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共8篇)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1
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患者预后较差, 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的健康。早期、及时的治疗, 对于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 减少后遗症, 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已成为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药物[1]。近年来, 许多研究都显示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非调脂作用[2]。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2月采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 纳入标准为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中华神经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首次发病时间在72h以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精神病史、失语、有意识障碍的脑卒中者; (2)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 (3) 活动性消化溃疡、血液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 (4) 延髓及脑皮质病变;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男45例, 女41例;年龄41~82岁, 平均 (63.2±4.1) 岁;病程6~48h, NIHSS>17分, GCS≤8分;合并有高血压病史31例, 糖尿病史23例, 冠心病26例, 低密度脂蛋白 (LDL) >100mg/dl。采用抽签的方法将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卧床休息、限盐, 改善循环, 保护神经, 视病情应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给予脑细胞活化剂,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对症支持治疗。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调控血压、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抗栓治疗, 给予氯吡格雷, 50mg/d, 1次/d;阿司匹林100mg/d, 1次/d;每晚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 每晚睡前口服, 阿托伐他汀20mg/d, 1次/d;根据血脂水平调整药量, LDL<70 mg/dl时停用。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采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 (SSS) 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在S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S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后造成供血区域血容量减少, 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坏死所致[2]。抗血小板治疗是脑梗死的根本治疗方法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但斑块的稳定性较斑块的大小在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中更为重要。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TC水平下降, 还能刺激LDL受体的增加, 加速LDL的清除, 降低LDL的水平。阿托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治的基石, 其活性代谢产物可直接抑制血管壁及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 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其还能维持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抗氧化损伤[3]。有研究显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动脉壁炎症反应以及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减轻大脑供血障碍, 加速大脑病灶及周围受抑制组织的功能和细胞代谢的恢复和代偿[4]。
综上所述, 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稳定动脉粥样斑块, 抑制血栓形成,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3例。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稳定动脉粥样斑块, 抑制血栓形成,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军华, 邓永胜, 贺建中, 等.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 (12) :1137.
[2]何坪, 殷跃辉, 绕学娅.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15) :1889-1891.
[3]张剑宇, 彭岚, 刘冬柏.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8) :1424-142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2
【关键词】 冠心病;抗血小板;阿司匹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90-01
我院为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45例患者行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是的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男27例,女18例,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22例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17例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症状。
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有药物过敏史患者;②排除伴有恶性肿瘤患者;③排除胃部疾病患者;④排除患有血液疾病患者;⑤排除近期有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使用史患者;⑥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⑦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 治療前,本组45例患者均行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检查,检查在清晨进行,且患者均空腹,取静脉血进行测定。同时本组45例患者均行降脂药物他汀类、扩血管药物硝酸脂类、减少心绞痛发生率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住院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一天一次,一天100mg。
1.4 疗效判定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可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标准:显效: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增加程度大于等于50%;有效: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增加程度为20%-49%;无效: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1]。
2 结 果
2.1 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 本组45例患者中24例患者为显效,占53.33%,18例患者为有效,占40.0%,3例患者为无效,占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且本组45例患者中31例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程度超过80%,占68.89%,13例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程度为50%-80%,占28.89%,1例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程度小于50%,占2.22%。
2.2 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情况对比 本组45例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为(53.69±14.87),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为(30.29±11.98),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过程中本组45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皮下出血现象,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
3 讨 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逐渐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然而随着医疗水平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冠心病的危险性。现阶段临床通常将药物治疗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引起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急症的主要病理基础即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同时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且患者极易发生四肢动脉等其他器官的血栓事件。而血小板则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临床通常将防止血栓形成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而阿司匹林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主要是通过对血小板环氧酶1的抑制作用,对花生四烯酸生成TXA2现象进行阻滞,从而达到改善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效果[3]。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其抗栓效果早已经得到临床证实,若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禁忌症则可长时间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此外,噻吩吡啶类、西洛他唑、氯毗格雷等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将这些药物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且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开始衰退,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较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难度。因此,临床上在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时必须要综合考虑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间的关系,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表明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且45例患者中31例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程度超过80%,13例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程度为50%-80%,1例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程度小于50%;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为(53.69±14.87),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为(30.29±11.98),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本组45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皮下出血现象,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这就说明给予冠心病患者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华军,石进.抗血小板药物在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7(09):78-80.
[2] 卢洁,张梅,姜铁民,李玉明.Sonoclot监测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J].临床荟萃,2012,5(08):190-19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3
1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ACS病人确诊后, 建议所有无禁忌证的ACS病人均口服拜阿司匹林, 负荷剂量为300 mg, 长期维持剂量为100 mg;建议所有病人即刻服用3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咯雷, 以后每日服用75 mg, 除非有极高的出血风险, 否则, 氯吡咯雷应持续使用12个月。
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护理要点
2.1.1 生活护理
病人必须安排在安静和舒适的监护病房里, 在ACS病人入院24 h内应卧床休息, 以防止活动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若无并发症, 24 h后应鼓励病人在病房内走动[1];通过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 早期活动未发现有任何医疗风险, 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费用, 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远期预后。但对心功能基础差的老年病人, 过早下床活动危险增加, 应至少卧床1周或2周。总之, 早期活动应视具体情况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1]。减少探视, 防止不良刺激, 并保持大小便通畅, 嘱其避免用力排便, 以防止因便秘后诱发心力衰竭, 甚至造成猝死, 可适当应用润肠通便药物。有吸烟史的病人停止吸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 在合适情况下提供正规戒烟计划。出院后亦不能做剧烈运动, 可以适当散步或打太极拳及日常活动。
2.1.2 饮食护理
欧洲心脏指南建议给予ACS病人清淡软食, 若合并高血压和心功能较差者宜进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 少食多餐, 多食水果, 忌过热、辛辣刺激以及硬质粗糙食物, 避免过饱, 以减轻心脏负担。要控制总入量在1 500 mL~2 000 mL, 入量太多会加重心脏负担。有效的健康饮食护理, 能够促进病人康复和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2]。阿司匹林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促进慢性胃炎的发生, 可以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 如耐信、法莫替丁等。
2.1.3 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预防感染, ACS病人若发生感染, 则会加重病情, 影响治疗和预后。
2.2 心电监护和病情观察
2.2.1 ACS病人急性期要配备心电监护仪
床旁安放除颤仪和抢救车, 进行连续心电监测, 了解心电动态变化, 并准备随时抢救。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发生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ACS病人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必须及时消除, 以免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4]。少数病人会出现过敏反应, 主要为风疹样表现, 要注意观察。急性期每日做1次心电图, 入院24 h内要做2次或3次心电图, 观察Q波、ST段和T波的变化情况。
2.2.1 ACS病人急性期要配备心电监护仪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因此, 要严密观察病人是否有口腔黏膜出血、鼻腔出血、皮肤淤斑、皮下血肿、黑便、血尿等出血倾向;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时动作要轻, 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2 min, 避免局部出血, 如有出血现象, 立即报告医生, 协助处理, 并适当应用止血剂。相对溶栓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出血如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 不鼓励在初次事件后的最初12个月内临时中断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和氯吡咯雷) ;不鼓励长时间或永久停用阿司匹林、氯吡咯雷或两者同时停用, 除非有临床指证;但若发生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 或进行即使轻微出血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时, 必须临时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3 密切观察化验指标
2.3.1 监测肌钙蛋白 (TnT和TnI)
目前较多用的是TnT, 入院4 h后和24 h后分别再验1次。TnT是诊断AMI的确定性标志物, 微小心肌损伤只有检测TnT才能确诊, 对非Q波性、亚急性心肌梗死或CK-MB无法诊断的病人更有价值。TnT也是ACS治疗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灌注的较好指标[5]。监测心肌酶和D-二聚体。
2.3.2 化验检查
监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急性期前3 d每日化验1次, 以后3 d化验1次, 出院后1个月化验1次, 以后3个月化验1次。
2.4 心理护理
ACS为突发性疾病, 大部分病人都有胸痛、胸闷症状及濒死感, 多有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有文献报道,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焦虑, 占心理障碍的80%, 焦虑的反应多且重, 其程度与病人的梗死部位、职业及病史有关[6]。因此, 心理干预对AMI病人非常重要, 可影响到溶栓病人近期和远期预后。护士应与病人充分沟通, 给予高度同情、关心、爱抚、理解和帮助, 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 为病人建立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氛围, 耐心细致解释病情, 帮助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之能够主动配合治疗[7,8]。
2.5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及入量
ACS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低下, 输液速度控制在20 gtt/min~30 gtt/min, 输液和饮食及饮水的总量控制在2 000 mL以内,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6 健康宣教
对所有入院ACS病人在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别进行ACS知识的健康宣教, 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而出院前的健康宣教显得更为重要, 可以防止病人出院后少了监督和指导, 而出现滥用药、不规律用药、不健康饮食和不适当运动。
3 小结
近年来, 急性冠脉综合征有逐年增多趋势, 而且其危险性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非常重要, 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必需的治疗, 而且也是ACS行PCI和CABG术的必须辅助治疗, 且随后需长期维持, 因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护理非常重要。其治疗效果与护理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ACS的典型症状和心电图及化验指标, 掌握监护技术, 病情观察及时, 护理到位, 操作准确, 对提高ACS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聚集,护理
参考文献
[1]韦柳青.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J].右江医学, 2009, 37 (4) :496.
[2]傅江, 李薇, 陈哲.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2) :56-57.
[3]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94.
[4]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27.
[5]Alonzo AA, Reynolds NR.The structure of emotion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model of coping[J].Soc Sci Med, 1998, 46 (9) :1099-1110.
[6]王梅英, 王力, 王丽辉, 等.派通欣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J].临床合理用药, 2008, 1 (1) :47-48.
[7]宋静, 刘建芬.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静脉抽血按压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08, 22 (suppl.1) :21-2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4
1 材料
1.1 药品
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无菌生理盐水。
1.2 动物
健康Wistar大鼠,(320±20)g、♂,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试剂与器械
10%水合氯醛,ADP(Sigma产品),3.8%枸橼酸钠液,手术剪,止血钳,动脉夹,直镊,弯头镊,缝合线,3mm尼龙线,LBY-NJ2全自动四通道血小板凝集仪(北京普利生仪器中心),硅化离心管,微量移液器(10 ul、20 ul),离心机等。
2 方法[1、2]
2.1 分组
取Wistar♂大鼠32只、体重(320±20)g,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组、尿激酶组。
2.2 制备脑缺血模型及采血
大鼠称重,10%水合氯醛0.3~0.4 ml/100mg ip麻醉后仰卧位,四肢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备皮并消毒后作正中皮肤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浅深肌肉,分别暴露并游离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翼鄂动脉,分别结扎颈外动脉、翼鄂动脉及颈总动脉近心端;在颈总动脉靠近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分叉处剪一小口将直径3mm的尼龙线经小口沿颈内动脉方向插入颅内,深度约17~20 mm,至大脑中动脉处,将尼龙线连同血管一起结扎,剪去多余的尼龙线,制成脑缺血模型;同时各组均采用颈外静脉给药,6 h后断头取血3 ml,放入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硅化离心管中(血与抗凝剂比例为9:1);用朔料膜盖着离心管口,将离心管倾倒3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用滤纸檫去管壁上残留的血液,加盖备用。
2.3 制备PRP与PPP
将上述血标本以800 r/min离心10min,用微量移液器小心取出上清液,得富血小板血浆即PRP。余下血标本以3000 r/min离心15 min,用微量移液器小心取出上清液,得贫血小板血浆即PPP,留作空白对照用。
2.4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取PRP与PPP各50 uml,分别置于比浊管内,以ADP(0.5 umol/L)为诱导剂,37℃环境中按“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说明书”测定方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得数据按F检验进行统计学方法,实验结果见表1。
2.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s表示,用F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P<0.05为显著性标准。
3 结果与结论
从表1可以看出,生理盐水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用药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组以及尿激酶均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发生时间。从1 min、3min、5 min血小板聚集率来看,用药组血小板最大聚集时间明显延长,而且用药组血小板具有解聚快的特点。实验表明: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组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强于单用尿激酶组,实验表明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尿激酶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因此可以推测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加强尿激酶的抗血栓作用。
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P<0.01;与尿激酶组相比:△P<0.01
4 讨论
研究发现尿激酶(UK)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达到抗栓溶栓的药理作用[3]:(1)UK不仅可以在血栓表面发挥纤溶作用,而且可以渗透如血栓内部发挥血栓内溶栓作用;(2)可以提高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3)可以拮抗缓激肽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4)可以降低全血黏度。而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降低血黏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有文献报道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尿激酶在抗栓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4],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二者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能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延长了尿激酶的半衰期、增强了尿激酶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药理活性。更加深入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参考文献
[1]Mcauley MA.Rodent models of focal ischemia.Cerebrovasc Brain Metab Rev,1995,7:153.
[2]王晓明,吴岩,李亚珍,等.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中成药,1998;20(4):27.
[3]胡长林,陈小保,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疗法.卒中与神经疾病,1999,6(4):250-253.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5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糖尿病合并脑梗塞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往往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尤其是脑梗塞,不仅损害脑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8.2±4.5)年,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62.2±10.9)岁,其中45例为男性、37例为女性,按照数字随机法分组,每组41例。入选标准:①有糖尿病病史;②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且经颅内MRI或者CT检查确诊;③年龄<80岁。排除标准:①发病>48 h者;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昏迷者;③药物禁忌证者。两组的病程、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主要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清除自由基、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稳定斑块、降脂、降糖以及营养支持等,对于合并水肿的患者,再运用甘露醇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再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43021814,规格50 mg),100 mg/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30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即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注册证号H20100750,规格75 mg)口服,75 mg/次,1次/d,1个疗程为15 d,连续治疗30 d,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运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分越低,说明神经功能损伤越小。同时,观察两组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血小板(PLT)。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NIHSS评分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①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且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0%~100%;②显效。病残程度为1~3级,且与治疗前相比,NIHSS评分下降46%~89%;③有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45%;④无效。与治疗前相比,NIHSS评分下降<18%,甚至病情恶化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该次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运用χ2检验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对组间NIHSS、PLT、MPV等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NIHSS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两组的P-LCR、PDW、MPV以及PLT等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弥漫性血管病变,再加上高血糖容易增加乳酸生成,增高血黏度,使脑水肿加重,从而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抗血小板治疗极其重要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疗法,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还能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新平,陈雄.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8(19):31-32.
[2]刘喜灿,王润青,吕娟.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双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2(12):44-45.
[3]刘建军,刘海超.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8):28-30.
[4]姚建平,蒋文蔚,郑淑莺.中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0(14):731-732.
[5]王蓉.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11):95-96.
[6]FM Sacks,LP Svetkey,WM Vollmer,et al.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of reduced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diet.DASH-Sodium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1,344(11):3-10.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6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强化降脂,基底动脉狭窄,后循环梗死
伴有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多为血栓形成所致的脑梗死,是后循环梗死的高危情况,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进展性卒中,功能预后差,常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不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一大难点,其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斑块形成、颅内低灌注等因素有关,因此阻止血栓进一步扩大、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进一步脱落是防止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病情持续进展的主要方法。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1,2]。笔者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伴基底动脉狭窄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9~76岁,平均(62.2±6.3)岁,所选对象均在发病后6~24 h内入院。5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第一次脑卒中。两组在性别、年龄、既往史、ESSEN评分、发病距离入组时间、病情和NIH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头部MRI+DWI显示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颞叶等基底动脉供血区的急性脑梗死;排除严重心脏(心房纤颤等)、肝脏、肾脏疾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出血性疾患。头部MRA/CTA/DSA证实基底动脉轻-中度狭窄,狭窄率<70%(不首先考虑支架置入治疗)[3]。
1.3 排除标准
(1)出血性脑梗死;(2)入院时即出现昏迷的患者;(3)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4)合并前循环梗死患者。
1.4 生化检查
入院后即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心肌酶、随机血糖,次日清晨空腹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林)0.1 g口服/鼻饲1次/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波立维)75 mg口服/鼻饲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立普妥)40 mg口服/鼻饲1次/晚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0.2 g口服/鼻饲1次/晚,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鼻饲1次/晚治疗。两组均常规给予保护脑细胞药物:依达拉奉30 mg静滴2次/d,疗程14 d;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鼻饲3次/d,疗程12 d,常规控制血压、血糖,症状稳定后积极给予康复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期3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消化道出血、梗死后出血等出血性疾患则终止观察药物,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6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2、3周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同时检测凝血常规、血小板、肌酶,观察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大便潜血)或脑出血,是否出现肌肉疼痛。
1.7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NIHSS评分,减少90%~100%为基本痊愈,减少50%~89%为显著进步,减少15%~49%为进步,减少<15%为无变化,转外科治疗或死亡为恶化。
1.8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尤以治疗3周后效果显著。见表1。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均无患者死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例(%)
2.3 副反应
两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生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肌肉疼痛。
3 讨论
后循环主要供应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后循环梗死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共济失调、眼震、言语不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视物模糊、同向偏盲、记忆减退、意识障碍等。具有定位价值的脑干综合征发生率低[4],后循环梗死最常见梗死部位是脑桥[5],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中枢性面瘫和吞咽困难常见,考虑是由于基底动脉发出的旁正中动脉供应脑桥基底部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6],此种类型脑梗死易引起脑桥腹侧的损害所致。大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后循环梗死最常见的病因[7]。伴有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易损斑块脱落、颅内低灌注等有关,此种类型脑梗死症状重、进展快、易发生进展性脑梗死,如不积极治疗,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
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其管腔狭窄、血液粘滞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是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防止血栓进展、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是治疗的关键,阿司匹林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进而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最终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伴有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患者单用阿司匹林常常会发生进展性卒中,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进行强化抗栓十分必要。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机制是其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同时阻止继发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活化,同时还可能抑制凝血酶、胶原等血小板活化途径,因而发挥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人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8],氯吡格雷可以下调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有良好的抗炎作用[9]。与前循环梗死不同,后循环梗死采用单个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很难阻止梗死进展,而且前后循环病变可能存在对药物的不同的反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减轻受损血管的内皮损伤,加强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从而减少血栓的进一步扩大。有研究表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10],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11]。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质代谢紊乱是基底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不稳定斑块的脱落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阿托伐他汀钙40 mg口服1次/晚不仅能降低血脂,还具有不依赖于其降脂效应的神经保护作用,如稳定逆转斑块、抗血管炎性反应、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调整内皮细胞稳定功能、促进血管新生等[12,13,14]。强化降脂能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强化降脂能有效稳定斑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7
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危害心、脑、肾和肢体动脉的全身性疾病。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减少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抗血小板药物已经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ASCVD) 一、二级预防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老年人由于老化进程及对于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增加,较普通成年人更容易发生ASCVD及急性血栓事件; 另一方面,老年人常合并多器官、多系统疾病,应用多种药物,又进一步增加了抗血小板药物出血的风险,是出血发生的高危人群。
因此,在针对老年ASCVD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时,应有针对老年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和风险之间的综合预期,作出全面的评价,并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从而在充分治疗的同时最大可能地减少出血。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多种机制实现抗血小板的目的。本文就目前的抗血小板药物及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概括如下。
1 血栓素A2( TXA2) 抑制剂
阿司匹林是现在使用最为普遍的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用药的基石。阿司匹林是不可逆的血小板环氧化酶( COX) 抑制剂,主要通过影响COX-l直接干扰TXA2 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功能。抗血小板试验合作报告强调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后,心脑血管病事件( 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等) 减少25% 。众多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充分验证了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在冠心病患者的急性期、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老年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较多,且效果可靠,但老年患者也是阿司匹林胃肠道损害的高危人群,且年龄越高,风险越高。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75 mg /d) 的<65 岁的患者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发生率仅为1. 1% ,而≥65 岁患者的发生率则高达10. 7% 。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也增加出血风险。老年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需要特别注意出血风险。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65 岁,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 PPI) 是预防阿司匹林所致胃肠道道损伤的首选药物。肠溶片可能可减轻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减少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但相应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阿司匹林用于高龄患者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 75 ~ 150mg / d)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阿司匹林剂量≤100 mg /d。PPI可以显著降低服用阿司匹林( 300mg / d) 患者胃肠道损伤的发生率。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
ADP受体拮抗剂主要是特异性地作用于血小板的ADP受体,影响其功能,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血栓形成。ADP受体拮抗剂包括噻吩吡啶类和非噻吩吡啶类药物。
2. 1 噻吩吡啶类药物
2. 1. 1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是普遍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前体药物,需经肝酶代谢形成活性产物,与P2Y12 受体不可逆结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会产生协同作用,是现在PCI术后最常用的双联抗血小板组合[1]。面对12 562 名新发NSTE-ACS患者开展的CURE试验是评估氯吡格雷疗效的里程碑式研究[2]。结果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 ~ 12 月能够使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相对危险降低20% ,严重出血虽有所增加,但致死性出血事件并未增加,且大出血发生率的增加呈现阿司匹林剂量依赖性。CLARITY-TIMI 28 试验证实,氯吡格雷也可以使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受益[3]。面对中国1250 家医院45 852 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的COMMIT/CCS-2 试验表明,24h内仅口服75 mg氯吡格雷就可以使复合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9%[4]。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不管是否接受PCI,长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有益于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
但是,CYP2C19 和糖蛋白P等会影响氯吡格雷通过肝酶代谢。在ONSET / OFFSET与PRINCIPLE-TIMI44 研究中,顿服600 mg氯吡格雷30 min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不及8% ,表明氯吡格雷起效偏慢,无法立刻发挥最大作用。氯吡格雷的肝脏代谢过程还受基因多态性影响,部分患者服用标准剂量氯吡格雷难以收到满意疗效,而且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个体化差异明显,所以一些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或血小板高反应性( HPR) ,可能增加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氯吡格雷介导的血小板抑制不可逆,而血小板功能的恢复时间个体化差异也很明显[5,6]。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更为快速、高效,使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主导地位有所动摇。
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也能使≥65 岁老年患者受益[7]。AFTER-EIGHTY研究发现>80 岁老年患者中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开展PCI手术同样安全。具有胃肠道出血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可以联合PPI治疗[8]。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针对高龄患者,氯吡格雷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 75 mg /d) ,急性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 /d,酌情降低或不使用负荷剂量。
2. 1. 2 普拉格雷: 普拉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前体药物,在肝脏通过CYP450 代谢后,与血小板P2Y12 受体结合产生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相比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受CYP2C19 或糖蛋白P的影响较小,几乎没有非活性产物,所以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氯吡咯雷的10 ~100 倍) ,且尚无抵抗现象,但出血风险也相应增加[9,10]。负荷量60mg,维持量10 mg / d,主要用于氯吡格雷抵抗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TRITON-TIMI38 研究中,普拉格雷较氯吡格雷更明显地减少高危NSTE-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但其出血风险也高于氯吡格雷[11]。2014 年ACC / AHA NSTE-ACS指南明确建议普拉格雷能够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年龄≥75 岁,体质量<60 kg,有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12]。
2.1.3依诺格雷:依诺格雷是一种对P2Y12受体抑制作用直接可逆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退快和疗效强的特点。依诺格雷的另一个特点是既可口服也可静脉用药。ERASE-MI在70例STEMI患者中展开依诺格雷的耐受性试验,所有患者均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在不同剂量下本药并未较安慰剂增加出血风险。INNOVATE-PCI是一项对653例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展开的Ⅱ期临床研究,就血小板抑制而言,依诺格雷无论静脉还是口服都获得了比氯吡格雷更强更快的疗效,而且大出血没有明显增加[13]。令人担忧的是可能出现的肝酶升高或呼吸困难,且需要干预的出血事件增多。依洛格雷的Ⅲ期临床研究仍未定论,其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分析。
2. 2 非噻吩吡啶类药物
2. 2. 1 替格瑞洛: 是第一个环戊基三唑嘧啶类的口服选择性P2Y12受体拮抗剂,自身具有活性,不用经肝酶代谢即可直接作用于P2Y12受体,从而抑制ADP对血小板的活化,与氯吡格雷等噻吩并吡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有类似之处,但不同的是替格瑞洛的结合是非竞争性的和可逆的,通过变构调节部位发挥效应,将P2Y12 受体锁定在非活化状态[14]。替格瑞洛起效更快,作用更强,不受体内代谢影响[15]。现在已知的对氯吡格雷有影响的CYP2C19 和ABCB1 基因多态性不会影响替格瑞洛的作用。同时,替格瑞洛半衰期较短,能够比氯吡格雷更快代谢排出。当临床要求快速抗血小板作用时[如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时],选用替格瑞洛更为安全。因其独特的药物特性,与氯吡格雷相比,它能够发挥更快、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在复杂和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优势明显。负荷量180 mg,维持量90 mg,2 次/d,至少12 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患者,无论何时,均可应用但出血风险略有升高,且代谢后转变为腺苷,可能使部分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应用替格瑞洛的ACS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减少,但出血风险更高[16]。在纳入18624 例ACS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PLATO试验中,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使患者主要疗效终点( 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形成) 发生率下降16% ,其中心血管死亡减少21% ,轻度增加出血,但不增加致命大出血[17]。同时,替格瑞洛使慢性肾病患者主要疗效终点发生率下降21% ,死亡率下降28% ,而不会明显增加出血[18]。RESPOND试验证实,替格瑞洛对于氯吡格雷抵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仍具抗血小板作用[19]。最新的纳入约21 000 例自发性心梗患者的PEGASUS TIMI54 研究证实,90 mg和60 mg替格瑞洛均能够明显减少不良事件,同时不增加严重出血,60 mg替格瑞洛的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似乎更低[20]。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 已经批准在所有类型ACS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同时,2015 年3 月FDA批准的替格瑞洛可崩解剂型能使药物起效更为迅速。曾有研究证实与氯吡格雷相比,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替格瑞洛同样可以更多地降低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大出血风险,但是仍然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充分支持替格瑞洛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
2. 2. 2 坎格雷洛: 是一种三磷酸腺苷类似物,因其可逆性地拮抗P2Y12 受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强[21]。同时,坎格雷洛可以配合凝血酶抑制剂发挥作用,减少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22,23]。由于延迟的生物活性、吗啡应用、机械通气、呕吐、心源性休克和强效镇静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口服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等制剂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抗血小板疗效。而静脉应用坎格雷洛可在1 ~ 2 min内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其药效可持续约1 h,明显短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近11% 的ACS患者可能需要行外科靶血管重建,而口服P2Y12 受体拮抗剂后需要3 ~ 9 d才能使血小板功能恢复。不过,救护车内静脉应用坎格雷洛尚不可行。
现有3 个较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比较了坎格雷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与安全性。 其中,CHAMPION-PLATFORM与CHAMPION-PCI 2 项研究因坎格雷洛组主要终点事件( 死亡、心肌梗死或缺血驱动的再灌注治疗) 发生率并未明显减少而被监管委员会提前终止。但是,这2 项研究的坎格雷洛组次要终点( 全因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 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根据最新全球心梗通用定义对主要终点重新明确后,坎格雷洛疗效得以显现[24]。第3 项大型PHEONIX试验纳入总计约1. 1 万例患者,45% 为ACS患者。结果显示,坎格雷洛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减少,出血事件增加,但2 组间中重度出血事件无明显差异。但是,仍然缺乏坎格雷洛对比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的RCT研究。FDA专家组提示,不能回避坎格雷洛2 次阴性试验的结果,需要慎重分析PHEONIX研究结果。2015 年6 月22 日,FDA批准坎格雷洛用于接受PCI治疗的患者。
3 血小板糖蛋白( GP) Ⅱb / Ⅲa受体拮抗剂
GP Ⅱ b / Ⅲ a受体拮抗剂主要阻止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GPⅡb / Ⅲa受体的结合,为血小板聚集最后通路的抑制剂。主要包括阿昔单抗、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等静脉用药,其中替罗非班使用较为普遍。大型临床试验表明GPⅡb /Ⅲa受体拮抗剂能使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没有发现这类药物可以减少单纯进行保守治疗患者的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GPⅡb /Ⅲa受体拮抗剂使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受益最多,对未按计划进行但可能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等受益,对不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受益最少。ACUITY Timing和EARLY-ACS等研究表明,对于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常规上游使用GPⅡb /Ⅲa受体拮抗剂无法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反而明显增加了出血事件[25]。GPⅡb /Ⅲa受体拮抗剂现在主要应用于拟行PCI的高危的且出血风险较低的、PCI示大量血栓及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高龄患者使用血小板GPⅡb /Ⅲa抑制剂时仔细分析出血风险。老年冠心病患者因为颅内出血风险较高,除高危患者外,不建议使用GPⅡb /Ⅲa受体拮抗剂三联抗血小板治疗。
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西洛他唑不仅能够通过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内的磷酸二酯酶活性而升高血小板及平滑肌内环磷酸腺苷浓度以抗血小板及扩血管,还能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是治疗间歇性跛行的常规用药。近年有研究提示西洛他唑能够预防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而且韩国的2 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DECLARE-LONG及DECLARE-DIABETES还表明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DAT) 基础上合用西洛他唑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TAT)能够更为明显地减少血管重建[26]。荟萃分析也表明与DAT相比,PCI术后患者给予TAT能够减少血栓形成和再狭窄,而且对于氯吡格雷抵抗的高危患者最有价值[27]。现在的指南未曾推荐西洛他唑,但高危ACS或PCI术后有氯吡格雷禁忌或抵抗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西洛他唑50 mg,2 次/d替代。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 或存在典型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狭窄程度>50%, 超声心动图显示缺血区室壁运动异常, 或心电图显示ST-T动态演变;曾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不同意参加对照探究。入选患者均认可本次探究所采取的方法与目的, 并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后采取奇偶分组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1例, 女24例;年龄36~71 (46.1±11.1) 岁;病程2~6 (3.3±1.4) 年;合并高血脂症11例, 合并糖尿病13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2例;年龄37~69 (45.2±11.3) 岁;病程2~5 (3.2±1.1) 年;合作高血脂症12例, 合并糖尿病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进行对照治疗前, 均服用阿司匹林 (规格50mg×50片, 承德中药集团普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3024249) 进行常规治疗。而后观察组患者则口服普拉格雷片 (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10mg/片) , 每次20mg, 每天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 (规格75mg×7粒, 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123116) 治疗, 每天25mg, 每天3次。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0d。在治疗期间, 以临床宣教的模式告知患者冠心病的防治要点与日常注意事项, 旨在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 (MPA) 、血小板反应指数 (PRI) 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不良反应出现;无效: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或出现不良用药反应。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MPA与PRI
观察组治疗后的MPA、PRI均低于治疗前, 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MPA、PRI,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有1例 (2.2%) 表现为恶心呕吐的患者, 对照组有4例 (8.9%) , 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是指患者心血管遭受器质性病变而出现狭窄或阻塞, 导致心肌缺血, 进而影响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严重时会诱发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 对患者危害极大。近年来,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其危害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4,5]。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 有研究表明[6], 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猝死、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等临床急症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同时, 由于该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患者四肢动脉等其他器官发生血栓的可能性较高。血小板可黏附于冠状动脉血管壁受损位置, 可阻碍其自身在血管壁聚集, 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 血小板与粒细胞相互作用之后可释放出特定介质以促进血管收缩, 进而诱发冠心病。因此, 积极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降低MPA和PRI[7,8]。在本组探究中, 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并选取两种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对照治疗, 进而评价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价值。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其中阿司匹林是其中唯一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 可应用于心脑血管预防领域的抗血小板药物, 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 其治疗效果早已为临床所证实[9]。该药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 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酶1阻滞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A2 (TXA2) , 进而改善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10]。如患者无禁忌证或经用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可长时间用于冠心病治疗之中。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 是临床上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 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患者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物, 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有效降低上述患者近、远期的心脏事件风险。但有研究发现[11], 约12%~30%的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后其疗效无效应答。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时抑制心脏病、中风及其他缺血性疾病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提示采用氯吡格雷对本病患者治疗时存在明显不足, 药物作用不明显, 不良反应与阿司匹林基本相符。普拉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 口服该药后可以外消旋体形式进入人体, 进而转化为活性代谢物, 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12]。有研究表明[13], 患者口服普拉格雷后分析其产生的两种主要代谢物发现该药可与人体内的羧酸酯酶共同作用, 可维持并促进人体血浆正常内循环, 进一步代谢后可生成化合物R-138727。这种化合物拥有2个手性中心, 具有生物活性, 作用于血小板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14]。同时, 采用普拉格雷治疗ACS患者和用于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均优于氯吡格雷。此外, 普拉格雷片的药理性能更为稳定, 对患者刺激性较小, 因而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前者相比更少,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本研究中,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分别使用了硫酸氯吡格雷片与普拉格雷片, 虽同为抗血小板药物, 但后者效果更为突出, 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其中观察组经治疗后的MPA、PRI均低于治疗前, 较治疗后的对照组明显下降,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有关研究相一致[15]。此外, 本次研究认为, 在进行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时, 选取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而同时也应该结合有效的健康宣教, 来提高患者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程度, 还能保证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和与剂量无关的反应等两类。前者主要包括药物剂量增加后患者会出现为胃黏膜损害加重、头痛、重要脏器出血和听力下降等, 后者则以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 其胃肠功能有所衰退, 出血风险更大, 因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同时不能停止抗血小板治疗。而对于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或高位心血管病的患者来说, 不仅要降低心血管风险, 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消化道并发症。因此, 在抗血小板治疗时可酌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 , 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血小板作用产生影响, 但总体上来看有益于患者。
综上所述,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效率, 较传统药物治疗更具实用价值,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有效的健康宣教, 更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发现, 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口服普拉格雷片治疗的观察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这种治疗方案不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还能降低不良用药反应, 对保证冠心病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大范围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在进行对照治疗前均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 而后观察组患者则口服普拉格雷片, 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经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 (MPA) 、血小板反应指数 (PRI) 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MPA、PRI均低于治疗前, 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MRA、PRI,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7.8% (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8.9% (P<0.05) 。结论 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抗血小板作用更持久,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用药反应, 对保证冠心病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