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精选12篇)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篇1
规划职业:职业的定位
不久前,媒体有则消息说某省一位省长主动辞去职务,回到阔别的母校——某大学任教授,一时间一些人颇为不解:一个人正值盛年、事业正旺的时候,为何放下“高官”不做,而去大学当个普通教师?对此,这位副省长回答说:“回到我所熟悉的书房、学堂,再干我终生喜好的写作和教授的本行,真令人开心”在他看来副省长尽管是个不错的甚至是令许多人羡慕的职位但对于他自己来说,还是不如做一名教授更有利于自己的能力发挥。
其实当今社会有许多不迷恋高职位、高待遇、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人,并不一定看他有多高职位、多大的官衔,是否从事热门的`、有面子的职业,而重要的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又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职业,应该说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至于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而且可以相信随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家对这种选择也会越来越理解,
生活中往往有些不能这样考虑问题,而是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爱图虚名,一旦有个什么好的职位或岗位,不论自己能力行不行都削尖脑袋往里占,至于去了那个岗位工作是否职称,就不管了。这种做法不仅使自己工作上受累,将来发展受到限制,也会影响一个单位工作的开展,这种选择除了面子好看,其实并不高明。
人生有许多事情可做,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只有做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愉快,也是最容易做好的。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对于刚刚毕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替自己职业定位,看它是否适合自己,只要适合自己的理当是最好的。以下是一些职业定位的类型。
1、技术型
2、管理型
3、创造型
4、自由独立型
5、安全型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篇2
一、大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每年到毕业之时, 不仅仅是学生及其家长头疼, 很多高校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推销毕业生, 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就业信息收集者、发布者”和“招聘会组织者”的角色。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日前在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7所大学发放了调查问卷, 在被访的2, 321位大学生中, 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35%, 对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20.4%, 对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都非常了解的占16.3%, 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的占总数的11.7%, 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占总数的10.3%。 一系列数据表明, 在面对职业生涯时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甚至连自己的基本性格特长都不能了解, 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造成这样的局面, 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的自主意识, 没有考虑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于是毕业的时候就被动地被推入就业大潮。
(二) 职业规划教育现状。
在调查的2, 321位被访的学生中, 只有176位称对“职业规划”非常了解, 不到总数的10%, 有34%学生对“职业规划”不了解甚至从没有听说过。 当被问及:“你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哪些内容?”时, 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状况, 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让学生在企业中亲自操作, 在真实情景中锻炼学习, 做到“在工作中学, 在学中工作”。将实践与理论有机高效地结合, 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
二、建立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定位的重要性
(一) 国外职业规划教育经验。
职业规划教育要建立全程教育的观念, 形成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体系。 国外的职业规划教育特点:早期性、个性化、服务性、实用性、专业性和连续性;各高校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 分析社会的职业性质, 引导如何对自己进行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适合的职业种类, 帮助其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力开发, 确立职业目标, 大学就业指导部门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
(二) 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是:学校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殿堂, 学生就要专心学习, 学有所成再谈论职业, 再加上高考的巨大压力, 使得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前, 对社会上各行各业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 “职业”对于他们来说, 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汇。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时对职业认识还处于朦胧时就被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 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 许多考生并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和今后的职业方向的关系, 受父母、老师的影响较大, 常常先选学校、再选专业, 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可见我国的教育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 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兴趣引导、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关注一直处于教育的辅助位置。所以, 在推行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的自我认识、性格特点、心理需求、环境影响等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的这样的一些因素成为我们追赶国外职业规划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之一。教育是以人为本, 职业规划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一定的规划, 所以职业规划教育就要从学生本身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入手, 充分了解学生, 从而才能对学生的职业选择有一个很好的引导。
(三) 自我定位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校进行的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部分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是“纸上谈兵”, 这主要是对职业规划的理解不全面所致。职业规划并非就是按自己意愿去选择工作, 它其实包括五大环节:一是自我评估 (知己) , 即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二是职业机会评估 (知彼) , 通过多种途径, 获取目标就业城市、行业、职业、企业相关资讯, 结合自己的情况理性评估职业机会;三是确定职业目标、路径;四是制定行动计划;五是反馈修正, 即根据自我发展、社会变迁以及其它不可预测的因素, 主动适应各种变化, 及时调整、修正职业规划。同时毕业生择业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对就业缺乏自信。被调查者中有40%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一般, 35.69%的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二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月薪的要求偏高。39.96%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就拿到2000~3000元的月薪, 29.78%的被调查者甚至希望拿到3, 000元以上的月薪。从这两个问题看出, 大学生择业中的突出问题在于自我评估和职业机会评估的错位, 所以我们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中的这两个环节, 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到知己知彼, 而知己知彼就是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的自我定位。
三、引导大学生自我定位的方法[1]
首先, 自我定位首先要从知己开始, 职业规划教育关键要做的就是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心理测试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 选择成才方向, 从兴趣、特长、性格、价值观、品德、能力等方面深入认识自我。通过优势分析——曾经做什么、学会了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弱势分析——性格弱点、教训或经历有所欠缺的等等, 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我们可以通过职业测评, 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 了解自己真正的职业兴趣。各高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拥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贡献力量。
其次, 要做到知彼, 即了解社会, 通过与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的沟通, 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期望, 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使大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对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此环节中, 新生一入校, 由系主任和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负责作专业系列报告, 请有所成就的校友回校作经验介绍, 同时, 召开主题班会, 谈理想、解困惑、树信心。通过这些工作, 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社会需求情况、发展目标、培养目标以及人才素质要求等。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就必须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 所以在大学全面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在择业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 对自我定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引导学生自我定位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篇3
一、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正确选择求职方向
如果一个人没有职业方向,就像大海中没有方向的船,即使你再努力、燃料再足、航行得再远,也很难到达美丽的陆地。因此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做好求职定位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人都很难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其中有几点重要因素约束着应聘者。
第一,对职业选择的认识模糊。首次选择就业的人都抱着“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跳”的思想,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对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
第二,不能正确认清自身条件,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有的应聘者在选择就业时总是高估自己,职业期望过高、好高骛远,因此许多人总是找不到符合自己的岗位,到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第三,其他因素的干扰与制约。大部分的人往往会受到亲朋好友的影响,自身明明已经看好某个职位,自己也觉得可以胜任此工作,但是家人朋友的反对就会导致自己开始动摇了。另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的职位竞争等现象,也常常使人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
第四,求职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不高。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大,求职人数大于岗位数,一些应聘者没有完全适应这种社会环境。因此,求职者要看清自身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做到既不要攀比,也不要过于自负,多参加各种面试,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失败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在选择岗位工作时,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在做这些选择之前,求职者要先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在职业生涯里最终想要得到什么,作为一名应聘者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个人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好自身的职业道路,懂得如何做好职场定位。然而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往往无法得到成长的机会,是因为他们总在不停地变换自己的定位。所以,必须要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理性的思考,勇敢地迎接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挑战。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就业
以社会因素、用人单位的要求、学历、自身特点等因素作为参考,会让有些应聘者在应聘时处于劣势,成功的几率很低,最终导致就业失败。有些工作单位招聘某项职位时明确要求各种硬性标准,最终给就业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实,每个人自身的学历、学习经验、实际的操作能力,工作及生活经验都各有所长,但是却没有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优点,最终导致求职时失败。所以求职者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就业者的兴趣爱好也非常重要。当人们对某件事充满兴趣时,无论做什么都很有激情,有一颗想要学好、想要做好的心,求职的路上也更有一股向前和不怕输的劲头。这样,求职成功几率也会大大的提升。
三、提高求职自信心,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
当今社会就算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也应该保持一颗自信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很强大的。能否战胜自身的心理弱点,直接影响着应聘者就业的成与败。例如,如果你有自卑的心理,在面对这激烈的就业压力与竞争时,大部分就业者会产生不良的心态和自卑的心理,如“我能争过比我强的人吗?会不会不被录用?”“要是失败了,会不会被嘲笑无能力?”等。种种的心理暗示往往会限制一个人的成功。再比如一些求职者存在依赖的心理,一部分应聘者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都让父母做,缺乏自主自立的能力,这样的应聘者不会被企业所接纳,即便录用了,他们在单位也不能长久。对于那些自视过高心理、眼高手低的求职者,就算有很好的工作最终也会失去。
作为一名应聘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要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要把自己想得一事无成,产生自卑自弃的心里。就业求职就如同人生,大起大落,需要积累经验,摒弃不良的心理状态,保持一颗恒心。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经历失败的同时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远,成就就有多高。因此,只有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职业规划目标定位 篇4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现代社会,不光女怕嫁错郎,男人也怕娶错妻。不光男人怕入错行,女人也怕入错行。
入错行的后果有三:
第一,不容易赚钱。既然行入错了,那就是wrong fit(人—岗不匹配),就不是right fit(人—岗匹配);不是right fit,就很难有出众的表现;没有出众的表现,进步就缓慢;进步缓慢,收入就有限。
第二,不容易幸福。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天24小时,除掉吃喝拉撒睡用去一半,还剩12小时,8小时全在工作上了,加上加班,很多人清醒时间完全花在工作上了。所以说,选择了职业,基本上就等于选择了生活方式。特别在中国这样的工作文化里面,8小时之外,几乎没有生活。不夸张地说,选对职业,就选对了生活。
第三,不容易自我实现。打个比方,如果当初爱因斯坦真的应邀参加以色列总统竞选,而德高望重的爱因斯坦真的当选,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这个世界多了一个蹩脚总统,少了一个天才物理学家。假如爱因斯坦从小就“被”励志成为总统,而走上从政的职业发展道路,那么,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就会因为很难发现自己的`伟大,而变得郁郁不得志。
有人选错了职业,是因为不了解行业。记得我初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一个班会上,主题就是以心理学为第一志愿的人,分享选择这个专业的动机。
我发现,大家的选择,竟大多是基于对这个专业的曲解。因为不了解而犯的职业选择错误相对容易避免。
最好的办法,是问问从业多年的成功人士、平庸人士、郁郁不得志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这个行业,然后再作选择。
更多人选错了职业,是因为不了解自己。
如果把职业比作航船,而每个人的核心职业价值观,就像是锚。艾德加·施恩(Edgar Schein)写了一本书,叫做《职业锚》(career anchor),把人们的career anchor分成8种。
Career Anchor之一:技术/职能。“我拿到了博士学位,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管理是很累的事情。千万别让我管事,我只想做化工专家。”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二:管理才干。“我喜欢作决策、不怕冒风险。我不怕得罪人。我希望最终做到总经理岗位。”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三:创造力。“我不能让我的创造力消耗在企业内的日常琐事中,我要一个广阔的用武之地。”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很多创业者属于此类。
Career Anchor之四:独立自主。“被人指手画脚,却还得装孙子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事。所以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咨询工作。” 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很多创业者属于此类。
Career Anchor之五:保障。“我需要稳定的工作让我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同时从事业余爱好。所以我选择在政府机构工作。”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六:服务/献身某项事业。“帮助别人的事业(扶贫、环保)最有意义。”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七:单纯的挑战自我。“我因为厌倦而频繁更换工作。”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好在现在的职业选项非常多,足够这类人玩一辈子的。
Career Anchor之八:生活质量。“我不愿为职业发展牺牲生活质量。”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这种人是人群中的另类,他们会放下工作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然后去从事自己的爱好。
为了认清自己的career anchor,大家不妨对号入座。由于每个人的自我认识程度不同,加上外界宣传的影响,对号入座谈何容易。
虽不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过,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回忆童年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那些找到真爱的职业的人,往往重现了他们在幼儿园时代的生活方式:那些远离孩子群孤独地玩沙子的孩子,现在大都成了自由职业者;那些制定游戏规则领着大家玩的孩子,现在大都成了领导者;那些敢于深入险境铤而走险的孩子,现在很多人都在创业。
成功与否,倒在其次。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篇5
第一阶段:自缚。一种不得不束缚自己,在时间,精力,经济上的被动状态。
在此阶段的多为年轻设计师,他们工作非常忙碌,缺乏明确专业方向和工作业绩积累,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了解不够,对于公司的商业运营也还不熟悉;因此他们疲于达到公司和客户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不得不束缚真实的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
第二阶段:自主。在专业和经验达到一定积累后,设计师开始拥有一定的自主地位,他们逐渐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甚至主动为客户和公司提供方案,超出客户和公司的预期。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未来的目标?通常在重视专业成长的背景下,他们会分化成两种类型,一种设计师非常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表现,他们安排自己有足够时间旅行,思考,享受生活,他们注重生命的心灵体验;他们的设计来源于这样精致的生活和思考,细腻和感性。而另一种设计师从这个阶段开始会逐渐规划自己的公司,塑造自己的品牌行业知名度,与商界和政界人士对话,公司规模变大,注重商业成功及市场的认可。在这个阶段的设计师,都可以自主决定什么客户和项目是他拥有热情参与其中的,什么样的项目和客户是他们会主动放弃的。
第三阶段:自由。这个阶段的设计师已经超越了第二个阶段,他们进入了一个较为广阔自由的空间-精神世界。在设计方面,他们最为重视的是设计的思想深度和设计思维。而正是由于的这样的思想深度,他们的作品得以在未来成就在历史,文化间更加宏观深入的思考和对话。成为设计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第四阶段:超然。当我们真正拥有充分的自由,就会忘记对于自由的渴求,从而进入超然无我的状态。这有些类似进入一种宗教的状态,这时候我们的思想开始超越现实世界,进入未来和无形的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
未来和宇宙一样,我们知之甚少,当人类科技越发达,我们越发现人类的渺小和局限。过去的一个世纪是科技蓬勃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自然严重受损,战争,争端,个人至上主义侵略我们的世纪。对于未来,如何设计,如何书写,是一些思想家和设计师的责任,他们开始自我省视,设想和启发人类,约束我们的自由,进入新的升华。
超越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题目,实验设计-空间中无形物质对于空间的影响及设计和农业等非传统关联学科结合的设计,探索对于未来人类生存方式可能的影响。
上面的四个阶段是从物质到精神,从工匠到大师,从现在到未来的阶梯和历程,是我们需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思考和定位的未来。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篇6
20110级工商管理方周强
大学四年专业学习规划与人生职业定位
一 我的特征定位
我来自青铜文化之都—大冶,毕业于大冶二中,一个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精神著称的农村高中。很庆幸,我是幸运的,在她的哺育下,我已茁壮成长—在生活态度上,我学会了用微笑自信、积极、乐观、上进着去面对世事,用心灵真诚、友善、宽容、感恩着去对待世人;在学习态度上,我学会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特别能攻关”的二中优良传统,学海无涯乐作舟;在人生追求上,我学会了服务人民与奉献社会的美德,俯首甘为儒子牛。总之,我坚信,山再高,我已有鸟儿的翅膀;海再深,我已有鱼儿的本领;路再遥,我已有马儿的千里之蹄。激情与梦想的绽放,尽在大学之中。理工,我正向你走来,你美丽的外衣吸引了我的眼球,你厚重求实的学风感染了我的。我选择了你,我无怨无悔,你选择了我,你将光彩四照。
二 兴趣索引,工商管理专业认知萌芽
从小,我就是一个“政治狂”。由此,我特别关注国家政治经济实况,明白经济工作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国家工作的重心。且不说国家大政方针,光是社会生活的一份子,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参与着经济活动,即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产生的一切活动。“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所以经济管理类职业永远会很吃香。带着浓浓的兴趣,我开始了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知历程。
渐渐地,我一步步接触到工商管理专业,了解到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基础宽、口径厚的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企业投资等),培养的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多领域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个 1
萌芽认知的基础上,我对管理下了一个定义——就是管理者用自己的智慧(包括领导、计划、组织、协调等能力,以及凝聚力、亲和力)去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包括配合管理、主动工作、自主学习等)来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带着这些认知,我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
三 学业规划—注重培养三种技能
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我必须学会三种技能,即专业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但大学四年要突出专业技能,其中狠抓落实七门学位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经济数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系统、企业战略管理,为以后的“打江山”奠下坚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在大二之前,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甲等,拿到硬件资本,确保顺利拿到学位证。
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学期中,要全面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学、金融学等专业必修课程,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努力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扎实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争取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新闻、网络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通过学术论坛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同时充分利用ERP综合实验室、沙盘对抗实验室等实验资源,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建设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充分利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一线了解生产运作流程、管理机制,拓宽专业知识面,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熟悉企业,爱上企业。尤其是第八学期,更要做好毕业实习工作,做好毕业论文的工作。
至于人际技能只能在做人做事中不断前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真实的做自己,快乐的生活,幽默风趣的迎接每一天,给你遇到的每一个值得你交往的人留下一个美好而美妙的印象;积极参加校园课外有利于自己有荣于学院的活
动,比如演讲朗诵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歌唱比赛等,不放过每一次展示自己风采而又有利于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做一些问卷调查,做点兼职工作,做些志愿服务活动,做点创业投资。
概念技能的培养绝不是一日之功。我认为可以多看点哲学书籍,充实自己的思想,树立整体观念、整体意识。也可以做做个人学业、职业规划,班级活动策划之类的工作,培养自己的概念技能。
四 职业定位—确立两个方向,一个目标
我最终的人生职业定位是成为一名公务员。我的这一决定不是偶然的,是从小时候开始经过长期的积淀才形成的,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支撑的,是如同激情燃烧的热火一般无法浇灭的。为了实现这个职业目标,我确立了两个基本方向。一是直接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而且我乐意从基层做起,另外我认为当大学生“村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二,逐步应聘到国企工作,而且争取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然后从商界走向政界。
另外,毕业后短期内,我会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先就业后择业,历练一两年,然后投入到我的人生职业中去,放飞我的激情,成就我的梦想。
以上就是我的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规划。我的职业规划决定了我的专业学习,我的专业学习将顺利实现我的职业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的角色定位 篇7
一、从思想上定位
中国有句古话叫“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站在教师这一位置上, 首先, 应明白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管理模式, 知道职教的发展方向和实施的教学方针, 然后从思想上向职教靠近。在刚进入职业学校时, 你肯定不清楚这个学校的历史文化, 那么你就要从网络、书籍、同事间去深入了解。我们说的思想上是指从心里面承认这个学校, 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知道自己应在这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光彩, 并且积极乐观的保持良好心态, 爱岗敬业, 努力做好不怕困难的准备。对于中职学校来说, 办学宗旨就是培养一个优秀的技工, 推行校企合作办学, 并运用重基础、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化”和“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结合“军事化、企业化、法制化、封闭式”的科学管理来指导整个职教事业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就是弘扬教育思想, 培养创新意识, 努力把自己定格在合格的教师位置上, 为人师表, 注重言行举止, 培养文化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构建教育立交桥, 改变原有的职业教育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要建立在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基础之上, 逐渐取消高考制, 实行开放制或证书制, 发达国家已普遍采取上述两种入学制度, 宽进严出, 比如英国的开发大学、美国的社区学院等。实行开放制或证书制, 教师不再为应付高考而集中全部精力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也会从枯燥的课本中走出来, 拓宽学习的空间, 丰富学习内涵, 教师将集中更多的精力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技巧。
二、从行动上定位
1. 上好每一堂课
在上课前要认真、仔细备课, 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好课中环节, 并知道在每一个环节中该用哪种方法比较好。例如:讲变压器的时候, 先举例引入, 通过提问、回答、补充,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 这样会使学生记忆深刻,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接着, 对相关的课堂知识进行补充, 扩展学生的视野。最后, 做好教学总结, 对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和失败的地方做好笔记, 理清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用“四心”来做工作———责任心、耐心、热心、关心
学生来学校是学知识的, 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教好每一位学生。对知识接收不好的学生, 课下应进行补习指导, 而在这个过程中, 少不了的要耐心、语气和蔼地进行讲解。针对上课不专心听讲或者理解力稍差的学生, 要耐心指导, 不卑不亢。本来学生面对弄不懂的问题就着急, 如不及时耐心地补救, 时间长了, 学生便会产生厌学心理。职校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不同学习阶层、文化背景及生活氛围的生源聚集到一起的, 这个时候, 老师就是他 (她) 们的依靠。因此, 我们应经常关注他 (她) 们的学习生活, 知寒问暖, 了解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状况, 及时与出现不正常心理的学生谈心, 帮助其清除烦恼。
3. 提高自身知识, 加强管理能力
在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 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与提高显得尤其重要。21世纪是知识时代,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 补充专业知识, 通过看书、查资料等了解信息发展形势, 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 使之成为有一技之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 教师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 树立威信, 互相尊重, 让学生从心底里服你, 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和进行班级管理。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两点: (1) 提高教师素质, 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执教的基本技能、技巧。参照国外的做法, 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外聘的兼职教师等必须经过一年以上严格的专业训练, 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并经过统一的考试考核才能够上岗。 (2) 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 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经常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发达国家职业院校一般不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教师, 都是选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到学校任教。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 (兼职教师除外) , 一般都直接来自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因此, 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 才能够在教学中自由地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面对生活, 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选择。面对一件事, 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生活的大舞台上, 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 经常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 才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可见, 自我角色定位举足轻重, 选择积极的角度进入生活, 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 都要学会驾驭自己, 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端正角色, 从而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摘要:角色定位无论在社会的任何位置都有它一定社会的意义, 尤其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 角色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人的思想、行动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角色定位的方法、内容及意义, 从而做好自己, 便于学校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1]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定位 篇8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特点、分类、测试和职业定位的概念、分类、要点、原则。
关键词: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职业定位
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概念
1.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指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它决定了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对事物取舍的优先次序,是个人评估成就和效能的标准,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职业价值观的内涵。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职业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
(二)价值观的特点
1.价值观的特点。(1)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3)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随之改变。
2.职业价值观的特点。(1)意识的倾向性。职业价值观在职业心理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职业倾向性的核心。它规定了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标准。(2)评价的主观性。职业人有各种职业需要,但是对于各种职业需要重要性的衡量,是由职业人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的。(3)行为的选择性。职业价值观对于人们的职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透过人们的职业行为倾向可以窥见人们的职业价值观。(4)观念的一致性。由于职业价值观系统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因而便反映出人的观念的一致性。
职业价值观念的自我性、职业评价标准的现实性、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职业选择行为的自主性、职业期望目标的理想性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三)价值观的分类
1.价值观的分类。价值观的分类因划分标准不同而不同。类型林林总总。美国职业学家萨伯将其分为十四类:(1)助人。(2)美学。(3)创造。(4)智力刺激。(5)独立。(6)成就感。(7)声望。(8)管理。(9)经济报酬。(10)安全。(11)环境优美。(12)与上级关系。(13)社交。(14)多样化生活。
2.职业价值观分类。
我国学者阚雅玲将其分为十二类:(1)收入与财富。(2)兴趣特长。(3)权力地位。(4)自由独立。(5)自我成长。(6)自我实现。(7)人际关系。(8)身心健康。(9)环境舒适。(10)工作稳定。(11)社会需要。(12)追求新意。
(四)价值观的测试
1.价值观测试。价值观测试,一般选用不同的量表在电脑上进行。例如,某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测试,就使用某种价值观测试量表。价值观测试,既可以对某一群体的又可以对某个体的进行测试。在电脑上有许多测试量表,还有各种“价值观”在线测试,只要输入相应的网址,你就可以很快地完成个人价值观的测试。
2.职业价值观测试。同样,职业价值观也可以用自测量表来进行测试。例如,输入网址:http://www.apesk.com/careeranchor/就可对自己的职业锚(职业价值观) (CareerAnchor Questionaire)进行在线测试。
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大致包括说明部分、答题部分和评分与评价部分。目前网上有许多的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通过测试,你可以大致了解自己职业价值观的类型、倾向和主要价值取向,从而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职业定位
(一)职业定位概念
1.职业定位的内涵。职业定位是指人们以具体的知识能力准备、生活重点安排所趋就的、关于未来职业的意识倾向。是定位者根据自己既有的自然条件、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人文条件、价值取向,根据关于有关职业与社会生活对人的知识要求,通过系统的决策思维而建构起来的并采用权威的职业定位系统,在多种职业优化设计方案的数据库中,寻找、匹配最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职业活动。一个人拥有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将其最强的竞争优势发挥最大效应,他的成功率将比他人至少多出5-10倍。
2.职业定位的作用。(1)定位准确,就会持久地发展自己,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会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2)定位准确,可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3)定位准确,就会集中精力地发展,就会抵抗外界的干扰。(4)定位准确,就会善用自己的资源.就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心无旁骛地去发展,而不是“多元化发展”。(5)定位准确,就会坚守,即使选择了短期内看似不好但更适合长远发展的职位,绝不会轻易地放弃。
3.如何给职业定位。(1)商业价值为支持。商业价值包括能力、学力、经历、天赋以及资源等内容。一个人要想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即做最擅长的、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2)职业机会是基础。通常在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后,还需要对职业机会进行评估。(3)职业取向作决定。职业取向包含的关键因素有个人的兴趣、性格、价值观、需要以及愿景等。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和发掘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将自己尽可能地切入到感兴趣的行业领域中去。
4.职业定位的因素。(1)个人需求。需求不同,决定着人们的职业追求和职业定位不同。(2)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某一职业高低贵贱和成败得失的价值判断。(3)职业期望。是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从事某一职业希望得到的回报。(4)受教育状况。受教育程度、专业种类、所在的院校不同,都会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5)家庭环境。家庭的环境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6)社会环境。宏观因素,它决定着人们职业选择与转换的自主权与相关决策。微观因素,它决定着人们职业选择和转换的具体情境。
(二)职业定位分类
1.自由型。特点:不受别人指使,凭自己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小“城堡”,不愿受人干涉,想充分施展本领。相应职业类型:室内装饰专家、图书管理专家、摄影师、音乐教师、作家、演员、记者、诗人、作曲家、编剧、雕刻家、漫画家等。
2.经济型。特点:认为世界上的各种关系都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也带有金钱的烙印。这种类型的人确信,金钱可以买到世界上所有的幸福。相应职业类型:各种职业中都有这种类型的人,商人为甚。
3.支配型。特点:飞扬跋扈,无视他人的想法,为所欲为,且视此为无比快乐。相应职业类型: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等。
4.小康型。特点:追求虚荣,优越感很强。很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尊敬。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很自卑。相应职业类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等。
(三)职业定位要点
1.职业定位要与职业方向匹配。即要挖掘自己的职业气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结构等方面的因素,找到自己的职业潜力集中在哪个领域,把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性格类型、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自身需求及梦想相匹配。
2.职业定位要与行业定位趋同。即看清目标行业的发展趋势
主动、全方位地了解目标行业现状和前景,朝阳行业才更有前途,也能给人更多的机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未来目标行业的大势与走向。
3.职业定位要与商业价值关联。即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可利用的资源状况。
4.职业定位要与职业环境协调。即要考虑经济大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地域环境等。
5.职业定位要与制约因素妥协。即要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自身的局限性。然后再确定其定位方向、定位行业等。
6.职业定位要与自知自明为伍。即要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清楚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的优势是否足以帮助我在新的行业站稳脚跟,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有什么方法可以尽快提升。我喜欢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职业定位原则
1.择己所爱。职业定位首先要想到自己喜欢哪种职业,或者对哪种职业比较感兴趣。一般来说,只有从事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工作,工作本身才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才会变得妙趣横生,因此择己所爱是做好未来职业定位的首要原则。
2.择己所长。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中,求职者必须善于从与竞争者的比较中来认清自己的所长和所短,亦即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择己所长、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具体的职业定位。
3.择市所需。在进行职业定位时,不仅要了解当前的社会职业需求状况,还要善于预测职业随社会需要而变化的未来走向,以便能使自己的职业定位富有远见。
参考文献
1.衡书鹏著.《大学生人格特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2.丁静、刘宁.著《“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32期
3.段维轩、黄钰锋.著《警院大学生职业认知与价值观分析》《科技资讯》2013年第13期
4.林艳艳.著《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27期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篇9
主要问题之一:职业定位不明确
经典镜头:我今天在看一沓新收到的简历,部分简历看的我真的感到头痛,密密麻麻堆彻的文字里却偏偏没有我想知道的信息:他到底干什么的?他是属于哪个行业的?他能做些什么?看似简单的简历里其实蕴含了有许多文章,其中之一就是审视候选人的职业定位。
每个人在某一段时间里,应该有自己明确的职业定位,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有一个例子我觉得非常适合做比喻:有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每次参加比赛都获得优秀的成绩,有记者访问他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家的实力都很好,但我为了让自己坚持跑下去,我不断地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说前面的一个电线杆,到了电线杆,我又把前面的一个路口设为下一个目标… …只有不断地设定目标,我才能每次顺利达到终点,
”
人生的职业道路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不断给自己制定下一路程的发展目标才会有所成就,譬如:大学毕业二年之内我做到公司的主管,五年之内做到部门经理,十年具备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等等。反过来,从长远来看,要在十年后成为具备战略眼光的高级管理者,需要在两年内到达公司主管的职位,五年内做到部门经理的职位… …长远的目标制定了,才能切实的分解成每个小的可执行的目标。有目标才有行动,许多相当不错的条件的侯选人,例如名牌大学毕业,良好的专业,但是这里混两年,那里混两年,一晃十年过去,在职业发展上无所建树,许多条件在起跑线上比他们低的多的候选人跑得比他们要快的多,我看到也感到非常的可惜。他们的最大差异就在与目标是否清晰!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道路究竟怎样走,人过30岁,还是小兵一个,年纪大了,要求高了,能力又不行,放在哪里都不太合适,求职的路子越来越窄,所以,要跳槽是要做好明确的职业定位,有目的的调整职业发展。(Http://www.dn-hr.com)
性格决定职业定位 篇10
我们从呀呀学语时,就被灌输要学会讨人喜欢、学会怎样被别人认可,长大后,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自觉不自觉地似乎都是为了讨别人喜欢、为了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以至到现在我们弄不清哪些是社会化的我、哪些是真实的我。当我们对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厌烦、越来越感觉不适应时,我们又重新思考:“我是谁?”本来我们以为对自己、对前途很清晰,现在却感到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感觉到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印象最深、影响最广泛的包括我们读的小学课本中写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现在连一些老一辈的学者都扼腕叹息的是——爱迪生的话当年被人为地去掉了后半句,以至误导了多少学子呀!这后半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的这句话是1929年2月11日爱迪生82岁生日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的。当时也有记者解释成“关键是努力”,为了消除这一误解,爱迪生后来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拥有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以引发更高一级的智慧,经过努力,就能够结出硕果。如果没有灵感,再努力也是白搭。”
这样教育的目的是好的,主要是为了勉励我们青年人勤奋努力。同时,为什么铁棒一定要磨成针呢?社会需要针,难道就不需要铁棒吗?我们天生是不一样的,你是“铁棒”我是“针”,你和我一样有用武之地,你当一流“铁棒”,我当一流“针”,为什么一定要让“铁棒” 变成“针”去做“针”的事情呢?这几年流行成功是靠70%的人际关系和30%的能力的成功学理论之后,许多人似乎茅塞顿开,好象找到了制胜的法宝,又拿出了中国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刻苦磨练并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以便建立广泛而又牢靠的人际关系。所以你看书店里厚黑学呀、如何讨好上司、笼络下属之类的书琳琅满目。
中国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古训:“一个人是命中注定的”或者说是“天注定的”、“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认为它是宿命论。其实它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用鲜血和汗水总结出来的,只是我们一直不明白其深奥之处。
正如我们经常分析某某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很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演员的性格特质与角色很相似、是本色演员一样,职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做本色演员。做本色演员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做非本色演员很辛苦,不容易成功。
定位:职业变革的三个工具 篇11
工具1职业变革模型
全面思考变革的四个要素:变革方式、变革内容、变革影响范围和变革节奏。工具使用的方法是,你在每个小点的后面写下你思考的决定。把这些都归纳出来之后,做一个PPT和别人讨论,或者贴在墙上再思考。
工具2职业变革问答
在完成上一步对“职业变革模型”的思考后,你可以借由下面这些问题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已经想得足够全面和充分了,这些问题包括——
变革是什么?
What is the change?
变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Why is it necessary?
对我意味着什么?
What will it mean for me?
什么时候变革发生?
How and when will it be implemented?
变革会给我带来什么?
What will the change achieve?
我现在需要做些什么?
What must I do?
工具3职业新环境诊断工具
这份工具包括5个维度——
1成就获取方式:简单地说你要考虑新环境是靠个人奋斗的还是团队合作的,如果这个环境只崇尚个人奋斗,你要深刻思考自己是否是一个能独立思考和工作的人。
2,环境状态:对于一个职业新环境,广义讲城市也好,狭义讲公司也好,你要清楚这个机体运作的流程和产出方式是什么。比如你选择在一个官僚气氛浓厚的城市,这个城市运作靠关系和资本,你有思想。那成功的概率也是不大的,因为你的特质不被环境主流价值观崇尚。
3人际沟通特点:生活在人群中,你要分析这个人群是传统思维的沟通方式还是创新的沟通方式。通过沟通方式可以直观判断环境属性。比如,你观察一个城市和一个公司,看看大家说话的逻辑和态度就知道很多信息了。
4分享机制:分享机制意味着环境的互利氛围,是分享的呢,还是个人顾个人?简单说,利己还是利他。对一个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人来说,尽量选择利他的环境。从城市来看叫土壤,从公司来看,是否是一个拥有成熟培训体系和导师体系的公司(training system &mentorship)。
5成长态度:成长态度是看这个环境是风险厌恶型还是勇于开拓的。
当代中国检察官的职业定位 篇12
(一) 在我国强调客观义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 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份子,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检察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有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 要注意做到追诉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检察机关作为国家追诉权力的行使者, 在进行追诉的过程中, 不应单纯地以获得有罪判决为目标, 还应该依照刑诉法的要求同时兼顾对被告人权利的维护。
第二, 检察机关具有双重属性。关于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检察权的性质, 学界主要有“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和“法律监督说”四种, 其中“双重属性说”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学界所接受而成为通说。此观点认为, 一方面, 检察机关直接组织检察官实施侦查行为, 有严密的组织和监督指挥关系, 且突出行为的实效性, 也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质;另一方面, 检察官的起诉活动以适用法律为目的, 能独立地做出诉讼判断并付诸实施, 检察权具有司法权特性。既然我国检察权具有司法权的属性, 我国检察官的身上自然带有一定的司法官的色彩, 承担着确保法律公正实施的客观义务。检察官在任何时候都要实事求是,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 《检察官法》第8条规定:“检察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 履行职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秉公执法, 不得徇私枉法; (三) 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何情况下, 对犯罪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追究, 对法律的实施不折不扣, 既不能使犯罪者逃避法律的制裁, 又不能让无罪的人受到错误的追究。”
(二) 在我国强调客观义务的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法律对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的规定有如下几个方面:《人民检察官组织法》第7条规定, “人民检察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了检察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如果认为确有错误, 应当向相应的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如果认为确实有错误, 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可以说我国法律中对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的要求非常全面, 但由于立法规定得相对比较原则, 对检察官客观义务的许多制度都缺少具体的程序保障和责任制约, 同时一些对于实现检察官客观义务非常重要的制度没能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得我国司法实务界对于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履行情况不容乐观。
二、回到原点又超越原点———检察官的职业定位:从“法律守护人”到“专门护法官”
从检察官制度的起源来说, 它是适应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而出现的。检察制度自从近代欧洲大陆创始以来, 人们对检察权、检察制度、检察官的理解上的分歧就一直存在着。相对于整个司法体制中法官的审判职能、警察的侦查和维护社会治安职能以及律师的辩护职能, 检察官的角色似乎总有一些暧昧不清。检察权和检察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审判权和警察权产生、发育和存续的稳定性相比, 检察权具有变动性和适应性的特征;而且, 相对于审判机关和警察机关产生的历史而言, 检察机关存续的期间要短许多, 而一个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时间长短与该组织的健全和职能完善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检察制度较短的发展历史、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各国宪政体制模式的不同以及文化和法制传统的差异等等, 都造成检察官角色和职责定位的困难。以至有的学者认为:“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诘问的时候, 检察官似乎也要问自己一个哲学上人类永远困惑的问题———我是谁?”
现代检察制度是“革命之子”和“启蒙的遗产”, 是法治发展和进步的产物, 诞生于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 正式建立于1808年拿破仑治罪法典的颁布。随后检察制度传播到欧洲各国。从检察官制度的创设目的来看, 主要是废除当时的纠问制度, 确立诉讼上的权力分立原则。创设检察官后,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采取“控诉原则”, 由检察官担任控方, 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基于“控诉原则”, 无控方的起诉, 即无法官的裁判, 即不告不理。创设检察官制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在于通过诉讼分权模式, 以法官和检察官彼此监督制约的方法, 保障刑事司法权限行使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创设检察官制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 在于以受严格法律训练和法律约束的公正客观的官署, 控制警察活动的合法性, 摆脱警察国家的梦魇。创设检察官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法治功能是:守护法律, 使客观的法意旨贯通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而客观的法意旨, 除了追诉犯罪以外, 更重要的是保障民权。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 检察官不是, 也不该是片面追求打击犯罪的追诉狂, 而是依法言法、客观公正的守护人。德国刑事诉讼法学者史密特Eb.Schmidt指出:“检察官是国家法意志的代表人, 而非政府的传声筒。”可以说, 检察官是“法律守护人”, 最终以“法”为准则。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 不同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各国宪政体制模式的不同以及文化和法制传统的差异, 各国检察官的职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我国, 检察官角色和职责到底如何定位归根结底是由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决定。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 “对我国检察官的定位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政体和现行法律规定”, 当代中国的检察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行使的检察权, 实质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基于此, 在我国, 检察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 具有独立性, 既不是行政官, 也不是法官, 其基本定位应当是法律守护人———专门的护法官, 即法律监督官员, 是专门维护法律统一实施和正确实施的官员。
任何一个社会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出一些不和谐, 即社会矛盾。对于各种社会矛盾, 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 就会越积越多, 影响社会稳定, 甚至危及上层建筑。从权力设置的角度看, 检察权赋予检察机关、检察官来行使, 而检察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种种法律监督手段修复被破坏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使其恢复和谐, 发挥着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构建和谐社会, 检察机关与检察官同样处在第一线。明白了这一点, 就明白了检察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中的价值所在。
三、结语
值得强调的是, 虽然在检察权的属性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纷争, 但主要的取向是为了进一步建立中国合理的司法结构, 以更有效地完成刑事诉讼职能, 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
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 检察权的内容、行使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 检察官的职业定位与角色扮演应该是越来越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当然, 检察官的角色定位会涉及到很多问题, 如检察官角色意识、角色扮演问题、角色成功与失败等问题。角色也是一种文化, 而这正是检察文化、检察官文化的重要内容。譬如, 检察官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角色, 应该从职权行使与外部形象上与法官、律师或其他行政官员区分开来, 这就涉及到角色的包装、角色的规范等问题。
但是, 无论检察权怎样变化, 检察官的基本角色是不会改变的———“法律守护人”。这一角色要求, 检察官在执行职务的时候, 应严格遵守合法性和客观性, 贯彻毋枉毋纵, 追求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检察官一方面要实现国家意志, 不应沦为统治者的传声筒;另一方面检察官也要同时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既不懈怠被告的请求, 也不受被告的约束。《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官义务的规定, 是检察官执行职务时候的最高准则, 也是检察体制不可逾越的界限。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推荐阅读:
陈述职业目标定位和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专业)12-02
职业规划幼师职业生涯规划书09-03
《职业生涯规划》11-03
职业规划:最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07-13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目标07-29
职业生涯规划试题12-14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05-30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