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休闲功能

2024-05-23

文化休闲功能(精选10篇)

文化休闲功能 篇1

2000年9月21日至26日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其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做了“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的主题报告, 档案馆的休闲的功能才被学者所重视, 并开始有了对档案的休闲功能问题的探讨。最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北京档案》在设置的一个栏目“每期一辩”中, 进行了为期9期的关于档案馆是否有休闲功能的讨论。档案学者们就档案馆是否有休闲功能进行了讨论, 基本上分为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认为档案馆有休闲功能, 另一个阵营认为档案馆没有休闲功能。本文就其讨论的内容, 评述一下档案馆到底有没有休闲功能。

一、档案馆没有休闲功能

认为档案馆没有休闲功能的学者分别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提出了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 这些理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 休闲应该是心情很放松的, 但一方面, 在有武警站岗的档案馆, 心情无法放松;另一方面, 档案馆不能像茶馆那样让心情放个假, 也不能像酒吧那样, 让人摘掉伪装彻头彻尾地疯狂。档案馆只能远离喧嚣的闹市, 承载历史的见证, 为后人留下祖宗的足迹。档案馆即便是文化事业, 也是与文博、图书馆截然不同的特殊文化事业。在百姓心目中, 档案馆是准政府机关, 不是能够休闲的去处。

第二, 认为档案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即使开办展览, 也只是使参观者受到教育, 与休闲毫不相干, 况且参观展览大都是单位组织的, 很少有人自发地去参观展览。

第三, 认为档案馆不具有休闲功能的理由有三:一是其馆藏不存在满足休闲功能的要素;二是休闲功能要得到群众的认可, 得不到群众认可就不具备休闲的功能;三是档案馆要对自己的功能定位有清醒的认识, 不要随便跟风, 丧失个性和特色。

第四, 档案馆提供的开放档案一般是30年前的故纸堆, 若非对某段历史有深厚感情, 很难引起民众的兴趣。档案馆的馆藏资料的数量种类均无法与图书馆相比。阅读档案资料肯定让人头痛, 就如听某些领导作报告一样枯燥。况且档案馆躲在机关大院, 进出不便, 更有严谨的机关作息时间, 民众再想休闲, 也很难实现。经费不足又使档案馆的征集工作遭遇尴尬, 没有丰富的馆藏, 也就不具备休闲的前提条件。而且, 人们想要休闲的话, 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休闲, 比如到图书馆看戏说小说等, 没理由到档案馆去休闲这样自讨没趣。

总的来看, 学者们不认同档案馆有休闲功能的理由只是目前我国发展水平的限制, 都只是阻碍档案馆休闲功能发挥的因素, 并不是档案馆从根本上不具备休闲功能的理由。

二、档案馆有休闲功能

在参与讨论的众多学者中, 大部分学者是支持档案馆有休闲功能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虽然目前档案馆还不完全具备休闲功能, 但提供休闲功能却是档案馆的发展趋势。英国档案学者迈克尔·库克早就指出档案馆有休闲功能, 并有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召开作为契机。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 人们的精神需求会越来越多, 而且人们的档案意识是不断提高的, 加之档案开放力度的逐渐增大, 档案馆成为人们的休闲场所是必然的。另一方面, 在节假日读书、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的健康的流行时尚。而档案文化博大精深, 到档案馆查阅档案, 在休闲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乃顺理成章的事。档案馆是休闲功能很强的文化场所, 所以开发档案馆的休闲文化功能是大势所趋。第二, 档案馆的休闲功能不容置疑。一方面, 利用者查对事实, 开具证明是利用;摘编资料, 撰写史志是利用;按说以休闲为目的查阅档案, 增长阅历, 愉悦心情, 也是利用。只是观念不同, 档案人要改变观念, 与时俱进。另一方面, 因为许多档案兼具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并举出保存四合院档案较丰富的北京市档案馆和北京东城区档案馆就是喜好京味文化的爱好者的休闲的好去处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档案馆可以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档案, 以吸引百姓前来休闲利用档案。第三, 根据《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中指出的:“档案馆是国家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是提供利用档案资料, 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的中心。”既然是“为社会各方面服务”, 就应该包括为百姓的“休闲”服务。而档案馆不仅是人们可以获取真知的地方, 还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 是休闲的好去处。我国随着政务信息的不断公开, 档案馆势必会成为百姓了解社会和文化休闲的重要窗口。第四, 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 仅以旅游为例, 游览、参观总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参观的内容往往又是档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此, 没必要也不可能把休闲硬从档案的其他功能中单独分离出来, 当前应该做的是把档案馆的包括休闲在内的所有功能发挥出来。

整体上看, 认同档案馆的休闲功能的学者基本上对不认同的学者的理由做了辩驳, 并予以修正, 提出档案馆的休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三、档案馆是否有休闲功能之浅评

通过分析上述不认同档案馆有休闲功能的学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观点大都列举了档案馆不适合做休闲场所的理由, 以及档案馆成为休闲场所的阻碍因素, 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档案馆不具有休闲功能。而认同档案馆有休闲功能的学者, 也大都对不认同的观点予以了合理的反驳理由。在此, 笔者认同档案馆完全具有休闲功能。谈到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当然得从其存在的根本谈起, 档案是档案馆存在的最根本要素, 所以这里从论述档案的休闲功能开始。

第一, 我国档案自古以来就有休闲的功能。在我国古代, 档案是统治者休闲文化娱乐的载体。例如, 我国出土的殷墟甲骨档案, 上面除了记载国家有关政治、军事、历法等大事之外, 还记载了统治者出外狩猎、出游、生子等日常小事。可见, 甲骨档案不仅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 还是其休闲娱乐的载体。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百姓的自由闲暇的时间并不多, 甚至有时可以说根本没有休闲的时间, 享有休闲娱乐的只是那些所谓的统治者, 而档案的休闲利用也只能为统治者服务。但这并不能抹杀档案的休闲利用功能, 它还是被统治者所利用, 虽然在百姓中并不了解档案的休闲作用。

第二, 档案自身有休闲功能。档案本身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以文字、声像、图表等形式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用的历史记录, 它记载了载体自身及其记载对象的活动信息, 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两个重要特征。历史性是由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的, 文化性则是由档案本身的内容决定的。另一方面, 档案在传播档案信息过程中, 有传承历史和文化, 开展社会教育, 提供文化休闲娱乐的效果。换一种角度, 我们从审美角度看档案, 档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自然能够满足人们休闲的目的。档案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档案的内容美、档案的文字美、档案的载体美。档案的这些审美价值可以并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作为档案的保管单位, 档案馆当然具有发挥休闲功能的条件。

第三, 社会有对档案休闲利用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的闲暇时间在不断增加, 而人们可用于休闲的时间自然也相应增加。所谓的休闲时代正悄然出现人们的身边, 人们对休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随着休闲活动种类的增多, 文化休闲也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仅据1996年我国的一项涉及9个省近5000人的调查显示, 实行双休日后, 有共计34.85%的人将闲暇时间用于学习娱乐, 有30.66%的人对休闲生活不满意。为此, 社会对休闲的需求存在巨大的潜力, 而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传承事业的基地, 具有潜在发挥潜力。根据浙江大学档案馆的王雅琴2001年在杭州市范围内对档案休闲服务的社会需求、公众喜爱的档案休闲服务方式等有关问题进行的社会调查, 被调查者包括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教师、科技人员、工人、私营业主和学生, 几乎涉及社会职业各个层次以及年龄的各个层次。在这些被调查者中, 对于自己喜欢的档案休闲活动, 表示有时间会参加和将千方百计参加的调查者分别占85.3%和4.3%, 两者共计89.6%, 只有6.0%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间也不会参加。这一点说明社会对档案的休闲利用潜在需求很大, 有需求就有开发档案的休闲利用的基础, 群众有对档案馆发挥其休闲功能的需求。

综合分析我国的现状, 我国对档案馆的休闲功能认识还不是很到位, 更不用说重视发挥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这可以从我国自2000年以后发表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从这些论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虽然在目前我国的档案学者都认可了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但在理论上研究不够充分, 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 我们需要使档案馆具有休闲功能这一观点深入人心, 再来带动促进档案馆休闲功能发挥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武文秀.从档案的审美价值看档案的休闲利用[J].档案天地, 2009 (1) .

[2]姜之茂.休闲日增与档案馆[J].中国档案, 2002 (2) .

[3]王雅琴.发挥档案馆的休闲功能满足公众的文化休闲需求[J].档案学研究, 2001 (4) .

[4]陈英英.论休闲时代档案馆休闲功能的发挥[J].云南档案, 2007 (5) .

[5]李珍.中外档案馆休闲利用比较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 2006 (6) .

文化休闲功能 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hg-069)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休闲农业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是一项一举多得的经济战略。发展休闲农业,不仅能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流,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早日实现新农村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同时也能加强区域经济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

1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利用农业的生产环境和农村的景观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体验以及农业周边产业的一种新型经营形式。它不但重新发掘了农业的产业潜力,优化了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服务的全面性

以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为依托的休闲农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探究,经营范围已经不仅仅是观光性旅游和果园采摘体验的服务,还同时为游客提供了农院食宿、乡邻娱乐、生态体验、田园劳作、农耕历史文化展示以及民俗民风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充分安排游客的旅程,使得休闲农业完成了从过去单一到现阶段全面性服务的转型。

1.2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在现代城市科技文明和速食文化的冲击之下,许多乡村文化在还没有进行甄别的情况下就被淹没了。然而,休闲农业的发展,为想要体验“慢生活”和想要了解传统民俗民风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途径。而如《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也为休闲农业的宣传出了一份力,鼓励人們回到故乡,找回童年的那一份乡土人情和传统民俗文化。

1.3发展的科学性

休闲农业作为多个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不但为旅游产业开辟了新的领域,更提高了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开发了一种由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在内的多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为传统农耕注入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新内涵和新动力。

1.4效益的综合性

休闲农业作为产业链延伸和融合之后的新兴产业,不但为传统的农业和旅游开辟了新的利益空间,更为我国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农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途径。

2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2014年,第一产业在我国GDP总量占有率不足一成,然而隐藏在这接近一成的GDP之后的是我国超过6亿的农民。在农业GDP如此低的情况之下,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必然是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两极化将越发明显,这种情况不但抑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拖延了城镇的发展。基于“木桶”原理的分析,如何解决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答案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融入旅游业的相关要素,将农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体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新型产业。此外,休闲农业将传统的农业资源作为基础,经过现代旅游产业的融入,其目的是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并为农民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这种基于我国国情的创新型举措,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渗透和互动,带动了制造业和建筑在内的诸多产业,为实现传统农业朝着效益型农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旅游业在内的多个产业开辟了新的利益空间。从某种层面上,发展休闲农业正好解决了我国农业问题和城乡两极化的问题。概而言之,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是积极响应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号召,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探索,更是对农业经济的不同诠释。其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不但改造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增加了服务业、旅游业甚至制造业的比重,在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第二,推动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通过整合旅游业的相关要素而形成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它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科技、人才以及资金的交流,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产销模式,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范围,优化了农业的资源配置。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民谋求高收入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三,推动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是把现代人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和农业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乡村生活、乡村传统建筑风格、乡村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之中,丰富了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以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动力推动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推动城乡文化交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描述的田园幽居生活,正是城市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地,而休闲农业正好提供了这一平台。“干农活,住村屋,体验乡村文化”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旅游文化。久居在钢筋水泥间弥漫着现实主义的城市里,激发了人们对田园浪漫生活的向往,更激发了对民俗民风的浓厚兴趣,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乡村文化的传承。

第五,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横跨三个产业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利用城乡之间的差异作为引力,更加紧密地联系城市和农村,使城市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可以投入到休闲农业当中去,有效地融合了城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举措,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村就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取得了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交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

3城乡统筹的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部分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认识不够,导致目标不明确,仍然停留在初期的观光型,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农产品仅供观赏的行为也让休闲农业流于表面,没有体现出文化展示的内核。这样单一的产业链条模式使得休闲农业产品总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基于此况,休闲农业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格和自然农业景观来形成品牌特色。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开扩经营思路,注重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农村文化的传承。

3.2休闲农业的服务人员素质不足

因为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区多为私营,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将廉价的劳动力和亲友作为服务人员,这就造成大部分休闲农业服务人员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休闲农业服务技能的培训,诸多管理和服务的问题随之出现,加上缺乏必要的休闲业和旅游业从业的技能和专业的态度,使得游客在此并未享受到应有的服务,甚至造成了不少的商客纠纷和权益侵害,这样竭泽而渔的态度势必影响长久发展从而影响总体经济利益。因此,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开立相关的培训机构,专项提供专门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体系,将经营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教给经营者,并构建全方位的休闲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休闲农业协会组织,强化协会服务功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3.3经营者管理理念不足

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现阶段大部分农业休闲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的问题。由于成功经营者的示范效应,导致后续的经营者缺乏创新的思路,休闲农业区的发展形式单一、功能区分不明、特色并不突出甚至项目开发雷同。最终,部分市场已经饱和至低价竞争,另一些市场仍未被开发。同样,由于经营者对休闲农庄缺乏营销意识和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经营者忽视了品牌建设,主要依靠熟人和朋友来开拓市场,导致农庄形象并不突出,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宏观的经营管理是针对管理经营理念存在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这就要求广大院校开设专门的科目来培养专科人才,用以解决现有的经营者管理不合理的问题。在同一类型的休闲农业区设立门槛,减少过多的休闲农区挤占同类项目,导致分布不合理。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前提,要对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提供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的不足

目前,我國休闲农业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仅在2015年1月4日,农业部办公厅成立了第一届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外力支持,但并未出台完善的相关法规。大多省、市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来维护旅客和经营者的关系,导致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加上相对滞后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也是制约休闲农庄发展的另一原因,所以我国休闲农庄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过于宽松的境况之下。

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尽快成立专门监督管理部门,改变现有的多头管理局面,成立专门的引导机构,协同其他部门共同管理,但是要做到权责统一,更要配合专门的、规范的、全面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其行为,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而财政部门应该成立专项基本用以作为休闲农庄发展的资金支持,并通过给予贴息支持来促进休闲农庄的发展,对符合条件以及在本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休闲农庄采取奖励或者项目贴息、资金扶持的政策。

4结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横跨三个产业的新兴产业模式,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培植,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新领域,持续推动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理念不足,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这需要政府和企业个人根据各地的不同农业自然环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政策法规到管理创新以及特色产品等方面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李国良.一座城市的记录与思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谢瑞武.成都:改革实验区的探索[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17):26-27.

[4]郭文.低碳景区营造的意义及构建方式[N].中国旅游报,2010-01-25.

文化休闲功能 篇3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文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带有某一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的烙印,是“过程的集合体”,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形式与价值的体现,在内容上,它表现为精神层面上的愉悦性和知识层面上的价值性,而在形式方面则表现为制度层面的可控性,和物质层面上的审美性,是当前人类追求的精神食粮物质享受之一,所以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价值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的高度表现,更是图书馆建筑内外形式等散发出来的独特韵味,是高校图书馆相关组成的综合体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当前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应用性和理论性并举的发展形势,基于此发展现状,为更好适应时势和广大读者的需求,进一步迫使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发生了分化现象,并促使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了三种新的动态结构,首先是在阅读的实用性方面,实现了传统文本向电子文本的过渡,并在这种过渡的基础上引发了大众审美文化教育和精英文化教育的并重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其消遣娱乐性和严肃性的并举发展;其次,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发展趋势在不断加强,读者和馆员等图书馆应用和服务群体在环境文化方面的追求逐渐向优雅、便捷、创新的方向倾斜,更多的是需要一种体现“悦读”的软硬文化环境;再次,在科学研究与缓解压力方面,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展现出检索文献和游戏聊天为主旋律的发展趋势,并且使得文体场所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必需的辅助职能,进一步完善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1]190。

二、休闲娱乐元素功能的新注解

一般情况下,当有人提到休闲娱乐元素这一说法的时候,大多数人往往会想到的是夜总会、酒吧、KTV等娱乐休闲场所,但是这只是一种片面化的对休闲娱乐文化元素的解释和理解,这些理解仅仅属于生理、安全和社交等范畴的休闲娱乐,而在现实中,人们的休闲娱乐,,更多的是一种对劳动实践中生理、心理以及文化知识能量消耗的补偿,其目的是为了集聚新的精力、体力以及文化知识能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使得自身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另一层面上来说,休闲娱乐本身也是一种豁达、叛逆的表现文化,更有甚者表现为一种超脱与解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的品德操守。作为人正常的发展需要,休闲娱乐不仅是一种调节生活的手段,更是个体对生活的追求,这也是丰富与完善生命的一部分。

三、休闲娱乐元素对图书馆的进驻价值

1.休闲娱乐元素对图书馆文化新发展的技术价值。在新时期发展的大形势下,休闲娱乐元素的进驻对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技术价值,主要表现为,图书馆文化在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考察和评价休闲娱乐元素对其发展作用和意义,考察和评价休闲娱乐元素对其发展作用和意义,是满足新时期图书馆文化的应用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是促进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层面上的社会价值。在图书馆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其的需要与满足受制于自己的成就价值和图书馆场景对自身消耗能量的补偿程度,其正如人体的心脏部分,具有一定的造血与输血功能,能够影响到人体增长,技术层上的价值也会影响人们对社会效率贡献率,充足的精力与体力的恢复有助于改良和促进心脏的造血与输血功能,正如休闲娱乐元素进入图书馆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可以促进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共生与发展,保证大学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活力,改善被服务群体的心智结构,使得接受和吸收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群体养成协同合作的精神,继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质量,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价值。电子科技和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也不能代替和改变图书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认知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发展形势下,形成了图书馆内外环境、服务等方面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带给了人们快节奏、高效率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压力与不适应感,这也是促使图书馆基于社会环境需要而进行服务方面的调整与创新的最主要原因。这也是图书馆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生态问题,建立在图书馆原有的时空文化基础上,经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建筑材料技术等增加了休闲娱乐元素,有效减缓了人们的压力与紧张情绪,使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文化实现了融合与共生,有效结合了理论和实践,在与专家、馆员及人与机器的良性互动过程中,有效缓解了人们阅读的紧张和疲劳,继而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学习和事业,实现自己对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认识的不断拓展,进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81。

技术层面上的人文价值。现代化科技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休闲娱乐元素发展,对传统的图书馆文化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如轻音乐、健身房等元素的进驻,改善了传统图书馆中所得不到的听觉及行为等方面的享受,满足了读者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使读者在图书馆学习活动中保持一定的自由度,在自由愉悦的环境里实现了对专业学习和技术培养方面的需求,它将个性化服务管理与精细化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共享、宽容的文化氛围,提升了读者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进而能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提升了读者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3]102。

2.休闲娱乐元素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新发展的功能价值。随着各大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其有着对文化知识传承的本体功能价值和创造与实践功能价值,并伴随发展赋予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休闲、娱乐的功能价值,成为了实现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参与因素,休闲娱乐元素对其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传承、创新与创造和休闲娱乐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新诉求。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过程中,传承一直是其本体功能价值,高校图书馆的时空文化无不渗透着向读者传递信息、培训技能等职能,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图书馆已拥有了门类齐全的参考书、文献资料以及工具书,可以有效满足读者各方面的学习需求。当然,创新和创造也是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的实践需要,其主要形式是通过富有创新与创造性的图书馆场景和制度服务管理,进而对被服务群体和个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培育他们具有时代创新的新理念与新思维,继而促进创新,引领时代的发展。

休闲娱乐是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和创新与创造功能新时代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期读者完善自我的需求,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助于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训练技能,新时期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更多的是通过倾听讲座、交流思想等形式增长自身的智慧,加强自己的相关技能等等。传承、创新与创造和休闲娱乐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与实践功能的现代价值。可有效缓解读者的压力与疲劳等,实现对新理念及新方法的学习与创新,实现了图书馆文化传承本体功能和创新与创造时间功能的增值。

(2)累积效应与生态约束效应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功能价值诉求。现代化高校中,休闲娱乐元素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起着催发还原功能,这就是休闲娱乐元素对图书馆文化发展产生的累计效应,有利于增加原有优秀文化元素的传承魅力,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休闲娱乐元素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新发展的加速累计创新功能方面,本身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是对图书馆的时空文化或制度文化等的演化过程,优雅别致的环境氛围和休闲娱乐场所使读者感受到那种亲情与智慧的服务,领略文化的气息,进而提升读者自身的综合能力[4]87。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不断演化以社会环境系统及生态系统协调一致为条件,休闲娱乐元素的进驻使得其内部系统更加有序化和组织化,推动了图书馆文化系统的新陈代谢,也有助于图书馆文化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统一,更在一定意义上添加了其人生理或自然属性演绎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促进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更全面发展。

体验美国休闲文化 篇4

密州有83个公园和遗址,所有公园都是免费的,只有使用设施时才收费。135年前联邦颁布了一个保护自然公园法,之前波士顿发起建立公立城市公园的运动。公园分国家公园、州级公园和社区公园。国家公园规模大,远离城市,有生态环境的资源,如黄石公园、大瀑布等。社区公园是为社区居民提供聚会和休闲的地方,离百姓生活近。密州法律规定,在销售税中提取自然资源保护税,每销售100美元,有10美元用于资源保护,仅这一项每年提取4200万美元,全年用于这方面的预算是5000万美元。

在一次出行阿肯色返密苏里的途中,我们住宿在欧扎克(Ozarks lake)湖畔。欧扎克湖是美国著名游乐休养胜地,位于密苏里州中南部。当时正值周末,公路上一辆辆汽车,有的拖着游船,有的几家好友结伴前来。傍晚夕阳下宽阔的欧扎克湖面,泛着金色的星光,碧波荡漾,白帆点点,一望无际。这座湖是1931年在欧塞奇河上修建巴格内尔大坝拦蓄河水而成,湖长125英里,面积93平方英里,整个湖岸长达1300英里,是美国最大的人工湖之一。车子沿湖岸欧扎克山区行走,右边是水,左边是山,湖光山色,风景秀丽。顺着蜿蜒的山路走去,发现一座座漂亮的房子隐藏在绿水丛林中,有富人的休假别墅,也有专供游人住的宾馆旅店。

我们前行半个多小时,到了一个灯火辉煌的大娱乐城,十几个剧场同时上演各种剧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票价为20美元,附近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工厂直销店。工厂直销店是遍布全美的独特景观,它是一个庞大的开放式的建筑群,各种品牌的专卖店一个挨一个形成一个区域,然后再一个区域连接一个区域,有时生人进入就像进了大迷宫,而且大得一天也逛不完。所谓工厂直销店,就是所有物品都由厂家直接销售,所以价格相对低廉,吸引了不少人。一般旅游点集中的地方都建有工厂直销店,让人们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那次出行阿肯色,两天半的时间,食、宿、行,包括门票,每人花费160美元。沿途中国人开的自助式快餐店,饭菜品种丰富,口味不错,每餐约8美元。住在假日酒店等全美连锁旅馆设施齐全的标准间,每人每晚30多美元。可见,周末出游对美国人来说比较轻松。

第二个星期天,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集体驾车出游欧扎克湖,感受美国人的休闲文化。

到了目的地,7个人乘上一艘大船,这是前一天刘老师从网上订租好的。船的租金是两小时90美元,再加实际的油钱,我们一共花了大约150美元。这船是机动的,没有专门驾驶人员,完全由游客自己掌握方向盘。上了船,刘老师搬上来一个手提冰箱,里面有啤酒、饮料、面包、鸡蛋等各种食物。美国人出游汽车后面大都放这么一个箱子,不论走到哪儿都有吃有喝。

开始,湖面看上去并不大,也非常平稳,呈一个狭长的带状,两岸是绿色的植物。但是船一加大马力,发动起来,立刻就激起了千层浪花。

船越往里开,越觉出湖面之阔。我们加大马力,开进去一个多小时,仍然没有到头。除了我们这种大船,湖中还有一个人的皮艇,在水面上飞速滑行,犹如鸟在水中飞翔。看到一对夫妇,两个大人坐在一个小船上,而三个看上去不到10岁的孩子,却坐在另一个橡皮圈里,距离他们十几米,随着湖水的浪花漂荡。我们在船上说,中国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放心这样做,看来西方人的孩子从小就这样把胆量练出来了。

中午,我们把带来的面包、鸡蛋拿出来吃,迎着风浪,喝着啤酒,别有风味。大家看着湖色风光,轮流驾船,吃着喝着聊着,嘻嘻哈哈,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吃过午饭,刚才还阳光灿烂的天,骤然间阴暗下来,湖水和天空连在了一起,一片灰色茫茫。

开始身上淋到了雨点,还以为是溅起的湖水,可不一会儿,雨就越下越大,把全身打湿。这时候我们向回返,但糟糕的是找不著回程的路。因为湖面的岔路太多,四周都是绿树,而且上船后,我们都只顾高兴地前行,谁也没有细致地记路,周围的码头很多,也没有记住我们的码头是哪一个。

雨下得越来越大,呛得睁不开眼。刚好看到一个木板搭的小平台,我们急忙忙地让船向岸边靠去。这时平台上的两位美国男子,非常热情,拉着船绳,帮助我们靠岸。同时我们急中生智,把船票拿给他们,看后,这俩人也不清楚这个码头在哪儿。但是他们帮忙帮到底,其中一个人连忙掏出手机,打电话帮我们询问船码头的位置,我们都为美国雷锋的热心肠所感动。

找到了码头的方向,这时雨也小多了。我们向两位美国朋友道了谢,就驾船往回返。此时两岸碧绿,烟雨朦胧,舫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行驶到岔路口,正在犹豫之际,看到两个红衣少女驾着快艇,作着漂亮的造型,飞一样驶来。

我们连忙招呼她们:Hello!

两个少女热情回应,并用一个奔放的动作抛洒热吻,随之给我们指出码头的方向。这简直像电影镜头中的画面,惹得几位男士欢呼雀跃。

我们一边开着船,一边慢慢寻找和分辨着众多相似的码头。只见那两个红衣少女又驾着浪花飞奔而来,向着我们把手一挥,很潇洒地说:Follow me(跟着我)。就这样我们跟随她们顺利到达目的地,在规定时间内把船交上。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考察了密州大大小小的许多公园。参观一个州级公园,这里有自然森林可以狩猎,有大片的湖泊可供垂钓。游人们可以在这儿玩上几天,并且有固定设施,为房车提供配套的水电服务。一些社区公园在居民区的附近,各处都有为家人朋友聚会的场所,其中桌椅、烧烤器具、水电设备一应俱全。

我们到一社区公园运动,各种体育设施都有,没有看到管理人员,宽阔的草地上并排着四个大网球场,不收任何费用,可以自由使用。学校附近有一个慈善公园,河岸旁放着十几个木舟,游人划走一个,放在收款处5美元。所有收入都交当地一个慈善组织,用于残疾人服务事业。这一切并没有人监督,全凭自觉。

高校档案馆休闲功能之探析 篇5

一、高校档案馆拓展休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1.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类文明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繁忙的工作之余, 开展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 使精神得到放松, 心灵得到慰籍。“休闲”一词已普遍出现在公共场所, 如“休闲食品”、“休闲文化”、“休闲娱乐”等。所谓“休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休息, 过清闲生活。而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自由地支配时间, 去从事各种活动, 从而获得身心上的享受、满足和愉悦。如今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学习和参观, 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当要查阅原始凭证和依据, 或是公开的文件资料时, 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地方档案馆或公共档案馆。可见档案馆已不再那么神秘了, 它不仅仅是对政府部门提供服务, 更是面向全社会, 面向普通百姓。人们甚至可以到档案馆去查阅历史典籍或者寻根溯源, 只要凭有效证件, 只要是开放的档案都可以查阅。档案馆已经趋向公众化、社会化, 甚至休闲化, 档案馆的社会地位正在逐步上升。2002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1]可见档案馆已和图书馆、博物馆一样被列入公共文化机构, 同时也具备了休闲功能, 人们在查阅档案的同时, 也能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满足和愉悦, 可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档案馆是否也应当向地方档案馆或公共档案馆一样拓展休闲功能呢?

2. 高校档案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 更是竞争的社会, 时刻充满机遇和挑战, 要生存, 就要发展。如果在发展的道路上犹豫不决, 那么势必被社会淘汰、遗忘。高校档案馆从原来的只为领导决策服务, 为机关部门工作参考服务, 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 高校档案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此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拓展服务功能, 拓宽业务范围, 重新定位,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开展休闲服务, 拓展休闲功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路, 这正是高校档案馆自身发展的需求。目前有些高校档案馆已脱离机关部门, 转向与图书馆性质一样的公共独立单位,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高校档案馆应当高瞻远瞩, 目光放远, 把那些处于闲置状态的、且信息含量高的档案资源呈现在利用者面前, 让师生员工在课余时间或闲暇时间来档案馆进行查阅或鉴赏, 在他们利用档案的同时, 不仅能了解学校历史全貌, 增长知识, 还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同时在精神上也获得享受、满足和愉悦。

二、高校档案馆拓展休闲功能之举措

1. 依靠领导支持, 打开崭新局面。

高校档案馆要拓展休闲功能, 首先要取决于学校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学校领导把档案馆定于什么位置, 档案馆就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因此, 学校领导的理念和思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高校档案馆自身的工作目标和定位, 是继续停留在机关部门, 为领导们服务, 还是朝公共文化单位发展, 满足全校师生员工的需求, 这是档案馆领导和档案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 当然, 档案馆发展成为公共文化单位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是前进的方向。再次是高校档案馆成为公共文化单位, 拓展休闲功能, 还必须依靠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如加大经费的投入, 使档案馆硬件设施方面的配置得以更新;加强档案馆内部建设和自身完善, 切实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后还需要档案馆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2. 丰富馆藏内涵, 增加特色档案。

具有完整、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因此, 搜集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信息含量高的馆藏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拓展休闲功能的重要保障。只有资源丰富了, 才能开展休闲利用。高校档案馆要加强各类档案资源的征集和接收工作, 除了收集十大类基本档案外, 尤其应对照片、声像、实物、电子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加大收集力度, 以丰富馆藏资源。同时高校档案馆还可结合本校的特点, 增加特色档案。如与各部门和院系合作, 建立名人档案;与人事部门合作, 建立教师工作业绩档案;与工会合作, 建立教职工生活福利档案;与学生处合作, 建立学生毕业、就业信息档案等, 体现出档案信息的广泛性和可利用性。此外高校档案馆还可以收集与普通师生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如教职工出版、发表的书籍或论文;个人获得的发明专利、奖状、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比赛、竞赛的获奖情况;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工作的材料等。有些原件须由个人保存, 档案馆可留复制件或通过扫描后作为电子档案保存。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馆的服务更贴近普通师生员工, 并为开展档案休闲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转变思想观念, 改变服务方式。

如今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档案作为原始凭证、依据的作用, 而更希望利用闲暇时间到档案馆来了解档案、回顾历史, 增长知识、消遣休闲。高校也是如此, 这就要求高校档案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改变服务方式,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首先, 档案人员要热爱档案事业, 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怕麻烦的心理。要多一些热忱, 多一些勇气, 多一些灵活;少一些厌烦, 少一些退缩, 少一些呆板。其次, 档案人员要重新定位工作职责, 树立全新职业形象, 要换位思考, 站在利用者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各种需求。最后, 要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技术, 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在馆藏资源和利用者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发挥起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4. 增添休闲设施, 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档案馆除了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库房、办公用房、阅档室外, 还可以在档案馆的其他活动范围内增添一些休闲设施, 这可视学校的经费情况而定。如可以在大厅或走廊内放置一些休闲桌椅、简单的文具用品和饮水设备, 便于利用者休息或等候时。可以增添一台触摸式查询机, 利用者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浏览档案馆规章制度、全宗介绍、馆藏介绍等内容。同时还可以在大厅或走廊的墙上挂上书画, 摆上一些植物和盆景, 给利用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查阅环境, 营造一个轻松、休闲的文化氛围, 改变以往档案馆庄严和沉闷的气氛, 使利用者一走进档案馆, 就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舒畅和愉悦。

5. 进行人文关怀, 提供人性化服务。

高校档案馆要进行人文关怀, 为师生员工提供方便和舒适的人性化服务。首先, 要简化利用手续, 繁琐的手续会使利用者望而却步。师生员工来利用档案时只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校外人员只须出示身份证即可, 所有的开放档案都可以利用。其次, 一些现行文件、校史、校志、年鉴、兄弟院校的交流资料、本校的收发文件、学生的论文 (这些都是指公开的) 都可以实行开架查阅, 利用者可以自由地在架上寻找所需要的文件资料, 而档案人员只须在旁边监督指导, 就像图书超市一样。再次, 根据利用者的合理要求, 可以提供档案资料的有偿复印和代办邮寄等服务项目。最后, 高校档案馆还要改变以往师生员工休息放假, 档案馆也闭馆的现象, 而采取工作时间和学校的作息时间同步, 双休日和节假日档案馆人员轮流值班, 轮流休息, 让更多的师生员工能在闲暇时间来档案馆查阅档案, 真正体现了档案的休闲利用, 发挥了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并使利用者从中获得乐趣。

6. 开发休闲产品, 打出档案品牌。

高校档案馆要拓展休闲功能, 还要大力开发档案休闲产品, 打出档案品牌。档案休闲产品在本文是指档案馆通过档案、文献、资料编纂或出版的编研成果, 这些编研成果通常是指学校的文件汇编、校史、校志、年鉴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专题性档案编研成果和不同载体的档案编研成果。如名人类、学校新旧建筑类、科研类、产品生产类等专题性档案编研成果;实物类、照片类、图片类、电子类等不同载体的档案编研成果。档案馆还可以通过承办或协办校史展、历任校领导事迹展、名师名人展、杰出校友展、优秀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展等不同形式的展览打出档案品牌, 宣传档案意识, 提升档案馆的地位, 并为学生德育教育服务, 成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 让师生员工乃至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在闲暇时间参观、交流, 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社会的不断进步, 推动着档案事业的发展, 高校处于社会进步的前沿, 档案工作应与所处的地位相对应。为此, 高校领导和档案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和寻求档案事业发展渠道, 在一定的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情况下, 拓展高校档案馆的休闲功能, 将会给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更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郭红解.析公共档案馆[J].中国档案, 2007 (2) .

多功能休闲自行车的设计与制作 篇6

关键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休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外出携带老人跟小孩成为现在人们比较苦恼的事情。虽说母爱是巨大的、无私的, 但是一直抱着小孩也实在难受, 假如随身携带传统的婴儿车, 这可能不太现实。还有工作之余和年迈的父母出门散心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老人走了多容易累, 需要休息, 如果带着小凳子又不太方便, 自动车不方便交流, 不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老人、小孩的两个前轮导向而且后轮可向前折叠的前置式三轮车。

鉴于这种情况, 本文设计了多功能休闲自行车。本设计是乘员在前而驾驶员在后, 一是便于驾驶员观察乘员, 二是便于驾驶员与乘员的交流。本设计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与车身连接的小车。

1 方案分析

本文在设计上采用了如下设计方案:1) 对车架大梁折叠方式进行了改进。车架大梁下移, 仅比链轮中心线稍高;车架大梁采用双90°折叠结构, 折叠后前后两轮之间平行、中心对齐、间距为150mm;避免了普通折叠自行车的棱角突出、空间大、外形丑陋的特点。2) 在外形上, 设计方案中自行车车把后倾角度较大, 与一般自行车一样在鞍座位置后面安有类似于轮椅的椅子,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折叠后前后组合在一起, 可当作座椅用。3) 在车架中心位置安装有一辅助轮, 在折叠后与前后两车轮一起作为行李车和座椅的第3个轮子, 使其能独立支撑站立,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如图5、6所示。4) 巧妙的座椅折叠设计, 经过简单的折叠变化, 能实现轮椅座椅功能。

2 理论设计计算

2.1 设计主要参数

本设计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2.2 主要部分设计计算

2.2.1 剪式收折机构的尺寸

如图1所示两杆长度均为55cm, 为了获得剪式机构比较优良的运动特性, 使得两杆受力均匀[1], 保持平稳, 取∠AOB=120°, 折叠后∠AOB=10°, 如图2所示。

2.2.2 受力分析

假设人和车总重为1000N, 前置小车在展开时, 剪式机构的受力如图3所示。可求得铰链A、铰链B处的支反力[2]为:FAH=433N, FAV=250N, FBH=216.5N, FBV=125N, 方向如图3所示。以BD杆作为研究对象, 算得铰链K处的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

3 作品实物图

实物图如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由于采用了折叠结构, 此车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了空间, 同时又可以作为手推车使用, 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4 本文创新点

1) 结构简单。本设计主要由主车架与小车构成, 主车架与小车之间用两个“L”杆连接, 简单紧凑。

2) 占用空间小, 方便存放。小车与主车架采用螺栓连接, 并可从主车架拆卸单独使用, 且可以折叠, 因此大大减小占地空间, 方便存放。

3) 重心低, 行驶稳定安全。本设计的座椅比现有的车鞍座要低, 不仅方便上下车, 更重要的是全身的重心随之降低, 遇到紧急情况时两脚还可以同时着地, 且前置小车还设有围栏、安全带, 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多种功能。本设计可以是手推轮椅, 既满足了老人带小孩, 又可以满足人们跟残疾人散步的需求;也可以是脚踏轮椅, 满足人们想跟残疾人去更远的地方散步、看风景的要求;也可以是睡椅, 这样更加满足了残疾人的舒适的需求;还有可以折叠起来, 减少空间, 更是满足了现在人们所住空间小的要求。

5 结论

该多功能折叠自行车设计结构简单, 零部件少;折叠简单、方便, 易携带;价格低廉, 适合普通市民使用尤其是老人带小孩使用, 能有效地避开与现有的自行车或折叠自行车的“同质”激烈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谭庆昌, 赵洪志, 曾平.机械设计[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文化休闲功能 篇7

关键词:休闲时代,传统体育,功能主义

“休闲”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休闲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可见,特别是户外运动在近几年非常迅猛的走入了我们的视线。休闲将成为这个世纪的主旋律。华盛顿地区公共策略预测部主席莫利认为: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有国外学者预测,在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人们将有50%的时间用于休闲。

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人们的闲暇时间也增多,这就为大众休闲的产生创造了环境,当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也在快速走向“休闲时代”。中国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在我国走向全面的“休闲时代”的道路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从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对当前休闲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传统体育进行探讨,旨在对休闲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休闲时代的大背景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革命都将社会生产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了21世纪一个新的时代将要开启,即人们获得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休闲时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工作之余所获得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人们在满足了自身生理需求之后,开始注重追求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享受。极限轮滑、健美操、瑜伽、网球、羽毛球等现代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开展。并且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不断追求以及更多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 求,越野跑、远足、攀岩、踏青等户外运动也得到了广大人群的青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休闲起步较晚,但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水平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更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国步入普遍有限的休闲时代提供了动力。目前我国城市公民普遍享有的国家法定假日每年达到114天。据统计显示我国大多数公民的闲暇时间已经超过工作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加为我国休闲时代的来临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础。

2主流文化下的中国传统体育

2 . 1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主流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深深受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静”、“仁”、“和”都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体现。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国标志性的运动,其中所包含的以静制动的特点也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呼应。同样中国传统在讲人的发展体现出一种整体生命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如华佗所创编的五禽戏, 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神态的一套导引术,这有助于习练者在精神上进入一种极为重要的自然之境。此外,我国的体育游戏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

2 . 2中国传统体育与当代休闲的互通性

通过一些现代休闲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活动中使自身肉体和精神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并有意识的走进自然接近自然,从自然中感悟自身,最终使自身得到升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休闲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我国传统体育所提倡的整体生命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互通的,两者都是一个肉体强健、精神净化、思想升华的完善自身的过程。休闲时代的到来促进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样中国传统体育对休闲时代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对当前休闲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传统体育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3功能主义视阈下中国传统体育

体育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体育作为体育下的子部分,自然对维持社会的平衡和稳定有一定的正功能。事物的自身特性决定着它所拥有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体育的特性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主义视阈角度分析随着休闲时代到来中国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3 . 1促使人们形成和谐的休闲价值观, 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在当今社会,由于休闲进入人们生活的时间还不长,人们对休闲的概念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当的、异化的、单一化的理解,这种对休闲概念理解的异化往往使人们沉浸在无所事事、好吃懒作、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之中,尤其是对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个民族、国家是否和谐文明的表征就是社会是否稳定有序,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整合力量,具有一定的社会凝合力。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特征是追求和谐,追求一种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所谓个体和谐,即个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达到身心和谐、心理和生理和谐统一。人们在自身全面平衡发展的同时,弱化自身的消极情绪,自觉抵制罪犯活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同样在人际和谐方面,中国常年所形成的“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体育,使人们在一种相对和谐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 从而建立友好、亲密、平等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防止体育运动之中暴力现象的出现。同时人们获得广泛的交往,使娱乐、健康、情感和人际关系融为一体。从而抑制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形成, 使社会处在一个安定和谐的局面。

3 . 2培养正确的休闲伦理观念, 有助于道德文化建设

在休闲过程中人们摆脱了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自我的个性自由的展现出来,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自由性,人们往往会因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指导而做出失范的行为。中国传统体育特别强调道德文化修养和人伦道德的培养。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然而就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文精神受到了巨大冲击。在古代,武术与射箭既是国家提高军事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人伦教化的好教材。受到儒家“仁”、“义”思想的影响,无数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富有伦理色彩。中国武术讲尚武需先习德,人们习武的目的不是为了飞扬跋扈、逞强斗狠而是通过武术进而修身并促进自身品德意志的培养和磨练。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将“礼”融合到“射”中,把“射”作为进行礼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即“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人们在进行射箭之时,要存心诚敬,向对手行礼表示尊敬。《礼记·射义》中提到:“射者,仁者之道也。射术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己矣”,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体育对人们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不仅强健了身体,其思想层面也受到了影响。体育运动所包含的文化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习练者,使习练者的道德文化层次得到升华。

3 . 3深化了休闲健康观的内涵, 促进整体生命观的形成

休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着追求生命质量、追求内在美和人性美等时代特点,它的意义不在于缓解人们工作压力与身体疲惫感,而是调节与升华人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中国传统体育中,中华气功养生的健康观认为生命活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等异常变化,引起的平衡的相对失调,多会出现人体不健康的表现。[4]这与休闲健康观念所认为的健康就是维持身心平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保持一致的。人们在习练武术以及养生气功术过程中,通过对肢体、气息、精神的调节与习练,从而达到健体养心的效果。此外中国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和智力游戏活动都可以达到健心的效果,人们通过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改善情绪状态、愉悦身心,使内心长期积累的压力和不满得到释放,减少社会的不良因素,促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3 . 4丰富人们的休闲活动, 带动休闲产业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力逐渐被机械而取代,人们开始从劳动中摆脱出来。当满足了自身生理需求之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丰富自己的余暇生活,体育和休憩活动无非成为了人们业余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体育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类活动和民间体育等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例如:踏青、垂钓、百戏、放风筝、跳绳、踢毽子、舞蹈、博弈、拔河等都丰富了人们的余暇生活。

在余暇生活中参加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不但可以愉悦身心消除工作中的压力,并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产业增长。休闲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第三产业所占经济增长比重日益增高,健身娱乐、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表演等与体育相关的产业领域逐步兴起,这些新兴的产业为了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中国传统体育具有着大量的休闲娱乐资源,这使其成为我国体育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发展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增长,并促使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来,地位日益突出。

3 . 5弘扬国家本土文化, 提高本土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中国传统体育是我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的开展我国传统体育是弘扬与传播我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当前休闲时代的来临,体育休闲娱乐在全国范围被提倡与宣传, 这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开展以及我国文化的国际上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每个文化都有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面。中国传统体育在国际上的传播,不仅可以发扬其物质文化,在制度文化、思想文化方面也会有很大的传播,在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更是对其内涵文化的延伸。中国传统体育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本国历史文化,在传播中国传统体育的同时,更是将中国的内涵文化传播出去。休闲时代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传统体育被国内外的人士所了解、所熟悉,会有更多的中国传统体育被加入到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增加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提高了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度,增加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4结语

文化休闲功能 篇8

自2008年始,每至夏季,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胶州湾海域并快速繁殖覆盖海面,散发恶臭气味,破坏海岸带景观、干扰游客观光和水上活动、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消费意愿。近年来,浒苔灾害引起国内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李瑞香、李俭平、刘永志等探究不同生态因子对浒苔生长的影响作用[1,2,3];张苏平、衣立、徐兆礼、高嵩先后分析浒苔暴发期间的水文气象条件以及浒苔聚集和定向移动的原因[4,5,6,7];蒋兴伟、李三妹根据环境卫星资料建立浒苔移动和生长的模型,实现对浒苔信息的提取,分析浒苔灾害影响的范围和移动路径[8,9]。然而目前大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浒苔的监测预报、暴发成因及其生长因子方面,对浒苔的生态损害进行评估尤其是浒苔对海洋休闲娱乐功能损害的货币化评估仍为空白。量化评估浒苔对胶州湾海域休闲娱乐功能的损害,使浒苔灾害的影响得到经济学表述,将为沿海地区治理浒苔灾害、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条件估值法原理

浒苔灾害会对海洋休闲娱乐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使消费者的环境福利水平下降。依据效用最大化原理,通过模拟市场环境、调查消费者对改善环境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或对环境恶化的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来获得环境降级的价值损失,这种方法被称为条件估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条件估值法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相关引导技术获得被调查者的支付偏好,即WTP或WTA[10]。问卷调查的引导技术从最初的开放式发展到现在的支付卡式、二分式[11,12,13,14],其中支付卡式引导技术是让被调查者在一系列给定的投标金额中选择其最大的支付意愿。由于操作简便、易于被调查者理解和填写,同时也有效解决开放式问卷容易引发被调查者的策略性行为和抗逆性答复等问题,本调研采取支付卡式引导技术。

2.2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设计完成后,首先于2015年6月在青岛市部分沿海景点进行预调研,共发放问卷30份,根据试答情况修改问卷中错误和容易引起理解偏差的内容,并调整浒苔灾害的陈述、支付金额的提问方式等,于2015年7月开展正式调查,被调查者为本地和外地游客。

正式调查问卷内容包含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浒苔灾害的认知情况,共设计5个问题,包括景观态度、海洋环保意识、环保受益认知、浒苔认知、浒苔灾害对景观影响认知;此部分是对浒苔灾害进行描述,让被调查者熟悉环境物品,便于其进入交易场景。第二部分是对治理浒苔的支付意愿,也是本次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共设计4个问题,包括支付金额、支付动机、支付形式和拒绝支付的原因。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统计,共设计5个问题,包括性别、年龄、常住地、学历、收入,这些信息将被用于分析和校验支付意愿的调查结果。

2.3 抽样及实地调研

本次问卷调查选择在胶州湾海域的海水浴场进行。由于海水浴场数量多、分布广且接待游客人数差别较大,若采用整群抽样或分层抽样方法则耗费人力、物力巨大,故采用非严格的πPS抽样调查,以胶州湾海域全部8处海水浴场作为抽样框,根据各海水浴场往年接待的游客人数,按耶茨-格伦迪方法抽取3个样本海水浴场进行调查,分别为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和石老人海水浴场。

样本容量由Schaffer公式确定[15],有:

式中:n为样本容量;N为抽样总体,即景点游客接待量;δ为可接受的抽样误差,通常抽样误差为5%。在总体很大的情况下,n值接近400(抽样误差平方的倒数),即只要400份以上有效样本即可估计总体;Mitchell曾提出由于条件估值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偏差,应该增加样本数来确保精度[16],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则要求条件估值法的样本容量应在1 000份以上[17]。因此,本次调查最终决定向每个样本海水浴场发放400份问卷,总计1 200份。问卷调查在浒苔大规模暴发后的2015年7月13—20日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1 0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5%。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1 浒苔灾害认知情况

被调查者对浒苔灾害的认知、评价将会影响其对治理浒苔灾害的支付意愿。其中,53.95%认为浒苔是一种有害藻华、15.25%表示不了解浒苔,73.16%认为浒苔会对沿海景点造成影响或严重影响、14.31%认为浒苔不会对沿海景点造成影响或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浒苔灾害有一定的了解;关于浒苔治理的责任方,66.67%认为应由政府或环保专家解决、25.42%认为应由社会成员共同解决,这种差异可能主要因为治理浒苔需要专业知识、人才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在治理浒苔与自身收益方面,90.4%认为治理浒苔能够或可能使自己受益、9.6%认为治理浒苔不会使自己受益或不清楚,这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通过治理浒苔、改善海岸带环境能够增加自身福利。

3.2 WTP分布及统计值

本调查问卷的核心估值问题为:由于浒苔影响滨海景观,需要对浒苔进行治理,而这需要一定的资金,那么您会支付多少资金来帮助治理浒苔灾害。游客投标值和相应投标人数如表1所示,其中愿意支付的样本人数为652人、占总量的61.39%;支付意愿主要集中在10元、50元、100元、500元这4个投标值上,其中100元的比例最大、约占总体的21%。WTP分布符合理论预期。

依据表1的支付意愿频率,根据离散型变量的数学期望计算公式得到支付意愿的平均值:

式中:Xi为第i个投标值;Pi为游客选择第i个投标值的概率;m为投标值个数,本文中m=26。

根据式(1)计算出本地游客平均支付意愿为89.62元,外地游客平均支付意愿为93.15元。胶州湾海域的浒苔灾害通常在第三季度暴发,依据青岛市统计信息网数据,2015年青岛市第三季度国内外来旅游人数为2 688.9万人,乘以外地游客平均支付意愿金额93.15元,得到外地游客总支付金额为25.05亿元;2015年青岛市常住人口为909.7万人,按照青岛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除去13.44%没有支付能力的14岁以下儿童,得到有独立支付能力的常住人口为787.44万人(青岛市2015年人口分布情况尚未发布,故以2010年调查数据代替),乘以本地游客平均支付意愿金额89.62元,得到本地游客总支付金额为7.06亿元。因此,游客对于治理浒苔的总支付意愿金额为32.11亿元,从而可知,浒苔灾害对青岛胶州湾海域娱乐休闲功能的损害为32.11亿元。根据青岛市旅游局数据,2015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为1 270亿元,浒苔对胶州湾海域休闲娱乐功能的损害占青岛市旅游总收入的2.53%。

3.3 支付意愿相关统计

在支付动机调查中,有支付意愿的游客中超过80%选择“不想让美丽的海洋景色消失”和“使后代能够享受美好的海洋景色”这两项。

游客支付意愿为0的原因较为复杂。在零支付样本中(410人),24.33%选择“经济原因,收入高就会支付”(没有支付能力),27.91%选择“浒苔灾害对海水浴场景点的影响不大”和“家庭远离景区,无法从中获益”(没有支付欲望)。选择“应该由政府和旅游企业来承担”和“支付的钱最后可能无法用到海洋环保上”属于抗议性支付,占到全部样本总量的18.46%;国际通常认为这个比率(支付抗议率)低于15%是正常的,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导致支付抗议率偏高较为常见[18]。

在支付渠道方面,有支付意愿的游客中有66.74%选择“设立治理专项资金”,21.74%选择“捐献到海洋环保组织”,11.52%选择“通过纳税支付”。专项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仅效率高,而且公开透明,所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捐献是个人行为,不受约束且能够获得心理上的道德满足感,故其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尽管纳税是人们熟悉的支付方式,但目前税种已较多,再用税收方式收取浒苔治理费用不易被民众所接受。

3.4 支付意愿影响

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对被调查者的相关情况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做相关性分析。列联表分析用于研究2个定性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设二维随机变量(X,Y),X可能取值为x1,x2,…,xr,Y可能取值为y1,y2,…,ys。现从总体中抽取n个样本,记事件(X=xi),(Y=yj),(X=xi,Y=yj)发生的频率分别为ni,nj,nij,依据皮尔逊定理计算卡方统计量: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如果有X2>X21-a[(r-1)(s-1)],则认为与相关,否则X与Y无关。

各变量的解释如表2所示。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卡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支付意愿与浒苔认知度、海景满意度在95%水平上显著相关,与学历、浒苔影响认知度、治理浒苔责任方、受益认知度在99%水平上显著相关,与性别、收入、年龄、常住地在95%水平上不显著相关。这表明,支付意愿与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无关,与其景观态度和浒苔认知相关,与其浒苔影响认知等强相关。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采用支付卡式条件估值法,评估游客对胶州湾海域浒苔灾害治理的支付意愿,间接测算出2015年浒苔灾害给胶州湾海域休闲娱乐功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2.11亿元,占当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的2.53%。在支付意愿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采用列联表分析,由卡方检验得出游客支付意愿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无关,与景观态度和浒苔认知相关,与浒苔影响认知等强相关。

品味瓯江文化 感受休闲养生 篇9

休闲养生在丽水,可以追随先辈们的足迹探古寻今,徜徉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辉映中,品味底蕴深厚的瓯江文化,感受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神奇与瑰丽……

6月28日、29日,到丽水参加绿色中国行“8+1”对话丽水的嘉宾和媒体深入丽水中国第一座摄影博物馆和青田石雕博物馆,在领略文化养生的魅力同时,还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大家奔走于丽水的大山大水之间,被浓浓的艺术氛围所陶醉。

在中国第一座摄影博物馆,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少将、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东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著名主持人宋英杰等“8+1”对话丽水与会嘉宾以及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人民网、绿色中国杂志社等多家媒体记者欣赏了博物馆内的世界经典影像展和中国摄影史展览。

据介绍,中国第一座摄影博物馆——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由原丽水市文艺会堂改造而成,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博物馆外观保留原建筑典雅、质朴的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和,博物馆内部设施完备,专业性的摄影史料、器材、作品存储库房,用于摄影作品交流的多功能媒体厅,举办大型展览的临时展厅一应俱全。而丽水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有数千人的庞大摄影队伍、丰富的摄影创作资源,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连续5届10年在丽水举办。

在青田石雕博物馆,众位记者领略了青田6000年石雕历史的缩影。它跨越时空,聚集了青田石雕的魂与魄、精与神,展示着青田石雕文化的内涵。现在,青田全县有2万余石雕从业人员,已形成了一支以6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11位省工艺美术大师为首、100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级工艺美术师为中坚力量的梯队式创作队伍,以及上规模、上档次的石雕市场和专业的石文化研究机构。青田石雕从无到有,从衰到盛,从国内到海外,从单一工艺到艺术精品,似一条艺术长河,闪耀着一代代艺人们的智慧之光。

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的家中,记者们不仅欣赏了大师多年的雕刻作品,而且与大师倾心交谈,了解到青田石雕的创作过程。倪东方大师已经85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至今仍在创作。这不仅印证了丽水是山清水秀的养生福地,也从另一角度诠释了文化养生的内涵。

“文化是休闲养生旅游的核心,精神健康必须依赖文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处处长麻益兵认为,旅游有三个阶段:好看、好玩、提升(休闲、养生),而休闲养生旅游,首先就是要让游客得到身心放松,其次是收获身体健康,进而得到精神愉悦。麻益兵说,丽水“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一品牌还需要系统研究和开发,通过实施精品工程,强调品牌营销,打造“养生福地”品牌,丽水的文化休闲养生将大有可为。

通过所见所闻,记者们对丽水丰富的养生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赞不绝口;都表示要好好宣传丽水,使这一片养生的宝地能够为更多人知晓,使更多人来到丽水,享受这里得天独厚的养生产品。

休闲文化建构下休闲经济的发展 篇10

罗素说, 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密切关系。亚里士多德曾举例说:“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 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中国古代对”休闲”二字也有精辟的阐释:“休”, 人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 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 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二、为什么要发展休闲经济

当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业压力大, 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 休闲经济的发展, 给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途径。

1、休闲经济能提供多类型人员就业机会

休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休闲经济是一种满足人的闲暇生活需求的经济活动, 它与其他他行业密切相关, 涉及到文化、教育、治安、社区服务等诸多行业。它所包容的产业比较广泛, 能吸纳各种劳动力。发展休闲经济会带动相关的许多服务业和生产企业复苏与振兴, 给大量的人提供多层面的工作机会。美国休闲业已成为第一位的支柱产业, 从业人员站到了一半以上, 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占比仅为30.15%, 与美国相去甚远, 很有发展空间。如在旅游业中, 吸纳一人就业就可带动相关产业4-5人就业, 收入一元钱就可使相关产业增收5-7元。

2、休闲经济的广阔市场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舞台

发展休阐经济最适应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最能扩大国内消费。我国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很大程度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2008年的金融海啸, 也让中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外销, 更需要内需。当外销之路越来越艰难时, 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成为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而且中国人口众多, 居民素有储蓄的习惯, 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 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在逐渐提高, 而休息日及延长假期政策, 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时间, 扩大了消费空间。钱和闲的双重增长, 必然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发展休闲经济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休闲与物质主义、效率主义等截然相反。休闲的精髓是宁静、平和与永恒, 休闲是自由地安排时间。休闲经济作为一种高级经济形态, 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人文情怀, 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以及发展中的人文意识, 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休闲及其经济活动能更大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休闲文化带领休闲经济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说休闲文化是人类休闲的精神成果, 那么休闲产业则是休闲的物质成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休闲经济, 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功能

新时代的休闲经济, 应是一种全新的, 运用人类知识精华和文化智慧的经济形态, 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不断创新的休闲文化为主导, 将知识、智力、技术、文化和智慧等因素作为生产和经济要素直接进入经济运行之中, 使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技术资本、文化资本等成为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 从而使休闲经济真正具有低消耗, 可持续性发展。新时代的休闲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文化密集型, 其扩散性和渗透性都比较强。注重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功能与作用, 也就是注重突出休闲经济发展自身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格的建构

2、休闲文化的发展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多样化

休闲文化的发展, 将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一个产业的收入只有占到GDP20%的份额, 才可以称得上支柱产业。对于中国多数城市而言, 休闲产业都还不是支柱产业。休闲经济和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 除了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因素外, 其关键还在于如何从休闲文化的层面, 在提升休闲经济与产业的文化含量与文化品质当中, 增强整个休闲经济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既然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起促进和引导作用, 同时能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多样化, 那么, 未来我国休闲经济的未来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道路前进呢?

首先, 要积极培育独具特色休闲文化。休闲文化领域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 梳理, 培育。当前, 对于西方文化的侵蚀,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仍有大量的精华值得我们汲取和保留, 而在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 发展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现代特色的休闲文化.让人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的时, 精神世界也能丰富起来。大力提倡具有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休闲文化, 最终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我国休闲文化, 从而发展休闲经济。

其次, 要提倡环境友好型的休闲方式。善待我们的周边环境, 去寻找适合我们国人的休闲方式, 改变消费行为和观念, 让人们在精神和身体上得到放松, 才能到达休闲的目的。而过度追求奢侈消费, 只会让环境污染与破坏愈发严重, 这与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音符不匹配, 也不能得到更好的休闲享受。

最后是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的休闲产业。休闲产业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 环境承受力重.只有引导和建立资源节约型休闲产业, 才可以让更多的人们来享受休闲经济带来的好处, 既不给我国的资源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从也能实现休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休闲经济的作用出发, 通过对休闲文化的解读, 揭示休闲文化与休闲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而提出在休闲文化建构下的休闲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休闲文化,休闲经济,关系,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出版;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牡, 2000年版

[3]刘邦凡.休闲、休闲经济与城市经济[M].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年

上一篇:团队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下一篇:服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