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时间(精选5篇)
休闲时间 篇1
一、中国小康社会概述:
2005年, 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70%, 农村人口的恩格尔系数为45.50%, 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 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 人们的经济收入已达到了2006年的个人或家庭人均收入3000美元以上。一部分人群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是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对的抽样调查显示, 2005年北京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关, 人均消费支出13244.20元, 恩格尔系数为31.80%, 达到了富裕型。而据吉林省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表资料显示, 2006年人均产值2000美元, 居民消费率为43.10%, 达到小康。但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 (不是纯收入) 仍然在3000元人民币的水平线上徘徊。而据四平市统计局2005年统计年表计算, 城市高收入人群与农村人口平均收入相比较, 其基尼系数大于0.6。这充分说明,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差悬殊。
二、休闲理念的两极趋势:
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社会行为, 是由特定的社会结构塑造而成的, 也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现象。休闲是人主动、自发的个体行为, 休闲体现人类生命创造的本能与独特个性, 具有个性追求特征。休闲是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 它具有时间的不可重复性。休闲是在一定的文化底蕴下发生的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休闲具有文化差异性。休闲是在一定社会物质条件下摧生的消费经济形式, 因此, 休闲又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外在表现形式。休闲是在一定社会政治体制、道德规范制约下的社会行为, 也是一种社会构建。休闲是人类生活的本真。休闲改变人类生活, 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心态。由此, 休闲理念便具有了两重性;一种是重内心感悟的, 认为休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自由活动, 不存在任何强制性, 休闲是为了得到心灵深处的满足而不时把它作为赚钱、竞争等其它外在目标的手段或途径。这是对休闲本真意义上的理解, 既休闲是“一种文化存在;它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身体的基本需求, 也能够满足人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它是一种生存的需要、生活的方式、生命的境界[1]”。而另一种则是重物质享受的, 因为“在消费社会中, 涉及人们吃、穿、住、用、行等方方面面的休闲生活, 被媒体囊括其中, 媒体执着于休闲的‘消费原则’, 全方位地教现代人怎样用钱打造现代人的生活。媒体和商家不断设法创造出休闲时尚, 赋予商品、休闲活动与服务以丰富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让人们在休闲消费时能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形成休闲理念的“两极”趋势。
三、休闲时间的两极趋势:
在现时生活中, 很多人为物质生活的富足拼命地去挣钱, 然后玩命地去挥霍, 而另一部分人, 因为没有必须的财富去休闲, 所以他们即便拥有充裕的时间, 也不知如何去休闲。所以, 休闲在时间的度量上走向了两个方向。如果按年龄分组加以分析:一、17-24岁, 学习时间紧, 多数无收入, 基本无休闲;二、25-34岁, 工作压力大, 经济收入有限, 家庭生活、结婚、生育、购房等支出比例大, 有闲不敢休闲;三、35-44岁, 工作稳定, 收入颇丰, 追求时尚, 甚至一部分人拼命赚钱, 玩命地去休闲, 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 又为经济负担所累, 在休闲过后却没有得到心灵深处的宁静, 休闲时间在物欲的贪念中渐渐消失;四、45-58岁;事业有成, 财富可观, 家庭消费支出均衡, 对休闲消费项目具有选择控制能力, 是城市休闲消费的主体, 是休闲时间的真正拥有者;五、59-70岁, 离退休群体, 功成名就, 小有积蓄, 虽然有充裕的闲暇时间, 但如何过上令人满意的休闲生活还有待于各方面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六、71岁以上17岁以下老少群体, 其教育、医疗、养老等开支需要家庭成员担负, 对休闲的需求存在较大变量。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后, 城镇居民的休假天数又有新的变化, 另外, 农业人口的非劳动时间就更多, 但他们在闲暇时间里很少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休闲时间, 农村人口的休闲生活还没有到来。因为, 休假时间不等于闲暇时间更不等于休闲时间。
四、休闲文化的两极趋势
休闲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现象, 是在一定的文化底蕴下发生的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休闲具有文化差异性。由于人们的休闲心理已经受到了社会风尚的影响, 因此文化上的差异更加巨大, 使得休闲活动表现出两种文化态势;一是追求内心宁静的尚朴休闲文化, 这是因为;从文化的角度看休闲, 休闲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继承, 还是民俗文化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日新月异, 人类在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更加深深怀念自然风光赏心悦目, 并在融入大自然中感悟到人生的快乐。二是追求物欲刺激的尚奢休闲文化, 在当今社会, 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金钱这个指标来衡量, 而休闲更带有普遍意义上的经济属性, 休闲文化转化为时尚文化、品牌文化、阶层文化、标识文化并最终归属为消费文化, 所以, 花费了多少钱投入了那种形式的休闲活动, 蜕变为一个人在休闲消费市场中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就是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阐述的“炫耀性闲暇”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中国小康社会的现实生活中, 一张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卡就是地位和财富的证明。
五、休闲经济的两极趋势:
在休闲消费水平日益品牌化的商业社会中, 休闲消费因拥有财富的不对等而明显的划分为不同的组群和阶层。使休闲经济表现出强力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表现为富裕阶层尚奢侈休闲经济的示范性引导, (1) 人数比例上的两极分化, 占工资收入总人数25%的富裕阶层是休闲消费的强势集团。 (2) 经济总量上的两极分化, 75%的群体用于休闲消费的总量的与高收入群体用于休闲消费的总量比是1:2.44。 (3) 企业投入上的两极分化, 在大中城市, 休闲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在象高尔夫球场、酒吧、歌舞厅、洗浴中心、高档酒楼等高消费的休闲项目上,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追求的是商业利润率的最大化。 (4) 社会供求上的两极分化, 城市社区居民休闲愿望强烈但社区休闲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休闲服务基础设施供给薄弱, 城市低保人群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享受不到社会公共服务带来的实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平民群体望俭朴休闲经济的步履艰难; (1) 占工资收入75%的平民百姓休闲消费支出为平均工资收入的12.15%, 而富裕阶层则为35.41%。 (2) 低收入阶层人均年休闲消费为241.54元人民币, 与富裕阶层比为1:7.33/人均。 (3) 大众性、公益性、公共性休闲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无论是社区规划还是小区开发商的商品房建设, 都没有将面对普通劳动者的休闲设施建设考虑在内。 (4) 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性财政支出也仅限于在城市建成区修建了一两处城市广场和标志性的主题公园, 而象高尔夫球场这样的城市绿地空间普通老百姓是很难涉足的。在城镇社区, 低价位的休闲场馆极度匮乏。一般工薪阶层有闲但无处休闲。我国小康社会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明显, 休闲消费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发达城市与经济落后地区相比, 城市人口与农业人口相比, 尽管各阶层的恩格尔系数相差不大, 但由于收入的极不对等, 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相差悬殊。为此, 我们必须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
综上所述, 我们要树立大众休闲文化理念, 培养大众休闲文化基础, 拓展大众休闲产业体系, 建设大众休闲娱乐场所, 提供大众休闲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将“时尚奢侈炫耀性休闲”向“平等俭朴和谐性休闲”方向引导。
摘要:我国2005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70%, 农村人口的恩格尔系数为45.50%, 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 进入休闲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由此也带来了休闲理念、休闲时间、休闲文化、休闲经济方面的两极分化趋势。
关键词:休闲,恩格尔系数,休闲文化,休闲经济
参考文献
[1]、徐放鸣, 张玉勤;全球化语境中的休闲文化研究, [J]江苏社会科学, 2005:04, 232—236。
[2]、邰小丽, 朱春阳;当前媒体引导休闲文化的批判研究, [J]传播学研究, 2006:11, 44—47。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7:36。
休闲时间 篇2
李汉荣老师说: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的确,饮茶的时候,心情越平淡越好。心情平淡的人,才能感受茶带来的宁静和清新。
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透过袅袅上升的水雾,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潇,入语驿边桥”。
人到一定的阶段,就一定会追求品质,喝茶也不例外。人最需要的其实是内心丰硕充实的精神生活,年老不要紧,贫富亦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有方向感,最重要的是不失信心。信心在哪里?就在所了解的人生意义,得到了就不会觉得空虚。
修练“禅茶一味”,先从“修心”做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有修养就觉得有内涵,而思维敏捷就感觉有眼光,喝一盏茶,倚楼听风雨、淡看人生路,上下而求索……
休闲时间 篇3
“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看呢?20年前,来自贵阳的歌手韩晓将《我想去桂林》唱响,也回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时间和金钱,成了很多人看不成风景的理由。
那时候,“休闲”这个词,还不被大部分中国人所熟知,怀揣着旅游梦想、憧憬着到处去看风景的人也并不是很多,如今20年过去了,中国人的休闲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旅游这一种休闲方式,在休闲领域中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尝试。
时间和金钱,还会成为人们看不成风景甚至是无法休闲的理由吗?
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普遍有着比较强的休闲观念,也发自内心地热衷于休闲生活方式,但却常常被不够用的时间和金钱所牵绊——这,是当下国人最普遍的休闲体验,而时间和金钱,亦是中国通向“休闲小康”的最大障碍。
休闲时间都去哪儿了?
2020年,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中国人的休闲体验也能达到“小康”水平吗?
早在三年前,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预测说,“按照目前中国的休闲发展趋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体上将进入休闲时代。”在中国有望迈进休闲时代的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也极有可能来到中国,在刚刚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休闲大会上,北京已经向世界休闲组织正式表达了申办愿望。
尽管未来可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通向“休闲小康”的道路能够一帆风顺。
从2006年开始,《小康》杂志社每年都对“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水平进行监测,在这九年之中,“中国休闲小康指数”由63.5提高到72.7,共增加了9.2。
“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主要从休闲观念、休闲支出、休闲方式、休闲时间等方面进行测评,截至去年,中国的休闲小康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2013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达到72.8的“历史最佳”水平。而在今年8月底进行的“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的“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下降了,这也是九年间休闲小康指数首次呈现下降趋势。《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对本年度中国休闲小康状况进行调查后,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3~2014年度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72.7,比上年低了0.1。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休闲小康”前进的步伐?
根据不同监测指标来看,今年休闲观念指数为73.1,休闲方式指数为73.4,均比去年提高了0.3。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休闲时间指数,今年为67.8,去年为68.5,降幅达0.7;休闲支出指数则下降了0.2,去年为76.7,今年为76.5。
在休闲时间方面,41.6%的受访者在填写“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问卷时“抱怨”自己的休闲时间远远不够,5.3%的受访者更是几乎没有休闲时间,仅5%的受访者觉得休闲时间充足,其余4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休闲时间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与上年度相比,今年“抱怨”自己的休闲时间远远不够和反映自己几乎没有休闲时间的受访者人数均增多了,觉得休闲时间充足的受访者人数则减少了,去年选择“休闲时间远远不够”的受访者占比34.8%,选擇“几乎没有休闲时间”的受访者占比2.9%,选择“休闲时间充足”的受访者占比9.4%。
50.6%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自己的休闲时间和去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38.4%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自己的休闲时间比去年更少了;表示今年自己的休闲时间比去年更多了的受访者占比最少,只有11%。
在休闲支出方面,今年受访者的反应较之去年趋于“保守”,最近一年来在休闲方面的支出低于5000元的受访者占比61.1%,比上年度高出了10.1个百分点;最近一年来在休闲方面的支出高于5000元的受访者占比38.9%,比上年度低了10.1个百分点。
46%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自己的休闲支出和去年差不多;27.1%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自己的休闲支出比去年更少了;表示今年自己的休闲支出比去年更多了的受访者占比则最少,为26.9%。
五成人希望工作休闲“五二开”
您愿意把钱花在休闲方面吗?90%的人回答,“是的,我愿意”。
您愿意花时间休闲吗?92.9%的人回答,“是的,我愿意”。
您发自内心地热衷于休闲生活方式吗?93.5%的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发现,中国人对于休闲生活的渴望程度超越了以往,但在对于休闲时间的支配和休闲方式的选择上,仍趋于理性。
去年,虽然王琪延教授“到2030年工作四天休三天”的观点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质疑,但在《小康》杂志社联合新浪网所进行的“每周工作几天最合理”的调查中,却有过半受访者(56.3%)认为“每周工作四天最合理”,30%的受访者还是认为“现行的五天工作制最为合理”,9.7%的受访者甚至认为“每周工作一至三天最为合理”,其余的极少数人则认为“无所谓”或是“每周工作六至七天最合理”。
在近日《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中,同样设置了“每周工作几天最合理”的调查题目,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次过半受访者(54.6%)选择的是“现行的五天工作制最为合理”,34.3%的受访者认为“每周工作四天最合理”,8.3%的受访者认为“每周工作一至三天最为合理”,表示“无所谓”或是“每周工作六至七天最合理”的人仅有2.7%。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休闲与工作是相对应的。休闲时间增加了,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工作;工作时间延长了,休闲时间便会相应地减少。
nlc202309042029
在参与“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中,43.2%的人每周花在休闲上的时间为10小时以内,27.8%的人每周花在休闲上的时间为10至19个小时,18.7%的人每周花在休闲上的时间为20至30个小时,6.2%的人完全没时间休闲,4.1%的人每周花在休闲上的时间多达30个小时以上。
那么,这些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有多少呢?39.2%的人为1至40个小时,44%的人为41至50个小时,8.3%的人为51至60个小时,2.6%的人为61至70个小时,3.5%的人则长达70个小时以上,还有极少数人不需要工作。
国人最爱“周末休闲”
虽然每年的国务院节假日安排出台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会乐此不疲地边翻日历边研究“请假攻略”,但“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发现,节日并不是国人的休闲时间集中时段,人们还是习惯于把休闲时光集中安排在周末,其次是工作日的晚上,再次才是节日,年休假则排在第四位。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工作和休闲究竟哪个更重要?多达93.8%的人表示,愿意适当减少工作量,增加与家人、朋友一起休闲的时间。
有一组调查数据则颇耐心寻味。“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首次在问卷中设置了“总的来说,您认为您的休闲观念如何”和“总的来说,您认为中国人的休闲观念如何”这两道题目,前一道题目,58.5%的人自我评价为休闲观念强,34.5%的人自我评价为休闲观念一般,7%的人自我评价为休闲观念不太强或是基本上没有休闲观念;后一道题目,却只有22.8%的人认为中国人的休闲观念强,44.7%的人对中国人的休闲观念评价一般,32.5%的人认为中国人的休闲观念不太强或是基本上没有休闲观念。
为何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休闲观念强,却认为同胞们的休闲观念一般?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健康体育与休闲系副教授董二为分析认为,大家还是对城乡差别存有疑问,中国的大城市休闲资源丰富,但是乡镇和农村的休闲资源还比较缺乏,休闲资源分配不等造成了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休闲观念一般,也就是说从整体来讲,一部分人想休闲但是没有机会或者没有地方去休闲。
最“流行”的休闲方式:旅游超越上网
说不清从何时开始,杨培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喜欢上网了,“可能是年龄越来越大了,也可能因为工作太忙了。”35岁的杨培在北京的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白天在单位里上班,免不了要和word、excel、ppt等各种电脑办公软件打交道,以前她单身的时候,下班回家后,总是要打开电脑,上网和几个閨蜜聊聊天,看看娱乐新闻,她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能让自己把“装满了工作”的脑子“放空”。但成家之后,杨培没有了太多上网的时间,除了做家务之外,剩下的时间她会尽可能多地和老公一起聊天、看电影,“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有些痒痒,毕竟以前养成了下班后长时间‘泡网’的习惯。”再后来,杨培生了孩子,她发现这似乎彻底改变了她的休闲方式,“孩子小的时候,有段时间除了睡觉,什么都不想干,可能是太累了,总觉得睡不够。孩子大些了以后,我和老公就带着孩子和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一起去旅游,我们会尽量选择周边短途游、自驾游,这比较适合我们。”
杨培的休闲方式选择和休闲体验虽是个案,但却很有代表性。“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每年都会对国人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进行调查,从2010年到2013年,排在“国人最常采用的十大休闲方式”榜单榜首的都是上网,但今年,旅游超越上网排在了这个榜单的第一位。
旅游这种休闲方式,其实在前几年并不是非常“热”,2010年它排在上网、看电视、看电影、阅读之后,位列第五;2011年它排在上网、看电视、体育运动之后,位列第四;2012年它又回归到第五位,排在上网、体育运动、看电影、看电视之后;直到去年,旅游才占据了第二的位次,仅位于上网之后。
今年,旅游不仅仅超越了上网、看电影、看电视、享用美食、逛街购物、度假、睡懒觉、体育运动、读书,排在了“国人最常采用的十大休闲方式”榜单的首位,而且在“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多道题目的调查中,受访者均表现出了对旅游的厚爱。
在文化娱乐类休闲、休闲餐饮、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类休闲、怡情养性类休闲、社会活动类休闲等多种休闲类别中,受访者最喜欢的会是哪类?调查显示,近三年来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消遣旅游。
在受访者对于最有消费价值的休闲方式选择上,休闲旅游也同样被排在了第一位,57.7%的受访者把票投给了消遣旅游,远远超出了排在第二位的文化娱乐类休闲(10.4%)。
本年度九成人已出游 花销跃上3000元
《小康》调查发现,受访者不仅“心动”了,而且“行动”了。这一年来的旅游消费也有所增加,今年表示旅游消费在3000至5000元的受访者最多,而去年则是花费在1000至3000元的居多。
最近这一年来,36%的人出游过两次,33.3%的人出游过一次,11.3%的人出游过三次,9.8%的人出游过三次以上,仅9.6%的人没有出游过。
有26%的受访者在最近这一年来有过出境旅游经历,这些人的出境旅游时间大多在15天之内,费用花费大多在6万元之内。出境旅游让他们感到最不满意的是价格昂贵,其次是导游服务质量不高,再次是食宿条件不理想。
在受访者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上,自由行(37.7%)列第一位,其次是随团旅游(22.9%),再次是自助游(21%),自驾游(16.1%)和徒步背包游(2.3%)分列第四和第五位。这样的选择排位和去年并无差别。
在出游时,受访者最喜欢乘坐飞机(42.5%),其次是高铁(40.3%),再次是动车(35.6%),然后才是私家车(33.1%)、普通列车(20.1%)、长途汽车(16.5%)、公共汽车(12.9%)、船(7.6%)等。与去年相比不同的是,今年受访者对于“速度”的要求更高了,去年动车排在第二位,高铁排在第三位,今年速度更快的高铁在排位上超越了动车;去年长途汽车排在第五位,普通列车排在第六位,今年这两个选项也调换了位次。
nlc202309042029
今年与去年的最大不同在于受访者对于出游时间的选择上,去年选择十一黄金周出游的人最多,其次是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再次是平时;而今年则是选择平时出游的人最多,其次是十一黄金周,再次是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
休闲去哪儿?云南再夺冠,出国选海岛
国人最喜欢的旅游种类有哪些?“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发现,自然风光旅游(77.9%)、名胜古迹旅游(47.7%)、民族风情旅游(31.6%)是大家最喜爱的三大旅游种类。
对于旅游种类的偏好直接影响到了大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这在国人对于境外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家不再纠结于究竟是去欧洲,还是去澳洲,而是表现出了对风光美丽的海岛的极大向往。
在31个境内旅游目的地中,大家最向往去哪儿呢?“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和“2013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对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出现了高度的一致,云南、西藏、海南、四川、新疆连续两年占据了第一至第五名的位次。第六至十名的入选城市两年来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受访者的选择顺序上有所不同,今年,排在第六至十位的依次是内蒙古、北京、青海、浙江和上海;而去年是北京占据第六位,内蒙古列第七位,上海排在第八位,浙江位居第九位,青海名列第十位。
云南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千年历史,多民族多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彩云之南”。有人到云南旅游之后发出过如此的赞叹:这里的山,云梦萦绕;这里的水,满江春意;这里的花,争相竞艳;这里的人,淳朴善良。
云南省不仅是国人向往的旅游好去处,同时也是休闲的好去处,云南的很多城市自然环境好、生活节奏较慢、民风淳朴,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丽江。经求是杂志社批准,由求是《小康》杂志社发起并主办的年度休闲盛典“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在2007年推出了“首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其中就有丽江;在去年评选出的“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丽江不仅获选,还拔得了十大休闲城市头筹。
在“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中,《小康》列出了20个曾获得过“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称号的地方,请受访者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休闲“胜地”,结果,丽江市被受访者们排在了第一位,三亚市位列第二,桂林市居于第三位,青岛市和杭州市则分列第四、五位。
董二为最近正在进行一项休闲课题的研究,即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如何通过休闲建造宜居城市。
那么,对于国人心目中那些理想的休闲城市而言,如何才能更宜居呢?在董二为看来,休闲宜居城市应该处理好休闲与健康、经济发展、环境、高科技、艺术、文化和体育之间的关系,“全球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作为示范城市,因为每个城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何把健康、经济发展、环境、高科技、艺术、文化和体育注入到城市发展中才是关键。”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知凡、《小康》记者尤蕾、实习记者张唯对本文亦有贡献)
国人最向往的
十大境内旅游目的地
1 云 南
2 西 藏
3 海 南
4 四 川
5 新 疆
6 內蒙古
7 北 京
8 青 海
9 浙 江
10 上 海
国人最向往的
十大境外旅游目的地
1 海岛(马尔代夫、普吉岛、巴厘岛、长滩岛、天宁塞班等)
2 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瑞士等欧洲国家
3 澳大利亚、新西兰
4 北美(美国、加拿大、夏威夷等)
5 北欧四国(丹麦、芬兰、瑞典、挪威)
6 东南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
7 台湾
8 韩国
9 港澳
10 日本
/大图表
休闲去哪儿
时间去哪里了
休闲时间足够吗?
一般48.1%
差远了41.6%
几乎没有休闲时间5.3%
足够5%
每周工作多长时间?
41~50小时44%
1~40小时39.2%
51~60小时8.3%
61~70小时2.6%
0小时2.4%
71~80小时2.1%
80小时以上1.4%
每周休闲多长时间?
10小时以内43.2%
10~19小时27.8%
20~30小时18.7%
完全没时间6.2%
30小时以上4.1%
金钱去哪里了
愿意花钱休闲吗?
愿意90%
无所谓7.3%
不愿意2.7%
这一年来的休闲支出有多少?
2000~4999元32.5%
2000元以下28.6%
5000~9999元24.3%
10000~20000元10.6%
20000元以上4.0%
哪类休闲方式最有消费价值?
消遣旅游57.7%
文化娱乐类休闲(上网、阅读、看电影等)10.4%
体育休闲10.2%
怡情养性类休闲(养花养草、书法美术等)9%
休闲餐饮8.6%
社会活动类休闲(参加各类沙龙聚会等)2.9%
其它类别休闲(美容、沐浴等)1.1%
“千方百计“去休闲
国人最常采用的十大休闲方式
1 旅游51.2%
2 上网50.6%
3 看电影44.5%
4 看电视34.7%
5 享用美食33.6%
6 逛街购物32.6%
7 度假28.3%
8 睡懒觉26.1%
9 体育运动22.4%
10 读书22.1%
调查:《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调查设计:鄂璠 制作:桂颖
受访者信息:男性受访者占比61.3%,女性受访者占比38.7%;90后受访者占比9.4%,80后受访者占比33.8%,70后受访者占比29.7%,60后受访者占比24.6%,50后受访者占比2.2%,40后受访者占比0.4%;月收入1500元以下受访者占比3.9%,月收入1500~3000元受访者占比16.8%,月收入3000~6000元受访者占比39.8%,月收入6000~8000元受访者占比18.7%,月收入8000~10000元受访者占比11.3%,月收入10000元以上受访者占比9.6%;认为自己“有钱有闲”者占比7.5%,认为自己“有钱没闲”者占比21.5%,认为自己“有闲没钱”者占比23.9%,认为自己“没钱没闲”者占比47.1%。
调查时间:2014年8月底
休闲时间 篇4
关键词:合肥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余暇时间
一、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知态度
(n=200)
由表1可知:男女生对休闲体育的态度是兴趣一般的占52%,可见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太强参与休闲体育的意识,但也不太排斥;对休闲体育很感兴趣或不感兴趣大约差不多,约占30%。结果说明:高校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需求相脱节,且没有满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需求,有待进一步改进大学体育教学内容。
2、大学余暇时间参与休闲体育的项目
由表2可知:健身健美类占50.5%,户外运动类占53%,慢跑类占43%,这三类目前比较受大学生欢迎。其中球类﹑户外运动和传统武术广受男生喜爱;慢跑类、户外运动类和健身健美类是女生比较喜欢的项目。可以看出男女生在选择运动项目上有一定的差异性。
(n=200)
3、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
由表3可知:影响合肥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锻炼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缺少体育场地、器材;时间问题;费用问题;天气;缺乏指导者;缺乏指导者。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包括参与者自身对休闲体育的认识;客观因素包括天气、学习以及对休闲体育的重视程度、场地设施的完善程度等等。随着高校人数不断的增加,体育设施相对缺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课程在高校,甚至在社会开展的意义并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这不仅仅是某一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n=200)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当今社会,参与休闲体育是培养大学生积极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让大学生充分利用余暇时间的一种表现,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项目具有多样性,且男女生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在某些方面具有盲目性和大众性,缺少相对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学校的重视,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阻碍休闲体育发展的一个因素。
影响合肥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由高到低一次是场地器材﹑缺乏指导者﹑为天气、身体状况和费用等因素,这种情况与学校对体育场地的管理有一定关系。需要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的投入、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同时需要增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意识。
合肥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男女生存在差异性。男生更多是侧重促进身体健康,丰富余暇时间和增进人际关系;女生注重自身的体型的保养和健身健美。
2、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首先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发展好本学校的休闲体育项目和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以满足广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同时要向上级反映广大学生的需求,加大对体育资金方面的投入,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愉快地学习。
在合肥市高校内部举办各种休闲体育项目,提高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意识。同时各高校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针对男女性别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男生喜欢对抗性,激烈性的体育项目,适当开展球类和户外探险类;女生多开展一些健身操类和瑜伽等等,尤其是运动量小的户外拓展类,丰富他们的余暇生活。
休闲时间 篇5
关于大学生休闲文化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休闲文化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走访、交流、问卷调查
调查意图:休闲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教育对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大学生目前的休闲存在着休闲价值观落后、休闲内容庸俗、休闲质量低、休闲技能低、休闲自觉性差等问题,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已刻不容缓。了清楚、全面了解大学生休闲现状,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掌握一定的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使休闲时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大学生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调查人:
为了清楚、全面了解大学生休闲现状,大学生休闲研究课题组以调查问卷形式在本校发放问卷。该调查共发放249份问卷,回收249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大学生休闲现状调查问卷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学生休闲现状调查,第三部分为休闲活动参与频率调查。在问卷发放上,我们采取随机发放方式,因此,对性别和专业上并没有进行挑选。在回收的问卷中,总回收男性问卷87份,约占比例的35%,回收女性问卷161份,约占比例的65%。在基本资料中,又在在校大二学生共197人,大三学生41人,大四生6人,其他2人。专业大类有:采矿专业75人,文科67人,理科41人,工科l5人,艺术、体育类1人,其他专业6人。
一、关于休闲
对于休闲的定义,大家看法不一。一般认为休闲是指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寻求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他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相反,不科学,不合理的休闲方式,则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和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倡导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
休闲活动古已有之,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由于时代的限制,古代休闲方式一般为户
外活动,如狩猎,踏青,游山玩水,拜访亲友,观赏花鸟鱼虫等。这些活动既能够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又能增长见识,增进感情,这正是休闲所追求的目的。现代休闲方式,精彩纷呈,旅游(游山玩水)是古代学士文人的首选,而现代大学生并不热衷于旅游,更倾向于上网,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或电视等室内活动。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加疏远大自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迷失了自己。
休闲活动的有多种,有休闲体育,休闲阅读,休闲学习,休闲娱乐,休闲交往等。如何进行休闲活动,也是当代大学生当前面临的问题。合理规划休闲活动,需要大学生充分认识休闲。
二、大学生休闲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在回收的问卷中,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与休闲活动的有190人,占76.3%,认为大学生没有必要参与休闲活动的有2人,占0.8%,对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无所谓的有51人,占22.4%。
认为休闲的两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能力,长见识的有130人,占53%,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放松再学习的有l13人,占45.4%,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交朋友的有74人,占29.7%,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的有45人,占18%,其中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无所事事、消磨时间和其他的有76人,占30.5%。其中,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休闲生活的有36人,偶尔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休闲生活的有58人,从来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休闲生活 的有18人。
(一)、休闲时间和场所的安排
在回收的问卷中,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所选择最多的是1-2小时,有84人,占34%,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有1小时以下的有34人,占17%,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为2-3小时的有59人,占27%,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为3小时以上的有65人,占22%。而有86人周一到周五休闲活动时间段不一定,占总调查人数的35%,这是比重最大的选择。而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的场所主要选择在宿舍,选择的人数有114人,占46%,选择在网吧休闲的有56人,占比重的23%,选择人数最少的是选择在学校运动场,只有3O人选择,占比重的12%。
由此说明大学生每天还是有一定的休闲时问,时间不固定的也多,而且选择在运动场进行休闲活动的占比重最少,大学生休闲选择的场所和休闲的方式有很大联系,所以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不同的休闲场所和健康的休闲方式,以方便大学生的多种需要,而且要宣传更多的健康休闲的理念。
周末或节假日是一个相对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在问卷调查中,周末或节假日46% 的学生有3 个小时的休闲时间,14% 的学生有9小时以上的休闲时间,证明在周末或节假日这个相对空闲的时间段,可以更多地进行休闲教育,养成他们健康的休闲习惯。周末或节假日有46%的学生都是在白天进行休闲活动,但也有5%的学生习惯在深夜进行休闲活动。在深夜所能进行的休闲活动相对来说较少,一般很多学生都会选择上网、打游戏等等休闲活动,还有因此而有网瘾的学生产生。因此,在周末或节假日休闲场所的选择上,有30% 的学生选择了宿舍,有27%的学生选择了网吧。此外,43% 的学生选择了校外其他场所。
学生选择在宿舍进行休闲活动也说明了学生选择休闲场所活动的狭小化,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发展。学生参加休闲活动主要的活动组织形式也是以寝室组织为主,占五成。也有二成学生选择了独自一人参加休闲活动,人际关系网小。
(二)、休闲费用及其比较
对于还没有经济自理能力的学生来说,约有4l%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50—l00元,约有24%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100—200元,约有4%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300元以上。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同,学生的休闲观念不同,也决定了学生运用到消费在休闲上的水平也不同。消费在休闲费用的水平也与学生月生活费有相关的。问卷调查中,4l%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为2000元。可见,休闲费用在生活费中的比重不低,但是也有限。57%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25%以内,31%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25%_50%,9% 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50%—75%,还有3%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75%以上。基于学生大部分选择网吧和在宿舍中休闲,如果对这些费用进行更有效的运用,学生的休闲活动将更为健康。
(三)、学生平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侧重上网、聊天、睡觉等
生活态度的消极或积极与否,也影响到大学生对休闲活动的选择,问卷中大学生在休闲时间参与主要活动的选择上选择最多的是娱乐爱好活动,有117人,占比重的46%,选择专业知识学习的有35人,占9%,选择体育健身的有59人,占15%,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有44人,占11%,选择社会交往活动的有74人,占19%,选择上网或电子游戏的有56人,占16%。
选择娱乐爱好活动和上网、电子游戏的总合为46%,几乎占了选择的一半,可见,学生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存在着误区,有可以引导的空间。学生平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看电影、电视,有ll7人选择,其次是听音乐、K歌,对于健康的运动或者阅读,选择的人数分别为.49人和64人。相对于娱乐活动来说大大减少
(四)、影响休闲活动的因素
在“你认为自己的休闲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多选)”的问题中,88.7﹪的人认为制约休闲的因素是经济因素,77.5﹪的人认为与个人本身因素有关,50.7﹪的人认为与学业负担有关,45.1﹪的人认为与校内外的设施有关,32.4﹪的人觉得学校氛围也很重要,还有11.3﹪的人认为与其他因素有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休闲质量的高低直接受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休闲活动的高消费性和独立性。这也说明了大学生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状况,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达到休闲目的。
(五)、学生反映学校所提供的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辅导的现状
在问卷调查中,有49%的学生认为大学里休闲设施一般化。有22%的学生对大学里休闲设施不满意,有8%的学生对大学里休闲设施非常不满意。同样的,也有46%的学生对自己目前休闲生活状况感觉一般,2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休闲生活状况不满意,3%的学生对自己目前休闲生活状况很不满意。这为学校休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调查中,也发现89%的学生所在的大学或以前学校不经常教育辅导个人休闲生活状况,甚至有40%的学生所在的大学或以前学校从未进行过教育辅导个人
休闲生活状况。因此,有57%的学生认为学校加强休
三、当代大学生休闲状况的特点分析
经过以上多大学生休闲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休闲状况是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休闲时间充裕
大学之前,由于学业负担,课余时间少,校园生活也相对单调。进入大学后,空间变大了。,闲暇时间也多了,视野也变宽了,校园生活也丰富多了。
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体现了休闲时间充裕这一特点。周末是大多数大学生休闲的首选时间,也有不少人认为是依需要而定,这也是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体现。
(二)休闲取向多样化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追求物质上的,又有追求精神上层面上的愉悦。主要休闲活动有:逛街购物,勤工俭学,聊天社交,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体育活动,旅游,校系活动和社团工作,上网,网络游戏,打牌等娱乐游戏,闲聊,闲着没事做,唱K泡吧以及其他活动。
(三)休闲活动存在性别差异
男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兴趣,爱好的不同,在休闲活动的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男女大学生在健身锻炼,逛街购物,上网,看电影电视,网络游戏,打牌等游戏上存在差异性。男生休闲活动更倾向于健身锻炼和打牌,上网以及网络游戏;而女生则更倾向于逛街购物和看电影电视。在看书,听音乐,闲聊,校系活动和社团工作上,男女大学生的选择并没有显著差异。
(四)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虽然大学生都热衷于休闲,对自己的休闲生活有高的追求,但是限于经济,学校氛围,校内外设施,学业负担,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休闲活动一般,没有达到理想种的效果。在调查中有53.5的人偶尔会改变自己的休闲方式,29.6的人很少会有改变,只有16.9的人会经常改变。这就造就了自己休闲方式的单一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休闲的质量。
(五)上网,看电影成了大学生休闲的代名词
很多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花在网络上,上网玩游戏,聊Q,对他们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一拨一拨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乐此不疲,常常出没于网吧,通宵达旦,甚至一呆就是好几天。他们晚上在网吧游戏大战,白天回宿舍倒头就睡,上课考试已经离他们很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既耗费了财力,又耗费了精力,同时也影响了学业。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迷恋网络呢?原因有多方面的,逃避现实似乎是最有说服力的。“成瘾说明生活有欠缺,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戒不戒其实也没有区别”,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陈志霞认为,网络成瘾很大程度是现代青年逃避现实的体现。
四、结论与建议
在问卷调查中,有36%位学生认为大学生休闲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要扩大休闲范围场
所,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休闲;还有些学生建议学校多提供休闲服务,比如多提供一些活动指南,像短期旅游线路、购物点、健身方面的场所;或者增加休闲设备,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增加学校的文化气息;也有学生建议学校给大学生多点空问,让他们多参加些有意义的活动,不要管得太严,会有反作用;还有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休闲行为应该以社交和学习为主,毕竟学生以学习为重,不能奢侈浪费。另外,学生意见较多的是对于饭菜的价格,有13%的学生建议学校降低饭菜价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休闲生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休闲价值观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休闲的认知存在误区。有的学生认为休闲就是简单的消磨时光,是为了消除学习后的疲惫感;还有的学生提到“休闲”就认为是网一
络游戏、逛街购物等等;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休闲持有偏见,往往把休闲与“游手好闲”、“玩物丧志”联系在一起。大学生意识不到休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就不懂得如何合理支配与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
2.休闲内容庸俗、休闲质量低。很多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滞留在消磨时间的层次上,他们往往沉溺于闲聊、闲逛、打扑克、玩网络游戏等活动之中,甚至还不乏酗酒、打架等一些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休闲活动趣味不高雅、缺乏生机与活力,致使大学生普遍感到空虚无聊、单调乏味。
3.休闲技能低。大学生休闲层次偏低,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休闲技能。很多休闲活动中需要相应的技能、鉴赏力和价值判断力,否则就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也达不到休闲的效果。学生的休闲技能需要进步培养与提高。
4.休闲自觉性差。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自觉主动地考虑过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休闲生活处于自由放任的被动状态,导致休闲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5.学校提供的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辅导有待加强。
五.结束语
大学生涯是人生中的关键岁月,步入大学,相当于步入半个社会,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独立面对诸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娱乐方式。休闲活动够使你放松身心,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心态决定一切,在休闲活动上,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从而培养除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只有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够真正享受休闲活动带给我们的益处,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休闲时间】推荐阅读:
《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1月29日:规划工作和休闲的时间09-08
休闲观光现代休闲农业10-25
休闲生活10-15
休闲产业01-18
休闲制约06-03
森林休闲06-07
休闲思想06-14
休闲农庄06-25
休闲资源06-29
休闲养老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