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测评(精选12篇)
职业生涯测评 篇1
职业能力测评在鉴别因材施教、人才选拔、就业指导等方面具有咨询、鉴定和预测功能的一种测量工具。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要根据职业能力测评,选取最适合的员工。该标准无论是对被测人员还是参评人员都很重要;职业能力测评可以进行客观的判断。随着全球化程度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对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要求。系统推进职业教育的重点从“职业技能培训”转向“职业能力开发”“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向“职业能力测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传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是建立在斯尼登等在20世纪初提出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基础之上的。在宏观上它强调职业能力的开发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微观上则按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使职业能力开发具有可操作性。事实证明,对具有确定性、重复性和可分解性的职业技能。社会效率主义的职业能力开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暴露出缺陷。
1 学生职业能力测试简称PISA
PISA是北京职教所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合作的国际职业教育最新研究项目,开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研究。是国际著名职业教育家、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创始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创始人费利克斯?劳耐尔教授和北京市职业教育所负责人赵志群博士主持的“职业能力和测评”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课题,全市有6所高职学校,2所技校参加。我校是该项目研究组长校。2009年第一次组织中高职二年、三年级210名学生和9名教师参加测试;2010年第二次组织中高职二、三年级280名学生参加测试。
职业能力测评项目是对职业教育水平的比较性研究,是劳耐尔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开发的成果,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找到衡量学生学习效果与职业能力的差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这一能力测评方案不但符合认知规律,而且满足职业发展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及其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比较,为职业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实证基础,并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支持。
1.1 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方式比较(见表1)
1.2 现有测评方式的问题
现有的评价方式中等级考试的理论和实操是否能够准确的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电工专业的学生。
现行考试评价方式的缺陷是只能评价学生现有的专业能力,而不能测量学生的发展能力、职业设计能力。
2 用来测评职业能力的测试任务
职业发展性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从学生给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得出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的发展状况。通过评价任务,对测评职业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原则上,测试任务给考生提出了一个从前没有完成过的问题情境。
测试题是开放的,考生给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任务1
情境描述
位于偏远的无人值守铁路道口需要添加信号设备以保证安全。拟在这一铁路道口处的铁轨两边现有标志外再添加一套信号设备。
铁路道口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给照明和控制装置提供能源的是24伏直流电。离道口最近的公共电源相距2 km。
每小时都有两列火车驶过这一单轨路段。火车最高时速为80 km/h。
任务:尽可能为再添加的新型设备制订一份完整的文件。
请你全面详细地陈述你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3 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
3.1 直观性,展示
在计划和准备阶段,技术工人能够通过描述、图纸和草图条理清楚地、有结构地向委托方展示工作任务完成的结果,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3.2 功能性
功能性显然是评价所提出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标准。功能性是指使用工具的专业能力或者脱离情境的学科系统知识以及专业技能。
3.3 使用价值导向
职业行动、行动过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总是要以顾客为导向,因为顾客的利益代表了工作成果的使用价值。
3.4 经济性
职业工作将解决方案放到整个工作情境中考察它的经济性,还必须事先考虑到未来可能产生的后续成本。
3.5 企业流程,经营过程和工作过程导向
该指标涉及企业等级结构中的上下游环节以及生产链中的上下游环节。这一指标对于以企业网络和企业间组织的生产过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3.6 社会接受度(社会相容性)
社会接受度主要涉及人性化的工作设计与组织、健康保护以及其他超越工作本身的社会万面。也要考虑到解决方案对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3.7 环保性
环保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多大程度上使用了对环境无害的材料,以及在完成工作任务时工作设计多大程度上符合环保性的要求。节约能源和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在解决方案中也必须考虑到。
3.8 创造性
创造性是评价解决方案的重要指标。创造性来自于为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完成任务留下高度的设计空间。
4 能力水平层级
在PISA研究的背景下在职业教育领域内,将能力水平划分成4个等级
完成测试任务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相应的分值:
4.1 名义能力或基本能力
这是职业能力水平的第一层次,要求学生具备表面的、概念性的知识。在专业术语的理解上,只要求他们可以在日常口语中自如地运用即可。
4.2 功能性能力
在这一阶段的能力水平上,使用专业工具的技能是以所需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但不要求理解其相互关系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意义。
4.3 规划/过程性能力
职业工作任务与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息息相关。完成职业工作任务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性、顾客导向和过程导向等方面。学生要具备职业质量意识。
4.4 整体设计能力
该阶段要求学生将工作任务放到整个系统中去认识,注意到任务的复杂性,要考虑到多样化的企业和社会框架条件以及对于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各种不同要求。工作任务的完成被认为是在权衡不同利益与使用己给技术可能性之间做出的一种妥协。这里就要识别并测量出学生的设计空间。
5 测试方法
在为期两年的试点项目中,将采用随机交叉调查式的设计方案进行纵向调查。为了能对职业能力进行真正的测量,通过随机方法给培训生设定两个前提条件。针对这两个条件,人们编写出两套难度和结构完全类似的测试题。一个学年之后,考生再解答另一套题。采用了这种交叉设计,能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又不会使用一模一样的套题。
6 评分方法
要集中组织一个由大约20名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分团队进行判卷工作。这个评分团队由电气技本信息技术职业领域的学校专业教师组成。对评分人进行评分方法的培训,以使评分人对考生答案的评估结果尽可能接近或一致,确保尽可能高的评分信度。教师独立评分。答题纸上没有考生的姓名。
7 选择参加大规模调查的被试以及实施大规模调查
抽取2006年、2007年入学的学生,让两组学生在同一测试时间点参加测试。该测评可实现质的纵向研究,可以测量出一个培训学年内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承诺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当项目进入到第二阶段时,对2007年、2008年入学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测评。此时,2007年入学的学生已接受了两年半的学习。第二阶段的测试能测量出2007年入学的学生在一个培训学年内,每个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承诺是否有所提高。
8 项目测试结果
第一年测试结果:(1)我校教师组测试结果:平均分32.09分,与德国教师测试结果(28~30分)相当。(2)二年级学生组测试结果:平均分10.97分。其中47位学生达到能力水平第一级“名义能力”,其中6位学生达到能力水平第二级“功能性能力”,学校类型与年级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布情况(百分比)是:低于德国学生的水平。
9 项目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9.1职业能力的发展
9.2 学生层面
(1)中国学生的积极性高,认可度高。虽然学生的测试成绩较低,但对这样的测试非常感兴趣。原因为测试题很新颖,与实际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学生的知识面窄,并且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3 教师层面
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但是未能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9.4 教学模式学科式教学体系
PISA测评方式的优势:
(1)评价指向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这些考试评价方式形成了相应的能力规范,而不是根据所学习的课程来制定。有效反映测试学生的能力水平,报告解释可读性强:有具体的信息,因此可读性强。能力测验则给出了能力状况图,分别详细给出测试学生在每个分维度以及综合维度上的得分、等级、百分位数、得分的文字,即直观又有文字说明。
(2)评价具有“透明度”由于考试评价方式预先予以明确陈说,因此评价人员、被评价人员或第三者都事先清楚了解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水平。
(3)所有的操作规范要求都应满足。且拓展了知识面,要求学生考虑更多的相关事项,如经济性,环保等。
(4)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评价要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情境与方式相接近。更好的贴近实践。
(5)规范性参照评价。而不是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评价时将学习者的考试表示与事先制定好的能力规范相对照。
(6)个别化的评价。评价完全个别化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10 教学模式的改进
从测试结果的思考、分析,教师在实验、实践上进行教学研究,开发很多、很好、很有实用价值的项目,不仅丰富了理论教学的内容,不断创新,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环境,进行教学改革。
10.1 补充完善评价方式促进一体化教学课题完成
在高级工一体化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现状和所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开发了机床控制和电子电路焊接、调试、模拟电梯平层停车开关检测控制、液压阀位置反馈检测控制、七段码、计数器输出显示控制—PLC输出程序设计内容等十个课题。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
电工1175班,起初是全校电工中级工组最差的班级,整体很混乱,班级的风气非常差。在实习中开发项目完成电源制作、焊接等工作,在评价细节上下功夫,发现每个学生在不同指标中的闪光点,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力争上游的进取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热情都集中到了课题的完成和学习技能上,认真完成实习课题的内容,为提高教学开拓新路。
10.2 试点项目成果
(1)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可以通过个别和协作的方式评价学习者的能力发展。(2)从评价结果得出学校组织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教学。(3)为学校和教学的质量发展做出贡献。(4)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成就鉴定。(5)促进校企合作。(6)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在教育标准下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7)促进并且推动工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进一步发展。
11 结束语
积极转变观念、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测评方式,要能够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职业院校考试改革必须从传统学科本位考试中跳出来,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抛弃传统的评价方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测评方式 ,切实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把精力转移到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训练上,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淡化理论考试、突出实践技能考核。要把职业能力的非技术方面和不可预测的方面都概括进去,综合能力观侧重于职业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职业活动的过程。从而使能力标准真正体现了特定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整合。因而,避免能力的局限,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境联系起来,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试。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职业能力测评方式的研究,系统推进职业教育的重点从“职业技能培训”转向“职业能力开发”“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向“职业能力测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通过参加北京职教所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合作的一个国际职业教育研究项目学生职业能力测试,总结比较,促进教学。
关键词:职业能力测评,评价指标,职业能力
职业生涯测评 篇2
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是认识自己,这也是职业测评最关键的价值所在。与其他认识自我的方法(如自省、他人评价等)相比,职业测评尽量摈弃主观色彩,以其科学、客观的形象独树一帜:严密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使得测评内容对内在心理活动的推测和解释具备科学性,而其质量指标更为测评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在帮助个体挖掘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职业测评还可以指引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测评结果帮助个体看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及内心偏好,而这些都是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有些职业测评甚至直接建议受测者适合的职业类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参考。
职业生涯测评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网络;职业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74-03
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甚至是国家的未来。在当代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但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自觉而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当今网络发达、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小视,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能力也今非昔比,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各种招聘信息、面试技巧、行业资讯等等,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身的职业测评,为择业做好充分准备。
一、大学生职业指导概述
1、大学生职业指导定义
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职业指导,其实就是就业指导,它是一种给被指导者(求职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选择职业的活动。广义的职业指导,则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发展道路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它以大中专毕业生和正在寻求职业岗位变化者为主要对象,以当事人的学力、体力、人格、工作经历、职业意愿与不同职业对劳动者的不同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规划发展意识,并为其准备就业、选择职业以及在职业中如何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为被指导者提出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或更加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与发展的活动。
简单来说,职业指导是指为求职者在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等方面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2、大学生职业指导作用
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大学阶段是个非同寻常的时期,它处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启蒙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实施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找到人生的真正使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继而展开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同时,大学生职业指导已成为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双向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黄金状态。可以说,职业指导工作是高等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力措施。
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与职业价值观,掌握正确的就业方法;二是帮助大学生正确有效地认识就业形势和职场生活,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进行正确自我定位;三是引导大学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并付诸行动;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大学生职业指导内容
就业指导不仅仅只是在大四的时候针对毕业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应该贯穿了大学生的整个学生生涯。也不仅仅只是开几场讲座,上几节就业指导课就可以的,需要进行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设计,应该针对不用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这样才会达到职业指导的真正目的。
横向来划分的话大学生职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指导、政策导向指导、需求信息指导、职业观念指导、择业心理咨询,也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择业观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形势指导、就业心理指导、择业技巧指导、适应社会指导等。
纵向,以时间序列为划分依据的话,职业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一年级要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二至三年级职业指导重点在“创业指导”;四年级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工作单位。
二、职业指导新途径——网络职业测评
1、大学生职业测评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正如俗语所说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现在是男女都怕入错行,因为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如果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那么这就好比对于没有航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而怎样才能选对职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认识自己。
职业测评是一种了解个人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方法或工具。准确地说,职业测评是应用到职场上的心理测量,它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对人的基本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兴趣、性格、气质及价值观等进行测量与评估,分析受测者的特点,再结合专业或工作特点,助其进行职业选择。
实施职业规划测评要着眼于启蒙早,目前很多高校是通过购置专业软件对刚进校的全体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测评,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比较优势及职业发展路线;同时网络中各种职业测评网站、软件也是种类繁多,大学生可以在相关网站中有选择性地进行职业测评。
2、网络职业测评现状分析
除了各个学校自己购买的专业测评软件外,网络上可供大学生进行职业测评的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种:免费的和收费的。免费测评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很多小的测试题,分别针对不同的测试内容,划分比较细致,多在一些招聘网站上存在;第二种是在线进行系统测试,题目主要采纳或者借鉴成熟的测评量表,答题完后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基本上都是一些专门做人才测评的网站;第三种是提供具体量表的下载和分析方法,然后自己动手去算。
从表1的一些资料可以总结出关于网络职业测评的发展现状。
从测评题目来看,有的是直接采用已经成熟的量表,如卡特尔16PF量表、MBIT量表,这些量表和评价依据是为广大学者所接受认可的,可信度高;有的是网站或者专业测评公司根据一定理论方法自行设计而成的,或者对以往的量表进行改良,具有相关知识版权,但未能被广泛接受与认可。
从题目回答形式来看,丰富多样。各种测评多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如李克特量表式选择、二选一、图片选择等;如一苇风格色彩测试,就是结合色彩心理学,通过四种颜色的图片结合文字让测试者进行选择。
从测评内容来看,有针对个人的性格类型、职业兴趣、价值倾向、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系统测试,并根据学生自选的测试结果,为其提供客观全面的分析和发展报告。
从题目数量和所需时间来看,不同测试的差异较大,少到十多题,多则上百题,相对应的测试时间也有所差异。
可以看出,大学生可以利用的免费网络资源是很丰富,因此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免费的资源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较为适合的行业或者职业。从上述统计资料来看,网络职业测评的类型也是名目繁多,测试题目和测试时间也各不相同,差异较大。通过测评,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对自身性格和优缺点有一个重新认识,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指导。
表1:免费网络职业测评的网站介绍
3、网络职业测评优势
首先,网络职业测评的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后台分析,不需要学生读懂的复杂的量表,只要在网上根据所列的题目选项进行选择,计算机就会自动分析出结果,非常方便快捷。相对于传统的职业测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可信度大大加强。网络测评的结果可以帮助确定求职或者职业生涯的大致方向,测评题目设计的目的是帮助被测者发掘对于职业的期待、个人专长以及职业满意领域等。也就是说,根据测评分析报告,大学生可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职业兴趣是什么,比较适合做什么。
其次,现在网络职业测评已经划分非常详细,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从而更加详细地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搜寻起来也简单方便。
最后,学校购买的测评软件一般提供给学生免费使用,网络职业测评也大多数是免费的,这一点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如果在自己的简历后面附上一个职业测评报告,可以让HR更加全面地了解应聘者,增强竞争力,目前网络测评结果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少企业在面试的时候,会让应聘者进行类似于职业测评的测试,如果事先接触这种类型的测试,就可以坦然接受,不必刻意掩饰。
4、网络职业测评注意点
要注意的是,职业测评仅仅是一个工具,用得好会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可能误入歧途。所以,清楚地了解这些测评,掌握恰当的使用方法,以良好的心态看待测评结果,这些是进行测评前必要的准备工作。更需要说明的是,再好的职业测评也只是给出一份结论性的分析报告,并不是“盖棺定论”式的准确结论。进行测评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测评而测评,也不应是为了得到一个与个性匹配的职业名称而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主要是指导进一步探索、激励以后的学习和提高。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网络的资料纷繁复杂,大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一些正规的网站和渠道,选择科学的测评方式,切忌有病乱投医或者对号入座。网络上也存在一些伪科学的测评量表,其设计缺乏科学的依据,更有甚者完全是胡编乱造毫无依据的小游戏,选择这些方法只会误导测试者。
三、结语
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职业测评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网络科技时代,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职业测评,是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如何更好地得到这位“网络参谋”的指导,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重视。大学生根据网络职业测评的资料对自己有了比较全面地认识后,应设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更重要的在于实施计划,知易行难,贵在实践。所以大学生应先认识自己,尝试进行职业测评,再做规划。
参考文献:
[1]赵北平.大学生职业指导方法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岚.浅谈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J].中国外资,2011,(7).
[3]吴海雄.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赵康太.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黄永涛.关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7).
[6]骆洋,刘金石.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9,(19).
[7]王珏,吕迎蔚.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8]蔡开贤.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做完职业测评后,她更加迷茫? 篇4
小思, 女, 21岁, 名牌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 对自己的未来一直感到非常纠结。在老师的建议下, 她在学校的就业网上完成了职业测评, 没想到测评结果让她更加迷茫……
为什么测评的结果完全不像自己
小思一走进咨询室, 就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她拿出自己前几天刚在学校网上做的M BTI性格类型测评报告, 问我为什么觉得这个报告的结果完全不像自己。我告诉她, 由于环境的影响、对词汇的误解、心理压力以及生活中的危机等种种原因, 职业测评的准确率通常只有70%左右, 网上测评的准确率就更低了。她觉得测评报告不像自己, 这是很正常的。而作为职业咨询师, 我的职责正是通过与来询者面对面的交流, 帮助他们分析和判断自己真正的性格类型。我问她今天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探讨自己的性格, 她点点头, 高兴地同意了。
明确了咨询目标之后, 我首先向小思介绍了M BTI性格类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解释了性格、性格类型, 尤其是偏好的概念。我告诉小思, 所谓偏好, 可以理解为“最自然、轻松地去做”, 是一种天生的倾向性, 就象分别用两只手写字一样, 都可以写出来, 但惯用的那只手会比另一只写得更好、更自如。
接下来, 我向小思详细介绍了MBTI的4个维度8种偏好的含义、典型特征及案例, 并告诉她只有她本人才是偏好是否恰当的最终判定者。随后, 我请小思自我判断她在每个维度上的偏好。
在“内向 (I) —外向 (E) ”维度, 小思的测评结果是内向型 (I) , 但经过反复交流确认, 她最终认定自己其实是外向型 (E) 。她回忆自己小时候非常外向, 爱说爱笑, 但初中时发生的一件事对她打击很大, 慢慢地就变得不爱说话了。即使如此, 她现在和陌生人说话也感觉非常自如, 没有压力, 她自己内心深处也是喜欢、盼望和人交流的——这些, 都是非常典型的外向表现。
在“感觉 (S) ——直觉 (N) ”维度, 尽管测评报告显示小思直觉倾向“不太清晰”, 但小思很肯定自己是直觉型 (N) 。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幻想, 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从来都对具体的、实际的事情没有多大兴趣, 而且直到现在都是同学中公认的点子多、想法多的人。
至于“思考 (T) ——情感 (F) ”维度, 测评报告显示小思情感倾向“比较清晰”, 她一开始也很肯定地认为自己是情感型 (F) , 说自己比较关注别人的感受。但当我向她详细解释了T和F的含义和典型表现, 并问她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 她是更倾向关注人的感受还是结果的达成时, 她犹豫了。想了好一会儿, 她才告诉我: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她其实更关注的是结果。小时候她说话非常直, 有什么说什么, 从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同样是因为初中那件事, 她开始学着去关注别人的感受, 学着在说话前先考虑一下别人的想法, 但这个转变过程非常痛苦。
由于女性中F居多, 小思又长得清秀甜美, 看上去很温和的样子, 我有点不太相信她会是冷静理智的T。我问她必须去批评一个人时, 有什么感受和顾虑。她说顾虑肯定有, 主要是怕别人听了不高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她肯定会直言不讳——这听上去确实象T。我又问她表扬别人时, 心里是什么感觉。她说该表扬就表扬, 她觉得很自然的。我又问她赞扬人的时候多吗, 她想了一下说还真是很少, 她好像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我再次向她解释了一下T和F的含义, 然后问她到底倾向哪边。这时, 她很肯定地告诉我:她确定自己是T。
在“判断 (J) ——感知 (P) ”维度, 小思的测评结果是感知型 (P) , 对此, 她表示非常认可, 没有什么疑义。
到此, 我明白小思为什么觉得测评报告不像自己了:她的测评类型是敏感、沉静、理想化、忠诚、坚定的哲学家型 (INFP) , 自评类型却是热情开放、足智多谋、自信张扬、雄心勃勃的智多星型 (ENTP) 。这两种类型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我把这些分析告诉小思, 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咨询进行到这里时, 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小思在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类型之后, 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 那您是什么类型的呢?”
老实说, 刚听到这句话时, 我心里是有些不快的: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咨询师, 我还是第一次被学生这样直截了当地当面“质询”。但小思对此却毫无察觉, 只是好奇地看着我。我看着她明亮的眼睛、“无辜”的表情, 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 想道:ENTP就是ENTP, 再怎么装, 再怎么努力也变不成对人的感受最为敏感、有着“雷达”之称的INFP!
变, 还是不变:这是个问题
为了帮助小思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性格类型, 我又分别给她看了IN FP和E N T P型人的性格特点描述, 请她判断哪一个更像自己。小思看完后, 很肯定地告诉我:她确认自己是ENTP型人。
到此, 我也明白了小思为什么一直那么纠结的原因了:她居然是个相当少见的女智多星型 (ENTP)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是典型的照顾者型 (ISFJ) , 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对女性一直都是这样要求。小思在四个维度上都与传统格格不入, 而父亲从小到大对她的管教又非常严厉, 可想而知她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压力!为了适应传统的要求, 做一个大家认可的“好女孩”, 小思不得不掩藏起自己的锐气和锋茫, 学着变得沉静和内敛, 学着变得温顺和懂事, 从一个ENTP变成了伪IN FP, 但显而易见的是, 这个转变是被迫的、痛苦的、无奈的, 否则小思也不至于一直这么纠结、这么不快乐了。
我告诉小思现在面临择业, 她可以有一次选择做真实自己的机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类型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初入职场就“挑战”自我, 硬要用反手来写字, 他很可能在对工作的自信还没建立起来时, 就被一连串的否定和挫败击垮, 从此一蹶不振, 再也没有勇气和力量面对残酷的职场竞争。但性格类型并不是让我们终生画地为牢、不敢突破, 当我们在职场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人脉、资源, 尤其是信心和勇气的时候, 我们也可以尝试从事原来不太擅长的领域, 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和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先顺应自我再挑战自我,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原则。
小思听了我的分析, 想了一下说:她内心深处其实一直很想做适合自己的策划、创意类工作, 可父母坚持让她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 安安稳稳就行。她很矛盾。我告诉她可以选择改变, 做回真实的自己, 也可以继续现在的状况, 因为这两条路都不会轻松。
变, 还是不变, 这对现在的小思来说, 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最后, 我让小思先别急着做决定, 回去以后再好好想想, 自己拿主意。
我要做回自己
咨询结束一天后, 小思给我邮箱发来一封名为《两份取舍, 几分疑惑;百般纠结, 诸多诤言, 如灯如盏;只言片语, 致谢万分》的邮件, 告诉了我她最终的选择——
朱老师:
万分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咨询, 并且在咨询中给我这么多专业的意见, 让一直处于困惑中的我豁然了不少。
我一直在迷惑一个真实的自我到底是怎样的, 因为内心里面一直有个声音, 可是这个声音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是没有得到很多肯定的, 所以我在熟悉的人面前反而变得怯懦, 而不敢将真实的自我展露无疑。对性格上的疑惑也一直让我很挣扎, 这个自己出来了, 缩在心里的另一个自己却在犹豫着, 徘徊着, 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不断颠来颠去, 反反复复。
刚做完咨询, 从办公室走出来那一刻, 就如心中被困顿的黑暗被突然点亮, 半斗星辰灼烧, 心底很坚定的响起一个声音:我要做回自己。内心是清清朗朗一片, 即使在阴天的天气里。但我很清醒的知道这只是一时的豁然, 因为内心的那个蜷缩的自己被肯定了, 而我要将它完全慢慢释放出来, 需要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需要勇气, 需要做承压的准备, 需要面对很多, 但是接下来我会更加理性的面对这个自我, 更好的做出抉择。我相信高墙之外会有一抹艳丽, 待我翻墙而过。
再次感谢朱老师您在我人生的路口为我点亮的明灯。
看到小思终于勇敢地迈出了“做回自己”的脚步, 我心里非常欣慰, 因为就我所知, 凡是选择了这条路的人, 尽管一路上也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 但基本上没有后悔的。在此, 我衷心祝福小思能够早日走出往日的阴霾, 做一个自信、快乐、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智多星”女孩!
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我在高校专职从事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七年多, 但在职业咨询中引入MBTI职业性格测评不过一年时间。通过这次对小思的咨询, 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 那就是:千万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在职业咨询和辅导过程中, 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 但不是惟一依据。国际心理类型协会 (A P T International) 制定的性格测试的使用规范是:“测试后必须由专家讲解性格类型理论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一定要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测者进行沟通”, 即来询者做完职业测评后, 还必须和专业的咨询师进一步沟通, 对测评结果进行确认或修正, 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否则所谓职业测评, 只能起到给人“贴标签”的作用, 而不可能有实际的职业辅导效果。
以文章中的小思为例, 如果我在测评结束后没有和她进行后续的深入交流, 没有帮助她发现和确认自己真正的性格类型, 而只是根据她的测评结果——IN FP哲学家型, 就帮助她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这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也很可能会对她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误导。
调查表明, 没有施测师的参与仅使用M BTI问卷, 结论的误差率高达30%;而在未经认证的施测者的误导下, 结果更加糟糕。
由此, 我也进一步想到: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变化, 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 学生对个性化、专业化就业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 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指导中引入了职业测评。但就我的了解,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的职业测评活动仍然有很大的盲目性, 很少有老师具备心理测量学的专业知识, 或是具备认证M BTI施测师等专业资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辅导, 在我国高校依然是亟待加强的工作。
附:国际心理类型协会制定的MBTI施测师伦理守则 (摘录)
1、没有经过被测者个人事先同意, 测试结果不能告诉第三者。
2、为被测者提供类型结果时, 应该向被测者解释清楚性格类型相关的知识, 及其明确的性格类型。测试结果一定要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测者进行沟通, 不能使用信件等非面对面的方式。
3、施测者应该给被测者提供机会来明确他们自己的类型结果。
4、施测者对被测者的个体差异应做出积极的解释, 避免负面的说法。
5、描述各性格类型的特征时, 应避免使“武断”的语言, 而应使用非判断性、倾向性的术语, 如“偏好”“倾向”“意向”一类的词。施测者应向被测者明确指出所有的性格类型都有其内在价值, 性格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6、应让被测者明白性格类型只是反映了个体的一种偏好, 而不能反映其个人能力、智商水平或是成功的可能性。总之, 施测者不能仅凭测试结果就告诉被测者适合什么职业, 应参加什么活动, 或者人际关系的好坏。
7、被测者是测试结果是否恰当的最终判定者。当被测者不同意报告类型的描述时, 施测者应当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最适合他们的类型。
职业测评报告 篇5
一、职业能力测试
1.创造力测试。结果是:您的分值:41
说明你的创造性尚可。你的思维发散性不强,大部分时候会受到现有模式的制约,考虑问题遵循常规,但有时也能够站在独特的角度看问题,偶尔能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发现或者创造一些新的事物。
不同的职业对于创造力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事务性、常规性、对规则秩序要求严格的职业,如会计,行政等,对创造性要求相对不高,创造性过高反而不太适合从事类似的职业。而艺术型的职业如设计师、剧作家、媒体策划等要求创造力强,否则将无法胜任。企业型、营销类的职业对于创造性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2.人际交往能力测试,结果是:您的分值:74
说明你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性格比较开朗,和陌生人打交道不会让你觉得不愉快。你与周围的人相处的很好,也有比较多的朋友和自己的圈子。你丝毫不把人际交往看作自己的负担,也较少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挠。
人际交往包括多环节、多方面的内容。人际交往是你来我往,即包括接收他人给出的信息,也包括向他人发出信息;人际交往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生活许多方面的适应。
人际环境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空间。建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对于个人的幸福生活非常重要。希望你能通过本测验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长处和弱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3.适应能力测试。结果是:分值:41
表明你的适应能力很强。你在各种陌生、复杂、紧急或危险的情况发生时,能照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具有摆脱困境的力量。你可以自如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独立性强,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且不易被周围的人或环境所改变,同时又不给人固执和难以变通的感觉。你乐于结交新朋友,可以和周围的人迅速地打成一片。
适应能力强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二是能借鉴过去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学训;三是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深知取胜之道;四是具有稳定的性格,且确立了一定的价值尺度;五是有较强的判断力和自我克制力;六是善于体察别人的利害关系和有关情况。总之适应能力强的人更适合现在开放的社会环境。
4.谈判能力测试。结果是:分值:115
表明你的谈判能力较强。你可以比较好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一次谈判,但不一定能在谈判中占据优势的地位,为自己或团队争取到额外的权益。你说服对方的意愿不是十分强烈,或者你在对方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是态势发生突然变化时会感到比较棘手。但是一般性的问题你还是可以解决地不错。
你的心理素质尚可,但在困难或者巨大的压力下会表现得紧张和不够从容。
二、职业兴趣
您的优势职业类型是社会型(D型)和文艺型(C型)。
社会型(D型):
职业特征:
1.该类型的人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适合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
2.该类型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社会交往较多的工作,希望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适合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工作;
3.该类型的人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愿意帮助照顾周围的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适合咨询等帮助别人解决人际方面的问题的工作。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该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在团队或集体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扮演组织协调者;此外,注意在工作中通过有意识的锻炼增强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
该类型的典型职业:教师、学校校长、心理辅导员、公务员、咨询人员、医生、护士、职业指导顾问、育婴师等。
文艺型(C型): 职业特征:1.该类型的人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
2.该类型的人组织能力与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不善于事务性工作;
3.该类型的人灵活多变,能够接受不确定性,反对墨守成规,适合自由的、有自我表现机会的工作。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直觉、想象和创造能力,发挥自己勤该类型的典型职业:演员、导演、室内装饰设计师、主持人、化妆师、摄影师、歌唱家、乐队指挥、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等。
三、职业价值观
从您的得分中反映出,您的职业价值观倾向为:成就*实现。除了成就*实现外,您在地位*声望、报酬*财富两种类型的价值观倾向也比较明显。
成就*实现型:该类型的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这种类型的人在工作中目标明确,有强烈的发展和提升意识。他们一心一意想发挥个性,实现自我,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本领,追求目标的实现和他人的肯定,并视此为有意义的生活。项目经理、公司管理等企业型的工作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地位*声望型:该类型的人自尊心强,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尊敬。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比较受人尊敬,能使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同。教师、公务员、医生、高层管理人员等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型等工作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报酬*财富型:该类型的人希望选择的工作能够给予他们足够多的经济回报。他们往往确信没有钱在这个世界上是万万不能得,认为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是金钱关系,他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这份工作是否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企业型的高薪职业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
四、人格测试
1。MBTI测试,您的人格类型为:ESFJ(外向 感觉 情感 判断):人格特征:您有一副热心肠,待人友好真诚,慷慨大方,希望能真实具体地帮助别人。您健谈亲切,好交际,善于合作,是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体贴有礼貌,易于共事,需要和谐并且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您比较多愁善感,尽责,做事有条理。在鼓励和赞扬声中您能工作得十分出色。对于那些对人的生活有直接的、显而易见影响的事情感兴趣。
工作中的优势:工作积极活跃,有雄心和志向,魄力强,有韧性,在困境中不轻易放
弃;您能和他人建立起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喜欢组织众人和控制形势,可以与他人合力圆满又按时地完成任务,善于培养和帮助他人,对于别人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给予赞扬,并使他们更加发扬光大; 您对细节和事实有出色的记忆力,果断坚决、工作勤奋、富有效率、认真负责,有灵活的组织技能和明确的工作道德;您忠于组织,能够维护组织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工作原则,注重并能很好地遵守社会规范,忠于自己的职责,并愿意超出自己的责任氛围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工作中的劣势: 不愿意尝试、接受新的和未经考验的观点和想法,难于适应新情况,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有时会困难,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情感到紧张和压力,建议您更开放的对待新观念和新事物; 没有得到表扬和欣赏的时候可能会变得失望、泄气,对于别人的异议和批评耿耿于怀,竞争和冲突会让您感觉到不愉快,建议您不必对批评和不同意见过于在意,学会面对和处理冲突; 可能只关注眼前需要和具体的细节之处,而不能整体把握一个情况或者事物的长远影响,可能过于情绪化而不能客观理智地分析,建议您经常考虑事情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变化因素;极其想要和别人在一起,无法忍受长时间独自工作,可能会变得焦躁不安,需要参加社交活动;可能在掌握的信息和资料还不够的情况下,仓促作决定,不考虑其他的选择,习惯根据经验做出决定,可能缺少客观理智地分析。建议放慢决定的速度,学会等待最佳时机。
2.卡塔尔16PF测试:综合以上16种因素,您在聪慧性、稳定性、乐群性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在变革性、有恒性、紧张性等方面则表现为低分,应尽量避免从事需要对此三项性格特征有严格要求的职业。
五、自我总结
一)、个人职业规划分析
测评结果基本上与自己心目中最理想职业在特点上保持一致。可以看出,本人对目前自己的个人情况和职业目标有一定深入的认识。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善于交谈,性格外向开朗,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
二)、个人综合素质分析
本人进入大学以来,都积极参加各种学校的活动。现在,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如何交友,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行和沟通能力,在和老师沟通上很好,但在班上,和那么多的男生却有点界限,无法踏出友谊的第一步,但我会努力的!
三)、个人专业总规划分析
因为我的专业是会计电算化,但就业的时候也可以从事其他方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注意自己的口才。努力进一步完善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自己大学毕业后的职业道路。
四、)个人的能力分析
从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测评结果来看,与本人实际情况相符。不管我的能力怎样,在工作中要有一个安稳的局面,不会因为奖金、工资、调动工作或领导训斥等而经常提心吊胆、心烦意乱。能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能和知名人物结识。
五)、个人职业类型分析
从测评看,我喜欢与人打交道、社会交往较多的工作,希望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适合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工作;这和我的专业有一定的影响。是社会型(D型):具有关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往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倾向,六、)总之,在大学期间,我会努力做好自己!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我们班的男生们好好沟通,希望大家都珍惜彼此间的友谊。把握这大学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素质,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等。
职业生涯测评 篇6
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目前,就业指导架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大了投入,使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地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也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
1.体现在就业指导的功能和内容上
目前就业指导的内容比较片面和狭隘,只考虑眼前的问题,如一般形势介绍,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应聘技巧的传授,招聘信息服务等,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表面上看似有效,实际上缺乏指导学生进行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没有从根本上告诉学生如何去分析社会职业发展动向与前景,如何根据个人特点与就业实际合理定位,如何把现时的就业与个人生涯规划、未来的事业发展有效地结合。
2.体现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
首先是大众化的指导多于个性化的指导,缺乏分类指导、差异化指导和一对一指导,忽视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其次是阶段式指导多于全程化指导,缺乏系统化的指导,没有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按照全程化安排、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对学生培养教育的全过程。
3.体现在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上
缺乏对相关人员长期化和系统化的培养,队伍的稳定性和人员的综合素质都存在较大问题。
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职业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不足,期望值设定不合理,定位不科学,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目标不明确,生涯准备不足等。这些问题既有共同的,也有个性的。
为了使就业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针对存在的问题,学院探索和开展了“基于大学生职业倾向基础上的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项目研究和实践,建立和完善与就业课程并行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做好常规化就业指导的同时,以一套系统、两个基础、四种途径、六个专题教育方案(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职业倾向测评体系,科学系统地设定测评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检测评价;做好专兼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职业倾向测评基地建设;通过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评、就业指导课程、个性化咨询指导、职业能力训练这四种途径和以霍兰德六种人格类型为基础的六个专题教育方案),深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因为个性化指导才是就业指导的魅力和生命所在。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指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挖掘潜能,促进个性化就业和生涯发展为目标,在尊重个体主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按各自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开发潜能,培养就业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就业和多元化发展。
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究和创新
就业指导基本模式包括课程、讲座、咨询、参观、实习、活动、网络学堂等,一般以团体化形式进行,解决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共性需求。
基于职业倾向测评的就业指导模式作为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新型模式,用于分类指导、差异化指导和一对一指导,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要建立职业倾向测评体系
职业倾向测评是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借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知识,通过人机测评、情景模拟等技术,对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职业倾向、工作技能、个性特征和发展潜能进行测量,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组织特性进行评鉴,从而实现对人才准确、深入的了解,将最合适的人用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人岗匹配),以实现最佳工作绩效的一种测量与评价方法。通过职业倾向测评可以达到3个主要目的:一是可以比较科学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价值观、职业倾向等,以此作为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定位的工具,帮助学生因势利导,明确自己的择业和发展方向;二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素质结构评价,使个人能够根据测评结果判断,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就业”积极转向“主动择业”,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与职业,让自己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三是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基本职业倾向,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培训,并在实践中尽量扬长避短,使自我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
职业倾向测评作为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必不可少的工具,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只是运用这个工具,给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测评样本数据,进行总结和提炼,作为其职业倾向常模,以此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科学分析,初步形成职业倾向测评体系中学生的素质结构。
2.基于职业倾向测评开展系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基于职业倾向测评开展系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霍兰德六种人格类型为基础,以在职业倾向测评中对学生的素质结构评价为依据,将有共同需要或问题的学生组成团体,建立个性化同类就业互助群体,把个性特点相近、兴趣爱好相同、职业理想基本一致的学生组织成一个互动交流的群体,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进行分类指导,为他们在职业选择、生涯规划中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等。同时在这个互动交流的群体中,通过同类就业互助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促使个体在相互的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群体中他人的关系,发展与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归属感,体验互助与互利,发展良好的适应行为,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这个互助的过程,“和别人一样”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发展特长,弥补不足,自我成长。 二是通过职业倾向测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价值观、职业倾向等,对学生进行个体的素质测评整体诊断之后,进行一对一相应的咨询与干预工作,帮助解决困扰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提升素质技能。
在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时,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要提供适宜的背景环境、角色扮演、情景设置,让学生去体验、观察和思考自身及周围人持有情感的方式和行为模式等。师生间是平等的对话者、合作者,教师要善于尊重、倾听,运用开放式的提问,与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了解自己的情感、价值、行为、心理、心态等诸方面,使之醒觉与蜕变。通过体验让学生得到一种真实的感受,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并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完善人格,学会用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和工作,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创造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成长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于职业倾向测评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始终在一套系统、两个基础、四种途径、六个专题教育方案相辅相成的体系中运作,其体系也为基于职业倾向测评的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了基本保证。
本文系“北京地区高校就业特色工作项目”成果展示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生涯测评 篇7
一、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背景
通过大量调研发现, 当前高校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能力培养方面有较成熟的训练与管理模式, 但学到知识并不等于具有了从事本专业的所有能力, 只能表明其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初步的技能, 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集知识、能力、技术于一体, 同时又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 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专业特点, 使学生明确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任务, 主动、自觉地参与职业技能训练。
目前学生职业技能、学生实践能力全程培养、训练、管理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测评还未全面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学校现行的活动和竞赛作为锻炼方式, 无法承担在校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任, 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势必历经长期的磨练。它是一个必须由主管职能部门牵头, 全校各部门, 尤其是各教学院 (系) 协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的系统工程。
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还主要停留在少部分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竞赛而获取奖项这单一层面上, 无法使绝大多数学生收益, 最终与社会需求形成较大差距, 应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受益、整体提高;同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完善各种技能训练手段, 合力坚持, 最终形成长效机制。
二、构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体系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 主要通过建立职业生涯培养与测评体系、基础保障、素质拓展训练与测评、强化社会认同等四个环节进行实施与展开。
1、体系构建
学校出台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指导性意见》、《公共技能、专业技能及特殊技能培养与测评的实施方案》及《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管理办法》;院 (系) 出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实施细则》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教学大纲》等措施。构建了“三三三”教学质量立体监控网络。第一个“三”指:校、院 (系) 、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 通过推进分级教学管理, 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院 (系) 、教研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 三级质量监控已经形成。第二个“三”指: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第三个“三”指:三方审核, 第一方审核:学校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第二方审核:政府、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第三方审核:与学校和顾客具有中立关系的社会团体的外部审核。
2、基础保障
学校建立了基础学院, 负责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本科生第一年在基础学院接受通识教育后, 根据学生志愿、成绩和学校规定, 提供第二次择系选专业的机会。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综合教育课程与文理基础教育指导选修课程有机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有效地促进了平行的通识教育与垂直的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学校采取职业技能教学经费与结果奖励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每生30元/年用于职业技能的教学与实践, 直接划拨到各院 (系) , 另外的经费如“普通话”训练、见习、实训、学生参加的各级别竞赛等, 则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出台指导性意见, 各院 (系) 拿出方案, 具体实施, 学校根据实施的效果再给予一定的经费支助。
3、训练与测评
培训。由各院 (系) 根据本专业已有的技术力量, 对实验、教育类技能、校外的各种竞赛活动进行培训;培训学院或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所根据自身技术力量, 对国家颁布的400余职业技能工种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的数量进行培训;针对职业技术含量高、设施设备要求强、培训人员要求高的职业技能工种则由校外的重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全方位培训;针对特殊行业特殊工种, 由有培训、发证资质的大型企业 (主要是与国际接轨较好的外资企业) 进行单独培训;学生自学。
检测。各院 (系) 根据本专业已有的技术力量, 对实验、教育类技能进行抽查、检测;学校专家 (教学、督导委员) 抽样复查, 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末津贴挂钩;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竞赛 (如挑战杯) , 取得相应证书;省、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根据自身技术力量, 对国家最新颁布的职业技能400余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型企业针对特殊行业特殊工种进行检测, 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认证。学校对毕业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效果进行认证, 取得相应学分 (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创新性实践学分) , 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
4、成果的转化
把学生转化为人力资源。学生持相当级别证书参加各种有偿服务, 一是锻炼自身价值;二是寻找合适的工作空间;省、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推荐取得相当级别证书的学生到企、事业实习、实训, 取得合理收入, 改变专业实习、实训模式;大型企业对通过自己培训、检测取得相当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试用、留用, 拓宽学校就业渠道。
图1: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体系
三、实施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手段与方法
借鉴、吸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根据市场需求、双重顾客论 (学生和出资人即家长和用人单位) 培养人才;人才管理、人才培训与人才效果认证全面剥离,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结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自身及专业特点, 以ISO9000教育质量管理模型为基础, 设计出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要素, 建立起全过程的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监控与保障体系。
图2:以ISO9000教育质量管理模型为基础的学生职业
技能培养与测评体系的持续改进流程图
体现以学生为导向, 重视学生在实践技能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和完善高效、迅捷的训练、管理、认证模式, 将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与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相结合, 最终起到激励当代大学生“自励、自理、自立”的作用。
开拓视野。综合运用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美学等学科知识, 立足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测评反映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和当代人文精神可能和应当具有的内涵;采用理论阐释、实证研究、个案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尤其注重中国与西方、近代与现代、高校校际间职业技能的对比研究, 揭示出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机关联。
四、实施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 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尤其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项目, 如“挑战杯”、“三下乡”等, 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注重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 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 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方案, 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 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注重素质拓展训练的针对性。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 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建立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青年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 重点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的认证, 量化评价指标, 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
强化社会认同。争取劳动、人事等部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政策支持, 完善大学生就业准入机制, 畅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 推动社会对大学生能力及其评价体系的认同, 以适当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的实施。
总之, 在高校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测评, 由于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因素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艰巨性、长期性, 因此要合理、有效地分配好人力、物力及时间才能较好的完成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该论文是陈龙国主持的2 0 0 7年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0 6 3 5 4 0 0) 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技术等级标准)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2].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考核大纲)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5版.
[3].大学素质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
[4].新编测量不确定评定方法执行实例及现行有效计量技术规范与鉴定规程实用全书.中国计量科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5].最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与科技富民实施指南.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4年3月第1版.
[6].陆根生, 钟宇平.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2版.
[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光明日报, 1999-02-25.
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测评 篇8
(一) 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2003年《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和一些重要财务指标, 本人选出了20个关键绩效指标作为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指标, 以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和改善学校管理为主线, 根据目标管理理论依据成本效益原理, 从职业学校的投入与产出入手, 借鉴卡普兰的平衡记分卡原理将其划分为经费收支、运行效率、运行效果和发展潜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见图1。
(二) 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测评
职业学校绩效指标体系的具体测评主要包括评估指标权数的设置、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指标具体得分的计算。
1. 设置评价指标的权数
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测评过程就是量化指标的过程, 量化最主要的是设置评价指标的权数。根据对前面专家访谈法的结果分析汇总, 所构建的指标的体系中的单项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标的权数已确定, 评价权数呈现二层结构, 即先给出四个评价模块的权数, 四个评价模块的权数之和等于1。其次对每个模块中单项的指标再分别给出权数, 每个模块下的各指标权数之和也等于1, 即:
经费收支模块权数 (X1) +运行效率模块权数 (X2) +运行效果模块权数 (X3) +发展潜力模块权数 (X4) =经费保障率指标权数 (x1) +生均培养成本指标权数 (x2) +人均人员支出指标权数 (x3) +资产负债率指标权数 (x4) +建设性支出比指标权数 (x5) =1
生师比指标权数 (x1) +专任教师比重指标权数 (x2) +教学业务费比重指标权数 (x3) +教师培训率指标权数 (x4) +固定资产利用率指标权数 (x5) =1
骨干及示范专业数指标权数 (x1) +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数+论文书籍发表及出版数指标权数 (x3) +技能证书拥有率指标权数 (x4)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指标权数 (x 5) =1
预算经费长率指标权数 (x1) +总资产增长率指标权数 (x2) +创收能力指标权数 (x3) +生均图书册数指标权数 (x4) +生均建筑面积指标权数 (x5) =1, 见表1。
2. 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各指标的标准值的确定,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 通过调查计算出同类指标的地区平均值, 以此作为该指标的标准值。这种计算便于指标的横向可比, 适用于同一时期不同学校的同一指标比较。例如:计算生师比的标准值。以无锡一城三市四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学校为例, 通过指标的横向比较得到评价标准值, 如表2。
通过计算可以以平均值1:20为生师比的标准值。
(2) 就一个职业学校而言, 可以纵观学校发展过程中连续几年 (三年或五年) 的数据, 分析测算标准值, 也可以假定某一历史年份的数据为标准值, 这种方法便于纵向比较某一指标的发展态势, 适用于同一学校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比较。
3. 评估指标得分的计算步骤
尽管通过各绩效评估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指标值, 但是由于评估指标的形式和表示的方法多种多样, 指标值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等, 而且每个指标说明的评价内容不一样, 指标的数值大小与评估标准也不一样。简单地讲, 指标的量纲不一样, 很难综合反映绩效评估的结果, 因此需要消除指标间量纲不同的影响, 实行无量纲化, 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评价值 (即指标得分) 。对单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测算, 计算出指标得分, 再计算模块得分, 最后才能求得整体得分。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利用公式计算单个指标值
利用公式分别计算出四个模块中的各个具体的指标数值。例如:专任教师比=专任教师数/全校教职工人数, 若某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为200人, 全校教职工人数为250人, 就可以利用公式:专任教师比=专任教师数/全校教职工人数算出专任教师比为0.8:1, 以此类推, 就可逐个计算出其他指标。
(2) 评估指标得分的计算 (指标无量纲化测算)
假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得分为100分并假定评估指标的得分最优不超过标准值的得分 (100分) , 则某个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为:
某评估指标得分=评价指标值/评价指标的标准值*100
注意运用公式时评估指标若为正指标, 也就是指标数值越高越好的指标, 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若评估指标为负指标则需将该指标值转化为正指标, 通常可采用直接求指标倒数的方法, 获取指标数值, 然后再用公式计算指标得分。
例如:“生师比”指标的得分计算, 该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应该是个正指标, 假定该指标的标准值为20, 某职业学校“生师比”为18, 则该校“生师比”得分=18/20*100=90分, 若“生师比”的标准值为18, 该职业学校“生师比”为20, 则“生师比”=20/18*100=111分, 超过100得分为100分。
(3) 评价指标模块得分的计算: (以所构建指标模块为例)
经费收支模块得分=经费保障率指标得分与其权数之积+生均培养成本指标得分与其权数之积+教师人均教学经费比指标得分与其权数之积+资产负债率指标得分与其权数之积+建设性支出比指标得分与其权数之积
以此类推可以求得运行效率模块、运行效果模块、发展潜力模块的得分, 则:某职业学校绩效评估得分=经费收支模块得分+运行效率模块得分+运行效果模块得分+发展潜力模块的得分。
(三) 职业学校绩效评估结果的评价方法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全面地进行分析, 客观反映学校全面状况的需要, 依据各类指标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实施评价。
1.综合指数法。这是公共部门及小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 是在计算多种效益经济指标指数的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本研究采用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是先利用公式计算出中各模块单项指标的数值, 然后利用指标权数算出每一模块的数值, 最后利用模块权数通过加权求出整体绩效数值。这样既可以通过单项指标数值、模块数值评价各组成部分的绩效水平又可以综合评估学校的整体绩效。
2.因素分析法。对内部组成部分进行结构分析, 确定部分值对整体的影响力。从而找出实质和关键性的因素。本研究尽可能将影响职业学校绩效的内容用量化的指标予以反映, 并将指标按层次逐级分类, 从指标体系的框图中不难发现学校绩效主要受经费收支、运行效率、运行效果和发展潜力四类因素的影响, 而这四因素又受单项指标值的影响, 评估时首先要分析各指标对对应模块的影响程度, 继而分析四大模块值对学校绩效值的影响力。
3.比率分析法。这是对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数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通过分析有关指标之间比率的变化, 并结合影响比率变化的相关因素来分析单位支出的效益。例如, 对其中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分析就是采用的该种方法。
4. 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支出项目。在本研究中该方法主要依据控制论和问责制的要求对一些可用货币表示的财务指标, 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分析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5. 目标评价法。这种方法是将职业学校当期的各类绩效与其预先确定的标准值 (目标) 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该种方法予以评价可以得出各类指标与目标之间的差异, 便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在具体对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时, 并不是单纯地运用一种方法进行评价,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上述几种评价方法相互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以便更正确地评估职业学校绩效。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目标管理要达到两个核心目的:一个是激励, 一个是控制着。这也是构建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 采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估, 可以及时获取职业学校的绩效信息, 可以使政府部门和其他投资主体及时获取职业学校绩效信息, 加强监督管理, 可以使职业学校明确管理目标, 显现职校的管理特色, 除了像普教一样要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 还要花大力气抓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学校的生产经营、科研、服务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跟踪扶持、跟踪服务等工作的管理, 激励和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 还可以诊断学校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从根本上为职业学校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激励和约束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周游.学校经营——理论·模式与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申书海主编.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职业生涯测评 篇9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若干年间,已经逐渐由过去的培养目标模糊,一味模仿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逐渐转向适用性和实用性并重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而软件高等职业教育在IT行业快速变换的行业特色下,其职业培养模式更具备培养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的特点。与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最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特别重视的实验基地与软件实训工厂的建设,因此实训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成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 筹建软件项目实训小组的基本原则
在软件实训工厂中,软件项目实训的前提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实训项目。但是在该实训项目目标提出后,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团队,对于个性鲜明,能力不一,完成任务难度不同,担任团队角色也不同的学生个体而言,怎样使他们每一个人既可以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又可以强化彼此的项目合作意识,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奠定职业素养,就成为实训组织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推知项目小组的筹建是实训成败非常重要的一环。
项目小组的筹建工作本质是根据任务目标搭建组织结构的过程,因此按照组织结构中人员组成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跨专业项目小组实训和同专业项目小组实训。前者实训组织工作难度较大,需要细致的分工协作,注重日常的沟通协调工作。后者实训组织工作相对较为容易一些。
1.1 如何进行项目小组成员分割
1.1.1 跨专业项目小组的实训
跨专业项目小组的实训一般属于较大规模的综合实训,由于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因此需要根据项目情况实施纵向班级成员横向项目小组成员的组织办法。如表1所示的分割方法。
专业小组分割原则以随机构成为宜,这样更能够激发和锻炼组员为组织目标而努力,减少成员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1.1.2 同班级项目小组的实训
同班级项目小组的实训由于组员知识结构相似,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建议教师规定每小组成员数(根据项目难度),而具体的组员由班内成员自由结合。
1.2 确定项目小组的项目经理
一般在项目小组成员确立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小组会议,由学生确定项目组的名称,组织徽标和组织口号等。教师将小组以上信息公示于黑(白)板上,以建立组织的基本形式,为下一步小组间的竞争奠定基调。
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推选小组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考核分数与小组最后成绩挂钩,由小组成员自我介绍,成员推选的模式产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配发相关的胸牌给每个成员(按照司职不同进行命名),增强成员的集体意识。
2. 软件项目实训测评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讲授技术技能,而实训体系除了考核学生技术技能外,还必须考核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软件项目实训评测方法主要测评学生三方面的实训成绩:平时业务技能成绩,答辩成绩,平时附加成绩。
2.1 平时附加成绩
平时附加成绩为某学生平时表现测评表,主要对学生非技术因素进行记分,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领导技能,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实训科研文档数量和质量的测评。本考核满分也为100分,如表2所示。
平时附加成绩测评量化系数如下:
考勤:全勤系数为1,旷工1次,扣除0.1系数。
团队合作:分为优,中,差。系数为1, 0.8, 0.6,由组内成员评定。
领导岗: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理的系数为1,其他成员系数为0.8。
项目评审会:项目演示成绩分为优,中,次。系数为1, 0.8, 0.6,由考核领导小组评审。
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产品中的软件、代码、文档等要求的成果,数量满系数为1,少一个扣除0.1系数。质量也分为优,中,次。系数为1, 0.8, 0.6,由考核领导小组评审。
2.2 平时业务技能成绩
平时业务技能成绩按照软件工程标准记录学生在平时进行实训时候的基本情况,重点考查学生是否按照规定完成软件项目的具体工作,测评满分为100分,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权重和质量及完成度给予一定的分数。见表3所示。
2.3 小组答辩成绩
小组答辩成绩是指项目小组进行答辩时候给予小组的测评成绩,根据答辩者组织责任和完成任务程度及质量给予具体判分,满分1 0 0分。见表4所示。
2.4 最终成绩评定成绩
以上三个阶段的测评可以基本反映学生的实训基本成绩信息,表5给出了四个档次的学生综合分数评定标准,利用该表可以客观公正地给出每一位参与实训者的实训成绩。如表5所示。
3. 软件项目实训测评方法推广效果与结论
在实际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对学生项目组的充分授权,各个团队积极性较高,协同工作效率不错。特别是针对于测评办法的实施,学生普遍感觉目标性较强,对测评结果较为满意,普遍认为达到了软件技术实训的目的,对今后的计算机软件实训模式,该测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战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 (4)
[2]周济.职业教育怎样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 (4)
[3]邢平均.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N].光明日报.2007 (6)
职业生涯测评 篇10
1 大学生职业测评
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验的一个分支, 在学术上被广泛认可的心理测验的定义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标准的测量”。大学生职业测评是利用测评软件对人格类型进行分析, 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 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实现人适其职, 职得其人;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1.1 开展大学生职业测评的意义
(1) 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对自己的性格类型、动力特点的深入理解, 从全新的、系统化的角度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背后的原因。
(2) 扬长避短——通过对自己的性格、动机的了解, 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有意识地扬长避短, 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
(3) 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了解适合自己的环境特点和工作特点, 寻找自己的优势与环境的契合点, 摆脱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的舞台在何方的迷茫状态。
(4) 开启职业生涯规划的旅程——伴随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系统会通过与丰富的职业信息资源的链接, 使你与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职业保持联通, 启动对职业世界的探索, 从而踏上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旅程, 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1.2 职业测评中的16种人格类型
16种职业人格类型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的动力人格理论, 通过了解人们在做事、获取信息、决策等方面的偏好, 从四个维度对人进行分析, 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1) 能量倾向:外向 (E) 和内向 (I) , 外向的人把精力专注于外在世界的人、经验和活动, 内向的人把精力专注于内在世界的意念、记忆和情绪。 (2) 接受信息:感觉 (S) 和直觉 (N) , 感觉型的人看到一个情况时就会想精确地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觉型的人看到一个情况时就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结果是怎样的。 (3) 处理信息:思考 (T) 和情感 (F) , 思考型的人主要以逻辑推理为基础, 通过理智思考进行活动和决策, 情感型的人主要通过权衡问题的相对价值和利益进行决策。 (4) 行动方式:判断 (J) 和知觉 (P) , 判断型的人喜欢井然有序的感觉, 当他们的生活被规划好、事情被解决好时, 他们是最快乐的;知觉型的人以一种比较宽松的方式生活, 当生活很有余地时, 他们是最快乐的。
这四个维度组合构成了16种人格类型, 即ISTJ、ISFJ、INFJ、INTJ、ISTP、ISFP、INFP、INTP、ESTP、ESFP、ENFP、ENTP、ESTJ、ESFJ、ENFJ、ENTJ。不同的性格类型有不同的取向, 代表不同的人格偏好, 所喜欢的、相信的、专注的、要求的、寻求的, 以及思考问题时的角度等有不一样。
2 职业测评结果统计
截止到2009年12月7日已有3647名新生进行了职业测评, 分析综合所有职业规划发展报告, 可以初步了解目前江西蓝天学院统招新生的职业发展潜力状况。
经过统计分析, 参与测试的学生中, 外向型的比例占54.98%, 内向型的比例占45.02%;感觉型的比例占62.19%, 直觉型的比例占37.81%;思考型的比例占24.18%, 情感型的比例占75.82%;判断型的比例占53%, 知觉型的比例占47%。
在外向型测试群体中, 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性格类型是ESFJ型、ENFP型、ESFP型。ESFJ型 (外向+感觉+情感+判断) 的人数为492人, ENFP型 (外向+直觉+情感+知觉) 的人数为448人, ESFP型 (外向+感觉+情感+知觉) 的人数为381人。在内向型测试群体中, 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性格类型是ISFJ型、ISFP型、INFP型。ISFJ型 (内向+感觉+情感+判断) 的人数为522人, ISFP型 (内向+感觉+情感+知觉) 的人数为310人, INFP型 (内向+直觉+情感+知觉) 的人数为279人。
3 启示
通过测评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 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哪些特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有利, 因为不同经历的人对特质的重要程度要求是不同的。这些职业人格特质的测评,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如何主动发展或争取岗位中的那些特质。因此,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 其真正的目的不是由学校为学生找到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 而是帮助学生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岗位, 说具体一点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力, 只有学生的职业发展力提高了, 才能让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开展职业测评活动, 可以对我院的职业指导工作一些新的启示。
3.1 因材施教, 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从内向型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职业发展角度来看, 内向型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挑战中, 相对处于劣势地位。针对内向型的学生, 需要帮助他们从内向性格向外向性格转变, 排除就业心理障碍, 实现充分就业;针对感觉型的人相信经验的特点, 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针对情感型的人依赖于对个人价值观或社会价值观的理解的特点, 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知觉型的人开放、不拘小节、灵活多变等特点, 需要加强创业方面的教育, 以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
3.2 贯彻始终, 推行从新生开始的全程化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以发展的理论为指导, 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是一种长期的“发展式”指导。对新生, 主要侧重如何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学习目的, 试探性地确立目标;对二年学生, 旨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毕业班学生, 旨在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学习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规避求职陷阱、做好求职准备。三个阶段有机联结, 形成完善、有效、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通过职业测评, 新生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改变和塑造性格, 这是对新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前提, 也是开展二年级和毕业班学生职业指导的保障。
3.3 搭建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多样化职业指导
借助科学的职业测评工具, 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为大学生搭建平台, 如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协会的组织, 采取会员制模式进行管理, 为每个会员建立一个基本档案, 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以及活动动态, 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和帮助;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步骤, 做好各自的生涯规划;组织创业计划书大赛, 让有意创业、适合创业的学生从中体会创业的过程;开展模拟招聘大赛,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性格在招聘中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通过举行多种形式的讲座, 如用人单位讲座、校友讲座等, 从中能够学习到他人的经验, 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情况, 找到自身与要求的差距, 不断提升自我。
3.4 就业咨询, 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职业指导
通过职业测评, 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性格特征,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进而据此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一对一的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室内, 可以扩展到室外, 如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宣传活动, 指导老师走出咨询室, 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了解职业指导;一对一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面对面的指导, 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如博客、腾讯QQ聊天工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摘要:大学生职业测评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西蓝天学院统计分析了2009级新生职业人格类型, 客观反映了这些学生的性格特征,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状况。根据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 得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 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提升就业竞争力, 最终成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测评,江西蓝天学院,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钟谷兰, 杨开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益群.职业测评—走入你的职业生涯[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0 (12) :41-43.
[3]徐昶斌.职业测评在就业指导实践中应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2) .
[4]吴冬梅.西方职业测评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 2007 (12) :125-128.
[5]张玲.职业测评:奠定职业生涯发展的坚实基础[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8) :10-11.
[6]赵学敏.网上职业测评让我看清自己[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4 (7) .
职业生涯测评 篇11
关键词: 口语测评 传统方式 革新方式 与时俱进
英语口语测评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口语测评和终结性口语测评两大类。学生的口语成绩是形成性口语测评和终结性口语测评成绩的有机整合,形成性口语测评成绩占30%,终结性口语测评成绩占70%。
一、形成性口语测评
形成性口语测评是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估,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一)形成性口语测评传统方式
教师通过每节课始5分钟左右的值日生汇报来实施测试,由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表演。传统方式由于由学生做主选择内容,有时内容会重复,有时为了内容不重复,受能力的限制学生又不善表达,反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每节课都单独用五分钟实施测试,既浪费时间,又常常显得突兀,和当节课的内容不能融为一体,破坏了课的整体性。
(二)形成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每节英语课上一至两组对话表演和每单元复习课围绕单元话题进行表述等形式实施最常态最自然的口语测评。如: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的第一课时课堂中,在细读story time 后,教师和一生配合示范后全班以pair work 形式展开如下的对话表演:
A:Do Miss Lis students have big dreams?
B:Yes, they do.
A:What does ...want to be?
B:He/She wants to be...
A:Why does he/she want to be...?
B:Because ...
教师指名两至三组表演,其他组点评,由此对这几组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定。第三课时全班可以展开如下小组对话表演:
A:Do /Does... have a big dream?
B:Yes, ...do/does.
A:What do/does ... want to be?
B:I/we/They/He/She want(s)to be...
A:Why do/does ... want to be...?
B:Because ...
A:To make your/his/her dream come true,what will ... do?
B:Ill/Well/Theyll/Hell/Shell...
A:Will ...?
B:Yes,I/we/they/he/she will./No, I/we/they/he/she wont.
教师指名另两至三组表演,其他组点评,教师由此对该几组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定。在本单元第五课时复习课中,学生可四人小组进行类似的话题表述:I have a big dream.I want to be a/an...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I will...I should...I must...I also can ...I think my dream can come true.
教师指名另两至三组表演,其他组点评,再对该几组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定。每节课有七到八个这样的对话或话题表述,所以一星期能对班里所有学生进行口语能力评定。由于学生知道每节课上小组对话的表现将占其口语成绩的一定比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被高度调动,并及时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教师小结等形式给学生打分和指导,使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变被测为自测,使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种常态的融入每节课课堂的口语测试自然地确保了课堂的整体性,毫不突兀,由于学生对话和话题内容都紧扣本节课或本单元内容且有教师的当场引导,大部分学生能自如地表达,口语测试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口语能力提高了,口语测试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再学习的过程。
二、终结性口语测评
终结性口语测评是指在学期末或学年末对学生口语的综合评估。
(一)终结性口语测评实施方案
1.学校准备好候考室、准备室及若干个测试室。
2.口语考试时,参加考试的学生在考前30分钟集中在候考室。
3.准备室留2份学生试卷供考生准备时用,各测试室留1份学生试卷和2份教师用卷。
4.测试前5分钟考务人员按顺序呼叫考生姓名,让考生把个人物品放在门外后进入准备室准备,准备时间为3分钟,3分钟后领考生进入相应的测试室。
(二)终结性口语测评传统方式
终结性口语测评传统方式例卷如下:
A.朗读单词、词组(5分) B.朗读短文(5分)
C.日常会话(5分) D.专题表达(5分)
(三)终结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
终结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例卷如下:
A.课文朗读(5分)B.对话创编(5分)C.话题讲述(5分)
D.才艺展示(5分)
(四)终结性口语测评两种方式的对比
由以上试卷可以看出,终结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相比传统方式有以下优点:
1.省时。传统方式一个考场一次只能测评一位学生,而革新方式一次可以多个学生。
2.开放。传统方式的第四类题型中学生有选择权,而革新方式绝大多数题型中学生都有选择权,充分体现试卷的开放性。
3.交际。传统方式交际性不强,而革新方式是由两位或几位学生合作创编大段对话,交际性不言而喻就强多了。
4.整合。传统方式第一类和第二类题型都是朗读,而革新方式把这两类进行了整合。
5.主体。传统方式测评的大部分内容学生没有决定权,而革新方式中每一类题型学生都有决定权,学生可以选擅长的内容,还能选自己中意的搭档,充分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职业生涯测评 篇12
随着科学素养理论研究和测评实践的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界的讨论和争议也日趋激烈。在理论方面,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长期莫衷一是,至今没有形成一致性的看法;在测评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测评结果一直没能有效地解决相互通约的问题。围绕着理论和实践的种种质疑,使科学素养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饱受非议,也使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本文试从职业人群的视角入手,探讨科学素养研究和测评的新模式,以求教于同道。
1 从公众“全民科学素养测评”走向职业人群“分众科学素养测评”
多年来,以美国Miller体系为代表的科学素养理论和测评模型事实上已经风靡全球,主导着世界各国的科学素养研究。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体系提出了种种修正和反思,诸如“民主模型”、“内省模型”、“缺失模型”、“语境模型”、“公众参与模型”,等等,但并没有对其主流地位造成实质上的动摇。实际上,Miller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全社会的公众,它把测评对象完全扁平化、同一化,力图通过统一的评价标准把握公众整体的科学素养。无论是称为“公民科学素养测评”,还是叫做“公众理解科学调查”,或者其它,其实质都是进行全社会“达标率”的测量。然而这种“达标率”测量的意义,始终没有在全世界形成高度共识,被认为不能准确反映各国、各地区的真实水准,其原因被归结为测评指标体系的局限性。事实上,自从1979年Miller的三维度测评指标正式投入使用以来,Miller本人针对三维度指标的缺陷一直在进行修正,后来逐步修订为二维度指标,最近几年又无奈地演变为单一维度指标,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即便如此,这种面向全社会公众开展“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的准确性及意义依然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诘难,例如,所谓“社会语境”的差异会造成公众科学素养定义、测评目的、测评指标的不同变化;再如,所谓“地方性知识”的客观存在会造成科学素养测评内容的普遍流失;等等。这些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的价值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挑战。换句简单的话说,“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的结果很难达到“通约”的效果。因此,根据公众“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结果开展比较研究的实际意义不大,也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
显然,公众“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所面临的困境正日益凸现,单靠指标体系的修修补补恐无济于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素养研究从问世开始,就先天地带有绝对意义,而缺乏相对意义。美国作为始作俑者,当初提出公民科学素养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了寻求公众对国家的科技政策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因而,科学素养测评的设计一直围绕着“达标率”进行,回答问卷达到一定水准就体现为“有”科学素养,反之就是“无”,提高“达标率”成了公众“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结果的主要意义所在。这种建立在绝对意义基础上的测评模型,忽略了影响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显示不出科学素养多层面、多角度的相对比较意义,这是造成如今学术研究争论不休、前行乏力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科学素养研究当今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对公众“全民科学素养测评”不断改良的同时,有必要另辟蹊径,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科学素养赋予更多的相对意义、比较意义,这是引导学术研究走出困境的出路所在。笔者认为,开展不同职业人群的 “分众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是一条值得积极探索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在科学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学化的当今时代,每一职业人群无不深深地打上了现代科学的烙印,都有着提高科学素养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同类职业人群大都具有通约性,也有着相互比较的需求,因此,对不同的职业人群开展“分众科学素养测评”并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同一职业人群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等群体开展比较研究,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测评及比较的结果至少能对相关职业的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有开展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的散在研究,但这些测评大都拘泥于“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模型,尚未真正形成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方法。笔者相信,随着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的深入开展,有望为科学素养研究打开一扇新的视窗。
2 科学素养的结构分析及测评维度构建
科学素养的含义,是测评维度及指标选取的根本依据,决定着测评的具体内容。在多年的“全民科学素养测评”实践中,学术界对科学素养含义的把握,有所谓的约定型定义、解释型定义、创造型定义、纲领型定义等,这些定义受不同社会语境和主体视角的影响普遍较大,而根据这些定义设计的测评维度必然表现出随意性大、哲理性差的弱点,这也是“全民科学素养测评”结果难以很好通约的关键原因。开展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需要克服这一重要缺陷,形成通约性强的测评维度。
2.1 科学素养的结构分析
科学素养是基于对“科学”解读意义上的素养,对科学素养含义的把握,无疑要从解析“科学”含义入手。然而“科学是什么”?这却是一个难以精确回答的问题。一方面,学术界从各种角度不断进行探讨,但没有人能够完整地概括出“科学”的含义,也无法给出“科学”公认的、明晰的边界;另一方面,“科学”含义的模糊性并不意味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般的肆意解读,而是要遵循“最小公约数”原则,那就是“被大多数科学家承认是科学的东西”。这种“最小公约数”,实际上是人们对“科学”含义的最基本认同或共识,它赋予了科学素养具有相对性、稳定性的意义,这就为开展职业人群测评和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
按照“最小公约数”原则,科学素养的结构可以由“科学”的共识性含义推而导之。首先,“科学”被公认为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系统化了的实证知识,而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科学术语和概念来表述的,与此相对应,科学素养就体现为“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了解”。其次,“科学”被公认为是一种研究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所有的科学活动都遵循固有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集中表现为由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所构成的科学意识,与此相对应,科学素养就体现为“对科学意识的理解”;同时,科学意识是人类在科学活动中与宗教、迷信等形形色色的非科学意识长期博弈中形成的,科学素养由此又衍生出“对科学历史的了解”。再者,科学被公认为是一种社会建制,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科学作为社会建制与其他社会体制(军事、政治、文化等)存在着互动关系,对人们认识世界、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起着巨大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科学素养就体现为“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了解”;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滥用和手段的失控也会破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素养由此又衍生出“对科学副作用的了解”。
2.2 测评维度的构建
显而易见,根据以上科学素养的结构分析,开展职业人群科学素养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应当是一个五维度的测评体系,包括: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了解,主要指现今时代应该了解和能够掌握的科学术语和概念,以及对科学热点关键词的了解,简称为“科学术语”;二是对科学意识的理解,主要指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以及从科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和能力,简称为“科学意识”;三是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了解,主要指科学对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对科学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简称为“科学社会功能”;四是对科学历史的了解,主要指对科学发展历程和有关重要原理形成的了解,简称为“科学史”;五是对科学副作用的了解,主要指现代社会应该知道的科学负面影响及看法,简称为“科学副作用”。这五个维度,虽然没有包罗科学素养的方方面面,却是基于国内外对“科学”含义的大致共识而来,具有相对性、比较性和通约性强的特点。测评指标和问卷设计按照这五个维度展开,可以对各类职业人群开展“分众科学素养测评”和比较研究。
3 五个维度权重的确定
科学素养的五个维度,对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的重要性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走“全民科学素养测评”各指标等量齐观的老路,必须有效地确定各维度的权重,从而保证测评的水准。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强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构权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为了准确地反映各维度对职业人群科学素养整体的影响,经过反复比较,我们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并结合专家排序意见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这实际上是一种改进了的AHP法。Fuzzy—AHP中判断矩阵中的元素取值为0到1之间的小数,因而适合综合多个专家对于权重的意见。Fuzzy—AHP法首先需要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设有维度的因素集C={C1,C2,…,Cn},则表示维度的因素C1,C2,…,Cn两两比较重要程度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为:
其中:0≤rij≤1,rii=1,rij+rji=1。rij表示因素Ci比因素Cj重要的隶属度,rij越大,因素Ci比因素Ci越重要; rij=0.5表示因素Ci与因素Ci同等重要。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先让各评判专家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两两对比确定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aij,再求出aij的平均值
五个维度分别设为:C1科学术语、C2科学意识、C3科学社会功能、C4科学史、C5科学副作用。我们邀请了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科协、中山大学等从事科技管理、科普研究的专家80名,请这些专家对上述五个维度各自独立地进行两两比较并排序。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答卷79份。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按照前述计算方法,五个维度的权重值计算结果见表2所示。
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Fuzzy—AHP法求得的权重值在客观性和检验一致性方面要优于普通AHP法的权重,所以在后面的案例计算中都采用该方法所得的权重值。
4 案例研究:中医药从业人群科学素养测评
本案例研究对“中医药从业人群”的界定,认为是指与中医药行业直接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即包含医师类、药师类、护师类、教师类、技师类、其他类(中医药企业人员、医药代表、管理人员及行业相关人员)等共6类。
4.1 数据资料的采集
调查问卷除了基本信息之外,按照五维度体系对每个维度分别设计了10道测试题,题目的来源包括国际测评通常采用的试题、我国历次测评使用的试题以及新编试题,并在小样本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项目分析法进行了修正。中医药从业人群样本选择考虑到职业分布,主要涉及广东省中医院、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省第二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江门市中医院、广州番禺区中医院、广州敬修堂药业公司、广州陈李济药业公司、广州潘高寿药业公司等,共发出调查问卷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03份。对照组人群样本在到访广东科学中心的旅游者中随机抽取,其中包括机关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军人、银行职员、记者、企业技术人员、物业公司职员等,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2份。
调查形式采用了集中式问卷调查与限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素养的分值,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我们在设计题目时基本上考虑到答案的唯一性,因而问卷题目的答对率去掉百分比的单位就是一个无量纲的分值,再用这个分值乘以相应维度的权重后经加权计算,就可得到科学素养的综合结果。
4.2 测评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对中医药从业人群的科学素养可以得到各个层面的测评结果。既可以得到中医药从业人群与对照人群在科学素养总体上的比较结果,也可以得到这两类人群在各维度上分别比较的结果;既可以得到中医药从业人群在五个维度之间分别测评的结果,还可以得到中医药从业人群之间按照具体职业、年龄、学历、职称等分别测评的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的方法,限于篇幅,对中医药从业人群测评获得的大量结果,在此只摘选少量列表(见表3至表7)。测评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无疑对中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在此也不展开赘述了。
6 结语
科学素养的测评研究目前只拘泥于公众“全民科学素养测评”,仅限于时空上的比较和排序,这种状况亟待改观,探讨多元化的测评方法,把测评结果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是根本出路。本文基于对目前流行的Miller “全民科学素养测评”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根据科学素养的结构分析,提出五维度测评体系,并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每个维度的权重,提高了科学素养测评指标的效度,改善了Miller测评体系维度偏平化和绝对的排他性导致测量数据偏低的局限。本文并尝试以中医药从业人员为被试,创新性地利用五维度测评体系开展基于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通过对具有一定共性特点的职业人群进行测评,更深入地掌握公众科学素养程度,既可以为不同职业人群间的横向比较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也可以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测评提供更全面的基础。由此可见,基于职业人群的“分众科学素养测评”将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有待于更广泛开展和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