礼仪, 打造良好的个人与企业形象名片;全方位训练与打造相关的职业技能,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把事情做对做好;提升个人职业魅力, 学会影响和带动别人一起做事。

3.3 职业化训练教学模式

职业化训练教学模式注重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应培养的若干能力成若干能力模块, 从而构建课程内容模块, 以开展任务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块有观念篇模块:校园人到企业人;职涯篇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篇模块:如何完成你的工作;合作篇模块:如何与他人共事;形象篇模块:用礼仪塑造职业形象;求职篇模块:从知到行。

那么, 职业化训练教学步骤有哪些呢?

3.4 职业化训练教学步骤

姜大源老师在《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 (2008) 中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总结为6个不变的步骤, 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并认为“这6个步骤始终显性和隐形地存在于一切人的一切工作过程之中。”如果把6个变化的要素, 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 (服务) 、环境加入课程, 职业化训练教学步骤列表如下:

例如在信息处理能力训练中, 我们给学生定下的目标是:学会获取信息, 整合信息, 开发信息。任务为了解所需信息, 选择必要信息, 整合信息, 增强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两个案例及案例点评, 归纳任务中了解所需信息, 选择必要信息, 整合信息, 开发信息的关键点和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然后开始行动, 如活动之一“招聘信息 (含广告和新闻) ”剪报比赛, 要求学生以个体为单位, 举办“招聘信息”剪报比赛。时间历时一周, 个人独立完成。分享与评价由老师组织剪报评比以及展示, 每一个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进行。通过训练, 让学生感悟如何更好地收集相关信息, 如何筛选有用的信息以及进一步整理信息, 为创新使用信息服务。

职业化训练教学在向学生介绍并体验职业能力的时候, 采用以行为导向的形式, 每节课设置行为目标、行为任务、行为准备、行为过程以及行为分享讨论等, 同时结合职场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辅助分析, 对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锻炼学生职业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下面谈谈职业化训练教学对课堂教学主导因素的教师和学生所作的要求。

4 职业化训练对教师的要求

职业化训练教学, “首先就涉及到课堂教学方法问题, 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方法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的主体固然是教师, 但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方法必须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而定, 否则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由于职业化训练教学基于“职业化不是教会的, 而是感悟和养成的”这一教学理念, 因此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职业化训练的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而根据职业化训练教学的特点, 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调解者、组织者、创造者、促进者、监督者、指挥、教练。如在案例分组讨论中, 教师的角色尤为突出。

在案例分组讨论中, 作为调解者和组织者, 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协调, 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相互合作关系, 这为学生完成讨论任务做好组织上的准备。

作为促进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要讨论的任务, 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与人协商, 独立思考, 虚心学习的学习方式, 解决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作为创造者和监督者, 教师创造各种机会和宽松的学习气氛, 围绕“在训练中学习、感悟”的核心宗旨, 从而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和热情, 将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并引入到职业化训练学习中, 为他们拥有职业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指挥和教练, 教师在所讨论问题了然于心的情况下, 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症结所在, 并适时给予及时而到位的指导。

既然教师集调解者、组织者、创造者、促进者、引导者、监督者、指挥、教练多种角色于一身, 对于教师有怎样的要求才能顺利实施职业化训练教学呢?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需要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不仅要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 还要有行业实践的丰富经验。

从事职业化训练的教师更应具备专注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 专注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指的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将其作为终身追求, 正是有了这样的热情和追求, 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就会一丝不苟, 严肃认真。这种专注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也会给学生树立职业化榜样。

5 职业化训练对学生的要求

职业化训练教学既然“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 那么, 作为“在学习中感悟”、“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的主体的学生, 该怎样发挥自己的角色, 并最终使得职业化训练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呢?

首先, 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不断积累自我管理知识。充分体会每个案例, 认真完成每个任务, 提高职业意识, 培养职业素养。

第二, 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独立发现职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易于合作。积极参与包括积极同小组成员乃至班上其他成员或教师分享自己的分析思路、职场理念或职场感悟, 以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认真学习是指对待学习任务要一丝不苟, 对所遇到的问题要有穷追不舍的劲头, 做到不妥善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决不放弃。易于合作是指善于并热衷于同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与沟通, 以便分享学习心得, 共同进步。

第四, 学生要通过职业化训练的实际操练,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未来工作的热情, 培养自己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时时处处关注职业化, 思考职业化问题, 领悟职业化真谛, 领会职业化之“道”, 并最终将未来职业发展成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愿意为之终身付出乃至献身的精神追求。

学院管理系首先在本系开设职业化训练课程 (36学时) , 根据不同的专业, 教学内容具有专业针对性。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引入职业化训练, 对提高学生职业意识,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坚.职业发展与素质训练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9) .

[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M].2008 (3) .

[3]陈龙海, 李忠霖.职业技能训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1) .

[4]刘雪梅, 江斌, 胡建宏.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与训练[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12) .

[5]谢耘.成长从校园到职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 .

[6]马国全, 陈卿.从校园到职场[M].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8 (8) .

[7]《职来职往》栏目组.职来职往[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7) .

[8]闫治民.职业化, 生存硬道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9.

[9]理清.理清博客http://blog.ceconlinebbs.com/BLOG_liqingpeixun_2574.HTM.

[9]胡八一.柏明顿管理咨询集团顾问师http://blog.vsharing.com/pmt/.

[10]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 2009 (6) .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的探讨 篇9

实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客观上对其体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要承受机械的振荡、噪声的干扰;要经得住特殊气味及高温强冷的侵袭;要能在高、难、险的环境下完成高精度的生产任务,等等。这就需要未来的高职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体能,表现出与职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只有职业技术与专业体能相结合,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如果忽视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必然会大大降低职业技术学习的质量,影响职业技能的提高,甚至完不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体育锻炼对人的肌体具有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很少生病,对生产活动的适应性比一般人快,意志坚强。但是研究表明,一般的身体训练与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如一个工作10~15年,年龄在45岁左右的车工,尽管身体训练水平不高,单杠引体向上也许只能做3个,但他却能较好地适应一些临时性突击性的急、难、新、重生产任务,而一般的青年学生甚至高级运动员,却可能对之退避三舍。有些人认为具有一般身体训练水平的人也许能够更容易掌握专业技能,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一般身体训练只能满足职业工作的一般要求,与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为了顺利掌握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而言最为重要的专业体能。具体专业的身体活动部位是局部的、重复的、固定持续的,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各职业专业所需身体部位进行训练,能大大提高掌握技能的能力,提高专业体能,使身体的快速反应力、耐久力、注意力等得到提高,能更快地适应生产劳动,提高个人的生产效率。同时,专业体能训练可以预防一些职业病。长期在局部固定、持续的岗位或不良气味环境中工作,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发达而其他部分肌肉萎缩,产生身体疲劳性伤害和畸形发展等职业病。因此,根据职业岗位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身体训练,可使学生的身体发展成长与职业技能及职业专业体能的发展保持同步,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特殊不良环境影响的抵抗力。因此,在体育中开展实用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体能训练的依据和原则

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依据 由于体育项目较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对人体影响是不同的,各种职业对人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因此,应考虑职业技能的需要与对职业专业体能的要求,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适应职业专业体能与技能要求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用身体训练的目的。笔者认为,确定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依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姿势:坐姿、站姿、步行及身体活动部位等。(2)操作动作:快速、紧张或不紧张,大幅度或小幅度,对称或不对称等。(3)操作活动的性质:动作的准确性、精确性,动作的频率,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感觉器官的负荷,心理负荷和神经肌肉负荷,动作单调性,思维过程的紧张度和强度等。(4)对健康状况不佳和有缺陷的学生,最好根据具体情况编排一些专门的练习动作,如矫正操、康复体操等。(5)从主客观指标关注疲劳的程度和性质、注意力分散、感觉肌肉酸痛、神经紧张与头痛等。

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原则 (1)所选内容要有助于未来的专业人才提高实用身体训练的能力。(2)所选内容要能够达到提高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职业体能与素质的要求。(3)所选动作结构要与掌握职业技术、提高职业专业体能的需要相符合。(4)所选动作要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纠正职业工作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疲劳性伤害及畸形发展。

实用体能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所谓实用体能训练,即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强化发展重要的身体能力及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的稳定性,提高肌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所采用的方法是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动作以及根据职业活动的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基于此,根据不同专业选择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内容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在选择内容时,要突出实用性,即根据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专业体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开展教学。如需要耐心细致的财会、电器维修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练习;需要热情活泼的公关、导游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健美操、舞蹈等练习;对体形要求较高的宾馆服务、幼儿教育、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可选择健美操、形体操等进行练习。

其次,要突出补偿性,即根据职业劳动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具有保障、矫正功能和职业病预防功能的训练内容。如财会、家用电器等专业的工作长期静坐,低头含胸,胸部和心血管得不到发展,应选择跑步和健美训练等,弥补运动不足,锻炼心肺,矫正体形;装潢设计、电脑操作等专业,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神经能量消耗大,易产生心理疲劳,除加强全身性锻炼外,还可选择太极拳、气功练习等,以促进神经疲劳的消除。

再次,要突出合理性,即根据学生职业专业劳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部位。如对长时间不活动的部位,可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内容,对长时间屈缩的部位,可选择伸展练习的内容等。只有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才能使体育中的职业实用训练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体能、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索质的提高,增强社会竞争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针对一些行业职业人员的具体行业要求提出如下训练方法。

1.车工、铣工、模具工、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要求发展肩带、躯干肌和脚掌肌,发展平衡能力、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测力、注意力的专注。训练内容:各种走、左脚和右脚交换跳跃、体操棒、实心球、哑呤、爬绳、滚翻、头手倒立等。

2.电脑程序员、操作人员:要求发展腰背肌肉静动性耐力、手指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及反应能力。训练内容:300m跑、1000m跑、跳绳、体操器械练习、俯卧体后屈、篮球运球与投篮、在某一关节角度承受一定的重量、针对特制的固定物用力(推、顶、拉等)、按摩头部(发下、前额、太阳穴、耳朵、眼睛、脸部、鼻子、颈部)。

3.大小汽车驾驶员:要求发展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上肢和肩带肌肉静力性耐力、腰背支持耐力、各种条件下的反应力、注意力的转换能力。训练内容:哑呤练习、腰腹架练习、加速运球和听信号急停、左右手同时运球、听信号加速、听信号蹲踞等。

4.高空建筑工、高层清洗工:要求发展肩带肌和下肢肌肉、静力性耐力、前庭稳定性、灵敏性、在高空和有限地方爬楼梯、在爬绳和跳跃中保持平衡。训练内容:沿纵放、斜放、横放的梯子作攀爬练习、肘部练习、从不高处跳下练习、跳水、技巧运动等。

5.电子元器件流水作业安装工:要求发展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眼睛的抗疲劳性。训练内容:30m跑、按标记跳远、支撑跳跃、篮球变换方向及速度运球、传球、投篮、滑雪、按摩太阳穴1分钟眨眼、朝前看快速眨眼30秒、朝前看不动30秒(重复3次)。

6.电脑、电视、精密仪器维修工:要求发展手指灵巧性、上肢静力性耐力、平衡和一般耐力。训练内容:注意力游戏、准确性和灵活性练习、哑呤操、手指抓放铅球、五指支撑俯卧撑等。

7.数控机床操作员、控制台操作员:要求发展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协调性、准确性、腕力、躯干肌肉的静力性耐力、在紧张状态下完成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徒手操练习、体操器械练习、准确性及灵敏性游戏、篮球、手抓重物左右上下摆动练习、听信号变换方向跑。

实用体能训练课程的设置

根据高职院校的学制特点和教学周期安排,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置模式,在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和校际互认学分的条件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将更加便捷、可操作性更强。

模式一:“2+1”模式。在开设一学年体育选项课(学年制)或“基础课+选项课”(学期制)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三、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形式(类似于专业实训课),修学一个学年或1个学分,主要进行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模式二:“3+1”模式。在开设三学期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四学期体育选修课(任选)一个学期或1个学分的形式,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模式三:“1+1”模式。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每学年第二学期实施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

模式四:“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以校际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

模式五:“短期实训”模式。利用短期培训、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途径,对准职业人开展短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聂辉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全面发展+特长”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9).

[2]张丽娜,等.三种行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2).

[3]伍学明,常莼.试谈中专体育课程及教学定位[J].体育教学,2005,(4).

[4]缪本海,周洽.在新时期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7(2).

[5]胡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高权德.职业教育应注重适应性从业能力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2).

[7]崔树平,周月红.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验与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职业生涯训练营 篇10

WTA是世界女子职业网球的管理组织, 也是世界著名的女子体育组织。目前有来自92个国家的2 500多名注册球员参加巡回赛在全球33个国家中组织的54站比赛以及4站大满贯赛事, 赛事总奖金额超过1.18亿美元。随着WTA赛事逐步发展, 世界女子职业网球运动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态势。在三盘两胜或五盘三胜制的比赛中, 每场比赛耗时长、耗能强。通常一场女子比赛时间均在1 h以上女子网球的较量如今已发展为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的综合体能较量。

网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目, 并具有间歇性的高强度、高密度的运动特点。其项目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因此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网球比赛中, 双方运动员都是靠角度来调动对手, 运动员必须快速反应、移动到位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击球质量。若体力不支, 在击球时跑动不到位, 回球质量差, 比赛过程中易处于劣势地位。可见, 体能是保证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基础, 体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发挥。

1.1 女子职业网球对体能的新要求

目前, 女子网球的训练和比赛基本与男子网球达到同步发展水平, 并向体能、力量主导型过渡, 为适应国际女子网球发展趋势, 现在女子网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力量大、灵活性增强、速度快, 人体力学的合理运用也使得击球力量变得更大。现代女子职业网球表现形式可概括为4点: (1) 力量已成为一项战术武器, 已贯穿在当今女子网球比赛中。 (2) 快速判断, 可以反映出一名选手的技术和对网球的认识水平, 是队员合理运用战术和抢占先机的必要条件。 (3) 选择最佳的击球, 一般来讲, 发球和正手击球是运动员的两大法宝。 (4) 打法更全面。运动员常常要在在1年中在不同的场地和环境下进行比赛, 迫使其具备充足的体能作保障, 可见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中体能的重要性。

1.2 女子职业网球项目赛程安排特征

女子职业网球比赛具有场次多、时间跨度长、举办地点广等特征。在WTA赛事中场次多是指1年共有2 501场比赛, 跨度长指持续1年的时间跨度, 举办地点广指要在33个国家内巡回, 可见对女子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多么的高。

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想要获得高的排名好的成绩就必须科学安排自己的赛程及比赛过程中的体能, 每隔1 d或2 d就会有一场比赛, 越是到比赛后期越是对体能、技战术、心理智能的严酷考验。所以在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中对体能的要求和短时性恢复也越来越高, 更充分的诠释了体能在比赛中的基本主导地位。

1.3 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供能特征

网球运动运动强度较大, 是由一系列连贯的爆发性动作组成的, 在约1 h左右需要不断的跑动、挥拍击球, 做动作需要在短时间内、高强度下不断的运动, 网球运动供能属混合型供能, 单一的功能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 对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是个考验。根据ITF官方数据统计, 一场赛事大约70%的时间需ATP-CP供能, 20%的时间需糖酵解供能, 10%的时间需有氧系统供能。因此比赛过程中主要以ATP-CP供能为主, 糖酵解功能为辅, 有氧系统功能为补充的综合功能方式。

在做不同动作时, 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供能有差异, 如做突然性的跑转和击球时, 多为磷酸原系统供能;在超过10 s的多回合抽击球过程中, 是糖酵解系统供能;在回合间短暂休息时, 以有氧功能为主, 网球在赛中相持阶段以糖酵解供能主导, 运动间歇主要由有氧系统供能为主, 在此阶段机体排除乳酸, 开始恢复体力。所以, 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三大供能系统需协作运转, 在日常训练中, 需重视训练每一种供能方式, 在比赛中才会运用自如。

2 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2.1 体能训练设计与赛事需要一致性特征

女子职业网球赛事横跨五大洲贯穿30多个国家及地区, 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全年赛程, 而体能训练也要结合赛事需要来设计, 遵循竞技需要原则。虽然每个运动员会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年度赛事, 但想要获得理想成绩就必须遵循周期安排原则, 使训练与比赛更好的衔接, 这样才能保证在重要比赛中呈现良好的竞技、体能状态。

由于高频率、高强度的赛事安排, 体能训练也是以赛代训, 赛训结合的模式进行, 通过参加比赛来刺激机体从而适应竞技状态。如果运动员要在顶级赛事中获得绝佳竞技状态, 则需在赛前一周内调整符合比赛时间、地点、气候、强度、频率等因素的状态。运动员大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获得可通过内外因素控制, 如主要安排适时恢复性训练, 观看回放视频分析对手技战术特点, 制定相应的技战术等, 科学合理的安排比赛中的技战术及体能。

2.2 专项体能训练与女子运动员生理特征相结合

女子生理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 如具有生理周期为28 d的“月经”变化, 月经会对运动员的情绪、体能、技战术发挥产生影响, 如遇到重大比赛, 为了不影响比赛, 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推迟月经期, 协调好比赛和女性生理周期, 使运动员发挥正常水平。

另外, 网球运动主要靠人体核心力量及下肢力量发力, 在做起动、急转、变向、制动等动作时, 要求力量、速度、协调、反应等全面身体素质综合作用, 从运动生理角度上讲, 相同身材条件下, 男子较女子力量强20%, 女子的肌肉比重及质量也低于男子。如决定下肢蹬转的爆发力的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 比重、质量都较男子差, 从而决定了抽击球的最大力量。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对女子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 要把训练和女子生理特征结合起来。

2.3 体能训练与恢复训练相结合的特征

训练应当有一定的强度, 才会对身体造成刺激, 从而产生训练效果。训练后产生运动疲劳也是正常现象, 需要恢复训练来调整机体反应。只训练不恢复, 不会有好的训练效果。科学的训练是把训练和恢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训练后要适当的放松, 采用物理、生物学或营养学等手段让身体补充能量, 才会有精力进行接下来的训练。一般来讲, 恢复训练的最大强度为日常训练的70%~75%, 训练时间越长, 恢复时间越长, 恢复时间与训练时间成正比。

在恢复训练中, 主要以小强度训练为主, 并结合女子生理特点及网球比赛特点进行安排。如女性运动员在生理期, 要注意降低强度和避免锻炼腰腹力量。在比赛时, 要利用好每分球、每局之间的20 s间歇, 换边时1.5 min间歇时间。女子网球运动员要形成利用比赛的间歇进行恢复的习惯。

3 结语

由上文可知, 在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体能训练体系中, 要合理安排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 要把体能与技战术、心理等有机结合, 要科学安排这些训练内容的比重, 制定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但要注意的是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确定要因时、因赛而定, 要把思想素质训练贯穿在训练的始终, 以便使网球女子队员在比赛中保证充沛的体能, 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卫星.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3.

[2]赵志英, 郑晓鸿.对“体能”的探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 :44-46.

职业生涯训练营 篇11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考核评价;信息反馈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随着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这句话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件盛事,也是一件大事。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对职业教育近些年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成果的检阅。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009年的天津大赛,江苏烹饪代表团六名选手参加了本届烹饪大赛的所有十二个项目竞赛,是全国参赛项目最全的省份之一。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获得六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得奖数又获全国第一。

实践教学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创新技能大赛的训练体系,深化技能大赛内涵,探索技能大赛训练的新模式,构建以大赛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选手个性发展的技能大赛体系,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推动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教学改革,促进技能大赛训练水平的提高,就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谈一点认识。

构建创新型训练体系

1.创新型训练体系的建立

技能大赛的训练体系的设计,关系到训练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最后技能大赛的结果。传统训练体系的设计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训练计划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但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实行一刀切,忽视了选手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二是重视选手基本功,但实施过程中往往与训练实际脱节,训练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突出。为促进选手个性发展,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创新技能大赛的训练体系十分必要。

构建创新型技能大赛训练体系的关键是在原有基础上,尊重选手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每位选手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选手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协会、赛事组委会的合作关系,缩小或避免技能训练与大赛实际的距离。实现这一目标技能大赛训练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按照选手初赛的基本能力培养层次,将训练划分为专业操作基本技能、创新技能和个体差异性技能三个部分。其中专业操作基本技能训练体现在各项目规定品种所必须的基本技能、行业的基本规则;创新技能培养体现在选手要有拼装、嫁接、移植、转换的能力;个体差异性技能培养则体现在具体项目、具体作品上,以满足选手个性发展的需要。

专业基本技能依照各项目对选手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重点加强参赛项目规定品种的练习,特别是基本功、操作习惯是否符合大赛规则,主要通过定时强化训练组织实施,为选手构建起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平台和执行行业规范能力习惯平台,培养各选手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

创新技能依照各选手参赛项目所应具备的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分别规划设置各选手的具体参赛品种,为选手构建适合大寒、适应大赛的作品选择平台,主要通过同类作品的拼装、以往获奖作品的嫁接、美术绘画作品的移植、不同作品的转换,让选手系统认识专业综合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选手参赛作品现场制作的能力。

个体差异性技能通过选手初赛情况,根据确定的参赛项目,发挥选手个人的专业特长,避开个人的专业能力弱点,结合具体作品和作品制作细节,为选手选定参赛作品并设计制作程序,为选手开辟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充分满足选手的个人爱好和需求,促进选手个性发展,使选手个人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

2.创新型训练体系的具体措施

将完成参赛作品所有环节融入训练的所有环节,根据创新型训练体系,围绕大赛规则和预定目标,参照餐饮行业的卫生、质量标准,确定规定品种和自选品种的训练时间的分配。各项目的具体要求标准和作品的设置,除规定品种的基本功外,作品构思、装饰、初加工准备的难易程度、作品的完成时间,都应该根据各选手具体情况和领悟能力安排相应的训练时间,集体训练时既要训练基本技能,又要训练完成作品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性技能,将大赛的各个训练环节直接融入确保参赛作品完成的所有环节。

3.教练是实施创新型训练体系的保证

加强集训队教练队伍建设是完成各项训练指标的关键。一方面,加强“参赛型”教练队伍建设,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练参加或观摩各种技能大赛制度,鼓励教练深入各类行业的技能竟赛第一线,在行业之间有序流动,积极参与行业的展演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师”;另一方面,大量聘请行业的知名大师、历届的评委、国际获奖选手承担训练指导工作,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家智囊团指导队伍。

4.实训场地是完成创新型训练体系的前提

各学校都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高起点地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利用率高、辐射力强的一流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大赛集训要充分利用各学校的实训基地资源改善训练条件,让选手有一个真实的训练环境,实施大赛情境训练,实现与大赛现场的“零距离”对接。

尊重选手个性发展,培养选手的创新能力,把个性训练、创新训练的实施过程融入到技能大赛训练的全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参赛作品确定方式,扩大参赛作品的可选择性范围,因人选择,进一步促进选手的个性发展。通过建立选手训练档案,让选手边训练边总结,以成果促训练,定时定量实施训练,与大赛“零距离”接触,在培养和锻炼选手综合操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激发其创新、创造意识,进一步提高参赛作品创意能力。

完善实用型训练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技能大赛训练特色,大赛训练考核评价是反映训练质量、检验训练效果的主要手段。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公平、公正,突出可操作性和可评定性,更要激发选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使选手练有动力,做有目标,促使选手发挥个性,突出大赛训练的特色。为此,在设计大赛考核评价体系时,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强调能力本位评价

尽可能在模拟、仿真和全真的训练情境中进行评价,力求使能力评价方式接近大赛实际情境,尽可能反映作品的创意和亮点,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与大赛规则一致的原则。

2.突出选手个体差异性技能的评价

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选手的个性发展,把选手平时的动手能力、初赛时作品完成情况、训练初期作品与评价作品对比情况以及个人技能特长等作为评价内容,对作品定型改进不多与作品还没有定型的,或者根本没有作品的选手,要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进行评价。抓住选手训练中的亮点充分鼓励激发选手的潜能,鼓励和支持其发展个性和特长。

确立人本型训练管理体系

1.抓组织建立,促计划落实

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大赛训练管理网络,网络管理要分层次,各层次均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训练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训练专家组负责作品确定;训练教练组负责具体实施。要建立一切服务于训练的辅助系统,辅助系统要分线服务,训练原料保障组保证大赛训练的各类原材料;训练生活服务组要保障教练、选手生活后勤服务;训练心理辅导组要全程跟踪进行心理调整。要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多个不同阶段的技能大赛训练计划和方案,建立例会制,听取、检查计划实施和训练情况。适当的开展异地集训模拟大赛场景。

2.抓规范训练,促“双百”实施

从2009年开始技能大赛实施前后场评分制即“双百分”制,因此,训练组要认真研读大赛规则,始终树立训练等于比赛的观念;对选手要分项目,进行大赛规则人人口试过关;每次训练都要按大赛规则记分、评定;训练中选手完成作品超时要拍照存档,下次对照比较,建立参赛作品的个人档案。注意细节处理,培养良好习惯,主要训练选手制作过程原料是否浪费、过程是否符合餐饮行业卫生标准、动作是否规范。训练的时还要注重选手作品制作的过程管理,及时总结提高,看选手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制作程序是否合理、备料色彩是否合理。

3.抓教练绩效,促集训效果

训练要建立教练晨会制,使每位教练都熟悉自已训练项目与内容,晨会上总结昨天、研讨今天、准备明天。教练实施轮流主持制,明确训练职责,使得个个都有担子。训练要坚持进行每周交流制,互相交流共同商讨。每周请专家到集训点评点,教练要认真记录,并与专家分项目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4.抓常规考核,促能力提高

训练过程要实施训练签到考核制,既强化了对选手的纪律约束,又提高了参赛能力,要落实队员晚间查房制,确保了选手绝对安全。同时要注意大赛的所有相关信息,关注并参观同时期全国各地行业大赛。关注竞争对手赛区的信息,保持信息对称。关注近期各类烹饪比赛的获奖作品。

5.抓团队建设,促和谐氛围

训练所有工作都应该鼓励在前,措施在后,队员之间要互帮互助,要保持训练热情。要抓训练瓶颈的突破,及时进行交叉练习,调整训练项目适当放松训练心理。要构建信息畅通互动频繁的专家平台,参赛品种确定实施三步走方案,亮点放大、创新肯定、调整及时。教练能真抓实干,引领模范效果就好,才会出现师生互动无界限,才有全队都围绕大赛目标勤思考氛围。

建立服务型训练信息反馈体系

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基地训练、校外模拟、单项训练、原材料准备、操作过程训练、行业标准达标训练等各个训练环节,出台相关管理规范,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

建立技能大赛训练效果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由行业专家、集训队教练、学校专业教师代表组成的训练交易质量信息反馈和监控组织系统,为技能大赛训练效果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提供监督和保障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专家信息反馈系统

由聘请的行业专家定期对各参赛品种的训练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反馈训练信息,提出改进意见。

2.建立教练员信息反馈系统

通过定期召开大赛训练工作例会和教练晨会,了解各选手训练效果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收集进一步完善作品质量标准的意见,鼓励教练员打破分工界限、品种划分的框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反映训练信息,提出训练工作建议和意见。

3.建立集训学校专业教师信息反馈系统

鼓励集训学校专业教师随时以各种方式反映训练实施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围绕实践训练工作提出各种建议、意见;训练队要定期召开集训学校专业教师座谈会,了解训练现状,收集训练信息,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的措施。

4.建立选手信息反馈系统

首先,各参赛品种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选手担任信息员,选手信息员在教练组长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参与训练评议,定期反馈意见;其次,承担集训的学校定期召开选手座谈会,了解教练的指导情况,收集选手对训练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和对教练指导工作的建议、意见。

5.定期开展训练专项工作检查

定期组织上级领导、行业专家,按照大赛的赛事要求和规则,进行全场真实性模拟比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职业中学英语听力训练探索 篇12

一、“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弗里斯说:“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亚里山大也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有90%,能听懂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由此可见,“听”在英语诸多的交际功能中占主导地位。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各种媒体的广泛使用,听的素质变得日益重要了,但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阅读,说和听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学生听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被忽视。在完成了六年英语学习的高中毕业生中,英语笔试能力卓而不凡的不乏其人,但每当听别人说英语时却是一头雾水,糊里糊涂。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听力训练,注重并加强听力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二、中学生英语听力训练中遇到的困难

(一)语言上的困难。

所听的材料中出现新词、新句型和新语法现象,或者由于连续、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等而使词句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引起听的困难,克服这种困难最初可通过分析性听力练习来解决。

(二)内容上的困难。

学生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但却不能听懂内容。所以教师要将听力练习配以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学中注意介绍文化背景。

(三)心理上的困难。

中学生听英语的潜在困难属于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因此过分紧张。学生在听的时候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而不是已听过的。

三、听力训练的一般方法

(一)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英语听力经常化。

课堂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在一篇课文的Dialogue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出示一幅画着漂亮自行车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说: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a bike.)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即使学生不看书,也能容易听懂对话内容,从而增加了学生在课内接受听力训练的机会。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最基本、最简便、最实效的形式,教师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学生听英语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提高听力的信心。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因此,培养学生对“听”的兴趣,是进行听力训练的前提。

2.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尽可能做到用流利得体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教师的言辞,学生都会效仿,甚至于教师的发音、语调及表达方式。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加强业务修养,用流利、标准的课堂英语口语组织教学。

(二)合理设计听力训练方式,使听力训练规范化。

中学英语听力训练方式很多,主要包括听音辨音、听写、听说对话、听力理解等。

1. 辨音训练要随时随地进行。

方式一:让学生找出所听到的元音读音相同的单词。如:/e/bed, bike, bad, bus。方式二:让学生听几组句子并找出每组句子中不同的部分。如:They like reading./They like cooking.方式三: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句子,然后让学生听几组句子,最后让学生选出与教师所读句子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

2. 听说对话训练要抓平时。

听是理解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因此,中学英语训练的第一步是如何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要重在培养他们用英语自由表达的习惯,要抓平时。

3. 听写训练要抓反复。

听写是最朴实、最简便的听力训练方式,也是提高听力水平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一种限时性强、输入量大、需要高度集中一个人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一个人所有语言知识的脑力劳动过程。听写要作为一种固定的日常练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写习惯,当然听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简单的词组开始,逐步过渡到段落和全文。

4. 理解训练要抓突出。

听力理解包括对句子和文章的基本事实的认定及文章相关内容间逻辑关系的推断,是听力的高级表现形式,必须要常抓不懈。尤其在听力过程中,要抓重点、抓突出,让学生对听力有足够的重视。

(三)遵守听力规律,使听力训练科学化。

英语听力是一个“细活”,需要付出一定时间才能提高。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规律,对症下药。

1. 明确目的。

在做听力练习之前,特别是听力材料是短文时,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要做什么,让学生了解语言材料的背景,然后浏览题干部分及答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2. 掌握技巧。

在训练听力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听法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其自信,然后要告诫学生不能因为一两个单词没听懂而患得患失,要抓住关键词,抓主要线索,抓整体,还要让学生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尽量记录下材料的基本事实。

3. 精心选择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的难度适宜直接影响学生的“听”的积极性和听力效果。教师应选择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系列材料,可以先从辨音入手,然后逐步过渡到短句、长句、段落及篇章结构,再结合新教材的特点,选择语言规范、交际性强又符合英美文化和习俗的语言材料。

4. 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使听力训练个性化。

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习惯于将听到的一切都翻译成汉语,人为地增强了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英译汉、然后再到汉译英的环节,从而跟不上速度,提不高效率。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减少心译过程,使学生把听到的或自己表达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听力效果的主要一环,同时要教育学生不要把一切都翻译成母语。

上一篇:国际秩序下一篇:成就一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