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职业生涯(精选8篇)
休闲职业生涯 篇1
个人大学生涯休闲规划
告别了艰辛劳累的中学生活,正式宣告进入大学生活,从小就有一颗好奇憧憬的心对大学生活无比的向往和渴望,现在正式进入了大学生活好奇心得到了一点点的满足,虽然还只是短暂的体验,但是一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就可以体验到大学生活将会是丰富多彩阳光明媚的,大学有着很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奋勇直追,即使再怎么艰辛,也总有一个梦想在支配着不断的前行,那就是人人都向往的大学生活,曾经在中学的生侯就听中学的老师们给我们发出了大学无比诱惑的信息,我们也幼稚的被老师的那一番诱惑所感染,总是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是多么的神圣,就这样一个个的大学梦萌生在每一个求学者纯洁的心中,大学生活,神奇的大学生活现在就正是我将度过的,我的大学生活也将从此展翅,遨游于这神奇的大学生活心依旧跳动的很有节奏,大学生活神秘的面纱也将一点点的慢慢变得透明。
步入了大学校园,发现有很多和以前憧憬的一样,却也有很多和憧憬的很不一样,走入了大学才发现大学并没有曾经想想象的那么神奇,经过了一些时间的体验和实践,发现大学生活没有演电视剧那样的精彩,甚至刚开始时觉得大学生活无比的平淡与无聊,大学的节奏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天天的过去,发现有很多闲暇的时间都只能用宅来度过,大学时光其实也是稍纵即逝的,虽然大学期间空闲的时间要远远的多于上课的时间,但是时间总是弹指一挥就会狠狠的把你甩在后面,在大学生活的这段时间当中我发现时间依旧需要自己去规划和利用好,只有把时间合理的分配好才能够充实的过好最美妙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平淡无奇,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利用好这段时间,用这段时间更好的使自己成长起来,使自己能够正在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生首先就要有规划自己时间的能力,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规划好时间,把时间合理的运用好才能让你在生活中有最大的收获,还记得刚入大学的时候,很快国庆假期就到来了,由于军训的时候没有放过假所以假期有十来天,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也算得上是一样长假了,由于刚进入大学对大学还不是很了解,迷迷糊糊的也就宅过了大学的第一个假期,之后深刻的认识到,在大学之中要想不虚度光阴的话,不白白浪费这大学时光就得有一个完美点的规划。
我个人觉得我们读大学已经不能像中学那样把眼睛只盯着书本上的东西,我觉得在大学当中,学书本以外的知识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大学空闲的时间很多,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合理分配调整好时间,可以去做很多更加充实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在从事体验各种事物中积累经验,不断的使自己步入更高的层次,这才是我们大学生所该去做的。
要想使自己在大学生活中过的充实而又有含金量,首先我们就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使自己达到一个想要拥有的高度,在大学期间锻炼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在周一到周五的课余时间就尽量的多去打打球,早上至少隔一天就要跑一次步,还有在大学社团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街舞社,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爱好舞蹈却又没机会展现的孩子这个社团无疑是我的最爱,街舞也是锻炼的一个方法,所以我的大学生活一部分将会有街舞的陪伴。在大学里晚上是最好的时间,基本是没有晚自习的,所以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
休闲职业生涯 篇2
关键词:休闲体育,复合型,能力
1 导言
希腊语中休闲,“schole”指闲暇、休息、娱乐,及教育活动,区别于一般的娱乐。休闲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推进社会发展的进步要素,内涵博大丰富,以知识为前提,以体验为根本,从中获得愉悦、充实、满足,提升人的品质和心理境界。
马惠娣认为,休闲体育包含八种要素:以休闲的方式或心态参与;表现出闲适性、即时性;在自由时间内,具有自愿、自由、兴趣的心理动机;提供多样性的体验;项目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趣所致;是一种沟通与社交方式;对参与个体有强身健体、调解心理、释放压力、培养情趣、锻炼意志的功能。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闲暇时间增多,从事休闲体育的人口日益扩大,社会需要大批休闲体育专业的人组织、指导、策划、经营、管理,胜任各项工作和组织活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化应用教学,以完整、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宽容、宽广、耐心、冷静的心态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本文提出休闲体育专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重在培养职业能力。
2 能力概念
《吕氏春秋·适威》:“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史记·李斯列传》:“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高尚的人。”方纪《三峡之秋》二:“长江蕴藏无限的水能;在我国建设事业中,有可能变成巨大的能力。”
狭义范畴能力,是指人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体现出的素质。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本文指狭义范围内人具有的能力,锁定于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具备专业的运动能力,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洞察市场变化,在本科教育中学习、锻炼而具有的职业能力。
3 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
能力和实践相联系,离开实践不能突出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能力。休闲体育专业学生不仅应有广博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强健的体魄、过硬的专业运动技能,还需具备多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的职业能力体系链。综合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发展需要,概括职业能力为:
3.1 一般能力
即智力,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多维结构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是社会生活中每个个体生存表现出来的类型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基本能力。
中小学教育使学生具有感知事物、记忆、思维、语言等能力。高校是培养和提高基本能力的园地,学习、锻炼、与人交流都是对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同时,大学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处理日常事务和生存能力,促进与同学、老师间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建立尊重并关心他人、与人合作意识,学会管理、调控、约束和改进自我的能力。大学四年,是一生中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很多能力是在这里静静地慢慢地孕育,渗入骨子里。
3.2 特殊能力
又称专门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必备的能力,其形成和发展依靠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在运动中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平衡、柔韧和协调的总称,受神经系统支配,控制身体节奏、速度、反应、力量和身体空间位置,促进运动的感知、记忆、想象,增强大脑信息传递的灵活性、准确性。如球类项目必须有好的灵活性、爆发力、速度和时空知觉能力;水上项目应有力量、耐力、协调和平衡能力。
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基础上精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锻炼特殊的运动能力。掌握的运动技能越多、越牢固,机体的动作更协调、稳定,更有美感和感染力,有益于学习新动作新技能,为开拓新的休闲体育项目打基础。精通运动技能必须不断钻研动作细节、战术和技术,反复练习,达到动力定型。改正错误动作是枯燥、乏味、磨练耐心、信心、恒心和意志的过程,能提高学生快速改进动作、改变体位、随机应变的运动能力。
3.3 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造能力是在活动中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要有目的的培养再造能力,学习前人知识、动作、技能,进行整合、加工、记忆、存储,建立条件反射,在大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经长期训练,发展成固定的神经联系,动作准确协调,学的越多,建立的神经联系越多,再造能力越强。
大学四年不可能接触所有的休闲体育项目,学生要把规定的课程学会、学通、学懂、学好、学活,锻炼学习能力、运动能力,接触新项目时,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运动技能对于吸收新知识,调整、完善知识结构,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创造能力是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休闲体育专业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加工,分析、推理、内化,在理性认识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再升华为理性思维。另外,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立竿见影,要长期锻炼和养成,凡事抱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进取意识,敢于思考前人之所未见,在发展中求异性思维。
再造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能力是再造能力的延伸,任何创造活动都不能凭空产生。要发展创造能力,应虚心学习、模仿、再造,积淀丰厚的知识、技术,灵活运用知识,打好基础。学生不应圈囿于眼前接触的项目,应把眼光放大放远,用学到的知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合于不同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消费层次的休闲体育项目。
3.4 协调和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协调和工作协调,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休闲体育专业学生从事于社会活动,要有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调动发掘人潜力的能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阳光健康的身体形态、精湛的运动能力感染人,同化人,吸引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是组织活动中协调人、财、物,发挥指挥才能,做出决策,营造融洽和谐氛围必备的能力,遇到沟通障碍,要建立信心、恒心、耐心,以积极心态和不懈努力解决,获得活动目的的最佳效果。
沟通是“情商”高低的体现,是实现组织行为过程中重要的成功要素,是化解矛盾、聚分力为合力、变消极为积极因素的能力。有效的沟通使工作水到渠成,提高效率,挥洒自如。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应深悟休闲体育内涵,培养乐观、积极、谦和、耐心、宽容、闲适的心态,通过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方法的准确传授,赢得人们认识、理解和赞同。同时学会倾听、尊重、欣赏、感谢、关爱他人,与他们交流、沟通,获知他们的想法和要求。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提出“科用累能”,即从事不同职业的活动积累不同的能力。他说:谈论种田,农夫的能力高于一般人;谈论做买卖,商人的能力强于一般人。可见协调和沟通能力很见功底。有的人虽有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但缺少协调能力,给成功打了折扣。组织活动时,要使他人更快更好的领悟自己的目的、意图,激励和动员更多的人,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加强协调沟通能力。
3.5 组织和管理能力
组织是为达到共同目的,使有关人员同心协力并按一定程序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休闲体育学生应该具有活动的组织能力、竞赛组织能力、竞赛方案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竞赛编排、场地器材,场务规划,临场裁判,这既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临场能力。
组织能力是人参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脱离实践环节和主体的人就无从体现组织活动。人是生物进化中最复杂,最善变,多情感的生物,面对不同性格、脾气、习惯、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参差不齐的人,如何很好的组织分工,该做什么、怎样做,如何取得最佳效益?面对现实,休闲体育学生要学会容忍、果断、诚实、勇敢、热诚、宽容、细心的品格;学会观察人的动作行为和心理变化,善用各种激励手段,既激励他人,发掘每个人的潜力,更要自我激励。要有随机应变,迅速协调和处理矛盾的能力,把握好处理问题的“度”。
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实现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激励、控制及创新等手段,有意识、有组织的进行协调活动的过程,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要想很好的指导活动、策划方案、组织、经营休闲体育项目不仅需要上述能力,而且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能力必不可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践中注重锻炼和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技巧,积累经验,收集信息,做出敏锐判断,使管理有的放矢,高人一筹。
能力是智慧的体现。一个人纵然学富五车、经纶满腹,也需转化为能力,方显他的才华、才干和社会价值。但若只有社会实践能力,缺乏理论支撑,就如缺乏土壤孕育,不能长久。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应结合实践,多观察思考,学习锻炼,钻研奋斗,实践创新,锻炼各种职业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明煜.休闲体育驻足中国的现实困惑与出路[J].体育学刊,2013,(1):33-37.
[2]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许凤,柏慧敏.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11).33-38.
大学生的休闲心理及生涯规划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心理;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休闲心理
休闲活动就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它是个人利用基本生存活动、工作或学业以外的时间,从事自己有兴趣的休闲活动以调节身心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如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摄影、聊天等。休闲活动是完全个性化的,其本质是自由。在高校中紧张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常常使大学生陷入忙、盲、茫的困境中。一些自由自在的休闲活动,能使大学生松弛身心、拓宽视野、充实生活,起到调节心理健康的作用。
那么,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有益的休闲活动,做到玩得巧、玩得好,玩出好心情和健康,充分发挥休闲活动对于身心健康的调节作用呢?
1.树立正确的休闲观
只有正确的休闲观,才能为休闲活动提供正当与健康的保证。休闲既包含静止的休息,即在紧张学习工作之余好好地休息,驱除疲劳,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状态,又包含主动的休息,即在与学习工作不同类的活动中,使身心得到愉悦的享受。大学生应正确地理解休闲的内涵,休闲也并非特指某些高档消费的项目,只要能玩出好心境,就是好的休闲方式,钱少也能休闲。它没有规范的格式,不必追求完美的效果,重要的是能有好的心情,身心得到好的放松与恢复。
2.休闲方式应多样化
大学生选擇的休闲活动应丰富多样化,以使自己各方面都得到有益的锻炼和帮助,增加娱乐的活力和情趣,在脑力、体力、友情、亲情、情绪等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3.休闲方式应切合实际
大学生不能什么都跟着时尚走,看到足球最受大众喜爱就整天去踢球,轮到乒乓球热又天天去泡乒乓球馆,等到电脑上网时髦又日日要“冲浪”等等。这样的休闲方式不一定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经济、兴趣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休闲方式,使娱乐与工作、学习能互相协调,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
4.休闲活动应适度
大学生应控制好休闲的时间,不能忙了工作、学习又忙着玩,忘了睡眠,影响健康,也影响工作和学习。另外,要注意休闲活动的强度,如果身体条件无法承受过于剧烈的活动,不能勉强而为之。
5.休闲不计较名利
休闲是身体放松和心理松弛的过程,花了钱花了时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身心的愉悦享受。大学生切忌在休闲时抱着功利目的,如参加赌博性质的玩乐,造成身体过于疲劳;否则,休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闲了。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休闲职业生涯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步入小康社会的市民们闲暇时间又有了新的去处——休闲农庄。近几年来,休闲农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吴江市的休闲农庄、休闲农家乐、采摘园等发展已成一定规模,更有不断壮大之势。随着休闲农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凸出,人们对休闲农庄的认识亦进一步深刻,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休闲农庄的发展中来。
简要来说,休闲农庄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它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与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以充分开发具有休闲、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发展观光农业有如下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休闲农庄的兴起有利于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以往人们只是注意农业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农业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也忽视了农业在社区生活环境、人文生活方面调节身心、教化人民、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观光农业具备游憩、休闲、教化、医疗、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代表了人类对300年工业化、城市化历程的一种反思和觉醒,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
休闲农庄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吴江有震泽镇金星村“农家乐”和新申农庄、平望镇山友农庄、同里肖甸湖、横扇镇、八坼苗圃等乡镇的农业即是一个典型。它们是三高农业的生产基地。园中有种养的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禽畜、水产品等的品种达数百个。休闲农庄开设了科研基地,通过组织培育,繁育出芦荟、蝴蝶兰、巴西蕉、龙牙蕉等优稀花卉、水果品种,既吸引了农业专业户前来学科技购良种,又吸引了游客到此观奇览胜。
(二)开发旅游农业资源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旅游农业与其它旅游活动一样,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农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行业等,能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观光农业区的度假村、饭店、餐饮、商店、游乐设施等,需要大量的服务员、厨师、售货员、保安人员、后勤人员、维修人员等。无论固定工或旺季的季节工,都可优先在区内农民中招聘,降低经营成本。旅游农业投入不大,就业成本低。而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与其它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乘数效应估算,一般认为,旅游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将产生另外三个关联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发展观光休闲农庄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结构中,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观光休闲农庄必然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休闲农庄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
观光休闲农庄的发展可带动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特别是当地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产销活动,从而促进商品交换,繁荣市场,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达到开拓一处景观,致富一方乡亲。如观光区的度假村、饭店、商店、广场、游乐设施等公共场所,需要大量花卉,可由农民种植和供应。旅游者餐饮所需的蔬菜、瓜果、家禽、畜肉、水产等,都可由农民分工生产。观光区的农民,原有不少在农业之外从事各种手工艺品的副业生产、销售,旅游者可以参观这些农户,观赏或参与研习手工艺制作技艺,购买旅游纪念品。
(四)发展观光休闲农庄还有利于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
传统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其比较利益低是人们所公认的。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十字路口,旅游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而且把农业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观光休闲农庄具有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
休闲农庄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在选育良种、栽培、管理及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事实证明,凡实施产业化的地方,任何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
休闲农庄经济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农业不断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日益得到改善。在现代农业中,技术变革已成为生产要素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源泉。庄园农业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可以超越常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震泽新申农庄既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农场,又是一个著名的农业观光农庄,是上述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多年来,该农庄建起了以鲜活畜禽、林果花卉等高技术产品为支柱的集约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观光庄园技术创新示范功能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庄园引进或创造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就会引起区域性模仿浪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农业新技术产品,建立新技术示范区,是其示范功能的基本内容。农庄通过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基本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
(五)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革命方面和内容的一个方面,其产品除一般的有形产品外,还包括无形产品即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它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目标单
一、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的不足,又避免了“石油农业”以高投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病。
那么我国对休闲农庄有详细的规划标准,根据国家农业部颁布的《休闲农庄建设规范》,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总体布局要求
休闲农庄布局必须全面贯彻遵循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总体布局的定
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2)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
(3)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4)总体布局要兼顾软、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两者互相配合,以发挥建设示范作用。
(5)统筹规划,分期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实施,要有长远观点,逐步建设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2、建设内容
(1)整体环境
(2)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3)整体环境优美,树木花草(包括农作物)占陆地面积的50%以上。
(4)建筑外观、形式、色彩、材料及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
(5)有完善的游览系统
(6)园内无裸土,无荒地。
(7)水面无污染
(8)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3、功能分区
根据休闲农庄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规划分区大体上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采摘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生产区、设施栽培区等十二个区。休闲农庄必须划分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种植采摘区、生产区四区。
(1)入口区
用于游客方便入园的用地,大型休闲农庄一般建设两至三个入口。主入口区包括入口牌坊、入口停车场、服务建筑、导游牌、假山水池等。
(2)服务接待区
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此区可规划建设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果品文化展示室、停车场等。
(3)科普展示区
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
(4)特色品种展示区
以各种不同的具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种植展示区,为观赏性较强品种展示空间。
(5)精品展示区
为精品农业种植区,可满足高端层次观光采摘者的要求。
(6)种植采摘区:
此区面积最大,是休闲农业园的基本用地。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
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
(7)引种区
引进和驯化国内外优良的品种,建立优良农产品品种引进、选育和繁育体系。
(8)休闲度假区
主要用于观光休闲者较长时间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之用地。休闲农业园在合理的园区土地利用控制下可适当建设度假木屋,度假小别墅等住宿设施,延长游客在园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强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度假功能。
(9)生产区
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区域,在园区其他功能区农产品供给量不能满足游客时可开放,生产区在景观建设、管理方面比其他分区要粗放。
(10)设施栽培区
进行农作物设施栽培的区域。
4、活动项目
(1)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可参与性项目不低于5项。
(2)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等休闲体验。
(3)有家禽、水产养殖饲养基地,提供喂养、垂钓等休闲体验活动项目。
(4)与当地地域人文特色相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餐饮设施
(1)休闲农庄餐饮服务点和布局,应按照游览路线和园区实际条件加以统筹安排,凡是不靠近风景区或民俗村的园区,均宜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2)餐饮建筑除供游人进餐外,造型应新颖、独特,与乡村自然环境协调。
(3)餐饮建筑设计,应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园区景观相融合,并应符合现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4)餐饮建筑的体量和烟筒高度不应破坏原有景观和环境。
(5)餐厅餐位数不低于50位。
(6)有传统民俗节日的特色餐饮,如月饼、年糕、元宵、粽子、腊八粥等。
(7)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有典型农家菜、时令菜。
6、住宿设施
(1)休闲农庄的住宿服务,应根据游客规模和需求,确定接待房间、床位数量及档次比例。
(2)住宿服务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旅馆建设设计规范》的规定。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3)床位数不低于50张。
(4)客房整洁卫生,无异味,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
(5)客房有冷暖空调并能正常使用
(6)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一客一换
7、道路设施
(1)休闲农庄外部可进入性强,到达园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利。
(2)内部交通通达性强,具有独立的生产(消防)通道、观光游览道路等。
(3)有与车位需求相适应的停车场。
(4)道路网设计必须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观光采摘、环境保护及职工生
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5)休闲农庄内部主路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8%,横坡小于4%。
(6)休闲农庄内通往各功能分区的道路路基宽度一般按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12%。
(7)休闲农庄内步游道路宽度一般按1.0~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8、水电设施
(1)有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或中水设施。
(2)休闲农庄给水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简易管线自流引水,或采用机井给水。
(3)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一般以地下水为主。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
(4)排水方式,宜采用暗管(渠)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活、生产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和洼地。
(5)休闲农庄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
(6)休闲农庄照明宜采用分线路、分区域控制,并将照明与防止消灭农业病虫害结合起来。
(7)在变电所和变压器的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8)供电线路敷设,一般不应采用架空线路。必须采用时,线路应尽量沿路布设,避开中心园区和主要景点,尽可能不跨越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9、景观设施
(1)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2)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
(3)层数一般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景观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4)亭、廊、花架、敞厅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
(5)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6)休闲农庄内景观最佳地段,土壤肥沃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
(7)景观小品的位置、高度、体量、风格、造型、色彩要与整体环境相适应。
10、卫生设施
(1)各类场所卫生达到GB9664规定的要求,餐饮场所达到GB16153规定的要求,游泳场所达到GB9667规定要求。
(2)公厕数量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GB/T18973-2003规定的三星级及以上旅游厕所标准。
(3)配备数量满足需要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时,日产日清,集中处理。
(4)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配备卫生消毒设施,不使用造成污染的一次
休闲渔业的发展 篇5
浅谈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
水产科学系水族科学与技术2班0804054227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休闲渔业的概述、发展和对本人其问题的浅析及建议。
关键字: 休闲垂钓发展问题环境管理品牌
一.概述
休闲渔业又称娱乐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与空间、渔业生产场地、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环境与渔业人文资源等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联系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休闲渔业集渔业、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既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又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一、三产业的整合与转移。
二.休闲垂钓现状以及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崇尚自然、向往宁静成为都市一族的新追求,垂钓这一时尚休闲娱乐方式正在悄然兴起,由此推动了“垂钓经济”的发展。海钓、塘钓、城钓等不同垂钓种类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
到乡间垂钓,既修身养性又健身怡情,正好能满足人们这一心理需求。于是一些水产养殖户敏锐地把握这一商机,在发展传统养殖的同时,推出了垂钓项目。近几年,垂钓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硬件环境以及品牌塑造上还有许多欠缺。一些地区的垂钓场所布局分散,设施简陋,各自经营,相互分隔,无法承接大型活动或接待更多游人。对此,一些地区联合周边垂钓小商户组成淡水鱼专业合作社,统一服务标准,并实行资源、技术、客源等方面共享,从而做大做强垂钓产业。
在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休闲渔业以海洋渔业为基础,开展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渔村风俗文化展示等活动;或兴建专业休闲渔业场所,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体。内陆地区,如湖南、湖北等地.利用原有发达的城郊水产养殖基础条件,吸引了大批社会投资.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创造出了池塘养鱼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
作为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垂钓旅游业产值为常规渔业产值3倍以上,显示出迷人的“钱”景。垂钓旅游业把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1-
体,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逐步成为现代渔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些地方还准备建设国际垂钓中心和豪华游钓场、适合普通
游客的休闲垂钓中心、垂钓俱乐部、娱乐广场等项目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而
且能带动相关产业休闲渔业的发展,涉及面很宽,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如旅游服
务业,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中心等。垂钓业带来钓具、钓船、渔港码头等
建设。从另一个角度讲各项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样促进休闲渔业的繁荣。
三.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可供发展垂钓旅游业的渔业资源,尤其在5大河流域和东部
沿海地区,但是中国渔业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垂钓鱼类品种单一
目前用于垂钓的成鱼品种还比较单一,只限于传统的鲫鱼、鲤鱼、鲶鱼等,已经不能满足垂钓者的品味和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还是以前的单一的品种,对垂钓者来说就没有吸引力。
(二)垂钓场所环境较差
垂钓旅游业引发生态污染不容忽视,每到垂钓旺季。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进
行水上餐饮、娱乐等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与闲情雅致很不协调的是,每天钓鱼者在满载而归、尽
兴离去时,垂钓场环境却变得脏乱不堪,尤其在钓鱼旺季,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各
种垃圾,这些垃圾不仅影响人们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影响水质和鱼类的生存。
(三)垂钓旅游业的场所少、规模小
在中国的城市里可供垂钓的场所太少,且多集中在远郊,近郊设施齐全的垂
钓场所很少,不能满足广大钓客的需求;而且普遍存在着规模太小,垂钓高峰期
就会出现钓客无处可钓的现象,(四)管理混乱,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整体管理水平差。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对休闲垂钓业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
优惠。水产主管部门要主动联合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对休闲垂钓基地的品
种、质量、价格、餐饮、娱乐、住宿等经营项目,根据其不同特点制订出整套相
应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有序地开展经营活动。
四.提出的建议
(一)增加成鱼的花色品种,打造垂钓品牌
垂钓品种是垂钓的核心。适合于垂钓的品种很多,如北方有鲫鱼、鲤鱼、草
鱼、鲶鱼等,南方有草鱼、花连、白连、清泊、大口连等均适合选用。同时,要
根据垂钓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大小成鱼,做到品种齐全,才能吸引众多垂钓
爱好者的光顾,提高垂钓的效益。同时,还应注意成鱼的个体规格的合理搭配。
休闲渔业知名度不高是目前渔业休闲消费人群不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
在打造品牌、强化整体包装宣传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通过各种媒介,运用各种
方式,面向广大城镇居民,广泛宣传渔文化,提高休闲渔业的知名度。二是要把
休闲渔业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增加水上旅游、水上捕鱼观赏及集钓、捕、品鲜
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三是发展观赏渔业,扩大休闲渔业的内涵。
(二)养殖场与钓场分离
垂钓经营者多采用外来鱼作为垂钓成鱼,风险较大。如果具备一定的生产规
模,自己养殖用于垂钓的成鱼,效果会更好,并能降低或本。养殖场要与垂钓场
分离,养殖场较大,从而可以大量养殖不同的鱼,而垂钓场较小,这样既可以满
足不同的钓客对不同鱼种的需求和稳定的鱼类供应,还可以控制垂钓场合理的放
养密度,避免导致鱼类因缺氧或脱钩受伤而引起食欲不振,影响上钩率。
(三)创造垂钓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监督管理
垂钓业效益的好坏与垂钓环境的优劣是分不开的。垂钓环境具体包括垂钓池
水体状况、鱼类品种及其周边环境的状况。在建设垂钓旅游业项目时,要统筹考
虑环境保护问题,建立必要的配套设施,坚决打击污染水体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从而实现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享受渔业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养殖基地、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垂钓、猎奇、玩水、观景、享受丰收等方面的需
求。同时,渔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安全、方便的原则,突出
农家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
垂钓旅游业是集多种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因此要广泛吸纳社会人才,鼓励企业家、私营老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
投资经营垂钓旅游业。另外邀请休闲渔业专家开设讲座.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要组建训练有素的专业垂钓队伍,向人们
传播钓鱼文化,并加大对垂钓基地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休闲垂钓
文化。由于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
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五)要规范休闲渔业的有关市场行为
如出台相关条例,规范垂钓活动行为,保护垂钓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其它在治安、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方面也应规范,为千岛湖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
总之,垂钓旅游业必将是渔民致富的新路。垂钓旅游业是渔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环境宜人、丰富无污染的水利资源,是大力发展垂钓旅游业的基础。在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渔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发展垂钓旅游业可以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保证生态平衡,满足人们旅游观光娱乐需求,增加渔民收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渔业经济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少明.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中国渔业经济
2.茂林.休闲渔业发展浅议.黑龙江水产.2006
3.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4.百度百科休闲渔业.http://baike.baidu.com/view/371888.htm
5.张 峰等.上海发展休闲渔业的若干思考.中国渔业经济.2003
休闲渔业论文 篇6
论文题目: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和前景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专业:农学年级:2010级
编号:107学号:姓名:郭勇成绩:
二零一二年 五 月 十六 日
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和前景
郭勇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
5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中国休闲渔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的介绍,来探讨中国休闲渔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前景,让人们更加地了解中国休闲渔业的状况及其相关的生活方式以及旅游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中国休闲渔业发展前景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资源、环境和人力进行一种全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及普及知识等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既是第一产业(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向第一产业的转移、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江荣吉教授给休闲渔业概括了这样一个定义:“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下面我们将从休闲渔业的发展历史开始,谈谈它在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休闲渔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渔业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原始人类的早期发展阶段。那时人类以采集植物和渔猎为生,鱼、贝等水产品是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渔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在江河湖泊流域和沿海地区,渔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程度不等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渔业生产的工具、技术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从周初到战国时期,池塘养鱼发展到东部的郑、宋、齐国,东南部的吴、越等国,养鱼成为富民强国之业。据《史记》、《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曾养鱼经商致富,相传曾著《养鱼经》。该书反映了6世纪以前养鱼技术的若干面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渔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只有45万吨。1986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23.5万吨,仅次于日本、苏联而居世界第3位到1982年底,全国沿海共有大小国营捕捞企业43个,拥有生产渔轮1100多艘,总吨位20多万吨,50多万匹马力,水产品年产量近80万吨。此外还有更
加庞大的集体所有制渔业,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产量的80~90%,已成为中国海洋捕捞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十年来渔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然而对于休闲渔业的发展却比较晚,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休闲业在中国慢慢的发展起来了,最先是在沿海地区,慢慢的深入内地,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种较大的产业支持者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中国休闲渔业的现状
我国休闲渔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各具特色。广东珠江口一带和舟山、宁波、温州等地海上观赏渔业船(含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的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浙江、广东、福建三个省兴建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专业休闲渔业场所200多家,且具有相当规模;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周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区(带);四川、辽宁两省利用江湖两岸的山水风光,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垂钓、避暑和风味餐饮于一体,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观赏鱼的养殖迅速在全国各地扩展,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和以江苏、上海、广东为重点的东南沿海两大观赏鱼生产地,其中北京市的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800hm2(1.2万亩)、年产观赏鱼1.5亿尾左右,2003年我国观赏鱼的进出口贸易额达326.83万美元,其中出口额302.47万美元;目前我国拥有钓鱼爱好者9000多万人。休闲渔业的发展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渔业局在我国渔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在西部地区,四川省渠县利用渠江两岸的山水风光发展了新型旅游业。一种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避暑于一体的经营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有胜景”。
比如重庆市,这个美丽壮观的“山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我市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直辖以来日新月异的山城出现了一系列城市新景观。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城市建设组合成了我市特有的城市形象。横空出世的长江、嘉陵江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美丽的山城夜景让人们感受到现代都市崭新的面貌。我市同时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金佛山”、“芙蓉洞”等构成了我市的一项特色旅游。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市符合发展多功能休闲渔业的地域性的要求,伴随着我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更加确保了休闲渔业客源市场的稳定。
三、中国休闲渔业的前景
1、社会环境条件好
国内外休闲渔业蓬勃发展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所取得的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使休闲渔业在渔业和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业主进入休闲渔业开发领域。同时,近几年来,各级水产部门响应我国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号召,大力发展我市特色的“都市型水产业”,休闲渔业必然是一个发展方向。在我国这个社会比较安定的国度,很适合像休闲渔业这样的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为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海岸线绵延悠长,这为我国的休闲渔业提供了巨大的旅游资源,再者,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其旅游胜地遍布全国,许多地方也申请为世界历史文文化遗产,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3、发展空间大
休闲、观赏渔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工作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但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其发展,在今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近年来,各地休闲渔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渔业经济发展和渔(农)民增收的亮点。随着小康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发展空间会十分广阔。各地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群众从事渔区观光旅游、垂钓、餐饮业,发展以“鱼”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经济。
4、各地的突出表现
山东省济宁休闲渔业正在成为新兴产业,浙江省舟山以“一带三区”建设休闲渔业大市,浙江象山县积极打造石浦“渔港古镇”特色旅游品牌,广东将打造滨海旅游新品牌等等巨大的变化。
5、市场前景好
观赏渔业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观赏渔业要注意将传统金鱼选育与新品种引进试养相结合,展示与原种繁殖、保存基地建设相结合,特形、特色新品种开发和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当今社会的市场前景无比巨大,主要是为世界都市市民服务的休闲渔业,其特点恰好符合市民的近程旅游出行规律,如果加强规划,加大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完全有可能占据市民近程游憩的大市场。
参考文献:
[1]平瑛.完善管理体制 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中国渔业经济.2001,(4)
[2]琴翔.产业,如何做好.北京水产.2000,(5)
休闲职业生涯 篇7
一、“休闲教育”观点
刘海春对“休闲教育”的研究颇有建树。他认为,“休闲教育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结合点在于:休闲教育符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使命,适应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创新,对准了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方向。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关注休闲教育,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吸收休闲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传播休闲教育理念,以实践活动为平台传授休闲教育技能。”
以往共青团工作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投放在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而较少地关注他们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若利用得当,能成为学生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若随意消磨,则可能成为大学生放任自流的罪魁祸首。“休闲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求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其次要逐步提升休闲层次;最后培养不同层次的休闲技能,并可作为专业技能的有效补充,使个人更加迅速地融入校园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各阶段本科学生特点
李卫东等同志在“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中,也详细分析过大学本科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主要目标。
大一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校园文化教育及初探所学专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环境带来的新变化,需要参加各类提高学习、生活适应性的活动;大二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大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是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处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阶段;大三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沉淀,开始分化,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专业“突破口”;大四的学生,处于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奋斗的重要时期,需要做好个人职业的初步规划,准备迎接社会的挑战。
三、“休闲教育”理念在学院团学工作中的新尝试
以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为例,近几年,该学院的团学活动尝试融入“休闲教育”理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生活动,努力迎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弥补学生闲暇空缺,培养良好的休闲习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一年级中,举办读书分享会、宿舍文化节、体育节、合唱比赛等各类提高学习、生活适应性的活动,深入学习校园文化,有效地实现了专业初探,提高了学生对新环境的融入度和归属感。引导新生正确利用闲暇时间、培养高雅的兴趣,对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在二年级阶段,举办辩论赛、课前演讲、师范生技能大赛、学术科技节、专题讲座等能提高学科专业技能和鉴赏技能的指导性活动。该阶段的活动组织侧重结合学院及专业特色,把枯燥乏味的学术内容通过休闲的形式展现,增强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渴望。
面对大三学生,组织或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科研训练、课题申报等综合能力类型的锻炼,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目标、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该阶段是休闲教育的升华,学习者融会贯通地把休闲内容结合到学科知识及相关学术体系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产权。
面向大四学生,举办实习经验交流会、模拟面试、简历设计大赛等求职指导活动,回归个人未来发展的切实需要。该阶段是休闲教育的延伸,学生在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时,进一步明确或调整个人目标,加工锤炼前三年的学习方法,在实习岗位上学以致用,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衔接。
校园文化活动融入“休闲教育”理念的新模式,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回归生活、提高个人和集体的生活质量;通过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活动设计,能重视各层次学生的真实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效地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休闲教育”元素融入第二课堂的这一实践,要真正提高它的质量,还可以考虑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开设与第二课堂内容相关的选修课程,亦或在团学工作中开展活动前的相关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进行完善与提升,也是未来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海春.休闲教育: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视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13-16.
休闲职业生涯 篇8
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兼网络编辑部主任于波主持“峰会”第一个环节的对话。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假日处处长沈虹认为,现在的休闲存在着多元化的特性,主导产业是文化、旅游和体育。但由此延伸出来的农业休闲、海洋休闲,军事休闲,甚至还有休闲地产业。
休闲多元化的六种方式
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副局长郑晓明认为,旅游是休闲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有多元化发展趋势,郑晓明把休闲分成六种类型,一个是传统的观光休闲,第二个是文化休闲,第三个是体育休闲,第四个是娱乐休闲,第五温泉休闲,第六个乡村休闲。他表示,近几年来南京市在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南京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山水资源和一批观光旅游的景点,打造南京旅游文化特色。
汽车休闲渐成一种时尚
上海欧亚汽车董事长谢钰在论坛上提出了房车休闲的概念,他认为汽车跟休闲产业的结合也是多元化的体现,他建议政府部门应有意识地将汽车和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公众正确休闲消费。谢钰说,现在汽车休闲在民间已经发展得很蓬勃,房车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块。谢钰说,“现在有一些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如果不让他们在国内用掉,转移到国外是非常浪费。我感觉中国人现在确实是有一批玩车的或者喜欢奢华品质生活的,应该让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带动汽车休闲产业。”
酒店是休闲产业的“名片”
北京国宾友谊酒店管理公司副总裁刘勇从酒店在休闲产业上的作用阐述了他的观点,酒店业无论在休闲城市当中还是旅游城市当中,都是一张名片,这个名片体现了文化旅游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