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物

2024-08-27

抗组胺药物(精选3篇)

抗组胺药物 篇1

组胺是自体活性物质之一, 在体内由L-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而成, 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颗粒中, 皮肤、支气管黏膜、肠黏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 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 导致组胺释放, 组胺与受体结合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1]。

抗组胺药物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代。第3代抗组胺药来自第2代抗组胺药的活性代谢物或光学异构体, 无心脏毒性, 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小。尽管如此, 部分过敏反应使用抗组胺药物难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是因为过敏反应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 在其不同阶段, 除了H1受体, 原始细胞和浸润炎性细胞、各种介质、细胞因子类、炎症趋化因子等也发挥了作用。因此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药物, 以提高疗效。目前文献中报道的较多的是H1 /CCR3, H1/H3, H1/H4等双重受体抑制剂的开发。

1 H1/CCR3双重抑制剂

过敏疾病的发生涉及多种类型细胞和介导因子, 在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 许多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 来正调节位于血管内皮细胞上与趋化因子作用的粘附因子的表达。嗜酸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变态反应局部的聚集和活化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阻断这些免疫细胞的聚集和活化将减轻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是由趋化因子CCR3介导的。因此CCR3通路被认为是过敏性炎症中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 拮抗CCR3可以抑制嗜酸细胞浸润和脱颗粒, 治疗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其与组胺在过敏发生过程中的角色完全不同, 共同抑制两者, 理论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化合物1~3为诺华公司的氮杂环丁烷类药物, 化合物1作为H1受体拮抗剂, 对CCR3的IC50为11nM。化合物2和3对CCR3的IC50分别为的2nM和117nM。这类化合物选择性差, 其临床效果还不理想[2]。化合物4~7的核心结构是CCR3抑制剂中常见的哌啶环, 4-苯氧基哌啶环是一个新引入的结构, 多数化合物具有1个显酸性基团, 例如1个羧基或者1个较低的pKa的杂环, 得到一种结构新颖、对H1受体和CCR3活性较好的药物骨架的同时能够降低对血脑屏障的渗透性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对两个受体的选择性差异过大。例如7对CCR3的作用强于H1受体, 其H1受体的 pKi为7.2, CCR3的pKi为9.2。

2 H1/PAF双重抑制剂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是一种高生物活性的磷脂介质, 参与体内多种炎性反应。体内的多种细胞, 例如嗜酸粒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等均可在组胺、内毒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的刺激下产生和释放PAF, PAF又可以进一步活化这些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PAF受体与其他炎性介质之间存在着正反馈调节机制, 在哮喘、过敏反应、急慢性炎性反应中参与并诱导皮肤细胞因子激活, 起重要作用[3]。也有研究认为PAF和组胺在某些细胞和组织中可以促进彼此的释放[4]。因此同时阻断H1受体和PAF受体理论上应该比单纯阻断一条通路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这个前提下设计合成新的化学实体变得更加有意义。

J.Uriach和Piwinski等发现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具有微弱的抑制PAF受体的活性, 为提高其对PAF的抑制活性, 用乙酰基取代乙氧羰基合成这一类共计29个化合物, 药理实验证明UR-12592对两者的抑制活性最为突出, 而且完全无中枢抑制作用。研究指出该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除了取决于母环骨架本身外, 嘧啶环上的取代基团的种类和位置也非常重要。

Solvay公司合成了一系列的吡咯喹啉酮类衍生物, 化合物10不仅是H1受体和PAF受体的拮抗剂, 还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合成来抑制白三烯类的合成。化合物浓度达到41uM时, 可有效抑制组胺H1受体和PAF受体活性以及白三烯类的合成。

3 H1/H3双重抑制剂

组胺H3受体是一种突触前自调节受体, 广泛分布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通过负反馈调解组胺产生和释放的同时也调节多种神经介质的释放[5]。 分布于在外周的H3受体受到激活后可抑制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 从而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中的黏膜血管紧张[6]。目前H1/H3受体双重拮抗剂已经被证实可以逆转引起鼻充血的肥大细胞的活性[7]。因此可采用选择性H3受体拮抗剂与现有的H1受体抗组胺药物的联合疗法或者发现对2种受体都有抑制活性的新化学实体治疗过敏性疾病。

Glaxo公司报道的一些抗过敏化合物对H3受体的选择性比对H1受体强, 有些化合物对H3受体的选择性是对H1受体的100~1000倍, 一般看做是H3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为骨架含有芳环和吡啶, 末端连有一个羧基或者酸度系数较小的基团, 增加化合物极性, 降低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同时增加了与H1受体的亲和力。 Glaxo公司公布另一类二氮杂萘酮类化合物12~14[8], 与上市的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H1受体抗组胺药物氮卓斯汀结构类似, 具有H1受体和H3受体双重抑制活性。与氮卓斯汀相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降低, 持续时间延长。分子中的二氮杂萘酮可与一碱性胺配对耦合, 对H1受体的亲和力较高, H1受体 pKi>7.5, 一般为H3受体的10~100倍;而分子中的苯氧丙基三烷基胺部分对H3受体的结合有益, 这一结构也被GSK公司采用到其他H3受体拮抗剂设计中。

化合物14在药理实验中表现良好, 种种迹象表明可能就是GSK尚未公布结构的GSK1004723[9]。

Robert Aslanian等试图将传统H1受体抗组胺药氯苯那敏与H3受体配体烷基胺类通过分子拼合获得新化合物, 寻找具有H1受体和H3受体双重抑制作用的先导物[10]。

4 结 语

在过去十年间, 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在H1受体抗组胺药领域的新化合物实体, 但诸多研究表明, 单一拮抗H1受体的抗组胺药物并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双重抑制剂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伴随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H1/PAF抑制剂在欧洲上市以及H1/CCR3和H1/H3双重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可期待更多的双重抑制剂类抗组胺药开发成功。

关键词:过敏反应,组胺, 组胺H1受体,抗组胺药, 双重抑制剂

参考文献

[1]Akdis CA, Blaser K.Histamine in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allergic inflammation[J].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2 (1) :15-22.

[2]Hypnion.Quetiapine analogs for the modulation of sleep:US, 7563785[P].2009.

[3]井莉, 胡晋红.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在皮肤炎症系统中的表达及药物干预[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24 (3) :83-88.

[4]Prescott SM, Zimmerman GA, Stafforini DM, et al.Platelet activation factor and related lipid mediators[J].Ann Rev biochem, 2000, 69:419-415.

[5]LEURS R, BLANDINA P, TEDFORD C, et al.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histamine H3 receptor agonists and antagonists[J].Trends Pharmacol.Sci, 1998, 19 (5) :177-183.

[6]Wijtmans M, Leurs R, Esch I.Histamine H3 receptor ligands break ground in a remarkable plethora of therapeutic areas[J].Expert Opin Invest Drugs, 2007, 16:967-985.

[7]Varty LM, Gustafson E, Hey JA.Histamine H3receptor activation inhibits neurogenic sympathetic vasoconstriction in porcine nasal mucosa[J].Eur J Pharmacol, 2002, 452:339-345.

[8]Mcleod RL, Mingo GG, Herczku C, et al.Combined histamine H1and H3 receptor blockade produces nasal decongestion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nasal congestion[J].Am J Rhinol, 1999, 13:91-99.

[9]Glaxo Group.Preparation of phthalazines and pyrido[3, 4-d] pyridazinesas histamine H1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nd aller-gic diseases:WO, 2009047336[P].2009.

[10]Aslanian, R, Mutahi, M, Shih, N, 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dual histamine H1/H3 receptor ligand based on the H1 antagonist chlorpheniramine[J].Bioorg Med Chem.Lett, 2003, 13:1959-1961.

抗组胺药物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90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5例, 男性27例, 女性18例;年龄30~79岁, 平均年龄 (52.3±3.6) 岁;对照组45例, 男性26例, 女性19例;年龄29~78岁, 平均年龄 (52.6±3.8)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使用苯磺贝他斯汀1次, 每次10 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 使用方法为每次肌内注射2 m L, 隔日注射1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并在患者治愈出院3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 确定其是否复发, 以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进行组间比较与分析。

1.4疗效判定: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评定标准如下:患者皮肤风团、红斑等症状基本消失, 无瘙痒症状, 且在3个月内并无复发, 即为痊愈;患者治疗后皮肤风团、红斑等症状均有所改善, 皮肤瘙痒明显减轻, 在3个月内偶有复发则为好转;患者治疗后皮肤风团、红斑以及瘙痒症状未有明显改善, 在3个月内复发2次以上则为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痊愈率+治疗好转率[2]。

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 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由表1可见,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中1例出现乏力嗜睡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特异性荨麻疹是一种机体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皮肤黏膜血管扩张, 组织渗透性增加造成的局部水肿性反应, 病因常分为免疫型和非免疫型, 免疫型患者常是由于吸附于肥大细胞的Ig E抗体再次接触抗原后发生反应造成的, 非免疫型患者则是由于一些特殊物质作用导致肥大细胞内c AMP降低造成患者机体组胺释放增加而导致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风团等。苯磺贝他斯汀是一种特异性强作用强大的抗组胺类药物, 它能够有效抑制组胺作用降低患者机体内血管的通透性, 减轻患者机体内水肿症状。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 对调节机体细胞免疫, 促进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化具有显著疗效;同时,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刺激患者机体Ig E抗体含量的增加, 与原有Ig E抗体进行竞争性作用, 并稳定肥大细胞, 减轻细胞免疫反应作用显著。苯磺贝他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用能够从免疫型和非免疫型两种病因下手, 对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提高患者的治愈概率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使用苯磺贝他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用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进行联合治疗的患者与仅使用苯磺贝他斯汀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 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同时,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无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 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 表明了苯磺贝他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用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方面的显著疗效及安全性。因此我们认为, 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苯磺贝他斯汀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 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90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苯磺贝他斯汀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 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抗组胺药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敏.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20) :2031-2033.

[2]张照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 2012, 14 (9) :1280-1281.

抗组胺药物 篇3

1 皮肤科疾病治疗中所使用的组胺类药物分类

抗组胺药的基本特征是能够通过与组胺竞争性地结合组胺受体, 从而起到拮抗组胺作用。组胺类药物有几种不同的分类, 其使用的范围各有不同。在过去一段时期以内, 对于抗组胺药物的划分标准是化学结构的不同。但是, 目前临床上对抗组胺类药物进行分类的标准有所改变, 主要是依据药物在发挥作用中的药动学特性。目前, 临床上治疗皮肤类疾病的抗组胺药物主要有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 这两类药物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H1-受体的选择性不同及中枢镇静作用大小不同等方面[1]。

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在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其作用特点和t1/2较短等特点需要较高的服用频率, 因此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中枢的H1-受体。但是, 此类药物在使用上具有一个显著的缺点, 那便是其受体选择的不具有严格的专一性, 可以在作用于H1-受体的同时也作用于乙酰胆碱、5-羟色胺和α-肾上腺受体, 因此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之后常常会出现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是由于其亲脂性与镇静效果被应用于皮肤病治疗的, 主要包括氯苯那敏 (扑尔敏) 、苯海拉明、羟嗪、异丙嗪、赛庚啶和酮替芬等。

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出现给皮肤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与H1-受体的亲和力更高。但是, 其对于患者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却不如第一代抗组胺药物, 因为其化学结构使得其脂溶性较差, 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但是,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却有t1/2长和疗效较长的特点, 可以通过肝脏代谢产生具有很强活性的物质。上述性质是大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性质, 这些药物主要包括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美喹他嗪、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等。但是, 另一类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却不具有这些特性, 诸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等却没有首过代谢效应或本身就是活性代谢产物。

2 皮肤科疾病治疗中所使用的组胺类药物作用机制

长期以来的理论研究表明, 抗组胺药可以竞争性地与H1-受体结合, 可以阻断组胺发挥作用的途径阻断其生理效应的发挥, 这是抗组胺药发挥抗变态反应作用的经典机制[2]。这一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也就是受体竞争性结合机制可以用于解释所有抗组胺药发挥药理效应。一般情况下此类药物一般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这些药物应该具有受体亲和力高, 高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 与受体结合后药物解离速度缓慢等基本特点。最新的研究发现,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抗组胺上, 还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抗炎症作用。其抗炎性作用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递质、抑制炎症细胞游走和激活, 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而起到治疗皮肤疾病的作用。

3 抗组胺类药物的适用范围和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3.1 抗组胺类药物的适用范围

抗组胺类药物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各种急性、慢性荨麻疹, 此类药物在治疗各种急慢性荨麻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抗组胺类药物在减少荨麻疹的风团数量、大小及风团持续的时间上所起的效果是明显的,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的瘙痒症状也在服药之后有明显的减轻。物理性荨麻疹主要包括皮肤划痕症、胆碱能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和压力性荨麻疹等, 抗组胺类药物对这一类型的荨麻疹也具有明显疗效。

抗组胺类药物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特应性炎症皮肤疾病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明显的。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证实, 抗组胺药可以通过复杂的反应机制有效控制特应性皮炎的瘙痒症状, 提高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3]。还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瘙痒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之后不但皮肤瘙痒症状严重减轻, 并且睡眠障碍等由中枢神经控制的症状也获得较为明显的改善。

另外, 抗组胺药物对于外界损伤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具有一定疗效, 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之后不但瘙痒症状得到完全缓解, 水肿等其他各种并发反应也都有所缓解。

3.2 抗组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H1-受体的分布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不但分布于外周组织中, 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主要作用是保持大脑警醒。第一代抗组胺药中发挥作用主要是由于乙胺基团的亲脂性。虽然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是其不良反应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第一代抗组胺药物通过与大脑中的H1-受体结合起到镇静作用, 但是在起到镇静作用的同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嗜睡等, 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和执行能力的下降。相比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起的中枢镇静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却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 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各种影响, 诱发心脏潜在风险的几率较高。临床的研究证实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诱发的心脏毒性的概率较大, 其次是氯雷他定、酮替酚和西替利嗪等。此类药物所诱发的心脏疾病主要我心血管的各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等。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新型抗组胺药正在不断研究和逐渐推广临床使用, 这些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阿司咪唑的衍生物替卡咪唑, 虽然与H1-受体结合是其母体阿司咪唑的13倍, 但是其疗效与不良反应均较阿司咪唑有较大改善。

4 结语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新药也在不断的进行开发和推广使用。抗组胺药物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 其疗效获得肯定与认可, 但是其不良反应也应该受到重视, 以更好地起到治疗作用。关于此类药物在的不良反应以及特殊人群中的使用情况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要:抗组胺类药物是皮肤科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 其疗效与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研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抗组胺类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本研究着重阐述了抗组胺药物的主要类型、新药研究现状以及此类药物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的各种情况、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等内容。

关键词:抗组胺药物,皮肤科疾病,综述

参考文献

[1] Greaves MW.Antihistamines in dermatology[J].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05, 18 (5) :220-209.

[2] Vlastarakos PV, Manolopoulos L, Ferekidis E, et al.Treating common problems of the nose and throat in pregnancy:What is safe[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8, 265 (2) :499-508.

上一篇:苏轼的家庭教育下一篇:知识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