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精选12篇)
中成药治疗 篇1
慢性肥厚性咽炎又被称为慢性颗粒性咽炎、咽侧炎等, 一般为慢性单纯性咽炎的继发病, 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或急性咽炎发作引起,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 且临床症状顽固, 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不愈, 进而引起患者咽部的抵抗力下降, 导致咽炎急性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也降低了生活质量[1]。慢性肥厚性咽炎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患者咽部具有异物感、发痒、刺激性咳嗽、干燥、痰液黏稠等, 慢性肥厚性咽炎主要是患者的咽部黏膜发生充血且增厚, 并在黏膜处或黏膜下具有广泛的淋巴组织增生或结缔组织增生, 并在黏液腺的周围淋巴组织增生突起, 变成咽后壁的多个颗粒隆起, 呈充血的状态, 或者融合成一片, 此时黏液腺内的炎性物质被封闭在里面, 并在淋巴颗粒隆起的顶部形成囊状白点, 发生破溃时可见黄白色渗出物[2]。常累及咽侧索淋巴组织, 使其增生肥厚, 呈条索状, 在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反复发作。因此, 本文通过对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较疗效, 微波治疗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 本组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教材《耳鼻喉科学》中关于慢性肥厚性咽炎的诊断标准, 患者全身无明显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标准咽部具有异物感、干燥等, 咽后壁伴有黏稠的分泌物, 患者一般在晨起时具有刺激性恶心、干呕的症状, 咽部检查显示, 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增生明显, 且分布呈点状。对于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工作障碍者、咽部其他因素病变者、食道返流者、新癀片使用禁忌者予以排除。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治疗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18~65岁, 平均 (30.5±4.6) 岁, 病程2~18年, 平均 (9.1±2.1) 年;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18~66岁, 平均 (30.7±4.6) 岁, 病程3~18年, 平均 (9.5±2.1) 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取微波进行治疗, 首先嘱患者取坐位, 给予患者咽后壁喷雾麻醉, 选取1%丁卡因, 共使用3次, 间隔3 min一次, 待10 min后, 患者的咽反射消失或显著减弱, 表明麻醉成功。其次, 使用压舌板压舌, 将患者的咽后壁充分暴露出来, 微波的输出功率设定在20~25 W, 并将其探头对准患者咽后壁增生的淋巴滤泡和淋巴组织处, 再开启开关, 瞬间凝固淋巴滤泡, 每次热凝的时间为1~2秒, 程度为每个滤泡完全变白为宜。对于烟侧索肥厚的患者, 可使用探头在烟侧索的上点3~4处, 每次热凝的时间为3~4秒, 纯在悬雍垂肥大者, 可将游离段的一部分灼除, 致使增生的部分完全凝固变白。对于淋巴滤泡融合或范围较广者可给予分次微波治疗, 一般情况下, 术后2 d便会形成伪膜, 5~10 d后便会完全脱落, 咽部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嘱患者食用半流食, 禁食辛辣热等刺激性食物,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每天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中成药新癀片进行治疗, 新癀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362Z5003, 生产企业: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 饭后0.5 h口服, 2~4片/次, 3次/d, 1周为一疗程, 一般使用1~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过治疗后, 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咽部检查淋巴滤泡增生完全消退;有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自觉症状显著改善, 咽部检查淋巴滤泡增生明显消退;无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 咽部检查淋巴滤泡增生消退不明显。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微波治疗后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 经过中成药新癀片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643, P<0.05) , 详见表1。
例 (%)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咽炎一般是继发于慢性单纯性咽炎, 其诱因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 或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引起, 病理检查显示患者咽部充血增厚, 患者的黏膜及黏膜下具有广泛的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在咽后壁具有多个颗粒突起, 且分布呈充血状。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 微波一般作用于生物体, 而淋巴组织所含有的水分子在高速旋转运动的情况下, 致使组织自身发热, 且短时间内达到高温, 使组织凝固坏死[3]。正由于此特征, 使用微波直接灼除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促使咽部黏膜恢复正常, 进而改善其引流, 解除了淋巴滤泡对黏膜腺管的阻塞, 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其所产生的凝固膜也能够抵抗外界微生物的侵袭, 这对于新生的黏膜生长十分有利, 同时微波的热效应使局部的组织血管发生扩张, 加快血循坏, 增快组织代谢, 促进代谢产物的吸收。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 这与文献[4]的研究结果一致。微波治疗方便简单, 且需要的时间短, 局部无痛感, 术中没有危险性, 术后患者的并发症也少, 容易复诊, 降低患者的开支, 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影响工作和学习[5]。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肥厚性咽炎属于“喉痹”的范畴, 主要是肺脾肾等脏腑失调或亏虚, 痰气瘀搏结于咽喉引起, 肺肾阴虚患者, 应养阴滋液生津润燥;肺脾气虚则益气健脾, 开清利咽;肾阳亏虚者, 温补肾阳, 引火归原[6]。风热之邪客与脉络, 日久邪瘀血瘀, 互结进而致使黏膜增厚, 瘰疬增生。本组采取新癀片治疗, 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7]。其主要成分为三七、九叶茶、牛黄、珍珠层粉等, 三七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九叶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牛黄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珍珠层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增高显著改善患者咽部的血液循环, 对于咽部异物感、咽痛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但是在本研究中, 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 其临床效果为66.67%, 其治疗效果远远低于微波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微波治疗后的治疗组, 18例治愈, 10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3.33%;经过中成药新癀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9例治愈, 11例有效, 10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643, P<0.05) 。此结果说明,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较好, 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中成药新癀片治疗的效果。
此外, 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要做好平日的预防工作, 应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避免过于紧张、闷闷不乐、脾气急躁等, 同时要注意多适当的运动, 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侵犯, 加重病情;吸烟对咽部的危害极大, 因此, 患者必须戒烟。避免吃过热、过冷、或辛辣刺激食物, 或嗜饮烈酒、浓茶, 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8]。
综上所述,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 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鼻黏膜症状, 且治疗方便, 操作简单, 费用少, 减轻患者的负担, 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探析中成药与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治疗组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成药新癀片进行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微波治疗后的治疗组, 本组患者18例治愈, 10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3.33%;经过中成药新癀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本组患者9例治愈, 11例有效, 10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643, P<0.05) 。结论: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较好, 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中成药新癀片治疗的效果, 值得应用。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咽炎,微波治疗,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宋喜.基于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9) :16-17.
[2]方鹏, 沈斌强, 唐淑涛, 等.自拟慢咽灵汤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4) :62.
[3]张海龙, 张阳阳.“利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28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9) :122.
[4]刘惠如.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慢性咽炎临床效果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 :90-91.
[5]杨明荣, 余锐, 罗新明, 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微波烧灼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23) :99-100.
[6]李燕茹, 丘丛玺.烟草粉尘作业人员上呼吸道疾患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35) :37-38.
[7]谢金枝.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临床症状与病理学改变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1) :31-32.
[8]谭碧芝.微波治疗滤泡性咽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5) :128-129.
中成药治疗 篇2
可用于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清热解热类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
清热开窍化瘀类: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治疗痔疮怎样选用中成药 篇3
1.痔康片
痔康片由 莶草、金银花、槐花、黄芩、大黄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有肛门灼热下坠、肿痛、便血、便秘等症状的痔疮患者使用。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3片,每日服2次,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痔疮患者在服用此药后可出现轻度的腹泻,此时应适当地减少用药量。
2.痔疮内消丸
痔疮内消丸又叫舒痔丸,由槐角、地榆、枳实、当归、黄芩、牡丹皮、胡黄连、大黄、茯苓、地黄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痛的功效,适合有肛门肿痛、坠胀、大便秘结、便血等症状的痔疮患者使用。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15~20粒,每日服2次。患者在服用此药期间应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
3.化痔丸
化痔丸由盐肤木、勒苋菜、白茅根、千里光、三七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适合有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的痔疮患者使用。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
4.地榆槐角丸
地榆槐角丸由地榆、槐花、槐角、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合有便血、血色鲜红、肛门肿痛或痒痛、大便干燥、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等症状的痔疮患者使用。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患者在服用此药期间应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
5.脏连丸
脏连丸由黄芩、黄连、地黄、赤芍、当归、槐角、槐花、荆芥穗、地榆炭、阿胶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适合有大便干燥、便血、出血量逐渐增多等症状的痔疮患者使用。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患者在服用此药期间应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
6.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由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硼砂、冰片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适合有肛门肿痛、便血、肛周溃疡、大便燥结等症状的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使用。内痔患者使用此药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在每日早晨起床后、晚上临睡前及排大便后用温水洗净患处,先挤出少许的此药膏润滑胶木射管表面,然后将胶木射管插入肛门,挤出药膏,涂敷于患处。外痔患者可将此药膏直接涂敷在患处即可。
7.化痔栓
中成药治疗犬肛门囊炎 篇4
1 临床症状及分类
早期患病犬表现不安, 回望腹侧, 舔舐肛门, 常常作擦肛动作;不时弩责, 排便困难;全身反应不明显, 一般不发热;部分病例食欲下降或废绝。
肛门囊炎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分成三类。
1.1 肛周炎性肿胀型
以肛门腺发炎为核心, 在其周围充血、肿胀, 发炎初期仅仅在发炎的肛门腺周边, 数日后炎肿部位大可达尾根。病犬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 疼痛不安, 发炎的肛门周围肿胀向外突出。
1.2 肛门腺肿胀破溃型
通常由肛周肿胀不能及时治疗转化而至。主要表现为:肿胀的组织颜色变暗, 绛红色, 疼痛明显, 肛门周围有褐色或灰褐色液体渗出, 炎症肿胀处破溃, 流出血水, 血水以及渗出液体和部分粪便粘合尾毛, 形成毛发团结, 通常会伴有恶臭。
1.3 肛门腺脓肿瘘管型
继发感染, 肛门腺形成脓肿日久, 脓肿破溃, 或形成瘘管。
2 发病概况
228例发病犬中各个品种犬均有, 小型犬多于大型犬, 小型犬种又以西施犬和京巴犬多见, 详见表1。
对228例患犬的一般情况统计:公犬155只占68%, 母犬73只占32%, 公犬多发于母犬。在年龄分布上6~12岁犬多发于1岁以下的犬。诱发此病的原因主要为腹泻, 占60%, 其次为肛门不洁和便秘。
3 一般处理
对肛门腺发炎肿胀、化脓感染破溃或脓肿形成瘘管的3种类型病例, 都要进行一般外科处理:剪毛后用高浓度新洁尔灭 (1%) 消毒, 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4 中成药治疗
(1) 肛周肿胀型用肤轻松软膏调制如意金黄散 (姜160 g, 大黄160 g, 黄柏160 g, 苍术64 g, 厚朴64 g, 陈皮64 g, 甘草64 g, 生天南星64 g, 白芷160 g, 天花粉320 g) 。每日2次, 一般使用3 d即可消肿。
(2) 肿胀破溃型用红霉素软膏加“锡类散” (西瓜霜103.6 g, 寒水石155.5 g, 人工牛黄41.4 g, 珍珠155.5 g, 青黛310.9 g, 硼砂103.6 g, 硇砂 (炙) 103.6 g, 冰片25.9 g, 制成1 000 g) 调匀成软膏, 涂于肿胀破溃处。3~5 d即可痊愈。
(3) 对于肛门腺肿胀化脓应先排空腺体内的脓汁, 用六神丸 (珍珠粉、人工牛黄、麝香各4.5 g, 雄黄、蟾酥、冰片各3 g) 治疗。取六神丸30~60粒碾碎, 用醋调成稀糊状浸引流条, 而后将浸蘸六神丸液的引流条塞进肛门周围的脓肿创内连续用药5~7 d, 即可恢复。
5 典型病例
(1) 1997年7月21日。京巴犬, 4岁, 母。主诉:患犬最近几天不安, 食欲稍减, 有时尖叫、度步、小跑并频频回头啮咬, 骚动不安, 不让主人碰尾巴, 似乎疼痛。保定后剪毛检查:肛门周围硬肿发赤, 大面积红肿, 向上约达尾根, 痛疼剧烈, 体温38.9℃, 不发热。判断为肿胀型肛门囊炎。治疗:清洗消毒后用如意金黄散4 g加肤轻松软膏调成膏剂, 涂布于红肿处。涂3次, 红肿俱消, 痊愈。
(2) 2001年9月8日。西施犬, 9岁, 公。主诉:发病有5 d, 一开始不安骚动, 弩责, 大便次数多, 拉大便时疼痛, 慢慢食欲减少, 倦怠喜卧, 没有精神。检查:体温38.2℃, 肛门周围肿胀的组织绛红色, 触之疼痛, 肛门周围有灰褐色液体渗出。破溃并流出血水。治疗:市售锡类散一瓶 (1.5 g) 用红霉素软膏2支混匀, 涂布直肠内, 每日2次, 4 d痊愈。
(3) 2008年5月11日。藏獒, 大黑, 7岁, 公。主诉:发病10多天, 由于凶悍, 无人能及, 拖延治疗。用846麻醉后剪毛消毒。检查:肛门周围和尾毛渗出液体和粪便粘合, 毛发结团, 恶臭, 肛门周围有褐色或灰褐色液体和血液, 脓肿破溃, 挤压有脓汁排出。治疗:取六神丸20粒碾碎成粉, 用醋调成稀糊浸在引流条上, 将引流条塞进脓腔内, 连续用药5 d, 痊愈。
6 体会与小结
6.1 肛门囊炎诱发原因
引起肛门囊炎原因为肛门囊过多的腺体分泌导致囊管阻塞, 继而感染和炎症。但诱发的原因主要三种:肛门不洁、腹泻和便秘。
(1) 造成犬的肛门不洁因素很多。长毛或丝毛犬, 长期得不到修剪, 尾根及阴部多毛, 沾染尘土污泥;深密的阴部被毛粘连粪便, 分泌过多的油脂粘结尘土和绒毛等。上述因素使得肛门周围潮湿, 不透气。潮湿不洁, 易造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核杆等细菌感染, 或霉菌感染如黄癣菌、念珠菌等。此外, 很多犬肛门由于寄生虫的袭扰 (如疥癣、虱病、绦虫) 导致瘙痒, 犬不停舔舐, 肛周潮湿, 发生粘连。肛周不洁诱发肛门囊炎占29%。
(2) 腹泻拉稀, 泄泻的粪便往往残存附着于肛门周围造成肛周不洁, 或堵塞肛门囊管造成囊腺体分泌不畅。腹泻耗损脾阳, 长期慢性泄泻会引起中气下陷, 直肠末端向外肿突。肠黄泄泻湿热下注肛门, 内蕴热毒使肛门充血灼痛, 久则气滞血瘀。腹泻诱发此病在临床上最为多见, 约占60%。
(3) 便秘, 反复多次弩责, 血脉运行遭挤压, 血行不畅, 致局部经络气血运行滞涩, 瘀血流注肛门而生此疾。便秘引起的肛门囊炎局部黏膜暗红或暗褐色, 乃表皮气血营运不畅之象。便秘引发此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约占11%。
6.2 治疗体会
肛门囊炎从临床分型来看有三种, 在治疗中应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肛周发炎性肿胀型的肛门囊炎, 用如意金黄散加肤轻松混合成“金黄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疮毒红肿疼痛、痈疽发背, 丹毒乳痈及无名肿毒治疗。肤轻松软膏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 二者相得益彰。有人用凡士林、羊毛脂、麻油或蜂蜜等做基质调和成“金黄膏”, 有报道认为:金黄散加地塞米松具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过敏作用, 在炎症早期具有减轻渗出、水肿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的作用, 有效地防治炎症扩散和组织修复。肤轻松软膏做基质尚没见报道。实践中利用肤轻松膏剂作中成药的基质未见有不良反应, 疗效显著。
(2) 肿胀破溃型用红霉素软膏加锡类散疗效显著。锡类散具有消肿散结、拔毒除脓、化腐生肌、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等功效。锡类散治疗溃疡范围很广, 可用于皮肤、皮下组织的炎症溃疡, 也可用于消化道溃疡以及子宫糜烂。其中珍珠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促进黏膜溃疡愈合作用;青黛凉血解毒, 可抗菌抗病毒;冰片消肿、生肌止痛, 从而减少并发症及促进伤口愈合;红霉素软膏可以抑菌消炎, 锡类散拔毒除脓生肌, 可减少渗出, 促进新生的肉芽组织快速生成, 修复溃疡。
(3) 继发感染, 脓肿破溃, 或形成瘘管。病机:热毒郁滞, 脓疱迅起, 溃后即愈。热毒蕴结于表皮, 经络受阻, 气血与邪毒交结, 腐而成脓。六神丸多为内服, 主要治疗咽喉肿痛, 喉痹烂喉丹痧, 痈疽疮疖, 无名肿毒。现代医学临床外用范围很广, 如治疗带状疱疹、皮肤溃疡、寻常疣鸡眼、静脉炎、软组织损伤等, 但用于脓疮瘘管未见报道。笔者将其研末用醋混成稀糊状放入脓疮内数日内即可见到创腔缩小, 新生肉芽组织弥合, 一般在5~7 d愈合。
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 篇5
为了加强中成药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及循证医学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处方的评价细则: 1 判断为不适宜处方情况 1.1 适应证不适宜
将处方临床诊断与药品说明书功能主治对比,若二者一致,则认为药品适应证与临床诊断适宜。由于中成药的特殊性,二者的一致性常需深入研究。1.2 遴选药物不适宜
遴选药物不适宜指有适应证用药,但医师在选药时忽略了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特殊生理期及其他疾病史等因素,而选用了不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药物。
1.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及顺应性开具适当的剂型。1.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
中国国家处方集,用药指南规定首选非基本药物、或药敏试验基本药物不敏 感、患者有用药禁忌证等属于正当理由。1.5 重复用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但功能基本相同的界定较模糊。重复用药的界定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分类为标准,属于同一小类的中成药同时使用属于重复用药。1.6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中成药之间的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属于“十八反”、“十九畏” 的药物联用,产生不良化学反应的药物联用,药性或药效相反的药物联用。1.7 联合用药不适宜
中成药联合用药的原则: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用药。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联合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2 判断为超常处方情况 2.1无适应证用药
处方的临床诊断与药品说明书功能主治完全不一致者属于无适应证用药。2.2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中成药高价药的判定无法定标准,因此上述情况下的中成药超常处方的界定较困难。
2.3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
目前大部分中成药的说明书均未注明“药理毒理”项,药理作用相同的中成药也很难界定。
2.4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如何选用中成药治疗肾虚 篇6
肾虚患者除了进行饮食调理或用药膳滋补以外,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中成药进行补肾。但在服用中成药进行补肾治疗时,首先要辨明自己的证候,弄清自己是属于哪一种肾虚,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服药。例如,有上述肾阴虚症状的患者应补益肾阴,可常服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若在具有上述肾阴虚症状的同时兼有舌苔黄腻的症状,则不应服用六味地黄丸,而应服用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若在具有上述肾阴虚症状的同时兼有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的症状,则应服用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此外,肾虚的患者在用中成药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让西医对自身的疾病作出诊断,明确病情演变的规律及预后。这样“两条腿走路”,才能对自己的病证把握得更准确,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下面就介绍一些临床上常用的补肾中成药,供选用:
一、可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合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的肾阴亏损证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各种不同的剂型,如水蜜丸(可每次服用6克)、小蜜丸(可每次服用9克)、大蜜丸(可每次服用1丸)、软胶囊(可每次服用2粒)等。肾阴亏损证患者可任选一种六味地黄制剂进行服用,应每日服2次。该病患者在服药后若出现了腹胀便溏的症状,则应调整用药量或停止服药。
2.左归丸: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适合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等症状的真阴不足证患者服用。左归丸的用法同六味地黄丸。需要注意的是,左归丸是纯补之剂,久服易滞碍脾胃、影响食欲,因此不宜长期服用。
3.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肺的功效,适合有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等症状的肺肾阴亏证患者服用,其用法同六味地黄丸。
4.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丸具有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的功效,适合有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的肺肾阴亏证患者服用。河车大造丸的补力比麦味地黄丸更强,其用法同六味地黄丸。
5.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与其功效相似的中成药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该药适合有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状的肝肾阴亏证患者服用。在临床上,该药还常用于治疗属于阴虚阳亢证的高血压病,其用法同六味地黄丸。
6.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合有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状的阴虚火旺证患者服用。肾阴不足兼有舌苔黄腻、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症状的患者也可选用该药进行治疗,其用法同六味地黄丸。
7.七味都气丸:七味都气丸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的功效,适合有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等症状的肾不纳气证患者服用。七味都气丸的用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需要注意的是,因外感咳嗽而引起的气喘患者忌服该药。
8.大补阴丸:大补阴丸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该药是针对阴虚火旺证患者而配制的,其方剂中同时使用了滋阴药和降火药,但以滋阴药为主。大补阴丸适合有潮热、盗汗、咳嗽、咳血、耳鸣、遗精等症状的阴虚火旺证患者服用。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6克,每日服2~3次。
9.归芍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具有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的功效,适合有头晕目眩、咽干、耳鸣、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等症状的肝肾两亏、阴虚血少证患者服用。在临床上,归芍地黄丸经常用于治疗属于肝肾阴虚证的月经不调。该药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
10.二至丸:二至丸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功效,适合有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等症状的肝肾阴虚证患者服用。在临床上,二至丸还常用于治疗属于血虚证的各种妇科病(如月经量多等病症)。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需要注意的是,有便溏症状的患者忌用该药。
二、可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
1.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该药是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地黄丸”系列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金匮肾气丸适合有腰痛、脚软、小腹拘急、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尿频、脚气、痰饮、消渴等症状的肾阳不足证患者服用。该药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克,小蜜丸每次服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该病患者在服药后若出现了口干、大便干结的症状,应调整用药量或停止服药。
2.右归丸: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的功效,适合有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不育、饮食减少、大便不实、小便自遗等症状的肾阳不足证患者服用。右归丸温补肾阳的作用比金匮肾气丸更强,较适合年老或长期患病者服用。该药的用法和金匮肾气丸相同。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右归丸。
3.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有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等症状的肾阳虚水肿证患者服用,其用法同金匮肾气丸。
4.四神丸:四神丸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适合有五更泄泻、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症状的肾阳虚衰、脾肾虚寒证患者服用。四神丸是治疗五更泄泻的名方,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因肾阳虚衰(命门火衰)而经常在凌晨出现的腹泻。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用9克,每日服1~2次。
5.青娥丸:青娥丸具有补肾强腰的功效,适合有腰部疼痛、起坐不利、膝软无力等症状的肾亏而偏阳虚的患者服用。青娥丸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
6.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丸具有补肾、益精、收涩的功效,适合有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等症状的肾中精气阴阳不足患者服用,其用法同金匮肾气丸。
7.龟鹿补肾丸:龟鹿补肾丸具有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的功效,适合有身体虚弱、精神不振、腰腿酸软、头晕目眩、性欲减退、夜尿频多、健忘失眠等症状的肾阳虚患者服用。龟鹿补肾丸的用法是:小蜜丸每次服4.5~9克,大蜜丸每次服6~12克,每日服2次。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的剂型多为丸药,其作用较为缓和,肾虚患者往往需长时间服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黄帝内经》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一些虚不受补(指脾胃功能较差的患者在服用补药后不仅无法将其消化吸收,反而出现了腹泻等胃肠不良反应)的患者可先调理其脾胃功能再服用补肾类药剂,或在服用补肾类药剂的同时加服一些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导功效的中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此外,人们应尽量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各种壮阳药、补肾药及补肾保健品,做到有针对性地用药,这样才能收到补肾保健的良好效果。■
中成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7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 (1998) 的诊断标准[2]。经检查排除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脑肿瘤等脑内器质性疾病、颈椎病、感染性疾病所致头痛, 病程均在一年以上, 头痛发作频率每月1~3次,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4~72 h。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5例, 男10例, 女25例, 年龄18~60岁, 平均43.4岁;对照组35例, 男11例, 女24例, 年龄20~65岁, 平均45.8岁。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发作频率、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1袋/次 (4 g) , 3次/d, 口服15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川芎茶调颗粒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1袋/次 (7.8 g) , 2次/d, 口服15 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经治疗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 6个月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 6个月内复发次数显著减少;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有所减轻, 但6个月内复发次数无明显减少。
2治疗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3例, 显效24例, 有效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1例, 显效6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1.4%。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4], 由于目前没有很好的防治药物, 使偏头痛复发率高, 不易根治, 尤以女性多见, 本病病因尚未清楚。养血清脑颗粒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组成的方剂, 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 全方药性平和, 方中以当归、鸡血藤、川芎活血、补血、止痛, 以白芍缓急止痛, 细辛为祛风止痛, 加上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等平肝潜阳的作用。方剂中几种药物相互协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使发作次数减少, 程度减轻。
通过观察,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91.4%, 无明显不良反应, 毒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震萍.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3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 18 (7) :16.
[2]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四版) , 2002:242-243.
[3]周玉中.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15 (7) :438.
冠心病治疗的中成药合理应用浅析 篇8
关键词:冠心病,中成药,辨证论治,临床合理用药,均衡,安全风险
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步加强,中成药凭借其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多靶点、多效应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据资料显示[1],最近十年来,中成药销售额占我国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由13.7%增加到25%,增幅近一倍。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用药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病种,可达到36%[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病人数激增,我国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然而在“繁荣的背后”,CHD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只辨病不辨证、忽视中成药不良反应及毒性、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联合应用等。这些问题可造成中成药疗效下降,甚至加重病人病情。本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CHD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冠心病病人辨证应用中成药的常用原则,以期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1 CHD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中成药的使用应当以辨证论治为依据,遵循“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勿犯“虚虚实实”之弊。然而临床上大多数西医中医理论知识薄弱,违背辨证论治原则使用中成药现象突出。据调查,刘慧文等[3]对某西医医院干部中药房24840张处方的点评显示,西医使用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占26.65%。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显示:中医师的中成药处方占中成药处方总数的29.1%,但西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占中成药处方总数的70.9%,是前者的2.44倍[4]。部分医师往往把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简单用于临床,例如黄芪甲苷在黄芪中含量最高,药理作用广泛,尤其在心血管方面作用突出。研究显示[5],其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细胞纤维化来改善心肌重塑,可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黄芪甲苷还可以改善一氧化氮(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有降低血压,逆转压力过载引起的血管肥厚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失调的作用。这使得部分医师见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即选用含黄芪的中成药,而忽视了八纲辨证的重要性。中药黄芪性温,气薄味厚,善补气升气,治胸中大气下陷,为补中气之要药,不适合实证、热证明显的CHD病人。不仅如此,病人在药店选择中成药治疗冠心病时也存在盲目性,心绞痛中医病机可分为不通则通,不荣则通。如为阴寒凝滞型的心绞痛,冠心苏和丸较合适,而治疗气阴两虚证的生脉饮口服液则不适合选用。
1.2 忽视中药不良反应及毒性
《神农本草经》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并指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部分医师认为中成药较少出现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因而中成药重叠使用,随意加大剂量、延长治疗时间,忽视安全性指标监测等现象频发,造成了不少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例如,心血管中药大多以活血化瘀为主,然而乌梢蛇、全虫、水蛭、蜈蚣等虫类药的过敏发生率很高。冠心苏合丸中的青木香,其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文献报道[6],规定剂量的冠心苏合丸长期服用可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往往起病隐袭,发现时绝大多数病人已进入慢性肾病5期。龙小华等[7]报道CHD病人连续服用地奥心血康胶囊20d导致四肢麻木,考虑与地奥心血康胶囊对受体调控的Ca2+通道(ROC)及电压调控的Ca2+通道(PDC)有阻滞作用相关。王梅等[8]报道1例老年病人服通心络胶囊后出现严重腹泻,停药后症状消失,继续服药后症状再次加重。虽然中成药临床不良反应例数不多,但应引起重视。
1.3 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联合应用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如休克升血压时,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可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减少对西药的依赖性,短时间内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9]。但是中成药和西药联用不合理时不但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反应。例如,治疗高血压头晕、颈项强痛、冠心病的愈风宁心片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然而本品含有的黄酮类成分,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合用时可形成络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乐脉冲颗粒中的山楂中含有有机酸,不宜与含碱性成分的西药(如碳酸氢钠、胃舒平、碳酸钙、氨茶碱等)联用,否则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中西药的药效减弱或丧失[10]。冠心苏合丸含有朱砂,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若与西药碘化物、溴化物、硫酸亚铁等同用,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碘化汞等,造成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11]。速效救心丸为临床上常用中成药,但不适合心绞痛伴低血压的病人服用,更不适合与硝酸甘油联合使用,因为两者都具有降压作用,联合使用易造成血压进一步下降,导致脑缺血风险增加。
1.4 CHD中成药均衡比例失调
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冠心病分为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八个证型。然而《中国药典》所载的68种冠心病中成药功效大多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然而冠心病痰瘀交阻、寒凝心脉、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型同样为临床常见,但是治疗这类证型的中成药却寥寥无几。药物的均衡失调给临床医师及病人对症选择中成药带来诸多不便。
2 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治疗CHD病人使用中成药时,按照CHD辨证分型论治是最常用的方法,此外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进一步辨证用药。
2.1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古代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可归于“胸痹”范畴。《金匮要略》对胸痹的病机归纳“阳微阴弦”。“阳微”即上焦阳虚,病为在心,关乎脾肾。因肾为元气之根,脾胃为生化之源。心阳非此不能生,非此不能发。“阴弦”即标实,不外寒凝、血瘀、痰阻、气滞等实邪积聚胸中,闭阻心脉而发病。胸痹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实当泻,可用行气活血化瘀,辛散温阳,化痰逐饮之法;本虚当补,可用益气养阴、养心益肾之法。虽然CHD病机为本虚标实,但虚实有轻重,用药亦有区别。例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或滴丸、血府逐瘀胶囊、乐脉颗粒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多用于气滞血瘀证者;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在大队的活血化瘀药中含有黄芪、人参成分,适合血瘀重兼气虚证者。补虚类中成药如舒心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黄芪、党参,少佐红花、当归等活血药,补而不滞,适合气虚重兼血瘀证者;补心气口服液、参芍片以补气为主,适合心气不足证者;心元胶囊以首乌补益精血,为君药,兼丹参活血、麦冬养阴,适合腰酸膝软、失眠盗汗,夜间胸痛、固定不移的心肾阴虚兼血瘀证者。
2.2 热则寒之,寒则热之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川芎和丹参。现代药理研究两者都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2,13]。然而传统中医认为川芎,味辛性温,气厚味薄,浮而升,气善走窜,善“上行头目,下通血海,中开郁结”,为血中气药。对于心肌缺血伴头痛,四肢不温者更合适;丹参,色赤味苦而性寒,气平而降,善调经水。对于心烦、失眠、血热瘀滞证者更适合。中医认为心绞痛有寒凝血瘀所致的“寒痛”与热郁血滞的“热痛”的区别,所以中成药整体组方亦有寒热偏性。例如,速效救心丸主要由川芎、冰片组成,综合药性适中,可适用于大多数心绞痛病人;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量大,丹参冰片都性寒,三七虽偏温,但在处方中的比例小,所以复方丹参片的整体药性偏凉,“热痛”的人服用效果较好;冠心苏和滴丸药性温热,只适合“寒痛”病人。
2.3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
古讲汤者荡也,丸者缓也。剂型不同,缓急有别。例如,复方丹参滴片和复方丹参滴丸都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但剂型不同,有效成分亦不同。复方丹参滴丸的有效成分是丹参素,丹参素水溶性好,药理性更强,既可口服吸收,也可舌下含服,因此复方丹参滴丸多作为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复方丹参片的有效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酮只能口服经消化道吸收,药效发挥缓慢,故多作为冠心病气滞热郁血瘀证的稳定期心绞痛用药。
心绞痛发作期当选用芳香走窜类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药品化义》认为“香能通气,主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合五脏”。芳香类中药辛温香燥,升散走窜,入心开窍,可以通达气血,窍开而神醒,是急救的首选药物[14]。现代研究表明[15,16],麝香、冰片、苏合香等芳香开窍药有抗炎、稳定斑块、抗缺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稳定期心绞痛期则不适合继续服用含芳香类药物的中成药,因久服能耗气伤阴。此期应根据具体证型辨证施治,以行气活血化瘀、健脾化痰,补益气阴为主。
2.4 三因制宜
首先,因人制宜。CHD以老年病人居多,老年人多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如胃黏膜萎缩、胃酸缺乏、肝代谢下降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并且老年人多病共存,要根据合并疾病,尽量选择一药多效的药物,一箭双雕,减少药物的使用数量。如冠心病伴中风者可选用脑心通胶囊、银丹心脑通胶囊、通心络胶囊等;伴高血压头晕的病人可选用愈风宁心片;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者可选用丹篓片、血脂康等;伴有心律失常者可选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肾功能不全病人慎用含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冠心苏合丸等。糖尿病病人应选用无糖制剂,胃溃疡、消化不良的病人应避免长期应用含虫类、冰片等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复方丹参滴片、通心络胶囊等。复方丹参片中冰片含量偏大,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因而对许多患有胃肠疾病,尤其是属于虚寒体质者可造成消化道不适症状;但是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冰片含量相对较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小,故临床选药时要结合病人体质及基础疾病灵活选药。
第二,因时制宜。中医养生防病讲求“法于四时”、“合于阴阳”。夏季,阳盛之时,腠理开泄,应减少芳香温通类中成药的使用,避免伤津耗气助热生变;暑多夹湿,病人多出现恶心、纳呆等症状,滋腻类中成药应减少用量或适当配伍清暑化湿类中成药调理脾胃;冬季阴盛之时,阳气内敛,宜补益肝肾,藏精化气,可适当增加补益肝肾、养血藏精类中成药的使用;冬季易中寒,内传脏腑,益多选温经通络的中成药,温通血脉。
第三,因地制宜。地理环境也会对人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如西北方偏寒,人群体型壮实,比较适合心宝丸这些含有(附子、肉桂、鹿茸)的中成药;而东南方偏温湿,人群体型瘦弱,适合复方丹参滴丸等性味偏凉的中成药。
3 结语
中成药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其中有炎性包块24例, 盆腔积液45例, 超声显示炎性包块直径在5 cm内, 积液量为3.0 cm~8.0 cm。排除生殖器肿瘤、生殖器结核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
102例患者均采用中药灌肠结合中成药口服治疗, 方剂为:川芎10 g、败酱草30 g、赤芍10 g、半枝莲30 g、三棱10 g、红花30 g、甘草3 g、紫花地丁30 g、蛇床子12 g、乌梅10 g、莪术30 g、黄柏10 g、元胡12 g。浓煎100 m L保持温度40℃, 置100 m L注射器内连接一次性导尿管, 排出管内空气, 将导尿管轻轻插入直肠22 cm, 将溶液缓缓注入肠腔后垫高臀部平卧休息, 1 h内尽量不要解大便。灌肠前30 min解清大便, 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保留时间。1次/d, 10 d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 3粒/次, 3次/d, 饭后服, 经期停服。进行综合治疗3个疗程, 即3个月。
2 结果
本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 98例有效,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腰骶部酸困缓减或炎性包块缩小, 盆腔积液量减少, 有效率为96%。
3 讨论
女性因其受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阴道口与尿道、肛门邻近, 一生要经历长达三十余年的月经周期、妊娠、分娩以及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等各类计划生育手术、性生活, 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或者破坏了生殖器的防御功能, 或者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所以慢性盆腔炎成为女性常见病。因为病程长, 往往已经反复、不规范应用了抗生素或中成药, 所以单一疗法或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且后者易造成菌群失调及产生抗药性。另外, 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而形成各种病型, 器官周围粘连, 抗炎药物不易进入, 病情顽固, 恢复缓慢, 故应以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为原则[2]。直肠与女性内生殖器官邻近, 盆腔静脉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 并相互吻合。采取中药灌肠结合中成药口服, 药物有效成分经直肠黏膜吸收、渗透到盆腔,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浓度高、作用时间长。方剂中红花、元胡、川芎活血止痛, 通经祛瘀;半枝莲、黄柏、紫花地丁、败酱草、赤芍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三棱、莪术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甘草益气补中, 止痛调和。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功效。桂枝茯苓胶囊活血、化瘀、消癥, 有效促进炎症吸收消散。中医理论认为,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 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3], 故合用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及提高治愈率。该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经济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明显副作用, 适宜在基层及家庭推广应用。
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 有责任做好妇女保健及孕产妇保健指导工作, 使广大妇女重视个人卫生, 做好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及性生活的卫生保健;提高医疗质量, 正确掌握各类计划生育节育手术的适应证;严格进行各项无菌操作技术, 及时、彻底地治疗急性盆腔炎。同时,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营养与劳逸结合, 平时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便秘等因素造成的盆腔充血, 才能减轻症状、改善病情, 降低盆腔炎发病率。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结合中成药口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灌肠结合中成药口服治疗。结果 经治疗有效率为96%。结论 中药灌肠结合中成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经济方便, 操作简单易掌握, 可以在基层及家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腔炎,慢性,中药灌肠,中成药口服
参考文献
[1]徐光明, 王新凯.子宫穴穴位注射阿米卡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 19 (11) :39.
[2]山东省人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一医院, 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实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182.
中成药治疗 篇10
关键词:中成药,高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常见病, 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病发病率高, 危害严重, 常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缺血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性脑出血或脑血栓等症。但其知晓率为46.4%~57.7%;治疗率为23.5%~33%, 控制率仅为4.3%~7.7%。因此对高血压防治工作意义重大。祖国医学无高血压这个名词, 一般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病症范畴, 主要表现在肝火上炎、阴虚阳抗型、肝风内动、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肾阳虚、痰湿中阻、瘀血内阻等方面。主要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清利肝胆湿热等方法来治疗。由于中药的降压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小, 一些中药还能改善肾功能, 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 广泛用于临床。下面将治疗高血压的常用中成药做一临床疗效评价。
1速效救心丸
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等, 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 具有镇静止痛, 改善微循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 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 能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疗效。且川芎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 直接扩张周围血管, 使冠状动脉和四肢血流量增加, 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冰片有改善或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能增强药物向脑内转运, 此为冰片芳香开窍、引药上行, 进而疏散脑部病邪的理论依据;同时冰片能扩张、软化脑血管,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防治高血压病。对330例瘀阻脑络型Ⅱ、Ⅲ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装果显示:Ⅱ期的降压有效率为为86.66%, 症状有效率为94.82%, Ⅲ期的降压有效率为64.58%, 症状有效率为79.75%。服用方法:口服, 3次/d, 每次4~6粒, 饭后服用, 每周为1个疗程。
2六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和泽泻。滋补肝肾, 对于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动物实验表明, 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309例高血压患者, 结果有效率为85.1%。用法用量:口服, 3次/d, 一次 30粒。
3银杏叶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银杏树叶。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疏络的作用。主要用于脑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高血压病具有心功能减退、自由基代谢失衡、全血黏度增高、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微循环功能障碍等特点。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为血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银杏总黄酮苷和银杏内酯等, 临床及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增强心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明显的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临床报道, 银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患者30例, 总有效率为93.3%。服用方法:口服, 20 ml/次, 3次/d。除1例偶有晨起恶心外, 无其他不良作用。
4镇脑宁
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藁本、细辛、天麻、水牛角等。息风通络、有镇静、镇痛、改善微循坏、增加脑流量等作用。与六味地黄口服液合用, 用于阳亢或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易怒、恶心、胸闷、腰酸、失眠、多梦等。治疗66例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92.4%。用法用量:口服, 镇脑宁胶囊, 3次/d, 1次4粒;六味地黄口服液, 2次/d, 20 ml/次。10 d为1个疗程, 连服4个疗程。
5松龄血脉康
主要成分为葛根、珍珠层粉、松针等,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具有降压和调血脂作用, 用于高血压病见头痛眩晕、急噪易怒、心悸失眠等属于肝阳上亢见证者。动物试验证明, 可纠正高血压大白鼠主动脉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乙酰胆碱 (Ach) 的升常反应, 并对动脉血管环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 增加组织血液灌注, 减轻组织细胞耗氧, 改善末梢循环, 平稳有效降低血压。治疗68例收缩压增高者, 有效率79.4%;舒张压增高者55例, 显效率70.9%。对57例Ⅰ、Ⅱ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进行监测, 并对其中28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进行多普乐超声心动图疗效评价, 结果降压总有效率为84.3%, 有有效维持4 h动态血压的效应作用, 同时具有较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调整血脂等作用, 并能逆转左室肥厚, 是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35例, 总有效率为80.0%, 于当今临床公认的一线降压药卡托普利疗效 (82.7%) 相近。用法用量:口服, 3次/d, 3粒/次, 剂量随血压波动加以调节, 连服30天, 治疗期间不用或停用其他降压药及降脂药。
6龙胆泻肝丸
主要成分为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治疗高血压36例, 有效率88.89%;治疗证属肝热上扰高血压患者12例而痊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6例, 总有效率97.1%。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3~6 g (68/袋) , 2次/d, 忌辛辣之物, 孕妇忌服。
7 牛黄降压丸
主要成分为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郁金、黄芪、白芍、水牛角粉、雄黄、草决明、党参等。具有清心化痰, 镇静降压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 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眩目晕、心烦易怒、心悸失眠等, 血压下降缓慢, 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 总有效率92.8%。用法用量, 每次1~2丸, 1次/d, 腹泻者忌服。
8天麻定眩汤
天麻定眩片, 主要成分为天麻、野菊花、杜仲、杜仲叶、川芎。平肝息风.补肾通络。主治肝风上扰所致的头晕头痛、目眩失眠烦躁等症状。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374例, 时间3个月, 降压总有效率82%, 改善症状总有效率为78%;降压作用缓和而持久, 不会因血压骤降而使病加重, 对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尤为适宜;对高血压病常见的头痛头晕、目眩心悸、肢麻等症状及高血脂症状疗效比较显著。用法用量:口服, 3次/d, 6片/次, 忌食辛辣及烟酒。
9天麻钩藤冲剂
天麻钩藤饮, 主要成分为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革、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对肝阳偏盛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对肾性、原发性、神经元性高血压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用法用量:口服, 3次/d, 每次1包。舌绛无苔之阴虚功风症, 本方不宜用;饮宜清淡, 戒恼怒, 节房事。
10安脑丸
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珍珠等。清热解毒, 醒脑安神, 镇静息风, 豁痰开窍。主治高热神昏, 共病眩晕, 抽搐惊厥, 中风闭窍等热性急病。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82例, 总有效率88.3%;对头晕、头痛、耳鸣、肢麻、心悸、失眠等症状缓解率达80.6%。用法用量:口服, 2~3次/d, 每次1~2丸。
11还精煎
还精煎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地黄、首乌、锁阳、潼蒺黎、菟丝子、女贞子、菊花等。具有补肾填精, 扶正祛邪, 阴阳两补, 益元强壮, 祛病延年, 延缓衰老的作用。用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头晕、心悸、神疲乏力, 腰酸失眠等症。治疗52例高血压患者, 属阴虚阳亢型有效率72.72%;肝肾阴虚型有效率84%。总有效率75%。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 其头痛、头晕、胸闷、颈项牵制痛、心悸、肢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法用量:口服, 10 ml/次, 2~3次/d。
12血府逐瘀汤
如何用中成药治疗流感 篇11
人们往往难以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分开来。一般来说,这两者主要有以下的区别: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病较为缓慢,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9摄氏度,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痒、胸闷等)较为明显,全身中毒的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传染性不强。流感患者发病迅速,体温常可超过39摄氏度,全身中毒的症状较重,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患者在发病后,其口鼻分泌物中会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并可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往往会在短时期内使许多人同时患病,传染性极强。
在临床上,可防治流感的西药很多,但疗效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感冒病毒的种类繁多,而且容易发生变异。一种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在上市不久后,就会因感冒病毒发生变异而失去功效。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流感具有简单方便、疗效确切、不会因毒种变异而失效、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那么,哪些中成药可治疗流感呢?
一、可治疗流感的内服类中成药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流感分为3个类型:风热型流感、风寒型流感、疫毒型流感。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流感的特点及如何选用内服类中成药进行治疗,供参考:
1.风热型流感。该型流感患者可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疗该型流感应坚持辛凉解表、疏散风热的原则,可选用以下中成药:①重感灵片:每次服用5片,每日服3次。②瓜霜退热灵胶囊:每次服用5粒,每日服3次。③柴胡口服液:每次服用1支,每日服3次。④VC银翘片:每次服用2粒,每日服3次。
2.风寒型流感。该型流感患者可表现为畏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治疗该型流感应坚持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原则,可选用以下中成药:①九味羌活颗粒:每次冲服1袋,每日服3次。②风寒感冒冲剂:每次服用1袋,每日服3次。③感冒清热冲剂:每次服用1袋,每日服3次。④正柴胡饮颗粒:每次冲服10克,每日服3次。
3.疫毒型流感。该型流感患者可表现为恶寒发热、颜面潮红、头重身痛、肢节酸痛、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咳嗽气促、神智昏蒙、烦躁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浮数。治疗该型流感应坚持清热解毒的原则,可选用以下中成药:①紫雪散:每次服用1克,每日服3次。②珍黄安宫片:每次服用4片,每日服3次。③安宫牛黄丸:每次服用3克,每日服1~2次。④牛黄清热散:每次冲服10克,每日服3次。
二、可治疗流感的外用类中成药
1.柴胡注射液。取柴胡注射液1支。将1块干净的纱布用该药液浸透,贴在肚脐处,用敷料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也可将柴胡注射液放入滴鼻瓶中,然后用该药液滴鼻,可每次滴1~2滴,每隔1个小时滴鼻一次,每次只在一侧鼻孔中滴药,两侧鼻孔交替进行滴药,直至体温恢复正常。柴胡注射液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症。
2.紫雪散。取紫雪散1支。用适量的清水将该药调成稀糊状,敷于肚脐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隔24个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范围。紫雪散具有清热解毒、镇痉开窍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症。
中成药治疗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39例不孕症患者, 年龄24岁~39岁, 平均年龄29.8岁, 不孕年限1年~9年, 平均3.4年。其中原发性不孕症患者115例, 继发性不孕症患者124例;痛经者67例, 闭经者29例。将239例不孕症患者分为观察组128例, 对照组111例, 观察组采用中成药辅助治疗, 对照组不使用中成药。2组年龄匹配, 原发不孕症和继发不孕症比例相匹配。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西医抗炎、输卵管通液和调节内分泌功能 (主要针对排卵有障碍和无障碍的月经失调) 等治疗的同时, 给予中成药散结镇痛胶囊及佳蓉片等辅助治疗。具体方法: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始口服氯米芬50 mg, 每天1次, 5 d为1疗程, 一般服用2~3个疗程, 如无效可加至100~150 mg/d, 连服2个疗程。合并痛经者及输卵管一侧不通或通而不畅者, 同时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服用。合并闭经患者给予佳蓉片口服, 30 d为1疗程, 连服2~3个疗程。对照组则不加用中成药。丈夫精液检查正常者, 给予指导同房;丈夫精液检查为少精、弱精、液化异常者, 给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月经周期正常, 症状 (包括淤血证候) 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 不孕症患者在治疗及停药3个月内妊娠。显效:月经基本正常, 症状 (包括淤血证候) 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 (月经周期的同时期检查对比, B超检查治疗前后同期的对比) , 虽局部体征存在, 但不孕患者得以受孕。有效:痛经症状减轻, 盆腔包块无增大或略缩小, 停药3个月症状不加重。无效:月经紊乱、痛经等治疗前后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χ2=0.60,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虽较对照组稍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3 护理体会
3.1 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与预防。
由于不孕的检查治疗对时间要求严格, 并且各种检查治疗均有所不同, 患者很容易混淆, 从而延误诊治。因此, 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向其详细交待就诊时间及注意事项, 印发宣传材料, 进行宣教非常重要。不孕患者常有顾虑、内疚等较重的思想负担, 应诱导夫妻双方避免因不孕而精神过度紧张, 消除悲观情绪, 保持心情舒畅,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2 强调饮食需注意服用中成药的禁忌。
中医学上认为药食同源, 合理适当的膳食对不孕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如男方可多食含锌的食物等, 有利于精子的生成;女方服用中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辛辣的食物, 如冷饮等。
3.3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孕症夫妇双方应戒烟, 不酗酒, 生活起居规律, 合理安排生活, 避免性生活次数的过频或过少。对某些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妇女来说, 频繁接触丈夫的精液容易激发体内精子抗体的产生。妇女应注意经期卫生, 行经期间及余血未净之时禁同房, 在行经期间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运动。对于婚后暂不想生育的夫妇, 应选择合理有效的避孕措施, 尽可能减少人工流产及清宫, 有妇科病的患者应及早调治。
4 讨论
女性不孕症主要是因为子宫和输卵管疾患以及卵巢障碍所引起, 并由各种因素影响了正常的排卵、受精和着床而导致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的常见原因, 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是妇科难治性的常见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程度与前列腺素含量有关系, 痛经症状越严重, 其血内的PGF2α含量越高[4]。散结镇痛胶囊含有龙血竭、三七、浙贝母、薏苡仁, 主要作用为软坚散结, 化瘀定痛, 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痰瘀互结兼气滞证) 所致的继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不孕等,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药效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 该药能够明显降低血浆中前列环素F2α (PGF2α) 及血栓烷素B2 (TXB2) 的浓度, 缓解由PGF2α及TXB2所致的子宫平滑肌痉挛, 减少其对黄体功能的破坏和对输卵管的影响, 具有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及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佳蓉片的成分为倒卵叶五加130 g、熟地黄200 g、肉桂35 g、附子 (制) 90 g、枸杞子130 g、女贞子 (制) 100 g、山药100 g、茯苓70 g、菟丝子 (制) 130 g、肉苁蓉 (制) 130 g、牡丹皮70 g、泽泻70 g, 有滋阴扶阳, 补肾益精的作用。主要用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 男性不孕症 (少精、弱精症) , 女性不孕症, 男、女性功能低下, 黄体功能不全等。对年龄较大且有生育要求者尤其有卵巢早衰倾向的闭经患者, 有较好疗效。本研究中应用中药辅助治疗的观察组, 治愈率及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 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说明中成药辅助治疗不孕症有效, 但不能完全取代西药治疗。总之, 中西医结合能够有效地调节卵巢功能, 使其阴阳得以平衡, 调整月经, 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促进卵泡的正常发育、成熟及排卵而达受孕之目的。
治疗与护理是相辅相成的, 由于不孕症的特殊性, 应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与预防, 不孕患者常有思想负担, 有效而持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注重饮食指导, 强调服用中成药的禁忌,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51.
[2]李来英, 李蔚平, 李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2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 12 (19) :643.
[3]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与设想[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7) :478-480.
【中成药治疗】推荐阅读:
中成药处方10-14
中成药存在问题07-05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06-07
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10-24
不合理应用中成药06-29
中成药的认识误区09-29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06-19
关于中成药试题及答案09-28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09-15
降糖类中成药及保健品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