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集效应

2024-06-13

人才聚集效应(共10篇)

人才聚集效应 篇1

在后知识经济新时代, 高端人才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高端人才的聚集对于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区域间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因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也存在差异。 面对全球经济疲软引发的更为严峻的经济形势, 各区域为了谋求其长远发展, 对高端人才的重视程度日趋加深, 对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并形成比较优势效应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在高端人才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 打造人才洼地吸引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内涵分析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及其分类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型概念, 是社会各个领域都非常需要的人才。[1]高端人才是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端的稀缺人才。 这部分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现代化知识和高尚的品质, 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极具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宏观战略思维, 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并且凭借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显著的贡献。 人才是会流动的。 这一流动性能够产生人才相对集中的聚集现象。 高端人才作为人才中最优秀的群体, 其流动性更为频繁, 相对聚集的现象更为明显。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是在一个时间段内, 由区域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高端人才按某种联系聚集到某个区域内的现象。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硅谷, 至今已有一百万以上的来自全世界的科技人才聚集在那里, 其中包括近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以及四十多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类型。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按成因划分为三类。 第一, 政策导向型聚集, 发生在区域发展的初期, 由于区域自身内部环境还没有构建出来, 因而要依赖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植。 第二, 产业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内产业结构慢慢形成, 高端人才的聚集开始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而展开, [3]人才种类更加丰富, 结构也更加多元化。 第三, 人才市场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由于区域内的聚才环境已逐渐成熟, 人才流动开始依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展开。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特征

聚集范围相对狭小。 人才在区域内是不均匀分布的, 若把区域看成一个平面, 人才在这个平面内通常成片状分布, 每一片的人才聚集都会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 高端人才自身条件优越, 对环境更加挑剔, 因而其聚集壁垒更高。 与一般人才的聚集相比, 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范围会更加狭小, 呈点状分布。 如果说人才分布在区域发展的各行各业, 那么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更多集中在高新开发区的知名企业和新兴产业中。

人才的同质性或相关性更突出。 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才出现聚集, 其主体之间必然存有某种相关性。 高端人才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高端人才是稀缺的人力资源, 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可能鲜为人知, 因而更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与进步, 这就决定了聚集在区域内的高端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同质性或相关性。 例如, 北京中关村聚集的多为高层次的IT人才。

聚集地经济较发达。 高端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也相对繁荣。 资料显示:我国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存在这样的现状, 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4]细细研究, 不难看出高端人才的地域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息息相关。 东南沿海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起步早, 发展快, 到如今已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最大区域。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

对于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 古人早就有所研究。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近水”, 可见, 区域地理环境就对人才聚集有一定影响。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才的分布早已不仅仅是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所致了, 人才的流动与聚集更与区域的各方面息息相关。 目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总体可归结为一点, 即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均衡, 二是高端人才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程度不同。

空间聚集不均衡。 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现象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一个阶梯状。 高端人才的聚集现象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中部次之, 西部地区的高端人才聚集现象最不明显。 资料显示, 东部地区聚集了国内50%以上的高端人才, 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端人才大都聚集在东部, 而中西部的人才不仅在总量上少于东部, 质量上也不及东部地区。

各行业的聚集度不同。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度不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 那些投资周期短、资本回收快、 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自2009 至2013 年, 北京由“海聚工程”所聚集的高端人才在生物制药等产业的聚集度各不相同。 其中, 生物制药业与电子信息业的聚集度较高。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在不同行业的聚集程度有所差异。

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人才聚集现象出现之后, 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下, 人才累积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5]发挥出人才的聚集效应。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可定义为:在一个时间维度内, 在良好的区域整体环境下, 高端人才凭借一定的相互关联在区域内形成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效应, 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放大,明显优于高端人才相对分散或集中度较低的区域。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

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 高端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 江西新余单是引进了一个彭小峰, 短短时间内就带动了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 如果单单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能诞生一个明星企业, 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那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必定更为显著。 高端人才聚集会优化区域的人才队伍, 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他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创新创造, 必然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使区域产业链更加完整。 区域往往会凭借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来到区域内。 当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一定规模后, 信息共享度越来越高, 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学习, 高端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他们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发挥, 从而促使区域产业分工更加趋向于细致化、专业化以及合理化, 在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瓶颈环节有所突破, [6]进而不断扩充、完整区域产业链。 当区域开始整合所有资源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以及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时, 区域内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高端人才聚集。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高端人才越聚集区域产业链越完整;产业链不断扩充和完整就会为区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最终将带动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带动区域经济转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区域内的一些传统产业, 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其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要想适应新世纪发展趋势并保持增长就必须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重塑, 转变类型。

高端人才活跃在专业最前沿, 凭借其顶尖的技术与战略的眼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前进方向,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路人”。 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等的兴起与发展都与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息息相关。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动了产业升级, 带动了区域经济转型, 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政治效应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这些政策涉及内容广泛, 类型多样, 涵盖了区域性的产业政策、 金融政策以及区域开放政策等。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再加上他们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 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解读、消化中央文件精神, 将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方针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为区域发展赢得更为优惠的政策。 当今社会, 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民族富强,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引进、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作为支持。 如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沿海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 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 才使得更多的高端人才回国、回乡发展, 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文化效应

激发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高端人才往往在自我实现甚至是超越自我方面有着更高的需要。高端人才向某区域内聚集, 他们丰富的人生与职业经历, 别具一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断实践与开拓创新的作风, 都将对区域内人才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深圳特区聚集高端人才, 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传奇, 不仅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等多个世界级大型企业, 更是造就了任正非、马化腾、侯为贵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具有极大的模范作用, 激励着一个个有志青年, 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 从而激发了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

推进区域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是区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后的最终去向, 因而, 组织文化关乎着高端人才的去留。 高端人才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前, 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 他们的认知程度、思维模式以及目标追求等方面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因而, 他们的空降很可能会引发组织内个体之间的冲突。 可在组织内形成一种“留大同, 存小异”的文化, 既规避、削弱了组织冲突, 又不至于使组织陷入思维僵化, 让人才可以沿着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去发挥效能, 将人才价值变现得淋漓尽致。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高端人才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捍卫, 能够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 为建设区域文化做出贡献。 区域发展过程中将更注重高端人才的价值创造。 高端人才聚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凝聚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高端人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能够打破长期以来的人才地域化的观念, 让高端人才能不受空间的限制, 创造更大的价值。 高端人才聚集, 能够促进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促进大众传媒业、公益事业文学艺术业的进一步繁荣壮大。 因此,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能够在不同层次上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提升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

4、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科技效应

为区域带来先进的科研技术。 那些有着国际工作经验、活跃在专业最前沿的高端人才的流动与聚集必将为区域带来更多顶尖的科研技术与成果。 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 一系列重大的技术被攻克, 一系列崭新的领域被开辟, 他们凭借一项技术或专利, 促成了相关项目的启动, 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区域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发挥创新优势推动区域科技腾飞。 高端人才作为科技的创作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为区域科技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即创新。[7]高端人才自身就拥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与学习能力, 他们的聚集将会在区域内形成更多的创新团队, 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队伍,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强大的创新优势, 为区域带来更丰富的创新成果。

三、优化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对策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但是大量高端人才的无序聚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譬如:人才没有关联性或者关联性不大因而不能产生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区域聚才环境不理想因而留不住高端人才;人才流动过于滞后因而人才不能合理分配;人才市场出现混乱而不能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等。 这些情况都意味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 如何才能使高端人才走向聚集, 并且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供其发展, 从而提升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个体层面要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人才个体是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做到个体层面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奠定基础, 带来1+1>2 的乐观效应。

始终保持积极心态。 高端人才奋斗在各个领域的最前端, 其职业往往具体高风险、高要求、高压力的特点。 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对高端人才来说尤为重要。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帮助其强身健体, 而且能够舒展心绪, 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一个健康的业余爱好也能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 当高端人才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心态, 他们身上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放大, 成果更为突出。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如今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 高端人才虽然比一般人掌握更为先进与全面的知识, 但如果稍有懈怠, 必定会被淘汰。 为了减少知识老龄化的现状, 人才个体必须自觉地学习新知识。 国家培养一个高端人才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的, 高端人才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深造是一个持续并且不能中断的过程, 一旦有一点滞后, 人才的价值就可能丧失。 高端人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专家会议, 适时出国交流等。

持续增强综合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能力, 而且要掌握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并且这些能力要比常人更为娴熟精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一旦拥有一项能力也不能够大意, 如果不去提升, 就可能被淘汰或是逐渐丧失。 高端人才光有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持续增强其整体综合能力, 包括整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2、组织层面要打造聚才文化环境

组织层是区域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它是人才直接聚集与发展的栖息地。 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 是企业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基础。 只有在组织内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创新的文化环境, 才能让组织转变成一块强力磁铁, [8]将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紧紧抓住, 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区域聚集更多高端人才, 促进聚集效应的提升。

不断充实观念层。 观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充斥于整个组织的各个方面, 作用最为明显。 首先, 组织要明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组织愿景, 高端人才往往更加热衷于自我突破, 毫无挑战的组织目标吸引不了高端人才。 其次, 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组织哲学, 用以指导组织的人才工作, 科学处理高端人才在引进、使用、维持和再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 最后, 组织必须倡导一种互信互助、竞合发展的组织精神, 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规避人才恶性竞争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用。

不断完善制度层。 一方面, 组织要不断完善其工作制度和管理, 在进行高端引智后, 必须要关注高端人才在本组织的适应性。 鉴于高端人才的独特性, 组织要更加灵活地为其设置岗位, 并在管理上予以更多特权, 保障其创造力的发挥。 另一方面, 组织要制订若干特色制度, 用以人才的激励。 例如, 制订优秀员工表彰制度对高端人才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制订骨干员工深造制度, 让高端人才进入企业后还可以接着朝更高层次进修发展。

适时更新器物层。 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层次, 保持器物层的不断更新, 是对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 首先, 一个通俗大气的组织名称, 一个别具特色的组织标志,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推销自己, 吸引高端人才的目光。 其次, 组织要经常性引进新设备新器材, 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越的硬件环境。 最后,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也相当重要, 毕竟高端人才的生活中也不是仅仅只存在工作这一样东西而已, 他们也需要有质量的生活。

3、区域层面要系统规划聚才举措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吸引只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怎样保持住高端人才。 区域层面要系统进行高端人才的招揽、 维持以及培养工作, 不断完善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各类细节问题, 从而加强组织的吸引力, 聚集更多高端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产生首先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因而区域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力去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增加其总量。 其次, 要充分发挥所在区域人才市场的作用,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借助猎头公司, 高校招聘, 海外招聘等方式, 从不同的渠道进行高端引智增加高端人才到区域聚集的几率。

二是科学灵活使用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在数量上的聚集还不能产生聚集效应, 引进高端人才之后必须认清其价值, 科学地进行使用, 注重其价值的创造以及潜力的发挥。 要构建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 尊重每个高端人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价值, 要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岗位, 把人才配置到最恰当、最需要的岗位上,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三是多优惠留住高端人才。 区域要聚集高端人才, 必须要解决其户口、组织关系等的迁移问题, 要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解决其工作、住房、家属工作等切身问题, 让他们安心留下。 区域要给予人才特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加紧完善人才特区的聚才环境, 真正保证高端人才能够融入进区域内, 增强情感上的联结, 为区域发展谋福利。

4、政府层面要科学制定聚才政策

普及科学人才观。 政府要进一步普及科学人才观, 让社会对高端人才的认识更加透彻, 使用更加合理。 要注意, 衡量高端人才的标准不可单一,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证明能力的强弱, 要从多角度给予评判, 深入挖掘人才的价值。

制定积极人才流动政策。 政府要通过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来引导与规范高端人才的正确流动。 要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9], 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聚集。 另外,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流动也出现了新的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 使人才资源能够为各区域所共享, 不在受地域所限制。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因而, 政府应该对其实施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政策。 政府一方面要实行更多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树立国家引才品牌, 为国家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另一方面, 要针对高端人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设立高端人才发展基金, 用以高端人才的激励和再发展, 维持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流失。

参考文献

[1]吴蕴慧.苏州集聚高端人才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 2012, (3) :4-6.

[2]牛冲槐, 姜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 2008-5 (3) .

[3]马建龙, 刘兵, 张培.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142-144.

[4]李双双, 延军平.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10) :1298-1304.

[5]牛冲槐, 崔静, 高凤莲.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2 (9) .

[6]江岩.科学认识高端人才引领作用[J].中国人才, 2012, (5) :13.

[7]牛冲槐, 杨玲, 芮雪琴.区域人才聚集下的创新优势分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 .

[8]牛冲槐, 贺召贤, 张永红.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

[9]李毅, 丁全忠.基于产业集群的曹妃甸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战略对策和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20) :42-43.

人才聚集效应 篇2

人才是人力资本中最优秀的群体,人才作用发挥的如何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人才流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聚类现象后,首次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及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增强人才聚集效应的人际关系和谐管理、人岗和谐管理等内容.对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增强人才聚集效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 者:牛冲槐 张敏 王汉斌 李刚  作者单位:牛冲槐,张敏(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王汉斌,李刚(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生产力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PRODUCTIVITY RESEARCH 年,卷(期):2006 “”(10) 分类号:C96 关键词:人才流动   人才聚集效应   和谐管理  

推动科教人才向行业聚集 篇3

会议投票选举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新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监事。陈树津当选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高勇、孙瑞哲、李金宝、倪阳生、叶志民当选副理事长,张翠竹继续担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秘书长。会议还聘请会长王天凯、名誉会长杜钰洲、许坤元、林乃基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名誉会长,顾问李少苓担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届顾问。

陈树津代表第一届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做工作报告,他回顾了基金会筹备组建工作,总结了第一届理事会运行和发展情况,并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他说,从2007年基金会筹备成立以来,中纺联领导都非常关心基金会募捐工作,亲自与企业联系沟通,积极募捐,并具体落实捐款企业。截至去年底,共有39个企业和个人为基金会捐款,总计捐赠资金超亿元。五年来,基金会秉承“继承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纺织工业奠基人钱之光同志的奋斗精神,推动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建设现代纺织强国”的宗旨,将善款用于行业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公益活动。五年来开展了全国纺织行业优秀科技项目评选表彰,纺织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确定和支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和推广,全国纺织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师、学生的评审表彰,纺织行业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等行业内外公益活动,对促进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陈树津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基金会的宣传,扩大影响力,使更多的企业了解基金会,支持基金会,支持行业公益事业。加大对各类项目的跟踪力度,掌握实施效果,及时总结,促进项目发挥更大的公益作用。拓宽为捐赠企业服务的路子,丰富服务的内容,并建立起基金会志愿者队伍。

杜钰洲在讲话中指出,在业内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基金会的鲜明宗旨和重大影响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企业,而且也得到香港企业、台湾企业的积极响应,还得到许多企业在基金运营增值方面的帮助。当前,中国纺织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纺织业需要确立新的竞争优势,科技和人才就是竞争优势的基础。转型升级不只是产品的升级换代,而是技术、管理、产业链全方位的变化,行业的科技进步要围绕清洁生产、纤维材料、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他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个人、科教人员支持纺织之光的事业,让纺织之光基金能以更大的实力和感召力,为行业科教人才发展产生更大凝聚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届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对2013年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工作计划,纺织科技奖评选、科技项目推广及纺织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计划,优秀教师、学生、教学成果评选工作计划,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评选工作计划、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评选等进行了审议并通过。

会议还举行了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款100万元的签字仪式。

动 态

799万元基金将用于科技和教育

记者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二届一次理事会上获悉,2013年基金会将投入799万元用于行业科技和教育支出,其中包括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科技奖奖励、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教育项目奖励、针织项目奖励、职业技能项目奖励等。

在基础研究方面,基金会将重点支持仿棉聚酯纤维分子设计、天然纤维晶变改性机理研究等8个基础研究项目,科技成果推广是基金会加大支持的主要方面,在中纺联科技发展部的指导下,环保浆料评价与无PVA上浆示范工程项目的推广和实施工作加速进行,半糊化节能环保上浆工艺及新型浆料技术,以及冷转移印花技术等对行业节能减排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有望在行业中推广应用。

在教育方面,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启动对历年获奖学生的追踪回访活动,此举将进一步扩大纺织之光基金会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为更好地发挥奖励机制作用提供依据。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重点将由新原料的应用扩展到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方面。今年将在棉纺、针织、服装等12个产业中评选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奖金金额将有所提高。(郝杰)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篇4

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内涵分析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及其分类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型概念, 是社会各个领域都非常需要的人才。[1]高端人才是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端的稀缺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现代化知识和高尚的品质, 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极具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宏观战略思维, 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并且凭借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显著的贡献。人才是会流动的。这一流动性能够产生人才相对集中的聚集现象。高端人才作为人才中最优秀的群体, 其流动性更为频繁, 相对聚集的现象更为明显。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是在一个时间段内, 由区域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高端人才按某种联系聚集到某个区域内的现象。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硅谷, 至今已有一百万以上的来自全世界的科技人才聚集在那里, 其中包括近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以及四十多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类型。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按成因划分为三类。第一, 政策导向型聚集, 发生在区域发展的初期, 由于区域自身内部环境还没有构建出来, 因而要依赖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植。第二, 产业导向型聚集。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内产业结构慢慢形成, 高端人才的聚集开始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而展开, [3]人才种类更加丰富, 结构也更加多元化。第三, 人才市场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由于区域内的聚才环境已逐渐成熟, 人才流动开始依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展开。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特征

聚集范围相对狭小。人才在区域内是不均匀分布的, 若把区域看成一个平面, 人才在这个平面内通常成片状分布, 每一片的人才聚集都会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高端人才自身条件优越, 对环境更加挑剔, 因而其聚集壁垒更高。与一般人才的聚集相比, 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范围会更加狭小, 呈点状分布。如果说人才分布在区域发展的各行各业, 那么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更多集中在高新开发区的知名企业和新兴产业中。

人才的同质性或相关性更突出。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才出现聚集, 其主体之间必然存有某种相关性。高端人才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高端人才是稀缺的人力资源, 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可能鲜为人知, 因而更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与进步, 这就决定了聚集在区域内的高端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同质性或相关性。例如, 北京中关村聚集的多为高层次的IT人才。

聚集地经济较发达。高端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也相对繁荣。资料显示:我国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存在这样的现状, 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4]细细研究, 不难看出高端人才的地域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息息相关。东南沿海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起步早, 发展快, 到如今已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最大区域。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

对于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 古人早就有所研究。古语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近水”, 可见, 区域地理环境就对人才聚集有一定影响。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才的分布早已不仅仅是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所致了, 人才的流动与聚集更与区域的各方面息息相关。目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总体可归结为一点, 即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均衡, 二是高端人才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程度不同。

空间聚集不均衡。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现象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一个阶梯状。高端人才的聚集现象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中部次之, 西部地区的高端人才聚集现象最不明显。资料显示, 东部地区聚集了国内50% 以上的高端人才, 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端人才大都聚集在东部, 而中西部的人才不仅在总量上少于东部, 质量上也不及东部地区。

各行业的聚集度不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度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 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 那些投资周期短、资本回收快、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自2009 至2013 年, 北京由“海聚工程”所聚集的高端人才在生物制药等产业的聚集度各不相同。其中, 生物制药业与电子信息业的聚集度较高。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在不同行业的聚集程度有所差异。

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人才聚集现象出现之后, 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下, 人才累积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5]发挥出人才的聚集效应。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可定义为:在一个时间维度内, 在良好的区域整体环境下, 高端人才凭借一定的相互关联在区域内形成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效应, 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放大, 明显优于高端人才相对分散或集中度较低的区域。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

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 江西新余单是引进了一个彭小峰, 短短时间内就带动了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如果单单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能诞生一个明星企业, 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那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必定更为显著。高端人才聚集会优化区域的人才队伍, 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他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创新创造, 必然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使区域产业链更加完整。区域往往会凭借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来到区域内。当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一定规模后, 信息共享度越来越高, 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学习, 高端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他们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发挥, 从而促使区域产业分工更加趋向于细致化、专业化以及合理化, 在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瓶颈环节有所突破, [6]进而不断扩充、完整区域产业链。当区域开始整合所有资源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以及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时, 区域内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高端人才聚集。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高端人才越聚集区域产业链越完整;产业链不断扩充和完整就会为区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最终将带动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带动区域经济转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区域内的一些传统产业, 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其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要想适应新世纪发展趋势并保持增长就必须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重塑, 转变类型。

高端人才活跃在专业最前沿, 凭借其顶尖的技术与战略的眼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前进方向,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路人”。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等的兴起与发展都与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息息相关。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动了产业升级, 带动了区域经济转型, 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政治效应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这些政策涉及内容广泛, 类型多样, 涵盖了区域性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区域开放政策等。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再加上他们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 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解读、消化中央文件精神, 将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方针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为区域发展赢得更为优惠的政策。当今社会, 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民族富强,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引进、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作为支持。如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沿海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 才使得更多的高端人才回国、回乡发展, 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文化效应

激发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高端人才往往在自我实现甚至是超越自我方面有着更高的需要。高端人才向某区域内聚集, 他们丰富的人生与职业经历, 别具一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断实践与开拓创新的作风, 都将对区域内人才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圳特区聚集高端人才, 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传奇, 不仅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等多个世界级大型企业, 更是造就了任正非、马化腾、侯为贵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具有极大的模范作用, 激励着一个个有志青年, 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 从而激发了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

推进区域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是区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后的最终去向, 因而, 组织文化关乎着高端人才的去留。高端人才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前, 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 他们的认知程度、思维模式以及目标追求等方面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而, 他们的空降很可能会引发组织内个体之间的冲突。可在组织内形成一种“存大同, 留小异”的文化, 既规避、削弱了组织冲突, 又不至于使组织陷入思维僵化, 让人才可以沿着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去发挥效能, 将人才价值变现得淋漓尽致。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高端人才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捍卫, 能够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 为建设区域文化做出贡献。区域发展过程中将更注重高端人才的价值创造。高端人才聚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凝聚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高端人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能够打破长期以来的人才地域化的观念, 让高端人才能不受空间的限制, 创造更大的价值。高端人才聚集, 能够促进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促进大众传媒业、公益事业、文学艺术业的进一步繁荣壮大。因此,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能够在不同层次上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提升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

4、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科技效应

为区域带来先进的科研技术。那些有着国际工作经验、活跃在专业最前沿的高端人才的流动与聚集必将为区域带来更多顶尖的科研技术与成果。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 一系列重大的技术被攻克, 一系列崭新的领域被开辟, 他们凭借一项技术或专利, 促成了相关项目的启动, 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区域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发挥创新优势推动区域科技腾飞。高端人才作为科技的创作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为区域科技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即创新。[7]高端人才自身就拥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与学习能力, 他们的聚集将会在区域内形成更多的创新团队, 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队伍,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强大的创新优势, 为区域带来更丰富的创新成果。

三、优化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对策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但是大量高端人才的无序聚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譬如:人才没有关联性或者关联性不大因而不能产生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区域聚才环境不理想因而留不住高端人才;人才流动过于滞后因而人才不能合理分配;人才市场出现混乱而不能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 如何才能使高端人才走向聚集, 并且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供其发展, 从而提升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个体层面要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人才个体是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做到个体层面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奠定基础, 带来1 + 1 > 2 的乐观效应。

始终保持积极心态。高端人才奋斗在各个领域的最前端, 其职业往往具体高风险、高要求、高压力的特点。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对高端人才来说尤为重要。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帮助其强身健体, 而且能够舒展心绪, 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一个健康的业余爱好也能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 当高端人才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心态, 他们身上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放大, 成果更为突出。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如今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 高端人才虽然比一般人掌握更为先进与全面的知识, 但如果稍有懈怠, 必定会被淘汰。为了减少知识老龄化的现状, 人才个体必须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国家培养一个高端人才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的, 高端人才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深造是一个持续并且不能中断的过程, 一旦有一点滞后, 人才的价值就可能丧失。高端人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专家会议, 适时出国交流等。

持续增强综合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能力, 而且要掌握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并且这些能力要比常人更为娴熟精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一旦拥有一项能力也不能够大意, 如果不去提升, 就可能被淘汰或是逐渐丧失。高端人才光有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持续增强其整体综合能力, 包括整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2、组织层面要打造聚才文化环境

组织层是区域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它是人才直接聚集与发展的栖息地。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 是企业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基础。只有在组织内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创新的文化环境, 才能让组织转变成一块强力磁铁, [8]将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紧紧抓住, 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区域聚集更多高端人才, 促进聚集效应的提升。

不断充实观念层。观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充斥于整个组织的各个方面, 作用最为明显。首先, 组织要明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组织愿景, 高端人才往往更加热衷于自我突破, 毫无挑战的组织目标吸引不了高端人才。其次, 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组织哲学, 用以指导组织的人才工作, 科学处理高端人才在引进、使用、维持和再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最后, 组织必须倡导一种互信互助、竞合发展的组织精神, 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规避人才恶性竞争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用。

不断完善制度层。一方面, 组织要不断完善其工作制度和管理, 在进行高端引智后, 必须要关注高端人才在本组织的适应性。鉴于高端人才的独特性, 组织要更加灵活地为其设置岗位, 并在管理上予以更多特权, 保障其创造力的发挥。另一方面, 组织要制订若干特色制度, 用以人才的激励。例如, 制订优秀员工表彰制度对高端人才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制订骨干员工深造制度, 让高端人才进入企业后还可以接着朝更高层次进修发展。

适时更新器物层。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层次, 保持器物层的不断更新, 是对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首先, 一个通俗大气的组织名称, 一个别具特色的组织标志,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推销自己, 吸引高端人才的目光。其次, 组织要经常性引进新设备新器材, 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越的硬件环境。最后, 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也相当重要, 毕竟高端人才的生活中也不是仅仅只存在工作这一样东西而已, 他们也需要有质量的生活。

3、区域层面要系统规划聚才举措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吸引只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怎样保持住高端人才。区域层面要系统进行高端人才的招揽、维持以及培养工作, 不断完善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各类细节问题, 从而加强组织的吸引力, 聚集更多高端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产生首先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因而区域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力去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 增加其总量。其次, 要充分发挥所在区域人才市场的作用,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借助猎头公司, 高校招聘, 海外招聘等方式, 从不同的渠道进行高端引智, 增加高端人才到区域聚集的几率。

二是科学灵活使用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在数量上的聚集还不能产生聚集效应, 引进高端人才之后必须认清其价值, 科学地进行使用, 注重其价值的创造以及潜力的发挥。要构建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 尊重每个高端人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价值, 要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岗位, 把人才配置到最恰当、最需要的岗位上,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三是多优惠留住高端人才。区域要聚集高端人才, 必须要解决其户口、组织关系等的迁移问题, 要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解决其工作、住房、家属工作等切身问题, 让他们安心留下。区域要给予人才特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加紧完善人才特区的聚才环境, 真正保证高端人才能够融入进区域内, 增强情感上的联结, 为区域发展谋福利。

4、政府层面要科学制定聚才政策

普及科学人才观。政府要进一步普及科学人才观, 让社会对高端人才的认识更加透彻, 使用更加合理。要注意, 衡量高端人才的标准不可单一,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证明能力的强弱, 要从多角度给予评判, 深入挖掘人才的价值。

制定积极人才流动政策。政府要通过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来引导与规范高端人才的正确流动。要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9]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聚集。另外,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流动也出现了新的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 使人才资源能够为各区域所共享, 不在受地域所限制。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因而, 政府应该对其实施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政策。政府一方面要实行更多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树立国家引才品牌, 为国家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另一方面, 要针对高端人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设立高端人才发展基金, 用以高端人才的激励和再发展, 维持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流失。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内涵、特征及现状, 阐述了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科技效应, 并从个体、组织、区域和政府四个层面, 提出了一系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端人才,区域聚集,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吴蕴慧.苏州集聚高端人才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 2012, (3) :4-6.

[2]牛冲槐, 姜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 2008-5 (3) .

[3]马建龙, 刘兵, 张培.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142-144.

[4]李双双, 延军平.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10) :1298-1304.

[5]牛冲槐, 崔静, 高凤莲.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2 (9) .

[6]江岩.科学认识高端人才引领作用[J].中国人才, 2012, (5) :13.

[7]牛冲槐, 杨玲, 芮雪琴.区域人才聚集下的创新优势分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 .

[8]牛冲槐, 贺召贤, 张永红.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

人才聚集效应 篇5

一、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问题,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载体单位先后出台《广西农业科学院关于高层次人才享受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广西农业科学院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暂行规定》《广西农业科学院资助科技人员出国(境)进修管理办法》《广西农业科学院资助科技人员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优惠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小高地工作,以资助形式激励科技人员到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以来,共柔性引进院士8 人,刚性引进博士41人、硕士334人;选送科技人员带薪到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97人,全额资助科技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修)76人,资助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余人次。

目前,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拥有高级职称282人,博士学位106人,硕士学位390人。多数高层次人才已成为科研骨干,在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带动培养学科技术带头人

针对科研基础条件薄弱问题,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研平台,现已拥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67个,其中,国家级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7个、农业部检验测试中心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其广西创新团队相关试验站15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西区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农业良种培育中心13个、广西院士工作站4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健康种苗繁育中心1个,建有科学研究和科技示范基地4个,面积5000多亩。

目前,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受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2人、广西创新团队首席专家6人、功能专家24人、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1人、八桂学者4人、自治区特聘专家3人。通过完善平台建设,带动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形成“以项目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科研”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善办公和居住条件,以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针对办公室、实验室、科研设备简陋和职工住房紧张问题,载体单位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对部分研究所残旧办公楼和实验室进行统一装修,安装空调设备,添置新型仪器设备,并将玉米研究团队从吴圩镇搬迁回院部统一办公,每年为新进人员统一购置电脑等办公用品,有效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一方面想方设法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新建职工住房11栋,在建住房2栋,实施危旧房改造6栋,较好地解决科技人员住房难问题。此外,广西农科院室内篮球、气排球、羽毛球、门球、乒乓球等体育场馆设施一应俱全,道路两旁鸟语花香,为科技人员的业余生活提供舒适的运动和休闲场所。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引进人才的竞争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科技人员走出国门提供平台

一是争取主办或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近几年,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先后承办2011年亚洲玉米大会、2012年国际甘蔗技师协会第十届甘蔗病害研讨会、2013年提高发展中国家甘蔗生产能力的农民友好型农业技术国家研讨会、2013年首届桂台农业发展与技术交流研讨会暨广西农业新亮点论坛等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借助研讨会平台,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各国宣传展示广西农科院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则可以加强广西农科院科技人员与国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出国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每年资助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会,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国门,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五、建立科技特派专员制度,推动科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设立以来,获各级科研立项2204项,到位经费4.35亿元。截至2013年12月,累计获得科技进步奖励项目259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100项)。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实施 “联百企、进千村、扶万户”大行动,出台《广西农业科学院选派科技人员进驻战略合作企业担任科技特派专员管理办法》,鼓励高级专家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专员,推动科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借助企业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销售网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专家可以通过市场反馈,改进和完善科研成果,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目前,已派出科技特派专员5人,分别进驻华润五丰农业开发(中国)有限公司、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工作。与300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派出专家2550批、7673人次深入1805个乡村服务,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7.2万人次,发放资料10万份。建立种子种苗基地150个,面积4万余亩;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基地455个,累计核心示范基地面积40万余亩,展示新品种(或品系)、新组合462个,辐射推广面积3334万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供稿)

人才聚集效应 篇6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人才聚集所带来的效应,因此,研究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空间聚集角度来分析;二是从区域创新系统来分析。Gentler?Wolfe和Gasket提出“邻近性”概念,认为“邻近性”通过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作用:(1)它与空间集聚产生的收益相联系。高度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产生大量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这一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资源使用和系统内部的学习互动;(2)邻近性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人才聚集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与交流更为便捷;(3)邻近性与社会文化密切相连[1]。Cooke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创新系统主要由知识开发和应用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两部分组成,这两个子系统不断进行知识、信息、人才的流动和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2]。

国内学者主要从定性角度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王锐兰,刘思峰等认为创新的根本取决于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随着创新人才的不断集聚,使得区域中不同群体在多层面上得到互动、拓展,区域的整体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3]。季小立等认为人才的区域聚集会改变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可以推进区域创新活动的社会化协作,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绩效[4]。牛冲槐等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与人才聚集效应具有密切的关系。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同时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优化有助于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产生和提升[5]。

由此可见,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数是表层含义的描述。因此,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的典型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借助于SPSS软件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人才与其他经济要素一样(如资本、商品)都可以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产生流动。人才在物理空间或者逻辑空间上的集中会导致人才在这两类空间中的密度高于其他空间,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即人才聚集效应[6]。科技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是一个地区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于政策、体制、法律的力量,动员与组织区域的创新资源,不断将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纳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协调与推动区域创新活动的能力[7]。

区域创新能力的区域性强调其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和知识传递过程,而知识传递随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的缩短而加强,同时这种学习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根植性[8]。因此,某一区域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尤其是其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和信息共享效应,能够促进该区域知识的有效传递,并减少交互沟通的障碍,使得区域内知识融合速率加快。激励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可以提高区域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得各类型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效应表现为:(1)区域内人才自身的创新(2)区域内人才之间的合作创新。两者共同作用可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效应可以优化区域结构成本,使得区域整体得以协同进化,不断提高创新效益。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知识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分析

2.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八大特征的基础上,借鉴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构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借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设计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关资料,以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能力、创新效益能力为主,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9]。如表2所示。

2.3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分析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2009年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2010》,其中获取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人数和社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国内国外论文增长率来自《201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2.3.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评估

对原始数据进行KMO统计量以及Bartlett’s球体检验,得到KMO统计量0.801,同时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1030.319,其显著性概率是0.000,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通过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评估指标值的统计分析,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分别为F1、F2、F3,它们分别解释61.796%、16.815%、9.811%的总变差,累计解释88.422%的总变差。

根据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旋转成分矩阵(由于篇幅有限省略),定义F1为“创新成果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对F1影响比较大的指标为:X2、X4、X7、X5、X6、X12、X14、X15)。同理,定义F2为“知识应用及人才素质水平”,定义F3为“宏观经济水平”。

通过对所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得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综合得分。其中,因子权重λ的计算公式为:

λ=×100%

根据⑴式及公因子解释的总变差,可以计算F1、F2、F3的权重分别为69.89%、19.02%、11.10%。因此得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P=0.6989F1+0.1902F2+0.1110F3

2.3.2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

得到原始数据的KMO统计量0.722,同时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1024.727,其显著性概率是0.00,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同样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区域创新能力原始数据中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为S1、S2、S3、S4,它们分别解释59.284%、15.029%、7.659%、5.489%的总变差,累计解释87.460%的总变差。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旋转成分矩阵(省略),定义S1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指标Y7、Y6、Y10、Y12、Y19上有较高的载荷)。同理,定义S2为“技术创新能力”,定义S3为“创新支撑环境能力”,定义S4为“研究与技术人员从业水平”。

通过对所得到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各个因子权重的计算公式同式⑴)得到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R=0.6778S1+0.1718S2+0.0876S3+0.0628S4

3 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测度

3.1 因子分析定权法

因子分析定权法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因子载荷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所得到的权重值是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而不是因子分析法中得到的公因子的权重[10]。

设有P个指标x1,x2,…,xp;M个公共因子F1,F2,…,Fm;Fixj上的载荷为aij,则指标xk的权重wk的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这里bik是将Fi在各指标上载荷的绝对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而得。ck是由公因子评价各指标的权重相加而得,而wk是对ck归一化处理而得。

3.2 权重计算

根据因子分析定权原理及公式⑵,得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名(见表3,表4)区域创新能力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名(见表5,表6)分析表4,表6,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排名前5位的有江苏、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前5位的有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北京。两者具有很高的重叠性,并且五个省份均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大多数属于东部以及沿海地区。根据马太效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而产生较高的人才聚集效应,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可见,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想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首先应该考虑该地区人才素质的高低以及人才结构是否合理。

4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两者进行研究,输出结果如表7所示。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表7看出,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都体现为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5,属于显著性相关。其中创新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共享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表现为强相关关系。可见科技型人才聚集带来的人才规模结构优化、创新思维的扩散以及知识交流障碍的降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余五大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属于中度相关关系。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创新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共享效应、时间效应、激励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区域效应。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总效应相关性最高,其相关系数为0.910,这说明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八大特征从整体上对区域创新能力起作用,并且效果最为明显。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和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较高的省市,其创新能力也相对比较强。这说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会从知识传播、技术创新、结构成本优化、创新环境改善等方面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2)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10,属于显著性相关。科技型人才聚集总效应较强的省市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3)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影响程度不同。创新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共享效应与其强相关,时间效应、激励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区域效应与其中度相关。该结论说明科技型人才聚集所带来的八大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协同作用。

摘要:在建立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二者进行了测度,利用SPSS软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及其八大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强相关性;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八大特征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对激发科技型人才的创新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区域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定权法

参考文献

[1]WOLFE D A,GENTLER M S.Cluster from the inside and out:localdynamics and global linkage[J].Urban Studies,2000(56):1071-1093

[2]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J].Geoforum,1992(23):365-382

[3]王锐兰,刘思峰.发达地区创新人才集聚的驱动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2006(3):49-50

[4]季小立,龚传洲.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4):73-76

[5]牛冲槐,芮雪琴,王聪,樊燕萍,郭丽芳.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4):64-66

[6]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7]陈武,王学军.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0,402(10):81-86

[8]黄劲松.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讨论[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70-74

[9]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人才聚集效应 篇7

一、产业集群与人才资源聚集的关系

独特的竞争与合作, 是集群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的重要优势。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的集聚, 这也是生产力集聚的一种外在表现。人力资本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因此其运动必然受到生产力制约, 因此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也就决定了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在某区域内的产业集群, 必然能够吸引相关人才资源的流入, 进而形成人力资源的聚集。而人力资源的聚集必然形成人才之间的激烈竞争。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同一企业、同一产业间工作, 既带来竞争压力, 也促使个人绩效评价的标准清晰化。这种压力和清晰的绩效考核标准, 必然促使个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提升工作效率、谋求创新。同时, 人才资源的大量聚集, 会形成巨大知识存量,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进而吸引更多的其他要素向产业集群区内流入, 推动产业集群区不断扩大。

集群产生的压力同样存在于企业之间。同一产业内众多企业聚集在一起, 其产品、质量和差异化程度的比较会更加直接, 这就给企业带来了生存的压力。企业为了谋求市场竞争的胜利, 除了在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有所提升之外, 优秀人才的引进也极为重要。掌握了优秀的人才资源, 企业才能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有所创新, 才能提升竞争力, 占领市场。

因此, 产业集群和人才资源聚集不是独立的, 两者是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产业的集群可以吸引人才资源的流入, 人才资源的聚集对其他物质资源产生巨大吸附效应, 从而又推动了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

二、河北省产业集群与人才资源聚集现状

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历史悠久、特色突出, 已经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 截至2014 年底, 河北省年营业收入5 亿元以上产业集群383 个, 其中10亿元以上336 个, 50 亿元以上的156 个, 超100 亿以上的82 个, 超500 亿的7 个, 其中武安市钢铁产业集群超过千亿元。产业集群中企业总户数20.76 万个, 从业人员539.3 万人, 完成增加值6736.2 亿元, 占全省GDP的22.9%。其中, 63 个产业集群占国内市场比重超过了10%, 其中21 个超过了30%, 7 个超过了50%;16 个产业集群占国际市场比重超过10%, 其中8 个超过30%。

可以看出, 近年来河北省产业集群有了快速发展, 无论是数量或能量都有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 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集群内的人才集聚, 大量的优秀人才涌向集群区域。当然,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省内产业集群及人才聚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1.创新不足, 缺乏持续发展动力

由于河北省内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中、小、微企业集群, 因此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 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无法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提供足够支撑。同时, 由于省内的产业集群多是地方性产业集群, 而且多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 产品缺乏技术含量, 生产设备陈旧, 多采用“价格战”策略换取市场份额, 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无法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有些企业管理者甚至存在“小富即安”、“挣快钱”的经营心理, 一味追求产量和市场占有率, 不重视产品或技术的创新, 少投入甚至不投入, 不能培育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2.品牌度低, 人才吸引力有限

河北省内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部分都不是著名企业, 缺乏知名度, 在行业内部影响力也有限, 不能形成品牌影响力。在行业内缺乏知名度的企业必然难以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加入。人才资源的短缺, 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从而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即:企业品牌知名度低, 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而优秀人才的匮乏, 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提升, 难以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3.“低端化锁定”倾向明显

受整体经济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制约,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低端化锁定”倾向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 规模和配套关系三个方面。产业层次方面, 从总量上看, 产业集群的60%以上集中在了传统行业, 如钢铁、纺织服装、化工、食品、建材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不足30%;新兴产业领域集群大多处在培育阶段, 数量不到10%。在产业规模方面, 从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看, 多是以县域为基础, 大部分产业集群的结构表现出“归大堆”的特征, 即众多小微企业集合而成的群生型产业集群, 集群整体规模比较大, 但是集群内部单体规模比较小, 既小且散。既小且弱。第三个方面则表现在企业配套能力较弱。在传统产业集群内, 部分企业定位相似度高, 在企业规模、生产流程、产品定位、营销模式等十分雷同, 这就导致各企业竞争十分激烈, 相互之间合作意愿不强, 缺乏专业协作意识, 配套能力较弱。

三、提升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人才资源聚集水平的路径

1.破解低端化困境

河北省应重点推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资源利用向绿色低碳型转变, 谋求建立具有河北特色的低碳环保现代化产业集群体系。重要培育产业龙头、整合集群企业, 大力发展“产业综合体”, 同时应该全力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发展定位上, 突破县域化锁定, 将其作为全省重大发展战略。跳出长期以来把产业集群定位在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和中小企业范畴的误区, 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在发展路径上, 突破资源依赖锁定, 提高技术创新的贡献度。

2.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政府在区域产业集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产业集群水平较高的省份中, 政府的财政支持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 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园区由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优惠的政策待遇, 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大附加值以及较小的污染, 显示出较强的产业集群能力, 逐渐成为企业落户集群的首选。

河北省各地区应以经济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 在集群区建设和企业入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政策方面, 结合“十三五”规划, 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专项规划, 强化政策支持。对省级产业集群逐一进行分析, 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 力争实现“一产一策”, 分类指导。在财政政策方面, 政府要加大倾斜扶持力度, 提高产业技术改造和振兴资金、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集群的比例, 设立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产业集群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并根据发展逐步扩大规模。在土地政策方面, 要保障集约用地, 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 整合置换区域零散用地, 实现集约高效、成方连片使用。

3.加速人才资源的引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人才的吸引能力。人才资源的聚集效应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 就是吸引人力资本的能力。北上广三地作为我国产业集群水平较高的地区, 也是吸引优秀人才流入最多的地区。

河北省应重视优化人才环境, 规范并建立良好的人才市场环境, 应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 促进人才的流动, 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帮助集群企业吸引人才。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较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以及发展平台, 来引进急需的技术性人才、管理型人才、紧缺型人才等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促进员工发展, 帮助实现员工职业目标, 同时要确立“唯才是用”的人才观念。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科学的企业人才文化, 才能提高企业的人才吸引力。由于人才资源聚集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水平, 在加快人才资源的引进, 提升人才资源聚集效应的同时, 也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进而实现人才资源聚集与产业集群两者协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阮建青, 石琦, 张晓波.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规律与地方政府政策[J].管理世界, 2014, 12:79-91.

[2]王崇曦, 胡蓓.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4:50-53.

人才聚集效应 篇8

人才聚集、人才作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国外许多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都有诸多论述, 主要有勒温的场论、卡兹的组织寿命说、库克曲线和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等。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利用数学公式说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其能力素质有关, 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卡兹曲线表明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有关, 还与获得成果的情况有关。如果组织老化, 人才作用的发挥则依赖于组织环境的改变。库克曲线探讨了人的创造力与环境的关系。目标一致论指出了只有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 个人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因此,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外部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与扩散取决于和谐的人才聚集环境。

2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

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致和驱动下, 科技型人才会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区域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 使科技型人才呈现出区域集中的特征, 形成了人才密度大于其他地区的聚集现象。所谓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 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联系, 在某一地区 (物理空间) 或某一行业 (虚拟空间) 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 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二是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人才, 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过程中所产生的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产生人才聚集不经济性效应的主要原因为:①人才聚集没有形成人才之间有机的内在联系, 仅仅是人才的数量增加了, 不能产生人才的规模效应。产生规模效应的前提是聚集的人才必须建立一定的有机联系, 缺乏有机联系的人才聚集实际仍然为众多独立的人才, 是不能产生加总作用的;②人才聚集的环境不和谐。人才聚集所产生的加总作用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 条件下发生的, 失去了这些环境条件人才的聚集就会产生不经济性效应;③人才的流动性不够。人才的聚集效应是一个动态过程, 而人才的流动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基本前提。没有人才在市场机制下的合理流动, 人才的聚集现象就很难产生, 即使产生也可能形成一潭死水, 没有活力与激情, 甚至产生消极现象, 出现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④人才聚集过程中各种冲突的产生。科技型人才在聚集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 如若对这些冲突消减和化解不力, 就会增加冲突的破坏力, 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

所谓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科技型人才, 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类聚集, 在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 发挥超过各自独立的作用, 产生加总效应。

3 经济环境及其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关联分析

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经济环境的概念, 钟坚认为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基础设施、行政管理效率、市场条件、劳动资源及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李迅雷把经济环境定义为经济发展中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宋红文等提出经济环境是指由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金融、投资规模及结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等方面所组成的环境系统。基于以上观点, 本文基本采用第三种观点并选择其中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较为密切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产业集聚和风险投资等四方面来阐述经济环境的构成。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经济环境对人才聚集规模及其效应的产生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定量的角度尝试运用关联分析法分析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内在联系。

3.1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性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遵循目的性、科学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 依据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规模及其效应的含义以及数据的可得性, 分别选取以下经济环境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性指标:①经济总量指标:GDP (亿元) , 表明一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②人均GDP (元) , 表明区域人均生产能力, 反映区域人力资本边际收益;③产业集聚度指标:制造业企业指数, 说明企业集中状况;④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亿元) , 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⑤人才聚集效应指标:科技论文数 (篇) , 反映知识创新成果;专利申请数 (件) , 反映技术创新成果。

3.2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灰色关联度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两个或多个系统的灰色因素之间在系统发展演变过程中相对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刻画和比较分析, 计算出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关联程度。由于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之间的复杂性, 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使用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04中国统计年鉴》与《200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度值在0.75左右, 关联度比较大, 这说明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规模及其效应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内在联系。其中, 人均GDP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关联度均值为0.903, 说明人均GDP所反映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对科技型人才流动、聚集及其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产业集聚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联度也比较显著,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GDP与人才聚集管理度在0.7左右, 说明其对人才聚集的基础性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与人才聚集关联度也较大, 揭示了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间接引致及保障作用。

3.3 关联度、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由上述分析可知,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 (正相关或负相关) , 同时经济环境又具有是否和谐性 (和谐性与非和谐性) 的特征。基于此, 下面分析关联度、和谐性环境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

(1) 经济环境有和谐性和不和谐性。经济环境是否和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人才聚集效应的性质和强弱。在关联度一定的条件下, 经济环境越和谐, 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越突出;反之, 经济环境越不和谐, 人才聚集非经济性效应越突出。

(2) 关联度的大小影响着人才聚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在经济环境和谐性一定的情况下, 关联度越大, 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越大;反之, 其经济性效应越小。在经济环境非和谐性一定的情况下, 关联度越大, 人才聚集的非经济性效应越大;反之, 其非经济性效应越小。这说明, 如果经济环境处于不和谐状态, 关联度越大, 人才聚集的非经济性效应越大。

4 结 论

(1) 由关联分析可知,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度较高,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经济环境的优化和改善能够有助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2) 经济环境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性环节;经济体制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制度安排;产业集聚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实现的有效载体;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的助推剂等方面。但是因经济环境功能的缺失与失灵也会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 应该客观认识经济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 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规划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牛冲槐, 等.人才聚集效应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 2006 (4) :99-103.

[2]牛冲槐, 接民, 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 2006 (4) :118-123.

[3]钟坚.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态势及其经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6) :1-6.

人才聚集效应 篇9

一、相关概念

(一) 人才。就当前而言, 普遍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具备良好内在素质, 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 在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 对社会进步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人。人才的内涵是比较广泛的, 一般情况下人才都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优秀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创造能力、优良的适应能力。

(二) 人才聚集效应。人才聚集, 指的是在区域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因素的驱动下, 随着人才的流动, 大量人才在某一行业 (虚拟空间) 或某一地区 (物理空间) 聚集在一起的现象。这一现象以人才流动为前提, 以高质量的人才环境 (经济、科技、生活、制度、人文等) 为基础, 不具备以上条件, 产生不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人才在一定因素影响下相对地聚集在一起, 产生的强于各个独立作用的效用。

(三) 城市宜居环境。城市宜居环境, 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条件, 指居住性比较强的城市环境, 具有社会安全、文明进度、环境优美、生活安全、经济和谐、科技发达等特点。从整体上看, 城市宜居环境是由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二、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影响

(一) 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作用机理。勒温的动力场理论认为, 一个人的行为一般都是在生活空间发生的, 生活空间对个体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是个体行为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勒温理论提出的公式, 如公式 (1) 所示, 可以明显看出一个所创造的绩效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

在公式 (1) 中, B表示个人行为的方向与向量, 反映着一个所创造的绩效;P表示个人条件和能力;E表示个人所处环境。通过这一公式, 知道个人条件和能力是影响个人所创造绩效的一个方面, 而个人所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环境与个人成就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假如一个人处于一个不利环境下, 将很难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这样就无法取得较好的绩效;反之, 会利于自身能力、专长的发挥, 提高业绩。但是, 个人对不利的环境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为了创造更大业绩, 只好寻找更利于自身能力、专长发展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所以, 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便于聚集人才, 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

(二) 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具体影响。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城市宜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人才环境的核心要素, 是人才聚集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经济环境主要表现有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因素是影响人才聚集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高, 势必对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便于形成人才聚集现象。

2.科技环境。科技环境是人才聚集、人才利用的重要载体之一, 对人才的聚集、利用及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科技环境较好, 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地区或城市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科技型企业会多于一般城市, 行业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等相对高于其他地区。对于人才来说, 在这样环境内工作, 不仅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专长, 更利于自身进一步成长与发展。因此, 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同情况下, 拥有较好科技环境的地区或城市对人才有着更高的吸引力, 这是人才聚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生活环境。生活环境, 反映着一个城市各类生活设施的建设程度与生活服务能力。生活设施包括公共交通、通讯、医院、学校、供暖等;生活服务包括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以上这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足, 都可能降低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 无法打造高质量的宜居城市。若一个城市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 可以很好地满足人才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 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4.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涉及面较广, 主要包括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人才激励制度等, 是一个系统的制度体系。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多元化制度体系, 是城市、企业实现人才聚集的有效工具。比如, 企业组织内部岗位制度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 岗位分配不清, 员工往往会产生抱怨, 不满足当前工作环境, 将会寻找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组织, 可见制度环境已经成为组织能否留住人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对人才聚集的影响力较大。

5.人文环境。人文环境, 是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 在社会性、人文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作为一种无形环境, 人文环境隐藏在社会本体之中, 是城市文化和灵魂的反映, 对人才具有一定吸引力。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和民族灵魂的城市, 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 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才聚集的有力条件。因此, 人文环境质量的高低, 对人才聚集有一定影响。

三、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的互动关系

良好的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组成了宜居的城市环境, 产生了显著的城市环境优势, 为人才聚集现象的产生创造了良好基础。而且, 在人才聚集现象出现后, 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总之, 人才聚集不能脱离城市宜居环境而独立存在, 而没有人才聚集的城市不具备长久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二者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 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联合体。

高质量的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是人才的强磁场区和高势能区, 为各类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让人才实现较高的创造效能和成功率, 以便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而且, 人才聚集在城市中是动态的、流动的, 不同类型、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才在城市聚集、交流, 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 推动城市朝着多样性进步性方向发展, 走上更高发展层次。随着城市人才聚集量越来越大, 在一定因素影响下会出现质的变化, 产生人才聚集效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放大效应。在人才大量聚集情况下, 人才对所在区域或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放大, 且效应明显高于人才低聚集或分散状态下的水平。第二, 羊群效应。在不确定信息环境情况下, 人才行为受其他人才行为影响明显, 经常会模仿其他人才的决策, 向人才流动的主要地区流动, 从而出现羊群效应。简单说, 一个地区或城市出现人才聚集现象后, 其他人才在信息环境不确定时通常流向这一城市, 提高人才聚集度。第三, 马太效应。城市人才聚集量越大, 对人才的吸引力越强, 更多的人才流向这一城市, 人才聚集度持续提高。第四, 辐射效应。人才聚集到了一定程度后, 城市发展成为人才高地, 人才从高地流向低处, 形成一种以高地为中心的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和优化配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效应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高质量的城市宜居环境会吸引人才, 产生人才聚集现象, 人才特征会被这一城市特征所强化和熏陶。反过来, 这种人才特质会反作用于城市, 强化城市特质, 促进城市发展。所以,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是密切相关的联合体。

四、人才聚集下的城市宜居环境优化措施

城市环境中的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对城市人才聚集有着重要影响, 鉴于此, 可以从这些环境建设入手, 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城市环境, 构建高质量的宜居环境, 从而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形成人才环境磁场, 并不断增强磁场强度。城市人才环境磁场越强, 人才聚集度越高。为了营造吸引人才的城市人才环境, 应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城市教育科技环境, 为人才发展与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满足人才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需求, 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改进城市制度环境, 健全人才使用制度等, 打造规范、和谐的工作环境;建设城市人文环境, 提升城市形象, 打造城市品牌, 使人才自愿来到这一城市, 发挥自身的技能和专长, 创造个人价值, 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利于聚集优秀人才, 人才聚集效应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应积极构建利于人才聚集的城市宜居环境, 创造性地优化人才环境, 为人才提供一个适合发展与成长的城市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 可以从人文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入手, 改善并优化城市环境, 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 以发挥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积极作用, 奠定城市发展的人才和智力基础。

摘要:人才聚集现象往往产生在宜居的城市环境下, 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有利于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反过来, 人才聚集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 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 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促进城市发展, 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可见, 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效应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简述了人才、人才聚集效应、城市宜居环境的概念;其次, 结合勒温的动力场理论分析了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作用机理, 并从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入手, 具体探讨了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影响;然后, 根据前文内容探索分析了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 基于人才聚集提出了城市宜居环境优化措施, 以期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 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关键词:人才聚集效应,城市宜居环境,优化措施,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宋思曼.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重庆大学, 2013

[2]卫洁, 牛冲槐.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知识转移系统建模与仿真[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5:116~121

[3]卫洁.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中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3

[4]张蔷薇.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支持体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8

[5]黄娟.太原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城市创新能力互动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2

[6]梁林, 刘兵, 李嫄.我国区域人才聚集良性演化路径探究——以曹妃甸新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2:45~53

[7]周伟.有依托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4

人才聚集效应 篇10

东部地区要突破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是必经之路。在实践的过程中, 要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自身实际, 立足地区长远利益, 兼顾国家全局发展战略, 有步骤、有重点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商投资, 严格筛选引资项目, 避免不顾社会效益引入“三高一少”项目, 将重点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来, 引导跨国公司研发设计等高增加值产业链环节进入, 带动东部地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东部地区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积极促成与临近区域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借助区域经济的力量提升竞争力, 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此外, 在现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建设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群落, 是东部地区经济获得提升的必由之路。而东部地区靠近海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为该地区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海洋经济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模式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突破口。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将为东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腾飞时代。

1.国内产业转移

东部地区进行国内产业转移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 土地、能源等资源后备不足, 难以支撑该地区传统制造业的继续扩大;其次,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出了新的考验;第三, 人才资源、技术要素以及资本的充裕为东部地区开拓新型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另外, 中西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储备、较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市场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 投资环境也在日益完善, 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200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贸易增加值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均高于东部地区。这反映出东部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经济转型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必然结果。目前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 设厂生产;二是以东部为中介负责接单, 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 实行联合加工贸易;三是将中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纳入跨国公司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不仅为东部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使其能够集中更多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为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助动剂。但是,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应合理布局、统筹规划, 避免盲目造成资源的浪费。首先, 要为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东部地区而言, 应当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进行转移, 综合考虑承接地区的环境和能力以及与被转移产业的契合度, 合理选择转移地区;对于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但具备发展潜力的承接地区在转移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辅助其逐步提升承接能力。

2.国际产业承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受到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资本基于长远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性行为,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 使得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立足我国当前的经济实际, 东部地区应承担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头戏, 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兼顾国际产业承接, 处理好新旧交替的问题, 对东部地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20世纪50至80年代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 近年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第一,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有所改变。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不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 也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转移, 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 跨国公司趋向于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以其遍布世界各地的生产、营销网络控制着世界40%的生产、90%的国际投资、60%的国际技术贸易以及80%的国际技术转让, 全球科研开发的近九成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第三,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趋向多元化, 由原材料加工、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新兴工业转变, 由单一的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特别是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四, 转移形式突出项目外包, 跨国公司带动产业链整体迁移。为降低成本, 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跨国公司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日趋将除核心业务以外的辅助业务外包给具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控制价值链核心环节的同时将增值低的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通常会达到牵一发动全局的效果, 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外围行业和企业会联动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进行直接投资, 从而形成网络型的产业转移架构。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的新趋势, 我国东部地区应以积极的态度, 务实的作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东部自身发展阶段, 制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一, 选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要本着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在过去的引资过程中为追求眼前利益, 快速解决就业, 提高经济增长, 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引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东部地区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土地资源紧张, 能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所以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能源战略的要求, 东部地区不宜再大规模承接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占地广的重化工业项目, 应将视角转向那些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且产品附加值高的国际产业转移, 使东部地区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 东部地区要坚持走结构优化、结构多元、保障供应、环境友好、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引导外资投向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首先, 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 应逐步走出处于产业价值链低增值环节的困境, 通过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手段, 引导跨国公司将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分销及增值服务等环节向东部转移, 以提高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且在引进吸收的过程中, 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 从核心环节上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次, 进一步将承接国际转移的重点放到现代服务业上来。东部地区的政府应当努力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鼓励外商投资者进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贸易、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审计、后勤保障、客户服务等领域;引导跨国公司在东部设立研发中心、后台服务中心和地区管理中心, 实现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与高效流动。

第三, 政府政策以及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在长期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了外资企业一定政策上的倾向, 以此达到吸引国外投资的目的。但是在国际产业转移达到一定规模和产业成熟度达到一定水平后, 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就会逐渐减弱, 再继续执行倾斜性优惠政策可能会对东部内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东部地区规范外资优惠政策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外资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适时取消, 但应给予一定的过渡期, 以便外资企业进行调整。此外, 建立和完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应当防范外资对我国战略性骨干企业的并购重组, 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立法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为国际产业转移在东部地区良好进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提供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确保国际产业转移有序有效进行, 使东部经济受益。

3.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中国带入了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中。在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的大背景下, 东部地区可借助自身地理优势, 寻求与周边临近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首先, 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北部黄金海岸, 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基地, 它和俄罗斯、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经济关系密切。环渤海地区的几大枢纽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端起点, 在连接太平洋与中亚、中东、西欧的经济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联系有助于该地区对能源进行合作开发, 扩大海外市场。

其次, 山东半岛与日韩的经济贸易合作前景看好。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大陆, 最为接近日本和韩国两国, 而日韩两国发达的经济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对东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山东半岛具有与日韩实现产业对接及区域分工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山东对外开放的主体, 其综合实力的提升, 是山东省经济竞争力提升并带动周边省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山东半岛要加快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构建及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 应进一步加强与日韩的经贸合作。

第三, 长江三角洲与亚太经合组织的交流互动。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已建立了非常活跃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关系, 初步形成了市场双向开放、投资实现双赢、服务贸易互动的格局。上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进出口贸易额中, 70%以上来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 并呈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将使该地区在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进一步带动环保、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为东部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 促进珠江三角洲与南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往来。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对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珠江三角洲来说, 集团化的竞争组织使得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规模引资、出口创汇的模式不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因此, 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应当将加强与世界性区域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列入其中。具体实施中, 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开放国内市场。调整与泰国、马来西亚趋同的出口商品结构, 转移竞争压力, 促成香港、新加坡的产业转移和承接, 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4.促进城镇化建设, 以城市群带动经济发展

以城市圈经济理论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以打造城市群落为中心、向周边地带辐射的新层次。东部地区推动地区繁荣必须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为己任, 大力推进城乡共荣, 提高城市化水平, 让城市经济为地区经济增活力。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该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 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 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发达的科技教育为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落的快速发展触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追赶势头。在业已形成的覆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上, 2007年山东省提出“一体两翼”新的布局观念, 在今后的发展中以沿海城市群向山东省纵横辐射和延伸, 全面振兴半岛经济。

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 在突出城市群中心城市主体功能的同时, 加强其在区域范围内整体协调、集中调配要素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其次, 完善核心城市兼顾次中心城市的培养, 提高次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 使其更好地为核心城市分担压力, 并且提高向区域内辐射的能力。第三, 对城市群中的中小城市和新兴城市给予高度重视和扶持, 特别是中心城市郊区城镇的城市化的建设。通过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等途径, 合理扩大城市规模, 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规模效应, 推进核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化水平。第四, 克服地区间的相互封闭和保护, 避免阻碍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针对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城市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各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大程度地发挥要素的集聚效应。避免投资和生产的分散性, 以及由于重复建设导致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要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提高东部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明确城市分工, 以资源配置中心、综合服务城市、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化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等明确各城市在整个城市群中的专属职能, 形成全面、细化的城市系统和城市群经济网络。另外, 要特别注意在发展城市群经济中切不可急功近利, 牺牲生态环境、降低社会效益, 要遵循新的城市发展观, 实现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5.利用海洋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

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消耗不断上涨, 致使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不断下降, 面临枯竭的危险。进入21世纪后,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迫使许多国家突破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掘海洋资源、发挥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 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 居世界第四。丰富的海洋资源, 使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巨大。我国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 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 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 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 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 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 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 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大, 产业自身增加值高, 对相关产业带动力强, 对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东部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 可以便利地开发和利用。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初步核算,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0%,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其中, 海洋产业增加值17351亿元, 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2311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 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4026亿元, 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82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2008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18万人, 比上年增加67万个就业岗位。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10706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9584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5825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6%。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渔业。

但是, 我国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目前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 由于缺乏统一有力的管理, “公地的悲剧”在海洋领域反复上演,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 以及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的自源污染, 使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形成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其次, 与海洋污染同样严重的还有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问题。围海造田、港口建设、海岸防护、水产养殖、海上石油的勘查与生产等处置不当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湿地、海岸严重侵蚀、岸线后退、海岸工程建筑物破坏、滩涂荒废、港口淤积等威胁海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三, 大规模、无节制的海洋捕捞作业使得海洋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不合理的开发和用度造成海洋非可再生资源面临困境。最后, 由于产权不明确, 在海洋资源利用过程中难免出现高占有、低效率的问题, 致使海洋资产流失。

一面是海洋资源带给地区发展的巨大经济利益, 另一面是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产生的严重矛盾和问题, 如何妥善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 将海洋资源对东部经济带动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 是东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针对东部地区土地、能源不足的现实, 大力开发海洋农业, 突出发展海洋渔业, 对传统农业进行分流和压力分担。将天然捕捞与人工养殖相结合, 逐渐以后者为主, 通过限制捕捞、规定休渔期等手段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杜绝滥捕行为;集中科考、勘探力量发展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 进一步寻找海洋矿产能源, 加强对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 扩大能源储备。同时着重开发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 发展海洋电力工业, 在改善能源紧张状况的同时改善东部地区环境, 为创建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第二, 依托港口优势, 进一步发展海洋船舶工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程度和竞争力增强, 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东部地区沟通我国与世界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 联通世界市场与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也在凸显, 要求东部地区大力发展海洋交通、港口物流, 提高货物吞吐能力, 形成四通八达的海上运输网。第三, 在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产业及海洋化工产业时, 要特别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引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绿色评价机制, 严格筛选临海工程项目, 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决不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追逐短期利益。第四,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引入高新科技, 开发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等, 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最后, 东部地区海岸、海滩、海岛分布广泛, 是发展滨海旅游的先决条件。东部地区需要将滨海旅游进一步规模化、系统化、有序化、特色化, 形成海洋自然风光与滨海城市商圈的有机融合, 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以此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长期积聚起来的要素禀赋所发挥出的集聚效应为东部经济的领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也形成了该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而当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时, 要素集聚效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对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考验。立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承接实际, 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完成经济转型, 实现高速、稳定的持久性发展就要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城镇化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关键词:要素集聚,产业转移与承接,城市群,海洋经济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http://www.soa.gov.cn.

[2]积极承接和有效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

[3]张为民.挑战四小龙[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观下一篇:卫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