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效应

2024-10-25

产业聚集效应(通用7篇)

产业聚集效应 篇1

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助力。很多国家纷纷把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手段。放眼国内,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发展还很不完善, 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国家要完善跨国公司业务。所以, 要重视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在促进市场完善、提高进出口效益、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公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相关概念

(一)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

技术关联包括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 技术互补是指一种技术的发展会促进其他技术的发展, 可分为纵向技术互补与横向技术互补;而技术互斥是指一种技术的发展会阻碍另一种技术的发展。

1. 技术互补

纵向技术互补。在一个产业链中, 上下游之间形成相互带动的技术, 上游产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影响到下游的技术, 促使其研发应用新技术, 以适应上游的发展;反之亦然。对于跨国公司而言, 纵向技术互补是跨国公司海外技术转移和产业扩展的产物。

横向技术互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协会式, 各个跨国公司组成一个统一的协会, 协会根据会员的技术特点, 以及在研发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形成协会下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的互补技术。即多个互补的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协会, 协会通过技术传播, 向成员扩散新技术。这种技术互补普遍存在, 而且由原来的联盟链发展成为多边协会网络。二是竞争发展式,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迫使跨国公司重视研发新技术, 投入资金加速技术、设备的研发, 跨国公司技术革新导致与东道国公司的竞争加剧, 促使当地公司研究使用新技术, 从而提高效率, 增加收益。三是跳跃发展式, 是利用现代通讯科技将公司新技术从一跨国公司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跨国公司, 主要受政治经济、市场开辟、地区技术、开发力量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珠三角地区跨国公司较为密集, 其技术关联在产业中的影响和分布体现在: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其技术关联较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技术关联相比紧密, 其产量也比较接近, 具体见如表1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2年产业结构表》局部) 。

2. 技术互斥

技术的产生应用有一个过程, 对跨国公司而言, 原有的许多传统技术已经投入了资金与设备, 必然要应用最少一个周期。而现代社会中, 新技术不断涌现, 技术更新换代导致旧技术与新技术之间形成排斥。跨国公司的区位环境、机械设备、公司条件不同, 因此加工技术也存在差异, 现实生活中, 这些公司之间也必然存在技术互斥现象。

技术互斥与技术扩散密切相关, 如果某一接受者采用新技术后, 对其他新技术使用者的经济效用产生影响时, 这种现象称为技术的网络外特性。当网络外特性为负时, 技术接受者之间将导致“序列竞争”, 即早期的技术接受者比晚期接受者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用, 新技术扩散加速, 无论新技术形成的产业是否集聚, 必然使互斥技术的产业集聚衰退;当网络外特性为正时, 新技术接受者的效用将随着新技术的其他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新技术在扩散初期的速率极为缓慢, 此时新技术对应的产业短时间无法形成集聚。许多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形成排斥。如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等的成熟工业区, 有许多制造厂不能有效应用新技术, 他们认为, 既然加工技术是在社会中产生的, 且由于围绕机械设备的生产和应用的社会环境随区域环境而不同, 因此, 当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彼此相距遥远时, 人们能预期到会出现怎么样的困难和矛盾, 互斥技术往往形成各自的产业集聚区, 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 而且很难融合, 这就是技术互斥产生的效应。

(二)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是指跨国公司为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资源, 扩大公司利用外部优势, 相互聚集从而增强群体竞争优势及共同的市场地位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客户、共同发展的生存战略。德鲁克认为跨国公司之间的这种聚集关系来源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共存的生态关系, 聚集关系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就单一跨国公司而言, 聚集关系是一条直线;就多个跨国公司而言聚集关系是一个关联的网络。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跨国公司的设立发展也是一种群体迁移的现象, 产业聚集效应使各跨国公司在全球共同面对经营环境, 使跨国公司进入新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对于整个跨国公司群体是有利的。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降低了跨国公司群体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 增大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的聚集生存反映了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的一种应对之策。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完善, 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没有一个公司能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反, 竞争促使各跨国公司逐渐集中优势资源, 将其投入到最具优势的环节, 而将其劣势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这种业务调整可以使各跨国公司专注于优势项目, 而通过外包或聚集网络获得公司发展壮大的外部资源支持。随着竞争激烈、分工细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 跨国公司这种业务整合不断进行。跨国公司持续的业务整合实际上促进了价值链上相关公司的发展, 这些公司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跨国公司集中自身优势应对复杂的市场, 久之便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网络化关联。这一网络化关联不断演化、延伸, 跨国公司间的产业聚集关系便由此产生, 形成了一种产业聚集效应, 使各跨国公司均获得了一种仅靠自身力量无法得到的市场地位。

二、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的关系

(一) 跨国公司的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1. 纵向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根据市场关联效应, 产业聚集与跨国公司联系密切, 但从纵向互补技术的关联性来看, 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国家将其产品进行差异化生产, 在当地形成的聚集效应是基于所在国上、下游产业的技术互补, 利用的是相互依存的纵向技术互补。

2. 横向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这是指产业链中同一环节的互补技术, 这种聚集力源于横向技术互补效应, 依赖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不完全竞争性。随着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增加, 会加快技术转移至东道国子公司, 这样又促进了技术外溢, 促进相关产业不断升级并使聚集效应进一步强化, 形成不断循环的过程, 形成了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二) 跨国公司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跨国公司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将来可能带走跨国公司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 进入其他企业或组建新公司, 生产与原公司同类产品或进行类似服务。这类衍生技术一般局限于无知识产权的一些老技术或传统技术, 并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Findlay, 1978) , 即通过对跨国公司产品技术、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模仿和学习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这可以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受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实现, 也可以通过工程的模仿实现“干中学”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产业集聚产生外溢的主要是这类技术, 同时它也是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假设跨国公司设在与客户“更为接近的厂址”, 新企业自然就集聚在原公司周围。另外, 生产型衍生技术与员工的隐性知识有关, 员工带走的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或工艺, 还有与之相关的隐性知识, 使其具备开发相关的更高技术或工艺的能力。在模仿过程中, 某一方面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 但它常常被忽略, 从而导致模仿失效, 这类衍生技术不仅减少了模仿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性”, 而且发生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包含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在内的技术创新得以加速扩散, 并有着很强的自增强性, 使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

三、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要弱于沿海地区, 可以通过增强地区产业关联集聚力来吸引外资。西部地区在现有条件下, 要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 积极引进生产和经营外向化程度较高的内资或外资企业, 特别是中枢型产业, 或者已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中欲转移的行业, 以强化产业的关联效应, 提高本地产业基础和集聚水平, 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开放度的提高。

(二) 沿海地区加快转变引资方式

沿海地区由于引进外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然而随着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 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有效市场需求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不能抵消高工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促使东部沿海地区改变传统的吸引外资的方式, 转向以提高产业的关联效应来吸引外资。

(三) 转变跨国公司的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

长时间计划经济的窠臼明显约束了我国跨国公司的思维方式,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管理层对跨国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的客观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仍然按照惯性思维模式管理企业, 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力去实施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 造成信息技术等并没有改变公司的思维模式。要解决好上述问题, 跨国公司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 公司首先要有一定的跨国技术能力, 即国际眼光、金融策略与实际应用, 只有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工具与媒介, 才会形成国际化思维并在经济活动中充分的运用;第二, 公司的管理模式必须从“控制”转变为“引导”, 营造国际化公司文化, 鼓励各部门尤其是个人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国际意识, 增强工作能力与完善工作机制;第三, 公司必须要与时俱进, 跟得上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不但要关注与学习当前业务新知识, 还应努力学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动向与先进成果, 主动观察与了解学科教学的新方法, 并用这种继续学习的姿态给公司以积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 世界经济越来越活跃, 而稳健有效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是经济稳定发展和规模化的前提。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和经济活动达到横向互补, 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生成产业聚集效应, 而国际业务的发展有利于跨国公司形成聚集效应,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跨国公司作用凸显, 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 一是技术关联性日益增强, 二是产业聚集效应越发明显。从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概念入手, 分析跨国公司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沿海地区转变引资方式, 转变跨国公司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等对策建议, 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梁启华, 高毅蓉.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4) .

[2]张宇, 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 2009 (1) .

[3]刘荣茂, 张羽翼.江苏省FDI和产业集聚关系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4]梁启华.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及我国吸引外资政策[J].国际贸易问题, 2011 (8) .

产业聚集效应 篇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万亿元人民币, 比2001年增长5.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由2001年的2.5提高到4.9。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改善, 参与国际竞争层次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0 128亿美元, 为2001年的8.2倍。

产业聚集效应 篇3

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群体, 科技型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科技型人才在区域之间的流动能够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 而科技型人才聚集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能够产生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和提升必然要有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所谓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 大量同类型或相关科技型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 在某一地区 (物理空间) 或者某一行业 (虚拟空间) 所形成的聚类现象。它能够使科技型人才科研教育水平提高、交易成本降低, 其主要特征有:空间性、聚类性、规模性。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二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科技型人才在某一区域内按照一定内在联系以类聚集, 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 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科技型人才在流动过程中形成聚集, 但所产生的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形成不经济性效应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没有形成科技型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环境不理想、流动性不够强以及在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冲突。为了研究方便, 本文将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归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 而把经济性效应归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总体特征可分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组织效应、环境效应和聚集成员的自身效应。具体特征又可分为: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区域效应、规模效应等8个特征。

创新效应的产生以知识溢出效应为前提, 本文所涉及的创新主要是指知识创新。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与共享才能得到发展, 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现有知识中派生出新的知识。所以, 知识首先要在创新主体之间共享, 然后在创新主体的应用中得到创新, 即产生创新效应。

二、创新效应分析

创新效应是知识溢出效应的联动效应。知识溢出是隐性知识的显现和交流, 与其对应的是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途径和内容都是不同的, 显性知识共享主要通过书刊、电子书、电子邮件等形式传递给外界, 是已成文的知识, 一般不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共享介质主要是报纸、书刊、网络等。隐性知识由于深深植根在个体的行为本身, 植根于它赖以形成的环境与情景之中, 难以用编码直接描述出来, 是没成文的知识。它的共享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启发、学习、模仿以及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形式来进行, 会因环境、情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共享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经验、技能、技巧、诀窍、价值观、信念、直觉、灵感、洞察力等, 共享介质主要有电话、机器、道具等。显性知识为众多人口占有, 对这些知识进行创新, 难度大, 概率低。而隐性知识不但不具备广泛特征, 相反表现为稀缺性。加上对知识的掌握有差异,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创新表现, 形成创新效应。

三、影响创新效应的因素

创新效应产生的前提是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可以使组织内部人员充分利用彼此的知识和经验,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思考或劳动, 降低组织成员的培训开支, 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意识, 从而推动组织的知识创新。影响创新效应的因素很多, 本文主要从知识的传播途径, 知识溢出主体与接受主体角度来研究创新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 知识溢出主体相关的因素

1. 所在区域的科教文化底蕴。

科教文化底蕴是一个区域的文化软环境, 它对科技型人才创新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潜移默化的。科技型人才接受教育年限较长, 层次较高, 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否充分发挥往往取决于科技人才所在区域的科教文化底蕴。良好的区域科教文化底蕴, 可以使科技型人才在这个环境中发展有舞台, 展现他们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产生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

2. 文字表达等能力。

对于显性知识的溢出, 主要与主体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关, 而隐性知识溢出主要与隐性知识主体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表情、语调语气、思维敏捷度和清晰度有关。溢出主体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表情、语调语气能准确表达知识, 则能够提高接受主体的接受水平;溢出主体的思维敏捷度和清晰度高, 对接受主体清晰地掌握溢出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同样也能促进创新效应的实现。

另外, 由于溢出主体所传播的隐性知识是个人的经验、技能、技巧、诀窍、价值观、信念、直觉、灵感、洞察力, 所以溢出主体自身的素质高,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把自身拥有的独特的隐性知识传播出去, 有利于创新效应的实现。

(二) 接受主体相关的因素

1. 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

就接受主体来说, 显性知识创新与隐性知识创新主体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 主要与主体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关。显性知识的溢出能为接受主体传播大众化知识, 而隐性知识的溢出能为接受主体传播与溢出主体知识水平、经验、技能、技巧等相关的稀缺性知识。但是溢出的信息能否被接受主体吸收, 这就对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接受主体各方面的能力较高, 能够将所得知识与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有效结合, 并应用于实践, 则有利于创新效应的产生。

2. 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是科技型人才工作的基本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科技型人才聚集, 而当科技型人才聚集到一起时, 不同区域、文化、知识类型的科技型人才通过交流与协作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使信息成本降低, 产生信息共享效应。人才聚集方便彼此交流沟通、信息共享、经验交流, 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 有利于更好地挖掘科技型人才的潜力, 进而实现创新效应。

综合考虑, 知识溢出主体和接受主体对创新效应都有很大的影响。若知识溢出主体能准确传达共享信息, 而接受主体能够明确接受并有效应用溢出知识, 则能够放大人才聚集的创新效应。

四、建议和对策

1.加强人才流动, 畅通隐性知识共享渠道。

一方面, 要打破现有人事单位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管理权限, 变“单位人”为“社会人”, 使人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促使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人才聚集后, 科技型人才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增多, 通过信息交流, 往往能够得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等, 从而形成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 就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 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 科技型人才可以在特定学习环境中, 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交流、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如通过学术辩论会、专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等等, 这些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使参加者共享时间和空间。所有的表达方式如表情、语言、动作、眼神等都在传递信息, 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在接收信息。同时, 交流被及时的刺激和反馈所激发和引导, 许多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在这种交流可以被意会, 隐性知识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交流与共享。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 是掌握明确知识的向导, 是人认识行为的内在动力并最终决定了人的创造性表现。

2.优化人才创新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

大力营造引才、重才、识才、爱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创造良好条件, 并重点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确保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一是要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坚持用产业凝聚人才, 用项目吸引人才, 用事业留住人才, 使人才创业有机会, 干事有舞台, 发展有空间。二是切实关心和保护人才。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进一步发扬奉献拼搏、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的精神, 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三是放宽科技人才创业投资领域。允许各类科技人才以各种形式, 在国家没有限制的所有领域投资创业, 鼓励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才停薪留职, 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努力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环境。四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 为人才的聚集提供服务, 使人才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下愉快的工作, 从而激发他们知识创新的热情。

3.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溢出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的能力。

知识溢出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直接决定着知识传播质量和接受质量, 而知识传播质量和接受质量又直接决定着知识能否产生各种创新表现。组织可以组织各种培训, 使得科技型人才在培训过程中, 不断丰富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知识传播质量和接受质量, 促进创新效应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牛冲槐, 接民, 张敏, 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 2006 (4)

[2].马永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及其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0)

[3].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3)

[4].韩丽春.论隐性知识的共享[J].辽宁师专学报, 2007 (6)

[5].臧良运.企业知识溢出效应与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贸, 2004 (11)

[6].秦铁辉, 程妮.试论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原因[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6)

[7].牛冲槐, 张敏, 张鸿潮, 李刚.人才聚集效应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 (2)

[8].达建, 刘明捷.隐性知识与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9 (9)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篇4

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内涵分析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及其分类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型概念, 是社会各个领域都非常需要的人才。[1]高端人才是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端的稀缺人才。 这部分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现代化知识和高尚的品质, 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极具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宏观战略思维, 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并且凭借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显著的贡献。 人才是会流动的。 这一流动性能够产生人才相对集中的聚集现象。 高端人才作为人才中最优秀的群体, 其流动性更为频繁, 相对聚集的现象更为明显。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是在一个时间段内, 由区域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高端人才按某种联系聚集到某个区域内的现象。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硅谷, 至今已有一百万以上的来自全世界的科技人才聚集在那里, 其中包括近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以及四十多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类型。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按成因划分为三类。 第一, 政策导向型聚集, 发生在区域发展的初期, 由于区域自身内部环境还没有构建出来, 因而要依赖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植。 第二, 产业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内产业结构慢慢形成, 高端人才的聚集开始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而展开, [3]人才种类更加丰富, 结构也更加多元化。 第三, 人才市场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由于区域内的聚才环境已逐渐成熟, 人才流动开始依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展开。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特征

聚集范围相对狭小。 人才在区域内是不均匀分布的, 若把区域看成一个平面, 人才在这个平面内通常成片状分布, 每一片的人才聚集都会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 高端人才自身条件优越, 对环境更加挑剔, 因而其聚集壁垒更高。 与一般人才的聚集相比, 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范围会更加狭小, 呈点状分布。 如果说人才分布在区域发展的各行各业, 那么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更多集中在高新开发区的知名企业和新兴产业中。

人才的同质性或相关性更突出。 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才出现聚集, 其主体之间必然存有某种相关性。 高端人才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高端人才是稀缺的人力资源, 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可能鲜为人知, 因而更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与进步, 这就决定了聚集在区域内的高端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同质性或相关性。 例如, 北京中关村聚集的多为高层次的IT人才。

聚集地经济较发达。 高端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也相对繁荣。 资料显示:我国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存在这样的现状, 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4]细细研究, 不难看出高端人才的地域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息息相关。 东南沿海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起步早, 发展快, 到如今已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最大区域。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

对于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 古人早就有所研究。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近水”, 可见, 区域地理环境就对人才聚集有一定影响。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才的分布早已不仅仅是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所致了, 人才的流动与聚集更与区域的各方面息息相关。 目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总体可归结为一点, 即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均衡, 二是高端人才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程度不同。

空间聚集不均衡。 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现象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一个阶梯状。 高端人才的聚集现象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中部次之, 西部地区的高端人才聚集现象最不明显。 资料显示, 东部地区聚集了国内50%以上的高端人才, 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端人才大都聚集在东部, 而中西部的人才不仅在总量上少于东部, 质量上也不及东部地区。

各行业的聚集度不同。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度不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 那些投资周期短、资本回收快、 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自2009 至2013 年, 北京由“海聚工程”所聚集的高端人才在生物制药等产业的聚集度各不相同。 其中, 生物制药业与电子信息业的聚集度较高。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在不同行业的聚集程度有所差异。

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人才聚集现象出现之后, 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下, 人才累积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5]发挥出人才的聚集效应。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可定义为:在一个时间维度内, 在良好的区域整体环境下, 高端人才凭借一定的相互关联在区域内形成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效应, 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放大,明显优于高端人才相对分散或集中度较低的区域。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

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 高端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 江西新余单是引进了一个彭小峰, 短短时间内就带动了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 如果单单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能诞生一个明星企业, 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那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必定更为显著。 高端人才聚集会优化区域的人才队伍, 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他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创新创造, 必然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使区域产业链更加完整。 区域往往会凭借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来到区域内。 当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一定规模后, 信息共享度越来越高, 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学习, 高端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他们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发挥, 从而促使区域产业分工更加趋向于细致化、专业化以及合理化, 在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瓶颈环节有所突破, [6]进而不断扩充、完整区域产业链。 当区域开始整合所有资源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以及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时, 区域内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高端人才聚集。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高端人才越聚集区域产业链越完整;产业链不断扩充和完整就会为区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最终将带动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带动区域经济转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区域内的一些传统产业, 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其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要想适应新世纪发展趋势并保持增长就必须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重塑, 转变类型。

高端人才活跃在专业最前沿, 凭借其顶尖的技术与战略的眼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前进方向,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路人”。 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等的兴起与发展都与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息息相关。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动了产业升级, 带动了区域经济转型, 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政治效应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这些政策涉及内容广泛, 类型多样, 涵盖了区域性的产业政策、 金融政策以及区域开放政策等。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再加上他们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 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解读、消化中央文件精神, 将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方针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为区域发展赢得更为优惠的政策。 当今社会, 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民族富强,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引进、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作为支持。 如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沿海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 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 才使得更多的高端人才回国、回乡发展, 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文化效应

激发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高端人才往往在自我实现甚至是超越自我方面有着更高的需要。高端人才向某区域内聚集, 他们丰富的人生与职业经历, 别具一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断实践与开拓创新的作风, 都将对区域内人才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深圳特区聚集高端人才, 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传奇, 不仅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等多个世界级大型企业, 更是造就了任正非、马化腾、侯为贵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具有极大的模范作用, 激励着一个个有志青年, 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 从而激发了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

推进区域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是区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后的最终去向, 因而, 组织文化关乎着高端人才的去留。 高端人才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前, 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 他们的认知程度、思维模式以及目标追求等方面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因而, 他们的空降很可能会引发组织内个体之间的冲突。 可在组织内形成一种“留大同, 存小异”的文化, 既规避、削弱了组织冲突, 又不至于使组织陷入思维僵化, 让人才可以沿着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去发挥效能, 将人才价值变现得淋漓尽致。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高端人才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捍卫, 能够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 为建设区域文化做出贡献。 区域发展过程中将更注重高端人才的价值创造。 高端人才聚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凝聚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高端人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能够打破长期以来的人才地域化的观念, 让高端人才能不受空间的限制, 创造更大的价值。 高端人才聚集, 能够促进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促进大众传媒业、公益事业文学艺术业的进一步繁荣壮大。 因此,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能够在不同层次上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提升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

4、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科技效应

为区域带来先进的科研技术。 那些有着国际工作经验、活跃在专业最前沿的高端人才的流动与聚集必将为区域带来更多顶尖的科研技术与成果。 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 一系列重大的技术被攻克, 一系列崭新的领域被开辟, 他们凭借一项技术或专利, 促成了相关项目的启动, 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区域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发挥创新优势推动区域科技腾飞。 高端人才作为科技的创作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为区域科技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即创新。[7]高端人才自身就拥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与学习能力, 他们的聚集将会在区域内形成更多的创新团队, 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队伍,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强大的创新优势, 为区域带来更丰富的创新成果。

三、优化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对策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但是大量高端人才的无序聚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譬如:人才没有关联性或者关联性不大因而不能产生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区域聚才环境不理想因而留不住高端人才;人才流动过于滞后因而人才不能合理分配;人才市场出现混乱而不能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等。 这些情况都意味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 如何才能使高端人才走向聚集, 并且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供其发展, 从而提升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个体层面要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人才个体是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做到个体层面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奠定基础, 带来1+1>2 的乐观效应。

始终保持积极心态。 高端人才奋斗在各个领域的最前端, 其职业往往具体高风险、高要求、高压力的特点。 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对高端人才来说尤为重要。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帮助其强身健体, 而且能够舒展心绪, 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一个健康的业余爱好也能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 当高端人才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心态, 他们身上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放大, 成果更为突出。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如今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 高端人才虽然比一般人掌握更为先进与全面的知识, 但如果稍有懈怠, 必定会被淘汰。 为了减少知识老龄化的现状, 人才个体必须自觉地学习新知识。 国家培养一个高端人才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的, 高端人才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深造是一个持续并且不能中断的过程, 一旦有一点滞后, 人才的价值就可能丧失。 高端人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专家会议, 适时出国交流等。

持续增强综合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能力, 而且要掌握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并且这些能力要比常人更为娴熟精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一旦拥有一项能力也不能够大意, 如果不去提升, 就可能被淘汰或是逐渐丧失。 高端人才光有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持续增强其整体综合能力, 包括整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2、组织层面要打造聚才文化环境

组织层是区域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它是人才直接聚集与发展的栖息地。 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 是企业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基础。 只有在组织内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创新的文化环境, 才能让组织转变成一块强力磁铁, [8]将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紧紧抓住, 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区域聚集更多高端人才, 促进聚集效应的提升。

不断充实观念层。 观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充斥于整个组织的各个方面, 作用最为明显。 首先, 组织要明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组织愿景, 高端人才往往更加热衷于自我突破, 毫无挑战的组织目标吸引不了高端人才。 其次, 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组织哲学, 用以指导组织的人才工作, 科学处理高端人才在引进、使用、维持和再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 最后, 组织必须倡导一种互信互助、竞合发展的组织精神, 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规避人才恶性竞争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用。

不断完善制度层。 一方面, 组织要不断完善其工作制度和管理, 在进行高端引智后, 必须要关注高端人才在本组织的适应性。 鉴于高端人才的独特性, 组织要更加灵活地为其设置岗位, 并在管理上予以更多特权, 保障其创造力的发挥。 另一方面, 组织要制订若干特色制度, 用以人才的激励。 例如, 制订优秀员工表彰制度对高端人才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制订骨干员工深造制度, 让高端人才进入企业后还可以接着朝更高层次进修发展。

适时更新器物层。 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层次, 保持器物层的不断更新, 是对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 首先, 一个通俗大气的组织名称, 一个别具特色的组织标志,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推销自己, 吸引高端人才的目光。 其次, 组织要经常性引进新设备新器材, 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越的硬件环境。 最后,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也相当重要, 毕竟高端人才的生活中也不是仅仅只存在工作这一样东西而已, 他们也需要有质量的生活。

3、区域层面要系统规划聚才举措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吸引只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怎样保持住高端人才。 区域层面要系统进行高端人才的招揽、 维持以及培养工作, 不断完善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各类细节问题, 从而加强组织的吸引力, 聚集更多高端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产生首先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因而区域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力去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增加其总量。 其次, 要充分发挥所在区域人才市场的作用,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借助猎头公司, 高校招聘, 海外招聘等方式, 从不同的渠道进行高端引智增加高端人才到区域聚集的几率。

二是科学灵活使用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在数量上的聚集还不能产生聚集效应, 引进高端人才之后必须认清其价值, 科学地进行使用, 注重其价值的创造以及潜力的发挥。 要构建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 尊重每个高端人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价值, 要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岗位, 把人才配置到最恰当、最需要的岗位上,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三是多优惠留住高端人才。 区域要聚集高端人才, 必须要解决其户口、组织关系等的迁移问题, 要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解决其工作、住房、家属工作等切身问题, 让他们安心留下。 区域要给予人才特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加紧完善人才特区的聚才环境, 真正保证高端人才能够融入进区域内, 增强情感上的联结, 为区域发展谋福利。

4、政府层面要科学制定聚才政策

普及科学人才观。 政府要进一步普及科学人才观, 让社会对高端人才的认识更加透彻, 使用更加合理。 要注意, 衡量高端人才的标准不可单一,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证明能力的强弱, 要从多角度给予评判, 深入挖掘人才的价值。

制定积极人才流动政策。 政府要通过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来引导与规范高端人才的正确流动。 要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9], 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聚集。 另外,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流动也出现了新的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 使人才资源能够为各区域所共享, 不在受地域所限制。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因而, 政府应该对其实施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政策。 政府一方面要实行更多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树立国家引才品牌, 为国家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另一方面, 要针对高端人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设立高端人才发展基金, 用以高端人才的激励和再发展, 维持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流失。

参考文献

[1]吴蕴慧.苏州集聚高端人才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 2012, (3) :4-6.

[2]牛冲槐, 姜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 2008-5 (3) .

[3]马建龙, 刘兵, 张培.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142-144.

[4]李双双, 延军平.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10) :1298-1304.

[5]牛冲槐, 崔静, 高凤莲.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2 (9) .

[6]江岩.科学认识高端人才引领作用[J].中国人才, 2012, (5) :13.

[7]牛冲槐, 杨玲, 芮雪琴.区域人才聚集下的创新优势分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 .

[8]牛冲槐, 贺召贤, 张永红.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

产业聚集效应 篇5

东部地区要突破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是必经之路。在实践的过程中, 要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自身实际, 立足地区长远利益, 兼顾国家全局发展战略, 有步骤、有重点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商投资, 严格筛选引资项目, 避免不顾社会效益引入“三高一少”项目, 将重点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来, 引导跨国公司研发设计等高增加值产业链环节进入, 带动东部地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东部地区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积极促成与临近区域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借助区域经济的力量提升竞争力, 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此外, 在现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建设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群落, 是东部地区经济获得提升的必由之路。而东部地区靠近海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为该地区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海洋经济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模式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突破口。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将为东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腾飞时代。

1.国内产业转移

东部地区进行国内产业转移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 土地、能源等资源后备不足, 难以支撑该地区传统制造业的继续扩大;其次,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出了新的考验;第三, 人才资源、技术要素以及资本的充裕为东部地区开拓新型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另外, 中西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储备、较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市场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 投资环境也在日益完善, 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200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贸易增加值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均高于东部地区。这反映出东部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经济转型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必然结果。目前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 设厂生产;二是以东部为中介负责接单, 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 实行联合加工贸易;三是将中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纳入跨国公司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不仅为东部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使其能够集中更多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为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助动剂。但是,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应合理布局、统筹规划, 避免盲目造成资源的浪费。首先, 要为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东部地区而言, 应当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进行转移, 综合考虑承接地区的环境和能力以及与被转移产业的契合度, 合理选择转移地区;对于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但具备发展潜力的承接地区在转移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辅助其逐步提升承接能力。

2.国际产业承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受到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资本基于长远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性行为,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 使得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立足我国当前的经济实际, 东部地区应承担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头戏, 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兼顾国际产业承接, 处理好新旧交替的问题, 对东部地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20世纪50至80年代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 近年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第一,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有所改变。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不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 也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转移, 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 跨国公司趋向于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以其遍布世界各地的生产、营销网络控制着世界40%的生产、90%的国际投资、60%的国际技术贸易以及80%的国际技术转让, 全球科研开发的近九成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第三,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趋向多元化, 由原材料加工、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新兴工业转变, 由单一的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特别是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四, 转移形式突出项目外包, 跨国公司带动产业链整体迁移。为降低成本, 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跨国公司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日趋将除核心业务以外的辅助业务外包给具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控制价值链核心环节的同时将增值低的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通常会达到牵一发动全局的效果, 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外围行业和企业会联动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进行直接投资, 从而形成网络型的产业转移架构。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的新趋势, 我国东部地区应以积极的态度, 务实的作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东部自身发展阶段, 制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一, 选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要本着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在过去的引资过程中为追求眼前利益, 快速解决就业, 提高经济增长, 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引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东部地区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土地资源紧张, 能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所以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能源战略的要求, 东部地区不宜再大规模承接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占地广的重化工业项目, 应将视角转向那些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且产品附加值高的国际产业转移, 使东部地区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 东部地区要坚持走结构优化、结构多元、保障供应、环境友好、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引导外资投向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首先, 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 应逐步走出处于产业价值链低增值环节的困境, 通过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手段, 引导跨国公司将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分销及增值服务等环节向东部转移, 以提高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且在引进吸收的过程中, 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 从核心环节上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次, 进一步将承接国际转移的重点放到现代服务业上来。东部地区的政府应当努力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鼓励外商投资者进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贸易、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审计、后勤保障、客户服务等领域;引导跨国公司在东部设立研发中心、后台服务中心和地区管理中心, 实现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与高效流动。

第三, 政府政策以及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在长期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了外资企业一定政策上的倾向, 以此达到吸引国外投资的目的。但是在国际产业转移达到一定规模和产业成熟度达到一定水平后, 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就会逐渐减弱, 再继续执行倾斜性优惠政策可能会对东部内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东部地区规范外资优惠政策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外资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适时取消, 但应给予一定的过渡期, 以便外资企业进行调整。此外, 建立和完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应当防范外资对我国战略性骨干企业的并购重组, 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立法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为国际产业转移在东部地区良好进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提供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确保国际产业转移有序有效进行, 使东部经济受益。

3.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中国带入了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中。在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的大背景下, 东部地区可借助自身地理优势, 寻求与周边临近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首先, 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北部黄金海岸, 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基地, 它和俄罗斯、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经济关系密切。环渤海地区的几大枢纽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端起点, 在连接太平洋与中亚、中东、西欧的经济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联系有助于该地区对能源进行合作开发, 扩大海外市场。

其次, 山东半岛与日韩的经济贸易合作前景看好。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大陆, 最为接近日本和韩国两国, 而日韩两国发达的经济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对东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山东半岛具有与日韩实现产业对接及区域分工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山东对外开放的主体, 其综合实力的提升, 是山东省经济竞争力提升并带动周边省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山东半岛要加快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构建及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 应进一步加强与日韩的经贸合作。

第三, 长江三角洲与亚太经合组织的交流互动。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已建立了非常活跃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关系, 初步形成了市场双向开放、投资实现双赢、服务贸易互动的格局。上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进出口贸易额中, 70%以上来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 并呈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将使该地区在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进一步带动环保、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为东部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 促进珠江三角洲与南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往来。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对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珠江三角洲来说, 集团化的竞争组织使得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规模引资、出口创汇的模式不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因此, 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应当将加强与世界性区域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列入其中。具体实施中, 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开放国内市场。调整与泰国、马来西亚趋同的出口商品结构, 转移竞争压力, 促成香港、新加坡的产业转移和承接, 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4.促进城镇化建设, 以城市群带动经济发展

以城市圈经济理论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以打造城市群落为中心、向周边地带辐射的新层次。东部地区推动地区繁荣必须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为己任, 大力推进城乡共荣, 提高城市化水平, 让城市经济为地区经济增活力。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该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 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 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发达的科技教育为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落的快速发展触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追赶势头。在业已形成的覆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上, 2007年山东省提出“一体两翼”新的布局观念, 在今后的发展中以沿海城市群向山东省纵横辐射和延伸, 全面振兴半岛经济。

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 在突出城市群中心城市主体功能的同时, 加强其在区域范围内整体协调、集中调配要素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其次, 完善核心城市兼顾次中心城市的培养, 提高次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 使其更好地为核心城市分担压力, 并且提高向区域内辐射的能力。第三, 对城市群中的中小城市和新兴城市给予高度重视和扶持, 特别是中心城市郊区城镇的城市化的建设。通过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等途径, 合理扩大城市规模, 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规模效应, 推进核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化水平。第四, 克服地区间的相互封闭和保护, 避免阻碍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针对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城市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各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大程度地发挥要素的集聚效应。避免投资和生产的分散性, 以及由于重复建设导致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要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提高东部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明确城市分工, 以资源配置中心、综合服务城市、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化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等明确各城市在整个城市群中的专属职能, 形成全面、细化的城市系统和城市群经济网络。另外, 要特别注意在发展城市群经济中切不可急功近利, 牺牲生态环境、降低社会效益, 要遵循新的城市发展观, 实现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5.利用海洋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

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消耗不断上涨, 致使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不断下降, 面临枯竭的危险。进入21世纪后,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迫使许多国家突破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掘海洋资源、发挥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 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 居世界第四。丰富的海洋资源, 使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巨大。我国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 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 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 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 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 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 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 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大, 产业自身增加值高, 对相关产业带动力强, 对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东部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 可以便利地开发和利用。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初步核算,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0%,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其中, 海洋产业增加值17351亿元, 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2311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 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4026亿元, 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82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2008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18万人, 比上年增加67万个就业岗位。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10706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9584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5825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6%。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渔业。

但是, 我国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目前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 由于缺乏统一有力的管理, “公地的悲剧”在海洋领域反复上演,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 以及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的自源污染, 使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形成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其次, 与海洋污染同样严重的还有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问题。围海造田、港口建设、海岸防护、水产养殖、海上石油的勘查与生产等处置不当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湿地、海岸严重侵蚀、岸线后退、海岸工程建筑物破坏、滩涂荒废、港口淤积等威胁海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三, 大规模、无节制的海洋捕捞作业使得海洋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不合理的开发和用度造成海洋非可再生资源面临困境。最后, 由于产权不明确, 在海洋资源利用过程中难免出现高占有、低效率的问题, 致使海洋资产流失。

一面是海洋资源带给地区发展的巨大经济利益, 另一面是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产生的严重矛盾和问题, 如何妥善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 将海洋资源对东部经济带动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 是东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针对东部地区土地、能源不足的现实, 大力开发海洋农业, 突出发展海洋渔业, 对传统农业进行分流和压力分担。将天然捕捞与人工养殖相结合, 逐渐以后者为主, 通过限制捕捞、规定休渔期等手段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杜绝滥捕行为;集中科考、勘探力量发展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 进一步寻找海洋矿产能源, 加强对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 扩大能源储备。同时着重开发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 发展海洋电力工业, 在改善能源紧张状况的同时改善东部地区环境, 为创建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第二, 依托港口优势, 进一步发展海洋船舶工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程度和竞争力增强, 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东部地区沟通我国与世界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 联通世界市场与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也在凸显, 要求东部地区大力发展海洋交通、港口物流, 提高货物吞吐能力, 形成四通八达的海上运输网。第三, 在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产业及海洋化工产业时, 要特别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引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绿色评价机制, 严格筛选临海工程项目, 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决不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追逐短期利益。第四,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引入高新科技, 开发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等, 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最后, 东部地区海岸、海滩、海岛分布广泛, 是发展滨海旅游的先决条件。东部地区需要将滨海旅游进一步规模化、系统化、有序化、特色化, 形成海洋自然风光与滨海城市商圈的有机融合, 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以此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长期积聚起来的要素禀赋所发挥出的集聚效应为东部经济的领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也形成了该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而当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时, 要素集聚效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对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考验。立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承接实际, 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完成经济转型, 实现高速、稳定的持久性发展就要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城镇化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关键词:要素集聚,产业转移与承接,城市群,海洋经济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http://www.soa.gov.cn.

[2]积极承接和有效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

[3]张为民.挑战四小龙[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7.

产业聚集效应 篇6

1 基本理论

当电磁波波长很短, 而介质的空间变化在比波长大得多的尺度上才能显示出来时, 可以假定, 场所在局部区域好比是均匀介质。在该介质中可以局部的把电磁波的波阵面看作平面而作为平面波来处理。

在几何光学近似[5,6,7,8]下, 光场可以表示为:

其中u (r) 为未扰动平面波的光强, S (r) 为平面波的波前, 两者都是空间位置的实函数。K0是波数。

将上式代入标量Helmholtz方程 (∇2+K0n2 (r) ) ψ (r) =0, 令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可以得到:

令undefined, 则可以把激光束看作由许多条强度为I (r) , 方向为undefined的射线矢量构成, undefined为r处射线的切向单位矢量, 从而得到几何光学近似下能量守恒方程的微分形式[2]:

若考虑介质对激光能量的吸收作用, 吸收系数为α, 单位体积的吸收损失为αI (r) , 则上式成为有源场:

从而 (4) 式成为:

其中I (r) 是光强, n (r) 是折射率。假设n (r) 可以表示为:

其中ε是一个非常小的实数, 大约10-6量级。μ (r) 是一个无量纲的实函数。

若不考虑S (r) , 可以得到高斯波束沿oz轴传播并且传输距离为z时的光强分布表达式为[3,4]:

并且满足:x*i (z) =xi (z) -εvi (z) (8)

其中Dundefined (z) = (1-z/f) 2+z2/Kundefineda4 (13)

(7) 式中的小阶量o[ (ε+1/Kundefineda2) 2]代表衍射项, 角号t代表横向 (垂直于传播方向) 分量, l代表纵向 (平行于传播方向) 分量;∂t代表横向微分算子, ∂l代表纵向微分算子, a为波束半径, 聚焦波束情况下, f为波束焦距, I[x* (z) /Δ1ε (z) , y* (z) /Δ1ε (z) , 0]表示z=0平面上的光强分布。

若只考虑近场情况, 及|z/f|<1, 此时衍射效应可以忽略。则 (7) 式成为:

在上式中, x (z) 、y (z) 分别代表场点坐标, x′ (z) 、y′ (z) 为坐标变换以前的场点坐标。这是因为聚焦光束的横向尺度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逐渐变小的缘故。它们的几何关系如下:x′ (z) = (1-z/f) -1x (z) , y′ (z) = (1-z/f) -1y (z) 合并在一起可以写成:

并且β (z) 、ψ (x (z) , y (z) , z) 分别满足:

对于聚集高斯波束, 未微扰情况下的强度为:

假定满足近场近似, 则有:

下来就利用式 (14) - (19) 来讨论聚焦波束在近场情况下的热晕效应。

2 聚集高斯波束热晕效应的解析解

利用 (18) 式可得:

当z=0时, 上式成为:

从而可以把μ (x (z) , y (z) , z) 写成下面的形式:

根据 (17) 和 (11) 式可以计算得出:

根据 (19) 、 (22) 式有:

将式 (22) 、 (24) 、 (25) 带入 (16) 式, 可得β (z) 的表达式为:

其中

令undefined, 则有:

式 (27) 、 (28) 结合起来, 就完成了对的计算。下面来计算因子ψ (x (z) , y (z) , z) 。

对误差函数求导可得:

利用式 (22) 和 (23) 可以推出:

把 (24) 、 (31) 式代入式 (17) 中的第一项, 并令:

则有:

对于 (17) 式的第二项, 先计算:

由于α2a2<<1, 上式中最后一项可以忽略, 从而

根据上式可以导出:

把 (33) 和 (36) 代入 (17) 式有:

其中undefined

根据式 (14) 和 (37) , 令Fc (x, y, z) =exp[-εcψ (x, y, z) ], 则有:

其中Nc=-εcz2/a2为畸变参数 , 从而可以导出场点 (x, y, z) 处光强If (x, y, z) 的表达式为:

3 计算结果分析

图1给出了畸变参数Nc分别等于0.06、0.08、0.1和0.12时, 利用 (40) 式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光强等值线If (x, y, z) /I。其中α=0.3mm, f=1km。

从图1中可以看出, 随着畸变参数的增大, 热晕效应逐渐增强, 对应于光斑在来风方向的畸变逐渐增大。这和理论预期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苏毅, 万敏.高能激光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2]Strohbehn J W.Laser Beam Propagation in the Atmos-phere:Thermal Blooming in the Atmosphere[J].byWalsh.J.L, Ulrich.P.B, Springer-Verlag BerlinHeidelberg New York, 1978.

[3]Hillion P, Quinnez S.Thermal Blooming Calculation WithAnalytical Diffraction Approximated Expressions[J].J.Math.Phys, 1981, 22 (4) :897-907.

[4]Hillion P, Quinnez S.Analytical Solution of GeometricOptics With an Approximation of Diffraction[J].J.Math.Phys, 1981, 22 (10) :2317-2318.

[5]吴振森, 韦宏艳, 杨瑞科, 等.关于斜程湍流大气中激光波束闪烁指数研究的综述[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7, 2 (5) :321-329.

[6]杨瑞科, 吴振森, 赵振维.湍流大气中高斯波束地-空传播闪烁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 2005, 20 (3) :306-310.

[7]韦宏艳.斜程湍流大气中激光波束传输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6.

产业聚集效应 篇7

一、国内外文献梳理

国内外学者及管理人员广泛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规划问题,并在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物流人才招聘、物流人才需求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Ahn对港口物流人才建设进行了分析,对物流人才进行了综合素质能力调查,提出6个胜任特征群和16个子胜任小特征群的物流培养模式[1]。Kim在对韩国物流人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格特质和物流人员服务质量的感知之间的关系[2]。Koruca针对物流人才的绩效评价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法,从企业和人员本身两个维度对绩效进行模拟仿真[3]。Periatt选取43个物流企业进行调研,探讨了人格特质和人格五因素模型在企业物流客户关系中的使用以及在物流人员招聘时如何有效提高招聘效率的问题[4]。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电商和零售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人才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牛冲槐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总结出人才聚集效应的特点包括空间性、聚集性和规模性[5]。李明英以聚集效应为目标层,以集体效应、个人自身效应这两个特征为指标层,以信息分享、集体学习、知识溢出、集成规模、区域空间和持续激励六个特征为指标层,对中部六省人才柔性流动的聚集效应进行了研究[6]。张敏认为人才规模、人才配置和激励因素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三大关键成功要素,当人才规模超过一定规模时,三大成功要素相互作用、不断优化,使人才聚集效应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波浪上升过程[7]。张延飞从政策引导力、经济状况、文化、科技环境和创新五个方面对科技型人才进行了评价[8]。张永红从领导行为的角度探讨了交易型、变革型和家长式三种模式,认为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变革型的领导模式更为有效[9]。

综上所述,对人才聚集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科技型人才,对物流人才聚集效应的研究比较鲜见。本文以湖北省的武汉市等1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进行研究,以找出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指标

影响物流人才聚集效应的因素很多。要准确衡量湖北省物流人才的聚集效应,必须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目前大多采用科技人才聚集效应思路,从宏观规模效应、区域效应、创新效应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对宏观科技人才聚集效应进行评价。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物流行业的产业属性,结合湖北省物流发展实际情况,从宏观效应、创新效应、区域效应、学习效应和交通效应五个维度构建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这些指标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的特点。

三、主成分计算步骤

表1中评价指标较多,进行操作时非常复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较多的评价指标用较少的综合主成分指标来代替,可以起到降低维度的作用,而且综合指标依旧保留了原评价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m个数据,记为

(1)对X的列进行标准化变换x*i=1,2,…,n j=1,2,…,m

得标准化矩阵x*,仍记为

(2)用计算机计算指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其中j,k=1,2,3…,m

(3)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R的特征值λi和特征向量αi,i=1,2…,n。

(4)确定个数,称为第k个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记为βk,称为前k个主成分的累积信息贡献率。选取主成分的原则是:当前k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超过85%时,取前k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m个指标。

(5)求因子载荷,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再计算各因子得分Fi=αix,i=1,2…,k。

(6)按因子得分Fi及贡献率的大小,计算综合得分F=β1F1+β2F2+…+βkFk,再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序。

四、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的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了湖北省12个地级市2014年度的相关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2014年湖北省统计年鉴》,如表2所示。为了便于对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进行比较,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以上10个指标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得出KOM值为0.779,说明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公因子提取原则,对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公因子进行提取,符合条件的主成分有2个。从解释变量的角度出发,提取的2个公因子可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的95.51%。

1.从评价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F1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大,对F1影响较大的指标是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高校在校生人数及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反映区域经济的环境效应。第二主成分F2影响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和邮电业务收入,反映的是当地物流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SPSS统计软件,不仅能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还可根据与均值距离的大小得到主成分综合得分。如果该城市的得分大于零,表示其物流人才聚集效应高于整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反之,如果该城市的得分小于零,表示其物流人才聚集效应低于平均值。由表3可以看出,武汉市的得分为26.22,在整个排行中占第一,这表示武汉市的物流人才聚集效应不论是规模还是创新都远超平均值。

2.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参差不齐。武汉物流人才聚集效应与其它城市相比遥遥领先,其次是宜昌和襄阳两个地级城市,而十堰、鄂州、随州的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国家支持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而宜昌、襄阳属于湖北的副省级城市,在政府导向、资源方面也有着发展优势。湖北要实现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中部物流核心区域建设目标,仅仅依托武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强带弱,以一体化物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全省物流人才素质整体提升。

3.物流人才聚集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十堰、鄂州、随州这些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交通运输量都远远不及武汉、宜昌和襄阳,其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的经济实力薄弱,难以吸引到相关的物流技术人才。孝感、黄石、黄冈、荆州、荆门这五座城市的整体发展规模需要进一步提升,物流人才聚集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物流人才聚集效应不仅受人才自身条件的影响,也受地区经济发展和物流资源投入水平的影响。

五、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策略

1. 加快发展湖北省各地级市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湖北省物流人才聚集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物流人才自身素质条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聚集地优先获得发展机遇,并有利于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才聚集规模效应的实现。因此各地市政府要从政策上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经济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再由服务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最终提升湖北省各个地区物流人才的聚集效应。

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畅通物流人才流动渠道。

长期以来,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使物流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削弱,条块管理体制制约着物流的整体统筹和规划,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人才的发展和流动。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消除各自为政、地区封锁的市场壁垒现象,鼓励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合作与发展,促进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推进物流产业聚集,为物流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条件与平台,使物流人才的结构配置更加合理,形成以物流产业聚集为核心的物流人才聚集效应。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人才聚集效应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宏观效应、创新效应、区域效应、学习效应和交通效应五个维度,建构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软件对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升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的对策:加快发展湖北省各地级市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畅通物流人才流动渠道。

关键词:物流人才,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Ahn Y,Mclean G N.Competencies for Port and Logistics Personnel:An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8,9(4):542-551.

[2]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rvice Quality Perception of Logistics Personnel[EB/OL].(2016-01-18)http://www.wasd.org.uk/download/relationship-between-personality-traits-and-service-quality-perception-of-logistics-personnel/#userconsent#.

[3]Koruca H I,Kurbanoglu C,Brinkmeier B,et al.New performance key figures for production logistics and personnel orientated evalu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J].Quality of Work And Products in Enterprises of the Future,2003(5):599-603.

[4]Periatt J A,Chakrabarty S,Lemay S A.Using personality traits to select customer-oriented logistics personnel[J].Ttransportation Journal,2007,46(1):22-37.

[5]牛冲槐,张敏.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6]李明英,张席瑞.中部六省人才柔性流动下的聚集效应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4):43-45.

[7]张敏,陈万明,刘晓杨.人才聚集效应关键成功要素及影响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8):494-497.

[8]张延飞,徐辉.基于PCA和TOPSIS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120-123.

上一篇:和谐的班级管理教育谈下一篇:干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