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体结构

2024-09-08

聚集体结构(共9篇)

聚集体结构 篇1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开始将班级授课制引入我国, 此后, 班级授课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下, 教师根据所学专业承担各门课程, 面向全班学生, 组织、设计并上“课”, 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 它不仅要求班级每一位授课教师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扎实的理论功底、完备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学技巧, 更要求班级授课教师集体具有结构层次上的科学性、行动目标上的一致性、成员关系上的和谐性。

纵观我国以往中学班级授课教师的配备, 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存在着重单个授课教师轻班级授课教师集体;重教师教学管理便利之需轻学生全面发展之需的倾向, 不仅造成了班级授课教师只能在各自所授学科内“单打独斗”, 致使各学科科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更造成了班级授课教师集体整体功能的严重缺失, 致使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完善和心理结构的健全等教育目标难以达到, 也使得中学教师集体自身的优化与发展举步维艰。目前,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积极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配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弊端愈益突出。要克服这些问题, 应该从系统论观点出发, 围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重视中学班级授课教师个人素质和便于教学管理的基础上, 加强对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结构优化和对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关注;在优化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结构的时候, 不仅要关注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显性结构要素 (如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年龄、性别等结构因素) , 更要关注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隐性结构要素 (如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素质能力、性格气质、人际关系等结构因素) , 以充分发挥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整体功能,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合理配备老中青年教师, 优化班级授课教师集体年龄结构

从教师专业成长看, “教师的成长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适应期、爬坡期、成熟期和回归期, 相对而言, 前两个阶段太稚嫩了, 而最后一阶段则又有些老化了”[1]。处于回归期的老年教师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精力不济, 处于准备期和适应期的青年教师虽激情四溢但教育教学经验欠缺, 而处于爬坡期和成熟期的中年教师虽年富力强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易滋生自满心态。在配备中学班级授课教师的时候, 要充分分析各年龄段教师的优缺点, 并进行优化组合, 在班级教师集体年龄结构上形成由“老马识途”的老年教师、“中流砥柱”的中年教师和“奋发有为”的青年教师组成的稳定的梯形结构。

对班级授课教师集体年龄结构的优化, 可以有效地防止班级授课教师集体过于老化的保守倾向和过于年轻化的激进倾向,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一方面, 可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使班级授课教师之间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形成“向老年教师要经验、向中年教师要成果、向青年教师要激情”的合理层次,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 发挥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整体功能, 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并进而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化发展, 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中学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完成社会化关键期的中学生。他们不仅需要学习上的指导者, 更需要生活和情感上的理解者、支持者。老年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中年教师的稳重和作为社会规范主要体现者、青年教师的激情四溢和年龄优势, 可以很好地满足中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智者、道德楷模、朋友等角色的需要。因此, 对班级授课教师集体年龄结构的优化, 老中青年教师的合理配备, 既能满足中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要, 又能满足中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需要, 使中学生和班级授课教师集体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进而形成学生因爱师而乐学的学习状态,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合理配备男女教师, 优化班级授课教师集体性别结构

教师集体的性别结构是指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中男女性别的组合状况。目前, 中学普遍推行“班主任组阁制”的教师配备方法, 即由班主任来选择本班的授课教师。由于班主任绝大多数都是由男性教师担任的, 这些男性班主任在选择班级授课教师的时候, 因受到传统观念和男女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精力差异的影响,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教师作为自己班级的授课教师, 而女性教师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往往会在少数由女性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扎堆, 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中学班级授课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甚至单一化的问题。

据心理学的研究, “从教育的角度看男女教师各有优点。女教师温柔、耐心、观察仔细、易接近学生;男教师有魄力、思想开拓、精力旺盛, 对学生的引导性强”[2]。为此, 必须对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性别结构进行优化, 形成合理的性别比率, 让男女教师的各自优点在班级里都得到充分展现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实现互补, 以使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男女学生受到科学全面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安然度过社会化关键期的发展难关, 形成身心和谐、科学健全的人格。否则, 必然会在某些方面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设置障碍, 正如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突出一样, 性别结构失衡甚至单一化的班级授课教师集体, 在中学生正确的性别角色获得等发展方面也必然难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从团体的性别结构理论来看, 适当的男女比例有利于促进、激发整个团体能量的发挥。一个性别结构合理的团体可以给其成员提供一个更加健全的沟通氛围并提升其成员在团体中的自信, 因而使团体具有最佳的创新意识并勇于实践, 也具备更加开放的氛围来分享工作成果与方法技巧。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也是如此, 合理的性别结构不仅可以减少因性别结构失衡或单一化造成的同性授课教师间因嫉妒、猜忌等产生的不必要的内耗, 更可以为班级所有授课教师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民主合作氛围。

三、合理配备不同素质能力类型的教师, 优化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素质能力结构

研究表明, “教师素质至少包括:事业心、文化和知识、教育观念、业务能力和身心素质。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 文化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 能力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核心素质, 合格的身心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3]。这些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不同的层次上又可细化成更为复杂精细的结构体系。一般而言, 在每个教师身上这些最基本的素质能力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些素质能力在各个教师身上的组合方式和完善程度却是千差万别的, 其结果就形成了各具优势的特色教师类型和整体素质水平高低不同的教师类型, 诸如“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管理型教师”、“全能型教师”等就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而“专家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则是后者的具体表现。

由于在实际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特色教师和整体素质水平不同的教师类型, 因此, 在配备中学班级授课教师的时候, 就要对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素质能力结构进行优化, 要尽可能地容纳不同类型的特色教师和整体素质水平不同的教师。通过优化, 既可以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也可以让中学生接触一个结构科学、功能完善的教师集体, 为中学生提供多维的学习、模仿对象和各种学习资源支持,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优化,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触到数量有限的, 属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能型教师”、“专家教师”和“骨干教师”, 这对每一个中学生来说既是其合理权益实现的需要, 也是其成长发展的需要, 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通过优化, 让各具优势的特色教师和整体素质水平高低不同的教师在同一个班级里进行合作, 可以促使各具优势的特色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也可以让水平较低的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 并得到水平较高教师的帮助, 达到尽快提高自己的目的, 从而实现整体教师队伍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四、合理配备不同性格和气质类型的教师, 优化班级授课教师集体性格和气质结构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是最核心的人格差异。不同的性格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各有利弊:理智型性格类型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用理智来评价周围事物, 以理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方面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情绪型性格类型的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则颇有优势;意志型性格类型的教师在提高学生自制力方面可以为学生树立典范。但与其优势并存的问题也是明显的, 理智型和意志型性格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厉, 容易扼杀中学生的创造力, 而情绪型性格类型的教师由于容易受到内外情绪的影响和牵制, 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中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与性格类型一样, 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各有其利弊: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的教师, 具有反应敏捷、热情奔放、率真诚恳等优点, 他们能够较好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 但也容易出现方式粗暴、情绪失控的现象, 在无意识中对学生造成伤害;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的教师, 具有灵活敏捷、情感丰富、接受能力强等优点, 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学生当中, 对学生的影响力普遍较强, 但存在草率轻浮、虎头蛇尾的现象;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的教师, 具有沉着冷静、稳重踏实等优点, 对待学生有较强的耐心, 但容易出现生气不足、观念保守、方法呆板的问题;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的教师, 具有温柔谦和、谨慎踏实等优点, 对学生观察深刻、态度温和, 但存在谨小慎微、遇事退缩的缺点。

中学生正处在性格定型和气质塑造的最佳时期, 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和班级授课教师亲密相处中度过的, 而且,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性格和气质类型上各有不同, 要想对他们的性格和气质类型进行积极全面的影响和塑造, 就必须合理配备不同性格和气质类型的教师。因此, 只有对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性格和气质类型结构进行优化, 容纳不同性格和气质类型的教师, 学生才能从不同性格和气质类型的教师身上吸收有效且充足的养分, 在性格和气质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与此同时, 对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性格和气质结构的优化, 也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性格和气质类型互补关系, 有利于减少班级授课教师之间的矛盾与摩擦, 增进班级授课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整体功能。

五、重视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优化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结构

“教师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4]。一般来说, 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强调的教师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中授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从群体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看, 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激发群体成员工作热情、提高群体成员素质,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 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作为一个特殊的小群体,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其自身的发展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来说也是必要的。因此在配备中学班级授课教师的时候, 就有必要对所配备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优化, 尽量将原有人际关系基础较好的教师配备到一起, 以增强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凝聚力, 激发每位授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并通过在工作过程中授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 有效遏制因人际关系不和造成的内耗, 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授课教师集体的整体教育功能, 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 对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优化, 也有利于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中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期, 其扩大交往的心理欲求日益增强, 但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完善, 在人际交往上缺乏必要的技巧和知识, 因此, 他们把学习和模仿的方向自然而然地指向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班级授课教师。中学班级授课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能够为中学生树立发展人际关系的榜样, 给中学生提供发展良性人际关系的指导。这种榜样和指导的存在, 将成为中学生完成社会化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 有共同的信念, 彼此间相互帮助, 彼此间没有猜忌, 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 才能够教育儿童”[5]。

参考文献

[1]任福, 李海燕.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中国成人教育, 2007 (4) :111.

[2]周健伟.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成因及其对策.教学与管理, 2007 (6) :29.

[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11—212.

[4]雷小玲.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认识与思考.现代教育论丛, 1999 (3) :41.

[5]马卡连柯.共产主义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305.

聚集体结构 篇2

抓机遇谋发展 着力打造群众集体“双赢”村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昆曲高速公路横穿全境的高堡村委会,有715户2989人,有耕地面积3271.47亩。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高堡村党总支抓机遇、谋发展,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发挥支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因地制宜,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党建领村、科技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

抓党建,构筑促收堡垒

“农村要想富,要有一个好支部”。为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堡村党总支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选好人、用好人,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内动活力和工作热情,积极推进机制创新,跟踪培养机制、科学管理机制、表彰激励机制的完善建立,使“党员先锋工程”、“三培养”、“三级联创”和“党的建设六大工程”等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并抓住“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从抓“素质工程”入手,对党员干部定期举行党的方针、政策、党性、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宗旨意识,树立“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思想,凝聚全体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为全村的增收致富出点子、想办法、找出路;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科技培训班,给群众上种植、养殖、科技兴农等方面的科技课16期2600余人,让每个农户都掌握了1至2门以上实用技术,提高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抓党建,有力地推进了全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筑牢了堡垒。

强基础,搭建促收平台

高堡村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但道路不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一直是阻碍全村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要想富,先要兴建农田水利路”。高堡村党总支找准了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按照“等不是办法、干才是出路”的思路,内集、外争,多方奔走,争取各级的支持,筹措资金310余万元,修通20余公里乡村公路,让群众告别了“天晴一身灰、天阴一身泥”,农产品烂在家里卖不出的历史;关在高堡村对1500亩土地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新种了1000亩果树,治理水土流失3000余亩,改善耕作条件2000余亩,建沼气池134口,为高堡群众经济发展增强了后颈;同时,完成了南屯、海子1500亩水浇工程,使全村委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了76%,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兴产业,拓展促收途径

为了破解“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空壳村”无钱办事的矛盾,高堡村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切实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按照“党建领村、科技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稳定发展粮食、烤烟、畜牧业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做好生态农业文章。抓住高堡村集体荒山荒坡面积大,气候适宜的优势,采取“支部 协会 农户”的模式,由村委会领导出租荒山从陆良引进油桉带头种植,带动周围群众种植油桉500余亩,今年可实现产值10余万元,协会每年通过收取2万元的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壮大集体经济。二是做好“订单农业”文章。在2004年范全来老板引进韩国雅坪辣椒在高堡种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为了取得“真经”,高堡村党总支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组织了30余人的科技队伍深入宣威市产业办、田坝镇新民村委会、倘塘镇实地观摩学习,并邀请专家对全村的群众进行了种植技术培训,同时,通过反复论证,确定雅坪辣椒适宜在高堡推广后,与韩方代理兴蒙商贸有限公司以0.65元/公斤签订了种植订单,由党员村组干部每人不少于3亩带头种植,带动群众种植400余亩,为群众增收41万元;并与嵩明祥龙亚麻有限公司签订了亚麻种植合同,今年推广种植了100亩,为群众增收11万元。辣椒、亚麻收购后,公司按收购量0.1元/公斤支付给村集体,壮大村集体经济6万余元。明年高堡村计划推广亚麻种植600亩,雅坪辣椒1300亩,预计可壮大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

聚集体结构 篇3

关键词:木质素,清洁分离,生物炼制

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 it is stepping up efforts to find alternatives for fossil fuels. Biomass is the most potential alternative substances, because most of the petroleum-based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nd products can be produced from biomass. However, most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the relatively easy conversion components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remaining lignin under-utilization. With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lignin supplies an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value phenolics.

Keywords:lignin, clearly separation, biorefinery

无结构对等网络资源聚集模型 篇4

随着P2P网络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的分散存储使节点的相邻节点大量增加且节点间的最大路径增大, 洪泛和随机漫步等传统检索方法因此产生了大量无效通信, 占用了网络带宽[1,7,11], 而大部分网络节点的瓶颈在于通信时的带宽, 计算和存储能力相比带宽约束可以忽略[2,12], 因此提高有效通信成为研究的焦点。

一些P2P网络利用社会特性构建新型网络结构和调整查找策略, 节点转发消息的范围得到控制, 使情况有所好转[1,3]。

文献[3]提出的Social Search模型将具有类似兴趣的节点组成兴趣簇, 通过比较查询请求与簇中节点的兴趣相似度实现资源检索, 其中跨簇节点负责簇间消息的转发。由于未限定簇的规模, 大型簇产生的突发性簇间通信会使跨簇节点过载。

文献[4]提出建立一个可分层的树型自治系统模型, 并给出相应的路由发现和更新算法, 该模型可伸缩性好, 通过动态调节保证路由效率。

文献[1]提出一种通过资源引用效果、信任度和动态响应效率多因素选择查找路径的方法, 并且发现引用效果会随时间而衰减, 因此采用基于时间的衰减函数对资源检索进行修正, 使命中率得到提高。但该方法没有考虑资源访问量的增加会延缓引用价值的衰减, 另外, 只通过时间因素对资源引用价值的衰减方式会造成部分资源特别是稀有资源的快速边缘化,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本文提出P2P网络区域资源聚集模型 (Regional Resource Aggregation, RRA) , 根据资源的聚集效应[1], 将分散在网络节点中的资源分层、分类聚集为资源分组、区域和簇, 并简化链接结构, 让松散链接的小粒度的网络节点变成为可伸缩性良好的大粒度的资源实体。各实体设置资源引用价值向量, 通过多因素综合构造的资源引用价值衰减函数动态调节实体的引用价值。查找资源时检索请求按类匹配区域资源簇, 从簇中选择引用价值最大的资源组开始寻找要检索的资源, 若查找不成功再将查找范围逐步扩大到其他资源组或区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有效控制了消息转发范围、提高了检索命中率。

1 区域资源聚集模型的建立

1.1 模型描述

RRA模型采取了分层聚集、平衡负荷的思想, 先将网络划分为规模适度的区域, 区域内节点分组聚集为小粒度的资源组, 各组设中心节点再形成环状链接的大粒度区域, 区域再度聚集成整个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为一个P2P网络资源及区域划分实例, 图2为其区域资源聚集模型。其中由节点4为原点形成区域R1={4, 1, 2, 5, 3, 6, 7, 10}, 分组R1.G1={4, 1, 2, 5}和R1.G2={3, 6, 7, 10};由节点11为原点形成区域R2={11, 10, 6, 9, 7, 12, 14}, 分组R2.G1={11, 10, 6, 9}和R2.G2={7, 12, 14}, 存在跨区域节点10, 6, 7和暂时孤立节点8, 13。暂时孤立节点可被区域归并, 如节点13可并入R2, 节点8可并入R1或R2;区域R1的分组R1.G1和R1.G2连接成环, 区域R2的分组R2.G1和R2.G2连接成环, R1.G2, R2.G1和R2.G2包含跨区域节点所以连接成环。

设网络G的资源种类集M={m1, m2, …, mL}, G的mi类资源集合R={r|埚mi∈M, kind (r) =mi}, G的mi类资源集合为R一个划分;SRi⊆Ri为资源实体包含的mi类资源集合, 显然SR1∩SR2∩…∩SRL=Φ, 资源实体的资源集合SR={r|r∈SR1∪SR2∪…∪SRL};资源向量RV= (a1, a2, …, aL) , 其中ai=|SRi|。

定义1 (区域) 为与给定节点 (原点) 具有相同距离的节点的集合, 区域的作用是控制资源实体规模和负载平衡。

如以节点4为原点在其2跳范围内利用深度优先法遍历网络而形成区域{4, 1, 2, 5, 3, 6, 7, 10}。

定义2 (资源组) 区域内按照组规模划定的由若干节点组成的集合, 其作用是均衡区域负荷。

如设定区域的组规模为4, 于是区域R1分成资源组R1.G1和R1.G2。

RRA模型的资源检索方法是基于引用价值的。从总体变化趋势上, 资源的引用价值随时间在不停地衰减[1], 但是同时存在多种影响资源引用价值衰减的因素, 首先, 如果节点资源不断被其他节点访问, 说明该节点资源的影响力在持续甚至扩大, 引用价值的衰减会延缓;另外, 节点的度具有幂率分布特征, 高度数节点的命中率较高且比较稳定[7,8], 因而其资源的影响力和引用价值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最后, 资源引用价值的衰减应该进行差异化处理。稀有资源的检索命中率一般都很低[9], 为了保证资源特别是稀有资源不因长期不被访问, 而使引用价值迅速衰减, RRA采取两段式衰减策略即设置资源引用最低保证值, 使资源在没有达到设定访问次数前其引用价值不会快速衰减, 超过最低保证值后才正常衰减。

定义3 (引用价值衰减函数) 在系统时间序列{t1, t2, …, tn}的时间段ti, 引用价值衰减函数为:

其中Q为节点访问次数, 为最近时段内的访问次数, Deg为节点度数, α∈ (0, 1) 为时间衰减系数 (根据衰减速度而定) , L为系统设定的资源引用最低保证值。

定义4 (引用价值向量) 资源实体A的引用价值向量为:

引用价值向量用于描述资源实体的引用价值, 如设α=0.5, L=10, i=10, R1.G1和R1.G2各节点的访问次数为Q1={5, 77, 13, 326}和Q2={98, 150, 121, 257}, 利用 (1) 和 (2) 式求出区域R1各节点的引用价值向量, 如表1所示。

下面用实验结果来说明 (1) 和 (2) 式对资源引用价值的衰减作用及各因素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当被测节点访问量不变时引用价值衰减的情况如图3所示, 实验参数见表2。

当被测节点访问量随时间逐渐增加时引用价值衰减的情况如图4所示, 其中L=10, α=0.8, Q从0开始每个时段增加10。

从实验不难看出, 当节点访问量不变时超过最低保证值的资源引用价值随时间正常衰减, 而未超过最低保证值的资源引用价值保持稳定。当被测节点访问量逐渐增加时资源引用价值的衰减被延缓 (图中虚线为访问量不变的情况) 。

聚集运算是资源形成更大粒度实体的重要步骤, 方法是对资源引用向量施行聚集运算。

定义5 (聚集运算) 设资源实体A, B的引用价值向量, 为系统生命期内资源引用价值向量集合, 聚集运算使A, B形成新逻辑实体的引用价值向量。

如R1.G1的节点的引用价值向量经聚集运算得到资源组的引用价值向量RVR1.G1= (20.0, 30.0, 30.0, 0) 。由定义不难得出聚集运算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另外即e为单位元。

定义6 (聚集半群) 设ARV={RV1, RV2, …, RVp}, 则 (ARV, ∈+) 为ARV关于聚集运算∈+资源引用价值向量聚集半群。

为实现区域聚集, 支持以资源簇为基础的按类检索, 可构造引用价值矩阵。

定义7 (引用价值矩阵)

其中RVi= (a1i, a2i, …, aLi) 为实体i的资源引用价值向量。

引用价值矩阵中RVi可以是某区域各资源组或网络各区域的引用价值向量, 前者为区域引用价值矩阵, 后者进一步形成整个网络的引用价值矩阵。

定义8 (资源簇) 引用价值矩阵中的第mt行称为mt类资源簇, 表示区域或网络的mt类资源, (3) 式的CLt= (at1, at2, …, at M) 为该资源实体的mt类资源簇。

通过R1.G1和R1.G2节点的聚集形成资源组, 并构成区域R1的引用价值矩阵, 如图5所示。

1.2 模型建立

定义9 (节点) 为八元组:

Node= (ID, T, RLst, IPLst, SLst, N, visited, PLst) , 其中ID为节点编码, T为节点类型 (普通或中心) , RLst为区域信息表, IPLst为节点IP地址表 (普通节点存所属资源组中心IP, 中心节点存资源组节点IP) , SLst为节点的资源信息表, N为节点被访问次数, visited为节点访问控制符, PLst中心节点环状链IP。

区域信息表RLst={ (RCode, B) }1n, 其中RCode为区域代码, B为区域引用价值矩阵, 普通节点只包含其引用价值向量, 资源组的节点可能跨接n个区域, 所以中心节点包含本区域或多个区域的区域代和区域引用价值矩阵。

定义10 (3H节点) 为资源组内具有超过平均访问量、平均节点度数、并包含超过平均资源类型的节点。

显然, 资源组的中心节点要承担提高资源组检索命中率、较重的工作负荷的责任, 应该设为3H节点。

定义11 (建模消息) 为四元组CM= (RCode, BIP, NLst, d) , 其中RCode为区域代码, BIP为原点的IP, NLst为节点信息表, 包含区域中节点的IP和资源引用价值向量, d为建模消息转发的规定深度。

建立RRA模型由原点发出建模消息, 采用深度优先法遍历区域内规定深度范围的节点完成, 包含4方面工作: (1) 建立引用价值向量, 节点先要按照 (2) 式建立引用价值向量; (2) 标定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由节点的区域代码标识。通过原点发送建模消息, 在规定深度内以深度优先法遍历节点, 所到达的节点设置为区域范围; (3) 收集资源信息, 接收到建模消息的节点将IP和资源引用价值向量嵌入消息的节点信息表中; (4) 形成区域, 当消息遍历完节点, 回到原点时将建模消息所达到节点分组并选出中心节点, 中心节点与组内节点交换信息形成资源组, 再将各中心节点链接成环, 聚合成区域, 有跨区域节点的资源组建立区域环。

RRA区域资源聚集算法:

输入:BV={N1, N2, …, Ns}为原点, 建模消息{M1, M2, …, Ms},

节点RV

输出:RRA模型

P2P网络中新节点的加入和退出是频繁发生的事件[], 特别是对于那些暂时未被区域覆盖到的节点必须及时加入到确定的区域内, 因为孤点将会影响检索命中率。RRA采用就近加入区域的方法即挑选已经属于某区域的邻近节点帮助发送加入区域请求, 获得批准后即可成为区域节点。

加入过程需要更新区域各资源组引用价值向量, 接纳节点的中心节点消息可立即更新, 其他中心节点的更新由路经的消息携带更新信息去各中心节点更新。

节点退出, 普通节点的退出先要更新资源组中心节点消息, 中心节点的更新需要先在本资源组挑选接任者, 再通知组员和区域各组, 更新方法与加入时相同。

1.3 基于区域资源簇的检索策略

RRA模型以资源簇引用价值为基础, 从最大引用价值开始按类匹配资源组的检索策略。

节点s产生查找资源r的请求q (r, s IP) 并发送给其资源组的中心节点 (如果是跨区域节点可以选择资源组发送或都发送) , 通过归类查询获知r∈mi, 利用中心节点的区域引用价值矩阵获取该区域的mi资源簇, 按照该资源簇的引用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向对应的资源组的中心节点发送检索请求或者同时向所有资源组的中心节点发送检索请求, 由资源组在组内查询资源r, 然后通过s IP返回查询结果。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获得返回消息, 则通过跨区域中心节点的区域引用价值矩阵的mi资源簇, 选择其他区域并发送查询请求q (r, s IP) , 接收到请求的区域按照上述过程进行检索。

基于区域资源簇的检索算法:

输入:节点N, 消息M={q, s, f}

输出:查询结果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借鉴文献[1, 6, 13]提出的简化的NS2网络模拟软件, 采用VC++6.0和SQL Server2008数据库开发的P2P网络模拟程序进行实验。

程序让每一个节点具有模拟的网络连接、计算和存储能力, 方法是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关系表描述节点的信息和邻接关系, 节点间的邻居关系由邻接关系表描述, 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由节点信息表描述即设节点计算和存储能力数据域, 对节点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量化方法是设立由低到高10个等级以表示节点的能力值。

实验过程是用功能命令完成, 执行命令就是执行关系查询。通过关系查询获得节点的邻居关系, 节点间转发消息即在节点信息表中查找邻居节点的记录。

由于实际P2P系统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节点间的连接状况 (网络延迟或故障) 、节点查找请求的时机、查找的文件等都是随机的和有一定时延的, 因此由程序随机产生功能命令及其参数, 由相应关系查询完成, 节点间通信的网络延迟通过计时器的计时中断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程序可以保证P2P规模和单位时间查找请求数量及网络消息的随机性。

资源检索命中率实验由模拟软件按表3所定的系统参数进行。建立节点信息表记录节点信息及其邻接关系;用RRA区域资源聚集算法按表3建立3种规模的模拟网络;通过模拟软件以不同速率随机产生节点的资源查询请求, 并利用区域资源簇的检索算法查找资源;计算出所有规模的检索命中率的平均值, 将RRA的实验结果与Social Search和Kazaa进行比较, 结果如图6、7、8所示。

可以看出, RRA的检索命中率有明显提高, 而且区域数和组规模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设置较大区域数和组规模可以明显减少检索跳数, 原因是减少了区域包含的资源组数, 但也明显增加了跨区域检索消息量, 从而增加跨区域节点的负荷。

另外, 对部分孤点的检索需要较大的检索跳数, 可以通过强制要求节点及时主动地寻找管辖区域, 并更新引用价值矩阵的方法减少孤点。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建立区域资源聚集模型, 实现P2P网络资源实体的聚集方法。

通过定义的资源聚集运算实现了资源的分层聚集, 资源组中心节点保存区域资源引用价值矩阵, 并通过资源簇实现资源的按类检索, RRA模型从逻辑上缩减网络规模, 使按照资源类型的查询更加高效, 较好地控制了无效网络通信消息的扩散, 提高了稀有资源检索命中率。

摘要:针对P2P网络规模的扩大使基于洪泛的检索方法易产生严重的通信消耗问题, 提出一种区域资源聚集模型, 对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进行分层聚集, 形成大粒度的资源实体, 从而显著缩减网络规模, 并综合考虑影响资源检索命中率的多种因素, 构造资源引用价值衰减函数来调节描述资源实体的引用价值向量和矩阵。检索时从区域资源簇中具有最大引用价值的资源组开始逐步寻找所要的资源。实验证明, 该方法的消息转发范围得到控制、检索命中率有显著提高。

聚集体结构 篇5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六步”教学结构法,重构性

一、问题的提出

钢琴是一种表现力与技艺性很强的键盘乐器, 其演奏必须是在双手不停的指尖动作及全身多个部位的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的。对于学习者来说, 从基础的指法练习到熟练的有情感的演奏乐曲, 需要一个恒久性的漫长学习过程。在校外教育领域, 随着幼儿对钢琴学习需求的不断增长, 传统的“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 它在造成教师资源紧张的同时使教师工作量大量重复, 另外, 仅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学习过程枯燥单调, 课堂气氛很难活跃, 对于低龄幼儿来说, 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 我们尝试采用钢琴集体课的形式, 破解了传统钢琴教学中授课面的狭隘性, 减少了教师编制和工作量, 避免了许多重复的教学环节, 大大降低了培养成本;但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 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授课对象扩大化之后, 学员间学习习惯和能力各有不同、参差不齐, 如何施教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使孩子们感觉学钢琴是一件“乐事”, 这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钢琴教学内容一般由基本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三大部分组成, 教学结构相对简单。而钢琴集体课教学则需要安排和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 严密安排课程时间, 充分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照顾到不同学员之间的进度和差异;另外, 这种授课方式将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视奏、和声曲式学, 以及即兴伴奏、齐奏、合奏、伴奏弹唱等诸多相近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学习, 同伴交流, 相互激励,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为学生提供齐奏、分声部合奏、联弹及伴奏等形式多样且丰富灵活的课堂学习形式, 增强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视奏能力、节奏感、集体合作能力等, 这就对组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 对于年龄在4—6周岁的低龄琴童来说, 培养其独立有序的学琴习惯, 锻炼他们的钢琴专业弹奏能力固然不容忽视, 但能否在日常教学中为孩子们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与同伙的相伴下持续保持钢琴学习的兴趣, 感受音乐的丰富性, 学会分享克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 无疑是青少年宫钢琴集体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基于此目标, 我通过大量的实践, 一直期望探索出一种有校外教育特色, 可净化孩子心灵, 令孩子欣然接受, 并能感知音乐的钢琴集体课课堂的教学结构。

二、设计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践

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要适应现代科学发展, 如何组织学科内容是教学论中迫切需要解决出的一个问题;他还认为, 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 这种程序要考虑儿童认识的发展, 通过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 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布鲁纳强调说:“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 最理想的序列则随着各种因素而定, 这些因素包括过去的学习、发展的阶段、材料的性质的个别差异等。”对于如何构建更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 发现, 目前大多数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还是不能摆脱“三部一曲” (回课检查, 查漏补缺—讲授新课, 模拟学习—小结本课, 布置新曲) , 也有部分教师采用“合理分组、系统讲授、协作训练、公开回课、集体讲评”等教学结构, 认为这些结构对于校外教育钢琴教学来说均有未及之处,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逐步摸索出一套“六步”教学结构法。

这“六步”分别为: (一) 基本功训练; (二) 学生回课, 检查旧课作业; (三) 新课教学; (四) 延伸知识的教学游戏; (五) 作品欣赏; (六) 课堂小结。 (详见下面的图解) :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 笔者将孩子们对知识点是否完全掌握的程度分为“一度”“二度”“三度”等多个纬度。“一度”为初浅认知和接受;“二度”为学着老师的样自己也来用一用;“三度”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展现、演绎知识或技能……对照不同的“度”, 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步骤。如上表中, “一度”、“二度”、“三度”的学习过程就可以由新课教学、学生回课和基本功训练、延伸知识的教学游戏等教学环节分别完成, 这无疑打破了传统钢琴小课教学中“师带徒”的教学形式, 出发点在于创造轻松游戏化课堂,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师引导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理念;既训练了孩子的专业基本功和技能, 又感受了音律之美, 逐步积淀了音乐文化。

当然, 这些教学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考虑到教学中具体情况的不同, 我们可以根据课堂设计的需要, 对某些环节进行先后次序的调整, 其最终目的旨在为课堂教学的需要服务。笔者认为, 一节丰富、有效的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有了以上教学环节还不够, 想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给教学增量, 需再备一些教学辅助手段。这些手段包括 (详见下图示) :

1. 多媒体教学设施。

例如:电脑课件、投影、音响等的有效使用, 现阶段钢琴集体课教室教学硬件设备齐全多样, 利用好它们可促进教学手段的丰富性, 就能改善课堂情境的创设, 达到更好的知识点教学和巩固训练的目的。

2. 教师准确、出色的亲身示范。

出色的示范, 不但直观, 节约了教师赘述时所耗费的教学时间, 而且容易树立专业威信, 令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更喜爱老师、喜爱专业学科。

WENJIAOZILIAO

3. 大量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方面的资料。

既可用以帮助学生积淀知识、拓宽知识面, 提高鉴赏力、帮助音乐深层的品格吸取;对教师而言, 还可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系统, 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 一举两得。

4. 提供学生有趣、互助合作的学习机会, 包括钢琴分声

部联弹、师生四手弹奏、生生合奏、小组与制作好的音乐midi伴奏合奏等;锻炼学生除独立弹奏之外, 还能与人配合弹奏的能力, 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以上四类教学辅助手段, 提倡在每节课中运用两种以上。

三、一节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示例

如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科学有效地把握以上教学结构, 下面笔者用一节教学实践课的课例展示, 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点, 客观、具体地阐述亲身实践钢琴集体课课堂“六步”教学结构法的过程。

此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到大班的幼儿, 钢琴学习年限半年左右, 处于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 仍需要掌握较多的音乐基础知识, 提高读谱能力, 从而减少演奏过程中的错误发生。笔者从最初选定班级, 确定教学内容, 到逐步了解班里十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 开课前用了三个课时与他们沟通。单位教学时间为六十分钟。

因受器乐类钢琴学科阶段性技能的制约, 每一节钢琴集体课教学课堂的呈现, 是建立在“紧密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 相扣承接下一节课新知识”的规律之上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首综合性和归纳性较强的钢琴作品, 教学目标是训练孩子运用左右手第五指放松弹奏作品的能力。课堂上, 教师期望实施有效的指导, 采取以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 引导他们及时发现问题、自我纠错, 从而培养细心观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锻炼综合的识谱及弹奏的能力, 也从中体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对照所思考的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结构的几个环节, 笔者需要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多样的、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形式充实课堂, 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以下是本节钢琴集体课的教案设计。

《上学的日子》教案设计

———第五指配合其他手指弹奏的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复习已学过的音符、休止符及音符位置;幼儿能够把这些音乐知识正确地运用到音乐游戏、学习新作品《上学的日子》等过程中;

2.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真实的感受生活, 初步体验音乐的情绪;

3. 技能目标。准确、放松地运用左、右手第五指, 配合其他手指弹奏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左、右手第五指配合其他手指弹奏时触键准确、手型放松;

2.难点。弹奏作品时能尝试表现自己的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节奏卡片、奖励贴、音乐视频片段、相机等

【具体教学过程】

1.手型保持及手指练习

用正确、放松的手形活动双手1—5指, 跳起指尖芭蕾。

设计意图:幼儿的记忆线条浅而易忘, 需要不断重复提醒。此环节通过巩固之前已要求过的弹奏手型和基本弹奏姿势, 引领他们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状态;这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基本功训练的必备过程。

2.节奏总动员

(1) 复习已学过的音符节奏、符号及音位。

它们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复习音符fa、sol、la、xi、do;do、re、mi、fa、sol在线谱上的位置, 尤其是双手第五指上的音符fa和sol。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此环节通过复习音乐知识, 梳理前一阶段已完成的“一度”学习的内容, 为课堂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打基础、达到以旧引新的目的。

(2) 音乐游戏。

用学过的音乐知识短乐句创编 (注:乐句为四小节, 鼓励加入第五指上的音) ;

(1) 导出“音乐大厦音符搬家”故事, 师出示音符贴纸;

(2) 学生观察谱面, 设问:每个小节可有几拍?音符住在哪个线或间上?

(3) 学生尝试自己摆放 (可能有错误) ;设问:这样放对吗?不对的话, 谁能来帮助音符?

(4) 教师予以引导纠错;学生合作正确唱出乐谱。

(5) 老师为乐谱拍下照片, 备用。

设计意图:能将知识进行准确、出色的运用一定是建立在对知识熟练认知的基础之上的。此环节以游戏的方式, 提供给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 重新组合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能力, 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进行主动的“二度”学习。旨在同步完成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学延伸部分的游戏环节。

3.新课教学

(1) 学习新课《上学的日子》。

(1) 师示范弹奏, 直接导入新课;

(2) 学生观察谱面;设问:全曲多少小节?第一个音唱什么?用哪个手指?

(3) 唱谱;设问:音乐的句子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4) 课堂尝试初步弹奏;教师巡视, 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为达到阶段性技能学习的目的, 器乐钢琴课程教学的每一个课堂呈现, 是建立在“紧密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 相扣承接下一节课新知识”的规律之上的。本节课的钢琴作品, 是一首归纳性较强的综合乐曲。在此, 教师期望通过深入浅出的引导, 培养幼儿细心观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锻炼综合的识谱及弹奏的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钢琴乃至其他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能令其终身受益;这亦是课堂教学结构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环节。

(2) 音乐作品欣赏。

(1) 教师表演弹奏《拜厄第60条》《四小天鹅舞曲》《巴赫小步舞曲》 (完成课堂点名环节) 。设问:你最喜欢听哪一首乐曲?

(2) 带领幼儿体验不同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 预设三种心情:陪爷爷散步、遇到一只受伤的小狗、帮小狗治好伤跟小狗玩耍。设问讨论:三种心情分别可以用第几首乐曲来表达?

(3) 教师再度表演弹奏, 重温音乐情绪的不同。设问讨论:弹奏乐曲《上学的日子》, 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学会倾听、欣赏音乐。逐步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从而更真实地感受生活, 完成了课堂教学结构中作品欣赏的环节。

(3) 教学增量:音乐小沙龙。

(1) 挑选一首已学过的、自己喜欢的乐曲, 演奏给伙伴们听听;再想一想说一说:弹奏的时候, 自己用了以上哪种心情?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此环节通过幼儿亲身演奏体验, 加深对不同音乐情绪的印象及理解;引领幼儿开展“三度”学习。用以完成课堂教学结构中检查旧课的作业环节 (即:回课) 。

(2) 播放孩子演奏的音乐视频录像《我的忧愁谁知道》《公主圆舞曲》

设计意图:学会与小伙伴分享音乐和心情。此环节通过展示身边伙伴的优秀演奏, 激发争先恐后的学习精神;让孩子们知道:原来好的演奏并不是只有演奏家或老师才能完成, 自己也能行。同时, 也树立演奏者将来在舞台上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这个步骤同样归纳在课堂教学结构中作品欣赏的环节里。

4.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 奖励并点评学生。

(2) 布置课后作业

(1) 熟练弹奏乐曲《上学的日子》;

(2) 用喜欢的音乐情绪, 唱唱课堂上大家一起创作的、被老师拍照并打印出来的曲谱;

(3) 每天坚持手指练习, 多多帮助左、右手小拇指跳起更漂亮的芭蕾。

设计意图:夸出好孩子。此环节通过点评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 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 指出有待改进之处, 也最后完成了课堂教学结构中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的环节。

附:本节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结构分配的比例图。

四、教学方法

此节教学实践课完成顺利。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 注意力能一直跟着教师进行迁移, 教学目标达成有效;在课后沟通中, 仍有孩子满怀期望地再一次进入这样丰富多样又有趣的课堂。有感而论, 笔者归纳总结了四点心得体会。

1. 以学生的课堂感受为教学设计核心。

认真分析教学对象, 以生为本;课堂上让他们一直保有快乐的情绪和开心的感受体会。

就读幼儿园小班—大班的琴童, 大部分很调皮, 注意力不容易完全集中, 不能持续长时间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怕困难的天性, 会对课堂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带来一些影响;但老师若能紧紧抓住其兴趣、愉快引领,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建立起他们对教师的有效信任及学科自信心, 就容易帮助其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 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 有效落实教学知识各纬度的传授效果。

在确保不降低知识难度要求的基础上, 耍各种“花”招, 调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多途径巩固和强化教学知识及内容。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 应考虑不同学生的年龄、能力、性格特征、艺术潜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教学中可运用练习指导法、演示法、欣赏法等教法。

3.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习惯和能力。

课堂上, 挖掘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自我和帮助他人纠错, 识谱视奏、自信心、互帮合作、集中注意力、自我管理, 主动思考等能力, 还能运用已学的知识、有步骤地完成新谱学习:即观察谱子→打拍子唱谱→有节奏地慢弹奏→完整弹奏;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新谱的好习惯。课中, 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识

WENJIAOZILIAO

别法、游戏法、实践法等学法。

4. 用尽可能丰富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增量。

增量教学, 带给学生实践、视觉、听觉上的许多冲击, 不知不觉地加深其对知识点或技能的记忆和印象,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其对本学科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对于钢琴集体课课堂的“六步”教学结构法各个环节实施的实效性研究, 任务艰巨、需要坚持不懈;只有扎扎实实地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性尝试, 拓宽教学思路, 才能在既坚持训练学生扎实钢琴专业基本功的同时, 又改变钢琴学科原本单一、抽象、呆板、枯燥的学习氛围, 体现青少年宫钢琴集体课课堂的情趣性和生动性, 提升课堂的综合教学质量, 使钢琴集体课程内的每一个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霍磊.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3]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4]郁正民.音乐微格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5]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人民音乐出版社.

[6]吴跃跃.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湖南文艺出版社.

[7]朱工一.钢琴教学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8]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人民音乐出版社.

聚集体结构 篇6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引进新技术、采纳新品种、使用新要素、拓展新领域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结构调整, 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近年来, 由于市场化的内在驱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强劲推动,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我国食品消费正从传统的8∶1∶1 (八成粮食、一成肉食、一成蔬菜) 快速向4∶3∶3 (即四成粮食、三成畜禽鱼蛋奶、三成蔬果) 转化。[1]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导致农业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化, 种植业占大农业 (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80%下降到不足50%, 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大幅下降, 突破了以种植粮食为主体的单一型结构。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 基层政府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政府经历了从使用行政指令的“逼民致富”到采用经济刺激的“诱民致富”的转变。[2]然而, 政府主导往往由于政绩导向而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农民意愿、不尊重自然和市场规律, 导致项目无法长久发展。失败的“逆向示范”使得农民对政府产生极度不信任, 不愿再尝试新的项目。但是农业结构调整往往需要大量农民参与以产生规模优势与相互协同, 如何促进农民有效参与以发挥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成效以促进农村经济长久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集体行为的视角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阐释农民的行为逻辑, 为实现农民有效参与提供思路。

二、农业结构调整:一个集体行为的分析视角

1.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集体行为过程

农业结构调整是指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变化, 不断引进新技术、采纳新品种、使用新要素、拓展新领域、开辟新模式,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从微观层面上讲, 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无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直接执行者, 但农民并非“各自为战”, 往往以乡镇、村庄区域或村庄为单位形成较大规模, 通过共享科技服务与产品市场、相互协作与学习来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 以实现结构调整的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在村庄或更大区域内理性农民的个体行为通过与制度、社会、文化的互动而演变为集体行为的过程。农业结构调整作为集体行为过程的重要特征是正反馈效应的多重均衡:农民参与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溢出效应, 个体的收益水平依赖于他人的行动, 参与者越多, 农民可能从中获得的收益就越高。本文对于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集体行为的研究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1) 农民是理性的。这里的理性不同于古典经济学中“自利动机下收益、成本的理性算计”的传统假设, 指的是农民在目标、偏好以及对情境的评估既定的情况下总能以合理的方式行事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

(2) 个体异质性。农民群体并非是同质个体的简单集合, 个体在规范认同、利益偏好、情境判断等诸多方面都是显著不同的。

(3) 不完美信息。农民无法获取有关农业项目的收益、成本、风险、复杂性等方面的完美信息。

(4) 社会嵌入性。农民的行为是镶嵌在社会过程之中的, 受到制度环境、文化传统、人际网络的深刻影响。

2.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行为逻辑

在上述基本假设的基础上, 我们分析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行为逻辑。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行为动机不仅仅局限于自我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诉求, 还有模仿他人行为与屈从于社会压力等社会性动机 (如图1所示) 。[3]

(1) 理性农民的致富需求。

农业结构调整能够显著改变农民的生产效用函数。使用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改变农业生产的等成本曲线以产生产量效应和替代效应;引进新技术意味着生产一定产量所需要的投入减少或者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或生产率提高;采纳新品种意味着单位产量的提高、抗病虫害抗干旱能力的增强或更短的生长期;[4]拓展新领域意味着农民经营领域不局限于粮食作物甚至种植业导致收入来源的扩大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开辟新模式意味着通过改造传统小农分散经营模式以实现横向的合作经营模式或是纵向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意味着农业经营效率和附加产值的大幅提高。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 需要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生活资料和部分乃至全部收入, 有着强烈的、内在的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改善自身生活水平和提升收入的动机。

(2) 被动认知的政策响应。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具体实践中, 农业结构调整通常被作为基层政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基层政府通常作为主导者来动员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项目, 而农民作为政策接受者只能被动地认知新项目以选择是否响应。基层政府动员农民参与往往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村民会议传达、上门规劝、喇叭宣传等方式不断重复断言, 农业项目具有乐观的市场前景和高额的收益回报, 使得该农业项目前景美好的观念进入农民大脑并生根;通过组织村干部、农民到外地去参观学习, 让农民对农业项目能带来的好处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资金补贴、良种以及化肥等生产要素免费提供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新项目。在外界观念、经验和经济激励的刺激下, 处于对新项目被动认知状态的农民也有着响应政策、采纳新项目的动机。

(3) 搜寻信息的社会学习。

农民往往无法获取农业项目的完美信息, 需要在对于是否适合土壤以及气候条件、是否拥有美好市场前景等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 决定是否采用新品种或不同的生产方法与技术手段。农民有着强烈的动机通过社会学习来搜寻信息, 以降低调整农业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农民的决策通常依赖于它们过去的经验, 但是先验经验往往是不足的, 还需要农民通过观察邻近的人的行动和后果来获取后验经验。社会学习通常发生在农民固有的邻居集合, 邻居参加新项目的成效是农民决定是否参与或参与程度的重要参考, 邻居先期的“试验”行为大大降低了农民决策的不确定性。农民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报刊以及咨询农业科技专家等方式获取信息。农民的选择行为是对信念的最优反应, 而信念又随着掌握信息的变化而相应演变, 社会学习的动态过程与信念演变相互回馈。[5]

(4) 人际互动的门槛效应。

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时, 固然有自己理性的算计与个人的偏好, 但却是在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做出行为决定的, 会与周遭的人际社会网不断地交换信息, 受到影响, 改变偏好, 所以行动者的行为既是“自主”的, 又是“镶嵌”在互动网络中, 受到社会网络的制约。农民进行决策时都有一个门槛, 即有多少人参加了新项目自己才会加入, 而由于偏好的异质性, 农民个体的参与门槛是不同的。门槛为零的农民就成为了结构调整的率先发起者, 率先发起者通过“现在这个是最新品种, 产量大, 市场前景非常好”来打动门槛较低的先知先觉者, 其后用“现在销路这么好, 赶紧改种”的示范效果刺激了门槛较高的后知后觉者, 最后用“大家都改种了, 就你没改”的社会压力压迫门槛最高的不知不觉者。因此, 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行为, 刚开始的时候参与者很少, 但后来愈来愈多的人受到示范而参与, 最后在大家都参与影响下, 个人会因社会压力而不得不参与, 在达到“临界大多数”之后, 参与者就会因为“门槛效应”如滚雪球般地增加。[3]

三、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 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集体行为过程, 农民行为受到多种动机的内在驱动和外部因素的强劲推动。但是这并不导致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行为的发生, 因为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牵涉广泛、个体与群体以及系统之间多重反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 受到农业项目特征、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生境与情境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农业项目特征

新要素、新技术、新品种、新领域、新模式的特征是农民是否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首先, 需要确定新项目能否产生绝对有利性的差别。新项目能够带来更高的产量和价格、投入的减少和成本的降低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开始时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或到几年后才能获得收益的项目通常都难以推行, 农民普遍比较偏好初始成本较低和回报比较及时的项目。其次, 应该考虑到新项目适应天气、病虫害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即使项目预期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益, 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新项目能带来的实际收益是不可知的。[6]而农民对于长期采用的项目则有更多了解, 可以根据多年来的种植经验更好地把握天气、病虫害等的影响以达到预期收益。再次, 新项目与以往实践经验的相容性亦是非常重要。农民长期从事农业活动, 对本地的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比较了解, 对农业活动的规律也有较好的把握。新项目的科学知识能否与农民掌握的地方性知识相兼容并有效结合, 是新项目能够推广的关键。最后, 要考虑新项目的复杂性和易学性。农业项目的复杂性是指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被农民认为是难以理解和难以使用与操作的, 项目被感知的复杂性与它的采纳率成反比。[7]因此包含很多科技知识、工艺流程复杂、操作困难、需要使用新设备工具的农业项目比较难以为农民所掌握和接受。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做某种程度改进的项目比较容易被采纳, 而做出根本性变革的农业项目则难以推行。

2.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

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是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首先,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经历对农民行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历比较丰富的农民见多识广, 思想活跃, 比较容易接纳和掌握新事物, 对农业结构调整持积极态度。而受教育程度低、经历比较单一的农民思想相对保守, 对农业新项目通常持观望态度。其次, 农民的收入结构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关切程度。目前随着外出打工的增多, 农业副业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非农收入成了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降低。农民对于农业依赖程度的不同也就导致对调整农业结构的态度迥异。再次, 农民的风险偏好显著影响农民对新项目的态度和采纳行为。按照农民对风险的偏好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利润追求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规避型。[4]利润追求型农民对新项目带来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有着强烈的愿望通过采纳新项目提高收益, 响应程度最高;风险中立型农民不主动追求新的项目, 但对风险也不回避, 其决策主要取决于未来收益的大小;风险规避型农民思想意识守旧, 求稳求妥心理降低了其参与意识。最后, 农民所属群体的特征深刻影响着其行为。一般而言, 群体规模越小, 越容易就新项目采纳达成一致行动;群体的社会资本积累得越多, 农民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互惠程度越高, 群体在知识、规则、期望方面的共享程度就越高, 就越有可能在新项目采纳中实现较大规模的集体行为;群体的同质性使得群体沟通更加容易和频繁, 但是过度同质性会成为新项目扩散的障碍, 因为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使得群体中存在具有创新精神的“意见领袖”来影响农民的决策。[7]

3.生境与情境特征

生境和情境指的是农业结构调整行为发生的地域、自然、历史、制度、文化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生境与情境特征是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首先, 从地域上看, 距离城市较近、沿公路干线等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行动起来发展特色农业, 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和通畅的信息, 良好的交通条件意味着运输成本的大幅降低。其次, 从自然条件来看, 平原地区较山区更容易引进新技术设备和开展规模经营, 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更容易推广抗旱作物, 在风雨较多地区更容易推广抗倒伏作物, 在水源充足、存在大量水域的地区更容易发展水产养殖等等。第三, 从农业实践的历史经验看, 农业发展项目推广失败将会在较长时间影响到农民的选择行为, “逆向示范”使得农民不再轻易尝试改变, 求稳心理使得农民安于现状。而成功项目的正向示范会激励农民加入其中, 并使农民的求变心理和信心增强, 产生积极的正反馈效应。第四, 从制度层面上看, 农民行为强烈受到制度的激励和制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使得农民日益呈现原子化特征, 农业经营呈现碎片化态势, 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特色作物的规模经营变得异常困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业用地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保障功能, 这不利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本地化学习的低水平均衡, 农民并无力打破这种均衡并且发现保持现状是最优的选择。[8]最后, 从文化上来看, 在较早改革开放的地区, 农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求变心理和冒险精神, 农民不仅会比较容易响应政府或社会组织推广的农业项目, 而且会主动地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项目。而在相对偏远的落后地区, 农民往往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守旧和求稳心理较强, 不愿意冒风险, 因而农业项目推行比较困难。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认为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农民个体行为通过与制度、社会、文化等的互动而演化为集体行为的过程。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农民理性、异质性、不完美信息、社会嵌入性, 农民行为不仅仅受利润最大化、规避风险、减少劳动等内在动机驱使, 还受模仿他人和屈从于社会压力等社会性动机的推动, 理性农民的致富需求、被动认知的政策响应、搜寻信息的社会学习、人际互动的门槛效应是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极为复杂、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 农民参与受到农业项目特征、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生境与情境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农民行为要与这些因素经过多种互动与反馈才能确定能否形成较大规模结构调整的集体行为过程。要促使农民能够有效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以达成较大规模的集体行为, 就必须摆脱一些关键因素的束缚和制约。本文提出的主要建议如下:

1.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结构调整意味着需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 学习构成了作为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率提高的基础。[6]因此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具有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新型农民, 使其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领袖”。一要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科学知识培训;二要培养农民市场意识、更新农民思想观念;三要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农村工作;最为根本的就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以促进长期人力资本的形成。

2.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要促进农民有效参与, 就必须改变农民各自为战的原子化状态和农业经营的分散化态势, 使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农民合作组织给农民提供共享科技服务和销售渠道, 解决了农民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后顾之忧。另外农民合作组织还会主动去寻求新的发展项目, 克服单个农民由于成本过高无法主动寻求的困境。

3.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打破低水平均衡

要破除城乡二元机构体制,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 通过外部资源注入打破农村本地化学习的低水平均衡。还要通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来打破农民对农用土地保障功能的过度依赖, 为土地合理流转以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4.通过以城带乡促进城市工商业运作模式向农村延伸

通过农民的社会学习, 使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促使“订单生产”、“企业化运作”等市场运作方式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逐渐扩展和深入到农业领域。市场机制及其运作方式对农民参与的激励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

5.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

通过构建涵盖合作服务、科技服务、市场服务等内容的农业服务体系, 实现服务的规模化和协同化, 以降低农业发展的风险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将极大改变农民参与的激励因素, 促使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和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摘要: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结构调整本质是一个农民个体行动演变为集体行为的过程。本文在做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阐释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 分析影响农民参与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促进农民有效参与的思路。

关键词:农民参与,集体行为,农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 (美)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A].中国乡村研究 (第8辑) [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2) 吴毅.记述村庄的政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3) (6) (美) 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 (9) (英) 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 (第2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2006.

(5) (英) 桑吉夫.戈伊尔.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7) (12) (美)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8) (10) (美)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2002.

聚集体结构 篇7

一、引言

长沙依山带水,风景秀丽,素有“山水洲城”之美誉。长沙森林资源丰富,品质较高,风光秀美,山河壮丽。受气候、季节、政策、游客偏好等因子的影响,长沙市森林旅游对地域空间具有差异性。因此优化森林旅游空间结构,已成为继续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森林旅游得到很大的发展,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的普及和直观的评价,享受全面的、全新的森林旅游服务。森林旅游开发极大地挖掘除了森林资源的潜力,满足了游客们的健康、绿色、休闲的需求。

国外主要研究旅游区域、城镇、交通空间结构及结构模型。国内研究主要为实证研究。方世敏认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主要由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流、旅游网络和旅游体系五个要素构成;黄远水等研究了3A级以上旅游景区区域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类型;毛端谦等对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研究了空间整合研究;杨洪等对湖南省红色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格局进行了研究;李芬等研究了扬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并提出了整合建议。

本研究对长沙市森林公园进行聚集分形研究,以期对长沙市森林旅游的开发、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聚集维数分析方法

按照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型,景区(点)系统各景区(点)根据自相似围绕中心景区呈集聚性分布,且回转半径r与景区(点)系统的半径呈线形比例,可确定作为景区(点)数目N的函数与回转半径r的关系:

可将回转半径r转化为平均半径,定义平均半径为:

则有一般分维关系:

式中,Rs为平均半径,ri为到中心景区的重心距,S为景点个数,<...>为平均,D为分维。聚集分维的测算方法,先测算出各景区(点)与中心景区的欧氏距离ri,通过公式(2)转化为平均半径Rs,再改变S得到一系列Rs值,将所得到的数据绘成双对数坐标图,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聚集维数D。

三、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沙市11处森林公园(截止2014年底),所有的空间数据来自于森林公园的官网、Google Earth等(11处森林公园名录及代码见表1)。

(二)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

根据聚集维数的计算方法,算出长沙市的森林公园的空间距离,通过公式算出中心景区到周边景区平均距离Rs,从而得到相关数据,再描绘出双对数坐标图,再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聚集维数D。

由图1、2可知,以这两个中心景区的D值都明显小于2,说明长沙市森林公园围绕中心景区呈聚集态分布,中心景区的中心作用较强。

由图1可以看出,当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测算中心时,其聚集分维值为1.1232,说明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长沙市森林公园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非常强,以中心景区向周边森林公园密度衰减速度较慢。

由图2可以看出,当以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测算中心时,其聚集维数值为1.3949,说明以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长沙市森林公园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次之,较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聚集性弱。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聚集分形的方法长沙市森林公园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确定长沙市森林公园具有明显的分形特点,对于长沙市今后的森林旅游的建设和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分形模型只就各森林公园之间的空间距离进行测算,对其他的旅游市场、森林公园的开发、发展情况等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在今后的森林旅游开发和研究中应当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二)建议

通过对于长沙市森林公园的聚集维数的测算,对长沙市森林旅游提出以下建议:

1、长沙市的森林旅游应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协同周边的森林公园,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大长沙市森林旅游的聚集度和吸引力。

2、发展森林旅游时,应当注重与其他森林公园的联系,包吃同质景区之间的差异性,打造长沙市森林旅游精品路线,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属于湖南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

聚集体结构 篇8

1 生态条件, 得天独厚

黄秋坡林场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部, 距锦屏县城42km, 东邻河口乡锦中村, 南邻剑河县南加镇, 西抵彦洞乡救民村, 北抵彦洞乡彦洞村, 属于中低山地形地貌, 场内地形复杂多样, 地势起伏不平, 相对高差较大, 海拔900~1130m, 冬季寒冷, 夏季凉爽, 终年云雾缭绕。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全年日照1086小时, 气候温和, 年均气温12~14℃, 最高温37℃, 最低气温-9℃。境内年降雨量1200~1350mm之间。土壤为砂岩、砂页岩和板岩为母质发育成的黄壤, 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黄秋坡林场交通便利, 有彦洞至锦中林区公路穿场而过, 具有良好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条件。

黄秋坡林场所属的彦洞乡, 方圆92km2, 辖8个行政村, 38个自然村寨, 85个村民小组, 有2797户, 11330人, 侗族人口占99.8%。全乡耕地面积370.33hm2, 人均占有耕地300.15m2, 农民每年人均占有粮食280kg,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2196元, 是典型的“老、少、边、穷”高寒山区, 靠山吃山, 农业劳动力富余, 且有上山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

2 科学规划, 综合发展

2.1 产业单一, 举步艰难

20 年前, 对林业有特殊感情的侗家青年杨秀桃, 不顾家人的反对, 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 带领9 位热血青年, 卷铺带粮到山上来创办黄秋坡股份制集体林场。 林场建场初期, 单一植树造林, 以种植杉木、松树为主, 杉木松树用材林经济收益周期长, 林场的杉林、松林至少要20 年才可成林砍伐出售。 而且植树造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作为农民, 没有积蓄, 单靠10 个人的劳动, 要维持一个170.67hm2林场的正常运转, 困难重重, 举步艰难。

2.2 适应市场, 调整结构

针对林场经营产品单一, 效益周期长的现状, 场员集体开会讨论决定, 必须加快林场产业结构调整, 强化商品意识, 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拚弃等靠要的思想, 挖掘林地经营潜力, 生产适销对路的多种经营产品。 为此该场领导根据市场需要, 结合林场的具体实际, 开拓性地提出了“三条腿走路” 的工作思路。 一是挖潜, 挖掘现有林地经营的潜力; 二是开源,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三是节流, 就是在保障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林场经济的实处上。 提出了“一产稳场, 二产丰场, 三产活场”的结构调整战略, 即:一产是以林业为主, 稳定林场根基;二产是发展种植业 (包含茶叶、中药材、农作物等) 和养殖业, 丰富林场经营内容;三产是发展乡村旅游, 扩大林场知名度, 盘活林场森林生态经济。

与此同时, 林场场长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把170.67hm2林场区划为用材林区, 用材林与经济林混交林区, 茶叶和中药材种植区, 还在林场驻地房子四周留有20hm2熟土, 按时令种植农作物, 进行多种经营;同时在林场范围内进行防火带设置, 管护道路设置, 林区公路设置, 旅游宾馆和餐饮基础设施建设。

3 以短养长, 多种经营

林业生产周期长的因素, 决定林场必须走“以林为主、多种经营, 综合利用、以短养长, 长中短相结合”的多种经营道路, 这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为此, 该场认真分析自身优势, 结合国家惠农政策, 走出自身特色的多种经营之路。

3.1 争取项目, 建立基地

3.1.1 坡改梯工程。 坡改梯是山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 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举措。 林场利用2000年国家国土资源部门对坡改梯工程战略投入之机会, 积极主动向主管部门申请坡改递工程项目13.33hm2, 借助坡改梯项目的经费支持, 该场高质量完成13.33hm2的坡改梯工程, 并在县扶贫办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 根据林场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在坡改梯工程土地上种植杉木与板栗、杉木与美国薄壳核桃混交林各6.67hm2, 这为林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为林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1.2 退耕还林工程。 2002 年开始, 国家为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实行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该场牢牢地把握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政策方向, 积极主动地向政府部门申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1.33hm2, 并保质保量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为促进林场生态改善、场员增收、为林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取得了明显效益。 与些同时, 从2004 年12 月当地政府把林场纳入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利用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一定程度缓解林场的经济压力。

3.1.3 马铃薯种植基地。 黄秋坡林场20hm2熟土种植基地连片集中, 土层肥沃深厚, 交通便利, 特别适合发展春秋两季原种扩繁和生产早熟优质马铃薯原 (良) 种薯。 故林场以此为基础条件, 向贵州省扶贫办申请重点扶贫项目: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扩繁种植基地。 项目立项后, 基地以省扶贫开发技术指导中心为技术依托, 由县扶贫开发技术指导中心、彦洞乡农业服务中心和黄秋坡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 基地按照“统一种子、统一播期、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采收”要求, 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 每年春秋两季种植面积18.66hm2, 主要以 “ 黑美人”这个品种作为“种薯”销售, 市场前景良好, 年纯收入近50万元, 带动周边群众102 户, 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2 耕种田地, 套种作物

为了以短养长, 长中短结合, 为林场后续发展提供条件, 林场耕作农田种植红米水稻3.33hm2, 每年收成稻谷5000 多kg。在坡改梯工程林下套种玉米、西瓜, 高山辣椒, 薏仁米, 雪莲多种农作物, 每年收获玉米7000 多kg, 西瓜4000 多kg, 辣椒1000 多kg, 薏仁米1000 多kg、雪莲300 多kg。 与些同时林场还驯化种植有折耳根、苦蒜、鸭脚板、水芹菜、紫背菜、野豌豆等10多种山野菜, 供旅游餐饮之用, 这些农作物年收入达到10 余万元, 这是林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林场人员赖以生存的基础。

3.3 利用资源, 养殖畜禽

利用富余的农作物收成和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 2002 年开始, 林场发展养殖业, 每年种植皇竹草和黑麦草3.33hm2, 养山羊100 多只, 黄牛80 头, 黑毛猪100 多头, 山地土鸡 (含珍珠鸡) 1000 多只, 灰鹅50 余只, 鲤鱼10000 多尾。 在满足和提高场员的生活之需要的基础上, 养殖业直接经济收入年均达到60余万元, 这为种植业积累肥料, 为旅游业提出农产品服务, 为林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4 发挥优势, 发展旅游

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地理和生态环境条件, 林场围绕乡村生态风光、乡土民俗文化和农事活动等做文章,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开发集观光、饮食、娱乐、民族文化于一体, 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山庄。 在林场场部和鱼塘周边种满了梨子、李子、桃子等, 春暖花开的季节, 一幅“世外桃园般”的景象, 为黄秋坡乡村休闲旅游山庄迎来了一批批远道而来的游客, 他们走出喧嚣的都市, 到黄秋坡这座神奇而多彩的大山里, 呼吸新鲜空气, 享受天然氧吧, 寻求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在水果成熟的季节, 游客往来于果林之下, 鱼塘之间, 既欣赏硕果累累乡村丰收的景象, 又享受到采摘果实和塘边钓鱼的乐趣。 在这里游客可亲身体验大山里“世外桃源” 的生活, 品尝山花野菜、烧烤红板栗、羊肉火锅、香辣羊瘪、甜南瓜粥、薏仁米酒等原生态绿色美食, 聆听原生态侗歌文化等。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 为林场生产的农产品找到了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 每年给林场创收20万以上, 对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4 科技兴林, 持续发展

4.1 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

科技要兴林, 人才是基础。 为此林场加大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 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打造了一支业务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职工团队。 一是抓领导班子建设。 要严格按照政治上靠得住, 作风上过得硬, 工作上有本事, 敢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不出事的用人原则, 把那些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热心林业的场员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使之成为林场科技兴林的领头人;二是林业科技推广抓队伍建设。 要将一批具有过硬的林业专业知识、年富力强, 作风正派的场员安排在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岗位上, 使之成为林业科技兴林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强全体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根据每个场员的个性特点, 生产擅长, 制定每个场员教育培训短、中、长期计划, 定期组织场人员参加省、州、县、乡举办的各类农技培训活动, 采取把专家请进来、要求场员走出去相结合, 不断学习培训科技兴林技术, 选择性考察先进综合开发比较成功的林场, 让全体场员广开视眼、拓展思路、增长见识, 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 同时订阅林业、农业、旅游业科普读物, 倡导每个场员每月读一本科普读物的活动。 还要充分利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的机会, 来不断提高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能力、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

4.2 产研结合, 持续发展

林场产业结构调整, 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科技进步了, 才能优化森林资源, 进行集约化经营, 提高林地生产力, 推进林业产业升级, 促进场员增收。 多年来, 林场与乡农业服务站、县林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州林科所、州林业局、州农科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学校、科研和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聘请这些部门的教授、专家、技师等担任技术顾问, 以林场为基地进行科学试验, 并指导整个林场综合开发和林下经济发展, 为确保林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

5 结束语

集体林场产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显著成效, 就要不断拓展林场产业市场经营空间, 要在突出森林资源培育基础地位的同时, 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 要着力实现以短养长、长中短相结合、多种经营、优势互补, 循环利用, 科学发展, 有效弥补林业自身收益周期长的局限性, 要拓展林业发展经营空间, 向森林要效益。 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积极发展林果、林药、林牧等林下经济, 利用林场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 不断探索和培育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才能把集体林场构筑成人们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林场职工致富的绿色银行, 实现林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通过对锦屏县黄秋坡股份制集体林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并对该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分析, 探析该股份制集体林场产业结构调整新举措, 并把该股份制集体林场以短养长, 长中短相结合的多种经营模式进行总结, 供集体林场经营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集体林场,股份制,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

参考文献

[1]星胜田, 李立新, 等.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 2008, 87 (6) :87-88.

[2]邱慧, 孟全省.乡村林场经营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5 (33) :10669.

[3]李志刚, 孙雪琴, 等.森林经营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4 (2) :225.

[4]刘璨, 张巍, 等.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J].经济学, 2006, 6 (1) :274-275.

[5]孙良海.浅析七星关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J].农技服务, 2015, 32 (5) :35.

[6]卢国懿, 孔庆远, 等.房山区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进展及存在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 2016 (1) :98-99.

[7]刘子飞, 许英杰, 等.新一轮林改后南方集体林区乡村林场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锦屏县为例[J].南方农村, 2013 (4) :27-30.

聚集体结构 篇9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日本考察时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部分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层次上的延伸和内涵上的扩展,提出了城市科技创新的概念,对其内涵、特征、结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利用多种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量化[1]。

科技型人才作为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其知识价值和创造力为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是实现城市科技创新的驱动引擎。有效的科技型人才聚集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有效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的水平与层次。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从概念界定、动因解析、影响因素分析到机制模式探讨、水平度量评判,每个环节均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2]。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规模、层次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为科技型人才聚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两者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而现有研究对此少有涉及,部分理论研究也只是从人才聚集水平、人才创新机制角度延伸到二者的关系,未能就二者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两者关系的测度评价研究更是少见。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人才聚集视角下的城市科技创新提供借鉴。

2 科技型人才聚集分析与评判

2.1 科技型人才聚集分析

经济要素和相关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总是呈现局部集中特征。科技型人才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存量的经济要素,会通过“推—拉”作用向边际收益较高的物理空间或逻辑空间流动,形成部分空间分布密度高于其他空间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3]。

科技型人才聚集初级阶段以量变为主,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其结果可能出现经济性效应或者不经济性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科技型人才在某区域聚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加总作用的效应;科技型人才也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以类聚集,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加总作用的效应,这种效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经济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还可以按照功能分为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区域效应和规模效应[3]。

2.2 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

2.2.1 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指标选取。

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度量从五个方面着手:聚集强度、聚集质量、人才结构、聚集潜力和知识溢出效应。

(1)科技型人才聚集强度

以地区科技型人才相对数量指标来度量科技型人才聚集强度,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TASit表示t地区科技型人才相对数量,Tit 表示t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量,Lit表示t地区的人力资源总量;Ti表示全国的科技活动人员总量,Li表示全国人力资源总量;i表示年份。

(2)科技型人才聚集质量

选取RD人员数全时当量、RD全时人员数、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数和本地科技型人才受教育指数四个指标度量科技型人才聚集质量。

(3)科技型人才聚集结构

以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和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反映科技型人才聚集结构。

(4)科技型人才聚集潜力

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是一个城市的基础人才储备库,高等院校在校生是城市未来科技人才队伍的生力军,也是科技型人才的潜在构成;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则反映了城市对潜在科技型人才的吸聚能力。选取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万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三个指标来度量科技型人才聚集潜力。

(5)科技型人才聚集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是科技型人才真正产生“聚集效应”的直接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强弱,以单位经费知识产出来衡量科技型人才聚集知识溢出效应。

2.2.2 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指标权重确定。

将指标无量纲化,然后定义熵值,将熵值代入熵权公式确定指标体系各级组分的权重,最终形成科技型人才聚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内涵及评价

3.1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内涵

科技创新能力分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属于中观层次范畴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将一个城市的科学与技术合成并使其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4]。

3.2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反映在五个方面:环境支撑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环境支撑能力涉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对外开放程度、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地区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文章选取人均GDP、地区工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财政教育拨款额、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数、交通便利程度、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9项衡量指标[5]。

知识创新是城市整体科技创新的基础,衡量知识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图书出版数量、科技活动课题数、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密度、专利授权强度。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衡量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指标包括: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开发技术性收入与经费支出比、技术市场成交额与技术市场合同数比、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缴利税率3项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城市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主要指城市科技促进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的能力,文章中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综合能耗、第三产业增加值率、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五项指标来反映。最终形成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 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说

(1)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关系

城市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通过降低驱致性、增强引致性两方面的作用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H1: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2)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关系

城市科技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科技孵化机构数量、通信发达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2:科技创新环境能力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人才从一般专业化向特殊专业化提升,并且使企业间的分工更加细化,促进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同一空间聚类;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推力作用加速知识的更新,也使得科技型人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提高科技型人才聚集质量。

因此提出假设:

H3: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对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4)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关系

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人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产生对科技型人才的持续需求,从而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提高;同时,科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人才环境,吸引大量科技型人才以类聚集。人才聚集水平的提高又会反向作用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形成回波效应。据此提出假设:

H4: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对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5)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与知识创新能力关系

知识创新是用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科技型人才聚集使城市知识存量、质量大幅提高,为知识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也形成了有利于知识扩散的物理环境;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内形成的知识势差,促使知识由高位势空间向低位势空间转移,在隐性知识外化和显性知识内化等传播环节,产生大量的知识创新。

据此提出假设:

H5: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对于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6)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人才聚集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使得聚集区域内技术存量得以提高,同时科技型人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渴求为外部先进技术向聚集区域流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区域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型人才聚集优化了区域内技术交流的环境,强化了技术交流的力度,有力的促进了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据此提出假设:

H6: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7)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密不可分,技术创新是用知识产生新知识,这一创造性的积累过程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相关的创新资源投入[6]。据此提出假设:

H7:知识创新能力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8)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关系

城市技术创新的重点是与城市发展需求结合紧密的实用技术,这些实用的新型技术的应用往往可以有效带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因此提出假设:

H8: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9)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环境,同时通过技术溢出、合作创新、产业绩效等因素影响技术创新的结构和成果,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7]。因此提出假设:

H9: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对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4.2 模型构建

结构方程模型分为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测量方程描述潜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测量方程:y=Λyη+ε

其中,y为内源指标向量;Λ y 代表y对η(内源潜变量)的待估参数矩阵;ε表示y的测量误差。

结构方程:η=Bη+Γx+ζ

其中,x为外源指标向量,ζ为结构方程的误差项,Γ代表外生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待估参数矩阵,B代表内生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待估参数矩阵,B中对应的参数反映假设的影响路径。

构建的全模型包括1个外生潜变量和5个内生潜变量,9个外源指标和23个内源指标。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中的科技创新环境能力作为全模型的外生变量,并定义为ξ。将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5个指标作为全模型的内生变量,分别定义为η1,η2,η3,η4,η5,详见表3。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以太原地区1999—2010的数据为样本。在SPSS17.0软件环境下,对原始数据进行正态化检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数据适合进行拟合优度和路径分析。将样本数据代入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在LISREL8.7软件运行环境下,得到模型的拟合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拟合度RMSEA稍稍偏大,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其它指数均拟合较好,表明模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表4为测量方程估计结果。表中列出了各个内生指标对内生潜变量的因子负载(SS)、 T值。模型内生潜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且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变量水平。表5为结构方程估计结果。表中列出了模型内生潜变量之间、内生潜变量与外生指标之间的路径系数(SS)、T值。表6为各潜变量的交互关系路径系数估计结果。从路径验证结果来看,9个假说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4.4 数据分析及解释

科技创新环境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55,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所得结果是全部路径系数中绝对值最高的,说明前者对后者具有较高的影响性。同样,科技创新环境能力对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也具有较强的影响性,影响系数为0.45。

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会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产生影响,且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的贡献度大于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从显著性上看,后者也仅仅是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充分说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是提高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而言,其对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均存在直接正向影响,并且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SS=0.40,在1%上显著)大于对知识创新的贡献度(SS=0.36,在5%上显著)。而同时知识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又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人才在直接影响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通过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这条路径间接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其路径系数为前后两条路径的系数相乘而得。由于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存在正向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影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反过来间接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回波效应”的体现,这四个内生变量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此外,不仅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会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存在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也会对目标向量产生影响。而且后者的影响作用稍大于前者的影响作用。除了直接影响作用外,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还会通过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间接影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间接影响系数也可通过对应路径系数累计乘积而得。

总体而言,根据效应矩阵表,6个变量所产生的9条路径虽然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性,但系数负荷值普遍偏低,尤其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的反馈作用。可见,太原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水平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之间互动关系目前只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待通过提高二者各自的指标因素进而促进整个路径的拟合系数进一步提高。

摘要:概述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和聚集效应,构建科技型人才聚集评判指标体系,同时分析城市科技创新的内涵,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的九项假设,建立二者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太原市1999-2010年的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科技型人才聚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谢科范,张诗雨,刘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9(1):176-177

[2]王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牛冲槐,接民,张敏,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4]赵希男,褚德海,贾建锋.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11):88-97

[5]刘树林,吴赐联.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区位因素[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83-86

[6]DRUCKER P F.Post-Capitalist Society[M].Cambridge:Harvard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上一篇:英语口头表达下一篇:电力企业政工思想工作